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14 20:15:45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1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场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学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数十年积累的史学功底,又比一般史学家多了层雄厚的艺术底蕴和天赋的文字表现力;加上他对哲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备了‘轰动’的条件”,有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创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认为“当我们放下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种较为放宽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思考时,才有可能获得其他生命的回音”。这段话提示我们,揭示清楚余秋雨“个人解读”视角艺术化表达问题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关注的钥匙。

“个人解读”这一指称无疑具有两重性。“解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要素,采用逻辑推理或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的方法。通常来讲,“解读”方法多用于学术研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该遵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许多时候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散文仍沉迷于国家民族话语的重复或者个人闲适生活的呓语,文学尤其散文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这种时候,文坛需要呼唤理想,呼唤深刻的思考;应该说,这种“时代需要”与《文化苦旅》甫出时广受赞誉不无关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创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个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为框架。余秋雨散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理性“解读”,一度让许多读者甚至评论界产生严重的误读,他们随着自己的阅读思维定势,把余秋雨散文当成学术论文来读,文学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一拥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谓“硬伤”、“余教授做学问如此随意”。笔者之所以在“解读”之前加了“个人”,便是因为散文在多数情况下是个体全部经验和精神生命的裸露,是散文家生命意识和生命观点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这一点,散文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否则,让想象力和情感丰富的人都去写诗歌,让擅长逻辑思考的人都去写论文,散文还有谁来写?余秋雨是一位对文明、文化有极强感悟力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意识的作家,因此他的“个人”就必然牵扯着厚重的文人观念、知识分子意识。

那么余秋雨与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是对话式的议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对话”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分不开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里,不单是叙述者一个人在说话,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余秋雨散文的“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虽然不完全等同,却也有相似之处。即与传统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第一是作者与那些“远年灵魂”的对话,似乎他们早已认识、对坐长谈。余秋雨在探询古代文化遗迹或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着力于剖析历史个案——即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远年的文化灵魂”。如《阳关雪》中的王维、《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千年庭院》中的朱熹、《苏东坡突围》中的苏东坡等,作者对这些具有“较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历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尽可能再现历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当然这种探索中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和价值观。当读到《苏东坡突围》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时,已经分不清作者写的是中年的苏东坡还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与读者对话。无论作者走到哪里,他总是忘不了读者、面向读者,在与古人对话之后,自己便出现,通过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许多历史散文都是独白式的,或是历史的洪流淹没了个人的声音,或是在个人独断的声音中让历史成为僵死的客体,余秋雨打破了这种个人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僵局,通过这两对“对话”行为拓展了文章的空间,也吸引了读者,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别人的交谈,还时刻能感受到自己在历史时间和文化空间中的存在,这样,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圆熟的语言技巧经营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读者也被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个人的生命之流与历史的洪流浑融一片……这样,又形成了读者与历史的对话。由此我们看到:余秋雨的对话在两个层面展开而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格局。在这多重对话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开博得了历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即使不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诗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译成了白话文,细心点便会发现,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单调地讲述历史事件,更不直引史书,而且绝对不是史书的白话文翻译(人物语言除外)。他的“讲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结情感,借小说、戏剧等表现手法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节的叙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窃取这一历史事件毕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了解,而文章中对王道士细微的动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写,完全是作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场感——好像作者亲历历史事件一样。这便把“一般过去时”改成了“现在进行时”,强化视觉效果。 类似这样的叙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以致这种写法引来了许多责难,被认为是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散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孙犁、汪曾祺那样的“散文化小说”,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不同文体技巧的互补互用;况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虚构历史事件,并没有违反散文的真实性要求(关于散文能否虚构问题近年来散文界又开展了讨论,讨论结果不言自明),只是对历史细节进行艺术化的合理想象,又何过之有呢?事实上,这种写法点铁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品质的评判,不应受到作品社会效应的影响,还应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抒情,这也是余秋雨散文创作很重要的表现方式。现代散文艺术创作,不管是侧重“议论”还是侧重“叙事”,都不可背离“抒情”这一文体本性或属性。无论“议论散文”或“叙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就会变成一种直白的说教和纯客观的呈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场观念的初步洗礼下,人们的精神出现荒芜,当时文坛,仅就散文来看,以往经典作家秦牧、杨朔等人的“国家民族话语”已经无法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这时候,《文化苦旅》对人、人性和人格的关注无疑是一抹阳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质量,建构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关怀”的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为1993年在上海,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敲响了前奏。从报刊文章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几年间,全国无数读书人都在为《文化苦旅》中浓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的抒发是个人行旅经验、情感体验和心灵体验的投入而带来的,是动人的,是艺术的,而非技术的。

总之,无论对话式议论,还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个人解读历史文化结果的表达,这些艺术方法的成功运用应该是其散文阅读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论余秋雨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 萧朴:《感觉余秋雨·序》,文汇出版社,1996年2月版。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2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850字(二)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山水风物的描述,探求了文化的灵魂与人生的真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文化苦旅寒假读书笔记,欢迎大家来阅读。

文化苦旅寒假读书笔记1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书中还有一些。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议论时,有时提出的简单问题反而把情况弄得复杂。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占一席之地。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

文化苦旅寒假读书笔记2拜“伟大”的阅读课所赐,终于读完了《文化苦旅》。初读时,总觉得,纵然余秋雨先生认为写书“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然而作为一名读者,细品他笔下那字词句段,心间却升腾起轻松潇洒之感,并无所谓“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沉浸江南小镇“大隐隐于市”的淡泊安定与自然;流连令一众大诗人大文豪心心念念的隐居圣地天柱山;享受那柔雅的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苏州。只看那温文尔雅的景,却也而已。

然而当从近乎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时,却神使鬼差地跑了趟书店,捧回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

再捧起它,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品阅那些原本感觉轻松无比、让人卸下一身铅华的文章时,却不由得陷入了那些略显沉重的历史与无尽的思考中去。

走过敦煌,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里,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却正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悲哀!

重读《文化苦旅》,感悟着实不少,却不能一一详述,只是:读《文化苦旅》,洗礼灵魂;寻千年文化,感悟古今。

文化苦旅寒假读书笔记3读了《文化苦旅》这一本书,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它的所属者王圆簏即使道士也是历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钱物,然后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也是因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们之得一次次确如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

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

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精神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凜然,如何的使人崇敬,但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寒假读书笔记4初看到《文化苦旅》的目录时,我以为是游记一类,只是莫名奇妙游走在这些山水间怎么能称作“苦旅”呢?读起来才知道书中的足迹都是些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足印的地方,这些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了。

我跟着余秋雨的足迹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武侯祠、都江堰、三峡,再到天柱山、天一阁,最后的落脚点竟是东南亚的埋葬日军的坟地。我被作者带领着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心情不仅仅是沉重、还有寒冷、忧伤、沉默、悲愤。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的博大文化竟经历了这么多的沧桑与悲苦!阅读此书我不仅获取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被作者带领着一起思索和感悟。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已不是潇洒飘逸传统散文了,而是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沉思录。

还记得初读《道士塔》“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读到此处,我和作者一样要高喊:“我好恨!”,我恨愚昧无知又贪婪的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就拱手送走了国宝,我恨清朝官员没有历史、文化的责任感那么目光短浅,我恨外国冒险家用“童话”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掠夺,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我恨即使我早生几百年却也只能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擦干泪,我才知道生在今天的我们对祖国文化肩负着的历史责任。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也许想借历史告诉我们肩负的责任,正如《风雨天一阁》结尾叙述的:“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我也在问着自己。

文化苦旅寒假读书笔记5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4

【关键词】《文化苦旅》:人格构成;文化走向

一、笔端物像色彩纷呈,文化底蕴深厚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卅I》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真正赢得读者的赞誉

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个群体里,有李叔同、李白、白居易、坡……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所耳熟能详,他们寄情与山水风物,或归隐田园、或遁迹空门、或吟风颂月,纵观整部中国文化史,恰恰由于这些故事的点缀而熠熠生辉。这一个栩栩如生的个体,用各自的个体人格震荡文化的湖面,撞击着思想的围墙,于是情感的碎末飞扬和荡漾起来,而余秋雨走笔“随物赋形”,将这些碎屑和波纹及时的捕捉,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赞誉。

三、沉郁风骨和空灵笔法融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在《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作者娓娓道来,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文化的流通歇滞、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人读罢不仅掩卷叹息。在这近乎于悲剧般的体验里、蕴含着悲壮、深刻的美,让我们无法区分哪一处是沉郁,哪一处是空灵。只能静静的享受这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整体美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着。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陈眉公:《小窗幽记》,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5]歌德,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6]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5

这两年,对余秋雨文章的批判,对他身世的盘问,对他人格品质的追问,铺天盖地而来的那种形势,似乎已经淡却了许多;书店里书架上,余秋雨文化散文集不再那么醒目了;大小媒体、重要场合也少见他的身影了。――他在激流勇退,已经将自己的身影和作品都转移到了港澳台等未开垦领域,不过这似乎也说明经典抹煞不掉的光芒、动摇不了的地位,以及无聊者无人应答的无趣。但也许,这个结果正合喧嚣者的本意。

我并不想全盘肯定余秋雨――他的全部作品、他的全部人格。但,毕竟,在文坛极度萧条,江郎都已才尽,心灵都被物化的时候,他,跋涉祖国山山水水、实地考察拜访,为我们奉献了几大盘文化与心灵大餐――从《风雨天一阁》《西湖》对山水景物的文化寓意的探求,到《道士塔》《都江堰》这样对历史与自然遗迹的反省,再到《坡突围》《柳侯祠》对历史人物思想价值的深沉思索,无不透露出一位知识分子反观历史、不迷信不盲从的精神,正值严谨、求真达诚的品格,无不体现出一位知识分子身上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剖析的精神品格,我们更不能不佩服他融合古今历史、政治、经济、地理 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庞杂的知识与思想于一炉的能力,不能不佩服他见微知著的手笔、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功力。

没有什么事前的炒作、事后的宣传,他的散文集就一版再版,甚至到处可见盗版。在责骂声、批判声喧嚣四起的时候,我也曾仔细审视他的作品,也从他的后期作品中找到了喧嚣的某些理由,甚至很有同感。但当喧嚣淡去之后,翻遍书店满架的散文,除了现代作家中还有可读的作品,我没有找到耐读的作品――不是阳春白雪般的远离世俗人情的孤高自赏,就是俗世生活的小情小调,或者矫柔作态的吟风弄月,总觉得有些矫情,偶尔也会有清风徐来的清新之作,但总觉得人生的味儿不足。

日常的生活已经够平淡了,清新典雅的小作虽也能使人有捧茗雅赏之余小憩片刻的情致,但人生有时是需要被点燃的,被引起亢奋的。余之作属于能够点燃人热情、激发人斗志、催生深刻思索的作品。他给平淡慵懒的生活一次洗礼和清毒,给虚浮的日子一场盈实的营养恶补。

读书与思考,是心灵与心灵、心灵与世界的对话。有价值的对话必须尊重心灵的感受,必须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我不是一个心血来潮、可以轻易激动的读者,经过最初的热衷,到后来的冷静批判,再到现在的重新认识,我相信,心灵的最终选择是没有错的。――当他只身一人,或在丝路古道上风餐露宿,或在车站边的小屋里苦思冥想时,我们的不少所谓“大家”,或正在书斋里搜寻,或三五成群在小酒馆里海侃神聊。据说,当代许多大家们的创作与思想,就是在故纸堆里搜寻出来、拼凑出来的,或是在别人过去的历史档案袋里捕风捉影地附会出来的,这些东西,不是经不起推敲的残花败柳,就是现露江郎才尽的无聊与刻薄。

有价值的思想与创见,与艺术一样,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的,否则,学术只不过是水上浮萍、风中飘絮,只得一时繁华。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急切需要的,难道不是这种对待学问求真务实的精神吗?

偶尔,还会在港台媒体看到余秋雨做的专题节目,或点评,感到他已失去了往日沉稳中的自信,激情飞扬的神采,想必他一定经受着尖刻的批判、不被接纳的尴尬与无奈,大有英雄末路之情,不禁为他感慨惋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已经为我们奉献了那么精彩的节目,为什么就不能容忍他的一点点美中不足?其实完全可以对他善意地提醒与指点。可惜没有。――由于骨子里的嫉妒与鄙吝,我们的文化氛围,向来是极不厚道宽容的,所以难有个性的光芒成长发育起来,人们一定要等他完美无缺,才肯容他一席之地,――可是世间哪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事情?――许多思想创见就是在这样苛刻的文化氛围中被压制下去,自我消弭了!于是,放眼望去,文坛有的是整体上的沉寂与平庸,和小情小调的自我吟唱。

重读《坡突围》,觉得其中坡的某些心迹,就是余秋雨自己的切身体会吧: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6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4月20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共房山区委宣传部、北京作家协会、房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同心出版社承办的《我们是共青团员》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新闻大厦召开,主办方领导与知名评论家出席了会议。

2012年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建90周年,为了纪念共青团建团90周年并向十献礼,同心出版社推出纪实文学力作——《我们是共青团员》。

本书是根据老一辈革命家武光同志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成的纪实文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共青团员的革命斗争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地火、南下、炼狱三部分,以艺术手法,集中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共青团员,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笼罩下,面对随时可能流血牺牲的危险,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斗争的生活场景,场面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小说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准,堪称纪实版青春之歌。书中还穿插着百岁老人与年轻采访者关于地下革命工作的对话,为如今的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

作者张昊对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十分熟悉,小说创作历时五年,细节描写真实可信,人物塑造鲜活感人,性格刻画有血有肉。作品完成后,得到了小说原型人物武光老人的充分肯定。老人如今年逾百岁,精神矍铄,这部以其革命生涯为创作素材的纪实文学,为如今的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艺术随笔换新装,突显余秋雨的学者份量《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观众心理美学》出版

本刊讯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二十年来以“文化苦旅”式的文化大散文名扬华语文坛,多种图书雄踞大陆和台湾畅销书榜。但这种明星作家的效应,却掩藏了余秋雨的另一重身份——学者的身份。现代出版社2012年重新包装、出版《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和《观众心理美学》,在有意无意之间,还原了余秋雨的学者身份。

上世纪80年代,余秋雨推出多部学术色彩浓厚的著作,引发相当大的社会关注。很多读者并不知道,他的《艺术创造工程》是与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等图书同列“文艺探索系列图书”出版的,在当时的文艺界,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观众心理学》是当时第一部研究观众心理的教材。应该说,在余秋雨“行万里路”挥笔文化大散文之前,实际上有一段相当长的“读万卷书”的学术准备。现代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和《观众心理美学》,就是上述两本书的修订再版。两本书在大陆和台湾曾经一版再版,只是在《文化苦旅》等超级畅销书的光环下,读者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光亮。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是《艺术创造工程》的修订版。据余秋雨自述:“我花费七年时间仔细钻研了世界上十四个国家在美学、艺术学上的主要著作,并进而研究古今伟大作品,尤其是近一百年来的现当代伟大作品,终于发现,这些作品背后潜藏着两大隐秘结构,并由此建立了我自己的艺术创造论。”这本书并不像我们习惯所想的那样,处处带着学术图书的艰涩高深、不知所云。恰恰相反,余秋雨完全是以散文的灵性之笔,把自己放在与作家心灵对话的位置,细谈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感悟。《观众心理美学》看似专注于很窄的话题,与普通读者没有多少交集,但细心读过本书的人,会有一个感受,作者用当代的眼光,打量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数千年的创作经验和观众审美经验。特别是观众审美经验,因为日积月累,里面沉淀的其实是不同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是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蕴。 (宋 萧)

浙江省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浙江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11)》在京

本刊讯 (记者 邸荣芬)2012年3月,由刘仁伍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浙江蓝皮书《浙江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11)》在京。该蓝皮书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微观企业主体的市场化、产品市场的成长培育、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形成与发展、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等七大方面来全面分析浙江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测度浙江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对浙江省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量化测定,对于经济研究理论工作者和经济金融的实践决策者,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7

关键词:文化苦旅;历史想象;叙事;新叙事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24-02

罗兰・巴尔特认为“叙事产生于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我们用语言描述该经验的努力之间”。叙事是经验的半成品,语言为半成品添加了包装。作为一种再现形式,叙事一旦产生,我们便开始思考叙事的性质问题: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或者说实在的还是想象的。想象的叙事在这里区别于一种客观的叙事。客观的叙事通常是线性叙事模式,通过所有叙事者的关涉物不在场来定义,热奈特把它看作由一定数量的排斥物和限制性条件赋予其特征的言说方式,更贴近于我们对历史撰写的要求;想象的叙事则贴近于我们惯常所认为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话语形式,它并没有把以上排斥物和限制性条件强加给言说者。由此,我们可以把前一种称之为“客观的”话语模式,后一种称之为“主观的”话语模式。形成这样一种划分,不仅不矛盾,而且非常合理,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一旦涉及到与历史相关的叙事成分时,往往会不自觉的陷入一种难以调和的境地。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似乎就是这样一种矛盾体,在他的很多散文中,他创造性的运用了历史叙事这一文学手法,使散文具备了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少人并不同意他的做法,一则认为这样的手法导致散文文体“四不像”;一则认为,虚假历史,对历史真实置若罔闻。对于以上两种认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进行定性,文学批评本就是建立在基本的艺术原则和道德原则之上的“仁者见仁”和“智者见智”。但不管如何,余秋雨在其散文创作中,在适当之处,适当之时运用历史叙事这一手法对作品和对读者影响上的确有其合理性和可借鉴性。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想象的产物,作品中的想象成分自然而然要成为权衡作品质量的一个标准。余秋雨恰当地抓住了文学这一本质性特点,将叙事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散文中构成具有相对完整意义上的故事情节,借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宣泄自己情感和凸显其历史观的重要目的。如《道士塔》中“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作者为增强艺术效果,在使用这一史料时并没有直接引入,而是根据一定的场景,运用现代叙事技巧,打破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同时,兼顾了故事情节的线性发展,合理发挥想象力,透过心理和细节描写,以短短的几句形象化语言,使愚蠢、搞笑的王道士从一个历史形象摇身一变成为文学形象,既克服了文章的单一性,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也迂回地表达出作者对王道士的不满,对文化损失的痛苦和对民族无视文化的无奈,使读者在阅读表层叙事的碎片时,更轻松地弄清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又如“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作者似乎完全不是在写作了,而是在偷听斯坦因和王道士对话,然后以幽默的语气复述给第四者,可谓笑里藏刀,无情地给王道士以讽刺。除了《道士塔》,《风雨天一阁》中的“ 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调停了几 处官场恩怨,也许是理顺了几项财政关系,衙堂威仪,朝野声誉,不一而足。……”《洞庭一角》中的“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几丝悲壮。”……凡此种种,都是作者运用历史叙事的典型例子。这种高超的手法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真实性方面巧妙之极,而且在余秋雨开创一种文化大散文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塑造场景意境,都是文学作品叙事手法所要竭力彰显的一个重要目标。叙事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运用想象性历史叙事是文学作品应有的一种追求。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想象的产物,那么欣赏文学必然需要读者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媒介,通过想象进入艺术世界,来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诞生于作者之手的艺术之美。因此,作家需要想象,读者需要想象,作家、作品、读者构成一个艺术想象的综合体。

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及之后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表明,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就发展起心理表征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 以语言为标志, 对经历建立起内部想象; 新近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还发现, 在儿童的因果推理中, 个别性、情境性、具体性、形象性的因果认识永远先于并优于间接性、抽象性、一般性的因果认识。这一研究表明,儿童对对充满情节趣味的、具有强烈故事性的作品总是抱有极大的兴趣。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状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延伸性。从儿童到成年在审美观念尽管发生很大变化,但童年形成的对待叙事的态度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殆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扩展。因此,从心理学上讲,读者对叙事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喜欢用看小说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的原因吧。余秋雨在创作中广泛运用历史想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先预设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即读者比较容易接受带叙事的作品。正如巴尔特所说,“叙事是可翻译的且不会受到根本损伤”,而非叙事性的作品要么不能完全让人领会他们特定的思想模式,要么不可能让更多的人领会其表达意图,由此看来,非叙事性的作品要想实现意义存在着陷入更大危险的可能;相反,叙事性的作品能够被一般人类所接受。如“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道士塔》)这样的想象描写,把读者完全置于文章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需要作者做过多的思想做牵引,读者可以通过体味想象性叙事的环境、情境、语言来体味作者用意,同时又给自己留下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读者和叙事的重要性产生了心灵上的默契,同时,文学这种开放的话语模式又为历史想象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必要性和可能性取得了空前的一致之时,呼唤出的意义将是空前巨大的,而这种意义原则也正是作者所追寻的价值,最终实现的是读者与作者的共鸣,达到作者所希冀的文学教育力。因此,我们通常所谓的文学的教育力,不仅需要读者在不自觉中受到潜移默化, 更需要读者联系一定的环境,通过感情在读者的头脑里激发起一种明确的欲望,去追求高尚的和崇高的东西。

历史叙事作为一种话语模式和创作手法,并不仅仅是史学和历史小说的专利,而是各种文学作品都可以借鉴和使用的。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历史本身也是一种文本和话语。在文学作家创作的虚构故事和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叙事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因为两者一方面都是由语言构成,另一方面都遵循同样的修辞和叙事规则。正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认识的那样,历史叙事的情节、叙事在历史事件之间设定的联系、历史叙事所表达的阐释和解释,都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建构,是由历史学家强加给过去的,本身并没有外在的证据和事实根据。因此,在以虚构为载体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挡或者排斥这样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法呢。余秋雨作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知识底蕴的作家,能将历史事实进行主观加工,在适当的时候巧妙揉进到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实现自己的文学目的,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一种文学创造。

参考文献:

[1]【美】海登・怀特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和历史观[J].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2]詹小红.谈中西现代文学叙事手法比较[J].时代教育,2010.

[3]海登・怀特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和历史观[M].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4]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篇8

翻开其中的一本,有诗有小文章,风花雪月,人间万象,并加了写成的时间,大多是我爸近几年的涂鸦。

一直知道爸爸喜欢闲来写些文字,但从不知竟然坚持至今,直到有一天妈妈跟我说:“你别只顾看别人写的东西,有空也看看你爸爸写的东西吧。他写的文章至今只有我一个读者,怪没成就感的。”

于是,就有了上面的爸爸给我看文章的一幕。

爸爸虽然不是文科生,但我早已认定他是从文学青年做到文学中年,直至文学老年。当年考大学时,曾几度在华师大的中文系和同济的建筑系之间摇摆,结果听了家里人的一句话:学工科的总有饭吃。随即选择了当个建筑师。不过,我看到的他大学六年二大本日记本,以及情意绵绵的情书,就足以说明他文学青年没有白当。

近几年,我爸身上发生的两个故事,使得我当面就得尊称他一声:文学老年。

几年前的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爸爸就梳齐头发,严肃整装出门了,跟我们说是散步去了。几小时后,爸爸臂下挟着一本厚厚的精装书回家了。与出门前的严肃截然不同,回家时是兴奋异常的。

原来,他是一大早去书城排队,等待陈香梅女士的签名售书了。那本《回忆陈纳德将军》的书我爸其实兴趣不大,他更有兴趣的是想得到陈香梅的签名。捧着打开的书本,一一给我和妈妈看,粗黑的水笔写着陈香梅三个字,我爸爸高兴得似乎得到了一件人间珍品。

这是其一。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家有二本,一平一精。平装是我买的,精装是我爸买的。当年,我和爸爸一起看完了平装本,我爸爸心潮起伏,激动之余又去买了一本精装本回来再捧读一遍。然后,干了一件只有嘴上没毛的豆蔻少女才会干的事,提笔给余秋雨写信。

满满六张信纸,爸爸谈了读后感,谈了对同是宁波故乡人的情怀,谈了儿时和余秋雨类同的就读私塾的趣事等等。爸爸以为,他和余秋雨是同龄人,又是同乡人,童年的经历又多少有些相同,因此余必定会觉得多一知音,必定回信。

当然,一个月后,爸爸失望了。他说:我信写过了,就算感谢过了,我原本只是想感谢他,写了一本好书。我不知怎样安慰爸爸,只是去买来一本又一本的余秋雨的书给爸爸看。

去年,我从北京买回了余秋雨先生的《借我一生》,爸爸两天看完了。然后说:如果一个人说自己从小就是神童,那么,我以后就不会看他的书了。

这是其二。

这一阵,我去看了爸爸的床头柜,他在看《廊桥遗梦》。爸爸说,他已是在看第七遍了,并且在他的朋友中,有一个人身上有罗伯特的影子。

回到爸爸的笔记本。我看了他的文章,准备摘录几篇在自己的博客上,爸爸“文学老年”的帽子并不是白戴的,我想让他一直做下去。

上一篇:证书管理范文 下一篇:小故事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