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置疑范文

时间:2023-12-02 18:25:56

不容置疑篇1

我们所坚持的梦想,首先必须保证是正确的、能带来“美的享受”的梦想。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迷信骑士道,坚持“梦想”却摧毁了基本的现实感。他把羊群当作军队、风车当作敌人,那盲目的激情却常给别人带来灾难。他拒绝技术进步、“妄图回到骑士时代”的“梦想”最终造成了这个喜剧形象的悲剧内涵。

堂吉诃德的最大问题不在于他的梦想无法现实化,而在于他不去反思自己的梦想是否符合时代或为自己和旁人带来积极的力量。我们的梦想需要被反思,却不可被质疑。

真正坚持梦想的人不会因为无谓的比较而质疑自己选择的道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奉劝学生20年后再去和同学比较成功,一则是因为短时间内“追梦者”和“随流者”的差别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部分追梦者可能因短时期的成效比较而开始怀疑自己的挣扎与坚持。态度不坚定者倘若怀疑自己的道路,那么谈何“坚持”与“实现”?

真正坚持梦想的人即使经历坎坷也不会质疑梦想本身。独自思考生命的浮士德将灵魂抵押给魔鬼。只要他对任何一个美好瞬间感到满足,他的灵魂就会属于魔鬼。他尝试着创造美好的生活,努力坚持着“追寻生命真谛”的梦想,却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灾难。最后他试图筑堤拦海,想干一番为人类造福的事业,因为眼睛已瞎,误把魔鬼派遣使者们为他掘墓的声音当成建堤的声音,在无限的满足感中倒地而亡。

坚持追寻梦想的浮士德得到了上帝的灵魂拯救,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坚持梦想的他虽然历经磨难、彷徨,却不曾疑惑或放弃追寻。虽然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接近梦想甚至来不及沉醉,却因为追寻本身而日益高尚和纯洁化。坚持梦想不意味着梦想必定成真,追寻者心无旁骛地追寻坚持的过程亦是一种美。坚持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圆谷幸吉不曾得到冠军,但他始终为梦想而坚持,坚持着向梦想靠近。

就像赫尔曼・黑塞在《荒原狼》中所说:“奔跑者永远也不会因暂时的困难而对现状甘心或放弃。”坚持梦想的人们怀着满腔热血奔跑着,他们目不斜视,因为他们坚持的梦想不可被质疑。

教师点评

行文扣住“坚持”落笔,为梦想歌唱。梦想带给人的心灵力量通过歌德的诗句和堂吉诃德的故事一正一反地展现出来。作者并未一味去赞美梦想和空谈坚守,而是理性地提出:清醒地看待梦想,持有反思,独立而行。在这样的清醒认识下,梦想一旦确立,请捍卫它的“不容置疑”。行文铿锵有力。

不容置疑篇2

2004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地铁站发生一系列爆炸,近2,000人死亡或受伤。当尘埃落定,西班牙执法部门在现场一个装雷管的袋子上发现了几枚指纹。

当时西班牙警察没有在国内找到指纹的匹配者,于是他们求助国际刑警组织,后者把指纹转给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他们在FBI的指纹数据库寻找匹配者。没多久,指纹专家就识别到一个人,这是一位年轻的律师,住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郊,名叫布兰登·梅菲尔德(Brandon Mayfield)。梅菲尔德在数据库里的指纹,是他前几年服兵役时按规定留下的档案。

FBI特工立刻冲去波特兰市,逮捕梅菲尔德、搜查他的住宅和办公室。联邦调查局逮捕梅菲尔德,是基于一条应用了一百多年的刑事侦探理论,即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相同。而指纹专家出庭向陪审团作证时,也总是用绝对自信的口吻:“我百分之百相信,这个指纹来自被告。”但是这条刑法界的金科玉律,其实是一个从来没有严格检验过的假定。

FBI完全相信这个“理论”,但考虑到指纹匹配的结论,是专家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所受的训练作出的判断,为了保险起见,避免人为的错误,在逮捕梅菲尔德之后,FBI又另请两位资深指纹专家检查核对,结果这两位专家也认定两组指纹匹配。三位FBI的指纹专家分别写的证词,都是百分之百认为马德里地铁站爆炸物上发现的指纹,来自梅菲尔德。

这个案子中,FBI只有一个证据,就是那几枚指纹。但梅菲尔德几乎是没救了,尽管他坚持声称自出生以来都没有去过西班牙,可是连他自己聘请的律师和指纹专家都不信他。

梅菲尔德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度日如年,绝望地认为只有等死了。他没想到,西班牙警方在当地抓到了与爆炸现场获取指纹匹配的真正凶手,梅菲尔德马上无罪释放。

这个案子是由刑事证据理论的不科学造成,牵涉的几位指纹识别专家,都是受了“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相同理论”的误导,犯了正直的错误,本身无可非议。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胡搅蛮缠的话,这个“理论”其实还能成立。打个比方,我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身高。”而我可以这样来验证:如果有两个人,用厘米为单位测量出身高相等,就用十分之一厘米为单位测量;如果还是测不出区别,就用百分之一厘米、千分之一厘米等等为单位,总能得出这两人身高不等的结论。

在西班牙地铁恐怖爆炸凶手抓获后,这几位指纹专家将凶手的指纹和梅菲尔德的指纹再次核对,结果这回他们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区别。

梅菲尔德的案子暴露出传统刑事侦探理论存在科学性不足的严重缺陷。主要问题为将假设、猜想和经验作为科学理论,很多检验结论受专家主观判断影响,没有一个客观的检测标准。

目前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DNA识别技术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刑事识别理论的科学。传统刑事识别学是根据警察部门的经验总结得来,而DNA识别技术则是从医学发展出来,而且能对两个样本匹配的概率给出严谨的定量分析,不像指纹识别,专家对陪审团说两个指纹百分之百匹配时,实际上说的是主观概率,没得到实验数据支持。

DNA的良好声誉引来了狐假虎威

DNA刑事证据识别技术问世年代不算很长,已享有盛誉,被称为“刑事鉴定学中的唯一科学”,因为它有别于传统方法,不是依靠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然而像名牌皮包一样,盛名之下,会冒出伪劣的赝品。

2012年7月5日的《芝加哥论坛报》报道了芝加哥地区当年早些时候的一场审判。这是一起涉嫌性攻击9岁女孩案,检方的主要证据是女孩身上发现的DNA同被告克利夫兰·巴雷特(Cleveland Barrett)的DNA“匹配”。一般DNA作为呈堂证据时,要提供匹配可靠性的数据,通常是十几亿人中才能发现一个匹配者。但这个案子的检方只是言之凿凿地宣称被告DNA与案发现场的DNA匹配,却不说匹配的概率有多大。

幸亏辩方律师这方面内行而且负责,在他的交叉盘问下,检方专家证人承认,这份所谓的DNA样本,可以在每4个非洲裔男性、每8个拉美裔男性、每9个白人男性中找到一个匹配者。换言之,检方的“DNA”证据,可以在芝加哥地区“匹配”几十万人。

原来案发后,送交DNA实验室检测的女孩身体擦拭片样本中,没有发现案通常情况下的证据,只有少量普通男性细胞。警检方明知这份DNA检测报告毫无意义,还是作呈堂证据提交了。

辩诉双方在审判中提交的证据,事先要获得法官的批准。巴雷特的案子连法官都被DNA的名气蒙住了。可以想象,对于DNA知识完全外行的陪审员,检方就更容易蒙混过关了。据媒体爆料,女孩的母亲十分可疑,很可能是她导演了这个事件,为的是陷害报复巴雷特。女孩的证词明显受过事先调教,而身体检查没发现任何遭的迹象。巴雷特在拘留所蹲了一年多冤狱,不过他还是算幸运的,获无罪释放。可是类似的狐假虎威“DNA证据”,在其他案子会有什么结果呢?无从知道。

美国首位经由DNA检验脱罪的死刑犯

司法文献都称柯克·布鲁沃斯(Kirk Bloodsworth)是美国首位获判死刑后,经由DNA检验证明无辜的囚犯。在布鲁沃斯获释后,国会制定的一项法律以他的名字命名,该项法律对各州司法当局检验DNA的成本,联邦政府予以部分补偿。不过称布鲁沃斯为DNA检验赦免死刑的第一人,未免有点牵强,因为在送验DNA前,他已从一个死刑犯,改判为两次终身监禁、永远不得假释的无期徒刑。

1984年7月25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郊的一处丛林里,发现9岁小女孩丹妮·汉密尔顿(Dawn Hamilton)的尸体。女孩惨遭,被殴打致死。罪犯是个变态狂,在现场很多物品上留下生理证据,包括。但当时刑事侦探还没有采用DNA分析技术,使得这些证据不能提供有价值的破案线索。

因为有人向警察报告,看到柯克·布鲁沃斯(Kirk Bloodsworth)那天带受害女孩进入那片丛林,几天后他被逮捕。当时布鲁沃斯23岁,不久前才从海军陆战队荣誉退役,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1985年3月举行审判。除了检方刑事鉴识专家作证牵强附会,指女孩身体附近发现的一个脚印,同被告鞋子一样大小,再没有其他任何物证。虽然布鲁沃斯坚持自己是无辜的,从来没有见过受害女孩,但陪审团判断布鲁沃斯有罪,主要的依据是5名证人的证词,他们或者说那天看到被告同女孩一起进入了这片丛林,或者说那天看到被告出现在案发地点。陪审团宣判布鲁沃斯犯下性攻击、、一级谋杀等三项重罪,随后法官判处他死刑。

判决后,布鲁沃斯被关进死囚牢房,同时等待上诉结果。1986年7月,马里兰州上诉法院以检方对被告隐瞒有利于他的证据和资讯为由,撤销判决,发回重申。

上诉法院的这个决定,使布鲁沃斯充满了希望,但是没多久,希望就破灭了。第二次审判的陪审团还是宣判这三项重罪成立。这回法官判处他两个终身监禁的无期徒刑。布鲁沃斯再次上诉,被驳回。

在监狱里,布鲁沃斯不断写申诉信,只要能想到的人和机构,包括总统、国会议员、国会司法委员会等,他都寄去了信,陈述自己无辜蒙冤。但是,没有一个人理睬他。

布鲁沃斯又让朋友和家人寄进来许多书。他说,在狱中用阅读的方法来防止发疯。1992年,他从朋友寄来的一本书中阅读到,伦敦的警察利用DNA分析技术识别了两起命案的凶手。布鲁沃斯想,既然能用DNA确定凶手,那么也能用DNA排除他是凶手。于是通过律师,布鲁沃斯向司法当局提出核对他的DNA和女孩衣服上中的DNA。布鲁沃斯的要求最终获得批准,但是法庭判DNA检验费用由他自己负担。

接着又出现了令布鲁沃斯心惊胆战的一幕。他被告知,女孩的内衣不见了,可能已销毁。在布鲁沃斯的坚持下,当局再次寻找,总算幸运,沾有的女孩内衣失而复得,居然在法官办公室的一个纸袋里寻获。布鲁沃斯的律师联系了DNA检测实验室,当局将女孩内衣和布鲁沃斯的新鲜血液样本一起寄去。

1993年5月17日,DNA检验报告出炉,断定女孩衣服上的不是来自布鲁沃斯。因为这个DNA检验是在私营实验室做的,联邦调查局将检验样本再送到它自己的DNA实验室复核。同年6月25日,FBI的DNA实验室也排除了布鲁沃斯是的来源。6月28日,法官命令释放布鲁沃斯,这时他已经被监禁了9年。

这起凶杀案到这一步为止,以案发时的技术条件而论,警检方的办案也许不能算有很大谬误。但此后,警检方的行为十分荒谬。这项DNA检验,不仅排除了布鲁沃斯涉案,也向当局提供了真正凶手的DNA资料。但是警检方按兵不动,无所作为,完全不想对此案再作任何侦办。倒是布鲁沃斯把侦破这个凶杀案、抓到真正的凶手,作为他出狱后的主要任务。

布鲁沃斯坚持不懈,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说服警检方将该案凶手的DNA证据,放到全国的DNA数据库核对。就是这么一项简单的计算机搜寻作业,马上找到了真凶。2003年9月,巴尔的摩市检察官办公室宣布,19年前和谋杀9岁女孩丹妮·汉密尔顿的案件侦破,凶手是金佰利·拉夫纳(Kimberly Ruffner)。

马里兰州的司法当局在1994年建立了重罪案囚犯DNA数据库,并且链接到FBI的网络,成为全国DNA数据库的一部分。而早在1984年布鲁沃斯被逮捕后一个月,拉夫纳就因为一起入室盗窃、和企图谋杀案件被捕入狱了,后来被判处45年刑期。因为是重罪案囚犯,政府在1994年建立DNA数据库时,将拉夫纳的DNA存档,所以计算机一搜索就找到了。在检方将1984年命案的DNA证据与拉夫纳的DNA对上号后,拉夫纳承认犯下这起谋杀案,获判终身监禁。

有5年时间,布鲁沃斯和拉夫纳关在同一个重案犯监狱,彼此的牢房也很靠近。在狱中,这两人有过很多交往,拉夫纳知道布鲁沃斯在不停地申冤,但从不曾透露他就是真凶。

按照布鲁沃斯被捕前3万多一点的年薪,马里兰州政府赔偿他30万美元,作为补偿他9年冤枉坐牢的工资损失,但是没有向他道歉。可以赔钱,但不认错,不道歉,这是美国一种常见现象。

这起案子有好些方面值得深思。

1984年命案发生后,有两个男孩对警察说,当天早晨看到遇害女孩汉密尔顿和一个陌生人走进这片丛林。警察根据男孩的描述,绘制出嫌犯草图,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几天后一名匿名女性打电话给警察,说草图上的嫌犯很像柯克·布鲁沃斯,他在离案发地点不远处的一个家具进口公司工作。

警察逮捕布鲁沃斯后,要他站在一排人中间,然后让两个男孩分别辨认案发那天看到的那个陌生人。一个男孩挑出其中一人,但那是个警察,在那排人中充作陪衬的角色。而另一个男孩什么人也没挑出。然而开庭时,这两男孩作证说,就在汉密尔顿被谋杀前,看到布鲁沃斯和汉密尔顿一起走进丛林。另外有3个住在出事地点的成年人出庭作证,说那天看到布鲁沃斯出现在附近。陪审团主要根据这5个人的作证,判定布鲁沃斯是凶手。

然而,当真相大白后,人们发现布鲁沃斯和拉夫纳在身高、体重、发型、面容方面,都差别很大。

在DNA还是新鲜名词的年代,柯克·布鲁沃斯能从一本书中悟出DNA技术是拯救自己出狱的利器,比他的律师还高出一招,真不简单!他又认定DNA线索是找到此案真凶的重要工具。更可贵的是,布鲁沃斯认为这件冤案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样的遭遇也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出狱后他以帮助蒙冤者昭雪为其毕生使命,成为“无辜者专案(The Innocence Project)”、“正义项目(The Justice Project)”等拯救冤狱者、督促司法改革组织的积极活动家。

不容置疑篇3

一、明确置疑的目的

古代希腊散文家普鲁塔戈早在3000年前曾经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而我们探讨的课堂置疑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课堂置疑,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探索行为,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观点。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故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明确置疑的目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第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第二,通过置疑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目的。第三,置疑过程还是改善和加强师生关系的双边活动。通过置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身体、思想情况变化,获得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进程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以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第四,高效的置疑能够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促进逻辑推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使学生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以达到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夯实置疑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置疑能力是化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置疑的质量如何是衡量化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化学这一与社会科学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素养,巧妙地设置疑问和悬念,对启迪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都有很大作用。

1要博学深思审问。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系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加强对其他交叉学科知识的了解,遇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也要深刻思考,同时要虚心讨教其他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因此,化学教师只有博学深思审问,才能扎实自己的教学内功。

2要丰富置疑语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化学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和提炼置疑的语言,置疑时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并适当地营造教学幽默和设置教学悬念,问题的表达要完整、清晰与连贯,问题的措辞也要准确严谨。幽默、诙谐、连贯的语言容易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境界,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以便教师很好地监控教学过程。

三、把握置疑的技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般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那么,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设疑,二要指点。而好的设疑“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这也是学生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好置疑技巧,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乐趣。

1要注意难易适当:教师在设置教学置疑前,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并从实际出发合理调配问题的梯度。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使学生能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构建知识的长久记忆。例如,在学习完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巧妙设疑,吸水性和脱水性是一样的吗?这两种性质分别发生了什么反应呢?为什么把蔗糖放在浓硫酸里面,蔗糖会最后膨胀变黑呢?对脱水性这个问题,学生理解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可以设置铺垫,让同学们先观察实验结果,学生们观察发现蔗糖最后变成了黑色物质碳,接着问题就迎刃而解,原来浓硫酸脱水是把蔗糖里面氧和氢的比例以1∶2的比例脱去形成碳单质和水,此反应让同学们对脱水作用的实质有个深刻的了解,并和吸水性有一个明显的对比。通过教师的置疑,层层递进,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浓硫酸的性质。

2要注意新颖有趣:在设置课堂置疑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学习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例如,在进行强弱电解质导电性实验中,观察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溶液、 氨水、C3COO溶液、NaCl溶液灯泡亮度不同,此时教师应设置:“为什么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灯泡亮度却不同?”“溶液导电能力不同,与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会不同呢?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是什么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由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归纳: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不同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导电能力不同,电解质因此可以分为强弱电解质。这样的置疑,由实验和学生已知入手,逐层深入,使学生在教师诱发下不断深化思维,积极思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

3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置疑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以触发他们思维的兴奋点。例如,在讲解SO2有漂白性的时候,教师可以精巧地设置疑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经还学过哪种气体有漂白性质呢?它的漂白性跟SO2是不是一样呢?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原理呢?此时教师的及时置疑,并通过学生思考后教师的及时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两种物质的漂白原理进行对比有个清楚的把握,而且通过知识间的类比,学生对此知识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不容置疑篇4

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出处:应修人《金字塔银宝塔》一:“这个南乡人,还说这个新闻是千真万确的。”

近义词:无可置疑、无庸置辩、毋庸置疑、确切不移、不容置疑。

反义词:半信半疑、模棱两可、将信将疑、荒诞不经。

不容置疑篇5

论文关键词 铁路 涉枪 案件

近年来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急剧增加,非法持枪、非法制贩枪支弹药,及持枪杀人、抢劫、伤害、绑架等案件屡见不鲜,严重威胁铁路运输秩序、阻碍铁路安全畅通、危害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加强铁路公安处置涉枪案件能力,快速高效地查获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已成为铁路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处置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涉及方方面面,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铁路警方查缉作战的预案编制、警务指挥、实战训练、装备器材、情报通信、临战对策、查缉作战、警务保障等一系列从宏观到微观战略战术应用。因此,做好涉枪案件的临战处置,对于取得涉枪案件斗争的主动权,提高铁路民警处置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概念及特点

(一)铁路站车涉枪案件概念

铁路站车涉枪案件是指在铁路范围内所发生的持枪犯罪嫌疑人及发生的盗抢枪支和持枪杀人、强奸、抢劫等重大案件。铁路涉枪案件大致分两种:一是犯罪嫌疑人在铁路管辖范围以外进行枪案犯罪后逃窜到铁路被查缉;二是犯罪嫌疑人在铁路管辖范围内盗抢枪支及持枪杀人、强奸、抢劫等犯罪。

(二)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特点

1.隐蔽性大

铁路被誉为“流动的社会”,总体上呈网状分布,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人员密度大,旅客集中,使得持枪犯罪嫌疑人很容易混杂在旅客当中,增大了查缉难度,尤其是在持枪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逃跑方向、车次等不明确的情况下,更加难以识别、查缉。

2.突发性强

在铁路范围内犯罪嫌疑人被盘查或被发现时突然以铁路民警为袭击对象,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往往事前难以防备。在铁路站车涉枪案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这种突发情况下发生的。

3.处置难

由于铁路站车人员拥挤、客流密集,犯罪嫌疑人混杂其中,因此一旦发生涉枪案件,出现旅客惊慌、处置难度大,为了避免伤及群众,应设计用谋,妥善处置。

4.逃窜快

由于铁路客、货列车交错运行,旅客列车昼夜高速运行,持枪犯罪嫌疑人容易流窜作案,再加上铁路站车内环境复杂,犯罪分子作案后容易隐藏在人群旅客中迅速逃匿,应做好预案提前防控。

5.隐匿乘车

铁路大中型车站治安防控较严,因此,有的持枪犯罪嫌疑人以为铁路小站民警少、查堵会比较松,会从铁路沿线小站乘车,或者采取中途换乘其他车次、车种,隐匿乘车的方法来逃避铁路公安机关查缉。

6.危害大

由于犯罪嫌疑人是在铁路站车上持枪作案,一旦铁路站车上发生枪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涉及面广,影响巨大,危及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

二、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临战现场处置

(一)现场警戒

涉枪案件发生后,特别是发生在火车候车厅、售票厅、车站及列车车厢内的枪击案,民警应先处置好现场警戒环节,及时根据案情和案发地段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现场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报告指挥中心,并对现场进行警戒和保护。铁路站车涉枪案件现场警戒有以下三个重点:

1.现场进出口

首先是确定犯罪嫌疑人进入铁路站车的进出口,把握其位置、结构;其次要注意在进出口通道发现手印、足迹、破坏工具痕迹,以及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物品等。

2.现场中心部位

现场中心部位是指涉枪案件发生的主要地点,从中心部位发生的枪击、撕打、翻动、撬动、破坏等痕迹做好现场保护,并在变化中发现物证,从有无其他物品被盗、被抢、有无特殊痕迹等方面发现线索。

3.现场

现场包括犯罪嫌疑人进入铁路站车现场前躲藏、踩点、窥视所涉及的场所,隐藏赃物的处所以及来去现场经过的线路。在警戒时,尤其注意犯罪嫌疑人进出现场的路线并以现场为中心向扩展,对处置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详细询问被害人,重点摸清涉案枪支的情况

在对犯罪现场进行警戒保护的同时,要详细询问被害人和相关知情人,询问的内容应围绕涉案枪支为重点来进行:

1.收集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

现场调查访问是查缉涉枪犯罪嫌疑人获取线索的重要手段,在现场处置时,已初步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一些情况,但这些情况有时不够细致具体、不够准确,因此需要从被害人和知情人询问中发掘线索,核实情况,这是调查访问的关键。现场调查的重点内容是:发现案件的时间与情形,涉枪案件发生前后现场异常情况、案发前后的人员变动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衣着及人数等明显特征,犯罪嫌疑人逃跑的方向和路线,在定划范围内进行突击性摸底排查,迅速查找犯罪嫌疑人,以便加快案件侦查速度。

2.询问涉案枪支特征情况

询问涉案枪支特征情况主要包括:涉案枪支的牌号、种类、枪号、数量、特征、新旧程度或使用磨损的细微特征。

3.询问涉案枪支的使用保管情况

了解枪支的使用范围,哪些人员能使用接触,涉案枪支的最后使用者的情况、涉案枪支存放和保管的具体情况,涉案枪支放置的具体位置、保管人及其社交关系、近期接触的关系人等。

4.查明现场情况

现场处置民警应核查涉枪案件发生现场的位置,现场中心部位在何处,现场有无被破坏或变动,现场是否存在其他险情等情况。

5.询问涉案枪支单位的具体情况

询问涉案枪支单位的具体情况内容包括:单位枪支管理制度、规程,警卫值班的工作规律及其衔接情况,涉案单位其他财产的被盗、被抢、被损情况等。

(三)围控围捕

1.行动的准备

涉枪案件的缉捕行动是否成功,虽然跟临战指挥与缉捕战术的运用等因素有关,但是抓捕行动的前期准备是否充分也至关重要。

(1)围控围捕行动的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包括物质准备、作战队员的选择和技战术训练。为了对付日益严重的涉枪犯罪,各级铁路公安机关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在各种建筑和地形环境中进行围控围捕实战演习,通过演习,增强查缉作战能力。

(2)围控围捕行动前的准备。涉枪案件围控围捕行动前的准备包括:警械武器装备的配备,如作战人员携带的八件套、枪支弹药、防弹头盔、避弹衣;通信工具的准备,如参战铁路民警和指挥员携带的对讲机、车载电台等。另外,指挥员要充分做好战前动员,向参加围控围捕行动的铁路民警讲明涉枪犯罪嫌疑人对社会的危害性,鼓舞士气,宣布纪律,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2.封锁现场

根据铁路站车现场环境,应设置5道封锁线。第1道封锁线设在地方与车站周边结合部;第2道封锁线是加强车站出入口的检查;第3道封锁线要严厉查堵“三品”;第4道封锁线是加强售票厅、行李寄存处、行李房、候车厅的管理;第5道封锁线是加强对列车旅客的检查。

3.占据有利地形,合理部署警力

应合理部署警力在围控围捕现场周围的第1道封锁线内,利用列车或机动车辆作为掩体并设置火力点,便于观察涉枪犯罪嫌疑人动向。

4.紧急疏散群众旅客

将现场围观群众旅客快速疏散出第2道封锁线,在组织旅客和群众撤离时,现场处置的铁路民警要密切观察犯罪嫌疑人的行动,防范犯罪嫌疑人对周围旅客群众开枪射击。

5.喊话劝降

喊话劝降是处置涉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方法之一。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亲属和政策的感召下,喊话人员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和感人的说服力,打动犯罪嫌疑人的心,使其放弃无为的反抗、弃械投降;或者从局部突破,使犯罪嫌疑人在心理上产生震慑,并寻找契机,配合其他手段,最终使其屈服,避免犯罪嫌疑人行凶伤人或者进行爆炸破坏活动。

6.实施强攻,组织围捕

通过喊话劝降,犯罪嫌疑人如没有丝毫的回心转意,仍然顽抗拒捕的,应选择突破点实施强攻,组织围捕。射击点和突击口应根据涉枪犯罪嫌疑人所处建筑物的结构、隐藏的位置来选择,突击时最好不要从正面发动攻击,一般选择在犯罪嫌疑人视线看不见的部位发动攻击。射击地点要选择在复杂场所的隐蔽位置,不能让犯罪嫌疑人发现。发动攻击时,为转移涉枪犯罪嫌疑人的注意力可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在选定的突击口发起攻击。

7.认真仔细做好现场善后工作

涉枪犯罪案件现场处置完毕后,要认真细致地清理涉枪犯罪案件现场,做好现场善后工作,如恢复交通、解除警戒等,尤其要注意发现、搜集犯罪证据,为后续的刑事诉讼活动做好准备。

8.合理利用传播媒介,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不容置疑篇6

【关键词】 化学教学;启发式教学;实施方法;基本要求

启发式教学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对当前知识理解并掌握的目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1]。运用启发式教学,改变中学化学教育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比喻启发

化学教学中的理论往往很抽象,难以理解,语言描述也是相对比较空洞,学生学起来很乏味吃力,效果也不佳。在教学过程当中恰当地以生动的生活现象为例,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运用联想开拓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不仅不难学,而且还满有趣味的。例如,pH = 5 的盐酸稀释1000 倍,为什么pH ≠ 8?这个问题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如果换种说法:糖水无限稀释,会产生咸味吗?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过来。可见,恰当的比喻能够启迪思维便于学生理解,比反复讲解要有效的多。

2、实验演示启发

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讲解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易于理解,通过演示实验不但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还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时也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来分组完成,将学生探知实验的冲动变为学习的兴趣、动力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3、置疑启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释疑解惑才现真知,使学生的知识飞跃到新的高度。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个好的设疑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学中有意去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投路石,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疑问,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并在解决疑问过程当中,将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更深层。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置疑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激发疑问,也可以是复习提问,还可以是悬念式疑问。问题的设置不仅在教学开始的导入阶段非重要,而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问题的设置还应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要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不断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探究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2]。

4、对比启发

对比启发是借助类比思维进行启发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确定各种对象之间的关系或相似之处为基础的。通过对比启发法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梳理知识脉络,全面深刻地理解现象,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将不同的求解方式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例如,我们在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之前,可以先做演示实验并对照烷烃的化学性质设置疑问:为什么烯烃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却没有这样的性质?启发起学生通过对比烷烃和烯烃的结构,找出两者性质差异背后的原因。

5、讨论启发

讨论是一种需要同学们通力合作的学习方法,是集体探索问题答案的重要方式,无疑也是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兴奋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一些学生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固的地方,组织讨论,从而去激发学生深入钻研,相互启发,开阔思路。这种方法既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法的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师生讨论,也可以是学生之间讨论,既可以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分组讨论,根据具体的讨论题目来选取合适的形式。其关键在于处处围绕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逐步寻求答案。

二、化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1、导入要奇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揭示出学习本节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这部分可以直接作为新课内容的导入部分,也可以设计成新课导入之前的一个过渡部分的内容,但这一内容不等于是导入过程,而只是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老师通过导课或是导课前的过渡内容能够创设出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样无疑会使教学效果出奇的好,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实验;(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2)向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显示出的颜色。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使其自主的去学习。

2、设疑要巧

这一过程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魂也是根本。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这样一句话“思维自惊奇和疑问中开始”,所以“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克服那种死板的讲解和程式化的分析,通过巧妙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3]。在教学结构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形成一种彼此合作的关系,这样既可以表现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又可以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

3、点拨要准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准确寻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认真思考,寻求解决教师所设置的疑问的答案。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4]。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同时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也要有准确的认识。

4、小结要简

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证明自己探索结果的这一心理特点,回到主

不容置疑篇7

    自我国政府采购法实施后,近两年的政府采购实践,往往将质疑程序作为质疑供应商提出投诉之前必经的前置程序。虽然质疑程序前置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它可使某些纠纷平息于质疑阶段,避免投诉程序的提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行政资源。质疑供应商如果未经过这一程序,那么行政主体一般就不受理投诉(相关的案例详见谷辽海撰写的《中国政府采购案例评析》,本文选自于该书,但本次发表时作了删节)。从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对于质疑程序中就供应商所提出的询问、质疑,不论是采购人还是采购机构都有法定的义务及时作出答复和处理。作为一种义务性的行为规范,相对人倘若不遵守这一行为规范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相关的行政规章也没有给予非常确定的答复。没有法律责任的行为规范是难以建立起良好法律秩序的。故我国立法对采购主体所规定的质疑程序中的义务也是徒劳的。实践中,由于有了质疑程序这一阶段,无形中增加了投诉供应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难度。在质疑程序前置的情况下,行政主体受理投诉案件以质疑程序的经过为前提条件。采购主体如果不受理质疑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答复意见,这就表明争议没有获得解决,甚至还可能存在采购主体的某种违法乱纪行为,此时视为质疑程序前置阶段已经过,允许相对人求助于行政救济,即行政主体对供应商的投诉予以受理。

    2004年8月11日,我国财政部出台并于同年9月11日实施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政府采购救济途径中的质疑前置程序。根据该办法第七条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中标和成交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首先依法向采购人、采购机构提出质疑。对采购人、采购机构的质疑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的,供应商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笔者认为,将质疑途径作为供应商寻求救济的初始阶段、前置程序,行政规章的这些内容限制了供应商自由选择救济途径的权利,如:“…….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中标和成交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首先依法向采购人、采购机构提出质疑……”。又如第十条规定:“投诉人提起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投诉人是参与所投诉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提起投诉前已依法进行质疑;投诉书内容符合本办法的规定;在投诉有效期限内提起投诉;……”。财政部的这部行政规章前述所明确规定的质疑前置程序,与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的内容相冲突!

    从我国政府采购法立法初衷来看,由于采购主体掌握着采购对象的众多权利或称权力,客观上采购主体与供应商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且供应商的合法权益经常遭遇采购主体的侵害。为了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中的弱势群体,法律赋予供应商多元的权利救济途径。其中之一就是有权向采购主体提出质疑。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主体有决定供应商的资格、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评标和定标结果等等权利。虽然与供应商都是属于政府采购当事人,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地位。但客观上,采购主体与供应商的地位并不平等。故我国法律赋予供应商享有选择各种救济途径的权利。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六章质疑与投诉的内容,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的,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对采购人、采购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等等问题,供应商可以向采购主体或者政府采购的监管部门提出,也可以不提出。这里供应商选择救济的权利是任意性法律规范,是否行使的权利由供应商自由选择。我们再来看法律对采购主体以及行政主体的义务性规范,不论是采购人还是采购机构,对于供应商的质询,都应当及时作出答复;而行政主体对供应商的投诉也是应当及时作出处理。笔者从法律赋予供应商的数个“可以”以及法律对采购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多个“应当”,两者相互对比,在政府采购救济途径方面,供应商享有的基本上是权利,而采购主体和行政主体所应承担的更多的是义务。由此可见,我们不难明白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和对供应商合法权益的倾斜保护。然而,财政部出台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这部行政规章却妨碍了法律赋予供应商的多元救济途径。除了与我国政府采购法相冲突,前述的行政规章内容还与我国其它法律相碰撞、相抵触。我国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是公开招标。实践中的许多案件必须援引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而招投标采购方式所引起的争议,虽然是属于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主管范围,但离不开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调整,况且目前政府采购法中还没有招投标的法律章节。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有权向招标人提出异议或者依法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我们从这一法律条款中不难发现,投标人可以向采购主体提出异议,也可以向行政主体提出投诉,究竟选择哪个部门来处理争议,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投标供应商的手中。

    根据所述,财政部颁发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中的质疑程序前置与我国的上位法《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所规定的内容相撞车,相冲突。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矛盾相抵触,行政规章的内容如果与法律相冲突,那么抵触的内容无效。为维护我国法制的统一,必须废除行政规章中无效的内容。

不容置疑篇8

【关键词】英汉附加疑问句;对比;研究

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答复否定疑问句、反义疑问句时,常常会照母语模式回答而出错。如在回答“Don’t you like it?”问题时,他们常会答复“Yes,I don’t like it.”表示同意,“No,I like it.”表示不同意。这样的答复给英美国家的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因为他们在回答同一问题时,表示同意就用“Yes,I do”,不同意就用“No,I don’t”。显然,两种不同文化的人在回答这一类问题的模式上存在差异,是因为汉语是以词语为基础,而英语是以事实为基础。另外,在汉文化中习惯用否定对待别人的恭维和称赞,表示讲礼貌。我国学生受我国传统美德的文化模式影响形成的这种否定已改变了其否定的真正含义。

英汉两种语言在各自表达中虽然都有否定形式,但是由于汉语使用者与英语使用者受到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方式,继而反应在语言形式上,就有了不同的表达。英语往往通过对谓语动词的否定来达到对宾语或状语的否定,而汉语则采取直接对宾语或状语进行否定的方法。对于否定疑问句回答,英语采取根据现实情况来作答,可以不考虑疑问句里的否定词;汉语则首先根据疑问句作答,进而实现与现实情况相一致的作答。下面我来着重介绍一下英汉附加疑问句。英汉附加疑问句在语调及意义、位置及答语、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有一定的异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比较。

1 英汉附加疑问句的构成

英语附加疑问句的构成比较复杂,一般分为两种形式的疑问句,一种是反意疑问句,即陈述部分是肯定则疑问部分是否定,陈述部分是否定(否定前缀不属此类)则疑问部分用肯定;另一种则是非反意疑问句,则陈述部分和疑问部分是一致的,两者都肯定或两种都否定。另外,陈述部分一般由陈述句,少许由祈使句或感叹句,极少由省略的疑问句或单个词语组成,疑问部分则主要是动词加上主语构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特例,如使用“right?”,“eh?”,“then?”,“hunh?”等。

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肯定和否定的变式则与它前面句子的肯定或否定形式无关,它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语用意图,即说话人倾向于征求对方意见时,多采用肯定变式,而当说话人要强调句子的内容,表示一种不容反驳的口气时,多采用否定变式。这时,这种附加疑问句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反问句。另外,汉语的陈述部分也可以由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疑问句甚至词组或词语构成,而疑问部分也可以用“嗯”、“啊”等。

2 英汉附加疑问句的语调及意义

在交际中,说话语调的变化也会导致说话者所表达意义的变化。英汉语附加疑问句一般用于口语中,所以语调的变化同样会导致意义的变化。

英语附加疑问句有其特定的语调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或情感。在上文所提及的反意疑问句中,若说话者句末使用升调,则表示说话人对所述内容把握不大,希望对方加以证实,或说话人为了语气委婉,表示客气;若说话者句末使用降调,则表示说话人对所述内容较有把握,期待对方同意,或仅为提起对方的兴趣,而这类疑问句相当于陈述句,如You’ve met my cousin,haven’t you?(升调:你见过我侄子,对吗?降调:你见过我侄子,对吧?)。在另外一种非反意疑问句中,语尾一般都上扬,表示对对方所言抱着关心、怀疑或讽刺的态度。

而汉语附加疑问句一般都是使用升调,可以表示把事情的正反面(肯定和否定)并列说出来,让听话人选择一项答语,如“是不是”;表示猜想(半信半疑)的疑问句,说话人有初步看法,但不十分确定,希望得到确认或证实,如“是吗”;或是明知故问,表面上提问,实际上是一种强调的陈述说法,并不需要答复,如“可不是吗”等。如:Speak quietly,can’t you?(升调)说话沉稳些,不会吗?(降调)中句末用升调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不耐烦或警告的情感。

3 英汉附加疑问句的位置及答语

英汉附加疑问句成分的位置基本上一致,一般为陈述部分在前,疑问部分在后。在英语附加疑问句中,成分的位置基本上没有变化,分布比较稳定,中间也极少插入包括称呼语等在内的其他成分。而汉语附加疑问句的陈述部分和疑问部分的分布则有一定的灵活性,两部分之间有时(尤其在口语中)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他们还会继续这么做,你们说,是不是?有时疑问部分可以放在陈述部分之前,如行不行,你们别去了?甚至还可以直接粘附在陈述部分之后,如,这是他们的错不是?

英汉附加疑问句的答语部分一致,但是英语的附加疑问句存在特殊的规则。在英语的附加疑问句中,当陈述部分是否定时,答语yes是表示“不”,否定说话人的话,而no则表示“是”,肯定说话人的话。而其他的则与汉语附加疑问句一致,确认对方的陈述用肯定答语,而否定对方的陈述则用否定答语。

4 英汉附加疑问句语用功能对比

从语用学角度看,只要能够很好的完成交际过程,英语中,即使语法规则不规范的附加疑问句也是有用的。附加疑问句,在形式上属于疑问句,当然就具有获取信息和寻求确认的疑问句功能,但任何一门语言在功能和形式上,常常不能一对一地划等号。美国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出现的大量的附加疑问句显示,英语附加疑问句有五种主要功能和一些次要功能,它们依次为:

表示推断:So you left him,didn’t you?

表示同意:John said that the meeting was to be held next Wednesday,wasn’tit?

表示证实:English can becalled a world language,can’tit?

表示怀疑:you say Margaret opened the door,don’t you?

表示意见:Peter says the weather was good.――No,it was bad,wasn’t it?

以及继续会话、表达兴趣、幽默或讥讽等。现在,附加疑问句已经成了流行俗语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用法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用法范畴。

然而,汉语的附加疑问句基本就两种功能,一种是获取信息和寻求确认的功能,另一种就是强调说话方所说。汉语附加疑问句一般都是可以表示把事情的正反面并列说出来,让听话人选择一项答语,如“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表示猜想的疑问句,说话人有初步看法,但不十分确定,希望得到确认或证实,如“是吗”“对吗”“行吗”;或是明知故问,表面上提问,实际上是一种强调的陈述说法,并不需要答复,如“可不是吗”等。

上一篇:神秘生物范文 下一篇: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