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的翻译范文

时间:2023-10-03 14:52:38

后赤壁赋的翻译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1

“之”作助词时,只有它用在领属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才可以翻译成“的”。如: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3. 语长吉之事尤备。(《李贺小传》)

4. 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

以上句子中,“之”是“的”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时候,“之”不能翻译成“的”。

一、 “之”是动词或者代词的时候,不能翻译成“的”。

这是肯定的,因为动词或者代词它们表示的是动作或者代指,所以,它们翻译出来的语言就只能是动词或者代词了。如:

1. 未之有也。(“之”代事情)(《张衡传》)

2. 胜、惠共止之。(“之”代苏武)(《苏武》)

3. 拔剑撞而破之。(“之”代玉斗)(《鸿门宴》)

4. 牛何之? (“之”是“去”)(《齐桓晋文之事》)

5.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是“去”)(《归去来兮辞》)

以上的句子中,“之”是动词或者代词,所以,不能翻译成“的”。

二、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能翻译成“的”。如: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三、 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的”。如:

1. 句读之不知。(《师说》)

2. 何陋之有?(《陋室铭》)

3.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 助词,用来标志定语后置,不能翻译成“的”。如:

1. 爪牙之利。(《劝学》)

2. 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

3.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五、 助词,用在时间词之后,凑足音节,不能翻译成“的”。如:

1.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 久之,过江。(《柳敬亭传》)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2

一、兴趣导入,诱发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智慧的力量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笔者深知兴趣的重要性,为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笔者从课堂的导入开始,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从事学习思考与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智慧的力量。

如在导入《拿来主义》一课时,笔者就直接拿课题来发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又怎样‘拿来’?”有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期待,他们急切地联系写作背景,快速地阅读探究,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拿来主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提出‘拿来主义’就是反对‘送去主义’”,“‘拿来’就是要……”。通过这极短时间的自主探究,同学们就能初步掌握文章的论点及其写作思路、结构层次、论证特色等,确实显示出同学们智慧的力量。

二、质疑问难,促进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美国著名作家韦伯斯特说:“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他启示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我们许多学生的阅读理解只停留在表层上,不愿作深入的探究。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质量,笔者除要求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外,还明确规定学生每课至少提出一个疑难问题,然后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此问题开展合作探究,用共同的智慧解决问题。

如学习《五人墓碑记》一课翻译句子时,有学生质疑:“斯固百世之遇”一句中的“遇”译成“遭遇”不确切。“是啊,上文分明写着五人死后得到荣誉,本是幸事,怎能说是‘遭遇’?”他的质疑立即得到小组多数同学的赞同。可有同学查《现代汉语词典》中“遭遇”条的“义项”,只能选“遭遇”意。于是该小组又提交此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全班同学有的说译成“待遇”,有的说是“优待”,还有的说“境遇”,但显然都与句意不吻合。最后有同学突然想到了“机遇”,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机遇”条注解为证,且与句子感彩一致,即译句为“这真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找到了!找到了!”大家个个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同学们的智慧共同碰撞出的火花啊!

三、搭建平台,激发深入研究,让学生智慧的灵性飞扬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呢?笔者综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和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其组织能力等因素,决定为学生搭建专题探究平台。即在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掘探究专题,并要求每人一单元至少要参加一个课题的探究。每次在组长的分工下,利用个人以及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学习与探究,撰写专题论文,一周后在全班召开专题汇报交流会。

如《赤壁赋》中同学们发掘的探究专题是“试论《赤壁赋》中的人生三重境界”,专题小组获得如下成果:他们认为《赤壁赋》中的人生三重境界,犹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一如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作者与好友泛舟赤壁之初,由于良辰美酒,赏心乐事凑巧在一起,此时自己完全忘却了俗事的烦恼,沉浸在江天、风月、饮酒、赋诗的畅游之境中,这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如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者畅游时由假想中赤壁的景物,想到历史上(三国)何人在此?又联想到今日江上之人残酷的现实,使原先的山水风月染上人的主观情绪,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如禅中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大部分人还滞留在人生第二重境界,苏轼却洞察参透人生。仍是这川山月,但他参悟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而愿与无穷无尽的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于是他用儒、释、道的至高思想进行化解与点拨,使“客喜而笑”,重回盛宴,再赏山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同学们借参禅三重境界来论述人生三重境界,新颖贴切,飞扬着同学智慧的灵性,实在是绝妙、精彩。

四、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合作探究活动

如学习《雷雨》一课,笔者利用学生喜欢演课本剧的心理,把课本搬上舞台,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不仅能综合人物特点进行合理分工,而且能认真揣摩自己角色的特点,并相互帮助。整个活动无一处不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创造精神。再如学习《沁园春·长沙》后,笔者组织学生举行诗词朗诵会,促使全体同学去搜集诗词,认真探究诗词风格及其朗诵表演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智慧不断涌现升华,课堂也因此精彩纷呈。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3

一、揣摩考点意识

从命题者的角度说,文言翻译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汇、常见语法现象(包括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每个句子都设有两三个考点(也叫赋分点或得分点),翻译的第一步是阅读揣摩,其中准确揣摩考点是重要的一环,它能确保有效得分。常见的考点主要包括重点实词的意义(包括古今异义词汇、词类活用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尤其是较特殊的用法)、常见文言句式等,有时还在句子大意理解方面赋分1~2分。

以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翻译题第1题为例: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这个句子赋分5分,“造”、“入城”、“乃”三处,每处1分。其中“造”译作“到达、造访”,是考点实词的含义;“乃”译作“才、才能”,是考点虚词的用法(“入城”这一考点应根据上文推断为“攻入城中”而不是“进入城内”,另当别论)――翻译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这两分不会丢。

又如2013年高考安徽卷翻译题第1题: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根据得分点的基本规律,我们大体可以推断,句中“弃反”、“捐”、“且”、“及”等可能作为赋分点。“弃反”是“背弃、违反”之意,“捐”是“抛弃”之意,“及”是“降临”之意――这三处可能性的考点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含义。“且”是“将要’’之意――这一处可能的考点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把握了这一点,翻译时有意识突破,把这几处明确翻译到位,得分自然不会低。这个句子全句翻译为:

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了(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再如2013年高考天津卷翻译题第3题:

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

这个句子赋分2分,我们大体可推知,虚词“而”的用法和“无乃”的固定句式翻译肯定是考点。“而”作“竟然”讲,是“而”的用法中较特殊的一项,“无乃”固定句式翻译为“恐怕……吧”。全句应译为:

朋友去世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有了揣摩考点的意识,能让我们翻译时更有目的性,帮助我们提高得分率。

二、整体把握意识

文言文翻译过程中,除了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之外,“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是一个基本应考策略。“词不离句”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语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句不离段”就是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合理推断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句子大意。

第一,注意句子内部语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既要学会补出省略成分,保证翻译的完整性;又要学会运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保证句意的连贯性。

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翻译题第1题: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这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很多考生翻译时失分较多的原因,就是缺少补充省略成分的意识。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其水下飞潮音岩,(人)引(之)以给庖”,翻译为“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前后句子陈述对象不同,后面的主语“人们”要补充出来,省略的宾语“它”(代指“水”)要补充出来。另外,修饰语“下”在中心词“飞”前面,“下”作状语,“向下”之意。这些在翻译时都要引起重视。

如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翻译题第1题: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这个句子中,除了“班列”、“耆硕”要合理推断外,“推心”、“莫敢望”两处要有一些意译的意识,“推心”可结合成语“推心置腹”推知,“莫敢望”意译的成分则更明显。全句翻译为:

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第二,合理推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准确把握全句大意,离不开上下文语境,离不开对上下文句意的准确理解。

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Ⅱ翻译题第2题:

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如何准确理解此句中的“薄”是一个关键,而且肯定是得分点。上文说到,李揆当政时,轻视元载,不任用他,因而结怨。等到元载登上相位,他趁李揆应当调职时,上奏朝廷让李揆做秘书监,到江淮养病。李揆既没有禄俸,家境又贫寒,他像浮萍一样漂泊于多个州郡。所以,结合上文的这些内容,我们很容易推知“薄”是“轻慢”的意思,而不是“刻薄”之意。全句应翻译为:

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

总之,我们要带着整体观念去阅读文本。对于人物传记类文章,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原因、过程、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对于游记类文章,要知道写了什么,有什么特征,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于论述类文章,要知道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不管何种文本,都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而不能略见一斑。涉及文章整体把握的关键句,翻译时要注意结合文本中心、人物形象及性格等信息解读。

三、积累迁移意识

高考命题体现回归课本,一直以来是命题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所以,对课内知识点,尤其是经典篇目中重要知识点的迁移性考查,在文言文翻译题中往往表现最为鲜明。

如2013年高考安徽卷翻译题第2题: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其中“中国”、“王”、“使”、“何遽”四处可能是得分点,这四个知识点在课文中都有典型例句。“中国”作“中原”讲,《赤壁之战》中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的句子,其中“中国”就是此意。“王”作“称王”讲,《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一句的“王”就是活用作动词的用法。“使”作“假使、假如”讲,《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一句中的“使”就是此意。另外,“何遽”表反问的句式。我们早在《塞翁失马》中(“此何遽不为福乎?”)见过。突破了这四个知识点,完整翻译就不会有大碍了:

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又如2013年高考山东卷翻译题第2题: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题目赋分为5分,我们推断其中“非……也耶”句式、“求”的意思肯定是得分点。“非……也耶”句式,我们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学到过,“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就是这种句式。“求”作“推求”讲,《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求”就是此意。所以不难翻译为:

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就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4

在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中,除北京外,均设置了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由此可见,本考点是文言文中的重中之重。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为两类,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以前者为主。考点有“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等。考生除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考点解析】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内容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解题方法】

一、理解文言语句六法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的翻译,要结合当时帝王气象与众不同的迷信思想来翻译,还要知道“龙虎”象征天子,“五采”云为祥云等自然现象的含意。所以应该翻译成“我让人观望他(刘邦)住所上空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

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的“而”省略了主语“江水”,翻译时要补充出来,译成“(江水)总是这样不停地流淌,但(它们)并没有流走”。又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友”,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侣”“以……为友”,全句译为“把鱼虾作为伙伴,把麋鹿作为朋友”。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此句译为“黄河以北遇到荒年,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4.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与这些语句相对应的语句的用法和意义。如对偶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的“无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译为“没有办法来”。又如排比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中的“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5.对于复杂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进行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分析主干为“辛苦……非独……所见明知”,“所见明知”是“所”字短语,作宾语;“蜀之人士”和“二州牧伯(长官)”作定语,全句译为“我的苦衷,不只是蜀之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到并明明白白知道的”。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意。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中的“丝竹”,初中课本《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丝竹”解释为“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古代泛指音乐”。据此推出“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也是指“音乐”。又如“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然”的义项,可以联想到成语“食不果腹”来推断为“吃饱的样子”。

二、文言文翻译十法

1.留(原词保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吾本布衣,汝亦黎民。”这里“吾” “汝”直接换为“我”“你”; “布衣” “黎民”换为“百姓”即可。

3.对(对应翻译)。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 较好。

4.转(转词意译)。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语(“乞骸骨”、“山陵崩”)等,要根据语境转换词语、意译。如:“上书乞骸骨”可译成“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5.调(调整语序)。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等)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可译成:“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

6.合(繁笔简合)。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用繁笔,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合译为:“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分(语意分承)。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富。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可分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8.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充完整。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补充省略为:“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9.去(删除省略)。有些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作用,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10.套(固定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为:“这恐怕(太晚了)吧?”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①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译文:

②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便,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陈轸曰:“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①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译文:

②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译文:

三、把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选自《世说新语》)

译文:

四、将下列文言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①即事不计,当死社稷。

译文:

②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译文:

【参考答案】

一、①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

②现在我由于没有才德,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我)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

二、①贤卿为何不在为楚国效忠之余,也为我出一点主意呢?

②不知道他是否怀乡,假如真是怀乡的话,那他就要唱吴歌了。

三、阮光禄在剡的时候,曾经有一辆很好的车子,不论谁来借,他都借给。有个人要埋葬母亲,心里想借车子却不敢说。阮光禄后来听到这件事,叹了口气说:“我有车子,却使人家不敢来借,还要车子做什么用呢?”于是把车烧了。

四、①即使兵败,也应当为国家而死。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5

地灵成就人杰,四川人生活在山水胜景之中,日子过得滋润,又有形象思维的传统。四川这个风水宝地,激发了历代文人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四川历来是出大才子的地方。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长廊中,四川出的文学巨匠和宗师,可以说是群星璀灿,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我想重点说说“赋圣”、“诗仙”、“文豪”、“宗匠”和“大师群体”。

首先说汉代“赋圣”司马相如。成都有个地方叫琴台路,名字就源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是个风流才子,在邛崃首富卓王孙家做客,以一曲“凤求凰”的琴声为媒,打动了卓文君,两个人私奔到成都,演绎了一出美丽的、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的文章特别是赋写得好。他的《大人赋》描写神仙怎么羽化登仙,怎么凌霄步虚,仙游四方。汉武帝看到后读得“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于是把他召进朝廷,封为“郎官”,做了侍从。

司马相如还提出了独特的写赋理论,叫做“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赋家之心”,是指写赋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苞括宇宙,总搅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赋体现着写赋人的眼界、知识面、做人功夫,是“斯乃得于内,不可得而传”,只能够靠自己去修炼和领悟。用通俗的话来说叫做“功夫在赋外”。至于“赋家之迹”是指文章的巧妙结构和章法,文章的写作艺术。“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赋家之心”的创作思想同“赋家之迹”的写作方法相结合,构成了司马相如浪漫主义文学的根基。

司马相如还有一个特殊贡献。作为朝廷特使,他出使云贵,安抚少数民族,开拓“南丝绸之路”,被封为中郎将。

司马相如是四川文学的一个开创性人物。他开启了巴蜀文学梦幻迷离,想象奇幻的浪漫主义先河。有人评价说,他开启的这种文学传统,对后来人李白、苏轼、郭沫若,以至今天四川的朦胧派诗歌群体,都有极大的影响。

再说唐朝“诗仙”李白,我们的江油老乡。他的诗歌仙气冲天,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中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他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雄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非凡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独立人格,“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如同杜甫所说,真是“惊风雨”、“泣鬼神”。同代人李阳冰也称赞李白是“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宋朝“大文豪”坡,是眉山老乡。坡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人们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当然,最出色的要算坡,他是写词的顶尖高手。他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日几时有》,把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感情激荡、气势雄壮、激昂奔放、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后辈只有欣赏、高山仰止的份儿。

在现代文坛上,四川人更是以大师群体的形象出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较长时间中,四川人占有现代文坛的半壁江山,其中首推“文坛宗匠”郭沫若。

乐山老乡郭沫若是当代著名的大才子。1939年7月5日,在写给郭老父亲郭朝沛的挽联中称赞:“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在现代文化人中,可以说他是才华横溢,涉及领域最广、著述颇多、成就颇高的文化界领袖。文史哲经、诗词歌赋、古今中外,样样精通。在中国现代学者中,恐怕他的头衔最多——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诗人、社会活动家。“文坛宗匠”之称可谓名副其实。

先说他的社会活动家头衔。北伐战争时期,他是北伐军的总政治处副主任。抗战时他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是公认的文化界领袖。到重庆和谈判时,他看到没有手表,便把自己的瑞士欧米茄手表摘下来送给主席。这块表戴了31年,直到临终。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之后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全国文联主席,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

再说他的文化成就。他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代表作诗集《女神》,使他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人。作为著名剧作家,他留下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等一大批著名剧作。

作为历史学界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他留下了《中国史稿》《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奴隶制时代》等著作。他1944年的史学著作《甲申三百年祭》,被中共中央定为学习文件。作为古文字学家,他留下了《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等开创性著作。

鲜为人知的是,郭沫若还是个翻译家。他精通英文、德文、俄文,不仅翻译了德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大量的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而且还翻译了不少马克思经典理论著作,如《政治经济学批判》《艺术的真实》。

他还是现代著名的书法家。被世人誉为“郭体”的书法作品数量多,影响广。

除郭沫若之外,在四川老乡中,还有巴金、李劼人、沙丁、艾芜、阳翰笙、何其芳,这些都是当代文坛让人如雷贯耳的文学巨人。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先后还有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火(《战争和人》)、阿来(《尘埃落定》)三位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戏剧家魏明伦更被封为巴蜀“鬼才”。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6

关键词: 电影 翻译功能 功能翻译

翻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且诸多翻译理论和流派的构建尚存争论。翻译这门学科在诸多争论和质疑中蹒跚而行,不断成长。将电影和翻译,或者更准确的描述是将电影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开始的时间更短暂。电影和翻译的联姻,在中国,从电影业实际出发的联姻,主要表现为中外影片的互为接受;从电影学界看,主要集中于中外电影人对中外电影的探究,从文化维度关注较多;从翻译学界看,对电影翻译功能的研究着眼于译制片研究上。

电影的最初诞生是从无声电影开始的,至今不过百年历史,由于语言在电影中最初是缺位的,因此电影是无国界的,不论观众使用何种语言,都可以理解,这样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隔膜由电影沟通起来,电影具有与译者一样的翻译功能。尽管语言和文化不同,但是人性相通,因此电影与肢体语言一样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

电影翻译功能随着电影由无声走向有声,由有声走向立体,由立体走向3D,影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赋予电影更多的承载功能,电影所蕴含的意义更为多元化,异域信息不断加强。信息量的不断加大诱发了电影翻译功能中的不足,误解增多,功能翻译研究呼之欲出。

一、跨文化电影的研究现状

电影诞生于1895年,1896年电影就进入中国,当时在上海上映的“西洋影戏”,就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电影。从1905年北京丰台照相馆的《定军山》起至今也有百年历史,几乎与世界电影史同步。电影起初是默片,不存在语言翻译的问题。电影与翻译的联姻,开始于中国对国外优秀电影的译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事情。

译制片为中国了解海外优质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桥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提高,译制片的功能在悄然下降并逐渐被直接的字幕翻译取代。在译制片被字幕翻译悄然取代的同时,中国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使得世界电影舞台上有了中国电影的声音。国外电影人开始为了满足本国观众的需求,在本土电影中加入中国元素。总结一下,第一阶段,为中国接受海外影的阶段;第二阶段,为海外接受中国电影的阶段;第三阶段,为中外电影人共同关注并创作与中国有关的电影阶段。

电影与翻译两门学科的交叉研究呈现出两类研究方向,一类是从中国制作译制片的技术维度出发,这些研究者就是译制片的翻译,熟稔译制片的制作,如中国传媒大学的麻争旗,提出了译制片制作对翻译的要求,也指出翻译在译制片制作中的标准,这些标准于翻译通行标准而言是极佳的补充和完善。一类是从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的比较研究出发,厘清中国电影发展的脉络和未来,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张英进等一批中外学者。中外电影交流和研究语言是研究的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化符号。

二、电影的翻译功能

华裔电影学者张英进以电影为载体审视中国,以电影百年的历史重新审视这段百年中国史,准确地说是欧美人眼中的中国百年史。随着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形象在欧美人的心中逐渐加强,而且欧美对中国的映像是从中国影像开始并且不断修正,从而渐渐接近中国本位的。中国这个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神秘古国在电影为译者的媒介下,逐步完成欧美对中国的认知。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电影的急先锋――港台电影为中国形象的最先登录作出了较大贡献。中国武术及Jackie Chan成为欧美最先领略中国古老文化的万花筒,尽管管中窥豹,但是看了就是一种进步,中国电影被当做是猎奇的一种经历来阅读中国、审视中国。

中国开始被世界理解的第二个周期是中国元素的兴起,比如红色等。中国元素一开始被当做是点缀在电影中有意无意的出现,这其中涵盖了两个维度:一是外来文化对中国元素的应用,这一维度本质上与港台电影几乎同质,之所以提出,是外来文化的翻译存在对中国元素的误解,换言之,是被误读的中国元素,例如较多出现的负面形象;二是本土文化以被接受和被理解为目的而加入的中国元素,第二维度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描述角度是正确、基本接近中国的,但是这一维度的翻译功能出现不足,同样没有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不管是被误读的中国元素还是被误译的中国元素,出现错误的原因都是电影的翻译功能的差错。当然,这一命题都是对电影具有翻译功能的肯定。

中国元素的出现远远满足不了外来文化的好奇与本土文化表达的强烈欲望,融合出现了,中国形象不再仅仅以点缀的功能与形象出现,而是在2008年奥运之后迅速成为亟待被正解的古老文化。世界开始理解中国虽然在奥斯卡上仍然没有出现纯中国电影人自己的作品,但是亚洲文明已经逐渐显现。2012年中国文学界的骄傲莫言终于被诺贝尔认可了,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中国的声音开始被注视。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导演与影片表达的国家的错位。《少年派》则更进一步,文学母体来自欧美,表达国家是印度,导演是英文流利的李安。这样的组合是翻译的绝佳范式,这不是意外。印度、中国和欧美之间完成了翻译最原始的范式,印度古老的东方文化与近代特殊殖民文化的背景,使之离东西方之间的距离都不是十分遥远,是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绝佳译者。

三、电影的功能翻译

电影翻译功能已经作为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有效范式,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功能翻译指导处于缺席状态,沟通尚未达到最佳状态。传统的翻译界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值得电影人的注意,而且出现相关方式的电影人的尝试。

电影中直译尝试比较明显的有《赤壁》,John Woo的尝试是可贵的,但是步伐跨度比较大,毕竟对于三国这样层次的诠释,对本土国人理解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要实现无国界的交流,难度之大可见一斑。于是出现直译:T葛亮手持羽毛扇,这一中国人司空见惯的动作如若不做解释,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会引起西方中心的误解。《赤壁》增加了诸葛亮的独白:我一直手持扇子是为了保持头脑清醒。这样的直译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的是为了保持头脑清醒吗?误读之嫌较大。

与《赤壁》的直译相比,《少年派》出现了意译的尝试。《少年派》中对三种宗教的诠释以行为代替台词加注,沟通困难不大。但是出现新的问题:派中使用的语言是以英文为主的,印度土语隐身了。学校中出现的是英语教学,外语是法语课,这样同样造成西方中心对印度的误读:印度完全西方化了。《少年派》难免有对印度文化的刻意回避之嫌,这样导演就不用再翻译。这样的回避显然不是沟通的最佳方式,导演李安对印度的理解可能过于浅显。

电影中翻译的尝试结果是直译过于呆板,意译易于失真。当然,这样的分析不应该以简单的直译加意译相结合的模糊表达结尾,如何结合的尴尬反证了这样的结论的无效。电影表达与文字表达有先天的优势,那就是多维性,画面渐进式的表达可以作为电影功能翻译的有益尝试。

四、结语

对电影的翻译功能的探讨开始而引发的对电影功能翻译的思考得出了渐进式表达的沟通方式。渐进式的表达方式以有限的准确表达为限,符合人类认知的模式,可以作为电影功能翻译范式的尝试,为电影的翻译功能的提升起到催化作用,值得电影人几代甚至是更多时间的努力与尝试。当然,电影人的翻译努力不是孤立的,人类的不断沟通与交流成为常态之后,隔阂会渐进式减少,电影人的努力是其中的一股力量,而且是文化维度的重要一极。

参考文献:

[1]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Susan Bassnett. Tra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7

【关键词】中文电影 片名 英译

随着近年来中文电影的崛起并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面对不同的语言及文化背景的观众,更容易的让这些不懂中国文化的观众快捷地接受,扩大中文电影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电影的片名是一部电影的门楣,是对一部电影的思想和精髓的集中反映。它起到宣传、导视、开门见山、画龙点睛的作用。片名好比商标,对影片整体的艺术性和传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片名令人回味无穷,好的电影离不开一个好的片名。

一、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的现状

中文电影从80年代第五代导演开始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崭露头角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了。但是关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Qiuju da guansi)直接用拼音来代替翻译,到今天吴宇森的《赤壁》(Red Cliff)不顾及文化传统和翻译方法的死译,都是极其不科学的。中文电影由于汉语语言的、音律以及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具有很强的蕴藉性,其他语言使用者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寓意。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片名的审美期待体现在形式和音律上,中国观众喜欢那些喜闻乐见、表现力强、匀称悦耳的四字词组,而四字词组具有形象美、音律美、浓缩美,非常适合作标题类文体。电影与片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的片名,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片名要真实的反映电影的内容。作为翻译后的片名首先就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然后才要照顾到译出语的语言规律、文化和审美等因素。中文电影的英译片名不遵循翻译规律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造成翻译现状形成的原因

1.翻译主体的审美与文化的错位

作为翻译主体的翻译者的主观因素:其个性、气质、心理禀赋、知识面、语言应用能力,乃至译者的立场、道德因素,无不对翻译活动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中文电影的片名同以往进口大片的翻译一样,都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翻译进口片,我们以中国的文化视角与接受规律出发,可以把外文电影翻译得既符合我们的语言特点又合乎文化习惯。进入国际市场的中文电影,其主要针对的是完全不同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由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群体来完成翻译工作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缺失

“翻译不是对原作依样画葫芦的简单劳动,不是传真。它是科学的、创造性的劳动”“要寻得两种文明的契合点,缩小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之间的距离”。翻译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一门科学,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和审美心理等各个因素。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者多为一些电影创作人员等非专业人士来完成,对翻译理论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以科学的翻译方法做指导,仅仅是依据自己掌握的外语知识做主观臆断,“替受众做主”式的翻译,导致结果的不尽如人意。

三、翻译理论和方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实践是靠翻译理论的指导来实现的。我们在做中文电影片名翻译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依据科学的翻译理论,通过合适的翻译途径,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最终得出一个符合电影实质而又优美的英文片名。

电影是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体。一方面,它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起着文化交流的功用;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商品,要在市场上流通、传播。下面将从一个原则,两个途径和四个方法即对等翻译原则;文艺学翻译途径、交际学翻译途径等方面具体探讨中文电影片名的英文翻译。

参考文献:

[1]王 焰、郑贤贵,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5.6,第3期,74页

[2]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7页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1页

[4]同上,263页

[5]季羡林,译林[J],1998,第4期, 210页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C],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4,51页

[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后赤壁赋的翻译篇8

而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连接两个成分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的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一般把“而”放在句首翻译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因果关系。可以译为“所以”“致使”, “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结果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目的关系。可译为“目的是”,“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其 假设关系。常放在句首,可译为“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且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并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若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版》)②若使烛之武见秦若,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

承接关系。可译为“至,至于” “若夫”,引导整个句子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与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因 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因果关系引导结果,可译为“因此”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②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看松庵记》)

以 并列关系。并列可译为“又”“并且”等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目的关系。可译为“用来”“以致”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则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上一篇:药用植物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家庭安全小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