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23:44:52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必须重视的问题。为此许多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我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就是我对提高有效课堂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堂教案,设计好教学环节

不论教授什么课程,都要事先备课,才能在上课时做到环环紧扣,不出现冷场的局面。备课是进行有效课堂的基础。

虽然书本上的知识是一样的,但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生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的知识就多了,教材的参考资料也变得丰富多样。在以前上课时教师拿着教参就可以上好一节课,但现在若是教师上课,尤其是语文教师上课只根据教参教学,学生大多情况是不会感兴趣的。因为学生自己手上基本上都会有一些参考资料,教师讲的学生手中的参考资料都有。在这种情况下,备好教案就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准备。教案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准备的了,备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二、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做的好,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气氛。大家都知道,好的课堂氛围能直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课堂环节就可以顺利进行,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例如在讲授《赤壁赋》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实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赤壁的图片,并截取了电影《赤壁》上的片段,然后在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当学生对赤壁有一定的了解之时,再介绍苏轼写《赤壁赋》时的背景,让学生自己思考苏轼当时的心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就比较容易开展。因此我觉得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只有重视课堂导入环节,才能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正式上课时,进行有效课堂

正式上课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的关键。把握好正式上课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课堂的有效性。

在正式上课时,还以《赤壁赋》为例:《赤壁赋》不仅仅是一篇文言文,更是大纲上要求必须会背诵的科目,是重点课程。因此教师在教《赤壁赋》时不仅仅只教授文言知识,还应让学生在理解中去学习课文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只顾自己将知识点讲完再让学生去背诵。广大教师都知道,学生自己理解记忆比死记硬背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应该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小组,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之后小组间讨论这些问题,接着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解决学生没有讨论出结果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还带动了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还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开展。

对于语文课程,还必须强调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虽然从小学开始教师就强调学生要记笔记,但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不重视笔记的重要性,忽视上课记笔记这一重要内容。在考试结束后,总会听到一些学生说某某题上课时老师讲过,但是我没记笔记,忘了要怎么回答。其实广大一线教师都是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的老师,熟悉考试的重点,对于那些新上岗的教师来说,也会钻研多年的考试内容,抓住考试重点,在上课的时候,除了一般的教学之外,还会更加强调考试的重点。

目前提倡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分数是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标准,学生的分数考得高,就说明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了,高分数还有利于学生考入好的大学。因此为了学生能考出理想的分数,在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应重视学生在上课时记笔记的情况。

四、课堂结束时,重视整个课堂的总结

学生只有自主总结出每节课的内容,才能说明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每节课结束的前的五分钟里,教师要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总结的学生可以是学科班长,也可以是教师随机提问的某位学生。个人觉得随机提问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学生不知道要提问谁的情况下,就会在课堂上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最少也会将课堂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即使是那些容易做小动作的学生,也会将心思放在课堂上。

五、重视复习阶段的有效教学

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在学习后面的课程时对于之前学的内容就会遗忘一部分。因此在开展新课程时,及时复习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体会,或者可以说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体会。复习的过程不能像讲新课时那样,而是要抓住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复习的引导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学生自主复习,教师检查复习的情况,并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总结,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因为学生比教师更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能注重共性部分就行复习。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看教师是怎样理解的。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正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J].家教世界,2013,(24).

[2]李霞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4,(30).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2篇

我所任教的是个农村中学(三级达标校),学校生源情况参差不齐,随着普及高中脚步的临近和学校招生方向的调整,不招初中生,只设高中部,学生数量在增多,但质量却不容乐观,每年通过一级二级达标校招生之后,留下来的学生往往被喻为是“米筛下的”,问题学生不少,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也因此,有的老师教学随意性有所增强,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克服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三级达标中学来讲,是否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尤其重要。

1 强化目标意识首先要克服教学目标的模糊和随意

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我认为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模糊,随意。备课的时候没有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只是对现成的教案里的目标照抄照搬,备课只是背下人家的教学程序,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我的学生能否接受,目标和上课内容脱节,到上课时也就无的放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前些日子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坡的《后赤壁赋》,上课的主要环节是这样的:一是先由一海外记者采访学者余秋雨,对中国古典文学里最喜欢的人是谁,是他什么时期的作品,引出作者坡,及苏在黄州时的三篇著作,由此引出课题《后赤壁赋》,然后全班齐诵《前赤壁赋》。这样的导入很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支撑点,符合教学规律(用时6分钟);二是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强调读音句义断句等,将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用时11分钟);三是引导学生看课文后面金圣叹等对《赤壁赋》评价的链接内容,老师边翻译边讲解(用时16分钟);四是前后《赤壁赋》的比较,教师分别从景、目的游程、结构情感、意象对象等方面画表板书(没有讲完下课时间就到了)。初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前后《赤壁赋》的比较上,虽然中间讲链接的环节花时过多,似乎影响了突出重点,也还可以。但是在后面的评课活动中,这位老师却展示了他这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后赤壁赋》中“鹤”象征意义的阐释。这样,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脱节了,怎么来衡量这节课的有效性呢?所以我想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教学目标的随意。如果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他对教材处理和上课环节的安排就不会这样。可以把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改为就是以探究《后赤壁赋》中“鹤”的象征意义展开,并且结合他课前发给学生的古人关于“鹤”的诗文的材料,将是一节更精彩而有效的课。

2 强化目标意识还要做到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符合学生实际

强化目标意识还要做到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符合学生实际,也就是说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尤其重要,农村中学的生源状况前面已讲到,如果我们不进行研究而照抄照搬别人的,目标面面俱到,上课无度拓展,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面面俱到的目标,实现不了,等于面面不到,过于超出学生水平的拓展,除了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外,毫无意义,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听了一位老师的课《浑沌之死》,这是《庄子》里的一篇寓言。对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这节课的目标重点应该是通过朗读和讲解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理解寓言的含义。可是这位老师却舍本,花了很多时间去讲庄子和背景,后面讲寓意时又花了很多时间讲庄子的思想,进行无度拓展,一节课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云里雾里。备课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想到要学生通过这节课发生什么变化,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所以虽然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但我们要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分清主次,合理分配。不必面面俱到而至“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3 强化目标意识还要体现在:每节课上课前必须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目标

只有做到每节课上课前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目标,这样老师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环节中有没有脱离目标,学生学习也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中检测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也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总结。这样一节课下来,重点就会很明确,教有得,学有获,每课有得,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干劲就大,课堂效率就高。当然,向学生展示目标,不必象有的老师那样,在多媒体上把三维目标都写出来。有时一句话就行:比如我听黄老师在上曹植的《白马篇》,他就这样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读”展开,也就是怎么通过朗读读懂课文。然后一节课就是围绕指导朗读,让学生不停的读,不停的悟,在读中实现教学目标。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3篇

听评课想要指向改进就必须首先能够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不能依据经验,而应该依据一个标准。听评课标准的建立依赖于我们对教学标准的认识,因此分解课标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目前教师们大都会依照《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也会考虑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方式和目标层级。但是从相关的教案或者教学设计来看,学习目标的制定还是缺乏明确的指向,对于制定的依据分析也不够深入和细致。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我们的教学表现出目标确定的随意性或不科学性,特别是同类型课文的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重复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图找出可行的方法。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分解课标时有几个要素是不可少的:选择一个单元(话题、板块)、在单元中确定目标领域(“三维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领域进一步分解学习要求,分析学生学情、再针对教师自身条件,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建议。当然,在探讨中,我们也发现,如果能够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来规划,比如设置文言文总体教学目标,然后再分层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具备更明确的指向性,每篇课文也能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学习。不过,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

现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单元的《秋声赋》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学习目标的确立和改进,借此使我们的教学具有更为明确的目标依据,促进“指向改进性的听评课制度的实践与研究”专题研究。

二、确立目标的依据

1.文本依据

“笔落惊风雨”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三单元,本单元通过“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三个板块来展示文学的魅力,彰显民族精神。

在本版块中,我们将特别注重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并且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由于本文是高一阶段所学的第三篇赋文,目前高一语文赋文的教学内容涉及三篇文章,分别是必修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和必修四的《秋声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三篇赋文分别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唐赋和宋赋,学生在学习了《阿房宫赋》和《赤壁赋》之后,借助《秋声赋》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赋文的发展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作为高一文言文的最后一课,对学生在“赋”这种文体的学习上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的作用。

2.学情依据

教学对象是吴兴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方法,会利用工具书进行预习,对生字词进行标注。有较为明确的文言字词归纳意识和句子整理意识。这对于本课字词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在高一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两篇赋文,一篇为唐赋,一篇为宋赋,所以学生对两种不同的赋的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而本文《秋声赋》和《赤壁赋》同属宋赋,而且时间上有先后的承继关系,因此学习过《赤壁赋》再来学习《秋声赋》,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体意识上作更为详细的分析,并可以进一步的对赋文的发展变化有所了解。

在本版块“笔落惊风雨”的前期学习中,我们也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会不仅要从文本出发来学习体会文章内涵,更要从课文写作背景,作家作品风格等入手去分析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在本文教学中,让学生关注背景知识,结合作家生平去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应该是可以达成的目标。

当然文言文学习毕竟是一个难点。尽管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意识,但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仍然处于较浅的层次,不太善于挖掘文本深意,特别是对于文中的哲理、道理等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多加引导。对相关类型文章的归类意识也比较单薄,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分析指导。此外,学生古代文化积累少,典故了解的也少,所以对这类比较讲求韵律、注重辞藻、多用典故、堆砌文化知识的赋文学习更有一种畏难情绪,这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帮助他们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

3.《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与本课相关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中散文部分的学习目标: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对本文的教学意见:积累有关作家作品常识,掌握“赋”的文体常识。结合背景,探究古代文人面对自然胜景而产生的人生感怀。

《考试说明》中对高中文言文部分的说明:能阅读文言文,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概括、评价。

4.学习目标的确立

根据以上依据的分析,基本确立《秋声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①能在基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每一段的基本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段。②能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所生发的感慨。理解可以不同,但要言之有理。③了解赋文的基本特色,结合之前所学的课文,明确赋的发展。④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作家作品常识,探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在自然胜景面前产生的人生感怀。⑤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思索。

5.基于学习目标的教学建议

根据现在的教学实际,针对这些制定的学习目标,给出配套的教学建议如下:

①能在文意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每一段的基本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段。利用《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理解字词。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也可以配合课后配套练习、学案等检查本目标的完成情况。

②能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所生发的感慨。理解可以不同,但要言之有理。通过课堂熟读加深印象,以教师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本目标。

③了解赋文的基本特色,结合之前所学的课文,明确赋的发展。教师可以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补充必修三已经学习过的相关文本,如用《赤壁赋》来辅助完成学习。

④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作家作品常识,探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在自然胜景面前产生的人生感怀。教师在本环节将提供作者写作背景,作家作品常识等帮助学生理解,再以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的方式进行探究、交流。

⑤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思索。这个部分教师可以灵活机动的安排,可以在课后以小片段写作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基于教学建议的教学简案

1.朗读,概括文段大意。

2.结构梳理:(板书)

秋之声:淅沥萧飒,奔腾澎湃。(比喻)

秋之状:色、容、气、意。(铺垫、烘托、对比)

秋之性:肃杀为心、伤戮为责。(联想想象)

3.文意分析

4.文学常识介绍: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5.背景介绍:欧阳修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53岁时写成此文。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6.类比鉴赏

回顾苏轼的《前赤壁赋》相关内容,结合苏轼的背景介绍。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1082年壬戌,苏轼作《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7.尝试创作。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独特感受的思索。参考景物:月、雨、风、水等。

四、基于教学实践的目标改进

按照课前目标确立依据分析所形成的目标在进入课堂实践之后,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学情的分析,预期的估计高于实际课堂教学的呈现,因此在教学进程上比预估的慢了不少,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也因此有部分没有完成。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问题在于我们总是希望通过一篇文章来完成有关文言文学习的大多数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再加上学情的复杂性,教学常常会陷入拖延课时、无法达成预估目标等困境。但是如果从单一的文本跳出,以高中教学为整体框架,在大范围里探讨学习目标的设定,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固定的文本内容中解脱出来。一篇文章达不成的目标,可以由别的文章来达成;一个课时无法达成的目标,可以在别的课时达成。这样,虽然还是这些文章,但是我们的教学显然可以更明确和有梯度。

(一)问题的暴露

课堂实践中,在完成学习目标一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目标一:能在文意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每一段的基本内容。因为本课时为第二课时,课文字词的疏通是在第一课时完成的,这节课将在字词句子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大意,简单分析一些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出现问题是在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一段从表达方法上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答案是描写和议论。)但是学生对这个问题显然没有任何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我为了学生能够解答,临时安排讨论环节,以图学生可以顺利回答问题,完成教学环节。然而,经过讨论,学生依然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不能回答。因为已经耽搁了比较多的课堂时间,所以我只能自己把答案说出。虽然课堂环节是按程序完成了,但是学生的迷惑和我的无奈都说明,这个目标的达成很勉强。这个环节说明学生对“表达方式”是什么不太理解,对文本不够熟悉,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无法做出有效的分析。

第二次出现严重问题是在第三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上。其实学生已经对文段内容作出了概括,但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特意拿出文中的一句话“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来让学生做直译练习。但是现实和我的预估又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学生竟然无法顺利翻译,连续多人卡壳。我前后共提问九人,但是没有一人可以做出正确的翻译,最后一人也是在提示下勉强完成了翻译。只此一个环节即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后面的分析陷入了时间窘迫的困境。这个环节的失误说明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对字词句子理解仍然存在困难,对一些较为特殊的句式,比如倒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文言文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也缺少积累和方法。

(二)学习目标确立依据的重新分析

1.赋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正如第一部分的分析展示:高中阶段文言文中赋只有三篇,分别是必修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和必修四的《秋声赋》。所以如果安排高一阶段赋文的教学总目标,个人认为这样的几点不可少:1.熟读文章,了解赋文的基本特点之铺采文(押韵、用典、辞藻、铺陈)。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了解赋文的特点之体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3.比较鉴赏赋文,加深理解。4.了解赋文的基本发展,明确各个时代不同赋文的特点。5.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通过课文学习到实践操作。

2.本课时的地位

三篇赋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唐赋和宋赋,从时间先后来分的话,《阿房宫赋》最前,《秋声赋》其次,《赤壁赋》最后,所以从赋文的发展来看,《秋声赋》是从唐代的“律赋”向宋代的“文赋”的转折期,已经开始具备宋代散文化倾向的赋文特点。学生在学习《阿房宫赋》和《赤壁赋》之后,借助《秋声赋》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赋文的发展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秋声赋》作为高一文言文中赋文的最后一课,对学生在“赋”这种文体的学习上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的作用。

3.学生学情的分析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在上课前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做了过高的分析。这篇《秋声赋》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文言文,但是对于理科普通班的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是存在困难,仅仅通过一个课时的文字疏通和讲解无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因此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在设置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个问题。

(三)本课时学习目标的调整

因此,本课分为两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疏通文章字词,基本能够翻译文章。在文意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重点语句的句式特点。

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则调整为: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知识,调动个人情感体验,理解赋文“体物言志”的特点。了解赋文的基本发展,掌握相关的赋文常识。比较鉴赏同类赋文《赤壁赋》。尝试按照“体物言志”的方式来写作。

本课时重点完成的目标是对赋文“体物言志”特色的进一步把握。因为此前学习过《赤壁赋》,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一是要以文本为基础,分析理解“体物言志”的特点,二是可以结合《赤壁赋》做比较鉴赏,加深学生对“体物言志”的理解。最后在写作尝试中,让学生实际操作,模仿古人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点“体物言志”的文字。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4篇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上课时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如《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二、巧提问题,启发导入。

在导语中,我们若巧提问题、启发导入,收到的效果非同一般。这需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吸引学生,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果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来设计问题,我们就把知识得以产生的“问题”还给学生。在北京市怀柔第三小学任教自然、社会学科的李东霞老师在上《规律》这一课时是这样巧提问题、启发导入的:我们学校门口有两棵生长了五百多年的、葱郁挺拔的老槐树。它是我校的象征,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爱它,我们关注它的点点滴滴……秋天,老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大小不一的叶片满天飞舞,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叶片的大小有规律吗?假如给你们一份一年级学生校服型号统计表,要你们为10000名士兵生产军服,由于特殊原因,不可能测量每个士兵的身高。想一想,1~5号军服各应生产多少套?让我们来探究吧! Let’s go !!!……这样的导入,这样巧设巧妙的提问、启发的导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了,枯燥的事物诗意化了。于是,学生们兴奋了、理解了。

三、前后联系,轻松导入。

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教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感到亲切,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教学的词《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三册)时,这样的方法导入也许会更好:在初中时,我们学过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主席所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5篇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什么是文本?文本是指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来阅读。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内容形象、意蕴与意味等。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作为普通的教师,需要的是细嚼慢咽、字斟句酌的“笨”办法,慢慢熬出文本的“五味陈杂”。然而,现实却沉重得不容我们乐观,仔细审视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以下现象屡见不鲜的: 一、解读作品时存在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看到课堂上出现独具匠心的解读时,往往会伴随着很多雷人的“误解”。这时,一些教师没有理解“文本多样性和确定性统一”的文学理论,不明白“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没有细致钻研文本,无法驾驭学生的答案,无法正确把握文本的审美取向。于是无视学生的脱靶“误解”,忽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放弃了文本的主体价值,滑离了语文课堂。 二、课堂讨论五彩缤纷,而学生却完全脱离文本,就问题而问题 有的教师为了贴合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而大搞形式,花费大量精力设计大量问题来讨论,或者是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大玩噱头搞活动,把文本束之高阁,忘记了课堂应该是带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细细研读。 三、师生不在文本中专注研读字词段篇,却游离于文本门外,探究与文本关系不大的话题 因为不愿意深入专注地研读,教师便无法掌控课堂的重心,教学重点偏移。“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细读文本的重要性无需繁叙。我们都应当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当你拿到一篇文本时,是不是凭借现代手段靠着上网查阅,复制粘贴的方式设计教案?是不是一定要在参读教参的说法之后才敢理直气壮地站在讲台上上课?如今高科技手段现代化,上网查阅,点击浏览教材透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面对先进的网络技术,我们语文老师是否还有勇气拿起文本来品读,是否还有安安静静研读文本的细心与耐心? 叶圣陶曾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是时候放弃现成的“教材分析””,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了。教师“细读”的基础是根源于文本,要尊重文本的价值,从文本的字词句出发,“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注重文本空白处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内涵进行尽量的挖掘,“以文中内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影响。” 一、在通览基础上细读,字斟句酌,打开细读的大门 打开作品大门的钥匙是反复推敲咬文嚼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绝对不会在文本中动情之处做任何标志,从字面上看,有的通俗直白,有的晦涩含蓄,再有修辞的运用和具体语境的变化,所以教师在面对一个静默的文本时,先要“沉入词语”(南帆),通览全文,品尝语味,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要细嚼慢咽仔细推敲,思考为何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换另一种,如此“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才能积累语言,学会语言表情达意的技术和方法,才能较为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内涵。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那雪下得正紧”这句中的一个“紧”就应单独拿出来细细品读。只此一字不仅写了天气,也表现林冲境地的险恶,推动情节的发展。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景段的几个动词,多少年来值得一品再品。“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古人曾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推月下门”、“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炼字的典故如数家珍。前人在创作时是如此的煞费苦心,我们怎么“一目十行”草草了事?只有细细品读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作者深入对话,更好的与文本对话,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二、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空白处的妙处 作者在字里行间总要有意无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填充,去想象,去体会言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就需要教师要带着学生沉入文本内,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构建多重对话,读出自我来。例如: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新妆宜到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这首诗的精妙处聚集在最后一句话“蜻蜓飞上玉搔头”: 1.为何蜻蜓会飞上女主人公的头上呢?应该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 2.为何蜻蜓会飞上玉搔头而她却不知呢?她下楼时应该是“新妆宜面”,心情很好的,然而下楼后发现庭院深锁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可以想象她就那么一直呆立着默默地数着、数着……以至于蜻蜓飞上玉搔头也不知。表达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p#分页标题#e# 3.赏花之物应该是蝴蝶,不是蜻蜓,而这一笔还十分精彩而含蓄地写出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这首诗的结尾就是这样留出让读者想象的空间,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读者可以掩卷细细回味这样的画面营造的情韵———一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新颖而富有韵味。 三、用比较分析、对照鉴别的方法读出文本的“别有滋味” 比较阅读,指的是把比较融进课堂使用的文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相关而又略有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分析过程。在阅读课堂中经常采用比较法,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阅读关系,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而且能更加科学地解读文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读本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例如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可以联系苏轼的另外一篇文章《赤壁赋》,这两篇文章都选在必修课文中,又都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都写赤壁景,景色却迥然不同。《念奴娇》上阕集中写景,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渲染的作用。《赤壁赋》中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洒脱的内心世界。 2.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念奴娇》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为下文抒情蓄势。《赤壁赋》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由败者引发己悲,用得恰到好处。 3.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苏轼在《念奴娇》中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怅惋。而《赤壁赋》更多的是乐观豁达。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这就是说,读书要力求深入,融会贯通,切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且,读了以后还要跳出书本,静观默察,学会运用,不能“死读书”,做书本的奴隶。教师唯有一次次亲自深入地细读文本,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品味、感悟和体验,就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6篇

对一特定的教学设计来说,学习目标的设定,是第一性的、首要的。如果说目标的设计本身就有问题,不符合教学规律、准则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话,那么之后的学法设计乃至整个教学设计可以说都是无意义的,或者说是无效的。那么,如何进行目标设定与表述进而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课标中的“内容标准”的课堂学习目标设计思想。

一、 何为学习目标以及基于“内容标准”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但何为“学习目标”?我们常挂在嘴上或写在教案上的“学习目标”与真实发生或正在形成的“学习目标”一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前大多数学者认可‘学习’的定义为‘由经验引起的能力和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②,从这不难得出“学习”即经验结果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因学生差异而略显不同,学优生因底子好、反应快,即刻就能明白老师所讲内容。其他学生则不然,需要较长时间、有可能要等课下消化一下才能勉强领会,甚至仍不明白。那么,这时候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和成效与我们之前设计的学习目标还吻合吗?如果预先设想的学习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后的“应然”状态的话,那么课堂现场中即换生成的学习目标指向的就是学生学习中的“实然”状态。因而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提倡将“学习目标”的表述完善为“课堂学习目标”。

这样的表述主要突出“课堂”二字。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有完全预设的课堂,也不可能有完美无瑕的课堂预设,因此只有着眼于课堂生成的学习目标才是能动的、理想的目标。但只着眼于课堂生成显然是不成的,如果我们没有对所用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对教材中的这篇课文进行具体的解读,没有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那么预先考量的“课堂生成”也只是意念中的镜中花、水中月。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课程标准的解析,无论是教材研究、课文解读,还是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把握,课程标准都是可参凭借的依据。况且作为“学习目标”的上位概念,“课程目标”普遍被认为是“该课程的一种教学宗旨和意图,被陈述的目的在于激发想象和给课程受用者提供他们努力追求的某种东西”③。因此为了确保课堂学习目标的设定与表述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我们需要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设计。这不仅是一种课堂学习目标设计理念,更是完善课堂学习目标设计的途径。然而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详实的、拿来就能参用的文本,其中的课程目标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总目标往往是以渐续性的方式分步呈现于“学段目标与内容”之中。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内容标准”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

二、为何要进行基于“内容标准”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研究?

就语文学科教学来说,一篇既定的课文,其内容之多,意蕴之广,任何一位资深的教师都不可能穷尽文本中的可用来作为教学内容的有价值东西,那么根据这些有差异的教学内容预先设定的课堂学习目标又怎可能大略一致或全部恰当、合宜、正确呢?如果不能保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课堂学习目标的“大略一致性”,那么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文教学的无序状态。所以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我们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去选择教学内容,进而确定与表述出适宜本班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国家颁定的用来规范语文教材编写、进行语文教学及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性、指导性文件,其主要涵盖三个元素――成就标准、内容标准和机会标准。其中“‘成就标准’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应当达成的基础学力或是基本能力、关键技能的目标规定;‘内容标准’指的是学生应当掌握哪些基本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成就标准’;‘机会标准’指的是旨在保障每一学生的‘学习权’而制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课程资源)分配规范,借以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卓越学习。”④从中不难看出“内容标准”主要指向学生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成就标准”指向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而“机会标准”主要指因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政策的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校生源等情况的不同而可能造成学生有着不同倾向、不同程度的发展,因而这一方面显得不易全面观察和把握。如果结合“三维目标”来看的话,前两者倾向于“知识与能力”标准,后者倾向于不易觉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准,而以上所谓的“标准”大略包含两层涵义:一曰“模范”或“模式”,二曰“基准”或“尺度”。前者暗含了课程标准的普适性和指导性意蕴,后者详明了课程标准具有判定学生学习起始尺度的作用,即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作出统一的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而从“最低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到“最高要求”(学生个人所具有的最大潜能)则有无限的空间,因而课程标准还具有基于“最低要求”的“弹性”和“可能性”特点。而从“最低要求”的达标跨越到“最高要求”的实现也正是前面“机会标准”所追求的。

无论是“成就标准”还是“内容标准”,亦或是“机会标准”,其都是以相应的文字表述呈现于语文课程标准这一纸质文本中的,更具体说是以渐续性的方式分步呈现于学段目标与相应内容标准中的。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没有学段的划分,只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结构区分,因而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其“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大内容标准中。

三、 如何进行基于“内容标准”的课堂学习目标设计与表述?

有学者指出课标中的“内容标准”陈述方式大致有两种:行为性目标陈述和体验性目标陈述。前者即“明确地说明学生行为结果是什么,所采取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陈述方式通常指向可以结果化、量化的课程目标,常用于‘知识和技能’领域。”⑤后者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表述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教育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⑥细究“三维目标”具体意蕴和指向,我们大体可将其划分为两大块:一是“知识学习”块;二是“认知过程”块。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中的“能力养成”“方法优化”“情感熏陶”以及“价值孕育”等大体都涵盖于上述两方面的实施过程中。针对这两大方面,安德森等学者总结“认知过程”由简到繁被划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知识”从具体到抽象被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其并对每一类目的含义进行了相应的具体阐释,如下表1和表2。

表1

表2

在目标具体表述方面,安德森等人通过观察总结到“一个目标的陈述包含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⑦。而在国内有学者总结“从我国已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来看,目标结构主要采用的正是‘学生+动词+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方式”⑧。因此对内容标准中的关键动词(即体现学习的认知过程)和重点名词(即学习的知识)进行具体的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解析课标,进而合理恰当地设计与表述课堂学习目标。基于此,下面笔者将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一篇课文《赤壁赋》为例,进行基于“内容标准”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设计。

在解析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的相关“内容标准”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教材及学情。本篇课文所在单元主题为“山水神韵”,本单元后两篇课文是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本册编者寄语中有言:“这册课文......编选了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本......在这里,我们可以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们的心语,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品读形形的人生......”“通过这册课本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文学类文本的鉴赏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赤壁赋》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集诗情、画意与哲理于一体的美赋。此文主要讲述苏轼被贬黄州后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阅览美景、饮酒歌诗中却触景生情,进而感慨人生,抒发胸臆。本文“从景入手,由景及情,由情及人,由人及理,人、景、情、理熔于一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⑨在学情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等写景抒情的经典古文。但《赤壁赋》所抒发的情比较复杂,先是淡淡的喜而悲,然后由悲转向豁达超脱的喜,一波三折,不断变化。”⑩可见本文在写景古文中除一些共性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所以发现并解读出独属于“这一篇”的意蕴是考量目标设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基于此篇文言的考量,我们再着手相应“内容标准”的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表明:“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与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等等。结合前文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们可将上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融解并演化成如下几条:在阅读鉴赏《赤壁赋》中,了解赋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通过了解苏轼及其创作此文的背景,分析与理解此文;体会文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生哲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并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实词、虚词等)以及特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读懂并且背诵此文。

根据上面的分析,这段演化了的“内容标准”中关键动词有:了解、分析与理解、体会、梳理并理解、读懂、背诵。名词(或名词短语)有: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苏轼及其创作此文的背景、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文章内容。结合表1和表2中的含义分析可将上述学习内容合并呈现如下:

根据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剖离出课标中相关的“内容标准”,然后解析相关“内容标准”,找出关键动词(即认知过程)与其后面对应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即学习的知识),而后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形成演化后的“内容标准”,最后再结合安德森等人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的目标分类及其含义分析进行学习结果的具体判定,从而形成更具体、更易于操作和评价的课堂学习目标。

――――――――

参考文献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②王小明:《学习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⑦安德森,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钟启泉:《高中教育何去何从》,光明日报(基础教育版),2014年2月8日。

⑤⑥⑧李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⑨师玲,涂军:《清风明月洗铅华――〈赤壁赋〉教学设计》,《中学语文》,2013年第1期。

⑩颜碧伟:《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09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导语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与艺术融入一体的学科。教师如果想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堂导语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课堂导语要突出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课堂导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文情境的创设。创设语文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利用课堂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如果我们把第一节语文课当作是一场演出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导演只能把精彩的“台词”提供给学生,学生才能带有激情的投入“演出”,才能获得全新体验和,同时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演员”的角色定位。

例如,在讲解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语文教师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不妨尝试通过以下课堂导语实现“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再看《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二、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同样,如果在课堂教学伊始,通过设计精彩的导语就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我先是向学生提供以下两则材料:美国学者采访过许多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三分之一的人都表示“我想把这一切都忘掉”;巴金虽然多次建议建造“”博物馆,但是他也多次表示不愿意回忆“”经历。正是对于这些人的回忆和人类对于牺牲者长期所怀的负罪感,使一种无压抑的文明的前景暗淡下来了。然而鲁迅为什么要忍受两次悲愤,经受了一次又再来一次?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文章对于作者的这种心情是如何叙述和表达的?

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三、有得于知识前后衔接,便于学生总体把握知识脉落

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上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在上的词《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三册)时,这样的方法导入也许会更好: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如何妙用导语,它让我们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境,巧提问题,前后联系,而后最终成功的完成教学,而不是机械的照抄教案中的“专家答案”,拾人牙慧。上课时导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在课后却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巧妙的安排和设计。总之,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妙用导语它能使我们的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秀花.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0年第9期.

[2]章小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艺术手法《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整合 兴趣 效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新课标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为此,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教室里的粉笔、黑板一样,成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教学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这样图、文、声并茂。在课堂上由电脑充当教师,将老师难以说清和在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知识,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或只懂皮毛,就会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因此,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新自我知识体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使自身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提高认识,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技能,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融进信息技术,成为一个与时俱进,有时代精神的新型教师,方能胜任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岗位。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优化,优化语文教学,具体的方法有: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教学形象化,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段,利用丰富的媒体表现力,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和新颖别致的形式中得到新知识,提高新能力,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越学越爱学。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时,先展示一幅幅绚丽多彩、开阔旷远的秋景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比较课文描绘的画面与所见的画面是否一致,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去启发、引导学生,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师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视听效果,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学生始终在愉悦中阅读、欣赏、质疑课文、作文,全身心投入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境界中,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自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上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赤壁赋》,利用多媒体先了解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后展示《后赤壁赋》,这样大大地增加了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他们创造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运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很方便很快捷的搜索到大量的备课资料,如新的教学理念,各科教案,教学设计,练习题设计和丰富的教学资料等等。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而这些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音乐等音频信息,要经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需要的适当筛选、组合和艺术加工,才能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在上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兰亭集序》时,先展示《兰亭序》的书法图片,王羲之的逸闻趣事图片等,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这些学习材料和教学信息是教学文本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学,增强语文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播放教学光盘和教学录音磁带等辅助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学生的听力训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优美的散文和诗词,如果没有朗读是不会获得真正的鉴赏的。教学这类课文时应充分朗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朗读训练方便实用,控制自如,可以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培养,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开发学生思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以其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色彩逼真的演示效果,逐渐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愉快地从学习中获得最丰富的知识,得到长足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教师只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教学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才能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极为广阔的空间。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9篇

内容摘要:近年来,每年都会接触到优质课比赛,也有诸多机会亲历观摩。上课教师的激情、才情、幽默、稳重、机智、渊博、平和、循循善诱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优质课大赛不仅仅是教师的风采展示,对于优质课比赛这一课堂教学创优活动,笔者试着结合高中语文学科这一角度,从两大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课堂大赛;高中语文;教师;作用;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93-01

为了实践新课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创优活动,努力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总结具有自己特色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每个学科都会举办类似的学科性优质课比赛。尽管它有时会被人戏谑成“作秀大赛”,这只是不懂行的偏见,或者极端化的情况。它的初衷或本意是好的,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高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它本着“实践课改精神,倡导新型理念”宗旨,要求参赛教师基本功扎实,人文底蕴丰厚。在课堂教学的展示过程中,能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展示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所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它能让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被发现,让教师领略同行之间不同的教学风格,或机智聪慧,或淳朴自然,或创新立异等等。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争取做到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适度地拓展,尤其可贵的是,可能我们会感受到浓浓的语文课的味道充溢着整个教室,并抓住抓住语文课的本质。教师的激情、才情、幽默、稳重、机智、渊博、平和、循循善诱,等等,都可能会给当堂的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具体展开而言,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较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教学体现了一个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教给学生学法,并尽力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学法,形成能力。确定教法学法的标准是什么?除《大纲》《新课标》之外,还有文本特点、学情和教师特长等。

二是课堂高效。从课堂信息量看,他们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使课堂信息容量最大化。从学生的活动量看,他们都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地把思维训练、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三是对学生作出到位的评价,评价及时、客观,正误分明,讲究分寸,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而且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评价还做到了有情,对良好的表现总是能给以热情鼓励,对不够正确者能讲究策略,变直为曲,变严肃为幽默。

优质课大赛这类活动是一次实效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其实比赛本身以及对应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要有所提升,既发现优点,也有找到不足。

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语文教师习惯了以一个主人的身份来到课堂中,太过强势,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关注学情的课不多,多数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学生,教师忙着走教案、过幻灯片的情况较多,难见到课堂上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师生争论探究的场面。教学中学生无问题,无思维碰撞,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打折扣。无自主学习,就无精彩的生成,必然没有教学的高效率。

二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有高低之分。如可能打出的幻灯片出现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用错的现象,又如老师读错了字,又如老师的提问指向性、准确性、梯度性、启发性不够强,导致学生或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能会让自己的评价语言过于生硬,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语言感染力方面有提升的空间。

三是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我充分利用,这本身没有错,但当我们过度依赖它时,可能我们忽略了板书。板书这一最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多媒体的不足,可以部分解决 “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多媒体展示只能解决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要靠板书解决。多媒体演示是流动的,随着进程,一个个“点”被不断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容易关注到“点”却忘记它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果将文本解读的整体框架板书出来,学生就可以随时比照,及时了解当下内容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针对以上的不足,这里就简单地举一个教学案例验证。比如我们在执教《赤壁赋》时,可能会做到带领学生几步走 。

首先,找准突破口。以景作为探求苏轼心情的突破口,批文入情,景与情和谐交融;以理解文意带动学生对文言基础的积累,积累的形式多样,特别引出“多词一义”的现象,并举例子:意思为“到”的文言词语有哪些?其次,以读为重点。以朗读背诵带动对文意的理解,抓住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反复指导诵读,引导学生当堂背诵。然后,与词画对照。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文(《赤壁赋》)两相对照,互为解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文与画两相对照,相得益彰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可能会留下几点遗憾。

先是欣赏作者所绘之景与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交换太密切,既破坏了景的画面感,又破坏了积累的系统性,结果两败俱伤。后是分析景物的特点过于繁琐,一个意象一个意象分析,占据时间太多,挤占了学生诵读的时间和自主体会的时间,不防把握景物的整体特点,即意境。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对待每一堂课,都应像对待优质课大赛那样,不仅“走形”,更要“走心”,不落下“作秀”口实。我始终坚持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是:一要看语文学科特点是否鲜明。好的语文课应该充分的反映出语文学科特点,换句话说,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二要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得是否扎实有效,是否加强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三要看教学重点是否突出。一节好的语文课讲究一课一得。四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独特新颖,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效果是否好。一节好的语文课说的到底要看学生最终是否学有所得,如果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热闹化,忽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热闹’是课堂上的,下了课 ‘我’(学生)什么也没有”,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选修;教材内容;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21-0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人教版选修教材,是非常精心的,结合经典与时文,是对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更多的是来开阔学生视野。如果细细处理,时间绝对不够;如果不处理,又浪费了资源。

一、粗细结合

传统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多的是通过必修课本来落实的,相对而言,课文更经典,知识更典型,更有利于语文基本功的落实。但是仅仅靠必修课本很显然略显不足,因为传统的经典文章没有被“一网打尽”,毕竟必修课本的容量有限,也有一些文章虽然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不够典型,但是在某方面确有值得研究探讨的文学或者思想点,所以就把它们放在选修课本里。

常规处理方式是把选修的一部分内容拿来精讲,另外一部分置之不理,比如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处理,有的学校是诗歌部分全精讲,而文言文是不处理的;有的是只讲文言文部分,对诗歌是不闻不问的。个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不好。粗细结合,应该是比较适宜的方式。

1、合理分配时间。把必修充分探究之后剩余的时间合理分配,在处理选修部分时,各部分整体上在时间上大致均匀分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六个单元,可均匀分配,也可以一、二、三诗歌单元合起来占必修三后剩下时间的40%,四、五、六文言文单元合起来占必修三后剩下时间的60%。

2、粗细得当。《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把“赏析示例”拿来欣赏,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大致疏通文意,少数不懂,教师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仔细度、讨论课后的赏析的文字,最多耗时一节课。“自主赏析”可以挑选一篇来精讲,其它的课文给学生提一些问题,然学生探讨后再提问,该部分可以二课时解决全部的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自选一篇欣赏,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来分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答案――形成答案――全班交流”的程序来解决,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在提问、探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时间最多一节课。

散文部分,则不宜在疏通文字上花太大功夫,毕竟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实词、重要虚词的内容应当落实在必修的课文里面;选修的散文应当以欣赏为主,每个单元围绕“创造形象,试问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物定格,贵在鲜活”三个单元目标,以欣赏散文形象、把握散文文气、见识文章形式来区别处理这些古典散文,无须面面俱到。处理方式和诗歌部分一样,“赏析示例”以自学为主,学习课文后的赏析,一节课;“自主赏析”一篇精讲,其他合作探究,两节课;“推荐作品”学生自选探究,代表发言,一节课。

3、围绕目标。选修的编排体例,是把一个专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分成若干部分来专门探讨的,如果结合一定的课文来探讨一个主题,不枝不蔓比较好,既省事又省事,无须拓展太多。比如《外国小说欣赏》就把小说分成“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角度来探讨。欣赏课文的时候,就结合这些这些角度来落实,绝对不需要面面俱到。

二、合作分工

选修教材,有一部分内容是新加入的内容,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处理很显然,费事很多,效果不一定很好,所以,发扬集体力量,合作处理,应该效果相对较好。

1、教师间合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相对较熟悉,因为对于老教师而言,教学过的内容较多,还好处理。而《外国小说欣赏》除了《墙上的斑点》以前入选过课本,其余课文都没有入选过课本,甚至没有见过,讲就更不用说。为了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作分工,比较合适。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八个单元,教师合作分工,正好我们有八名语文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单元,整理和每个单元处理小说的角度相关的知识,并且找到相关的高考题,让学生见识,然后讲解、讨论结合相关角度来进行。每个教师还要对单元两篇课文进行分析、处理,制定教案、课件,然后供其他教师选择,在两篇课文中间选一篇赏析、讲解,另外一篇则让学生自主赏析,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问题可以是学生在预习后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然后进行探讨、交流。落实完相关知识后,做一定的练习来熟悉小说的“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最后做完整的高考小说类的现代文的练习题,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2、学生间合作。对于要求学生自主赏析的文章,学生要合作分工。第一步,提出问题,当然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第二步,分析问题,问题设计是出于什么考点的考虑,回答的方法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回答问题的文段;第三步,初步拟定答案,根据考点及相关的方法,根据文段,根据以前阅读文章的经验,来拟定答案;第四步,学生讨论,相互借鉴,疑问讨论,最后制定比较合适的答案;第五步,交流成果,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在班级交流,然后互相评判,等待教师评判。

3、师生间合作。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来增减问题、细化问题;最后答案在班级交流后由教师指导、评判,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点和合理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做好衔接

选修和必修不是完全割裂的,有很多地方有内在的联系,如果做好有效的衔接,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诗歌、散文两部分。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事”,其中有屈原的《湘夫人》,可以结合必修二的《离骚》来回忆屈原的相关内容,可以串讲楚辞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减轻了选修的难度,做到前后串连。选修第一单元的“推荐作品”中也有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也可以结合必修二的《归园田居》来讲。

选修第二单元的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也可以充分回忆必修二的《采薇》、《离骚》、《归园田居》的意象和诗歌内容情感的关系来讲解、探讨诗歌主题,让学生重温从意象入手,来理解诗歌主题的方法。

选修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虞美人》的情感是很丰富的,变换较大,这样的诗歌在必修二里面有《短歌行》也是情感大开大阖的,内容虽不同但情感变化起伏大致一样,同样可以串连起来。

散文部分,第四单元的主题是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侧重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建筑等形象,在必修一中有《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中讲过人物形象,可以从中回忆起分析人物的方法;在必修二里有《赤壁赋》讲到了月、水的意象,可以总结分析总结自然景物的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选修第四单元的课文学习、探究中来。

上一篇:方寸之间教案范文 下一篇:基础会计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