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时间:2023-11-20 21:49:04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1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了“过剩经济”时代,消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当消费者步入超市或上网购买农产品或农业加工产品时,会面临诸多来自不同企业或区域的同类农产品,此时消费者将如何选择?毫无疑问,大部分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农业产品时,会依据其之前的认知做出判断,而认知的主要依据是品牌,包括产品本身品牌和产品的产地区域品牌。对农产品而言,产地区域品牌往往是消费者选购产品时首先考虑的决策要素,因为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存在着基本认知假设,即农产品的品质与产地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拓展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路径,而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机制,将会为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涉及农产品的产地、品种、种养殖过程、生产加工、产地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多个构成要素,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区域产业构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消费者心智认知中所形成的影射。农产品区域品牌至少包括产地名和产品名两个品牌组成要素,如云南普洱茶、西湖龙井、宁夏枸杞等农产品区域品牌。农产品区域品牌以产地行政区域划分,可以分为国家行政层面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地区行政层面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国家行政层面如法国葡萄酒、荷兰花卉等农业区域品牌,地区行政层面如云南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等农业区域品牌。农产品区域品牌也存在跨国家、跨地区行政的区域品牌,如地中海橄榄油区域品牌横跨欧洲多个国家。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往往历时较长,品牌形成始因可能是源于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历史传承工艺、习俗民间传说、特别消费需求等因素,经过岁月沉淀,最终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注册成功,所以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一定区域排他性,其品牌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产地地理标识认证、商标注册认证等法律手段,使非产地的生产企业、农民组织或农户不能使用区域品牌商标。农产品区域品牌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独特性,其表现可能源于产品品质、生产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独特性或是生产工艺及文化的差异性。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是建立在农业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基础之上,而且拥有一定忠诚的市场消费群体,若缺乏消费者,品牌犹如无源之水,会枯竭或消失,所以品牌是通过消费者认知来表达的。综上分析,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以一定区域地理为标识,以农业产业集群为基础,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形成的差异化整体性消费认知。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征

(一)品牌的地域性

农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地域性。其主要表现:一是气候环境的地域性,区域其降雨量、热量、干湿度等气候因子存在差异性;二是自然环境的地域性,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植被、空气质量等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三是自然资源的地域性,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有其独特的禀赋性,如种植资源、品种结构等;四是人文环境的地域性,不同区域其历史文化习俗、消费习惯、传承加工制工艺、专业人才结构等呈现出差异性。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地域性是其首要标识和特征。

(二)品牌的独特性

农产品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塑造了各区域农产品的独特性,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了不同的品牌心智认知。农产品区域品牌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农产品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不同的地理、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影响会有显著的差异性,如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往往与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相关。二是农产品品种资源的独特性。有些植物资源及动物物种可能只适合在某区域生长,或是原产于某地,这样形成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无疑具有排他性的竞争优势。三是农产品生产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区域历史文化的植根性特征,如历史传承的农产品加工工艺或生产中融入的历史文化等。不同的农产品可能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品牌认知,从而形成农产品区域品牌认知的独特性。

(三)品牌的共享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即使用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只要是农产品产自于同一区域均可使用该区域品牌,而且往往经过地理标识保护认证,可以受到法律保护。品牌共享性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性是品牌的溢出效应,使区域内的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受益,包括产品制作工艺、原产地、产品品质等声誉共享,将有助于区域的农产品生产者拓展消费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负的外部性是如果区域内发生负面个案农产品事件,如食品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等会波及整个区域,使区域品牌美誉度受损,影响区域内其他产品生产者利益。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与单个企业品牌的创建有着本质差别。

(四)品牌的持久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区域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性成果,由于时间的持久性,形成了内在的耦合发展机制和演进规律。区域品牌一旦形成,会形成发展惯性,产生累积和磁场效应,驱动相关生产要素向区域聚集,反过来又促进和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个体企业品牌由于其作用因素较为单一,具有较大的品牌发展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可能由于企业中的某个生产要素发生变化,如领导者更替或产品质量事故,对企业的品牌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企业品牌消亡。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面临品牌发展风险,如区域内部品牌构件要素所产生的风险,或是外部市场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但由于区域品牌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广泛性,其内部具有较强的纠错动机和机制,成就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稳性和持久性。

三、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机制

(一)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品牌生成的基础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某一产业发展为主导,聚集众多主导产业企业、配套产业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在内的集群发展现象。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品牌存生成的必要条件,区域品牌依附于产业集群发展,两者密不可分,互为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核心是其产品相对于其他区域内同类产品具有比较竞争优势。而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相关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发展在区域内容易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和协同效应:一是通过集群发展,使产业信息、生产技术、专业知识在集群内企业中快速传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二是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有效降低交易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集群内企业运营效率和生产效率;三是通过集群发展,形成集群内部压力机制,集群企业通过互相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其提升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最终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四是集群发展容易提升市场公众形象,形成品牌传播累加效应,因为集群内每个企业产品消费者的拓展都在为区域品牌创建助力;五是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容易获得政府重视,赢得更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同时吸引外部资本,为区域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营环境和财务资本。

(二)产业龙头企业品牌创建是区域品牌生成的引擎

企业是产业的构成主体,也是区域品牌创建的核心力量,龙头企业发展对产业及产业内的中小企业具有带动效应。区域内企业品牌与区域整体性品牌是互为助长的关系,而且企业品牌创建对区域品牌打造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品牌作用更为突出。龙头企业在区域内具有人才、管理及资金优势,而企业品牌创建是建立在一定管理及投入基础之上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身企业品牌创建对区域品牌的带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广。龙头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推广时,同时也在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作宣传。由于农产品的地域性,农产品的产地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构成要素,所以龙头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也在同步宣传区域品牌。二是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人才培养及输出。由于龙头企业相对实力较强,具有品牌管理人才培训及聘请专业品牌管理咨询机构的能力和财力,使龙头企业品牌创建在区域中形成标杆,区域内其他企业则会纷纷效仿,甚至是挖走龙头企业品牌管理人才。三是带动区域农产品市场拓展。龙头企业往往是区域产品新市场开发的排头兵和先遣部队,当龙头企业在新市场立足并形成一定品牌认知后,区域内其他企业会追随其涌进该市场,向各层次及细分市场渗透,提升区域产品在该市场中的占有率,反过来又提升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三)政府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的助推器

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存在收益和使用的非排他性,所以区域内企业缺乏创建区域品牌的内在动机。即便是区域内企业欲创建品牌,也仅是立足于自身品牌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整体品牌,企业品牌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二者的品牌创建路径和方法有实质性的差异,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创建中发挥统领作用。政府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中主要功能体现在:一是政府通过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研究机构、学校等相关产业配套机构引入和设置,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二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及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营造条件;三是通过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保护,制定区域农产品生产工艺及标准,建设食品安全管控体系,颁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制度等,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保驾护航;四是通过制订农产品区域品牌规划,定期举办区域农产品交易会、展览会,组织区域企业外出参展,建设交易平台,制作统一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广形象,通过国内外主流宣传媒体向外进行一致性的品牌传播,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

(四)市场消费者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的前提条件

品牌是建立在消费者基础之上的一个概念。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价值源于企业之外,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同理,消费者也是产业存在的前提,一个区域的农产品如果没有消费者,农产品区域品牌便无从谈起。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是随着市场消费群体数量的增多而获得提升的,是伴随市场消费者认知、认可而得到加强的,品牌的创建实质上是一个消费者持续拓展的过程,因此市场消费者是品牌生成的提前条件。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要围绕消费者需求,以消费为中心来进行规划设计。一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即产品能满足现实与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求。产品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才可能为消费产品“买单”,企业和产业投入才可能转化为产出。二是形成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差异化认知,即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认知,因为市场中会存在不同区域品牌的同类农产品,欲得到市场消费者认可,区域农产品要能体现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比较优势。三是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一个优秀的品牌必定是建立在一批忠诚消费群体基础之上的。消费者的忠诚度是品牌发展的基石,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关键是产品要能带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及物超所值的消费回报,并与消费者形成互动性、互惠性的长期战略型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2.

[2]李亚林.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孙丽辉,等.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娄金华,黄秉杰,周德田.农业品牌发展问题探讨――以山东农业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8).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2

区域品牌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的Keller教授指出:如同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当一个地区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创造适合的品牌联想时,区域品牌就产生了,而且为顾客提供了选择在该地“消费”的机会(Rainisto,2003)。简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区域品牌能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影响其消费者行为。国内关于区域品牌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制造业和旅游目的地上。陆国庆(2002)从提高农产品在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角度,最早提出在农产品经营中建立区域品牌的观点。之后的研究大多围绕浙江温州、广东、福建等成功案例分析区域品牌的发展路径。孙丽辉对区域品牌化研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视角与领域等方面对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述评。而在关于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夏曾玉以温州为例,指出政府扶持,行业协会约束,企业集群优势是区域品牌建立的三大关键因素。Kavaratzis(2005)认为“:区域品牌是功能,情感,关系和战略要素共同作用于公众的头脑中并产生一系列独特联想的多维组合。”Zenker和Braun认为:“区域品牌是基于一个地区的视觉,言语和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目的、沟通、价值观念、地区利益相关者的总体文化和区域设计上,从而在消费者脑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区域品牌是地域内相关主体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也是该地区的标志和象征。区域文化的界定。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组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张佑林,2007)。区域文化是区域内成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有机复合体,可以分为区域物质文化、区域制度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区域主体的活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各环节,它包括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思维等。区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普遍特征: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各个区域的地理,经济和政治环境千差万别,导致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历史传承的产业以及当地人们生产方式的偏好不同,形成的产业以及区域品牌内涵也有相应的差异。区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形成要经历漫长过程,今天区域的发展历经历史的变迁,依然有区域过往的影子和发展。以温州为例,温州人善经营,自古以来商业文化浓郁。与它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温州是典型的沿海港口城市。宋朝时期就有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将生产的小商品出口海外。当时的温州人已经有品牌意识。正是根植于这样的历史传统,如今温州依然保留原来商业文化的精髓,并且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和知名的国产品牌。因此区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时代创新性。虽然区域文化带有一定历史传承性,但并不表示它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区域文化也会注入新的元素。创新动因有很多,包括朝代更替,民族迁移、融合,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等等。例如一向以“人间天堂”“江南水乡”的形象示人的苏州,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水乡文化,秀慧,细腻,柔和。但随时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求下,苏州进行了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和“苏州精神”就是区域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体现。由此可见,区域文化在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时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

前面分析区域文化具有三大特点,即:文化独特性、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这三大特点与区域品牌都密不可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形成区域品牌的差异化联想。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品牌的一个部分,区域品牌暗含了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沉淀的许多内容又是消费者对该区域品牌的联想内容。学者Kavaratzis在分析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时,提到政府部门在利用区域文化催生品牌效应的过程中常用的三大工具:地标建筑、标志性活动、名人效应。这三大工具即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独特的文化,同时又是区域品牌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成为了区域品牌的内生细胞和DNA。地标性建筑。Kavaratzis说,一个城市或区域丰富多样的特点不可能仅凭一座建筑就能完整地展现出来,而是要通过当地所有相关建筑,空间和街景元素,包括标识、道路、街道装饰,这些都是区域的独特标签。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是一个区域的特色,风俗习惯,形成一个区域独特的人文景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就是当地的标志性活动,潍坊市的“国际风筝节”等等,这些标志性活动,展现当地的独特文化,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每当人们提到这些区域品牌时,就能联想到这些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既是独特的区域文化,又形成区域品牌与众不同的联想之一。名人效应。名人是该地域的名人,利用这个独特的名人,能带来区域一定知名度和关注度。Kavaratzis认为在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区域品牌化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所选的名人要有足够的知名度,能在目标市场快速地推广开来,并且该名人与区域的联系是可用和可信的;二是名人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是长久持续的;三是转移到区域的名人特点应该增强或加固所需的品牌,传递一种对所建立的品牌有现时价值的联系。除了以上三个工具之外,还有饮食文化部分。饮食文化,也是催生区域品牌的有利工具。对于来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而言,吃烤鸭是必备项目。北京通过美食让外国游客更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中式餐饮的发展,使这一中国老字号走出国门,扬名海外。这些美食对区域品牌的形成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区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就是在今天发展中,如何将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挖掘出来,区域品牌的创建其实就是一个将区域优势挖掘出来的过程,这种优势就包括悠久的区域历史文化。但是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又不能固守过去和传统,还需要创新,将区域文化与时代以及新的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学者NickClifton通过欧洲三个地区的实地研究,分析区域产品与区域特色中文化特征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区域营销的作用。Kavaratzis和Hatch(2013)从动态视角分析了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三者的关系,指出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化中的作用。而在衡量区域品牌的模型中,西蒙•安霍尔特提出衡量国家区域品牌和形象的六个指标(贸易出口、政府管理、文化、人民、旅游和移民/投资),也有将文化因素纳入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在学术界,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促进作用。何丽君(2007)在分析区域品牌形成的驱动因素时,将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三点,即政治因素、环境依赖和历史传承。其中,环境依赖又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而历史传承指的是历史、声誉、故事、文化等等具体内容。张保英(2012)从文化的角度阐述文化因素在区域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持久、深厚和潜移默化的。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

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具体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呢?学者Kavaratzis和Hatch从动态视角分析区域品牌化过程。他们认为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三个变量,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互相作用,区域特色能有效地表达对区域文化的理解,而区域文化中又可以通过植入新的含义和象征改变区域特色;区域特色与区域形象之间也是一组互相作用的变量,发现他人心目中该区域形象和期望,凝练区域特色;另一方面区域特色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成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区域特色就是最终区域品牌的内核,是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和理由。从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特色的作用,对区域品牌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模型,借鉴品牌构建的一般过程,从区域文化视角出发,构建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以及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中不考虑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与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只考虑区域文化与其他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区域形象方面,另外是从区域特色上体现。形象和特色又可以互相影响和作用。区域文化是建立区域特色的来源;而区域特色是区域文化的侧面反映。区域文化在塑造区域形象时便于拉近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的具体化。区域文化是区域品牌定位的参考;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进行补充,更新。

(一)区域文化构成区域特色

在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的相互作用为区域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正如Keller所说,要将区域像产品和人一样营销出去,成为品牌。区域特色是区域管理者为建立区域品牌,而希望在外部受众心中所传达的区域形象,与品牌识别的概念相似(品牌识别是由品牌所主导,想要在消费者心中所建立的一种形象)。但是,通过区域特色所传达的形象不能凭空捏造,任意发挥。区域特色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包括当地的历史、风俗、名人、特产等。区域文化也是区域特色的来源之一,常常被当成是建立区域特色的基础和工具。因此一些城市在打造当地旅游品牌时常常会借用区域文化作为卖点。另一方面,区域特色也从侧面反映了区域文化。而区域特色是区域品牌的核心以及差异化的关键。从第一条影响路径中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间接影响作用。

(二)区域文化是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

在传递区域品牌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形象之间也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受众对品牌的感知。区域形象是消费者由于对区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形成的综合性认知,与品牌形象的概念相似但维度更多,例如地理、气候、文化、历史、风俗等。区域形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主要根据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作为经验来源之一,区域文化能拉近受众与区域的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从而在受众心中树立独特的区域形象。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有时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的区域文化却能通过区域形象具体展示。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形象,而区域形象又是区域品牌视觉化的表现。区域品牌对外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区域形象,是一种外在的,有利于传播的视觉组成部分。

(三)区域文化直接作用区域品牌

除了通过区域特色、区域形象间接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外,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之间也有直接影响。一方面,区域文化能够为区域品牌的定位提供参考。品牌定位的关键是差异化,对区域品牌而言亦是如此。在区域品牌化过程中,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和影响着定位。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性,会随着时展,包容新的元素。创新的文化也会为区域品牌赋予新的能量。区域品牌不仅是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还为区域文化的内容起到了补充丰富和更新的作用。区域品牌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区域文化既能通过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的相互作用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又能直接作用于区域品牌,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当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机制,随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

四、区域文化视角的区域品牌发展对策

根据上文分析,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作用显著,能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区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建立和发展区域品牌。针对区域文化视角,建立和发展区域品牌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区域特色,定位区域品牌和巩固区域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构建区域特色

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消费者认为区域品牌越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尊敬的声誉,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流传着很多生动的故事等要素特质,消费者就越会对该区域品牌产生更加积极的评价,从而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区域文化是构建区域特色的重要来源之一,区域特色则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建立区域品牌时,可以利用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的内涵。要积极主动发掘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抓住其文化核心构建区域特色,从中寻找建立区域品牌的文化源泉,这样区域品牌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同时,在区域宣传推广中充分利用地标性建筑、名人效应、标志性活动和饮食文化等工具宣传该区域品牌,使得区域特色更加深入人心。但要想构建鲜明的区域特色,必须有选择性地挖掘区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围绕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形象和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定位并不像一般的产品品牌定位一样简单,它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各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实力、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因此,基于区域文化视角,进行区域品牌定位时要紧紧围绕区域文化的核心,准确定位。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区域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分析能够充分反映区域形象的特色文化,形成视觉化,可传播化的符号和活动,塑造区域形象,构建区域品牌。对区域管理者而言,在进行区域品牌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精炼地概括出区域的文化核心。围绕区域文化多维度、多视角地传播区域形象,拓展区域品牌。

(三)丰富创新区域文化,巩固区域品牌

区域文化固然能推动区域品牌的建立,但区域文化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利用区域文化构建区域品牌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区域文化,保证其创新性。苏州重塑区域品牌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响应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增强本地区的综合实力,苏州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主要指园林申遗,发展教育事业,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文化建设活动,“苏州精神”则是以“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时代苏州精神。一个区域品牌如果想保持活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因此,区域不仅要保护原有文化,还要鼓励发展新文化。另外,考虑到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的反作用,还可以利用区域品牌的能量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最终,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创造双赢的局面。

五、结论

笔者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分析其对区域品牌的作用机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针对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只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述,并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另外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还有待深化研究。目前文化在区域品牌化中的应用过于简单化。在实践中人们大多把文化看成是一件加工品而不是当作一个过程去对待,并没有探究文化事件的内涵和思考在品牌化过程中文化是怎样呈现的。文化是一个可发掘的,有特色的区域变量。未来需要将文化看为区域资产,成为区域品牌资产中的组成部分。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3

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全面推进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提高新疆贫困地区农业市场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使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形成经济利益的共同体,进而实现新疆贫困地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一)主要目标

按照“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的基本思路,把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竞争力强的产业化格局作为抓手。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提,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新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新疆贫困地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农产品供应保持平稳增长、设施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实现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转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应达到2800万亩,总产量应稳定在1350万吨左右。

巩固提升棉花产业。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棉花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保障全国棉花安全。

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业。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500万吨,加工率达到35%以上,林果业收入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主产区达到45%以上。到2020年,林果业收入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把新疆贫困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林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到2015年,在新疆贫困地区农区建设1000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在牧区建设1000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1000万亩优质打草场,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要大力培育与贫困农牧民增收关联度大的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300家。引导贫困农牧民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社会化水平。

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到2015年,贫困农牧民兴办“农家乐”、“牧家乐”总户数达1万户,到2020年达2万户。创建特色旅游乡镇,推进旅游扶贫。

(二)重点任务

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应在新疆农业《规划》和新疆扶贫《实施办法》的框架内。围绕其主要目标,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措施,着力打造全链条、多循环、质量优、高效益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

第一,确保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强化产业链建设,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粮食作物、畜禽养殖、特色种植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售收入应占全疆农产品销售总收入的60%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带动一半以上贫困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第二,确保扶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向贫困地区集聚,突出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扶贫龙头企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生产型和中介组织型龙头企业,确保南疆三地州、边境地区、贫困山区这“三大扶贫区域”都有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扶贫龙头企业扩量、提质、增速。突出发展与农民增收关联度大的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集群。重点培育300家新疆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强、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区域性产业化扶贫骨干企业应有150家以上,培育发展50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确保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超(批)对接,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增强贫困地区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贫困地区应扶持和建成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家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0%;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重应达到50%以上,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贫困农户要占到全疆贫困农户总数的80%以上。

第四,确保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有重大突破。贫困地区应发挥区域扶贫龙头企业品牌优势,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新疆级扶贫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应逐步达到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全疆要通过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全国性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继续推动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形成一批“原产地”特色品牌、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第五,确保农产品加工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加工是朝阳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农业产值高出近4倍,农产品加工程度达90%以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80%,农产品加工程度在30%-40%左右,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新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程度还十分落后。

新疆贫困地区是农牧业大区,也是一个优质农畜产品相对聚集的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高地区总体生产力水平,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根本的战略意义。新疆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花色品种少,质量还有差距,价格也缺少竞争力。因此,要重新认识新形势下新疆贫困地区的种植业、畜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关系,种植业、畜牧业要由传统的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加工导向型转变,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畜牧业、农业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市场竞争规范,依法保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经营格局。

第六,确保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要积极推进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制度创新。强化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发挥其在解决扶贫、就业、促进创业、增加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要求与阶段步骤

(一)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要部署,按照新疆第八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扶贫新《纲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疆扶贫《实施办法》)以及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措施,坚持把发展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有力抓手。坚持以贫困地区农业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坚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为基本手段,坚持以扶贫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和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着力推进新疆贫困地区农业区域布局特色化、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扶贫龙头企业集群化、产业经营市场化、产业服务社会化,加快构建有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牧民直接参与、科技力量支撑、展示品牌效应、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新体系,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二)具体要求

新疆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具体要求:一是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不断优化和调整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绿洲经济;三是加快实施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把提升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放到优先位置;四是建设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五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生态农业,打造绿色经济;六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和支持兴建“农家乐”、“牧家乐”,打造旅游经济;七是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建设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和推进贫困地区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新疆产业化扶贫的特色农业品牌;八是扶持一批稳健的、高成长性的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九是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新贫困乡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十是构建农产品扶贫直销与现代营销相结合的网络物流体系,力争使新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全面拓展市场空间和发展领域,增强扶贫示范、企业集聚、产业带动、区域辐射的功能。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三)阶段步骤

今后五至十年,是新疆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按照新疆扶贫《实施办法》提出来的“两步走”战略,分两个阶段,全面组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

第一步:巩固温饱打基础阶段(2011-201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温饱成果。到2015年,贫困地区力争实现户均1亩林果园或1亩有机无公害蔬菜地。通过发展其它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确保一户有一项稳定的增收项目,逐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脱贫步伐,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步:形成产业奔小康阶段(2016-2020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打造特色产业。到2020年。每个贫困村都有特色支柱产业。培植和确认300家新疆级扶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现代农业进程明显加快。贫困村发展的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各族人民群众同步迈进小康社会。

重点区域与战略措施

(一)重点区域

新疆扶贫《实施办法》为全疆扶贫开发划定了“三大扶贫区域”,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将在划定的“三大扶贫区域”基础上,实施和开发特色优势产业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化则处于扶贫开发的主导地位,是未来十年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

1、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经济型产业区。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充分的阐述,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发展良好的生态经济型产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贫困地区各族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因此,新疆贫困地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尤其是把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与重点生态功能定位适宜的产业。

《实施办法》制定了“民生优先、夯实基础,科技支撑、产业带动,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片区扶贫工作方针。还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南疆三地州自我发展能力为基本目标,按照政策特惠制、扶持全方位、开发强投入、保障全到位、设施多改善、产业为主导、打造经济圈、加速城镇化、拓宽就业路、收入大提高的片区扶贫开发基本思路,针对特殊区域、特殊贫困类型,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以戈壁荒滩、沙漠边缘等为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重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抓住节水灌溉和盐碱地治理关键环节,着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并将防风固沙与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戈壁产业和沙漠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形成和推进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为主的南疆片区扶贫经济模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在南疆三地州农村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举足轻重。

南疆三地州生态经济型产业区建设与发展,应以脱贫、富民、生态为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以促进就业和资源优势转换为核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按照“保粮、调棉、兴果、促畜、扩棚”的发展思路,始终围绕新疆提出的建设粮、棉、果、畜四大产业基地的目标,着力把林果业培育成南疆三地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2、边境贫困地区――外向经济型产业区。《实施办法》制定了“立足民生、发展产业、统筹城乡、安边兴县”的边境扶贫工作方针。提出了建立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机制。边境地区应注重发展国际市场畅销的绿色食品,走产业化外向型经营之路。善于利用国际间分工与资源配置,不断开拓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和传统民族手工业等市场,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3、贫困山区――循环经济型产业区。《实施办法》制定了“立足安居、改善民生、兴牧为主、生态良好、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山区扶贫工作方针。提出了坚持就地开发与易地搬迁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新疆山区特困村扶贫攻坚工程”。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改善山区特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开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训转移劳动力,提高山区贫困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增强贫困山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而贫困山区则多为高寒牧区。山区畜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产业链,也是贫困山区育草养畜、资源转换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二)战略措施

推动产业发展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新疆贫困地区要根据“三大扶贫区域”不同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状况,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以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为目标,确立并坚持“抓龙头、带产业,重特色、强基地,匕规模、带农户,有市场、保增收”的产业化扶贫思路。

第一,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根据新疆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布局、产业特色,立足资源优势,科学选定扶贫产业,引导贫困农户广泛参与。依照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专门制订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一村一品”建设力度,在特色产业示范村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加工、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的“基地”、“九大体系”、“十大工程”的建设步伐。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口,以创建新疆知名品牌为核心,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和区域特征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重点以特色经济作物资源(棉花、甜菜、鹰嘴豆、大豆、番茄、胡萝卜、苜蓿、啤酒花、香料烟、胡麻、恰玛古)、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哈密瓜、葡萄、香梨、杏、石榴、无花果、黑加仑)、特色林果资源(核桃、红枣、开心果、巴旦杏、枸杞、沙棘、沙枣)、特色药用作物资源(肉苁蓉、红花、甘草、麻黄、罗布麻、贝母、天山雪莲、沙漠玫瑰、薰衣草、薄荷、雪菊、孜然、甘草)、特色动物资源(马鹿、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新疆驴、骆驼、人工繁殖野猪、)其它特色物种资源(黑蜂、人工冷水鱼、驼鸟、草原鸡、鸽子、巴楚菇、羊肚菌)等六大类特色资源为主打产业交易产品。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好新疆贫困地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抓住中央支持新疆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化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自治区财政支持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奶业、农村市场建设、农产品加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化、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抗灾救灾等系列政策。确保各类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规模,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各类银行在贫困县域内设立分支机构与网点,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巨灾风险应对机制,积极探索开展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保险。

第三,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一要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按照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原则。扶持不同类型的具有成长性前景的扶贫龙头企业,使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扶贫龙头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环境。二要提升扶贫龙头企业集群式发展水平。在新疆贫困地区组建一批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三要加快龙头企业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相互参股、引进社会资本入股和重组、兼并、整体出售等多种形式,调整、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龙头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尽快促进一批优势扶龙头企业在中小版、创业版上市,尽快打造一批强势上市的扶贫龙头企业。

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和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支持贫困地区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权流转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享受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增值效益,积极推进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四,促进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打贫困地区特色牌、绿色牌,实现产业延伸做大一批、资本运作做强一批、招商引资兴建一批、品牌联盟组建一批。对有发展潜力、带动贫困户多的企业。建立健全“一企一策”帮扶推进机制。促进在“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壮大。

第五,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一是要推进基地建设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聚,促进基地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加快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建设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加大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三是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要结合龙头企业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第六,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要继续做好外销平台建设工作。继续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农展会为突破口,借助援疆19省(市)中心城市的影响力。扩大辐射范围,攻占中高端市场。要发挥新疆口岸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抓住霍尔果斯和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机遇,重点建设若干个面向周边国家的大型农产品出口贸易批发市场,使之成为新疆甚至是我国农产品向西出口的中转站和贸易中心。

第七,积极发展贫困地区休闲观光农业。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业资源和城镇功能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区,与新农村建设、“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工程相结合,与新疆特色旅游主导功能区资源开发相结合,创新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模式。

第八,加快对口援疆产业扶贫步伐。强力推进产业援疆。用足用好中央和各援疆省市的扶持性政策。要继续发挥19个省市和中央企业资金雄厚、技术领先、管理先进、人才富集的优势,与新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后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和出口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保障产业扶贫援疆项目无障碍落地,早日建成、投产、见效。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4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滨海新区

一、产业集群和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1.产业集群能提高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与分散的产业组织形式相比,集群的最大优势是发挥内部企业的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域效应,使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产业竞争力增强。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遍和成熟,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如美国硅谷的IT产业群、意大利的纺织产业群、日本的汽车产业群等。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大多是依靠产业集聚效应而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的,不仅成功地实现了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自身的经济腾飞,而且有效带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第三个经济开发区,给天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至2007年5月滨海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天津全市的48.7%和63%。目前,天津通过大力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及借助于天津工业的东移,正在向着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产业集群。正是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2006年在对31个省、市、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排名中,天津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十二,产业竞争力前十名。

2.产业集群能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代表着一个产业集群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形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域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二、天津区域品牌现状分析

1.天津品牌战略取得的成绩。一是品牌数量大幅增长。天津市工业企业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全市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95年100种被授予品牌称号,至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223种,增长率达到了123%。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16家企业的18种产品获得中国品牌产品称号。二是品牌产品种类丰富,既有工业品,也有农业品;既有原材料产品,又有直接消费品,如夏利汽车、抵羊毛线、蓝天牙膏、郁美净化妆品、王朝葡萄酒、富士达自行车等。三是品牌产品的生产企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如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天津钢管公司、天津第六中药厂,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和天津大维集团有限公司等。

2.天津区域品牌存在的差距。虽然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质量工作,在描绘全市经济发展蓝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部署中,都把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品牌产品,发展品牌经济作为重要的工作举措来抓,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政策措施,但据《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数据显示,在50个城市中,天津只有城市总体品牌指数和城市“原产地”或“出口”品牌挤进前十名,而旅游品牌、宜居品牌以及营商品牌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品牌的“所有者缺失”与“搭便车”现象严重。相对于企业品牌的竞争性和排斥性,区域品牌则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所有者缺失”使得区域内的“理性经济人”都来享受品牌的利益,却不对之进行维护和建设。区域品牌没有使用章程或规定,使用范围,是否有偿使用,使用与管理部门的责、权、利问题不明确。部分生产企业急功近利,以次充好以获得短期的巨额利润。二是区域内产品同质化。在区域内众多生产企业依托当地品牌进行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容易同质化。如天津的电动自行车产量在全国居首位,2005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60.86万辆,比2004年猛增134%。品牌涉及近几十种,“富士达”、“宝马”、“大安”、“邦德”、“宝岛”、“彪牌”、“飞鸽”、“悍马”等等。但在首届北方电动车营销论坛上,著名营销专家、中国电动车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高乃龙却给天津电动自行车企业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天津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缺乏一定的知名度。”探其原因之一就是数目众多的企业在有限空间内高度集中,产品同质化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面临有限的市场容量,集群内部企业往往竞相偷工减料、生产伪产品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这些行为最终将在区域品牌原产区域内形成巨大的“柠檬市场”,严重损害区域品牌形象,并使逐步走向没落。三是区域品牌建设中政府热、企业冷。现有企业建立区域品牌意识不强,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上下游和配套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未能很好地发挥集群的效应。从现实情况看,中小企业在竞争中依赖于价格竞争,而不是在更新观念、改进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上下功夫。集群中的企业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方面各自作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区域品牌。

三、创建天津区域品牌途径

1.以滨海新区带动区域品牌知名度。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发展布局。天津成为环渤海湾“第三极”力量发展的核心,标志着天津区域品牌进入了重新打造的轨道。

如何将滨海新区内已有的诸如泰达、天津新港等已经在全国知名的品牌加以整合,打造出滨海新区区域品牌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滨海新区属于天津市,打造滨海新区品牌也必然成为塑造天津区域品牌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滨海新区之于天津,正如浦东之于上海、曼哈顿之于纽约。通过制定一套包装推广滨海新区品牌的整体策划,实现天津区域品牌整体运作。如利用各种契机在国内外媒体上对新区品牌进行宣传,扩大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与各级政府进行交流;承办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或活动等等,以此扩大滨海新区品牌效应并带动天津区域品牌知名度。同时,盘点滨海新区内的企业品牌,如“红三角”烧碱、汉沽“茶淀”葡萄、中远散货运输、长芦盐场等,进行资源整合,使其发展壮大;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滨海新区的倾向性政策,以及渤海银行、渤海产业基金等,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新区内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对落户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之能够不断成长壮大,成为享誉国内、国际的著名品牌。

2.依托产业集群制造区域品牌效应。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现滨海新区又快又好的发展,从而带动天津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起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天津挖掘产业集群潜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实施了“基础设施、现代物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投资导向;“二、三产业并举,内外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全方位开放;全面创新;经济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为打造滨海新区品牌乃至天津市融入经济全球化奠定基础。

纵观各国经济和著名企业品牌发展历程,品牌企业的发展的基本过程共分为品牌创新、品牌区域化以及区域品牌化阶段三个阶段。目前区域品牌化则是天津发展区域经济采用的主要策略之一,而区域品牌化建设更多地是依托产业集群来进行。因此天津的产业结构应围绕支柱产业,通过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及下游产业,把支柱产业变成主导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悬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同时进行资产重组,一方面,天津的经济形势显然有利于强势企业对弱势企业特别是对亏损企业的兼并;另一方面,天津工业企业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大型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经济规模还较弱,客观上要求品牌企业抓住机会,利用多种途径扩大规模。这样才能在区域内更多地利用机会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以品牌为龙头发展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2007年5月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出口和直接利用外资情况[E].bh.省略

[2]倪鹏飞: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5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在计算区位商时,产出指标的选取要尽量细化,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和适用性,文中选取了13类产业进行分析:C1-农业;C2-林业;C3-牧业;C4-农林牧渔服务业;C5-工业;C6-建筑业;C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C8-批发和零售业;C9-住宿餐饮业;C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C11-金融业;C12-房地产业;C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数据来源于历年甘肃统计年鉴和青海统计年鉴。

2结果与分析

2.1区位商计算结果

首先采用式计算"兰州-西宁"各州市2010年各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

2.2产业集聚状态分析

"兰州-西宁"各州市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呈现如下特征。

(1)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和西宁第一产业相对较弱,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兰州作为西北地区枢纽和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人才、物质、资金、贸易、科技等在此汇聚,在科研技术、工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西宁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集聚现象。可以看出,兰州与西宁的优势产业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

(2)白银、武威、定西、临夏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临夏的林业区位商高达6.6,林业产值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10.25%,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白银的林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武威、定西、临夏的农业区位商均超过2,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非常明显;牧业区位商均高于1.5,也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兰州与白银的工业区位商值较大,工业在两地具有优势。

(3)海东、海北、黄南和海南州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2010年青海全省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0.39%,其中海北、黄南、海南州牧业产值分别占本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4%、71%、62%,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聚效应明显。西宁虽然牧业的区位商较低,比较优势不明显,但从牧业产值方面看仍处于青海省内各地区之首。同时海东地区农业和林业区位商均高于1.5,产值均位于全省之首,发展优势非常明显。

(4)武威、定西、临夏、海北、黄南、海南州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区位商均大于1.5,集聚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林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白银、定西、海东、海南州,区位商也都大于1.5;建筑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海北、海南州;此外,海东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产值看,农林牧渔业和林业普遍较低,建筑业海南州较高而海北州较低。

为了分析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的变化,对2006年各产业区位商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只选取了9个与前面相同的指标,但不会影响分析)。比较2010年与2006年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三种变化:一是"兰州-西宁"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部分得以保持,并且产业集聚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大多数2006年比较落后的地区如定西、临夏、海东、海北、黄南、海南州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优势产业数量增加,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两个省会城市的优势产业变化较大,兰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较优势逐渐弱化,而工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比较优势呈现出来;西宁比较优势产业数量减少,第二产业的优势丧失。总体而言,通过区位商值分析知道,兰州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西宁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相对而言兰州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其他地区除白银市以外的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显不足,三次产业结构畸形。

2.3各地重要农产品、工业产品分布状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各地区各类农产品、工业产品在该地区所有农产品或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以及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比重,筛选出各地重要的农产品、工业产品。

(1)农产品区域分布特征。甘肃境内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鲜蛋和水产品为主,如兰州、白银、武威以蔬菜、水果、鲜蛋为主,同时武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占甘肃全省的比重较高;定西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主;兰州、白银境内的黄河,临夏境内的大夏河,定西境内洮河、渭河、燕子河等使得这些区域的水产品得以发展。青海境内主要以肉类和动物毛、绒为主,其中海北州的特色农产品如青稞、蜂蜜等较为突出,海东地区农产品较为丰富。重要农产品分布与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生产方式和气候状况高度一致。

(2)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特征。一是工业产品的分布区域与自然资源的分布区域高度一致,工业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重;二是工业产品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初级产品,且偏重于重工业产品,轻工业发展不足。同时,工业产品生产分布形成了三大类:一是"兰州-白银-海北"区域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西宁-海东地区-海南州"区域的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二是"武威-海东-临夏"区域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类产品生产;三是"临夏-海东-海南州"区域以动物及其附属物为原料的乳制品和动物毛绒产品生产加工;四是"西宁-定西-兰州区域"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五是"兰州-西宁-海东"区域的非资源依赖性生产,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

总体看来,"兰州-西宁"各地州市农林牧渔业、轻重工业都处于较低水平,产品多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一、二产业发展较为传统、落后。农产品、工业产品生产分布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整体竞争力较弱。

3讨论

区位商法是一个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各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方法,焦世禄等(2008)采用该方法对"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城市行业2004年区位商进行测算,由此对城市区域进行职能划分:兰州属综合型中心城市,西宁、白银为工业型城市,定西、临夏为主导职能不突出城市[3]。虽然该研究提出构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产业分布新格局,但研究方法是一种规范分析方法,缺乏实证分析基础。刘辉等(2009)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对兰州-西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方法虽为实证分析方法,但是研究未涉及区域产业布局[4]。文中研究目的是通过计算区位商值探寻"兰州-西宁"各州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与布局,是基于实证分析的全面的产业集聚与分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计算区位商时以甘肃、青海两省为总体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与以全国为总体时的值偏高,虽然在两省之内地区之间比较优势产业可行,但放在全国大范围内比较就会出现偏差,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修正;另一方面文中主要分析各地区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对地区总体专业化水平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总体差异的分析,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结论

"兰州-西宁"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属高原亚高原、半干旱寒冷气候区,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资源特色优势明显。虽然一直以来该地区总体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借助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各地政府的规划,合理引导"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总体构想是依托黄河、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青铁路、京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康临高速公路等轴线,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和地域经济特长,形成"兰州-西宁""两横一纵"(图1)(黄河沿线、京藏高速或包兰青铁路沿线为两横,即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和沿包兰青工业经济带;连霍高速公路为一纵,即连霍甘青段农副业及旅游业经济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根据前面对产业集聚特征和农、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状态的分析,"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聚与分工具体思路如下:

(1)兰州、西宁作为区域中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用产业优势兰州大力发展科研技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西宁大力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两地区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通过发展服务业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和便利。

(2)打造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沿黄地区(包括海南州、黄南、海东、临夏、白银)农牧业发展传统和农牧业发展的便利条件使得农产品特色、旅游特色明显,因此在沿黄地区发展以乳制品、动物毛绒制品、肉类产品及水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业和沿黄旅游业,大力发展白银的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并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打造沿黄农牧业品牌和旅游品牌。

(3)大力发展沿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矿产、金属产品生产带。充分利用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沿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形成海北、海南州、西宁、兰州、白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加工业带。另一方面形成兰州、海东、西宁以非资源依赖性产品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区。

(4)联手建设西宁-武威-兰州-定西中药材、中成药种植生产区,形成武威、定西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区,以及西宁、兰州、定西中成药生产区[5]。

(5)打造以武威白酒、葡萄酒、啤酒生产为中心,形成武威、兰州、海东地区和临夏州区域酒类生产区,积极发展地区酒类品牌,待形成优势产业后再打造国家级酒类品牌。

(6)大力发展以兰州为中心,白银和海北州为两翼的煤化工、油气化工生产区。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6

摘要:产业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河北省处于工业化中前期,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本文旨在分析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并在多年数据基础之上分析河北省近些年的产业结构变化状况,为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关键词:河北省;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区位商

产业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水平。

一、河北2011年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4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5.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9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8224.4亿元,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9%。可见我省2012年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通过数据分析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在全省GDP比重中始终占据第一的位置,基本在百分之50到百分之70之间,而且从2008年后有占比上升趋势。而我省第三产业的在1995年后基本变化趋势不大,始终处在百分之30到40之间,并且从2010年后占比有下降趋势。而工业占比在第二产业中占比较大,其发展规律同第二产业基本相同,可见工业的竞争力在我省未来的竞争力来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工业竞争力及其分析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河北省工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对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明显。

(一)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一般采用区位商这一指标。当区位商数值大于1时可以认为该产业是本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其计算公式为:LQ=(Eij/Ei)/(Ekj/Ek)这里Eij指i地区产业j的产值,Ei指i地区总产值,Ekj指国家k产业j的总产值,Ek指国家k的总产值。

通过计算区位商大于2,产值比重大于15%的部门为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区位商大于1.5,产值比重大于10%为二级主导部门。通过计算,2011年我省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为3.8,产业占比为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虽然产业区位商非常高,其专业化程度高,但是产值占比却仅仅5.5%左右,所以不能算是主导部门。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区位商为1.9,排名第三,但是产业比重仅为2%。其余产业区位商大于1的产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制品业产业比重均没有超过10%。因此我省不存在2级主导产业。

为更好的研究工业状况,将我省从2006年到2011年的工业现状计算区位商及产业比重状况发现,我省区位商大于2的产业连续五年均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变。

同时分析数据连续五年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是不断呈下降趋势的,其产业比重却在上升。也许未来的某年其会成长为河北省的一级主导产业其中之一。因此笔者预计,将来河北省的工业主导产业将会是两大主导产业。

从2006年到2011年数据中发现区位商小于2但大于1.5的产业连续五年为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而且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区位商是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产业比重趋势也是也不断上升,因此如果改变一钢独大的格局,那未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将很有希望成长为河北的省的二级主导产业。

而区位商小于1.5,大于1的产业,河北省2009年到2011年的产业非常稳定为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2006年、2007年时传统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专业化水平不再大于1,即传统的优势产业其专业化水平是在下降。而橡胶制品业在2006到2007年中专业化水平均没有大于1,但是在2009年中异军突起区位商不断上升。

(二)河北省工业产业梯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

当一个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均大于1,一般而言是本地区相对处于产业顶端的产业,是各种产业要素从其他地区向该地区集聚的结果,在该时期处于主导产业地位,并在地区的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处于产业梯度中间层的产业在适当的条件和发展趋势下具有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可能。通过计算河北省的绝对优势产业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而处于产业梯度中间层及(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其中一个大于1)的产业为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三、河北省建筑业

由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建筑业的产业比重总体来说是下降的,而且区位商的下降趋势明显,2000年河北省建筑业区位商大于1,专业化水平较高,但是到2011年区位商下降到0.713。

四、河北省第三产业

河北省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占河北省第三产业就业数比重,大于百分之十的产业为:批发和零售业(0.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15)、住宿和餐饮业(0.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10)、教育(0.1)。而产业比重大于10%的前五个产业其产业比重总值,占河北省第三产业比重的76%,可见河北省的第三产业集中度非常高。

按区位商计算计算出前三位的区位商,批发和零售业(8.21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35133),住宿和餐饮业(7.76866),可以看出这三个的区位商非常大。并非是河北省的这三个产业专业化水平非常高,而是因为河北省第三产业的这5个产业集中度较高。而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其就业人数少。2011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1202.96万人,全国当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27282人,仅仅占全国的4.4%,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五、结论

河北省在未来的几年发展中,应当结合地区的优势,在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合理配合的基础上,调整地区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应该优化工业的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兴的工业增长极。结合环境政策,改造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支柱工业产业。大力推动河北的城镇化水平,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培育适合本省省情的第三产业,在总体上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郑适:《中国产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J] 中国人民经济出版社2008

[2]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J]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7

[关键词]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旅游共生;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2-0032-0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11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内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滨州和东营都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培育,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强。但两市地理空间邻近,旅游产品趋同,都以滨海湿地生态为主要特色,若固步自封、相互设防,势必会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因此,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联动开发,共塑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应是两市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内涵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对构建大旅游圈的束缚,根据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内在关联性,开展跨行政区联合与协作,通过“资源和市场共享”、“产品差异化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旅游地的共生共荣。[1]78区域旅游联动开发需要具备两大条件: 第一,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同质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开发可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规模集聚经济效应,并可根据旅游者差异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各有侧重的资源开发,构筑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大区。旅游资源互补可以强化旅游地的独特卖点与竞争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吸引向性。但需指出一点,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区域内各旅游地资源品质差距不能太大。倘若相差甚大,竞争优势突出的强势旅游地一般会对弱势旅游地产生屏蔽效应,抑制其发展,而受替代效应的影响,弱势旅游地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最终会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联动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区域联系具有便捷性。交通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地要实施联动开发,除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之外,交通联系还必须便捷,空间上既要保持相邻性,交通网络上也要保证便捷性,这样便于旅游廊道的构建,从而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规避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恶性厮杀、建立双赢甚至多赢格局、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但现有文献表明,对于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旅游业发达、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尤为强调竞争优势突出或资源互补型旅游地之间的联动,而较少关注区域内经济落后、旅游资源同质、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的弱势旅游地之间的联动。通过旅游联动开发,实现此类弱势旅游地的共生双赢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机理

(一)结构演化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1966年提出了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具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边缘的界限根据与核心区的依附关系来确定,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4]区域旅游开发要树立区域合作的“大旅游”理念。区域中各旅游地均符合核心―边缘结构范式,有着自己独立的核心区与边缘区,而且核心与边缘之间是相对的,两者既联合又牵动,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廊道构建、空间协调、形象叠加、时空演进等联动开发战略举措,可打破各旅游地的现实均衡,突破区域界限,遵循旅游市场需求规律,进行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与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共同构筑新的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结构,使更多边缘融进核心,实现资源互享、市场互有、利益互惠、风险共担,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5]这种结构变化见图1。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使区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集聚会导致竞争增强,但这种竞争的层次更高,其结果不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即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而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game),即双方均获益。正如Michael E.Porter所言,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1]79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中各旅游地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愈加激烈,由此导致的内耗严重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而旅游地联动开发,可使旅游产业布局形成空间聚集,区域内同质旅游地可以集聚整合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核心优势),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销售的共享,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区域内异质旅游地可以强化比较优势,在重新定位与分工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与旅游价值链的重构,形成相关产品协作网络化格局,缓解内部对抗性竞争,实现共生双赢,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

旅游共生是指区域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6]旅游共生有两层内涵:一是同质共生,它是指同类旅游地之间开展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错位开发,强化共同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以避免彼此雷同、相克;二是异质共生,它是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惠双赢。异质共生包括三种类型,即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表现为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是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动开发。[7]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以及具备良好的空间关系或交通网络。二是具备共生界面,有经济、政治、地缘文化上的联系,或资源、市场、信息、人才等要素上的交流。三是共生方式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同质旅游地可以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异质旅游地可以优势互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共生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生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规定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能否获得发展。

三、黄河三角洲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一)联动开发的背景与条件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共19个县(市、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市的莱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与东营地域相连,文化趋同,交通便捷,公路密织如网,自然条件相仿,湿地景观、海滨滩涂是两地共有的独特景观,且规模大、档次高。由于开发晚,人为干扰少,多数旅游资源都保留了原生性形态,贴近当前旅游者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旺盛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两市很容易被旅游者感知为同质型文化地理单元,能够整合成为具有统一形象的旅游地。大同中亦存小异,总体而言,滨州人文资源多于东营,惠民县是孙子故里,孙子文化扬名四海,备受海内外商界政界推崇;魏氏庄园是国内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博兴县是董永故里,天仙配故事动人,韵味十足;邹平县是范仲淹故里,其“先忧后乐”思想世代流芳。东营自然旅游资源胜于滨州,黄河口风情浓郁,泥海滨滩涂宽浅坦荡,三角洲湿地自然、神秘、诱人,非常适合开展高层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此外,胜利油田工业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为自然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背景下,滨州与东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囿于行政藩篱,双方旅游开发单打独斗,竞争激烈,效益低下,两市旅游收入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后列,见表1,是山东省旅游经济边缘区。滨州与东营两市当前应抛弃单打独斗思想,以“资源共享、位势叠加”为原则,实施弱弱联合开发,共创“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这一品牌,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联动开发的措施

1.统一规划,整合开发

(1)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第一,资源类型与等级整合。要站在区域高度,重新审视区内各类旅游资源在其地域单元内的地位与作用,确定主要优势资源;对各类旅游资源重新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其资源品位,构建旅游资源新等级体系;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比对,确定整合后的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筛选区域开发的重点优势资源。[8]站在黄河三角洲区域高度审视,滨州与东营两市资源类型较为齐全,但区域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丰度不足,高等级资源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景区。最具亮点的当属两地共同拥有的湿地景观,应整合这一优势自然旅游资源,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的主题,重点发展古贝壳自然遗迹、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同时拓展孙子文化、石油工业观光等文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第二,资源空间整合。根据区内旅游资源适切度,确立旅游资源开发时序与开发规模。滨州与东营两市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不能散点开花,当前可借助“好客山东休闲汇”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典型湿地景观,贴近目标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具有参与性、原生性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湿地观鸟、垂钓、狩猎、滨海拾贝、品尝野果等,以凝聚人气。

(2)旅游产品整合

旅游产品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核心内容。第一,在科学、客观、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潜力大的“资源前沿区域”重点培育,打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二,注重资源的互补性,杜绝雷同开发与产品同构,跳出滨州、东营的圈子,站在山东全省的高度,以合作姿态和联动优势构筑东部海滨、中西部历史文化、北部黄河三角洲湿地三大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和吸引力;第三,着眼于整个区域重新组合旅游线路,滨州与东营应重点突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湿地风貌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四市的特色海洋旅游圈和中西部的济南、泰安、曲阜、淄博、潍坊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圈中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促进城市群域内客源流动,形成经纬交织、有机联系的旅游点―线―面圈层。

(3)产业空间整合

第一,树立“大旅游”观念,优化组合区域内各种旅游产业要素,构建一个内聚力高、自我调适功能强的旅游空间组织,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第二,在开发层次与开发时序上,两市相互衔接,联动递进,滚动发展,达到时空上的有机整合与有序运行,变“一次性开花”为“系列产品持续创新”,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第三,加强旅游廊道建设,有机串联类型相异、特色各具的景区景点,逐步由核心、放射双向联系向网络一体化发展,构建核心―节点―网络型区域旅游新板块,并适时与淄博、潍坊等外廊区域实施链接,依托山东旅游的双核――济南与青岛,构筑一个区内一体、区外联动的新核心―边缘结构,共创山东半岛蓝色旅游新品牌。

2.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区域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要素发育滞缓,仅凭市场机制调节短期内难以创造区域旅游联动的充足条件,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对旅游经济过程多方干预,直接支配旅游资源,主导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实际推动者。滨州与东营两市刚刚启动旅游,旅游企业力量薄弱,市场主体责任无力承担,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区经济壁垒盛行,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通与整合受阻,区域间旅游企业的联动举步维艰。而要清除区域旅游联动的深层次制度,创建区域旅游联动的良好大环境,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在政府主导型旅游联动模式下,两市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突破地域行政区划,密切合作,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构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平台。一要加快培育本区域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协调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要优化本地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开放本地市场;三要合理分工,突出地区优势,积极开展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发展跨市旅游经济实体,在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上互通有无,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3.打造精品,联合营销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篇8

[提要]基于生态型品牌关系理论,通过对我国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基本思路,分析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中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构建应思考的几个问题,这对构建和谐的生态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促进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品牌关系;区域农产品;构建

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是指区域农产品品牌与农产品品牌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实质就是建立区域农产品品牌生态系统中系统成员之间良性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和谐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为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壮大提供条件,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意义

(一)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有助于认识和研究区域农产品品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相关品牌、资源和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有助于提高组织运作和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区域农产品品牌“生态环境”;有助于发展和谐的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促进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成长。

(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有助于传统农产品品牌关系理论的发展和更新,从而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并更有实效的区域农产品品牌经营理论,为区域农产品品牌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三)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完善有助于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准体系的确立是区域农产品品牌保持常胜不衰、避免品牌声誉风险的必要措施。

(四)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能改善区域农业产业链的关系。地方在培育农业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完善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机制,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形成融产供销于一体、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紧密联系的农业产业网络,从而建立起健全的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链的形成。良性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链又将维护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稳定,巩固农业产业化成果,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能更加有效地平衡企业、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关系。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能在企业发展、农户获利、政府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三者间关系的平衡,从而有利于整个产业、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构建的几个关系

(一)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体系,将有助于企业与外部相关品牌之间的合作,并为内部品牌线的延伸与管理提供理论和思维基础。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体系应具体从农业企业外部、内部、市场角色与组合作用等四个方面构建关系主体。

(二)区域农产品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区域农产品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体系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影响方式、作用大小,将为企业明确品牌传播对象、品牌塑造方法和途径的选择提供理论和思维基础。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企业、地方政府与农户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生产立足于相对狭小的行政范围内,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农业龙头企业则处于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共同体的主导地位,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农业产业链各个节点、各个主体有协调管理功能。农业产业化广泛地涉及到广大农户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并对产业链各方面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区域农产品品牌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该关系体系以及资源对企业品牌关系经营的影响方式、作用大小,对企业如何获取、利用与分配有关资源来支持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该关系体系以及环境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塑造的影响,将有助于为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经营的环境理念的环境工具的使用提供指导。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环境。根据环境对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服务性质,将环境分为以下三类进行研究:一是源环境,这是区域农产品生产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二是汇环境,能够吸收、消化、接纳区域农产品品牌要素。三是渠环境,如交通、通讯等,为物质、能量、信息、资源等输入或输出起着疏导、传递、运输,即分配物质、能量、信息等作用。

三、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建立区域农业价值链关系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家波特(Porter M、E、)认为,企业的每项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那么所有企业的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而每一个企业并非每一项经营活动都处于优势竞争地位,往往是在价值创造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具有较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这时,如果能将在各个经营环节上分别具有优势的企业整合起来,分工协作,创造整体价值,则会减少在这条价值链上许多企业重复低效的活动,从而提高整条产业价值链的总体效率,进而使其中的各个企业受益。在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与经营活动不断趋于集中,聚集的过程引发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等要素的汇聚和扩散。各要素的汇聚和扩散加速了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形成,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完善。随着区域农产品品牌名牌效应的不断扩大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不断完善,区域农业价值链关系中各个主体的利益也随之扩大。依据价值链关系进行专业分工协作,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则可保证各方的利益。

(二)建立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首先,从价值链整合角度看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要提高整条产业价值链的总体效率,进而使其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受益,就应该对各自优势进行价值链的整合。农户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基础环节,失去了这个环节,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建立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以农户为主,不具备组织规模生产和经营条件,很难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亟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政府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要不断加大扶农支农的力度,指导农民成立和运作相应的农业合作组织,帮助农户做大做强以体现出整合优势,加强农户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和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议价能力,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广大农户的利益。政府肩负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在价值链整合中,政府更多的是起指导与监督的作用,政府应着力建立高效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为区域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适度,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户及各产业化主体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各主体应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链运作框架内,建立一 套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政府需要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这是三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再次,地方政府在价值链整合中的职能定位问题。政府应有明确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策略,健全的服务体系。明确的政府策略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区域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应加强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

(三)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与地理标志保护和防范声誉风险的问题。从目前国内外的经验来看,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成功建立基于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品牌声誉,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品牌声誉离不开地理标志保护与声誉风险的成功防范。

地理标志保护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化组织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保障农产品市场秩序,有效促进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完善。但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众多的生产主体使用统一品牌,将会带来较大的品牌声誉风险,乃至危及到区域品牌农业建设全局。加上更难以控制区域外仿冒产品的冲击,品牌声誉风险进一步加大。区域农产品品牌如没有特别加以保护就难以明确知识产权,产权保护也比较困难,因而容易产生“公地悲剧”的现象。各种品牌危机事件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声誉构成了严峻挑战,对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建设产生了巨大冲击。

取得地理标志保护并不是就没有风险,我国地理标志的现状令人担忧: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技术进步慢,科技含量低,产销不协调,品牌不突出,地理标志经济的“比较优势”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没有完整的生产标准体系,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关系和品牌关系,相当多的地理标志保护不到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秩序混乱。需要政府加强执法力度,对地理标志进行有效保护,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实施生产标准体系和地理标志使用的认证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相关各方面要协调机制、充分合作完善区域农产品品牌的产业链、价值链,合力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

上一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范文 下一篇:陈小卉照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