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赏析范文

时间:2023-10-09 18:59:04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1

内容美古代诗歌在内容方面可分为思乡诗、边塞诗、爱情诗、赠别诗、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言志诗等。在赏析时,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诗,然后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志趣。如《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陈子昂前思古人、后念来者,感叹人生有限、壮志难酬,读后一种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古诗,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山行》(杜牧)等都属于写景诗,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当然有的诗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既可以是思乡诗,又可以算作写景诗;《黄鹤楼》(崔颢)既是怀古诗,也是写景诗,还可以归到思乡诗里。但大部分诗都可以在以上类别中找到较为明确的归属,可以根据所在类别从内容上加以赏析。

想象美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在通常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意大利的维柯也认为“诗只能用狂放淋漓的兴会来解释,它只遵守感觉的判断”。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是诗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李白“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想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是想象;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也是想象,大胆超俗的想象,营造了诗歌所特有的意境,再造了一个瑰丽奇绝的世界。品味诗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联系作者借以想象的媒介,或山,或水,或情,或理,品出诗人的旨意,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赏析吗?

音画美诗歌与绘画、音乐等很多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通之处。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不妨就其《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看一下。首先是构图简洁明快,大漠、长河、孤烟、落日,都是表现奇特壮美的塞外景色的特有事物。大漠辽阔无垠是面,长河蜿蜒而行,孤烟直冲云霄是线,落日是圆。其次笔力苍劲,“漠”是“大”,“烟”是“直”,“河”是“长”,“日”是“圆”,四个形容词逼真传神,真乃神笔。在用色上,黄沙、灰烟、白水、红日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不仅王维的诗,很多写景诗都可以从绘画的角度,从构图、线条、用色上加以赏析,像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等都可以从这个角度赏析。除了绘画,还可以从声音这一角度来欣赏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是以动写静,有着禅者的虚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是借猿声表达船行之快,突出李白的兴奋与喜悦;“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是作者在繁华欢娱的歌管笙箫中听出了亡国之哀。很多诗用声音叩响了我们的心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用耳朵来欣赏。

修辞美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表达效果,这应该就是修辞。而生动、形象、凝炼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因而大部分诗歌不约而同地采用修辞来写景抒情,表情达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运用对偶,景象开阔,笔势流荡,接着连用两个比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映水中如天上飞来明镜,云结天上似空中平添海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都用了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形象感人。其他如设问、反问、借代等修辞在古诗中也较为常见。立足古诗内容,把握修辞特点,说出其表达效果,对于一名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算是达到应有的欣赏水平了。

炼字美如果从以上角度不好赏析,可以试着找一下诗中精彩的字、词,揣摩一下其妙处,体味一下古诗的炼字美。所找的词也许是诗眼,也许是一个动作,一种色彩,一个表示数量的词,但一定要说出令人信服的依据。如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片”极写玉门关渺小,“孤”字既写出环境的旷阔悲凉,又暗示远征兵士的愁苦境遇。再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个动词“生”与“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海日初生,春来江上的景象,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感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用了“早”和“新”,来写早春景象,因是“早莺”才争“暖树”,因是“新燕”故啄“春泥”,不仅写出了初春特有的景物特点,而且隐约可以感到诗人喜迎春天的愉悦心境。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分析,并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引导读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欣赏该词所表现出来的优美意境和作者纯熟的写作技巧。

在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中,柳永的社会地位最低,但名气很大,他开拓慢词,转变词风,勘称中国词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柳永对词的贡献及《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创作背景

柳永一生大力开拓慢词,柳词中慢词占到十之八九,之后苏轼、陆游等人继起,慢词遂行。慢词的成熟,使词获得了增加表现力的物质基础,得以表现更加丰富的感情和社会生活,最终发展成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骄语、唐之诗、元之曲”并架的‘一代之文学”。不仅如此,柳永还以市井生活人词,打破了唐以来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始终囿于上层社会的享乐及风情的局面,使词返回民间。他精通音律,善于铺陈,语言明白晓畅,并常以理俗语言人词,形成了熔雅俗于一炉的独特风格,使词成为家喻户晓的市民文艺,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影响范围。从“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侧和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柳永影响之广和人们对其评价之高。

柳永生活在北宋经济繁荣的仁宗时期,其时城市兴起,像杭、沐这样的大城市均规模宏伟、人烟稠密、店铺林立、物资充衍。柳永仕途受挫后,先后多次外出漫游,足迹遍及苏州、扬州、杭州、会稽(含绍兴)、长安、成都等地。这几次漫游,涤荡了词人久困汁京的郁闷,开阔了词人的眼界,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长调,在词的内容上亦增加了对城市风光的描写,《望海潮·东南形胜》即是此中名篇。

2(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描写了宋初秀丽、繁华的杭州景象。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此词作于1003年秋,是柳永献给时任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门禁甚严,柳永因久不得渴见,便作此词,教歌妓歌于孙何席前,孙折服其文才,于是请其人座。这首词一创作出来,即引起轰动,“流播甚广”,据说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虽不足信,但其影响可见一斑。原词如下: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烧堤沙,怒济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现,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络络钓支莲娃。千漪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贫烟霞。异日国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魔望海潮》这一词牌是柳永首创的。取此名,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放地。

词的上闽写白天的杭州,突出其美丽、富庶。“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指杭州的地理位置;“形胜,,是指地理形势重要、交通便利,而“胜”还有世人瞩目、兴旺发达之意。杭州历史上就是江南地区的名城:春秋时代,先属吴,后属越,是吴越争霸之地,秦代定名为钱塘县,隋改名杭州,到了宋初,这里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东南名郡。仁宗皇帝曾在诗中称赞它“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江吴都会”,杭州位于钱塘江北岸,又因五代吴越建都于此,故称“江吴都会”,一作“三昊都会”,《水经注·浙江水》谓吴兴郡、吴郡、会稽郡,世称三吴。钱塘旧属吴郡!s1。杭州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历史悠久,正所谓“钱塘自古繁华”。在这一句中,前两个分句形成对偶,“东南形胜”是从地理角度写杭州的重要,“江吴都会”是从历史的角度写杭州的悠久,最后以“钱塘自古繁华”从史地、时空两个角度进行总括,虽字数不多,但容量很大,增加了词的表现力。难怪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 “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句勾勒提缀,有千钧之力”,此句亦是全篇的统领。

接下来作者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家”。此句就如电影镜头的伸缩,先从远处拍照:城外杨柳含烟,薄雾如纱,彩亭画桥,点缀其间,景色如画。然后镜头慢慢拉近:城内千门万户,微风拂过,帘珑轻摆,透出一派富庶安详的气象。接着,镜头再次拉升,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景式的场面:城内城外,各式建筑,各抱地势,檐牙错落;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好一个“参差十万人家”!《西湖老人繁盛录》中也写到杭州居民稠密,“回头看城内山上,人家层层叠叠,观宇楼台参差如花落仙宫。品之总觉太俗;潘间也曾在《酒泉子》一词中赞杭州之美,“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又过于矫饰,都不及柳永此句精练、传神,雅俗共赏。在这一句中,柳永不像前人小令那样,单镜头的表现一刹那的感觉或一事一物,而是由外向内,由远及近,由自然景物到人文景观,开合起伏,有首有尾,铺叙漫衍又脉络清晰,体现出层次结构的多重性。以上是远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则是近看。在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边,高人云端的大树环绕着江堤的沙路,绿树白沙,清风入怀,给人以清凉幽静之感,这是写静景;钱塘江中奔腾的江水卷着雪白的浪花,壮阔雄奇,这是写动景。动静相偶,相映成趣。“天堑无涯‘’则是总括钱塘江是一道阻挡北方敌人的天然屏障。此句赞赏钱塘江的雄伟、壮阔、险要,写出了杭州美丽之外的另一面—雄奇。水陆交通便利,带来市民的富庶,市场的繁荣:“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竞豪奢”。“珠巩”,此处泛指珠宝等贵重商品;“罗绮”,泛指纺织品。金银珠宝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续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精美豪华、竞相斗艳。作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当时杭州居民富足、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之景。

上阂中四句写了三个层次,呈总分之势:第一句总写杭州的“形胜”、“繁华”,第二、三句写杭州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第四句写杭州物阜民丰的人文景观。时间上由古及今,空间上由远及近。写法上由“烟柳画桥”“参差十万人家”的浮光掠影式的概写,到“市列珠现”“竞豪奢”的细致人微的特写,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但是,杭州的最美所在不是她的建筑、财富,也不是钱塘江,而是西湖。她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是杭州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提到杭州就不能不提西湖,接下来作者就围绕着西湖来作文章了。

下闽写傍晚的西湖,突出杭州的繁华。

“重湖叠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作者首句便点西湖。西湖旧名钱塘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因此,柳永说“重湖片是指它兼有外湖、里湖之秀 。“嗽”,山峰,“叠嗽”,即重叠的山峰。明丽的湖水倒映着清幽的群峦,微风过处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于是作者以“清嘉”给西湖以总的评价:清秀、明丽、浓淡相宜。这一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时间上,其与上阅相继,仍是白天的景致;在内容上,却与以下西湖月夜密不可分,过渡巧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写湖边桂花飘香,湖中广植荷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指荷花种植广泛;第二层意思是用典,“三秋桂子”隐含了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职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诗句,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的诗句,这是“用典,,与写实相兼。人神相通的美丽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为下文描写杭州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张本,而“十里荷花”则为下文“采菱俘做伏笔,下文便自然而然地写到西湖的人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臾莲娃”,“羌管”,笛子,因其出自羌中,故称羌管。“弄”,吹奏。“晴”,指风和日丽的白天:“泛”,声音飘荡。这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烘托“笙歌盈沸,口夜不停的景象。西湖岸边,笙管悠扬,菱歌回荡,鹤发童颜的老人悠然垂钓,天真烂漫的孩童喧闹嬉戏,一片太平盛世的生动景象,这是杭州普通百姓的生活。“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则是达官贵人的纸醉金迷。‘千骑”,成千的马队。“高牙”,高大的牙旗,指将军用的旗帜,宋朝州郡长官兼知州军事,因此,此句中千骑所簇拥的将军当指孙何。这一句也是概写孙何出人酒肆歌馆时前呼后拥的威风场面。“听箫鼓”、“赏烟霞”道出了孙何的闲情逸志及文人雅士风度。至此作者选取了湖边市民、城中权贵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铺叙漫衍,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杭州的繁华景象。这也是全文的高潮,柳永不仅工于铺叙,而且更懂得精练,接下来作者就以极其简练的笔触收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是对孙何的美好祝愿:将来将杭州城的美景绘成图画,待到升任京官时,带进中书省和同僚们一起欣赏、夸赞吧!“图”,动词,绘画。“凤池”,是凤凰池的简称,它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因掌握政治机要的中书省与其较近,故以凤池代称中书省,此词中又代指朝廷。这两句是祝愿孙何早日升到中央去做官。虽是对孙何的祝愿,但也归到了对杭州的赞美上,首尾圆合,正是柳永的高明之处。

3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成就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3

他诗歌的影响力不仅在文化圈子里流传,同时也风靡娱乐界。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之广,连小孩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在传唱,青楼女子也因会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而身价倍增。

少年成名志在兼济

白居易,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并影响深远的中唐诗人。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一个小官僚家庭。青年时期家境贫困,使他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和体恤到了百姓的疾苦。他生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动乱时代,离乱使他较早地成熟。

白居易家境寒素,无法像豪门贵族的后裔那样,可以借赖祖上的荫庇,过上富足的生活,只能靠勤学苦读去博取功名。

他来到京城长安,这里文化隆盛,人才荟萃,他希望他的才学能得到达官显贵的赏识,能被举荐而取得一官半职,以实现其“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十六岁的白居易在这里遇到了一位有知遇之恩的贵人――大诗人顾况。

顾况擅长诗文,但生性狂傲,后辈的诗文他没有看得上眼的。当他看到眼前是一个年轻人,又听说他的名字,便笑着拿他的名字打趣道:“年轻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白居易的名字取自于《礼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顾况并非不知其姓名的出处,仅仅是和这个年轻人开一个玩笑。白居易将自己的诗篇呈送给顾况,当顾况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不觉一震,接着大加赞赏,说“有句如此,居易何难?”于是不觉迎门礼遇日:“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在顾况的大力推荐下,白居易一举成名。

但仅有文名还不够,尚须获得功名。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二年十一月,白居易被征召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开明的君主,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左拾遗为皇帝跟前的谅官,他屡次上书请革除弊政。为了反对宦官吐突承璀做掌握兵权的“招讨宣慰使”,他当面指责唐宪宗李纯的错误,由此惹怒了皇帝,幸亏有李绛的救护,才免于获罪。白居易写出了许多令“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使“执政者扼腕”,令“握军要者切齿”的讽喻诗。

元和十年六月,两河的藩镇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了当时力主讨伐藩镇的宰相武元衡。时年44岁的白居易,第一个做出快速反应,他上疏请求限期严缉凶手。不料,当朝宰相韦贯之等以白居易身为东宫官,却先于台谏“越职言事”,不免嫌恶。一些素来对白居易没有好感的人又趁机诬告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因为看花坠井而死,他还作《赏花》及《新井》诗,其行为有伤名教。于是,当年八月,奏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落井下石,说白居易不宜任地方长官,于是又追贬为江州司马。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李恒即位,自居易被召回长安。但眼看到皇帝荒于酒色,不管朝政,大官僚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他不愿卷入斗争旋涡。加之他论河北三镇的奏疏不被采纳,于是主动请求外调,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这次放外任,对白居易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对杭州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幸事。因为他在这里治理了西湖,使得在咸潮、江潮、干旱之患威胁下艰难生存的百姓,得以度过一个个“凶年”。

他在任内对西湖的整治和六井的修建,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杭州经济日渐繁荣。他在杭州写下的3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使西湖风光名声大振,也为以后的西湖开创了一个诗意的范本。

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白居易辞职回家,最后在家中病逝。

外任杭州治湖疏井

有关白居易的评说很多。很多学者认为,在政治上,左迁江州司马对他的打击最为沉重,这一事件,成为白居易一生的重要分界线。从此他由“志在兼济”,迅速而全面地转为“独善其身”,决心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

实际上,这个认识将白居易的思想简单化了。白居易一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他常言:“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与元九书》)。

“口不言”,是险恶环境下不得已的选择;而“重享受”是忧国忧民的“苦中作乐”。即使在逆境之中和避祸时期,“兼济天下”是他深植心底始终不渝的理想,兴利惠民仍然是他内心执着的坚持。

他在宦海几经沉浮,待环境宽松、少有羁绊之时,他便开始着手恤民济世的事业。白居易在知天命之年治理西湖和73岁高龄凿通伊河水利工程便是明证: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受命出任杭州刺史,他从长安绕道襄阳南下时,乘船行经无边浩渺的洞庭湖,当见“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酉殳酸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时,油然而生治水以供民生的宏愿,写下《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中有“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疏流如剪纸,决壅如裂帛”之句,抒发了他向往大禹那样治水安邦的宏愿和理想。他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白居易来到杭州,这里是他熟悉的地方。幼年时因避战乱,他曾随父母来过江南,江南宜人的气候和四时美景令他难忘。这次来杭州做父母官,身份的改变使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杭州因水而美,历史上也常常因水而患,江潮之患,湖水之患。因此,治水历来是杭州人的一个情结。做这里的父母官,能治水者必是好官。

杭州的形成是一部“山海经”。钱塘江从上游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漫长岁月中堆积下来,在钱塘湾大潮的顶托下逐渐形成了冲积平原。但在上古时,这里还是一片,而西湖为江海间一湾,群山环其三面如块形。秦汉时,由海湾变成泻湖,渐成湖泊。直到距今六七千年前,杭州一带有一宽度足以和现今的杭州湾相比拟的河口,大约距今2000年前左右才湮废,西湖正是此河口湮废的结果。

史载当年秦始皇初到钱塘,但见江面辽阔,欲达会稽而不可渡,只得解缆西行120里至富春江横渡而去。汉代以前的西湖仍有海潮出没,处于若有若无之间,汉晋时才有相对固定的湖泊。因地处武林山麓当时称武林水。唐代又因地处钱塘县境而称钱塘湖。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杭州既面临大海咸潮的侵袭,又常遭江湖的水患和旱魔的威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白居易来到杭州正逢大旱。天旱无雨,禾苗枯黄,人畜饮水困难。摆在

他面前最要紧的事就是解决缺水的问题。筑堤蓄水,灌溉农田,成了他抓的头等大事。当时的西湖被称作钱塘湖,也叫上湖。这是因为,它的北部还连接着一个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但那时的西湖年久不治,淤泥堵塞成患。当时西湖湖岸虽有旧堤,但太低矮,又年久失修,下大雨时,湖水横流,难于蓄存;到了天旱时,湖水又不足,难于灌溉。加之豪强占湖为田或擅自泄湖以溉私田,农人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

了解到钱塘湖水利情况和民情后,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调集民夫清挖西湖的淤泥,在上下湖的连接处修筑了一条拦湖大堤。他还颁行水量调蓄措施,使千顷良田有充足的水得到灌溉,顺利度过了荒年。为了确保用水的充足与公平,他选定二位“公勤军吏”专管西湖之水,严禁破坏堤坝和盗泄湖水的行为。并设圣塘闸等三闸。闸门每日定时开启和关闭。使湖水循环往复,也让下游的农田得以灌溉。

白居易的这一举措,使西湖的性质从此改变,它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了一个人工湖泊。这项治湖工程确保了千年来西湖灌溉的功能,泽被万代百姓。

此外,白居易还疏浚了杭州城区内的六口老井,并广辟水源,解决民生用水问题。

杭州濒临钱塘江,由于受钱塘江咸潮的长期侵蚀,淤积成的陆地盐碱性很重,地下水咸苦不堪饮用。这座在隋代就已设为郡治的江南名的城中居民却只能饮咸苦的井水,到西湖取水还有一段距离,到四周山中溪涧取水,路途更远。自唐宋至明清,解决饮用水的来源,都是事关城内居民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

第一位全面着手解决杭州居民汲井取水问题的官员当推李泌。李泌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至兴元元年(784年)任杭州刺史期间,开治六井。南宋《乾道临安志》说李泌“为杭州刺史,引湖水入城。为六井以利民,为政有风绩。”

李泌始建的六井,不是从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水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过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类似于蓄水池。建造六井的工程包括入水口、地下引水管道、出水处与蓄水井等部分。先在西湖东侧地下挖入水口,并设水闸,再在入水口与城内出水口之间的地下开掘深沟作为引水渠道,沟底低于西湖水底,沟内砌石槽,槽内安装竹管为输水管。又在出水处开挖大池,池壁池底砌以砖石,用以蓄积饮用水。这样,只要西湖不干涸,城内井中就淡水不竭。

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造六井已经四十年。这时,地下引水管道已被淤塞,水流不畅,影响了城内六井的供水。白居易继续李泌这一利民业绩,彻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他在《钱塘湖石记》中写道:“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宜数察而通理之。”

白居易疏浚六井的工程并不顺利,当时有些人出于自身利益,找出种种理由加以反对。有的人认为,放湖水灌田、抗旱救灾与疏井蓄水供民用两者有矛盾,湖水用于灌田,则会造成“六井无水”;有的认为,湖水浅了,水源不足,影响流量,也会使六井缺水。

对于这些意见,白居易翻查了西湖水域的历史资料,又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了合理的分析。他认为灌田与蓄井水供居民饮用,两者完全可以兼顾。西湖的湖堤加高了,蓄水量也增大了,湖水“不啻足矣”,何况“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则泉用有余”,担心湖中无水是大可不必的。而且“湖底高,井管低”,那种以为水浅会影响管道流量的疑虑也是多余的。

白居易经过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开始在李泌建井的基础上,全面着手进行引湖疏井,耗时约半年左右,完成了这一利民工程。

西湖的整治和六井的修建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杭州经济日渐繁荣,人口也迅速增加。据《乾道临安志》记载:“自陈置钱唐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口一十六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在一百多年间,杭州户口增加了近五倍。

当时,杭州城北武林门

带,由于大运河的通航,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城东南的江干一带,成为海外贸易的码头。江中海舶云集,市区内商铺众多,所谓“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俨然成为东南一大都市。到宪宗时期(806―820年),杭州已是“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一千二百万缗的二十四分之一。

永远的西湖永远的白居易

今天在杭州西湖的东北角,圣塘路的北头,有一个圣塘闸,是西湖最早的水闸“石函三闸”之一。年代久远,石函三闸的另两闸都已无迹可寻,只有“圣塘闸”,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不过,今天人们记得“圣塘闸”,却不是因为“闸”,而是因为“圣塘闸亭”亭壁上的那篇《钱唐湖石记》的作者:一千多年前的杭州刺史、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圣塘闸是白居易当年治理西湖的遗剩。他撰写的《钱塘湖石记》,留记着他治水惠民的拳拳之心。因此人们说,阅读西湖要从“圣塘闸”开始。

在这篇不足千字的《钱塘湖石记》中,他述说了治湖疏井、引水灌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谆谆告示后来者要合理地管理与利用西湖水。灌溉农田在当时是件大事,他计算出,放湖水灌溉农田,湖水“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即一昼夜),可溉五十余顷”。对湖水有专门机构管理,放水时有专人负责看守'定时间,量水位,“节限而放之”。

文中规定在遇到大旱时,减少百姓申请放水的程序,百姓可直接报告给州里,由州里通知管水所直接取水。他严禁破坏堤坝和盗泄湖水的行为,对违反规定者设了一个今天看来十分环保的惩罚的条例:如果穷人破坏了西湖的堤岸,就罚他去种树;如果富人破坏了堤岸,就要到水里面去捞水草。

据说白居易离开杭州时,把官俸留在州库,作为公家缓急之需。在白居易以后,不少杭州官员仍遵循白居易在那篇《湖石记》中的叮嘱,注意修治六井与两湖,使得西湖的水利工程得以泽被千秋。

公元825年,白居易任满离杭。面对西湖,他一往情深:“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因为这是白居易“志在兼济”思想的真实体现,是他一生最大的慰藉。他走的那天,杭州十万百姓扶老携幼夹道送行。人们提着酒浆,相送十里,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感念之情。

看着这位父母官渐行渐远,风中传来诗人的告别:“耆老遮旧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哪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可见他念兹在兹的,永远是人民的福祉。

读到到这里,你或许会问:阅读西湖为什么要从圣塘闸开始?那个充满诗意画意的白堤呢?那不是白居易当年治理西湖的遗剩吗?但史学家们却无情告白:白堤原称“白沙堤”,并非白居易所筑。白居易修筑的长堤名日白公堤,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早已湮没得不见踪迹。现如今的白堤早在白居易筑堤之前就存在了,而白沙堤是何人所筑?这条堤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已无从知晓。

一条白堤是无迹可寻,而另一条白堤是无史可寻,而杭州人却愿意将这两条堤合二为一,并指着白沙堤言之凿凿:这就是白公所筑之堤,这就是白堤。

其实,这又有何不可?杭州人喜欢这么说,这是民间的认定。要知道“杭州若无白与苏,风光一半减西湖”,杭州最著名的两位治水者,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自居易和坡。因为有了大诗人白居易,有了充满诗意的白堤,西湖才情意绵绵了千余年。

史载白居易主持的水利工程并非仅有西湖,在白居易七十三岁高龄时,还凿通了伊河险滩。当时他眼见洛阳附近的伊河船民,在冬季盹须涉水背纤拉船过险滩,十分辛苦,兴利恤民之心又激发他“誓开险路作通津”,于是抛散家财,领导疏浚,凿通了龙门潭以南的八节滩和九峭石,航道遂大为改观。

在白居易凿通伊河险滩后的二年,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75岁,病殁于洛阳家中。唐宣宗追赠谥号“文”,并亲自作诗以悼祭:“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做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宇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乡一怆然。”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4

诗歌赏析应体现在两个层面:欣赏和鉴赏。它们的差别在于:欣赏的层次低一些――读一首诗歌觉得写得好,知道好在哪里;鉴赏的层次高一些――不只是觉得好,还能说出为什么好,即所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先谈诗歌欣赏。

如何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整体阅读,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立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所在。我们欣赏诗歌,首先就要弄懂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如何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者说这么多的诗歌我们怎么分得清、记得住哪些有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呢?综合运用以下方法,或许对我们有所帮助。

1.看诗歌标题,初探诗人的情感表现。

不少诗歌的题目就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题中含有“送别”字样的,往往表现依恋、珍重、别愁等感情。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有些诗题一眼就可以看出表现何种情感。比如《春夜喜雨》中,一个“喜”字就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露无疑。再如《钱塘湖春行》,在春天里游湖踏青,能不欣喜?所以,读诗先得好好读诗题,这有助于你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人个性,深入理解诗人的情志抒发。

我们都懂“诗言志”,“志”是什么?“志”是指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抱负、志向、理想、情怀等等,这个“志”更多的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虽然同一个诗歌流派里的诗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是,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乃至于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甚至于同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等,都是有其个人特点的,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而这正是我们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的参考点。比如陶渊明崇尚自然,向往自由,不想受拘束,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甘愿过隐居生活。《归园田居》、《饮酒》就是反映了这种心态。同属豪放派诗人的苏轼和辛弃疾,也不可能只是一个“豪放”之词就能概括的。李清照南渡前后的思想感情,也有很大差别。

3.巧借关键词,分类理解记忆。

诗歌众多,思想感情复杂,给我们记忆带来不便。我们可借助关键词进行概括,将表达相似情感的诗歌归为一类。比如:

关键词:

忧国忧民――《泊秦淮》、《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理想壮志――《行路难》、《望岳》、《登飞来峰》、《观沧海》、《己亥杂诗》等。

喜悦赞美――《钱塘湖春行》、《西江月》、《秋词》、《如梦令》等。

离愁思乡――《相见欢》、《夜雨寄北》、《秋思》、《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等。

友情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揭露同情――《石壕吏》、《卖炭翁》、《山坡羊》、《观刈麦》等。

悲愤凄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

用一些简短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后,理解记忆也就不难了。在回答具体问题时,只要围绕关键词语组织语言就行了。

二、熟悉类别,感知诗歌的内容

欣赏诗歌起码要读懂诗歌写些什么内容,诗歌的内容又由于诗歌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所以,准确感知诗歌内容就要熟悉诗歌的类别。

叙事诗要知道所写的是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要看懂所写之事和诗人情感抒发之间的关系。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叙写了一件以烧炭谋生的老人被宫市掠夺的事。通过烧炭老人这一形象,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老人的同情,对统治者剥削劳动人民的痛恨与批判。而《琵琶行》一诗中,虽然叙述的是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但也有对作者自己命运的联想,有对妇女的同情,对社会的控诉,更有同病相怜的感伤。

咏史类诗要知道诗中所涉及到的历史。诗人咏史一方面往往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抒写个人的情怀;另一方面也是借古伤今,对现实表示不满。咏史诗内容一般比较深刻,初中阅读材料涉及不多,只是个别诗作有相关内容。比如杜牧的《江南村绝句》,从字面上看全是写景,实际上却蕴含诗人怀古讽今的情怀――风景依旧,寺院尚存,而笃信佛教的南朝统治早已灭亡,同样信佛的唐王朝是不是应该吸取点教训呢?诗人在怀古中含蓄地表达了忧国之情。诗人的另一首《泊秦淮》也是这样,借商女唱亡国之音,怀古伤时,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送别诗常在写景中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依恋之情。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来衬托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们看到的雪越大,天越冷,越能感知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不舍之情。

写景类诗歌要明白诗人借景抒情的特点,这样的诗歌很多。生活中花花草草这样的小景,往往是愉悦欣喜情感的抒发;高山大海这样的巍峨壮阔之景,通常是诗人理想志向的寄托。比如杜甫的《望岳》,泰山的高大神秀,正是为诗人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作陪衬。

诗歌的分类并不绝对,我们只要基本熟悉其类别特点,对帮助我们感知诗歌内容就有作用。

三、理解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

欣赏诗歌,不能一点不懂意象。何谓意象?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个人感情不是直接流露的,诗人也不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读者(可能没哪个诗人在吟诗时先要考虑别人怎么理解自己的感情)。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讲究的都是含蓄。

以下几种常见意象的含义应该记住:

夕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念思乡之深切。所以,诗歌中夕阳往往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比如《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就是如此。

月――思乡的代名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这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月”还表现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比如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坚强的品性(傲霜),清高的气质,隐逸、不随流俗。比如陶渊明的诗。

梧桐树――凄凉、悲伤、愁苦。比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

所以,只有熟悉诗歌中的意象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倾向。

四、体会意境,描述画面的内容

意境是诗人截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很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歌,尤其是抒情诗,一般都会借助景物描写来达到抒情的目的,景美而情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而美妙。我们欣赏一首诗歌,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将一个个具体的景物构成一幅画来看,临其境,感其情。二要能将意境所构成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就应试来说,这一点也很重要。不少地方的考试,就将学生能否看懂画面作为考点,要求学生用语言描写或描述诗歌中层现的画面。比如:

山居秋螟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本诗所描绘的画面很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画线句子的画面内容作描述。

这种考题的目的就是看看学生有没有看懂诗人所写之景,有没有立体地欣赏诗歌画面的能力,去感受画面之美,进而感受诗人的情。我们如果没有这种欣赏能力,那就很可能将画面描述做成了诗歌句子的翻译,那么诗歌的美也就无从说起了。

在画面的描述上,要注意画面的色彩、景物的层次,甚至还能听到景物发出的声响。比如例诗中的“清泉石上流”一句,在体会意境时,就仿佛听到水流动时潺潺的声音,这样描述起来才切合诗歌的意境。

五、认识修辞,正确理解诗意

从语言的层面来看,欣赏诗歌,还必须认识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一般的修辞方法,比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诗歌中也是常用的,我们认识这类修辞问题不大。但有些修辞如果不认识,就会带来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偏差。比如“互文”这种修辞方法。

互文,又称互言、互见、错举等。其特征是上下文(句)的文义互相呼应,互文见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说来,就是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上下文句里(有些同一个句中也有),上文省去了下文要出现的内容或词语。比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林寒涧肃。”――《三峡》

例①中“物喜”与“己悲”互文。意为“物喜物悲,己喜己悲”。例②中“寒”与“肃”互文。意为“山林山涧清冷寂静”。

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互文,能使文句精炼含蓄、节奏明快,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我们欣赏诗歌,如果不辨互文,就会对内容理解错误,甚至闹笑话。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能理解为“秦朝时的月亮照着汉朝的关隘”。

如何认识互文?一要掌握特征,二要多看多积累,三要在阅读具体诗歌时,出现内容上不好理解,或对具体的对象理解出现矛盾时,或感觉在叙事写景中分述太明显或分工太细时,要有意识地用互文对照,这样对诗意的理解才准确。比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如果不用互文理解,就会对具体对象的理解产生矛盾――开了东厢房的门,却要跑到西厢房里去坐,难道东厢房无凳可坐?又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分工太细,如果不用互文,则无法理解――难道寒水有烟笼罩,月光只笼罩沙地?再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观刈麦》

“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运用修辞特别是互文的修辞,对欣赏诗歌、理解诗意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鉴赏诗歌,虽然这不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但是,懂得一些简单的鉴赏方法,无论对欣赏诗歌,还是应答诗歌阅读考题,都有好处。

如何鉴赏?下面仅以写景诗为例,作简单介绍。

写景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是借景来抒情。看出“借”的技巧,看出“借”的方法,鉴赏诗歌才能有所依据。我们可从以下角度来鉴赏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技巧:

一、抓住特征刻画

诗人写景,必须写出景物的特征来,特征越明显,情感的抒发也就越发的真切,情和景也才能达到交融。所以鉴赏一首好诗,如果能从景物的特征人手,诗歌的妙处也就能看出来。比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借秋天之景,写出“红枫叶”这一特征,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动静结合描绘

绘画从色,是静态的艺术;音乐从声,是流动的艺术。能绘声绘色才是妙笔。诗人写景动静结合正是这样的妙笔。从动静结合的角度鉴赏诗人的写景之法,更能体会到所写之景的生动与形象。比如,刘的《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好一方“明镜”,好一个“万点声”。雨后池塘水平如镜,湖光山色尽映镜中,静谧得如同仙境。春风忽起,杨柳似有知,欣喜中乘风起舞。身上雨珠纷纷抖落,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之声。动景和静景相结合,构成了,幅绝妙的有声有色的雨后春景图,诗人的喜爱之情自不待言了。

三、虚实结合点染

眼中所见为实景,想象之像为虚景。诗人写景由眼前所见之景铺开,以想象之景点染,虚实结合,使得景物更为美丽,画面更为开阔,意境更为深远。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眼前的春雨,已令诗人欣喜不已,而天晓之后沾满春雨的红花姿态,那又该是如何的迷人呢?

四、多方衬托

衬托是诗人写景常用之法,艺术效果强烈。比如:

1.以声衬静。比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人采用以动显静的手法,以“钟磬”的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院的幽静,从而以动映静,给人以静的感受,收到“鸟鸣山更幽”般的强烈艺术效果。

2.以乐衬悲。以美景衬悲情,比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见到这些景物本应是愉悦而欣喜的。但因感时恨别,所以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因为国都沦陷,山河破败,昔日的繁华景象被一片荒凉所替代,诗人见到如此美景反而顿生悲情。这种以乐景衬悲情的手法,就使悲情更悲了。

3.以悲衬悲。以悲景衬悲情,比如马志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短短28字,以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衬托得淋漓尽致。

五、修饰语言

体现在两个方面:

1.巧用修辞。

上文说过,写景诗几乎都要用到修辞方法。限于能力,初中学生鉴赏修辞,主要放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上。诗歌中这些修辞的作用和在散文中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借鉴对散文修辞手法运用作用的分析方法,来鉴赏诗歌中的修辞运用。比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水的多情有义。

2.推敲词语。

贾岛为了到底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揣摩了很长时间,后人便有了运用词语的“推敲”之说。诗人推敲词语是狠下一番工夫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鉴赏诗歌,不能放过对词语的分析,最好抓住最具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来分析。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体会一下“争”字的表达效果――不仅描写几只早莺争占朝阳的树枝的情态,画面生动活泼,而且,一个“争”字,使我们仿佛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声,更体会到春天带来的蓬勃生气。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5

语文科目考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应突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目标的考查,具体表现为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四、鉴赏评价: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五、表达应用: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六、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其中阅读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种能力:分析能力(包括对字词句、段意、文意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还可以细分为分析句子词语结构能力,归纳概括文意、文章主旨的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包括赏析词语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等)。

考点阐释

近几年来,各地中学语文的考试形式与内容越来越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更能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题型层出不穷,题型灵活多样,特别是开放性试题的大幅度增加,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大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把语文学活了,更做到了学以致用。

由于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在于它多方向的解题思路和多元化的正确答案,能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意识的发挥,使学生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延伸,学习生活向社会生活延伸,课内学习向课外操作延伸,有利于培养全面的现代人才。所以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命题者逐渐把诗歌鉴赏列入了考试内容,对古诗文的考查也趋向于开放型,而且题型新颖,别出心裁。例如: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荣誉,我们向“古仁人”学习应有“________”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等。这类试题的设计,既没有脱离课本,又联系了实际生活,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缩短了文言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根据教学改革的形势和教学实践预计,诗歌鉴赏题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成为今后中考的必然趋势。

技法点拨

有关诗词赏析的考查内容一般有这样几个方面:划分诗句节奏、分析诗歌内容、诗词语言的理解、艺术特色赏析、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比较诗词(文)的异同。命题的文本偏重于古诗词曲,现代诗歌的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客观选择题:一种是主观填空、表述题。

解答此类题目,除了我们平时要多读诗歌,并阅读一些有关的赏析评价文章,以开拓思路,扩展知识,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外,解题时,还需注意以下四点:一、运用选项,综合比较;二、结合背景,揣摩分析;三、品味语言,把握意蕴:四、想象意境,体验情感。

典例在线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坐落在今天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年)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典例解析

第(1)题是一个开放题。重点考查的是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带着问题,根据注解,先了解背景,总体理解诗歌内容、形象,再分析本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形成对仗、互相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但如果考生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第(2)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重点语句鉴赏的能力。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也可能是诗人醉眼朦胧中的幻景。参考答案:第三联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使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解题引路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6

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据说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汽车走过的临平镇,是以释道潜的一首“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的绝句出名;而超山北面的塘栖镇,又以南宋的隐士,明末清初的田园别墅出名;介与塘栖与超山之间的丁山湖更以水光山色,鱼虾果木出名;也无怪乎从前的文人骚客,都要向杭州的东面跑,而超山皋亭山的名字每散见于诸名士的歌咏里了。

超山脚下,塘栖附近的居民,因为住近水乡,阡陌不广之故,所靠以谋生的完全是果木的栽培。自春历夏,以及秋冬,梅子、樱桃、枇杷、杏子、甘蔗之类的出产,一年总有百万元内外。所以超山一带的梅林成千成万;由我们过路的外乡人看来,只以为是乡民趣味的高尚个个都在学林和靖的终身不娶,殊不知实际上是他们却是正在靠此而养活妻孥的哩!

超山的梅花,向来是开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极粗极大,枝叉离披四散,五步一丛,十步一坂,每个梅林总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故而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到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我一个雪海;而汇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胜地,大抵总在汽车站西南,超山东北麓,报慈寺大明堂(亦称大明寺)前头,梅花丛里有一个周梦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围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大明寺前的所谓宋梅,是一棵曲屈苍老,根脚边只剩了两条树皮围拱,中间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树。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丝网罩住的。树当然是一株老树,起码也要比我的年纪大一两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却不敢断定。究竟如何,还得去问问植物考古的专家才行。

出大明堂,从梅花林里穿过,西面从吴昌硕的坟旁一条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顶去的大路了。到了半山的竹林边的真武殿外,超山之所以为超,就有点感觉得到了;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

从中圣殿再沿石级上去,走过黑龙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顶,第一要使你骇一跳的,是没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门。到了这里,你才晓得超山的奇特,才晓得志上所说的“山有石鱼石笋等,他石多异形,如状”:诸记载的不虚。实实在在,超山的好处,是在山头一堆石,山下万梅花,至若东瞻大海,南眺钱江,田畴如井,河道如肠,桑麻遍地,云树连天等形容词,则凡在杭州东面的高处,如临平山黄鹤峰上都用得着的,并非是超山独一无二的绝景。

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则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栖镇上,不可不去一到。在那些河流里坐坐船,果树下跑跑路,趣味实在是好不过。两岸人家,中夹溪水;走过丁山湖时,向西面看看独山,向东首看看马鞍龟背,想象南宋垂亡。福王在庄(至今其地还叫做福王庄)上所过的醉生梦死脂香粉腻的生涯,以及明清之际,诸大老的园亭别墅、台榭楼堂,或康熙乾隆等数度的临幸,包管你会起一种像读《芜城赋》似的感慨。

游过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黄米饭的人,尽可以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

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

(选自《达夫游记》,有删改)

·【赏析】

郁达夫这篇游记通过描写看梅花、登超山、游塘栖三个方面,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对浙东山水的喜爱之情,如文中的多处赞赏性描写,“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到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成一个雪海”。同时本文也蕴含着动乱社会里文人的苦闷之情,如作者反复流连往返于梅林山水、寄托情怀。

这篇游记结构松散,既有人物、典故、诗文、逸事等,又有花草虫鱼、石竹溪水的简单记述。但情感跌宕起伏,如第三自然段,起伏情绪明显:塘栖附近居民因环境缘故种植梅花获取收入,可能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作者寄寓的是同情与理解,甚至是对农户收入不错的喜悦;可作者说外乡人可能以为乡民学隐士林和靖高雅,调侃话语立刻就能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的苦闷之情、忧郁情绪。又如第八自然段段,介绍到塘栖镇一游,说趣味是坐船、跑路、看山、想象,这是一种闲适、飘逸,是一种暂得偷来的片刻逍遥,于忧郁处作微笑;看马鞍龟背,让人想象南宋垂亡,福王所过的醉生梦死的生涯等,让人感受到作者在政局动荡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转向对山水的流连与嗟叹。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7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古诗高度凝练,诗句含义深刻;语言与现代汉语差异相当隔阂,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如果只满足于讲解诗句的意思,机械地让学生背诵,常导致学生觉得古诗既难懂又乏味。如果从创设情景人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欣赏能力,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古诗的不同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采用分角色表演、谱曲吟唱等方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让学生一个扮演童子,一个扮演探访者,用对话形式把诗句表达的意境表演出来。

地点:山道上的一棵松树下。

事件:寻访者寻访隐者,走到半路,遇到了一位童子。

寻访者:你的师父在家吗?

童子:我的师父刚给一位病人看了病,现在上山采药去了。

寻访者:在什么地方采药,你能带我去吗?

童子:就在这座山里采药,但山这么大,到处是茂密的树林,云雾缭绕,我不知道他究竟在哪个地方。

这样使形式身临其境,他们兴趣昂然,个个跃跃欲试。

古诗有许多是写景状物,描绘水光山色的。在这些古诗中,诗人运用诗歌语言泼墨丹青,妙笔生花,展现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因此,教学中诗画结合,在理解古诗后画画,在画的情景中可使形式对诗的感悟更深入一步。如教学古诗《暮江吟》在学生初步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深秋的江边,从日落时到夜晚的景色该是怎样的?要求学生想象出诗中所描写景物的色彩和形状来:火红的残阳,一半碧绿一半鲜红的江水,珍珠似的露水,弯弓似的月亮。这样,在学生的脑际便出现了一幅夕阳斜照江水,月光映衬露珠,令人心旷神怡的秋色江景图。然后让同学中的画画爱好者根据字面意思画出一幅图,接着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画的画,然后让全班同学根据每句诗意认真揣摩,议一议谁画得最准确,最能体现古诗的意境,课堂气氛活跃。在同学的评议中,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体会到诗人对深秋上暮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始“引趣”。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课中“持趣”。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末“增趣”。教师可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拼字词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曲径通幽 学会鉴赏

欣赏景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如在教《咏柳》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联想那九九艳阳天柳条吐绿的情景: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迎风轻动,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鉴赏意趣。在古诗中,有许多形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鉴赏。如在教《题西林壁》一诗时,引导学生品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在这里仅用十四个字就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含有“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感受”的深意。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在欣赏诗中形象的同时,鉴赏其中的意趣,这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体验情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领会志趣。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如在讲《示儿》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前两句,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愤呼“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抓住后两句,体会诗人坚信“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乐观精神,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钱塘湖春行赏析篇8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②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旅游景点的正确的欣赏方法和欣赏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③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教学方法:设疑问难法、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和随堂练习法。设疑问难引入新课,探究归纳总结方法,展示明确结论,随堂练习强化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渐入佳境)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美妙的自然景观;数千年的沧桑历史,遗留下雄奇的人文胜迹。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景观的欣赏仅限于传统的感性认识和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说不出自己对于一些景观的内心感受,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本节课我就来谈谈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首先请大家听诗歌朗诵,的《沁园春·长沙》和苏轼的《题西林壁》,并根据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

①这两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景观?②诗人从哪些角度观赏并展现了湘江秋景美好的景物?

二、阅读教材内容,探究式学习(归纳总结)

课本上有许多旅游景观的描述——丽江黑龙潭倒影:蓝天、白云、雪山、绿树、石桥、亭榭,倒影在清澈的黑龙潭水之中;张家界天桥奇观;长江巫峡的神女峰;岳阳楼;北京天坛;苏州园林中的网师园等等。让同学们探究这些描述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描述或欣赏的。

三、讲解课本内容(点拨迷津)

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一些旅游景观,并详细分析这些旅游景观运用哪些观赏方法。最后教师把学生归纳的内容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人文景观:了解景观特点(洞悉文化定位、了解美学构思、知晓历史内涵)。如岳阳楼、我国的园林建筑(北京故宫、苏州园林)。

地文景观:精选观赏点位。对于千峰万壑采用远眺或俯瞰方式,如泰山,有诗为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于地貌的酷似造型,要在特定角度和地点结合传统观赏风格进行观赏,如黄山仙人指路、猴子观海、妙笔生花,桂林象鼻山和骆驼山,云南阿诗玛等等;对于峡谷、洞穴、一线天,采用置身其中近观,如水帘洞、雁荡山一线天等。

水域景观:低位近身体验。瀑布采用仰望的方式,如“一如万练倒悬,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有诗为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大河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往下俯瞰,如钱塘观潮。

气象景观:把握观赏时机。我国黑龙江畔的漠河,每年夏至前后,可以看到夜色清明的极昼,还能看见绚丽而神秘的北极光;还有山东蓬莱阁的“海市蜃楼”、泰山的日出、峨眉山的佛光、黄山的四绝、青海湖候鸟(五月份最佳)、八月十五左右的钱塘江潮等等。

山水组合景观:最为特殊的就数桂林山水了,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美誉,这种景观只能荡舟沿水路观赏,方能体会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韵味。

四、随堂练习(强化)

(1)居庸关是北京长城沿线上著名的古关城,所在峡谷属于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关城附近自然风景十分壮美,城关建筑在一条长达15千米的溪谷中间,两旁群峰起伏,重峦叠翠,山花野草,葱茏郁茂,好似碧波翠浪,形成一道天然美景,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即已列入“燕山八景”。怎样才能欣赏到“居庸叠翠”的绝佳景致?

(2)2010年暑期,某校学生拟组团到桂林山水、洞庭湖、武夷山的一线天、黄果树瀑布等景区旅游。针对这几个景点,请你提出具体的欣赏建议,以便他们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景观。

上一篇:游记的写法范文 下一篇:散文爱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