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动物范文

时间:2023-10-05 21:31:55

养动物

养动物篇1

第一次我们买了一对小巧玲珑的珍珠鸟,它全身乌黑,两鬓朱红,像朵乌云似的飘过来飘过去。它们的习性也基本相同,一只珍珠鸟儿去吃东西了,另一只立马也跟着去吃了,一只去喝水了,另一只也跟着去喝了,真是比翼双飞。可到了晚上的时候它们夫妻就会“吵架”,离对方一寸远。这就是在我家的第一动物客人“珍珠鸟”,可这个客人好像并不喜欢我家的环境似的,过了几天它们就走了,我很伤心。每天早晨醒来时经常听到唧唧的鸟叫声,我都以为是珍珠回来了。

过了几天,我从奶奶家的小河中抓了几只小蝌蚪,养在我家的荷花池中,它们在那里安居乐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以溪水为伴,以蜗牛为友,可是把蝌蚪养在荷花池中看不清楚,我又打算再买一种动物养。

我从超市里买来了两只小乌龟,把它们养在一只小玻璃盆中,对养乌龟,我可有经验了!因为在小的时候我就养过一只小乌龟,但不知怎么的,没过第二天它就死了,可能是我给它们吃的太多的缘故,所以我现在吸取了以前的错误,给它们吃适当的食物,每天回家给它们换一次水,果然我的小乌龟到现在还活着呢!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几个以后,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两条小金鱼,这两条小金鱼与别的鱼不同,它们的眼睛特别地大,特别地可爱,我也把它们俩放入荷花池中。

养动物篇2

一、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动物养殖技术缺乏体系性和层次性

当前我国动物养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领域,许多学者提出了动物养殖技术的理论,但是这些研究知识只是阐述了对技术的一般性综述,如对动物养殖情况、动物产品等方面的介绍,没有对动物养殖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性、深层次的研究,更缺乏实验类型的研究,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充分运用实践中。

(二)动物养殖专业人员不足,水平较低

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动物养殖人才,但是我国动物养殖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且从事动物养殖的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化的理论水平,也未能吸收和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以提高动物养殖质量,控制养殖风险。而对于有理论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过低,人员由于工资福利问题而大量流动。同时针对专业人员的责任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并不明确,动物养殖管理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三)养殖过程缺乏指导与政府支持

动物养殖技术的提升和发展也需要资金和实验基地的投入,但是动物养殖企业往往并不具备动物养殖技术研究的资金和实力,这就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贷款。然而政府并未充分重视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其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制度对养殖技术提升都缺乏足够重视,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未能对重大动物疫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这些因素限制了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传统的动物养殖技术逐渐落后于市场的需求,也使得动物养殖业的发展逐渐滞后于其他国家。

二、动物养殖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一)合理选择动物品种,减少动物养殖风险

要促进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动物养殖企业要更加重视对动物养殖品种的选择,要针对当地的经济特征、地理因素和生物状况进行选择,特别是针对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品种,避免养殖不熟悉的品种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要提高养殖技术的科技化、自动化,促进养殖技术的集约化发展,引进更加安全的动物养殖技术,为珍贵的动物品种配置保险,减少动物养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二)利用市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养殖模式发展

要促进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利用市场推动养殖技术研究和运用。动物养殖企业必须要从市场营销角度促进人们更新对动物产品的认识,开发多样化的动物产品,重视对产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推动动物养殖产品的市场化需求,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动物养殖企业还应当从市场需求发展来看,推动技术的市场化发展,由重视对动物某方面应用的创新到多方面应用技术的创新,从高质量、绿色环保的角度推动技术的发展,重视产学研综合养殖模式的发展,利用生产推动技术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自动化、机械化发展。同时要重视对新产品研发技术的提高,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养殖风险,提高疾病防治技术、培养优良品种为目标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综合提高养殖技术,强化疾病监测预防技术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养殖技术的市场化发展,对于动物养殖业中的中小企业要利用多种渠道取得资金支持,特别是要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以促进技术的运用,同时要改善专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提升专业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员工主动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资金和人员等方面为养殖技术发展提供支持。另外,在养殖技术发展的同时还应当改善管理观念,构建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建设和完善养殖安全防御系统,推动疾病预防技术的发展。其中质量检测制度是保证动物产品合格的基础,强化疾病预防技术是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方法的研究防止动物传染病,通过饲养管理方式,促进整个兽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强化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保证场区和加工设备的卫生,做好风险防御工作保证动物养殖整体环境的提升。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种类的不断增多,人们更加重视对自身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而当前的动物养殖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由于当前市场需求定位不清、养殖风险过大、疾病防治技术差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养殖技术创新的难度。动物养殖企业要立足于市场的需求,挑选适合市场需求的的动物品种,精确把握动物品种的特征,利用生产推动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同时配合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提高疾病检测预防技术,更好的控制养殖过程中的风险,推动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养动物篇3

被蒙骗的养父母

所有父母都知道,抚养孩子是一件非常昂贵且劳神费力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别人替你完成这项“育儿工作”,把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育,对于亲生父母来说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情。这也正是杜鹃和牛鹂进化出“巢寄生行为”的原因。在这种寄生情况下,“养父母”的收养行为其实带有被欺骗和被强制性,而这些“养父母们”也在不断地通过进化的方式尽量避免自己被欺骗。但同时,寄生鸟们也在让自己的骗术变得越来越高超,越来越“难以被察觉”。

在大杜鹃的例子中,被寄生的小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养小杜鹃的同时,也就预示着自己后代的死亡。因为这只寄生的小杜鹃在出壳后,会将“养父母”尚未孵出的所有鸟卵都推出鸟巢,而那些已经孵出的小雏鸟同样难逃此厄运。在小杜鹃的基因中,就印刻着杀死潜在竞争者的本能。

通过消除竞争者,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可以成功地垄断所有的食物供给,并通过无休止的乞食鸣叫声哄骗自己的“养父母”,以源源不断地给它们带回新鲜的食物。棕腹杜鹃雏鸟的翅膀下甚至还有像鸟嘴一样的花纹,它们在“养父母”眼前扇动自己的翅膀,看起来就像有3只小鸟同时张着嘴嗷嗷待哺一般,借此蒙骗“养父母们”带回更多的食物。另一种巢寄生鸟类――北美地区的褐头牛鹂在寄生的鸟巢中出壳后通常不会杀死巢中的其他小鸟,而是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诱饵”,在吸引“养父母”不断忙碌着带回食物后,奋力抢走本应属于其他小雏鸟的食物。

这种通过欺骗手段换来的寄生型收养行为通常都被认为是有损“养父母”(宿主鸟)利益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养父母”一方也有可能从中受益,而身体的大小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初,西班牙科学家发现,当大斑凤头鹃的雏鸟从“养父母”小嘴乌鸦那里得到更多的食物时,小嘴乌鸦的幼雏也并非是一无所获的,因为凤头鹃的雏鸟会分泌一种极臭的分泌物,使可能入侵的捕食者退避三舍。虽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份“好处”对于寄主小嘴乌鸦来说究竟是否利大于弊还尚未可知,但至少在一定的时间内,乌鸦“养父母”确实也可算作是“受益者”了。

在巢寄生的实例中,寄生鸟通过各种诡计将自己的孩子“丢弃”给“养父母”收养,一旦雏鸟孵化出壳,它们就会接手父辈的工作,延续这份对“养父母”的欺骗。

糊涂父母“认错人”

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与以上方式不同的收养行为,其中有一些收养行为则是由“认错人”造成的。

以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的灰袋鼠为例。在2008年至2013年之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威尔逊岬国家公园持续追踪观测了326只幼年灰袋鼠,并记录到了11个子女替换的实例:其中有4例是双方直接互换子女,还有4例是当袋鼠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后发生的收养行为(还有3例的原因未搞清楚)。发生收养行为的这些袋鼠妈妈都在哺乳期,而且它们通常都选择收养和自己死去的孩子年龄相近、性别一致的袋鼠宝宝,照顾它们直到断奶。

灰袋鼠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收养行为呢?在小灰袋鼠可以独立生活之前,它们都要依靠母亲的育儿袋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内,当小袋鼠跳出育儿袋下地活动时,袋鼠妈妈通常会先嗅闻、识别自己孩子的气味后,再将它们放回到育儿袋中。但研究人员推测,在遭遇突发的危险情况下,袋鼠妈妈们会省去嗅闻这一环节,直接让袋鼠宝宝跳入育儿袋,迅速带着它们逃离危险。而一旦发生进错育儿袋的事情,袋鼠妈妈就可能将这只袋鼠宝宝错认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它已经沾上了自己育儿袋中的气味。

所以,这种混淆很可能就是造成灰袋鼠收养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原因在别的物种中也确实存在。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辨识不同个体的天赋,但其实,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有这项卓越技能,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诸如声音、气味或者视觉上的某些线索,很多动物也只能分辨出一些大体特征。即使很多动物父母已经进化出清晰辨别自己孩子的能力,但仍有一些动物尚未完全拥有该项能力,这也正是它们错认孩子或是被欺骗的重要原因。

这种因“认错人”而造成的收养行为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在灰袋鼠的例子中,除非是两个袋鼠妈妈之间直接互换了孩子,否则当一个袋鼠妈妈因“认错人”而收养了其他袋鼠的孩子后,它自己的孩子就会被遗弃并可能死亡。

“离家出走”寻“养父母”

除了这种因为妈妈的错误而造成的收养外,有些收养则是由孩子的主动选择造成的。例如在一种名为土蝽的昆虫中,雌虫会认真照顾自己的虫卵,并在幼虫孵化后也尽心地寻找薄荷的果实哺育自己的虫宝宝。但是由于找寻薄荷果实本身是一项具有竞争性的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土蝽妈妈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因此,当感到食物来源缺乏时,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虫宝宝就会主动舍弃自己的妈妈,加入到别的家庭中,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相似的情况在一些海鸥中也很常见,如果亲生父母带回的食物很少,小海鸥就会“离家出走”去寻找新的“养父母”。如果它能成功混入一窝个头比自己都小的小海鸥中,它就能成功地抢占到更多的食物。

与海鸥不同,对于蓝脚鲣鸟的雏鸟来说,是否为自己选择新的“养父母”更像是一场赌注。最后出生的小鲣鸟本就因个头较小而处于劣势,如果自己的父母又无法带回足够的食物,那么,这些最小的雏鸟就面临着被同巢的哥哥姐姐欺压、挨饿直至死亡的命运。因此,当一窝蓝脚鲣鸟雏鸟的数量过多时,最后出生的小鸟就可能逃离至其他情况略好的鸟巢中。当然,由于在新家中它可能仍旧是体型最小的,新的生活也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如何选择,对于它们来说:正是用生命进行的一次豪赌。

不过,缺少足够的食物并不是雏鸟主动寻找“养父母”的唯一原因。瑞士科学家发现,当高山雨燕出生时,巢中如果聚集了大量的吸血虱蝇,它们就会主动寻找新的窝巢和父母。巢中的寄生虫越多,雏鸟移居去新巢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它们就可以大幅地减少寄生虫给自己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发生在雁身上的收养行为更加有趣。荷兰生物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观察野生白颊黑雁时发现,在小雁出生的第一周内,出现了非常普遍的收养现象。在刚开始观察到这种现象时,研究人员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行为。但在此之后,他们逐渐发现,在面对北极狐和海鸥这些天敌时,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小雁将有更多的机会存活。同时,另一项相似的研究课题也显示:灰雁的雏鸟似乎天生就拥有一种“被收养”的想法,它们喜欢为自己寻找一对社群等级地位更高的父母,这将同样提升自己的生存概率。基于以上的种种,科学家推测,在白颊黑雁中观察到的收养行为也是雏鸟主动选择的“离家出走”造成的。这些小雏雁明白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选择更加合适的新家庭。同时,它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在雏雁生长到9天大之前,它们的父母是无法准确地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的。

被无情利用的收养行为

雏鸟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选择新的父母,这似乎看起来尚可以接受。但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收养方式:一些父母们“绑架”其它孩子,让它们充当自己孩子的“挡箭牌”,以换取自己后代更高的生存概率。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美洲慈鲷中,威斯登就观察到了这种收养行为。因为被“养父母”收养的小慈鲷总比它们自己的孩子体型偏小,这让威斯登不得不怀疑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收养行为。之后,威斯登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他发现,当一个鱼群中收养了这些小鱼时,其亲生孩子的存活概率明显高于未收养小鱼的鱼群。通常捕食者总是喜欢选择最容易得手的猎物。所以,当收养这些比自己孩子瘦小的小鱼时,慈鲷父母就已经无情地将它们作为了天敌攻击的目标。

威斯登观察发现,慈鲷父母总是积极地寻找周围的小鱼,一旦看到,它们并不会像很多鱼类一样吃掉这些小家伙,而是将它们引诱到自己的家中。不过,美洲慈鲷父母们获得这些“牺牲品”的途径尚不完全清楚。威斯登通过对哥斯达黎加的美洲慈鲷进行遗传亲子鉴定分析后发现,其中近80%的鱼群中都混有收养来的小鱼们。对于美洲慈鲷来说,这种收养行为虽然无情,但带来的自我利益却是非常大的,因此所有的慈鲷家庭都在努力从中获益。

雄鱼收养鱼卵为赢得雌性青睐

养动物篇4

1(略)

2(略)

3钴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

利用不同营养物质之间的协同或颉颃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动物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文献[7]指出,钴与铜之间的比例会影响畜体对钴的利用。王润莲等[8]在研究钴和铜对肉用绵羊的影响中发现,日粮中同时添加钴和铜,可有效促进肉羊对铁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改善机体的造血机能。王宁娟[9]通过体外法研究硫、磷、钴及尿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中也得出结论:瘤胃中含有0.4%硫、0磷、1.0mg/kg钴、1.0%尿素对瘤胃发酵有较好的调控作用,有利于瘤胃微生物活动,并可增加氮的沉积。此外,有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特别是钴,对于尿素氮的利用程度也有影响[10]。钴能促进饲喂非豆科干草的牛对尿素的利用和对纤维素的消化,并能提高牛的生长速度。钴对锌的吸收和利用有促进作用。陈铁桥等[11]研究缺钴日粮对公猪品质的影响发现,中Zn、Se、Co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40.4%、51.2%和31.6%,组间差异显著。其原因在于Co对Zn有影响,缺钴降低了锌的吸收和利用。

4钴的营养学功能

4.1钴在动物造血机能中的作用钴可以加速血浆及肝脏中储存的铁的动员,使之进入骨髓参与造血,从而促进机体的造血机能。研究表明,钴能显著提高山羊血液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12]。李庆云等[6]在研究钴对北京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随着日粮中钴含量的增加,血液RBC、PCV与其呈二次曲线关系,血浆铁含量呈线性降低时,肝脏铁含量有降低趋势。王润莲等[13]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25~1.00mg/kg钴,可促进肉用绵羊瘤胃VB12的合成,其合成量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周后趋于稳定。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基础日粮钴含量较低时,添加钴可促进骨髓对铁的利用,从而有效改善机体的造血机能。

4.2钴在动物免疫机能中的作用从钴的生物学功能可以知道,钴能够增强反刍动物的机体免疫力,缺钴可使其免疫力降低。李庆云等[14]对北京鸭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1.0和2.0mg/kg钴可提高血浆总蛋白含量及球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含量也有提高的趋势,说明钴可以提高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死亡率。Paterson等[15]观察缺钴和补钴对牛免疫力的影响,证实了缺钴导致牛免疫力降低。Fisher[16]报道,钴可以提高绵羊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死亡率。

4.3钴在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中的作用瘤胃发酵的正常进行以及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都依赖于瘤胃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对粗纤维等的分解和代谢,因此,保证瘤胃微生物的正常活动是瘤胃良好发酵的基础。有研究证实,日粮中一定数量的钴对于维持瘤胃细菌和原虫的正常数量和种类是必需的,对瘤胃发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量钴会阻碍细菌和原虫的生长[17]。因此,在补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Strobel[18]也在研究中证实了钴在丙酸生产和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钴合成VB12,而VB12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辅酶催化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并经糖异生过程使丙酸最终转变为葡萄糖。因此,添加钴可促进瘤胃丙酸代谢,利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从而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9]。王润莲等[13]在对肉用绵羊的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5~0.10mg/kg钴显著增加了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其中,添加0.05mg/kg的钴可显著增加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并使其中丙酸比例增加,异丁酸和异戊酸比例降低,这些都有利于瘤胃的发酵。

4.4钴在动物繁殖中的作用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如Se会引起动物流产,头、尾分离等对动物繁殖不利的影响,钴也如此。Fisher研究[16]报道,缺钴母绵羊的产羔率下降、死胎率增多、羔羊成活率下降。母羊每天饲喂0.5mg左右的氯化钴,可以刺激产乳[4]。在对牛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发现。蔡令波[20]在试验中给经产母牛的基础日粮中补充氯化钴,窝产仔数、产乳量均有显著增加,但对初产母牛没有显著影响。叶玉辉等[21]还发现,给奶牛补钴能使奶牛的产奶量得到恢复和稳定;钴缺乏可导致不育、流产和出生体弱犊牛。

4.5钴在动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杨文平等[22]在晋中绵羊日粮中添加钴,提高了绵羊的增重和采食量,且随着钴添加量的增加,增重和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在小尾寒羊日粮中添加钴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可提高日增重。屈健[23]研究表明,在绵羊饲料中添加0.5~1.0mg/kg的氯化钴,不仅能改善个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提高羊毛产量。断奶羔羊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钴和VB12,不仅能使羔羊被毛平整光泽,还能提高羔羊的日增重(66.27%),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穆秀梅等[24]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钴和VB12有利于断奶羔羊的生长发育,增加羔羊的日增重。刘汉中等[25]对肉兔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不同水平钴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有显著影响,随着钴添加水平的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日采食量变化不大。这说明饲粮中添加钴对兔的生产性能有影响,最佳添加量为0.5mg/kg。

5小结

养动物篇5

1.1养殖水域环境污染严重

养殖水域是水产养殖动物最基本的环境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污、废水无节制超量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等,最终会进入天然水体,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环保部《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峻,饮用水源和地表水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生态压力较大。对于水产养殖水体而言,其所受的外来的污染物主要是氮、磷、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农药和除草剂以及制药厂排出的抗生素废水等。它们在水体中或经氧化作用释放出硫化氢、氨氮等有害、有毒物质,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缺氧、中毒、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或通过水体中淡水生物不同食物链的传递,影响水产养殖动物健康。

1.2饲料中原料污染和违规使用添加剂

在水产配合饲料中添加促生长药物、引诱剂、抗氧化剂或免疫增强制剂等,可以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提高营养价值和疾病防治,是渔业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添加的药物本身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能在养殖水域中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活性,污染养殖水域环境,对水域中的淡水生物产生影响。饲料中不加节制的添加和使用抗生素,会降低水产养殖动物抗病能力。这些药物大部分会以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进入养殖水域中,从而增加水域环境中耐药菌,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破坏水域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加重,部分土壤中有害物质、重金属超标,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上残留与富集,投喂以这些农作物为饲料原料生产的饲料,有害物质会传导到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危及水产品安全。

1.3养殖户滥用渔药

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意识,加上渔药生产厂家及销售人员受利益驱使,养殖单位和个体户存在滥用渔药、超剂量使用渔药的状况。长期以来,养殖户和基层技术人员常常仅凭经验和现场诊断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进行用药防治,往往存在着反复、滥用、乱用药物现象,少数养殖户甚至直接使用违禁药物、抗生素原料药,导致了致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最终使得很多细菌性疾病越来越难治愈,养殖户只好加大用药的剂量,如此反复造成了恶性循环。养殖户滥用渔药还突出的表现在少数养殖户不遵守休药期停止用药的规定,尤其是在销售前,为追求水产品外观或其他原因,在上市前还在违规使用药物,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

1.4不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

由于种种原因,不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不重视苗种的提纯与复壮,近亲繁殖、种间杂交现象严重,造成苗种体质差,免疫力降低,对病害抵抗力下降,加上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发生频繁。有些地方缺乏必要的检疫手段,苗种运输时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与传播。苗种质量的下降反过来逼着养殖户增加用药,增加药物残留可能。

2药物残留的危害

2.1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养殖户滥用药物、使用质量没有保障的渔用饲料,不仅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残留,还会造成水域生产、生态环境污染。药物及违禁添加剂会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水体。养殖户直接在水体中长期超剂量泼洒药物、投喂药饵等都会造成养殖水域中的药物超标,增加水环境中敏感耐药菌,这些耐药菌既能保留在水环境中,也能通过养殖水环境产生转移和转化,最终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2.2影响水产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既有原型药物残留,也包含药物在养殖对象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残留危害有:①可产生毒性作用。人们如果经常食用含有药物残留的养殖水产品,体内可能会因这些残留药物逐渐积累而出现功能紊乱或器官病变,这种积累一旦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产生毒性作用,危害人体健康。②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在食用了药残超标的水产品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血压降低,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③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作用。④引起人体生理紊乱,幼儿发育早熟,水产品残留的一些激素类药物,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婴幼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的威胁。⑤引起人体质下降,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水产品残留药物易导致人体内部分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形成耐药菌,给人类临床上某些疾病的治疗增添了难度。

2.3影响我国外汇收入和国际信誉,降低我国水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近年来,因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导致出口到国外的水产品就地销毁或运回处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外汇收入及广大渔民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我国的水产品国际信誉,降低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降低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对策

3.1重视水产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

以即将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为契机,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有效遏制随意污染水域的行为。同时,要重视水产养殖污水排放对水域环境带来的污染,采用生物技术,如微生物制剂、生物膜法、微生物修复技术、生态沟净化或人工湿地等方法处理养殖排放的污水,修复和改善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

3.2有计划繁育和选育优良品种、培育优质苗种

通过有计划繁育和选育优良品种、培育优质苗种,构建起先进的淡水主养品种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高产、抗逆性强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是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减少药物残留的有效途径。

3.3投喂营养全面优质饲料

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规定生产、销售渔用饲料。从饲料原料源头、饲料加工到药物添加实施全方位监控。推广现代生物技术制品,如酶制剂、发酵制品、中草药制剂替代抗生素,生产、投喂营养全面均衡、优质水产饲料。

3.4科学防治病害、合理使用药物

①加强水产养殖动物用药的科学化管理,规范用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渔药。要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及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的水产动物养殖用药》要求,科学使用渔药。②加强无公害渔药的研究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渔药。推广生物制品如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激活剂,发挥其在预防病害、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的独到作用。中草药是天然的低毒、低残留、无耐药性的绿色渔药,是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安全养殖理想的化学药物替代品,对降低水产品药物残留、保证水产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③要让养殖户认识到水产动物自身内在因素、免疫能力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依赖药物治疗作用而忽视了养殖水域环境、饲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是不可取的。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养殖动物体质是减少疾病发生,减少药物残留的重要手段。

3.5健全水产品健康养殖体系

2010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与认证,先后公布了9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力推动了我国水产动物养殖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已公布的示范渔场的监督与指导,充分发挥其对周围渔民的示范引领作用。

3.6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其一,要及时、严肃查处那些生产、经营含有禁用药物成分的渔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单位和个人,从源头上切断禁用药物。其二,建立渔药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所有渔药、渔用饲料添加剂产品附二维码出厂、上市销售。其三,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和水产品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农业、环保、工商等部门要联合执法,对生产、使用违禁药物、添加剂、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查处,使之倾家荡产,提高其违法成本。其四,建立健全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体系,提高水产品药残的检测能力。试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不让药物残留超标的水产品流入消费市场,以保证居民食品安全。

养动物篇6

近年来,部分省论文联盟区从国外引进了肉用波尔山羊品种,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工作。波尔山羊具有体型大、生长快、屠宰率高的优点。但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毛色、耳型遗传不稳定,繁殖性能较差。表现为性成熟晚,季节性强且表现不明显。这对于广大分散饲养的羊群是一个致命的潜在危机。②波尔山羊原产于干旱的亚热带南非,且对饲草及饲料要求较严。在黄河以南广大地区饲养,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在北方地区,冬季牧草缺乏,较难适应。因此,波尔山羊养殖不可无限北移。③纯种公母羊价格偏高,多数养羊场及养羊户很难承受。实践表明:利用波尔山羊作父本,地方山羊作母本,所生产的杂交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利用级进杂交方法生产的高代杂交羊,其生产性能均低于杂交一代,抗病力和抗逆性也明显变差。因此,应该由科研单位和规模养羊场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培育出适合当地环境的肉用山羊新品系。而多数养羊户则可采用经济杂交为主,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羊。

一、杂交波尔山羊的投资效益

用波尔山羊作父本改良当地山羊,杂交优势明显,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可提高30%-60%,能大大提高养羊效益。例如,本地母山羊按年平均产仔5只计,每只羔羊12月龄体重达26.3千克,5只羔羊总重131.5千克,屠宰率按32.7%计,可获取羊肉43千克,以12元/千克计算,总计收入516元。而采用波尔山羊杂交繁育,在同样每年获得5只羔羊的情况下,5只羔羊总重量324.55千克,屠宰率按46.8%计,可获取羊肉151.87千克,以每千克12元计算,可收入1822元。这样,每年同样饲养1其母羊,采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羊,可多收入1306元,提高收益2.35倍。如果以每户养10只母羊计算,则年可多收入13060元。

二、杂交波尔山羊养殖应注意几个问题

1 精选母羊波尔山羊的杂交后代初生重量和个体均较大,如果母羊个体过小或是初产母羊,很容易发生难产;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胎儿残废或死亡。故应选体重30千克以上的经产每羊,并要求配种母羊无生殖器官疾病,发育良好。

2 筛选种源 目前纯种波尔山羊数量少、价格高,一些养殖场(户)为谋取高额利润,用波尔山羊的高代杂交后代充当纯种波尔山羊出售或配种。这样的杂交后代生长性能差。因此,应选择可靠的场家购买种公羊或。要求鲜精活力在0.6以上,冻精活力在0.35以上。另外,购买种羊或时要向场家索要系谱。

3 合理利用波尔山羊存栏少,成本高。采精后,可将原稀释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与当地母羊配种。这样可提高种羊的利用率。另外,还可利用冷冻来改良当地山羊,但受精率偏低。不论采用何种授精方式,都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掌握输精的最佳时间。

4 科学饲养要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保证产后奶水充足。羔羊10日龄后开始补充青草和精料,加强胃肠锻炼。

5 严格防疫根据羊病流行情况,做好“五号病”、破伤风、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三

转贴于论文联盟

联四防”接种工作。还要定期驱论文联盟除羊体内的寄生虫,对羊舍、场地进行消毒。

架子牛短期育肥技术

吴连芹

犊牛断奶后,不直接育肥,而是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粗饲料,促其长起“架子”,然后进行短期强度育肥,使其增重,改善肉质。这种育肥方法称为架子牛短期育肥。它具有育肥时间短,节约大量精饲料,饲养成本低,对饲养水平要求较低,短期内可获得高日增重,改善牛肉品质,提高屠宰率和胴体品质,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此法主要是利用牛的补偿生长效应,即利用牛由瘦到肥的过程中,短期内(2个月)每天能增重1.5千克以上。

一、架子牛选购 正确选择架子牛,是肥育成功的关键。可以选择杂交肉牛,也可以选择当地黄牛,要求其为12-36月龄,最大不超过48月龄;体形高大,头长而宽,胸宽而深,后躯发育良好,皮薄富有弹性,毛细而光滑,四肢粗壮,性情温驯,体重350千克以上。在健康无病的前提下,牛个体越大,身体越瘦,增重潜力越大。

二、肥育方法架子牛购进之后,进行驱虫、健胃、编号和称重,按体重大小分群饲养,以便于记录和管理。架子牛的补偿生长期为2-3个月,故育肥期为3个月,最长不应超过4个月;超过4个月,饲养时间越长,经济效益越差。育肥期内以精料为主,精料为高能量、低蛋白的全价混合饲料,日喂量以每100千克体重给1千克混合精料为宜。为降低成本,粗饲料可选用当地量足价廉的作物秸秆,也可饲喂氨化、碱化秸轩,青贮饲料和优质青干草。粗饲料任意采食。最好喂给部分酒渣(啤酒渣更好),每头每天的喂量为10千克15千克。喂酒糟时,因酸度过大,应加入0.3%~0.5%的小苏打。喂饲时,可先料后草,也可草料混喂,日喂2-3次。

精饲料配方:玉米面75%-78%,棉籽饼16%(或豆饼10%-12%),食盐1%,肉牛育肥专用添加剂5%,袖脂1%~2%。

养动物篇7

我所在实习的单位为江畜牧局三合防疫站下属的一个土鸡养殖场,该养殖场位于劳坪,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环境污染较小、交通便利,成立于一九九六年,属于一个比较年经的养殖企业。该养殖场现有土鸡场房八栋,分为雏鸡室和育成室,实属面积约为

平方米,拥有后山果园80亩。主要从事于土鸡的生产,销售。养殖场采用的是散养和放养相结合,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以完全利用后山果园的优势。从根本上利用良好的资源,以达到果园除虫,增加土鸡的肉质的口感和羽毛颜色为目标。 进入养殖场后,正是该养殖场新一轮的雏鸡育成计划,共订购鸡苗6000只,均为7日龄,在进场后养殖人员应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1、对雏鸡室和育成室做好消毒工作,一般雏鸡室采用薰蒸法,将雏鸡的笼放入雏鸡室,将门窗关闭,采用甲醛薰蒸法(福尔马林30ml+15ml高锰酸甲,密闭30分钟左右,温度在24~27℃,湿度75~80%,效果最佳)育成室可以采用火烧法和消毒液反复冲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毒。2、对料盘和饮水器作好消毒工作,用1%的新洁尔灭进行多次冲洗,洗好晒干,在雏鸡进入雏鸡室时放入饲料备用。3、雏鸡室应控制好相应的温度和温度.以保证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雏鸡到达鸡场后应进行初步的消毒,可采用喷雾消毒法进行消毒。消毒后分批放入育雏室,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以调解雏鸡的应激,雏鸡可以自由采食之前已准备的好的饲料。雏鸡进场的第一个星期,场内饲养人员应轮流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雏鸡的身体情况,以及室内的灯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及时作好调节工作。饲养员完工后应做好工作记录,以便轮班的同志和鸡场管理人员了解生产情况。需注意的是在雏鸡生长到一定的程度时,体格会逐步长大,饲养管理员应及调整育鸡栏的空间,以防止因空间过小,挤压等造成的伤亡。 雏鸡进场后到达一定的日龄后应开始做免疫措施,以防治疾病的危害。具体的名免疫预防程序7~9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120二联苗滴鼻; 9~12日龄:鸡法氏囊疫苗饮水; 23日龄:鸡痘疫苗翅内剌种; 25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52疫苗饮水; 28日龄:鸡法氏囊疫苗饮水; 80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52饮水。 在进行免疫措施的同时,应注意基本的饲养管理,断喙就是雏鸡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断喙的目的在于防止啄癖,尤其是在开放式鸡舍高密度饲养的雏鸡必须断喙,否则会造成啄趾、啄羽、啄肛等恶癖,使生产受到损失,并可避免鸡只扒损饲料而提高养鸡效益。断喙的最佳时间一般在7-10日龄左右较合适,但应注意的是: 1、断喙前后两天不喂磺胺类药物(会延长流血),并在水中加维生素K(每公斤水中加入2毫克)。 2、且不宜在气温高和免疫接种时断喙,以免加重应激。3、断喙后饲槽中多加饲料,以减轻啄食疼痛;饮水中添加多维,并避免出现其它应激。4、断喙时注意力集中,动作敏捷,切的长度适宜,灼烧后不流血。 当雏鸡到过日龄时,将转为育成室进行开放式散养,此时饲养员应逐步更换饲料,同时进行其它的免疫预防,在免疫的同时也应仔细的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提早处理。饲养员在每日的工作中应做到“四检查”: 一查:早起开灯看鸡群: 早上开灯后看鸡群动态。健康鸡群开灯后看到饲养员,会发出“嘎嘎”叫声,表现出急需吃食的样子。如开灯后除大部份健康鸡出现些情况,室内仍有少数鸡只出现精神沉郁、闭目头弯曲到翅膀下,或站立发呆、翅膀下垂、羽毛蓬算,要饲养员驱感才活动,说明此时鸡只已发病。 二查:低头观察鸡粪 早上起来观察鸡粪便。健康鸡排出的鸡粪呈条状,或团状,并有少量白色尿酸盐。发病鸡会出现拉稀,肛门口被污染,排出的粪便颜色呈绿色,白色,黄色,红色,或黄白红混合色或清样稀便。此时可根据粪便颜色判断鸡是否患病,患病程度。 三查:观察鸡采食快慢 健康鸡在采食的过程中活拨好动,食欲旺盛,整个鸡舍一片“嘎嘎”声,唱料声。如鸡发病则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吃料减少,食盘内所剩饲料较多。 四查:晚上听鸡舍动静 晚上关灯后听鸡舍动静。健康鸡晚上关灯后半小时内休息,安静无声。如发现“咕咕”或“呼噜呼噜”声。咳嗽喘息声,尖叫声,可能有传染疾病发生。饲养员每天做完检察工作后,做好记录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管理人员,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防止、减少鸡的死率,提高生产效益。 到成年鸡到60日龄时可移入山上放养。白天放鸡活动,晒太阳,觅食。早、中餐可喂半饱,发挥鸡觅食的积极性,晚餐喂饱。这样即可以节省节饲料,又可以减少山上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其次,放养对鸡的生长发育较好,由其是对羽毛的生长。 在鸡达到8090日龄时就可以进行销售了。 总结:本人进入养殖场实习后了解到,因为该养殖场是一个较年轻的养殖企业,在资金和经验上还不完全成熟。不具备孵化雏鸡的能力,所需鸡苗乃由其它地区订购。并且饲料也是由饲料厂提供,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成本价格。要降低成本可需从二个方面开始: 一、学习新的高效养殖技术 专家指导,学习鸡饲料的营养需要和合理搭配,收购玉米、豆粕等饲料中的主料。可采用分批实验的方式,自配饲料。学习孵化技术,到大型养殖厂进行学习交流,购进父母代种鸡,场内孵化鸡苗。 二、转变单一的养殖模式。 1、采用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 在养鸡专业村,实行雏鸡共育,充分利用设备和技术力量,为雏鸡提供适宜环境。 优质饲料、合理防疫,精心管理。 雏鸡共育结束后,分散到农户饲养。 农户根据自己的人、财、物及场地确定规模,一般农户饲养500只左右。 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户饲养、集中连片开发,小群体、大规模饲养。 2、“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 采取 “公司+农户”的管理体制,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对接。 联接养鸡生产中的种苗、饲养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集中对外销售优势。 已降成饲料、鸡苗采购费在成本为目标,提高鸡场的生产效益、产出高质量仿土鸡为宗旨,改变老的养殖生产经营方式,与时代结轨,与农业科技为伍发展高效的养殖方式,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养殖场的所学与学习后的总结。

养动物篇8

一、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动物养殖技术缺乏体系性和层次性

当前我国动物养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领域,许多学者提出了动物养殖技术的理论,但是这些研究知识只是阐述了对技术的一般性综述,如对动物养殖情况、动物产品等方面的介绍,没有对动物养殖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性、深层次的研究,更缺乏实验类型的研究,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充分运用实践中。

(二)动物养殖专业人员不足,水平较低

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动物养殖人才,但是我国动物养殖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且从事动物养殖的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化的理论水平,也未能吸收和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以提高动物养殖质量,控制养殖风险。而对于有理论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过低,人员由于工资福利问题而大量流动。同时针对专业人员的责任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并不明确,动物养殖管理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三)养殖过程缺乏指导与政府支持

动物养殖技术的提升和发展也需要资金和实验基地的投入,但是动物养殖企业往往并不具备动物养殖技术研究的资金和实力,这就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贷款。然而政府并未充分重视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其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制度对养殖技术提升都缺乏足够重视,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未能对重大动物疫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这些因素限制了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传统的动物养殖技术逐渐落后于市场的需求,也使得动物养殖业的发展逐渐滞后于其他国家。

二、动物养殖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一)合理选择动物品种,减少动物养殖风险

要促进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动物养殖企业要更加重视对动物养殖品种的选择,要针对当地的经济特征、地理因素和生物状况进行选择,特别是针对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品种,避免养殖不熟悉的品种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要提高养殖技术的科技化、自动化,促进养殖技术的集约化发展,引进更加安全的动物养殖技术,为珍贵的动物品种配置保险,减少动物养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二)利用市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养殖模式发展

要促进动物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利用市场推动养殖技术研究和运用。动物养殖企业必须要从市场营销角度促进人们更新对动物产品的认识,开发多样化的动物产品,重视对产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推动动物养殖产品的市场化需求,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动物养殖企业还应当从市场需求发展来看,推动技术的市场化发展,由重视对动物某方面应用的创新到多方面应用技术的创新,从高质量、绿色环保的角度推动技术的发展,重视产学研综合养殖模式的发展,利用生产推动技术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自动化、机械化发展。同时要重视对新产品研发技术的提高,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养殖风险,提高疾病防治技术、培养优良品种为目标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综合提高养殖技术,强化疾病监测预防技术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养殖技术的市场化发展,对于动物养殖业中的中小企业要利用多种渠道取得资金支持,特别是要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以促进技术的运用,同时要改善专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提升专业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员工主动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资金和人员等方面为养殖技术发展提供支持。另外,在养殖技术发展的同时还应当改善管理观念,构建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建设和完善养殖安全防御系统,推动疾病预防技术的发展。其中质量检测制度是保证动物产品合格的基础,强化疾病预防技术是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方法的研究防止动物传染病,通过饲养管理方式,促进整个兽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强化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保证场区和加工设备的卫生,做好风险防御工作保证动物养殖整体环境的提升。

三、总结

上一篇:意外收获范文 下一篇:我的军训生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