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贴画作品范文

时间:2023-11-02 11:33:25

树叶贴画作品

树叶贴画作品篇1

“是呀!这些都是初二年级的学生用树叶做的,好看吗?”

“好看!”小姑娘天真的脸上充满了羡慕和向往。“我也想做!”孩子露出甜美的笑容,看着这些树叶粘贴画,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脑海里似乎自己也正在制作一件满意的作品。

这是我在初二年级美术课上让学生利用废旧树叶制作粘贴画所举办的展览上,一个初一年级的女同学和我的对话。让学生用废旧树叶制作树叶粘贴画,其出发点是初二年级美术书下册第三单元活动二《增一分活泼 添一份情趣》一课的内容,《美术教学大纲》上要求到:“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由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影响,要将身边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做成艺术品的材料相对缺乏,从经济实用、绿色环保、制作简单等方面考虑,根据美术新课改“大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动手制作能力”的要求,所以我选择了利用身边的废旧树叶来上了一堂“树叶粘贴画”课。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面拿着的是什么?它的颜色漂亮吗?形状像什么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树叶问学生。“是树叶”,“它看起来像条鱼”,“像彩色的手”,“像黄色的星星”,……学生的回答真是想象力丰富,五花八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堂好的讲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会思考,展开想象,懂得利用和举一反三,美术课更是如此。“那你们说这些树叶除了长在树上美化环境,给我们提供氧气外,它还能做什么呀?”我启发性的问学生,鼓励的眼神环顾了一下四周。学生们看着我手里的树叶陷入了沉思和遐想中,“扫地的扫把!”突然一个平时很活泼的男生大声的说道,全班被这奇妙的答案惹得哄堂大笑,我也忍俊不禁,“这个还真像扫把能扫地,就是太小了一点儿!”我用赞许的眼神看了一眼那名男生,接着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颜色、形状和用途,不要只是从单一的角度去看一片叶子它像什么,能做什么,而是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几片叶子的颜色组合、形状组合能做什么。这就跟我们平时做几何数学题一样,不要答对了就行,而是要从多角度寻找几种解题方法,学会观察、学会总结。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下用我们身边的树叶做的粘贴画。”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我拿出事先做好的和几张彩色喷绘出的树叶粘贴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经验告诉我们:课前准备得充分,课就会上得比较顺畅,否则就反之。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其所蕴含的知识非常丰富,同时,美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操作需要工具和操作材料,这是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材料的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能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这些都是用树叶来制作的粘贴画,他们将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组合在一起,通过艺术加工就成了现在这些漂亮的画。看,这一幅是老师做的《草地上的牛》,牛在明媚的阳光下悠闲的行走,神态栩栩如生。牛头呢是先用剪刀剪出牛角、头、眼睛、嘴巴,然后按照上下关系依层次将它们粘贴在一起,它们的颜色是有鲜明对比的,这样能突出牛的神态。再看看牛肚子,很多都是用整片的不同颜色的叶子组合在一起的,而尾巴是用松针叶直接贴上去的。周围配一些装饰性的小草、花朵、太阳,这样一幅《草地上的牛》就完成了。”说完,我将这幅画传递到学生手中依次轮流触摸、观看。通过近距离的触觉、视觉判断和欣赏,是学生学习美术手工制作的重要前提。接下来,我依次展示、对比介绍了几张优秀的网络树叶粘贴画,又让部分学生阐述了他们各自对这几幅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形式的不同看法。看着学生们好奇、惊叹的目光,我知道这堂树叶粘贴画课学生的动手制作欲望已经蠢蠢欲动了。

“同学们,你们想用树叶来做一下吗?”

“想!”学生们齐声回答。

“要做树叶粘贴画跟我们平时画画一样,首先要在头脑里面想好你要画什么,主题一定要健康、积极向上,然后根据题目内容选择合适的树叶,经过裁剪、修边、补色、组合等手段将它们粘贴在纸上面就行了。”“老师,树叶该怎么剪呀?”空洞的讲法让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为弥补这一缺陷,接下来,我叫了一名学生模特到讲台上做了一个跳锅庄的动作。“你们看,老师选了一片黄色的树叶,剪了个椭圆当作他的脸贴在黑板上,根据他跳舞的姿势再剪出他的身体和弯曲的四肢,当然了,不能让他感冒了得给他穿上衣服和裤子。其它细节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剪了。”讲台上模特的腼腆引得全班同学开心得笑起来。

“要是还不知道怎么裁剪树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在纸上或是树叶上画出形象,再剪出来就行了,这样简单不?”

“简单!”全班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

“那好,老师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很多树叶,现在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老师开始分发树叶、剪刀和胶水。”我从包里拿处早已准备好的手工制作材料分发到各小组,途中不时听到学生自信的给我说,“老师,我们要做水里的鱼”、“老师,我们做牦牛”、“我们做坦克”“我们做……”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我在学生们互帮互助、分工合作、欢声笑语中开始逐个巡视,不时对个别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和动手指导,对优秀小组的作品加以表扬和展示,好让其他小组吸取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手工制作当中,只见全班学生你画牛头,我剪马尾,你找树叶,我粘形体,忙得是不亦乐乎。同时,我在巡视的间隙不忘告诫学生,要爱惜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不要随便破坏。身边的垃圾、废品也不要随便乱扔,尽可能的废物利用,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废为宝,把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加美好。

最后,通过全班同学的参与评比,我们选出了几幅比较优秀的树叶粘贴画,当众进行展示,并给几个优秀小组奖励了钢笔、铅笔、本子、尺子等小型学习用具。收到奖励的同学满心欢喜,喜悦之情尽收眼底,而其他组则表示以后要更加努力、争拿第一。

一堂“树叶粘贴画”美术课就这样在学生、老师的欢快、热烈、积极的氛围中度过了。

学生树叶粘贴画画展一角

学生作品:水里的鱼

学生作品:快乐一天

树叶贴画作品篇2

中班幼儿亲子活动方案一一、活动宗旨:

秋风瑟瑟,当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摇曳飘落的时候,我们一起走进了多彩的秋天。中班年级组计划开展以“树叶贴画”为主题的家园互动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树叶、动手动脑进行树叶拼贴创作,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体验到亲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7日

三、活动地点:

中班各班活动室

四、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家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家园、亲子情感,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2、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进行树叶拼贴创作,了解树叶贴画的制作过程。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到户外采集、清洗树叶

2、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塑料篮子、剪刀、胶棒若干

3、课件:展示树叶贴画的作品

六、活动流程:

1、以谈话活动“拾落叶”开始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树叶的多样性(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2、播放课件,大家共同欣赏树叶贴画作品,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谈谈自己树叶贴画的创作设想。

4、和家长一起动手创作树叶贴画。

5、互相欣赏、交流同伴的树叶贴画作品,拍照留念,结束活动。

中班幼儿亲子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及家长熟悉新班级环境,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愉快生活与学习,促使幼儿园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增进家园互动了解,促进幼儿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事先通知家长,做好有关开学亲子活动的准备。

活动流程:

8:00——8:45来园活动。

要求: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做好签到工作。

8:45——9:15谈话活动。

(一)《点名游戏》

目标:通过歌唱的形式来回应老师的点名,家长可以跟孩子同时演唱。

(二)《我的快乐暑期生活》

目标:介绍自己愉快的暑期生活有哪些趣事,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跟谁一起度过。

9:15——9:30生活活动

目标:学习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9:30——9:45音乐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

目标:听音乐进行游戏,体验亲子音乐游戏的有趣和快乐。

玩法:

老师边弹奏音乐《许多小鱼游来了》家长们搭成一扇扇门,老师扮演鱼妈妈带领小鱼们一起钻过小门,最后一句音乐时,家长搭的门落下,抓住小鱼。

9:45——10:00趣味游戏《我们一起弯一弯》

活动目标:体验运用关节弯曲肢体进行造型的乐趣,培养想象力。

准备:室内、轻快音乐

玩法:

家长和孩子一起自由活动身体,而后看看身体的那些部分可以弯曲的。父母举例说一个,我的腿儿弯一弯。孩子跟着父母边说边做“我的腿儿弯一弯”。

而后请孩子想象我的(某某)弯一弯,父母跟着孩子一起活动。父母与孩子一起合作弯一弯。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合作弯一弯看看能表现什么造型。如:弯下身子两手放在地上成“山洞造型”等。

10:00——10:15亲子阅读

活动目标:

1、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并且在成人指导下学会如何正确翻阅书本,认识封面、作者。

树叶贴画作品篇3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美术校本课程“叶贴画”的生活感受,引导他们用“叶贴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为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其主要特征为开放、沟通、合作。

一、开放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终身化,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1.开放”叶贴画”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一课,教师就地取材,利用随处可见的植物叶子进行叶贴画创作,将叶贴画与本地区的地方植物资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用各种形状的叶子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连续贴画出与本课有关连的多个图像,具有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2.开放”叶贴画”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叶贴画美术活动。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拼贴添画》,找一些各种形状的树叶,经过摆粘等形式的设计来进行创作,再让学生运用刮色,压印等技法和叶贴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3.开放”叶贴画”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 、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在讲《拓印树叶真有趣》时,正值秋天,可以带领孩子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树叶,互相交流各自的叶子形状和颜色特点,并在大自然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有了充分的准备,孩子们在创作中也得心应手,然后再经过摆一摆、粘一粘等形式来进行创作,所想象的图案也各有千秋。学生在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达到兴奋点;再把树叶贴画用油画棒等工具进行拓印,这是对叶贴画的进一步加深实践创作。

4.开放“叶贴画”评价标准

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二、沟通

1.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叶贴画”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叶贴画”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音乐、舞蹈的欣赏可以使“叶贴画”画面充满韵律感。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叶贴画”与语文学科联系:进行故事插画、日记画、诗配画……;这一堂堂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的“叶贴画”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叶贴画”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

2.沟通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像来滋养学生的意识。” 如在《我们的社区》一课学习时,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观察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等。课上再结合欣赏有书中的图片,最后让学生带着一份美好的情感来为自己设计理想的小天地,他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表现在画了一张好的绘画作品中。此外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在学校定期举行手抄小报、校园美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如“我们周围的环保”、“我与e网”、“新世纪畅想”等,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感而发。

三、合作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帮助。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时有些活动题材、内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设计”、“画脸”等创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材料:你准备花泥我准备鲜花,我们一起来完成一束艺术插花;尝试四个人合作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相互给对方装饰一个有趣的脸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在友情浓郁的氛围中,消除表现的顾虑,快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

树叶贴画作品篇4

星期六的早晨,我邀请爸爸和我一起做贴画。

分工完成后,我的任务是动手做贴画,而爸爸则在旁边指导。经过我和爸爸的讨论 ,决定做梅花。于是,准备底纸以后,我并把一片树叶剪成一个小圆片作梅花的花蕊,还剪了五个小半圆片作梅花的花瓣,并把它们分别粘贴在适当的位置上。接着用另一片树叶剪成一堆小草粘贴在梅花旁边作陪衬。我以为大功告成了,可在一旁的爸爸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空洞!”我疑惑不解地望着爸爸。爸爸蹲下身子耐心地对我说:“你能把画面的天空部分贴点东西就好了!”一句话又把我的热情激发出来了。于是我又用一片树叶剪了一个大圆片作太阳,在剪九个小长方形作太阳的光线,还剪了两个多边形作天上的白云,接着再配上两只掉队的大雁。做完这一切我舒了一口气,回头望了望爸爸,见爸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贴画终于做完了。就在这时,我不禁想起王安石写过的一首古诗《梅花》,我连忙把它认真地在贴画上写了下来。接着在贴画的右边为这件作品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乡村一景》。

树叶贴画作品篇5

创想园 由鸟老师和《父母必读》杂志共同耕耘的一片园地,一片滋养想象力的园地。在这里,带着孩子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养分,用童心作调味品,烹调出一份份滋味独特的创想大餐。

鸟老师 姓名向华,网名“鸟英雄”。有些小朋友第一次见到鸟老师,就疑惑地问:“你的翅膀在哪里?”是啊是啊,我的翅膀在哪里?鸟老师不止一次地向小朋友解释自己是一只不会飞的鸟,像企鹅或者鸵鸟那样,而且为了和小朋友们一样,把本来就不怎么灵光的翅膀换成胳膊了。鸟老师原本是一个写动画剧本写绘本故事的人,偶然的机缘在创想园里和孩子面对面地一起玩起来。

北京的秋天太绚烂了,天空湛蓝,树叶金黄……不,绝不仅仅是金黄,观察秋天的树叶,你才知道什么叫色彩,理解什么叫璀璨。秋天赐予我们许多颜色,这些色彩写在树叶上,像是一首盛大的交响曲,摇曳在枝头,又随秋风飘落,把音符洒满人行道和街心公园。

课程设计:感受等待

漫长和焦虑

上树叶课之前,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等什么呢?当然是等树叶落下来呀。我们上课用的叶子都不是采的、摘的,而是捡的。这很重要。创作一幅画是小事,发现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感恩大自然,才是老师要认真带给小朋友们的东西。鸟老师总是从入秋开始,就时不时仰头留意那些树叶,什么时候黄啊?什么时候红啊?等待的过程中,鸟老师经常把自己的焦虑说给孩子们听。

等待中观察

慢慢的,孩子们也一起等待,一起观察,在上课的时候,他们会向鸟老师报告:

“我昨天发现了一片黄叶子!”

“我们家楼下有一棵树开始变颜色了!”

“好!”鸟老师非常高兴,请孩子们继续观察。

“鸟老师,那什么时候才能上树叶课呀?”

“等到树上的叶子落到地上,满地都是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树叶时,就能上啦!”

“啊,那还要等多久呀……”

等待的魅力

这种等待,这种期盼,这种焦急,最后会合成一股能量,在我们终于开始上落叶课时,成为兴奋和冲动,非要创作出一幅最美的画来不可。对孩子们来说,这一天的课开心而美好,充满创作成功的荣耀;对鸟老师和家长们来说,更大的意义其实在课堂之外,在于孩子们开始留意自然的节律,主动观察一棵树、一片叶的变化。许多感知和认知的小种子种在心里,谁知道将来什么时候会发芽呢?

所以,等待、期盼、焦急,从来都是一件好事,让孩子知道另一个不靠货币购买现成品的世界更加可爱。季节是不能购买的,你左右不了,只能跟随季节的脚步,慢下来,慢下来,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切收获都是自然而然的。

课前热身

捡落叶,品秋天

捡落叶的学问

因为条件所限,我们只能在教室里上和秋天有关的课,作为弥补,鸟老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会尽可能多地捡落叶。我真的很享受提着一只大号编织袋,在郊野公园里悠游闲逛的时间。捡落叶随意但并不随便,在鸟老师的脑子里,其实有什么树叶可用什么树叶不好用的标准。我会尽量选择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落叶。看:

杨树叶子宽大有蜡质,从柠檬黄到深褐色都有,是色彩变化最多的树叶;

伞状的银杏叶金黄灿烂,总是最受欢迎的树叶;

枫树和黄栌叶子是秋日红叶的最重要代表,一定不可或缺;

火炬树狭长火红的叶子最能燃起秋天的激情;

芦苇的叶子更加窄长,像一支支箭,上面有硬朗的条纹;

梧桐树的落叶最大的能像脸盆一般,总能引发小朋友的惊呼;

紫藤不但有黄澄澄的落叶,还有硬实饱满的大豆荚,一起带回教室。

我是一棵树

在上课前,鸟老师会告诉大家树叶为什么会在秋天脱落,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是我们应当知道的。我们会举起一些树叶,想象自己是一棵树,在秋风里摇动。然后,“一二三,落叶啦!”大家一齐松手,树叶哗啦啦飘落。

叶子不是随随便便落下就完了,当我们把叶子拿在手里的时候,别忘了我们是树啊,不妨仔细看一看叶子,就像关心自己的头发一样观察它们。你能看到非常细腻的纹理变化和色泽变化,同一种叶子随着枯萎程度不同,还有深浅浓淡的差别,真是比夏天的绿叶丰富不知多少,一片就能看老半天。

一同看叶子的家长由衷感慨:“还不知道一片树叶这么好看……”对啊,孩子们,我们可不能等到变成大人,还不知道一花一叶的美丽,那可太遗憾了!

上课啦!

叶子拼贴画+树叶拓印

课用材料

古人说:“一叶知秋”,叶子是大自然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满秋天的信息,也是大自然给予的最美的画材。鸟老师提供的工具除了亚麻布外,只有白乳胶和剪刀,再没有了。在课堂上,许多孩子围着一大块亚麻布,守着无数绚丽的落叶,热热闹闹地贴画,这种气氛弥足珍贵,足以打动每个身在现场的成年人。

动手前的观察

一开始是不建议使用剪刀的,因为每片叶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形状,仔细看看,展开联想,猜猜它们像什么?

自然赋予我们灵感

好,我们的创作开始了。用白乳胶把你手中的第一片树叶贴在亚麻布上,然后寻找其他小片的叶子,可以做成鱼尾巴、海龟鳍、大象鼻子的小叶子。这个时候少量使用剪刀剪一剪、修整形状,是可以的。而一幅完全使用自然形态拼出来的树叶画总是首选。

落叶是纯天然的材料,质感很不一样,这就使我们的拼贴探索更上一层楼。创作叶子画重点是尊重叶子,尽可能利用树叶天然的颜色和形态进行剪裁和粘贴,注重深浅对比和色彩对比。比如剪一块深棕到近乎发黑的圆形叶子做底,上面贴小一点的亮黄色的叶子,可以做成很有神采的眼睛;比如用红色的叶子和绿色的叶子交替贴,能贴出动物身上好看的花纹……树叶是任意取用的材料,作品的光彩来自小作者的脑海,无拘无束的想象是一切创造的根本。鸟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创意要大胆,要让我们的想象力配得上大自然的赠予才对!

几乎是顺带手的,还可以玩玩树叶拓印,老师调一点稀稀的“颜色水”给孩子们,把喜欢的树叶拓在亚麻布上,装点落叶长卷的边边角角,也很好玩。树叶拓印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叶筋、叶脉,把树叶的纹理尽收眼底,让我们的落叶课又多了一种玩法。

课堂延伸

鸟老师希望孩子和家长在家里创作小幅的落叶画,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更精细、安静地创作,最后配上画框,挂在家里的墙上,一定非常漂亮。

鸟老师感慨

老实说,用秋天的落叶创作拼贴画并不难,树叶太好看了,堆满小朋友的前后左右,几乎随便抓起一把就有灵感迸出。在鸟老师的理想中,这堂课更应该在户外上,石头课、树枝课又何尝不是?孩子们在小树林里奔跑,脚丫踩着厚厚的落叶。他们直接从地上捡起落叶来(鸟老师绝不提倡从树枝上摘叶子哟,哪怕是马上就要脱落的深秋的叶子——摘和捡,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在铺在林间空地的亚麻布上创作,那是多么惬意的事!

下课啦!

让欣赏自然成为一种习惯

秋天的叶子无穷尽啊,我们从知叶辨秋,再到用自己的小手为秋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秋之美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创造锦上添花,美到难以言说。

创想园的落叶课不光让孩子们认识到秋日美好,更要学会关注身边事物。日常生活,俯仰之间,哪怕是头顶上瓦蓝天空一道白色的飞机尾线,哪怕是人行道上随风滚动的一片落叶,就是不小的视觉收获。

而我们的收获肯定不仅仅局限在眼之所见,用秋天的赐予进行创作,或者叫做“用秋天作画”,让我们的心跳贴近大自然的心跳,让身体触碰大自然的身体。当两幅大大的亚麻布落叶拼贴画最终完成时,鸟老师、孩子们、现场共同参与的家长们,都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树叶贴画作品篇6

关键词:低结构;区角活动;废旧物品

所谓低结构材料,我的理解就是其结构松散,可变性强,内容宽泛。在现如今大力倡导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形式下,低结构材料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在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那么幼儿将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应在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多考虑其层次性、递进性,这样才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生活化低结构材料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重点从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做起。那么,如何为中班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操作材料呢?结合实践谈点滴体会。

一、中班区角低结构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

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引起孩子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如在本学期开展的“热闹的马路”主题活动中,我先是引导孩子了解各种各样的汽车,然后在教室里创设了这一场景,可没有一辆车子。于是我在美工区先用牙膏盒做了一辆汽车,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做汽车?讨论后幼儿从家里拿来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子,接着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还需要一些圆形的片片,这可以做汽车的车灯、车轮,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一个“百宝箱”,区域活动时这个区域也是孩子们最愿意去的地方。他们在摆弄最熟悉的废旧材料中进行探索和尝试,并且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

2.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由于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幼儿间的差异,逐步增加难度,使各个层次的幼儿都有合适自己练习的材料。如:“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区域中,我创设了“豆贴画”的内容,并准备了木胶、大豆、画上画的纸盘等材料,能力强一些的幼儿很快完成,而能力相对欠缺一点的还饶有兴趣地创作着。第二天我又提供了更多品种的豆子,有大的有小的,这回给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更大的挑战空间了。接着我又提供了空的纸盘,让他们自己画、自己贴,不断加大难度,激发幼儿挑战的乐趣。同时我又为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增加了一个“工作岗位”,提供了筷子和碗,根据他们的意愿夹豆进行分类,这样使贴豆贴画的孩子在选择材料时更方便,也使分豆的幼儿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低结构材料投放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1.引в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索

低结构活动材料投放中老师的观察和引导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在幼儿活动时,引导幼儿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如还是“在秋天里”的主题区域创设中,我预设了“树叶贴画”的内容,按以往的经验,我把重点定为树叶贴画和树叶拓印,但我渐渐发现,孩子们在拓印时只是很盲目地把叶子涂上颜色按在纸上,成不了画面。我适时地进行引导,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马上能接受而且也拼贴出了简单图案。而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我索性就在墙上画了一棵树,任由他们把树叶拓印在“树”上,看到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在树上孩子们同样非常满足。

2.观察后生成新活动,及时挖掘材料的利用潜能

在观察中我发现,材料也需要随着主题和季节不断更新。随着秋意渐浓,树叶有的干枯得很快,孩子们往往在拓印和拼贴时常常出现破碎的现象,有的孩子就会放弃了。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破碎的叶子能贴画吗?大家提议把叶子揉碎然后把它们撒在画面上,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还根据叶子的颜色揉碎后粘贴在不同的画面上,给小动物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那些干枯的叶子也不再是孩子们丢弃的“废物”了,现在再去看这个区域就更热闹了,孩子们选择不同的树叶进行不同的创作,每个人都有了成功的可能。

教育来源于生活,低结构的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也比较少,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但低结构材料的适时适宜提供对于教师也有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就应该精心为幼儿创设适合的区角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和区角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也使低结构的材料真正成为区角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刘萍.给幼儿提供有层次的游戏材料[J].中国教育报,2012(12).

树叶贴画作品篇7

我所任教的八年级六个班中,1―3班实行了班级分组教学实验,4―6班还是以保守的教学模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进行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习、研讨、思考,在几次绘画中分组教学初见成效。我下面几点做法能给予大家点点借鉴。

一、帮助班主任组建学习小组

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我们各班级人数大多在四十至四十五人之间,分组教学就成了我们的优势。在分组过程中,为了小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我建议班主任把学生分成六到八个小组。分组做到了均衡互补,均衡就是使小组成员的成绩(成绩分上中下)、语言表达能力、男女搭配要均衡;互补就是性格、气质等要互补。这样各小组学生的均衡有利于班级的全面发展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学生每组5人,排出“丁”字形座位。以前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在台前授课,学生在下面按部就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而分组教学正好克服了这一弊端,学生在教室里有自己的领地,自己的空间,可以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小组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跃了课堂。

二、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拿常规教学和分组教学来比较,同样的一堂美术课,分组教学的课堂容易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学生的创造潜力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激活与发挥。我是这样做的:美术课程是非中考科目,学生往往不够重视,但美术课内容新颖,形象具体,生动、实际,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其特点,发挥其优势,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想象、学会创作。整个美术课堂采用课件与演示、实际动手制作与绘画和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树叶贴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思维。

秋天到了,五颜六色的树叶纷纷飘落。面对此情此景,我决定带学生到小树林中走走,鼓励学生选择树叶,比一比哪组选的最多、最美。同学们异常兴奋,很短时间,他们就搜集了大量的树叶,树叶的形状千姿百态: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同学们几乎忘记了这是第二课堂。每小组把选来的树叶收集在一起,根据集体的想象创作,拼贴组合出许多精美的画面。既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且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想象力。

(二)、布贴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花布五颜六色,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花布的美是自身材质的固有属性。如果能把不同的花布,拼贴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个崭新的艺术形象,表现一个个有意义的画面不更美吗?于是,我经常组织手工制作小组学生,搜集废旧花布,进行布贴画创作。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画面诞生了,在这些画面中,同学们充分地利用了美术课学过的色彩搭配、构图等知识,增强了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一件件作品的制作完成,也培养了每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三)、课堂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绘画的能力。

教师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比如《水墨表现――树》一课,针对各组不同的学生,每组出两名学生只要求他们采用双勾的画法画树干,采用夹叶法或点叶法中的一种方法画树叶就可以了,要求画一棵树,每组再出两名学生要在前两名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夹叶法和点叶法两种方法画树,要求画两棵树,并且树干的画法要有所不同,接着每组再出两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画出各种姿态、不同种类的树,还要添画一些相关的内容,如小鸟、草地等,用来丰富画面,增添情趣,并注意构图饱满、合理。这样题型的设计由易到难形成梯度,适应了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另外分组训练时,还可以通过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供学生选择,其中必做题要求每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样在学生学习中形成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在作业和练习的设置上,也应在内容和数量上分类要求,既要让后进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又要让优等生不会因为太容易而应付;既要让后进生反复练习,掌握课内知识,又要让优等生有时间涉足课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对待中等生,要努力做好优化工作,特别是做好那些素质好、努力程度不够的学生的思想工作。那些素质不高但努力肯学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应当成为各组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进行分组练习的同时,教师既注意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均衡化的发展。总之,生活中的材料数不胜数,同学们都能把它们通过完美的组合构成艺术品。大量的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艺术的感悟,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同学们找到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从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同时,作品中反映出的人文主义精神,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他们在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的材料数不胜数,同学们都能把它们通过完美的组合构成艺术品。大量的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艺术的感悟,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同学们找到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从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同时,作品中反映出的人文主义精神,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他们在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力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三会”。

树叶贴画作品篇8

一、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运用的价值

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活动的一种,是儿童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不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高晓萌2012.)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手工课中,较为常用的材料大致有:纸、石头、树叶、果蔬、谷物、瓶子,不同的材料可以做出不同的效果,传统的课程一般都是使用单一的材料。随着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综合在一起运用。利用材料之间的特性进行互补与融合,通过材料的视觉效果去体验不同材料所带来的美感。(章佳玮2015.)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材料,通过充分挖掘材料,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运用的途径与方法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有很多,除了常见的纸、树叶、谷物、石头等材料,还有毛线、废旧木板、用过的牙刷、包装袋等。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上手工课之前,让学生多收集一些材料,让他们主动发现材料,探索材料,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产生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例如,哪些材料混合在一起使用会给人不同寻常的感觉,哪种物品更适合表现今天手工课创作的主题,鼓励学生去大胆发现能被利用的材料,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很有帮助。

(二)自由运用综合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小?W阶段的学生更偏爱手工课多一些。手工课自己可以动手去操作,还有不同的材料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学生觉得更有意思。劳申堡是波普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选用唾手可得的生活物品:衣服、破布、橡胶、图片、雨伞、标本等,经他一组合,便俨然成了作品。(蒋汝佳2011.)因此,教师在设计手工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材料的魅力。以《谷物粘贴画-可爱的兔子》为例,传统的手工课就是单纯地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大米、小米、豆子等,先画好兔子的轮廓,然后在轮廓里进行简单的粘贴,这样的课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最后的作品都大同小异。而现在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对小兔子加以改造,不仅有主体物兔子,还可以给小兔子创设一个情境,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这一主题去找一些其他材料,例如,有的学生想表现小花、小草,谷物达不到那种效果,就可以用漂亮的毛线来替代,云朵可以用棉花来表现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正确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小学美术手工课,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搜集材料的时候,同学与同学之间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一件手工作品。以《树叶粘贴画》一课为例,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拼贴出一幅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树叶粘贴画,并且不限制其他材料的运用。每位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组内成员的想法相互影响。在粘贴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海底有哪些动植物,海水的波纹用哪种材料表现更美观;有的学生提出哪几种树叶粘贴在一起更合适;还有的学生想法独特,先用树叶拼贴出鱼的形状,然后鱼的眼睛可以用黑豆表现,鱼的尾巴像银杏树的叶子。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规定只可以用树叶拼贴,也没有否决学生的奇思妙想。通过小组合作,不仅没有束缚每位学生的想法,还可以使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包容对方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结论

上一篇:蝉古诗范文 下一篇:红领巾爱学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