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杨广范文

时间:2023-10-30 21:32:14

隋朝杨广篇1

其实历史上可怜的皇帝有很多,如周太祖、汉献帝、宋徽宗、宋钦宗、崇祯都蛮可怜的。李煜、光绪、溥仪之流也可怜,虽然勤政爱民,奈何生不逢时。死得最惨的皇帝当属宋徽宗赵佶,断送了大宋江山,自己也做了俘虏,艳丽多姿的朱皇后,还经常受到金兵的调戏。悬梁自尽不成,最后大病身亡。尸体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姬,殉难于厕所里,估计是心脑血管病犯了。秦国的君王秦武王赢荡,年轻有为,喜欢和人家比力气,结果在一次比举洛阳大鼎时,一命呜呼。还有晋孝武帝司马曜竟然死于自己的皇妃之手,真是笑谈!再回头看看上面那些可怜的皇帝,和这些死得最惨的皇帝相比较,论生前的功绩政绩,哪个也超不过隋炀帝呀。但是死后栖身之地却小得可怜,棺木是下人拆床板做的,隋炀帝杨广,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

我们不妨翻开历史,看看杨广这一生的突出贡献。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中国大一统。开皇十年,南陈旧地的一些地方爆发大规模的叛乱时,杨广被任命为江南的总管,驻营江都(今扬州),平定叛乱,这一待就是十年。真不愧为好将军,文武双全,他的部队在百姓中威望很高!开皇二十年,一度任远征突厥的统帅。

修通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工程之浩大,杨广眼光之甚远,为中国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还有西巡张掖,不但扩大了国家的疆土,还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出兵征战,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西行出巡,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曾经不惧暴风雪的袭击,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真的令人仰慕!足迹遍布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这在中国封建历史上,还没有哪位皇帝西巡这么远且威名远扬,隋炀帝杨广,当属第一人!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也是杨广的一大创举,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其意义深远,不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政局稳定后,隋文帝建立天朝体系,天朝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影响中原王朝一千五百余年,直至清廷甲午战争的失败。

杨广亡国的原因在于好大喜功且贪慕虚荣。在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中,用金钱来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还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大运河杭州段,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这根本不是平等的贸易,而是借贸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实际上做的是亏本的买卖,白白地浪费了国家巨大的财富。还有隋炀帝前后三次对高丽用兵,使隋朝的国力大减,隋炀帝的末路可以说和征伐高丽有很大的关系。第一次征伐失败,三十多万人的队伍,最后仅有两三千人返回。第二次出兵被迫撤兵,这时天下将乱,王朝已经显露出败亡之兆。但隋炀帝不管这些,又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王高元遣使投降,隋炀帝遂班师回朝,这是613年。杨广旨在平定边陲,完成统一大业,但战事耗费颇大,激起人民的反抗,616年瓦岗军大败隋将张须陀于荥阳,617年李渊起事于晋阳,不久攻占长安,立代王侑为帝。618年江都兵变,推宇文化及为首,缢炀帝,立秦王,引众西返关中。五月,李渊废恭帝侑,自称帝,国号唐,隋亡。

隋朝杨广篇2

二十三年后,杨坚驾崩。这一年,降隋的陈朝后主陈叔宝病死。新上位的隋帝杨广为陈叔宝赠送谥号:炀。谥法:好内怠政曰炀――好内即贪恋妻妾,怠政指荒废政事。

公元618年,杨广躲在江都(今扬州)以避各地乱兵。这一年,江都禁卫军拥戴杨广的近臣宇文化及(此人与北周皇族同姓而不同宗)为头领,发动兵变弑杀杨广。后来,在长安代隋立唐的李渊,给表弟杨广上了一个跟陈叔宝一样的谥号:炀。

杨坚尽杀宇文氏,最后其子被一个姓宇文的人杀死;杨广给陈叔宝上谥号“炀”,自己也被上了这么一个谥号。

自此隋炀帝名垂后世,中国人只要看到“炀”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广。

利用母亲夺嫡

杨广是杨坚次子,其大哥杨勇早早就被立为太子,本来没有杨广什么事。他能上位,其母独孤皇后功不可没。

独孤皇后是中国史上最强势最善妒的皇后,赫赫有名的吕后、武则天、慈禧都不能与之相比。独孤的强势来自她所在的关陇集团。陈寅恪指出,北周奠基者、周文帝宇文泰,在西魏时立下八位柱国大将军、十二位大将,这些功勋将领与关陇地区的豪族互通婚姻,利益一体,筑成坚固的“关陇集团”,成为北周、隋、唐三朝的统治力量。

杨坚的父亲杨忠,为西魏十二大将之一,早年追随上柱国独孤信起家。独孤信将女儿独孤伽罗嫁给杨坚,此女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此外,独孤信还将另外一个女儿嫁给另一上柱国李虎的儿子,生下一子,名叫李渊。

杨坚凭着独孤氏的支持,最终代周立隋。独孤皇后对杨坚的威慑与恩爱,伴随杨坚终生。他们新婚燕尔,就发誓“无异生之子”。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杨坚的五个儿子全是独孤后所生。独孤皇后贤淑能干,但善妒也是千古无匹,坚决不让杨坚染指其他女人,长年选用一批年老貌丑的女人侍奉杨坚左右,甚至杀死杨坚爱幸的一个美人,气得杨坚离宫出走,颓丧地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杨广13岁被封为晋王,坐镇并州抵御突厥,20岁任平陈大元帅,总领隋朝兵马渡江灭陈,威望与能力都属诸皇子之冠,他开始觊觎起皇位来。

与节俭的父母不同,杨勇喜欢结纳宾客,与宾客行君臣礼,有僭越的嫌疑,且生活奢侈,又喜欢纳妾,引发独孤皇后的不满。与杨勇相比,杨广更懂得迎合父母。他出任扬州总管时,每逢父母的使者到来,一定大加礼遇;知道母亲痛恨男人宠爱姬妾,他就只与正妻萧氏育子;每当父母来自己家做客,必清退所有年轻漂亮的侍女,改用老丑者服侍,更叮嘱家人不能拭去家里乐器上的尘埃,好让父母觉得自己不好声色。

独孤皇后的奇妒千古无两,她的妒火能烧到儿子和臣下身上。杨坚夫妇为杨勇娶的正妻病死,因为杨勇宠幸姬妾,独孤皇后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杨勇将妻子毒死,好让姬妾上位,让这样的人继位,后果难料。而杨广又不失时机在母亲面前哭诉大哥有加害自己的企图。渐渐地,独孤皇后觉得,需要为这位英俊的次子做些事情了。

与此同时,杨广把中央重臣杨素拉下水,成为自己夺嫡之路的猛将,不停地在长安散布对杨勇不利的流言。这些力量与独孤皇后的意向产生的合力,使杨坚萌生废黜杨勇的想法。

杨广也不是没有绊脚石,宰相高就是其一。高认为,杨勇没有大的过错,废黜是大事,一定要慎重。高是独孤氏的家客、当朝第一重臣,杨坚听取了他的意见。

但事情在变动之中,局势再度为独孤皇后左右。高的元配妻子去世,杨坚夫妇劝他另娶。高拒绝说:“现在我年纪已大,退朝在家只想多读佛经,没有续弦的想法了。”不巧的是,高的一个侍妾不久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件小事引起独孤皇后的不快,她对杨坚说:“你看,高一方面说自己无心续弦,一方面却跟妾生子。这是对君上存心欺诈。这种人怎么能够重用?!”

杨坚想想也有道理,开始疏远高,后来在一次政斗中将高黜为平民。高撤职,杨广夺嫡路上的最大障碍消除。公元600年,杨勇被贬为庶人并遭到软禁,一言一行都在杨广的监视之中。这一年的风雪冬日,杨广被册立为太子。

两年后,独孤皇后去世。杨坚终于获得自由,开始宠幸姬妾,大概放纵太过,两年后就病重不起。杨广见关键时刻来临,写密信与杨素讨论继位事宜,不料回信被使者误送到杨坚手中,杨坚阅后勃然大怒。这时,他宠爱的宣华夫人在上厕所的路上遭到杨广调戏,跑回来向杨坚哭诉。杨坚再也忍不住了,高呼:“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命令手下迅速召唤杨勇。

但杨素早已得到杨广授意,将杨坚的命令秘而不宣,并令心腹入侍,“血溅屏风”。杨坚驾崩,杨广顺利登基。

急吼吼的有为之主

杨广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处死哥哥杨勇。老五杨谅不满老二即位,起兵造反被击败,幽囚至死。三弟杨俊,因为娶了个跟母亲一样善妒的妻子崔氏,自己又多姬妾,导致崔氏妒火攻心,下毒将老公杀死。至于老四杨秀,则长期被杨广禁锢。再也没人能与杨广争权。

杨坚生前自豪地说:“以前帝王宠幸姬妾,导致异母的皇子争位不绝。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是真兄弟,可免此忧。”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五个儿子都不得善终――杨广和杨秀,最后都命丧宇文化及之手。

605年,杨广改元大业,大赦天下。远慕秦皇汉武之风的他,扫除多年压抑,希望有一番大作为:营建东都洛阳,实行长安、洛阳两京制,开凿大运河,巡游天下。

两京制是为了控制中原地区。这个制度常见于中国历史,东汉和唐代都是长安、洛阳两京制。玄奘西行取经回来,唐太宗就是在洛阳接见玄奘。明朝则有南北京,清代有北京、盛京(沈阳)。而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则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杨广上位第一年的这些大动作,都出于加强一统局面的考虑,没有什么不妥。

本来,隋朝的国力是完全可以胜任这几个大工程的。王夫之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钱穆进一步指出,论富庶程度,即使是号称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年代,在户口这一重要指标上也远不如隋朝大业时期。大业初年的户口是890万户,而贞观初不足三百万户,一直到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户口近962万户,才超过隋代,然而这已是唐代极盛时期的数据。

可是杨广也太急了。他数年就集中推动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东征高丽等大事。学者胡如雷统计,杨广即位的前八年,22项力役共征用人力3012万余人,当时全国有4600万人,几乎是全民就役,引发四海骚动在所难免。

加上杨广即位后,一反太子时佯装出来的俭朴,全面转向奢华,国力虚耗更为巨大。他当皇帝十四年,在西京长安的时间不足一年,在洛阳的时间不足四年,大部分时间巡游去了。这是一个总是“在路上”的皇帝。

大业元年,隋朝用了短短五个月时间凿出通济渠和修复邗沟,洛阳至江都的水路全线贯通。这五个月是惨烈的,凿通济渠所用人力超过百万人,为赶工期,官吏督责严厉,役丁死亡人数近总数的五成,每日都有车辆不停地从工地上将尸体运走。

是年八月,杨广的船队浩浩荡荡从洛阳出发,开始他的第一次巡游江都。这支队伍有五千多艘船,光发船就用了五十天,水上舳舻相接两百多里,两岸骑兵护行,旌旗蔽空,威武雄壮无与伦比。

杨广所在的“龙舟”有4四层楼,高45尺(隋制每尺长约29.5厘米),宽50尺,长200尺,顶楼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60间房。如此大船,在40步宽的邗沟中只能由纤夫牵引前进,八万多名纤夫为五千多艘船提供动力。

这支南巡船队有二三十万人,所过州县,方圆五百里的官府都必须为这些人打理食宿,他们吃腻了山珍海味,就在出发时将没有吃完的东西埋掉,浪费巨大。

杨广每次巡游,都用各种羽毛饰物装饰道路,绵延二十里。主事者令全国贡献羽毛,各地飞禽走兽的苦日子来临。湖州有一棵高逾百尺的树,上面有个鹤巢,但此树太高,又没有附枝,取羽毛的人攀爬不上,便想把树斩下,捕鹤取毛。树上老鹤恐惧不安,惟恐巢中幼子受害,于是自己啄下身上羽毛,投掷在地。

关于杨广的开运河与巡游,吕思勉曾说:“开运河,用不着坐龙舟游玩。炀帝的开运河,和汉武帝的‘事四夷’一样,所做的事情,虽不能说他全然无益,然而以如此劳费,致如此效果,总是极不经济的……就他的行为而论,毕竟是功不抵罪的。”

被项羽附体

无论是大运河,还是征高丽,都使杨广建功立业的野心一目了然。欲成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然而杨广的诸多策略或做法,却很难获得能人之心。

吏部侍郎裴矩瞅准杨广追慕秦皇汉武的心事,竭力劝他派使者游说胡人,以厚利诱导胡人朝见。胡人唯利是图,乐得如此。这导致隋朝对胡人的迎来送往耗费巨大,地方郡县苦不堪言,只为满足杨广“万邦来朝”的快意,“卒令疲弊中国以至于亡”。

为解决高丽对中国的威胁及骚扰,大业八年(612)杨广下诏讨伐高丽。此次征伐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杨广御驾亲征,各路大军光发兵就用了四十天,总数113万人,号称200万人,比巡游雄壮多了。

不过,这次征讨的宗旨是降服高丽,而不是消灭。杨广令将士不能轻军独进,每个举动必须上报,高丽若投降,须马上抚纳。部下将士互相监督,大军缓慢推进,贻误战机。隋军粮饷难继,最终狼狈败退。

从大业八年至十年,杨广连续三次亲征高丽,最后一次惨胜,只换来对方的一句道歉及称臣就班师回朝。这一次,杨广回到了久违的西京长安,发诏命令刚刚臣服的高丽王入朝,遭到拒绝,他颜面扫地。

此时已经举国崩溃,中原民变蜂起,政府已失去对北方的控制。在西京长乐宫,杨广在寂寥之中独自饮酒大醉,醉后赋诗一首,此诗只留下这两句:“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诗成,杨广令宫中美人吟唱,自己泪湿衣襟,一旁的侍者也跟着掉眼泪。

兵败高丽,百夷思变。就连关系与隋不错的突厥,也开始不臣服隋。大业十一年(615),杨广带上后妃宫女、僧尼道士,北巡边疆,希望修复与突厥的关系,恢复朝贡,使突厥出兵帮助隋军出击高丽。

杨广北行至雁门(今山西代县),却遭到突厥数十万骑兵的突袭,雁门郡41座城失守39座,只剩雁门和崞县苟延残喘。杨广死守雁门,突厥兵的箭纷纷落在他的跟前。杨广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惧,不知所措的他抱着爱子杨杲大哭,眼睛都哭肿了。

绝望中,杨广打算乘快马突围出城,拼个鱼死网破。大臣苏威说:“守城我们还有余力,但如果突围,骑兵可是突厥的长处,不能轻举妄动啊!”民部尚书樊子盖也劝杨广:“如今将士的心思,是生怕陛下在解决突厥问题之后,还要重新征讨高丽。不如坐城坚守,下诏宣布免除辽东战事,重赏天下勇士,让他们来雁门勤王。”

杨广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于是亲自到前线劳军,在将士面前宣布:“努力击贼,勿忧富贵!”将士闻言,踊跃拒敌,死伤甚众。而在地方上,各地勇士得悉杨广受困于夷狄,也纷纷前来雁门赴难。

在各路勤王队伍中,有16岁的李世民,他投入屯将军云定兴的麾下并向云定兴献策:“突厥大兵围困天子,是认准了救兵不会很快赶到。我们应该多准备一些旌旗和鼓号,白天行军时大展旌旗,连绵数十里不绝,到夜里就不停地响鼓鸣号,让突厥以为我们大军将至。不然的话,敌众我寡,我们很难硬取。”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

突厥见隋朝救兵赶来,未知虚实,因本身也没有灭隋计划,遂见好即收,引兵而去。解围后,苏威和樊子盖再三敦促杨广兑现封赏将士的诺言。然而杨广再次被项羽附体,显得异常小气,不肯多发封赏。死守雁门的将士17000人,最后只有1500人得到勋爵。而此前平定杨玄感叛乱时,立下军功的将士就有很多没有得到封赏。雪上加霜的是,杨广又让群臣议论如何讨伐高丽。

于是,将士对杨广无不愤怒,“言其诈众,朝野离心。”隋朝大厦将倾。

杨李一家亲

全国已乱,再征高丽已不可能,汉武之业成了泡影。杨广雁门解围后,不听大臣回守长安的建议,执意前往洛阳。这是一步昏棋,在动乱时离开关中,意味着自绝于拥有天下最具战斗力的关陇集团。以致李世民后来感慨,如果杨广能安守关中,何至于失天下。

在东都的杨广,意志似乎完全崩溃,从一个果断有为之主,变成优柔寡断、多疑弱质之人。夜里,他常梦见各地乱兵杀到跟前,每每惊悸而醒,需要几个女人在身边像哄孩子般轻摇自己,才能入睡。

对局势的无能为力,似乎加重了杨广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不理政事,令宫人大举捕捉萤火虫,令宫中夜里明亮如昼。李商隐名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指的就是此事。东都没待多久,杨广开始想念老巢――江都,并开始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南巡江都之旅。

大概杨广深知,这次离开后,就再也不会回来,因此许多美丽的宫女不得随行。宫女哭泣挽留杨广,心里凄恻的杨广,写下一首诗劝慰宫女:“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

在江都,“性不喜人谏”的杨广更加厌恶听到民变消息。万般绝望的他干脆完全放任,照着镜子对萧皇后说:“好头颅,谁当斫之?”更吩咐左右美姬,准备好毒药放在身上,万一有什么不测,可随时服毒自杀。

变乱很快到来。江都将士拥戴杨广的心腹宇文化及为头领,发动。乱党杀来时,姬妾慌忙逃散,杨广一时之间竟找不到毒药,他一生最大的屈辱也来临:爱子杨杲被当面斩杀,自己饮毒酒自杀的请求被驳回,最终遭到缢杀。临死前,他感慨地说:“我实负百姓。”

宇文化及一连串的诛杀行动展开。死得最冤的当属杨广次子杨。由于受到父亲的猜忌,杨一直生活在惶惧中。当宇文化及部下冲入其家擒住杨时,杨还以为是父亲要杀自己,从容地说:“诏使且缓,儿不负国家。”乱党没有理会,将其拖到街上斩首,杨至死都不知道是谁杀死自己。

受到杨广一生礼遇的萧皇后,在这次变乱之中奇迹般保全性命,入唐后得到优待,死后与丈夫杨广合葬于扬州。杨李一家亲。李世民有一个宠妃,是杨广的女儿,生下一子李恪。这个杨广的亲外孙,被公认为李世民最能干的两个儿子之一,李世民也认为李恪像自己,一度要立他为太子,因关陇勋贵、国舅长孙无忌强烈反对而作罢。

杨广之仇,也由李家来报。唐初执行关中本位政策,厚遇关陇故旧。贞观初年,李世民下令清洗当年参与江都之人。隋朝的逆臣并未成为唐朝功臣,像裴虔通这些参与江都之谋的人,均被流放到当时人人畏惧、充满瘴气的岭南而死。其他逆臣如宇文化及的子孙后代,全部遭到终身禁锢。

杨广给后世留下的遗产,并非只有大运河和科举。他曾写下《春江花月夜》一诗:“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唐人张若虚根据此诗意境,写出同名作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被闻一多誉为“孤篇压全唐”。

而杨广的另一作品“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被历代传诵,后世马致远的名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境或从此化出。

武则天代唐而立,将隋炀帝所创的科举制全面落实,注重诗赋取士。这一政策被之后的李唐政府发扬光大,成就了灿若星河的唐诗的同时,也瓦解了世代相袭的关陇集团,使普通士人获得参政通衢,阶层流动起来,门第社会开始崩塌。

隋朝杨广篇3

命运最是神奇,最是奈何不得。早年,杨忠帮助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儿子杨坚却夺了宇文氏的帝位,做了隋文帝。若干年后,杨坚的儿子杨广又在第三次巡游江南时被宇文氏活活勒死。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谁也不欠谁的了。

细细想来,隋炀帝杨广不是一般的冤屈。他只下了三次江南,就被后世多少代多少人说成骄奢淫逸,祸国殃民;而七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却是风流倜傥的楷模,留下无数逸闻故事娱乐民间,更是影视作品争相表演的尖端人物且屡演屡赢,屡赢屡演。当初,秦始皇和杨广都担着骂名不惜一切地给后人留下了一样举世闻名的礼物。秦始皇留下了万里长城,杨广留下了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至今只有观赏作用;京杭大运河却一直在纵贯南北漕运,一刻也没停止过它繁忙的运输功能,只是人们上得岸来继续口无遮拦、不遗余力地痛骂杨广,似乎不骂几句,就没有我的中国心。对于失败的皇帝,世人没有给予应有的理性认知,相反,辱骂声滔滔不绝。历史的公正常常是被道德或伪道德的标准埋葬了。

杨广开凿运河,是在修建洛阳的同一年。他先后开凿疏浚了四条主要河渠,南北连通,蜿蜒五千多里,成为水运大动脉,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上好的棉丝和稻粟能够顺利地到达洛阳和长安,南北文化也得到很好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大运河还对以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后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从经济上来看,不能不说和大运河的物质供应有关系。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杨广该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是千古功臣。杨广不修运河,李世民也会修的,那民众会怎样地爱戴和称颂呢?

在杨广的众多罪状当中,最严重的一条要数他的杀父弑兄。他本是二皇子,与宝座无关,可是他心狠手辣地把病中的父亲和哥哥杀死,踏着血腥之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其实这没比李世民更过分,他们的事迹大同小异,只是人们给李世民太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他是成功皇帝。孤独的杨广则一直被比为秦二世,不是最坏,也是第二坏。

李世民与杨广相同的罪状被人轻描淡写一笔略过,杨广与李世民相同的盖世武功也被神经兮兮的史学家有意遮掩。原因是杨广虽有过人的文武才能,但是太纨绔,太喜欢虚荣和寻欢作乐,连父亲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也敢调戏,摸了两把屁股,又香了一下,可谓胆大妄为。米奇认为这也怨不得杨广,隋朝毕竟在宋朝之前,没有经过朱熹的严规肃矩,孔子的纲常之道也鞭长莫及,怎会有那么多的拘束?也因此才有了后来李治宠幸父皇的武才人,李隆基抢来儿媳杨玉环受用。唐朝这两位皇帝可不仅仅是调戏,都是真刀真枪玩了命了,直到送了江山,下了宝座。这在当时不足为奇。只有经过了朱熹,这些人们心底的胡乱性情才得以压制。相比之下,杨广的罪是很轻的,却被数罪并罚判了死刑,想缓期执行都不成,而且剥夺政治权利和荣誉终身;李治和李隆基的罪是该被判处死刑的,却只被无关痛痒地判了三年五载。这法律,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回头再说杨广的奢靡。杨广虽然三下江南,也仅仅是把当时只有六七米宽的瘦西湖作为自己的专用水道。到了唐朝,扬州人把瘦西湖开凿成护城河,为扬州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显足气派。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的阿谀盐商给皇帝献上了一份大礼,把护城河扩展成几十米宽的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奢靡到了极限,哄得乾隆唏嘘不已:乖乖隆的冬!于是清朝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作为一个失败皇帝,杨广不仅不得好死,死后还被人折腾了好几次,先是埋在宫内,后改殡于扬州吴公台下。620年,唐高祖李渊以帝王礼遇把杨广葬在扬州西北7公里处的雷塘,墓地年久荒芜,1983年后才陆续修葺,周围才林木葱郁,游人才纷至沓来。

隋朝杨广篇4

【关键词】:统一改革隋文帝

隋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而他一生的最大的作为,就是结束了几百年的南北分裂,从而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那么他是如何实现南北统一的。

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人,出身关陇士族。其父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杨忠死后,杨坚袭爵随国公。其妻是大将军孤独信的女儿。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周宣帝的皇后,杨坚为大前疑,是北朝的核心人物之一。

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王朝虽为累世显贵及帝室姻亲,但他的政治地位一直不牢,常受到当权者的嫉恨,几次遇到丧失性命和全家遭祸的危险。周武帝时,宇文护当权,就曾屡次准备加害。齐王宇文宪执政期间,又曾建议把他除掉。宣帝即位,特别讨厌杨坚,常常对杨后说:“必族灭尔家”。这些都因杨坚从容应付而安然度过险境。

后来杨坚为什么在北周终于成为举足轻重,众望所归的人物呢?主要就是他在政治风云中,独能顺从民情,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对人民施行缓和政策,因而使各个阶层从对比中,深感到他可以信赖,从而获得民心。“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①因而他能够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北周的帝位,短期内击败了北周残余武装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的反抗。从581年代周到589年灭陈,隋文帝更加致力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的改革,到灭陈前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史称平陈时,隋王朝的经济情况为:“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灾,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社会秩序的状况良好。

隋文帝怎么在这短短的几年间,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呢?首先他注意发展生产。即位之初,隋文帝就接受长孙平“以劝农积谷为务”的建议,大力兴修水利。开皇二年开渠引杜阳水灌原,开皇四年,又引渭水达潼关,漕运四百里,民间名曰“富民渠”。此外,还有各州郡官兴修的水利,如赵轨在寿州修复五门堰等等。这些措施,既给人民以实利,又大大增加了国家收入。其次,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隋文帝说:“薄赋轻徭,务农重谷,仓廪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苦。”有许多史实,证明隋文帝时的租赋徭役的确低于以往列朝。就徭役来说,开皇三年文帝下令,“军人以二十一成丁,减十二番岁为二十日役”。隋时一丁一生服役为780天,而西晋时却为1590天,隋比西晋减少一半。调的负担,隋初亦低于以前各代。北魏为三匹半,北齐为一匹,而隋开皇三年规定:减调绢一匹为二丈.这样,隋调的负担,实为北魏的七分之一,北齐之半。与此同时,隋文帝在其他方面,也相应作出一些有利生产的规定,上述政策,无疑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杜佑说:“设轻税之法,浮客悉自归于编户,隋代之盛,实由于此”。②隋文帝还十分重视吏治.《隋书》说:“高祖初有天下,励精思政,妙简良能,出为牧宰。”③他把素有清名的公孙景茂请到京师,访以政术,拜为汝南太守,又转息州刺史,又用薪俸买牛犊鸡猪,散发给孤弱平民。他经常微行到老百姓家里,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结果该州社会秩序大大安定,生产蒸蒸日上,隋文帝将公孙景茂的事迹颁告天下,以资鼓励。象这样的良史,在文帝一朝尚有很多。大批循吏的出现,无疑表明隋文帝重视吏治政策的成功,而他们的善政,也大大有助于社会秩序安定,有利于人民安心生产,发展经济,从而给隋文帝统一南北的事业,准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基础。

隋文帝平陈战争,从公元588年10月开始,只经过了四个月,到589年正月就胜利结束了。这里一方面固然是隋文帝在北方改革的成功和战前作了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也与陈朝的极度腐朽有关。史称陈后主的统治,“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君臣上下混混恶恶,因而引起人民强烈反抗,以至于主昏于上,而民反于下。这和隋文帝在北方的励精图治,形成鲜明的对比,宇内竟是谁家之天下,历史早就做好了结论。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业,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隋朝杨广篇5

隋体系成为高祖体系的教训和反面教材,高祖体系为了吸取隋体系的教训,对继承人制度采取冷冻和搁置的态度,李渊不敢在这上面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导致局面越来越不能操纵在自己手里,最后任由继承权的竞争双方通过血腥的暴力解决问题,玄武门说明唐高祖处置问题的方法已经失败。

这是第一个体系和第二个体系之间的关系,唐高祖对第一个父子体系是否定的,但这个否定并没有将事态引向良性的发展,这是一个简单的否定。但这个否定还没有走完。

到第三个父子体系:太宗体系,却又对第二个体系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从第一个体系出发,到唐太宗这里,已经是否定之否定,其实等于肯定了第一个体系:唐太宗在继承人方面,摒弃了父辈唐高祖的做法,而是采取了隋文帝的做法,将继承人格局早一点定下来。

我们来对比第一个体系和第三个体系。隋文帝采取的做法就是压制太子杨勇一派,确立晋王杨广的继承人地位,不管当中有多少冤屈和不平;唐太宗处理继承人的手法,和第一个体系有惊人的相似。

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品德败坏,“喜声色,田猎,所为奢靡”。他和当年的隋太子杨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掩饰自己,率性而为,不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甚至连对待劝谏的态度都一样,杨勇当年说:“若有谏者,正当斩之,不过杀百许人,自然永息。”而李承乾也说过:“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

其实两位太子可能对外面造谣中伤的人感到极其厌恶和愤怒,因此下了这样的狠话,却正好成为刚愎自用的证据;而且李承乾也以杨勇为教训,唐朝名将侯君集就以此警醒李承乾:“恐殿下有庶人勇之祸。”这说明,第三个体系中的子辈,也是以第一个体系为教训的。

隋体系和太宗体系的太子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而作为父辈,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第一,不管传闻真实与否,都采取坚决压制一方的办法,杨勇的嚣张很可能是政敌虚构的,但隋文帝还是全副武装在武德殿宣布太子的罪行,当场废除;李承乾的罪名更甚:谋反。其实这个罪名很难成立,但不管怎么样,隋文帝和唐太宗都果断进行了处理,不把问题留到子辈去处理。第二,及早确立继承人,杨勇一倒,马上确立杨广。而唐太宗在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和越王李恪之间做过短时间的摇摆,最后确定李治。第三,都付诸司法手段解决,没有上升到军事暴力的地步。

当然,唐太宗对隋文帝的方案做了一些修正。隋文帝的教训在于:自己被一方利用而不自觉。唐太宗吸取了这个教训,当他意识到魏王李泰是有意经营太子位置时,他猛然想到当年杨广对太子位置的刻意经营,于是他说:“我要是立李泰为太子,就说明太子的位置可以通过蓄谋经营得到。”唐太宗排除了竞争的双方,选择了第三方:李治。李治不会对已的李承乾和李泰形成威胁,从而避免上演当年杨广害死杨勇的悲剧。他采取的是来济的策略:“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

从以上看来,唐太宗采用了隋体系的长处,而避免了其短处,在继承人制度上看似已经完美了。然而,他没有想到,政坛还有第三极,当李治确立后,曾经被瞩目的越王李恪却在太宗的保护范围之外,还是遭到当年杨勇的命运。

隋朝杨广篇6

1、萧皇后:隋炀帝愍皇后萧氏,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2、宣华夫人:宣华夫人陈氏,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女、陈后主同父异母之妹,封宁远公主,母施姬。隋开皇九年,隋朝平陈完成南北统一后,其与陈国皇室成员作为俘虏从建康西入大兴,被配入掖庭为宫女,后选为隋文帝嫔妾;

3、容华夫人:容华夫人蔡氏,隋文帝晚年嫔妃,江南丹阳人,陈国灭亡之后,被选入隋宫,家世不详、生卒年不详。蔡氏初为五品世妇,文献皇后过世后,蔡氏渐渐得宠,迅速从世妇直接升为贵人,并掌管后宫,进封为容华夫人。

(来源:文章屋网 )

隋朝杨广篇7

2、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并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以洛阳皇宫紫微城为正宫,大兴城为陪都。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3、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4、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中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

5、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

6、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

7、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

8、唐朝开元时期宰相张九龄: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以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描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

9、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唐朝时期,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10、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隋朝杨广篇8

不能低估这些口号的杀伤力,史上第一玩主隋炀帝杨广对此就充满警惕。在其统治后期,首都大兴城的大街小巷,就流传着两个谣言,都与“李”姓有关。一是“桃李子,有天下”;另一是“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很明显,这两句谣诼直指杨广,诅咒杨广政权早点灭亡,并预言天下某家李氏将取而代之。始作俑者是谁?虽缇骑四出,但查不到源头。杨广不甘心,他用鹰隼般的眼光,扫视着廷中廷外,哪位李姓将会对自己构成莫大的威胁呢?

有了!此人不就是李密吗?李密曾因祖上余荫入朝,授官左亲侍。一次,杨广见李密额锐角方,目分黑白。见此大富大贵之相,想到那些谣言,杨广顿感脊背有股寒气。于是,当即将李密罢职。

毫无缘由被削职为民,李密那个气啊,但又没办法。恰逢杨素之子杨玄感发难,李密毫不迟疑投靠了他。兵败之后,他又窜入瓦岗,依附翟让,成为一支反隋的重要力量。当然,此是后话了。

将李密逐出朝廷,杨广又在继续寻找假想敌,嘿,他还又找到一位。这位潜在的敌人就是郧公李浑。杨广找了个茬子,诬他造反,将他杀了,并夷全族。

哼哼,叫你姓李,还想夺我天下?诛杀李浑之后,杨广还在想,还有谁呢?

哇,李渊!这回杨广蒙对了,没错,后来正是李渊取代了他的天下。

李渊可是系出名门,是西凉武昭王李篙七世曾孙,官至殿前少监卫尉少卿。他母亲与隋炀帝母亲是同胞姐妹。李渊善待属下,颇有政声。这一切让杨广的心拔凉拔凉的。

于是,杨广遣使至李渊官廨,传召李渊进殿。李渊因李浑被诛,深感兔死狐悲,陡然被召,料知凶多吉少,一方面托词有疾,一方面拿出许多金银行贿使者。使者返回宫里,复旨称李渊病重。此时,杨广正左拥右抱,无心顾及李渊。

一晃数月过去,李渊也是度日如年,心怀忐忑。一天他收到外甥小王的来信,又让他的心绷紧了起来。

原来,他的外甥小王在后宫做事,有一天在宫中恰逢杨广。

杨广随口一问:你舅舅好久没来见我,是什么原因?小王赶忙答道:可能是病还没好吧,所以延迟。听此回答,杨广黑脸一句:希望他的病就不要好了,死了拉倒!

小王一听,赶忙给老舅密报。李渊阅罢,顿感惊魂未定,思前想后,李渊自是有了反隋之心。果然,几年之后,李渊成为隋王朝的掘墓人。

封建时代,许多帝王君王生于宫禁之中,杯弓蛇影,疑神疑鬼,整天担心有人弑君,阴谋取而代己,因此,总是宁杀错,不放过,哪怕你是我的亲姑夫!

不过,杨广最终没能防住。究其原因,是杨广的穷折腾,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如此的不着调,只能留给对手太多的机会。

上一篇:一本书的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阳光路上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