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导火索范文

时间:2023-10-08 17:33:16

二战导火索篇1

    论文关键词 警犬 应用 战略 揖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警犬的功能及其作用能否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随着近年来,山区市流动人员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的提高,普法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法律环境和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

    一、警犬在查缉战术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有效捕获各种犯罪嫌疑人,查清犯罪事实和证据,有力地打击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执法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为了保障公证程序的正当性,确保公证证明的真实性、有效性,在办理警犬在查缉战术中的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对于警犬训导员掌握查缉战术的各种方法尤为重要,对于山区市某些案件,训导员及警犬是接近、缉捕犯罪嫌疑人的第一缉捕主体。公民可以将自己所有的房屋和储蓄、生活用品和法律允许为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等以的方式进行处分,但是非法占有物不能作为处分的对象,只享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占有物,如公民租赁的房屋、农民使用的自留地和宅基地,都不能作为处分的对象。

    (一)站住问题

    采用正三角站位时训导员携带警犬站前,其他警员应该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能采取全包围式站位。警犬在查缉战术中的应用的成立和生效不仅要具备主体、内容及对象等实质性的要件,而且要具备形式上的要件。根据法律的规定,警犬在查缉战术中的应用应当经过证明,表明其真实、合法,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警犬在查缉战术中的应用公证是对最有力的一种证明方式。

    (二)盘查及拦截地点的选择

    对于携带警犬进行盘查与拦截地点的选择,要选择在有利于民警之间的掩护和对嫌疑人最大程度的控制。选择盘查及拦截地点要遵循以下要求:(1)宜明不宜暗。(2)宜宽不宜窄。(3)宜僻静不宜喧闹。(4)宜简单不宜复杂。通常选择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道路两侧无复杂地形、地物,较为平坦之处;道路车辆流量少的地方;宜僻静不宜喧闹之处。防止出现无关人员围观,噪声过大等不利因素对犬注意力的影响。避免出现犯罪嫌疑人持枪负隅顽抗伤及无辜群众或劫持人质等恶性案件的发生。

    (三)拦截及盘查方式

    从拦截的方式看主要有语言拦截和手势拦截。语言拦截是指执勤人员使用命令性的语言命令被盘查人停止个人行为或停止某种动作的拦截方式。手势拦截是指执勤人员使用停止的手势动作命令被盘查人停止前进或停止某种动作的拦截方式。结合训导员的语言命令,指令被盘查人做出某种动作,以便于我们进行盘问与检查。从站位的角度看,拦截方式有对面拦截、侧面拦截、背后拦截三种拦截方式,这三种拦截方式是相对于嫌疑人正面身体所朝方向而言。现在山区市所采取的拦截方式绝大多数为正面拦截。即拦截盘查人员正面面对被盘查人或拦截目标。对于车辆的拦截,在车辆停稳之后,执勤人员应命令驾驶员将车轮向右打横,夜间应打开车门顶灯,摇下所有车窗。并命令所有车内人员将双手放在正面,值勤人员视线能观察到的位置,训导员带犬从车辆的侧后方接近。接近时应从反光镜中注意观察驾驶员的行为,特别是双手。如果车内人员有反抗迹象,训导员迅速撤离并向犬下达“袭”的口令,让犬从车窗跃进车辆内进行扑咬,其他民警则迅速持枪呈半包围形式将车辆控制住。待犯罪嫌疑人被警犬控制后,民警再上前进行抓捕。

    二、警犬在火灾中的应用

    火灾调查犬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防部门在火灾发生后查找火源、对失火周边地区进行搜查、发现纵火者遗留的易燃物品及在重点防火区域搜索发现易燃物品预防火灾的发生。火灾调查犬是一种经过训练的警犬,能有效辨别30多种易燃物(如易燃液体、柴油、润滑油、松节油、煤油、汽油、辛烷、飞机燃料、各种颜料、去污剂、油漆及其他稀释剂等)的气味。

    山区市火灾调查犬一般都用拉布拉多犬和德国牧羊犬来训练。卡尔斯·伍德公司火灾调查犬的训练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购一头适合训练的犬,并负责训练达到能胜任工作水平。这一阶段需三个月时间。第二阶段,训导员进行三个月训练课程的学习。第一、二阶段共需六个月。第三阶段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继续火灾现场的训练,积累作业经验。(2)进行防止错误再犯的复训,以杜绝可产生的任何错误。(3)复习训练内容以保犬与训导员配合默契。探测装备与犬,探测仪器在火灾调查方面起一定的作用,但仪器昂贵,操作复杂并易损坏。理想的探测仪器应是容易携带、方便运输、并有一个好的取样检验系统,能够探测、识别和指示碳氢化合物物质的存在。火灾调查犬具有这些优点,它们动作既快又灵活、探测准确。火灾调查犬能够参与对火灾所进行各种调查,从而确定:(1)火灾的可能起因,意外事故还是蓄意纵火。(2)纵火的手段。(3)纵火所用的促燃剂。(4)为起火源准确定位。

    三、警犬在解救人质战术中的应用

    犯罪嫌疑人劫持人质时,通常持有刀具、枪支、炸药等物品。犯罪嫌疑人持爆炸物品时多为劫持人质案件,因此,使用警犬缉捕持爆炸物品案件,战术方法就结合解救人质案件的技术方法,不做另叙。解救人质案件因涉及到人质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必须谨慎行动。因为警犬作用的特殊性,绝大部分都适合于公开型劫持人质案件,但一定要掌握使用时机和使用方法。

    (一)使用时机

    解救人质,首先必须保证人质安全,快速出击,若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被犯罪嫌疑人发现,极易伤害或杀害人质。申请警犬在解救人质战术中的应用。

    公证人应当提交的文件包括:(1)人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2)人处分的财产所有权的证明;(3)解救人质的草稿等。(4)公证机关应当为解救人质的内容保密。如果是继承,继承人需持公证书、解救人质证明至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手续,由公证部门对被继承人所立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认定该真实有效后,公证处出具继承权公证书。继承人携带公证书、继承权公证书、房屋权属证书及当事人身份证件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在此类继承登记中,人指定的继承人如属法定继承人之列的,只需缴纳房产登记费用,无需缴纳契税;若属法定继承人之外,属遗赠性质的,受赠人除缴纳房产登记费用以外,需缴纳受赠房屋市场价值4%的契税。

    (二)使用方法

    也能使警犬迅速而稳妥的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准备强攻前,训导员应带领或令犬匍匐前进,接近犯罪嫌疑人。待形成攻击时机时,训导员迅速放犬或指令警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扑咬,重点双手。缉捕组人员迅速上前带领人质撤出现场。待警犬基本将犯罪嫌疑人控制住后,已进入射击位置的狙击手抓住嫌疑人对人质的暂时失控时机,可将犯罪嫌疑人击伤或击毙。告知当事人不是依法所立的警犬在奔跑准备扑咬,或者继承有争议、有纠纷的,公证机构不能给予办理继承权公证。当事人对继承有争议、有纠纷的,应当告知其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其法律依据主要是《公证法》第四十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警犬在奔跑准备扑咬是人对其财产和事务进行处分并于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对公证的审查要求较严格。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是否有效,应依据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予以认定。由此,对公证的审查主要是:人的身份和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有无受胁迫、欺诈等行为。青年流动人员的法律意识在法制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也会起到驱动的作用。由于青年流动人员在所在居住地的法律需要不断地完善,这就给当地的法制环境建设带来修改和完善的因素,如果流动人员的法律意识都比较高,都能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够自觉地拥护和遵守它,就会形成良好的法律环境,对于当地的安全稳定和法律的健全和有序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警犬在搜索战术中的应用

    警犬搜索:是指训导员携带警犬到犯罪嫌疑人可能隐藏的处所进行寻找并将其捕获的一种查缉措施。我们在制定搜索方案过程中,可根据搜索的地形和环境条件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适时地利用警犬,可以弥补警力不足,搜索不全面的弱点,使用警犬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警犬灵敏的嗅觉寻找发现目标,利用其凶猛性发现后立即进行捕咬,控制住嫌疑人。训导员携犬进入搜索现场(根据现场面积大小及复杂程度,可采用一犬或多犬采取分区域式搜索方式),有条件的可以付与犬嗅源,利用犬的嗅觉进行搜索。此时训导员应取下牵引带或追踪绳,让犬搜索,训导员持武器尾随其后相距3叫米,其他民警持武器与训导员保持2米左右距离呈一路队形或三角队形相互掩护交替前进,防止受到突然袭击。在运动中应尽量减少声响。训导员与民警在搜索运动中,要注意相互掩护,视线不能干扰,武器射线不能相互阻挡,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民警之间伤亡。如搜索到嫌疑人躲藏的房间,房门被锁死时,训导员应带犬撤出,让其他民警采取炸开房门,强行破门,或技术开门等方式将门打开,再放犬进室内搜索,进而缉捕犯罪嫌疑人。

    五、结论

二战导火索篇2

制作一门高仿真度的舰炮模型,爱好者不仅可以在过程中深入了解古代舰炮知识,而且可以携其参加C3级(场景模型)竞赛。闲暇时将它与自己心爱的其他工艺品一起陈列、细细欣赏,其乐无穷。

要想做好舰炮模型,首先必须了解火炮的相关知识并熟悉其制作工艺,然后依照准确可靠的图纸进行制作。

一、舰炮的基本知识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一直活跃着火炮的身影。它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扮演着战争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军人们浴血奋战的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人们很容易就能弄明白什么是火炮,什么不是火炮,因为那时的火炮就是一种简单的加农炮。尽管如此,一些专家还会为古代舰载加农炮和岸基加农炮的区别争论不休。到了近现代,有关火炮特征的辩论就更复杂了。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火炮被定义为一种由多人操作的武器。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是最早发明火炮的国家。在1336年(元顺三年),元朝军队制造了一种盏口形铜炮,其口径10.5cm、全长35.3cm、重6.94kg,为小型前装滑膛炮。欧洲对火炮的研制晚于中国。在瑞典洛斯胡尔特,历史学家发现了一份1327年的手写稿,其上绘有一瓶状火炮图样。大约在1385年,英国第一门铜制加农炮铸造成功。1350-1450年,火炮、黑色火和炮手的发展进入全盛期,多为青铜或黄铜铸火炮。1490年左右,法国第一个提出了炮耳轴的设计,使火炮可以很方便地架设在炮车上,提高了射击准确度。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欧洲的火炮制造技术逐渐超过了中国。16世纪伊始,人们开始尝试将颗粒火药用在火炮上,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威力。此时,最好的火炮射程已达4 500m。

跟随火炮的发展脚步,15世纪初,西洋古战船上开始装备前膛发射的弹丸式火炮。从那时起,人们为了方便区分,将装在战舰上的火炮称为舰炮。最初的舰炮射程短、威力小,无力摧毁敌船,仅能用于驱赶跳帮的水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并非当时没有威力足够大的火炮,而是因为在大型火炮安装上船后,船体重心会大幅升高,稳定性急剧恶化,而且一旦火炮发射,巨大的后坐力极易造成船体倾覆。直到1514年,大型前装填滑膛炮安装上船的技术问题才由著名的造船师詹姆斯・贝克尔解决。

贝克尔采用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将大型火炮安置在船体内、下层货舱甲板上,并在船舷上开设炮窗。这样一来,火炮发射时,弹丸就可通过炮窗向外射出。此后,这项技术迅速在英国实现,继而在整个欧洲各国的海军中得到推广。一直到19世纪中叶,使用前装填滑膛炮相互轰击还是标准的海战战术。

二、舰炮的射击方法

当进入战争状态时,战舰上受伤同伴的嚎叫和火炮的隆隆声,会完全掩盖平常听惯了的船梁吱嘎声和风帆劈啪声。火药硝烟混合血腥的浓烈味道,让平日闻惯了的焦油味和海水味全然消失。最可怕的时刻是在正式开炮前,战舰必须要想方设法接近敌船。原因是战舰上的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只有近距离攻击才会有效果。随着两艘战舰越靠越近,空气中紧张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在未确定可以发出致命一击之前,谁也不愿先开火。而当两艘船进入炮火有效射程后,双方都会抢先发动“一舷齐放”的战术,即战舰一侧所有炮火同时发射。由于“一舷齐放”的威力实在太大,因此往往战事刚一爆发,其中一方就已遭到重创。

在当时,要想做到“一舷齐放”绝非易事,需要所有炮组配合默契。即使对一个炮组来说,顺利开炮也不简单。一般来说,每个炮组由3-6人组成,每个成员都用编号来称呼,以便简化号令。一号是炮长,负责装填火药、瞄准和发射;二号负责炮管的转向及升降;三号负责填装炮弹;四号负责在重新填装弹药前把火花熄灭;五号负责移动炮管并传递炮弹;六号负责搬运火药,通常是炮组里年龄最小的,甚至只有10-12岁。

每次射击完毕,炮手四号必须负责清理炮管、熄灭火花,以防重新填装弹药时发生爆炸。然后,炮组开始为大炮装上炮弹及火药,并插入一根填有火药的翎管作为引信。接着他们以粗木棍为杠杆,利用绳索将大炮移到发射位置,并依战舰在水面起伏的角度,顺势朝上对准敌舰的索具或朝下对准船身。最后炮长点燃引信,其他炮组成员则赶紧跳到一旁并用手捂住耳朵,防止炮身因强烈的爆炸威力猛然后退,误伤自己。紧接着炮手们又立刻跳上去重新填装弹药。

古代舰炮为前装药滑膛炮。当接到射击命令后,炮手们须在炮长的指挥下协同一致完成一系列动作。首先炮长下令,炮手们将火炮由舷边往船中拉,方便装填手迅速将火药(发射药)填入炮管底部,装填数量依射击距离而定,然后装入弹丸(炮弹)。完成装填后,炮手们又齐心协力将火炮拉回至舷边,并让炮管前端伸出炮窗、瞄准目标。需要调整瞄准的方向角时,通常使用撬杆和绳索工具;调整射击距离的俯仰角时,拔出或楔入射距调节楔木。确认瞄准目标后,炮长立即引火点燃火门中的引火药。火门的下方有一引火道与火药室相通,当火引燃了炮膛中的发射药时,炮弹被顺利发射出去。射击后未等硝烟散尽,装接手就迅速冲上前去,用擦炮刷等擦净炮管内壁,并再次进行弹药装填。在战舰上,每个炮组都需要周而复始地进行这些战斗动作。

一组配合紧密、动作敏捷、体魄强健的炮组,从清理炮管、填装炮弹、瞄准目标到完成,大约需要2-5min。炮组的装填射击速度越快,战舰的火力强度越大。

由于发射时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得整个舰炮急速后退,因此甲板上需安装用于防止后退的制退索。制退索的两端须牢固连接在坚实的船板上(穿过固定在舷板上的铁环并系牢),并从火炮左右两边炮架板上的制退索导环中穿过,缠绕于炮钮颈部。这根粗索在火炮后退到一定距离(制退索长度)时张紧,将后坐力传递到舷板上,阻止火炮进一步后退。

二战导火索篇3

关键词: 防空;舰队;决策支持系统

引言

2008年12月26日, 中国海军三艘舰艇将从海南省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此次护航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担任此次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编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并搭载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海军特战队员。国防部称,此次护航打击海盗一般不进入他国领海。按照计划,此次护航从三亚启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预计用时十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随着国际金融与贸易的发展,亚非欧之间往来商船越来越频繁,地处要害位置索马里海域的海盗活动也日益猖獗。中国此次护航肩负着维护国际贸易安全的重大责任,也显示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日益崛起的国际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海盗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他们训练有素,装备先进,策略奏效,这是劫持行动频频得手的原因之一。海盗出击往往配备卫星电话、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通讯器材,拥有自动武器、火箭筒等武器;在战术上经常采用“子母船”方式,兼顾行劫时的灵活性和后勤补给。面对这样的对手,中国海军也不能掉以轻心。试想,如果海盗拥有直升飞机等先进的飞行工具,中国舰队给如何防空,该如何制定决策进行实时防御,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篇文章将阐述这一问题。

一、对防空作战风险进行决策分析

防空作战决策活动是防空兵指挥员对本级作战目的和作战行动进行运筹谋划、做出决定和制定作战计划的思维活动和工作过程,它是实施作战指挥的基本依据。它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防空作战的成败。然而,战场是最充满不确定因素的领域,正是由于这种极强的不确定性而使得防空作战决策活动极具风险性。决策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满意的方案[1]。

二、提高指挥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未来战争中,对于敌方的空中力量,参战部队必须随时组织对敌反击,要求指挥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灵敏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此,一要增强指挥系统的空情预警功能。现代空袭作战普遍采用隐身袭击、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等作战方式,敌空袭手段多、反应快,隐蔽性增强,增大了我指挥自动化系统防空预警难度。因此,及时发现目标并预警,及早为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是提高舰队指挥系统防空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应通过指挥网络与上级防空指挥中心、就近雷达站、观察哨和协同作战部队间连接互通,建立和完善多手段的情报侦察与预警系统,实现空情信息获取、处理、传递自动化,为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2]。二要完善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加紧开发防空作战模拟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判断和辅助决策功能,科学分析判断信息,模拟防空作战中的各种复杂情况,提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防空决策智能化水平,为指挥员提供快速、最佳的决策方案。

三、防空导弹火力分配决策支持系统分析

未来高技术防空作战行动由于具有复杂、快速和多变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指挥员的决策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防空导弹火力分配决策支持系统(DSS)就是提供这种支持的相对有效手段。建立防空导弹火力分配DSS的本质是实现防空导弹与目标之间的最佳匹配,使有限的防空资源达到优化调度的预期效果。

防空导弹火力分配DSS应具有下列功能:

1.DSS能收集、存储、预测并实时提供与分配决策有关的各种外部数据;

2.DSS能实时提供常用的数学分析工具和有关模型,并能灵活地利用模型和方法;

3.DSS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4.DSS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

分析一个防空导弹火力分配DSS的有效性时必须注意两个事实:首先对于防空火力分配这样的一个实时动态问题,据其上而建立的模型不可能达到绝对理想;其次是衡量防空火力分配DSS有效性的正确的、绝对的尺度不存在[3]。可以说防空导弹火力分配DSS的建立和运用是指挥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防空导弹火力分配问题中,我们常考虑三个相关因素:一是导弹武器方面,主要考虑导弹的射程、反应时间、精度、杀伤威力、射击多目标能力等;二是目标方面,主要考虑目标的价值、威胁程度、目标数量、空间位置等;三是综合因素,主要考虑战场环境、期望目的、兵器状况、指挥权限等[4]。

防空火力分配DSS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确定模型变量的合适途径应从一个简化的模型开始,尽可能使所研究的变量个数减少,要从对系统输出有重大影响的变量着手,结合防空导弹的特点,分解、简化或调整、细化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得到数学优化模型,然后对它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再把必要的细节加入到模型之中,达到辅助决策实际需要的深度。

四、水面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分配的决策方法

水面舰艇防空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生存能力的大小。单舰防空的效果一般是比较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艘舰艇组成编队联合起来对空进行防御。当一批空中目标来袭时,在我方所有舰艇防空武器类型、数量确定的情况下,正确选择打击目标的类型和数量,并恰当选择最佳的火力分配方案,是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亟待完善的重要环节。

这种决策方法不仅考虑了各局势的效果,而且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获得了综合效果测度,使最优局势的确定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为了使决策更符合军事实践的要求,在实际中,还需考虑整个作战计划的需要,水面舰艇编队的队形,编队的舰种、防空兵器配置,各空袭目标的威胁大小,对空射击的经济性以及射击时的火力兼容问题等因素[5]。

五、建立一体化联合防空的决策支持系统

当前,防空领域发展趋势正在从要地防空合同作战逐渐转化为一体化区域防空联合作战,其变化的本质并不在于增加新的作战单元,强化原有的防空作战功能,而是把原来诸军兵种防空力量相互封闭的,纵向分割的作战体系转化为开放的,横向互动的新的作战体系,从而能以实际的作战需求为牵引,实时地、灵活地、模块化地重组和共享作战功能,依靠多军种作战要素的最优搭配来增强节约高效的作战功能,提升整体的防空作战优势。

通过逐级组网,对诸军兵种的联合预警、指挥控制、联合打击、联勤保障等作战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能力[6]。联合预警要满足信息高时效和连续性的要求,将联合防空作战体系信息指挥中心、各类侦察预警力量组合在一起,有效融合地面、海上、空中、太空等各种传感器,加入可以及时高效地生成情报信息的各类仿真作战实体,建立压倒性信息优势的一体化通信网络[7],实时精确地生成战场态势图,实现作战信息的畅通无阻和战场信息的无缝隙链接。指挥控制要力求智能控制和实时指挥。以一体化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各级指挥机构互联互动。融入指挥自动化系统,构成智能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战场态势的实时共享,作战任务的规划与决策。联合打击要发挥整体优势,实时精确高效打击。按照作战任务与作战要求,在联合预警和指挥控制的支持,联合打击的作战单元,围绕战场需求和打击目标形成火力拳头。实现作战行动自主式一体化精确打击。联勤保障要实现精确可视的一体化保障。以一体化通信网络为依托,载入数字化信息保障系统,将直属及下辖后勤、装备保障实体融合在一起,获取、传输、处理战场保障信息,生成综合保障态势图,快速配送、分发物流[8]。

现代军事领域中面临的大部分都是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各种信息流纵横交错。战场信息千头万绪,这就给指挥员的指挥决策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而决策支持系统建造的主旨在于:针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给指挥员提供高效的辅助决策。根据防空作战群体决策的特点,将联合作战分布的各防空作战力量统筹规划,实现指挥决策的智能化,建立相对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将作战指挥科学理论及现代决策科学的方法与指挥员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加以有机结合,通过人机优势互补,增强指挥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以适应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的特点及指挥控制的要求。

这种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指挥决策活动对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要求,为作战任务的规划和分配,作战行动的指挥与控制,与物资调配等决策过程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融入了先进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是一个面向实际防空作战问题的综合型现代决策支持系统。

结论

本文以中国海军前往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执行护航任务为背景,从防空作战风险决策分析,提高指挥系统快速反应能力,防空导弹火力分配决策支持系统分析,水面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分配的决策方法,建立一体化联合防空的决策支持系统五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制定决策,建立怎样的决策支持系统来提高我国军舰的防空能力。同时也体现了DSS对提高我国海军军事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04-309

[2] 杨俊盂.决策支持系统与交通运输决策.交通与计算机,1994,(1),P39—41.

[3] 王珊.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 120

[4] 韩松臣,韩品尧.防空武器系统射击方案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5,27(3):257.261.

[5] 黄俊,武哲.作战飞机的空一地攻击效能评估[J].航空学报,1999,20(1):69.71.

[6] 徐光辉.随机服务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7] 王晓霞,王翠茹,王涛.基于Web和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2):223-225

二战导火索篇4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综合体建筑也在现代社会中被大量应用,鉴于城市综合体火灾后果的严重性,其灭火对策也成为我们需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从城市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对火灾的影响和火灾扑救难点, 探讨了城市综合体火灾的灭火对策,为一旦发生此类火灾时的灭火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源于城市综合体运作模式的综合体建筑不断演化出来,根据不同功能的侧重有不同的称谓。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

因此,我们可以把城市综合体定义为: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2、城市综合体建筑特点对火灾的影响

虽然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不完全相同,但从其建筑特点看基本相同,而其建筑特点在火灾条件下对火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1具有大空间大跨度火灾特点

城市综合体在建筑设计上均有空间大跨度大的特点,特别是大型城市综合体还设有大型共享空间,其火灾主要特点为:

2.1.1建筑高、跨度大,水枪射流很难形成全覆盖。

2.1.2烟雾浓、热值高,灭火阵地很难抵近灭火。

2.1.3货架高、通道复杂,易造成人员伤亡。

2.2具有高层(宾馆)建筑火灾特点

城市综合体一般均属于高层建筑,有的甚至为超高层建筑,其火灾主要特点为:

2.2.1烟火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

2.2.2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2.2.3易造成空中坠物,影响战斗行动。

2.3具有商场火灾特点

购物中心是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功能,其火灾主要特点为:

2.3.1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2.3.2烟雾浓、毒性大,易造成人员伤亡。

2.3.3荷载大、烟雾浓,内攻作战难度大。

2.3.4寻找火点、人员疏散难度大。

2.4具有地下建筑(车库)火灾特点

城市综合体地下均设有商场、超市、美食广场、大型车库等,其火灾主要特点为:

2.4.1起火点隐蔽,烟雾浓,温度高,排烟放热困难。

2.4.2高温增压,易造成火势蔓延。

2.4.3内攻疏散、灭火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2.4.4地下车库火灾有爆炸危险,易造成连锁反应。

3、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难点

不论城市综合体的使用功能如何,在火灾条件下均同时拥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层(宾馆)、商场、地下建筑等火灾特点,在火灾扑救中势必给灭火救援带来诸多难点,就灭火战斗行动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主要难点。

3.1初期火点寻找难

3.1.1建筑面积大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非常大,就沈阳龙之梦而言,建筑面积就达300多万平方米,火灾初期火势没有突破外壳,深入内部寻找起火点非常困难。

3.1.2通道复杂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复杂,通道也非常复杂,这就给寻找火点带来难度,加之发生火灾时,形成的防火分区,更增加了寻找火点的难度。

3.1.3烟雾浓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空间大、火灾荷载大,火灾初期火势蔓延会非常迅速,烟雾会迅速充满空间,即使在使用热成像仪的情况下,寻找火点也非常困难。

3.2人员救助疏散难

3.2.1人员密集导致救助疏散难。就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而言,均为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量非常大,火灾发生时,在慌乱作用下,会选择不理智的逃生路线,有的甚至逃向“死胡同”,给消防官兵救助疏散带来难度。

3.2.2救助通道少导致救助疏散难。表面看城市综合体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较多,但火灾发生时,会有大量人员向外逃生,疏散楼梯间和疏散门容易被拥堵,甚至发生踩踏,给消防官兵救助疏散带来难度。

3.2.3可隐藏地点多导致救助疏散难。由于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房间多、疏散通道多,当火灾发生时,人员可能慌不择路,逃向房间或被烟火封堵的楼梯间,这也给消防官兵救助疏散带来极大的难度。

3.3进攻阵地选择难

3.3.1预先展开方向难确定。城市综合体在多个方向上有直通室外的疏散门,火灾初期,虽然从外部可以看到烟雾,甚至多个方向均有大量烟雾,但对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和途径、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不清,预先展开方向也很难确定。

3.3.2建筑图纸与内部装修不符导致进攻阵地选择难。在灭火作战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建筑图纸与内部装修(或使用功能)不符,导致进攻(堵截)阵地受阻,无法完成既定的作战目标,因此,在进攻阵地选择时,必须向单位内部知情人了解清楚,才能做出选择。

3.3.3防火分区设置情况也是进攻阵地选择的难点。

由于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在设施灭火和堵截阵地时可能要跨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因此,单位内部防火分区如何设置、设置形式均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必须把握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最小的战斗力的原则来选择进攻阵地。

3.4战斗任务完成难

3.4.1供水线路铺设难。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进攻阵地线路会很长,一个攻坚组很难单独完成供水线路铺设,有时需要两个、三个攻坚组甚至更多人员完成一条干线水带的铺设,在通道复杂、高温浓烟的情况下,供水线路更难形成。

3.4.2交替掩护进攻难。在高温浓烟情况下,内攻作战往往需要两个攻坚组交替掩护进攻,两个攻坚组必须分别携带热成像仪和导向绳,进攻路线长、通道复杂,导向绳非常容易缠绕在一起或被某些物体阻拦,从而影响作战任务的顺利进行,给内攻作战增加难度。

3.4.3战斗任务转换难。火场形势瞬息万变,内攻作战人员经常会遇到战斗任务转换的情况,比如阵地转移、阵地延伸、灭火任务转为救人、救人任务转为增设水枪阵地等,由于进攻起点器材、装备有限,加之作战位置距离进攻起点较远,致使战斗任务转换难。

3.5内攻作战保障难

3.5.1车载水带满足出设阵地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内攻阵地水带线路也会很长,目前主战消防车水带配备标准为80mm水带20盘、60mm水带20盘,在两个攻坚组掩护进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车载水带不够用的情况,需另一台消防车进行补充。在大兵团作战时,内攻阵地会更多,此问题也会更显突出。

3.5.2车载空呼满足内攻需要难。建筑内火灾,内攻作战时间长,特别是城市综合体这样大型建筑,内攻距离也会更长。目前我们消防部队使用的9L空气呼吸器,经过多年实践,内攻作战使用时间为30分钟左右,作战强度大时时间会更短,经常出现到达作战位置没几分钟空呼就报警,为此我们在进攻起点设置器材保障区,备用空呼钢瓶,但车载空呼和钢瓶也很难满足内攻作战需要。

3.5.3车载器材满足装备保障区难。在大兵团作战时,需要多个方向进行内攻堵截,此时每个器材保障区均需集结大量的装备物资,比如水枪、水带、空呼、备用钢瓶、导向绳、热成像仪、照明、破拆器材、绳索等,现场车载器材很难满足器材保障区集结需要。

4、城市综合体灭火对策

4.1切实做好预案,强化熟悉演练

灭火救援预案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灭火作战的重要依据。针对城市综合体,必须制作支队级灭火救援预案,甚至总队级灭火救援预案。灭火救援预案基础信息搜集必须详实、准确,特别是灭火救援作战需要的信息资料,比如出入口信息、疏散楼梯、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墙壁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池、消防泵等,更应详细填写,这些信息在灭火作战指挥中会为指挥员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灾情设置上要从最大、最难的角度出发,认真评估本支队的作战实力,把优势兵力部署于火场主要方面,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针对城市综合体,无论是辖区中队还是支队全勤指挥部,日常必须加大熟悉力度,掌握危险部位,固定设施、进攻通道、水源条件等作战要素,做到知已知彼,切不可走马观花。对灭火救援预案也要定期组织开展实地演练和联合演练,对各种预设定灾情进行实兵实车演练,可根据演练进程实施灾情突变等想定作业,并通过演练不断完善灭火救援预案。

4.2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作战力量

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辖区支队必须第一时间启动《灭火救援预案》,按照《预案》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作战力量到场处置,坚决杜绝零打碎敲,整合现有作战力量,发挥最大作战效能。辖区支队还应根据前期作战力量评估情况,在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时,及时请求跨区域增援力量,为灭火战斗赢得时间。

4.3切实做好现场侦查

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细致周到的火情侦查和对各种侦查信息的思索。因此,火情侦查是确定灭火战术和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断的的重要环节。作为指挥员应该做到:

一是对建筑周边进行侦查,在外部寻找火点位置及被困人员位置。

二是及时与单位报警人(负责人)取得联系,收集有关火警、被困人员及建筑布局等资料,派人到消防控制室予以侦查并启动相关设施。

三是迅速对现场形势做出评估判断,如到场或加派增援力量明显不足,应立即请求增援。评估判断时应考虑如下事项:(1)火势是否有蔓延可能;(2)火势蔓延的途径有哪些(如电梯井、电缆井、垃圾道、共享空间等);(3)堵截控制火势大概需用的水枪、水炮数量;(4)市政(单位)水源是否充足;(5)毗连、毗邻建筑是否受到威胁,是否需要采取控制的措施;(6)现场作战人员是否充足,有无大量人员、贵重物资,需要疏散时需要更多作战人员。

四是即使到场外部未发现起火点,或报警人(负责人)明确火已灭,也要进入建筑内部进行确认,进入内部也要按照实际作战着装和携带器材装备。

4.4充分利用建筑内消防设施

城市综合体内消防设施是一套相对复杂、完备的系统,也包含若干子系统,比如报警子系统、疏散子系统、隔离子系统、灭火子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等。在火灾扑救中,根据条件和实际情况,我们最常用的有如下设施: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墙壁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防烟楼梯间、排烟机、通风空调系统等。

充分利用建筑内消防设施不仅可以节省体力、时间,还可以对火情进行快速侦查,确定灭火战术和措施,为尽快消灭火灾赢得时间。

4.5把握灭火战斗行动关键环节

就我个人理解和经验而言,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措施可以用十四个字概括,即:侦查、排险、救人、灭火、破拆、排烟、供水。这里不做过多介绍,笔者认为,在城市综合体灭火作战行动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环节:

4.5.1开展搜救工作。

在任何一起灭火战斗中,营救被困人员永远是作战行动的第一要务。搜救被困人员应做到:(1)救人行动应设水枪阵地保护,携带导向装备,避免出现人员伤亡。(2)搜索顺序:着火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救人顺序:先重后轻、先易后难。(3)搜索后留搜索标记,避免重复搜索。(4)救人通道首选疏散楼梯,如可能尽量避开进攻通道,也可通过举高车救助。(5)如楼梯受烟火封堵,可将人员疏散至天台或避难层、避难间,及时安抚等待救援。(6)根据毗连建筑情况,视情通过毗连建筑进行救援。(7)灭火战斗中,如接到求救报告,应立即调派人员进行搜救。(8)如起火楼层面积大,应尽快拿到楼层平面图,划分搜救区域提高搜救效率。(9)大量人员在窗口呼救时,可通过车载、手提扬声器进行宣传稳定,使被困者安心等待救援,避免被困者情急跳楼。(10)凡确认有人员被困现场,应立即通知120到场,将被困者救出后及时移交;当有大量伤者时,由120开展检伤验伤,发放伤票,按伤者等级开展救治。

4.5.2坚持以内攻为主。

火灾扑救初期,必须坚决内攻,组织攻坚力量梯次掩护,火灾荷载大、温度高时宜采用移动炮直接射向火源,以吸收热量、降低火场温度。如果进攻通道受高温阻挡,应使用喷雾射流降低环境温度,以便进入火场。随着作战的深入,应对前期布置的堵截阵地进行适当或重新调整,以完成灭火战斗。攻坚队员进入建筑后,登高车、高喷车应停止向建筑内射水,以减少内攻人员的作战压力,做到“功放结合”。

4.5.3堵截火势蔓延。

必须坚决贯彻“先堵、后灭”的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火灾扑救,部署堵截阵地绝不能“见火打火”,这是大忌,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要敢于“取舍”。我们常说,在部署堵截阵地时要抓住火场的主要方面,简言之,哪面重要、有保护价值,哪面就是主要方面。指挥员在决策时要敢于放弃不重要的一面,把主要兵力部署在需要重点保护的一面,这就是“取舍”。

城市综合体火灾的堵截,根据起火建筑的面积和燃烧面积,指挥员首先要确定哪个方向是堵截重点。火灾初期,燃烧面积不大,温度不高,火势没有突破外壳,横向堵截应是重点;火灾已经发展到猛烈阶段,燃烧面积大、温度高或已突破外壳,此时竖向堵截应是重点。

4.7考虑请求其它力量增援

城市综合体这类大型建筑发生火灾,影响大、涉及面广,在火灾扑救我们应考虑多方面的增援力量到场共同处置。

一是消防部队内部增援力量。(1)本支队战勤保障力量,如排烟、送风、充气、装备、物资、油料、饮食保障等。(2)本支队通信保障力量,如视频传输、通讯基站等。(3)跨区域增援力量,如主战车、供水车、保障车、作战人员等。

二是社会资源力量。(1)交警部门实施区域交通管制。(2)治安部门实施区域警戒。(3)医疗部门对伤者接收并治疗。(4)煤气部门停止该区域管网供气。(5)水务部门为指定区域管网加压给水。(6)市政部门调集洒水车为消防车补充供水。(7)城建部门调集大型工程机械车辆以备破拆毗连建筑。

4.8注意作战行动安全

作战行动中必须考虑下列安全因素:(1)内攻作战人员必须穿戴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佩戴空气呼吸器。(2)在建筑入口或进攻起点做好内攻作战人员登记,等级内容包括:中队、姓名、呼吸器压力、使用时间、进入时间、撤离时间等信息。(3)使用消防电梯时,必须有专人值守,防止断电致使消防员被困,必须断电时及时通知指挥员。(4)防止高空坠物,尤其是玻璃幕墙建筑物,建筑主入口应采取架设通道保护,并封锁可能受高空坠物影响的范围,避免人员受伤。(5)内攻作战防止轰燃、爆燃,特别是开启门、窗散热时,要寻找掩体缓慢开启,身体避开泄爆方向。

结束语:

本人在灭火救援岗位工作了26年,积累了一些大型火灾现场的扑救经验。随着城市综合体近几年的兴起,研究这类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为笔者针对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的浅知拙见,希望对这类火灾的扑救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战导火索篇5

一、国际航天探索与中国航天发展

(一)国际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战后期

1944年美国政府邀请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曼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进行未来50年航空领域的研究规划。次年这个科学家小组就编撰出了一部名为《走向新的地平线》9卷本巨著,在这份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术应用的一些设想。

在纳粹德国覆亡之际,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抢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美、英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虽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国获得德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由洲际导弹改进的“卫星号”运载火箭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将人类航天的幻想变为了现实。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区域从此由陆地、海洋和大气层迈向了太空。同时标志着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展开。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名“莱卡”的生物狗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美国前面。

2、美苏争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从1961年开始美国重点瞄准登月工程,在经历了几年无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O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O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从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阿波罗计划历时11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4年的漫长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过太阳系边缘,实现了飞向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目标。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实现了航天运输系统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轨道间的部分往返重复使用。1986年2月20号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

(二)中国航天探索的产生与发展

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这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

1970年4月我国使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卫星的再入和回收技术。1981年9月20日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液氢/液氧低温推进技术和具有向地球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成功发射“亚洲-1号”通信卫星,从而使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1999年11月20日“神舟-1号”载人试验飞船发射和回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拥有进行载入航天技术的能力。

二、中国航天探索取得飞速发展

(一)各种应用卫星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一步是2000年我国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第二步是从2004年起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首次开始批量研制生产卫星和运载火箭,密集组网发射,到2012年年底已形成区域覆盖能力,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

第三步是于2020年前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届时要完成约3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组网任务。

(三)探月工程计划

中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目前正按计划分步实施。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四)载人航天发展

1、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

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2、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无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13项关键技术。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人。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返回,搭载模拟人,为正式定型型号。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航天员为景海鹏、刘旺、刘洋(女)。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送入太空。

3、天宫建设(即太空站建设)

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它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九、神十分别是两艘有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有人及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今年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将完成长达30天的在轨驻留,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技术和人员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挑战,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门槛。

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五)中国掌握一箭20星技术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

2008年04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2013年11月19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两天后俄罗斯打破了该记录,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此次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且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六)我国航天发展存在差距

二战导火索篇6

巴西承办的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是全世界关注的体育盛会,那么担当赛场防空警戒的瑞典RBS-70单兵防空导弹究竟是怎样的武器,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RBS-70系统简介

RBS-70是瑞典博福斯防务公司(2002年,博福斯公司与萨博公司合并,新公司改名为“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研制生产的便携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也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激光制导的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其研制、生产开始于1969年,首批导弹系统于1974年开始进行试验,同时研制生产与系统配套使用的PS-70目标搜索雷达。1978年,RBS-70系统开始装备瑞典陆军,主要用于中低空防空作战。

整个RBS-70系统由PS-70“长颈鹿”目标搜索雷达、发射装置和导弹组成。尽管每套发射装置都能单独使用,但RBS-70系统的战斗使用通常还是与PS-70“长颈鹿”雷达配合使用。

PS-70“长颈鹿”雷达是一部脉冲多普勒雷达,工作频率为5.4~5.9GHz,对典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40千米,跟踪距离为20千米,雷达天线可借助移动式桅杆升高至12米以缩小低空盲区,这也是其绰号“长颈鹿”的由来。PS-70雷达能装配在各种底盘上,比如Tgb40越野卡车、Bv206型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和其他车辆,雷达展开时间不超过5分钟,班组人员5人。在使用中,一套PS-70雷达配套9具RBS-70导弹发射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用语音向导弹发射装置操作手提供空情信息。在理想状态下,PS-70搜索雷达可同时跟踪3个目标。

RBS-70导弹系统的发射装置由制导系统、光学瞄准仪、带可调焦距的激光束生成装置、敌我识别系统、电源、三脚架和装在预包装筒内的导弹组成。其中,制导系统、光学瞄准仪、激光束生成装置和电源装在一个总重36千克的模块内,可由单兵背负携带,该模块也是整个导弹发射装置的制导站。三脚架是整个发射装置的基座,全重24千克,上有连接导弹发射筒和制导系统模块的插口,还有一个射手座位。敌我识别系统是一个长方形的箱子,挂在支架前方。导弹部分平时密封在预包装筒内,全重24千克,包装筒兼做发射筒,上面有连接脚架和制导模块的电缆插口。在平时,预包装筒内的导弹可长期储存不需要检测维护。

RBS-70导弹系统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其使用激光驾束制导,就是由制导站内的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通过一组棱镜和反射镜将激光束射向目标,激光束的光轴和光学瞄准镜的光轴同步,射手只要把光学瞄准镜内的分划板倒V形瞄准指标持续压住目标,激光束就会同步持续照射目标,而导弹尾部的激光感应装置就能感应到激光束,通过导弹内的飞行控制装置让导弹围绕激光束光轴飞行直至击中目标。为了让导弹在发射后尽快进入激光光束,RBS-70的激光发射装置是可变焦的,当导弹刚刚发射时,激光波束较宽呈一个开口较大的喇叭形,使导弹尽快进入波束,待导弹开始沿着光轴飞行后,波束逐渐变窄以保证导弹瞄准精度。

激光驾束制导在导弹导引率上属于三点法导引,即瞄准装置―导弹―目标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种导引法有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主要的缺陷,就是当迎击低空目标时,导弹发射角很小,此时导弹因为刚刚离轨(筒),飞行速度也很小,控制效率较低,空气动力所能提供的升力比较小,所以导弹离轨(筒)后就可能发生下沉,有可能导致导弹触地。为避免这种情况,RBS-70在射击低空目标时可引入一项前置偏差量,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提高导弹初始弹道的高度,让导弹出筒后先爬升一小段距离,再逐渐下降进入制导激光波束,这种改进的三点法制导规律也称为小高度三点法。在RBS-70的制导站操纵台上有一个“小高度射击”开关,当射击小高度目标时,打开这个开关,导弹即按照这种小高度三点法导引飞行,自动抬高初始弹道的高度;当射击的目标飞行高度较高,不需要抬高弹道时,关闭这个开关,导弹即按照普通的三点法导引飞行。

RBS-70导弹长1.32米,弹径105毫米,质量17千克。导弹采用正常布局,可折叠弹翼,全弹大致分三段。最尾端是激光感应器和舵机,通过感应制导站射出的激光波束,控制4片X型舵面偏转,让导弹围绕激光束光轴飞行。往前是中间段,这里有导弹的4片折叠弹翼,在发射筒里时4片弹翼向前折叠紧贴弹体,出筒后向后展开。在弹翼之间有4个向后倾斜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口,导弹飞行时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从喷口向斜后方喷射推动导弹飞行。导弹最前端是自动驾驶仪和引信-战斗部段,RBS-70导弹使用预制破片战斗部,重1千克(后期型号1.1千克),由钢制壳体包裹烈性炸药以及2000颗(后期型号为3000颗)钨合金钢珠,通过激光近炸引信起爆。为达到最大杀伤效果,导弹激光近炸引信尽可能使弹体在目标侧面起爆,因为向弹体侧面飞散的破片钢珠最为密集。除了激光近炸引信外,导弹还配有碰炸引信,直接撞击目标时也能起爆。当导弹射击低空目标时,为防止导弹离地过近造成激光引信误触发,射手可断开激光近炸引信,只用碰炸引信引爆导弹。此外,在导弹本体后方还连接着一个起飞发动机,其实就是个固体助推器,发射时先点火将导弹抛出发射筒,随后脱落让导弹自主飞行。

RBS-70防空导弹可用带座椅的三脚架架设发射,也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各种机动平台上,例如轻型越野汽车、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军用舰艇等。有的改进型还将目标搜索雷达与导弹发射系统安装在同一个平台上,成为能自主作战的简易自行野战防空系统。

RBS-70防空导弹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生产,经过了将近40年时间,出现了多代改进型号,主要改进型号如下。RBS-70(Mark0):1977年推出的第一个量产型号。有效射程达到5000 米,高度达到3000米,最大飞行速度1.5马赫。RBS-70(Mark1):1990年推出的第二个量产型号。有效射程达到6000 米,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RBS-70(Mark2):1993年推出的第三个量产型号。主要是改进电子设备和使用威力更大的战斗部,战斗部重量从1千克提高至1.1千克,钨合金钢珠的数量从2000颗增加到3000颗,有效射程达到7000米,高度达到4000米,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巴西这次购买的就是该型号。RBS-70(BOLIDE):2001年推出的型号,即“火流星”。为打击巡航导弹和无人航空载具而研制,具有改进的电子产品和新型的“火流星”(BOLIDE)导弹。有效射程达到8000米,高度达到5000米,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马赫以上。RBS-70NG:2011年推出的型号,主要是提高了夜间作战能力,包括一个新型光学瞄准镜、新型热成像仪和改进的电子设备,同样采用“火流星”导弹。RBS-90:1991年推出的型号,具有遥控的双联或三联发射器。由于热成像仪和PS-91 HARD 三坐标搜索雷达,这个版本夜战能力较强。使用的导弹是Mark1和Mark2型导弹。

操作使用

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RBS-70防空导弹的技术细节、激光驾束制导的原理方式,这里按照RBS-70防空导弹的使用说明书,简要描述一下其操作过程:

搜索目标 在有PS-70“长颈鹿”目标搜索指示雷达或者其他对空警戒雷达保障的情况下,在射手班组架设好导弹发射架后,组内的报务员只需用耳机收听空情信息,把空情信息报告给班长。班长用望远镜搜索指定空域,发现目标后指示给导弹射手。如果没有目标搜索指示雷达支持,射手组就自行用望远镜和肉眼搜索。

瞄准 发现敌机后,射手打开系统安全保险,转动制导站,用制导站上的准星照门概略瞄准敌机,然后用光学瞄准镜精确瞄准。RBS-70系统制导站的光学瞄准镜由陀螺仪稳定,倍率7倍,视场9°,光学瞄准镜的物镜镜头兼做激光波束发射窗口。打开系统安全保险后,制导站电源开始给制导站的瞄准镜、陀螺仪等电气设备供电,制导系统已经做好了工作准备。

敌我识别 射手按下左手握把旁边的敌我识别按钮,制导站就会发出一组编码信息,询问目标是否为敌机。敌我识别的结果通过光学瞄准镜四周的四个发光二极管(LED)灯光信号反馈给射手:如果确认是敌机,瞄准镜视野内左右两侧的发光二极管会闪烁;如果确认是友机,瞄准镜视野内上下左右四个发光二极管都会闪烁。目标反馈为敌机的,制导站激光发生器的氟利昂冷却装置开始工作,准备发送照射波束。

发射 目标确认为敌机并且已进入有效射程的,光学瞄准镜视野内下方的发光二极管会亮起,射手根据指挥员命令按下左手握把顶端的发射按钮,此时会引发以下一系列动作。首先,敌我识别系统会自动发送第二次询问信号,如果目标仍反馈为敌机,导弹上的电池就会启动,弹载陀螺仪开始工作,制导站开始发出激光照射波束。在导弹点火前,敌我识别系统将发送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询问信号,如果仍旧反馈为敌机,激光照射波束就会与光学瞄准镜同步,指向目标,导弹起飞发动机点火。

起飞发动机先赋予导弹一个50米/秒的初速,将导弹抛出发射筒后自行脱落,露出弹尾的激光感应器。导弹弹翼和舵面展开,火箭发动机点火,在5~6秒钟内将导弹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发动机燃料耗尽停止工作,导弹依靠惯性飞行。在发射初始,制导站发出的激光照射波束成一个开口很大的喇叭形,让导弹尽快飞入波束。等导弹进入波束后,波束会自动逐渐收窄指向目标。

制导 射手用右手拇指转动右手握把上的操纵摇杆,使光学瞄准镜分划板上的倒V形指标尖头始终压在目标上,此时激光照射波束会同步指向目标,导弹会绕光轴持续飞行。光学瞄准镜四周的发光二极管(就是反馈敌我识别结果的发光二极管)会给射手提供方向偏差的提示,当瞄准镜(激光照射器)的反射镜即将转动到某一方向极限位置(目标将飞出瞄准镜视野)时,相应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就会闪亮,提示射手朝这个方向转动瞄准镜,将目标重新纳入镜头中央。

导弹飞行途中,两个独立的引信保险打开,引信进入战斗状态,当与目标接近到激光近炸引信触发距离内时,激光近炸引信引爆战斗部(通常是在目标侧面),用密集的破片和钨合金钢珠杀伤目标;当导弹直接撞击目标时,碰炸引信也会起爆战斗部杀伤目标。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射手如果需要放弃攻击,只要关闭激光照射器,导弹上的激光感应器一段时间接收不到照射波束也会启动引信引爆战斗部,让导弹自毁。

高不成低不就

在各种单兵防空导弹当中,RBS-70属于非常独特的一个。首先是制导模式,绝大多数单兵防空导弹都使用被动红外制导,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管,但RBS-70使用需要人工持续瞄准的激光驾束制导,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射手需时刻瞄准目标,让激光波束始终照射目标,导弹沿着激光波束的光轴飞行直至命中。其次,整个系统的全重、以及弹体尺寸重量也是各种单兵防空导弹当中最大的。支架、制导站和导弹加起来有84千克,同样以单人简易支架发射的另一种单兵防空导弹――法国“西北风”单兵防空导弹,整套发射装置连同支架只有约40千克,RBS-70重了几乎一倍。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军工科研人员赴欧洲考察野战防空导弹时接触过RBS-70,对它的评价并不高,说它是“高不成低不就”。那么,为什么瑞典要发展这样一型地空导弹呢?RBS-70采用的技术途径是出于什么考虑,性能上有什么优劣呢?

从国家整体工业实力和国防政策上看,瑞典是一个有一定工业实力的中立国。在冷战时期,瑞典虽然偏向于西方,但国防政策并不跟北约国家捆绑,仍是以本土防卫为主。瑞典的工业实力在欧洲不算差,但要研发高性能的自行式野战防空导弹就显得不够了,况且以本土防卫为主的国防政策也不需要瑞典研发此类伴随机械化部队大规模攻防作战的武器。因此,RBS-70各种“独特”的地方比如系统全重、射击斜距、制导体制等,都是为了适应瑞典本国的实际战术需求,要在这个背景下进行分析。

和当时其他国家的单兵防空导弹相比,瑞典RBS-70在射程上的要求比较高。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成熟的红外制导单兵防空弹只有美国FIM-43“红眼”和苏联9K32“箭”-2(SA-7),他们的射击斜距都不到4000米,而RBS-70在1977年推出的第一个型号Mark0其有效射击斜距就达到5000米。之后的Mark1、Mark2和“火流星”,主要的改进方向也都放在增加射击斜距上,到“火流星”这一代,有效射击斜距达到了8000米。为什么瑞典对单兵防空导弹的射击斜距那么重视呢?

其实,RBS-70虽然归类为单兵防空导弹,但与其他国家的单兵防空导弹有很大区别。其他国家的单兵防空导弹基本是作为廉价的步兵简易防空武器列装的,地位作用和一次性使用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类似,供步兵在面对空袭敌机时有起码的自卫能力,其性能是不能跟专业野战防空导弹比的。而RBS-70虽然挂着单兵防空导弹之名,在瑞典陆军中却是以连为单位编入旅级单位,作为旅级防空武器使用,与博福斯40毫米L70高炮配合,弥补美制“霍克”地空导弹(瑞典赋予的编号是RBS-77和RBS-97)的低空盲区。所以,RBS-70不能跟“红眼”、“毒刺”、“箭”-2等红外制导单兵防空导弹比,它实则是带有单兵防空导弹色彩的专业野战防空导弹,和它相当的武器应当是英国“剑”、苏联“箭”-1、“箭”-10等型号。这就是为什么瑞典一再强调其射击斜距的原因,因为射击斜距小了,就不能满足旅级防空的需要。在防空作战中,博福斯40毫米L70高炮因为射速较低(单管射速330发/分,同级别的厄利空35毫米高炮单管射速达550发/分),容易漏过目标。有RBS-70搭配后,对40毫米L70高炮漏过的目标就多了一次补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RBS-70与其说是最重的单兵防空导弹,不如说是最简易轻便的专业低空野战防空导弹。

在提高射击斜距这个主要目标面前,该弹在制导方式和弹体设计上都做了取舍。RBS-70使用的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导弹沿着照射激光束的光轴飞行,在导引率上属于三点法导引,即瞄准装置――导弹――目标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种导引方式技术实现简单,有利于节约成本(这也是瑞典的工业实力和国防政策决定的),但是对抗高机动目标的能力较差。因为导弹越接近目标弹道越是弯曲,需用过载越大,而导弹在弹道末端能量已经在减少,无力做大过载动作,如果剩余能量不能满足越来越弯曲的弹道需要,导弹就会脱靶。但是在70年代,红外制导导弹导引头普遍使用的是硫化铅寻标器,扫描方式又是单元串列扫描,信噪比比今天的多元并联扫描差,因此不但捕捉距离近,而且几乎没有迎头打击能力,如果是航前的目标基本捕捉不了,这与要承担的旅级防空任务是严重不符的。在当时如要满足5000米的射击斜距指标,就不能使用被动红外制导方案。相比另一种制导方案无线电指令制导,激光驾束制导还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所以在当时,瑞典选择激光驾束制导有其合理性。

美国FIM-92“毒刺”代表了绝大多数单兵防空导弹的典型特征,与它们细长光顺的弹体相比,RBS-70导弹的五短身材加上较大的弹翼的确是个另类。

RBS-70导弹弹体的设计也受制于提高射击斜距这一任务目标。采用三点法导引的地空导弹在接近目标时弹道会愈加弯曲,弹体承受的过载也会持续加大,所以最好选择短粗的弹体提高抗过载能力,并且提高大攻角飞行时的操纵性能,这也是RBS-70的导弹弹体比其他单兵防空导弹粗的原因。RBS-70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较短,只有5秒多一点,之后的弹道是无动力滑行,如果弹体气动面太小,升力不足,就拉不出大过载来,所以RBS-70导弹的弹翼面积较大。在气动面的布置中,为满足弹道末端大过载的需要,一般要求选择舵面效率更高的设计,比如鸭式布局(弹翼在后、舵面在前,舵面转动时产生的升力增量与弹翼上所产生的升力增量方向相同,因此导弹的响应特性较快、升阻比大、舵面效率高)。但是,这些又是与提高射击斜距相矛盾的,要提高射击斜距,理想的弹体应当细长,气动面应当尽可能小,气动面布置也应尽量选择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的设计,比如常规布局(弹翼在前、舵面在后)。在这种矛盾下,RBS-70的弹体设计做了折中,使用大直径短粗弹体和大弹翼满足弹道末端大过载需求,气动面布置则选择有利行减阻的常规布局。因此,RBS-70的弹体和其他单兵防空导弹相比就显得很怪异――弹体短粗、弹翼面积大、舵面在后方,而其他单兵防空导弹弹体一般都细长光顺,弹翼很小甚至没有,舵面都布置在头部。而这背后,是矛盾交织的各项指标妥协取舍的结果。

正因为20世纪70年代地空导弹的技术局限加上瑞典自身独特的战术需求,使得RBS-70防空导弹显得很另类。说它是单兵防空导弹吧,太大太重;说它是专门的野战防空导弹吧,制导模式等方面又过分简陋,影响了作战性能。当时中国陆军需要的是有较强机动性能、能够满足机械化部队伴随防空任务、能够抗击中低空多批次高机动目标的野战防空导弹,RBS-70显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但是,像中国这样要求高端的客户毕竟是少数,相当多数的国家出于经济实力、军队规模、防空作战战术需求等方面的考虑,并不需要太高端的武器,RBS-70的“高不成低不就”在他们眼里恰恰就是“低档价位、高档享受”,花上单兵防空导弹的钱(RBS-70售价只有美国“复仇者”系统的一半),就能获得类似专业野战防空导弹的防空火力,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虽然在中国代表团面前碰了壁,但RBS-70在中小国家当中销路相当好,除了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捷克、芬兰、联邦德国、印尼、伊朗、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委内瑞拉等十多个国家都装备有RBS-70地空导弹,该弹还参加了两伊战争等局部战争。

但是到了80年代,红外导引头、火箭发动机技术都有了很大提升,同样的射击斜距指标,法国“西北风”单兵防空导弹一样可以做到(6000米),而且全系统重量比RBS-70轻了将近一半。带制冷的四元并列锑化铟寻标器大大提高了导引头的捕捉能力,不但提高了射击斜距,并且有了实用的迎头打击能力,多棱锥型的弹头设计加上更先进的火箭发动机,使得“西北风”的导弹飞行速度达到了2.6马赫,远高于RBS-70的1.8马赫。战斗部质量上,“西北风”是3千克,RBS-70是1千克,前者优势明显(实际上RBS-70的战斗部质量一直是个软肋,在同时代的单兵防空导弹中属于偏小的)。到了80年代后期,红外制导单兵防空导弹的性能已经不像70年代那么悲剧,显示出更大的发展潜力。而到了今天,随着凝视焦平面成像导引头等新技术的运用,红外制导导弹的迎头打击能力已经可以超越RBS-70这样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因此可以判断,未来的单兵防空导弹红外制导毫无疑问是主流,类似RBS-70这样的驾束制导方案已经失去了发展价值,今后就不会再有了。

二战导火索篇7

【摘要】教师一定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教材当天空,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的畅游在其中。我们当教师的一定要正确的理解孔夫子说的那句话,不能简单的“传”道,而应该当一个引导学生“悟”道者,教师应该成为一只领头雁,一旦领入美丽的天空中,学生的思维就会畅想无尽!

【关键词】畅想;趁热打铁;自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为人师时,当然把这积句话当成真理。作为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这是当时的理解当然的看法。

第一次教《七根火柴》时,为了把课教好,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尽可能地教给学生,我反复钻研教材,又翻译一些资料,设计好几套方案,几资助推敲终于确定讲课方案。

先出示教学目标:(1)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2)自然环境的烘托作用。

上课伊始,我要求学生读两遍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挑出生僻字,安排思考问题完成第一个目标。

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卢进勇” .生:“七根火柴”.生:“草地” .师:“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人、事物等,你们好好再想想”.生:“草地” .生:“无名战士”。

师:“你们再想想,这个线索是人还是物?”

学生在教师的急燥的情绪下显得有点紧张,开始小声的嘀咕,到底是人还是物呢?由于我把问题局限在“线索”这一点上,脱离教材牵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思维的没有了信息源,凭空想象,忽视了教材的背景,使思维受到阻碍。

我注意到学生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说:“同学们看一看文题”。

学生马上回答:“线索是七根火柴”。

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马上追问:“本文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

学生一时又沉默了(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以至于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又问:“那你们想想什么叫故事情节?”

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很好,那么本文的这几个部分在哪呀?你们找一找吧!”

学生开始看书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终于把故事情节找出来了。我又忙问:“那本文的线索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马上回答:“贯穿全文”。

师:“是‘贯穿’还是‘紧扣’?”

生:“紧扣”!

第一个目标终于完成了,下课铃也响了。这节内容不多,确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现在看来,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的角色没定好位,没有把学生当成这节课的主角。教师用自己的想当然的所谓“启发”式思维,结果恰恰把学生的思维紧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没发挥的畅想的余地。二是,没有处理好教材。教师把教材看懂了,而学生只看了两遍课文,就急忙应付教师的提问。三是,把理解感悟教材的意境,变成了寻找答案的智力游戏。

第二次学习《七根火柴》时,我重新做了安排。

课前做好铺垫,指导学生回顾有关长征的历史,印发了有关小说方面的常识、王愿坚小说的特点、长征时期小故事等信息源,创设了跟课文很贴近的“草地”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寻找新有关长征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课上课,我先让学生把自己搜集来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

其中有一个学生给全班讲了《粮食的故事》,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师:“如果我们饿了好多天忽然发现了粮食,我们会怎么样呢?”

生:“赶快的用粮食做饭吃!”

师:“那么,《粮食的故事》的主人公,为了粮食却失去了儿子,这不是有些离谱吗?”

生:“也不是,这得看是什么时候”。

生:“那得看是为了什么?”

生:“那不是长征时期嘛!”

师:“为什么在长征时期为了粮食失去儿子就正常呢?”

生:“可能那时的人们都是无私的吧。”

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你们再想一想,如果这事发生在今天,你会怎么看这件事呢?”

生:“现在不可能,现在不缺粮食。”

生:“若是说现在发生这事多可笑呀……”

师:“这么说,故事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还有取限定啊,这说明故事必须在什么环境下发生呢?”

生:“故事发生在典型的环境下!”

生:“要围绕什么事物才能发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所围绕的这个事物就是故事的线索。同学们讨论一下《七根火柴》的线索是什么?”

生:“七根火柴!”

这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到“长征中的草地里”了。

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安排学生讨论:(1)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2)请你描述出主人公是在什么环境下出场的?(3)你试一试把这个故事换成是今天的环境,讲给大家听一听你的设想。

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意见各不相同,有的认为主人公是卢进勇,有的认为是无各战士,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说说该怎样判断谁是主人公呢?我看到学生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了,高兴之余,我卖了个关子,”这要看这两个人谁能更突出红军精神高尚呢?“学生高兴了,马上回答:”当然是无名战士了!“又有学生提出了疑问:”那卢进勇起什么作用呢?“

“没有卢进勇,能显出无名战士吗?能发现火柴吗?”一个学生快速回答到。

还有的同学说:“没有卢进勇就不能找到七根火柴,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这七根火柴点燃了,“关于卢进勇在本小说中的起什么作用,同学们能再明确的叙述一下好吗?”我说。

生:“衬托了无名战士!”

生:“他推动了故事的情节的发展!”

师:“起到这种作用的人或事,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遇到过没有?”

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

师:“小弗郎士把故事从开始演到结束,那个故事发生在德国法西斯统治时期,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

生:“又潮又湿的草地里!”

师:“如果把这个故事搬到今天的大商场里会怎样?”

学生有的开始笑了:“那怎么成,如果在应有尽有的大商场中,卢进勇捏着被雨水打湿的青棵面舍不得吃,太滑稽了!”

有的说:“无名战士拿着七根火柴郑重地交给卢进勇不太虚伪了吗?”

我连忙问:“那你们说为什么入在草地那个环境就觉得合适呢?”

学生抢着回答:“典型的环境对主人公的形象直到烘托作用呗!”

……

二战导火索篇8

记:压制地面防空与对地攻击有什么区别?

亚:压制敌防空作战(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ce,简称SEAD)是指运用空中力量主动压制、摧毁敌地面防空系统,或暂时降低敌地面防空等级的作战样式。虽然在二战时期就有针对地面高炮防空系统的行动,但SEAD作为一项作战形式最早是在1965年出现的。在越战中随着地空导弹“萨姆”-2的出现,美军空中优势面临着威胁。首先“萨姆”-2属于制导武器,威胁比炮瞄雷达防空火炮大:其次是相对空中武器平台,地空导弹通过短时间训练就可以形成战斗力,且成本相对低得多。随着“萨姆”-2在越南战场上大量出现,SEAD作为一种作战形式得到迅速发展。

美军开始是用改装的现役飞机装备电子战设备,对“萨姆”导弹进行电子压制。后来美军研制了专门的装备并发展了三种战术以对付“萨姆”导弹。第一种是使用几架F-105,第二种是对地面防空实施电子干扰,第三种是使用“野鼬鼠”。

记:“野鼬鼠”是否单指F-4G一种机型?

亚:一开始是指F-4G,后来把所有从事SEAD作战的飞机都统称“野鼬鼠”。

1966年AGM-45“百舌乌”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SEAD作战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百舌鸟”是第一代反辐射导弹,被动雷达寻的制导,发射后不管,在使用时不需要先确定“萨姆”导弹阵地的位置,这样就减小了高炮的威胁。现在看“百舌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它不够快,飞行速度只有2马赫多一点,而“萨姆”-2导弹的速度是3.5马赫。另外“百舌乌”有效射程仅为12~16千米,而“萨姆”-2的有效射程达30千米。这些数值差意味着“野鼬鼠”即使在最大射程上发射“百舌鸟”,也会在反辐射导弹到达地空导弹阵地前被“萨姆”-2击落。这就迫使“野鼬鼠”发展一套机动的战术,在发射反辐射导弹时处在“萨姆”-2的火力包线之内,发射后立即脱离。

记:反辐射导弹的速度和射程是否会始终低于地空导弹?

亚:限于体积重量,机载导弹的速度和射程不会太高。在防空导弹的速度和射程与反辐射导弹相同的前提下,当双方同时发射时,由于“野鼬鼠”在发射后可立即反向撤离,拉开与防空导弹的距离,这样反辐射导弹就会先击中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一旦制导雷达被毁,飞行中的防空导弹就失控。因此,地空导弹和反辐射导弹的速度和射程至关重要。

记:越战中的SEAD作战,是哪一方占了优势?

亚:当时越南的地空导弹操作员在发现反辐射导弹来袭后,立刻将雷达天线关机,反辐射导弹即会失效。但在压制和反压制过程中,总的趋势是反辐射导弹使防空导弹的防御效能大大降低。比如1965年SEAD作战样式刚出现时,每消耗13枚“萨姆”就可以击落一架飞机,而随着“野鼬鼠”、“百舌鸟”及后来的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的出现及战术发展,到1968年3月,每击落一架飞机平均需消耗200枚地空导弹,这个价值要远远超过被击落的飞机。

目前的情况是防空导弹在速度和射程上都较“哈姆”反辐射导弹具有明显优势,像“爱国者”等已达5~6马赫,使得反辐射攻击很困难。

要用“哈姆”完成对防空导弹的攻击,载机必须进入其火力控制范围才能发射,当然可以在干扰机的配合下使防空导弹的火力控制范围缩小,发射后需立即利用机动性摆脱。

韩:越战和海湾战争中的SEAD作战有明显区别。在越战时,早期SEAD任务是保护飞机不受地空导弹和雷达制导防空火炮威胁,开辟空中走廊。因为当时越南的防空火力属于要地防空,主要用于保护高价值目标,因此美军将防空火力视为各自独立的点单元。而在1990年的伊拉克,美国面临的是一体化防空系统(IADS),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地面防空系统之一。

SEAD作战主要有三种。第一类是局部压制,比如越战中的压制、对利比亚黄金峡谷的空袭等等。第二类是实时压制,即“野鼬鼠”飞机始终在空中待命,一发现地空导弹雷达信号就实施摧毁。第三类是责任区压制和联合作战区域压制(J-SEAD),即将战区内受威胁的区域分为若干责任区,由各个作战分队承包各责任区内的SEAD作战任务。

对单个独立的地空导弹实施压制要简单些,比如下图,显示了越战时两架“野鼬鼠”对单个独立(未联网)的地空导弹阵地实施SEAD攻击的各阶段。在点1位置,两架“野鼬鼠”飞入地空导弹防空区域,开始实施攻击准备。在点2,确定了来自地空导弹雷达的信号,两架“野鼬鼠”分开按目标切线方向飞行。沿切线方向飞行可以让机载目标系统获得多条目标位置线,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就可以精确计算出来。沿切线飞行也使得飞机与防空雷达的径向速度为零或很低,早期的“萨姆”制导雷达对径向速度很低的目标探测很困难。在点3,地面防空雷达对飞机的准确信息已经获取,同时防空雷达锁定了A2飞机,A2开始逃离,拉开与目标的距离。在点4,A1向目标发射反辐射导弹,同时逃离地空导弹控制区。

而1990年对伊拉克的一体化防空系统(IADS)的压制与对单个防空系统的压制完全不同。IADS压制除了战斗机和反辐射导弹外,还要动用干扰机、隐身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远程火炮及预警网络等。很多人认为“沙漠风暴”的开始阶段实际上并不是有意的IADS压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见上图。注意EF-111/EA-6是在战斗机前面,原因有二。一是干扰机的位置应使其尽可能向前实施干扰而不影响己方其它飞机。二是干扰机应该使敌人致盲,使友机能发现、跟踪敌方的截击机。

在这里,隐身飞机用于攻击最重要目标,通常是敌指挥控制系统。隐身飞机紧跟在IADS压制飞机后面,在敌人从压制中恢复过来重新组织起防空结构前,给敌以深度打击。“沙漠风暴”第一夜的行动与上图描述的IADS压制的区别在于:IADS压制的主要目标是IADS网络本身,而“沙漠风暴”第一夜还同时打击了其它各战略目标。

后来其它国家出现了新型远程防空导弹,对这些导弹进行攻击就不是任何单架SEAD作战飞机能胜任的。比如远程“萨姆”导弹的雷达信号都具有不明确性,使得美军对其探测和识别都很困难。友方干扰机和战斗机可能在未察觉被跟踪的情况下被攻击。另外,远程“萨姆”导弹具有末端自主寻的系统,一旦导弹锁

定目标就可以不依赖地面雷达,而它的高速度和高机动性使得美军无法发现这枚导弹已确定的攻击目标。

对这种远程防空导弹的攻击需要使用多型飞机联合压制,如使用战术欺骗、强力干扰、反辐射导弹、特种部队等,以及攻击时间上的精确性,如下图。

在压制远程防空导弹的作战中,干扰机的作战意图和压制一体化防空系统时不一样。与远程防空导弹的杀伤区比较,反辐射导弹载机必须冒较大风险才能完成正常发射。因此美军电子干扰机是对防空导弹的探测搜索雷达在一个小区域内实施最大强度的干扰,使得其在特定方向上探测的范围变小,反辐射导弹的载机在这个缩小区域内就不被防御方发现,这样就使远程“萨姆”导弹处在了反辐射导弹的火力控制范围内。

记:美军认为与海湾战争相比,科索沃战争的SEAD作战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亚:有几个重要因素。第一,美国空军在九十年代中期将两个重要的SEAD平台退役了,即F-4G和EF-111。退役原因是这两种飞机维护昂贵,而且对地面观察性不好。但没有它们,空军的SAED能力确实减弱很多。

记:海军的EA-6B电子干扰机的性能曾被认为比F-18更好,也同样被淘汰。

亚:以前的作战理念认为电子干扰机在速度上要求并不高,因为飞得太快有可能飞过目标了。但随着SEAD作战任务难度的加大,已有38年高龄的EA-6B“徘徊者”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很难跟上战斗机。美海军已选用EA-t8G“咆哮者”作为EA-6B的替代者。EA-18G可通过分析敌防空雷达的调频图谱自动跟踪其发射的频率,以实现“跟踪一瞄准式干扰”,有效干扰距离可达160千米。EA-18G还能在实施干扰的同时,采用主动干扰消除技术保证己方甚高频话音通信畅通。

接着谈第二个因素。“沙漠风暴”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准备,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而“联合力量”行动从开始就没准备同塞尔维亚开战,只希望三天的空袭能让米洛舍维奇,因此在目标规划时只强调精确打击高价值目标,而把地面防空系统排除在了首批打击目标之外。

第三,伊拉克的指挥控制结构是固定的,其中一些在加固建筑内,这对武器的战斗部是一个挑战,但对探测要容易很多,至少可以定位并且命中。而在“联合力量”中不是这样,塞尔维亚的指挥控制系统很难确定,许多作战指挥中心从来不固定,一些C2关键节点都分散到各个地区,很多系统都是机动的。显然,南联盟吸收了伊拉克的教训。

第四,“联合力量”的指挥官在冲突第一阶段没有首先将塞尔维亚的IADS摧毁,失去了先机。联合空军司令部的参谋们花了很长时间去确定最重要的C2节点,使他们失去了打击次重要节点的机会。在冲突的第二个月,联军司令部与空军吵起来了。联军认为有太多的地面目标要去打,而空军现有的兵力还不够,还要派出如此多兵力用于SEAD。但空军认为如果不先进行SEAD作战,将无法保证自身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的安全。这时南联盟已经发展出一套运动、隐藏的战术,使得联军的SEAD努力效果不佳。拿左下图来讲,图中显示了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发射的AGM-88反辐射导弹数量。这张图表如果换成海湾战争,则曲线特征是开始很高,但很快就下滑到一个很低值。而在这张图中你看不出一点趋势,战争后期仍不时冒出很多防空目标,说明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SEAD作战一直未将地面防空压制住。另外蓝色曲线要高于红色曲线,说明主动发射情况更多,也就是说美军SEAD作战飞行员更多的时候是还未探测到辐射信号就先将反辐射导弹发射出去,在飞行途中让其接收辐射信号。这么做有很大风险,如果冲到很低高度时对方防空雷达还不开机,反辐射导弹将启动自毁程序以避免伤及其它。美军冒着此风险还频繁这么做,说明其对SEAD作战效果的焦急心态。

韩:还有一点,我觉得在沙漠风暴后十年,“联合反一体化防空系统”的观念被轻视了,无论在资金投入上还是研究上。在力量上太依赖数量不足的EA-6B。这些都造成1999年“联合力量”中没出现“沙漠风暴”式的SEAD打击。

亚:比如海湾战争,在开战后四个小时内,联军就探测到了100个来自于伊拉克防空阵地的雷达辐射源,导致了在开战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发射了五百多枚“哈姆”导弹。在开战的第六天,伊拉克的地空导弹雷达、高炮炮瞄雷达、预警雷达的辐射信号就降低到原来的5%。联军的SEAD作战从开始的防空压制转到对防空系统的物理摧毁,使用的武器包括普通炸弹、“小牛”空地导弹、CBU-87集束炸弹。联军并不是按常规的SEAD作战样式将伊防空力量压制到低于一个规定的水平,而是在压制的同时将其摧毁使其无法恢复,这属于DEAD(摧毁敌防空系统)了。

而科索沃战争中,第一天晚上南联盟只对北约飞机发射了几枚“萨姆”导弹,第二天晚上发射了10枚“萨姆”-6,都没命中。在后来的交战中加大了发射的数量,有些晚上十几枚齐射。这种发射对北约的行动造成了巨大侵扰,许多次任务中,北约飞行员不得不实行投放副油箱、箔条干扰及快速机动以摆脱“萨姆”。

另外,南联盟的IADS地下指挥所的传输网络是埋在地下的,通信中心也是机动的。这些交互通信网整合雷达的输入信号,它让北边的地面雷达跟踪北约飞机,随后将获取的监测数据反馈到南边的防空雷达。这就使南边作战中心在另一地发射防空武器,包括用肩扛防空导弹和防空高炮等,而不用打开附近的雷达。这也是F-16CJ和EA-6B打击“萨姆”导弹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原因。因为“哈姆”导弹打击的目标雷达通常都在“萨姆”阵地附近。

这种SEAD攻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面雷达信号出现时间太短,在攻击捕获到信号时目标已机动到新地方。F-16CJ在发现目标后再发射“哈姆”导弹所需的时间总是超过地空导弹瞄准它们并开火的时间。结果是当F-16CJ发现已被地空导弹瞄准后,只能靠自己摆脱。你可以注意到一些攻击机飞行员在战前选择武器时重视选一些反辐射导弹,这样在必要时攻击机就可以自卫而不仅仅依赖F-16CJ或EA-6B。

当EA-6B试图干扰在南边的雷达发射器时,北边的雷达系统通过指挥系统和有线通信网将信息接替传达过来,“萨姆”导弹的操作手定时使雷达开机20秒,然后关闭雷达以防止“哈姆”导弹的打击。

雷达周期性的开机20秒又关机,这就使“哈姆”攻击非常困难。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假设“哈姆”在30千米远处实施攻击,按飞行速度3马赫算,导弹飞行21千米以上的距离就要大于20秒。如果在“哈姆”接近到最后几千米时,对方防空雷达关机,“哈姆”就不可能命中目标。这意味着不能再按照传统反辐射导弹在捕获雷达信号后再发射的使用方法。

记:既然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的SEAD作战效果不好,为何在78天空袭中能保持较低的飞机战损率?

韩:首先双方装备有较大差距,另外与美军飞行员训练有素,迅速制定相应对策也有关系。针对南斯拉夫山区地貌和破损的交通道路系统,南联盟地空导弹部队必须依靠交通道路进行机动,高炮车队离开以前的阵地进入开阔地往往陷入困境。美军很快就利用这一特点,尽量避免顺着道路飞行,因为地面防空部队都在公路沿线。当美军飞机必须穿越道路时尽量成90度角垂直通过以减小暴露时间。至少要保持与最近的道路有5千米的距离,这样至少可以排除高炮的威胁,当然代价是使发现运动车辆更加困难。

记:F-117被击落是否为偶然,

亚:从美军分析看,至少三个程序上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其被击落。一是电子情报系统不能跟踪3~4个“萨姆”阵地的位置变化。3个低频雷达在理论上可能会发现F-117。在邻近空域的F-16CJ可以确定“萨姆”-3的位置并将其摧毁,但它在F-117击落前被召到其它空域了。

二是EA-6B电子战飞机虽然提供干扰保护,但它离F-117太远,大概在80到100英里之间。同时,它与雷达威胁没有处在同轴的位置,导致了对敌雷达干扰效果不佳。

三是F-117离开意大利空军基地后飞行的路线与四天晚上通行的路线大同小异。因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禁止从波斯尼亚上空穿越,这使得飞机进入南斯拉夫的进场方向可以预测。知道了F-117的进入方向,使用低频雷达就可将其捕获。因为F-117这类飞机只有在正对雷达时隐身效果最好,当雷达从侧面或正下方探测时,有可能捕获目标。

记:从以上看,SEAD作战的武器是否只有反辐射导弹?

上一篇:共筑中国梦范文 下一篇:团结协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