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人生范文

时间:2023-10-16 13:20:37

品品人生篇1

初冬的夜,显得有些漫长,忙碌一天的我,丝毫没有倦意,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后坐在茶台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身心,看着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茶色由浅变深、飘出淡淡清香,深吸沁人肺腑。啜一口,细细的品味着茶味的苦涩甘甜,体悟着、起伏,荣辱,品味着人世的苦乐、炎凉。

人们常说:“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的一生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纷纭变化的大千世界。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历程。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只会关注那些主角,不会去刻意地留心那些配角,就像品茶人很少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人生如茶,多一片或浓,少一片或淡,无论是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苦乐都是滋味。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妙不可言。茶之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气馥郁。品茶所品味到的感受,是那一杯清茶中淡淡的滋味。浅尝苦涩,回味甘甜!人在世间功名利禄浮浮沉沉,滚滚红尘荣辱炎凉,苦乐皆由心生、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与品茶是何其相似。

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又何必为功名利禄所累!拥一份淡泊,守一份宁静,人生的底蕴也会愈发厚实、愈有意味!,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同是一杯茶,恋人钟情、痴人叹怨、佛家悟空,俗人闻市井,追名逐利。

一个做事功利心很强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品茶的真谛,不会明白如何来“品”茶,仅仅只为解渴,全然感觉不了茶中深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人,就如悠闲老者恬然品茶,于或浓或淡或香或涩的茶水中慢慢品味出那份清香;怨天尤人、总是自叹怀才不遇的人,就如挑剔的品茶人总是抱怨茶叶不是上品,不是嫌涩就是嫌淡……其实,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顺心。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亲情善待他人,用爱心回报社会;淡薄名利,尽有限之力、做能做之事、到暮年,回首自己的一生,了无遗憾,也就无愧今生了。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品茶,讲究的是心情。一个怡然的心情,一段闲暇时光,唯有这样,才能品出好茶的韵味。劳累一天,静夜,沏一壶香茗与家人品饮,叙叙家常、听一曲音乐、看一场球赛或独坐、一段闲暇时光,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足矣!茶可独酌,也宜共饮。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来茶当酒”,老友相聚,沏茶小憩,谈笑品饮、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皆尽情意,谈艺论道、友情缓缓流动,谈兴徐徐舒张,茶是感情的纽带,友情的收获。茶叶飘香,茶韵悠悠……不亦乐乎。

深入细致的品茶,可品出茶外的许多人生韵味。从茶叶的品种和出处,可品尝出山川风情与大自然的精神。茶是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浓淡皆可;笃静者,品茶入心,安魂;烦虑者,品茶沉思,静心。茶是一种情调、一种雅兴、一种落默、一种忧伤。有人追求时尚,寄情于山水、忘情于诗酒,我却心醉于茶。我爱茶嗜茶,只要是香茶在手,就可忘忧。茶,是最美好的感觉,茶之可贵,是因为它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之友,它不被贵贱所奴役,它那一股平淡的精神,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禅悟的根源。

夜已深,闻着淡淡地茶香,漫漫长夜有一份静养之心,此时没有了一点矫饰和浮躁,忘却了一切得失和荣辱,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忙碌,去打拼自己的梦想和希望。生活的压力和紧绷的心弦,让人无法释怀。人们渴望宁静安然,祈盼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这种愿望如海市蜃楼,似水中捞月,纠结着人心。静心沉思,回首半生,蓦然醒悟。其实真正值得我们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也许,就是一份真情,一段记忆,一杯香茗。

品品人生篇2

品读人生,首先必须学会品读他人。人生中的每一位朋友,师长,甚至是每位过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甚至从两小儿辨日的小事中了解到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只有善于品读,品味,每个人都能给人启迪,哪怕是广场上卖唱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品他读人,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学习。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与痛苦。爱迪生品读那一千多次的失败,最终成功的发明了电灯;这说明了不怕失败的人,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成功。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一举灭吴,一雪前辱;这说明了无论你曾经经历过多大的挫折,不要害怕,不要感觉是一种侮辱,只要从头再来,你一定可以“东山再起”。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烈火中焕发光彩。品读失败与痛苦,不仅可以品读失败的教训,更能获得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品读失败与痛苦,难道不是一种面对,是一种感悟吗?

品读人生,是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

品读人生,是从失败中获取教训。

品读人生,是在成功中学习珍惜。

人生之书,需要我们亲手去记叙我们身边的事,需要我们细细的品读。其中的每一个笑容与每滴泪水,每一个成功与失败,都会在反复品读中不断润色,不断美化,成为颗颗璀璨的珍珠,成为我们毕生的宝藏。

品品人生篇3

而我认为人是一生也可以从他所喜爱的茶中看出。从一个人选择的茶叶,可看出那人的性格,所谓品位人生,意是如此。

我喜欢一个人在雨中漫步,因为走在雨中的感觉很舒服,在雨中我会品尝到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它不是可以独处时可以体会到的。它可以使我原谅朋友的迟到,朋友的粗心,甚至背叛,许多年后的一个夜晚,我也依然可以通过它会议起朋友带给我的一切,有喜也有悲。

有人说:十几岁的人心扉是一扇玻璃窗,虽然晶莹透明,但外面却挂着厚厚的帘子,里面的人总是伸着头,向外张望,想跳出窗外,可下面却是不可逾越的高度。

记得湖人队的科比ˉ布莱恩特在总决赛与凯尔特人的比赛中,面对队里新来的三巨头的强大阵容,并没有惧怕,在比赛上仍是一如既往,虽然打了3胜5负,可“小飞侠”科比的称号却永远存在了球迷们的心中。

品位科比ˉ布莱恩特使我很自然地想到自己,他面队各队的精英,小皇帝-詹姆斯,韦德,霍华德,雷.阿伦,加内特等优秀的前锋及各队的领袖,仍获得NBA的3枚总冠军戒指,手上的戒指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感谢科比,他让我懂的了面对强敌该怎么做,他使我有一个更深更远的角度去品位人生,面对强敌,只要不服输又有什么惧怕的呢?一个优秀的剑客面对强敌,明知是死,只要他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他就没有对不起他手上的剑,那他就是胜者。

品品人生篇4

人生它是最伟大的,它包含的幸福痛苦感悟仇恨等等.那么到底哪个才是人生的本质,有人会选幸福,也有人会选感悟.其实,对于不同的人,他的人生是不同的,理所当然,他们人生的本质也各不相同.

人的一生很短暂,大部分都用在学习,工作,社交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在剩下的时间里,人们是非常害怕孤独的,因为要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人们心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一份恐惧。所以,孤独迫使他们去学习,去工作,去与别人进行交流,因为那样他们才会感觉不到孤独的存在。

当然了,有谁没有孤独的时候,有谁没尝到孤独的滋味。也许,那正是人生的味道。漫漫的人生路上,你有自己的方向,当别人不愿与你同行时,你一定要一个人孤独的走下去,因为你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知道孤独它既然会来,总有一天它也会归去。在它离开之际,你会得到新的希望,同时也会有新的方向,然后再一次感觉到孤独的滋味,再一次得到新的希望……

心飞了,梦想也随之翱翔了,人生也是由一个个梦想串起来的,明天为什么会更加美好,因为我们正用梦想诠释着明天,是它让我们充满快乐,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是它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人生就像是一杯茶,慢慢的品,细细的品,你会品出它的与众不同,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品品人生篇5

人生,两个极为简单的字眼。那怎样的人生才能叫做真正的人生呢?这个问题困绕了我很久。我在生活里一次又一次品尝中去苦苦寻觅答案。

我平常没事的时候,喜欢听听音乐,因为我觉得音乐总是那样另人陶醉。那是一个悠闲的下午,我听着音乐陶醉在那不同的旋律之中。音乐的旋律时低时高,时缓时急。有时像一条平静的小溪,有时想波涛汹涌的大海。无意间,我似乎发现了什么。每一首曲子都有不同的旋律,它们才那样打动人。也许人生就是想音乐那样高低起伏吧。

又是一个中午我边看但是边催促母亲快点把午饭做好。母亲不满了:“你别看了,就知道在那里催,快点过来帮忙。”我害怕母亲发火,只好去厨房帮忙。厨房里母亲忙的热火朝天,一旁的我不停地递放调料。“把盐给我。”母亲指挥我说:“还有味精。”我把调味料递给了母亲。“妈,这菜只放盐可以吗?”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问如此傻的问题。母亲有点惊讶说:“只放盐,不放油,味精和其它调味料的话,会好吃吗?”是呀,人生也应该是一道菜,只有品尝它的酸甜苦辣,才会有绝美的味道。

每当寒假,我们都要回乡下的老家去看望爷爷。去爷爷家除了坐车外,还要用很长的时间去走一条泥土小路。去年暑假的一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一下雨,乡间的泥泞小路十分坎坷,稍不留意就会摔倒。在崎岖的小路前,我没有哭闹,更没有放弃前进的步伐。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只有通过这条崎岖的路才能到达终点站。人生也应该是一条路,充满了坎坷。但我必须坚持地走过这条路才能到达自己所想到达的地方。

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经历,告诉了我真正的人生就像一艘船,在海里接受了风雨的打击后,仍旧要坚持行驶到终点站;真正的人生就像一颗还未发光的宝石,在接受磨练之后,才能发出它应有的光芒;真正的人生就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仍旧顽强,仍旧坚持的理想与信念。

品品人生篇6

绘画是一种修行

王占武属于对绘画比较有天赋的那类人。从小就喜欢捏泥人、制作玩具等,看到小人书里的漫画人物,也喜欢将其模仿着画下来。上高中时,他加入了学校的美术组,便经常跟着老师一起画画。据王占武回忆,那时画画就是兴趣,根本不知道凭这个特长还能上艺术系。而且当时画画还得半遮半掩,因为怕父母说不务正业。考大学时,由于有着良好的绘画基础,1983年王占武被山西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录取。用王占武的话说,就像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找到了圣地一样,从此开始了系统地学习油画。

大学毕业后,王占武在大同日报社做美术编辑,工作虽与油画不沾边,但也算与艺术有缘。王占武认为,一支画笔,不仅仅代表一种技艺或是一种行当,更是代表着一种生活品质和精神素养。他总在业余时间画素描、画国画,他认为画油画应该有很好的国画功底。

真正的艺术家对绘画是虔诚的。王占武是属学院派的画家,但毕业后他一直重视素描、速写和写生的基本功练习,钻研色彩、色调的运用技巧, 并培养自己艺术构思和落实在画面上的构图能力。绘画对王占武来说,是一种探索,亦是一种修行。

黄土地,最好的素材

学院派的油画家,大多受俄罗斯画派的影响。喜欢画一些反映社会问题、历史事件、和美丽的大自然的油画。多年来,由于职业的关系,王占武经常到乡村采风,他发现,家乡黄土地的地形、地貌特色十分厚重,那是一种与颜料相匹配的色系。而村落里满面沧桑的马夫,田地里饱经风霜的农妇……这些最底层的人与黄土地紧紧相连。他们勤劳善良、踏实沉稳,都是最好的油画素材。

在王占武眼里,晋北的田野、屋舍、山峦也都是有个性的,与众不同的。晋北人民在生存困境中展现出的更多的是刚强与乐观,这些人和物也是他着彩最多的。王占武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将晋北乡村的山水、人物之美加以捕捉、凝固,呈现在世人面前。

王占武是一个安静、低调而又真性情的画家。再看他的油画,弥漫着一种令人眩目的光感,明快响亮,不燥不俗。王占武说,自己十分注重自然对象和绘画材料的提炼与互融,并致力于找寻两者之间的和谐性,这样可增强绘画对象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王占武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倾注到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并且也十分注重传统的艺趣,把绘画技法与自己的精神感受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他笔下的油画人物,大都以心理情感为基础,反映人物真实的精神层面。

王占武的画室里摆放着那幅刚刚参加完全省美展的《塞上春雷》。画面中是三个扛着锄头归家的农妇,她们形态神情各异,每个人头上头巾的系法也各不相同,他们便是晋北农村妇女形象的代表。从画作中三人的面部表情、服饰着装上可解读出每个人的生存背景,这样的画面就是鲜活的晋北人生活。王占武的作品中有不少聚焦农村人家生活题材的内容。

欣赏过王占武画作的画家评价说,他的作品中蕴含着雄浑朴厚,弥散着健拔爽迈的气势,表现出真诚的力量,折射出最为吸引人的一面,有一种传统文化审美浸透在其中。这是在岁月中沉淀出的自我风格的确立。

王占武说自己是幸运的,可以在无压力的状态中创作。保持良好的创作心态,也为他的画作融入了内在的感染力。王占武说自己作画大都是在心灵激荡、情绪抑郁或情感奔放的那一刻所作,其作品大都是在灵感来临之际,迅速地将最新鲜的思想和感觉固定于画布之上。那种感觉有书法家书写狂草时的奔放。

绘画的品格

王占武认为,中国的油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更为婉约、优美、和矜持。中国的绘画品格,就是如何追求具有中国文化性和意味的品格。

采访中,王占武谈论更多的不是如何作画,而是如何做人。他认为,在艺术层次而言,人品的高下是决定其创作格调高下的关键。正如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所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传统画讲究的“笔墨随性”、“气韵生动”,是与艺术家的人品修养息息相关的。

绘画的品格,是绘画语言的内涵及精神品质的一种总体传达。王占武说每一次看国外艺术大师的油画展,不仅关注他们高超的写实技巧,更关注的是他们在技巧和画作中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中国的文化是相通的,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体会到宁静、和谐地对待客观现实,宁静、和谐地对待艺术创作。王占武认为,画家除了要有信仰和追求外,还应该具备悲悯、博爱、宽容以及真诚等基本品格。

品品人生篇7

——题记

滚烫的开水冲入杯子,房间里顿时弥漫开了咖啡香醇独特的气味。很久没有这般清闲,我静静享受着,啜了一口苦咖啡,不禁回想起过去几次喝咖啡的情景,不由得微微一笑。

记得第一次喝咖啡时,我还很小,只有6、7岁吧。大人们总喜欢逗我玩。那天,或许是爸爸心血来潮,竟递给我一杯刚泡好的苦咖啡。猴急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往嘴里倒。就在即将吞入时,在味蕾上蔓延开来。受不了这种苦味,我“哇”的一声全吐了出来,其余的记忆就只剩下大人们的笑声了。

第二次喝咖啡大概是在四年级。以为儿时对咖啡的记忆使我对它一直敬而远之。一次,爸爸从兰州回来,我在爸爸的旅行包里发现了一大包“雀巢咖啡”。记得当时奇怪地问爸爸为什么喝这种苦东西,脑中爸爸依稀笑着回答我说这种咖啡加了糖,非但不苦而且还可以用来提神解困。我抵挡不住好奇的诱惑,泡了一杯。味道甜甜的,很不错。我于是就像小孩子喜欢糖果一样对咖啡产生了好感,从此爱上了甜咖啡。

再喝苦咖啡应该是在六年级一次去舅舅家。茶几上那瓶咖啡粉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为了缓解一下晕车,我连忙泡了一杯。可等我想加“咖啡伴侣”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舅舅家根本没有买“咖啡伴侣”。我心里埋怨舅舅的粗心大意,但又无可奈何。眼看杯子里腾升的热气越来越少,我也越来越着急——咖啡是要趁热品尝的。没有办法,我只好拿起那杯苦咖啡。细闻,奇怪,看似浑浊的苦咖啡中竟然有一股奇妙的香气,这是我在甜咖啡中从未闻过的,我啜了一小口,入口时依旧是那熟悉的苦味,我皱紧了眉头下咽。一股淡淡的香味一丝丝升起,顿时,余香满口,我沉醉在其中,不断回味那种感觉。

咖啡好比是人生,儿时因为不懂事,自然不解人生,只是一心向往一帆风顺的人生。甜咖啡的人生固然美满顺利,叫无数人追求,可苦咖啡经受种种磨难,再取得幸福的人生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令人向往。历经坎坷的人生,才会体味到人生的趣味。在战胜一个个困难后长大、成熟,你的人生经验定能使人羡慕。曾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我并不希望你的人生一帆风顺,因为那样的人生毫无意义。我只希望你在闯过人生道路上一个个磨难,体味到人生真正的意义。甜咖啡的人生又像马路上一个个绿灯,在一次次顺利通过,到达人生的终点后,根本没有一段精彩的人生回忆,有的只是空虚。相反。苦咖啡的人生恰似红灯,尽管在等待的路上它叫人着急、怨恨。可在一段艰难的等待之后,迎来的绿灯会显得更让人欢喜,感到可贵。相信经过这番煎熬,你回忆起来一定相当快乐。

品品人生篇8

卢素玉

天气越来越冷了,各式各样过冬的鞋子也被摆上了货架。前几天我为老公买了一双品牌皮靴,老公笑着说:“鞋子不过是脚的容器,这双鞋相当于咱家半个月的生活费,我穿起来还真是心疼。”

老公说鞋子是脚的容器,我觉得还不太准确,应该说它是人生的容器。除开睡眠时间,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在鞋上度过的。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刺脚的荆棘,硌脚的石块,蚀脚的秽物,没有鞋子,人的脚怎能忍受它们的摧残?

对生命的祝福,往往少不了鞋子。我的故乡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凡小孩做满月,周岁,十岁,或是成人做寿,祝贺的人往往要备一双鞋作为礼物,那意思是祝福人家稳稳当当地走向新的人生里程。过去的女子精于女红,但只有与你生命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常忆儿时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我在摇曳的烛光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

鞋子最重要的品质不是美观,也不是耐穿,而在于合脚。鞋子合脚,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迈开大步。鞋松不得,也紧不得,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合”的极致。听老人说过,三天穿不上是一双好鞋,三天穿得上是一双草鞋。鞋子开始是要紧一些的,需要鞋拔子帮忙,才能勉强把脚装进鞋子里去,三天不舒服过后,就开始跟脚养脚了。现在不少女性穿鞋只讲时髦漂亮,不讲跟脚养脚,长期穿着不合脚的鞋自虐如受刑,真令人叹息。

从襁褓中那种底部塞满棉花的软鞋,到能行走后穿的布鞋,凉鞋,皮鞋,再到归西时用两层布做的一双象征性的鞋,人一辈子穿的鞋构成了一串长链。鞋,它陪伴我们走过生命的坦途,也走过生命的泥泞;走过希望的田野,也走过失败的荒漠。各式各样的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把我们送抵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渡口。“人生能著几两屐”意在劝导人们寄情山水。我们何尝不能把这句话视为对人生的劝诫?

远离怨恨的包袱

吴光平

我从师院刚毕业时,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乡里中学任教。说它偏远,一是离县城远,二是离家远。

去报到的那天,天气不好,阴沉沉的。也许是天气之故,我的心情更不好,更阴沉。报到第一天,我就在心里盘算:什么时候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好不容易熬了一年,我就开始跑调动。又好不容易跑了一年,县教育局才同意我调回家乡。然而,在决定我命运的关键时刻,平时脾气很好的老校长却给我使了一个“别腿马”:教育局要想调人走,必须另派一名教师来顶替。教育局却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眼看回家梦想破灭,我急了,一次次找老校长。然而,任凭我怎么磨,老校长就是不松口。后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那所中学调了出来。

刚离开那所中学的前两年,我一想起老校长就来气,恨他在关键时刻卡我一下。当时,我以为我会恨他一辈子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就把这件事淡忘了。十几年后的一天,我在县城偶然遇到了老校长,此时他已退休,我也调出了教育系统,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老校长!久别重逢之情溢于言表,丝毫没有做作的成分。老校长见到我也很高兴,亲热地叫着我的名字。此时,我已完全忘记当初的不愉快了,浮现在头脑中的,只是他的好脾气。而且,我也完全理解了老校长当初的做法,他想让课有老师带,这也是他的工作职责。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当初真不该恨他。怨恨,就像一个包袱,当初我不小心背上了它,一背就是十几年。

上一篇:食堂承包经营方案范文 下一篇:育儿心得幼儿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