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人生范文

时间:2023-09-27 14:09:49

透视人生篇1

重庆市虎溪职业中学 张青华

人格是个使用频率很高、含义很广的词,对人格一词的解释也呈现出多义性:从伦理学上的意义来讲,人格指一个人的尊严和信誉;从法律学的角度来看,人格指享有法律地位的自由公民;在社会学上,人格指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而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格指个人的生活旨趣、认知方式和能力、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和态度倾向等心理特征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①。人格,实际上体现了人的心理能力的总和。

现代人格心理学原本得益于弗洛伊德的临床心理治疗,他开创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人格研究理论。然而,随着心理测量学、行为主义、实验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以及现代心理学学术思想和其他新兴学科的多重影响,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偏离活生生的人,而把人格作为机械分析与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应用研究则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注重通过人格研究寻求提高人生存质量的方法和道路。临床心理学的人格研究中,在治疗改变病态人格的同时,增加了对健康人格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两个方面。人格心理特征又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表现在人们活动效率和活动风格方面的差异上。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它们制约着人格心理特征。

我们知道,国家是集人而成的,人的好坏与国家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②。一个健全的现代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人格、道德和精神生活。一个健全的社会也是这样。况且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标尺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因此,就现代学校教育而言,除了对人的知识技能进行教育培训外,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任。

一. 学校教育功能透视

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力度最大的场所。分析学校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

1.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于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直接的执行者,教师同学生的关系也因此而密切,教师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左右着学生。教育心理学家勒温经过研究发现,在专制型的教师的管理下,学生作业效率提高,对领导依赖性加强,缺乏自主行动,但常有不满情绪。在放任性教师管理下,学生作业效率低,任性,经常发生失败和挫折现象。在民主型教师管理下,学生完成作业的目标是一贯的,行动积极主动,很少表现出不满情绪。由此不难看见,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师在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指导定向的作用。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当今一名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

2. 学生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学生是学校活动的主体,因为学习任务的原因,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年龄、兴趣爱好或能力等各种原因,校园里的学生往往因此而形成一个个的小群体。心理学家卡汉拉曾经做过实验,结果发现:学生喜欢学业优秀、办事老练、具有良好道德的领袖,他们喜欢有能力、胜任工作、具有高智商、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的同伴。总的来说,群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然而,近墨者黑,近赤者朱,学生群体是由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们组成的,他们的道德理念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肯定良莠不齐。因此,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培养是作为育人主体的教育工作者们的一大要务。

3. 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主要场所。生活在校园的人群,都是力图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客体作全面认识和综合解释,在这种意识指导下,人出于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理解,对环境做出安排和使用,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文化。如学校历史,学校建筑、校园绿化、交通设施、生活资料,雕塑饰物,校旗,校服等。校园里的学生在与这些环境的“对话”和“交往”中无时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解读中接受它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文化的信息和熏陶,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环境的文化特性也同时在解读中得到认可,强化和丰富。因此,校园文化在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健全人格是指健康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最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十五个特征:⑴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力;⑵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⑶言行坦率、自然纯真;⑷不过分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⑸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能力;⑹独立自主;⑺对事物有新鲜感;⑻能获得“高峰体验”;⑼对人类充满爱;⑽对亲密的友人感情深厚;⑾具有民主作风;⑿具有强烈的道德感;⒀富有幽默感;⒁有创造性;⒂不盲从③。

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把这些特点高度概括为:自尊、自立、自信、不断的幸福的进取。因为:第一,人格健全者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他们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智慧、才能、理想、信念、性格、气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及时调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二,人格健全者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人格健全者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协调一致;第三,人格健全者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用到能获得成功的事业上去。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其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建树。成功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使他们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使生活内容更加充实。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分析健全人格的主要特征,笔者认为,就现代学校教育而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应以培养以下几种能力为主:

1、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心理学家高尔顿和阿尔波特经过研究认为,人格健全的人,都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关系。他们能够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充满同情,给别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根据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结果表明,在数千名被解雇的雇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长处的竟达90%之多。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得学生的合作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重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应该把同学间的关系看成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要教育学生遵循合作的规则:在纯竞争关系时,要公平竞争,凭技能而不能靠耍手段;纯合作关系时,要相互沟通、交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导与教师之间,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科任教师之间,合作无处不在,配合随时都有,我相信,伴随着这些合作和配合的一次次成功,学生们也必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他们也一定会将教师们的这种合作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中,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也一定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身先士卒,作好表率。

2、适应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动地适应与改造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标准之一。一个人格健全者在困难面前,会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尽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锻炼学生的适应力并转变为促使学生成长的人生经验和机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其育人功能比起其他场所来说尤为突出。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目前许多学校不再要求学生出早操,不再给学生安排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也许始作俑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不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这些年来,我校坚持要求学生出早操,坚持安排学生作一定量的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并把这些数据作为考核班级和学生个人的指标,尽管学生在校时有些怨言,但当他们毕业到了工作岗位之后,他们能适应各种单位不同作息时间,能愉快地接受并优质完成领导分派的各种任务的时候,他们会由衷地感到是在校时的早操和劳动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3、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自信心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1)应帮助学生了解并发现自己;(2)引导学生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3)指导学生学会肯定并欣赏自己和他人;(4)教会学生通过恰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5)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6)教育学生真诚、直接、坦率,对事不对人。

4、独断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人的一生中,也必将经过许多十字路口,如何独立而正确地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学生在校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断能力。独断能力通常是发生在有矛盾冲突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能够独立做决定是一种良好的人格特点。要想拥有这种人格特点,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获得。在培养学生的独断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识别问题,给问题下定义;第二,选择目标;第三,想出尽可能多解决方法并加以选择;第四,比较各种选择的利弊;第五,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制定计划,具体实施。

5、真诚的培养

真诚是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基础。培养真诚在内容上分四种情况:对别人或别人的事物的好的看法;对别人或别人的事物的坏的看法;对自己或自己事物的好的看法;对自己或自己事物坏的看法。同时要在态度上,在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和身势语言上表达真诚。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充分认识和调动学校教育的功能,不断完善自我,完善育人环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实现奔小康的目标,为建立一个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注释:

①《经典人格论》郑敦淳、郑雪等箸,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66-169页。

②《蔡元培教文选》第145页。

③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第179-205页。

透视人生篇2

关键词:成才;生物教学;人文教育;责任意识

在我国的初级教育阶段,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人文教育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实质是指人文精神。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从表面来看与人文教育并无直接的联系,但生物教育的实质也包含着人文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不仅重视物质享受,而且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而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人文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生物学知识,同时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社会所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一、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当珍惜生命,并认识生命的价值。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其正处于人生中最宝贵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正在形成过程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外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在生物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并借助生物教材内容,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课程时,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到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从胚胎到长大成人,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再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课,讲人的身体由血液、血管以及各个器官组成,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并注重身体健康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知识的力量,让自己的生命实现更大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既是生物学科研究的课题,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教育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生态保护,要求学生能够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并做到不乱扔垃圾和绿色消费意识。生态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生物教材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这节内容时,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植物对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同时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植物除了利用氧气供自己使用外,还排出到大气中,维持了两者的相对平衡。”可见,绿色植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教育学生注重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要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如不要乱丢废弃的电池,因为电池对土壤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若电池中的镉、汞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导致人中毒。因此,让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与适应能力

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应当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孩子过分溺爱,会使得他们逐渐迷失自我,往往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意识,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发挥着作用。而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不仅要从社会中进行索取,还要懂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样,每个人也是家庭的组成部分,只有团结到一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力量。要学会对父母进行关爱,要有家庭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当步入社会之后,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再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节课程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一旦踏入社会,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在学习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其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不一样,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只有这样,当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进步和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团队意识

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体现。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实践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最好方式,在相互帮助和活动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开展生物研究活动,也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较好的团队意识。

例如,生物教材中的“被子植物的一生”这节课程的教学,就可以采取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观察,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并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认识被子植物萌芽、开花和结果的生长过程,使生物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学生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对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和各种各样的形态美,赞叹不已,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发生了变化,对生物课程也更加热爱,人文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培养了团队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能够让学生掌握牢固的生物知识,同时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与适应能力,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以及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在人文精神上进行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为步入社会和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石.谈生物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渗透[J].生物学教学,2009(1).

[2]乐园.初中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新课程,

2013(5).

透视人生篇3

晋群:就从昨天晚上我看的一场话剧开始吧。孟京辉的《恋爱中的犀牛》是近年国内顶尖水准的话剧,相比电影票来说,可以说票价不菲。但让我震惊的是,昨晚的演出全场爆满,而且年轻人特别多,20岁出头、30来岁的人占绝大多数。在昆明这样一个边疆城市,印象中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资源也相对稀缺,这样高水准的演出在过去是很难在昆明看到的。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演出结束后,演员们由衷地感慨,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会有这么高水准的观众。在两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没有听到过一声手机响,没有人喧哗。所以,我觉得在昆明是有这样一种文化土壤的,体现出对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我在昆明出生,在北京读书、工作,再到国外读书,溜达了一圈,最终选择了回来。为什么要回来?就机会来说,昆明不能跟北京相比,竞争实力就更不用说;吸引我的正是云南所拥有的一种特殊土壤、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们想要的,不是大都市那种活色鲜香、热闹纷呈的生活,而是小城市这种相对安静、安逸、能享受到这种也许不宏大、却是每个人真实可感的文化生活。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像我这样的朋友或学生,他们离开、回来,在这里做小剧场的演出,几十个人的场地,有人演,有人看;做服装设计,呼朋唤友来走猫步、做服饰展演;还有的做摄影工作室、拍独立纪录片,比如说两年一次的“云之南”纪录片展演,不敢说在国际上,但至少在国内已经很有影响了。

记者:这样一种生活,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事业,当然也不同于世俗的小日子。换句话说,就是把事业和过日子很好地融在了一起,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完美统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只有在云南,在昆明这样的地方才能实现。

晋群:是的。我们这些在别人眼中看来可能很不“安分”、但最后又选择了回家的人,坦率说,也有波折,也有纠结,也有困扰,但是,之前走过的那些路肯定不是白走的,都是在为今天、为未来的选择打基础。当然,选择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这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主动选择总是一件好事,也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可能比其他人更主动地去“折腾”,我们更有了一种主动选择生活的资本和勇气,有了更坚定自己目标的底气和坦然。

记者:也说明主动选择的可能性有主客观的条件,从主观层面上看个人是否有坚定的目标,是否愿意努力,是否具备这个实力;从客观层面上说,社会的开放程度所提供的机遇和舞台空间是否足够多,足够大?这种选择在我们这辈人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我们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一出校门就拥有得天独厚的机会和资源。一旦拥有也就很难舍弃,也因此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当你生活在一种相对满意的状态下,你就会滋生出一种惰性,从不想变到不敢变,包裹在我们身上的那层壳越来越厚,最终把自己都挤压没了。自我消失了,也就无所谓选择,只能接受被选择的命运。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周围的世界一天天变化,当“跳槽”、“自主创业”,尤其是像你们这样出去了又回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今天的社会对于多种生活方式、多元价值观的接纳和包容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常态。

晋群: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这一两年几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像《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等,都把年轻人逃离固有生活轨道、追寻青春理想的精神家园放在了云南,似乎这些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青年们,都觉得只有云南才会告诉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尽管电视剧有其商业的噱头和目的,但也因此说明作为传播受体的观众有这样的一种需求和倾向,也说明云南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一个心灵可以寄托的地方,它不像那样远不可及、高不可攀、甚至带着点神圣的意味,它似乎更世俗、更容易到达,也因此,可以说多了一些人间的烟火味,所以才让这么多人对云南心之神往。这是云南这些年的开放、自我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带来的结果。

记者:这种变化也许不是近十年才发生的,或者说十年前的准备和储备才有了今天的厚积薄发。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文化的沉淀一样都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只是看看别人怎么生活就来模仿,那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长久的。

晋群:是的,今天大众传播的发达,让我们去了解别人的生活变得非常容易,电影电视,还有广告,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现代化的生活,什么是时尚的生活。但是,我反而会觉得人际传播的作用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其实更为突出,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多时候远远比媒体的传播影响要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跟我每年都到国外旅行有很大的关系,当我真的来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时,我会发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人过的是越来越相像的生活,特别是在人的性格、行为上,个体差异比文化差异更为显著。就像我身边的外地朋友来过云南都会喜欢上这里,这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会带他们去过我的生活,他们是在我的生活中喜欢上云南的。

记者:而且他们对这样的生活会很羡慕。曾经有人说:当北京人在讨论“什么是生活”的时候,昆明人已经在生活了。现在被很多人推崇或效仿的徒步旅行,早在20年前昆明就出现了自发的人群,而且还有了登山协会一类民间机构。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种亲近大自然的行走当作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昆明的年轻人在周末假期租辆房车出去玩几天,已经风行了近十年。

晋群:现代都市里的人,孤独是一种常态。哪怕你成天忙碌,不断地跟人打交道,可你的内心其实是孤独的。所以现在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年轻人都时兴通过网络结对组团去旅行或徒步,但是在云南、在昆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就像我们去看话剧,坐下后发现前后左右都有熟人,你一下子就觉得“同类”就在身边,自己一点也不孤独。

记者:你所描绘的这种昆明现实的文化生态以及昆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云南的刻板印象就是少数民族、就是艾滋病,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并存、多种生活方式并存的人文生态。

晋群:因为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的艾滋病国际项目,我们有朋友就曾说过,全世界做艾滋病(防治)最好的地方就是云南以南的地方;这话可能政府的人不爱听,但是,这实际上也是在说,在这块土地上会诞生很多世界领先的理念和技术,会让我们用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东西。

记者:当我们有了更大的视野,我们也就拥有更加开阔的胸怀。我们看到多民族共存的一种独具的包容性,能够包罗万象,外来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了云南的一种国际化视野。

晋群:从历史上来说,云南从来都不是末端,反而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前沿,我们知道的怒江大山里的教堂和传教士,蒙自开远曾经如香港般的灯红酒绿、连通大海的米轨火车,西南联大时期的大师云集、思想荟萃……这些不同时期外来文化的涌入使许多先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云南因为种种原因落了后,但这些由于社会变迁一度以为消失了的东西遇到合适的机遇,就会以新的姿态绽放出来。现在云南省提出的“桥头堡建设”战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就会更接人气。

记者:开放的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表明了社会的进步。我同学在博客中写道,前三十年,七七级的同学个个英雄好汉,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卓有成效;往后三十年,该放下工作重新找一找生活的方向,多走些地方,看一看不同的风景,寻找不同的价值。这是我们在30年后的感慨,但是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在30来岁的时候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就走了很多地方,一边奋斗一边享受,而这个年纪的我们想都不敢想去如此主动地选择自己的生活。

透视人生篇4

【关键词】 个性化;德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充分利用歌颂祖国的文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学生十六七岁,正值风华少年,是充满理想的年龄,教师抓住人生教育的关键期,及时引导,通过个性化阅读得以熏陶,才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祖国。例如:《黄河颂》,阅读前教师将黄河形象与母亲形象结合在一起,体现本文的人文性,学生读第二单元导读,勾画“在我们的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它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师:我国著名的河流有哪些?

生:长江、黄河、扬子江

师:其中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学们对自己的母亲会有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

生:热爱,因为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还时刻保护着我们,教育我们!

师:母亲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热爱和歌颂的!那么,黄河和母亲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阅读光未然的《黄河颂》,走进黄河,感受黄河的伟大之处吧!

生:自读课文,教师放录音,感受课文的整体氛围

师:伴着乐曲读完课文,我们的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豪迈,雄壮,心潮澎湃,伟大坚强!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课文中哪些地方会让你产生这些感受?

生:乐曲曲调很激昂,歌词非常壮阔,声音也特别洪亮

师:分析得非常好,那么,歌词中哪些具体的地方会给人上述感受呢?

生: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像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等等,在我们面前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大画卷!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师:非常棒。

师:在黄河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生:伟大坚强,奋勇向前,不怕困难

师:这就是黄河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还会在外来侵略者面前低头吗?不会,所以,黄河还在精神上构筑了我们民族心理的屏障。

师:另外,文中千万条铁的臂膀指的是什么呢?

生:是黄河的支流

师:黄河支流众多,通过这些支流,黄河的内涵被发扬光大,那么,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也必将源远流长,发扬滋长。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是否对“黄河,母亲河“的体会更加深刻了呢,对于这样伟大的黄河,我们怎能不向往之,学习之,赞颂之呢!最后一部分就表达了作者坚定的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精神的决心!其情绪达到全文的最高顶点。

二、充分利用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加强“学人”教育

个性化精读《邓稼先》,标示出最为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来,品尝他舍身许国、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忠诚纯正的人格。

师:按照“我最感动的句子是,原因在于它……”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发言。

生: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原因在于作者表达了自己队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的激动感情。

师:对!我国的原子弹是在欧美国家严密封锁,苏联撤走专家资料的极端艰巨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生:我发现“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感动了我。原因在于它……

师:用刚才的一个词概括就是: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我发现“我不能走”一句特别感人。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

生: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很感人。原因在于它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读完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敬仰赞美的感情。

师:今天阅读了《邓稼先》一文,同学们深受启发和感染,我们的国家现在仍然处在别人的威胁下,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同学们只有象邓稼先那样赤诚报国,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学生的心灵受到冲击,一股奋发向上的学习劲头油然而生。

三、充分挖掘文本中关键字词,精品词汇进行精神文明教育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个部分。

师:精读4―8自然段,思考:这个事例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松骨峰战斗。

师:说说松骨峰战斗的形势?

生: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无险可守,敌众我寡。

师:在困难面前,我们的战士表现得怎样呢?找出战斗场面描写的部分,这战斗场面写出了什么?

生:战斗激烈、残酷,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师:圈出战士们与敌斗争的动词,体味其作用。

生:抱、掐、摁、衔、扣,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战士们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英勇行为。

师:一一记下烈士们的名字,有什么用意?

生: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

师:这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

生: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教师:仔细体会“抱”、“摁”、“衔”、“扣”等一系列动词的作用。

生: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

这样的教学,具体形象地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悟出道理,升华思想感情。

透视人生篇5

关键词:艺术;透视;生命;透视主义;隐喻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3-2

一、透视法的起源及其演变

从词源学上看,“透视”概念来自于中世纪拉丁语的“perspectiva”,指“光学”(Optics)。它是由动词“看”(specere)加上介词“通过”(per)组成,意思是“看穿”。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词被用于表达一种绘画技法,即通常所谓的“透视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对于透视点的选择非常关键。并且,艺术家还把单点透视看作是描绘空间的合乎自然规则的方法。这种对特殊视点的要求在西方思想中是独特的,西方世界科学的优越性在这里可以窥见一斑。

今天人们对透视法的研究,还注意到其权力效用,认为透视点的选择,要紧的不是几何学的精确性,而是传达“视觉权力”的能力。透视法只不过是画家藉以获取并表现视觉权力的一种手段而已。就是阿尔贝蒂在他的《论图像》中,也把从眼睛到图像的直线描述为光线之“王”。在文艺复兴时期,国王是各城邦国家的统治者,也是艺术的委托人。17世纪,透视法被运用于法国的皇家宫苑凡尔赛宫,国王路易十四的宝座就坐落在这条线上,这样就惟有他一人拥有最佳的视点位置。“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早期现代的宫廷文化中,理想的观看者和实际的观看者经常是同一个人――即国王、王子和其他权威人物,艺术就是为他们而创作的。”①

到了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的早期,透视法被应用于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上,以身体控制为核心。这种控制同样是通过站在某个监视点上实现的。这就是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说的“规训社会”。比如18世纪边沁(Jeremy Bentham)设计的“圆形监狱”。在圆形监狱的中心塔上的监视者通过可见性把被监视者尽收眼底,而被监视者却无法看到监视者和其他牢友。这说明了透视法有利于现代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控制模式,这种控制被广泛应用到军营、学校、工厂和监狱等场所。“这是一种关于复杂的关系权力的物理学。这种权力不是在国王身上而是在能够用这些关系加以区分的肉体中达到最大的强度。在理论上,边沁确定了另一种分析社会肌体及遍布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做法。从实践角度,他规定了征服各种肉体和力量的做法,这种做法应该在实践君主统治术的同时增加了权力的效用。”②所以,与早期的王权象征的单眼透视相比,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实现了另一种视觉权力的形式,只要个体始终可以被看到,那么谁在看也就无关紧要了。

二、尼采对透视法的隐喻使用

在尼采的思想视野中,文艺复兴代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理想和一切高贵的价值观得到了光辉灿烂的复兴。尼采将文艺复兴看成是上个千年的黄金时代,对文艺复兴的赞颂,当然是因为它是古典艺术的复兴。

尼采经常表示,他的“艺术”概念应当理解为“艺术家的意义”。埃斯库洛斯、阿里斯托芬、荷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以及其继承者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人,都是尼采所颂扬的伟大艺术家。在《快乐的科学》中的一则“向艺术家学习什么?”的标题下,尼采说:“与事物拉开距离,直到看不见它们的程度,如果我们还想看到它们,我们的眼睛可以补看;或者变换角度观看,将之裁剪并放到框架中;或者使之部分地相互遮蔽,以便我们使用建筑上的透视法;或者用有色玻璃观看,在夕阳的余晖中观看,或者赋予事物一层不完全透明的表层。凡此种种,我们都应当向艺术家学习,并且争取在其他事情上比他们更聪明。因为这种微妙的力量通常随着艺术的中止和生活的开始而终止;但是我们想成为我们生活的诗人――首先是最细微、最日常的生活。”③我们应当向艺术家学习各种看事物的方法,透视法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但是,这种学习目的是要将艺术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做生活的诗人。

透视艺术与创造这种艺术的艺术家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像艺术家对待艺术那样来对待生活。所以,当尼采在其他地方讨论透视法的时候,他更多情况下不是专指这门技艺,而是隐喻用法,比如他经常说“生命的透视法”、“生命的光学”、“生命的透视―光学”等。这些隐喻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即一切生命都根据自我中心来确定远近关系。不仅存在着一个透视中心即生命自身,而且还存在一个透视范围,即视域。尼采将上述透视中心和透视范围结合起来,就是他所谓的生命的透视法。这种透视法被他看成是一切生命的基本条件。“你应当学会一切价值判断中的透视法――移植、曲解、视域表面的目的论,以及属于透视法的一切……你应当学会理解一切是非中的必要的非正义、与生命不可分割的非正义,理解甚至连生命本身也是以透视法及其非正义为条件的。”①这里的意思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在镜子中反映的一样,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被我们改变了的事物,“移植”、“曲解”和“视域表面的目的论”等属于透视法的一切,决定了我们不是如其说是地反映事物。

三、走向透视主义

尼采上述对透视法的隐喻使用,产生了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即透视主义。我们所意识到的世界必然是经过我们的透视法改变的世界,即是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兴趣、利益和生活方式的投射,不是世界本身。尼采经常将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幻觉、错误、谎言、欺骗、艺术的世界,这是对于我们而言的世界,是我们自身条件投射的世界。像形而上学、道德、宗教、科学都属于这个世界上的幻觉,即属于我们的“透视―光学”的产物。“全部生命都是建立在外表、艺术、欺骗、光学以及透视和错觉的必要性的基础上”②。

透视人生篇6

关键词:透视学;规律;绘画;空间;视觉

一、透视学的概念、产生及分类

(一)概念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思是“透而视之”,是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起一块透明平面,景物形状通过聚向画者眼睛的锥形视线映在玻璃板上,使三维景物的形状落在二维平面上,即可产生透视图形。

(二)产生

透视学是历代画家对于视觉空间不断探索的产物。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已记载了中国人对小孔成像现象的观察。南北朝时,宋・宗炳在他著的《画山水序》中说:“且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尽,体百里之迥。”概括论述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透视原理的运用。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山有面则背有影,下有涧,物影皆倒。”谈倒阴影和水中倒影的透视规律。以后历代画家对透视现象及艺术的表现方法都不乏精辟的论述和创造性的运用。特别是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取其质。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是如此,远十数里看又是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画面看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深远之意冲融而漂漂缈缈”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宋・韩拙在《山水全集》中的郭比的三远法又有补充和发展。我国历代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创造性运用类似轴测投影画法和透视规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与此同时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意大利许多画家们都非常热爱透视学,早期著名建筑师布鲁涅列斯基,在前人的经验下继续进一步研究透视学原理,并教授给画家马萨卓,使得他在绘画作品中加以运用。1435年著名建筑师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迪,在《绘画论》中专门论述了透视学。而最有贡献的是画家比埃罗・德拉・佛朗西斯科,在1485年,他所著的《绘画透视学》,把透视学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也非常注重研究透视学,他认为:“透视学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并且提出“青年人应该首先学习远近法”。由于意大利绘画的影响和透视法的传播,当时欧洲还有许多民族的画家,像德国的丢勒等也对透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运用在绘画作品当中。

(三)分类

透视学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透视学方法在距今3万年前已出现,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有多种透视法。1.纵透视: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2.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3.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4.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5.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而挡远部的表现;6.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7.色彩透视法: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近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狭义透视学在15世纪意大利画家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即线性透视。达芬奇还通过实例研究,创造了科学的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这些成果总称透视学。

二、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与发展

绘画是画家的一种视觉心理的反应和再现,画家要依靠眼睛也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来感知空间世界,“外师造化”形成印象,然后在经过精神上的感受、升华,“中的新源”,以一种视觉形式来表现,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个自然空间―视觉空间―艺术空间过度的过程。透视的关键在于视,透视学主要就是研究眼睛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从上下、左右、前后也就是横向、纵向、深向三个向度上研究眼睛所看到的与物体的运动关系和所形成的视觉空间,这是对透视学研究的入口。具有透视所在的画面是包含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的关系,体现着物体的空间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性、推理性,在绘画中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说透视是揭示特定条件下视觉空间规律方面的绘画艺术空间的表达。

例如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中心点就在于画面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户框架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中心点,吸引集中了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基督。餐桌长长的水平线横贯画面左右,既形成了一种稳重的气氛,又起到截止视线下行的作用。加上基督的冷静、庄重、威严的形象刻画,12门徒3人一组顺桌依次排开、分列两旁的对称构图,形成一种动静对比,同时餐桌对着观众,采取了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手法,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蔡亮的《参军》,属于仰视构图,地平线位置下移,而地面上的人物形体上升、突出。恰立于画面中央,犹如仰视画面的中心垂线,稳定、耸高。而四周的人物,就像仰视中地面上的垂立线,一律向中心垂线倾斜、靠拢,向顶灭点集中,加强了中心形象的核心地位。仰视形体下宽上窄,《参军》一画为进一步夸张这一特征,将人物都做了双腿张开的造型,使得仰视画面与形象更为和谐、稳定。在面部形象刻画上,露出面部的4个人中,一个人仅露少许,一个人露出二分之一,一个人露出四分之三,唯有正面对着观众,使主要形象在简括的节奏渐变与衬托中得到突出。

三、结语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认识透视学的相关基本规律,就可以利用透视中丰富的变化来更加自如的运用其规律使得画面更加有表现力,而不是被规律所制约,从而破坏我们对艺术的创造能力。历代画家对透视学的研究与探索,意义在于我们应该学习并更好的掌握及运用透视学规律,从而更好的为绘画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蜀光.绘画透视原理与技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M].暴永宁,吴伯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戴吾三,刘兵.科学与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张作斌.透视原理[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透视人生篇7

关键词:绘画;艺术创作;中西比较;空间形式;透视法;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Difference of Space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SUN Bao-lin

中西方绘画中空间表现是基本要素。西方传统写实绘画追求逼真地再现客观环境和事物,这得益于透视法的运用,即在二维平面中凸现三维虚幻空间。准确的透视运用使画面呈现出逼真的空间效果。西方写实绘画的空间营造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的焦点透视法。就像照相机,焦点对准的地方清楚,焦点之外则模糊。从表现出的距离、体积及从物理学的原理出发,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这种透视是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视向和视域,作画取景也是限于在这个视点从而决定了它的视域。绘画的空间主要依靠绘画中所表现出的形体、色彩、空气、光线之间的透视来表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构筑方式源于人眼呈像的生理规律,人眼视网膜就好比是一块幕布,物像通过瞳孔投射到视网膜上,由此三维物像就转变成视网膜上所感知到的三维图像,其中凡与视网膜部平行的面都产生透视变形,形成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即西方科学的焦点透视法。

早在古希腊时期画家在陶瓶绘画艺术中运用最初的透视法――短缩法来表现艺术作品。在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乔托最早在画面中表现远近效果,他重视画面的背景描写,运用“透视法”表现空间。其代表作《逃亡埃及》的背景中对山峦树木的描绘与远处天空中飞翔着的天使,有明显的近大远小的缩变,此外,他又发现了光线在表现空间效果上的作用,图中近山与远山以及山路都具有了光线的明暗变化,尽管这种对形体缩变(线透视)和光线明暗变化(光透视)的表现技艺略显笨拙和不自然,但他为同时代人提供了一套正确的观察自然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焦点透视法。

15世纪,建筑师布鲁内莱斯进一步研究透视学并发明了线性透视。画家马萨乔以科学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运用到绘画上,创造出空气透视法。从其作品《出乐园》、《纳税钱》看,画中的人物都富有明暗效果且前后层次分明。画家弗朗切斯卡不仅在线性透视法上取得辉煌成就,还探索大气透视,他借助背景中光线的减弱作用造成空间退缩远去的感觉,并写出《论绘画透视》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透视的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运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不断地探索透视法并创造出杰出的作品,如乌切洛的《圣罗马诺之战》被认为是运用透视学作画的典范;曼坦尼亚的《哀悼基督》采用的正面透视法,画面上基督的双脚对着观者。透视角度很大,难度可想而知,但画家画得十分准确,成功地营造出逼真的空间感。此外,凡•艾克的著名作品《羊毛商的婚礼》也是运用透视的经典之作。在此基础上,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家们着力解决了空间与人物的统一,使文艺复兴的绘画在空间上的处理向前大大地迈了一步。最典型的作品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图中建筑透视的灭点是基督身后窗子上方的山花,作者运用了雾一般的晕染法减弱了透视的生硬,并建立了相对平衡的框架。萨拉•柯耐尔认为“列奥纳多运用了晕染法来缓和建筑的透视,一使房间后退的线条不造成防碍;我们与其说是清晰的衔接还不如说空间的印象更适当。”[1]后世的画家继续把绘画的空间幻觉发挥到极致。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使用一种被后世称之为黑暗法或聚光法,即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来处理画面,如作品《召唤使徒马太》中一缕强光从进门的两个人的身后投入,照在桌旁几个转过脸的人的身上,光线强烈的明暗对比。同时期荷兰的“用光大师”伦勃朗,吸收借鉴了这一方法并将其丰富,他开始有意识地用光的明暗节奏变化来塑造画面的空间感。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也擅长表现光线和空间,其作品《宫娥图》在空间的处理上,作者把画分成一系列退远的的平面,从而形成了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第一平面是画本身的前面,往后退是画中主要人物,公主头上的亮光和侍从身上柔和光的应用拉开了人物之间的距离,画面的空间被画中的地坪、天顶、墙上的画、镜子和后门分割成一块块长方形的几何图形。这种复杂的明暗关系和空间层次关系的空间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17世纪绘画的表现空间精神。荷兰著名风景画家霍贝玛的《密德哈尼斯林荫道》,是一副典型的应用焦点透视法来画的风景画,此画不仅是霍贝玛的杰作,而且是17世纪荷兰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它从极平凡的农村景物中发掘了美和诗意,在表现空间上应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法,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绿树成荫,宁静质朴的田园风光。他绘画中的各种景物都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真实,画家透过自己对自然细致的观察和了解。给观众带来一副自然明快的优秀风景画作品。随后的几个世纪,这种空间透视规则的经典之作层出不穷,这种格局直到后印象派出现以后才被打破。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随着光学、色彩学理论被进一步认识,印象派画家试图关注物体在不同光源下色的变化,并运用色彩这一造型手段,总结出一系列色彩透视法则并运用于绘画实践中,将色彩,空气的透视画法推向了极至。从古希腊的短缩法,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线性透视,至17世纪的光透视(或空气透视),再至19世纪的色彩透视,透视学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所以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在平面上幻画出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2]

而中国画的表现空间却并不是采用这么严谨的焦点透视法,这并不是中国人不懂得焦点透视法的原理,而是中国画家喜欢依照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来进行的艺术创作。中国画大多采用“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中所记载的关于“三远”的论述,是我国较早且成熟的透视理论,也成为中国画理论中的经典,为研究中国画透视的具体规律提供了基本线索。“三远”在视点上都是焦点透视,但这种焦点透视与西画的焦点透视相比只是半画外焦点透视,它视点焦点在画外,画内没有灭点焦点。所以在古代中国绘画的透视法中,视点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画面左右幅度不大,视点几乎不散,所以不是一般的基于多视点的散点透视。这可称为“焦线散点透视”。视点如果“散”多在左右方向上散,且皆由于画面尺幅过长所致。又由于这些散点处在同样的高度上,形成一条高度固定的线,古代画家注意到视点远近对景物的影响。南朝宋宗炳的《山水画序》中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3]。相传出于王维之手的《山水诀》中也言到“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3]。近大远小正是最朴素的透视现象,是所有形体透视的根本。画面中小于原大的物象,给人以距离较远的体验,古人在此用意颇深。北宋博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同时代著名画家李成的画进行评述“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台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角。’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间谷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便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4]注意沈氏在评述中指出“仰画飞檐”的焦点透视技法与传统山水画空间结构整体不协调的同时,揭示了“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处理的思维智慧。蒋立群的《沈括的以大观小之法》认为:“沈括是科学地解释中国画透视的第一人。其关键在于‘以大观小之法’。它既是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又是以中国式语言表述的关于透视问题的科学之论。其中‘折高折远’的提出,显然是认识到了‘近大远小’透视现象表现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以大观小之法’包含两重意思:它既指出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习惯,又点明了中国画独特的透视方法(思维方法)。”所以“‘以大观小之法’是独特的科学的中国画透视之法。”[5]这是把“以大观小”视为与西方绘画理论完全对立的一种民族的“思维智慧”。宗白华在1936年发表的《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指出:“中国画却始终没有实行运用这种透视法,并且始终躲避它、取消它、反对它”。刘继潮在《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释“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开创性地提出:“‘以大观小’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在现实中可实际运用于视觉的观察方法”,而是“属于古典山水画家创作中整合视觉意象、创造性想象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现象。”[6]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画只有画外的焦点透视,没有画里的焦点透视,画外的散点透视是视点的左右平散结合前后散,画里的透视是以大观小,将天地当做把玩之物而产生散点的透视。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画家在宏观上注意近大远小,但在局部处理上却对这一规律有一定违反,以反映由于多角度观察对一个物体外形的把握。局部是近距离的,不在“三远法”的讨论范围,同时古人也没有相应的“三近”说法的提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越处于近处的物体,就越违反焦点透视的规律。所以可以称之为“焦线散点透视”。

中国画运用此透视法来表现物像内在联系上,可谓是脉通气贯,给绘画带来了整体上的音乐节奏感与和谐感。在构图上环环想扣、节节相连。具有典型代表是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此画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典型之作,也是典型地应用焦线散点透视法来表现的山水画。画面上雄峻的大山矗立正中、下不见底,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山石坚硬峻拔,山势雄健丰厚,虽是正面却多变化、有空间感。山涧中一线飞瀑直泻而下。山下巨石突兀,溪水潺潺,丛林茂密。楼阁隐约可见。山路边有潺潺溪水。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极其生动的画出了北方山川的壮美,山路上有一行毛驴驮队,动态准确生动,对关峡一带的地方景色描绘深刻真实,构图于饱满中见空灵。

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古人认为,自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对于山水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更关心人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中西方绘画在空间营造上的差异来源于中西方画家绘画思想的不同。当然,归结到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中西方画家哲学观的不同。西方画家在描述风景时讲求的是依靠色彩、空气、自然形体之间的透视来营造出自然的真实,在对世界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宁愿相信上帝主宰一切。于是征服自然以及表现人在自然中的无穷的力量便成了画家描绘时的主导思想。而中国山水画则主张所描绘的山水画要“可游可居”,讲究的是一种哲学的境界,它受庄子的思想影响特别大。《庄子齐物论》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学说,为中国的画家提供了美的思想渊源。不同的民族必定有其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性格、心里素质、文化背景、风俗民情及其艺术观念和艺术思想等等因素的大相径庭,使得画家创作了不同的绘画形式。这正是人类艺术的可贵之处。

总之,西方美术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方美术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注重意境的营造,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这种鲜明的差异是世界美术领域中形成两大体系的主要原因。(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萨拉•柯耐尔.西方艺术风格演变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透视人生篇8

一、差异产生的根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造成中西透视理论不同的根本原因。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文明,希腊地处地中海之滨,近海多山,耕地有限,海洋性气候决定了希腊时而温和湿润,时而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希腊人以航海业为主,冒险的航海业使希腊人必须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抗争,西方文化的这种认知方式,使西方人不断地从自然中解析已知的物质世界,明晰各种物质个体的独特性,形成重实体、理性、逻辑、形式的文化特性,而这种明晰,是一种对整体世界中已知部分的明晰,不是对宇宙整体的全面把握,西方建构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已知与未知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西方透视是在西方文化建构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探索中产生的,以数学、几何形体为研究基础,得出正确的透视规律,并通过明晰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在混沌的自然中清晰地认识科学、把握规律,使神秘模糊的内容呈现理性,使杂乱的现象取得秩序。中国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一种自发性、延续性文化。中国地处半封闭的东亚内陆环境,东临太平洋,没有接近的海上邻国,西北和西南是沙漠和高原,主要从事海上通商和陆路贸易,较之中国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沛的黄河、长江流域所适宜的农耕业有较大困难。中国以农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土地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人们依赖自然多于抗争自然,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特定思维方式,认为天、地、人等万物都是一个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充满着“气”,气的凝聚形成实物,是“有”,气的消散形成虚空,是“无”。“无”是中国文化整体宇宙观产生的本源,宇宙整体,有无相生,虚实相易,周而复始,回环往复,气的世界划分出阴阳-五行,演绎出万物竞萌,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气的世界必然表现出一种模糊性和整体性,“中国人把人的身体、社会形态、自然天道相互参照、比附、融合,把社会织入自然,建立起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这个宇宙既把人天化了,又把天人化了,人只能顺从这个既永恒运转又永恒不变的天道。[3]29”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崇道、重精神、轻工具的文化倾向,因此中国绘画表现的不是一种真实的自然世界,而是一种超越了自然表层的理想文化世界,中国透视没有像西方透视一样,利用科学工具认清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的关系,而是顺应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强调对世界整体性和精神性的把握,人的精神性的个体差异,使中国透视无法以一种明晰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差异的演变

中西人在原始阶段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没有呈现出透视意识,其绘画作品反映的都是原始先民源于生活的实用需要而对自然生活状态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报告。绘画反映的多是人对物观察后的一种普遍意象,内容多为一些温顺、易捕获的大中型狩猎主体,如牛、马、羊等,其造型简单,具有平面化、抽象性等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西人在自觉追求审美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把握住人眼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透视规律,完善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透视原理和表现方法。西方透视首先发端于希腊,产生于建筑,如帕特农神庙的石柱,为了取得视觉上的一致,神庙的石柱不是每根一样粗,而是两边上的较粗,中部的较细。这样表现,是因为物体在明亮的背景衬托时,看起来似乎细小些;反之,黑背景衬托时,看起来似乎粗大些。神庙两旁的柱子以天空为背景,中部的柱子以殿内陈设为背景,倘用同样粗细的柱,会产生两旁的柱细而中部粗的视觉效果,很不美观,故两边的柱子粗些,中部的细些[4]71。到了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西方绘画在西方人“愈接近自然便愈完善”的理论建构中,受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通过实验和数学的方法,对单一视点前景到背景的深远法构成的写实主义的绘画空间进行不断探索,在对线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透视等进行归纳研究后,利用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使透视学发展成熟,并成为绘画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帮助画家准确艺术地表现物象,更好地表达绘画的创作意图。中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前,在《墨经》中就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景到(通“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熙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该实验生动地解释了小孔成像原理,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性质。此后,中国透视理论进一步发展。东晋顾恺之(345-407年)《画云台山记》:“山有面则背向有影。……下为磵,物景皆倒。[5]281,282”南北朝宋宗炳(375-443年)《画山水序》:“且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5]288”。宋朝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势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数十重如木之大……[6]13,14,24”等透视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透视原理日益成熟,而画家视觉个性心理的差异,则使画面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三、差异的应用

如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米勒(1814-1875年)的《拾穗者》,画面应用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使视线集中消失于人物头部上方,视平线愈高,看到的地面愈宽,前后景物重叠少,层次多,远处的麦垛由于透视推移关系,表现手法模糊,鲜明地衬托出宽阔近景中耐心而不辞辛劳仔细拾穗的劳动人民的饱满形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1452-1519年)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画面采用一般视高 的平行透视关系构图,视平线与观者平时站或坐的视觉习惯相符,给人一种自然、身临其境的感觉,画中屋顶、侧墙窗框集中消失于心点,心点正好处于主体人物基督的头部,视线集中,中心人物突出,易引起观者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的《自由引导人民》,画面采用低视位成角透视关系构图,视点低,地面透视紧缩显着,地面窄,天空阔,视平线以上的景物愈远愈低,前后景相互重叠较多,近处景物高大突出,主体人物形象生动,象征自由女神的妇女健康、美丽、果敢、坚决,画面气氛紧张、激昂,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中国人特殊的空间意识,导致中国绘画中,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周览,应用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成回环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的形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2]。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高远”画法,千仞之山拔地而起,迎面而立;五代戴进的《关山行旅图》,为“深远”画法,山势层层叠叠,重晦幽深;元倪瓒的《容膝斋图》,为“平远”画法,近山远山,平阔辽远。

四、中西透视的融合

上一篇:乞丐故事范文 下一篇:环保的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