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6 11:16:07

乞丐故事

乞丐故事篇1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以貌取人。根据一个人的长相来定性他是否是一个有才的人,还是一个庸人?

而今天我看了一则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看到一个向他乞讨的乞丐,那个乞丐非常的脏,非常的邋遢,那个年轻人很鄙视这个乞丐,非常的瞧不起他,对这个乞丐是一脸的不屑。其实,这个乞丐并非是乞丐,他拥有着亿万家产。他该有的东西都有了,他只不过是来体验一下这种乞丐的生活。当年轻人得知这个乞丐的真实身份以后,态度是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

是呀!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我们真的是不能以貌取人的。如果光是看一个人的外表,那是肤浅的。

乞丐故事篇2

他年龄大概六七十岁,黝黑的皮肤,干瘦得好像一片枯树叶。他穿着一件脏兮兮的灰布衣,一条破烂的牛仔裤,也许是从哪里捡来的,长得盖住了脚。他没有手,本该是手的地方已变成了两个肉球,写字的时候也是用“肉球”夹住粉笔的。虽然残疾但他写字非常工整,繁体字个个写得有模有样,方方正正。每一笔一划他都要描好几遍,非常用力,半天才憋出一个字,他每写一笔还都要挪挪身子,所以写得很慢。

在市中心,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还不忘笑上两句:“呦,一圈下来写不少了嘛!”也有一少部分好心人,献上自己的爱心。一个女孩从车站跑向乞丐,捐了五块钱,又回到站台,得到了妈妈的赞许。还有一个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也捐了十块钱。我当时把身上仅有的两块多钱全部捐了出来,心里还很懊恼怎么没多带点钱出来。

令我有些失望的是大多数人对乞丐都漠然走过,有些人走过的同时还不忘笑上两句,还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不好好学以后就像他一样”,甚至那天亲眼所见一男一女笑嘻嘻地走在路上,看到那个乞丐讨钱的盒子,就随手把刚才买东西的发票揉成一团,扔了进去,又推推搡搡地走了。

有能力帮助乞丐的人们,为什么就不肯帮他们呢?你可能会说我没看新闻,现在乞丐有好多都是假的,有报道说有的乞丐乞讨的时候把脚挂到脖子上,冒充残疾人乞讨行骗,而城管一来撒腿就跑。人们厌恶这些人大多是因为感觉自己受了欺骗,如果是真给了值得可怜的残疾人,人们不会多说什么,毕竟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而被骗的感觉却让人难以忍受。这当然有道理,但是他们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严,就算你知道这是骗人的,他也有值得我们同情的地方。更何况有很多行乞的人是真正走投无路需要别人的帮助。

还有一些乞丐在街头卖艺,拉二胡,唱歌,这可算是凭“真本事”挣钱了。没人天生就想当乞丐。乞丐大多数是一些因为身体残疾,散失劳动能力的百姓;一些因为子女不孝或者无子女赡养的老人;一些因为家里发生疾病等重大事故的人。也许一个卖艺的人家里刚有了什么变故,要是我们能多多献出一些爱心,或许能为他们雪中送炭。乞丐们破烂的衣服,难闻的气味,不断的乞讨声会遭到你们的厌烦,但想想你的生活优越的条件,就会对他们产生怜悯之心了。

乞丐故事篇3

第一、这本书填补了“乞丐”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空白。

中国素以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著称于世,史籍流传于今者可谓浩若烟海、汗牛充栋。然而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年之久,在封建独裁政治体制下,文化不过是其奴仆,史学专为“资治”服务,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帝王将相家族史。追捧政治,蔑视文化,搞影射史学,史学为政治做注脚,不客气地说,其封建余毒在现代之学界犹存。五四运动以其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姿态,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梁启超认为:历史乃是人类共同进步的文明史,率先倡导要撰写文化史。史学家柳贻征将理论付诸实践,出版了第一部《中国文化史》,从而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掀起了一场研究文化史的热潮。鲁迅说: “中国学问,待重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鸟烟瘴气,莫名其妙。其他如社会史、艺术史、史、娼妓史、文祸史,……都未有人着手。”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不但非常赞同开展社会史、艺术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而且在这里还特别指出了要开展史、娼妓史、文祸史等亚文化专题史的研究。然而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思想领域才得到真正的解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学领域里又掀起了第二次撰写文化史的热潮,《中国乞丐史》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书的,它是第一部关于研究乞丐问题的中国通史著作,堪称填补空白之作。这本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例上均颇具较强的原创性。具体来说,该书在内容上所叙所论乞丐阶层的方方面面,皆为发前人所未发,论前人所未论,这在以往的史书上是见不到的,为了写这本书,作者曲彦斌陆续涉猎了典当史、行会史、保安史、经纪史、拍卖史、生肖史、隐语行话史、招幌和招徕市声史、俗语史乃至流氓文化等等,因此,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令人闻所未闻的掌故,非常有趣。

第二,贴近生活,可读性强

这本书书在内容上十分新颖,而且所写有关乞丐的话题,非常贴近生活,有浓厚的市井和乡土气息,因而妙趣横生。关于乞丐的话题,人们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无人不曾见过乞丐,即俗称“要饭的”;说不熟悉,何人知晓他们究竟生活怎样?他们行乞究竟是因穷困所致,还是好逸恶劳?他们行乞的理由究竟是真,还是假?总之这是一个人鬼混杂、隐秘难知的社会特殊群体。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就可以探秘这一未知世界。其实当代街头出现的许多行乞把戏,早在明清时期便以见诸江湖隐语行话之中了,例如:讨饭行乞称“挂 ”、 “碎山”,瘫叫花子行乞称“披街”,伪作落难行乞称“搽相”、 “沐猴”,书写悲情行乞称“磨街党”,携带妇女行乞称“观音党”,戴孝行乞称“丧门党”,作揖行乞称“丢圈党”,哭诉行乞称“诉冤党”,耍蛇行乞称“扯溜”,耍猴行乞称“耍老子”等等。仅此我们便可以看出,丐帮是有着极其细致分工的,并且这种分工早已相当成熟,自古以来便有了这一“传统文化”。据作者的多年研究,丐帮不仅分工细致,而且还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既然有组织形式,就有帮主与成员的等级差别,就有秘密活动行规,秘密活动领地,甚至还有自己特殊的信仰和价值观等。在他们的行乞过程中,每日所遇所闻,更是形形色色,离奇古怪,活脱脱地勾画出一幅社会风俗史画卷。

乞丐故事篇4

—— 题记

听爸爸说,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那一辈本是大户人家,但由于天灾 人祸,因而家中光景越来越惨淡。

分家的时候,老爷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好赌,把分到的家产大抵都输光了,最终闹得妻离子散,痛苦的过完了余生。二儿子却是截然不同的结局,早年勤学,在北京读书时,因成绩优异,便去了美国发展。如今,还能偶尔听到老亲们谈论二太。三儿子便是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分家后,家里发生了几次火灾。虽勤俭持家,但哪能抵得过如此灾害。

二太的事迹,我也听说过一些。

据说,那是二太一次放假返乡时发生的。

那次,二太正在屋子前面惬意的晒着太阳。忽然面前来了一个乞丐。那时候的乞丐并非现在,他们若不给钱财,便会蛮横的抢劫或赖着不走。二太好像并没有看见那乞丐似的,依旧晒着日光浴。

那乞丐恼火了,拿着棒在二太面前不停的敲打着。二太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站起身来,盯着乞丐。那乞丐衣着褴褛,人高马大,正值壮年,但却以乞讨为生。二太打心眼儿里鄙弃他。

乞丐也打量着二太。一个长相俊朗,身材魁梧的七尺男儿。衣着得体,面容清秀。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少爷。

那乞丐蛮横地说道:“少爷,给钱。”

恰巧,那时候,二太身上没钱:“嗯?”二太转转眼珠,说道,“钱呢,我身上没有,但我想到一个主意。”铿锵的话语和坚定的目光让乞丐心生怯意。

“什么?”那个乞丐问道。

“如果你赢了,我便回去取钱,但如果我赢了,你便乘早离开吧。”

“赌什么。”乞丐还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就是那,”二太指了指窗边的两只大方桌,“从这两只方桌这边,条过去,跳过窗外。谁跳过了,谁就赢。”

那乞丐吓了一跳,颤抖着。吞了吞唾沫,说道:“呃……额,你……你先跳。”

二太什么也没说,立马走到了方桌边上,估计了一番,便退后几步。先是一阵小跑,接着一个跳跃,轻轻松松的便跳过两张方桌,跳出了窗子。

在转身望向那乞丐时,却早已没了踪影。

据说二太出国后,回来过一次。在上海稍作逗留,一个原来和二太认识的人请二太吃饭。不久,那人便升了官。

几天前,我问过爸爸,二太现在还在世么?

爸爸说,你堂姐上次说过二太从美国那边有消息说还健在。

二太,您老远在地球那边的美国可否有过望月遥寄思乡之情呢?可否有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触呢?可否有想过作为海外华侨,让子孙后代重回故国发展的念头呢?

二太,现在一切可安好?

愿您开心得过完余生。 如若已逝,愿天主永安他的灵魂。

或许您老忘记太湖边上有一群人,牵挂着您。但请不要忘记故国,不要让您在那边的子孙们忘记故国——中国。

他们说,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改变。不是我们老了,而是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

—— 后记

乞丐故事篇5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比如从一贫如洗开始,通过不懈努力拼搏成商业巨头的大富翁;每天走几十里山路,风雨无阻坚持去上学学知识的山里学生;城市的美容师——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但是我最敬佩的,却是一位乞丐。

汶川大地震后,我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很多人都自发的给汶川人民捐款,人们排着队把钱放进捐款箱。不知谁捐完款后又拿出100元钱放进了不远处一个乞丐碗里,可能是觉得乞丐可怜吧,就又献了一次爱心。很多人以为乞丐可以好好吃几顿饱饭了,但是乞丐接下来的举动让大家很意外,我也很惊讶,他并没有拿100元钱去买吃的,他把这100元钱投进了汶川大地震的捐款箱里面。顿时,捐款的人们都鼓起掌来。这个乞丐为什么不拿这100元钱去买东西吃呢?可能他觉得,汶川灾区的人们比自己更需要钱,更需要帮助吧。也许他下一顿会挨饿,也许风雨袭来他会挨冻。他的捐款是爱心的传递,是大爱之举!

这个乞丐感动了很多人,他的爱心让人敬佩!其实参与捐款的人很多,很多人捐的钱都比这个乞丐多,但大家只是拿出自己一部分的财产去捐款,这个乞丐却是倾其所有的去献爱心、去帮助别人。这位乞丐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五年级:赵雪妍

乞丐故事篇6

我的妈妈,架着副小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大歪牙。眼镜和歪牙就是我们母女的凭证。我和妈妈都架着一副小眼镜,并且牙都是朝一个方向歪的。

我的妈妈性格有时很暴躁。就比如说上次我把家弄乱了吧,她就会大发雷霆,然后会打我一顿,把我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假如你住在我家楼里就会经常听到有吼叫的声,那是妈妈在打骂我。尽管妈妈有时很暴躁,但有时也很温柔。就比如说刚才我被妈妈打了一顿吧,她又会过来心疼我,还给我讲什么打是疼骂是爱的道理,并哄我吃晚饭。她也很幽默,我吃饭时她会给我讲痰盂的故事:从前有个乞丐帮主,对乞丐们说如果谁在痰盂里吐一口痰,就能得到一枚金币,起初乞丐们都不相信,后来有个乞丐吐了一口痰,果然得到一枚金币。所有的乞丐就都来吐,都得到了一枚金币。吐出了黄黄的、浓浓的、绿绿的一大痰盂。帮主又说如果谁能把痰喝下去,就能得到一百枚金币。有一个乞丐马上跑过去喝,等喝一半时,另一个乞丐喊到:“给我留点!”那个乞丐没听全喝进去了。另一个乞丐就责问说:“为什么不给我留点!”那个乞丐说:“我没咬断不小心滑下去了!”这时我会哈哈大笑并想吐。

这就是我的妈妈,虽然有时脾气很暴躁,但她能使我开心、快乐。

乞丐故事篇7

在河滩的桥底下,有几个乞丐在闲聊。

“最近米和油都大大地涨了价,城里人都在发愁呢。”

“好像是这样,真可怜……”

“比起他们来,还是咱们好过,一不用买米,二不用买油。”

“是的,是的。谁也不用出房租……真好过。”

这时,其中的一个赶紧用手捂住嘴:“嘘,小声儿点,要是让人听见,他们都想当乞丐了。”

前几年到美国探亲,曾对亲朋好友们说,虽说你们在美国日子好过了些,可这颗心还真不能放下――指不定哪天就失业了。为了在地球的这一头也替他们做好下岗再就业的准备,探亲期间我没少观察、研究美国的乞丐,只当是以备不时之需。时间长了,和这些乞丐也多多少少打了几次交道,感受最深的只有一条:在美国当乞丐难,当名乞丐更难,当有名、有闲、有钱的乞丐难上加难。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一个朋友对我讲起他刚到美国时碰到的和乞丐有关的一件小事。那时候他一边学习,一边在餐馆打零工,忙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在他去打工的路上,被一个衣冠楚楚的年轻人拦住了。那人穿着名牌西装,挟着考究的真皮文件包,看得出头发也是高档发廊精心修剪的成果,俨然一个白领阶层。

“先生,打扰您一分钟可以吗?”对方彬彬有礼地问。他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说:“我不久前刚刚失业,一直在找工作。今天去参加一个面试,但才发现我的钱不够――买往返车票还差4美元8美分,您愿意帮助我吗?”虽说4美元8美分足够我这位朋友刷一打儿盘子了,可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谁能见死不救?他这么努力地找工作,为了几块钱误事就太可惜了。

我的朋友赶紧掏出5美元递给他。年轻人一边道谢一边记下地址,说找到工作后立即将钱寄还。可惜都好几年了,朋友还没看到那5美元的影儿。和周围的老美说了,他们都劝我朋友,像这样的“文明乞丐”有很多,下次不愿意给就不用给,他们不会纠缠你的。

后来的一段日子,我的朋友一直想着这事儿。他说他也经常安慰自己:虽然我也不富裕,就是餐馆一刷盘子的,可毕竟还没饿着不是?就当是为拯救美国穷老百姓做贡献了,可一想到那人衣冠楚楚的模样,这心理上就是平衡不下来。

说来也巧,过了几个月我的朋友又遇到了他,显然他没认出。“先生,打扰您一分钟可以吗?”这次朋友学机灵了,没等他往下接着说,就跟他说:“我不久前刚刚失业,一直在找工作。今天去参加一个面试,但才发现我的钱不够――买往返车票还差4美元8美分,您愿意帮助我吗?”

那时候朋友刚到美国,英语说得还不地道,可这句话说得那叫一个溜!――它在他的脑海里已经重复不知多少次了。一听这话,那人的脸立刻有点儿发红,但很快镇定下来,说了一句“sorry”就转身离开了。

后来,在美国呆的日子久了,对这样的乞丐也就慢慢习惯了。尽管他们一般都很有绅士风度,但和美国人所崇尚的个人奋斗精神背道而驰,所以多数美国人也是瞧不起这样的所谓“文明乞丐”。不过,这些老美不知道金庸金大侠笔下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碰到这样的乞讨者,他们也烦,只是干瞪眼、没办法,哪像我们能这么活学活用?

不过,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就用过这么一次,不能让人说咱挤兑乞丐、太不厚道不是?

带艺乞讨

记得以前在国内看古装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一个老头手拿一把破烂的二胡,身边跟着一个怯生生的小丫头,来到酒楼卖唱。听客中一阔家少爷意欲调戏小女孩,忽听一声断喝:“住手!”一场英雄救美的戏就此开场。我要说的是,这卖唱其实也是一种乞讨的手段,只不过乞讨者需要一定专业技能,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带艺乞讨”。

这带艺乞讨其实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朱自清先生在《乞丐》一文中就曾描写过,不过那是英国的乞丐。朱老夫子没把它总结成“带艺乞讨”,这个工作只好由我来做了。在美国,“带艺乞讨”也是乞丐们讨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花样还真不少。

我的朋友们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在纽约中央公园有一个瘸脚的中年妇人,头上戴着自己折的纸帽子,身上穿着用彩纸贴成的外套。身边还有一个大包,里面是各种各样的纸。她喜欢坐在咖啡馆附近晒太阳。咖啡馆的客人会把吃剩下的咖啡、面包带出来给她。她也总是笑纳。如果客人给的是现钱,她就会折一顶纸帽作为交换。我的朋友路过的时候,时不时会给她一些零钱,也因此收到了好几顶她折的纸帽。有一回,我的朋友给了钱没来得及等她折完帽子就走了。她折好后,瘸着腿愣是追了一整条街把帽子送了出去。我朋友拿着纸帽发了好一会儿呆。

后来,我在朋友家见到了这些纸帽,说实在的,折纸的手艺还真不错。我把它们刷上颜色,系上绒球,和朋友戴上它直接参加狂欢游行去了。

在纽约街头,也能见到类似的带艺乞讨的乞丐。一次我从社区附近的公园穿过,几个造型奇特的雕塑吸引了我。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儿,停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人装扮的。他们穿上紧身衣,身上涂满古铜色的颜料,远远望去还真像是铜制雕塑。只是在这些“雕塑”面前都摆放了一个盛钱用的纸盒。我拿出一美元投了进去,那个“雕塑”向我微微鞠了一躬,马上又恢复到雕塑状态了。

这些带艺乞讨的乞丐总是能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绝活,吸引你的目光。相对来说,这是最让人能接受的乞丐了。不过,对我来说,真要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样的带艺乞讨实在有些困难,吹、拉、弹、唱哪样咱也不行啊。要不老人怎么总说“艺多不压身”,那是“相当”地有道理!

高层次乞丐

四年前,一个纽约单身女人网上乞讨的故事吸引了很多美国人的注意,当然也包括作为外来者的我在内。美国有线广播网等众多美国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整个事件的主人公是一个卡琳的毛头丫头,20来岁。和一般乞丐不同,她有职业,是一位电视节目自由制作人,因为痴迷于设计师量身定做的时装,致使信用卡上的债务高达20221美元,后来她就设了一个乞讨网站。她希望有人帮她偿还2万美元的购物债款。

这事一开始我就觉得是匪夷所思:一个疯狂购物的女人,让别人帮忙还购物债款,你又不是遭灾、遭难的,这怎么可能有人帮忙呢?

要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实在没钱的话,一是从别人那儿借钱,拆东墙补西墙,过去那些败落的破落户善用此道;另一个办法就是卖东西,暂时不用的旧物卖个仨瓜俩枣的,也能解燃眉之急。像水浒里的杨志卖刀、隋唐演义里的秦琼卖马都是此类的代表人物。――当然,这都是东方的智慧,那个卡琳未必就懂。当时头脑一热,我还真想冲过去告诉那个小丫头,顺便普及一下东方文化。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卡琳第一周她收到5美元,第三周收到455美元,到最后竟一共收到了281350美元,比美国总统的年薪还要高!面对电视台的采访,她说:“那并不只是一个说‘嗨,给我一点钱’的网站。这个网站有大量的网页,有许多十分有趣的内容。而且,我已收到回应。有人给我发来邮件说:‘我浏览了你的网站,它让我足足笑了5分钟,在我看来,这几个美元花得值。请收钱。’”但并非所有的邮件都支持她。事实上在她收到的2000多份邮件中,大约有一半说她“卑鄙”,但这并没有妨碍卡琳计划的完美实现。有人愿意给她提供薪水更高的新工作,甚至还有人对她在网站上的写作风格大加赞赏,想以她的网上乞讨经历出版一本书。

卡琳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乞讨形式创新的结果,她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看来美国的乞丐不仅懂得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观念上还能与时俱进,充分运用包括心理学、IT等诸多知识为我所用,厉害啊!

要是没有卡琳的能耐也不要紧,在美国有专为乞丐服务的机构,在纽约就有个“乞丐学院”,学制6个晚上(充分考虑了客户白天行乞没有时间),收费100美元,旨在提高乞丐们的乞讨能力。洛杉矶一位35岁的企业家米克・普拉布林,曾推出了《行乞套餐》一书,该书作者声称,任何有志于行乞的人士只要熟练掌握书中理论,并配备必要的行装,保证每年可乞讨到3万美元左右。

此外,美国还有一张别出心裁的《乞丐报》。该报由乞丐编排、出版,读者绝大多数也是乞丐。报上不时交流讨钱的经验,并广列豪门富人婚宴消息及一些富翁和慈善家的地址,供读者们上门乞讨。

瞧见了吧?知识改变命运、信息沟通你我,在美国的乞丐中这话也是有道理的。要说这卡琳,我还是挺佩服的,她已经达到了乞丐的最高境界:当一个有名、有闲、有钱的乞丐。

乞丐也不是好惹的

我在美国的时候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纽约市警察局得到线索,说在某公园一个废弃不用的垃圾箱里藏有一些违禁物品。他们自然就想也没想地撬开了这个垃圾箱,结果发现里面果真有一些违禁物品。但事情的蹊跷在于,里面同时也发现一个常年住在其内的老乞丐。纽约市警察局因此被告上法庭。原告,也就是乞丐的辩护律师认为,这个垃圾箱,对一般而言,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废品,而对他的当事人来说,这个废弃不用的垃圾箱就是他的家。他吃在此,睡在此,行吟在此,尤其重要的是,里面藏着他全部乞讨来的私人物品;而被告,也就是纽约市警察局,竟然无视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没有得到法院搜查证的情况下,非法侵犯了一个公民的家。

法院的庭审结果是警察局负责修复这个垃圾箱,并赔偿原告的损失。至于违禁物品,由于罪行轻微,只判决原告(也就是那个乞丐)负责公园里一条街道一段时间内的卫生。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受宪法第四修正案所保护的。他们最常讲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家是一个城堡,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因此,纽约市警察局要想证明自己的搜查是合法的,就必须证明:垃圾箱是公物,而不是私人住宅。但因为垃圾箱是“废弃不用的”,因而“证明”起来也就不那么容易。

在美国街头,乞丐们并不忌讳与人交谈、拍照,前提是你需要给他一些零钱。有一次,在经过地铁站的时候,看见一个黑人青年在打着手鼓,旁边没有人,他也打得很卖力气。我走过去给了他几十美分,和他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他叫比尔,已经行乞5年了,他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但有具体的目标,那就是每天挣到10美元就“收工”。

比尔说,乞丐中也有败类。他们粗暴行乞,或者发酒疯闹事,增加了人们对乞丐的担心和鄙视。近年来,美国很多城市加紧了对乞丐的管理,有的已实行了乞丐“挂牌营业”制度。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规定,乞丐必须每年到政府注册,而且要制作执照,行乞时带在身上。如果不带,将被处以重罚,包括罚款甚至长达30天的监禁。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北卡罗来纳州的几个主要城市也都实行了“挂牌乞讨”制度。另外,很多地方禁止在自动取款机附近、餐馆周围、公共汽车站和休息室等地点行乞。比尔愤怒地说,这些措施非常“荒谬”,但他们却没有发言权。

不过,比尔告诉我,乞丐们也会为自己的利益斗争。2003年,芝加哥5000名乞丐就联合提出诉讼,称在礼貌行乞过程中遭到不公正的罚款或拘捕。结果每人获得了400美元的赔款。不过,这笔钱和他没关系,他一直都在纽约,但他也觉得非常高兴。

乞丐故事篇8

“街头出现乞丐将给城管扣分”,表面上,这道题目是出给城管的;实质上,这是出给乞丐的。生活在深圳罗湖区的乞丐,从此之后失去了在这一片区行乞的权利。如果要行乞,则必须离开深圳罗湖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当“城市的面子”遇到“乞丐的尊严”,权力应当如何取舍?

乞讨,是乞丐仅剩的尊严。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当下的乞讨行为呈现出职业化的趋势。乞讨者之中,有的可能并不贫穷,有的也可能来自有组织的团伙,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常的乞讨仍然大量存在。而且,在我们身边,也确实存在一些靠乞讨生存的穷人,他们只能依靠乞讨来维持生计。虽然我国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乞丐有“乞讨权”,但依照“法无明令禁止之事不为罪过”原则,乞讨仍然是一种自由,任何权力也不应该干涉。然而,就是这仅剩的尊严,权力也要将之剥夺。

城市要面子,这无可厚非。城市环境,被誉为城市的软实力。在城市的窗口街道,谁都想这里站满了油光满面、衣着光鲜的体面人,可是,基尼系数都高到统计局不敢公布了,城市的窗口街道就算再亮丽,也似乎只是一种讽刺。城市的面子故然重要,但重要不过人的生存权。城市需要管,但在管理城市的同时如何能让贩夫走卒、乞丐和流浪人员更有尊严,显然是一个管理难题。

近段时间,美国小伙陆杰森“陪行乞老人吃薯条”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过热议。这个时候,我们才看到,乞丐的尊严可以被抬到如此之高。而陆杰森的回答“希望老人不是骗子,但如果真是,也肯定是可怜的人,能帮就帮”,则温暖了整个社会。相比之下,我们这个社会对待乞丐的态度,确实冷漠和无情了许多。

在贫穷无法消除的前提下,再文明的社会也应该允许乞丐存在。毕淑敏说,“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无助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予的喜悦。”没有人愿意作乞丐,我们也应该赋予乞丐这一群体本应有的尊严。

上一篇:国庆祝福国家的语范文 下一篇:透视人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