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12 18:14:57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1

[关键词] 大棚蔬菜 种植技术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94-0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病虫害的危害。在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不同,所以,对大棚蔬菜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合适的方法为其有效防治,以保证大棚蔬菜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在大棚蔬菜N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种子选择工作与处理工作。为了提高蔬菜的种植质量,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期间,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一些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并且,在对其播种前期,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对蔬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种子的质量,还能促进蔬菜的稳定生长。对种子进行消毒对蔬菜种植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将蔬菜病菌的传播途径有效隔离,以保证达到病虫害的防治目的。例如: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保证种子选择的针对性,如:新泰密刺、浸春3号。在对种子进行消毒过程中,首先,要将种子放入到55℃的水中,然后对其不断搅拌,随着不断搅拌工作的执行,水的温度不断下降,在30℃期间,要将其浸泡5个小时。最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利用冲洗液将其浸泡四个小时。

1.2 土壤处理

在对蔬菜种子进行播种前期,还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如:对土壤实施杀菌处理,保证蔬菜能够生长在合适的环境中,这样不仅能做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还能提高蔬菜的种植质量。在对土壤具体处理期间,需要利用辛硫磷与细沙混拌的方式来实现的,以消除地下深藏的虫害,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并且,在起厢后,还要将多菌灵、普力克等相关的杀菌试剂播撒到土壤当中,从而保证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黄瓜的生长条件进行分析,因为黄瓜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所以,在对其处理过程中,需要利用平衡施肥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不仅能使大棚黄瓜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还能提高黄瓜的生产产量[1]。

1.3 栽培管理

在大棚蔬菜技术应用期间,对其使用过程中提出更高要求。为了能使大棚蔬菜的生产产量得以提升,就要促进栽培技术利用的科学性与综合性,并为其增加各种类型的配套设施。并且,在对其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栽培工作的严格实施,还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因素等实现轮作换茬种植,在该实施条件下,不仅为蔬菜的健康生长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还能保证蔬菜质量的有效提高。

1.4 肥料使用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蔬菜的种植产量,需要对其施肥。但在施肥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相关要求和实施原则。一般情况下,农户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绿色蔬菜生产,利用动物粪便、植物腐败物等,因为这些物料的使用属于一种天然性材料,在使用后,不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微生物与肥料的结合方式,能够促进蔬菜种植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为了形成肥料使用的结合方式,需要利用腐熟有机肥、尿素混合使用,并在施肥后对其扣膜,以保证大棚黄瓜能够提高生长质量[2]。

2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大棚蔬菜种植不仅能提升蔬菜的生产产量,还能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在现有的发展阶段,解决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利用相关方法对其解决不仅能使蔬菜生产产量得到稳步提升,还能提高蔬菜的种植质量。一般情况下,主要的防治策略分为以下几种,利用这四种蔬菜病虫害解决策略,能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较大帮助[3]。

2.1 农业防治措施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一般会种植一种或几种蔬菜,长期发展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对于早期积累的病虫害土壤来说,要对其存在的病虫害有效防治,可以利用农业防治措施对其解决。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按照种植制度严格执行,还需要利用病地轮作的方式对其有效解决,以保证土地清洁程度的稳步提升。

2.2 生态防治措施

利用生态防治措施对大棚蔬菜种植期间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能够促进防治手段的有效实施。因为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没有做好充分的通风条件,导致大棚内温度不断增高,并加剧了病虫害的逐渐产生。利用生态措施对其有效解决,针对病虫害在酸性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可以利用酸性的生态技术对其防治[4]。

2.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天然植被保护方法来对其改善的,一般情况下,主要为其构建氧化生物共存的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性,以保证能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且,还需要利用病虫害天敌对其捕杀,保证防治工作的合理实施。

2.4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方法是利用杀虫灯、色纸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该措施主要防治青虫、蚜虫以及小菜娥等。同时,利用微波杀虫、臭氧的结合方式,也能为其获得良好效果。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为主要的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蔬菜产量,使其获得重要意义。在对其应用种植技术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防治工作的综合实施,还能为蔬菜种植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合理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大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初探[J].北京农业,2014(3):61-61.

[2] 沈常富.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1):111.

[3] 于海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北京农业,2015(15):125-125.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2

关键词:反季蔬菜;大棚栽培;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是通过一定的农业设施来控制自然界不利气候条件,使植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符合人们要求的优质、高产、高效且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反季节大棚蔬菜是目前蔬菜种植过程中,十分常见和实用的种植形式,是目前满足北方居民冬季新鲜蔬菜供应的主要种植形式和有效措施,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已成为蔬菜生产中最具活力的新产业,成为集约型农业、都市型农业、持续化农业和三高农业的优选项目。

一、地点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2、 配制热性营养土:鸡粪是热性粪肥,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粪肥,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健壮。

3、分苗时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钙、磷、锌等与长根有关的几种营养元素合理配制而成的。钙决定根系的粗度,磷决定根系数目,锌决定根系的生长速度和长度。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不会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差而冻伤秧蔓了。

4、足水保温防冻害:水分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根系不受冻害。所以秧苗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因此,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20℃以上可浇水)灌足水可防冻害。

5、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存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6、 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力弱,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危害程度。宜用100~300倍液,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

7、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该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缩小,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和冻害。

8、补充二氧化碳:碳、氮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比为1:1,作物对碳、氮比的需要量为30:1,目前广大农民都认识了氮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碳的增产效果。冬季棚室蔬菜易徒长黄化,太阳出来后1小时可将晚上作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12时左右便处于碳饥饿状态,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二氧化碳,提高抗性和产量。气温低时闭棚,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抗寒力,大幅度提高产量。

9、及时盖苫保温:一般棚室,白天吸热贮温,晚上释放能量占室内总量50%~60%;土壤吸热放热量占20%~30%;空间存热占20%~30%。根据当天气温,盖苫后1小时室温就可能保持到18℃左右。若高于18℃可迟些盖苫,若低于18℃则要早些盖苫。

10、选用稻草苫:稻草苫导热率比蒲草苫的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加之稻草苫质地软密,可减少传导失热,室内夜间最低温度可提高2~3℃。

11、盖多层膜保温:大棚内育苗,苗床上覆盖薄膜,再于1米高处支撑一小拱棚,晚上在小拱棚外或距大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这样不加温也可育成各类秧苗。定植后,地面垄上覆地膜保墒控湿提温,但不要封严地面,留15~20厘米,使白天土壤所贮存热能,晚上通过没覆严的地面向空间慢慢辐射,使早上5~7时最低温度提高1~2℃。在草苫外覆盖一层膜,或在距膜20厘米处支撑一膜,形成保温隔寒层,可增室温1~3℃。

12、选用紫光膜:冬季太阳光谱中紫外线只有夏天的5%左右。白膜不能透过紫外线,紫光膜可透过紫外线。紫外线光谱可抑病杀菌,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养分积累。选用紫光膜冬至前后室温比用绿色膜高2~3℃。

结束语:

北方反季大棚蔬菜种植是满足市场蔬菜供应的主要途径,种植技术与蔬菜产量和质量有直接联系。从蔬菜种子选择到生长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种植技术管理者都要全面落实,严格进行,不可忽视其中每个细节,否则很容导致产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地方政府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与蔬菜种植者积极配合,一同提升北方反季蔬菜的种植力度和实力,让居民能够一年四季吃上新鲜蔬菜。

参考文献:

[1]孙爱菊.对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2)

[2]赵喜旺.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适宜品种及栽植技术要点[J].北京农业.2011(09)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3

关键词:蔬菜大棚种植;效益;提高;研究

中图分类号:S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45

1 影响蔬菜大棚种植效益的因素

1.1 菜农技术认识不足

大棚种植的菜农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却忽略了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反而使效益得不到提升。在大棚种植中,菜农往往将不同种类的蔬菜采用同样的种植方式,缺乏一定的保护管理措施,这样往往不能满足不同品种的蔬菜的生长需求。菜农对技术认识不到位,就会陷入盲目的状态,增加了大棚种植的风险。

1.2 种植技术不规范

技术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化肥、激素的使用和种植的方式上。菜农由于缺乏一定的蔬菜培知识,激素和化肥对蔬菜生长的作用机理就会理解不到位,造成激素、化肥的滥用,激素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蔬菜的种植效果,而化肥的滥用不仅会造成蔬菜出现病害现象,还有可能造成土质的污染。种植方式不到位也是技术不规范的体现。许多大棚蔬菜的种植会出现过密的情况,菜农认为这样能够提高种植的效益,这样的误解导致植物缺乏必要的生长空间,通风和光照性能都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蔬菜的生长。

1.3 管理不合理

大棚蔬菜的种植也需要菜农的精心管理,特别是在雨雪或高温天气。菜农如果没能根据天气的变化改变管理方式,就很有可能出现病虫灾害。例如,在寒冷的冬季,菜农没能对大棚的温度进行调节,就会使得蔬菜的生长缓慢,造成经济损失。

2 提高种植技术,扩大经济效益

2.1 正确认识大棚种植技术

菜农要加强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习科学的种植方式,同时还要提高风险意识。在种植过程中,对于不同品种的蔬菜,要进行空间的合理搭配,保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措施,以及对激素和化肥的正确使用。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对市场需求有良好的预见性,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合理种植,避免出现大量蔬菜卖不出去的情况。菜农要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考察,填补需求的漏洞,还可以通过增加种植的次数来使效益最大化,避免盲目种植造成效益流失。

2.2 嫁接技术

嫁接技术在当前的植物培育中已经逐渐成熟,在大棚蔬菜的种植上也可以有效推广。菜农要根据种植的面积,选择产量高、品种优良的蔬菜嫁接到根系生长发达的蔬菜上,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蔬菜抵抗病虫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种植的产量。

2.3 穴盘基质育苗技术

这种技术就是将土壤用科学配比的营养物质替代,以此来满足幼苗的生长发育。这种育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育苗的时间,还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穴盘基质育苗技术是一种科学化、专业化的大棚种植技术,有利于大面e种植的推广,为蔬菜的种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4 种植技术的创新

为了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在蔬菜的种植技术上也要不断的发展创新。例如,无土栽培技术的改进。无土栽培技术能够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对营养液进行合理配置,种植出来的蔬菜具有更加绿色无公害的优势,已经在当前的有机蔬菜种植中得到大力的推广,这种技术比传统的种植技术更具有经济价值,甚至能够达到传统蔬菜价值的10倍以上。

3 加强种植管理,减低经济成本

3.1 人力成本的控制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人口逐渐减少,蔬菜大棚种植的人力资源也逐渐降低,因此,对人力成本的控制也成为蔬菜种植技术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菜农要根据当前的人力资源情况合理制定大棚种植的规模,不能进行盲目的扩大,导致人力成本的需求过大,这样反而会造成经济效益的流失。另外,在大棚种植中还可以引进科学技术设备,提高大棚种植的机械自动化能力,提高产业的长远发展利益,例如大面积灌溉技术以及农产品收割机等,通过设备的强化减少人力成本。

3.2 农资成本的控制

要想有效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还要对农资成本实现更好的控制。菜农就要对蔬菜的生长周期有全面的了解,以此来制定科学的种植方式和优质品种的引进。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土质、光照和温度的有效调节,减少化肥、激素等产品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经济投入,还能使种植的蔬菜能加天然无公害。同时,提高优质的农资产品使用,也可以提高蔬菜的成活率,增加种植效益。

4 结束语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4

如今农村蔬菜大棚正逐渐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而以大规模的合作体形式存在,这为发挥集体的优势、推广物联网技术创造了条件。

一、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现状

现以山东省淄博市某生态农业园为例,剖析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应用的点滴体会:

此生态农业园现有员工120余人,公司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现拥有现代化高标准示范种植园区基地53万余平方米,年产蔬菜近万吨。

1.此生态农业园的种植特色

(1)检测体系完善。公司为每个大棚安装监控系统,全程监控蔬菜的种植情况,形成了纯自然的生态资源。同时,公司完善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蔬菜检测中心、配送中心、农资配送中心,发挥了监控和检测的物联网初级功能,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2)控制功能健全。雨帘和风扇随温度的变化自动感应运行,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大棚顶部采用避光板遮挡光线,下方悬挂多层大棚膜,使大棚蔬菜免受雨水的影响,避免了肥料流失,有利于棚内保湿、保暖。

(3)蔬菜身份明朗。此生态农业园的蔬菜从种子入土的那一刻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编号和身份,就算是走出大棚来到人们的餐桌上,市民也能通过包装标签对应联系到种植人。

2.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应用中的瓶颈

(1)物联网的经费投入高昂。安装一套较为完备的物联网设备至少要5~6万,一般农户承受不了;即使是农业园,经济上也难以承担,需要国家补贴。

(2)物联网的建设投入贫乏。蔬菜产品的竞争力强弱,最终取决于蔬菜产业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没有国际先进的产业技术装备,没有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没有生产者素质的提高,蔬菜产业就无力参与国内外的竞争。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村对蔬菜产品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

(3)物联网的技术投入落后。在种苗研发培育、栽培技术、种植现代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的投入方面,我国部分蔬菜大棚还远远不够。大部分菜农的蔬菜生产仍以传统耕作为主,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且由于农民观念的转变很难突破,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很少,部分农民种植盲目性大,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够稳定。

二、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对策

1.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时代呼唤更多的物联网专家投身到农业建设的服务中去,倡导专家们走入大棚,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帮扶,普及物联网技术,让更多的菜农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行家。

2.构建完整的物联网控制系统

一个完整的蔬菜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应该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三个环节,技术人员直接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平台,实时监测大棚现场的传感器参数,控制大棚现场的相关设备,从而实现远程自动灌溉或自动启动风机降温系统、水暖加温系统、空气内循环系统等,以进行环境温湿度的调节。

3.发挥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功能

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温室大棚来控制蔬菜的生长环境,发挥监测和报警功能、病虫害预警功能、远程设施控制功能、远程生产指导功能、植物成熟状况预报功能、远程生产活动跟踪功能等,使蔬菜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并增加产量,以实现跨季节的蔬菜培育。

[5]探索物联网技术阶段性的应用方案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蔬菜种植方案,分阶段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调节控制土壤酸碱度、温度、湿度等,自动化管理蔬菜,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益,实现蔬菜种植的精细化管理。

5.改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

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高效可靠地获取信息,从而借助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改变我国蔬菜大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生产经营模式粗放等传统农业现状,提升大棚管理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水平。

6.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的服务功能

国家还需加大力度出台惠民政策,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让科技的光辉普照蔬菜大棚。让更多的菜农享受到科技的福利,在生产中得心应手地根据蔬菜生长需要的适宜环境,科学引入物联网技术,解决蔬菜生长环境的可控性,从而达到提高蔬菜生产效益的目的。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5

一、强化宣传发动。针对当地群众素有良好的种植蔬菜习惯这一特点,该镇为提高蔬菜的安全和质量,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满足县城蔬菜市场供求的需要。在县蔬菜办的支持下,镇党委、镇政府率先在刘家坝村创办特色蔬菜试点。为了切实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镇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蔬菜种植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镇仅在刘家坝村就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召开相关会议近10次,找党员、村组干部谈心40多人次。针对群众存在一些思想顾虑,县蔬菜办及镇政府积极组织刘家坝村村组干部30余人到辰溪县龙头奄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经验,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

二、加强示范带动。镇政府通过引进辰溪龙头奄村两户蔬菜种植大户落户刘家坝村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仅刘家坝村就已规划蔬菜基地350亩,其中20亩为标准无公害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已有蔬菜种植面积120亩,高标准的蔬菜大棚80个,蔬菜产业年产值达160万元,人平仅此一项就年增收130元,蔬菜产业也名符其实成为刘家坝村继运输业后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白合村采取土地出租、合股的形式,联合县教育局部分干部积极筹措资金修建了60个高标准,共50余亩的大棚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联合县农业局部分干部职工集资在刘家坝村种植大棚蔬菜80余亩,每个大棚的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今年下半年,镇政府还将联合县农业局引进资金100万元,在白合村建立“百合园”反季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这些举措充分发挥了样板带动作用,同时带动了镇白合村“百合园”大棚疏菜种植基地的建立,同时还将扩展500亩芹菜订单农业。全镇拟扩建1000亩专业蔬菜基地作为全县蔬菜业发展的最佳区域,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郊蔬菜业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三、搞好技术服务。积极争取省、市蔬菜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全面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县、镇两级成立了蔬菜产业技术服务队,一方面,加强对干部进行全面技术培训,让他们首先掌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同时,在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村白合村引导菜农成立蔬菜专业协会,以专业协会为龙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与市场对接。另一方面,聘请怀化市科协博士曾伟为蔬菜专家常驻白合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每年至少举办10期蔬菜种植专业培训班,参训群众达1600多人次。通过3年来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我镇群众的蔬菜生产科技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生产出一批批优质高产的蔬菜产品,一度成为县内蔬菜市场的宠儿,产品畅销县城及其他县市蔬菜市场。

四、加大资金扶持。蔬菜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资金投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我镇从实际出发,联合县蔬菜办投入3万元作为刘家坝村大户的启动资金,帮助群众解决资金,为产业的迅速壮大奠定基础。同时,镇政府对农户发展蔬菜产业采取了以奖带投的奖励措施,累计投入奖励资金3万元,按每发展1亩奖励300元的标准奖励到户,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短短一年时间,该镇大棚蔬菜产业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已发展大棚100多个,栽培面积达120亩,初步建成了刘家坝、松山边、百合、等蔬菜种植专业村,蔬菜种植专业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6

关键词:伏缺期;设施蔬菜;抗逆栽培;示范展示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8-49-04

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天气持续高温,病虫害易发,加之雷雨、台风等天气给蔬菜生产、运输等带来的影响,使蔬菜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长期以来,贵池区伏缺期蔬菜栽培以速效叶菜类品种为主,茄果类蔬菜品种极少,导致秋季蔬菜市场供应量不足,品种不丰富,经济效益不高,降低了菜农种植伏缺期蔬菜的积极性。通过伏缺期设施蔬菜特别是茄果类蔬菜的抗逆栽培示范,从中筛选适宜本地区夏秋季节种植的叶菜、果菜类新品种及高效抗逆栽培技术,带动广大蔬菜种植户种植伏缺菜尤其是茄果类蔬菜的积极性,提高其种植水平,可有效保障池州市伏缺期蔬菜市场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同时极大地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根据池州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安排,笔者于2012-2015年连续4a在贵池区乌沙镇红庄蔬菜标准园内开展了叶菜、果菜类蔬菜品种筛选及抗逆栽培技术展示示范。

1展示基本情况

1.1展示地点展示地点在乌沙镇红庄村池州市红庄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该试验示范基地为池州市红庄蔬菜专业合作社核心主产区,交通便捷,排灌方便,“三沟”配套完善;土壤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分布均匀;选择8m×54m拱形钢管塑料大棚10个作为示范栽培展示地块,果菜类展示棚每棚设6个栽培畦,即每棚中间(东西向)留1m宽的人行道,人行道两侧分别做2个1.4m宽和1个0.6m宽(含沟)栽培畦;叶菜类展示棚每棚设2个栽培畦,畦宽3.5m,2畦中间留1m宽人行道。果菜类展示棚每畦铺设1条滴灌带,叶菜类展示棚除甘蓝展示棚每畦铺设1条滴灌带外其余每棚仅设2个微喷灌带。要求畦面平整,边角分明,喷滴灌带理直,盖顶棚,棚膜选择白色透光无滴膜,棚内有遮阳网,围裙与顶棚连接处及棚口设防虫网。1.2展示品种展示品种共4种作物、11个品种。1.2.1茄子白茄2号、丰秀(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提供)、台湾绿长茄(西安新世纪绿色种子研究所生产,池州市嘉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1.2.2辣椒镇辣1号、镇研13号(江苏省镇江镇研辣椒种业有限公司生产,池州市嘉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1.2.3甘蓝春夏王F1、夏阳50(南京蔬菜研究所生产,池州市嘉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1.2.4小白菜矮将军、青硕快菜、华王青梗菜、高梗白(池州市嘉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1.3主要栽培技术展示主要展示了夏季大棚遮阴防雨防虫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高温闷棚技术、粘虫黄板、篮板使用技术、棚室蜜蜂传粉及人工喷花授粉技术,其中1号棚采用常规授粉方式,2号棚采用人工喷花授粉技术,3号棚不使用高温闷棚及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4号棚使用蜜蜂授粉技术,5号棚不使用遮阴防雨栽培技术,6号棚使用蜜蜂授粉技术,7号棚不使用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8号棚不使用高温闷棚技术,7、8、9、10号棚均不使用蜜蜂及人工喷花授粉技术。各棚栽培品种及栽培技术展示安排见表1。

2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2.1高温闷棚各棚于2015年6月20日开始清理残茬进行高温闷棚,闷棚时间18d。主要方法:果菜类生产展示棚每棚施充分腐熟畜禽粪便1500kg、饼肥100kg、石灰粉50kg、优质硼肥1kg、甲基立枯磷150g、敌克松150g,深翻20cm,南北向开沟,盖上地膜,灌水后闭棚升温18d;叶菜类生产展示棚每棚施充分腐熟畜禽粪便1000kg、饼肥50kg、石灰粉50kg、优质硼肥1kg、甲基立枯磷150g、敌克松150g,深翻20cm,南北向开沟,盖上地膜,灌水后闭棚升温18d。各棚高温闷棚结束后根据展示安排盖顶棚建防虫网与遮阳网并通风排湿,按展示要求整地做畦并铺设微喷滴灌带,同时果菜类生产展示棚每棚施生物有机肥40kg、45%(15-15-1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kg作基肥,叶菜类蔬菜展示棚除甘蓝品种每棚施45%(15-15-1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kg作基肥外,其余各棚均不施任何化学肥料作底肥。2.2播种育苗及移栽茄果类品种均于2015年6月26日采用遮阴防雨防虫穴盘育苗,1.5叶期多效唑处理,2015年7月24~29日移栽,宽畦双行定植,窄畦单行定植,茄子株距65cm,辣椒50cm,移栽时大小苗分开定植,浇透定根水,及时查苗补苗;甘蓝品种于2015年7月6日采用遮阴防雨防虫穴盘育苗,2015年7月28~31日移栽,株行距40cm×50cm,每667m2栽3200株,移栽时大小苗分开定植,浇透定根水,及时查苗补苗;小白菜类品种于2015年7月22~24日撒直播于畦面,覆土1cm后启用微喷灌系统浇透水,促进出苗。2.3定植及齐苗后管理2.3.1温光管理棚两侧开敞,实施大通风管理,通过遮阳网调节,使大棚内白天气温力争在30℃以下,高于30℃时,通过在棚内喷水或加大遮阳网覆盖率降温;夜晚气温力争调节在20℃以下,无风无雨的晚上将膜网推折于棚顶,使植株充分感受夜凉;结合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调节,统筹调节光照条件,尽量确保每天必要的光照时间,适时适当遮阴,防止光合效率的降低和日灼果的发生。2.3.2植株调整茄子、辣椒双杆整枝,及时摘除侧枝,晴天操作,残枝带出棚外集中处理,保持棚内清洁;叶菜类做好间苗工作。2.3.3肥水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植株长势,结合灌水适时追肥,茄果类果实开始膨大时,追施45%硫酸钾复合肥20kg/667m2,生长中后期每15~20d,追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kg/667m21次,共追2~3次,开花坐果期后,每7~10d喷施1次叶面肥料,活性氨基酸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交替喷施,共喷2~3次;甘蓝莲座期追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kg/667m21次,15d后再追施1次,追肥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小白菜分别在1.5叶期、2.5叶期叶面喷施活性氨基酸叶面肥各1次,土壤保持干湿交替。2.3.4人工及蜜蜂授粉根据展示安排,在有关棚室进行人工授粉或施放熊蜂传粉。人工辅助喷花授粉主要方法:在上午8:00后初花期用15mg/kg、盛花期用20mg/kg防落素液均匀喷花序;蜜蜂传粉主要方法:在初花期开始放熊蜂,每棚1箱。2.3.5病虫害防治棚室悬挂蓝板、黄板,1片/10m2,同时做好蚜虫、红蜘蛛、茶黄螨、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纹夜蛾等虫害以及立枯病、病毒病、灰霉病、绵疫病、霜霉病和枯黄萎病等病害的查治工作。

3展示品种及综合表现与分析

各展示品种定植活棵或播种齐苗后,在每畦中间一行去头5株后按顺序选择5株作定点调查株,每隔7d调查各品种植物学特性、产量结构等。3.1展示品种病虫危害情况展示品种病虫害危害情况详见表2、表3。由表2、表3可知,从不同栽培方式方面来看,3号、5号、7号、8号棚各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率、虫口密度及死株率均高于其它各棚,表明高温闷棚及遮阴防雨防虫栽培技术对夏秋季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预防控制作用;从品种抗性方面来看,同一大棚相同栽培方式内,白茄2号、镇辣1号、华王青梗王、矮将军、庆阳50几个品种综合抗性明显优于其它品种。3.2展示品种产量性状表现展示品种产量性状表现情况详见表4、表5、表6。由表4、表5、表6可知,相同品种通过不同栽培方式,其植物学性状未见明显差异,但其产量水平变化较为明显。2号棚与1号棚、5号棚与6号棚相比较,由于2、6号棚分别采用了人工喷花、蜜蜂授粉技术,2号、6号棚所栽品种单株结果数均高于1号、5号棚所栽品种,表明棚室内采用人工喷花、放蜂传粉相对于自然授粉而言,其对提高茄果类蔬菜座果率有明显影响,在增加产量方面有积极效果,由于棚室放蜂相对于人工喷花授粉,要省工省时且安全环保,生产实践中应采取以棚室施放熊蜂为主,人工喷花授粉为辅、逐渐取消人工喷花授粉技术,以利节本增效,确保蔬菜质量安全;3号、8号棚与4号、9号棚相比较,由于4号、9号棚采用了高温闷棚后调查看,处理1比处理3低1.8%,比处理2高13.3%;防效14d调查看,处理1比处理3低1.6%,比处理2高14.1%。处理1与处理2从防效看相差无几。(2)从产量看:2015年9月30日调查进行测产,处理1比处理3增加40kg,处理2比处理3减少50kg。(3)药后1、5、9目测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的生产苗情,发现各小区水稻生长状况良好,供试药剂在推荐范围内对水稻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没有产生药害。

4结论

(1)“激健”能提高药效,达到减量控害作用相对比较效果最好的为处理1。(2)“激健”能主要增加有效茎蘖数、结实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率。(3)从产量上看,处理1比处理3减少50%药量,而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4)从防治效果看,处理1比处理3减少50%药量,而防效相差无几。合理选择农药药量和防治时期,搭配使用“激健”效果最好。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86

在传统的蔬菜栽种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弊端,使其产量不高。农业工作者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将现代农业技术引入了蔬菜栽培领域。

1 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是由传统农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其自身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分别为:商品化、产业化和一体化。在现代的农业技术中,对大棚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实现生产的规模化。

2 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2.1 棚膜

棚膜的质量与使用效果对蔬菜的产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棚膜的选择很重要。技术人员应该比对市场上的不同产品,选择最适合所种植蔬菜品种与地理环境的棚膜来对蔬菜进行培育。为了保证种植出来的蔬菜没有化学污染、具有无滴性,通常选择一些本身没有毒性、在阳光照射下无化学反应产生的棚膜,其塑性好、透光率大、使用周期较大,对于棚内的温度及湿度能够较好的维护。

2.2 光照

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对于蔬菜,阳光更是其生长阶段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阳光照射的面积以及阳光的强度都会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发育,不仅是其生长状态,与产量也息息相关。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阳光,以此来加速蔬菜的生长。在实际的栽培工作中,往往只凭借阳光的照射是不够的,其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均不能满足蔬菜的生长需要,农业工作者还应采用人工补光的手段来增加对植物的光照。在春节和冬季里,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太阳光的照射强度较弱、照射时间较短,不能够满足植物对光照的需要,这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补光,保证植物具有足够的光照条件。在个别天气状况下,光照强度较大,为了避免大强度的太阳光对植物造成的破坏,以及使棚膜内的温度过高,可以在棚膜外面覆盖一些隔热材料,以保证棚内的温度,使其适合植物的生长。覆盖隔热材料以后,棚中的光照量减小为外面光照量的40%~65%。无滴棚膜应用较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不仅对光有较好的透过性,而且在其制作过程中,为了减小其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尽量使二者相分离,还加入了一些活性处理剂。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水珠粘在棚膜的壁面上,可以使水珠滴落在土地中,补充蔬菜的水分。要保证棚膜内外表面的洁净度,因为灰尘会阻碍其对阳光的吸收度,减小了可利用的光照强度。

2.3 选土

由于蔬菜秧苗所吸取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都需要从土壤中获得,其根系的发达与否、能否出苗都与土壤的养分是否充分有关,所以秧苗对土壤的依赖性很大,在种植蔬菜之前,一定要选好土壤,通常挑选疏松且肥沃的土壤进行播种,另外,土壤不能凸凹不平,需距离水源较近,对于一些特殊植物,要求3a之内不能种植过十字花科的作物。

2.4 通风

蔬菜的培育过程,要保证适当的温度及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采用恰当的手段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常用的方式有2种,分别为通风降温和遮阳降温。如果不通风,仅仅依靠减少阳光的照射强度,可以使棚内的温度减低3~5℃;采用通风的手段不仅可以满足降温的目的,而且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使有害的物质被流动的空气带出,减小空气中的湿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在对蔬菜进行通风的操作时,也需要注意外界的温度及通风的位置,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对作物造成破坏,风的强度过大,同样会限制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使我国的农作物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些年我国在现代农业蔬菜栽培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可以继续应用于今后的蔬菜栽种,使我国的蔬菜产量稳步增高。

参考文献

[1]李波.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白新明,韩梅.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篇8

关键词:大棚蔬菜;管理技术;水量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识码:A

自改革开放以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吃饱饭的基础上,人们也逐渐加大蔬菜的摄取量,因此人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蔬菜。因此,无公害大棚蔬菜便应运而生,并在中国大地上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通过对市场的长时间的观察,日光温室大棚生产的冬春季蔬菜对于调节市场,供应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日光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管理,使蔬菜产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残留、无公害的要求是菜农的迫切愿望。众所周知,无公害大棚蔬菜需有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以便形成相对封闭与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气候,以此为蔬菜的种植提供一个温暖的种植环境。此外,进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须掌握大棚内环境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与管理,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条件,方能获得优质高产。

1 大棚环境的特点

大棚内的环境条件,主要涵盖光照、湿度和温度。光照取决于棚外太阳辐射强度、覆盖材料的光学特点和污染程度。

1.1 光照

新塑料膜的透光率为80%~85%,被尘泥污染的旧膜透光率常低于40%以下。膜面凝聚水滴,由于水滴的漫射作用,可使棚内光照减少l0%~20%。棚架和压膜线以及高秆蔬菜的架材都会遮光,在大棚管理上要尽可能避免和排除减弱棚内光照的因素。

1.2 湿度

关于大棚内的湿度因素,鉴于塑料膜封闭性强,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受到阻碍,土壤蒸发和叶面蒸腾的水气难以发散,因此,棚内湿度大。白天,大棚通风情况下,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阴雨天或灌水后可达90%以上。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夜问常为100%。棚内湿空气遇冷后凝结成水膜或水滴附着于薄膜内表面或植株上。

1.3 温度

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规律如下,大棚内气温日变化趋势与露地相同,但昼夜温差变幅大。白天光照充足,如果薄膜密闭棚内温度升高很快,最高可达40~50℃,比棚外高20℃以上。阴雨天,增温效果差,夜间棚内最低气温一般比棚外高l~3℃。棚内地温比气温稳定,通常为10~20℃。棚内气温也因位置不同而异,大棚横向分布为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大棚中部的植株往往比两边的植株高大。大棚纵向分布,白天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为顶部高、下部低。夜间、阴天则相反。逆温现象:聚乙烯覆盖的大棚,冬季有微风晴朗的夜晚.棚内温度有时会出现比棚外还低的现象。原因夜间棚外气温是高处比低处高,由于风的扰动.棚外近地面处可从上层空气中获得热量补充,而大棚内由于覆盖物的阻挡,得不到这部分热量;冬天白天阴凉,土壤贮藏热量少,加上聚乙烯膜对长波辐射率较高,保温性略差,地面有效热辐射大、散热多,从而造成棚内温度低于棚外的现象。

2 大棚内环境的管理技术

对大棚内环境的调控主要针对2点,即温度调控和湿度的调控。

2.1 温度调控

大棚的温度调控主要通过通风换气和加温来进行。利用揭膜进行通风换气是降低和控制白天棚内气温最常用的方法,采用遮阳材料,减少大棚的受光量,也能防止棚内气温过高。此外,鉴于大棚密闭的特殊环境,在低温季节,大棚内很容易积累有毒气体,如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乙烯等,因而造成巨大的危害。当大棚内氨气达5×10-6时,植株叶片先端会产生水浸状斑点,继而变黑枯死;当二氧化氮达2.5×10-6~3×10-6时,叶片发生不规则的绿白色斑点,严重时除叶脉外,全叶都被漂白。氨气和二氧化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氮肥使用不当所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主要是用煤火加温,燃烧不完全,或煤的质量差造成的。由于薄膜老化(塑料管)可释放出乙烯。引起植株早衰,所以过量使用乙烯产品也是原因之为了防止棚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不能使用新鲜厩肥作基肥,也不能用尚未窝熟的粪肥作追肥;严禁使用碳酸铵作追肥,用尿素或硫酸铵作追肥时要掺水浇施或穴施后及时覆土;肥料用量要适当不能施用过量;低温季节也要适当通风,以便排除有害气体。另外,用煤质量要好,要充分燃烧。有条件的要用热风或热水管加温,把燃后的废气排出棚外。

2.2 湿度的调控

大棚的空气和大棚内的土壤。大棚内空气湿度的调控主要包括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不仅直接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且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发芽和侵染。因此,要进行通风换气,促进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相交换,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棚内地热线加温,也可降低相对湿度;采用滴灌技术,并结合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20%左右)。大棚土壤湿度分布不均匀。靠近棚架两侧的土壤,由于棚外水分渗透较多,加上棚膜上水滴的流淌湿度较大,棚中部则比较干燥。最好能铺设软管滴灌带,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施放肥水,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由于大棚长期覆盖,缺少雨水淋洗,盐分随地下水由下向上移动,容易引起耕作层土壤盐分过量积累,造成盐渍化。因此,要注意适当深耕,施用有机肥,避免长期施用含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肥料。

3 大棚蔬菜的栽培技术

3.1 大棚肥料

大棚内用肥以有机质栏肥为主,增施三元复合肥及钙镁磷肥。有机质需种前10~20d施入,结合磷肥保湿闭棚发酵,保证栏肥腐熟,土壤得到有效消毒杀菌、杀虫。一般情况下,每667m2大棚蔬菜生长需要营养很重要,但要控制氮肥用量,特别是夏秋氮肥用量,以防肥害。

3.2 大棚用水管理

大棚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较快,种植挂果蔬菜提倡使用地膜覆盖,埋设滴管,节水灌溉可以防止高湿病害,同时满足作物需水。特别要注意灌水方法和时间,沙壤土不易慢灌。

3.3 控制好大棚内的温湿度

蔬菜生产适宜气温一般白天25~30℃,夜温10~20℃,相对湿度70%(喜温作物西瓜、甜瓜白天32~35℃)。土温在4~5℃时蔬菜生产受抑制,所以,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节温度,要根据不同品种来控制大棚内温湿度。

3.4 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是前提培育旺盛的壮苗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

针对各类蔬菜不同生育期的常发病害提前打药预防是关键,及时通风、换气、排湿增加CO2浓度,降低病害发生条件,提高蔬菜抗性减少生理对蔬菜的影响,是防治病虫害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洪生.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新农村,2010(6).

[2] 崔洪香.日光温室大棚蔬菜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24).

[3] 易学伟,等.漾西村大棚蔬菜秋冬季种植的品种和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0(9).

上一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下一篇: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