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范文

时间:2023-11-22 02:55:32

宾语前置篇1

 

?关键词: 《诗经》; 宾语前置句; 韵律

Abstrac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shows that its categories of object fronting basically agree with those in pr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 fronting and rhyme presents us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was determined by grammatical conditions which allowed no vari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poet, such as the fronting of some object pronouns but the second depended upon the poet's deliberate variation, such as the fronting of noun object. As a result, when the poet was organizing his lines, he tried his best to make an object?fronting line occur at the rhymical foot. In The Book of Songs, those lines which fell into the “noun+BE+verb” pattern might be deformed because they departed from the context.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object?fronting line; 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 《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 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 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 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 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 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 “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 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 “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图、举、助、补,鱼部)

?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 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 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 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 “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 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 《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 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 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 “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 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 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 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

3. 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 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 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 “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 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 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3] 伍桂蓉.《诗经》特殊语序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宾语前置篇2

关键词:王逸;《楚辞章句》;宾语前置句;句式诠释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01-03

作者:邓声国,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江西,吉安,343009

人们注释古籍时,除了要进行作品中字词句的意义训诂,还要面对句法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诠释对象的句法加以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就不可能对字词句做出准确的训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诠释文本的含义。王逸所处的东汉时期,尽管尚未具备基本的语法学概念与明晰的句法意识,但是从他的《楚辞章句》一书中仍然可以看出,他对虚词及其有关特殊句法的理解是比较准确的。因而,通过对《楚辞章句》中有关虚词句和特殊句法结构类句子串讲的剖析,可以更加深入挖掘出王逸的有关诠释理念,进而更加全面而深层次的体悟王逸《章句》在解句方面的训释成就。下文主要就《章句》对《楚辞》中的各类宾语前置句诠释情况,分类进行一番粗略的考察与剖析。

宾语前置句是相对于中古以后常见的“动词+宾语”与“介词+宾语”语序而言的,并不是先秦两汉人们有意识而刻意为之的做法。王逸所处的东汉时期,是一个较之先秦时代汉语的语法正在发生转型的时期,此前的部分宾语前置现象逐步开始消逝,和如今相当的正常动宾或介宾语序正逐步形成。因此,今天我们考察《楚辞章句》有关宾语前置句的训释情况,并不在于考察注释语本身的宾语前置情况,而在于讨论王逸对《楚辞》诗赋中存在的宾语前置句这一特殊语法现象揭露情况,以及他在训释这类句式的得失情况,等等。现依照目前所知的宾语前置类别逐一进行讨论。

一、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在先秦两汉时期,如果以疑问代词作宾语的话,往往必须将这一宾语放置在动词或者介词的前面,这在《楚辞》诸诗赋中是非常普遍的一条规律,其中用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很多,如“谁”、“何”、“胡”、“焉”、“安”等等,在屈赋中极为常见。在东汉时期,疑问代词宾语仍然放置于动词或者介词之前,这是与先秦汉语相一致的地方。而王逸在作《楚辞章句》一书时,他的注释话语基本上也是遵循这一前置规律的。这从以下数例的串讲语中完全可以得到相应的印证:

(一)《天问》篇:“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章句》云:“言骊姬谗杀申生,其冤感天,又谗逐群公子,当复谁畏惧也?”案:《章句》注释语以“当复谁畏惧”对译“夫谁畏惧”,并没有改变语序而言“畏惧谁”。

(二)《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章句》:“言己供修祭祀,瞻望於君,而未肯来,则吹箫作乐,诚欲乐君,当复谁思念也。”案:王逸在串讲中以“吹参差兮谁思”对译“吹箫作乐,诚欲乐君,当复谁思念”,其中的“谁思”一语仍然没有改变原有宾语前置结构的倒置句式类型,这就可以印证说明王逸的串讲是符合当时的语言事实的。

(三)《九歌・河伯》:“灵何为兮水中,乘自鼋兮逐文鱼。”《章句》:“言河伯之屋,殊好如是,何为居水中而沉没也。”案:王逸《章句》在串讲诗句时,并没有改变“何为”这一介宾倒置结构的句式类型,仍然保留原有表达方式,这是符合当时的语法规律的。

有上述诸训例不难发见,在王逸所处时代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式是当时的常用句式也。因而可以认为,对于王逸《楚辞章句》中这一类宾语前置现象的考察,并不能从他的注释话语是否调整顺置为“动词+宾语”或者“介词+宾语”这一后来的常序角度进行讨论,而是应该考察《章句》对这一类宾语前置句的训释是否有误,有没有可能将动宾结构或介宾结构看成了其他结构,造成诗句训释的句意理解错误。事实上,王逸在进行《楚辞》一书的诗句串讲时,确实存在由于句式的判断错误而导致诠释有误的情况,兹从《章句》一书中枚举两则这方面的错误训例来加以说明:

(四)《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章句》:“留,待也。言湘君蹇然难行,谁留待于水中之洲乎?”案:按照《章句》的诗句串讲,可见王逸以为“谁留”结构为主谓结构,但这样讲解诗句是错误的,事实上,“蹇谁留兮中洲”这一分句的主语与上一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都是以“君”做主语,而非“谁”也,因而郭沫若先生将这一句翻译为:“等待谁呵,在那河的中流?”当从郭氏之解为宜。

(五)《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章句》:“言司命之去,暮宿于天帝之郊,谁待于云之际乎?”案:“须”者之义,王逸《章句》和《文选》五臣注的解释应该是一致的:“须,待也。”据此可知,“须”即等待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必须有一指人宾语。诗句中的“谁须”应为“须谁”的倒序,属于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现象,倘若按照王逸《章句》的行文串讲语,后一分句的主语是“谁”,而“君”(指司命)则反倒成为宾语,这与今天我们所知的先秦两汉宾语前置规律不符,名词作宾语是不能够随意前置的,必须借助“是”、“之”一类助词帮助提宾才行。另外,廖序东先生也指出:“‘谁须’意为须谁。‘谁’字不入韵,‘待’字入韵,与上文句末‘来’字为韵。”由此可见,王逸将“君谁须”的句法结构判断为“宾语+主语+谓语”结构,这是十分错误的。

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在先秦时代,否定句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否定副词来表示否定,一是运用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等作主语来表示否定,这在屈原的《离骚》及其他诗赋之中都有相关的例子。当否定句中出现代词作为动词的宾语时,这一代词宾语一般需要将它前置到动词的前面,从而构成了又一种宾语前置句式。以下,分别就这两种宾语前置句式在王翼《楚辞章句》中的串讲情况略加分析说明。

(一)否定副词类宾语前置句

考之《楚辞》各篇,这一类句式并不多见。对于这一类否定句之宾语前置句,王逸在《章句》中一般都能够将其恢复成合乎现代“谓语+宾语”的正常语序,正可能是因为王逸所处时代已经不再像先秦那样,而更多地使用如今一般的正常语序。兹从《章句》中枚举二例分析说明之:

1、《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章句》:“言我念年命汩然流去,诚欲辅君,心中汲汲,常若不及。又恐年岁忽过,不与我相待,而身老耄也。”案: 《章句》串讲语将“不吾与”解释为“不与我相待”,换言之即“不待我”也。这种处理方式,乃是将动宾结构处理成了状语加谓语的表述结构,与以上并未有何新的改动。

2、《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章句》:“言世俗之人,皆行佞伪,相与朋党,并相荐举。忠直之士,孤茕特独,何肯听用我言,而纳受之也。”案:《章句》串讲中将“不予听”翻译为“何肯听用我言”,正是将提宾结构恢复成正常语序。

(二)无定代词类宾语前置句

以无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宾语前置句,在《楚辞》各篇中出现次数较为频繁,而且其宾语一般多为“我”、“余”、“吾”、“之”一类人称代词。和前一类否定句宾语前置句的翻译一样,王逸《章句》在串讲中大都恢复成了“谓语+宾语”的正常语序。兹枚举数例加以分析与说明如下:

1、《离骚》:“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章旬》:“屈原言已矣,我独怀德不见用者,以楚国无有贤人知我忠信之故,自伤之词。”案:《章句》串讲中将“国无人莫我知”一句翻译为“以楚国无有贤人知我忠信之故”,“我知”恢复成“知我”也。

2、《九章・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章句》:“言时世贪乱,遭君蔽G,无有知我之贤,然犹高行抗志,终不回曲也。”案:《章句》串讲诗句中将“莫余知”翻译为“无有知我之贤”,亦是将其恢复成日常口语之常态也。

3、《九章・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章句》:“屈原怨毒楚俗,嫉害忠贞,乃日哀哉南夷之人,无知我贤也。”案:《章句》串讲语将“莫吾知”翻译为“无知我贤”,亦是恢复成常态之表述也。

4、《九章・惜诵》:“情沈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章句》:“言己怀忠贞之情,沈没胸臆,不得白达,左右壅蔽,无肯白达己心也。”案:《章句》串讲中乃将“莫之达”一语翻译为“无肯白达己心”,同样是恢复成常态之表述也。

由上述两个小类的《章句》串讲语训释情况来看,先秦时代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到了东汉时期,口语中已经不复存在,因而王逸在串讲中才会恢复成常态也。

三、借助助词提宾类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楚辞》中借助“是”、“之”、“爰”一类助词(有人亦称之为“复指代词”),来实现宾语前置的诗句不少,这一类前置句的宾语一般属于名词。王逸对于这一类宾语前置句训释最为全面彻底,诚如廖序东先生所说的那样,“王逸大都能移宾语于动、介后作注,对于以‘是’为助的前置宾语尤然。这一方面说明王逸对这种句子的理解是对的;另一方面说明在王逸时代――后汉,这种宾语前置句已经消失,如果当时仍有这种宾语前置句,王逸就不必一一作注了。”关于“之”字的这种用法以及王逸《章句》的训例情况,著者以在本章第一节里面举例加以说明过了,至于“之”、“爰”二字的提宾及《章句》训释情况,本小标目下将从《天问章句》一卷中略举数则训例加以考见之:

(一)《天问》:“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章句》:“言汤东巡狩,从有莘氏乞倦伊尹,因得吉善之妃,以为内辅也。”案:王逸在串讲中将“吉妃是得”翻译为“因得吉善之妃”,正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是”字则不复出现矣。

(二)《天问》:“何恶辅弼,谗谄是服”,《章句》:“言纣憎辅弼,不用忠直之言,而事用谄谗之人也。”案:王逸在串讲中将“谗谄是服”翻译为“事用谄谗之人”,亦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是”字同样不再出现矣。

(三)《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章句》:“爰,於也。极,至也。言汤东巡狩,至有莘国,以为婚姻也。”案:王逸在串讲中将“有莘爰极”翻译为“至有莘国”,亦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至于“爰”字同样不再出现矣。另外,该训例当中,王逸训“爰”为“於”也,但“於”,字并无帮助提宾的语法功用,未知何出此训语。

(四)《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章句》:“爰,於也。底,至也。言昭王背成王之制而出游,南至於楚,楚人沈之,而遂不还也。”案:和上例一样,王逸亦将“爰”训释为“於”也。至于王逸在串讲中将“南土爰底”翻译为“南至於楚”,亦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也。

不过,在《章句》当中,也有少数这一类句式的训例其训释和翻译是有误的,例如:《天问》:“咸播柜黍,莆藿是营”,《章句》云:“柜黍,黑黍也。q,草名也。营,耕也。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於藿蒲之地,尽为良田也。”案:按照王逸《章句》串讲语的解释的话,“莆q”变成了指称长满这种草类的土地,“是”指称前一分句的“黍”,“莆q是营”一句若恢复成正常句式应该为“营是于莆q”,这显然不合乎古代的句法,可见王逸对该句的理解有明显错误。闻一多先生《楚辞校补》的说法,“莆藿”当为“q莆”之倒置也,“q莆”又可作“莆蒲”,当为一种蒲类植物;又据闻氏《天文疏证》一书考证,谓“营”当读为“耘”,亦即除草之义也。总而言之,“莆q是营”是借助于助词“是”而帮助宾语前置的一个句子,“是”不是第三人称代词,“莆q”也只能是“营”字的宾语,而不是表示地理方位的状语或补语。

四、其他类别的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除了以上三类宾语前置句以外,《楚辞》中也有一些句子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宾语是直接放置在动词的前面的。对于这一类宾语前置句,王逸在撰写《楚辞章句》一书时亦颇多关注,并且在诗句的串讲中均做出了很好的翻译、解释。以下,不妨从这一类训例中枚举数例加以分析与说明,考见《章句》的有关训释情况:

(一)《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章句》:“言己使清白之臣,如望舒先驱求贤,使风伯奉君命於后,以告百姓。”案:在这两个兼语句式的分句中,“望舒”、“飞廉”皆为各自分句中“使”字的宾语也,又分为“先驱”、“奔属”的主语。考之《章句》,王逸在串讲中皆将“望舒”、“飞廉”当作宾语来处理,并且将其放置到“使”字的后面,从而使得兼语句式的语法特征更加明显。

(二)《离骚》:“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章句》:“言昆仑之路,险阻艰难,非人所能由,故令众车先过,使从邪径以相待也。”案:“腾众车使径待”一句中,“众车”一词既是“腾”的宾语,也是“使”的宾语。因此,王逸《章句》在串讲诗句时,翻译为“令众车先过,使从邪径以相待”,分拆为两个分句加以表述,显然可见王逸对诗句的理解和翻译是正确的,表述更加明晰。

(三)《天问》:“尧不姚告,二女何亲”,《章句》:“言尧不告舜父母而妻之,如令告之,则不昕,尧女当何所亲附乎?’,案:“尧不姚告”是一个宾语前置旬,王逸《章句》将其翻译为“尧不告舜父母而妻之”,显然已经将前置的宾语放置到了动词的后面,恢复成了常态句式。

(四)《九章・陪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章句》:“言己愿复令山川之神备列而处,使御知己志,又使圣人咎繇昕我之言忠直与否也。”案:“命咎繇使听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句式,“咎繇”既为“命”的宾语,又为“使”的宾语,但作为“使”的宾语时,恰恰放置在动词的前面了,属于宾语前置结构,因此《章句》在翻译串讲诗句时谓“使圣人咎繇听”云云,足以说明王逸对此特殊句式的认识是清楚地,准确的。

宾语前置篇3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对于这些宾语前置句,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灵活应用,使之和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相适应。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另外,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第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第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第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四、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鸿门宴》)

上面这些句式都是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渐形成语感,从而使翻译更加准确,流畅。

宾语前置篇4

一、弄清现代汉语一般语序

这一步是理解掌握文言倒装句的关键。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如下:(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定语要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前面,宾语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例如:儿时的 我 非常 喜欢 布 娃娃。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二、掌握文言倒装句的分类

在文言句式中,主语、谓语的语序位置和现代汉语语序位置是一样的,定语、状语、宾语的语序有时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根据定语、状语、宾语的语序变化,把文言倒装句分为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三、判断文言倒装句的方法

1.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但在文言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放在谓语的后面,相对于现代汉语状语的位置变化,就叫状语后置句。最常见有两种情况:

(1)“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

例如: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乃号令于三军曰(《勾践灭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

(2)“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

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判断方法:文言句式中如有“于”组成的介词结构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并并且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可以判断这个句式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还原,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文言语序: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现代语序:赵氏于齐求救。

2.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要放在谓语动词和介词的后面,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却放在了谓语动词和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可分三种情况:否定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陈述句宾语前置。

判断方法:(1)如果文言否定句中有代词且放在动词的前面,那么这个文言句式就是宾语前置句。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未之有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2)如果文言疑问句中有疑问代词(何、安、 焉等)且放在动词或介词(如:以)的前面,那么这个文言句式就是宾语前置句。

例如:沛公安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战?(《曹刿论战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如果文言陈述句中有“唯(名词或代词)是(动词)”、(名词或代词)之为(动词)”、“何(名词)之有”有这样的句式,那么这些句子也是宾语前置句。“之、是、之为”这些字安插在宾语与动词之间是提宾标志,有时往往用“唯”放在前置的宾语前表示强调。

例如:唯命是从(《左传・昭公十二年》),唯弈秋之为听(《弈秋》),宋何罪之有(《公输》),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3.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总是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前面,但是在古汉语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后面,相对于现代汉语定语的位置变化,这种句式叫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两种情况: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名词、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

其判断方法:

(1)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其一般规律为:名词+之+形容词,助词“之”放在形容词前作标志。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离骚》)。

(2)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其一般规律为: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者,助词“者”煞尾作标志。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

总之,文言倒装句的判断是有规律可循的。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平时认真归纳总结文言知识,就一定会掌握古文言倒装句的判断方法以及其它的文言知识,日积月累,不断提高,阅读一些浅易的文言文将不是问题。

宾语前置篇5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指把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表现在:

1、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3、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先秦时代,代词“是”作宾语常常前置。这种句中的“是”有明显的指代作用,或指代人或指代物。如: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

4、古代汉语中,动词前面有结构助词“是”、“之”、“焉”、“之为”等,名词、代词作宾语前置,而现代汉语少有这种用法。如:

(1)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僖公四年》)

(3)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5、借“唯……是(之)……”格式宾语前置。

这种句式中的“唯”是副词,它不但强调宾语,而且还强调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可译为“只”、“只是”。古代汉语中如:

(1)唯敌是求。(《左传・僖公十五年》)

(2)唯才是举。(《求贤令》)

关于现代汉语宾语前置的问题,语法界颇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是一种客观存在,应给予承认,而有些学者却对此持否定态度。并论述了宾语前置出现的情况:

1、宾语靠介词“把、将、连、对”等的帮助用在动词前面。如:

(1)我们一定要把敌人消灭掉。

(2)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3)他连饭都顾不得了。

上例中“敌人”、“无产阶级事业”、“饭”、“那些……的人”,“暂拟系统”认为是宾语前置,但多数语法工作者认为不是,而是“主――状(由介词结构充当的)――谓”的格式,本文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介词短语的基本用途是作状语修饰动词的,如果把‘把、将、连、对’等看作语法标志,就不应该将其看作介词,而“暂拟系统”仍将其看为介词,是前后矛盾的。对于不借助其他词语,宾语直接前置于句首的,如“饭,他负责;菜,你联系;酒,我解决。”有学者认为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在此,本文认为应看成是受事主语句。

2、宾语是个疑问代词,常用副词“也、都”等配合。如:

(1)我哪儿也不去。

(2)他什么都会,真是一个能干的人。

3、宾语前边是“一”,后边有表示否定的副词“不”或“没”,构成“一……不(没)”的格式。如:

(1)我一个人都不认得。

(2)山上一户人家也没有。

4、有些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全句是列举的形式,分句的宾语也能用在动词的前面。如:

我上海也去过,天津也去过,几个大城市都去过。

以上2、3、4所引各例句,有些学者认为是“主――谓(主谓词组充当)”的格式,本文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类句子同其他主谓谓语句的格式基本上一样,全句的主语同后面主谓谓语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按照谓语的内部结构也应该归入主谓谓语句。

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讲到变式句时,只将变式句分为两类:(1)主谓倒装(2)定语状语后置[4]。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移到中心语的前面。古代汉语为了突出定语,或是为了使语言更流畅,往往把数量词和形容词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如:

(1)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管子・法禁》)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而关于现代汉语的定语后置,语法界观点不一。如: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骆小所认为:“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常式是‘荷塘四面,长着蓊蓊郁郁的许多树。’”但是邵敬敏认为:既然‘X的’结构完全可以作谓语,而把它解释为后置定语,又将带来一系列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唯一可取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看作是承前省略的主语的形容词谓语句,在此,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定语或表示一种补充的语气,也可将形容词定语后置,但后置的定语均独立于中心语之外,且带助词“的”。

三、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叫做谓语前置(又叫倒装句)。古代汉语谓语前置主要出现在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一般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如:

(1)子耶,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2)大哉,尧之为君!(孟子・许行)

(3)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例(1)为疑问句谓语前置,可译为“是您吗,说伐莒大人?”例(2)为感叹句谓语前置,可译为“伟大啊,尧做国君!”例(3)为祈使句谓语前置,可译为“努力吧,将士们!”

现代汉语中也有谓语前置的现象。如:

快去,你!

由此看来,谓语前置不是古汉语特有的现象,只是古汉语中多一些罢了。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对于谓语前置的界定,各家观点不一。如:

奔腾吧!长江!

张弓把该句看作“主语谓语的倒装句”,但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呼应语是用来呼唤人物或回答别人呼唤的独立成分。……并且呼应语有时看起来像主语,其实不然,因为这种句子还可以补出一个主语。

四、状语后置

古代汉语为了突出状语或押韵的需要,有时也将状语后置。如: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韦给事山君》)

现代汉语为了突出状语或表示一种补充的语气,有时也将状语后置,但后置的状语均独立于中心语之外。如:

你把药按时送到,千万千万。

我吃过饭了,已经。

宾语前置篇6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句子成分位置;文言文倒装句句子成分位置;对照比较;理解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言文倒装句总是感到很困惑。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那个句式是定语后置,那个句是又是介宾结构后置,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学生出现这就情况主要是初中新课标大纲规定,中考不考句子成分的划分(分析)。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学生们本该在初中就很熟悉的一般陈述句各句子成分的划分及各个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竟然一无所知。殊不知这一知识点的缺失给读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倒装句影响更大。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倒装句的困惑,笔者介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言文倒装句之所以称之为倒装句,主要是它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文言句式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来说是颠倒了。要想弄明白文言文句子哪个是前置句,哪个句子是后置句,就必须熟悉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的结构位置如下: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具体例子如:[在和平时期],(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

(说明:为了简化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用符号法来标示各句子成分,主语用双下划线标示,谓语用单下划线 标示,宾语用下波浪 标示,定语用圆括号( )标示,状语用方括号[ ]标示,补语用单书名号〈 〉标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我们可借用一个口诀结合以上给的实例去分析记忆。这个口诀是: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为“补”;

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

(说明:在口诀中我们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称之为“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叫做“枝叶成分”;“‘定语’必居‘主、宾’前”,意思是说“定语”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在“主语”“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主语或宾语;“‘谓’前是‘状’‘谓’后为‘补’”,意思是说“状语”位置是在“谓语”之前,用来修饰谓语,“补语”的位置是在“谓语”之后,用来对“谓语”的性状等的补充说明;“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意思是说句子中后面带有“的”字的句子成分是“定语”,句子中后面带有“地”的句子成分是“状语”,句子中“得”字之后的成分是“补语”。)

教师可以多找一些陈述句,利用以上介绍的实例及口诀来指导学生去划分句子成分,让学生尽快熟悉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学生们只要把文言文倒装句式各成分的位置与之作比较对照,找出差异,对文言文倒装句那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一、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这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 太厉害了,你不聪明!

2. 在哪里呢,公子能急人之困!

拿这两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文言句子的谓语“跑”到主语的前面去了,我们就把这个的文言句式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置”“主谓倒装”。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宾语前置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种类较多,我们就举常见的这几类来作说明。这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古代)的人[不]我欺骗啊。

2.沛公哪里在(介词)?

3.句读不了解,疑惑不解除。

4.[除了这个人],我谁与(介词)同道呢?

5.一句话用(介词)概括它。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用作动词的宾语(1、3句),还是用作介词的宾语(2、4、5)句,宾语的位置都“跑”到前面去了。我们就称这些句子为宾语前置句。这样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翻译时要把宾语和相应的动词或介词的位置对调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定语后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的前面,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常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或“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如: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上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没有得到

2.马(日行千里)的,[一餐有时]吃完(一石)的饲料。

3.官员(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

4.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也容易发现定语都“跑”到了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后面去了,这种句式我们把它叫做定语后置。这样学生对什么叫做定语后置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时一定要把定语和中心词的位置调整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习惯把介宾结构放在谓语词前作状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之后。如:

1.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 乃以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上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事情危急了],请让我奉命求教[向孙将军]。

2.就用蒙冲斗舰十艘,载上干燥的柴草,并把油灌到里面,外面包裹[用帷幕]。

拿这两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也容易发现介宾结构(状语)都“跑”到了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后面去了,这种句式我们把它叫做介宾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这样学生对什么叫做状语后置也就容易理解了。提醒学生注意的是翻译时也要把介宾结构和中心词的位置调整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宾语前置篇7

是宾语前置句式。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出现。

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句型和句类。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全句的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句式也是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名,和句型一样。不同的是,句型是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来源:文章屋网 )

宾语前置篇8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论文主题词】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论文摘要】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上一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日记范文 下一篇:无言独上西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