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曹文轩范文

时间:2023-11-28 16:38:40

前方曹文轩篇1

关键词 苦难 成长 仪式感 品格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1在苦难中成长的主人公

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在各个不同时代,人类总是要经历各种不同的苦难。作为作家,曹文轩兼有的学者身份让他把自己的许多理念都实践于创作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快乐的一种文学。我一开始就不赞成这种看法。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并且,一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与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因此,在曹文轩的小说中,成长路上的少年总是要历经许多苦难。

《草房子》里的杜小康,本来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可是突然的变故让他的家庭急剧衰败,欠下了一屁股债。这一段近乎残酷的经历让杜小康得到了成长。

到《根鸟》中,这一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变得更为完整。之前少年通过一次苦难走向成熟的经历,在这里转变为在多次苦难中排除万难,抵达目的地。他一次次在他人的帮助下再上路,从而完成少年向成年的转变。这种转变首先在生理上,根鸟从一个单薄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结实、眼神都透露冷峭之气的英俊小伙,这是成长所给予他的。其次是心理上,根鸟逐渐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情感。无论是秋蔓还是金枝,曹文轩用优美的笔调展现了少年的情感问题,这反而更贴近少年成长的现实。最后是精神上,根鸟这一路,遭受了多次信念上的摇摆。他多次中断行程,但总有人在适当的时候予以他指引,助他克服精神危机。这都使他得到磨砺与蜕变,从而脱离了童年的天真。

小说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这些单元也组成了小说的场面。在《根鸟》中,根鸟到达的每一个地方就是这一个又一个场面。少年以这些苦难为单元构建自己完整的成长体系,他们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曹文轩通过他对儿童成长中苦难的书写,追寻到了他所认为的在苦难降临之际那种有对抗力量的儿童的快乐。这种快乐对于儿童来说,才是更为永恒的。

2具有仪式感的成长模式嵌套

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的作家,曹文轩有他对于善与美的追求。他认为,“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丽”,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文学中“高扬道义的旗帜,与其它精神形式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而“美感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基于这两点,曹文轩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总是把目光投向他理想的、想要营造的那个美的世界。从这点来说,他是一个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家。

“当下中国,浪漫主义一脉的文字几乎荡然无存,而成长中的少年其天性就是倾向浪漫的。”并且“流浪是浪漫主义者的大情趣……浪漫主义者大概比任何人都更加偏爱流浪。”这指向了曹文轩心底的一个念头:少年的成长也应当在流浪中完成。早在16世纪中叶,流浪汉小说就已经成为了西班牙文学的重要一支。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当中,也有许多作品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其中有一类“流浪是因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而产生‘逃亡冲动’,企图去寻觅美好的世界。”这种流浪像一种自我放逐,是出于自己对于未知的渴望而选择的流浪。从现代心理学来说,少年成长的心理状态也似乎可以为这一流浪模式做出一点说明。因为“成长是少年生命存在的本质状态,成长是他们的内在生命渴求。少年儿童的心理动力,向着‘生长’的方向,而不是留恋于童年状态,他们有内在的成长的渴望。”这种对于成长的渴望促使少年走出家门面对外面的世界,也是出于这种渴望,根鸟放逐了少年的自己,开始了他的流浪。

根鸟的流浪由菊坡开始。先是到达青塔,然后到达鬼谷。由于长久的禁锢,在终于逃离长脚等人控制之后的根鸟克制不住对家的思念再次回到菊坡。家中已经奄奄一息的父亲嗔怪他半途而废,于是根鸟半夜一把火烧了他的家,再次上路。父亲的死亡与这一把火,象征着根鸟与家之间纽带的最终断裂。同时“父亲的缺失,无论是死亡还是疏离,常常象征或伴随着主人公家族信仰与价值判断的空缺,并不可避免地导致主人公去寻求替代的父亲或信条。”也是这样,根鸟才能以寻找为目的重新上路。于是根鸟来到了米溪,这里的美好与安逸给了他类似家的感觉,以致他再次忘记前行的目的。还好不久他就惊醒,再次出发。曹文轩认为“流浪是人类史前的一种深刻记忆,一种固有的本能,一种培养已久的欲望,一种――借用荣格的一个概念说――‘集体无意识’。”中国人的观念中早有“安土重迁”“落叶归根”一说,家乡早就深刻印于我们的意识中。在遭遇挫折之时,人们总怀念家的温暖,渴望回到家的怀抱;在无依无靠之际,只有家是永远可以停泊的港湾。所以,家在这与流浪成为了矛盾的对立双方,流浪者一旦选择了家,就代表着流浪的终止,反之,就必须克服离家的失落与不幸之感。而根鸟,就几次在这二者代表着的稳定与漂泊,舒适与苦难间不断摇摆。在这样的摇摆与冲突中,故事本身也具有了更大的张力和更丰富的涵义。根鸟在这一流浪的过程中体悟到社会更加真实的一面,他历经一路孤独,最终颠覆了自己旧有的价值理念,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的青年人。

“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仪式这个词语出现于19世纪,其原意是指‘手段与目的并非直接相关的一套标准化行为’”仪式通常代表一种象征的体系,曹文轩这种流浪模式的仪式感,首先来源于流浪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味。在《根鸟》的序中,曹文轩说:“路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这里的路不仅指我们足迹遍布过的土地,更代表了少年的寻梦历程和成长历程。根鸟一路抵达,一路遇险,正象征着少年在成长的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与迷茫。他在战胜自我的过程中最终也追寻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其次,这种仪式感还在于整个流浪过程所散发的神圣性。仪式往往与宗教紧密相关,同样是在序中,曹文轩写到:“用高雅、神圣的笔调去写,使这本书能有一种近乎宗教经典的感召力。” 曹文轩喜欢给他小说的主人公设置“异境”,他认为“这种空间的一大标志就是它的孤立。它远离人类社会,并且似乎在它以外也就不存在其他空间。”百合花峡谷显然就是一个天堂般的所在,它是始终支持根鸟前进的动力与信念,也最终予以根鸟解脱和救赎。最后,这种仪式感还体现在这种流浪模式带有的程序性。根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在经历各种关键事件以后,才得到生命的一次次升华。

3这种成长书写的意义及一点追问

“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儿童作为民族的未来,什么样的创作能给予他们感动和启迪是曹文轩一直追寻的命题。“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以前”所以,“能感动他们的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恒存在的。”基于这样的观点,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更有他特殊的意义。

“现代人在痛苦面前缺乏先人们那样的风度。我们将这种感觉传到了孩子那里,使他们变得十分脆弱,并且极容易在痛苦面前畏缩不前。”所以曹文轩对苦难的描写其实有助于儿童正视苦难,塑造他们坚韧的品格,毕竟儿童是我们民族未来之所在。除此,曹文轩还向我们形容了一个无梦的可怖世界。这也是在鼓励成长中的少年,要不惧艰难,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此外,曹文轩也有他自己的美学追求。他一直强调美一种可以感化人的力量。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我们随时随地也都能感受到美。《根鸟》中根鸟生活的菊坡首先就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青塔”、“鬼谷”、“米溪”、“莺店”这些地点拥有诗意的名字。其次,出现在故事中的人也都富有人情美。无论是鼓励根鸟前行的父亲还是帮助过根鸟的板金先生,他们都能及时在根鸟需要的时候出现,让根鸟在孤独的旅程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情。因此,曹文轩执着于构建具有人情美感的文学世界,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最后,这篇小说中的意象也极其美好。从开满百合花的峡谷到诱惑根鸟的红果,一切景物都有着慑人的美感。他一再强调审美在今天社会语境中的缺失,“美的力量绝对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时过境迁都可能成为常识,而美却是永恒的。曹文轩在追求美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人性的探寻。可以说,他很好地游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试图通过古典的美与悲悯情怀,来唤醒人心中真挚的情感,从而对抗丑恶的现实。

但是,《根鸟》仍留给了我们一个还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个梦想达成之后,下一步我们又将去往何方呢?小说中留给根鸟的无非是两个结局,一是和秋蔓的父亲一样,在流浪之后最终选择一处可以栖息的地方,由此繁衍,生生不息;一是继续流浪,前往下一个未知的目的地。如果选择了前者,那此前的流浪除了带给一个少年成长以外别无他物,我们甚至可以下个结论,流浪是为了换一个地方栖息,那么这一命题就消解了流浪所能蕴含的更为崇高的意义。如果是后者,那么流浪的目的最终指向的是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无法抵达,流浪者将永远在“出发”与“归来”两种感觉中摇摆不定,那么这会不会指向一种终极的虚无主义呢?“以田园为家园,是几乎所有的浪漫主义流浪者的共同特征。浪漫主义者终于失去了对人类社会的耐心,并且彻底失望,认定在人类社会永不可能寻找到他们称心如意的归宿,于是对自然表现出了如痴如迷、如醉如狂的爱恋。与对现实采取冷视或不正经态度但毕竟还死盯着现实的现代主义相比,浪漫主义者又显出了他们的软弱,而与心和目皆正视现实、锲而不舍地欲要改变现实的现实主义相比,浪漫主义者更显出了他们的软弱。”我当然不希望看到根鸟的最终归宿只能指向虚幻,但是,这种执着对于家园的找寻,从反面来说,不也证实现实中对于理想家园的求而不得吗?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曹文轩论儿童文学(第1版)[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2] 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J].文艺争鸣,2006(3).

[3] 曹文轩.文学应该给孩子什么[J].文艺报,2005(6).

[4] 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1).

[5]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6] 韩永胜.曹文轩少年成长小说研究[J].文艺争鸣,2008(5).

[7] [美]杰罗姆?汉密尔顿?巴克莱.青春的季节――成长小说:从狄更斯到戈尔丁[M].郑利萍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4(1).

[8] 张良丛.从行为到意义:仪式的审美人类阐释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前方曹文轩篇2

关键词: 曹文轩小说 水元素 环境因素 隐喻象征

曹文轩生在江南水乡,因此,“水”对于他的小说创作影响巨大。他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的故事,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由于水,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正是由于对水的偏爱,水自然成为曹文轩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因此,他的所有小说几乎都和水有关。古代许多思想家曾通过“水”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且将其作为指导人生的哲理。曹文轩就是借助“水”来领悟所有的道理。水和曹文轩的思想意识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

一、情景交融的画面描写

曹文轩在小说别注重环境这一元素,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环境因素的描写,在描写环境因素时,将他的主观感情渗入其中。曹文轩说:“就小说史而言,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小说,却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将风景看做是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而且“中国人遵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很早就养成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常常体验着自然物象的人间意义和诗学情趣”[1]。王蒙曾说:“没有图画感会使一位最生动的诗人也变成一个讲废话的人。”[2]因此,曹文轩用自己独特的画面呈现出来的姿态应该是一个极为突出的代表,也使他的作品更加独领。如《泥鳅》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这里冬末春初的田野,别有一番景致:到处是水田,水汪汪的一片,微风一来,水面皱起一道道细细的波纹,一道赶着一道,往远处去,那水分明有了细弱的生命;风再大一些,田野上便会四下里发出一种水波撞击田埂的水音,柔软的,温和的,絮语样的,田野也不再那么无赖和寂寞;中午若有一派好阳光一把一把洒下来,水面上便广泛地弹跳起细碎的金光,把世界搞得很迷人,很富贵。”作者在描绘过程中,把水作为一个统领全局的焦点来写,并围绕水进行细致的描写,把它的形态、声音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样既抓住了作品的主要核心,同时又使整体性画面集中而清晰地呈现出来。

曹文轩小说除了直接写河水的自然景色,还描写了雨水和其他很多与水有关的自然景物。作者在《天瓢》中,赋予雨水以各种各样的人性化的命名,目的是希望“通过语音本身的规律以增强其感彩与音律美,通过词语的选择修辞格的运用而传达文学审美意象”[3]。除此之外,作品还把一片波光艳影、秀美如画的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被田野绿色染绿了的春雨,它是“很贵重、很肥硕”地下着;大平原是“绿莹莹水汪汪的”;“草木的清香”与“花朵的香气”在“拧得出水的空气中融合着”;甚至在描写其他与水无关的事物时,也总能看出事物和水的内在联系,从而就有了好像“泛着微波的水面”的麦田,“柔和得像薄薄的、轻盈的能飘动起来的雨幕”的阳光,这就使得他的文字增添了许许多多清新与水灵的气息。

二、如歌如水的心灵升华

曹文轩在《童年》中说:“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来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4]所以,曹文轩小说里的水,参与形成了他的性格、人生观和审美情趣。小说《天瓢》中所描写的“雨”、“通”、“欲”,代表的是人的原始欲望,即、权欲等。《天瓢》中除了雨,还有“湖泊”,同样是水,湖泊给人的是宁静,所以,在湖上,人们呈现的是另一种本真:重新回到幼子的状态。作者在此,以意立象,为作品营造了氛围,也展示了复杂的人性。这样的水,既然代表了人的本真状态,同时也把一个人当丑恶暴露出来时,所产生的极大的破坏力就一起呈现出来。[5]但是,破坏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水让世间变得更加透明。如《青铜葵花》里葵花的父亲自杀之后,葵花好像“大木船静静地停在水湾里,仿佛是若干年前被人遗忘在这儿”。此时此刻唯一能安慰她的是空空旷旷的芦苇荡,在这样孤寂的环境里她坚韧的性格得以发展,重塑了她理想的人格和健全的性格。还有《草房子》里的秦大奶奶“不是病死,也不是老死,而是掉到水中被淹死的”,这里连描写死亡,作者都没有离开水。秦大奶奶同所有的农民一样,有着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执著的追求,因此,她曾用尽看似荒唐滑稽的手法去跟学校争地,导致很多人都不喜欢她,但在乔乔落水的时候,她不顾安危跳进水里救人,秦大奶奶的壮举,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她。而她正是在这次死亡的体验中,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主动搬家,这时的秦大奶奶在精神上更得到了升华。秦大奶奶以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她让人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同时也在人们面前展现了普普通通的人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宝贵的人性之美。

水,是中国古典诗画中常见的艺术形象,也是曹文轩小说不可缺少的意象,它是所有纯净、宁静、灵动和柔韧的代名词。因此,作者笔下所有的女子都跟水息息相关的,她们在水边出生,水边成长,在水边升华了她们所有的美感。《草房子》中的纸月,是一个在水边出生、水边长大,很有灵气的女孩,在秀气的大眼睛里常常流露出所有的善良,在柔弱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坚韧的心。尽管她常常受到别人欺负,但依旧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在作者温婉如水的情感构建下,纸月体现出了一个典型的生命如水的女子的全部情怀。

水,在曹文轩眼里是流动的,它在生气与神气中带来了一种生命感和神秘。在水乡长大的曹文轩,自然在水的洗礼下,思绪也呈流动状态。所以,“在小说创作中,具体的物象不仅要表现小说的感情与理智,而且必须同某种人生形态的动态过程建立起一种关系,并从总体上浓缩、凝聚、强化这种人生形态的思情意蕴,或隐或显地表达出小说家对这种人生形态的感情状态,才能构成意象”[6]。

三、朴素淡雅的洁净世界

水是干净的,它能赋予净化世界的使命。在《因水而生》中曹文轩说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洁癖”,他说:“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只要有了水,你没法不干净,因为你面对水再肮脏,就会感到不安,甚至会感到羞耻。”[7]干净是一种最朴素淡雅的美,也是一种具有震撼力的美。在曹文轩作品中,所有的一切好像都被水清洗过一样,白雀“写得一手清秀的字,信干干净净”,山羊“白如秋云,绒如棉絮”,鸭子“很干净,如云、如羊脂”,芦根“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一根根,像象牙一般的白”。就连《草房子》中顽固不化、充满怨恨的秦大奶奶,浑身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而《青铜葵花》里的青铜卖掉最后一双芦花鞋,赤脚走在雪地上,“他的一双脚被雪擦得干干净净,但也冻得通红通红”。这些干净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干净的心。他们善良、对世界充满爱。他们热爱干净正是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在曹文轩的眼里,干净才是最正常的,在干净的背后,隐藏的是文字的洁净,思想的洁净,心灵的洁净。

总的来说,水元素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既作为一种简单的环境因素描写来烘托气氛,同时又具有隐喻象征的性质。很多时候,他作品中的水,是人的本性的一种隐喻,是一种生命的本源。它能够净化现实人性,也能够暴露人性中深藏的原始欲望。同时,水又是死亡、与重生的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在破坏旧有的事物与秩序的同时却又能代表着重生[8]。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90.

[2]王蒙.漫话小说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85.

[3]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M.上海三联书店,2000:121.

[4]曹文轩.童年·追随永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

[5][8]韩巧花.曹文轩创作的常见意象与审美个性[J].合肥:安徽文学,2008,(12).

[6]魏家骏.论小说意象[J].重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8,(1).

前方曹文轩篇3

论文摘要:曹文轩是当代文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儿童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及通过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美学精神引起了国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小说个性鲜明、独具风格,有着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分析其小说创作中洁净纯真的儿童视角、自然怀旧的人性人情以及静谧古典的意象意境,来研讨曹文轩在创作方面的美学追求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与发扬。

曹文轩的小说诞生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土壤之中,其散文化笔法,诗歌般的意境,恬淡的艺术风格以及轻灵的叙事语言给读者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在80年代他就己以《弓》、《古堡》、《再见了,我的小星星》等作品响誉文坛,近几年他推出的《草房子》、《红瓦》、《根鸟》不仅受到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评论界的认可,从冰心文学大奖到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从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到国家图书奖,可谓屡获殊荣。曹文轩小说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呈现出与中国传统美学的亲密关系,富于鲜明的本土文化色彩,契合我们中国读者的审美心理和阅读期待。这些作品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得到了成年读者的赞誉。读曹文轩的小说,往往被故事中流露出的洁净纯真的儿童视角、自然怀旧的人性人情、静谧古典的意象意境所深深打动。

一 洁净纯真的儿童视角

综观曹文轩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其大部分的作品都选择了儿童视角作为其叙事的逻辑起点。儿童的眼光是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丑恶中发现趣味和诗意。儿童以具象性的细节记录、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生动传神的细节以新鲜的感性特征冲击习于抽象的人们的感官,激活人们被格式化的古典美感。当儿童以明澈单纯的眼光,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场景中过滤出别致的美与纯真的诗意时,便给人业已麻木的心灵带来震颤。可以说,运用儿童视角,是作家达到给读者带来强大审美冲击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中国的古代文论中,关于在文学中运用儿童明澈单纯的眼光创作可以导源于老庄提出的“复归于婴儿”,接着孟子也论述了“不失其赤子之心”,还有汉代刘劲提出了“人物之本,出乎情性”,秘康也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等观点,到了晚明时期的李赞更是在他的文论中就鲜明地提出 “童心说”,并对“童心”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显而易见,李赞认为“童心”即是“真心”,是一种纯洁的、未受官方御用思想侵蚀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人们在儿童时代所具有的那种真率自然、天真活泼的性格,是人心空明纯净的本然状态,与后天被熏陶过的世俗之心相对。李赞又认为,如果“童心”为学问义理所障碍,那就会出现“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可见,童心对于文学创作是何等的重要!他指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要创作出“天下之至文”,以儿童一样纯明洁净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去描绘这些人事是十分重要的。

曹文轩在吸收中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对于儿童视角有其自己的解释的。他在评论现代作家沈从文写作中的儿童视角的问题时,引用了“婴儿状态”这一概念来表述,并对此进一步阐释说:“‘婴儿状态’是人的原生状态,他尚未被污浊的世俗所浸染。与那烂熟的成年状态相比,他更多一些质朴无华的天性,更多一些可爱稚拙和迷人的纯情。当一个婴儿用了他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他必要省略掉复杂、丑陋、仇恨、恶毒、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而在目光里剩下的只是一个蓝晶晶的世界,这个世界十分清明,充满温馨。”尽管“婴儿状态”这一概念本身用在曹文轩的儿童视角上并不一定准确,但借其内涵对儿童视角的“诗化”功能进行说明倒也颇为合适。儿童重直觉的特点,使他们更容易把握生活的美好与诗意,正如汪曾棋谈论儿童时说:“他们最能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声音和寂静,最完美地捕捉住诗。”也许正是这种特性,使生活中许多不美,甚至是丑陋的东西,经过儿童视角传达给我们的已不再是丑,而是一种美丽与谐趣。在常人看来,病是痛的,药是苦的,但我们通过曹文轩笔下的桑桑看到的药与病皆非如此,而是一种温情,就连熬药的小红炉也是小巧别致的,装药的黑瓦罐也是质朴优雅的,一切都那么富有诗意。在少年眼中,不仅正常生活是充满情趣的,就连社会动荡的那十年,也同样有其美丽之处。《红瓦》中多次描写时期文艺宣传队活动的场景,而身在其中的少年林冰对此并无认识,他以孩子新奇的眼光去观察描述排练过程的波折、角色的竞争调换、人们提高艺术技巧的磨练、演出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恩恩怨怨。《红瓦》没有回避动乱给油麻地小镇的人们带来的冲击,小说中对大串联、大辩论、造反夺权、武斗的动荡作了全程式描写。这些都是从少年的兴奋点和认识力去观察描绘的,当我们沉浸于生活的美感与诗意中的时候,无法忽视儿童视角对生活的“净化”作用。在普遍迫求思想、追逐深刻的当代,曹文轩却通过其对少年独特题材与视角的准确把握,给读者带来浪漫纯真的审美享受。

二 自然怀旧的人性人情

曹文轩的小说创作,是将生活积淀中最感动的部分来与读者交流,他的小说描写的多是家乡苏北平原少年成长的经历,苏北平原的景物、乡俗和民情、少年成长故事的曲折生动、心理细微隐秘的变动都以一种回忆录般的亲历性笔触书写出来,折射出一定的自传色彩,这里有作家早年生命体验的记录,是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回溯,表现出对中国古代“发乎自然”的美学传承。

“自然”在哲学意义上本是老庄之学的基本范畴,指事物的本然性,其旨在于反对人为。由哲学范畴转化为文学观念,“自然”的含义用司空图的说法是“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其核心是不事雕琢的真情流露。刘棍的“情动而辞发”,钟嵘的“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李贷也在《读律肤说》对“自然”作过明确的阐述:“盖声之来,发生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耳,又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这说明创作的激情根源于作家的真实感受,作品的思想则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抒发。曹文轩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小说很灵巧地对古典的艺术规律加以发挥,努力调动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心理体验,创作出“发乎自然”的作品。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从童年桑桑到少年林冰都投射着作家的影子,一个在女孩子面前永远害羞、在爱慕面前总是怯懦的孩子内心敏感多情的细微波澜,是相当私人化的心理体验。无论是桑桑与纸月,还是林冰与陶卉,或是谢百三与秋,皆是如此。这也许是作者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青春期记忆,刻录着最柔软的情感信号,才被作家不惮雷同地重复播放,有一种“不事雕琢的真情流露”,很自然地把青春少年特殊境遇下的细腻心理呈现出来,而却在不经意间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颤栗的美感体验。

另外,曹文轩还追求着一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所以他笔下的人性人情蜕去了浓烈的色调,大多都是冲淡平和的。中和之为美的观点根源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其哲学基础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读,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诗》主敦厚,若不节之,则失在愚。”(《解经。正义》)孔子还提出“乐而不淫”,“怨而不言”,“哀而不愁”等审美观点,这种中和之为美的观点,对中国文学有着直接的深远的影响。阅读曹文轩的小说,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对这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作品一般以对美的迫求来超越痛苦,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他认为悲悯不是对现实悲剧的模仿,“夸张痛苦是缺少承受力的表现,是一个民族素质低下的表现。”他小说中的悲剧不是宜泄,也没有一般悲剧中那种剑拔弩张的剧烈的悲剧冲突,而是一种深蕴的、无声的,却又是震撼人心的日常命运悲剧和心灵悲剧,吻合传统的蕴藉、敦厚、含蓄的美学风韵。在他用“感性的、直觉的、整体把握的和审美的”方式构筑的悲剧世界中,我们通过作家充满悲悯的审美情怀与同情的注视目光,看到了悲剧后面的温情与美丽。曹文轩悲剧意识的表现是和现实与人性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他的《根鸟》、《红瓦》、《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中,我们感受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给人物命运带来的悲剧,但也真切地领略到人们在痛苦中挣扎时表现出的美好情操;我们清晰地看到由于人性自身无法改变的需求,甚至弱点而造成的性格悲剧,也同样在这种悲剧的惨淡中体验到人性中向善的良知。正如曹文轩自己所说:“艺术是一种节制。我喜欢在温暖的优伤中荡漾,决不到悲痛欲绝的境地里去把玩。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它们的存在,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的创作所受到的中国古代关于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的影响,其目的不仅在于让读者在悲剧中领略生活,更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悲剧所呈现的美感中享受生活,学会面对生活。

三 静谧古典的意象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最为常见的术语,“意象”的观念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易经.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南朝刘聪《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不仅标举“意象”,而且还对意象的形成极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作了较明确的说明。到明清时期,可以说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基本成熟,李东阳、胡应麟、何景明、王廷相等理论家都对“意象”作了比较具体清晰的阐释。而关于“意境”,同样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源远流长,由于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家很早就强调用自然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从而形成意境理论。但意境并不是简单的自然临摹,而是人的心灵与景物的完美结合。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莺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曹文轩显然是透彻领悟了这一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精髓所在,所以我们进入他的小说文本,迎面而来的便是久违的纯美的意象:红瓦、草甸、山坡、柿子林、芦苇荡、夕阳、兰花、鸽子,这些意象最终又整合成单纯而略带优伤的句子,颇有废名笔下“东方朔日暖,柳下惠风和”的神采。比如《草房子》的开篇:“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这样的段落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是批量出现的,这些意象美丽奇幻如童话,散发着柔和的气息,对“美”和“梦”的追求几欲让人心碎。在小说中,作者让我们重温了文字的强大功用:它不仅可以用来叙述故事,编撰情节,营造氛围,更将人类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曹文轩甚至用水一样干净的语言来写诗一般的女孩子意象,他写纸月有一对“白净的,细藕般的手”,有“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写一手好毛笔字,会背许多古诗;他写白雀像一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他写夏莲香像带着露珠的兰花;他写陶卉“声音很细很轻很纯净”……其笔下的少女几乎成了不识人间烟火的仙子,灵秀清撤,有着王实甫、曹雪芹笔调的影子。

我们还能在曹文轩的小说创作中,看到他用其优美的语言、优雅的姿态、优郁的情怀构筑的幽微精深、如诗如画的意境美。虽然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不能代表意境的全部,但在我们研究意境的“特构”时,也必须看到对自然的描摹是意境构成不可或缺的基础。曹文轩的景物描写是出色的,所以我们看到了那个“长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他们静静地开放着,水边、坡上、岩石旁、大树下,到处都有。他们不疯不闹,也无鲜艳的颜色,仿佛他们开放着,也就是开放着,全无一点别的心思。峡谷上空的阳光是明亮的,甚至是强烈的,但因为峡谷太深,阳光仿佛要走过漫长的时间,因此,照进峡谷,照到这些百合花时,已经变得柔和了,柔和得像薄薄的、轻盈得能飘动起来的雨幕。”这不过是作家若干景物描写中的一段,但这一段就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作家因中国传统美学影响的功力,曹文轩把自然作为他的审美关照,用自己的笔与心捕捉着自然中的精灵、光环、空灵,也用他优雅娴熟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淡雅悠然的水墨画。也正是在这美丽如画的小说中,我们感受到和谐与微妙的意境。

前方曹文轩篇4

摘 要:秋水轩唱和是中国词史上一件盛事。秋水轩唱和词人们多为名流,身份复杂。有的坚持遗民立场,不与新朝合作;有的先仕明,后仕清,是贰臣;有的是朝中新贵;还有的有意于功名,却仕途坎坷。他们在《秋水轩唱和词》中流露出共同的心态。这些心态主要体现为郁闷心态、叹世心迹、隐遁心音。表面上是一个小群体的心态,实质上反映出清初文人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错综复杂的心态。

“秋水轩唱和”是中国词史上一件盛事。康熙十年(1671),词人周在浚下榻京城孙承泽的别墅秋水轩。周在浚寓居秋水轩后,“一时名公贤士无日不来,相与饮酒啸咏为乐”①。曹尔堪“见壁间酬唱之诗,云霞蒸蔚,偶赋贺新凉一阕,厕名其旁”②,龚鼎孳、纪映钟、徐倬等词人纷纷加入唱和,接连举行了多次唱和活动,时间持续至年末。秋水轩唱和波及全国,一时藻制如云。严迪昌先生认为秋水轩唱和意义甚大:“是‘辇下诸公’发挥影响力的一场社集性质的群体酬唱活动,也是‘稼轩风’从京师推向南北词坛的一场大波澜。”③

周在浚结集二十六卷《秋水轩唱和词》,共收26位词人176首词。除追和词外,真正参与秋水轩唱和者有曹尔堪、龚鼎孳、徐倬、王士禄、纪映钟等18位词人,形成一个不断流动的唱和群体。唱和词人多为名流,身份复杂。有的持遗民立场,不与新朝合作;有的先仕明,后仕清,是贰臣;有的是朝中新贵;还有的有意于功名,却仕途坎坷。秋水轩唱和中,虽然“词非一题,成非一境”④,但词人自出机杼,采用适合抒志的词题,如自遣、自题像等,表述心绪,流露心迹,吐露心声。本文拟立足于《秋水轩唱和词》,阐释词人在唱和时体现出的错综复杂的共同心态。

一、郁闷:起落不平的心态

秋水轩唱和中,许多词人尽管身份地位不同,但有相似的处境:满腹经纶而志不获展,有心入世而屡屡见弃,美好的愿望破灭,痛苦无处倾诉,通过秋水轩唱和把内心痛苦、郁闷和愤怒尽情宣泄,体现出郁闷不平的悲凉心音。

迁客的失意是郁闷心态的一种表现。最典型的是首唱者曹尔堪。曹尔堪,顺治九年进士,因“族子逋赋,累夺级,南归”⑤。他的首唱词《贺新凉·雪客秋水轩晓坐柬檗子、青黎、湘草、古直》上片表现出苦闷的心态:

淡墨云舒卷。旅怀孤、郁蒸三伏,剧难消遣。秋水轩前看暴涨,晓露着花羞泫。贪笑睡、红蚕藏茧。道是分明湖上景,苇烟青、又似耶溪浅。留度暑、簟纹展。

此词起调高远。作者主观感情流露强烈,颇有感染力。“旅怀孤”句,道出心中积郁似炎热之夏蒸烤,难以消受。看秋水轩秋水暴涨,借旷达掩盖苦闷,更难以解脱。这首词感伤、失意而又力求超脱旷达,是“寄感喟于萧散中的佳唱”,“他的选择‘卷’‘遣’‘法’‘茧’‘犬’‘免’以至‘剪’这些韵脚都与他的心境有不可分割的关联”⑥。关于此词严迪昌先生论述颇多,不再赘述。不过,此词既流露出曹尔堪失意苦闷而无法排遣的心迹,也为秋水轩唱和奠定了抒发郁闷、吐露心迹的感情基调。

曹尔堪的苦闷,与他的仕途遭际有关。清圣祖平鏊拜后,开始亲政,许多狱事纷纷。“是时主上方与天下更始,甲辰之狱,同事上疏自理,多获牵复。”⑦许多人冤白复职。同为迁客逐臣,与曹尔堪康熙四年一起“江村唱和”的宋琬、王士禄,都复职成功。据施闰章《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王君墓碑》云:王士禄辩清冤狱,补吏部考功员外郎⑧。宋琬在放废八年后,也顺利复职:“值上亲政,公自投牒自讼,冤始尽白,补四川按察使。”⑨施闰章在《翰林院侍讲学士曹公顾庵墓志铭》中说曹尔堪“辛亥春,尝一过京师,诸公卿欲为白,复其官,龃龉不果行”⑩。曹尔堪此次来京,企望辩白狱事,却遭失败。入世无门,复职落败,心中的苦闷、愤懑郁积深厚,才有秋水轩唱和时的爆发。

怀才不遇,渴望功名是郁闷心态的又一种表现。康熙年间,社会安定,人心思治,一个对于封建士子习见的现象又重现:欲仕而难能见用,有志而难能伸展。渴望功名、怀才不遇的文人苦闷不已。

徐倬,十岁就童子试,冠一军。十七游会稽,从学于名辈倪元璐,奠定了与蓍宿旧辈的交往关系。秋水轩唱和时尚未得志,寄食于龚鼎孳处。徐倬饱读诗书,但科场淹蹇,四十七岁尚未进士及第,愁闷不堪。其《贺新凉·孟秋集秋水轩,奉和合肥夫子》下阕最能体现其心态:

孤怀隐约何时显。料生涯,泥方沾絮,石斯同扁。仰首浮云看变态,多少白衣苍犬。笑此事,天家宁免。赖有南楼高兴在,舍吾公,风月今谁典。愁不断,借并剪。

徐倬进身无阶,有志难伸,情绪十分低落。悲观地认为自己显达无时,已为“泥沾絮”,不会有飞黄腾达的机会。用“白衣苍犬”典故感叹人生无常,命运玄妙不可捉摸。当然,徐倬不是一直自怨自艾,他寄希望于伯乐龚鼎孳能够提携引荐,“谁携上、窗棂雪茧”(《贺新凉·灯下菊影》)。徐倬的郁闷心境是科场挫折造成的,代表一部分封建士子渴望入仕的共同心声。

漫游的艰辛是郁闷心态的第三种表现。清初,许多文人漫游为客。漫游,可以入幕为客,交朋结友,寻求发展,维持生计。当然,四处漫游,背井离乡,前途渺茫,的确非常令人郁闷。

陈维岳,阳羡词派宗主陈维崧三弟,为生活所迫,长期漂泊在外或四处漫游,或为幕僚。据《陈维崧年谱》,秋水轩唱和时正是他“京华八载”漫游时期{11},时大约三十七岁。他的《贺新凉·旅况》表现漫游生活的艰辛及郁闷情怀:

天末微云卷。恰西风,凤凰城畔,夜长难遣。点点丝丝清泪落,沾湿罗衣偏泫。怕开箧,吴绫齐茧。上有萧娘题锦字,道情深,恼是郎情浅。漂泊恨,凭谁展。书生薄命安排显。那能消,画蛾眉细,盘龙髻扁。奇冷布衾浑似铁,听彻寒更豹犬。料花蕊,笑人不免。周肉何妻吾事济,更伶?痢⒁绘??又典。鹏羽翮,何妨剪。

陈维岳的漫游生涯黯然销魂,极其悲凉。上片写四处漂泊,人地生疏,抛妻离乡,辜负家里妻子苦苦思念。“漂泊恨,何时展”道出他的苦闷心声。下片叙述长夜漫漫,布衾冷似铁,作者用“周妻何肉”的典故,吐露自有所累,无法超脱的心境,道出“书生薄命”的人生感慨。

秋水轩唱和词人中,有漫游际遇的还有王豸来。王豸来,字古直。他在《贺新凉·将之潞河留别诸同人》描写长期漫游的生活:

行李肩书卷,笑依人、佣舂生活,牧猪驱遣。燕市悲歌徒钓侣,别泪两行羞泫。扃客馆, 如蚕在茧。挑尽银灯虫语絮,镇书空、咄咄韶光浅。风月兴,漫施展。回头一领青衫显。最难堪,因时炎冷,随人圆扁。十载逢迎空太息,多少蘖龙?犬。发种种、萧骚难免。杨柳红楼螺镜里,旧青山、弃把闲情典。萝薜制,思裁减。

记载较少,已经考察不出王豸来具体行踪。不过,长期漫游的他道出了自己寄人篱下的悲惨生活状况:“笑依人、佣舂生活,牧猪驱遣”,相伴只有书卷行李。他感慨自己一袭青衫,世态炎凉,“随人圆扁”。对十年的仰人鼻息的逢迎生活叹息不已,生动反映了漫游生活的辛酸与无奈。

从秋水轩唱和词人的政治命运、理想追寻、生活际遇诸层面入手,分析出郁闷心态及成因。郁闷心态虽然在各时代的士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但如秋水轩唱和这样集中,十分罕见。秋水轩唱和郁闷心态这一文学中的重彩,与现实生活中的文人精神状态有很大关联。康熙年间,统治趋于稳定,文人希望进入仕途,生活的艰辛,人生的苦难,理想的难以实现,心中难免郁积,创作中自然流露出来。

二、叹世:人生磨难的心迹

郁闷情绪笼罩的秋水轩唱和,词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不可能积极乐观,他们悲观、沉重、沮丧,甚至绝望。于是,词人们不论年龄几何,职位高低,弥漫着另一种共同的心绪:叹世。

叹世包括对人生的感慨与叹息。最典型的词人为龚鼎孳。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明朝兵科任职。明亡后,先降李自成,后降清,康熙八年由兵部尚书转礼部尚书,并于九年、十二年两任会试主考,得士甚众。他身居高位,奖掖后进,又为文坛领袖,弘扬风流,扶轮大雅。心态本应雍容典雅,闲适平和。但五十八岁的他对自己的人生与宦途叹息连连。

他在《贺新凉·青藜将南行,招同檗子……集雪客秋水轩,即席和顾庵韵》中道:“随旅燕、栖巢如茧”,把人生看做无法突破的“巢”、“茧”,把自身看做不知疲倦的“旅燕”,奔忙劳碌,难以跃出人生窠臼;“老子逢场游戏久”,把人生、官场看成一场游戏,自己久羁其间,不能超脱,有无奈,也有悲凉。

《贺新凉·中秋有感,兼送谷梁》:“身世多艰谁自料,老泪苍生频泫”,喟叹人生道路坎坷与崎岖,命运的艰辛;“怕滚滚沸汤投茧”,“随人圆扁”,体悟出人生仕途险恶如“滚滚沸汤”,自身渺小如“茧”,置身“沸汤”之中,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秋水轩唱和时,龚鼎孳已近老年,他慨叹身世,是暮年心境的体现。他经历复杂,官明,降闯,降清,在清也多次被黜,宦海浮沉、栉风沐雨。暮年的他回首人生种种往事,感触颇多。词中叹世时的感慨、喟叹、无奈,多种感情掺杂一起,沉重而又哀伤。

秋水轩唱和中还有其他叹息人生的词人,如遗民纪映钟。纪映钟,明诸生,曾抗清复明,后归金陵,应龚鼎孳“总角交”名义之邀,赴寓京师达十年。昔日的抗清志士纪映钟归隐后昔日郁结难免会袭上心头,《贺新郎·赠徐方虎》写道:“何物客怀卷。感浮生,雨饕雪虐,暑驱寒遣。三十年来沦落恨,泪余墨珠同泫。”他认为自己一生“雨饕雪虐”,一提起急风骤雨、家国鼎革的岁月,胸中就波涛汹涌,潸然泪下。

叹世也包括嘲世、骂世、愤世的成分。许多词人不断遭遇挫折,在苦闷迷茫中自省,疑世、嘲世、愤世,甚至骂世。

王豸来曾与周在浚一起读书,少小立下宏愿,希图仕进,但入仕无门,四处飘零。他在《贺新凉·中秋对月并酬纪檗子先生见讯》下阕发出愤世嫉俗的声音:

弹鱼宁傍朱门显。倩收罗、牛溲马渤,羞逢卢扁。玉宇迢遥天上路,谁是刘安鸡犬。邯郸道、驱驰那免。空对夜珠悬碧汉,向西邻、赊酒无衣典。心上事,须频剪。

他用激烈的语气指出当前社会现实和人才选拔的不公。先用冯谖弹铗的典故,讽刺如欲显要必须依傍高门,像“牛溲马渤”这样价值珍贵的东西被忽视。一人得志,鸡犬升天。人人纷纷驰骛,依傍权贵,追名逐利。王豸来不满现实的情感比较强烈,愤世心态突出。

王士禄虽冤白复职,但也对任人唯亲的现状不满。在《贺新凉·送顾庵南归》中说:“凭他李蔡身能显。定何如、司空表圣,休休高扁。”作为曹尔堪的老朋友,王士禄用“李蔡封侯”的典故为其鸣不平。李蔡,汉李广从弟,辛弃疾《卜算子·漫兴》:“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司空表圣,唐隐逸诗人司空图。为人中下的李蔡通显,而司空图才能出众却避世隐遁,两相对比,讽刺当时任人唯亲现象。四处漂泊的陈维岳在《贺新凉·自遣》中也说:“五侯七贵翩荣显。岂由他,曹刘肠绣,苏张舌扁。造化小儿纷簸弄,翻覆白云苍犬。被鬼物,揶揄宁免。”真正才华卓群的人得不到提拔,难怪陈维岳怀疑造化弄人,世事无常,实际是社会选拔制度不合情理。

秋水轩唱和中感叹世事多艰者多为年纪较大、经历丰富之词人,骂世、嘲世者多为年轻欲仕进之词人。这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词人经历复杂的反映。经历过甲申鼎革的词人,真正体会过人生世事之艰;生计无着、入仕无门的词人即使生活在康熙“盛世”,也有惶惑、惊悸、失落,感叹人生,怀疑社会。

三、隐遁:自我抚慰的心音

郁闷与叹世未能使秋水轩唱和词人形象强硬。他们努力消解内心苦闷,使内心冲突趋于缓和,表现为儒家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行为规范。人生失意,只有通过“藏”来自我抚慰。于是,秋水轩唱和的词人们经历了现实的种种挫折后,不约而同地萌生出了避世疗伤心态。

曹尔堪京师复官失败,返乡时,有首《贺新凉·张湾将发……叠元韵谢别》:

帆影舒还卷。放兰桡,绰乎余裕,谁留谁遣。桑柘垂檐禾亩,南国霜融露泫。邻屋采一筐秋茧。更把纶竿临野渡,水痕收、沙嘴寒潮浅。团扇洁,待时展。著书敢以才名显。爱渔村,莼肥茎滑,橘殊形扁。宋鹊韩卢空发,纵愧杀?车载犬。狡兔尽,淮阴萱免,祖帐东郊真达者,赠珠玑,字字华而典。西蜀锦,巧裁剪。

他已趋于平静,退路就是返乡隐居。他设想“纶竿临野渡”为返乡后的生活;怀念家乡的田园风光;把著述等身作为今后人生理想。不过,在打算诗酒歌赋的优游岁月背后,还是难掩沉痛,用韩信“兔死狗烹”典故,暗寓为清廷效力后被无情抛弃的悲凉。他的隐遁是人生失落的消极避世。

许多人归隐心态同曹尔堪相似。如徐倬,入仕理想不能实现,他欲学庄周,淡泊名利,清高自守:“任逍遥、庄周蝶化,濠梁鱼遣”(《贺新凉·自遣》)。王豸来,在《贺新凉·檗子先生以镜阁新词见赠答之》:“回忆西湖螺黛好,如隔武陵鸡犬。且归去,离愁顿免。布袜青鞋堪寄傲,尽六桥,三竺容吾典。”人生失意,故乡静谧的田园情结缠绕心间。

曹尔堪、徐倬等人心迹类似,希望摆脱尘世的压抑与烦恼,寄托于青山野壑之间。这种淡忘于江湖的回避心态,是现实面前的自我退让和自我解脱,是传统文人“用行舍藏”人生观的流露。

秋水轩唱和中,部分入仕之人,也有消极避世的心态。汪懋麟,康熙六年进士,秋水轩唱和时,在京师居官中书舍人。相比科场蹭蹬之人,他新贵才俊,理应意气风发。然而,汪懋麟却有归隐之心。在《贺新凉·寄栎园先生》中云:

日与时舒卷。曷归乎江山啸傲,诗书消遣。岭峤风烟俱历尽,往事思量垂泫。悟宦海、沸汤投茧。公说生还原偶遂,笑世人,欲役心真浅。

山林钟鼎俱尊显。放闲情,棕鞋穿破,角巾折扁。煮石舂泉供晒药,炼得云中鸡犬。况女嫁,男婚都免。且喜眼中无俗物,小楼边,图画兼经典。丘壑在,不须剪。

他看透仕途,认为宦途险恶,把归隐山林与钟鸣鼎食地位并列,希望过诗书啸傲、闲云野鹤的生活。如此沮丧、盼望归隐的文字倘见之迁客谪臣,已足移人心魄,怎么会出自“新贵”汪蛟门之手?

其实,汪懋麟不是掩饰做作,与康熙十年左右其他文字心态一致。作于同年的《秋水轩唱和词序》云:“自余居京师一、二年间,毕冗困郁愁病相仍。笔砚焚弃间,有拈弄不过吟秋之蛩,与冷风坠叶相倡答。”当时汪懋麟身体羸弱,心情抑郁。因为生病缘故,本年还纳姬冲喜。

主要原因在写于同年的《与黄继武书》:

仆起自田间,由诸生取科第,不过五六年,在寻常之人,亦自谓足矣,不知士君子立身行道,不见于朝廷,则施于郡邑。二者既已坐失,乃低眉屏气,自逃于清闲旷散之地……{12}

自进士及第选官中书舍人后,汪懋麟十分不满,因为中书舍人是闲职,既不能登天子堂,辅佐政事,也不能为地方诸侯,施政一方。

自去年五月,仓皇北走,寄食友朋,忽忽一载,忧愁已深……昨家书来云,大水之后,米贵薪断……仆家有老亲,年八十余矣,妻孥嗷嗷,日营糜粥,穷阴积雨,莫能炊烟。……仆素性豪荡,喜酒好客,不耐冷寂,自来京师,百事拂逆,意绪枯槁。{13}

家乡遭灾,妻儿老母不在身边,没有知音好友,诸种事端,“百事拂逆”,即能明了汪懋麟对现状不满,自觉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境界。

身居高位,备受尊崇的龚鼎孳也渴望过上田园生活。他的渴望归隐与前面曹尔堪、汪懋麟情况不同,他长期囿于宦海,起起落落,置身窠臼,偶尔厌倦官场,为自己寻找一块轻松心灵的乐园。他在《贺新凉·青藜将南行招同檗子、方虎……集雪客秋水轩,即席和顾庵韵》中说“虾菜梦、年年难免”,表现他逃脱樊笼、回归田园的渴望。

结 语

严迪昌在论及秋水轩唱和词时说:“唱和篇什中所激射的莫名的悲凉与惆怅、难以言传的郁积极其显然。”{14}词人们心中郁积难消的块垒,流露出的悲凉情调就是词人郁闷、叹世、隐遁的心态。这种心态具有时代的普遍意义。康熙年间,士人虽然逐渐认可清朝的统治,但明清甲申之变,顺治以来的“科举案”、“奏销案”等大狱迭起,再加上连年战乱,野有饿殍,至于文人命蹇,科场遇挫,士人心有余悸。家世的败落,生活的不济,前途的渺茫,一种无法解脱的苦闷成了秋水轩唱和的主导情绪,点染上时代色彩。这种苦闷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文人那种否定社会、怀疑自我的叹世心态。由于叹世嘲弄心态的驱使,一部分文人便逐渐衍生出遁迹山林以麻醉身心的隐遁心态。

秋水轩唱和词人,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流露的心态有其共性。这种心态,表面是一个小群体的共同心态,实质上反映出清初文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错综复杂的心态。

①⑥{12}{13} 汪懋麟. 百尺梧桐阁文集 [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②④ 曹尔堪等. 秋水轩唱和词纪略.秋水轩唱和词二十六卷[c]. 清康熙十年至十一年遥连堂刻本.本文引词作除注明外,均选自该书。

③{14} 严迪昌.清词史[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⑤⑧⑩ 施闰章. 学馀堂文集[a].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第438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⑦ 王士祯.王考功年谱[a].年谱丛刊[z].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⑨ 王熙.宋琬墓志铭[a]. 钱仪吉.碑传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前方曹文轩篇5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词人。他的这首《南乡子》作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其时作者正在镇江知府任上。同一时期的另一首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与此词对参。

辛弃疾少年时代即勇力、胆识过人,他“目光有棱,背胛有负”(陈亮《龙川文集》卷十),他曾利用赳燕京(今北京)参加科考之机暗地考察金国的山川地形及武备情况,以备日后起兵恢复中原之用。二十二岁时在山东聚众起义,参加了耿京的抗金队伍,亲手杀死叛徒义端和尚,并曾率领五十骑突袭济州,把拥有五万兵马、杀死义军领袖耿京的叛徒张安国缚置马上,还号召上万士兵,长驱疾驰,投奔南宋。然而南归四十三年,他竞有二十年间被统治者弃置不用,闲居乡野。其他时间大都辗转于地方官任上。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全才,曾经浴血疆场,毕生都在为恢复中原而热血沸腾,奔走呼号,积极行动的人实不多见。然而在投降派把持下的南宋,他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宁宗时外戚韩侂胄当权,这时北方的蒙古族势力大增,金国之势开始衰微。韩侂胄欲趁此机会兴兵北伐,建立个八的“盖世之功”,因此才起用了一向力主抗金的辛弃疾。稼轩虽然认为金国必乱必亡,但又认为南宋现有力量尚不足以战而胜之,因而应作长远的打算和准备。事实上他在镇江知府任上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北伐准备工作。然而急功近利的韩侘胄任用辛弃疾不过是利用他的名望,壮大个人的声威,哪里听得进辛弃疾的主张。稼轩痛感南宋王朝抗战不得其人,因此才借登楼临远之机写下这首词。后来韩侘胄仓促起兵北伐兵败被诛的事实也证明了稼轩预见的正确。

南乡子,词牌名。源于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其单调始于后蜀欧阳炯,双调始于南唐冯延巳。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为词题。京口,即今之镇江,孙吴一度建都之所。北固亭,亦日北固楼,在镇江城北面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为登临胜地。

上片借景抒怀。首二句点明登临的地点及目的。镇江在长江之南,与江北的扬州遥遥相望。当时宋金的分界线在淮河一带,在江南是根本看不到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的。首句这一问该倾注了词人多少故土之思!南归四十三年,被金人占领的北方令他魂牵梦绕,而现在登高临远所能见到的仅仅是北固楼一带的满眼风光而已。首二句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及神州陆沉之痛已溢于言表。这与他早年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所表达的“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的不能收复中原的痛苦与焦灼感情是一致的。后三句,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感喟,紧扣“有怀”的题面。悠悠,长久之意。就在这东南形胜之地,由三国而至东晋宋齐梁陈,一幕幕兴胜衰亡的人间戏剧次第上演,然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切都消亡了,只有眼前的长江之水‘不舍昼夜”,滚滚东流。词人化用了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次韵前篇》中的“长江滚滚空自流”的诗句,既写出对时光流逝、时世变迁的万分感慨,更写出词人恢复中原大业不能完成而空度时光的痛苦与无奈。

下片吊古伤今。过片两句赞扬孙权的才能与功业。年少,指孙权。万,指很多人。兜鍪,头盔,此代指士兵。孙权十九岁即继承父兄基业,统辖江东地区,并以不断的军事斗争来巩固其对江东的统治。三、四两句承接上文,作进一步的渲染。用历史事实,进一步颂扬孙权的非凡胆识及业绩。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曹操后来统一中原地区,雄踞长江以北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说声威不可一世。而刘备以皇叔之名享誉天下,深得人心,占据川中要害之地,又有卧龙诸葛亮的辅佐,势力亦不可小觑。词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将孙权与当世的大英雄曹、刘相提并论,认为只有曹、刘才是孙权的真正敌手,其他形形的诸侯均不在话下。歇拍“生子当如孙仲谋”,仍用历史典故,表面似在赞扬孙权,实则暗讽南宋王朝抗敌不得其人。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记载:“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行五六里迥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杖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可见曹操对孙权的用兵布阵颇为欣赏,所以才希望后辈人能像孙权一样。刘景升,即刘表。在曹操大军南下攻克荆州之后,刘表的长子逃走,次子刘琮投降。所以曹操才称他们为猪狗。作者在词的最后运用这一历史典故,大有深意。他满腔热忱地赞扬孙权,言外之意是当代缺少像孙权这样的抗战人才,而南宋王朝的当权者及韩侘胄之流不过是猪狗一样的人罢了,哪里担当得起收复中原的重任呢?这与他在同一时期写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首二句“(干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说当代缺少像孙权这样的抗战派人物。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稼轩真的那么欣赏孙权吗?他在给皇帝的奏折《美芹十论·自治第四》中说:“臣以谓吴不能以取魏者,盖孙氏之割据,曹氏之猜雄,其德本无以相过,而西蜀之地又分于刘备,虽愿以兵窥魏,势不可得也。”这里稼轩分析了孙权不能吞并魏的主客观原因。他认为,孙权只知道割据江东,目光短浅,是其不能克魏的主观原因。可见他对孙权的评价并不甚高。那么他晚年写的两首词为什么那么热烈地赞美孙权呢?其实这不过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而已。

据《宋史·辛弃疾传》记载:“咸淳(南宋度宗年号——笔者)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辛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祜(宋恭宗年号)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这段记载颇带神异色彩,其真实情况今天已无从确考,也许不足取信。但至少可以说明稼轩一生恢复中原之志未能实现的抑塞不平之气是至死不变的,也说明他的爱国思想社会影响的深远。这与其词所表现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前方曹文轩篇6

摘 要:《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品,历来以抒写了诗意的的成长而备受推崇。文章在这些成长故事之下发现了作者的成长哲学——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形而上意义的追求。在这两种哲学意识关照下,他的作品除了给我们以情感的慰藉之外,更启发我们对生命进行严肃的思考。

关键词:曹文轩;成长;悲悯情怀;哲学意义;

《草房子》是曹文轩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1997年面世以来,历久弥新,10年来畅销不断,各种版本至今已印了60余次,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因为因为它里面有一个真实而美丽的永恒主题——成长。书中的成长总是美丽与痛苦的胶合体,期间有童年生活的简单温馨,青春世界的纯净自然,也有在成长的蜕变中撕心裂肺的痛苦和不断寻找自我的迷茫。但不管是美还是苦痛,掩藏在着复杂成长背后的是作者鲜明的成长哲学——悲悯意识和形而上的意义追求。

悲悯意识是曹文轩一直坚持的,他说“悲悯情怀(或叫悲悯精神)是文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我以为,任何一个古老的命题——如果的确能称得上古老的话,它肯定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1因此他在书写少年成长中所面对各种形式的苦难,习惯以悲悯的古典温情、哀而不伤的笔调,淡淡地叙说着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另外他试图在古典形态的作品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以古典的悲悯救赎情感淡漠的现代社会。

曹文轩将悲悯情怀带入成长小说的创作的母题中,可以说真正发现了成长小说应有的品质。在他看来,具备成为经典可能性的作品,三个纬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具有道义感;第二,文学应该具有审美功能;其三,就是悲悯情怀。其中悲悯情怀是他最为关注的,他认为“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这是正当文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情怀,也是以上两点的底色”2。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悲悯情怀不仅仅照耀到那些善良温和的主人公身上,也照耀到那些遭受歧视与冷落的卑微个体身上,甚至投放到那些丑陋与变态的畸形个体上,从而使作品本身有了一种天然的感动人的力量以及牵动人的哲思。

《草房子》令人心颤的美与感动正是源于作品背后浓郁的悲悯情怀,这种情怀使读者和书中的人物既亲近又遥远,亲近因为他们的经历以一种普遍性关照我们曾经的成长,而遥远却是因为我们在旁观他们的苦难时,对他们的苦涩的成长产生悠远的同情。回归到作品进行探讨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将人物置于种种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之中,以一种对人命运的一种终极式关怀、一种平和的态度直面生命的本真,从而产生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剧感 ,一种感人而又悠远的悲悯情怀。

脾气怪异的秦大奶奶与油麻地小学的对抗,这是人与人的矛盾。这里的对抗没有拔剑驽张的战斗气息,没有至对方死地的恶毒意愿,仿若只是一场充满乡村逗趣的玩笑。孩子落水,秦大奶奶抛下了固有的矛盾,下水救人,双方开始达成一种善意的和解,尤其在秦大奶奶为保护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而溺水时,她获得了所有师生的敬意,那种人与人的冲突和温柔化解足以让任何悲悯的情感产生!家道中落的杜小康面临的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他优秀而骄傲,但生活的洪流却把他卷入贫穷和苦难,固有的尊严和优越使他无法面临辍学的现实。开始他用无所谓消极对抗,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但在和父亲放鸭之后,孤独,艰难,风雨使他逐渐成熟,获得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战胜自我,放下虚荣,接受现实,不卑不亢的努力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谛。顽皮桑桑面临生死的危机,这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是亘古恒久,死亡也是人类战胜不了的天敌。当桑桑被以为患上了绝症时,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年却以一种洞达情怀,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并以微弱的力量爱着这个世界。他对死亡对死亡的未知与好奇、 无助与迷茫, 读来让人心动 ,悲悯从中而来。

在悲悯意识的表达上,曹文轩选择用了苦难作为载体,但始终以一种哀而不伤的笔调进行叙写。他认为“文学没有理由夸张痛苦——如果说,文学可以夸张所有,却惟独不可夸张痛苦。因为夸张痛苦是一种‘撒娇’行为,一种缺乏足够承受能力的表现。若大而言之,甚至可以说:它反映了一个民族面对苦难时所显示出来的素质。”3所以,在面对各种形式的苦难时,曹文轩更多的时候惯用散文和诗一样的笔调抒写至纯至美的人性和人情,哀而不伤的笔调淡淡地叙说着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生命,让读者从自我阅读中感悟到作品背后的悲悯情怀。

曹文轩作为一个生活于现代的作家,他虽然向往古典美学,但作品里却蕴含着丰富的形而之上的哲学意义。他说“我的古典风格恰恰是一位现代主义者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因为在我古典的美感表达里,同样思考着‘恶’、‘荒谬’、‘欲望’等现代主义作家们思考的问题”他早已清醒的认识到“对存在进行终极追问——文学走向形而上,已成趋势。”因此他的作品里总是透出深刻的哲学思考。他试图通过在简单而纯美的田园世界,一群孩子普遍而个性的成长,捕捉到隐藏其后的深层的、更具普遍意义的世界的本质。因此他强烈反对因成长小说的阅读对象是未成年人而放低标准,只对一些表面现象——普通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伦理问题进行低劣的叙述。“给孩子写书的人,别忘记一个责任:你的文字不仅仅是对孩子阅读水平的顺应,同时还是对孩子阅读能力乃至对孩子叙述、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的提升。其实你不必装小孩。”4虽然有些尖刻,却很直接的表达了他在创作中对文学更高意义的追求。

《草房子》作为他一步现实性较强的作品,但里面已有很多形而上意义的命题。对于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叙说,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的刻画以及永远的流浪的精神状态的描写就成了其小说的内核。少年细马来到油麻地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与人沟通,即使很努力越没办法让人明白“细马终于明白了:他被扔到了一个无法进行言语沟通的世界。他焦灼地看了看几十双茫然的眼睛,低下头去,忽而到了一个哑巴才有的那种压抑与孤单的心情”5这是群体之外的无边的孤独。另外秃鹤与同学之间,秦大奶奶与学校之间,桑桑与纸月之间,等等,这些人物心中都暗含了一层厚厚的隔膜,这种隔膜给人的心灵带来痛苦和伤害,使人陷入永远孤独的境地。

人始终处于被捉弄的命运这是现代文学一直探讨的问题,因此对命运偶然性的叙述是书中另外的一个重要命题。杜小康的命运是个偶然,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一贫如洗,一个高傲的少年坠入了生活的深渊;桑桑的命运是个偶然,一场看不到的疾病,让一个平凡普通的,处处彰显着生命的力量的男孩陷入了死亡的边缘;蒋一轮和白雀的爱情悲欢离合是个偶然,一封信的意外误传,改写了两个人共同的命运,一份两厢情愿的爱情却注定不能在一起。对于这些永在的“偶然”,人应该如何行动?“曹文轩的选择是以古典的悲悯和美感来解决现代性的困惑。”6即以美激发起人内心最强劲的生命力,对抗苦难,反抗平庸。杜小康在遭遇了家庭破产的变故后,但在油麻地暴风雨、芦荡、鸭群、疾病、债务的教养下,最终艰难地站起来。命运可以将他变成没有文化的精英知识分子,却不可以让他的精神屈服。在不可改变,不可预测的命运面前是焦虑、逃避还是奋起还击?小主人公们无疑选择了后者。

为了给作品赋予形而上的意义,作者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包括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整篇象征。这些手法不仅加深的小说的审美内蕴,而且为读者渲染了情理共融的美好意境,使小说具有了诗化小说的特征。《草房子》是作者貌似比较写实,但确实运用了很多象征手法,像秦大奶奶的苦艾,象征着她苦涩的命运以及和油麻地小学连绵的“斗争”;杜小康家的红门,象征着他家的繁荣与衰败;温幼菊的“药寮”则象征着身体的疾病与精神的超越。然而最具象征意义的作品莫过于他的《根鸟》少年根鸟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高大的银杏树下,一个瘦弱娇小的女孩紫烟哀伤地望着他,期盼着他的救援。为了这个梦,十四岁的根鸟毅然离开了父亲和家乡,走向了艰辛的寻梦之路。在这里“梦”和“路”无疑具有象征意义,“梦”象征着人类未知的美好世界、美好理想,而追梦之“路”则寓意着追寻理想的历程,而故事中板金先生的追梦之旅更是把这种象征意义推向了极致。

我们应该始终注意到,曹文轩的对作品形而上意义的追求并不像普通现代性作品那样对世界本质进行赤裸裸的丑化抒写,而是在古典形态的作品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以古典的悲悯救赎缺乏情感的现代社会。或许可以说,曹文轩正是以古典的梦境般的“温馨与温暖”关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创造了一种既注重审美情感,又不薄思想的文学形态。

前方曹文轩篇7

关键词:回归;儿童;生活;习作

当下,作文教学中往往带有社会的、教师的思想,使儿童作文内容程式化、形式单一化、主题深刻化、语言成人化,儿童作文渐失丰富多样的童真、童趣。儿童最好的作文应是其天性的表露,是儿童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的真实表现,是纯真的没有琢痕的语言表达,表现了儿童独有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阅读――丰富儿童经验

每带一个中高年级班,我都会向学生推荐儿童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一走近作家:“曹文轩写过《草房子》《细米》《红瓦黑瓦》等儿童小说,他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盐城人。”通过上述介绍激发学生对作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勾起学生“老乡情怀”,潜意识中拉近了学生与作家的“心理距离”,也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二走进作品:利用阅读课,师生共读,引导孩子发现与自己生活对接的有趣的事例,师生品读。三尝试配画:给这些故事情境配画,丰富孩子的体验。四体会“成长”:《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作家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电影《草房子》首映式上说:“桑桑所做的坏事都是我做的。”其实我们都做过那些“坏事”,只不过这些过程的表现形式、造成的后果、影响程度及其价值有待我们“再发现”罢了。

学生在品读“内化”《草房子》的基础上,关注自己的班级生活,写出了诸如《三个男生与两个女生的故事》系列“成长作文”;关注身边的事:《开学小记》《今天开家长会》《整理书房的快乐》、妇女节关心妈妈的《今天我洗碗》《给妈妈一个惊喜》;曹文轩来我校讲学的《走近曹文轩》《曹伯伯,您好》《我见到了“桑桑”》等等。这样将读书与学生生活对接,激发了阅读兴趣,也提高了孩子关注生活、抒写生活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认识、发现其价值的过程。

二、交流――丰富生活认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自我认识不断发展,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生活经历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我利用每节课前的三分钟引导孩子描述自己的见闻,描述时,可以讲讲自己的感受。如一个孩子升旗时感受的风:

今天升国旗,来到操场,操场上的风很大。我感觉风一大,国旗就抖的越厉害,而且上面的五角星好像也少了一颗;风小时,国旗就抖得慢一些,上面的五角星也就能看清楚了。种植园,那里的枯枝枯草,只要大风一吹,它们便大摇大摆地相互撞在一起,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而风小时,它们就会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你看,风也是个演奏家呢!秋风迎面吹来,一阵凉意让我不禁裹紧了衣衫。身上的热气也被风吹走了。如果我们迎着风走,我们的衣服会被吹得鼓起来。风真的很神奇!

通过这种交流,让孩子们相互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对生活经历的认识。

三、评价――引领价值取向

平时的作文品读、评改中,老师们往往关注好作文,并用好作文当范文在班级里读,让孩子借鉴,以达到让更多的孩子写出这样的作文来,其实真正目的已转换成“用好作文的标准”要求学生习作。正是这样的做法,导致老师们忽略了作文“达标”的基本要求。苏教版三上第一次习作要求有这样的表述:“习作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因此,教学内容应该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关联起来,这样才能打通教学与孩子学习的通道。作文的品读、评改应该紧密与作文要求关联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达标”的教学效果。笔者的一次主题“教师节”作文教学,是建立在刚刚发生的,是学生真实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是学生真实的经历。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刚刚发生的事,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在作文指导中,我引导学生讲述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接着请孩子读自己的作文,引导孩子关注作文中哪些是“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并考虑他是怎么做到连贯的表述。我将作文分为优秀作文、达标作文、不合格作文。其实,达标作文、优秀作文都达到了这次作文的基本要求,即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不同的是,优秀作文的用词更准确,语言表述更明晰。在指导“达标”作文的孩子修改时,可以在用词准确及连续表达上给予指导即可。对于“不合格”作文的孩子,就要指导孩子弄清作文的基本要求,哪些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被遗漏,把这些写下来可以了。评价过程应该是思辨过程,老师应该在倾听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辨明语言表述中“哪些是正确、准确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不准确的表述及该如何修正”。

习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围绕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应该是习作亘古不变的总要求,这也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习作要求。我们应该用作文的基本标准来要求孩子习作,这样更有利于让孩子掌握习作技能、满足孩子的习作信心,也更有利用引导孩子回归生活的本质。

儿童化作文的要求是使作文回归儿童的生活,使作文充分体现儿童的生活,而不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的习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体会儿童独特的体验和儿童化的语言,真正解放儿童的手脚,让他们写真话,写出自己的话。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走进曹文轩的纯美世界[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2]王栋生.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J].人民教育,2008(5):32-36.

前方曹文轩篇8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11年春。由清末廪生,本地人张赞臣(字朝相)历经三年,行程几百里艰苦劝学、募捐,在怀柔区古文庙处兴办的高级小学堂——文庙小学,即现在的怀柔一小前身。小学堂初建只占文庙四间,由当时较有影响的人物刘庆堂任堂长(现称校长)。

刘庆堂(1845年—1929年),名永瑞,字庆堂,号辑五,怀柔河防口村人。他少年时就读于县学,后考中“秀才”和“贡生”,曾在国家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学习,被任命为“教瑜”(管理一县武官和文庙奉祀的官员)。刘庆堂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为怀柔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怀柔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刘庆堂的一生,是教书育人的一生,更是歌咏怀柔美好山水的一生,著有《竹桐轩全集》九卷,创作诗、词2000余首,今存1123首。他在《竹桐轩诗集》自序中说:“忆自甲申岁,设帐于昌平属之口头村曹效先宅,授徒数人,皆其弟与子侄辈也。初学诗文,课读之余,逐日无事,唯以赋诗破闷而已。嗣后学中功课渐增,外附课徒亦众,日间遂无暇及此。”这段话是刘庆堂回忆自己于清光绪十年,在口头村曹效先宅设讲坛教馆,教授生徒的情况。开馆之初只是教授曹家兄弟子侄,后来渐渐地“外附课徒亦众”,还包括了本村他姓或邻村的生徒,弟子众多。

刘庆堂喜欢孩子,爱看儿童的“白打戏”,喜欢和生徒一起放风筝。他在诗中描述:“一线牵连到碧空,飞腾且喜趁春风。儿童几个齐翘首,高傍云霄向日红。”“朝来烟火禁风城,门上家家插柳旌。几个儿童闲百打,萧声吹处卖锡红。”由此可见,刘庆堂不仅重视学生的课业,还注重和学生一起嬉戏,增进师生情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刘庆堂不但是位儒雅的学究,也是位浪漫的诗人。他来馆后的第二年夏天,就在院子里种竹数竿,次年六月栽桐两本。竹自红螺寺移来,桐则由山东省带至,并为学馆取了个很雅致的名字“竹桐轩”。一百年后的今天,虽然竹桐已然不存,可当人们走进那古香古色的幽静院落时,刘贡生带领生徒诵读四书五经的情景跃然眼前。

刘庆堂久在曹馆教书,教授之余常去邻村看戏,或骑驴溯河登临圣泉古寺,一次次被圣泉美景折服,一首首诗词从内心迸发而出。圣泉寺因“九龙缠绕”而禅意古幽,圣泉山则因刘贡生诗词而尽显灵秀。今天,我们可以遥想那位清末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傍晚,自圣泉山顶寻径而下,吟诵着“山谷崎岖小径遐,芳林深处少人家。桃源古寺参禅后,踏遍红雪万朵斜”的诗句时,其精神境界将是何等的丰富而释然。

人文苑囿,翰墨书香。当年的文庙小学旧址早已不复存在,但历经百多年至今仍矗立在那里的圣谕碑、虬枝苍劲的古槐依然在向每一位过客述说着百年间坎坷的教育历程。回望历史百年,我们不能不对百年前那段艰辛的创业历史,以及那个奠基怀柔新教育的地方名儒产生深深的敬意。

上一篇:光棍节语录范文 下一篇:感恩老师手抄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