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书法范文

时间:2023-10-08 01:38:59

兰亭序书法

兰亭序书法篇1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1首,并聚诗成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

《兰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如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以后他多次重写,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这部作品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但是,就是这件“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书法极品,直到如今,其下落仍然扑朔迷离,令人无法不惋惜。

何延之的《兰亭记》中曾说过,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寻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余兴来时临摹揣度,体会其笔法兴意。领略其天然韵味之后,便珍藏身旁,唯恐失却。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王羲之的真迹。

虽然收藏王羲之墨迹不少,但始终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真本。太宗每想到此,便闷闷不乐。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小心翼翼地保管它,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对乃祖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让乃祖的书法万古流芳。

智永年百岁乃终,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珍藏在卧室屋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当李世民获知《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后,兴奋不已,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c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

萧翼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动声色地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犹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辨才见萧翼不信,就决定让他开开眼,从屋梁上取下《兰亭集序》真迹给萧翼观看。

萧翼仔细察看了一番,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只见他脸色一变,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萧翼智取《兰亭集序》有功,李世民朱笔钦点,提升他为员外郎,加五品,并赏赐给他银瓶、金缕瓶、玛瑙碗各一只和珍珠等,又赐给他宫内御马两匹,并配有用珠宝装饰的鞍辔,宅院与庄园各一座。

对将《兰亭集序》秘藏起来不奉献给他这位当朝天子的辨才,李世民开始时还生气,冷静后又考虑到辨才年事已高,不忍处罚之。数月后,赐给辨才锦帛等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下敕书让越州都督府衙代为支付。

惊魂未定的辨才得到这些赏赐后,不敢将它们归为己有。他设法将此赐物兑换成钱,用这些钱造了一座三层宝塔。辨才因受惊吓与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奉在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

那么,唐太宗死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又到了哪里呢?

史书记载: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兰亭集序》在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把昭陵盗了。史籍记载:“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李世民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盗墓者进入昭陵的地宫后,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两百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

但在温韬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集序》,而且此后亦再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一些史学家认为,温韬盗掘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的清理,故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一更为隐秘之处。

学界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兰亭集序》并没有随李世民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了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乾陵之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唐太宗死时,并没有提出要将《兰亭集序》随葬,而是将《兰亭集序》交给了同样喜爱传世艺术品的儿子李治。

李治是李世民第九子,贞观十七年(643)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即位。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驾崩,葬于乾陵。李治临终前在病榻上遗诏,把生前喜欢的字画随葬。因此,在《兰亭集序》失传之后,就有人怀疑《兰亭集序》并非随葬昭陵,而是被藏在乾陵。

唐代皇陵有十八座,据说被温韬挖了十七座,唯独挖到乾陵时,风雨大作,无功而还。在唐之后,再没有人见过《兰亭集序》的真迹,这也使更多人相信《兰亭集序》随葬了乾陵的说法。

兰亭序书法篇2

关键词:书法艺术;艺术作品;兰亭序;创作;怏然;快然;直谏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Feasibility of Chu Suiliang's Adapting "Yang Ran"

ZHENG Fu-zhong

《兰亭集序》最早见录于《晋书•王羲之传》,

其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之句为后之官修史书所沿用。

独“快然自足”之语,于历代摹刻本中,多为“怏然自足”。孰是孰非,为何唐宋季鲜有论及者(可能当时这是个常识)?

2007年,清华大学吴迪等对《四库全书》进行了全文检索,检索到原文或引用原文的情况共25次,均为“快然自足”。吴文称:“但除此之外的各时期摹本体系中,书法家们一直坚持着‘怏’字。官修史书必是‘快然自足’。”

案,兰亭八柱第二本,传为褚遂良临本中,

作“快然自足”。明王铎及傅山临褚《兰亭序》均作“快然自足”,欧阳询楷书《兰亭记》亦作“快然自足”。

褚遂良临摹《兰亭序》明王世贞藏本、陈鉴藏本与清梁章钜藏本均作“怏然”。

然《晋书》为唐太宗诏令撰修,始于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历时两年之余,共纂130卷。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等为监修。由于唐太宗推崇王书,试图通过官修史书制造舆论,故亲撰《王羲之传》,

照常理不会出现如此谬误。又,关于唐太宗获取《兰亭》的过程,启功列三种说法,

足见唐太宗得《兰亭》之不易,后命冯承素等人勾摹数本,以赐太子、诸王,可见其十分珍视《兰亭》,当时必定轰动朝野,则诸臣亦不敢出错。

吴文列出了传世《兰亭》诸本中“怏”字图片(图1),并试图从读音上寻找答案,以“怏”、“快”形虽似而音异,“能够混淆的几率很小很小”而不了了之。案,传世《兰亭》多为摹本,即便是临本,亦与后世说唱文学不同,且《兰亭》以文本相传,与音无碍,不必深究。又《兰亭》区区数百字,不比抄写千言经文,何至疏忽?图1

“快”、“怏”究竟哪个源自真本,为何又分流至今呢?我们先来看二字意义有何不同。

《说文》:

快:喜也,从心声。

怏:不服怼也,从心央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

快:喜也,引申为疾速,俗字作。心声。

怏:不服怼也。按当作不服也,怼也。怏,盖倔强之意。集韵于阳韵曰:怏然自大之意。考王逸少兰亭序曰:怏然自足。自来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学者知之。周亚夫传曰:此鞅鞅(案,“鞅”通“怏”)非少主臣。

案,段氏释“怏然”为自大之意,且言《兰亭》应以“怏然”为是。《现代汉语词典》“怏”字条下载“怏然”:①形容不高兴的样子:怏然不悦;②形容自大的样子:怏然自足。未载“快然”词条。

《汉语大词典》释“快然”为喜悦貌,并举“快然自足”条。然未收“怏然”条,于“怏”字下引《战国策•赵策三》:“辛垣衍怏怏不悦。”

(案,所举《战国策》一例印证了“怏然”在先秦有“不悦”之意。)《新华汉语词典》载:怏然:①心里很不高兴的样子。②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

《新华大字典》载:怏然:①不高兴;不满意:怏怏不悦。②自高自大的样子:怏然自足。

《汉语大字典》载有“怏”字平声条,注引《集韵•阳韵》条曰:怏然,自大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怏然”条下注“怏”为去声:①不高兴的样子,如怏然不悦;②自大的样子,如怏然自足。

《辞源》释“怏然”:不服气,不乐意。

案,“怏然”有两层意思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读平声或去声或可再论,并无大碍。我们要重点关注“怏然”的两曾意思:①自大;②不高兴。

此二解争议最大,而后者似乎于理不通;若作“自大”之论,“怏然自足”当亦可通,然置于《兰亭序》文中,则另当别论。张文称:“‘快然自足’(欢乐高兴,自我满足)显得更妥当,然用‘怏然自足’(自大自足)来连接上下文,也是讲的通的。还是得尊重原字‘怏然’为妥。”

吴文则认为:

“怏然”有两个含义:一,形容不高兴的样子;二,自大的样子。若是“快然自足”,表面上看起来更容易理解。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地方:原文虽是“欣于所遇”,但接下来是“暂得于己”。“欣于所遇”如果还能“得于己”,为我所有,则可为人生得意,得意便容易忘形,即便是“暂得”,也可以获得一时的自大。但稍纵即逝的“暂得”是一种人生不幸,命运也在这种不幸中不自觉地“老之将至”,这就是“怏然”的另外一个意思。……“怏然”具有的两种释义恰恰反映的就是王羲之当时复杂的思想状态。

案,《兰亭序》的感情基调是由喜转悲,分界点便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一句。所以“欣”者,因有“所遇”,且“得于己”,“欣”字便是“然自足”的注脚。以其“欣于所遇”,所以不觉忘怀,情系之间“不知老之将至”。所谓“暂得”者,皆因“欣”而愈发觉短,非指“短暂拥有”即逝,否则又何待“所之既倦”呢?故“怏然”作“不高兴”讲时,实与“自足”抵牾,与文不合;“怏然”作“自大”讲时,虽“怏然自足”可通,然与文意不符。《老子•俭欲第四十六》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常乐,实与“然自足”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处若为“怏然”则较“快然”大煞风景。

然吴文引入了一则材料,即1908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敦煌获取了万余件敦煌文书,就中包括一份后来编号为伯2544的《兰亭集序》民间抄本(图2),从中可见“怏然”字样。并述《兰亭墨迹汇编》载:

图2

此唐抄本远在《晋书》刻本之前,《晋书》中“怏然”的“怏”作“快”,根据这个抄本可以看出这都是后来的传讹。

案,吴文并未提及该唐抄本的具体年代,故该抄本的底本便是个疑点。若所据为入唐宫前《兰亭》本,则以唐太宗九五之尊觅得尚颇费周折,民间怎能轻易得见?待《兰亭》入宫之后更非常人可以得见。观此抄本笔迹潦草并且一改《兰亭》本来章法,且“修禊”二字作“修契”,“所”字出现多次均与《兰亭》本来写法有出截然不同,此本或为背临,亦未可知。然终归旁证了《兰亭》在唐有“怏然”字条一说。但最近冯承素墓志的出土却明确了一个事实,即冯氏祖上官职不大,他得以入仕主要因为“临古法奉进宸闱”,奉敕摹《兰亭》时年仅十九。

初入宫廷,位卑官轻,做事专谨自不待言,所以冯承素摹本《兰亭》应该是与真本一致的。那么《兰亭》第二柱作“快然”又如何解释,究竟是谁改写了呢?吴文只言《晋书》为“千古之误”的源头,但并未细言何以官修本《晋书》会“误”,另与官修本同属者尚有传为褚遂良临本的《兰亭》第二柱。

是谁改“怏然”为“快然”的呢?笔者以为最具可行性的是褚遂良。张文以为可能是房玄龄等,也可能是褚遂良:“在传为褚遂良临本《兰亭序》中,当他将‘怏’字第四笔想临成一个短竖时,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个‘快’字,他迅速改变了方向,向右横画而折。”

案,太宗得《兰亭》如获至宝,置之枕边把玩,又命冯承素、赵模等人勾摹赐予重臣。太宗如此重视,想必褚遂良等不会对《兰亭》陌生,试看褚临本中“外”字改“因”字处、“于今”改“向之”等处,均原样临摹,何以转念之间“迅速改变方向”易为“快”字呢?值得注意的是,诸本大都遵循了《兰亭》本来的用笔特征,唯褚本(第二柱)不然:“快”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3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落笔第三笔收笔处即提笔外转(真本是内收),第四笔又一改诸家尖峰轻落的特点,重按作方笔后迅速提笔,第五笔又改作逆锋,且横画上仰角度较大,蓄势即收,未若他本作横式状,这一系列的动作恐非突发奇想,而是有意为之。尤其“快”字第四笔,落笔极重,笔者以为这正是褚氏强调真本《兰亭》的“怏然”字样的错误,警戒后人。“快”字第四笔乃是晋唐时流行的“节笔”,

同属者还有《兰亭序》24行起首“诞”字第二笔。这种笔法于褚遂良本人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图3)。细看褚本《兰亭》,发现用笔藏匿改动处不胜枚举,这正是褚氏用笔特征所在。然此本点画略显优柔,笔者猜测可能是后人仿本亦未可知。案,启功先生曾言褚本“字与米诗笔法相同,纸也一律,实是米氏自临自题”。

翁方纲《苏米齐兰亭考》卷四亦言“此则米老自临《褚兰亭》”。同时《翁考》还说:“米诗中‘昭陵’作‘昭凌’,‘怏然’作‘快然’,都分明是误字,或是米迹的重摹本。”条下启功注曰:“‘怏’字《晋书•王羲之传》作‘快’,但帖本无论墨迹或石刻,俱作‘怏’,知《晋书》是传写或版本有误的。”

(p33)案今褚本作“快”字样,或为米临,然断非米芾改之,否则《晋书》的问题就难以解释,米芾显然是认可这种改动的。《晋书》是传抄或版本问题吗?大概不会,此前已有述。

为什么说褚氏改写《兰亭序》最具可行性呢?试看《旧唐书•本传》载,太宗对魏征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以侍书,又谓:“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可见褚遂良深得唐太宗器重。魏征所以荐之者,所重不啻书耳,更以其善谏。清阮元曾言:“徵知褚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荐其人,非荐其书。”

所言甚是。褚遂良果然不负众望,“前后谏奏及陈宜书数十上,多采纳”。

如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欲封禅泰山,褚遂良谏曰:“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十年,臣愚愿加详虑。”太宗遂“寤(悟),诏罢封禅。”又,魏王李泰僭礼如嫡,群臣莫敢谏,褚遂良谏曰:“太子、诸王宜有定分。”

可见作为一个谏臣,褚遂良不仅名副其实而且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非同一般。贞观时,位极人臣,褚书因此也风靡一时,刘熙载《书概》称其为“广大教化主”,可见一斑。太宗的器重也使得他“鲠亮”不阿的个性得到了发挥。褚遂良以谠言劝谏深得李世民厚爱,成为李世民托孤大臣之一。唐太宗欲立魏王李泰为太子,褚遂良更是直谏不讳:“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

太宗废立有失,褚氏竟敢言其“大失”,军国大事有失他能冒死进言,何况《兰亭》有误!褚遂良之耿直不独于唐太宗一朝,至高宗时,公元655年武昭仪欲废后,褚氏“置笏殿阶,叩头流血”谏言,致武氏大喊:“何不扑杀此獠!”。

(P6598)则褚遂良耿直、敢言异声明矣,加之太宗喜爱,复褚氏出身侍书学士,精通小学,如此,则于《兰亭》中发现“怏然自足”之不当语,首先是可能的,其次是敢谏的。特赖太宗器重,故褚氏下笔改之当合史实。褚氏以后凡作“快然”者,恐所本皆出此处。米芾在其跋中未提及此事,大抵对此也是默认的。后来诸如王铎、傅山等对此已深信不疑,无需再论,故不曾见著。陈文言:“至于褚遂良的认识与房玄龄等人的认识孰先孰后,谁影响了谁却不得而知。”

今案褚氏不阿,落笔修正,正如谏太宗封禅,以其言之凿凿,太宗大抵亦以“快”为是,故允,不然《晋书》断不能悉改作“快然”。修书非比书札作伪,恶俗之人难能也,且官方史书有规模、流传有限,更非常人可轻易改动。同时,《晋书》中既全为“快然”,

图4也就排除了后人传写出错的可能。然崇王过甚的唐太宗还是命冯承素等原样模拓,此所以今世有“怏”、“快”之争。郭沫若先生曾言:“《晋书》所引《兰亭序》文本作‘快然自足’,‘快’字一般帖本都误成意义相反的‘怏’字。颍上本于‘怏’字旁分明有改为‘快’字的痕迹(图4)。”

案,这里显然是颠倒了是非。若果真是“改为快字”,则“怏”字理应划去,颍上本中显然没有相应的痕迹。其实《兰亭》真本作“怏然”,因褚氏以为不妥,奏请改之,后人不知,故颍上本“怏”、“快”并列。

当然,褚遂良改写《兰亭》至今不见文献有相关记载,也许太宗认为没有必要吧,已无从知晓。

参考文献:

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按: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严可均全晋文(上)北京:商务书馆,1999均作“快然自足”

吴迪、赵丽明敦煌摹本了结千古一字――兰亭集序//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826

案,一说为摹本今案其为临本,以行文潇洒不拘泥。启功先生说:“褚临本问题有各种传说,北宋时,指唐摹本为褚笔之说流行渐多,不足深辩。”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5

案,欧阳询《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1984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田蕴章先生曾睹原拓,以为《兰亭记》系欧作。真伪考定,可俟来者。

张志清、吴隆辉兰亭全编(内编)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王)340、(陈)106、(梁)89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228

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2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7(快)、221(怏)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12(怏)、502(快)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446

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编新华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2

新华大字典编委会编新华大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956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80

辞源编委会编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本版,2004年第9次印刷:1108

《辞海》释“怏”为:郁郁不乐貌(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66;《实用古汉语大字典》释“怏”为:失意,不服气的样子(实用古汉语大字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1105),二者均未引“怏然”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怏然”: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今案“不高兴”与“自足”相悖。

张志攀读禊序说“怏然”中国书法,2010,(09):98

江锦世新出土唐冯承素墓志考释中国书法,2010,(09):131-132

案,此乃“节笔”,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频出。“节笔”可见(日)松本芳翠关于孙过庭书谱之节笔书苑第一卷第七号

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32

刘等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1655

阮元著,崔尔平校点南北书派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632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3220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6506

郭沫若驳议的商讨文物,1965,(09):33

(上接第428页)

考,推断出鼎耳、足的形制。在泥块上雕刻出鼎耳及鼎足的模型后,用石膏范出模具。考虑到修复的可逆性,选择了Quik Copper速成铜胶作为材料来制作耳、足,再用环氧树脂胶,逐个粘贴在器身上,这样日后如果有充足的依据发现此次修复有误,也可及时地进行拆卸、纠正。

图四修复后

8.着色

使用虫胶漆(虫胶片和乙醇按3:5的比例调兑,充分搅拌、浸泡),依据器物底色,掺入铬绿、群青、钛白粉、赭石、土黄、炭黑等各种矿物颜料,调成色泥,需作厚锈时,在色泥中调入适量土粉,用以着色。待漆干透后,再用小刀、玛瑙扎子、沙纸、粗布、棕刷等各种工具,进行反复加工。直到将补块颜色与器物原锈色,协调一致,做到远观一体、近观有别,符合博物馆展陈的要求即可。

三、结语

从事文物修复这一职业,笔者深刻地感受自身能力的局限。因此为能不断提高对文物的保护修复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地认真学习掌握文物保护的知识;努力学习继承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各类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积极学习探索现代高科技手段用于文物保护的修复方法;并能够很好地融汇、结合在一起。力求每件残损的青铜文物通过修复,将其历史、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价值,得到更全面的展示;使我国古代先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兰亭序书法篇3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绍兴兰亭的概况:想必大家都已知道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 在曲水流觞活动中王羲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王羲之由此被尊称为了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了书法圣地,也成为历代书家朝圣之地。整个景区概括起来讲有四大特色,分别是:景幽、事雅、文妙、书绝。

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是鹅池。相传王羲之非常的爱鹅,爱写鹅字,还自己养鹅。在绍兴民间流传着一个抄经书换取白鹅的故事,由此可见王羲之是多么爱鹅!同时鹅的体态很优美,特别是游水的时候,对王羲之研究书法很有帮助,如《兰亭序》中20个之字的写法就是根据鹅的姿态演变来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非常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大家可以看到面前有一条之字形的曲水,看上去是非常普通的景点,但它却包含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围坐在曲水两边,他们在酒杯里斟上一点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作诗,诗不成则要罚酒三杯 。 这次活动共赋了37首诗,汇集成《兰亭集序》。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中国兰亭书法节,中外许多书法家云集兰亭参加书会、朝拜书圣,举行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活动。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兰亭最重要的一个景点:御碑亭。亭中的碑我们称之为祖孙碑,正面是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这块碑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是清代原碑。此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三万六千斤,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堪称国宝,是兰亭的镇亭之宝了。

兰亭序书法篇4

最初重视王羲之的皇帝是南朝的梁武帝。于是,在王羲之身后100多年的梁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王”风潮,王羲之书法的地位由此确立。梁武帝共收集了“二王书法”(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作品15 000多件,但是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留存很少。南北朝时期的晋武帝、晋元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也都喜爱书法,于是当时的史书就有“天下珍之”“诸王皆求不得,处处追寻”的记载。

但是,真正将王羲之推上“书圣”神坛的关键人物,则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可以称得上是“最爱”王羲之的皇帝了。他不仅以帝王的权势确立了王羲之书法的“正宗”地位,还开展了举国上下甚至扩至海外的“尊王运动”。当时君王喜爱王羲之几乎尽人皆知,于是王羲之的真迹在民间几乎片纸只字难求。

唐太宗还留下了“智取”《兰亭序》的故事。《兰亭序》是王羲之一生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连王羲之本人也认为《兰亭序》已经达到了“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境界,所以特别叮嘱后代,要作为“传家之宝”悄悄珍藏。后来,《兰亭序》真迹传至王羲之的七世孙手中。这个七世孙做了和尚,人称智永和尚,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之一。由于智永和尚并无子嗣,所以就将《兰亭序》传给了弟子辨才。

作为王羲之的“超级粉丝”,唐太宗当然也一直心向往之,他曾三次下旨向辨才索要《兰亭序》,甚至以杀头相逼,但是辨才就是一口咬定:自己根本没见过什么《兰亭序》!唐太宗很无奈,又寝食难安。于是,宰相魏征向唐太宗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称此人足智多谋,或许能“智取”《兰亭序》。接下来的故事,就与《笑傲江湖》中向问天营救任我行的招数如出一辙了。萧翼以热爱书法艺术的“书生”身份与辨才结识,并以个人魅力逐步征服了他。一天,萧翼把“珍藏”的几幅“不怎么样”的王羲之真迹与辨才分享了一下,辨才颇受感动,当然也忍不住想显摆一下自己的“顶级货”让好友开开眼,这就是传说中的《兰亭序》。

萧翼见到《兰亭序》真迹后,趁辨才不备拿走了它,然后亮明身份并出示了唐太宗的“征用诏书”。辨才失去真迹后非常难过,就如周杰伦在《兰亭序》歌中唱的那样:“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帝王所好,下必效之。在唐宋时期,不仅书法家们颇受王羲之的影响,之后的帝王也对王羲之推崇有加,如宋代的太宗、高宗、孝宗也都非常尊崇王羲之。但是,经过战乱和时间的磨蚀,王羲之存世真迹已经很少了,宋代内府所藏王羲之书法数量仅有唐代内府数量的十分之一,而能被视为真迹的仅几件而已。

兰亭序书法篇5

1964年,南京先后出土东晋谢鲲(谢灵运的伯父)墓志、王兴之(王羲之的堂弟)夫妇墓志,字体都属隶书。1965年,《文物》杂志、《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郭沫若的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郭文认为东晋的书法还是隶书,传世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并提出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所造。

我国有个不成文法:争论任何问题,谁的官大、名气大。谁说了算。因此,尽管郭沫若的说法比较偏颇和武断,依旧是专家学者齐声附和,一片叫好;只有一人挺身而出,以他的丰富学识,刻意纠正偏差。他便是南京的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高二适(1903~1977年)。高二适原名锡璜,可能是仰慕唐朝的高适,改名二适,于诗词、文史、书法,都有较高的造诣。1963年经章士钊(1881~1973年)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他引证大量文史、帖本资料,写就《(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文章很长,缜密而有说服力。如说:“黄山谷谓:‘楷法生于(兰亭)’,即指‘定武本((兰亭>拓本之佳者)’言。而草(章草)生于隶,正(楷)生于草,亦生于隶。此为书法上相传授之一准则。”他指出:定武佳本中癸丑之“丑”、曲水之“水”、宇宙之“宇”……以致改笔之“固”“向之”“夫”等字,均存有隶意。高二适将此文投向《光明日报》,遭到退稿。他没有办法,寄给老师章士钊看,章备函转呈。复信:“争论是应该有的……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于是,此稿马上刊出于1965年7月23日的《光明日报》。更奇的是,《文物》杂志社“为了避免排印差错”,将25页毛笔直写的原稿影印发表于7月号《文物》上。

按理,接下去应是对等的争论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郭沫若发表了《(驳议)的商讨》《(兰亭序)与老庄思想》二文,维护己说。专家学者纷纷支持郭说,出现了一场批评高二适的场面。再接下去,由于“”的爆发,《兰亭序》真伪之争不了了之。目前,学者“基本趋同于认可《兰亭序》是王羲之的手笔”(杨仁恺语)。

有一位大师,当年发表过《(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一文,说:“郭沫若同志给它(指《兰亭序》)当头一棒,确是一件痛快淋漓的事,我是非常拥护的!”大师晚年,自述此文是自己的“违心”之作,引以为憾。

我自号“三无老人”,其一便是无高等学历。其实,1949年3月,我在南京就读过建国法商学院法律系,但只上过三堂课。其中一堂便是高二适先生的国文课,先生长袍马褂,戴一顶黑缎子的瓜皮帽,讲话声音洪亮,所授系唐韩愈的《原道》。高二适是我的“一日师”,他的为人之道,对待学术之道,值得我永远学习。

兰亭序书法篇6

王羲之在五十岁那年,完成了作为一位文人毕生的大事:召集了41位趣致相投的亲友,共聚绍兴西南郊的兰亭,行修禊之事,曲水流觞,作诗成集。估计是待到日落之前,王羲之酒至微熏,便收齐了大家撰写的诗文,自己则挥毫作序,于是成就了千古闻名的《兰亭序》一文。

据说,王羲之隔日酒醒之后,唤书童将昨日的诗集拿来一看,却被自己亲手写的序文吓了一跳,于是立刻奔入书房,取纸研墨,照着原文的模样,又写了一遍,可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原文所有的那种韵味。之后数年,王羲之多次试图重写《兰亭序》,但始终无法达到当初在兰亭所作一文的高度了。究其原因,大概是书写原文时候的心情和酒劲恰到好处,所以才得此妙文,离开了那时候的场景和情绪,就算书法的功力不变,写出来的终究是两样的文章。

纵观《兰亭序》全文,前半段王羲之描绘了兰亭周围的山林景致和众人饮酒作诗的热闹场景,随后却笔锋一转,感慨起生死岁月的无常。五十知天命,不能说王羲之是一个容易悲观的人,只是此时此刻的他,在心愿已了的情况下,回首往昔,追溯前事,顿时觉得人生起伏,喜乐悲欢,都逃不开终究一死,却也是人之常情——确实,在兰亭相聚之后仅过了八年,王羲之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此说《兰亭序》中他似乎预见了自己不久以后的命运,也不为过。

不论《兰亭序》对王羲之究竟意味着什么样的心情,但对后人来说,“天下第一行书”已经非其莫属,而兰亭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脚下的小田园地带,因一序而名传千年。自东晋以后,兰亭成为人们纪念王羲之和研习、交流书法的一处著名景观。

今日的兰亭,修建有鹅池、碑亭和诸多馆舍。鹅素来是王羲之的心头好,盖因其形状高雅,又似“之”字造型,所以在与王羲之相关的许多景点都养有白鹅,立有王羲之手书的“鹅”字石碑。

除了鹅碑之外,兰亭景区内还藏有康乾二帝手书的石碑。其中康熙碑为其临《兰亭序》全文,由京城送至当地,请御用石匠凿刻而成,如此多字的康熙墨宝可谓举世罕见;乾隆碑则是乾隆游历至此,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文。

“曲水流觞”是兰亭颇为有趣的一处体验式景观。流觞者,是用瓷器小碗,盛有少许的绍兴黄酒,轻轻放到平缓的溪流水面上,那碗竟可漂浮水上,顺水而下,遇到细小的涡旋或石头阻拦,会打转或停留,而守候在溪边的诗人们,就可拿起那碗酒品尝,吟诗助兴。现在去兰亭景区,也可体验此等情趣。

兰亭背倚兰渚山,王羲之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也是绍兴城郊不少人文景观的共同点,就是在视线越过亭台楼阁之上,可以看到巍巍青山。在山的遮蔽下,景显得宁静、肃穆,又因为有山的轮廓为背景,人造与自然的景观巧妙结合,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书圣故里算得上是绍兴城区内保留较为完整、古旧味道最为浓厚的江南水乡街区,还居住在大量的绍兴本地居民。书圣故里街区内的戒珠寺,即是王羲之故居。故居为何成为寺庙?这还有一段典故。据说王羲之喜欢把玩珠子,有一回一颗颇为喜欢的珠子不见了,王羲之怀疑是隔壁的僧人所窃。僧人蒙受冤屈、含恨自尽以后,王羲之却发现原来是自家的鹅把珠子给吞了。为了表示对僧人的愧歉之情,王羲之遂将家邸赠予寺庙。

和鲁迅故居在同一条街上、相距不过百余米的沈园,树立着一块砖垒石碑。石碑上题有两首词,均名《钗头凤》。这里便是陆游与唐琬别离的所在。

南宋时期,沈园是一处定期向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公元1151年,农历三月初三,诗人陆游在此重逢了离别十年的前妻唐琬。

十年前,因陆母一句号令“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而被迫分开的二人,此刻重逢,难忘旧情,怎不百般伤感?

饮过唐琬送来的黄酒,陆游含泪提笔,在园中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题词之后,陆游离开了绍兴,赴他乡任官。隔年春天,唐琬再次来到沈园,无意中看见陆游写在粉壁上的诗词,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不大,夏日里游园,图的是荫蔽清凉。但是,从踏入院子的那一刻起,如果你懂得陆游和唐琬的故事,如果你也经历过情爱的痛苦抉择,那么沈园就会成为一条似乎没有尽头的时光隧道,把每个人都送到心灵深处柔软的角落。

古代人文景观

上虞·大舜庙

绍兴在古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最早一位是华夏先祖之一的舜帝。正《史记》引《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上虞市大舜庙,建筑规制与一般的古典庙宇差异较大,多了几分新鲜感。景区内有大舜驾驭群象耕作的巨型石雕组合,庙宇正前方有两座对称的高大建筑,为仿造大舜会百官的场所而建。庙宇系列建筑的主体以白石为建材,庄重而不失上古时代的特色。除了地面上的雕塑和建筑群外,在其后的山体上还有亭台状的建筑,可驱车到达。

城郊·大禹陵

会稽山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会聚诸侯的地方,也是他东巡病故后安葬的场所。会稽禹陵景区离城区不远,出租车约三十元可到达。

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王庙三大建筑群组成。

禹王庙的建筑规制颇高。禹王庙为三进两院的格局,每进建筑都较之前一进高大许多。这些建筑在近年来都多有修缮,但巧妙的是,仍有部分木梁上的彩绘并未覆盖新的颜料,而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模样,纵然色调暗淡,却能让游人看到旧时的手艺,新旧得以比较,也算是修缮者的细致用心。

沿着禹陵之后的山道石梯上行,踏过千级台阶,就到了山顶巨大的大禹铜像脚下。这里可北望绍兴城区。

诸暨·西施故里

西施因其美貌而闻名,但如果纯粹只是外表,也成就不了人们对西施的千古传唱。人们相信,西施和范蠡其实是一对恩爱的才子佳人,只是范蠡为了越国灭吴的大业,将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令其被美色迷惑,耽误朝政,最终亡国于越下。西施故里有西施殿、郑旦亭、浣纱亭等建筑。景区外的浣纱江畔矗立着“浣纱石”,据说青年情侣至此拜谒,会令感情格外美满。

上虞·曹娥庙与祝家庄

曹娥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女。据传曹娥的父亲在上虞境内的舜江内溺亡,却寻不着的尸首。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在江边号哭了十七天,随后也跃入江中,五日后抱得父亲尸首归来。上虞人于是为曹娥立了庙宇,改舜江名为曹娥江,以作纪念。

曹娥庙不同于一般的佛教寺庙,庙宇内虽然也供奉香火,但大殿里还摆着许多竹桌椅,是村民聚会的场所,与宗祠一类更为相似。曹娥庙紧邻着上虞大舜庙,从绍兴东站乘班车至上虞汽车西站后,步行约二十分钟就可抵达。

兰亭序书法篇7

关键词:王羲之 书法 书圣

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初学卫铄,备受赏识,后取法诸家,代表作《丧乱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等,其中《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然而这样一位名扬于当代,显名于后世的大书家,当时“书圣”的桂冠也并未落在他的身上,直到唐代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策划、包装王羲之走上圣坛的大师。

一、社会原因

1、南朝梁

当时对二王成就的高下评价不一,而南朝时人往往更推重王献之,这对王羲之地位影响很大,但王羲之却被梁武帝萧衍推崇,将当时的书学位次转变为王羲之在王献之之上。正是萧衍的作用使王羲之的书法地位得到提升,最后舆论才得以平息。

2、隋唐

第二次影响最大的就是隋唐,隋代要数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皆谓“誉过其实”。经过对比,李世民认为羲之“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他为世人瞩目,然而其书法在当时说法不一,曾有“大王不如小王”之说。李世民无疑是把王羲之推上圣坛的一个关键点,可以说千里马王羲之被伯乐李世民发现了,所以唐太宗为王羲之书圣之名确立起到了决定作用。

李世民(599-649)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又颇喜好书画,尤其喜欢羲之书法。作为帝王,一是亲为王羲之写传,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二是出重金求王羲之墨迹并命人编目拓模,广为流传。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历数各家书法之短,独赞羲之,由此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书圣地位。三是对百官的赏赐则是临摹的王体书法作品,尤以《兰亭序》为首。这也是《兰亭序》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一个关键点。

正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风靡一时,致使当时及后世爱好王羲之的书法。遂获“书圣”桂冠,此后独步书坛达千余年之久。

二、历史原因

作为的皇帝的李世民肯定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他不喜欢东晋的妍媚之气,而是期待王羲之书法精神在当时能否得以发扬,建立起大唐的羲之精神。

自古帝王所好下必效之,受李世民的推崇,虞世南、欧阳询等书法家无不受王羲之书法影响,于是有"虞世南得其美韵"、"欧阳询得其力"、"褚遂良得其意"、"薛稷得右军之情"的说法。

据历史考究,王羲之书法作品为太宗皇帝收藏的最多,并让褚遂良整理、鉴别其书法。又让释怀仁用王字集成自己所撰的《圣教序》,在宋代还没形成刻帖风气之前,《圣教序》已经广为流传不仅开集字成碑帖之先河,此书也成为了学王字的范本。可以说,唐太宗成功地将王羲之带到了一条书圣之路。

三、王书的推崇

王羲之的书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开创了不激不励、中和为主、流美俊逸的书风一直笼罩中国书坛,唐时及以后书法学习者,均以王羲之为正宗。他的书法作品被大量摹拓、收集。当时的书法家也多学王羲之,如虞世南、褚遂良。《兰亭序》、《乐毅论》的各类摹本也都出自他们的笔迹。

兰亭序书法篇8

中国书协2006年的最后一个奖项――“兰亭奖”终于在合肥揭开了它的面纱。2006年12月16日晚举办了中国书协成立25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演出,为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与繁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兰亭奖作品的展出,更是全面地展示了当今书法、篆刻创作方面的最新面貌,同时展览对理论、教育、编辑出版方面成果的展示,显示了当代书坛丰硕的成果。在兰亭奖中获得“兰亭奖・创作奖”第一名的吴行先生,从合肥颁奖归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对您一定会有较深的启示。

自2007年起,本刊由原来的48页扩版为64页,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经典,立足当代,面向青年,引领风尚”。我们今年增设了《名家解读经典》栏目,邀请当代名家对书法篆刻优秀传统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本期刊发了许雄志、王忠勇先生的两篇解析经典的文章,相信对于书法、篆刻作者会产生启迪。

书法名家往往赢得大家的关注,但是书法的希望在广大年轻的未名者身上,本刊作为全国唯一面向青少年的书法刊物,将目光投向他们。去年10月,我刊曾在中国书法家论坛开展了“实力决定一切――《青少年书法》杂志面向非中国书协会员海选封二书法作者”的活动,反响颇为强烈。11月底,我刊又在中国篆刻论坛开展了“面向非中国书协会员海选封三篆刻作者”的活动,我们将陆续在内页和封三刊发入选作者,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推介。2006年第12期我刊封三刊发的汪超和本期封三刊发的贺贵玺,即是本次海选的入选作者,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当代青年篆刻家的审美取向和创作实力。

中国书坛曾于20世纪60年起了一场关于《兰亭序》真伪的论辩,为中国近现代书法理论史添上了重要的一页。毛万宝、杨文浏两位理论家通过各自的理解和研究,分别写下《再探兰亭真伪》和《透析“兰亭论辩”》,道出了各自对《兰亭序》真伪论辩的再认识,这对深入探讨“兰亭论辩”有较高的启示和研究价值。

书法的发展受名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地域书风”便是其中的一个外在因素。本期我们刊发了《水墨兰亭》提名重庆青年书法群体的作品,看完他们的作品,相信读者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享受。

书画专业媒体对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画媒体的编辑常年为他人做嫁衣,他们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对此读者往往很感兴趣。“第三届全国专业书画媒体书法家作品展”于2006年12月29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的黑龙江省美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专业书画媒体工作者72人的14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样,充满了书卷气息,充分体现了专业书画媒体书法作者的书法创作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作者的整体实力和艺术风采。本期我们选发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上一篇:关于爱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温暖的村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