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成语范文

时间:2023-10-25 07:20:16

五字成语篇1

这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只有一种情况: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另外,还有部分成语字典有三审五令存在,意思和三令五申一致。

(来源:文章屋网 )

五字成语篇2

2、爱之欲其生: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3、兵败如山倒: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病急乱投医: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5、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五字成语篇3

出处:明朝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近义词:山高水低;

反义词:安然无恙,平安无事。

用法:作宾语、定语;借指人的死亡。

五字成语篇4

关键词:英汉口译 数字 翻译技巧

英汉口译中常常会遇到数字的翻译,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稍不留心也会出错。主要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数字的基本计数单位不同。四位数以下的数字容易直译,而四位数以上的数字直译就困难了。需要转换。正是这个转换过程增加了数字直译的难度。

1英汉语计数单位的差异

英语中有个、十、百、千、百万、 十亿、万亿等计数单位,没有万、十万、千万、亿、百亿、千亿。而用相应的十千ten thousand、百千a hundred thousand、十百万ten million、百百万a hundred million、十十亿ten billion、百十亿a hundred billion来表示。如:365,000,000英语读作three hundred and sixty-five million。数字中的分节号“ ,”对掌握这种对应关系很有帮助。每个“,”左边恰好是英语数字的一个位数名词thousand、million、billion、trillion借助位为数字后面的“,”可以迅速的将听到的数字记下来。如听到three hundred and sixteen billion就可以快速写下316,并用0补齐余下的数位就是316,000,000,000。如其它数位上还有数字可以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记录。但是,汉语数字的基本计数单位与英语的计数单位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熟记英语中没有的汉语计数单位如万、十万等的相应表达法。同时,在汉语中,人们通常采取与英语相同的计数方式,从低位到高位每三位数用“,”隔开。这种计数方法实际上并不符合汉语中数字的思维习惯,反而给译者在记录和翻译汉语数字时带来不便。但只要在记录方式和技巧上运用正确,不仅可以保留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数字思维习惯,而且还可以使数字翻译变的轻松而准确。

2将英语数字翻译成汉语

将英语数字翻译成汉语时,首先应将听到的英语数字按照上述方法记录下来,然后按每4个数位一组由低到高用竖线“O”重新分隔,每“O”后面正好是汉语数字的基本计数单位兆、亿、万。用“O”分隔后的一组数位中的数字,按四位数的数字进行读数,即成了几千几百几十几,再加上相应的计数单位兆或亿或万,就成了汉语数字。如当听到数字five hundred and eighty-seven thousand时,即记录为587,000。此时大脑当中的印象就是“五百八十七千”。将这个数字的个位至千位的从右至左的每4位数划为一组,用“O”分隔成58O7,000,读作“五十八万七千”。又如:听到数字two hundred and sixty-five billion ,three hundred and seven-four million ,twenty-eight thousand and one,即记录成265,374,028,001将它从低位到高位按4个数位一组重新分隔,即是2653O7402O8001两个竖线后数跟的基本计数单位分别是亿和万,很容易将其译为“两千六百五十三亿七千四百零两万八千零一”采用每4位数一组的分隔方式记录汉语数字,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英汉数字口译的效率。

3将汉语数字翻译成英语

将汉语数字译成英语时,采取上述按每4个数位由低到高划分成一组的方法将汉语数字记录下来,然后再将这个数字由低位到高位按每3数位一组,用“,”重新分隔,使之更容易用英语表达,再将其译成英语。如听到汉语数字一千四百六十九亿五千三百零七万四千五百五十五,先写成1469O5307O4555,然后用“,”重新分隔成146,9O53,07O4,555,翻译成英语为one hundred and forty-six billion, nine hundred and fifty-three million seventy-four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fifty-five.这种计数方法非常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法。

总之,由于中西方文化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在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为英汉口译的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只要勤观察,多动脑发现其中的规律。英汉口译中遇到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技巧111讲.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五字成语篇5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活动灯谜及答案2021最新版,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秋节活动灯谜11、谜语题目:一轮明月照窗前(打一礼貌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光临舍下。谜面可理解为有光照在居住的地方,因此是光临舍下。

2、谜语题目:都在望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大家赏光。“都”指所有人,因此扣“大家”;“望明月”扣“赏光”。

3、谜语题目:却叫明月送将来(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脚。“却”“月”明企,“送将来”是放在该字的首位。该字表示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

4、谜语题目:举头望明月(打四字常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面上有光。谜面可引申为有月光照在脸上,因此是面上有光。

5、谜语题目:明月一出照园中(打一货币)

谜语解析及答案:日元。“明”字的“月”出走只余“日”;“园中”扣“元”。日元是日本的官方的货币,于1871年制定。

6、谜语题目:明月隐高树(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杳。“明月隐”还剩“日”;“高树”是指“树”字的.最上面,扣“木”。该字表示无影无声:x无音信。x然无声。x如黄鹤(喻人或物全无踪影)。

7、谜语题目:半江明月画中陈(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渭。“江”字的一半“氵”,“画”字的中间“田”,月明企,合起来就是“渭”字。该字表示〔x河〕水名,源出中国甘肃省,流入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

8、谜语题目:明月当头天马行(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腾。“明月”扣“月”,添上“天”“马”和“当”字的头合成腾字。该字在汉语中常表示奔跑,跳跃:x骧。奔x。欢x。x跃。x越。

9、谜语题目:西江月怀古(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湖。“江”字的西边乃“氵”,添上“月”“古”二字,合成“湖”字。古人把陆地中的封闭水域称为湖泊,其中湖指水面长满胡子般水草的封闭水域。

10、谜语题目:欲上月宫折桂枝(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高不可攀。月宫以及月宫上的桂花树都是高得无法攀登的地方。该成语常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中秋节活动灯谜21、十五的月亮(打成语)———正大光明

2、举头望明月(打电影演员)———高圆圆

3、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凌志

4、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5、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私

6、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黑白显影

7、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胭

8、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珍珠露

9、节日晚会露一手(打一字)———挽

10、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11、清风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语一)———发扬光大

12、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火种

13、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14、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海上生明月

15、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节点

16、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7、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节日一)———中秋

1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节日一)———中秋

19、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中秋节活动灯谜1、谜语:金环银环猜一《水浒传》人物绰号答案:【两头蛇】

2、【中秋谜语】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答案】:海上生明月

3、【中秋谜语】月有阴晴圆缺打经济学名词【答案】:自负盈亏

4、谜语:当年也曾风光过猜歌手谜底/答案:【陈红】

5、谜语:黄昏猜一中国地名答案:【洛阳】

6、谜语:“主公大权,不可委托他人”五字广告语答案:【要爽由自我】

7、谜语:彼此搂紧,吻了又吻猜四常二答案:【互相体贴,亲上加亲】

8、【中秋谜语】长安一片月打《水浒》人物名【答案】:秦明

9、【中秋谜语】月是故乡明打一农业名词【答案】:光照

10、【中秋谜语】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答案】:节点

11、谜语:阿哥妄称大猜四字常言答案:【君子自重】

12、【中秋谜语】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答案】:胭

13、【中秋谜语】中秋月夜座谈会打一气象用语【答案】:明晚多云

14、【中秋谜语】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答案】:黑白显影

15、【中秋谜语】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答案】:八归

16、字谜:到塞北后再落脚猜字一答案:【蹇】

17、【中秋谜语】十五的月亮打成语【答案】:正大光明

18、谜语:半推半就答案:【掠】

19、【中秋谜语】明天日全食打一字【答案】:月

20、【中秋谜语】中秋菊开打一成语【答案】:花好月圆

21、谜语:九只鸟猜一字谜答案:【鸠】

22、【中秋谜语】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答案】:赏光

23、谜语:“乡音无改鬓毛衰”卷帘格猜韩国电视剧名答案:【大长今】

24、谜语:瑛猜花名一答案:【霸王花】

25、【中秋谜语】心已决断不宜迟打一字【答案】:快

26、谜语:此去苏北淮安,对方一向不见猜江苏地名答案:【灌云】

27、【中秋谜语】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答案】: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28、【中秋谜语】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答案】:一节复一节

29、【中秋谜语】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答案】:中秋湖上泛舟

30、谜语:毁掉土壤大开林,错上加错猜历史名城一答案:【襄樊】

31、【中秋谜语】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答案】:凌志

32、谜语:雨霁云散猜词谓一,二字答案:【开朗】

33、谜语:人称小霸王,名列郡县中猜江苏地名答案:【通州】

34、谜语:儿童执扇追黄蝶猜一体育词语答案:【少年相扑】

35、谜语: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猜体育项目省略语答案:【女子花样】

36、谜语: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答案:【雷】

37、谜语:高高兴兴看日出猜四常答案:【欢迎光临】

38、谜语: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猜一体育词语答案:【凌空一顶,出界】

39、灯谜:又见潮水落堤头猜宗教词答案:【朝圣】

40、【中秋谜语】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答案】:花好月圆

41、【中秋谜语】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答案】:中秋月

42、【中秋谜语】二月平打一字【答案】:朋

43、谜语:禾薪入门打《水浒传》人名一答案:【柴进】

44、字谜:借光复习又解难猜字一答案:【耀】

45、谜语:达板城娶亲猜一人名答案:【马拉多纳】

46、谜语:举头望明月猜一外国地名答案:【仰光】

47、谜语:淮安点心畅销西部猜影视演员答案:【汤唯】

48、【中秋谜语】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答案】:当归

49、字谜:三点一四又作圆周率猜一字谜答案:【漫】

50、谜语:柳眉初吐草蒙茸猜一灯谜用语答案:【聊目】

五字成语篇6

一、语文中常应用的数字类型

1、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阿拉伯数字具有数理系统,科学完善,表述准确,读写应用较为规范的特点。是世界通用的记数符号。

2、汉字小写数字: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多延用于传统语言表述方面,如三令五申、七零八落之类。少量用于数量表述的,有其易读的特点,如二千四百万,直接就能读出来。同样是24000000,读的时候,可能需要稍加停顿,个十百千的赶一下才能正确读出。

3、汉字大写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除拾、佰、仟、万、亿的应用还比较多之外,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在现代几乎只限于应用在我国财务制度中,数字(金额)的大写备注方面。

4、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VIII、IX。在罗马数字中无零,数理系统有其不完备性,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区间表述,时间度盘方面有少量的应用。

5、其他:如用作序数的带括号数字(1)、(2)、(3)……带圈的数字①②③……以及我国特有的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组合成“六十花甲子”纪年方式,如“”“辛亥革命”“甲申三百年祭”等。乃至有十、廿、卅、、虚、圆、近、枯、无、百分别代表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的极不常见的数字表述方式,如“五卅运动”、“廿四节气”之类。

二、古代汉语中的数字

古汉语中几个数词连用时表现为:或相加关系;或相乘关系;或相除关系。

1、表示相加。古汉语中几个数词连用,数词之间常用“有”字连接来表示相加,因为“有”通“又”,就像带分数的“又”,阅读理解时要把“有”字前的数与“有”字后的数相加。例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一句中的“二十有一”即“二十加一”,也就是二十一。又如“其长尺有咫”,就是“尺加咫”,“咫”为八寸,所以尺加咫就是一尺八寸。

2、表示相乘。古汉语中两个数字连用,小数大数一前一后,往往构成相乘关系。例如:“秋公回头看时,乃是一女子,年约二八”,“二八”即二乘于八,是“十六”的意思。

3、表示相除。古汉语中几个数字连用,前边的数是分母,后面的数是分子,二者构成相除关系。例如:“会天寒,士卒坠指者十二三矣”,“十二三”即“十分之二三”的意思。

照上所述,既然汉字小写数字应用在页码上,“二三”是第二十三页之意,那么“嗟哉吾党二三子”,会不会有人误解为是“唉呀,我们这样情投意合的二十三个人”呢?同样,“年方二八”也可能会被误解为“年龄有二十八岁”。古代汉语中,数字表述的混乱以及局限性可见一斑。

在古汉语中,数字应用有虚指实指之分,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是虚指,表示夸张修辞。“朝三暮四”中的“三、四”在原典故中是实指。

三、现代语文中的数字

现代语文中的数字有以下一些类型:

1、基数是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分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一个数字中间有空的时候,如果最高位是“亿”、“万”,则“亿”、“万”要读出来,不能空过,如“2400000025”要读成二十四亿零二十五才正确,空位不管空几位则读作零。如果空位在后,不管空几位,空位部分可以略去不读,如“450”可以读作“四百五(十)”,“18000”可以读作一万八(千)等。

2、序数是表示次序的数词,最基本的型式是基数前加“第”字构成,如“第一”、“第十五”等,在表示组织机构、楼房层数、亲戚排行、日期等时,可以不用序数,而用基数,如一班、一0五班;一楼、五楼;大哥、二哥;长子、次子;一月、二月等。在专业论文中,对序号的写法有具体规定,一级标题用“1、2、3、……”,二级标题用“1.1、1.2、1.3……”三级标题用“1.1.1、1.1.2、1.1.3……以此类推。

3、分数用“几分之几”表示,前一数目是分母,后一个数目是分子。例如,“某某班有三分之二同学是团员”中的“三分之二”可以用阿拉伯数字“2/3”表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就称为百分数,例如“我们这一个村已经有80的农民脱贫了”分母是一千的分数称为千分数,如“月息为3.5‰”。口语中常说的“几成”、“几折”、“几份”、也表示分数,如:五成表示十分之五;打八折卖表示以原价的十分之八出售。

4、小数在语文中的读法,通常是把小数点读作“点”,点的左边是整数,点的右边是分数,点右边的第一位为十分位,第二个数为百分位,第三个数为千分位,以此类推。如1.785米,1是整数部分,就是1米;7是十分位,也就是7个1米的十分之一,单位是分米;8是百分位,也就是8个1米的百分之一,单位是厘米;5是千分位,也就是5个1米的千分之一,单位是毫米。

5、倍数由数词后加“倍”字构成。如“三倍”、“七倍”,两个数目相比“大于”或“增加”时可用,例如:“二十是五的四倍”,表示二十大于五,再如“现在选修美术的同学是原来的两倍”,表示数目增加了。“小于”或“减少”则不用倍数,而用分数表示,如:原来是二十减少十,可以说减少了二分之一,也可以说减少了一半或二十分之十都可以。

5、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概数的表示有多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在基数后边加上表示概数的词,“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下”等等,如十来(个),千把(人),二十多(吨),一万左右,两千上下,一百以上,八十以下等。第二种表示方法:把两个邻近的数字连用,如八九十(个),三四斤,五六人等;第三种方法:在数词“十”、“百”、“千”、“万”前面加上“成”、“上”等,如成千(人),上万(人)。此外,还可以用疑问代词“几”、“多少”来表示概数。如“过几天我一定到你家”,“有多少就算多少”。另外,还可以用“两”来表示不多,如“过两天我就去”,“我只有那么两块钱了”,“你们家就这么两个人?”等等。

概数在某些情形下则应该忌用,如“某某班共有五十名同学,其中女生有二十多个”勉强可以,因为记不真切所以这样说,但如果说成“我们班共有五十名同学,其中女生有二十三、四个”就有问题了,因为不可能有一名学生可能是男生,也可能是女生。再如,问:“老李,你有几个儿子?”答:“三个”这样没问题,如果回答:“有三四个”就绝对不行了。

四、数字文化、趣味数字

《易经》所言,奇数为阳,有变动之势。偶数为阴,有平稳之势,故有“四平八稳”之说。在我国“六六大顺”是非常吉祥的祝福语,而俄罗斯遇数字666则为大凶。中国人偏爱偶数“二(双)、四、六、八、十”,故择吉日多为双数,外国人反之对奇数更为喜欢,波音707、737、747……已是全球知名,代号007的詹姆斯邦德则流芳于世。在日期方面欧美对13号视为黑煞,而到港台等地数字13到则极为不雅。象“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长源、十全十美、百吉千祥、万事如意”,为讨口彩,中国人可以将数字从一到十都配成吉利之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雍的廿言诗句中却包含了十个数字,使得此诗成为许多萌童必背的古诗;“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古对联中上下联一至十数循环颠倒成了有趣的绝对。“八、九”等数字取其谐音吉利,成为许多人的嗜好,同理由“三、四”因其谐音不祥为许多现代人所忌讳。“二百五”在古代为半封银子,取其谐音“半疯”“半疯不傻”成了耻笑人之语。“双喜临门,福寿双全”二为双,多成吉利的祝福用语,近年网络语言中说人“二”则意为烧苞。“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数字都是虚指,“一针一线、一窍不通”则由少变多。“低三下四,丢三拉四、乱七八糟”的数字应用有贬意,而“一言九鼎,学富五车”则显出褒嘉。

林林总总,难以尽言,无不体现出数字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数字文化差异,也可以看到数字文化仍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数字文化的趣味层出不穷。

总之,语文中的数字知识,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很小的侧面,但对数字的运用能力、对数字读写的规范掌握、对数字文化的理解熟悉,也是语言能力的组成内容之一。因为数字知识是与其它学科有交叉的,许多语文教师对数字知识不一定有系统的掌握,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不至于将数字知识放在多么重要的地位,但讲好学好语文中的数字知识则是十分有必要的。为讲好语文中的数字知识,作为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数字知识、数字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使语文中的数字知识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参考文献]

[1]孙新爱.汉语中的数字文化[J]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

五字成语篇7

伴随着九月份的到来我们迎来了美好的中秋节,然而在中秋节里也有很多地方举办灯谜会,颇受人们喜爱。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最新中秋佳节灯谜以及答案大全,欢迎参阅。

中秋佳节灯谜以及答案1.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答案】:月季

2.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答案】:花好月圆

3.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答案】:归有光

4.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答案】:赏光

5.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答案】:单人舞

6.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答案】:观光

7.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答案】:花好月圆

8.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答案】:明月清风

9.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答案】:日涨盈亏

10.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答案】:当归

11.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答案】:软盘

12.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答案】:第二次握手

13.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

【答案】: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4.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一节复一节

15.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历史名词)

【答案】:八一五光复

16.中秋月饼

(电脑名词一) 【答案】:节点

17.明天日全食

(打一字) 【答案】:月

18.长安一片月

(打《水浒》人物名) 【答案】:秦明

19.中秋朗月,宾主共赏

(成语二) 【答案】:正大光明

20.月是故乡明

(打一农业名词) 【答案】:光照

21.僧敲月下门

(打外国地名) 【答案】:关岛

22.平日不思,中秋想你。

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打一食品) 【答案】:月饼

23.月有阴晴圆缺

(打经济学名词) 【答案】:自负盈亏

24.二月平

(打一字) 【答案】:朋

25.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

(打一字) 【答案】:腥

26.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

(打一字) 【答案】:崩

27.掬水月在手

(打一成语) 【答案】:掌上明珠

28.中秋月夜座谈会

(打一气象用语) 【答案】:明晚多云

29.同心改革为祖国

(打一字) 【答案】:中

30.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

(打一字) 【答案】:秋

31.心已决断不宜迟

(打一字) 【答案】:快

32.休把旁人抬太高

(打一字) 【答案】:乐

33.十五的月亮

(打成语) 【答案】:正大光明

34.举头望明月

(打电影演员) 【答案】:高圆圆

35.敢上九天揽月

(打汽车名牌) 【答案】:凌志

36.得月楼前先得月

(打一字) 【答案】:棚

37.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

【答案】:私

38.明月松间照

(打摄影名词) 【答案】:黑白显影

39.月落日出雁阵业

(打一字) 【答案】:胭

40.九月初三月似弓

(打饮料) 【答案】:珍珠露

41.节日晚会露一手

(打一字) 【答案】:挽

42.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

(成语一) 【答案】:喜出望外

43.清风拂面中秋夜

(四字常用语一) 【答案】:发扬光大

44.中秋别后重团圆

(影目一) 【答案】:火种

45.时逢中秋产于沪

(五言唐诗句一) 【答案】:海上生明月

46.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

(宋诗目三) 【答案】:中秋 湖上 泛舟

47.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

(节日一) 【答案】:中秋

4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

(节日一) 【答案】:中秋

49.八月十五共清辉

(五代诗目一) 【答案】:中秋月

50.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答案】:八归

中秋佳节谜语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公主岭

固若金汤(打河北一地名)保定

中国界首(打河北一地名)玉田

金乌西坠白头看(河南地名)洛阳

上下四方都无险(安徽地名)六安

发扬大协作精神(青海地名)互助

刘关张结义地址(打台湾一地名)桃园

又到鸡西市(黑龙江地名)双城

庙建成菩萨到(打上海一地名)静安寺

财源茂盛达三江(打广西一地名)富川

情投意合(打宁夏一地名)同心

公开赞助(打湖北一地名)襄阳

半耕半读(打一字)讲

画中人(打一字)佃diàn

丰收(打一字)移

弹丸之地(打一字)尘

凤头虎尾(打一字)几

中秋佳节经典灯谜公私仓廪皆丰实(打海南一地名)屯昌

花和尚鲁智深(打四川一地名)色达

刘邦登基诏书(打四川一地名)宣汉

南人不复反矣(打四川一地名)南充

举起鞭儿又紧缰(打新疆一地名)策勒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思(打一字)十

武(打一字)斐

书签(打一字)颊

四个晚上(打一字)罗

陕西人十分好(打一字)附

送走观音使不得(打一字)还

入门无犬吠(打一字)问

五字成语篇8

清廷修书,既注重整理古籍,又不断纂修新书。书籍体裁多仿从历史传统,又根据本朝情况加以变通和拓展。清代的文献基础据历代之冠,可供撷取的内容较明修《永乐大典》时又增加许多,加上皇帝大力提倡,因而产生了很多总汇性的巨著。

官修书籍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对当时的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由此成为“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编纂、考证等全面开花、硕果累累”的时代。

一、类书的巅峰

类书是辑录各种书籍中的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别编排,以便检索的工具书。清廷编纂的类书,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门性的,皆以征引弘富见长。

(一)综合性类书

二、字书

清统治者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民族历史文化,编纂了大量满文、蒙文和其他文字的字书、词书。相继完成两体、三体、四体、五体《清文鉴》,和《钦定清汉对音字式》、《实录内摘出旧清语》等大量规范性词书的编纂,使民族语文的发展进入到较高阶段。

《古今图书集成》

一万卷 目录四十卷/(清)陈梦雷等初纂 蒋廷锡等续纂

清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印本

现存最大的综合性类书。全书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和经济六汇编,下分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之下再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等项依次叙述。征引各类古书约二万五千余卷,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门类,达一亿六千万字。编排科学,图文并茂,分装为五千零二十册。

《塞外花卉图》卷

(清)蒋廷锡绘 绢本 设色

纵38厘米 横51.2厘米

蒋廷锡擅绘花鸟,能于工致的法度中显示出意笔的风采,是康、雍时期重要的词臣画家。此图卷是他三十六岁所作写生花卉,生动地刻画了塞外六十六种各色花草,在创作上通过物象空间高低位置的错落、墨与色浓淡深浅的变化,以及精妙细绘不同笔法的运用,巧妙地将本是各自独立,不相连贯的物象有机地集合成富有节奏的整体,从而在纵情挥洒的笔墨间,显示出较强的构图能力。

《行书五言联》

(清)蒋廷锡书 纸本

纵125厘米 横27厘米

蒋廷锡(1669 ~ 1732),字扬孙,号西谷、南沙、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授编修,官至大学士。后经历坎坷。康熙三十八年(1699)进诚亲王胤祉府,为其词臣。他博学广识、精于典章。雍正年奉敕为《古今图书集成》总裁、续纂《大清会典》副总裁和《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雍正帝即位,因皇位之争,受胤祉牵连流戍黑龙江。乾隆六年(1741)卒于戍所。著有《青桐集》、《秋风集》等多部诗文集。

蒋廷锡深厚的文化修养还体现在其工书善画,是清代著名画家。其作品工率兼出,气韵超逸,因此深得乾隆帝喜爱,故多藏于宫中。绘画传世真迹不多,书法更为少见。此幅对联用笔苍劲,风神生动,是少有的书法佳作。

《骈字类编》

二百四十卷/(清)沈宗敬等编

清雍正六年(1728)内府刻本

骈字,即有二字组成的联绵字。本书限收骈字中的“典雅”之词,以词头字义排比,故名《骈字类编》。词条按名物分为天地、时令、山水、居处、珍宝、数目、方隅、彩色、器物、草木、鸟兽、虫鱼二十门。又补遗人事一门。各门以类编次,并以各词目首字为标,共归纳首标一千六百零四字,隶属其下,每条词目均详注出处,引书注篇名,引诗文词句必详注作者、题目,一题而数首者,必注其第几首。引用材料按经、史、子、集次序排列。是书体例与《佩文韵府》同,但与《佩文韵府》齐尾字不同,均齐首字。图中序文为雍正帝之“御笔”。

《佩文韵府》

一百六卷/(清)蔡升元等辑 张玉书等编

清乾隆年内府朱墨精抄袖珍本

版框纵12.1厘米 横8.8厘米

全书据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及明凌稚隆《五车韵瑞》等书为基础,并博考群书增补而成。“佩文”为康熙皇帝的书斋名,故命名为《佩文韵府》。

语词性类书。康熙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明凌稚隆《五车韵瑞》等书引据未详,命廷臣考群书增补,钦定成书。全书共收一万零二百五十二字。首标韵藻,其下自二字至六字,以经、史、子、集为序,而列人名于后,次附对语摘句。

是书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惟编制不够严谨,引书不注出处,引诗不标题目,且所用资料都系辗转抄录而来,因而错误较多。但因其资料较多,仍可供参考。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 目录四卷/(清)张英等辑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扬州诗局刻本

版框纵17.3厘米 横11.7厘米

明俞安期编有《唐类函》,康熙帝以其所收诗文、故事仅限唐初,故命大学士张英总领其事,摭取《太平御览》、《玉海》等十七种类书及总集、子史稗编等明嘉靖以前古籍,依《唐类函》体例,增其所无,详其所略。康熙十六年(1677)辑合增编成帙。内容分天、地、岁时、帝王等四十五部,部下分二千五百三十六类,次列典故、对偶、摘句、诗文等。是书资料丰富精审,皆注出处,是检索唐宋以至明嘉靖的典故、词藻及其源流的工具书。

《分类字锦》

六十四卷/(清)何焯、陈鹏年等纂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内府刻本

版框纵18.8厘米 横12.5厘米

是书采集古籍中的“丽词雅语”,内容分天文、节令、地理、山水、帝后等四十门,门下又析为六百十八卷,每类词语又分为“成对”及“备用”二属。各属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各条词语均详引原书于条下,首列出典,次列例句,连篇累牍,集成巨帙,体例详明。便于读者作诗填词、联句、著文时选用。

早在孔子时代,书籍编纂即有官私之分。由于私修仅凭个人决断,容易触及统治阶级利益,所以统治阶级重视官修。随着封建皇权专制不断强化,帝王对于书籍编纂的干预逐渐加强,因此清代“钦定”书籍的数量居历代之首,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

清廷修书,既注重整理古籍,又不断纂修新书。书籍体裁多仿从历史传统,又根据本朝情况加以变通和拓展。清代的文献基础据历代之冠,可供撷取的内容较明修《永乐大典》时又增加许多,加上皇帝大力提倡,因而产生了很多总汇性的巨著。

官修书籍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对当时的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由此成为“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编纂、考证等全面开花、硕果累累”的时代。

一、类书的巅峰

类书是辑录各种书籍中的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别编排,以便检索的工具书。清廷编纂的类书,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门性的,皆以征引弘富见长。

(一)综合性类书

二、字书

清统治者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民族历史文化,编纂了大量满文、蒙文和其他文字的字书、词书。相继完成两体、三体、四体、五体《清文鉴》,和《钦定清汉对音字式》、《实录内摘出旧清语》等大量规范性词书的编纂,使民族语文的发展进入到较高阶段。

《康熙字典》

四十二卷/(清)张玉书等纂

清康熙年内府朱墨精抄本

版框纵18厘米 横11.7厘米

清圣祖玄烨以为清初通行的明代梅膺祚的《字汇》疏舛、张自烈的《正字通》芜杂,遂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立编书机构,命大学士张玉书等多人编纂字书,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共收入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由康熙帝钦定书名《字典》,因其系康熙亲自主持编纂,故后人通称为《康熙字典》。它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也是集历代字书之大成的古代官修字典,但其中也存在若干错误。

《御制五体清文鉴》

三十六卷/(清高宗)弘历敕纂

清乾隆年内府精写本

版框纵34厘米 横19厘米

该词典是一部满藏蒙合璧词典,此书系《御制清文鉴》基础上逐渐增加蒙文、汉文、藏文、维文等而成的清代第六部官修“分类词典”。该词典由“正编”、“补编”等组成。约收一万九百余组满藏蒙文对照词语条目,词汇量最丰富,是一部满藏蒙语互译及研究清代满藏维语语言学最珍贵的资料,在清代满蒙文语言文化及词典编纂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实录内摘出旧清语》

十四卷/(清)傅恒等编

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版框纵20.1厘米 横13.8厘米

又名《实录内择出旧清语》、《旧清语》等。该词典是满文注解词典,摘录解说清前三朝《清实录》内出现的疑难满语词语,主要从清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皇帝《实录》中选出意义转变较大、早期口语成分或具有习惯用法的古旧满语词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用乾隆时期经过规范的新清语加以解释。正文每门首字满文词语,下列满文注解。全书共四百十一页,收录八百四十条旧满语词汇,是一部小型“时序词典”。该词典虽词汇量最少,但是为满洲语言文化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满蒙藏嘉戎维语五体字书》

不分卷/(清)佚名辑

满蒙藏嘉戎维语合璧写本

版框纵2.8厘米 横13.6厘米

又名《五体字书》。主要收录以名词为主的单词、“奏折成语”、日常用语等,全书共三百七十八页,大约收录七百四十六组满蒙藏嘉戎维语对照词语条目。是一部小型“无序词典”,该词典词汇量虽少,但是清代唯一一部满、蒙、藏、嘉戎、维语五体合璧词典。是满蒙藏嘉戎维语的互译及满洲、蒙古、藏族、维吾尔族各语言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该词典流传不广,只有一部清写本流传于世。

《和素像》

(清)佚名绘

绢本 设色 纵159.2厘米 横115厘米

和素,清康熙年间满洲人。字存斋,姓完颜氏,阿什坦之子。隶内务府满洲镶黄旗,累官内阁侍读学士,御试清文第一,赐巴克什号,充皇子师傅,翻书房总裁,博览群书,通晓满汉两种文字,精于翻译。译有《左传》、《黄石公素经》、《菜根谭》、《琴谱》、《三国志》、《西厢记》、《金瓶梅》等名著。

上一篇:兴致勃勃范文 下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