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9-16 02:47:49

折柳送别的诗句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1

安徽鲍亚民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古往今来,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凡此种种,“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的手法,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的宛若一个多情的倩影。咏柳实则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

唐代诗人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无法说清楚离人手中那青青的柳枝何时枯槁,但折柳这个动作却一年一度地重复着。最后升华为一种优雅的伤怀之美,升华为我们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典型意象。

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诗的首句形容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次句极写柳枝秀色夺目,婀娜多姿。这两句把垂柳的勃勃生机,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其生动。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理应受到人们的欣赏,为人珍重。但诗人笔锋一转,写了环境的荒凉冷落。“西角”、“荒园”极写柳的“寂寞”,极写无人欣赏。在这里,流露出了诗人的不平与惋惜。而后两句的孤寂落寞,又与前两句的楚楚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抒发了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有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慨叹。

唐代诗人唐彦谦的《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未渲染柳的色泽光彩。但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锇死”的故事,托物寄兴,将讽刺的矛头直指统治集团,于柔情之中见犀利,于含蓄之中露锋芒,堪称“咏柳”一绝。

清代诗人厉鹗的《杨柳枝词》:“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此诗写女子相思,妙在以柳喻人。那笼烟带雨的柔美的杨柳,正是相思缠绵绵少女的绝妙写照。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2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⑤济:渡。⑥端居:安居。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小樱桃读诗词: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浩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渺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

①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②浥:湿润,沾湿。③客舍:旅店。④柳色: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小樱桃读诗词: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 前两句分别写明送别时间、地点和氛围。后两句说明了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免不了经历万里的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琼浆玉液。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青门柳

唐·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①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 ,俗称青门。

②青门柳:“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小樱桃读诗词: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3

一般认为“折柳送别”发端于西周初期,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则被视为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到了汉代,“折柳送别”渐成风气,记录汉代京师长安社会生活的《三辅黄图》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1]据程大昌《雍录》载:“汉世凡东出函关,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为别”。 “折柳送别”有固定的送别地点及具体的折柳内涵,标志着这一送别形式的定型与成熟。到了唐代,由于实行科举制度和边疆战争频繁,普通庶民为追求功名,或远离家乡以文求仕,或远赴边塞建功立业,“折柳送别”之风大盛,成为时人送行饯别的主要方式,所谓“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者,应为离别多 ”。[2]多情浪漫的唐代诗人将其作为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引诗入词反复吟咏。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孤独及《官渡柳歌》:“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同时,情感表达也从抒发离别之苦拓展到了表现离别双方的相思之痛。王建《宫中调笑》:“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领长相思,折段杨柳枝。”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一种别具一格的送行方式,“折柳送别”的原始意蕴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历来不乏其人,然终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礼俗说。有人从古代的丧葬礼俗中加以解释,认为古人用柳来制作丧车丧具,是借用柳的再生功能,表现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生命再生的企盼和愿望。再由“死别”转向“生离”,柳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远行或亲友分离时,寄托生命长在、生命平安这一类朴素愿望的吉祥物。[3]

其二,生命说。有人从生物学角度予以阐述,杨柳易活,生命力旺盛,以柳入诗,寄寓祝福,希望远行之人能很快适应异乡的水土,健康地生活。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正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其三,文化传承说。有人认为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折柳送别”实际是一种文化传承。

其四,介之推说。有人认为“折柳”、“插柳”源于寒食节习俗,南北朝时期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的。据说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他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是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折柳便有了纪念、怀念之意,成为后世“折柳送别”之滥觞。

其五,谐音说。有人从音韵学方面给予解释,认为古人注重谐音表意,“柳者,留也”,柳及相关无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折柳相送,是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况且那随风飘舞千丝万缕的柳枝与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是何等吻合,柳丝飘荡与游子飘泊的情状又何其相似,以柳相送,自然是合情合景。

其五,信仰说。现代学者追溯出 “折柳送别”的起源乃是蕴涵着“树神崇拜,生殖信仰” [4]的观念,认为柳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就有祛邪扶正的神异力量,是被推崇敬奉的神树,同时也是生殖重版的象征,后来逐渐演化为了送别形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丰富发展了“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却使得这一送别形式的原始意蕴愈加变的扑朔迷离真伪难辨。

笔者认为,任何习俗的产生形成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那个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正如郭于华在《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一文中所说,“民间仪式主要是作为生存的技术而存在的,其遵循的是一种生存的逻辑”。追根溯源, “折柳送别”的起源亦应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因此认为:“折柳送别”滥觞于西周初期的“禁烟改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是现实生活在习俗中的具体反映。

众所周知,火在人类进程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增强了人类的体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本领,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 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火所酿成的巨大灾难,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极大损害,又使古人对火产生一种畏惧之感,这种既敬且惧的复杂心理表现在生活上就出现了对火的崇拜和用火的禁忌。

周人尚赤重火,于此尤甚。据专家考证,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周人是以火星作为示时星象,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候,天上的火星和人间的火,被想象为有着某种神秘关系。每当仲春时节火星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去年薪火相传下来的全部旧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其名目叫做“改火”。 《论语·阳货》“钻燧改火”[5]讲的就是此事。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在周代时还专设官职,名曰司??氏,是主持火禁的官,负责仲春的改火,他摇着木铎通知人们熄火,三天后再给人们带来新火。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古代钻木取火讲究四季要用不同的木。《论语集解》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A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 [6]与春相关的是榆、柳之木。而春季正是将士出征游子远行的多发时节,将用于改火后的柳枝新火赐于行人以避祸祈福保留火种,方便征人生活,温暖游子身躯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了保证火种不致半道熄灭,就须折柳相送,以备路途不时之需。这应是“折柳送别”的原始起源。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火的认识日趋理性客观,钻木取火保留火种已非生活必需,那么对火的崇拜保留火种的原始意蕴就逐渐淡化。后人沿用了其送别的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折柳送别” 的习俗。并且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我们这么讲并不是主观臆断空穴来风。赠火的古老传统即使在唐宋仍留有余绪。韩翊“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7]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唐王朝赐火的情况。据唐末李绰《辇下岁时记》载:“清明日取榆柳枝火以赐近臣。”《宋朝事实类苑》亦有记载:“唐时唯清明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唯赐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赐,非常赐例也”。我们注意到其中赐火的时间与材质同西周时期的“禁烟改火”完全吻合。“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也充分证明赐火之说并非笔者妄加揣测实乃古亦有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只不过此时赐火的主体与对象发生了变化,赐火已成为统治者的特权,是封建贵族独享的殊荣,一般的平头百姓则与之无缘。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源出一辙,但其社会功用却大相径庭。

赠火之说还这可从汉族《商伯盗火》的神话中得到佐证。据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记载:“商伯将要从天上来人间的时候,心想:这一次如果还不能把火种带下凡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指望了。 当时,他就把一根蒿绳点着,悄悄地藏在衣服下面,冒着危险,把火种带到世上来。”

保存火种不仅是宗教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西南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这样,居住在偏僻地区的汉族同胞,也有保存火种的习惯。他们主要以柴草为燃料,几乎每家人的灶膛里,都保存有火种,主要方法是在用火以后,把木柴燃烧后变成火红的木炭,用灶膛内炽热的余灰掩盖起来,保持阴燃。在第二天用火时,拨开掩盖的余灰,加上柴草就生火了。如果熄灭了,就到邻居家去借火。直到现在,就是在一些城镇仍然使用煤炉的居民家中,尽管已有火柴、打火机等随时可用的火源,但他们在每天晚上用火完毕,把煤炉内的煤球或煤饼加足,然后盖上铁板,关上风门,使其阴燃。第二天早晨开炉就可以用火了。这不能不说是先民保存火种的一种遗风。

综上所述,“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同出于西周,且选用的材质亦有雷同之处,其中的联系似乎很难用“巧合”一词解释的通的。而且从“折柳送别”习俗的产生发展轨迹看,它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现实生活需要到情感寄托表现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类认知水平的。

参考文献:

[1]曹瑞娟、商光锋.“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6.4.

[2]王之焕.送别.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3]刘蕊杏.“折柳赠别”民俗考略.安顺学院学报[j].2007.1.

[4]李亚军.“折柳送别”解.阴山学刊[j].2006年04期.

[5]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裘锡奎.寒食与改火[a].二十世纪中国问世考据文录[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4

“无理而妙”,在唐人诗中并非鲜见。诗人多依据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以貌似“反常”却不无“合道”的手法,传达多样而又婉曲的情感,使得诗情摇曳而多姿。

一、闺阁之怨

比如李端的《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诗中的长夜不眠,孤灯独对。天一亮便急忙跑到门前张望,可她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依旧杳无踪迹。导致“披衣更向门前望”这一迫不及待举止的是喜鹊的鸣叫,这鹊声对她而言是希望,是憧憬,是久别后的相聚,可最终喜鹊的到来,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于是,便将满腹的“不忿”,迁怒于那一只鸟儿。显然,对喜鹊的不满、恼恨,毫无道理,可正是这于理不通、与常情相悖的“不忿”,委婉而深致地写出了思妇的怨别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无法掌控的忧伤。读之让人感叹不已。

二、深宫之悲

比如李益的《宫怨》:“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唱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诗的上联写晴花沾露,俏媚而飘香;明月朗照,笙歌满殿而悠扬。一派欢乐祥和的气象。诗的下联诗意陡转,转出另一种意境:没有了花香,没有了歌吹,也没有了月明,有的只是漫无际涯的海水添于宫漏,还有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海水添宫漏”,显然不合事理,但以“海水”形容水多,使得“宫漏”滴不完、流不尽,借此表达宫女彻夜难眠的愁思以及悲情的没有尽头,则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此诗不失为“无理而妙”的名篇佳制。

三、羁旅之苦

比如杜甫的《绝句漫兴(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虽然寓居成都草堂,诗人得以暂时的安定,但国难未除,故园难归的愁思却依然充盈着诗人的心间。诗首句中的“客”字,便寄寓了诗人客居他乡、寄人篱下的处境,这样的处境也就必然导致心境的“愁”。愁绪缠绕,可春色偏偏不晓人情,在诗人的眼前让花儿开放,令鸟儿啼鸣。按常理说,春色喜人,花开悦人,莺啼逗人,诗人却一反常理,说春色“无赖”、花开“造次”、鸟语“过丁宁”。这看似“无理”,却加倍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无所不在的国愁家恨,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实为“合道”之辞。

四、贬谪之恨

比如贾至的《春思(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的上联先以嫩绿、鹅黄两色勾画出春草繁茂、柳丝轻扬的生机盎然的春景;接着又用暗笔抹上桃红、李白两色,使得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也更为浓郁。诗的下联其意一转,迁怨于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继而进一步说春日故意惹恨,使恨增长。诗人遭贬,愁重难遣,又因积郁之重而大有度日如年之感,即使是明媚的春天也无法消减内心的苦恨。于是那无形的苦恨便化成了的怨语:春风吹开了花蕾,可为何吹不去我心中的愁情;春日温暖了草木,可为何让我心中的恨随着芳草一同生长?这样的怨辞看似“无理”,可仔细想想又自有其“理”。这别出的奇思,这出人表意的构想,使诗意表现得更为婉曲,也更为深沉。

五、别离之痛

比如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诗的前两句直白:天下最为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亭。点明题旨,笔法干净洗练。后两句诗人力避平铺直叙,将笔锋一转:“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诗人笔下的“春风”充满了绵绵的柔情,它怜惜离人内心的苦楚,有意不让柳条发青,这样也就看不到离人的折柳送别。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诗人因送别想到折柳,又因杨柳想到春风。“春风”是不知离别之痛的,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可诗人硬说春风“知”,且还“不遣”,其思之妙其想之奇,蕴含其间的是离别之人内心深处别离的苦痛。

六、吊古之伤

比如岑参的《山房春事(其二)》:“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当年他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而至。然而那曾一度百鸟鸣啭、繁花满枝、群贤云集之所,早已封尘在历史的深处。而今的梁园昔日容颜尽改,只剩下乱鸦聒噪,一片萧瑟之象。“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人世沧桑,物是人非,可无知的花树,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花树无所谓“知”与“不知”,诗人说“庭树不知”,蕴含其中的是深沉的盛衰无常之叹。出语极为含蓄,感情极为沉痛。

“无理而妙”,摆脱了浅而直的通常之理,传达出一种深而曲的奇妙之情。这样的情,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联想,通过变异的甚至是被歪曲了的生活事理,在“情”与“理”的矛盾中,“多一曲折”地表现了出来,从而让读者在惊奇之余去思索去探寻其内在的深层意蕴,并由此走进一个新的天地。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5

关键字:古代诗歌 意象 意境 柳 送别 寂寞怀人 思乡 春意 恋情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

诗歌鉴赏在高考中的分量有加重的趋势,由6分增为8分,可相对150分的试卷总分,再考虑到诗歌鉴赏中的不定因素(主观题的批改还是靠主观感受较多),很多学生就采取放弃的态度了。其实笔者认为,诗歌语言虽然像杜甫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诗歌当中的意象还是可以找到共同规律的,如果能总结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就可以事半功倍了。确实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诗经到诗歌繁盛的唐宋,几千年来,还有什么是别人没写过的呢?区别只在于怎么写,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的,于是某些意象就能形成一定的暗示意义。了解了这些意义就可以轻松读懂诗歌了。

本文就以“柳”为例,探讨一下它在几千年的诗歌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吧。

依依惜别杨柳情

最早当然要从《诗经・小雅・采薇》谈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反战诗了,描写了一个出征士兵归来途中的心境,这里的杨柳象征者离别时还是春暖花开的春季,与归来时的冰天雪地作对比,更显心境凄凉。这之后就不断有诗人以“柳”作送别的象征了,加之“柳”与“留”的谐音,到唐朝时就更是有了“折杨柳”这样的曲子了。唐代施肩吾《折杨柳》里说,“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就用杨柳道尽离别的心酸。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用柳丝表达依依不舍的缠绵就比苦多了一丝甜了。同样为离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显得豪气一些了,虽也有离别的忧伤,但不乏朋友尽兴之意。相比之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吧!

杨柳恰似人怀远

离别之后就是等待,等待是寂寞的,所以“柳”又有了新的意义――寂寞怀人的象征物。很多诗人假借妇女的口吻写闺怨诗,当中大概要数欧阳修最多且著名了,他的多首《蝶恋花》中都出现了杨柳。如“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些都是表现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依靠绵绵之柳表达绵绵之情,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再如周紫芝的《踏莎行》“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就更是写出女子的愁苦了。王昌龄则更细腻地揣摩了一名贵妇春游时的心理变化,说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贴切的句子来仿佛杨柳也明白人的心意了(《闺怨》)。

折柳曲中思故园

在家的人思念离人,远游的人同样也靠柳来抒发思乡之情。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凄苦,同时表达士兵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借折柳曲来表现思乡之情的。韦庄的《江外思乡》“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更是将思乡的愁肠比作被撕碎的片片柳叶,将柳对思乡之情的诠释推到了极致。

春意盎然柳色新

当然,柳作为春的使者,也是被很多诗人用来赞颂春天,抒发喜悦之情的象征物。其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贺知章的《咏柳》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巧妙,表达了作者在早春时节偶遇翠绿的喜悦,也让读者莞尔。宋代词人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其中的“绿杨”就是“绿柳”。绿杨衬着红杏,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春景啊。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后来也成为千古名句,作为早春的象征总是给人生机盎然的绿意,引人无限遐想。

杨柳无情天地换

杨柳作为春景表现繁华是理所当然的了,也有诗人反其道而行,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说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用本就无知无感的杨柳写自己的故国之思仿佛也是恰到好处的。

当然,以上都是柳相对稳定的表征。总有些诗人有些超出此固定模式的佳作,比如白居易有一首《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就是晚年的白居易站在一棵半个世纪的老柳面前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物同人情,意境苍茫。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的就是有些微妙的恋情。唐代诗人唐彦谦有一首《垂柳》诗,“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6

在融融的春光里,漫步校园中,美不胜收的盛景尽收眼底。那婀娜多姿的杨柳,娇翠欲滴的冬青,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均在熏风中,陶然忘情地随风起舞。放眼天空,极目四野,睹物感怀,触景牵情,春天直如一幅气韵夺人的生机勃勃的画幅,让人徜徉流连。

沐浴着这如诗似画的春光,心里隐隐浮出古人吟咏春天的那些璀璨绚丽、光亮鲜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遍山原白满川,拂堤杨柳醉春烟”、“春江一曲柳千条”、“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渡头行客稀”等等诸多歌咏杨柳的诗句,把明媚春天的万千风情传承至今,眼前读来,深韵依然绕梁不绝,回味无穷。

喜欢春天,还因为它又是一个极易让人滋生念远怀旧、执手惋别之情的季节。李叔同有《送别》一词,内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词句,道尽了春日挚友分别时凄楚缠绵的心境。在《送别》的伤情余韵中,脑海中又浮出李白“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来,耳边仿佛闻到了古时摧人肺腑的《折杨柳》的清音。再次把春日寂凄摧心的基调推向深处。一阵深浸了馥郁花香的和风拂来,缤纷的落英从我的脑海深处又唤醒了朱熹《春日》一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超出悲情,步入明媚,身心倍感轻松、愉悦和惬意。

花在春风中摇曳,心在春光中荡漾,此时此刻,我真想把自己化为一只翩翩的娇蝶,永远、永远在这片花光云影的天地间沉醉,长睡。

美如诗、赛如画的春天,我永远钟情你!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7

(一)知识的积累 诗歌的学习既要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又要有各学科的知识积累作为铺垫,还要有丰富的诗歌本学科知识的积淀。首先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诗歌。在平时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背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以便让学生早一点认识、了解不同体裁和题材诗歌的特点和规律,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可能不懂所读、所背的诗歌,但没有关系,背会以后慢慢领悟。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由数变达到量变。

(二)在背诵一定量的诗歌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理解一定量的诗歌 我们采取的是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既先练习、分析一些诗歌,在练习中逐步的认识、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以及它的规律。然后归纳出诗歌的一些理论知识,再由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诗歌的学习和练习。在具体的理解、分析、判断、积累的前提下,对诗歌进行感悟,对诗歌的分类、意象、典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高层鉴赏打下基础。因为如果先讲诗歌的理论知识就会使学生陷入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这就如同学习语言,孩子一定是先说话,然后慢慢地去理解词汇和句子,进而去理解语法和修辞。

(三)在学习诗歌时积累作品中的意象 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的理论来理解诗歌。要求学生对古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感悟后,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的语言、情景对原诗进行再创作,再现诗风词韵,这就要求理解诗歌中的意象的具体意思,如“月”、“长亭”、“短亭”“秋风”“古道”等。“木奴”,果树;“丁香节”,愁思难解、情致缠绵;“长短亭”,表示送别或抒发难舍难别之情:“芳草”,怀念朋友或怀念故国、抒写离别乡思。我们让学生去记一些意象,如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等等。

还要重视诗歌中的典故的积累。例如,阅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要正确理解此诗,就要了解“折柳”这个典故有惜别送行或思乡怀远的意思。

再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谴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要想理解本诗就要弄懂“伏波将军马援”,“定远侯班超”,以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此就有必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典故,如“王孙”,指高人隐士;“闻笛”表示追念故友缅怀友谊;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化碧: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东篱: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四)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诗歌的类型、分类 我们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分类。这是第一步。可以分成英雄赞歌:如李白的《塞下曲》、王昌龄《从军行》;黍蓠悲歌: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田园牧歌: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闺怨诗:王昌龄《闺怨》、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思乡羁旅诗: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咏怀咏史诗: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送别感怀诗: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等……通过分类学生对比较浅显的诗歌就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有了一个纲,理解起来也就有了方向。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根据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来学习。抓住了精神实质。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引导学生要知人论世 由于作家的经历、思想、生活习惯和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不同。即使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处境不同,反映在诗歌里主题、艺术手法也不相同。因此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家,从而认识作品。揣摩、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品味诗人的情感。诗歌为什么具有感染力,就源于它融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要考诗人的思想情感,故在平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品味字词的过程中去把握思想内容,品味作者情感,所谓“知人论世”是阅读诗歌时一定要注意的。比如了解了和陆游生活的年代、心胸、气魄等方面的不同,也才能明白为什么会说梅花“她在丛中笑”,而陆游却说“寂寞开无主”和“只有香如故”了。当然,一般来说,作家的风格其一生各阶段基本一致,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孟浩然的恬静又浑健,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李清照凄婉多清丽……学生应该认识到,我们通过诗歌的学习可以了解、归纳出作家的这些知识。以后我们遇到这些作者的诗歌可以对号入座地猜测、理解其诗歌。

(六)归纳总结 学习中应总结一些文学常识如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一般的诗歌(主要是绝句)前两句一般写景,后两句一般抒情。诗歌往往是言在此,意在彼。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理解诗歌需要透彻分析诗的字、词、句、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理清全篇的线索,了解全篇思想。尤其是关键词语更要让学生咀嚼、品味,要品出特点、品出诗味、品出细微之处(如意思、感情、音响、色彩等)。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积累答题知识。筛选整理常见的鉴赏术语和回答问题的模式,让学生记忆,以备做题之需。注重实际操作,规范答题步骤。比如分析意境,步骤是:描绘图景――点明氛围――表达感情;而分析艺术技巧,则是:答出术语(例如: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等)――阐明运用――点出效果;对字词的赏析,则要阐释含义――解释景象――点出情景等。前面六个方面的积累准备充分的话,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必定能得到提升。

折柳送别的诗句篇8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离别抒怀”自然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歌咏的重要内容。唐代以前的送别抒怀诗,感情基调一般都是低沉伤感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从内容上说,多抒写亲情、爱情和友情、同僚情。有些送别诗借送别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从抒情方式来说,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多种形式,大多是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和以喻显情。(1)借物抒情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别之意来烘托,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2)借景抒情,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竹林寺远,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作者的归意,但作者形象隐于诗外,在闲淡的意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3)以喻显情,如刘过的《柳梢青 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在阅读鉴赏送别抒怀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送别诗的结构形式。关于送别抒怀诗的写法,《诗法家数》曾作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2.通过典型意象,理解语言传达的信息。送别抒怀诗中有一些典型的意象,找出这些典型意象,有利于解读和把握离别诗。如“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常见场所,“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留客的习俗,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常见意象;“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举不胜举。

3.开拓景物意境,领悟作者情感倾向。送别抒怀诗往往注意营造送别氛围,在景物或生活气息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情调。其情感表达主要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临别时坦诚的慰抚,或依依不舍的留念,或发自肺腑的感慨。阅读鉴赏送别抒怀诗时,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意境,才可以推断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明确情感表现方法,分析运用表达技巧的效果。就送别抒怀诗的抒情手法来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就送别抒怀诗的表达技巧来说,多见的是运用修辞和虚实结合;就送别诗景与情的关系来看,常是“哀景哀情”来渲染,或“乐景哀情”来衬托。

【阅读训练】

江亭夜月送别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诗四句四景,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简析四句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国维曾说此诗着一“寒”字“境界全出”,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注]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将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晋国边患,这里用以类比魏大。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句运用了什么典故?首联给人怎样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横”“接”的妙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在写景角度上与前两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最后一句表现了李白朋友的哪种性格?李白对他有怎样的告诫?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①自鸣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②。

握手祝君能强饭③,华簪常得从鸡翘④。

[注]①山鸟: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鹘”。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②白璧招:即以白璧招聘。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③强饭:平阳公主对汉武帝卫皇后卫子夫说的话,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名歌女。她初入宫时,平阳公主拊其背说:“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愿无相忘!”努力加饭,即保重身体。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庭芳

苏 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①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遣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是他到黄州一年多之后友人帮助营建的。②黄州再闰: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③洛水清波: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故云。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运用了一些浸润情感的词语,请找到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性格与词风?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别四明诸友归杭

张 炎①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②。淡泊秋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③。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z。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注]①张炎:宋末元初词人。宋室南渡后举家迁至临安(今杭州)。入元以后,不仕新朝,以“遗民”自居,落拓而终。这首诗作于元成宗大德二年,其时诗人已51岁,在宁波一带飘荡。四明,四明山,这里指它附近的鄞县。②东瀛:东海。③西泠:西泠桥,西湖胜景之一。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即将归杭时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章法整饬,结构匀称,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吕]一枝花

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②做主?

[注]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②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的景物。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春日”景致?通过这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春景?透露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上下两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上一篇:小学生诗朗诵范文 下一篇:嫂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