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湖范文

时间:2023-09-27 15:03:54

朝阳湖篇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读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这一千古名句,仿佛置身岳阳楼上,望四野之茫茫,而心忧于天下。在这里,“庙堂”和“江湖”这一对概念,既共同包罗天下,又处于相对立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天下观,在不同的层次上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蕴。

“江湖”!既是地理之江湖,又是社会之江湖,更是文化之江湖。是侠文化之江湖。江湖与庙堂的对立关系,在三个层次上表现出来。

其一是作为地理名词的江湖。江湖最初指长江和洞庭湖,后来泛指三江五湖。据《史记·河渠书》的《索隐》,三江是:

北江,从会稽毗陵县(今江苏常州市)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今安徽芜湖市东)东北至会稽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南)东入海;南江,从会稽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南东入海。

所谓三江,其实都是长江下游入海的支流。五湖则包括:

具区,今太湖;桃塥,今江苏金坛县、傈阳市境内的长荡湖,又称桃湖;彭蠢,今江西鄱阳湖;青草,又名巴丘湖,为洞庭湖东南部一带湖面的古称,因湖南面的青草山而得名;洞庭,今洞庭湖。

总起来看,三江五湖都在长江中下游,三国以前,这些地方是落后的所谓东夷南蛮之地,吴越之地,断发文身;荆楚之地,烟瘴毒蛊。这些地方,长期被中央朝廷作为化外之地,和皇帝所在的中原京城自然形成一种地理上的相对关系。

和“江湖”相对应的“庙堂”,庙是宗庙、是皇帝安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堂是明堂,是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朝廷大典和选士、养老、教学等宣明政教的地方。从这里来看,庙堂在京城朝堂之内,代表的是朝廷所在的王畿之地;江湖在吴楚化外之边,代表的是远离京城的夹下各地。

其二是作为社会名词的江湖。由江湖与庙堂的地理位置引申开会,它们可以分别代表站在地方和朝廷立场之上的社会势力。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他当时是大汉丞相,所占之“位”,自然是代表中央朝廷;所谓“江湖”,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是割据地方的大小军阀们,是非中央王朝的社会势力。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两人都很不得志。范仲淹本来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改革失败,被免职外放,出抚河东、陕西;滕子京本来是天章阁待制守庆州;身处军事要冲之地,被人加上挪用公款的罪名,贬到荆楚南蛮之地的岳州。当年在朝廷,在“庙堂”,想的是如何造福苍生;现在在外地,在“江湖”,深恐皇上再听谗言,那么,在“庙堂”可代朝廷行事,是官;处“江湖”则怕朝廷变脸,相当于是民。引申开来,庙堂既指朝廷,江湖则在民间。又如《南史·隐逸传序》所说:“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斯并向时隐沦之徒钦?”又说:“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此处江湖,指的是与朝廷不合作的逸人隐士,也表示着庙堂与江湖间官民对立的意味。

其三是作为文化名词的江湖和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会体系的江湖。江湖即指民间,指不从属于京城和官方的社会,进而也将一般听从朝廷指挥、甘受朝廷控制的较为固定地活动着的老百姓排除开会,指的是由三教九流组成的一个独特的“江湖”社会体系。“三教”指懦、道、佛,虽然朝廷后来“独尊儒术”,最初“懦侠”却是彼韩非子一起看作是危害朝廷秩序的五种蠢虫之中的。三教因此指的是社会上自由流行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行为。“九流”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这就几乎全部囊括了社会上的各种流派。因其博杂,三教九流的江湖成为一个大杂烩,《水浒》第71回说:“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到这一步,江湖的圈子,可以说是除了忠心耿耿的现任官员。老老实实的乡间顺民以外,几乎无所不包了。因其庞杂,江湖带上几分神秘色彩,其中异能奇行之士,怪杰通才之人,医卜星相,卖艺起解、奇门循甲、武林镖行、豪杰奇侠、帮派宗教,秘密的,公开的,桀骜的,驯良的,浪迹天涯、谋食四方,见多识广、时雄势大,正直的,邪门的,侠客、高手、逸人、奇士、巧匠、骗子、乞丐、大盗、娼家、神女、绿林、响马,等等,凡此称种,构成一个光怪陆离、斑斓驳杂的江湖社会,也自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江湖文化的庞大体系。

朝阳湖篇2

[关键词]鄱湖景观;唐代诗歌;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3-0083-06

鄱阳湖景观诗歌发端于东晋,目前尚未发现东晋以前有此类作品。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存世作品也非常少,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涉及鄱阳湖景观的诗篇不过十余首,代表作如东晋湛方生的《帆入南湖》、《还都帆诗》;南朝宋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诗》;南朝梁释惠标《咏孤石》;南朝梁朱超的《咏孤石诗》;南朝陈刘删的《泛宫亭湖》;南朝陈高丽定法师的《咏孤石》等。东晋陶渊明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鄱阳湖周边盘桓,但志在“田园”,没有直接抒写鄱阳湖景观的诗作。有研究者认为,《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一首写鄱阳湖的诗,①然“规林”之处至今尚不明确,此诗所指仍存疑。

唐代是鄱阳湖旅游景观诗歌初兴的时期,《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收录的涉及鄱阳湖景观诗篇有百余首,明显相关的有四十余首,其无论作品、作者、景观的数量都远超前代。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繁荣,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和鄱阳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等都有密切关系。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有着与其他朝代同类诗歌不同的时代特色。

一、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地理背景

鄱阳湖最早称作彭蠡,所谓“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就是说鄱阳湖如大瓢一样。但彭蠡又有新古之分。古彭蠡是指长江在九江河段受江水潴汇而成的大湖泊。古时长江出武穴后,呈分汊水系,《禹贡》概谓之“九江”。传说中的禹疏九江,也就是对这些分汊河道进行疏导整治,使汇注于彭蠡泽。《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路线:“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汉时寻阳在今湖北黄梅西南,枞阳即今安徽枞阳,均在长江北岸,其范围约当今长江北岸鄂东的源湖,皖西的龙感湖、大官湖等滨江诸湖区。西汉后期,所有分汊水系已“皆东合为大江”。由于泥沙堆积成堤,古彭蠡逐渐与长江分开,形成了长江北岸的湖泊群,结束了古彭蠡的使命。

西汉至东汉间,由于地层下陷的原因,在长江南岸开始形成了湖口水道。东汉时班固为了附会《禹贡》彭蠡之说,把江南的湖口断陷水域误指为《禹贡》的彭蠡泽。古彭蠡泽的名称就这样被沿用下来。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推断,汉代的彭蠡泽不过是今湖口县的湖口至星子县南面的婴子口,其最大宽度不过10公里。南北长30公里左右一条水道。②鄱阳湖的主体(即今天的南湖)当时还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区,即鄡阳平原(鄡阳,古县名。公元前201年汉高帝六年置,治所在今江西都昌东南鄱阳湖中)。赣江在鄡阳平原上汇合诸水由婴子口注入彭蠡泽。

魏时,彭蠡水已越过婴子口,在星子县东南与都昌县西北一带,形成一片开阔的水域,《水经·赣水注》:“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也。……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因湖水浸润到星子县附近的宫亭庙,因庙得名,彭蠡湖亦称宫亭湖。南朝陈人刘删《泛宫亭湖》:“回乘一派水,举帆逐分风。孤石苍波裹,岸山苦雾中。”随着彭蠡湖水不断南扩,原来人烟稠密、阡陌交错、河道纵横的鄡阳平原逐渐被水淹没,终于在公元421年南朝宋永初二年废县。

“鄱阳湖”的称谓是从隋代开始的。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自隋以前,概谓之彭蠡。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唐代时,大多数人通称之为“彭蠡湖”,偶尔有称之为“鄱阳湖”的。在《全唐诗》中以“鄱阳湖”为标题的诗有两首:韦庄的《泛鄱阳湖》、释贯休的《春过鄱阳湖》;诗句中有“鄱阳湖”的有一首:徐铉的《移饶州别周使君》中“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虽然当时此类诗篇数量不多,但即反映了鄱阳湖替代“彭蠡湖”的先声,说明唐代时这个大湖的主体已经南移,虽然难以确定唐代时鄱阳湖南岸的边界是否已到现在的康郎山,但当时水域之辽阔,气势之恢弘,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这可以从东晋南北朝和唐代两个时代的同类诗歌对鄱阳湖水面的描写中得到印证。

东晋湛方生《还都帆诗》云:“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这两句诗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点明了湖的位置是在庐山之下。也就是今天的北湖的位置;二是水面比汉代时的“水道”要宽阔,否则不会称“湖”,但形状是条带形的。唐代时鄱阳湖的水面则是非常宽阔了。倘若春夏丰水之际,身处湖中,就如韦庄《泛鄱阳湖》云:“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即使是秋冬枯水季节,立高山之上,俯瞰大湖,亦是“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吴筠《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鄱阳湖广阔浩渺的水面,表现了一种“大湖”生态的宏大之美,给予了诗人以创作的灵感,激发其浪漫主义情怀,譬如英格兰北部湖区之对于华兹华斯,瓦尔登湖之对于梭罗一样。纵观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大都具有一种壮丽恢弘的气度。如一向风格温和的刘长卿,写鄱阳湖景观诗时也气魄宏伟:“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二、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作者构成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的作者基本上是旅居江西的客籍人士,其构成可分三种类型:贬谪官员、漫游迁客、慕仙学道之士。

唐代时,江西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属于偏远地区,因此被视为贬谪之地。当时因贬官蛰居江西的著名诗人有张九龄、白居易、刘禹锡、刘长卿等人。一般来说,贬谪之人多有不平之气,往往通过鄱阳湖景观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愁怨之气。

唐代名相张九龄,景隆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开元十五年(727),张九龄因张说罢相之事受牵连,贬为洪州都督。①初经鄱阳湖,写下了唐代第一首著名的鄱阳湖景观诗篇《彭蠡湖上》: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诗的前八句叙述行程与感受,第九句至第十二句写景,后四句议论。首先,诗人不得不认可鄱阳湖水光山色之美,但壮美之中,似乎含有不可捉摸的东西,“瑰诡良复多”。作者从庐山、大孤山的阴阳之诡,乘水飞驰与山峰突兀之险体验中提出“象类何交纠”疑问,最后得出“高下无相恤”结论,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懑之气。

大历诗人刘长卿,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然命运多舛,曾两次蒙冤被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跟贬谪有关,因此也写下了大量的贬谪诗。② ③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刘长卿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余干多时,写下了多篇有关鄱阳湖景观的诗歌,如《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

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诗人集“孤帆漾、夕阳落、久寂寥、独惆怅”于一诗,写景抒情,把鄱阳湖描绘成苍凉之水,诗人孤单寂寞之心显露无遗。

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这种漫游,类似于现在的旅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旅游。漫游的去处,主要有二:一是名山大川,纵情山水;二是繁华都市,交游求宦。鄱阳湖西傍匡庐,南接闽粤,既有高山大湖之壮丽景观,又是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途,因而自然成为唐代士子漫游的好去处。著名的布衣一生的山水诗人孟浩然(689-740),于开元21年(732),从浔阳经彭蠡湖绕道入湘凭吊屈原,不久作《广陵别薛八》: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诗的前两句是字面上是为友人抱不平,实际上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三四句交代别后的行状;六七句写鄱阳湖桅杆如林,波涛如海的胜景;七八句表现了人到中年的作者对未来缺乏信心的迷茫。

寻仙学道也是唐代士人的一种风尚,而仙道之境多在名山秀水,因此,山水景观自然成为修道诗的重要内容。盛唐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吴筠,天宝末年避乱,隐居庐山,徜徉于山水之间,被庐山鄱阳湖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逗留时间长达五年以上,写下了多首歌咏庐山和鄱阳湖的诗作。

李白的生平经历比较复杂,基本上可以说是以上三者的混合体。开始是漫游学道,接着是“奉召入宫”供奉翰林,不久则“赐金放还”,重新漫游。

安史之乱后,李白隐居庐山,后入永王李璘幕府。公元757年,李白因永王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公元759年遇大赦,公元760年再登庐山,游鄱阳湖,李白的几篇咏鄱阳湖诗歌就作于此时。这时的李白,已无当年匡计苍生的凌去壮志,而更显得多愁善感、壮士迟暮。《送王孝廉觐省》云: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在这首诗里,面对窈窕岫连的鄱湖丽景,诗人却感伤不已,泪流不止:“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虽说诗人昔日《赠汪伦》中那种赠别时的欢乐之情早已荡然无存,但其夸张的比喻、绮丽的语言,都充分展示了作者雄奇山水的独特风格。

自江西第一个诗歌高潮——陶渊明田园诗之后,江西诗坛将近沉寂了三百年。①唐代时,虽然江西籍的诗人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影响较大的诗家。如盛唐的刘眘虚、綦毋潜;中唐的来鹏、吴武陵;晚唐的郑谷、李中等。然而,他们描写鄱阳湖景观的诗歌却不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经历不同。外地诗人来到鄱阳湖地区,多半是人生低谷时期,他们为鄱阳湖秀丽风光的所感动,他们在这里找寻“心灵的家园”。而江西本地成长的文人,一般都是“走出去”追求人生理想,鄱阳湖只是他们“出去”经过的一条水道;二是审美的心理距离问题。瑞士心理学家布洛认为:创造和欣赏美的基本原则是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是不同于实际空间距离的内省的发现。距离太近容易引起实用功利目的,失去美感;距离太远则看不清楚,也不美。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客体只有摆脱实用性,功利性,才有可能产生美感。②本土诗人视鄱阳湖为过道,行色匆匆,难以产生诗意;而迁客游子们以欣赏的目光来观照,则容易感受到鄱阳湖的美感。

可以说,由于张九龄、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加入,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成为了江西地区第二次诗歌高潮,这类诗歌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同时期江西地区其他类型的诗歌。

三、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主要内容

自然生态之美是唐代诗人歌咏鄱阳湖景观的主要内容,诗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抓拍鄱阳湖的画面,从不同的心境去诠释鄱阳湖的内涵,使得鄱阳湖景观呈现了形态各异的动态之美。

(一)鄱阳湖与庐山相映组成的壮阔雄浑

在辽远宽阔的鄱阳湖上仰望高大险峻的庐山会造成雄奇壮阔的对比之美,唐人诗歌中很注意构造这种高大雄浑之美。如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中云:“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清晨,行船在雾气弥漫,渺远无际大湖上,一片茫然。突兀见庐山,眼前的景色为之一变,令人惊骇。“势压九江雄”的“势压”,写出了庐山有雄镇长江之滨,“压”住滔滔江流的雄伟气势;“峥嵘当晓空”更加突显庐山的巍峨高峻。

吴筠久居庐山,①对于在鄱阳湖上看庐山,更有独特感受。《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诗云:“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在这里,近景是一叶扁舟与幽深山隈相望,远景是鄱阳湖碧波万顷与庐山千峰林立相映,诗人集长期观察的体验,勾勒出一幅鄱阳湖上看庐山的壮美秀丽的全景图,难怪诗人希望“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二)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形成的壮美秀丽

湖口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唐代杜佑《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二:“宋武帝大破卢循于左里,即彭蠡湖口也。”北宋坡作《石钟山记》后,湖口因石钟山而声名大噪。然在唐时,尚未有咏石钟山之诗。唐人的湖口诗,主要有两类:河水汇聚与湖水入江。

写河水汇聚如刘长卿从湖口向南极目远眺:“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晚次湖口有怀》)吴筠则从庐山俯瞰,气势磅礴。“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

写湖水入江的如钱起的《江行杂诗六首之三》:“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唐彦谦的《过湖口》中云:“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三)鄱阳湖与鞋山组成的和谐秀美

鞋山又名大孤山、大姑山,位于湖口石钟山南侧九公里的鄱阳湖中。其前低后高,形状似鞋,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是湖口自北向南百余里湖面的唯一大岛、来往舟楫必经之地。唐人诗中常将其与彭泽长江对岸的小孤山并咏。如顾况的《小孤山》中云:“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白居易的《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中云:“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四)鄱阳湖落星湾与落星石组成的天然奇观

落星石又名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是一座小石岛,高十六七米,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此以名焉”,实则为第四冰川的遗存。白居易的《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云:“落星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即指此石也。唐人亦称落星墩临湖鄱阳湖水域为落星湾,孟浩然的《下赣石》中云:“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五)鄱阳湖与松门山组成的林海石景

松门即松门山岛,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将鄱阳湖分成南北两湖,南宽北窄,形似一只巨大的葫芦。《太平御览》卷四十八《豫章图经》曰:“松门山者,以其山多松,遂以为名。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上有石镜,光明照人。”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云“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是也。今天的松门山岛是连片的沙山,海拔最高处90.9米,最低点16.5米,平均海30米,昔日的松涛林海,险崖石镜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唐时松门山的风貌如何,我们可以从李白的两首诗中略窥一二。第一首《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云:“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这里是说从浔阳至鄱阳要经过松门山,从湖中看去,“松门拂中道”,说明松涛依旧,但是否登岸攀崖看石镜则未可得知。第二首《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云:“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看来石镜还在。看看今天日趋沙漠化的岛,想起往昔林海石镜的景象,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六)鄱阳湖与白鸟、红日、粉桃组成的艳丽美景

鄱阳湖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冬候鸟保护区,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冬春之际的11月底到3月。唐代时当然没有“保护区”的概念,也没有以观鸟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但透过唐代诗人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鸟也是数量众多,蔚为壮观的。白居易的《彭蠡湖晚归》中云:“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诗中点明时令是“桃花开”,而三月恰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晚归的船只惊飞了湖洲上的鸟群。像如此以“千”之数同时飞落的鸟,无疑是候鸟群。项斯的《彭蠡湖春望》写得更明白:“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遍草新湖落,连天众雁来。”

朝阳湖篇3

梦,总是美好的,我梦想中的桃花源—银湖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抛开一切烦恼,贪婪地享受着银湖的梦一般的风光。

朝霞仙女们披者橙红色的轻纱,踏者缕缕清风缓缓而来,天上的云娃娃戴者鲜艳的冠儿正轻轻絮语。银湖的清晨格外迷人,湖面细波如粼,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特别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睛。朝阳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她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全部的艳丽倾入湖中。霎那间,湖上的一切都变了,这是湖上最绚丽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缀入斑斑点点的碧玉;霞是艳红的,像绿色点缀后的胭脂。碧玉般的绿加上胭脂般的红,自然界中最鲜明的颜色交融在一起,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

我深深地被银湖上的奇观陶醉,还未等我从沉睡中醒来,调皮的朝日想凑个热闹将万道金光射向湖面,顿时,湖上微风乍起,连小浪花都见好玩,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现在的局面,真似搅起满湖碎金。看来,只有等嬉戏的细浪听话潜到水底休息的时候湖面才能恢复往常的平静了。水撅着嘴说:“朝阳,你干吗老是捣蛋,多好的晨景,就让你给破坏了,你瞧你。”朝阳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来了还不照样美丽?”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个没完。

那乱真的倒影,把周围的胜景都摄取到了湖中,银湖出现了美妙的“水中天”。

虽这只是梦,但银湖,你婀娜秀逸的神韵吸引了我,你美丽动人的身姿将我陶醉了我,银湖,我梦想中的桃花源!

朝阳湖篇4

关键词:明清;里运河;东西湖泊;南北地势

位于江苏省的里运河长约168公里,它原属于京杭运河最早开凿的邗沟河段,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运河关系着漕运大事,因此运河的通畅与否成为历代统治者关注的焦点。然里运河与黄河、长江以及淮河关系密切,里运河的治理也就成了晚期帝国统治阶层内部争论的热门话题,因此这一问题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并且明清时期江淮区域的地理环境也因此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一、运西诸湖面积的增加

江淮平原以里运河为界限,西边为运西诸湖,东边是里下河平原,地势由西向东下降。运河西岸在成陆前就有一些列湖泊洼地,这些也就是后来的白马湖、宝应湖、邵伯湖等。运河东岸情况则不同,成陆时间与之相比较晚,原是一片残留的海湾,后来海湾封闭形成泻湖,加之淮河和长江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一块块高地,泻湖随之也被分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和平原。当人类已经意识到利用水系相连开漕渠时,一条连接江淮的邗沟横空出世,江淮地区的地貌变化也开始由原先单一的自然因素为主导开始向人与自然合力而为的因素转变。明清前后成为湖泊相互接连的重要分期。因为“南宋以来至明初,黄河夺淮对里下河平原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段近二百五十年的时间内,运西零星分布的小湖泊尚未潴并”。[1]而明清期间运西诸湖随着面积的增加,逐渐连为一片。

里运河是沟通长江淮河的重要人工渠道,是南北水运的关键河段。黄患对运河的干扰进而增加了统治者对里运河的关注。两朝统治者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倾注于此,可谓“施工之勤,费帑之巨”。[2]明朝前期治理黄河主要采用分流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也没有阻止黄河决口以及下游泛滥。直到明末潘季驯另辟蹊径,采取“束水攻沙”的方式才在黄河治理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主要的切入点在里运河西边的洪泽湖,利用洪泽湖储存淮河的清水进而抵挡黄河的泥沙。清继续沿袭明朝,采取这种方式治理运河。毕竟,黄强淮弱,“蓄清刷黄”的措施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洪泽湖的湖面不断淤高,蓄水量不断减少。加之黄淮时常泛滥,洪泽湖难以承受,只能下泄至运西诸湖。明初,由于元代对运河治理的忽略,洪水经常决洪泽湖高家堰而出,冲坏里运河并致使其无法通航。因此从“山阳到江都之间‘诸湖延袤,上下相接’”[3],可见明清时期运河西岸的湖泊面积较之以前相比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面积的增加,甚至已经接连成片了。

二、运东湖泊的萎缩与消失

在运西诸湖不断扩大,逐渐接连成片的时候,运东湖泊也在悄然声息的变化着。不过,与运西明显不同的是运东的湖泊是不断萎缩甚至消失的。宋元时期运东射阳湖还有“方圆三百里”之说。明以前运河东岸的里下河平原还称得上水乡泽国,而历经明清两朝后,自远古就躺栖在这里的湖泊却消失殆尽了。运东与运西两岸相隔不远,变化却截然相反,原因何在?

首先,在黄河夺淮700余年的时间里运河以东饱受凌虐,大量泥沙在此淤积,使得地势趋平,湖泊底面淤高。加之元代和明初的治理,黄河全河南流,大量泥沙倾注而来。因此宋元时期的射阳湖虽然“渺渺指平湖,烟波急望切”,实际上不过是面广水浅罢了。明清时期黄河之水还是时时主动或被动的“进犯”里下河地区。统治者为防止黄患,斥巨资一次次加筑高家堰和修建运西长堤。而淮水故道早被黄沙淤高,黄淮之水下泄入海成为难题。面对此种境况,明清统治者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将黄淮之水注入运河东岸的射阳湖,并由此入海。隆庆四年淮水冲决高家堰,黄河紧随其后,沙随水入,射阳湖中胶泥填淤,甚至出海的河道都被淤死了。万历三年河决黄浦口,射阳淤塞,泥沙不可捞浚。类似情况数不胜数,这也直接导致了里下河地区湖荡的淤垫。

再次,由于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并濒临海边,海水容易倒灌,不仅淹没周边田庐,甚至还威胁着运河的安危。起先,唐朝时期就在沿海边处修建“捍海堤”,堤坝也是时坏时建。宋时,建有“范公堤”,后成为明清两朝防范海患的屏障。这一堤坝将射阳湖以东来自海水接济的水源阻隔在外。左右两边很难有充足的水源来保障射阳湖水的稳定。单纯依靠黄河下泄的方式补给水源对射阳湖来说无异于是饮鸩止渴。有时因为射阳湖淤塞,还经常将范公堤凿毁,为射阳湖之水下泄入海开辟通道。长此以往,射阳湖为主的运东诸湖只能走向消亡,沦为一片片狭小的湖荡。

三、江淮南北地势的转变

明清时期江淮区域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南北地势的颠覆。此前,里运河南北地势是南高北低的形势,至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地势演变迅速,逐渐发展为北高南低的态势。当然这离不开黄河的“功劳”。黄河夺淮初期,河水并非全部南流。元朝贾鲁治黄时,筑塞旁道,将黄河引向东南流,流入下游的泥沙也开始集中。明清淮南地势变化更加剧烈。白昂、刘大夏治河采用“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策略,加速了南流河道的淤塞。后至明后期潘季驯治理黄河时更是主张将黄水下泄至苏北里下河平原,就这样黄河的泥沙基本上都输入在此。

我国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导致降雨季节分配不均。运河的顺利通航又离不开充足的水量。明清时期水量不足之时,不得不采用“引黄济运”的方式。如乾隆五十年连续几年干旱,致使洪泽湖枯竭。于是引黄济运,导致清口一带淤积更加严重。虽然此次“借黄行运乃系一时权宜”[4],代价却是惨重的!其实明清时期为使江南漕粮按时抵达京城,借黄行运的事情时有发生,“嘉庆之季,河流屡决,运道被淤,因而借黄济运”[5]。因此明代之前南高北低的地势不得不发生转变。

总之,运河建立以来,就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对周边地区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区区一条运河却在几百年间将江淮地区地貌塑造成不同的形态,足以证明了这条历史痕迹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黄河夺淮以后里下河平原河湖地貌的变迁[J].扬州师院学报,1988,(8):135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3770

[3]陈桥驿.中国运河开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7

[4]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750

朝阳湖篇5

〔关键词〕阴阳 地名 汉文化 县市 印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阴”与“阳”的概念,战国末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在诸子百家中就独树一帜;西汉董仲舒又强化了“阳尊阴卑”。

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古人很早就发现山南山北所受日照不一样。故“阴阳”古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在地理上就得出“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如“泰山之阳则鲁,阴则齐”(《史记》),“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若干史料告诉我们古人的意思: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阴阳文化,在地名上打下了古代汉文化的显著印记。现就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单位带“阴”“阳”的地名梳理后作如下归类。

一、带“阳”的地名,形式多为“×阳”,少数为“阳×”,居于江河湖海之北的最多

古人多乐于依水岸而居,我国河流多为西―东走向,于是就有了南岸和北岸;有的河流虽走向为北―南,但在某一小段折为西―东(或东―西)向,于是也就有了北岸和南岸,地名也就带上“阴”“阳”了。

河北:高阳,饶阳。

山西:寿阳,汾阳,阳曲(因汾曲之阳得名)。

辽宁:沈阳,辽阳(小辽水之阳)。

山东:济阳,海阳(南临大海),阳信。

江苏:沭阳,泗阳,溧阳,建阳(南临建湖)。

安徽:涡阳,枞阳。

江西:波阳(鄱阳);弋阳。

福建:建阳。

浙江:富阳。

河南:洛阳(洛即雒),濮阳,宜阳,汝阳,沁阳,泌阳,正阳,南阳;舞阳,蒙阳。

湖北:襄阳,汉阳(今蔡甸区);枣阳。

湖南:益阳,耒阳,桂阳,邵阳,黔阳。

广东:潮阳,“以其在大海之北,故曰潮阳也。”(见《元和郡县志》)

广西:宾阳,灌阳。

陕西:合阳(原A阳),泾阳,旬阳(本洵阳)。

四川:德阳,资阳,金阳。

重庆:酉阳,似应在酉水之北,县城却在酉水支流北河以西(也许古今地址有迁移)。

二、带“阳”的地名,形式多为“×阳”,居于山南的也不少,即向阳而居

河北:曲阳,取太行山转曲处为名。

山东:莱阳,宁阳。

安徽:凤阳,青阳。

河南:安阳。

湖南:衡阳,祁阳。

湖北:崇阳,在大幕山之南。“至此诸山丛集,故县有崇阳之名。”(《湖北通志》)。

陕西:千阳(原F阳);略阳,因“其地为用武之区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阳”,故名略阳。

浙江:东阳,金华山(古东山)之阳;松阳。

四川:绵阳。

贵州:贵阳。

三、带“阴”的地名,居于河流南边的较多

江苏:淮阴,江阴。

河南:汤阴(荡阴,唐改汤阴)。

湖南:湘阴。

陕西:汉阴。

四、带“阴”的地名,居于山北,不多

山西:山阴,在北岳恒山之阴。(古代山阴即今绍兴,如王羲之等人兰亭盛会就是“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山东:蒙阴。

陕西:华阴。

五、有些地名是兼而有之:

陕西:咸阳(渭河之北、九旧街南,皆为阳面)。

安徽:东阳(谷水之东、会稽山之阳)。

六、有些地方也许是先有名山名水,再有城镇兴起

陕西;紫阳(紫阳洞)。

山西:阳泉(阳泉村)。

山东:南阳(南阳湖),阳谷(隋有阳谷亭)。

江苏:射阳(射阳河)。

安徽:平阳(平阳岭)。

河南:宜阳(宜阳山)。

湖南:浏阳(浏阳河)。

贵州:绥阳(绥阳山)。

广东:揭阳(揭阳岭),阳山(阳岩山)。

广西:都阳(都阳岭),号称“阳朔山水甲桂林”的阳朔,因阳朔山而得出名。

七、也有一些带“阴”“阳”的地名似乎与山水的“阴”“阳”无关。有的是后起之秀,有的则古已有之

北京:朝阳区,1958年设立。

山西:昔阳(古肥子国都昔阳);中阳(战国时赵之中阳邑);阳高(清置阳高卫)。

内蒙古:固阳。

吉林:双阳。

辽宁:朝阳,因城东邻凤凰山,故引《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起名。

山东:平阴(春秋平阴邑)。

江苏:丹阳,秦设曲阿,唐改为丹阳,

安徽:阜阳。

河南:原阳(由原武、阳武合并),淮阳(汉设淮阳国),朱元璋老家信阳(宋设信阳)。

湖北:长阳,当阳,沔阳(今仙桃)。

湖南:岳阳,麻阳(南朝陈置麻阳戍)。

广东:惠阳,阳春,阳江,因有阳江得名(后还分出阳东、阳西两县)。

广西:田阳(田州、恩阳州)。

宁夏:彭阳。

甘肃:庆阳。

四川:简阳(简州、阳安)。

重庆:云阳。

贵州:开阳。

云南:元阳。

说明:

(一)地名中“阳”盛“阴”衰,与古代“阳尊阴卑”有关;

(二)古今地名相同的,地点也有可能不同,因历史上不断调整行政区划,读古诗文一定要留心;

(三)受汉文化影响早的地方,地名带“阴”“阳”的就多,越晚越少,直至没有;

(四)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州为县,同时也改了一些地名;1964年新中国实行汉字简化后,简化了一些字形,地名上也有反映(读音大多没变);

朝阳湖篇6

万亩龙湖,碧水莹莹、浮光耀金、柳丝垂岸、鸥鹭嬉滩、蒲苇葱葱、芙蓉斗艳、风景宜人、秀色可餐。

“彼泽之坡、有蒲有荷……,彼泽之坡、有蒲有茼……。彼泽之坡、有蒲有萏。”《诗经》、《陈风》中所描绘的那对情男痴女的约会地,就是在这个古老而神奇的龙湖湖畔。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被大湖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在《次韵子由柳湖感物》中咏道:“惟有柳湖万株柳,晴阴与子共朝昏……朝看浓翠傲严赫,夜爱疏影摇清园,风翻雪陈春絮乱,春响吸木秋声坚;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这些诗 句不仅倾注了大学者对万亩龙湖的爱慕之情,而且从阴晴、朝夕、风雪、四季等下角度,描绘、勾勒了龙湖的自然美景。倘若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来到湖畔,可以看到在那初融的湖面之上,一群群野鸭或鸥鹭嬉戏追逐,忽儿钻入水中,忽儿浮出水面,忽儿扑楞楞飞起,消失在空空蒙蒙的淡蓝之中。这一定会使你步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之中。炎热的仲夏,湖面被层层迭迭的荷叶覆盖了大半,大朵大朵的荷花点缀在荷叶的怀抱之中。有的粉红如脂,有的洁白如玉,象一个个不饰粉黛,又阿娜多姿的少女婷婷玉立,楚楚动人。偶尔还可以听到“吭罗、吭罗”的赶鱼声和采莲少女银铃般的嬉笑声。这正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南塘 秋,莲花过人头”的境界。深秋时节,湖中蒲叶深切,蒹葭苍苍,阵阵秋风吹过,芦花如雪,飘飞摇拽。如果你能驾起小舟,劈波斩浪,荡游隐匿在芦苇深处,静听远外打鱼少女轻柔婉转的歌声。这时你一定会领悟到《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是多么令人神往。数九寒冬,如果在大雪过后漫步 湖畔,可以看到万亩冰封的湖面和湖边银装素裹的垂柳,“万条垂下银丝绦”,“水面新磨一镜秋”,一派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更具诗情画意。

淮阳龙湖还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宫殿。”诸多名胜古迹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湖滨和湖中。湖中有画卦台、白龟池、弦歌台、司城贞子阁,陈楚故城和苏辙读书台。湖滨有巍峨雄伟的古建筑群太昊伏羲陵,巍曹植的思陵冢和我国最早的古城址平粮台。昔日游船画舫穿游其间 ,文人墨客吟诗垂钓,为古陈淮阳谱写了一页页辉煌的历史,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传说。也正是在这古老而神奇的华夏文化发祥地和风光绮丽的龙都湖乡,才为历代圣贤学者和海内外龙的子孙所崇仰,所陶醉。

淮阳龙湖是由黄水冲积而成。数千年来,淮阳城屡遭黄患,每次黄水侵城,都动员万千民众筑堤,黄水退后,挟带的泥沙便积淀于城郭之外,天长日久,堤外渐高,堤内渐洼,低洼存水,水多成湖。湖中除生长大面积蒲苇,莲藕之外,水面上还浮生有芡实、茭白、菱角、浮萍、水荸、水葫芦等。湖水中还盛产鱼虾,如鲤鱼、青鱼、鲢鱼、鲫鱼、鳝鱼、鲶鱼、虾、蟹等鱼类应有尽有,水产资源相当丰富。

淮阳龙湖自然天成,是中原一大自然景观。为发挥龙湖的资源优势,带动淮阳旅游商贸城的快速发展,1996年春,淮阳人民吹响了开发龙湖的号角,十万民工大战龙湖,开发西柳湖区2000亩水面,恢复了望台烟雨、苏亭莲舫、九龙山等原有景点,新建了九龙戏水、九曲桥、梅花亭,游泳场等景点及旅游设置,在湖南北岸建设了雄伟瑰丽的陈州商城、龙湖商业街及大型停车场、游船码头等配套设置,在湖畔新植成千上万棵青松、垂柳、花木,铺设7华里长的石板湖滨路,使西柳湖风景区与太昊伏羲陵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刚一开放就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总理亲临淮阳,畅游龙湖、太昊陵后欣然题词“羲皇故都”。

朝阳湖篇7

行不多远,从游艇的正前方望去,就看见水天相接处有一团浓重的墨色,那就是鞋山了。导游小姐介绍说:鞋山,又名大孤山,是鄱阳湖上一座神奇的石岛,长约500米,宽约200米,一峰独立,四面洪涛。因为它酷似一只古人穿的那种高底绣花鞋,所以也就有了“鞋山”这个名称。因为“孤”与“姑”同音,所以鞋山又称大姑山。

我们真幸运,风浪渐渐小了,游艇很顺利地靠了岸。我们登上鞋山,拨开灌木枝叶和藤蔓,攀登级级石磴,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那玉兔东奔石、狮身人面石、蛤蟆望月石等各种石景,惟妙惟肖,不得不令你拍手叫绝。响驼石,形状多像骆驼,我们拿石头敲一敲,竟发出多种音律的响声,难怪叫“响驼石”。登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鞋山塔,放眼四望,周围是万顷碧波,庐山远影,鄱湖水光,渔帆点点,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鞋山,论其大小,只不过是一块弹丸之地,但我们看到,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不朽墨宝。云眠亭里,有宋代书画家米芾所题的“云眠”二字。这两个字,虽经千载风雨冲蚀,但仍是那般凝重中不失飘逸,端庄中饱含俊秀,显露着这位大书画家“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独特风格。距鞋山几十公里的地方――安徽宿松县与江西彭泽县之间,也有一座孤峻而立的石山,叫小孤山,又称小姑山,也是一旅游胜景,所以坡笔下有诗句:“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

鞋山,有着神奇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灿烂的人文景观,然而,要不是看到那点将台、古城墙、烽火台、古炮台、古栈道和铁制大炮,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战争场面的古战场。三国周瑜曾统领水军过鞋山,出湖口,去江陵,赤壁一战中大破曹军。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鞋山一带大战,结果陈友谅被朱元璋的部下一箭穿眼而死,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捷,为其夺取天下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朝湘军也曾在鄱阳湖展开血战,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用铁链锁住湖口江面,将曾国藩水师隔为外江内湖两块,互相不能顾应,内湖湘军与太平军在鞋山湖面交锋,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企图投江自杀,幸被手下救起。

朝阳湖篇8

书,残破不全,灰黄破败,页码之间上气不接下气,南尚乾就夹在这些零零散散的纸页间。起初,我是带着几分醉意读这本残书的,孤独、寂寞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吹来,毫无来由地吹散了我繁扰的心绪。在这个冰冷的冬夜,注定,我要结识文人南尚乾。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我,在那个装满泪水和绝望的夜晚,我百思不得其解。

时光倒流到风雨飘摇的唐末,南尚乾正独自支撑着孤立无援的湖海县。在他的心目中,已把自己认作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梦想着挽狂澜于既倒。此时,起义大军风卷残云,势如破竹;唐朝的军队惶惶不可终日,节节败退。也许,唐朝气数已尽,曾经的恢宏和气度将一去不返。坐着靠椅上的南尚乾长长叹口气,在他的身后“正大光明”的牌匾忽然显得黯淡、寒碜。

他时时想起祖父跃马扬鞭、征战疆场的勃勃英姿,想起作为谏议大夫的父亲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义正辞严的刚正风度,想起自己过关斩将、一路拼杀终中状元的艰辛和磨难……此时的南尚乾,豪气四溢,心潮澎湃。

一腔热血,满腹经纶,最终还是壮志难酬。一个小小的湖海县令难道能只手恢复大唐的天下?其又奈局势何!眉头紧锁的南尚乾站起身,在空旷的县衙大堂里来回踱步,悲愤与幽怨重重撞击着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灵……

其实,湖海小县自从他走马上任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南尚乾的思想意识已远远超出了他那个时代,他鄙弃投机钻营,厌恶碌碌无为,他不愿做一个只会断案的清官。他的目标定位在让自己成为一个治国安邦、经营天下的理财性官员。上任伊始,他革除旧弊,破除恶习,鼓励农耕,发展科技,教化民众。三年下来,湖海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纯朴,称为政理。

然而,似乎所有的朝代都有一个通病,那些庸碌无为无所事事的政治流氓眼红南尚乾的政绩,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向他大泼脏水。恶毒的咒骂和指责如潮水般涌来,南尚乾遭遇到有生以来最为残酷的打击。皇帝的案头摆满了各地转呈而来的奏章,好在,唐末的这个皇帝正自身难保,他已无暇顾及远在湖海小县的那位文人县令南尚乾。

大兵压境,湖海县四面受敌,南尚乾组织军民日夜奋战。他运筹帷幄,亲自登城督战,七七四十九天,其城仍固若金汤。但终究粮尽水绝,处在包围圈内的这座孤城已岌岌可危。无奈之下的南尚乾采用迂回战术,一边加固城池,一面派使者与对方谈判。在这个节骨眼上,懦弱的县尉私自打开城门,义军一拥而入,南尚乾仓猝被执,湖海县终落敌手。

我对南尚乾的认识从这个时候才开始了改变。此时的南尚乾已成宋军的阶下囚,他的出路似乎也只有两条:一是誓死不屈,慷慨就义,做唐末的最后一个伟大的捍卫者;一是屈膝投降,奴颜卑膝,做宋朝的一个不折不扣的奴才。但我真的想错了,南尚乾走的是第三条让我们始料不及的道路。

充满智慧的南尚乾说服了看守他的官兵,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从湖海县深一脚浅一脚地逃窜而出。他走的方向既不是唐朝的天下,也不是宋军的阵营,更不是远在山东的老家,他在千里之外找到了一处深山。三个月后,在天崖山幽谷中,一座破烂的草房匆匆搭建而起,里面趺坐着一位已经剃度了的僧人,不用猜,他就是南尚乾。

我在洛阳的那个冬夜,辗转反侧,不断思考着南尚乾这种做法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个文人,他在捍卫着大唐,那个已经荡然无存的朝代毕竟是他心中的神圣所在。但他丝毫没有办法去阻止唐朝这座千疮百孔的大厦行将崩塌。投降义军,落个一官半职,苟延残喘于乱世,他又断然不能去做。那么,隐逸自然也就成了他最为明智的选择。其实,南尚乾的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对精神的执着追求,不如说他顺遂了中国传统里最核心的一种文化。

那个烈火烹油般的唐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如黯淡无光的夕阳缓缓地落入荒烟蔓草间;宋朝,像一抹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匆匆忙忙登上政治和历史的舞台。人世间的一切都变了模样,唐朝的四通八达的道路上走着宋朝的臣民,这大概就是历史的轮回。时光流走了春花秋月,迎来了夏雨冬雪,那座孤寂临水的小茅屋伴着缕缕炊烟也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南尚乾醮着身旁的溪水和无数泪水、心血在那个小茅屋内挥毫泼墨,共创作了八百多首诗,这些诗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抒发了作为文人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过渡时痛苦、悲伤的心路里程。抱着对唐朝美好的回忆,南尚乾在一个秋雨淅沥的午夜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静静地躺在四季轮回的青山绿水间,与他相伴的,是大自然的一切美好景色。

上一篇:提高工作执行力范文 下一篇: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