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13 10:13:58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篇1

分析 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 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 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 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3、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 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 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4、小强今年13岁,小军今年9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两个各是多少岁?

分析 小强和小军的年龄差为13-9=4(岁),这是一个不变量。当两人的年龄和40岁里减去一个两人的年龄差(4岁),这是一个不变量。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强比小军还是大4岁。

如果从两人的年龄和40岁里减去一个两人的年龄差(4岁)可,得到的就是两个小军的年龄,由此可求出小军的年龄。再由小军的年龄求出小强的年龄。

解法一 小强比小军大的年龄:13-9=4(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军年龄的2倍是:

40-4=36(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军的年龄是:

36÷2=18(岁)

小强的年龄是:

40-18=22(岁)

解法二 如果给两人的年龄和40岁再加上两人的年龄差4岁,将得到小强年龄的2倍,由此可以求出小强的年龄以及小军的年龄。

小强和小军的年龄差:13-9=4(岁)

小强年龄的2倍:40+4=44(岁)

当两人的年龄是40岁时,小强的年龄:44÷2=22(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军的年龄:40-22=18(岁)

年龄问题篇2

【关键词】退休年龄 养老保障 制度建设

退休年龄,是指一个国家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平均寿命及劳动力供应状况等因素,对劳动年龄所作的上限规定。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始于1951年,当时政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195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至55周岁。后来除个别有微调之外,这一法定退休年龄沿用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退休年龄偏低这一问题已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我国退休年龄问题再审视的必要性

2009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十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延长退休年龄这一策略的悬而未决,让退休年龄的设定问题再次升温。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881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据预测,2050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数将达到3.36亿,占到总人口的24.3%,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正在不断延长,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

老龄人口规模膨胀,养老金供需矛盾尖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养老金的需求速度超过了养老金的供给速度而导致养老金供需的严重失衡。①而低龄退休更是加剧了这种问题。从养老金的收入来看,低龄退休意味着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减少,养老金的收入也会随之减少;从养老金的支出上看,低龄退休意味着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中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大量增加,养老金的支出也会随之增多。这样就造成了养老金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冲击着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当前延长退休年龄,将引发其他社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学术界提出了延长退休年龄这一应对策略。但是当前延长退休年龄虽然会缓解养老金供需矛盾,但同时也将引发其他社会问题。首先,当前劳动力市场仍然保持供过于求的局面,延长退休年龄将会增加就业压力;其次,近几十年内处于黄金劳动年龄的人仍将保持较大比重,这是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延长退休年龄将会使这一优势转化为社会负担;最后,对大部分体力劳动者来说,延长退休年龄将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稳定乃至生活和谐带来一定的冲击。

我国退休年龄设定所存在问题的再审视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限定退休年龄,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平衡协调。退休年龄的设定涉及不同职业群体的利益协调问题。目前具备享受养老待遇资格的人可分为几个“利益集团”,这大致上包括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②一般来说,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可能是愿意延长退休年龄的;而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只要参加了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保险费的,一般都希望早点退休,因为到了退休年龄可以领取养老金,这比他们靠打零工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所得的收入可能要多得多或者稳定得多。国家统一设定退休年龄,造成了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无法满足不同职业人员的实际需求。

忽视老龄资源,不利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开发。当今世界,科技和知识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客观现实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相对降低,而对劳动者知识和智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此,在不少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大多设定在65岁及以上。因为老年人在多年的工作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对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其他年龄段的劳动者不可比拟的。当前我国依然存在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培养、引进国外人才和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等。其中,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成本最低、收效也最快。退休年龄设定偏低,对知识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都较高的老年人实行强制退休政策,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低于世界水平,不符合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处于世界平均线下,尤其是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为50岁,是目前世界上最低的法定退休年龄。③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有法定退休年龄,一些国家实际上没有法定退休年龄,如提供一个倾向性的退休年龄,或规定一个法定的最低养老保障年龄。最低养老金年龄包括最低退休年龄(特殊职业)和最低领取养老金年龄。一般情况下,只有到了正常退休年龄才能够领取退休金,不过有一些国家根据本国国情规定了最低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有一些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面向全体国民的,即无论在到达正常退休年龄之前是否有固定收入,只要按规定缴费,在到达最低养老金年龄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由此可见,调整退休年龄势在必行。但是不是只有“延长退休年龄”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呢?面临当前人口老龄化严峻而紧迫的挑战,除了延长退休年龄之外,是否还有一种更好的解决思路?

解决我国退休年龄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基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情以及退休年龄设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退休年龄逐步淡化,养老保障年龄法定化”。

逐步由限定退休年龄转变为退休年龄基本淡化、退休制度弹性化。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应逐步淡化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一方面,可以减轻劳动力市场供求压力,缓解尖锐的失业问题,协调老年劳动者与青年劳动者的关系,还可以减轻在提前退休背景下国家必须负担的巨额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另一方面,通过逐步退休或部分退休的方式,老年劳动者能够逐步适应退休生活,也满足了老年劳动者继续参与社会工作的愿望。

逐步由法定退休年龄过渡到退休年龄单位自主化、养老年龄国家法定化。退休年龄的设定应该根据劳动者所从事的行业以及自身的情况,调整制定退休年龄上下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决定退休时间。针对某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知识分子,本着双方自愿原则,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有工作能力又希望能继续工作的,应放宽退休年龄限制;而体力劳动者特别是从事重体力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其本身工作性质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伤,可以考虑暂不延长他们的退休年龄。淡化退休年龄后,要建立法定养老保障年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保障老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于此,设定法定养老保障年龄,即达到一定的法定年龄,不选择继续工作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养老保障金;同时允许老年劳动者在具有养老金领取资格后自由选择领取养老金的起始时间,并根据领取养老金时的实际年龄对养老金待遇标准进行相应调整。选择继续工作、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国家暂不给予养老保障金;对那些有工作能力却不愿意继续工作的劳动者,在其没有达到养老保障年龄时,不能领取退休金和任何补贴。

合理利用劳动力供给变化时机,实现由法定退休年龄向养老保障年龄转轨。目前,我国实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我国老年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我们要继续围绕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两大重点,推进“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在此基础上渐进式提高领取养老保险所需的最低缴费年限。同时,继续完善基本养老缴费激励机制,鼓励职工通过在职时多交费来提高自身养老保险的待遇,进而促进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完善。从养老与就业的博弈来看,目前采取全面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还不合时宜。到202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后,将出现首次下降,那时才是全面延长退休年龄的最佳时期。当前要加紧清理提前退休,严格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在此基础上,逐步淡化退休年龄,推进退休年龄单位化、企业化、养老保障年龄国家法定化,为未来平稳过渡作好准备。

总之,我国退休年龄的调整,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遵循适时、适势和适度的基本原则。再次审视我国退休年龄设定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淡化退休年龄,法定养老保障年龄”对于解决当前问题乃至未来的退休制度重构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作者单位分别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注释

①柳清瑞,苗红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人口学刊》,2004年第4期。

②唐钧:“推迟退休年龄:适时、适势、适度”,《学习月刊》,2006年第4期。

年龄问题篇3

通知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被冠以“教育部新政”大肆报道。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学入学年龄由各省统筹确定,并非教育部的新规定,早在1992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就明确指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一条25年前的旧规,能在今天成为新闻引发热议,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各地的自由裁量权并未得到有效运用。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考虑到9月1日是入学日,许多地方干脆将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日定为8月31日,而很少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其二,入学年龄问题背后存在公众焦虑。学龄时段的划分节点为每年的8月31日,这让不少自家孩子在9月出生的家长感到头疼:晚了几天出生,就要多等一年才能上学。如今,教育部重新强调小学入学年龄由各省统筹确定,许多家长从中看到了政策松动的希望。

可是,即使调整了这一截止日期,就能消弭公众的焦虑吗?有人提出学龄截止日可改为每年的12月31日,让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在同年上学。但这样一来,1月1日出生的孩子则又要面临“出生晚一天,入学晚一年”的尴尬。机械地调整小学入学截止日,始终不能摆脱“提前剖腹产”“走后门入学”等现实困境,只不过又换了一批家长纠结而已。这也正是许多地方甘愿放弃自由裁量权,维持现状的原因所在,就像新闻中某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不管定哪个时间,都会有人不满,还是不变为好,大家都能接受。”

应该看到,“一刀切”划定入学年龄截止时间,这种做法本身并不科学合理。儿童的身心发育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虽然年龄已满6周岁,但发育相对较迟,有的孩子发育较快,不满6周岁已经可以跟上学习进度。在此背景下,不少发达国家实行“弹性入学”制度,比如美国允许5至7岁孩子的监护人根据孩子的身心和智力发展情况,自主选择入学时间。近年来,国内关于小学“弹性入学”的呼声日渐高涨,并在一些地方试水破冰。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依法规范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的意见》,就首次出现了“弹性空间”,提出“未满6周岁的儿童,只要家长有送其就学愿望的,可结合学位等实际情况,与家长协商后尽量接收其入学,并建立电子学籍”。

实行弹性入学,要解决两大现实问题。一是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心态,有关部门必须加以宣传引导,让家长意识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理性看待孩子入学年龄问题。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入学评估系统。实行“弹性入学”后,势必存在要对孩子身心成熟情况进行评价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量化标准,公平公正地予以评估。攻克这两大问题绝非易事,相关部门应从保障教育平等,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拿出应有的智慧和勇气,着力解决这一现实难题。

年龄问题篇4

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误解,似乎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越小越好,其依据之一是:在一些地区出现 的双语现象中,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双语的人往往两种语言水平都比较高,这一论点在理论上混淆了外语教 学与双语教育的差别,在实践中也被不少科学实验的结果所否定,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外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异 同和分析历年来比较重要的科学实验的结果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外语教学与双语教育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外语是英语。当英语是一门非本族语的课程时,它历来有作为第二语言(ESL)还 是作为外语(EFL)进行教学之分,九十年代初,凯齐卢(Kachru,1990)将世界上英语作为非本族语的教学总 结成一种情况:1.内圈(the inner circle):指在社会上大部分人本族语为英语的情况下对本族语不是英 语的人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如英美等国为外国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等;2.外圈(the outer circle):指在 本国上层社会如司法,行政和学校等部门广泛使用英语的国家(如印度和香港等地)进行的英语教学;3.扩 大圈(the expanding circle):在一些国家,如中国,俄国和日本等地,英语不是这些国家的本族语,社会 基本上不提供英语环境,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外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显然,中国的英 语教学是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而英美等国(甚至印度和香港等地)的英语教学则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虽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双语教育有一些区别,例如前者在英美等国主要指大学ESL 系科对外国学生 进行的英语教学,后者则着重研究移民或少数族裔的中小学生和成人学习本族语和英语的关系问题,但是,这 两类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是:语言环境是说英语的社会,对象都是英语为非本族语的学生,双语教育是英语作 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而外语教学的概念则不同,它是指在一国内进行外国语言的教学。在英美等 国是指西班牙、德、法、俄、日、汉等外语的教学。

双语现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哈定和里雷(Harding & Riley,1986)指出,全世界大约有150个国家, 但却存在着3,000—5,000种语言,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会说两种语言,然而,关于双语能力的概 念有时不够明确,如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1933)认为,所谓双语能力是掌握两种本族语的 能力;布鲁克斯(Brooks,1964)也指出,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是指那此能习惯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人;而麦克纳马 拉(Macnamara,1967)却认为,除了掌握一种语言外又略具第二种语言的能力也可称为双语能力,可是,学术 讨论中所指的双语能力一般是布鲁克斯提出的概念,即掌握了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虽然通过外语教学也 可能使人具备双语能力,但是,双语教育主要不是探讨这部分人的语言教学问题,而是研究如何对说非本族语 的人进行社会上大多数人使用的本族语的教育问题,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担任教学的又都 是使用本族语的老师,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社会和家庭以及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等多种渠道掌握语言。学生, 特别是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语言不仅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比较小,而且电视、游戏和各种文艺活动还能激 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使他们学到自然和生动的语言,这对提高语言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

然而,外语教学却与双语教育不同,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外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教与学的语言都不是 社会上大多数人(包括教师)使用的本族语,学生基本上只能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外语,形式比较单一,学到的 外语不易巩固。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学生学习外语在心理上压力也比较大。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师资质量,编 写语言地道和生动的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往往都是为了克服课堂教学中的这些短处。当然,如果教师水 平较高,教材较好,教学方法得当,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到的外语知识和能力也可能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 大多数仅能在外语教学条件下学习语言的学生比在具有课堂和自然语言环境等多种条件的双语教育中学习语言 的学生第二种语言的水平低一些,这主要是由于上述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年龄决定的。

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和双语教育都探讨语言教学的规律,因而它们之间关系密切,这两个领域都视语言为 交际工具,它们的发展经常互相促进,研究成果也可互相使用。但是,它们的目的不同,对象和手段也不一样 ,两者不能等同。

二、六十年代前关于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研究和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美等国的外语教学一般从中学阶段(学生11岁左右)开始。安徒生(Andersso n,1969)指出,美国一些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从小学开始设置西班牙、波兰、意大利、德、法和拉丁等 外语课程,但是,随着大战的爆发,小学开设外语的做法便停止了。

五、六十年代,外语教学起始年龄应提前的理论和实践占了上风,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和罗伯兹(Penf ield & Roberts,1959)强调,“根据人脑心理学的要求,一般学校学习第二语言的起始年龄是四至十岁”,列 纳伯(Lenneberg,1967)提出了著名的“关键阶段假设(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认为自然的语 言学习只可能发生在两岁至青春期(13岁左右)之间,青春期后的语言教学只能是有意识的和过分花费精力 的努力。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出现了小学外语教学(Foreigh Languag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FLES)的热潮,全国外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从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不等。大部分小学从三、四、五年级(学生为 8、9、10岁)就开始教外语,与此同时,欧洲的瑞士、英、法、德和荷兰等国也开始了外语教学起始年龄 提前的实验。

关于小学开设外语是否必要,美国作过多次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次:一次是1962年在新泽西州 索墨维尔(somerville)对1,530个小学学过和未学过外语的学生进入中学四年(1957—61)后成 绩的调查,该调查的结果是前者的成绩比后者提高10%(Vollmer,1962)。另一次是1965年布雷加和耐 威尔(Brega & Newell)所作的调查,他们发现,小学学过三年法语和小学未学过法语的学生在中学学了两年 法语后,前者的成绩显著地高于后者,然而,这两次调查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小学学过外语的中学生外语总学 时比小学未学过外语的中学生多得多,因此,前者成绩好的原因很可能是学习外语的时间比较长,并不一定是 因为起始年龄早。

虽然小学开设外语后有些学校反映较好,但是总的说来,实践和实验的结果并不能证实外语教学必须从小 学开始。最突出的例子是1963年英国教育部组织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试行从小学开始进行法语教学长达十 年(1964—74)的实验。参加这一抽样调查的学生第一批(1964—69)为5,700人,实险阶 段是小学三年,中学两年;第二批(1965—73)为5,300人,实验阶段是小学三年,中学五年;第 三批(1968—73)为6,000人,实验阶段是小学三年,中学两年,1974年,英国全国教育研究 基金会(the Natioan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在1975年出版 的评估报告中,第一个问题就谈到了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实验。报告明确提出,这次在英格兰和威兰士实验的 结果与潘菲尔德等人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看法不同;参加实验的从八岁开始学法语的小学生与不参加实验的 从十一岁开始学法语的中学生经过五年学习后,前者的成绩不仅在总体上不比后者好,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大龄儿童比小龄儿童学习成效高(斯德恩等——Stern et al.,1975)。

实际上,早在三十年代,特拉佛斯等人(Travers et al.,1937)在调查了4,000个儿童后就发现,学 第二语言的儿童比说一种语言的儿童口吃现象多,在前者中,26%的儿童在开始学第二语言时产生了口吃的 毛病,在此基础上,琼斯(Jones,1960)发现,儿童口吃现象最容易发生的阶段是三至六岁之间。因此,在这 一阶段开始学习外语对不少儿童不利。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如怀特(White,1965)所指出的那样,从儿童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来看, 在五至七岁期间,儿童加速了提高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一种语言形成的思维虽难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在翻译该思维产生困难时容易导致挫折感,失去表达思想的兴趣,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外语可能影响儿童智力 的发展。

因此,即使是在五六十年代小学外语教学掀起热潮时,对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是否一定要早已有争议,特 别是关于儿童在三至七岁期间开设外语课的弊病已有不少论述。

三、七十年代以来的进展

七十年代后,小学外语教学的热潮开始降温。在欧洲,虽然德国多耶(Doye)和路特捷(Luttge)的实验 和瑞典荷尔姆斯丹(Holmstrand)的实验仍认为外语教学从小学开始较好,但是,瑞士的布勒(Buhler)和奥 地利的卡培(Carpay)波尔(Bol)的实验结果都对提前在小学教外语的做法提出了质疑(Van Els etal.,1984 ),在美国,从六十年代后期起,不少调查结果都指出,由于很多小学外语教学仑促上马,教学计划不严密, 师资水平不够高,对教材和教学方法又缺乏研究,因而教学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热情锐减 。

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上的探讨和科学实验,不少研究和实验的结果表明,列纳伯(Le nneberg)的“关键阶段假设”依据不足。例如,该假设认为,人脑的侧化(Lateralization)在青春期完成, 因此青春期后很难学好语言,但是,克莱幸(Krashen,1973)分析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后指出,人的大脑很可能 在四岁前就已侧化,而四岁后人们虽然仍能学好语言,还有些人如斯高伏尔(Scovel,1981)认为,不同的人侧 化的年龄很不一样,在实际语言学习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关键阶段”。

在心理学领域,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有关认知和语言能力关系的讨论逐渐深入,人们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 的看法也提高了一步,虽然在认知和语言能力关系的问题上争议颇多,有人持前者决定后者或后者决定前者的 观点,也有人认为两者互相影响,但是,大家都看到,在皮亚杰(Piaget)划分的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2— 7岁),儿童比较倾向于使用一种语言,如果这时学习另一种语言,他们不仅会如以往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产 生挫折感,而且还会经常用混淆的两种语言来表达思想,这对智力发展很不利,语言学家考利尔(Collier,19 89)也强调,在讨论外语学习的年龄问题时应考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即儿童如果不持续发展使用本族语的认 知能力,那么语言能力(包括使用本族语和外语的能力)就提不高,而一般掌握本族语至少需要12年,虽然 这并不是说学习第二种语言只能在12岁后才能开始,但是在本族语毫无基础时开始学习外语既影响发展认知 能力,又不利于提高外语水平。因此,她认为,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不应早于八岁,而可考虑在八至十二岁之 间。

这一时期双语教育中关于双语学习年龄问题的研究和实验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很大。例如,1975年法 斯曼(Fathman,1975)调查了华盛顿地区200个六至十五岁移民儿童掌握英语的情况。这些儿童在美生活不 到三年,在家不说英语。调查结果表明,在词法和句法方面,大龄儿童(11—15岁)比小龄儿童(6—1 0岁)掌握得好,但是在语音方面则后者比前者强,1979年克莱幸等人(Krashen et al.,1979)总结了前 人的研究成果后也认为:1.成年人与儿童相比,大龄儿童与小龄儿童相比,两组人的前者比后者在词法和句 法方面学习进展快;2.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从童年开始比从成年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最终掌握的语言水平 高,然而,正如麦克劳夫林(Mclaughlin,1982)等人批评的那样,他们的第一种意见显然依据不足,因为至今 无实验能长期跟踪人们几十年,将他们在童年时和成年后“最终”掌握的语言水平作出科学的评估和比较。

在外语教学领域本身,不少关于起始年龄研究的实验也同样证实,大龄儿童与小龄儿童在同等条件下开始 学习外语,前者比后者进展快,成绩好,例如,艾克斯特丹德(Ekstrand,1978)对1,000多个丹麦一至四 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小学生(8—11岁)掌握英语的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各年级学 生均在使用听说法的英语教学18周后参加了语音,口语和听能测验,各种测验结果都表明,年龄越大成绩越 好。又如,杜赖特(Durette,1972)调查了美国威斯康幸州立大学罗门斯实验学校试行了五年小学外语教学后 学生的法语成绩,他原是支持该教学计划的,然而,测验结果却是这些小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平均 成绩都比进中学后只学了两年法语的中学生差得多。

在外语教学领域影响更大的一项研究是奥勒和纳加多(Oller & Nagato,1974)在一所日本学校对小学外语 教学效果的调查,参加调查的是该校七、九和十一年级(即中学一、三和五年级)的233名学生,其中每个 年级都有小学学过六年英语和小学未学过英语的学生,测验试题为适合各年级水平的完形填空(共50个空格 )。学生的英语成绩后来还转换成智商水平,测试的结果表明,在七年级学生中,小学学过英语与未学过英语 的学生成绩差异显著;在九年级学生中,两者差异虽显著但已缩小;在十一年级学生中两者差异则不显著。这 一调查结果说明,从中学开始学外语的学生完全可以在五年内达到同一年龄中从小学开始学了十一年外语的学 生的水平。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和儿童语言研究工作者普遍认为,六十年代广泛被接受的外语教学起 始年龄应该提早的看法已经逐渐失去了依据。正如斯德恩(Stern,1982)和斯高伏尔(Scovel,1988)所认为的 那样,外语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多种因素,起始年龄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重要。因此,目前在美国小学开设 外语课程的现象已不普遍,据美国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1987年对全美公立和私立学校进行的分层随机抽样(1,416所小学和1,349所中学)调查,开 设外语的中学占87%,而小学仅占22%(Thompson et al.,1990),最普遍开设的外语是西班牙、法、德 和拉丁等语种,当前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可以在一个年龄段内某一年龄开始进行外语 教学,一种看法是:小学三、四、五年级(八、九、十岁)起始较好(Met,1991);另一种看法是八至十二岁 间任何年龄起始均可(Collier,1989)。

四、关于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几点意见

我国早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时就开始招收十三四岁学生入学学习外语。1903年后,外语教学 普遍从中学起始。在一些通商口岸的城市中,小学高小(学生11岁左右)也开始设置外语课程。1949年 至文革前,全日制高中全部开设外语。全日制初中只有40—50%的学校设置外语课程,全国小学除外国语 学校外一般都没有设外语课。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 外语课程分别从小学三年和初中一年级开始直至高中毕业。但是,从那时起,多数学校还是从初一开始设外语 课,只有一小部分重点小学及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小学才开设外语课(付克,1986)。因此,从历史上看,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外语教学是从中学(学生11—13岁)开始的。

1985年,国家教委组织了一次全国中学(主要是重点中学)英语教学调查。参加这次调查的是全国1 5省市139所中学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共57,080人,在被调查的重点中学初三学生中,北京、上海、 天津等大城市和广东省学生基本上都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测试结果表明,在小学学过英语的学生中 ,有的成绩很好,如上海和广东,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三,但是,有的成绩并不理想,如北京和天津的成绩显著 地低于从初一开始后学习过三年英语的吉林,湖北和安徽的学生,这次调查的结果还表明,学生成绩的优劣取 决于领导重视的程度,师资水平,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等多种因素,与起始年龄 相关不大,这一调查结果与近年来国外很多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由此看来,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时,特别是在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词法和句法以及理解能力方面,大龄儿童比 小龄儿童成绩好的现象不仅在国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存在,而且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条件下也有 类似情况。这一现象反映了语言能力与认知发展的密切关系。虽然目前我们尚不能确定这两者究竟哪一方决定 另一方,但是,现在大家已公认,它们互相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互相影响的程度不同,五十年代时,皮 亚杰(Piaget)把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0—2岁,感知阶段;(2)2—7岁,前运算 阶段;(3)7—11岁,具体运算阶段;(4)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七岁以后开 始对个别和一系列具体事物构成思维,十一岁后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Ginsberg & Opper,1 979),八十年代中期,凯斯(Case,1985)略为修正了皮亚杰的四个阶段,它们是:(1)0—1.5岁;( 2)1.5—5岁;(3)5—11岁;(4)11岁以上,凯斯认为,自第三阶段起,儿童开始认识一个具 体事物多方面的特点,九岁后具有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抽象思维能力,十一岁后才开始具有协调事物多方面的抽 象思维,联系到学习第二种语言,尤其是在我国条件下学习外语,社会基本上不提供外语环境,学生仅靠对具 体事物某一方面甚至至多方面的认知是不够的,但在具备了协调事物多方面的抽象思维后,他们就能举一反三 ,自觉掌握外语规律,这样学习外语,进展必然较快。此外,认知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本族语作为手 段,十一、二岁时,学生在掌握本族语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条件,这时学习外语不仅对 继续学习本族语的干扰不象幼儿时那么大,而且掌握外语规律还有助于发展认知能力。反过来,认知能力的发 展又能促进外语能力的提高。这种良性循环是在同等条件下大龄儿童比小龄儿童学习外语成绩好的一个重要原 因。

基于这一认识,我国似无必要提早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在当前教育经费和外语师资都比较紧缺的情况下 ,也不需要在没有条件的小学开设英语。当然,已在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也无须立即下马,建议这些学校可以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一些实验。例如,根据国外实验的结果,儿童从八、九、十岁期间任一年龄开始学 习英语,差别并不显著,我们是否能试验从小学五年级(而不一定要从三年级),即学生从十岁时起,开始进 行英语教学,然后将这些学生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态度和成绩方面作一比较,如果实验结果 两者无显著区别,今后可设想已设有英语课的小学从五年级开始进行英语教学,这样作既可以缓解一些小学外 语师资缺乏的矛盾,而且对于师资比较充实的学校来说,何以不断培训教师,甚至输送一部分教师到中学去, 充实初中英语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根据国外研究和实验的结果,小龄儿童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词法和句法不如大龄儿童快和好,但 是他们在语音方面的感知能力和可塑性都较后者强,特别是在课外,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很小,如果帮助他们在 语音方面打下一些基础,不仅比较容易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成年后也可能得益。因此,在课外似 应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如出版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英语音象小故事,歌曲,诗歌和游戏等,使他们能在老师 和家长的指导下使用。

然而,当前中小学外语教学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受高 考的影响,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很重视高中英语教学,而忽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初中学生的英语 水平普遍较低,但是,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初中正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这 一时期是否能打好基础对今后英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初中外语教师的劳动,帮助他们 做好工作,建议领导部门专题讨论提高初中外语教学质量问题,并在师资、教材和图书设备方面加强初中英语 教学质量正是这一讨论的中心议题。事实上,这个议题比外语教学起始年龄问题更为重要,希望能在教育界引 起广泛的注意。

主要参考文献

1.Anderson,T.1969.Foreign Languag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2.Case,R.1985.Intellectual Development:Birth to Adulthood.Orlando,FL;Academic Press.

3.Durette,R.1972.A five—year FLES report.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6,23—24

4.Fathman,A.197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vity ability.LANGU AGELEARNING 25,244—53.

5.付克.1986.中国外语教育史.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Kachru,B.B.1990.World English and Applied Linguistics.WORLD ENGLISH 9,3—20

7.krashen,S.,Long,M.& Scarcella,A.1979.Age,rate and eventual attai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 cquisition.TESOL QUARTERLY 13,573—82.

8.Lenneberg,E.1967.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New York:Wiley.

9.Mclaughlin,B.1982.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Bilinguakism in Children and Adukts.In S Ro senberg(ed.),Handbook of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Major Thrusts of Research and Theory.Hillsdal 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10.Met,M.1991.Elementary School Foreign Language:What Research Can and Cannot Tell Us.In E.S .Silber(ed.),Critical Issu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New York:Garland.

11.Oller,J.& Nagato,N.1974.The Long Term of FLES:An Experiment.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8,15 —19.

12.Scovel,T.1981.The Effect of Neurological Age on non—Primary Language Acquisition.In R.W. Andersen(ed.),New Dimensions in Research on theAcquisition and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3.Scovel,T.1988.Time to Speak:A Psycholinguistic Inquiry into theCritical Period for Human Speech.New York:Newbury/Harper & Row.

14.Singleton,D.1989.Language Acquisition:The Age Factor.Clevedon,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 s Ltd.

15.Stern,H.1982.Issues in Early Core French:A Selective and Preliminary Review of the Litera ture 1975—81.Research Service Report # 163.Toronto:Board of Education.

16.Stern,H.,Burstall,C.& Harley,B.1975.French from age eight or eleven?Toronto,Ontario:The O 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年龄问题篇5

老年,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按照国际标准,人到60岁即为老年人, 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就称为老龄化地区或老龄化国家。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10年7月13日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据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17.17%,2050年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一只庞大的老龄化人口大军正浩浩荡荡的进入我们的社会视野。

老年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源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对老年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老年教育有一般教育的意义,也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再到壮年的过程,是伴随着蒸蒸日上的成长自然实现的。而进入老年情况就不同了。人们从紧张工作到离岗休息,从实践者、奋斗者到旁观者、评论者,从集体生活到离群而居,新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新的心态、新的矛盾。一方面,“所有的老人都比孩子更眷恋生活,都比年轻人更舍不得摆脱。”另一方面,既有地位和权力的失落,又有各种因素对实际生活的影响,还有对某些社会行为失范而产生的困惑和焦虑,传统的心理定位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产生怀旧心理和回归情绪,以及因丧偶、子女分居等原因产生的孤独感、空虚感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是药物能够完全解决的,而精神因素却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教育能使老年人掌握必要地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障能力,不断接收新信息,吸取新营养,以科学理智和乐观大度的态度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自己,教育能够发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情趣,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实现健康老龄化。

老年教育既是老年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特殊形式,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年教育的发展对推进和完善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重大意义,是建立学习化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

二、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教育的目的

老年教育的目的是老年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明确目的,老年教育就有了方向和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体系等就有了基本的依据。作为教育对象的老年人,他们不再像青壮年时代那样拼搏奋斗,而需要修身养生,妥善处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容的面对人生的变化。老年教育目的需要有理想性,但更应有针对性和可实现性,其所规定的目的必须是通过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而且是主要通过老年教育才可以实现。如果通过或者主要通过老年教育不能实现,或者不通过老年教育也能实现,那就缺乏针对性和可实现性从而缺少意义了。

然而我国当前的老年教育研讨中,老年教育目的有两种倾向,偏低或偏高。一种是偏低,认为老年教育就是积极休闲教育,这只表达了老年教育的某个方面,属于老年教育目的的一部分,不能概括老年教育的全部目的,并且这种目的论将老年教育定位消极,没有看到老年人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社会所做的和能做的贡献。另一种倾向是偏高,如“完善人生,再造辉煌”,这涉及的内容很多,决定的因素也很多,老年教育只是老年事业的一部分,把老年教育的目的说的太大、太空,显然是偏高了。

(二)忽视老年人的需要

我国现在老年大学的课程包括文化知识、书画摄影、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医学保健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基本上以陶冶情操、颐养天年的兴趣班为主,课程种类单一,偏重娱乐方面。课程的偏娱乐性,使得整个老年大学的功能也主要是偏重娱乐,没能承载老年大学应该承载的责任,目前的老年大学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个老年活动中心。与老年人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电脑网络、理财知识等课程很少涉及。老年教育的课程忽视了老年人对心理教育及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现代社会的老年人基本上不必再为基本的物质生活而担忧,这就使精神方面的内容成为他们的优势需要。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当代老年群体存在着若干心理失衡现象。然而我国老年教育很少涉及有关精神及心理方面的知识。老年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与机会,许多老年人对当代前沿知识知之甚少,不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不能享受高科技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享受。老年教育应该真正的走进老年人的世界,立足于老年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只停留在帮助老年人打发闲暇时间是不够的。

(三)老年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的老年大学没有在编的专职教师,所有任职老师均实行聘任制,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员的增长速度,十分影响教学质量。从担任老年教育教师的职业构成来看,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的在职教师,兼职老年教育的教师,兼职教师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全部的经历投入到老年教育的工作中。还有很多老年大学仍采用能者为师的办法,让有一技之长但并不专业的社区居民来当老师。目前老年大学亟需补充更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以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他们喜欢的新课程。

三、对老年教育的改进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老年教育目的

老年教育的目的应该反映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老年人的要求,不仅包括老年人参与社会管理或经济建设,发挥余热,再做贡献,而且包括参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任何活动。许多老年学员,在创建和谐社区和老年大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老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者积极修身养生、再造生命精彩,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老年人。其包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康乐、延年益寿、与时俱进、服务社会等等,是健全老年人身心的高度概括。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修养,这是国家的福利制度。但修养有消极、积极之分。消极修养是只讲养生不讲修身,与世隔绝的狭义修养。积极修养则是活到老、学到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并且能够使老年人融入主流社会,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活动,发挥作用,服务社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青少年树立良好风范,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老年人。其目的还包含了与时俱进和先进性要求,也具有理想型、引导性和激励性的意义。

(二)以老年人的教育需要为基础丰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办学形式

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基础,只有按照老年人的需求安排课程及内容才能使老年教育更好地发展下去,更好的为众多老年人服务。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权益经常遭到侵犯,因此,应加强日常消费、市场购物、医疗保健方面以及老年人遇到权益侵害时,第一时间应采取的维权行为的权益保障教育。同时急救技术、老人年赡养、房产以及财产处理方面是老年人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应增加老年人关注的法律常识教育。

老年人去旅游,他们要提高质量的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和名胜古迹,这就需要学习地理和人文知识;他们非常愿意学习老年心理学和健康保健知识;他们读过毛泽东的诗词,现在有暇进一步领会;他们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很关心,这就应进一步给他们讲解、分析;他们也需要了解一些最新科技成果方面的知识,以便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他们疼爱孙子辈,也想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如何教育子孙成长的最新知识。对于受教育者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接受老年教育,基本属于超出求职谋生这一基本需要的高级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人们在这种满足中“有时会更加迷狂、心驰神往,体验到更加高级的‘幸福’。”老年人接受教育,不为高分,不为名次,不为文凭,不为晋升,没有外界压力,是名副其实的“愉快教育”。老年教育的这一特点,要求老年教育从内容到方式、方法都应该符合、满足老年的需要。

再者,老年人居住分散,体质相对不如年轻人,不宜走远路,不宜走夜路,只有小型化、分散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老年学校,才能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的求学需要。

(三)教师要实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

由于老年学员在学历、退休前从事行业、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千差万别,而且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也不尽相同。这就要选择合格的师资力量来完成老年教育。首先,教师应该无条件的接受每一位学员,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其次,应对目前及将要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包括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教育学等知识。只有教师了解老年学员的群体特点,才能从老年学员的角度来体验教育对于他们的意义。最后,作为老年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发展自我,更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创造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教学氛围。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采用社会实践、座谈讨论等让老年人独立思考的方法,帮助老年人克服因记忆力、体力、精力衰退造成的学习上的自卑感,树立学习信心,强化主体意识,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帮助老年人从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转变成获取知识的主动者。

年龄问题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完善护理

一、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三)我市老龄化现状和趋势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止2009年末,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35万人,占总人口的17.27%,比上年同期增加3.92万人,增长5.49%,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16.18%的比例,列全省第四位。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0.7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32%,占总人口的2.47%。预计到2039年我市老年人口数将达到最高158万人,老龄化比例接近40.24%左右。

(四)老年人健康问题十分严重 老龄人口数目及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的增加,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具有发生某些慢性病和体力衰竭的危险年龄段。进入老年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每天的生活内容发生了改变,所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很大变化,甚至会产生很多问题;由于机体组织的衰老及功能的减退,各种老年性疾病接踵而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都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60.2%,为总人口平均患病率23.7%的2.54倍。

(五)目前老年医疗保健方面存在的不足

目前老年医疗保健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下述几点:

1.我国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已先期进入老龄社会,而社会的准备确不足,老年人的照顾、出行、就医等问题还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

2.有些单位发不出老年人的退休金,医药费不能及时报销,造成老年人经济困难,有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小病演变成大病。

3.目前的医疗工作还是以各级医院为基础开展的,医院只把病人作为服务对象,没有把健康老年群体和易感老年群体作为服务对象,将老年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

(六)传统医疗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传统医疗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忽视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功效,只重视疾病的治疗,而对影响他们健康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重视医疗工作,忽视预防保健工作;临床医师们重视个体病人信息,忽视群体病人信息;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缺乏详细的了解。由于不能及时得到老年群体的年龄结构、患病情况、健康水平的资料,对于各种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无法进行监控和分析,也就不能提出预防措施。

3.随着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寿命的延长,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与年龄成反比,并且多数患有多种疾病,住院率远远大于中青年龄段。像北京病人集中的地方,老年病人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住院难现象时常发生,给老年病人及时诊断、治疗带来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也是对人类最严重的挑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公共卫生政策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取得一定成就不等于完善,对于老年人的就医护理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绍兴市中医院作为创三甲的医院之一,在老年人护理上已经有过硬的技术和高素质。笔者认为在老年人护理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持做到精益求精,日益完善,作为绍兴市中医院的一名护理人员对于老年人护理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医疗政策上完善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对老年人的需求问题要分轻重缓急解决。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觉得老年人需求问题都要由政府解决,都由政府包下来。对于那些关系到老年人的基本自下而上需求,如:经济、医疗、合法权益等基本保障问题,主要应由政府来解决,特别是对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应由政府承担。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证老年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障,有病得医,住院能得到最大力度的护理。对于那些收入水平较高,个人需求层次较高的老年人,可以由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激活市场、借助社会力量来满足其需求。

(二)在护理服务上的完善

在护理服务上,配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1.作为医生和护理人员,拥有较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能针对患者的体征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并能在各种不典型的临床反应症状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恰当的抢救和护理。

2.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老年人群多发疾病、疾病并发症多和一个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的特点,对症下药。

3.老年病人的机能衰退和疾病的长期复发治疗,使尿道、血管等器官变硬变窄,给医疗护理技术操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医护人员有过硬的技术操作本领,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避免操作不当影响技术效果。

4.有耐心,做为老年人服务的医护人员,除了具有一般医生所必需的敬业精神外,还有一份特别的耐心,不厌其烦的护理老人。

5.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因病痛的折磨和社会交往减少,容易产生厌世情绪和孤独症。老年人特别喜欢回忆往事并向他人倾诉,医护人员特别注意心理医护质量,用爱心去倾听老年人心声。

参考文献

[1] 绍兴市民政局:关于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2] 陶立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科学决策月刊2006.

[3] 丁涵章.《现代医院管理全书》,杭州出版社,1999.

年龄问题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老年教育 积极老龄化 时间银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46-03

社区老年教育一直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重要范畴。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在《人口学词典》中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就称为“老龄社会”。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60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5.5%。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也将长期处于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即使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36.5%,也就是每10个人有三个以上是老年人,这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社区老年教育为内涵的社区养老,被认为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它的核心内涵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服务体系,通过社区老年教育等服务,丰富和拓展老年人晚年生活,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区老年教育是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所谓老年教育,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为 60岁以上的老人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知识的增进,情意与态度的改变,以达成自我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一般社会大众提供老化方面的知识,使其改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老化、对待老化。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其一,老年教育是老人应有的权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人到老年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止和权利被剥夺,因为未知领域是无限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也因为随着身体机能、思想行为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老年教育应当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获取知识的权利。其二,老年教育是老人应有的福利,福利是国家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的体现,对老人负责,教育有高度才有老年人认识的高度,老年人能影响千千万万个家庭成员,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其三,老年教育是老人的自我完善。老年人通过教育正确地认识人生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实现生理的自我完善、心理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自我完善。其四,老年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人在各阶段的教育需求是变化的,人与人的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

(一)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迫切形势认识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形势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人们对参与社区老年人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学者做过城市居民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调查显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占不到社区老人可参与人数的30%。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达到比较大的基数,老年人教育方面的需求是庞大的,但没有引起家庭的足够重视。老人一旦退休,传统观念认为他们只是物质上被动需要赡养和扶助的对象,虽然精神上受到“尊重”,但实则是一种消极养老。因为社会接触范围缩小,子女不在家,有变成“空巢老人”的可能。身体健康的稍可负担起照顾孙辈的任务,为上班的子女承担饮食照顾,实际与外部发展更新的速度不匹配,而且他们为日常家庭琐事困扰,自然会产生很多健康精神方面的问题,会成为“空心老人”。近年来,老年人犯罪率有所上升,这里有很大因素。身体不健康的老人,自然成为家人重点照顾的对象,缺乏行动自由和缺少与同龄人的活动接触,加上长期病痛和精神折磨,让他们消极应对,既让自身感到痛苦无奈,也让家人觉得无所适从。

(二)老年教育形式方法和内容不完善。从教育的形式方法上看,近年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老年短期培训班、文娱科技活动以及开放大学课程等,其动员程度不高,力度不够,参加人数有限。社区老年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形式上缺少多样化,不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没有采用现代技术。从教育的课程内容来看,社区老年人教育的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琴、棋、书、画”、文体活动等自身导向式的常规课程,虽然能勉强满足,但相比日益更新的知识及其表现方式,缺少新颖的引导内容,显然落后。

(三)老人参与教育活动的障碍还比较多。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度要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正确面对老人参加这些活动时所碰到的障碍。一般来说这些障碍主要有意向障碍、情景障碍、机构障碍。意向障碍通过社区宣传、人们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提高会有所改善。情景障碍指的是家庭或其他非健康方面原因造成其无法参加活动,如需要承担家庭照看孙辈任务的老人、因变故返贫的家庭等,需要社区和社会其他各方面共同努力来消除。机构障碍指的是课程所安排的地点和内容造成参与者的流失的情况,这些需要在提高教育内容水平上下工夫。

(四)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区域不平衡。如前所述,与老龄化人口庞大的基数相比,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及其教育服务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缺口非常大。尽管在城市地区有条件的社区有所改善,但数量有限,在城乡接合部或城市中条件差的很多社区都还有很大缺口,而贫困乡村一级的农村社区情况更糟。但和硬件问题相比,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软件建设是影响老年教育发展最主要因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老年教育服务人员少、专业素质低、缺乏耐心等敬业精神。

三、人口老龄化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各配套制度体系的建设,如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社区教育人员保障体系建设、社区教育政府管理评估监督体系建设、社区教育志愿者制度建设等,这些都是人口老龄化下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社区老年教育应积极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视野。生活的现代化必先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社区老年教育首先应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视野观。在欧美地区,老人再就业和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已成为常态,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就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养老观念。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健康及参与保障的机会的过程,这适用于个体和人群,非常符合新形势下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引导人们将“人口红利”观念转变为“老年人口红利”观念。我国传统养老观认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在退休后将不再从事生产,成为“被供养者”,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各种精神及物质等方面福利,社会将消耗很大部分的有效资源,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和空间,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老年人口红利”观指的是通过社区养老模式及其教育活动,发挥老年人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再续就业等,带动年轻一代的成长,维护社会公益良俗的稳定秩序。所以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应给老年人提供一个优越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实践“积极老龄化”。

(二)引进国外“志愿者时间银行”先进管理经验。目前社区教育模式主要缺乏比较好的人力资源和服务保障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时间银行”的概念就是在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成功的案例。它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在志愿参加服务后,可以享受得到需要的时候同等的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和累积小时数。借鉴银行的概念,把自己所贡献的积累时数先存起来,以后有需要时再支取。这种方式需要顶层设计,民政需配套一些相关的管理、运行以及时间兑换制度,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弥补民政管理人员不足、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志愿者时间银行”的概念不局限于老年人,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年轻志愿者吸引进来,通过一定的资格审定和分类管理来服务于社区老年教育,实现充分利用系统内和社会两种有效资源。至于管理方面,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进行数据智能跟踪管理,是可以有效实现的。

(三)引导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丰富晚年生活。社区老年教育活动还可以引导老年人积极在公益慈善活动方面进行努力,实现“老有所乐”。公益慈善活动是一项为社会奉献的无私活动,传递正能量,奉献爱心,是老年人心理精神安慰满足的一种需求,实际上老年人是非常愿意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社区教育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点举办这样的活动,进行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把老年人潜在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的经验经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表达,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公益慈善,例如可以组织有技能的老电工举办无偿知识讲座、家用电器维修、定期的文艺汇演等。当然传统的财务捐赠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愿地进行,最好秉持就近互帮互助原则,让爱心与和谐互相传递。

(四)建立并完善以老年教育为主的多功能社区中心。未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鼓励市场资本逐步介入的政策制度才是根本解决老龄人口教育需求的治本之策。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发展完善网络,政府的刀刃资金投入急需的部分,如场地、必要硬件等,鼓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城镇社区可以探索市场化的路子,引进一些专业的民营单位,政府可向他们购买社区服务。政府还可鼓励非营利性的一些组织对接,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劳务服务、专业化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支持。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方向和规划上,必须把社区中心定位为集活动中心、教育、健康支持、老年服务等多功能一体的中心,老人就近开展教育活动,做到省时省力省成本。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结构。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体系结构的完善保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点。第一,运用先进的大数据现代互联网云技术,建立层次精简、管理面宽、结构扁平的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下,统一的社区教育职能部门可逐步建立各区域教育云,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数据、课程数据、人员数据进行各种应用管理,并且各区域之间可以互联,建成一个互联一个,优势资源之间可以共享,防止每年的财政投入不做重复的建设。第二,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以往的考核注重在行政层面绩效考核,各种量化指标应付了事,其实老年教育是一项耐心和细致的长期投入,品牌与口碑是关键,不能以某一短期的指标来量化,如何评价工作成效,还需要社区基层不断探索。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教育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日常培训把职业道德培训、老人护理培训、社区教育课程培训等囊括在内,具体的管理人员学会了这些,就可以尽可能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日常服务,消除老年人参与教育活动的各种障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服务队伍的培训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区教育的能否正常开展,所以培训的专业化必须提上的重要日程。第四,建立内容丰富、直观有效、展现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改善课程及其表现方式是吸引老人参加活动的有效提高方法,例如开设一些政治、经济、科学方面的有深度的内容,引起大家共鸣讨论。再如可开设新颖的防诈骗课程,提高老年人的防范能力等。这些深度的课程可请老人中有这方面知识的专家进行讲授课,提高老人们的综合知识,提高思想精神活跃度。此外,老人课程体系涵盖的内容广泛,质量的提升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课程的开发需要多专业辅助,政府不妨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邀请社会专业人员进行开发,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试用,改善提高后推广。课程体系的构建切忌闭门造车,在当前条件下,只有通过政府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共谋共建的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六)加强老年服务教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老龄人口服务人才的缺口是十分庞大的,我国应做好服务老年人员产业化下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第一,鼓励高校开设这方面的专业。现阶段主要是医学类院校开设有相应的健康护理专业,但这仅仅是需求的一部分,实际上师范文科类院校都可以开设这类专业,因为就业市场没法完全提供这类人才所需的系统学习和教育。第二,加强对在岗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的再培养,发现精英人才。一些社区的在岗服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补充学习老年生理学、心理学、老年教育学等,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也让他们认识老龄人口教育服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些在岗人员中也不乏精英,只要在强化培训中鼓励他们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必然能发现高水平的人才。另外在培训的同时,也要把不称职和不适合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调整,建立退出机制。第三,发现、扶持和储备一批民营的老年教育专业服务队伍,政府加强引导监督管理,只有走市场化,才能根本解决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仅仅靠政府层面的人才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老人需求产业化的今天,实际主力是民营机构,它们更贴近市场去了解老人教育方面的各种需求,这些机构的人员必然有很多专业精英,政府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发展并做好市场秩序维护和监督,这些老年教育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必然可以为我国老年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2014

[2]高娟.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李文坚.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以无锡市广瑞一村社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4(2)

[4]吕如敏.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5]张如敏.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的教育参与障碍研究――以宁波社区大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3(5)

[6]段寅雪.近十年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

[7]李河均.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实践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8]郭新红.老龄化社会高校图书馆为老年群体服务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9]鲍忠良.社区教育视野下的老年教育问题与策略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9)

年龄问题篇8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到总人口数的13.26%,与2000年相比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到总人口数的8.87%,与2000年相比上升1.9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到2025年将超过3亿,2045年将达到4亿。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剧变,子女与父母同地、异城分别居住较为普遍,使得老年人空巢现象日益突出。由于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匮乏,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困难,生活质量较低。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长期护理的设施缺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2.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

    截止2010年末全国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3300万,占全体老年人口总数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数为1080万,占全体老年人口数的6.23%。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总数将会达到4000万,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5%,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2.2护工荒和护工素质较低

上一篇:中秋节晚会范文 下一篇:小学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