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0-04 10:29:22

赤壁赋知识点

赤壁赋知识点篇1

A老师的导入:

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老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个就是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听完这四堂课后,我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5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A和D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导入,为师生共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试讲的结果,A和D两位老师胜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赤壁赋知识点篇2

本文试图从《后赤壁赋图》的基本信息出发,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再考察,以及对《后赤壁赋图》中的基本问题及图文关系问题进行考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

《后赤壁赋图》卷原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 初编卷三十二《御书房》有著录。1911年后被溥仪带出宫,由香港王文伯所购得,后落海外,被美国收藏家顾乐阜收藏,后转由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图无款,但据图后佚名题跋可定为北宋末乔仲常之作。《石渠宝笈》初编卷三十二中有著录。记载了北宋赵德麟、武圣可、宋人佚名七段题跋、元人赵岩共十段题跋。今仅存赵德麟、武圣可两人题跋,其他题跋已佚。

一、画家、题跋人及其关系考

一、乔仲常其人

南宋邓椿《画继·卷四·搢绅韦布》中有记载:“乔仲常,河中人,工杂画,师龙眠。围城中思归,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至今藏其家。又有《山居罗汉》《渊明听松风》《李白捉月》《玄真子西塞》《列子御风》《龙宫散斋》手轴等图,传于世。”①其中“围城中思归”指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困汴京猛烈攻城之事。而之后乔氏又作画赠人,故其很可能生于北宋末,而经历了靖康之变,可能存活到了南宋建炎、绍兴年间。

再看《画继》中关于乔仲常的记载,他应该无官职,属于恐怕连“秀才”也不算不上的底层文人,社会地位不高。但由于其文化的影响力,与一些达官贵人(如邵泽民侍郎)或高层文人保有私谊。

二、亲缘还是师承?——李公麟与乔仲常关系考

李公麟是北宋著名的人物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文人,创作过《九歌图》《陶渊明归隐图》等。而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卷中透露出明显的李公麟的画风。我们不禁要问:乔仲常与李公麟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否有直接的交往或者师徒关系?

《画继·卷四》中提到乔氏 “师龙眠”,点出了李公麟与乔仲常的师承关系。《宣和画谱》第七卷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②

《画继》中对李公麟的记载:“龙眠居士李公麟,字伯时,为舒城大族,家世业儒。……士夫以谓‘鞍马愈于韩幹,佛像追吴道玄,山水似李思训,人物似韩滉’,非过论也。尤好画马,飞龙状质,喷玉图形,五花散身,万里汗血,觉陈闳之非贵,视韩干以未奇。故坡诗云‘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山谷亦云:‘伯时作马,如孙太古湖滩水石。’谓其笔力俊壮也。……又画《自在观音》,跏趺合爪,而具自在之相,曰‘世以破坐为自在,自在在心不在相也’。乃知高人达士,纵施横设,无施而不可者。平时所画不作对,多以澄心堂纸为之,不用缣素,不施丹粉,其所以超乎一世之上者此也。郭若虚谓‘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子讵容独步耶?有《孝经图》《九歌图》《归去来图》《阳关图》《琴鹤图》《憩寂图》《严子陵钓滩图》《山庄图》《卜居图》,又有《虎脊天马》《天育骠骑》《好头赤》《沐猴马》《欲辗马》《象龙马》及《揩痒虎》等图。一时名贤,俱留纪咏也。”③

明《珊瑚木难》卷四《宋赵子固梅竹诗》后南宋咸淳年董楷的题跋曰:“昔李伯时表弟乔仲常,亲受笔法,遂入能品。今乔笔世甚罕见,其贵重殆不减龙眠。”清初吴升《大观录》卷十五《赵子固梅竹诗谱卷》也有类似记载,但将“乔仲常”分开,写为“昔李伯时表弟乔仲,嘗(尝)亲受笔法,遂入能品。”

笔者认为后者看法可能更为合理。原因为:其一,在《画继·卷四》乔氏前后的画家传记中,多点出画家之间的亲缘关系,如“黄斌老,文湖州之妻侄也。” “孔去非,汝州宁极先生之后也”“杨吉老,文潜甥也”“黄彝,字子舟,斌老之弟”“李昭,李文靖之曾孙,蔡文忠公曾外孙也”等。而邓椿并没有点出乔氏与李公麟之关系;其二,从“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至今藏其家” 。推测,邓椿对乔仲常及其友人的状况相当熟悉,应该有私人接触。这样说来,乔仲常与李公麟这样著名画家的亲缘关系,邓椿不可能不知。由此看来,邓椿既然在文中提到了李公麟,而没有交代出其亲缘关系,可以认为是明代后人所误传。

正如《画继》中提到的“师龙眠”,李、乔师承关系的确显而易见。表现为:

第一,两人的风格类似。《画继》中说李公麟“不用缣素,不施丹粉”,此《后赤壁赋图》中将墨线运用到极致。《宣和画谱》中提到李公麟“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 。⑤文本提到的李公麟的作画特质,与《后赤壁赋图》中人物正、侧、背多种造型,人物表现得体而又重点突出的特点十分相似。有趣 的是,文献记载中李公麟喜爱画马。而在《后赤壁赋图》中画家在文本之外植入了马匹与文人的情节。马匹是“画肉又画骨”,与李公麟《五马图》中的马匹神似。

第二,两人选择题材也多有重合。有记载认为如李公麟也创作过《赤壁赋图》。明代都穆的《寓意编》曰:“苏文忠前后《赤壁赋》,李龙眠作图,隶字书旁,注云:‘是海岳笔,共八节,惟前赋不完。’”⑥由此推测,李公麟应创作过前后《赤壁赋图》,且很可能是在苏轼完成赋文后与其的互动之作,形式也是图文相配。由此看来,乔氏的《后赤壁赋图》的最早粉本很可能来自于李公麟。除了“赤壁”题材,李公麟的《归去来图》 是关于陶渊明的,而乔氏也创作过《渊明听松风》。且现存南宋的许多李公麟传统的人物故事手卷《孝经图》、《九歌图》,形式也是图文相配的连环画,与乔氏的《后赤壁赋图》有一定传承关系。

(三)苏轼与题跋人赵德麟

《后赤壁图》现存跋文有二,其中上图的此跋文内容为:“观东坡公赋赤壁,一如自黄泥坂游赤壁之下,听诵其赋。真杜子美所谓‘及兹烦见示, 满目一凄恻。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者也。宣和五年八月七日,德麟题。”赵德麟跋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故此图应作于略早前。

由上述跋文可知,题跋人为赵德麟。赵德麟(1061年-1134年),名令畤,初字景贶,后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涿郡(今河北蓟县)人,与苏轼交好,撰有《侯鲭录》八卷。《四库全书提要》曰:“宋赵德麟,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

由上述题跋内容我们也不难猜测出,乔氏与作画对象苏轼、题跋人赵德麟与苏轼之间有着一定联系。

元祐六年(1092年)官颍州签书判官,与苏轼交好,互有诗文应和。王灼《碧鸡漫志》中记载:“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⑦苏轼有《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⑧

以上足见苏轼与题跋人赵德麟之间有不浅的私谊。再结合赵氏的题跋内容:“观东坡公赋赤壁,一如自黄泥阪游赤壁之下,听诵其赋。”可推测赵氏有可能曾与苏轼同游,并听其诵赋。而题此图很可能是借以缅怀故人情义。

同时,乔氏的画风与主角苏轼十分相似,都属于书法用笔,墨线爽劲的文人画传统。苏轼的绘画追求“萧散简远”“古雅澹泊”的意象,如上海博物馆所藏苏轼的《古木怪石图》。画中枯树枝干扭曲,挣扎坚硬,整个画面显得清淡、空灵、松散。如米芾的评价:“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⑨

二、表现赋文的四种图像手法

乔仲常在描绘《后赤壁赋图》中为了更好地诠释文本,采用了一系列特殊的图像手法。这些手法主要概括为四点:第一,“异时同图”;第二,虚实相生;第三,分割与连续;第四,主观的人物比例。

(一) “异时同图”

“异时同图”是中国画一种展现时空的特殊方式。早在1988年,王克文发表在《美术研究》上的《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便对中国画中出现的“异时同图”作了较为详尽的归纳。王克文在文中认为:“‘异时同图’是中国画构思、布局、体现空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法。画家根据‘立意’的要求,将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等,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描绘在同一画幅上。”⑩那么,一般在哪些类型的中国画中容易采用“异时同图”这种图像手法呢?一般来说,在叙述性的、有故事情节的、多场景的人物画中容易采用这种手法,如佛经本生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而之所以在这些类型的绘画中需要不同程度的采用“异时同图”,是为了将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情节中多次出现的内容很好地融合到同一个物理空间(即一幅画)中。而“这种充分调动观众视觉因素的处理方法,打破时空限制,创造了一种心理空间,把不同情节寄寓于不同的空间结构中,结合造型因素来表达特定主题的内容” 。11

我们不难发现,“异时同图”是《后赤壁赋图》中频繁采用的一种处理图文关系的手法。但与一般叙事人物画中的“异时同图”有所差别。如《韩熙载夜宴图》中,在同一场景中之出现一次主要人物,即在同一物理空间对应着同一时间空间。而《后赤壁赋图》中的“异时同图”不仅体现在连续的画幅中表现了不同时段和不同场景,且体现在即使在同一场景中,也暗含了不同的时间跨度。

《后赤壁赋图》中较有代表性的“异时同图”场景有二,分别为“登舟放流,有鹤东来”和“梦二道士”。

此场景将原本描写两个时间段的场景集中在一起。原赋中登舟之后,听任其在水流中飘荡,直到夜半,故此图横跨了白天和夜半两个时间段,属于较为典型的“异时同图”。

赋文: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二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

“梦二道士”12场景中,在屋里出现了四个人:其中三个人为一个团体,对坐交谈,另一人斜卧在床榻之上。经过前文分析可知,左侧的两人为“二道士”,右侧的一人为苏轼。而斜卧在床榻上的一人为谁呢?根据赋文“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二道士”可知侧卧在床的人物也为苏轼。在一个场景中出现两个苏轼,即将两个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人物同时放置在同一画面之中。奇怪的是,表现“异时同图”时,乔仲常所采用的手法十分自然,没有刻意去安排和提示同一人物的不同状态。如“梦二道士”场景中,如果不仔细辨认,很容易以为斜卧在床榻上的人为在场的“第三者”。由此可见,此画的预设观 赏者必定是对这一段文本比较熟悉,且当时这种“异时同图”的表现手法是在一定范围内被人知晓的。

由于采用了“异时同图”,使得《后赤壁赋图》看起来时空交错,纷繁复杂,如果不仔细解读,很难将赋文的时空与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这段赋文在画家预设的观众群体中的熟悉程度相当之高,以至于明眼人一眼能够将复杂的画面和相应的赋文相对应,这也是这种具有情节性的叙事画在宋代达到新一轮创新高潮的必备条件。

(二) 虚实相生

“虚实”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体到《后赤壁赋图》中来说,虚实相生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在应该出现人物的地方,并没有出现人物,而是将人物隐去,如“踞虎豹”场景。在“踞虎豹”这一场景中,苏轼没有出现,而是被虚化了。用文字“踞虎豹”和棱角跃动的山石暗示出攀登的危险和山势的巍峨;其二,在某一场景中将现实和虚幻同时展现,如“梦二道士”

场景。在这一场景中,苏轼入睡的场景在观者肉眼可见的,而苏轼的梦按照常理来说,只能依靠赋中文字展现,观者是不可见的。而在图中,现实中的“苏轼”与梦中的“苏轼”“二道人”,同时出现在同一屋中。苏轼的画法也未进行区分,让观者真假难辨,分不清梦幻和现实,亦真亦幻。

(三)分割与连续

在中国传统叙事画中,画家们都需要面对一个课题,即怎样在连续的画面中展示不同的时空,既要有一定的天然连续性,又要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空间的处理中,画家们通常巧妙地运用一些景物和实物将画面进行看似无意却独具匠心的阻隔,如在描绘自然类的长卷中会频繁地运用山石、水域等;在表现人的活动的场景中,多运用建筑物、窗户、屏风、家具等。典型的有五代(传)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韩熙载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图以韩熙载为中心,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

而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的处理空间隔断的手法与《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屏风床榻完成自然阻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手卷中出现九个不同场景,同一人物多次出现,为了使得画面显得连贯完整,场景得以自然转换,画家巧妙地运用山石树木进行自然阻断。同时,对于山石的不费余力的着墨也使得这幅画形成文人山水风景中独树一帜的风格,山石笔墨奇特而又耐人寻味。

(四)主观的人物比例

将身份地位尊贵、画面的主角表现得较为突出,是古代人物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后赤壁赋图》来看,无疑也遵循了这个准则,其手法与唐代的《步辇图》中唐太宗的巨大身形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赤壁赋》中的主角苏轼,无论是从他出现的频率、在画面中所占的中心位置,体量大小,还是他总以正面(或正侧面)出现来说,都可以看出他是被画家给予特殊的“照顾”的对象。同时,在表现苏轼时,也采用了肖像画的特征,即前后人物容貌、衣冠保持一致,对于绘画的观者来说,苏轼的识别度较高。

典型的场景有二,一为“携酒与鱼”,二为“江流有声,水落石出”。

场景“携酒与鱼”描绘了苏轼归家,书童在门外等候的情景,苏轼携酒与鱼,正和在门口送别的妻子与孩子回头道别之场景。,此场景中有意用人物比例大小表现远近关系和主次关系。从画面来看,苏轼和他的妻儿应该离观者最近,因此体量最大,占据画面最中央,显得醒目和清晰。而书童则坐卧在门外,脸部被门廊遮住,只露出身子。而马厩内的马匹和文人,体量与中心人物比较起来显得很小,想必是画家试图表现他们在马厩之中的纵深感,和与观者较远的距离感。同时此人不在赋文中出现,属于画家自添,也应放在次要位置,以免喧宾夺主。

场景“江流有声,水落石出”描绘苏轼与二友人坐在山间的岩石上举盏畅饮,旁有两书童站立。在人物描绘上,还是沿用了前几个场景的惯例,苏轼被画在画的正中心,且比例较大。一位书童以背面展示,另一位藏匿在山石之后,只露出了两只腿。这个被藏匿的书童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显得有诗意。与之后徽宗画院的“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 论

本文对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再考证,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问题:其一,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使得《后赤壁赋图》的特殊图像地位得以凸显。

此图包含宋及宋之前的多位画家的不同笔墨风格在内,如郭熙、李公麟等,如所提到的那样:“全幅笔墨,有似李公麟、郭熙、马和之、赵孟頫、倪瓒处。李公麟、郭熙皆与乔仲常同时而年长,乔仲常画风像他们本是应该的。” 此图的绘画风格在北宋山水画中显得十分另类,在同一画面中故意将多种风格并置,形成“转译”。而这种“转译”在后人仇英的《赤壁赋图》中得到进一步放大。此图的复杂图文关系、风格并置等特殊之处,使得此图成为研究北宋绘画,特别是北宋文人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异军。若将此图与另一幅藏于美国弗利尔李公麟(传)的《陶渊明归隐图》作类型研究的话,这些特点将会更加明显,也会加深国内外学者对北宋文人画的认知。

注释: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14YJC760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2014M561400);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宋代民间绘画赞助模式研究》(2013SJB760006)

①[南宋]邓椿.画继·卷四[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②[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③[北 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④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⑤[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⑥(明)都穆撰《寓意编》一卷, 收入潘运告《明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除记载李公麟的《后赤壁赋图》外另有一幅传李公麟的《女孝经图》,见“龙眠画 《女孝经》 四章(每章亦龙眠书)”。

⑦王灼.碧鸡漫志[M].中华书局,1992.

⑧陶文鹏,郑园编,苏轼集[M]第二十卷(古诗六十二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⑨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M].米芾.画史[A].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⑩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1988(4).

11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1988(4).

12“二道士”之辩。在此赋的诸多文字版本中,一直有“梦二道士”和“梦一道士”之争。从此图来看,在北宋宣和年间时,此赋还是沿用“二道士”。而南宋孝宗赵眘手书《后赤壁赋》,现藏辽宁博物馆,是作“梦一道士”。因此可推论赋文中“梦二道士”改为“梦一道士”的起始时间大概应在南宋。

参考文献: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十[M],赵德麟字说[A]. 北京:中华书局,1986.

赤壁赋知识点篇3

据坡黄州书牍等史料记载,自公元1080年初谪居黄州始,到公元1082年初的二年多的时间里,坡主要精力用于为《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三传的正误注解,并第三次抄写《汉书》,在这个过程中还到安国寺借一禅室“闭门思愆”。坡在给文彦博的信中说:“(余)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于《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在《与王定国十五首》中写道:“某自谪居以来,可了得《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今又下手《书传》。”在《与腾达道二十二首》中写道:“某废闲无所用心,专治经书……”在与朱司农交谈时,坡说:“适了些日课……”“抄《汉书》。”“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除了这些书案之事外,坡常到黄州城附近的安国寺洗浴拜佛,坐禅论道。坡这段时间所作著述、抄书、坐禅拜佛之事,对于他超然自适、随遇而安;对于他会通诸子,回归质朴;对于他文从义理,多切人事;对于他求物之妙、达物之理,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坡初衷是排遣积郁,寻求解脱,最终却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构建了自己的自然朴质的哲学思想体系,确立了他自己的哲学视角。这在客观上为坡文学创作黄州井喷现象的出现,夯实了思想理论基础。

黄州创作井喷现象的出现,应该说也是坡异乎他人的人生遭际的心灵感喟、悟知,以及理性升华的集中喷射。北宋时期,黄州属下等州。州城里十之九是耕地、鱼池等,商业店铺、作坊很少。坡打从小时候起就在家乡读书,20岁中进士。之后通过制试走上了仕途高位,一做官就是凤翔通判。然后,就是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虽然途有坎坷,但总体来说,他在那段时间内,仕途还是比较通畅的。毕竟通判杭州后,被提拔为正职。坡被提为密州太守后,心里充满了狂豪之气和自负之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坡《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何等自豪,何等自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坡任徐州太守时,因组织、领导徐州官民战胜特大洪灾而建功,受到皇上大而重的奖励,更使得刚届不惑之年的坡豪气横生、踌躇满志。就在坡狂豪之气、自负之情进一步膨胀、觉得自己实力有加、有资本举步向上的情势下,就在他由徐州调任湖州太守不到4个月的时候,突然间遭受到“押解入京受审”的厄运。经过一百几十天的炼狱折磨和十几次提审的威逼和,在曹太后及众多重臣的保释下,于1079年农历十二月底结案。于1080年农历正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由黄州安置。这就使得坡经历和经受了人生骤变:一是由朝廷高官骤变成戴罪贬官;二是皇敕功臣骤变成钦定罪犯;三是由衣食无忧骤变成生活困顿;四是皇定储相骤变成识字农人;五是朋交高官骤变成相处农樵;六是定期面圣骤变成焚香坐禅;七是踌躇满志骤变成郁闷绝望;八是终日理政骤变成愁觅大江……这些骤变,对于年近半百的坡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甚至是致命的。同时,也使得坡的情感投向、精力投向、智力投向、能力投向,以及思维视野、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隐显不定、深刻无比的重大转变,即由官场人际思维,转变为以民间黎庶思维为主;由仕途进取思维,转变为以自我解脱思维为主;由感知、感从思维,转变为以自然辩证思维为主;由官学思维,转变为以文学思维为主。在写作目的性上由原来的遣兴娱朋,转变为以排遣宣示为主。由于坡生存环境的质的改变,使得他在其人生道路上经历并且必须经受这些骤变和转变,也就使得原来的官场上的苏轼,经过黄州二年多的谪居生涯,嬗变为黄州的黎庶之中的坡。又由于坡在黄州谪居时的深度思维,奋力排遣,并且这是他人生中的首次,因而他的深度思维所感悟,连同其内心的需要排遣之烦愁,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喷射出来,形成其黄州创作井喷现象,是不难理解的。

坡黄州创作井喷现象的出现,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黄州有着丰厚的创作资源和创作灵感的激发点。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坡于1082年3月至10月间,在黄州创作的书法作品和诗、词、文、赋等作品,除了《黄州寒食诗二首》之外,《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坡游览赤壁(放舟赤壁)之后而创作的。换而言之,都是取材于长江及长江北岸的黄州赤壁的。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偶合,而是长江、黄州赤壁与坡彼时彼刻的心境、审美情趣和深度思维的契合。是长江、黄州赤壁深厚的人文底蕴,对于彼时彼刻的坡的创作灵感,有着一触即发的激发作用。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来说,坡是带着满腹恐惧、愁懑、孤寂感来到黄州这个贬谪地的。经过在黄州的头二年多的贬谪生活;通过抄《汉书》、著三论,与渔樵杂处、躬耕东坡、坐禅拜佛等活动,反思并廓清了一些心理问题,排遣了一些内郁,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当他站立在长江北岸的黄州赤壁矶头之上,想到汉末长江之上、赤壁之下所发生的赤壁大战的雄烈场面时,想到赤壁大战中曹操、孙权、刘备、周瑜、孔明等许多的英雄人物时,联想到他自己的跌宕人生时,他的创作灵感就被激发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就像潮水一般奔涌而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从这种文学视角去观察《赤壁赋》、《后赤壁赋》,我们心里也就豁然开朗了。同样,用这种文学视角去观察坡黄州井喷现象,也就事因明晰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及的是,由陈桥兵变而建立的北宋王朝,是由战乱社会转变为文治社会的封建王朝。这个王朝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哲学的重要转型期。其显著的特点是:文治社会,是改革出新的社会。其显著的标志是:无论哪种文学艺术样式,宋人均不强调承晋继唐,而强调尚意不拘。换而言之,就是不拘于继承,而提倡尚意创新。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坡生活和成长在北宋社会具有改革创新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大背景下,所以,改革创新成为坡在黄州创作的二赋、一词、一帖的鲜明亮点。这一鲜明的亮点,既是坡黄州创作井喷现象的最大的看点,也是坡在黄州一举登上文坛高峰的重要的内在根据。这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极其宝贵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赤壁赋知识点篇4

安徽 鲍亚民

明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独辟蹊径,写风景,言简意赅,只在出句点破而已。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

请看山海关一联:

群山尽作窥边势;

大海能销出塞声。

联语道出“山”、“海”之气势,巧用“窥边”、“出塞”二词,拟戍边将士,透出了山海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负荷的重要性。作者犹如向人们述说历史,把人们牵回那烽火硝烟的岁月之中。立意可谓高妙、奇绝。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之上品。

请看刘坤一写的题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作者在上联巧妙地摄取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以哲人的眼界,向人们提出了世事兴废的自然规律,下联引出此时与当年的时空差,相比这下,今昔对照,令人在时代的变迁中引发怀古幽情。若无上联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定格之景,便不会有下联作者要抒发的感慨之情。作者依稀在告诉人们,“此地湖山”历经风雨沧桑而依然无恙,得来之不易。言外之意,也多少道出了滕王阁的佳丽风光。

请看陈炽所撰九江烟水亭联:

胜迹表宫亭,况恰当芦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波烟月,谁补种四周杨柳,十里荷花。

此地乃当年周瑜点将台处,宋学家周敦颐曾在此讲学,取“山头水色薄笑烟”诗意,名烟水亭。此联借“芦阜南横”、“大江东去”、“四周杨柳”、“十里荷花”等物象,为读者营造了烟水亭的佳丽胜景。更巧以“况恰当”、“谁补种”二句以成佳构,使得联内景色不虚,触之有物,可使读者神思驰骋于联外,而发怀古之幽情。

请看清人朱蓝坡撰东坡赤壁联: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弄月,毋将赋咏概平生。

东坡赤壁古称赤鼻,也称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岗县城西门外。宋代大诗人坡隐居此地时,曾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为与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相区别,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阳春白雪》一书在《念奴娇》注释中写道:“‘人道是’者不过是供一般人的说法而怀古,并非东坡不知三国赤壁。”作者在联中证实了周瑜破曹的赤壁应在湖北嘉鱼县境内。这一点苏轼在《赤壁赋》后记里有“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可见他是清楚的。后来一些好事者认为坡弄错了地方,不断有人来“订异箴讹”,作者作此联匡谬,指出坡不过是“借江山摅感慨”而已,作者的看法是正确的。坡是通过作品来表达对祖国河山的挚爱,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虑。作品中所表述的豪爽旷达情怀,才是紧要之处,何必拘泥去考证哪里才是“赤壁之战”的故址呢?从联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对所写对象做了深入的考证。如果不是对历史的深思和熟虑,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佳联的。

请看安庆市徐锡麟烈士纪念楼联:

登百尺楼,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

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

联语气势磅礴,雄浑壮丽,一气呵成,然细心斟酌,联中字字句句都饱醮真情,用词得体,张驰适度,并无造作之辞。徐锡麟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杰出反清志士,与秋瑾计划联合起义,在谋刺皖抚恩铭时被捕,不久遇害。作者“登百尺楼,看大好河山”才引发“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此情此景,不禁发世人感慨,“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下联最后的“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则是作者惊世之笔,不禁使人们想起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语中的,铿锵有声,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扬州史公祠为纪念抗清英雄史可法而造,祠中有联,乃清代文人张尔荩所作,联曰: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联中以点点梅花喻泪,以皎皎明月比心,情景交融,亡国之音,催人泪下。可以说联中之字,动一处则全联失色。“梅花”、“明月”两个具象词,用在这里,十分贴切、含蓄。梅花喻高洁之物,又寒天之花以饰亡国之泪,个中情景,不言而喻。二分明月,乃是从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所化,这里即指史公祠的地理位置。此联不但感情丰富,寓意含蓄,而且用词精妙。

如山东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联中不掺入任何主观情绪,只将此地现实风景以直接的手法托出,俨然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然而我们却不能说作者无“诗兴”之作。试问,如果作者没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心情,又怎能写出这样饱醮情感,寓意舒展的佳作呢?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是此理。

赤壁赋知识点篇5

张家有三千金,大姐张迪平,二妹张雷平,三妹张淳。三姐妹皆专攻绘事,而画风各异。惟迪平才华早著,1960年十八岁时即以善作人物画蜚声画坛,得到著名画家颜文梁前辈的青睐,著文推荐,并为博物馆收藏,后考入上海美专国画系深造。1965年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阶级教育展览会(在今淮海中路社科院、原为市委党校内)时,迪平刚从国画系毕业入上海中国画院,就借调至展览会专职绘图。我比她早些从出版社借调到展览会编写各类展题的故事文稿。当时借调来的尚有陈逸飞(油画)、吴慧明(雕塑)等。我编写的现代题材的故事,多由迪平配绘国画展出,如南京路上好八连、东海舰队猛虎艇等,有白描的,线条细劲质朴;有泼墨的,笔力潇洒飘逸。她虽根据我的文字作画,但又不时超脱了文字的羁绊,而以炽热的情感塑造、讴歌了英雄人物;造型鲜明,神态逼真。自此以后,在反复地艺术实践中,迪平的人物画日臻佳境。惜展览会的作品在“十年浩劫”中尽被“”妖火烧毁。

岁月留痕,数十年来,她情感一心只在丹青,从人物拓展至花鸟,且皆胜场,近来又涉足山水画,可谓多面能手。这与她的家学渊源不无关联。其父张明曹是20世纪三十年代就出名的新兴木刻家兼国画家。八十年代我责编《中国美术辞典》,要收入张明曹列为版画学科的人物专条,迪平得知后就热情地亲自跑到辞书社,向我无偿提供其父的传略资料及代表作图片。这可说是她与我的第二次合作。迪平这种不计个人名利、对文化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值得同行学习,也是主宰她绘画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情韵。她曾说:“创作是一种虔诚的奉献,没有赤诚之心是画不出好画的。”因此,她所画人物不论历史的还是当代的,也多选取对历史、或对社会、或对艺术有所奉献者作为创造素材的。如她爱画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以虔诚的激情挥毫泼墨,用清润的墨色与遒劲的线条绘出历史人物的丰富内涵。如《太白赋诗图》,以秀劲素朴的白描,一壶酒、一支笔的细节,勾勒出大诗人每斗酒诗百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之神韵。《东坡赤壁怀古图》则以泼墨泼彩的“没骨法”,有别于长期以来画家描绘苏轼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而创出文人画写意的新貌。

其实,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原是在湖北蒲圻县西北;而黄州在湖北东部、长江北岸,其西边山脚突入江中,石色如丹,名赤鼻矶,后人误认为这里就是赤壁之战的赤壁。东坡也就照人误传,借景抒情,因为文学创作可以艺术虚构,而不是治史考证,何况东坡已标明“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今该镇尚留着“东坡赤壁”的名胜古迹。当时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正是他政治上失意、内心痛愤的时期。迪平此图就以当年东坡这样的际遇和情境为内涵,化出满幅怒云狂涛,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江。古人云:“天出五色,以辨白黑。”画面上江天混沌一体,间有黑白交错,正是乌云翻滚、白浪滔天,“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意写照。当年东坡被贬谪黄州,居临皋亭,就地东坡筑雪堂,绘雪于四壁间,无容隙,颜书“东坡雪堂”四大字,并自号“东坡居士”;这正是他胸怀坦荡、洁净如雪、超然物外的表现。那年七月之秋,他与客泛舟游赤壁,作赤壁赋,十月又游之,作后赤壁赋。画家迪平与众不同,不画友人,也不画舟,只画东坡孑然一身屹立于长江岸畔一巨石上,迎着铺天盖地奔腾潮头,他头戴纶巾,长髯掀举,长袖随风飘舞,稍转身远眺逝水如斯。迪平这样构图深意在于:形象地揭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赋意,并生动地衬托出东坡自视“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的超然达观、卓越情操和激扬豪气。

唐云生前曾评迪平的画:“既得石涛、、陈老莲、任伯年、虚谷之浑古灵性,又具西方印象派等之盎然生机。”她的画室命名“集思楼”也正含此深意。迪平更注重“外师造化”:不论从太湖江南到云南边寨,还是从海南岛屿至陕北高原,无处不留下她的足迹。胜似“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我借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诗为迪平“功在诗外”写照。她过去送我一幅无题的画,正是写云南边寨生活的风俗画,带着她从云南山村写生满载而归、风尘仆仆的激情和气息。云南是多种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三分之一。那画上的女主角属何族?

这可看画上人物包着几近白色的头巾、着淡淡天蓝色上衣、穿浅嫩黄色长裙来看,似写的是白族姑娘。因白族崇尚白色、嫩黄色、天蓝色、浅绿色等服饰,正如当地民歌所唱:“艳蓝领褂白衬衫,叫人不得不喜欢。”再者白族未婚少女喜欢浅色头巾,斜挂绣着小花等纹样的标致背包,又称“香包”或“香袋”,故知画家表现的是未婚少女。她照料着一群家鸡,偷闲坐着看书。画家还让绣嵌着深蓝色纹饰图案的背包,去反衬少女淡雅的服饰,以及她的纯洁、温和的心性;也许,迪平是糅合了云南边寨几种少数民族女性的特色,才塑造出如此恬静、优雅、善良的女性形象,真是清如水、美如月,得“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个中三昧。在少女对面,围蹲着三只羽毛丰满、色泽鲜润的金鸡(一公双母),画家大胆地突出了雄鸡的形体,作聆听和呼应女主人的朗读状,这声情并茂的交流“超出象外”。只简括几笔就勾勒出三鸡之丰采:红冠、尖嘴、利爪,臻于以形写神的境界。迪平又擅用浓淡墨色相融化的“没骨法”,写活了三只金鸡的神韵、情趣和质感,并使整个画面形象温馨、诱人,色彩鲜润、柔和,色调分明多姿,营造了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欣欣向荣的氛围。

如果说,上述少女与鸡(“无题”)图,还未完全超脱传统画风,那么,这幅《瑞丽途中所见》,在丰收季节的情境中的母女造型,则突破了传统人物写意笔墨和意境,在表现少数民族村寨现代的风土人物中,画家特地融进了后印象派的色彩和粗狂的笔触,遂使人物神态蕴含着奔放的力度与浓厚的乡土气息。不过这里所评价的是迪平过去年代的佳作。近几年来,她正在进一步扩展新的国画门类、实践新的笔墨技法、开创新的画风。

赤壁赋知识点篇6

关键词: 《赤壁赋》 《兰亭集序》 主题思想 探究式教学法

高中语文教材选录了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两篇文章,它们不仅文言字词艰深,而且主题思想深奥,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不好表述。字词问题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解决,而主题思想方面的讲解常常让老师无从下手。教师能否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应付了事,草草收兵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而,如果教师教文言文时不引导学生鉴赏文中的主题思想,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赤壁赋》、《兰亭集序》这两篇经典文言文的精髓正是其主题思想,不讲,行不通;讲,不好讲。教师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只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之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学生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那么,对于这两篇文章深奥的主题思想,我想,教师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讲究质疑解疑的技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我教学《赤壁赋》时,许多学生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他们问:作者写了“一世之雄”的曹孟德、“渺沧海之一粟”的自我、“挟飞仙”“抱明月”的愿望、“逝者如斯”的江水、“盈虚如彼”的月亮、“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阐发什么人生道理?对于学生的疑问,我采用探究式的方法一步步解疑。解疑之前,我通过巧妙的质疑,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我先针对课文的第三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客泛舟赤壁,吹着洞箫,箫声悲戚,引发万千感慨,他会想到谁呢?(2)客想到“一世之雄”的曹操,他发出什么感叹呢?(3)客在发出“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时,抒发了什么情感?(4)客抒发“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后,他又希望得到什么?(5)客希望得到“生命的永恒,并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在现实中他能得到吗?客知道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悲伤愁苦。其实,客所思正是苏子所想,客之悲正是苏子之愁。学生在我的质疑和自己的思考探究中,一步步地突破难点。

我又针对第四段提出几个问题:(1)苏轼用什么方式来宽慰“客者”?(2)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宽慰“客者”,想传达出什么意思?(3)苏轼提出“大自然的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后,又引发出什么人生的道理呢?(4)苏轼引发了“人与自然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一代代生生不息”的道理,体现他怎样的人生态度?(5)除了“豁达”、“开朗”、“乐观”、“自信”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有消极的一面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无奈”“”等消极的态度。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赤壁赋》三、四段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悲观的感叹,又有热爱自然,随缘自适,尽情享受生活的豁达与乐观。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的三、四段,思想内容同样是晦涩难懂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也是采用质疑解疑的方法来指导教学的。比如文章的第三段:(1)作者罗列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几种生活方式?(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2)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由于“趣舍”、“静噪”不同,其实是指由于人的情趣、爱好、性格的不同)(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什么东西呢?(老之将至、感慨系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作者引用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除了表达悲痛之情外,还有什么用意呢?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层层追问,学生明白作者思考的是:人不能沉迷于美好的留恋,人不能永葆自己的青春,人生短暂,人心烦苦,人们何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珍惜拥有,眷恋生活呢?

对于文章的第四段,我这样设疑:(1)作者是怎样看待生死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为了强调什么?(生死有别、长寿短命有别)(3)作者通过这样的生死观探求生命的何种意义?很显然,作者是在阐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每一个人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作者针砭时弊,对当代人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净无为,空谈玄理,不做实事的做法进行批评,告诉世人,要热爱生活,有所追求。作者仿佛在说:我追求的是书法,你们追求什么呢?你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作者钻研书法,勤于诗文,成为一代名家,其实也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

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才说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要一棍子打死,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要给予肯定。

《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脱)以解。”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质疑解疑的技巧,在课堂上就会驾轻就熟。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阅读生疑,到教师的技巧化的质疑,再到学生的自主精思破疑,学生的探究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在教学主题思想深奥的文言文时,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的质疑,学生的合作探究,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那么,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易如反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李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五点做法.语文教学通讯,2005.9.

赤壁赋知识点篇7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思辨力训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思辨力的要求与高中学生思辨力现状的距离,促使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地探索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语文训练的主阵地是课堂,语文能力形成的源泉之一是经典的文本和永远鲜活的现实生活。这些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丰富矿藏,供我们去开采。解读文本与思辨现实的有机结合是教师借助阅读教学进行思辨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教师确定话题,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确定话题,学生以所解读文本内容为材料并联系现实生活思辨。这是对学生思辨力的进一步提升,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使某一角度的内容成为老师确定好的话题的引子或论据,进而展开联想,对话题进行充分的思辨。

这个阶段师生可以将数名学生思辨时材料的取舍做对比赏析,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运用材料进行思辨的能力。

1.学习小说《药》时的训练片段

确定话题:悲剧

悲 剧

人生的悲剧源于缺少理解。

夏瑜为革除封建旧制度而流了血杀了头,本来革命就是要流血牺牲的,倘能为大众理解并得到支持,也就够了。但为群众谋利益,求解放,群众却吃了他的血,被杀与狱中斗争成了群众在茶馆里谈笑的料子,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上坟时也为自己的死法而在别人面前感到惭愧,这不仅仅是夏瑜的悲剧,更是无数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剧。

……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悲剧。

2.学习小说《项链》时的训练片段

确定话题:虚荣

虚 荣

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超过别人,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场面上有时不如人,却硬装着比别人强,场面下,我们的努力,追求到了曾经虚荣过的生活,这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正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但我们不能有玛蒂尔德式的虚荣,面对贫穷,梦想财富,只知道哭闹与忧愁,没有付出过真正的劳动,真正的钻石项链也挂不到她的脖子上。假使她嫁过去就辛勤劳作,十年之后代表身份的那挂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不就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了吗?

……

由此看来,有虚荣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劳动创造了美,不能为美好的前景付出劳动而自叹命薄。

经过此阶段的练习,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思辨的水平普遍提高。此项课堂活动,使思辨训练成了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引导,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其语文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二、确定辩题,开展课堂小辩论活动

学生思辨逐步达到了有的放矢,接下来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量的积累和思辨的质的飞跃,文本解读中有一些人文性的东西会因社会的发展、个性的差异或吸收或摒弃,而这些也往往是论辩的好话题。以下是学习古代散文《赤壁赋》时的辩手总结陈述片段:

确定辩题:当今还要不要有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取与不取”的人生态度?

正方:我方认为当今还应该有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取与不取”的人生态度。

首先,苏轼所谓的“取”,指“取”能够寄托人们的精神生活,就如苏轼在政治上失意之后“取”清风、明月、江水、扁舟,陶醉于其中,能够求得精神上的愉悦。而不“取”的是给人心灵带来阴影的东西,如名与利。这样看来,处理好“取与不取”能使我们身心愉悦,而身心愉悦是人们生活的终极追求。

其次,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取与不取”使身心愉悦的实例。学过《荷塘月色》,大概谁也不会忘记朱自清所拥有的“荷香”“荷花”“淡淡的月色”,他也陶醉于其中了。学过《故都的秋》,谁也不会忘记郁达夫陶醉于北方那出奇的秋中。

第三,生活中有很多反面的实例告诉我们,名和利不可强取,有人因为名誉而点头哈腰,抽掉了脊梁骨活着,有人因为几百元的小利而大费口舌,有人因为眼前金钱利益而身陷囹圄。

基于以上原因,我方认为当今还应该有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取与不取”的人生态度。

反方:我方认为当今不应该有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取与不取”的人生态度。

首先我们应该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九百多年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来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了封建王朝,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了,一个企业如果不提高知名度,不取名,不求名,将何以存在?何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并发展壮大呢?

其次,从个人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讲,你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自然而然就要求人们去取名。打个简单的比方,将金子和石块放在一起,人们最为关注的是金子,因为金子有光芒,那么人的光芒只能靠自己去追求,即使再苦再累。

由此我方认为当今不应该有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取与不取”的人生态度。

在以上的辩论中,正方学生对《赤壁赋》中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认识加深了,联系社会生活中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辨,强调人的精神的相通性。反方学生更强调社会的发展变化,从积极入世的态度去关注名与利的问题。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思辨,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探讨思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发展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赤壁赋知识点篇8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都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落难中的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难,最终艰难玉成,留下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上一篇: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范文 下一篇:你好陌生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