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范文

时间:2023-12-04 04:04:24

别再说篇1

《再别康桥》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乡愁》《我爱这土地》,而以后也将学习到《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相信未来》等同类型的文章。因此讲好这一课,既能承上继续体会诗歌涵咏的特点,也能在朗读中形成新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

初二年级,十四五岁的学生,对诗歌中的音韵之美,意境之幻,情感之浓会有比较生动鲜活的理解。

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讲解生僻且有文化内涵的字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之意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体会景与情的关系:情要由写景抒发,写景中必含情。”“品赏美(景美、情美、言美),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和美好情怀”作为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十分陌生的情况,将“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作为教学难点。

为了使学生的想象力与个性理解不被破坏,决定除介绍作者外不过多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再别康桥》一诗,计划讲授一课时。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以回顾离别诗词的方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生自古伤离别。”可以说,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句比比皆是。你能说出一组吗?

如果你细细总结,你会发现:“长亭、古道、暮云、愁雨、残柳、衰草”,这些冷秋、凄凉之景已成了传统诗词的典型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它没有清凉寺钟声的悲凉,也没有“断肠人在天涯”的伤感,它有的只是明媚、亮丽的景致,有的只是用“轻轻、悄悄”营造的一种梦幻般幽静曼妙的氛围。这首诗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下面,以五个主干问题串联全文的讲解。

为了落实“学生可以个性化朗读此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提出问题:“这是诗人第几次与“康桥”挥手作别呢?”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进而达成目标。

为了找出诗歌的意象,落实“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意象”的能力目标,提出问题:“能让一个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地方一般是故地、家园,对诗人来说,此时的康桥是他的就学故地,康桥的魅力在哪里,是哪些景物和行为让诗人如此迷恋,如此动情呢?(板书:河畔之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青草处寻梦)

为了明确诗歌意象的象征意,落实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康桥河畔的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最大的魅力是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法,使学生明确,这三样东西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其实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美和自由。(板书: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

为了突破“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这一教学难点,借助材料延伸解读的方法达成,诗人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为我胚胎的。”(板书:睁我审美之眼拨我求知之欲育我自由意识)

为了落实“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小组朗读比赛和互评的方式,体会诗歌这种形式之美。明确这种结构相仿,内容略有重复,这种首尾呼应,重章叠唱形成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在反复吟咏中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频频回首,满眼不舍的画面,这种轻轻悄悄所营造的轻柔曼妙感恰是本诗给人最大的美感之一。也是诗人爱的主题的体现。

通过这节课,可以达到赏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学习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两项作业:

1.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诗歌的第三诗节和第五诗节。

2.请你尝试借助某一意象,做小诗一首,抒写你对朝夕相伴的美丽校园的感情。

一所学校培育一种学校的气质,但徐志摩反过来又浓郁了康桥的气质。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他的灵性,径自走入中国文学史灿烂的一页。志摩,又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精神的皈依与寄托。而且,据说徐志摩在剑桥求学过程中,只需每周到导师家去一次,谈天说地,交流思想,其余时间恐怕就是登山,临海,沐风,听雨,读书吧。希望将来你们也有这样的机会,以你们最渴望的方式读书求学做学问。康桥会张开怀抱等待你们每一个人。

四、板书设计

就学故地河畔之金柳―娇羞柔美软泥上青荇―自由无束榆荫下清潭―梦幻迷离

精神家园睁我审美之眼拨我求知之欲育我自由意识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获“十佳教师”称号)

别再说篇2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如今在我们的学生中,确实有不少孩子错别字突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几个:一是认读字学生提前自主运用,由于认读字还停留在整体感知阶段,对字形的细微部件尚未进行分析识记,在运用中就出现了“缺胳膊短腿”的现象。另一个是新课程识字教学体现的是多认少写,认写分离,由于识字量大,教师们比较关注大量要认的字,教学时重点放在了认读字音上,而忽略了字义的理解。学生由于字义不明,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在使用中混淆了。再一个就是马虎了。有些孩子平时学习不认真,写字草率,不注意字的笔画和结构,所以很容易就写了错别字。还有一个原因是汉字的笔画较多,结构复杂,比较难记难写。为了彻底告别错别字,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孩子在集中识字的小学阶段就能认真识字,正确写字,规范用字用词。

一、把好生字字形教学关

所谓生字,就是学生不认识的字。对于这些字的教学,教师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强化写字前的字形分析与识记,特别是一些容易写错的部位要正面强化,如“讲卫生,纸屑不乱扔”防止“纸”下加点。易错难写的字要加强范写,从认读字的整体感知到关注细微部件,从而能正确书写。

二、多样的字义教学

对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以字义为中介,促音形义结合。教学中可以多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易混淆的字。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如“左下工,右下口,左左右右一起走”;编歌谣,如“有禾时分秒;有口真吵闹;有火炒菜香;有手抄文章;有金钞票多;有女真奇妙。”以用来辨别“秒、妙、抄、钞、吵、炒”一组字。还可以做辨字游戏,如“火眼金睛”――辨细微;“望文生义”――辨字义;“汉字诊所”――辩正误等。定期将学生日常运用中出现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归类,设计多种游戏形式开展专项的识字强化训练,将枯燥的纠错练习变为趣味的游戏学习,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参与,在游戏中巩固汉字,从而减少行文别字,提高学字效率。

三、认真对待写字

孩子的很多别字是因为书写不认真、不规范造成的。专家认为,字要规范,主要是笔画本身的形态不能错,笔画的关系不能错。首先要端正写字的姿势,姿势不正,写出的字也不会正。其次,要做到“四多”,即多看:多看书、看田字格,多看可以加深对字体基本特征的认识。多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多动脑筋,写字也一样,要掌握一般规律,准确运用。多练:百炼成钢。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我们不要求学生每天练多少小时,多少页字,不从“量”上苛求。只要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完成每天的生字书写作业,让“质”得到真正的保证。多用:学以致用是学习汉字的最终目标。即在平时各科作业、考试、笔记时正确、认真地书写。同时,应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课上,采用巩固练习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要对易混、难辨的生字通过区别组词、生字扩词、造句、填空、听写等形式进行综合运用练习。课外,采用社会实践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错别字。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错别字。例如,让学生观察商店的价格牌、路边的广告牌、墙上的报告栏等,如果发现错别字要记下来并进行告知改正。

四、分析错因,进行分辨

学生在学习、运用生字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归纳学生出错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的办法。

1.区别笔画法 通过区别笔画的异同来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如汉字有不少的字形体极为相近,如“己”和“已”。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笔,“己”空,“已”半,对于这样的字稍一疏忽就容易写错。

2.结构比较法 有些字可以看结构的异同来纠正错别字。如“外”与“处”,结构不同,而部件相似。

3.字形区分法 用比较字形的方法来纠正错别字。如折与析,熬与煞,间与问等都可以通过分析字形,进行比较。

4.以音辨形法 通过比较汉字的声旁来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如“芋”与“竽”,它们的声旁相同,都是“于”,但形旁不同,“芋”是“艹”头,指一种植物;“竽”指一种乐器。这样分析比较,就可避免写错。

5.以义辨形法 主要是辨析偏旁的含义。如“禾”的含义是庄稼,“禾”旁的字一般都同庄稼有关系,如:“稻”、“穗”、“稞、“香”等。

6.增减比较法 对易增减笔画的汉字进行比较来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如“白”增笔“一”,则成“百”,反之“吏”减笔“一”,则成“史”。

五、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学生在运用汉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知道或不确定的字词,不要急于告知他们正确的答案。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通过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这样,通过查字典、词典,既使得自己印象变得深刻,又让孩子们有了成功后的成就感。通过查字典搞清楚这个字后,还应专门拿一个本子来记录这个字,隔段时间再看一遍,就会牢牢掌握这个字的正确用法了。

汉字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举世无双、得天独厚的一份历史遗产。学汉语、用汉字,不仅满足人们学习、生活之需,满流、表达之愿,同时也是在力所能及地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我们的孩子只有从小过好汉字关,告别错别字,才能终身受益!

别再说篇3

------谨以15岁的名义

蒙胧的雨季,总有许多迷茫.那蓝色的梦幻泡沫,只不过是缅邈的梦幻泡影.那深沉忧郁的眼神,才是雨季的痕迹.我想变成风,飞出盒子,飘向蓝天:同云接触,同蓝天拥抱.同大地微笑,同小鸟缥缈......

我想要自由,想同风和水一样自由........

但我不是风,也不是水.但我既然不是风,为什么要过雨而不留痕.我不是雨,为什么要过流而不留记?

.........

咖啡苦苦的,绿茶涩涩的,又如生活苦苦涩涩.也许这就是青春吧.

别再说篇4

然而,生活却跟老李开了一个玩笑。有一天,老李在下楼梯时摔了一跤,经医生诊断为股骨粉碎性骨折,要在家里躺上三个月到半年才能基本恢复,而且即便恢复了也可能会留下行动不便的后遗症。这件事对老李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他之前的许多计划都不可能实现了,而且今后在生活上也可能需要依赖家人照顾。这之后,老李逐渐变得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常常说些“我没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的话语;笑容也少了,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还常常莫名其妙地冲着周围的人大发雷霆,就连他平时最疼爱的小孙子也不能逗他开心。看着老李日益消沉,家里人都忧心忡忡。

类似老李这种情况的老年朋友还有不少,那要怎么做,才能令这部分老年人走出焦虑和苦闷的心境,充实而快乐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尽量不留下遗憾呢?

首先,老人自身应调节好心态步入老年之后,老年人本身应有意识地主动了解一些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生理、心理机能的退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接受自己已经走入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事实。对于身体不好的老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老人在平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不可为逞强而拿自己的身体去冒险,要明白即便是青壮年,也有可能因为一些意外事故而受伤、生病。

另外,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不能逃避的客观事实,不必觉得自己“很没用,很命苦”,其实谁都一样。因此,在生病时,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这样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康复,也有助于家庭气氛的和谐。

其次,亲人应安慰和支持亲人要理解老人们在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不仅仅在生活上要提供良好的照顾,更要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在老年人因某些原因心情失落、抑郁时,亲人应及时给予恰当的安慰和鼓励。

别再说篇5

真的好想他们那!

老是想起我们在一块的时光

嬉 笑·打 闹·

老师、同学

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

不会忘记

“地球是圆的,今天我们在这边分手;明天,我们在那边聚首”

相信我们会再相见

“我们匆匆相识又匆匆离去,萍水相逢,擦肩而过,可有淡淡的印象?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挥起手

别说再见

只因心中那份永远的期待

和永远的怀念!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相聚就有离别。不过有真挚友谊就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曾经和他们那份真挚的友谊相信他们不会忘了我:至少,我们也在一起生活过不到一年时间。 虽然时间不长,但给我的印象是永远无法忘怀的。

七一班,我不会忘记;关于在那的一切不会遗忘。

有缘再相见。·永远的七一·

虽已过去,但有美好的回忆

别再说篇6

若没有深度的反思,

仅仅是一种纪念,

仅仅是庆典,

这一百年只能是

一种符号,苍白简单。

从百年前的辛亥

到今日的幸福,

不是时间的距离,

而是理解的距离;

不是时代的变迁,

而是行动的迟缓。

当下有两个热词,一个是辛亥,一个是幸福。

辛亥是个年份,但现在似乎专门用来指一百年前发生的那场辛亥革命。于是媒体、学界都铺开声势还原辛亥革命的真相,探寻辛亥革命的意义,关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所作所为被重新提起。

幸福是个旧词,现在却像是个新词。

“幸福了吗?”央视评论员白岩松的自问与追问,被浓缩为“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最近在深圳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白岩松解释说:“这四个字,不是因为十年了我要写下它,而是因为此时此刻的中国该写下它。”

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则在广东的人代会上作了三副“幸福”对联,分别是:“加快转型升级政府是关键,建设幸福广东匹夫也有责”、“人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个个是享受幸福的对象”、“我为别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别人为我的幸福创造条件”。

这样的幸福观无需解释,因为横批就是“共建共享”。

倘不是为了忘却的记念,那么一百年前的“辛亥”之意义,正在于今日所要追问或建设的“幸福”。一夜共和,并不等于一夜幸福。当日革命风潮之下,一位留日的湖北籍学生在北京听闻武昌起义的消息,决定前去参加,“他看见沿途小贩,只顾宣传革命,不暇照顾买卖,有人问他们为何不注意自己的生意,他们一致答称:‘只要革命成功,不愁没有饭吃’。”

吃饭的幸福应该是最简单的幸福。

但穿衣吃饭的幸福直到2010年仍在困扰着每一个普通的家庭,物价涨了一年终于破掉了3%的警戒线。过往30年,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伴之而生的,还有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摩擦加剧。其实回望历史,就能看到过去百年中国的幸福之路多么坎坷曲折,山重水复。

现在应该考虑吃饭之后的幸福了吗?

在“幸福”一词最早的含义中,是把“幸”字当“祈望”、“盼想”的动词用。今日的幸福仍在祈望之中。如何才能幸福,却是见仁见智,无论学者和官员都无法简而化之。一百年前,中国站在一个历史拐点上,我们曾经离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社会制度那么近,自此却走上一波比一波更革命、一浪比一浪更激进的不归路。在这条路上历经沉浮,满布坎坷和伤心。百年回望,若没有深度的反思,仅仅是一种纪念,仅仅是庆典,这一百年只能是一种符号,苍白简单。但是趟若就此跨过了此前百年的努力,只关注于当下对“幸福”的理解,也会陷入历史的虚无主义陷井,找不到前进的理由和方向。

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早在 1911年就矗立起民主、共和、自由、独立等现念大旗。缺少的,则是脚踏实地的践行与努力。从百年前的辛亥到今日的幸福,不是时间的距离,而是理解的距离;不是时代的变迁,而是行动的迟缓。

别再说篇7

悄悄的去,

你迈着沉重的步伐来,

却悄悄的去,

拂拂衣袖,

不留一片云彩,

你,

一袭白衣,

站在桥上,

吟诵着熟记于心的诗词,

为后人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

中国的长袍,

沉重的大桥,

映衬着,

历史的褶纹,

碾下岁月的痕迹,

你来了,

又走了,

为什么不说再见?

不觉,

别再说篇8

爱情的起点

都是最美的瞬间

什么铁达尼的经典

罗密欧跟茱丽叶

那些最煽情的电影情节

都说爱能超越生死离别

曾经 我们都很坚决

爱了就不改变

不要对我说再见一句再见

就结束这一切

能否不要说再见

你的再见说得那么明确

怎么我和你之间

两个世界再也没有交接

如果告别

能不能再见

我们的照 片

纪录幸福到永远

只是再幸福的画面

只定格在 一瞬间

那些慢吞吞悲情的音乐

早说过爱过之后就是离别

早该相信那些预言

我们也没有多特别

不要对我说再见一句再见

让爱变得表 面

真的不用说再见

就算再见

结局不能改变

就算我和你之间

两个世界 再也没有交接

不用抱歉 就真的再见

如果有缘

我们会再遇见

反正地球本来就很圆

就算今天你要走得多远

反正就是 一条地平线

反正愿望不一定会实现

反正承诺不一定要兑现

反正睡醒是新的 一天

别对我说再见一句再见

让爱变得表 面

真的不用说再见

就算再见

结局不能改变

就算我和你之间

两个世界

再也没有交接

不用抱歉

就真的再见

爱情到终点

我们只能说再见

2、《再见》是邓紫棋谱曲、填词并演唱的一首歌,于2015年10月30日全网首播,收录于专辑《新的心跳》中。

上一篇:走在路上范文 下一篇:小小说阅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