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母亲范文

时间:2023-11-08 15:01:39

史铁生的母亲

史铁生的母亲篇1

历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从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角度激发读者对人类所共有的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认识,史铁生关于“母爱”主题的散文作品一直以来倍受读者青睐,其奥秘就在于作者以坦露的心魂抒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深沉而无法释怀的母子之爱,这种爱因人生的特殊变故始终处在失衡的错位状态。二十一岁双腿残疾,史铁生被厄运逼入了人生的绝境,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命运与苦难,没有心力感受与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承受的痛苦;49岁的母亲突然离世,尚未走出人生阴霾的史铁生骤然间理解了母亲,可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种母子之情的不平衡、大幅度错位,构成了史铁生抒写“母爱”散文的艺术魅力,它能直指读者心灵,激荡读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一件艺术品不是别处已经存在的美的记载,而是艺术家所感受到并且传达给观者的一种感情的表达…… 而且感染的程度是衡量艺术价值的惟一标准。”本文想通过对史铁生有关“母爱”主题的散文中母子感情双重错位的探讨,感受其散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母子感情的第一重错位。双腿残疾是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感情第一重错位的关键。“活到最狂妄的年龄”——21岁,双腿突然残疾了,这种人生变故一下子让他坠入了人生的谷底,自卑、恐惧、绝望遮蔽了一切。看不到生的希望、找不到活的勇气,他只能在残疾的黑暗世界里苦苦挣扎,做着“生”与“死”的拔河赛。此时,厄运和不幸在他心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隔了他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屏蔽了他对外界的感受与体验。他残疾后母亲有着怎样的心情,做着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情感,他的眼里看不到,心里感受不到,他把自己最亲、最爱的母亲阻隔在了自己情感世界的大门外。因此,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通道是单向的,母子感情呈现出不平衡的、错位的状态。相关的作品中,作者以叙事的方式,一方面,真挚而坦然叙写残疾之初“我”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深情地追忆母亲给予自己的厚重的爱。

“我”残疾后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残疾之初的史铁生情绪暴怒无常,常常无缘无故地摔砸东西或缄默不语。《秋天的怀念》中这样记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妹妹史岚在《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一文中也写到:“他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双腿残疾的不幸强烈地刺激着史铁生,使他的情绪严重失控。其实,摔砸东西只是他宣泄自己恐惧、绝望情绪的一种方式,他的人生需要这样的出口。但他不知道,每一次摔砸都在撕扯着亲人的心,特别是母亲那颗为儿子不幸命运悬着、揪着的心。此外,残疾之初的他对母亲的担忧、关爱视而不见,毫不领情,甚至厌烦和拒绝。对端着眼镜费力地在偌大的地坛寻找自己的母亲,他曾故意地为难母亲,有意地让母亲在地坛焦急地寻找自己。“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我与地坛》)北海的开了,母亲想推儿子出去散散心,缓解缓解儿子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史铁生却十分厌烦母亲的絮叨、忙碌:“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秋天的怀念》)总之,这时的史铁生,眼里只有厄运,心里只有自己,人生词典里只有死亡。母子情感的交流因他的双腿残疾而遇到了障碍,他把对母亲的爱和理解的情感通道暂时封闭了。

母亲无私、博大的爱。母亲始终默默地站在被绝望所左右的瘫痪的儿子背后,无怨无悔地承受着一切,奉献着一切。史铁生在作品中没有工笔式地刻画母亲形象,而是选取了母亲在“我”残疾后的一些生活片断、生活细节等,以“散点式”的刻画,凸显母亲坚韧、隐忍、无私等个性品质。首先,母亲不辞辛劳,求医问药,执着地想医治好儿子的双腿。散文《合欢树》中有这样的记述:“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希望她的努力能发生奇迹,有一天儿子能从轮椅上站起来,用双腿去闯荡他的未来人生。她一次次怀着希望而去,却一次次承受着失望而归。身患重病的她为了儿子,必须站着,明天还要奔波!其次,母亲隐忍地承受一切。残疾使母子之间失去了交流沟通的共同话语,母亲渴望学会与儿子交流的语言,更渴望能走进儿子的心里世界。她极力避免使用“跑”“踩”等与儿子双腿有关的词语,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面对儿子暴怒无常的情绪,母亲默默地隐忍着,毫无怨言地承受着,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呀!更令母亲揪心的是儿子能不能从残疾的阴影中坚强地走出来,她知道这个时候儿子需要一个可以独自思考的去处,所以她从未阻止儿子摇着轮椅去地坛。但独自呆在地坛里的儿子会做些什么,她又不能不担忧,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悄悄地去地坛看儿子,看到儿子好好的,她则放心地离开。儿子在地坛一呆就是好几年,这无数个日子母亲就这样提心吊胆、坐卧不宁,不敢问,也不能问,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度过的!另外,母亲更期盼儿子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这条路能把儿子带出人生的沼泽地,重新迎来生命的曙光。所以,母亲拖着患病的身子,四处奔走为儿子找工作,低声下气地忍受着别人的嘲讽与搪塞,《庙的回忆》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叙述:“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徒劳地四处奔走却为儿子找不到工作,母亲的内心是怎样的失望、无奈、不甘呀!不过,当母亲意外地发现“我”在写小说时,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不遗余力地为儿子奔走,“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合欢树》)

通读史铁生写母亲的散文,一位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儿子的伟大母亲,一位身患绝症还四处为儿子奔走、日夜为儿子操劳的无私的母亲,站立在读者面前。这位母亲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苦难、生活的重负、心灵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然而,遭受厄运的史铁生对母亲的这一切,不察觉,也不感动。母亲却不因儿子的不理解、不领情而动摇,依然故我地为儿子操劳着一切、奉献着一切。这种母子感情的不同步,不平衡,能强烈地撞击读者的心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恰恰就是史铁生母爱散文别具感人魅力的地方!

史铁生的母亲篇2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史铁生:“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

你们猜,他会如何回答?他回答道:“是敬重。”

面对困惑不解的记者,史铁生解释道:“这绝不是说我多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自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智慧。一边是自寻烦恼,一边是增添智慧,选择什么不是明摆着吗?”

这就是史铁生!我们在《我与地坛》中见到的史铁生。下面就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分享精神大餐。

黄紫星:读着这篇文章。我忽然明白了史铁生那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悲伤,明白了他对生活的憧憬与希望,但我更敬佩他对母亲的爱与怀念。

他意志的坚强,是我无法想象的。他在双腿初残时,那长达数载的心理活动和他在地坛中所思所想的一切,更使我惊骇不已。他当时的想法几乎是绝望的,似乎只有死,才能得到身心的解脱。可他母亲,他那伟大的母亲,以无私的爱感化了他。她的爱,就是那初春的雨露,滋润了史铁生冰凉的心。他开始复活,开始清醒,生命的火焰又重新绽放出那耀眼的光芒。

邵鹏:当我读完这篇课文后,眼睛里不觉涌出了许多泪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感动,也许是史铁生的不幸遭遇和顽强意志打动了我。我认为这篇文章给人的启示是,人遇到了挫折时,不应绝望,而应该重新振作起来,磨砺自己的意志,这样才能闯出

付文章:自从踏入高中大门以来,这几个月有许多事都触动我的心灵,但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的同时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虎月:以前我也很不理解我的母亲,有时她会做出令我恼火的事情,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跟她大吵一场,现在才了解到,其实她是为了我好。我也应该向史铁生学习,向母亲表示歉意,不能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要让母亲对我的爱得到应有的补偿。无论怎样,史铁生永远是我的榜样。

黄立衡:作者愧对“鸟有反哺之情,子有跪乳之恩”。在这意识下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这应归为母亲的力量。

李婷:有一个人永远在我的心中,他顽强的毅力,毫不畏惧的坚强令我折服,他就是让我感动一生的史铁生。

虞为光:结合自己,想想史铁生,我觉得惭愧,我总是沉迷在挫折里,不能自拔,而史铁生在命运漩涡中挑战命运。想想史铁生,我们要高扬自强的生命旗帜。

曹维:每当测试成绩不理想,每当因不努力学习被父母责骂犹如压上了一座大山,笼罩着一片乌云,致使我的思想被扭曲,甚至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念头。自从学了这篇课文之后,“雨和云渐渐散开,撒下一片温暖”,心中的石块总算落地了。心中的太阳发出阵阵光芒,穿透乌云,照亮我的心房,我的心中充满光明,充满希望,充满勇气,充满力量!

曾蓓:我想与其说史铁生是不幸的,倒不如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爱他如爱自己生命的母亲,他虽然失去了健壮的身体,但他没有失去世间最美丽的感情。

柴冬太:我虽然没有身体上的缺陷,但我的性格和对母亲的态度与史铁生的性格及其对母亲的态度相差无几,文章中记叙他与母亲的故事,就像我所经历过的。

黄建明:每当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我心里总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不是他享誉人世的名声,而是他那种在生死徘徊中理智的选择和他永不放弃抗争的精神气质。

欧阳景斌:学习这篇文章后,我决心和史铁生一样,对母亲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倔强和羞涩,只有这样,我才会感觉到母亲那片深情的海……“我认真想告诉想要长大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我已经来不及了!”史铁生的这句话,我将永远铭记于心,让它永远地停驻在我心灵

张晴云:何为强者?仅仅是拥有结实的肌肉,健壮的身体,排山倒海的力量吗?史铁生――一位作家,备受种种病痛的折磨,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不得不让人佩服,不得不使人承认――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李云镇:放弃,是一个念头,而永不放弃,则是一种信念。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前者,而有些人却坚定得近乎倔强。我不知道史铁生在忽然失去双腿时的真实感受,但史铁生绝对是一个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强者。

徐建勤:史铁生的命运是坎坷的,但他的意志力是顽强的。我想,可能是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个“铁”字吧。在我的人生中,史铁生将为我的人生导航,把握着我航行的目标和方向。在我的心目中,他的生命力就像春天的小草一样,正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主持人:同学们。对史铁生的这篇文章,你们感受得如此具体、深刻,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篇散文已经在你们的心灵里扎下了根。而这篇散文中内蕴的情怀,还将会感动你们的一生。我看到有的同学在发言时噙着眼泪,泪光晶莹闪烁。你们瞧,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今天,不是我给你们上了一堂课,而是你们给老师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课。我谢谢大家!

史铁生的母亲篇3

要根据话题的需要找到经典素材与文题(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而紧扣文题(观点),选择经典素材的可用部分。

比如,史铁生这一经典素材:

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3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己过去10年的写作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每时每刻我都在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

有考生以“态度”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在活到最狂妄的时候,命运之神将他抛向谷底。在风华正茂之年失去双腿,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这并没有使他倒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便是史铁生。为什么命运的弃儿变成了时代的骄子?因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颗破碎的心重新完整;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个弱者成为强人。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痛苦,要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有考生以“调整”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的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开始他内心非常痛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时候甚至想一死了之。后来他独自来到地坛。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弥漫着宁静的味道。在这里,他想与其整天痛苦忧郁地活着,不如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调整心态,卸去了烦恼,决心以豁达的心境对待人生。正因为适时地调整心态,他才对生活充满信心,重新站了起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痛苦时,应调整好心态。

有考生以“大爱无言”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母爱无声而又无处不在。当处于最狂妄年龄的史铁生失去双腿时,他被命运打昏了头,脾气坏到了极点,常常发了疯似的离开家,什么话都不说。母亲无言地为他的每一次外出做好一切准备,痛苦、惊恐的母亲每次只能祈求,默默到地坛去寻找儿子。每次远远地看到儿子,却不敢接近,她知道儿子不想让她跟着,她只能默默地关心着他,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真是大爱无言啊!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苦难中,凸显母爱的伟大。

有考生以“遗憾”为话题作文,立意是“别给自己留下遗憾”,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在20多岁就失去了行走能力的人。巨大的悲痛,使他封锁了自己,面对母亲无声的爱,面对母亲在地坛焦急的目光,他倔强,从不叫母亲一声。他没有理解母亲的痛苦。而当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时,母亲却离他而去,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遗憾。试想,倘若他能在母亲焦急地在地坛浓密的树林中寻找自己时,哪怕叫上一句“妈妈”,他会遗憾吗?假若他在母亲每次送自己出门时给她一个微笑,他会遗憾吗?别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因不理解母爱而感到遗憾。

有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脑海中时常闪现一个字:“死”。一个残疾人将来还有什么出息呢?在生与死面前,他无能为力。但是,希望重新点燃了他,他选择活下去,并坚强地活下去。那个心灵的选择,不知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多久,也不知他跟死神较量了多久。幸运的是,他被地坛感动了,鸟儿的欢唱,花儿的竞相开放,使他做出了选择,坚强地活了下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生与死,做出心灵的选择。

有考生将史铁生看做当代人学习的榜样,在以“榜样”为话题的作文中,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我不曾害怕

当无边的黑暗乘虚而入时,我不曾恐慌

当六月的残酷降临时,我不曾伤心

是你,告诉我要怎样活着

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史铁生,一个用生命书写人生的强者

疾病的疼痛压不倒你,双腿的残废挫不伤你

你,坚忍地活着

你是人们心中不倒的丰碑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用生命书写人生的强者是人们的榜样。

史铁生的母亲篇4

我和铁生成为挚友要从插队说起。1969年1月,我们同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插队,他在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我被分在冯家坪公社聂家坪大队。刚到陕北不久就赶上过年,我闲不住就来到了关家庄,看望那里的同学。

我和铁生虽然都在清华附中念书,但并不熟悉,从那时起才算是正式认识了。晚上男知青聚在窑洞里,唯一的消遣就是抽烟聊大天,聊得兴奋,烟抽得也勤,把所有的烟都抽光了,仍觉得意犹未尽。出来上厕所时我还念叨要是谁那儿还有烟就好了。这时刚巧碰见铁生,他跟我说,我这儿还有两根,给你一根。其实我那时和他还没完全混熟,但觉得铁生这人够哥们儿。

之后听铁生说,来陕北不久就犯了腰痛病,中间还回北京治了一次,好了一些。村里照顾他,让他喂牛,不用上山受苦。喂牛这营生是个细活,人要勤快。铁生每天很早就把牛带出村子,天黑才回来,带点儿干粮,就着泉水就算是中午饭了。有时吃完晚饭还要铡草,夜里还得起来添一次料,懒了不行。我们那时都是十几岁的后生,正是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年龄,能做到每天半夜起来,得有点儿毅力。

1971年初春,回京探亲时几个朋友相约去颐和园,记不清是谁提议比一比立定跳远。跳之前铁生说,他最拿手的就是立定跳远。铁生先悠两下顺势起跳,不想落地时就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了个马趴。我连忙过去问他怎么回事,他坐在地上疑惑地自言自语:今天这腿怎么使不上劲儿呀?站起来后,倒也看不出有什么事。我们依旧在园子里转悠,有说有笑,下午才出来。

那年秋天我再去关家庄,看到铁生格外瘦。他对我说,这些天腰痛得厉害,晚上睡不好觉,没有一个姿势可以让腰不痛的。我陪他在炕上躺着抽烟,他朝这边躺一会儿,又翻向另一边,不时起来用手撑着炕沿坐会儿,或者抱着被子跪着,最没辙的时候只好双手着门框,两腿不吃劲儿地悬一会儿,铁生戏称为“上吊”。我说老这样也不是办法呀,要不再回去看看?他说回来还没仨月呢,忍忍再说吧。

这时一些陕西的企业已经开始在知青中招收工人。村上推荐我去铁路电气化工程队,但是在体检时,医生检查出我的心脏有些问题,建议我回北京做进一步的检查,所以我在1971年秋末回到了北京,不久听说铁生也回来了。 铁生住进了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那时医疗诊断设备不像如今这么发达,CT、核磁共振等设备一用,骨头缝里的毛病都能找出来。20世纪70年代只能凭借X光。开始时医生说他这种情况可能是脊椎上长了瘤子,或是脊髓出了问题。前者通过手术或许有治愈的希望,若是后者,可能导致下肢瘫痪。铁生那时便整天盼着长个瘤子,但结果是脊椎上没长什么东西。

铁生刚住院时病情似乎得到了控制,因此他还是很乐观的,不仅自己积极配合治疗,还经常鼓励病友,协助病房自编自写出板报,赢得了医生、护士及病友的普遍好感。

我那时在北京治疗心肌炎,没事儿时经常往友谊医院跑。病房人多,我和铁生约定逢探视日一点半在大厅见。我们无所不聊,连我俩的爷爷是地主都彼此交代,在那个年月不顾忌这种事,说明彼此是绝对可信赖的朋友了。

冬日的一天下午,我照常去医院,铁生没在大厅,我就去病房找他。走到病房的门口我便觉得气氛不对,铁生看我进来,也不说话,我愣了一会儿问旁边的病人怎么回事,那人指指铁生小声对我说,撒不出尿来,火啦!这时一位护士走过来,暗示我出来。原来铁生从早上就撒不出尿了,用过各种药、针灸均不管用,医生要给他导尿,他坚决不同意,护士让我劝劝他。我问护士,这是不是说明他的病情加重了?护士说这是刚开始,过些时候大小便失禁才麻烦呢。

我不记得回到病房都对铁生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陪着他去了几次厕所,站着、坐着、蹲着,全试过,不行,最后他觉得实在憋得不行了,只好同意导尿。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导尿管,直到1998年因患尿毒症而做透析。

更严重的是,从那以后,铁生走路便要依靠双拐了,以前他还可以扶着墙从病房挪到大厅,但现在做不到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双拐对铁生也变成无用的了。神经内科有一个残酷的笑话:躺着进来的病人,大多抬着出去;走着进来的病人,大多坐着出去。铁生也没有打破这一规律。

医生最后诊断,铁生患的是多发性脊髓硬化症。这种病发病率极低,因此国际上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研究,医学界拿这种病也没有办法。据说大物理学家霍金得的也是这种病。

铁生的父母原来都在北京林业学院工作,“”中全院迁至云南,他们也到了云南,但并不住在一处,母亲带着妹妹史岚在丽江,父亲在漾濞。由于铁生住院,父母只能轮流请假回北京照顾。

请假意味着没有工资,因此长期以来史家只能靠一人的收入维持。据我所知,那时他父亲的工资80多元,母亲的工资70多元,而铁生的住院费平均每月都要100元多,多时需200多元,无论如何是支付不起的。为此母亲多次找到北京知青办,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全国类似铁生这种情况有很多,按道理史铁生的户口已经迁出北京了,他的问题应该由当地解决,考虑到知青这一特殊情况,也只能把情况报上去,但新的精神下来之前,我们也不知怎么办。”

那时大伙儿都忙着搞“”,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大家的收入都有限,就算是跟亲朋好友借,人家顶多也就是帮助个十块二十块,2000块的住院费可是天文数字了,铁生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儿子的病情能够有所好转,有了盼头,或许还能平衡一下他们的心情,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铁生的两条腿从无力到麻木,进而彻底失去知觉。我相信天下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儿子一天天走向残疾,都会崩溃的,铁生的母亲也陷入了绝望。

有两个星期,铁生没见到母亲来医院,而是父亲定时送些饭菜来。父亲说是母亲单位有事,临时被叫回云南了。细心的铁生却说,这菜的味道是我妈做的呀!父亲仍坚持说母亲回云南了。事后才知道,母亲由于长期失眠,常常处于恍惚之中,一天从公共汽车上下来,没站稳跌倒在地上,两颗门牙掉了一颗断了一颗,脸肿了好长时间。

一段时间,铁生的心情极坏,常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发脾气,我也是在那时领教了铁生的脾气。那时的铁生像一头困兽,他想挣脱困囿着他的牢笼,但是那牢笼就是自己的两条腿。我每次去医院看他,进门时都会看到他靠在床上发呆。那时没有电视,报纸和广播里全是歌功颂德的话,我尽量说些外面的新闻给他听。有时会让铁生很开心,暂时忘却痛苦;但有时会适得其反,他会突然抡起拳头砸向自己的双腿。这种情况出现了几次之后,我也总结出经验:与他聊天时,不要涉及体育话题,因为那样最可能使他联想到自己。

铁生出院后,回到了他那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这时的铁生,情绪极其低落,经常无故发脾气,或在睡梦中大声呼喊。那一年他21岁。有一次铁生对我说,我宁愿拿一只眼换一条腿,想了想,又补充说再加一条胳膊。之后他看着我,好像在征求我的意见。我避开了他的眼神,因为我不知如何应答。

当铁生的拳头一次次砸向自己双腿的时候,他也逐渐接受了这个痛苦的现实。这时铁生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走完今后的路。

他经常摇着轮椅出去,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地坛。那时的地坛还是一座荒废的皇家祭祀的地方,除了上下班时间有些人流穿过,平时安静得让人得慌。也可能是园子里残留的一些灵气,激发了铁生的写作灵感,在之后的许多年,成就了他那篇著名的《我与地坛》。

铁生平时去地坛也只在东南角一带活动,因为那里有许多古柏树,夏天可以遮阴,也不太受上下班人流的影响。我去找他时,若不在家,我就直奔地坛东南角,一准儿能找到。

一次我看见铁生的母亲站在地坛门口,向东张望,面露犹豫。见我过来好像松了口气,说铁生今天又发脾气了,中午也没回去吃饭。说着递给我一只塑料袋,里面有几个包子。我明白了,接过包子走近铁生,我假模假式地说:我刚才买了些包子,挺好吃,还剩几个,你也尝尝。铁生接过包子吃了一口,马上说:这包子不是你买的,你不知道上哪儿买去。经验告诉我,不能再做过多解释,这时候任何一句话都可能使他发怒,我赶紧假装上厕所,转了一圈回来,他也把包子吃完了。

这年春天,铁生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病因是胃幽门静脉破裂造成的大量失血,但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几年来儿子的病对她的打击太大,她实在承受不住了。史家主要靠母亲操持,可谓家中的擎天柱,母亲一走,史家的天塌了。很长时间铁生也没有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缓过来,他写《合欢树》思念母亲,我总觉得他对母亲有些内疚。

1996年11月,铁生让我陪他去一趟杭州,他获得东海文学奖一等奖。第二天我去接他的路上,他打来电话,说父亲当天黎明突然去世,病因是心肌梗塞。我把飞机票退了,准备去他家看看是否需要帮忙。这时他又打来电话,跟我说他又仔细想了想,杭州那边把这次颁奖活动准备得很隆重,他又是一等奖,不去对整个活动影响很大,于是决定还是去,缩短行程,不致影响父亲的安葬计划。 我在杭州陪了铁生两天。白天自有主办方全方位陪同,我的任务就是晚上帮助铁生睡觉时翻身。铁生的双腿肌肉萎缩非常严重,可谓皮包骨头,为防止生褥疮,隔几个小时要翻一次身。侧卧时两腿之间要垫两个垫子,因为腰部一点儿力量也没有。铁生经常说他躺不稳,睡觉时身体周围要摆一圈垫子作为支撑,翻一次身全套动作大概要七八分钟。由于我不习惯,后半夜帮他翻身后,我睡意全无。第二晚依旧。我对铁生说,再过两天我恐怕就扛不住了,他说,我照顾你,晚上翻了一次身,在家我要翻两次呢。

过后我对希米(铁生夫人)说起这事,希米说她已经练出来了,可以在半睡半醒的状态就把所有的事做了。话虽说得轻松,可我想,希米可是整整做了21年啊。

2010年初,铁生患肺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但他还是挣扎着缓过来了。我去医院看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他说,前几天他自己都快不认得自己了。出院后我去看过他两次,感觉他仍很虚弱,恢复得非常慢。夏天陪他去同学邢仪家,大家聊得热闹,铁生独自躺在沙发上,蜷曲着身体,显得又黑又瘦,我还跟他开玩笑,说他的样子像甘地。但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灯油怕是要耗尽了。2011年12月31日,他便与世长辞……(摘自《新世纪财经新闻周刊》)

史铁生作品:

1. 《病隙碎笔》

2. 《活着的事》

3.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4. 《务虚笔记》

5. 《我与地坛》

1. 史铁生在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当饲养员

2. 史铁生夫妇在邢仪的画室与邢仪夫妇合影

史铁生的母亲篇5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恰恰缺乏能够抵抗个体生存虚无的精神资源,无论是道家的审美主义人生态度还是儒家的世俗温情关怀,都无法给予苦难本身以意义,因而无法使得史铁生这样遭受厄运的人心神安宁。这就无怪乎史铁生后来要从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尤其是同情苦难的基督教思想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使得他笔下的“人”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或许史铁生本人并不信仰任何宗教,但基督教的思想对他的世界观和人学观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基督神学对苦难的肯定和对灵魂的重视十分契合史铁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理需要。

史铁生常说:“无缘无故的受苦,才是人的根本处境。”虽然是洞悉生存本真后的一番通达之言,却依然流露出他对于命运不公的无奈和嘲讽。后天的残疾对史铁生的打击不言而喻,命运的斗转直下一定让史铁生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缘无故”。但如果坚持以写作来延续生命,史铁生也一定会从对命运的恐惧、抱怨和愤懑中舒缓过来,不满足于生存的虚无与荒诞,努力为自己无辜承受的苦难寻找价值支撑。伴随着史铁生对苦难的情绪化体验到智慧性思辨的转化,他就越来越向福音书中的“上帝”靠拢。

史铁生从个体生命经验出发,对《旧约・约伯记》中关于人无辜受苦的解读,正是对约伯的上帝的倾心。而有意无意中,史铁生未曾没有自视为当代东方的约伯?也许,和约伯自认为对上帝绝对忠诚可靠一样,史铁生也一定相信自己无愧天地良心,但为何苦难偏偏降临在“好人”身上,而那些“坏人”却得到命运的垂青?史铁生没能像约伯那样幸运,亲眼见到上帝,聆听上帝的训谕,但通过对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再度审视,通过对偶在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约伯苦难的反复解读,史铁生仿佛也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无缘无故”说明了苦难不是人的理性所能认知的,不是有限的个体所能把握的,在人间此岸找不到根源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只能向彼岸求助。受尽苦难的史铁生很自然地从约伯那里得到启发,意识到唯其无缘无故,才会有无缘无故的信仰,才能发现没有以福乐作为诱惑的“上帝”存在,最后他也和约伯一样,在虚无和深渊的绝望处境中找到了自己在世的根源。

实际上,“在这世上我们一无所有――因为偶然性会使我们失去一切――除了说‘我’的权利”{1}。由偶然性因素导致的苦难是任何社会制度和权力无法消除的,不幸将始终与生命共存。为了在不幸中有力量正视不幸,为了“我”还有存在的价值,必须要有超自然的精神支撑。而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恰好证明了,基督是认同人的不幸和人的价值的,上帝将由偶然性造成的苦难从自然事实变成一种价值性的无辜,道成肉身以牺牲自己来给予人们最大的同情和怜悯。肯定苦难也就是肯定人自身的价值。跟否定人间苦难的佛教相比,基督教自然更加贴近史铁生自我超拔的真实心境,于是他听从了基督的召唤,决定独自穿过茫茫的苦难和黑夜通向无上的纯洁。命运的荒诞让史铁生意识到了人类理性的局限,像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评价雅斯贝尔斯等现代思想家时所指出的:“在理性的残垣断壁上从荒谬出发,在对人封闭和限制的天地里,把压迫他们的东西神圣化,在剥夺他们的东西中找到希望的依据。”{2}

由谁来承受苦难虽然是偶然的,但人间的苦难却是必然的,造成个人的痛苦的偶然性并不影响上帝的意旨,对人类的命运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佛教和任何其他伦理道德所讲的因果业报观都不能回答人无辜受苦的问题,即不能解决人的生存的无根问题,这是约伯最大的痛苦,也是每一个无缘无故受难的人的痛苦。但《圣经》中的上帝却超越了苦难,超越了善恶之分,上帝通过耶稣基督受难来表达了对人间的爱,而人也只有通过耶稣的受难才能体会到上帝的存在。上帝在苦难之中显现,在卑微和残缺的人的内心存在,只有承受着苦难的人才能看到一位活生生的上帝。

基督教认为,人要超越自身的困境,必须重建与生命之源“上帝”之间的关系,接受耶稣的救赎之恩,方能摆脱生存的无力感。基督受难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给予人们的启示恩典,并不因为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质疑而遭受遗弃。按照现代无神论的观点,神或上帝不过是对自然缺乏认知能力的人的一种希望和畏惧的对象。既然我们无法解释人类受苦的无辜和生存的偶然性,那么这种希望和畏惧的对象就不会在身处苦难和卑微中的人们心中消失,也不会被那些清醒认识到人类的有限性的人所驱逐。或许对遭受厄运的史铁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耶稣十字架的主动殉难和约伯无辜的受苦所揭示的真理更能够给他生存的力量。

舍勒曾指出,人是精神趋向的X,具有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世界意识、自我意识和上帝意识的统一体”{3}。人既是形而下的生理―心理的存在,也是形而上的精神―灵魂的存在。人有灵魂,能够建构、利用精神来解放和拯救自己,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通过它人能够完全地占有自己,从而超越自己肉身的局限。但在无神论的文化背景中,我们很容易把人思考成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弱化甚至忽视人的精神价值,把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仅仅看做一种生理机体的结果,而不是精神―灵魂的功能。这种精神性的“灵魂”正是人的神性特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史铁生也是在找到了一位活生生的上帝之后,才接受了灵魂不死的神学教义,意识到“灵魂是人身上最靠近整体的部分”{4},是一种优越于肉身的精神实体,于是创造了“心魂”“行魂”这些与“灵魂”等同的词,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人类生存最隐秘的部分。

在人与上帝的关系中,人的出生就不再是一种自然分娩的现象,而是灵魂降临肉身的神圣仪式。因此,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不厌其烦地再现这个过程,对人从何而来的问题作出了肯定性的回答。人的出生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依赖于感觉、知觉、理性、自我意识的相继形成。不管是“我”、画家Z、诗人L、医生F、WR,还是O、T、N,不管他们的性别是男是女,都不是在脱离母体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完成生命降生的过程,每一个人物都有许多的生日。

对“我”来说:当我躺在奶奶怀里学会撒娇,听到了“一种美妙的声音”,看到了“一片晃动的光影”的那一刻,是我的一个生日;当我知道有一种东西叫“树”,知道“风刮树”时,是我的一个生日;当我能够识别色彩,知道“是风把那些黑色的枝条刮得摇摆不定”时,是我的另一个生日;当我知道夕阳西下时“妈妈就要回来”,“所有年轻的母亲都必定要回来”的那一刻,也是我的生日;当知道了妈妈回来的时候,也是奶奶做饭的时候、鸟儿飞回的时候、街上人多的时候,知道再过一会儿“天上有了稀疏的星星,地上有了稀疏的灯光”的时候,亦是我的一个生日;当知道我的欢愉和我的凄哀,知道我为什么欢愉和我为什么凄哀时,又是我的另一个生日;当我听说奶奶是地主,同时又懂得“地主”意味着什么,又不得不跟她分手的那一刻,也是我的生日;当那个可怕的孩子孤立了我,“孤独和恐惧得以实实在在降生”的时候,我的生日依然没有完成。

从感觉的恍惚不定,到知道“这一个”,某种东西存在着,但不知道“这一个”是什么,以及跟“另一个”的关系,到能够把事物联系起来,再到知道空间的普遍联系和时间的延续性,大致相当于黑格尔所揭示的自我意识产生之前“对象意识”的阶段{5}。在这个阶段,个体所意识到的对象只是自身以外的东西,还不知道“我”的存在,对个体来说世界还是一片混沌。当个体有了对自我的情感体验,知道有一个“我”的存在,最后又陷入了一种被区别对待、被孤立的境地,感到了恐惧与孤独时,“我”才真正降临到这个世界。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产生的阶段,感觉和知觉开始以自身为对象。由于“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6},对象意识阶段的内容被保留了下来,自我意识就具有了双重的对象,即“我”之外的客观存在和作为反思主体的自己。但“自我意识只有通过扬弃它的对方(这对方对于它被表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才能确信它自己的存在”{7}。这种对确证自我的欲望导致了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当个体走入人群,遭遇到了更多的“你”和“他”,被当作“别人”而被孤立起来的时候,恐惧感和孤独感悄然降临,对自我的体验也就愈加深刻,由此又进一步强化了去克服他者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史铁生笔下所有人物的出生方式,所有的仪式都只是为了迎接灵魂的到来。灵魂的诞生依赖于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对自我与他者、世界分裂的深刻体验。

从人的出生过程可以看出,虽然人的身体是从母亲那儿分裂出来的,灵魂跟母体却毫无关系,它是由更高的、更神秘的上帝创造的。人既是被生的,也是被创造的,但主要地是被创造的,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因此人本身也具有神性。因为有了灵魂,世界才向人显示出意义和价值。因此,史铁生说:“一九五一年一月四日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是零,是完全的虚无,是我从虚无中醒来听到的一个传说,对于我甚至就像一个谣言。”{8}只有在人与上帝的关系上,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才是真正的人。当人的身体被生下来时,其主体性存在尚不能得以确立,只有当人的心魂降临肉身时,作为人格的而非人称性的“我”才真正出生。正是因为人有灵魂,人才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精神情感行为:对爱情的渴望,对神秘的生命的敬畏,对裸的的羞愧,对他人痛苦境遇的同情,对苦难和孤独的深刻体验和超越意识。

身体是一次性发生的偶然存在,具有自然的生命欲望,任何肉身的感觉是没有差异性的,因而没有主客分裂的伦理价值。而灵魂却有价值偏好,具有超越肉身局限的禀赋,能够作出区分和价值判断,“它使本来没有在体差异的身体感觉有了差异,成了个体化的敏感的有区分能力的个体意向性感觉”,但它也“必须通过身体来实现自己的偏好”,“只有当灵魂的价值偏好被身体的欲望感觉充满,才会形成一种生命热情”。{9}这就是《我的丁一之旅》中伦理叙事的出发点。“我”是有价值偏好的灵魂,是无限的永恒的存在,丁一是有自然欲望的身体,是有限的偶然的存在。但“我”不得不住进那有限的人形之器,因为没有无数丁一的一次性的肉身,灵魂就无处附着,人也无从诞生。行魂与身器好比是音乐与音符,每一个音符都会过去,而音乐却并未停止,因为音乐,音符才有了意义,才有方向;但音乐又离不开这一个个的音符,要构成完整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不可或缺。

如果说史铁生在八十年代对灵魂的有无还模棱两可,沉浸在对沉重的肉身的自我审视中,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则确信了灵魂作为人的生命本质的本体性存在,主要关注“心魂”的在世之“惑”。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史铁生对人的认识越来越靠近基督教的人学观,灵魂在上帝那里获得了永恒性,而身体和灵魂相互牵扯的个体命运也越来越受到他的关注。

从神学的角度观照人的本质,人的孤独感、卑微感、恐惧感便具有了先验性,连接着人类“堕落”前后的两个世界――天堂和人间,始终带着人对自己“原罪”的深刻记忆。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禁止他们吃的智慧树上的果实,因而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从历史理性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个体从母体分离后个性化发展的寓言。个体在子宫里,在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童年期,尚能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就像生活在天堂,没有你我之分的痛苦,整个世界都为我而存在。母爱是无条件的施与,是个体生命最原始的归宿。然而,当人的自我意识(即灵魂)诞生后,他不得不告别童年,走入社会,于是丧失了那无条件的天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开始体验到离开母体的分裂感和孤独感。

《务虚笔记》中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思考的。在古祭坛近旁的那两个孩子(七岁的男孩和五岁半的女孩)在史铁生看来是值得羡慕的,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死”,既不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也不为胡猜乱想而尴尬,保留着原始的天真与淳朴。但是,当那两个孩子再过两三年,跟八岁半的“我”,九岁的画家Z或者十岁的诗人L一样大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体会到羞愧和孤独的滋味,遭受到外部世界对自我造成的威胁。当母亲再也不会满足孩子所有愿望的时候,“我”,或者O,都在那“初次失望”中感到了太阳光线无可挽回地消逝,感到一派荒凉。因此,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严肃的结尾,大约都是突然面对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再不能睡一宿觉就把它忘掉,事后你发现童年不复存在了。”{10}

“人格的第一个前提是孤独意识”{11},因为每一个灵魂是一个封闭的精神体,而且是它赋予了人独特的存在意义。人要彻底地诞生,成为真正的具有个性的人,必定要以孤独感和自卑感的降临为标志。孤独作为一个人最深刻的自我体验,表面上看,是自我与人群、与自然之间不可调和的产物,实际上却是维系人与上帝、此岸与彼岸的一条纽带。“人不仅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且是一个个分开着被抛来的”{12},只有精神性存在的人才能体验到这种被抛弃的痛苦,体验到作为一个孤儿独自面对一个陌生世界的无力和恐惧。

因此,人从灵魂诞生的那一刻起,从能够辨别高低、贵贱、善恶、荣辱开始,就渴望能够挽回童年,回到母亲身边。这就是为何在《务虚笔记》中,当WR、Z、“我”等孩子第一次感到自卑、孤独时,都纷纷急着要回家,回去后又即刻跑到母亲身边。这也是为何史铁生笔下女性形象尤其是母亲形象比男性形象更生动鲜明的原因。不管是史铁生自己精心塑造女性形象,还是他笔下人物对女性苦苦地追寻,并不仅仅是基于男性视角的文学叙事,更重要的是作为孤独的个体眷恋母亲的诗化表达。

无论是《务虚笔记》中的女教师O、导演N、葵花林里的女叛徒、Z和WR的母亲,还是《我的丁一之旅》中秦娥、馥、吕萨,无不具有母性的美丽和智慧,坚强和温柔。她们执着于爱情,勇于面对命运的悲苦。每一个儿子的身边总是有一个母亲,每一个男人的世界里都有一个女人,使他们在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还能得到那温情素朴的安慰。在史铁生的笔下,永远不乏慈祥和蔼的奶奶,坚强庄重的母亲,知性勇敢的女人,天真热情的女孩。面对爱情与世俗、个性与人群的冲突,男人往往软弱而退缩,失落而怅惘,试图将自己麻痹在庸俗的世俗中;是女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让他们时时回望女人的身影,盼望着夏娃的消息,永存着宇宙不息的欲望。正如F医生所说的:“幸好有女人在,她们证明爱情的重要,她们把男人召唤回来,把价值从市场和战场上牵回人的内心。”{13}史铁生说,所有可敬可爱的女人,她们应该来自南方又回到南方。南方,感性、温存而诗意,是自然的也是母性的,是堕落的个体渴望回归的伊甸园,那样的南方是每一个男人的梦境,是每一个流落他乡的爱恋者的心绪。

史铁生对女性满怀敬畏,或许是因为在他身残志弱的时候,有他的母亲和妻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感动。母亲的猝然病逝,让他既悔恨自己的脆弱和任性,又找到了要好好儿活下去的动力――是母亲让史铁生在黑暗的死亡边缘看到上帝的光辉。也可能是知青一代渴望通过成熟、智性的知识女性的爱情来克服和摆脱苦难的集体无意识在作祟。但在诗化与神化女性背后,却隐含着孤独和分裂的个体对于出生的反抗情绪。巴霍芬曾指出,母性的原则是根源,是“从那儿来”。因此,从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开始,俄狄浦斯情结不再是性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对于人渴望留在或回到无所不包的安全的母体的心理揭示。

史铁生对死亡的体验是异于常人的,残疾与病苦不仅把他置于生死边缘,让他时时看到死亡的阴影,而且活着的意义曾一度遭遇危机,因而死成了一种诱惑。在延安插队因病回到北京后不到两年,史铁生开始与轮椅为伴,而此时他才刚满二十一岁。活着还是死去,这在年轻的史铁生那里成了最为急迫的问题。从发病到瘫痪期间,他曾三次自杀未遂,住进医院后,又在病室里藏了一团用以自杀的电线,但终于还是活着出了医院。活着艰难,但自杀也不容易,因为人间还有亲人的牵绊。史铁生后来回忆说:“我没有死,也再不能走,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14}希望的是或许能够找到活下去的意义,恐惧的是恐怕还是找不到生的意义。史铁生带着这种悲观的心绪走上写作之路,自然很容易影响到小说人物对死亡的体验和认知。在他笔下,残疾人生存的艰苦不仅体现在因行动不自由而被边缘化,也不只是被人们的偏见和歧视封锁在逼仄的内心世界,而且连试图通过最内在最私人化的爱情来获得自我救赎的机会也要被剥夺,因此也像史铁生一样悲观绝望,在生死边缘挣扎彷徨。

死亡对身处绝境的人来说,既是甜美的精灵也是可怕的魔鬼,因为谁也不知道是要进天堂还是下地狱。而生的本能还是支配着尚未丧失理智的人,只有找不到活着的理由的人才可能凛然赴死。虽然史铁生一直在寻找活下去的理由,但如果不是因为他相信不死的灵魂的存在,作品中始终潜藏着生死的困惑,有时候只能像《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一样最终虚设一个无法实现的目的来支撑自己;而仅仅靠《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破老汉,《人间》中的同学、邻居、同事,《务虚笔记》中的母亲等人对“我”的人间关怀,是不足以消解苦难所造成的被遗弃感的。九十年代以后,史铁生的小说变得越发具有思辨性,正说明他不再需要一种温情脉脉的情感关怀,而试图通过一种思想的阐释为自己所接纳。

根据基督教义,灵魂不死,人不必担心他要到哪儿去。死不过是一具偶然的肉身的泯灭,而“我”(灵魂)的消息依然还在人间流传。在《我的丁一之旅》中,丁一想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患癌的痛苦,行魂却告诉他死并非解脱,因为他杀死的只是一次性的身体,灵魂却始终存在。自杀而亡对肉身来说过于苍白无力,一具肉身的毁灭对整个宇宙来说轻于鸿毛。生命要有分量,唯有不断弥补自己的残缺,让灵魂借助肉身自由地飞翔。而对一个相信基督的人来说,死亡是进入永恒的必由之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和复活,给了史铁生新生的希望,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死亡才是对死亡本身的胜利。由此,史铁生对生死有了更成熟更深刻的认识,对生不再是困惑,对死也不再是恐惧,既能坦然面对生的痛苦,也能从容地面对死的寂灭。因为生死的根基都在神那里,“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15}。

注释:

{1}[法]薇依著,顾嘉琛、杜小真译:《重负与神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法]加缪著,柳鸣九等译:《加缪全集(散文卷I)》,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3}[德]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4}史铁生引用刘小枫的话,参见史铁生:《灵魂的重量》,《灵魂的事》,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7页。

{5}参见【德】黑格尔著,贺麟、王久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4页。

{6}{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久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16页、第120页。

{8}{13}史铁生:《务虚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第443页。

{9}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10}史铁生:《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11}邓晓芒:《灵之舞》,《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12}史铁生:《病隙碎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14}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印象与记忆》,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 页。

{15}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史铁生的母亲篇6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读史铁生,我有一种背脊发冷,心头发热的感觉,我敬重身残志坚、发奋有为的史铁生,更钦佩朴实沉勇、聪慧、坚忍的伟大母亲。《我与地坛》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母爱的光辉,犹如冬天的太阳,穿透阴霾破空而来,照亮你人生的希望;《我与地坛》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思想的力量,犹如黎明的颂歌,扫荡黑暗,欢呼光明,激活你沉睡的梦想。母亲,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以她的苦难和智慧,以她的刚强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悲壮而辉煌的生命之歌!

(一)、沉默而坚实的人生大爱。我相信这种说法,平平淡淡才是真,于无声处有大爱。读《我与地坛》,对母亲的感知和理解又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史铁生以凝练、沉重的笔触冷峻而平缓地向我们描述了艰难苦患中的母子深情,平实朴素的文字,司空见惯的素材,渗透了作家的心血,凝结着母亲的深情,读着读着,我分明感受到了有一颗心在跳动,有一股热血在沸腾,有一份激情在燃烧。那些送往迎来的深情凝望,那些将心比心的深切理解,那些焦灼不安的徘徊顾虑,一个姿态,一副表情,一份感受,我都不能忘记。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不会修饰,也无须修饰,他看见什么就写什么,他感受到了什么就表达什么,他被什么情境感动了就如实地抒写这份感动。我愿意把这些文字看成是一尊母亲的雕像,简单而沉默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灼而炽热的心。母亲站在小院里,却沉浸在看不见我的世界中,专注而深情,思念而焦虑。她想送我却又不能送我,她只能用这种方式,用站立不动的姿势,用一如既往的凝眸,用深藏不露的牵挂送我,送我到我想去也只能去的地坛,可我,纵然想走,又哪能走得出母亲的目光呢?纵然想飞,又哪能飞得出母亲的心空?史铁生告诉我们,母亲的目光是一双长长的手,牵扯着我走向未来。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些文句像绕口令,又像是捉迷藏,可是叫人高兴不得,激动不起,我体验到了一种酸心的悲凉和焦灼的炽爱。人生或许就是冥冥之中两个有缘的人互相对视的一个过程吧。我想起了一首诗,写男女相恋的,也挺适合母子相依这份血肉真情。“你找我时我在找自己/你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看见了你/你看见我时我不敢看你/你不看我时我想看你/你看见我时我也看见了你/背影是离别的忧伤/地坛也为我沉默”除去心有灵犀,两情相悦的怦然心跳,我更读到了一份悲凉,一份无奈,一份尴尬,做儿子的“我”既自伤自悼、困惑茫然又自责自省,愧对母亲,做母亲的“你”(她)既焦急忧虑、心神不宁又强作镇定、克制自己。爱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表达对儿子的爱也是自自然然的,可是,母亲却以一种艰难窘迫的形式来表达这份满怀忧虑的爱。一个找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躲一个,多么沉重而痛楚的牵挂啊!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苦难时期的母亲,情有多深,心有多苦!一个“看见”写尽了患难时刻的人生苦况。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我几乎是流着泪读完这些文字的,我丝毫也不怀疑史铁生的真诚、直率,有这样一位能够舍生忘死、殚精竭虑呵护儿子的母亲,史铁生为什么还要掩饰呢?这些大白话、老实话太伤心,太动情了,它直逼我们的心灵,触动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知道:有一种爱超越生死,刻骨铭心;有一种爱血浓于水,动人肺腑。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痛苦分给两个人来承担,那么,这种痛苦会减少一半。我要说,对于母子二人来说,儿子的痛苦分担给母亲,母亲就会加倍的痛苦,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她情愿儿子能活下去自己去死也行,儿子是她的唯一,儿子是她的至爱,儿子的重要已远远超过了她的生命。这样的母亲,忧心忡忡,心力交瘁,注定是活得最苦最累的,也正是这种艰辛苦累铸就了母亲的伟大和崇高,闪烁出动人的光辉。

类似上述分析的有关人物描写的细节、片断,《我与地坛》还有很多。母亲的一个姿式、一副表情、一份感受、一举首、一投足无一不折射出她的内心世界。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爱到心灵,爱到骨髓,爱到实处的人。她沉默不语,坚实行动,不炫耀,不张扬;她隐忍顽强,独担苦难,不抱怨,不悲叹。她以坚强的意志来迎战苦难的命运,她以呕心沥血的爱来唤醒自伤自卑的儿子,她活着的时候让残疾的儿子从心灵的轮椅上站起来,她去世之后又在儿子心中站成了一座丰碑。她是我们英雄的母亲啊!

(二)、智慧而深刻的人生启迪。读《我与地坛》,我隐隐约约地意识到史铁生实际上为我们暗示了一种微妙隐形的三角关系,如果说地坛这个古老荒园是一所历经沧桑仍唤发生机活力的大学的话,那么,“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生,而母亲则是我的人生启蒙老师。母亲给予了我爱和勇气,给予了我坚强和幸福。我们也可以从散文中的一些片断和场景描写中体察到母亲思想的智慧和深刻。

“她知道我心理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俗话说,天上太阳大,地上母亲大。而作儿子的“我”实际上就是母亲心目中的太阳,现在这轮太阳愁云惨淡,黯然失色了,这对母亲该是何等强烈的打击啊,拯救残疾的儿子和儿子伤残的心灵,就成了母亲重要的使命。她充分理解儿子的处境和心态,并懂得运用一种智慧的方式去呵护儿子。不做不该做的事,不问不该问的话,想儿子之所想,急儿子之所急,小心翼翼,默默无言地呵护儿子那颗敏感而破碎的心。“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写出了爱儿子的艰辛不易。“想问”表明母亲想知道儿子的状态如何,想些什么,她能不能分担儿子的痛苦(从肉体到精神)。“不敢问”表明母亲的担心和顾虑,因为一问,刺伤了儿子的敏感而脆弱的自尊,从而增添了儿子的苦痛,那可是母亲千万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人总是这样,一旦自己身陷困厄,惨遭不幸,有人关心和照顾自己,而且这种关心和照顾愈是热情、周到便愈让人感到自身的不是和不安,只有施爱者关照对方但又不让对方觉察,尊重对方又不让对方感到自卑时,这份关爱对于受难者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母亲洞察儿子的内心世界,处处关照儿子而又隐瞒、躲避不让儿子自伤命运、自悲身世,真可谓费尽心机,艰难不易啊。

“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个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现在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些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既想让儿子出去又担心会发生什么,既关心儿子的现在又忧虑儿子的未来,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昼夜交替,循环往复,母亲在空落和不眠中熬过了一天又一天。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这种苦难并没有打垮她的意志,毁灭她的思想,相反却孕育了母亲更深刻的发现,她懂得需要给儿子独处的时间,需要给儿子一个过程,需要给儿子一个独立的未来。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心去呵护另一颗心,给儿子一片思想的天空, 生活的翅膀才坚硬;给儿子一座成长的荒园,生活的脚步才坚实;给儿子一条曲折的道路,生活的意志才坚强。让思想超越伤残,让灵魂接近高贵,儿子才是一个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相反,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只能是剥夺了儿子成长的权利和成熟的机会,那才是母亲可以预见的真正悲剧呢!母亲不是哲学家,但她通晓朴实的人生哲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这些哲理来影响儿子的人生道路,这正是母亲深刻过人,智慧超群的地方。

对于儿子的未来,母亲也有自己的设想:“她又确信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儿子不幸福,母亲也不幸福,两个不幸福的人相依为命,惺惺相惜,用心用力地寻找幸福,什么才是母亲心目中的幸福之路呢?从文中描述不难看出,这条路不是鼓励儿子搏取功名,光宗耀祖,也不是希望儿子荣华富贵,子贵母荣,母亲用自己战胜命运的坚实行动,关心儿子而毫不张扬的爱和对儿子出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来暗示儿子,人生一世,要经受得住命运的千锤百炼,要炼就一副钢铁意志,要战胜困厄苦痛,摆脱伤残的羁绊,走出心灵的阴影,这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很多时候,我们都和作者一样用世俗的眼光来打量关心我们的人,而实际上我们错了,在母亲崇高而坚强的人生之路面前,我们除了赞叹,还有惭愧。

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在苦难中思索,在尊重中行动的人,她理解我的苦痛,尊重我的内心世界,她关心我的现在,更忧虑我的未来,她和地坛一样给予我无处不在的爱和无坚不摧的意志,有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还忧虑什么呢?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

史铁生的母亲篇7

关键词:奴隶制,社会空间,个体空间

一、引言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一贯关注美国奴隶制和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2008年莫里森发表了她的第9部小说《慈悲》。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结合美国历史中的奴隶制,书写了一个有关白人,黑人,奴隶主,自由人等的故事。小说中人物都被迫接受着奴隶制带来的奴役和压迫,不得不忍受着家园被毁,亲人失散的痛苦。但是,深受压迫的他们也勇敢地进行抗争,不懈地为追寻解放。他们渴望获得真正的自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莫里森被评论家认为是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前期美国最严肃,最重要、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关于她的作品的研究一直是文学领域的热点。莫里森于2008年发表的第9部小说《慈悲》,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在生前发表的评论中讲到:“《慈悲》是莫里森又一个崇高和必要的小说课题,揭露出奴隶制度的罪恶和作为非裔美国人的艰难。”《出版周刊》评论道:“莫里森更为明确地回归由奴隶制度撒下的痛苦之网”。

二、空间批评及空间隐喻

空间批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的批评理论。空间批评吸收了后现代的文化研究、身份认同、女权主义等后现论成果,对原有的传统时空观进行结构和扬弃,从关注景观研究转为关注空间的文化研究,形成研究空间文化为特征的完整、系统的后现代批评方法。后现论家亨利・列斐伏尔、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等人的后现论为空间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空间批评主要涉及文学作品中的景观和空间、空间的社会属性、空间的文化属性和空间的身份属性。

“空间是景观的抽象概念和隐喻,重视景观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将景观看作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象征系统”。总之,文学作品中的景观强调场景、地点的自然属性;空间关注场景、地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属性。空间批评的“核心是要超越景观本身,在细读文学景观、空间的过程中,重新发掘、探究空间、景观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三、《慈悲》中的社会空间及空间隐喻

根据空间批评理论,社会空间主要体现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压迫或反抗。莫里森新作《慈悲》的背景就设置在十七世纪末蓄奴制逐渐兴起的美国。自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奴隶制在美国成为合法的制度,北美的白人的施暴对象直指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族主义”日渐兴起。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影响下,奴隶主不仅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他们还肆意对奴隶施威。奴隶和许多受压迫的穷苦人民都被迫遭受非人的待遇。在蓄奴制下,奴隶主和奴隶是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奴隶主通过购买或其他交易方式获得奴隶。他们成为奴隶的主人,残酷地掌控奴隶的行动和思想。奴隶只能被迫接受奴隶主的所有安排,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可言。

小说中,佛罗伦斯是一位深受奴隶制迫害的黑人女孩,她被奴隶主用于抵消债务,同时又认为自己被母亲抛弃。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和精神折磨。小说中,叙述者“我”佛罗伦斯讲述了她在8岁那年被卖给了一位名叫雅各布的白人农场主,用以抵消自己原先主人多尔特格所欠下的一笔烂账。佛罗伦斯被卖的场景令读者感到痛心。雅各布本来想带走的是她的母亲,但是这位母亲却恳求雅各布带走自己的女儿:“求求你,老爷,不要带我,带走她吧。带走我的女儿吧。”因为弗罗伦斯的母亲隐约看到了雅各布具有的人性。这不禁会使人联想到莫里森的另一部作品《宠儿》中的类似情景。母亲赛斯在逃亡的路上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她的目的就是让女儿不要再做奴隶,不再遭受非人的压榨和奴役。

莫里森似乎在传达:在奴隶制度下,黑人母亲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杀死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免受奴隶之苦;一个是亲手卖子为奴,替他们找一个有“慈悲”之心的买主,过上相对好一些的奴隶生活。可是,无论哪种选择,都让人觉得心痛。也许这也是一种反抗,被压迫的黑人母亲以伤害自己,伤害自己的亲生骨肉为代价反抗奴隶制的压迫。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有可能获得些许自由。

四、《慈悲》中个体空间及其隐喻

根据空间理论,个体空间主要体现为小说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慈悲》中,佛罗伦斯是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人物。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她多舛的遭遇代表多数黑人的痛苦际遇,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也具有深刻的空间隐喻。

佛罗伦斯幼年被母亲抛弃,用于抵消债奴隶主之间的债务。在她看来,这是终生难忘的伤害和抛弃。因此,这位小说人物的个体空间充斥着痛苦、不解和对关爱的深深渴望。母亲在那一刻选择了自己的小男孩,而把自己交给一个陌生人带走,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创伤。在小说的叙述中,她的脑海总是出现这一场景“我盯着看,我母亲在听,她的男孩在她胯上,主人付不了他欠的所有钱……阿闵玛说不行。她的小男孩还在吃奶。带走我的女儿,她说,我的女儿,她说。”她反复回忆这个情节,她似乎在提醒自己,也在告诉读者,她的母亲永远抛弃了她。她多次强调,“母亲拉着小男孩的手”。多年来,她心中充满的仍是对母亲做法的不理解和痛苦。

正因年幼就被抛弃,佛罗伦斯从内心深处渴求关爱和保护来面对残酷的生活。首先,她渴求来自鞋子的保护。她非常想要鞋子,哪怕那是一双坏了一个鞋跟的高跟鞋。在小说中,丽娜说她的脚没用处,对生活来说太柔嫩,她的生活需要的是粗糙的像皮革一样的脚。后来,16岁的少女佛罗伦斯爱上了铁匠。小说描绘了她对铁匠的爱意,看铁匠干活汗流浃背时,“我自己吃惊地觉得自己想去舔一舔那里……我张开嘴,我的双腿发软,我的心膨胀欲裂。”可是,身为奴隶的佛罗伦斯在爱情中也“甘愿为奴”。在她心中,铁匠就是“我的塑造者,也是我的世界”。她这种心态注定了在爱情中的失败。当她历尽艰辛去找铁匠为病危的女主人治病时,她发现铁匠收养了一位孤儿马莱克。因为铁匠赶时间回去为女主人治病,佛罗伦斯就呆在铁匠家里照顾这个男孩子。这个时候,她内心的创伤被深深的刺痛,当年自己的母亲在自己和小男孩中选择了后者,如今的铁匠是否也会如自己的母亲一般呢?在极度嫉妒心的驱使下,她扭伤了小男孩的胳膊。当铁匠回来发现后,打了佛罗伦斯。铁匠说,“因为你是一个奴隶,你的头脑空空,你的身体狂野……拥有你自己,女人。”

在这部小说中,铁匠也是个黑人,但他不是奴隶,而是一位真正的自由人,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铁匠身上有不同寻常的东西。他敢于反抗不合理的奴隶制度,还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他不懈地为进行着与命运的抗争。

五、结语

史铁生的母亲篇8

湖南师大附才实验中学以“博学多才,自强报国”为校训,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他们定期出版的《博苑》社刊,印制精美,内容丰富,除了有老师、家长的作品展示,更多的是为同学们提供写作训练和发表作品的平台。2013年,该校被评为长沙市创新型单位。

[作品展示]

凤凰涅

――读史铁生有感

谭俊霖

史铁生,在此我想用几个词来评论一下他一生的变化:狂妄,自卑,软弱,坚强。有点语文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四个词是自相矛盾的。但读完他的书后我发现,这四个词恰好反映了他人生的蜕变。

说史铁生狂妄,是他对青春的态度。其实,在这里,狂妄可以打个引号。因为说他“狂妄”,不如说是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读了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后,我发现他在乡下插队时,与村民们和谐相处,就像他是清平湾的居民一样。那时的他,与山野为邻,与牛羊为伴,在破老汉信天游的歌声中,每天开开心心的。我想,他也一定憧憬着回到北京后,会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跟所有童话的结局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悄悄地,命运向他露出狰狞的面孔。他刚回到北京,就住进了医院,因为他的腿使不上劲,最终瘫痪。史铁生带着他瘫痪的双腿熬过了北京飘雪的冬天……

他找不到工作,残疾和失业常常让他大发雷霆,情绪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正如他在《我与地坛》中写下的句子:“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在这里,史铁生把自己比喻成了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本拥有良好的条件,却中途荒废了……

就在史铁生伤心欲绝的时候,是母亲支撑着他。母亲一直用她隐忍、坚毅的爱呵护着他,等待着他的自我觉醒,去领悟生命的价值。但当时满心自卑、软弱、愤懑的他,却将一位辛酸母亲的良苦用心视若无睹。

在他双腿瘫痪后的十五年间,他天天推着轮椅去地坛思考:“我”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他慢慢从失去双腿的打击中平静下来,慢慢悟到了一个道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死不要急于求成。但那一年秋天,母亲去世,史铁生痛彻心扉,在无尽的徘徊中他终于明白,对母亲最好的忏悔与怀念就是:好好儿活!要努力活,绽放出一片泼泼洒洒的绚烂!

终于,史铁生不再软弱,不再自暴自弃。他从一个成天坐在轮椅上乱发脾气的“愤青”,蜕变成浴火重生的凤凰。他以笔为翼,飞到了那最高、最远、最辽阔的天空!他用自己敏感的心、灵性的笔,书写身边的人和事,思考生命的意义,终于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家。

虽然我现在还说不上史铁生的文章有多么好,但我觉得他的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史铁生的书能救活许多人,轻生者必备!生命的苦难,往往只有坚强者才能承受。

(指导老师:陈 艳)

据说,谭俊霖也是一名初一学生。不要说一名初中生,就是成人,都不一定能真正读懂史铁生。而我通过这篇小小的作文,看到俊霖对史铁生能有如此深刻的洞察与理解,真是非常惊讶。他界定史铁生心灵蜕变的那四个词,他对史铁生心理变化的描述,是那么妥帖、精湛。我可以说,俊霖算得上史铁生的隔代知音。特别是最后一段,既说了真话“我现在还说不上史铁生的文章有多么好”,又道出了一个真理:“生命的苦难,往往只有坚强者才能承受。”让我不禁为俊霖同学的“大手笔”拍案叫好!

浅议中美两国当前的关系

崔庆庆

最近日本狂妄至极,扬言“属于日本”,还公开进行土地交易。那么,日本一个区区岛国为什么敢如此轻举妄动呢?

这其中自然有世界老大――美国在给他们撑腰、壮胆。美国又为什么要支持日本在亚洲制造混乱呢?因为中美这两个国家“道不同,不相为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国家,以造福于本国及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美国的目标则是通过将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思想散播到全世界,致力于形成“唯我独尊”的全球秩序,建立自己的霸权主义。因此,中国大陆的政治系统、意识形态与美国的设想和利益相冲突,不少人戏称为“美中不足”。

多数中国人有强烈的反美情绪。他们认为,美国一直在有意地分裂、削弱中国。例如美国在日本驻军,对台湾出售导弹防御系统,利用日本和台湾来包围、牵制中国大陆。很多美国人则对扛着共产主义旗帜的中国极不信任,他们认为中国将会成为东亚和东南亚的霸权国家,挑战并威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政治上如此对立,可在经济上,两国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错,荣损与俱。就中国来说,对美经济关系已成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对美国的出口实现的。从美方看,其经济对中国的依赖也显而易见。中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之一,中国还是美国出口速度增长最快的外国市场。中国购买巨额美国债券,对美国平衡财政预算、稳定金融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金融和消费市场的稳定、巨大财政赤字的弥补、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同中国保持和发展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

然而,如此唇齿相依,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依然常起矛盾,摩擦频生。美国认为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一、中美贸易对美国不公平,造成美方巨额逆差;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不合理。在这两个问题上,两国的官员和专家没少打嘴仗,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总之,中美两国关系十分复杂。从长期来看,两国既非敌人,也非伙伴;从短期来说,则敌对与合作并存。但是毫无疑问,中美关系是决定21世纪世界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进一步提升中美合作水平,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指导老师:肖 重)

崔庆庆这篇论述中美两国关系的作文的确只能说是“浅议”,但我为什么选择刊发它呢?因为我非常欣赏崔庆庆这种胸怀天下的视野,欣赏他敢于对世界和国家大事侃侃而谈的勇气。当然,作为一名初一学生,能谈成这样,也很了不起了。

就在我国的中学生埋头做题,为如何考取高分绞尽脑汁时,欧美各国的中学生,他们在作文课、班会等场合,讨论诸如此类的全球事件是家常便饭。我们可能赢得分数和名次,而他们却赢得了世界……这就是当我看到崔庆庆这篇作文时喜出望外的原因。

一路上有你,我的母亲 

吴博奕

从病房到手术室的距离很短,不过两三百米。窗外正值寒冬腊月,我的心也像那些树一样,被萧瑟的寒风吹得摇摆颤抖。不过,还好有你,我的母亲。你紧紧攥着我的手,支撑着我,让我走完了这恍若隔世的距离。

一路上,你的手缓缓涌出黏腻的汗,你的语气微微发抖,像一枚即将被北风刮落的枯叶,干瘪且喑哑。你说不怕,有妈妈在,妈妈会一直守候着你。可是,我分明看见你桃核般肿大的眼睛里泪水在旋转,泛着手术室外阴惨的白光。

可不是么,自从医生下达手术通知书那天起,你就几乎彻夜难眠,心里老在盘算着手术会遇到的种种情况,并为此而忐忑不安。你为我的手术操了许多心,每天准时立在医生办公室门口,将手术过程问得一清二楚,连麻药是什么牌子、有效期有多久、什么时候注射都摸了个透彻。你仔细地按照医嘱给我搭配食物,怕我在医院食堂吃不惯,便去黄兴路上的“杨裕兴”给我买来粉和面,虽然素淡,却也爽口。在那些不能啖肉的日子里,我依旧吃得安逸满足。当你站在步行街的路口,看着满街流动的人潮,其中不乏我这么大的孩子。你说,你的双眼总是紧紧抠在他们身上,何等羡慕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夜深人静时,我听见你用酸涩得如同久酿的酸梅汤的语气责问:“老天,你为何如此苛待我们?”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却依然是:“不要怕,孩子,有妈妈呢。”

我回过头,手术室就在眼前。你率先冲了上去,双眼在门缝里张望,寻觅着给我主刀的医生。你给我找了一把椅子,抚慰我坐下,安慰说打了麻药就不痛了,术后我就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玩耍啦,麻药没有副作用的……但分明,你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虚弱,呼吸越来越沉重。虽然麻药有没有副作用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能够体谅你的心情。

……当我从手术室躺着出来,你简直是呼啸着冲了过来,笑着说:“宝贝,一切都结束了!”那笑,带着久久憋闷后的释然。你依旧攥紧我的手,另一只手拿着我的病历本,里面你写的小字如同群蚁排衙,全是关于我住院情况的记录。你大步大步地跟着我的推床走,从手术室到病房的路上,与我相依相偎的,只有你,我的母亲!

(指导老师:何艳华)

指导老师何艳华在评语中说得好:“作者用心灵在倾诉他对母亲的感激、感恩。他并没有刻意去赞美他的母亲,但母亲朴实却伟大的形象早已印在了读者的脑海里。”本文因为是博奕同学的亲身感受,因此他写母亲的紧张和对他的宽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上他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文笔,使这篇作文非常感人!

所谓生活,如此简单

谌霖烨

隔壁夫妻像在掀翻屋顶似的吵架

声音很大,话语很杂

我觉得很烦,我想要出去

桌上的书本堆成了山却还没有倒下

东西很多,台灯很暗

我觉得很烦,我想要出去

我只愿在一个闲适的晴天

心无杂念,倚在窗边

一杯水,一本书,一个下午

我知道这想法很不切实际

我拉开窗帘,我打开房门

阳光肆无忌惮地在窗边跳跃

阳光很刺眼,我的心很乱

我看到一个小孩在可爱地哭闹

我看到三个老太太在亲切地寒暄

我看到一只猫在慵懒地蜷缩着晒太阳

我听到沿街小贩热情的叫卖声

我听到马路上传来破了音的喇叭声

我听到楼下略显生疏的小提琴声

我嗅到墙角青苔的潮湿气息

我嗅到谁家做饭时煲出的肉汤味道

我嗅到在空气中幽幽浮动的栀子花香

啊,窗外的阳光如此温暖

我无形中学会了真诚地微笑

生活如此美好,我心怎能浮躁?

(指导老师:黄 丽)

这首诗写得很好。我们看到除了最后一段,霖烨同学几乎全在白描,但通过他对诗句的裁剪,这种白描则摇曳着一种灵动的诗意。

上一篇:冬至的古诗范文 下一篇:想象力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