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选择范文

时间:2023-12-13 06:04:42

生存的选择篇1

然而在斯科特和拉铁摩尔的分析中,他们并不认可这种判断,在他们看来,游动的农业或牧业的存在并非是落后的,而是适应的结果。在时间序列上,他们认为游动的农业或牧业都是在定居的农业之后产生的。

斯科特所研究的是东南亚山地,这个被称为赞米亚(Zomia)的巨大山地,从越南北部一直延伸到印度,山地居民往往被与谷地居民对立。在谷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而在山地,农民往往刀耕火种,种植旱地作物。在斯科特的分析中,这些山地居民并非是原住民,它们中的大部分原来都曾经是谷地居民,从事水稻生产。随着东南亚谷地的一系列国家建设,为了逃避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原来谷地的居民搬迁到山地以远离国家。为了适应山地的条件,山民放弃了原来的水稻种植,转而选择了移动农业。无独有偶,在拉铁摩尔的研究中,游牧也是晚于定居农业,在蒙古高原的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游牧只是产生于数千年前,而在这之前,早已经有农业活动。拉铁摩尔更表明,如果说畜牧业是从驯养野生动物开始的,那么最先驯化动物的一定不是游牧民,而是定居的农民。他认为在绿洲上生存的农民开始驯养动物,之后他们发现在绿洲之外有大量的草原可以用于放牧,所以他们从农民中脱离出来,成为游牧族群。

在他们看来,游动的生产,不管是游耕或是游牧,都是人们选择的结果,并非是落后的产物。斯科特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讨论山地族群为什么放弃固定的耕作,特别是水稻耕作,转而从事游耕。他的解释视角主要关注于政治结构,认为山地族群是为了逃避国家统治而主动选择游动耕作,游动耕作赋予山地族群抵抗国家统治的能力。基于此,斯科特将山地族群的特征,都看作是为了抵抗国家而做的自我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技术的变化并非是一个线性的进化过程,在技术选择的背后有着政治社会学的逻辑。比如木薯和水稻,因为其生物特性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政治特征。木薯是深藏在地下,可以长时间贮存,这样的作物不适合国家征收,因为山地人很容易隐藏这些作物;而水稻不同,因为同时成熟,而且暴露在表面,很容易被国家发现并课税。所以说技术的选择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而在拉铁摩尔那里,游牧是因为草原的生态环境。草原的生产能力较低,而且处于经常的变化中,所以只有游动才能生存。在拉铁摩尔的论述中,对游牧族群为什么会脱离农业社会而进入游牧社会,与斯科特的论述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就是游牧民起源于人口的移动,当人们不管是因为人口的压力或者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在适合农业的生态环境之外利用资源,他们就主动选择了游牧。游牧使游牧族群可以利用定居农业所不能利用的自然资源,因此,游牧方式的选择是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

不管是南方的山地族群或北方的游牧人群,他们都不是处于定居农耕文明之前的文明,并非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他们游动的生存状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从斯科特和拉铁摩尔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明是多元的,并非有着不同阶段的同一个进程,而是存在着多种发展途径。

如果说从定居走向移动是一种策略性选择,那么在选择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地说,山地的移动是相对的,他们希望逃避国家的统治;而草原的移动是绝对的,他们经常进攻国家。

山地族群的移动是为了逃避到国家的控制范围之外,他们的目的是维持一种无政府的生活。当他们进入了边疆地区,不再受到国家的纳税和徭役的困扰以后,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山地族群游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因为高山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保护,也是他们移动的障碍。这在斯科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山地少数族群从谷地迁移到山地以后,他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结构,不同的少数族群可能会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山地,比如苗族、瑶族、傈僳、佤族,等等,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区域。

为了弥补地理的游动性不足,许多山地族群形成了高度流动的社会性。斯科特用“水母”来表述这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高度平等,社会缺少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平等的权威在这种社会中很难生存。在斯科特看来,平等和分散不仅是部落民天性使然,更是避免国家进入的方式。在一个平等的社会中,对任何个人的征服都不能达到对整个部落的征服。平等带来的结果就是分散,山地部落往往是分散的,家庭之间、部落之间缺少相互连接的纽带,对于他们来说,要尽可能维持最小的社会单位,建构起超越家庭的单位是困难且危险的。在山地,族群的多样性远远比草原要复杂。东南亚几乎成为族群的百衲衣,众多的族群共存。依斯科特的分析,山地族群的认同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族群认同。

与山地族群不同,草原游牧族群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表现了更多的主动性。在很多时候,游牧族群与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蛮族入侵的关系。蛮族入侵之所以成为一个常态,是因为游牧族群更依赖与外部的交换。这种交换既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草原牧区不稳定和多灾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游牧族群往往会选择战争的形式进行交换。

勒内・格鲁塞在讨论草原帝国的时候,对游牧族群入侵农耕地区做了有意思的阐述。他认为,农耕地区的富庶是吸引游牧族群的重要原因,在与农耕文明的战争中,游牧族群经常会占领农耕地区,但是在占领了农耕地区以后,他们也会被农耕文化所同化。当一部分游牧族群被农耕文明所同化的时候,从北方会兴起其他的游牧族群,扮演前面游牧族群同样的角色,对被同化的游牧族群进行战争。

游牧族群对农耕文明的战争塑造了游牧文化,这种文化至少在几个方面表现出与山地族群的不同:(1)主动的战争。在漫长的北方边疆历史中,对游牧族群的防御几乎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农耕文明以及依赖于农耕的国家政权无法持久地进入游牧地区,但游牧族群进出农耕地区却基本毫无障碍。游牧族群的威胁可以说是一个常态,而农耕地区的防守却是昂贵和令人疲惫的。(2)游牧造成了持续的流动。他们无需依赖特定的土地而生存,可以远距离大范围地移动。由此形成了另外一个特点。(3)组织性。如果说山地族群是分散和个体化的,那么游牧族群却是高度组织化的。在游牧族群中,个体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部落、部落联盟乃至部落联盟基础上的王权,在游牧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对其邻近的帝国形成巨大的威胁。(4)由于以上原因,游牧民很少有私有财产,对于他们来说,财产往往是共有的,小私有制的发展异常困难。

生存的选择篇2

关键词:道路 猪人 狗人 知识分子 官场 困境

近年以来,官场小说兴盛,而在这其间,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可以说是比较特别的一部,说其特别在于其既没象有些小说那样采用已定的框架,刻意追求与主流意识相合拍,从而将小说变成政治宣传的简单工具,也没有像有些旨在暴露的小说那样,只倾心于对黑暗面的挖掘,以盲目媚俗的方式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从而陷入了黑幕小说的窠臼。《沧浪之水》虽然以官场为表现对象,但从始至终却是以知识分子为着眼点,讲述事件深入到人物内心,分析现象又力求提示本质,始终在故事的讲述中融汇着作者的深刻思考,不断探索着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阎真曾指出《沧浪之水》的关键词不是“官场”,而是“知识分子”。这本身就说明小说的作者从创作之始便有意于利用此书来探讨一下知识分子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出路。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是做一个保有自尊的人,还是做一个所谓的“猪人”、“狗人”,这个在小说中纠缠着池大为的人生选择问题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无异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所能做出的两种道路的选择。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保有独立的人格意识、维护自尊、坚守自我,这是其本质特征,也可以说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标志。那么,所谓的“狗人”、“猪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为此,作者在小说中着力刻画了丁小槐这样一个角色,即用来突出作为主人翁的池大为在两条道路之间选择的艰难,也借以向我们展示了“狗人”、“猪人”的深刻内涵。比池大为早到省卫生厅工作的丁小槐,不仅熟悉官场之道,更善于对于领导察言观色。小说中对于丁小槐曾有这样一段近于漫画般的描绘,在一次陪马厅长在下边演讲的过程中,“马厅长伸手到镀金烟盒中去摸烟,没有烟了,就把烟纸抽了出来,捏成了一团。丁小槐马上站起来,走到马厅长身后,一只手从马厅长支着的胳膊下面慢慢伸进去,摸到了烟盒,又从提包里拿出一盒烟,撕开封口,把烟装进烟盒,从马厅长腋下轻轻送了上去。马厅长摸到烟盒,抽出一支烟,又想去摸打火机,丁小槐飞快地把打火机抓到手里,把烟点燃了,动作之灵敏令人惊叹。简单的几个动作,不仅使丁小槐的形象变得活灵活现,更由外及里地展示出以丁小槐为代表的“狗人”、“猪人”的现实生活状态。

在表现两种道路的选择时,小说在结构上也体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对应性。在小说的前两篇,代表着对于理想和人格坚守的池大为与代表着“狗人”、“猪人”的丁小槐之间的的正面交锋,无疑象征着知识分子在面对两条道路选择时的复杂处境。而在小说的后两篇,丁小槐则逐渐退出故事的中心,而池大为则完成了由知识分子向“狗人”、“猪人”的蜕变。无论是前两篇中池大为与丁小槐之间的正面交锋,还是前后池大为相对比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其结果又共同指向了一个基本的客观事实,就是狗人虽然丧失了基本的人格,但却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空间。这样,现实环境与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理念便构成了紧张的对峙,而正是这种紧张的对峙才凸现出当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从坚守自我、动摇自我到迷失自我、泯灭自我,小说以池大为为个体的生命轨迹向我们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示了当代知识分子价值观崩溃过程。在传统意义上,知识分子所恪守的行为准则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此天下梦想和坚守自己良知便成了知识分子价值观的维系所在。然而,池大为以其切身经历向人们证明了在当代社会中,知识分子们坚守良知,怀有天下梦想的困难与绝望。

小说中,初入仕途的池大为不仅是一位不懂官场的毛头小伙,更是一位传统知识分子价值观的秉承者。他不仅坦率、热情,而且有着一颗对天下百姓的悲悯之心。正是这样,当他看到下边的百姓,身患血吸虫病却无钱医治,而主管此项工作的省卫生厅一方面对于上门求援的百姓漠然视之,仅以几十块钱打发了事,另一方面却又与其它部门相互攀比,花巨资购买公车。面对这样的情况,出于知识分子的良心使得他毅然在省卫生厅的办公会上提出了质疑。然而,现实却对他的这份良心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判决,提出质疑后,不仅个人在办公会上是遭到大家的一致批评,更在人际关系上内受到了孤立,而且工作上也被“边缘化”――从厅内的核心部门“下放”到了中医学会,实现天下梦想的路途就此断绝。

一被“下放”到中医学会后,虽然失去了实现天下梦想的机会,但对于一名知识分子来讲,毕竟还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不断修养达到自我的独善其身。事实上,小说中的池大为并不是没有这样的目标打算。来到中医学会后,他不仅没有因此意志消沉,相反还将心思用在了学术研究上,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学问。但是,生活却对他的所作所为并不买账。曾与他一同在办公室工作的丁小槐随着职位的晋升,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套住房,而他却求上告下也难换上一间小屋。儿子被烫伤,因为未带够钱,他牺牲自我的尊严也换不来医院工作人员的丝毫同情,最终却靠身为处长的丁小槐的一个电话才能解决。为他所珍视的知识分子的自尊不仅不能为他换来生活所必须的住房,更在以丁小槐为代表的“权”的面前显得毫无价值,严峻的现实不断打击着他坚持自我的自信心,并最终将自我彻底击碎。

胸怀天下,却被天下所抛弃,保有自尊,却在现实面前尊严尽失,池大为以其自身经历宣告了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下的全面崩溃!

小说中在表明了当代知识分子理想价值观的崩溃过程同时,更表明了这种价值观崩溃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这种现实性与合理性不仅使得池大为这个个体转变增加了可信度,而且也使得这种现象的发生带有了一种普遍性,从而将对具体个人道路选择的探讨引深到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层面上的探讨。

在作品中,这种现实性与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在以池大为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的转变和生活逻辑与个人心理轨迹的高度契合。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相同于传统社会,可以将自己封闭起来,固守一片田园风光,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自在,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单独的生命个体已经被高度社会化了,任何人的生活必然是社会化的生活。具体到单独的个体来讲,人活着就是为了生存,而要生存就必须面对恋爱、婚姻、住房、看病、子女教育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而小说所描述的主人翁池大为的心路转变历程正是与这些琐碎细节相互印证的。如果说与三个女人的恋爱婚姻经历只是使他发现了爱情的不纯粹的话,那么给儿子医治烫伤的遭遇则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世俗的势力和权的威力,而儿子入幼儿园的事又进一步使他明白了在如今这样一个处处以物质和实际利益至上的现实社会面前,知识分子已经不可能单单依靠自身精神优势生存下去。小说正是通过池大为在这些事上的一次次遭遇,来表现其内心深处所受到一次次撞击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内心逐步转变。

与此同时,这种现实性与合理性还表现在作为个体的池大为的人生转变背后还有个群体的衬托。小说中描写了一大批与池大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分子个体,这些不同的个体与池大为的生活经历既相互映照、又相互补充,不断深化着对当下知识分子生存境况的探讨。晏之鹤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在池大为的生活中,晏之鹤既是他前期生活中的棋友,又是他后期转变过程中的“良师”。与池大为一样,他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和睿智,能够准确地洞察出世事的变化和官场中势力的消长并能及时地给予池大为以正确的指导,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不得志者。在小说中,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晏之鹤身上无疑承担着一个参照者的角色。由此可以确定,如果池大为不作后期的转变,他必将成为第二个晏之鹤。与此同时,小说还描绘了诸如胡一兵、刘跃进、以及许小曼、匡开平等人。与晏之鹤不同,这些人大多都有着高等学历的背景,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群体,他们本应是当代社会中理想精神的担承者,然而他们却在现实面前要么直接放弃坚守、要么是经过炼狱般的一番挣扎,最终无一例外地为现实所制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几句诗,本出于屈原的《渔父》一诗。然而,与屈原不同的是,小说中所描写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并没有像屈原那样能够选择至死坚守,而是一个个相继被现代的名利场所吞食。

生存的选择篇3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 [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 “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生理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 “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 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陈明,丁智擎.《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j].视听界,2006,(2).

生存的选择篇4

关键词:化工企业;生产资料;供货商选择;供货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064-02

中国进入WTO后,国内企业将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与众多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企业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和“强鱼吃弱鱼”,企业反应的速度成为市场制胜的关键。在拜耳、道化学、陶氏等跨国大型化工集团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内化工企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如何迎接挑战,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成为化工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化工企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作为一家现代企业,光靠先进的设备充其量只是占得先机罢了,并不能克敌制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化工企业必须对生产中的物流问题等经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得科学合理的解决之道,并且加以科学严格的管理。

一、化工企业生产资料供货商的选择与管理现状

化工企业的生产资料主要由三类组成:一类是化工原材料,包括水、天然气、磷矿石、硫磺、氨水和其它相关的一些化工原料。另外一类是保障生产所需的一些化工机械零部件,即生产设备、生产维修所需的备品备件(包括泵、阀门、管道、组合开关等)。此外,化工生产需要大量的动力能源,如电、煤、石油等。因此,化工企业的生产资料供货商也分为原料供货商、生产设备及备品备件供货商和动力能源供货商三类。供货商数目繁多,良莠不齐,有的是管理严格的国际贸易公司,有的则是弹丸小厂,或者是零售店,分布在省内外不同的地方,对绝大部分供货商仅仅处于传统低水平管理层次,更甚至由于鞭长莫及,连采购大户都疏于监督管理。

二、目前化工企业对供货商选择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化工企业对供货商选择和管理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通常由采购部门或公司领导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识对供货商进行选择与管理。尚没有制订出完善的、科学而合理的供货商选择制度、评价体系和选择策略。这使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及企业的竞争力大受影响,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

目前化工企业对供货商选择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供货商选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供货商选择制度和供货商评价体系不健全,供货商选择具有极强主观性和随意性,存在人为因素,缺乏规范;(2)对供货商选择的研究不够,没有制定科学的供货商选择策略;(3)对供货商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守法营状况,管理状况,经营状况等信息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合格供货商资料库;(4)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不够,如对交货的数量、质量、交期、价格等控制不严。

三、对生产资料供货商选择与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对生产原料供货商的选择与管理策略

化工企业对原料要求的有以下特点:(1)品种数目较少,主要品种不超过l0种,但每种原料的需求数量庞大,采购资金占用量最大,占全部采购金额的70%以上;(2)不允许出现断货,要求供货商供货及时,否则会产生巨大的缺货损失,严重影响企业效益;(3)原料必需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否则不但会使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会使相关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从而使企业效益受到影响;(4)大部分原材料都具有极强的化学不稳定性和危险性,比如硫磺、磷酸是易燃易爆物品,浓硫酸是强腐蚀物品。

鉴于上述特点,化工企业在原材料供货商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1)综合考虑采购价格、运输距离和原材料质量三方面的因素,尽量减小采购成本;综合考查供货商信誉、规模与管理水平,慎重选择供货商,尽量减小采购风险;(2)与良性供货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互利互惠,可以向供货商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3)为了保障原料供应渠道通畅,在必要时可以建设自己的原料保障基地或参与原料供货商的经营;(4)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选择可靠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将供货商选择、原料采购、运输、仓储等外部物流活动交给专业物流企业,尽量减少相关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对生产设备以及备品备件供货商的选择与管理策略

化工企业对生产设备以及备品备件要求有以下特点:(1)品种数目较多,但单项生产设备以及备品、备件需求数量较少,采购资金占用量相对较小;(2)必需保证一定的质量,否则不但会使生产设备运行异常,而且会使相关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从而使企业效益受到严重影响;(3)重要备品、备件一旦被消耗,要求供货商供货及时,否则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缺货损失,影响企业效益。

鉴于上述特点,化工企业在生产设备以及备品备件供货商选择与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1)对于大型设备全面考查供货商信誉、规模、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慎重选择供货商,尽量减小投资风险;(2)科学合理地对备品备件进行重要度区分,区别对待不同重要度备品备件供货商。对重要度高的备品备件供货商进行严格挑选,最好直接由制造厂供货;对重要度低的备品备件供货商只需进行一般选择就可以了。

(三)对能源供货商的选择与管理策略

化工企业对能源要求有以下特点:(1)需求品种单一,一般不超出2种,但需求数量庞大,采购资金占用量较大;(2)不允许出现断货,要求供货商连续不间断供给,否则将会导致生产停顿,严重影响企业效益;而能源供货商通常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在能源供货商选择与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1)互利互惠,尽量减小采购成本;(2)积极主动与供货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寻求供应商的支持;(3)签订详细的订购合同,明确供货商的违约责任。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连续、刚性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倍增特性。因此,化工企业对供货商有以下要求:(1)供货商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证照齐全,守法经营,管理良好,经营状况良好,没有不良记录;(2)供货商信誉良好,供货质量好,交货准时;(3)供货商服务意识好,具有合作精神,能及时地提供相关产品信息,售后服务良好,尤其是生产设备供货商必须能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4)供货商供应价格合理,尽可能降低供应价格;(5)供货商位置离企业距离要合适,便于适时监控与沟通联系,原料供货商离企业生产场地要尽量减小,便于取得,尽量减小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洪涛,裴峰.长三角地区化工物流市场展望[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

[2]宋国梁,刘秋平,崔宏光,蔡文柳.我国化工物流的发展趋势探讨[J].河北化工,2006,(1).

[3]中国危险品储运会议在沪召开――沃尔沃卡车物流专家指出化工物流五大发展趋势[J].交通世界,2007,(4).

生存的选择篇5

[关键词] 网络化生存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主体

网络化生存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它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当前在校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一时代的群体性力量。作为一种虚拟的生存状态,网络化生存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交往规则和价值取向,影响着教育主体的施教活动,也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接受主体对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水平和接受效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化生存的界定及表现状态

网络化生存是以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从微观上讲是采用二进制编码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对其进行的加工、转换,从而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不同的实践活动和影响[1]。网络化生存作为一种虚拟性存在,而“虚拟实践活动是人的智能活动的直接物化和延伸,是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社会等一切对象的物质器官,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在本质上是人类智能活动的外化和延伸”[2]。网络化生存在构建的虚拟世界里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和自由性特征,个体与网络整体形成了点对面的共时往关系,从而使人在思维方式上树立系统思维、非线性思维和超前思维”[3]。

对于高校学生来讲,网络化生存是指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具体表现为:其一,网络作为工具理性的存在。“工具理性作为实现满足欲求目标的工具,只关心工作实现过程的程序与条件,而不思考这一目标的价值意义,特别是不进一步深入研究或评估这一目标在人生与人类整体中的地位”[4],这也正契合了当前高校学生运用网络进行知识结构的完善、外界信息的获取、娱乐和交往的工具理性。其二,网络作为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温床的存在。由于网络化存在具有“超越时空、弱化不平等性和多重信息反馈的特征”[1],使得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失衡、找不到自我的学生将目标指向网络,他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被公平的对待,而不必考虑周围人的权利和地位,掩饰住自身与别人的差距和病态心理,享受网络世界中的平等和自由,重塑自信,进而对网络世界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其三,网络奴隶的存在。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把网络社会中的群体分为了“网络工作者”“被网络连接者”和“被隔离的劳工”,认为当“被隔离的劳工”从现实社会转移到网络虚拟空间中,由于对网络技术的不掌握、对网络精神的不了解,自我完全丧失个体,成为网络运营商赚钱的搬运工,精神被控制,意识被主导,就成为了网络空间运营商的奴隶[5]P294。大学生在网络化生存中,典型的就是其在沉迷网络游戏后,身体和精神都被游戏运营商牵引、指使和控制而难以得到解放。

二、网络化生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化生存作为社会人在数字化媒介中的生活方式,为大学生拓展交往空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拓宽视野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由于网络空间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融,以及网络具有的超越地域性、自由性、开放性特征,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1.网络的超越地域性对接受主体价值观的冲击

超越地域性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传输途径,同时也成为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一个平台,其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以及渗透性超越了以往的传统媒体。互联网诞生以来,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他们利用这个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优势,广泛输出和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现实的政治霸权在互联网上演变成一种‘文化霸权’甚至‘文化殖民’,变成了一场争夺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为目标的没有硝烟的战争”[6]P389。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还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其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价值判断能力和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对网络世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理性的思考,在充溢着中西方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相互碰撞的网络世界中被一些错误的言论和极端的思想所误导,增加了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网络的自由性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人交往的方式由现实性转变为虚拟性,致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现实社会中更全方位和多样化”[3],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有效平台,但也存在着与之伴生而来的问题。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中,人们隐匿起姓名、年龄、性别,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和价值评判标准,在一个虚拟空间的“公共领域”,体验着不同于现实空间的超脱和自由。另外,由于没有了现实空间人与物的限制,一些网络自由客利用网络空间中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操纵社会民众的道德尺度,甚至违反道德标准和法律,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这种无排他性、无节制性、无过滤性的特点导致网络信息的过度膨胀和嫉妒泛滥”[6]P392,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空间的无序性。而“网络的无序化导致价值标准迷失和道德失落,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淡化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7],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3.网络的开放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接受主体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授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并把其内化为内在的主观意识,再由内在的主观意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最后作用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过程[8],这个接受过程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在网络化生存空间中,“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和广泛性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信息占有方面是平等的”[6]P391,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其次,接受主体接受来自网络空间的大量信息,有些信息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而部分信息存在着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接受主体习惯结构的否定,引起接受主体心理上的‘空白’”[9],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再次,接受主体将网络碎片文化进行吸收,形成主观价值判断,将自己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观察、评价与思考,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指向和不同强度的需要都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的一种驱动力,形成对教育内容的欲求倾向”[10],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网络化生存作为一种虚拟性存在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彰显了人在社会环境维度上的个性人格的发展和丰富,也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队伍、育人理念、育人环境和育人方式方法等方面必须发生重要的变革,提升网络化生存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1.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要做好网络化生存状态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于队伍建设。高校的“两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是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首先,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魅力,更要把握网络化生存的特征,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掌握他们在网络化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其次,着重提升这支队伍在网络化生存状态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是要真正融入网络生活,真切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交往、学习和娱乐过程中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与大学生共境。二是要掌握网络话语,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对话和交流。三是要转变教育观念,降低姿态,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2.主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网络上这样来形容微博的影响力:“你的粉丝超过一百,你就好像是本内刊;超过一千,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一万,你就好像是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了。”[11]而网络良莠不齐的混杂信息和西方敌对分子的网络煽动,均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走势和价值判断。我国现阶段处于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者共生的时代,多元价值观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和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合了“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个人与集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12],“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13]。因此,必须通过将大众媒体的相关信息移植到网络,实现与网络传媒的优势互补,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视频资料,来增强其生动性和鲜活性,达到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目的。

3.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首先,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而非科学认识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认识理论,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根据价值认识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强调我们想教什么,同时必须要研究接受主体的特点、需要等,这样才能使主体性与客体性较好地统一”[14],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只有把握住接受主体的自我认知需求、情感性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原则,才能够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价值是否得到了实现,其价值是正价值、无价值抑或是负价值。

其次,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既要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又要有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这些具有抽象性、理论性、长效性等特点的理论内容,要求教育者创建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料,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求,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实践活动,解读出让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和理解的内容,对有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信息进行合情合理的解释说明和批驳,使接受主体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要改变单线条的灌输为多元的立体的信息输出,把握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加强与接受主体的互动和交流,注重同接受主体生活经验、思想积累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互动平台

“互联网是现实社会与公众心理的延伸、拓展、承载与反映,而互联网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多都是对现实的社会问题、社会心理问题的反映,而这些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必然会对处于网络化生存状态中的学生思想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1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形成接受主体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而新媒体所具有的边界开放、平等性和自由性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使得两者之间交流的平等性具有了可能。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BBS、QQ群、微信、飞信、网络空间、微博等形式,降低姿态,以平等的身份同接受主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受众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选择性,是“眼球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时刻关注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动态,洞悉生活中的变化,关注反应时代特征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校园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撰写主题博文和评论文章,来激发青年学生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反思,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5.健全管理体制,净化网络环境

一是要加强网络立法,强化他律约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保持必要的张力,维护教育主体在信息空间的管辖力。二是要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清理网络中的消极信息和垃圾信息,并通过网络监控,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和反映的问题,在做好教育引导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三是要推动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管理和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规范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不制造不传播网络污染信息,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孔繁玲等.网络化生存[J].理论探讨,2001(5).

[2]杨富斌.略论社会实践的新形式——虚拟实践//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宋妍.网络化生存及其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5).

[4]姚海娟.高等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J].广西教育,2010(12).

[5]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杜向民,黎开谊.嬗变与开新——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寇晓燕.网络化生存状态与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8]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

[9]许莉萍.论文学接受的动力系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3).

[10]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机制[J].教育研究,1991(11).

[11]孙佳音.微博见人品,下笔需文明[N].福州日报,2010—3—27(8).

[12]张丽娜.论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与引导[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10).

[13]申维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N].光明日报,2012—11—12.

[14]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生存的选择篇6

农业标准化不仅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趋势。所谓农业标准化,用一句概括的话讲,就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均建立起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标准,通过规范操作与严格监督,使其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它的核心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现行农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通用标准及国别或地区标准。制定和实施各类农业标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市场准入”问题,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市场化。因此,执行什么样的标准,要由市场来决定。你的产品要想进入或打入哪类市场,那么你就要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执行与该市场要求相对应的标准。

二、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由于部分农民盲目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致使一些农产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亚销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普遍抱有疑惧心理,购买热情下降。在出口创汇方面,由于一些农产品不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屡屡引发贸易纠纷,有的不得不减少出口甚至被迫退出国际市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标准化工作滞后,没有跟上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步伐。可以说,在目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显得十分突出、十分重要。

一是适应“入世”竞争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给人们广阔贸易空间的同时,也给贸易带来了磨擦,这种磨擦,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即产品质量之争。去年日本、韩国对我们的大葱、禽肉等农产品实行进口设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就难以开拓国际市场。因此,我们只有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生产出大量质量过硬、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加快我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是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随着农业部启动的“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国各地都纷纷制定和出台了一些加强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对策措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经建立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其他地方也将陆续建立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北京、天津,已经与河北省联合签署了“京津冀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协作网”,达成了“华北护菜协议”,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限制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进入本地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痛下决心推行农业标准化,产品质量无保证,不但不能开拓和占领新市场,而且还会从已经占领的市场中被挤出来的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过去我国农产品长期处在短缺状态,解决温饱是农业面临的最大最重要的问题。过去我们抓农业,追求的第一目标是高产,不太考虑产品品质的好坏,因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农产品的品质营养、安全卫生则成为人们关注和追求的新目标,人们甚至希望多花点钱,也要买到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也就是说,广大消费者已对农产品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要适应这种要求,实现吃好这个目标,就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

四是确保人类健康的需要。现在我们的农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问题,有的因长期食用低劣农产品造成积累中毒,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抱有疑惧心理,感到吃什么都不放心。2001年10月份,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联合,从全国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抽查了10大类181种蔬菜,其中有86种蔬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超标率占47.5%,有9种蔬菜含有3种以上农药残留超标。也就是说,我们吃的蔬菜中,有近一半是农药残留超标的。这种状况不改变,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从维护我们人类健康的角度讲,也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

可以说,实施农业标准化,实质上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场革命,绝不是锦上添花之作,而是关系到我区蔬菜、畜禽、果品等优势产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关键措施。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只有以实现农业标准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我区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区的农业标准化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还不够强。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全社会所认识,许多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不了解,按照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配套措施。在制订的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多,产前、产后和系列标准少,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还存在着标准传递渠道不畅,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三是检测体系建设不完善。受重视程度、地方财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检测体系建设还非常薄弱,一些必要的设备、仪器、人员还没有全部到位。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区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准入”、“分区销售”等市场约束机制,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混区经营,“优质优价”政策难以体现,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五是农资市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近年来,尽管我区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但农资市场秩序仍不能令人满意,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并没有从农资市场上彻底清理出去。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管理标准和处罚标准,使处罚有理无据,难以操作,也是影响清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区农业标准化开展情况,下一步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这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前段,我们制定了一些地方标准,但很不全面,标准的覆盖面很窄,远远不能适应标准化生产的需要。下一步,要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际标准,进一步制定出从生产环境、生活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使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

第二,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抓早字,争主动,尽快建立健全这一体系。同时,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尽快建立质量检测点,努力在我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在检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从长计议,建就建好的,上就上一流的,切不可应付了事,报有临时观念。要在搞好检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质检人员的培训,严格检验制度,对农产品实行全程监控,确保网络的有效运转。

第三,进一步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靠示范引导,通过示范带动促进面上工作平衡开展。各乡镇都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基地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监测管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达到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的目的。同时,要新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使示范园内的每一个产品都达到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的标准,把示范园真正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园。要注意发挥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优势,积极帮助他们建立标准化种养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在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四,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激励农民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充分体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今后要在主要农贸市场逐步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快速抽检,合格的允许进入市场指定的优质优价农产品专营区销售,并逐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树立无公害产品的市场品牌。要通过建立无公害食品配货中心,在超市设立专营区、专营柜等方式,逐步实行按质分摊位挂牌销售,调动广大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

第五,积极组织好优质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要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办法,积极组织好各类名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由国家和省认证的名牌农产品范围。同时,要抓好已经认证名牌产品的跟踪质量管理,以保证名牌产品的信誉和权益,对未经认可擅自使用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的要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第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要加强对种苗、肥料特别是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管理,坚持不懈地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适时公布禁用和淘汰的农资品种,对查处的假冒伪劣农药和其它违禁农资,要依法处理并予以曝光,对违反规定在蔬菜、畜禽等生产领域使用高毒、高残留物质的,一经发现,要严厉查处,决不姑息。同时,加大对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力度,为农业标准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存的选择篇7

[关键词]经济演化;市场选择;适应性学习

[中国分类号]F0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7―0006-04

一、引言

从研究方法来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流派可大致分为两种研究思路,即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静态均衡和以演化经济学为代表的动态调整。从研究内容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可以认为是在环境静止状态下研究组织行为的“存在” (Being)经济学,而演化经济学可以认为是在强调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环境变迁的“生成”(Beeoming)的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把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置于核心地位进行研究,通过添加环境变迁的调整系数。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迁规律和生成机理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可以被看作是当该系数为0时的一种特例。

一般来说,经济演化是指经济变迁中的渐进变化和发展轨迹,是所有个体对外生环境变化的瞬时和最优反应的总体描述。在经济演化过程中,涉及到市场选择和适应性学习两个反馈环(Feed-back Loops)的共同作用,即市场的选择机制和个体的适应机制,前者强调组织体对外部选择标准的适应过程,后者强调组织对适应行为的学习过程。选择机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主导作用,该机制是趋向于减少多样性的淘汰机制(即减少企业个数),适应机制在演化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该机制是趋向于增加多样性的生存机制(即增加企业个数)。

由于经济演化范式逐渐被接受和认同,因此如何将生物演化机制与经济变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类比,成为目前演化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经济演化的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学习机制为基础,剖析两者间的动态协调机制。探究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群体进化之间的相似性。

二、市场选择――非人格化的甄别机制

在经济演化中,一些类比被用来反映经济过程的生成机制和运作模式,如自然选择就被看作是和市场选择相类似的机制。市场选择(Mar-ket Selection)是在消费者集体投票的模式下,形成一种决定组织(企业或产业)生存的动态决定机制,适应市场选择标准的组织将得以发展,背离市场选择标准的组织将逐渐被淘汰。关于市场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即市场选择究竟在哪个层次上发挥作用,是基于产业还是基于个体企业进行选择,一直是演化经济学中争论的问题之一。

(一)基于个体的市场选择理论

个体选择理论的提出,更多的是基于对边际主义的批判。边际主义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认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企业家将继续扩大产出,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牛津研究团体的霍尔和希奇(Hall,R.L.and Hitch,CJ.1939)通过对一些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家在实际运作中,并未采取基于边际的价格和产出策略,而更多遵循的是全成本价格策略,即以直接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和利润率,最终确定商品的价格,这种做法往往源于企业家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

1 企业家的有限理性

个体选择理论更多的强调企业家的决定性作用,即企业家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决定着企业能否适应市场选择标准。在个体选择理论中,企业家追求利润这一假设应该与追求利润最大化区分开来。逐利性是商人的本质,但是任何商人都很难界定其利润最大化的边界。阿尔钦(Alchi-an.A.A,1950)指出,只要考虑到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传统理论中的“利润最大化”就缺乏其有力的理论基础。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强调模型的确定性,但当模型中包含了确定性后,它的预测功能又令人质疑。因此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家不再被看作是“完全的理性决策者”,而被看作是一种“适应性制度安排”,市场力量决定企业组织的“形态”。在市场选择过程中,被环境接受的幸存者,其行为被证明是“适当的”。

2 企业生存能力

除了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个体选择理论同样考虑企业中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和偏差性。即使撇开信息不完美、计算能力不足这些弱点,人类本身也不是机器,因为文化为人类赋予了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者说偏好,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与行为规则使得理性假设无法保持内部的一致。恩科(Enke.S,1951)指出,企业员工偏好、目的、价值观和动机制约着选择的一致性,当企业内部由于选择标准的差异而导致内部冲突加剧时,其适应外部市场选择标准的能力将大大降低。因此企业生存能力(Viability Analysis)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家的领导下,良好的团队作风和协同意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基于产业的市场选择理论

最早提出基于产业的市场选择理论是马歇尔(Marshal A.1920),他在进化论基础上对产业结构和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产业是由一系列在生产成本、市场份额、规模、年龄、知识、组织等存在诸多差异的企业共同构成的。单个企业的成长和衰亡是经常性的,而一个产业却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可能出现长期稳定向前发展的趋势@。

1 适用于产业层次的利润最大化

支持产业选择理论的学者认为,尽管利润最大化对于单个企业的分析并不适合,但其适合于产业行为的分析。企业内部的力量――企业家的预测和决策,可能会导致单个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但这种偏离会被外部市场的选择压力所纠正,促使那些持续保持最大化正利润的企业被保存下来,而偏离这一选择标准的企业(如持续亏损)将被市场逐渐清出。

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导致市场选择标准的产生。从长期来看,市场选择压力将确保产业中企业的行为接近于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假设。弗瑞德曼(Friedman.M,1953)指出,直接决定企业家行为的因素是习惯性反应和随机性机遇,当这些因素与市场选择的标准近似符合时,就被产业保存下来。无论企业是否致力于利润最大化,市场的选择机制将最终确保。每一个被保存下来的企业在竞争表现中与“利润最大化”行为相一致。

2 消费偏好和技术创新导致需求变迁

产业存在生命周期,企业也存在生命周期,但这两种生命周期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当由于技术创新导致消费者偏好发生漂移时,旧的产业会逐渐衰亡,新的产业将逐渐兴起;在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选择不同企业的产品,将导致竞争力弱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力强

的企业逐渐扩展市场。也就是说,当需求偏好相对稳定时,市场选择的层次是企业,当需求变化频繁时,市场选择的层次是行业。在信息技术、生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引致的需求变迁非常频繁,因此市场选择的层面应是基于行业层次的。

基于需求的快速变动,韩楠和弗里曼(Han-nan M.T.and Freeman J.1972)把群体生态理论应用到组织理论中,认为组织在环境中能否生存和生物的适者生存规律是相同的,环境将根据组织结构以及其与环境匹配程度来决定选择或淘汰某些组织。这一理论强调在种群层次上环境对组织的选择,即环境选择的对象是某一整体而非单个组织,认为环境主要在产业层次上发挥作用。

三、企业适应论――人格化的学习机制

在不确定性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企业采取各种有意识的适应行为是非常理性的。“适应性学习”机制的倡导者赫伯特・西蒙(Simon,H.A.1959)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由于决策者知识与计算能力有限,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往往只能是有限理性的,因此通过学习形成的适应性反馈机制可以尽量增加其行为的理性。适应性学习已经成为在“市场选择”之外,促进制度演化的第二个最重要的演化机制。企业的学习包括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内部学习以坚持内部惯例为基础,外部学习则体现在对适应模式的外部搜寻。

(一)基于惯例的内部学习机制

惯例相当于生物演化论中基因的概念,是企业内部一切规则和可以预测的行为,包括企业的生产技术、人事制度、研究与开发以及投资策略等。企业的惯例是其持久不变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行为方式。

1 惯例保持

由于判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的限制,企业决策实际上不是理性的,决策规则往往基于习惯或长期有效的简单规则,即路径依赖效应。一个产业中的不同企业所尝试的惯例中肯定存在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必将导致遵循这些惯例的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差别,不同惯例赢利性的差别将被转换成市场份额的不同的增长比率。

2 内部沟通

个人虽难以预知未来,但却能从一个组织长期试错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最终形成对组织环境的有效适应。如生物基因一样,制度、习惯、惯例和组织结构等做为历史的载体,通过内部模仿而传递。企业内学习的功能就在于把组织内个人所特有的意会知识转化成企业成员所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特有的新的意会知识,它是通过语言交流、观察、模仿和实践的结合来完成的。

保持基于惰的惯性,其实际意义是企业对自身以往成功经验和保守计划的学习。当惯例能够达到满意效果时。企业遵循惯例,当惯例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时。企业进行外部搜寻,潜藏在惯例背后的是企业认可的默示知识(TacitKnowledge),惯例促进了组织特定操作知识的存储和累积。

(二)基于搜寻的外部学习机制

搜寻相当于生物演化论中变化的概念,当企业的惯例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时,它将进行搜寻。搜寻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外部运营模式的学习,因此搜寻可以理解为是对外部环境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搜寻,最终决定是否用新的惯例代替旧的惯例。

1 模仿成功者

演化经济学采用进化生物学的个体群观念来对新奇创生的扩散进行分析:“从个体群层次来看,任何个体的决策,无论是创新、模仿或保守的。都影响到个体群中全部行为的相对频率。”这就是威特的“频率依赖效应”:一个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依赖于群体中有多少成员已做了这样的选择。模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搜寻手段,即通过对成功者行为的仿效以期达到获利的目的。把模仿行为同自身固有的经验或知识结合起来,就可能导致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从而形成创新。市场选择将导致以下情形:通过其他企业对成功企业的模仿和学习,从而导致有效率组织形式的扩散和传播。

模仿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时滞性,二是模仿的表层性。由于模仿的时滞性,使得被模仿者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垄断格局,而这为领先者扩展市场和积累资本提供了机会。使其可以凭借自身力量和优势,通过提高市场竞争门槛,阻止其他竞争者的模仿行为。由于模仿的表层性,使得模仿企业难以真正获取被模仿者的成功经验,而必须将其获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单纯模仿只能导致模仿结果的失败。

2 反复试错

在没有现成模式可以模仿的前提下,试错(trial and Error)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有意识的适应。生态理性的发生秩序是基于反复试错的演化过程,它最终形成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行为规则、传统与道德等,为企业的产权交易和个人的社会合作奠定基础。从原理上讲,试错行为最终形成是一种收敛过程,使企业行为逐渐逼近市场选择的标准。在这一收敛过程中,未能坚持到最后的企业将遗憾的被市场清出。

在试错过程中,挫折破坏了经济行为者的预期水平,从而使其产生了对新的、未知的选择进行搜寻的动机。在没有成功前兆的情形下。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经济行为者的预期水平将逐渐下降,最终将趋向于目前可行的选择,搜寻的动机消失了。反之,如果搜寻被证明是成功的,预期水平将提高。

四、市场选择与适应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强制性和选择性

市场选择作为评判企业优劣的一种检验制度,属于外生性标准,该选择机制具有强制性,即适应市场标准的企业将得以生存和发展,不适应市场选择标准的企业将被淘汰。适应性学习作为企业对外部环境适应的一种主动迎合,属于内生性机制,即企业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学习,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在强制性外生标准的压力下,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完成适应性学习,但该方式是否合适,最终是由市场选择标准来评判的。因此可以说市场选择标准具有主导和定向作用,迫使企业沿着其指定的方向进行适应性学习和发展。

适应性学习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而形成一定自我改进机制,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过程,即企业不断改变自己,使自身能适合于在某一市场中生存的过程;二是指结果,即有利于企业生存的特征被保持,不利于企业生存的特征被淘汰。由于企业适应市场选择标准往往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因此使得适应性学习成为一种贯穿企业整个生存过程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群体性和个体性

市场选择标准的变迁,将改变现有行业内所有企业经营模式,因此市场选择导致在群体层次上发生改变。适应性学习模式的改变,将改变企业自身与外部选择标准的符合程度,因此适应性学习导致在个体层次上发挥作用。由于个体适应性学习模式的差异性,导致最终满足市场选择标准的群体组合被保留下来,构成了产业内的企业。

市场的不确定性,源于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选择标准更多的依赖于消费者的集体行为,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群体行为会产生偏差(如环境污染等)。因此,市场选择标准应适当介入政府的调整,把政策的宏观引导和消费者的集体投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市场选择标准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市场选择作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判别机制,属强制性外生标准,适应选择性标准的企业将得以生存,不适应的企业将被淘汰。在需求变化相对平稳时,市场选择倾向于在个体层面上发挥作用;在需求变化相对剧烈时,市场选择倾向于在群体层次上发挥作用。

适应性学习作为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主动适应机制,属选择性内生行为,通过适应性学习,使得企业的行为模式更加符合和逼近外部市场的选择标准。当企业对生存现状满意时,将通过以惯例为特征的内部学习机制使其行为模式得到强化;当企业对生存现状不满意时,将通过以搜寻为特征的外部学习机制来改变自身已被强化的惯例,从而形成新的惯例。

生存的选择篇8

一、理论研究基础――自增强机制

198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W・布雷恩・阿瑟发表了《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一文,提出了经济学中的自增强理论。该理论指出,在边际报酬递增的假设下,经济系统中能够产生一种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自增强机制的来源有很多,但常见的有以下四个:高昂的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这使降低单位成本较之增加产出占优势)、学习效应(当生产普遍增长时,该效应将改进生产或降低生产成本)、合作效应(这使与其他采取相同行动的经济人“和睦相处”占优势)、适应性预期(市场上的普遍流行使人们相信它还会进一步流行)。自增强机制会使系统产生以下四个特性:

(一)多态均衡。系统可能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份额的渐近“解”,结果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和不可预测的。

(二)可能无效率。如果一项技术先天的“好于”另一项技术(按某种经济福利指标衡量),但由于好技术未被采用,那么,最后的结果也许就不是最大可能收益。

(三)锁定。一旦到达某个“解”,系统难以退出,路径依赖。市场份额的前期历史一部分是微小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能够决定哪个解优先。

(四)自增强或自催化一类的动态系统,源自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和理论生物学。布雷恩把它运用于经济学中,是一项创新突破。虽然经济学中的自增强理论,迄今未被纳入主流经济学,它本身也还没有完全的体系化,但是这一理论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却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决策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决策影响体系

笔者对自增强理论研究后发现,该理论所研究的其实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选择是我们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小到我们选择去看书还是去打球,大到我们选择上哪所大学,选择谁做自己的终身伴侣,等等。当你仔细分析这些生活中的选择,你会发现它们都遵行自增强机制的四个特性。

比如,我们选择上大学。上大学与不上大学在人们当中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均衡。因为不管你选哪一个都可以继续的生存下去,只是生存的路径不同。然而上大学不一定优于不上大学,因为事件具有偶然性。所以上大学这一选择也可能是无效率的(这里讲的只是事件发生的可能)。一旦我们选择了上大学我们就会为此去准备,进行再选择,这就花费了我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同时放弃了不上大学的准备(如找工作等),这就产生机会成本。当我们做了这一选择后就一定会产生成本,因此我们就会被锁定,系统难以退出。如果要退出(我们发现当初的选择是无效率的),那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之前的选择所投入的成本和生产的效益,这些会成为我们新选择的沉没成本;并且还要为新的选择进行重新投资,所以说这个退出成本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根据成本收益原则,会产生自增强机制的第四个特性――路径依赖。我们现在的选择会依赖于以前的一系列选择。换句话说,前期历史的选择和选择后事件的结果是能够决定我们现在的选择的。

那么,事件一旦被锁定就不可以退出吗?也不是这样的,这还是要遵行成本收益原则。如果这个事件的选择与发生生产的收益是负的,并且以后由于路经依赖所产生的选择无法改变负收益的结果,也就是系统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那么投入的所有成本都是无效的。这种情况应尽早强行退出系统,并进入一个较好的均衡。

笔者个人觉得,在自增强机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前期历史一部分微小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能够决定哪个“解”优先。就是说我们的选择是可以判断出来的,问题是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我们的选择结果。我们可以从选择的程序来分析。

(一)生存环境分析。这是从选择的产生来考虑的,是生存要求我们必须对事件做出选择,暂且不谈选择的结果正确与否,我们必须作出选择。也就是说,影响我们选择的首要因素是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是我们进行选择的原动力。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要生存就必须去寻得发展,所以生存环境在这个角度上也就是发展环境。所谓生存环境就是迫使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选择和决策的环境。

(二)历史环境分析。这是考虑选择的范围,就是有什么可以选择。直接影响我们选择范围的是我们时代的发展。比如在远古时代,外出只能选择步行,而在现在我们外出可以选择很多方式,步行、骑自行车、坐汽车、乘飞机等等,这一切都是源自时代的发展。同时,我们在选择和决策时都会考虑别人在相同和类似事件的选择和决策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也影响到我们的选择范围,让我们知道哪些可以选择,哪些不可以选择。对于一个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前车之鉴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结果,同样我们不可以忽略政府的政策。把这种对选择的影响定义为历史环境的影响。所谓历史环境就是企业和个人在进行选择和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所形成的环境。

(三)决策环境分析。这是考虑选择的过程,就是如何进行选择,这是我们最终选择决策结果产生的直接影响因素,把这个因素定义为选择环境或决策环境。这是个相当复杂的环境,他和前两个环境因素不同。前两个环境因素都是客观因素,变数不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这个环境因素则要考虑人的因素,人是一个主观因素,一个变数很大的因素。那么,如何对这个选择过程,即选择环境或决策环境进行分析呢?我们从成本收益原则来考虑。

如果A是我们最终选择决策的结果,那么B的落选原因有下列几种:

情况(一):B不如A。假设自然人和法人在选择行为时都是遵行成本收益原则的。那就是说,B的成本收益不如A的成本收益。假设收益相同,那么B的成本高于A的成本;假设成本相同,那么B的收益低于A的收益,这里会出现自增强机制中的系统锁定强行退出的一种情况。这时主要考虑被系统锁定的方案存在多大的积累优势,以及新方案会存在多大的创新收益。如果B方案被强行退出,系统进入A方案,那么就意味着A方案的创新收益要超过B方案的积累优势。

情况(二):B优于A。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B明显优于A,但B仍落选。

可能(1):由于出现自增强机制中的系统锁定,A是前期一直所选的方案,自增强所产生的积累优势足够大,要超过B方案的创新收益。所以选择A方案。

可能(2):决策者的专业素质太差,他无法判断A、B的优劣,甚至误判A优于B,这可能会直接导致B的落选。

可能(3):决策者的道德素质太差。他可能明确地知道B优于A,但出于A方案会给他个人带来相关利益,而B方案的上马可能会让他个人的相关利益受损。他不会理会B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多大的好处,只是由于他是决策者,他决定着最终的决策结果,所以选择了A。

可能(4):内部环境的影响。所谓内部环境是指与所做的选择或决策有直接利益相关的人和物组成的环境。这个环境也会给最终决策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做这个决策时,依旧是遵循成本收益原则的。

情况(三):A和B属于同等优势的方案。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A和B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属于类似的方案。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A被选中,导致其被选的原因有:

可能(1):出现自增强机制中的系统锁定,A方案被锁定,由于路径依赖使A产生选择优势。

可能(2):决策人的个人偏好。

可能(3):决策人的专业素质太差,他误判A方案优于B,导致B落选。

可能(4):决策者的道德素质太差,选择了对自身有利的A方案。

综上所述,在决策环境中影响最终选择结果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者的个人素质。其中,包括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2、决策者的偏好。这与决策者的价值观、个人性格和个人经历是有关系的,在同等方案的选择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择的结果。

3、决策的成本和收益。这个因素直接导致自增强机制的产生。系统锁定、路径依赖、强行退出,都受成本收益原则的影响。这个因素在极大程度上会影响选择的结果。

4、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选择和决策有效与否的判断基础,也是最终选择和决策的结果能否生存的决定因素。当然,内部环境是可以建设的,他的投入表面上看不存在什么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一个好的内部环境也是一个高效率的环境。

最后,我们从下图直观地了解一下决策影响体系:

三、结束语

上一篇:感恩话语范文 下一篇:小姨的秘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