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范文

时间:2023-11-24 23:56:24

作为生物的社会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作用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直接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重要使命,发挥着文化教育基地的示范性作用,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馆藏为优势,在不断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博物馆建立并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组建了一只活泼向上、热爱公益事业、甘于奉献、以热忱真挚的情感担当起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博物馆工作中承担着义务讲解、展厅疏导、问卷调查、组织公益活动等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广受公众好评

一个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将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联系起来。建立这种联系的执行者就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他有效的建立起博物馆沟通社会大众的桥梁,实现了博物馆的教育和传播功能。然而,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但是很多中小型博物馆都存在讲解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了博物馆服务水平的提升。这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认真搞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志愿者的重要作用,组建一支志愿者讲解队伍成为了博物馆与社会沟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的实际需要。在志愿者讲解员中高校学生是一群精力充沛而又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年轻群体,能够在博物馆相关知识领域和志愿讲解员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博物馆通过与高校建立“馆校合作”的方式,在高校内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并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每个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上岗服务。几年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大学志愿讲解的受众有数万人次,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在对外宣传讲解中受到了各界观众的赞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还进一步增强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亲和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同时,我认为检验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了向社会开放,是否真正实现了与社会的互通,从一定意义上说,要看它的志愿者队伍是否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参与公益服务 社会效果显著

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随着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规模的不断壮大, 一定会营造出社会全体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服务社会意识的增强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左右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博物馆见证并凝聚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是一部城市物化的发展史。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感受长城文化的魅力,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精心打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主动走向社会,为学校、社区、部队、偏远地方人群、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弱势群体和不便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群提供流动展览教育服务,使博物馆文化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几年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以“一套展板、一个讲解员、一支志愿者小队、一套知识问答、一套博物馆宣传资料、一套博物馆纪念品”为基础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流动宣讲”活动,先后走进我市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高校,服务在校大学生几万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宣讲方式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彰显出博物馆及志愿者在公众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打破空间限制,拓展文化信息辐射领域,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大学生志愿者流动宣讲”活动走进我市40多个社区,使社区的居民在最近的地方了解和感受长城文化,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公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得到广大公众的一致认可。此外,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坚持走群众路线,热心公益、关注弱势群体,“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两年携手光明爱心孤儿院开展“月桂飘香、阖家中秋”及“手绘风筝、放飞梦想”大型公益活动,通过流动宣讲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长城文化,还能带动他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共享社会关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还曾带着展览和慰问品冒着大雨来到社会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爱心与温暖,拉进了特殊儿童与博物馆文化的距离。

三、在观众调查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深入了解广大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开展了多项观众调查活动。一方面广泛搜集和反馈公众的诉求及建议,积极拓展社会教育工作业务;另一方面了解民间文物收藏的信息及长城的保护与遭到破坏等方面的情况。几年来,共发放近万份观众调查问卷,分别通过几种方式获得。一是,大学生志愿者在馆内,针对来馆参观的零散观众发放;二是,通过流动宣讲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社区民众、部队官兵等社会不同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根据问卷中反映的观众需求,我们及时对讲解服务、展览设计、文物征集、社会教育活动等多方便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志愿者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向社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他们为博物馆提供了取之不绝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志愿者让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多元化,在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认识博物馆的同时,不断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力军和动力源,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莉.北京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探索[N].中国文物报,2006,3.

[2]马晓华.高校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工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志愿者中心为例[M]民族教育研究,2009,3.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物质生产 关系

一、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现实诉求

(一)研究二者的关系是有力的回应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和“万能论”的需要。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历史上曾主要出现过两种极其错误和偏激的观点,即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和“万能论”。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有力回应这两种错误观点的需要。

第一种错误观点:思想政治工作“万能论”。持有这种观点最极端的表现是在十年间的思想政治工作。1966年至1976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极“左”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否定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割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严重脱节。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对于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种错误观点: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这种错误观点在改革开放以后表现的比较突出。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强调经济效益,追求GDP增长速度,有人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认为“中共执政40年来,生产力之所以发展缓慢,不如西方各国,主要原因就是中共进城以后把军队中的一套政治工作搬到生产部门,在企业设立了党委和政工机构,如果把党委和政治部门取消,使企业成为单纯的经济单位和商品营业者,那么,中国的生产力就会像美国,日本一样的大发展。”这种错误的观点无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对物质生产的推动作用,淡化了思想政治工作。

(二)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汲取国内外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结果。

我国1989年的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其中一种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纵观国外的发展,尽管国外进行的思想教育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和原则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们也同样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因素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比较吸收可以发现,苏联解体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原因是:“他们对忽视政治工作的失误,只有少数人认识到了,并且为时过晚,无法也无力解决了。”所以“这几年来由于对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淡化,钱的观念强化,结果使苏联的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道德混乱,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继续发挥和保持党的这一优良传统。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生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作用。

1.物质生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实现水平。 物质生产决定了思想政治的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实现水平。物质生产的状况和发展需要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物质生产中包含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的影响,生产力达到何种水平,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高低。”物质生产水平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水平,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需要物质手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手段,也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的性质,形成以及变化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重大的变革,都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着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物质生产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手段和载体。 物质生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其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载体和手段,“它不仅提供可供教育直接消费的货币形态的教育经费,实物形态的教育设施,还提供教育间接消费的经济范畴的劳动年龄人口和可用于智力活动的空间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呈现出由少到多、日益丰富的趋势。

3.物质生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平等意识等,这在客观上改变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交易双方自愿,平等的原则,从而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要求强调教育对象树立人人平等,民主的观点;市场经济强调竞争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强调人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物质生产能动的反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是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为物质生产指明方向,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理顺分配关系等作用间接的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

1.思想政治工作保障物质生产的社会主义方向。 曾经说过“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使之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创造精神动力。物质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关系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我们一提到生产力,往往只是在修建厂房,更新设备和引进技术上下功夫(这无疑是重要的),而不大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忽略了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忽视了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人的高度自觉性和主人翁责任心的增强。所以有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后,关键是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问题。”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能把人和物的因素结合起来,物的可能性价值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劳动者包括两方面的素质,一方面是智力因素,包括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世界观、职业理想、劳动积极性、劳动态度等。“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经由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就会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自觉地提高劳动技能,就会努力改进生产工具,革新工艺,采用新技术,就会不断地变革劳动组织,创造性地进行生产管理,从而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提供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物质生产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社会调节功能,一是沟通,二是协调。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的经验总结。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强调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著名论断。改革开放以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组织管理形式、利益分配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凸显,甚至在某些方面产生了一些消极因素,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沟通工作,使人民的合法权利得以保障,合法诉求得以满足,要做好社会发展剂和清道夫的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物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类永远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观念,遵守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热爱,尊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加入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物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减少了管理成本。物质生产强调生产投入和产出问题,要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还必须涉及到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管理问题,这个问题除了需要科学系统的管理知识,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从而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理论灌输和理论疏导,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使之按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办事,可以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社会成员违法乱纪的行为。

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二者的关系更加牢固坚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在此,从思想政治工作和物质生产的关系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更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为其找到了合理的依据。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中,思想建设决定这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到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四位一体的建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四位一体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越是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和加强现代化建设,越需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研究二者的关系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和物质产生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性的开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一定和要物质利益相结合。既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物质生产的能动作用,也不能夸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激励劳动者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提高他们的劳动热情。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工作是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3

论文摘要:进化、适应和选择贯穿在任何一个物种的演化过程中,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固有的运动规律在生物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体现。只有准确地把握进化、适应和选择3者的内涵,以生物进化为主线,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把人类对环境的主动适应和自然、社会对生物物种的方向性选择结合起来,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生物的进化和在生物进化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坚持真正的达尔文主义和现代进化观及当代可持续发展观。

从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至今,由于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因而出现了2种极端现象:一是生物进化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即忽视社会选择的巨大作用,仅仅将生物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二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社会选择的作用,而低估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们必须把大尺度上的生物进化和小尺度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保证人类的各种行为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人类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的进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旨在为生物进化大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1 生物进化与生物的适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了生命是进化的产物,现代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达尔文认为由于随机变异的产生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的变异被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则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

进化论及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复杂的生命体总是源于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据此,部分学者认为进化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体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这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是相背的,这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体现。即使现代的进化观也并未认为“进化就是革命性的进步”,而把“进化”定义为“进化是生物适应性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致,在进化理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是达尔文整个进化理论体系和现代进化观的奠基石。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物种的趋异化过程,是生物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对随机的多种变异的选择,大自然为选择者,而随机的各种变异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被大自然最终所选择的那种变异就得以保存下来,而同一物种中的其他变异就被淘汰,得以保存的变异就是适应大自然的。可见,生物物种产生的各种变异,无论是变异的程度上、方向上,还是变异范围的大小、数目的多少上,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而大自然的选择相对于物种的变异来看,却是有一定方向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性和物种变异的随机性,客观上就决定了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过程,生物体在结构、功能上对自然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性总是滞后于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性,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适应才是绝对的、永恒的。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和现代进化论所基于的客观事实,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划清了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界限。

2 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种选择——社会选择也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开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和资源环境私有制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上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界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一些物种逐渐消失;一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一些物种地理分布区域大幅度缩小;一些物种生活习性及部分性状发生改变;不时有新品种出现等现象,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称为社会选择。社会选择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和手段,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种必然。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等各个方面都属于社会选择的范畴。

事实证明,现在人类社会选择的力量的确是越来越强大,无论是对自然的改造力还是对自然的破坏力都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人类、人类社会本身以及社会选择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发挥效能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选择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选择作用的一种应答和反映,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但社会选择一经发生后,便有其独立作用的一面,可以和自然选择作用一道共同作用于生物的进化过程。

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当二者一致时,社会选择对自然选择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正向作用,使自然选择的力度、范围、时效得以加强,而自然选择使社会选择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加速生物物种的演化。另一方面,当二者不一致时,有3种情况:①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大于社会选择时,生物物种的演化由自然选择所控制,社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自然选择成为了社会选择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②当二者力量近于相等时,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都在自己一定的范围内作用,社会选择的目标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而自然选择也以其自身的作用规律对生物进行着选择。③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小于社会选择时,社会选择的结果在自然界中得以快速体现,自然所固有的一些平衡体系被打破,自然选择的方向被改变,社会选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着生物的演化。

2种选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类社会诞生起,2种选择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物种的演化过程当中。但是,社会选择的对象、原始材料和最终归宿都统一在自然界当中,社会选择无论多么强大。都必须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选择对生物和环境的再创造作用,同时利用社会选择来抑制或从根本上扭转对人类或自然界(如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都不利的自然选择,或减缓各种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自然灾害等,降低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 社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实现长期自我演化的策略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及现代科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正确的方向,把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都有机地统一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框架下,使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主动适应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自己的演化历史上第一次按自己所设计的演化模式去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二者间的关系问题,但这种相互关系无论是从时间、空间维度还是二者间力量强弱的对比情况来看,都是不对称的。从生物进化的时空尺度上来看,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主动适应力来确保社会选择在最大时空尺度上与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相适应,人类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自主演化。

从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和自然选择都不会支持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学种群,将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会剥夺其他物种生存和演化的机会,这与生物界的演化趋势相背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大背景下,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人类长期的艰苦努力,还必须同时处理好进化、适应和选择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生物的进化、适应和大自然的选择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统一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进化是生物适应自然的结果,适应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属性。换句话说,进化、适应和选择都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运动规律在生物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体现,是物种演化过程中3个最重要的环节。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前提,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为人类造福。

坚持以上所述观点,是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唯物的辩证法,能够准确地把握生物进化、生物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等概念的内涵,科学地理解进化论中的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系统地、全面地把握整个进化论的体系,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正逐步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4

关键词:主动适应被动适应自然选择社会选择可持续发展

从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至今,由于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因而出现了2种极端现象:一是生物进化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即忽视社会选择的巨大作用,仅仅将生物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二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社会选择的作用,而低估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们必须把大尺度上的生物进化和小尺度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保证人类的各种行为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人类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的进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旨在为生物进化大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1生物进化与生物的适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了生命是进化的产物,现代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达尔文认为由于随机变异的产生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的变异被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则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

进化论及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复杂的生命体总是源于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据此,部分学者认为进化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体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这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是相背的,这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体现。即使现代的进化观也并未认为“进化就是革命性的进步”,而把“进化”定义为“进化是生物适应性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致,在进化理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是达尔文整个进化理论体系和现代进化观的奠基石。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物种的趋异化过程,是生物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对随机的多种变异的选择,大自然为选择者,而随机的各种变异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被大自然最终所选择的那种变异就得以保存下来,而同一物种中的其他变异就被淘汰,得以保存的变异就是适应大自然的。可见,生物物种产生的各种变异,无论是变异的程度上、方向上,还是变异范围的大小、数目的多少上,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而大自然的选择相对于物种的变异来看,却是有一定方向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性和物种变异的随机性,客观上就决定了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过程,生物体在结构、功能上对自然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性总是滞后于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性,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适应才是绝对的、永恒的。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和现代进化论所基于的客观事实,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划清了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界限。

2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种选择——社会选择也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开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和资源环境私有制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上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界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一些物种逐渐消失;一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一些物种地理分布区域大幅度缩小;一些物种生活习性及部分性状发生改变;不时有新品种出现等现象,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称为社会选择。社会选择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和手段,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种必然。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等各个方面都属于社会选择的范畴。

事实证明,现在人类社会选择的力量的确是越来越强大,无论是对自然的改造力还是对自然的破坏力都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人类、人类社会本身以及社会选择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发挥效能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选择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选择作用的一种应答和反映,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但社会选择一经发生后,便有其独立作用的一面,可以和自然选择作用一道共同作用于生物的进化过程。

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当二者一致时,社会选择对自然选择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正向作用,使自然选择的力度、范围、时效得以加强,而自然选择使社会选择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加速生物物种的演化。另一方面,当二者不一致时,有3种情况:①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大于社会选择时,生物物种的演化由自然选择所控制,社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自然选择成为了社会选择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②当二者力量近于相等时,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都在自己一定的范围内作用,社会选择的目标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而自然选择也以其自身的作用规律对生物进行着选择。③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小于社会选择时,社会选择的结果在自然界中得以快速体现,自然所固有的一些平衡体系被打破,自然选择的方向被改变,社会选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着生物的演化。

2种选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类社会诞生起,2种选择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物种的演化过程当中。但是,社会选择的对象、原始材料和最终归宿都统一在自然界当中,社会选择无论多么强大。都必须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选择对生物和环境的再创造作用,同时利用社会选择来抑制或从根本上扭转对人类或自然界(如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都不利的自然选择,或减缓各种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自然灾害等,降低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社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实现长期自我演化的策略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及现代科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正确的方向,把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都有机地统一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框架下,使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主动适应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自己的演化历史上第一次按自己所设计的演化模式去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二者间的关系问题,但这种相互关系无论是从时间、空间维度还是二者间力量强弱的对比情况来看,都是不对称的。从生物进化的时空尺度上来看,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主动适应力来确保社会选择在最大时空尺度上与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相适应,人类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自主演化。

从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和自然选择都不会支持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学种群,将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会剥夺其他物种生存和演化的机会,这与生物界的演化趋势相背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大背景下,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人类长期的艰苦努力,还必须同时处理好进化、适应和选择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生物的进化、适应和大自然的选择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统一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进化是生物适应自然的结果,适应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属性。换句话说,进化、适应和选择都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运动规律在生物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体现,是物种演化过程中3个最重要的环节。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前提,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为人类造福。

坚持以上所述观点,是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唯物的辩证法,能够准确地把握生物进化、生物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等概念的内涵,科学地理解进化论中的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系统地、全面地把握整个进化论的体系,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正逐步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5

关键词: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哲学

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0-0047-0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正如汤姆・洛克曼所指出:“马克思的兴趣不在于现代工业社会本身,也不在于抽象概念,乃至静态的、自我保护的、自我平衡的体制,而是在于与人类实现人的目标有关的现代工业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情形。资本主义是用生产资料私有制或者私有财产来定义的。但资本主义运行的条件则是建立在商品交换基础之上的交换过程。”[1]196-197《资本论》作为一部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哲学著作,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就是要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社会关系,揭示了资本对人的支配和奴役,从而为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指明了方向。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所蕴含的政治哲学旨趣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品的神秘性质:“可感觉而又超感觉”

马克思是在分析商品二重性基础上揭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人们通过商品交换来满足各自不同需要。马克思说:“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2]50那么具有不同质的商品在交换时能够化为相通约的量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一难题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的商品中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的。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2]50-51这样,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就抽象化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而劳动产品“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2]51可见,正是在商品的价值形式中把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体现为等同的人类劳动而相互发生关系。因此,商品的二重性从表象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实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样,马克思就深入到商品的本质之中,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把商品看成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统一体的错误认识。

商品作为一种“简单而平凡”的“可感觉物”,其使用价值并没有神秘之处,但从价值来看,“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2]47那么,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具有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神秘性质来自哪里呢?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神秘性质既不是来自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自商品的价值实体所规定的内容。这是因为,不论是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劳动,还是构成价值内容的一般人类劳动,都没有什么特别神秘的地方。商品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只能来源于商品形式本身。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2]89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并不都表现为商品,商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以物的形式来体现历史上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容易把商品所表现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看成是商品本身具有的天然属性,这样就把商品神秘化了,从而产生商品拜物教的观念。

二、商品拜物教的秘密:“物与物的关系对人与人关系的遮蔽”

商品拜物教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指出:“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2]90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普遍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具有“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作为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又不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是在相互交换劳动产品时才表现出来。因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2]90这样,马克思就从物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揭示了神秘化的商品世界社会生产关系的真实面貌:“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2]97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商品拜物教发展为货币拜物教。马克思说:“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2]113马克思从对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分析中,探讨了商品的货币形式的起源,揭示了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所导致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商品货币形式的发展却进一步遮蔽了商品的价值属性所体现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它们揭示出来。”[2]93马克思分析指出:“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每个个人的活动或产品对他来说才成为活动或产品;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孤立化和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另一方面,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4]103因此,货币拜物教的秘密,就在于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交换的普遍性,货币具有交换其他任何对象的能力,使得货币成为社会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这必然造成人们对金钱的竞相追逐和崇拜,货币成为支配人的外在力量,导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为裸的金钱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普遍化,才会形成商品的价值概念。这是因为,“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在人类平等概念已经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的时候,才能揭示出来。而这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在那里,商品形式成为劳动产品的一般形式,从而人们彼此作为商品占有者的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 [2]75马克思深刻指出:“价值概念完全属于现代经济学,因为它是资本本身的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最抽象的表现。价值概念泄露了资本的秘密。”[5]180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以物为载体的价值概念的深入考察,提出了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即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的本质,也就是资本拜物教的秘密。劳动过程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活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物质基础,因而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形式。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样是“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结合,即资本家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消费所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过程。所以,从表象上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只是表现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本身成为商品,在劳动力商品的买卖中,工人和资本家之间似乎是以商品占用者身份在等价交换原则下进行公平交易,即“劳动同资本的最初交换是一个形式上的过程,其中资本作为货币出现,劳动能力作为商品出现”。[6]427然而正是在商品等价交换的表象形式中,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关系被物的形式掩盖了。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从属于资本,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这样,马克思就说明了资本增值的秘密,阐明了资本的本质,即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以物的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7]577

三、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政治哲学旨趣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剖析和批判。马克思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透过虚幻的拜物教观念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揭示:“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8]515“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9]287因此,只有变革不公正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平等。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和批判彰显了这一旨趣。

1.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拜物教性质。《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创立了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内在本质,即“劳动产品作为价值,只是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物的表现,这一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划了一个历史时代”。[2]91但由于其没有进一步追问劳动为什么要借助于价值形式,这就必然导致其内在缺陷:“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从来没有从商品的分析,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2]98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只是同种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恰恰相反,他们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也就是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2]91同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把商品交换关系中的价值量作为考察重点,虽然他们认识到了价值量是由社会劳动量决定,但是“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这个秘密的发现,消除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纯粹是偶然决定的这种假象,但是并没有消除价值量的决定所采取的物的形式”。[2]92-93马克思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不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因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2]99可见,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但由于没有区分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忽视了对商品的价值规定性的深入考察,由于被商品交换关系中物的形式所迷惑,误把商品所表现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理解为物的自然属性,从而造成物支配人的假象,这样就必然把“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的形式”理解为超历史的永恒范畴,把存在于一定历史阶段的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抽象为适用于所有社会形式,进而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这充分反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拜物教性质和形而上学特征,以及为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辩护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性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3]202

2.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和平等的局限性。早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就阐述了资本主义政治解放所实现的自由和平等的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通过政治革命,破除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和政治上的等级制度,实现了人们在政治权利上的自由和平等。马克思明确指出:“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一般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不言而喻,我们这里指的是现实的、实际的解放。”[8]174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但是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的解放,政治解放也具有局限性,其表现在政治解放所造成的人存在的二重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人们都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但在市民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们仍然存在着利益对立和冲突,“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8]173为此,马克思提出只有变革市民社会,消灭私有财产,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可见,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政治解放局限性的分析批判,已经深入到对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的考察,从而为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成为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市场主体,由于商品交换的普遍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就是从商品交换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来论证资本主义的自由和平等。马克思说:“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2]204显然,从物化的社会关系的表层现象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确实为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实现提供了制度基础,马克思曾指出:“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自由和平等是交换价值过程的各种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自由和平等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再生产物而已。”[3]477然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深入批判,却发现了“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互相依赖的。但是,抽象或观念,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4]111从而揭示了物与物的关系所遮蔽的人与人真实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资本对人的支配和奴役。因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用商品交换物化形式上的自由平等无法掩盖资本主义制度实质上的不公正。

3.阐释了马克思自由平等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而上学特征,因为它把商品、货币和资本理解为历史上从来就有的、脱离一定社会关系规定性的物,并试图以此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早在《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一文中,马克思就指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经济学家们的论证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 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9]151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批判了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9]141-142这就是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但它只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式,而不能把它永恒化。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且也是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开始,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批判了资本主义拜物教,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运行规律,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结语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视野,穿透资本主义拜物教的表象,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就是因为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探寻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阐述了自由和平等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肯定了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进步性,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拜物教(表现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的虚伪性,即资本的物化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遮蔽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可以看出,马克思是把自由和平等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考量,并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因此,全面认识和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于我们辩证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各种自由和平等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 [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6

一、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广受公众好评

一个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将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联系起来。建立这种联系的执行者就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他有效的建立起博物馆沟通社会大众的桥梁,实现了博物馆的教育和传播功能。然而,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但是很多中小型博物馆都存在讲解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了博物馆服务水平的提升。这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认真搞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志愿者的重要作用,组建一支志愿者讲解队伍成为了博物馆与社会沟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的实际需要。在志愿者讲解员中高校学生是一群精力充沛而又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年轻群体,能够在博物馆相关知识领域和志愿讲解员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博物馆通过与高校建立“馆校合作”的方式,在高校内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并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每个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上岗服务。几年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大学志愿讲解的受众有数万人次,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在对外宣传讲解中受到了各界观众的赞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还进一步增强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亲和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同时,我认为检验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了向社会开放,是否真正实现了与社会的互通,从一定意义上说,要看它的志愿者队伍是否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参与公益服务 社会效果显著

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随着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规模的不断壮大, 一定会营造出社会全体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服务社会意识的增强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左右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博物馆见证并凝聚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是一部城市物化的发展史。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感受长城文化的魅力,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精心打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主动走向社会,为学校、社区、部队、偏远地方人群、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弱势群体和不便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群提供流动展览教育服务,使博物馆文化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几年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以“一套展板、一个讲解员、一支志愿者小队、一套知识问答、一套博物馆宣传资料、一套博物馆纪念品”为基础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流动宣讲”活动,先后走进我市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高校,服务在校大学生几万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宣讲方式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彰显出博物馆及志愿者在公众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打破空间限制,拓展文化信息辐射领域,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大学生志愿者流动宣讲”活动走进我市40多个社区,使社区的居民在最近的地方了解和感受长城文化,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公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得到广大公众的一致认可。此外,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坚持走群众路线,热心公益、关注弱势群体,“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两年携手光明爱心孤儿院开展“月桂飘香、阖家中秋”及“手绘风筝、放飞梦想”大型公益活动,通过流动宣讲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长城文化,还能带动他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共享社会关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还曾带着展览和慰问品冒着大雨来到社会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爱心与温暖,拉进了特殊儿童与博物馆文化的距离。

三、在观众调查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 社会转型 公共物品 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37-03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和生态是一个跨学科的范畴,它包括人化自然和物化自然。对于环境和生态层面的研究,既有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也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环境与生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个体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处理问题;二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问题,也即前者是一个客体性问题,后者是主体性问题。在人类既有的文明模式中,主体与客体因为存在明显的间隙,从而人类既有的发展模式和文明形态都有缺陷。

而现代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环境生态、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由此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完美整合。

然而,要实现这两个层面在当前中国的完美整合,消融环境物品主客体之间的间隙,建设生态文明型的社会,就不得不提及两个问题:一是环境物品的公共属性,二是我国转型的社会背景。这两个问题都是影响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二者互为因果,共同影响和制约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

笔者要探讨的问题。一是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环境物品的公共性,二是转型期环境物品公共性的丧失导致社会间隙增大,三是生态文明如何有效消除这种间隙,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二、公共物品及环境物品的公共性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分类

1.公共物品的概念。在经济学看来,公共物品是一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说一个人消费了一种公共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公共物品的消费,或者说增加一个人消费公共物品的边际社会成本或机会成本等于零。非排他性是指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联合消费,要排除其他人消费这种公共物品是不可能的或交易费用很高,无论这些人是否为这种公共物品支付了价格。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了著名的“搭便车”问题。作为理性的个体在消费公共物品的同时,却很少愿意为公共物品的生产支付代价,因为无论他是否支付代价,他都可以消费公共物品,由此形成的结果就是公共物品完全没有办法通过市场组织生产,而只能由政府牵头或出面组织公共物品的生产。

2.公共物品的分类。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来划分,可将公共物品分为四类,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共物品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第二类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性的物品;第三类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排他的物品,即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

(二)环境物品的公共性及“公地悲剧”

1.环境物品的公共性。在地球整个演化过程中,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无机系统、天然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客观物质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岩石圈、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水圈、社会圈等。这些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一组成部分的变化都依赖和影响着其它组成成分的变化,这种协同作用使它们之间形成一种整体功能和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有机整体。

由人类组成的社会圈与其它圈层发生密切联系,人们从中获取空气、水分、食物、栖息场所、矿藏和能源。人们在对地球上某些生活和生产资料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除了利用这些物品本身属性的同时,还赋予了这些物品以人的属性,即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出现,标志着物本身已经人化。尽管还有一些无法从法律层面界定所有权的物品,我们称之为公共物品。然而,公共物品称呼的出现,依然标明了这些物品的人化性质。

转型期我国社会中与生态和环境相关的物品都具有上述两个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且符合经济学对公共物品的定义,由此可以知道这些物品是公共物品。无论是日常呼吸的空气、生活用水、河流、矿产、还是森林和湿地,都成为人类共享地球提供给人们生产和生活资料来源。

公共物品提供具有特殊机制,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的常识,环境物品作为公共物品也不例外。然而,环境物品的公共性及在转型背景下却被人们忽视。这种忽视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改革过程中,在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引入了市场化改革,政府在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职能方面退出。市场的本性是竞争性和排他性的,这与公共物品的属性相对立。由此公共物品提供的职能和责任转嫁给个人。而个人的理性和市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相结合,就会出现下述“公地悲剧”现象,也导致了后面讨论的社会间隙的扩大。

2.公地悲剧。1969年,生物学家加里特・哈丁(Garrett Hardin)提出“公地悲剧”,他根据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共有土地的放牧,提出环境物品公共性这一问题:“任何一位有头脑的牧人都认为增长财富的明智举措应该是不断往自己的放养的一群牲畜中再添加上一头牲畜,一头又一头,永无止境。共同拥有一块牧场的所有精明的牧人都会得出这一相同的结论,这就为悲剧埋下了祸根。每个人都不顾一切地向着毁灭的厄运狂奔而去,因为整个社会都对群体所拥有的自由深信不疑,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最为有利可图的事情。群体中所拥有的自由毁了每一个人。”

在哈丁看来,私有条件下,理性的牧羊人为了个体利益,试图无限制地增加自己的羊群数量,因为牧场是共有的,而非私人的财富。上述个案是典型的损害公共利益从而增加私人利益,通过滥用公共资源获得个体效用和便利,从而导致群体成员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例证,生态问题及环境公共性问题的经济学根源就在于此。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引起的水污染、能源与大气污染、土地资源等公共性问题表现更加突出。我国本来就是一个缺少水资源的国家,因为工业化和市场化,再加上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破坏既有的水资源,导致我们国家的水问题更加严重。这种自利性和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结合在当前中国具体表现为水资源及水污染相互纠结,恶性循环。河流的开发程度不断加重,而污染物的排放迅速增大。统计资料显示,流经我国所有城市的河段中,90%以上受到中度或者更为严重的污染,50%的城市河段的水不能饮用。

针对单纯的“公地悲剧”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埃利诺・奥斯特罗姆通过个案收集的方式系统总结了一些地方社会如何有效地维持了对公共池塘资源的持续分享,提出地方社会通过沟通与协调能够自主解决公共资源分享问题的自主治理理论。近年来伦理学、社会学开始从社会因素及伦理文化的角度找寻当前我国环境公共性问题的原因。这种社会因素就是我国社会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转型效应。我国社会的转型效应导致了环境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丧失,使得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环境物品,反而为市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所掌控,由此引发社会间隙的扩大。

三、环境物品公共性丧失与社会间隙

(一)影响环境物品公共性丧失的社会与文化因素

社会学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是从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角度展开的,这些因素分别包括人口、历史、自然、工业化和文化等。这些原因都发生在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过去遗留的问题,也有我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些新旧问题既是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制约,同时也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基础。

首先是人口对于环境的压力。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对于环境的压力众所周知。有限的土地承载了13亿多的人口,导致的结果就是环境公共性问题。人们在同一的土地上进行更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更多,排放也更多。污染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破坏力度更大。

其次是自然因素。我国本身平原少而山地多,开发的难度比较大,沙漠、戈壁、石山、冰川、高寒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然而生物产量仅占全国的20.9%。

第三是历史的生态债务。历史的生态债务表现在因为过去的过度垦荒引起的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缩减和草原退化等。新中国建国时约有15亿亩的退化草原,6万平方公里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和10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

第四是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其它社会结构层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等)的转换,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但是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

这些新旧问题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得现阶段中国环境物品的公共性问题表现也特别复杂。随着社会转型失范效应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生态恶化的可能性。上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环境物品所具有特殊性质,即它的主体性和客体性,要求它必须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否则社会就会因此出现间隙。相反,如果发挥了环境物品作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和谐社会的建设很容易取得成就,生态文明的目标就能够顺利达成。环境公共物品在城乡之间、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之间的公平提供可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之间已有的社会间隙,降低和减少社会冲突的风险,引导社会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改革过程中环境物品的主体性即它的物品属性被市场所重视和强调,本应该通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方式,由政府提供的环境物品,反而由市场来提供,这就导致环境物品的客体性,即环境物品的公共性的被忽视,从而孕育和出现了在环境与生态方面的问题和风险,而这些问题和风险因为环境物品公共性的丧失导致某些特定社会群体承担了这些风险,进而造成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些困境和问题。

(二)社会间隙的扩大

所谓社会间隙,是指因为某些公共物品的缺乏而导致的社会中某些群体与另外一些群体的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地位、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不同社会力量开始形成和出现,社会规范出现片断化,从而形成社会中新要素与旧要素的对立和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巨大张力的蓄积。环境公共物品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中国社会日益扩大的社会间隙,本来通过环境公共物品的均衡提供,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整合机制将社会重新整合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然而因为个体的理性和市场体制,造成环境物品公共性丧失,导致在社会一部分“富裕”阶层形成的同时,社会底层出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这些社会群体之间的失衡问题开始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物品的公共属性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而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提供以及由这种提供形成的社会导向作用就也进一步显示和发挥出来。

新一届中国政府针对由于环境物品公共性丧失导致的社会间隙日益扩大的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是把环境物品的公共性和它的物品属性同等看待,重视环境物品的主、客体性质,因此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的原则理念。“和谐社会”则是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达到的一个近期目标。“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因为社会间隙的扩大引起的社会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生态文明”则是社会发展所希望达到的一个理想状态,它是一种建立在牢牢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关系基础上的文明形态。

无论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建设生态文明”,本质都是我们重新发现和找回环境物品的公共属性。通过由政府均衡提供这些公共物品,从而促使环境物品公共属性的功能发挥,有效减少和降低转型效应带给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有序发展,进而实现生态文明。

四、环境公共性、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即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人类个体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和睦相处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发展伦理。生态文明强调作为行动主体的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种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本质要求人们把环境生态物品的主、客体性有效结合起来,既要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也要满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公共需要。

这样的背景下,环境物品的公共属性开始被社会所认识和强调,人们意识到因为忽视环境物品的公共性而导致的不仅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更有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政策也开始转向,不再试图把经济从社会领域中“脱域”,不再试图把经济现象单独看待,这时的政府和学界都重新开始把经济发展纳入到社会领域中来,把经济现象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看待,进而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型社会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理念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对既有发展观的反思,也标志着发展观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理念背景中,环境物品的主体性不再被单独强调,而是把它辩证地与客体性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不仅开始把环境问题纳入到考量的范畴,而且把由忽视环境物品公共性而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也纳入到考量的范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仅举近期我国的部分社会政策为例。近期我国的社会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缩小社会间隙的政策,一类是降低社会中个体不安全感的政策,比如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年的城市低保政策;2003年的农村费税改革、筹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2006年的全面取消农业税;2007年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廉租房、全面推进农村低保等。

上述社会政策的出台,使得因为环境物品公共性而导致的社会环境问题大为改善,社会中的一部分个体及群体面临的社会风险逐渐降低,社会环境方面的风险不再由社会中某个群体单独承担,而是社会帮助人们抵御这些风险,实现风险共担。从而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社会的忠诚,重建社会秩序。在此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也就成为应有之意。

因为环境、生态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无论是应对环境物品公共性问题,还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必须考虑到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及由转型引发的矛盾,环境物品公共性就聚焦了这一矛盾。环境问题,不简单只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不简单只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它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当前是以环境物品公共性丧失为标志的。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理念即是针对环境物品公共性丧失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我们可以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把生态文明的前提、宗旨、基础、理念、内涵落实到转型社会中去,实现多元利益背景下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协调一致,不仅降低部分个体和群体所面临的风险,而且实现社会的平稳运行,从而减少我国社会转型所付的代价,减少改革的阵痛,缩短人们在转型中的心理调适过程,缩小社会间隙,最大限度地取得社会共识和一致性。

我国社会的转型方向和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型的社会。生态文明型的社会需要充分把握环境物品的公共性,努力协调环境物品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生物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既是这样一种协调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更是我们的长远目标。经由生态文明,我们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生物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平等,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可以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持续发展的平等,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期.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郑杭生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张静.转型中国:社会公正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梁治平编.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M]北京:三联书店,2010

5.张文台.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6.林吕建编.2009年浙江发展报告[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7.2007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8.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著.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费昭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3.(英)卡尔・波拉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M]黄树民,石佳音,廖立文译,远流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杭州 310001)

作为生物的社会篇8

一、宜居社区物业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房地产市场的异军突起,人们在购买住房时,已不只单纯关注房子的宽敞度,交通便利等这些表面现象,而更加关注小区的软环境,即社区服务及物业管理等宜居环境方面的内容。自从2005年中国引用了宜居城市概念后,住宅小区中的宜居观念便风生水起。什么是宜居社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有专家借鉴宜居城市的定义对宜居社区应具备怎样的条件给出以下陈述:根据小区的质量表述,展示居民在小区生活软环境方面产生的切身体会,如:舒适、健康、安全、环保、人文等,同时涵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宜居小区要以人为本,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条件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宜居应当将社会需求当作主要目的,特别关注分析“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不同角度因素,同时考虑住房品质、公共设施等硬环境和家庭氛围、邻里质量、人际关系等软环境的建设[1]。创造适宜居住的、和谐的、现代化社区需要公众的参与、物质上的保证及政府的支持。

二、案例选取原则

1.开发商自组物业的典型代表

沈阳市铁西区金地名京小区开发商自组物业指的是开发商、业主将自有的物业不是委托给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而是由自己单位内部设立物业控制机构进行控制。房地产公司领导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外聘的物业管理公司相比,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即企业内部的物业管理公司通常和房地产公司项目实施能够保持一致,能够有效避免市场竞争。

2.“三位一体”管理的典型代表

沈阳市铁西区新湖社区“三位一体”是指在实行物业管理并已成立业主大会的住宅小区,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物业管理小区联合工作组,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发挥强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打造和谐、模范小区[2]。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密切合作,履行各自的职责,建立和谐、稳定适宜居住的社区是三者共同的利益所在。

三、案例分析

1.金地物业小区物业管理特点

作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知名品牌,金地物业提出一系列特色服务模式,即:“7×24×365无间断服务”“常规服务﹢个性化菜单服务”“量身定做”等,打造差异化优势,充分发挥金地品牌优势,同时引领行业的发展。沈阳市铁西区金地小区物业为营造宜居社区,努力打造六大品牌特色服务,即安全服务、环境服务、客户沟通与服务、工程服务、社区文化、服务创新与增值服务。(1)安全服务。全面使用数字安全管理系统,数据库通过采集重要节点,沉淀多种定量指标来管理住宅小区的安全。在日常管理中,值班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数据比较和比对,在管理上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系统方便快捷地修正问题,克服了值班人员仅凭直觉发现安全隐患的弊端。(2)环境服务。细致入微的服务基于客户体验,从细节抓起,创建宜居环境精品。金地物业用心选择每一组清洁用品,根据小区住户出入时间合理安排清洁、打扫时间,精心设计每一次清洁计划,这样既能保证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把给住户带来的干扰降到了最低点。从四个层次对社区绿化进行精雕细琢。社区四季如春,鸟语花香,地面洁净,器材设施整洁,排水设施通畅。一进入金地名京小区,便让人感到身心快乐、放松。(3)客户沟通与服务。率先提出“以业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客服中心的运作。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让业主倍感尊贵、优越。物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提前预估业主可能的需求,以超前的工作和细致的服务,不时给业主带来服务惊喜。物业员工每一个温暖的眼神,每一句贴心的问候中吐露出物业企业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真心的关爱”。(4)工程服务。金地名京小区把专业科学的养护与节能技术相结合用以延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物业维修人员以热情周到的入户服务,专业、规范的操作技能,为广大业主排忧解难。从报修到维修人员入户,用时短、效率高,为广大业主解决了后顾之忧。(5)社区文化。金地小区物业品牌管理的重要“软件”是社区文化。金地物业尊重业主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和谐及充满社区个性魅力的文化氛围。金地名京小区文化节已成为广受业主喜爱的特色节日。和谐的社区文化,犹如一座连通心与心的桥梁。家不再只是简单的居所,业主可以广交朋友,寻觅知己,在形形的社区“圈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3]。(6)服务创新与增值服务。创新是金地人的招牌。通过创新,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和最好的居住环境。金地物业每年都在员工中开展创新项目大赛,从是否能加速服务流程、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品质、是否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能耗等方面进行评比、总结,大力推广优秀创新项目,寻求持续性自我超越。增值服务,是金地物业打造的创新项目之一,它是指业主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范围以外,从业户实际需求出发,开发新的、增值服务项目,为业户生活提供更多便捷,努力做到业主的要求“有求必应”。实现业主对物业依赖,从而做到物业的保值、增值。

2.新湖社区“三位一体”管理特点

沈阳市铁西区新湖社区为了给广大业主创造宜居环境,采取“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管理的运作模式。在日常管理中确保管理活动正常开展,最大限度地保证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的和谐关系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1)明确职责分工。分清社区居委会与物业企业自身各自权责,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约束其活动,合理避免双方产生冲突。社区居委会的职责是在社区开展宣传教育管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户籍管理、调解民事纠纷、拥军优属、扶贫等,对现有资源进行服务工作部署,推动社区公共利益,协调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物业企业工作是根据《企业法》及《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要求,清楚区分物业管理企业和社区居委会间的关系。物业企业在住宅小区的领导之下,根据业主委员会意见开展服务工作,主要承担社区的“保洁、保安、保绿、保养”,同时根据小区业主要求开展相应的有偿服务。物业管理以各种基础设施为基础,处于政府相关机构、街道及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之下。业主委员会工作是结合《物业管理条例》制定的职能,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领导下,组成小区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应当切实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要求的相关职能,对物业企业日常工作进行调整,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及物业管理合同监督物业公司开展相应的工作。(2)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沟通协调力度。①为住宅区提供相应的服务,处理就业难等问题。在处理社区问题时通过业主委员会进行领导,征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意见,得到其中半数以上业主的同意之后,通过物业企业进行管理协调。②按照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各自职能及社区自身特征,制订“三位一体”管理经营服务细则,保证其自身权责能够贯彻落实,给新湖社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③为了能够和改革开放标准保持一致,社区把政府职能集中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层面,将社会能够自主控制的职能集中于社会中介组织,将业主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通过业主委员会自行解决。④居委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借助各种不同的途径推动信息顺畅交流;创办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群众真正投入到社区工作中。(3)把住规划龙头。新湖开发早在规划初期便为社区物业管理和社区居委会准备了办公用房、会议室等办公用地,并承诺社区建完后无偿提供老人活动室等建筑设施,同时统一确定产权,给业主未来的生活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社区居委会真正融入开发商整体设计、建筑过程中,有效避免了规划配套项目“纸上谈兵”,见图不见物的情况[4]。(4)加强业务培训。①放眼未来,聘请专业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工作,对所有社区居委会成员及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工作培训,真正实现社区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人人明确自身职责,相互监督,相互促进。②特别关注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以业主为友的思想,树立优秀的职业道德习惯,落实服务行业以“服务于人”为本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思想,突出的职业情操。③强化社区居委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明确建立宜居、和谐的社区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时刻牢记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宗旨。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城市,后来逐渐有学者提出建设宜居社区、宜居小区,体现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要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宜居理念下,社区物业管理关系到社区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是体现宜居城市、宜居社区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房地产建设、开发规模和品质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真正的日不落产业。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从最初单纯的保安、保洁扩展到了园区绿化、公共设施维修养护、小区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维护等,市场日趋规范。随着2007年《物业管理条例》的修订及颁布实施,物业企业持证经营、亮证收费制度得到普及,社区物业管理企业服务品质提升,促进了整体物业服务行业水平的迅速提升。社区物业管理在建设和谐平安社区、宜居小区等社会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宜居社区理念下,物业管理广泛的服务内容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必将起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5]。

上一篇: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范文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