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范文

时间:2023-12-05 02:34:19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1

教材知识讲解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

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2.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

卵黄:主要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细胞的细胞膜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含细胞核(以上三个为真正的卵细胞)

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固定和减震

卵壳:保护作用,能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保护作用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4.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

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典题训练

一、单选题

1.杨树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如图是杨树种子纵切显微照片,r代表胚根,h代表胚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杨树种子显微照片判断,杨树属于双子叶植物

B.如果进行无性生殖,可以采用扦插的方法

C.显微照片外侧的透明部分是种皮,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

D.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种下杨树种子,但种子却没有萌发,其原因可能是种子的胚失去活性

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成熟时,植株约有1米高,叶细长。水稻的花非常小,如下图所示。水稻的生殖和传粉方式分别为(

A.有性生殖、虫媒传粉

B.有性生殖、风媒传粉

C.无性生殖、虫媒传粉

D.无性生殖、风媒传粉

3.黄裳凤蝶发育过程的各个时期均存在天敌,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黄裳凤蝶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类型

B.种间关系对黄裳凤蝶群体有害无利

C.亲代产生的卵无法全部发育为成虫

D.该凤蝶的天敌之间无任何制约关系

4.下列实例与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用乳酸菌制酸奶-发酵

B.紫花白花玉兰同株-嫁接

C.快速繁殖蝴蝶兰-植物组织培养

D.“多莉”羊的诞生-转基因

5.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诗云:“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描写了柳絮漫天飘散,沾满了门帘的画面。柳絮是柳树的种子,下列结构能发育成柳絮的是(

A.胚珠

B.子房

C.受精卵

D.雄蕊

6.叶䗛(xiū),又称叶子虫。它具有六条腿,体色多为绿色,身体形态和体色与所栖息环境中的植物叶片相似。下列关于叶䗛叙述正确的是

A.叶䗛属于昆虫纲的动物

B.叶䗛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

C.叶䗛形似树叶这是保护色

D.叶䗛栖息在树叶上可完全避免天敌捕食

7.如图为苎麻珍蝶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苎⿇珍蝶的生长发育顺序为②④①③

B.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苎⿇珍蝶相同

C.苎⿇珍蝶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相同

D.阶段④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蜕掉外骨骼

8.下列行为中,属于鸟类繁殖过程必不可少的行为是(

①交配②筑巢③化蛹④育雏⑤结茧⑥孵卵⑦跳舞⑧产卵

A.①⑧    B.②⑦

C.④⑥    D.③⑤

二、资料分析题

9.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等,是我国优良鲜食枣品种。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要的营养物质。近些年来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枝条环

剥的方法(如图2所示)提高果实品质。请回答问题:

(1)图1中①主要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来的,枣核中的②种子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来的。

(2)环剥冬枣枝条,暂时中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向根部运输,以满足果树开花和结果所需的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单果重是衡量果实发育的指标之一。科研人员选择大小一致、长势良好的冬枣品种进行环剥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定单果重,

结果如图3所示。

①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研究的是不同________处理,对冬枣单果重的影响。

③据图3可知,提高单果重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环剥宽度对冬枣果重有影响。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还发现冬枣生长需要某些无机盐,缺乏某种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表所示)。由此同学们确定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与冬枣结果率的关系。

冬枣所需无机盐

缺少时表现症状

叶黄

开花少,不结果

叶缘干枯,果实小

三、填空题

10.苹果素来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苹果富含糖类、酸类、芳香醇类和果胶物质,并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钾、铁等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

(1)苹果有酸、甜等不同口味,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在遗传学中叫______。

(2)图1是苹果的生命周期,过程①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一个苹果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苹果花的子房中有______。

(3)有经验的果农一般先用苹果种子繁育树苗,再将选好的“接穗”嫁接在树苗(砧木)上(图2)。苹果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______。

(4)EM菌肥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有机肥。研究人员为了研究EM菌肥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科院实验园秋露苹果为实验材料,选取果树长势一致、土壤一致、栽培措施一致的5年生植株,进行如下的实验:

分组

A

B

C

D

EM浓度

0.5%

0.3%

0.1%

常规无机肥

进行5次重复实验,对苹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每株果实的产量进行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在该实验中,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施用______的EM菌肥最有利于可溶性糖类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1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身边环境中的生物,将校园中的湖泊作为调查范围。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对湖泊进行水样采集,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另一组同学对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动物、植物等肉眼可见的生物进行观察、分类。

(1)该校园湖泊是由各种生物和______构成的生态系统。

(2)第一组同学将取到的水样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图1所示的生物,这些生物共同的特征是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______完成的。

(3)第二组同学在湖面上发现了图2所示的小生物,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判断它应该属于______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其为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可见蚊子的发育类型为______变态发育。

(4)第二组同学在水面上发现了许多绿色丝状物质(图3),它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四、综合题

12.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萝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如图为其花的结构,经过传粉和_____作用后,_____(填图中序号)会发育成为果实,内有种子。

(2)萝卜的种子又称为莱菔子,古代医学典籍《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莱菔子中的药用成分黄酮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同学们对三个品种的萝卜种子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萝卜种子

青萝卜

白萝卜

红萝卜

种子中黄铜含量(%)

0.375

0.334

0.456

据表可知,为获得较高的黄酮含量,应选______的种子作为主要的入药品种。

(3)萝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变态根,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膳食纤维。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分析,变态根中有机物是______而来的。同学们用萝卜根制作泡菜应用了______技术。

【答案】

1.C

2.B

3.C

4.D

5.A

6.A

7.D

8.A

9.子房壁    胚珠    不进行环剥    环剥宽度    环剥宽度1.2cm

10.相对性状    胚根    多个胚珠    接穗    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可靠    0.5%

11.非生物部分    一个细胞内    节肢动物    完全    生产者    太阳能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2

水陆两栖动物是指幼时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的水陆兼栖生活滴变温动物。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可以在湿润的陆地上生活。幼体和成体的形态差别也很大,属于变态发育。有蛙类、蟾蜍类、蝾螈、大鲵。水陆两栖动物主要有如下几种:1、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大鲵等。特征: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几乎完全不同,如:蝌蚪与青蛙);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作为辅助呼吸器官;卵生,体外受精(蝾螈除外)。2、部分爬行类。如:海龟、鳄鱼和众多陆地上的动物等。特征:体被有鳞或甲,可防止水分的蒸发,也有一定的保护自己的功能。 不是恒温动物。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3

关键词:路域生态学,生态环境影响,公路建设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公路里程快速增长,安全设施逐渐完善,设计建造能力不断提高,公路建设成果显著,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为经济建设和民众出行做出了应有贡献。现阶段道路建设与运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干扰和破坏,其中对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影响更大。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建设运营对路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提出相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路域生态环境影响

2.1 自然环境影响

2.1.1 地形地貌

路基填挖会极大地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使边坡且色彩、纹理及外形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同时还会诱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如图1所示。取弃土场也会极大地改变路侧原有地形地貌,进而产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

图1 路基填挖对地形地貌及自然植被的破坏

2.1.2 土壤

公路建设运营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现对其成因、分类及分布等进行具体分析。

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挖、取土采石、弃土弃渣等建设活动,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保持能力降低,造成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加剧,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边坡、路基、路侧及取弃土场等受道路建设影响区域,如图1所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水蚀和风蚀。

道路建成后如能及时恢复植被,可减轻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但道路营运阶段产生的污染影响时间一般很长,如橡胶、油污、重金属、融雪剂等对路侧土壤产生污染。有研究者对地处岩溶地区国道的多个路段进行试验,在距离公路不同距离处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Cu、Pb、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岩溶地区公路两侧土壤中的Cu、Pb、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公路运行之后显著增加,其中土壤受Cd元素的污染最严重,重金属污染影响范围一般距公路80~100m[1]。

2.1.3 河流水系

公路建设运营对河流水系的影响主要包括水质污染与水系连通性改变两方面。公路排水系统会将携带各种污染物的雨水排入路域水系中,污染河流溪水甚至地下水。以氯化钠融冰剂为例,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地区使用过除冰盐,致使安大略湖伊朗德阔伊特湾的氯化物浓度从1910年至1969之间增加了10倍[2]。

水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对于生物繁殖、能量流及物质流极为关键。如图2 a)所示,水系连通性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①上游与下游连通;②河流与河岸连通;③河流与地下水系连通;④河流与植被群落连通。如图2 b)所示,道路建设后水系连通性受到了极大的干扰与破坏。桥梁建设后会影响河流上下游连通性,阻碍水生生物洄游及物质流动;道路若沿河布线则可能破坏河边湿地或漫滩,影响其与河流之间的连通性,使蓄洪能力降低,水源交流受阻;道路若设置沿河路堤挡墙,则可能阻碍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连通性,造成河流与地下水连通受阻;道路建设往往会破坏岸边植被,使植被与河流的相互调节作用降低或消失。

图2 公路建设前后河流水系连通性对比

2.2 路域植被影响

公路对路域植被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道路建设时期,如路基开挖对植被的破坏。公路对路域内植被的间接影响有外来物种入侵、道路污染物、水土流失、景观破碎化、局部小气候变化等,具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观测评价难度高等特点。现从外来物种角度具体分析道路建设运营对路域植被的影响。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公路建设破坏原有自然植被造成土壤等问题,为外来物种入侵创造了机会。公路外来物种入侵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首先可通过人为道路绿化引入外来物种;其次可通过行人、车辆等无意识携带传播。

外来物种一旦入侵,可沿公路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传播,进一步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如图3所示,一项对新西兰某条道路两边外来物种的调查发现:道路路肩、边沟及边沟缓坡处生长的外来物种的种数比本地物种多;边沟外侧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种数基本相当;外来物种路侧分布较平均,本地物种多样性随着离路距离增加而提高[2]。

图3 路侧本地物种及外来物种分布

外来物种侵入公路路侧区域,若环境适宜则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占据大量空间、水分及阳光,加速本地物种灭绝,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2.3 路域动物影响

2.3.1 道路致死

道路致死是指除捕食和疾病等自然原因外,由道路建设运营相关因素引起的动物死亡。随着路网密度的不断增加,野生动物道路致死已经成为威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道路致死一般发生在动物由于捕食、繁殖、迁徙等需要横穿或者沿道路运动过程中。相关研究表明,道路致死率与车速、交通量、动物习性及道路选线等因素相关。

2.3.2 栖息地

野生动物由于捕食或繁殖等需要在几个栖息地之间迁徙,道路建设会分隔甚至破坏这些栖息地,使动物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如图4所示为道路建设前后栖息地不同状态,由此可分析道路对野生动物的阻隔效应。道路建成后物种A由于道路阻隔效应,很难甚至无法到达繁殖地③,使该物种繁殖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面临灭绝危险;栖息地⑤被分割成两个区域,致使道路两侧物种B基因交流受阻,遗传多样性降低,可能形成两个亚种B1和B2;公路建设使野生动物栖息地②完全消失,栖息地④面积减少,迫使野生动物寻找新栖息地。

图4 道路建设前后栖息地对比

3 结论

(1)公路建设路基填挖等活动会局部改变路域内地形地貌,引起土壤水土流失,干扰自然水系连通;公路运营期间车辆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会造成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

(2)公路对路域内植被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外来物种生命力强,繁殖快,占据大量物质能量,造成原有植被群落退化,破坏原有生态平衡。

(3)公路建设运营对动物影响包括道路致死、栖息地丧失、阻隔效应等,造成动物种群数量减少、遗传多样性下降甚至物种灭绝。

参考文献:

[1]毛文碧,段昌群,等.公路路域生态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103, 135.

[2]Richard T.T. Forman 著,李泰安,安黎哲 译.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决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9,193.

[3]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华炜.干扰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4

关键词:红树林;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05604

1 引言

广东省1984年在深圳福田建立第1个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88 年晋升为部级保护区,1993年加入我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5年与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红树林湿地[2],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3~4]。福田红树林湿地,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物种基因库,为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尤其是以水鸟和候鸟为主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是东半球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和“歇脚点”。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可以有效地防风消浪和防汛护堤,还可以净化空气和净化污水,对城市的绿化美化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城市的“天然绿肺”。

近年来,随着红树林周边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受城市建设的影响,外来树种对保护区内乡土树种已构成生物入侵,造成保护区内陆生植被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抵抗外界侵袭的能力减弱。为了消除深圳市生态阻隔,改善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植被覆盖状况,拟通过植被修复工程清除大量外来入侵树种、恢复本地乡土树种,丰富植被类型。在尊重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大格局前提下,以“海陆交错带的生态修复”为主题,构建红树林――水体(含水生植被)――红树林――半红树――陆生植被――隔离植被带格局。

2 工程概况

深圳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工程位于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及缓冲区,见图1。该工程是对保护区内凤塘河干流明渠段的河道护坡、避风塘堤岸进行整治,破除现状河流护岸坚硬光滑的表面,使河流呈现原生态面貌,工程保留原有河道平均潮水位1.0m下的护坡结构,对该高程以上部分予以整治。结合地形以相适应的放坡坡比(1∶3~1∶8)采用竹篾护面和中空防浪块护坡等形式。

红树林修复范围分为陆地生态修复区、红树林修复区,进行乔木、灌木、地被的种植和修复。种植前先对基地进行处理,清除表层建筑垃圾后培土,以鱼塘基围的堤岸、凤塘河干流及支流河道的河堤等为骨架,从内岸到外滩因地制宜的补种陆生植物、红树半红树植物、水生植物等,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被的空间布局。工程共分4个标段(图1)。

图1 深圳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工程范围

2.1 工程影响识别

2.1.1 河道护坡及避风塘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识别

施工阶段需要降低凤塘河明渠段护岸标高;护岸标高降低后在河道的硬化断面以上种植植物;对保护区内的基围鱼塘进行改造,构建红树林――水生植被――红树――半红树――陆生植被――隔离植被带的湿地环境。这些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导致凤塘河河口――深圳湾生境的暂时损失。地表植被的清除将产生地标,对保护区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施工期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的声环境、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2.1.2 植被修复工程环境影响识别

植被修复工程对保护区内原有部分植物进行砍伐和移植,在合适的区域再进行补种和修复,引起保护区内生物量的变化。工程的施工直接改善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生长、栖息和繁殖的环境,有利于促进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完善。运营期景观以“回归自然,再现自然” 的自然生态为主,植被修复人对保护区景观的影响是有利的。

2.2 工程影响区生态现状

福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8.57km2,是由红树林、基围鱼塘洼地、陆地林地和外海滩涂等几部分组成。

2.2.1 植被现状

福田保护区的红树林基本呈带状分布,群落外貌简单,呈绿色,为灌木或小乔木林,林冠较整齐,一般高4m,最高地段达6m。区内共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6科6属7种[5]。本次工程主要覆盖陆生植被及半红树林区。

2.2.2 鸟类分布现状

按照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类型和鸟类的组成,可将该地区鸟类生态类群分为“红树林沿海水面鸟类群”、“红树林沿海滩涂鸟类群”、“基围鱼塘灌丛鸟类群”和“乔灌树林草地农田鸟类群”[6],其特性及分布情况见下表1。

2.2.3 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红树林保护区内本地乡土树种受外来入侵树种的影响,结构和群落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减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滨海湿地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引起鸟类物种和数量减少,随之带来的病虫害导致成片的红树林作物枯死,濒危红树林受到生存威胁。

3 工程对生态影响评价

3.1 施工期生态影响评价

3.1.1 对鸟类的影响

施工工程及人为活动将对在基围鱼塘中觅食的鸟类产生较强的干扰。从对各种鸟类觅食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半径一般在35m~100m左右,此范围内鸟类由于躲避干扰将无法正常觅食,减少在受影响区域的觅食时间,使鸟类被迫将其觅食活动转移至其它地区。英国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研究显示,交通工具发出的噪声,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鸟类:有的鸟类鸣叫声变得单调,对于某些鸟类而言,鸣叫声是它们找寻配偶的主要方式,噪声对其影响是灾难性的,直接影响鸟类繁殖。若选择有动力的施工机械,且在鸟类繁殖期进行施工噪声将对繁殖期的鸟类产生直接影响。

大部分鸟类都具有季节性繁殖的特性,光照被认为是鸟类季节性繁殖最重要的同步信号。鸟类或者一年一季繁殖,或者一年两季繁殖,其余时间处于休产状态。对于休产期的鸟类,其一般会选择刺激性光照(即非自然光)少的生境进行栖息,以消除光钝化状态,恢复光敏感性,为下一个季节顺利繁殖做好准备。而栖息于深圳湾周边地区的大部分候鸟,均处于休产期。若选择在夜间施工,其光照可能使鸟类受到过多额外的非自然光照,从而对其繁殖造成影响。

3.1.2 对生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阶段需要降低凤塘河明渠段护岸标高;护岸标高降低后在河道的硬化断面以上种植植物;工程施工临时占地、人员活动等过程中减少了鸟类可利用的觅食场所,工程施工造成凤塘河河口――深圳湾生境的暂时损失将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岸鸟包括减少鸟类可利用的觅食场所;去除鸟类喜爱的被捕食种类(通过生境损失);觅食区域中鸟类密度增加,相互干扰,减少食物摄入量;减少可利用的觅食时间(当发生潮间带地区损失时)。考虑到工程对河口湾地区生境损失有限,因此,在采取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该影响程度是有限的。

3.1.3 施工期的时间选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表2 为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迁徙、繁殖集群时间表,可见,若工期选择在10月至次年4月,受工程影响的鸟类主要为冬候鸟等迁徙集群;若工期选择在3~6月,受影响的鸟类主要为鹭科鸟类。植被修复的最佳时间是在3~5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2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迁徙集群、繁殖集群时间

时间种类

迁徙10月至次年4月野鸭类、鸥类、风头等冬候鸟

繁殖2~3月为集聚筑巢期,首先是夜鹭定位后,白鹭、大白鹭、牛背鹭、池鹭跟随而来,数量逐渐增多;4~5月产卵孵化期,此时巢区比较平静;5~6月为育雏期,亲鸟来往次数频繁,后期巢区鸟类密度明显增高,常发生争斗现象;7~8月为离散期,幼鸟在亲鸟的带领下向巢区外周扩散,在巢区附近(数百米内)形成由许多小鹭鸟群组成的临时扩散区。此时巢区鸟类密度下降。8月下旬鹭鸟繁殖集群,包括巢区和扩散区完全消失。白鹭、夜鹭、大白鹭、牛背鹭和池鹭等

鹭科鸟类繁殖期和数量高峰期为每年3~6月,此时期是决定鹭科鸟类数量和群落兴衰的关键时期

3.2 运营期生态影响评价

3.2.1 生物量变化

生物量是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基础,也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数量指标。工程将在凤塘河口附近构建红树林――水体(含水生植被)――红树林――半红树――陆生植被――隔离植被带大格局,各植被分布区见图3。其中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种植在凤塘河明渠段两侧鱼塘边坡、部分基围鱼塘堤岸上,陆生植物分布于凤塘河口东西两侧的陆地,水生植被种植鱼塘基围内。工程实施后,原有的裸地将被红树半红树植物所覆盖,因此该工程将增加系统的生物量,具体数值见表3所示。

工程施工阶段,种植前场地清杂共66167m2,该部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取灌木与草本地被的平均值,为192.21g/m2。项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见表4。

3.2.2 对生境多样性的影响

运营期对基围鱼塘的管理转变为生态养护,减少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利于改善基围鱼塘的生境多样性;同时通过对河道护坡和避风塘堤岸的改造,恢复河道自然生境,有利于促进生境多样性的恢复。

3.2.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促进保护区内树种恢复。项目实施后,清除了部分外来入侵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程植被修复所选用的树种,基本为本地乡土树种,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增加保护区内树种的丰度和密度,营造植被的不同空间结构,为鸟类提供繁殖栖息提供有利条件。

(2)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根据1997至1998调查周期的资料,福田红树林现有的47种陆鸟中,食虫性(兼食虫)和食鼠的鸟类有41种,占总种数的87.2%。由于该生态系统中其它动物(两栖、爬行、哺乳类)稀少,因此多数陆鸟处在该生态系统营养级的较高层次,对较低营养级位的物种生物量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项目实施后,陆地乔灌林地和基围灌草丛面积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通过植被恢复,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增加了陆地乔灌林地和基围灌草丛单位面积上对鸟类的承载力。

(3)促进生态系统完整性。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模型见图3。

图3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模型

模型中关键的生物组分包括浮游植物、芦苇、红树林、无脊椎动物、鱼类和鸟类。红树林的鸟类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位级,鸟类特别是水鸟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树林保护区内红树林、鸟类、底栖动物、藻类和昆虫等主要生物群物种比较丰富,这些生物共同组成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工程实施后保护区内物种日益丰富,促进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两栖和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生长,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此较大地促进了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4 生态防护措施

4.1 红树林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

4.1.1 适时种植

秋茄以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种植时间,木榄以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最好的种植时间。至于桐花树、海榄雌等树种,由于是先育苗后种植,时间充足,一般装袋(营养袋)时间以8~9月为宜,11月份苗长至10cm左右再进行种植。

4.1.2 适当密植

多年的种植试验表明,从个体生长大小来看,秋茄和桐花树的种植以1.0m×1.0m或0.5m×0.5m左右1株为宜,但防浪效益差,成活率低,因此开始进行红树植物种植时,密度要适当增大,株行距以0.3m×0.3m或0.2m×0.2m为宜,这种密度种植防浪效益好,成活率高。

4.1.3 抚育管理

造林后必须加强抚育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抚育管理过程中,主要做到:严格控制下海人员和船只进入造林地段,防止人为破坏;定期清捞漂浮杂物,以免覆盖胚芽或粘附叶片,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幼苗生长;定期进行补苗,以利成林,种植后还需要进行1次至2次补苗。

4.2 生态影响的防护

(1)为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建立及恢复湿地系统,在物种引进中应首先考虑乡土本地种,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时,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

(2)由于鸟类在夜间对光照敏感,项目禁止在夜间施工。

4.3 生态影响的消减

(1)为消减施工队伍对周围生态的影响,应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

(2)应强调整个生态景观设计,重视生态环境的协调性,禁止采用影响鸟类迁移的警戒颜色(如红色、紫色和粉红色等)。

(3)尽量分区分期施工,逐步进行。

4.4 施工期的选择

避开候鸟迁徙高峰期、兼顾植被修复期,工期可安排在4月~10月,但必须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同时结合保护区内鸟类日常监测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

5 结语

红树林修复工程实施后能促进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两栖和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生长,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此较大地促进了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该工程施工期将对鸟类的觅食、繁殖产生影响,为避开候鸟迁徙高峰期、同时兼顾植被修复期,建议工期安排在4月~10月,且必须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同时结合保护区内鸟类日常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德昌.广东省红树林现状与恢复发展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5,23 (1):75~78.

[2] 何奋琳.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4):81~83.

[3] 徐友根,李 崧.城市建设对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资源的破坏及保护对策[J].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2002(3):32~35.

[4] 张乔民,隋淑珍.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28~36.

[5] 陈桂珠,缪绅裕,章金鸿.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294~300.

[6] 王伯荪,廖宝文,王勇军,等.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The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of Futian Mangrove Restoration Project

in Shenzhen Fengtang Estuary

Zhuang Yixuan1,2,Liang Mei2

(1.Chongqi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gneering Design,Co.

Ltd,Chongqing 40000,China; 2.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Of Shenzhen-Hong Kong Institution,Shenzhen Guangdong 518057,China)

Abstract:The Futian mangrove restoration project in Shenzhen Fengtang Estuary is an ecological protective project.Its ecological effect and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 degree which might ari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re the key to decide whether the project is feasible or not.This paper,respectively from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evaluates the impact on the changes of biomass,biodiversity,birds migrate and breeding and also on the whole wetland in the Futian mangrove nature reserve.Meanwhile,it puts forward measure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mitigation.

Keywords:Mangrove;restoration;wetland ecosystem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5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中央文件密集关注“三农”,制订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又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新目标。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入手,加快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

在中国东北地区,有一种野生动物,一直以来以其味美及极高的药用价值颇受关注,那就是林蛙。既然是野生动物,那么林蛙能不能作为“野味”端上餐桌?这个问题势必引来各方利益胶着。诚然,野生动物需要得到充分保护,但是,在保护的同时,是否能够加以利用呢?于是,在相关专家的研究试验之下,野生动物的养殖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真正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条可选之路。

东北林蛙养殖是依托种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符合新型生态农业发展规律,以林养蛙、以蛙护林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林蛙的特性、养殖条件、注意事项及其价值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本刊在采访报道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朱志明院长养蛙事迹的同时,也邀请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于洪贤教授和吉林农业大学朱洪强副教授对林蛙养殖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科学养殖林蛙的相关知识。

于洪贤,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湿地科学系主任、水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学、湿地生态学,主持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由于科研项目推广效益显著,曾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

记者:请于教授简单介绍一下林蛙的分类及养殖条件,南方能否养殖林蛙?

于洪贤:林蛙在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亚科、林蛙属的一类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林蛙已知有14种。目前养殖的林蛙通常是指东北林蛙。

东北林蛙需要最基本的四大条件:森林条件,森林的郁闭度要高,以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水源条件,东北林蛙一年中大约有半年时间需要在水中生活,而且在森林生活期间也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否则林蛙也不能生存,因此水源条件是东北林蛙养殖的必备条件;地形地势,一般来说,最好选择两山夹一沟或三面环山、中间有溪流的地形条件;食物条件,变态后的东北林蛙只吃活动的食物,所以森林中昆虫和小型可食动物数量的多少也决定了东北林蛙是否能够很好地生存和生长。

林蛙在南方地区也可以养殖,只要满足林蛙自然生活的条件,但没有北方地区养殖效果好。因为南方山区林蛙天敌较多,而林蛙在南方地区又不是优势种群,因此在南方养殖林蛙最好选择当地的优势种。

记者:林蛙排泄物是否能当作有机肥料?

于洪贤:林蛙的排泄物具备有机肥料的作用。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东北林蛙的经济价值?

于洪贤:东北林蛙是林蛙中体型大而肥硕的一种,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东北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当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以东北林蛙个体大、产油率高、体质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东北林蛙的整体或雌性输卵管的干制品,均可入药,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广泛用于防病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动物药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产品供不应求,在香港和东南亚市场上深受欢迎,是我国动物药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因此,养殖林蛙对推动农林牧业发展与促进农林牧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记者:林蛙养殖对环境能起到什么作用?

于洪贤:林蛙在我国东北林区、牧区和农作区能大量捕食危害森林、牧草和农作物的害虫。林蛙主要生活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林区害虫可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大量食物。林蛙几乎不加选择地捕获力所能及的所有昆虫,有“森林卫士”之称,对于林区森林虫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朱洪强,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任教于中药材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主讲“野生动物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药用动物学”等课程,在驼鸟养殖,野猪驯养,中国林蛙蝌蚪期饲养、成蛙管理等方面颇有研究,主持“长白山野猪驯养技术”、“长白山鹿类资源评估”等科研项目,参加了“优质肉用鹿胚胎及胚胎移植技术的引进”、“吉林省梅花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在《生态学》杂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西北农业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鸵鸟养殖与疾病防治》、《中国林蛙养殖与疾病防治》学术著作两部。

记者:林蛙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朱洪强:中国林蛙,俗名哈士蟆,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林蛙每年的活动极有规律,整个生活周期通常分为繁殖期、陆地生活期和冬眠期3个时期。每年的4~5月间,河水解冻,沿山溪湍湍流下,林蛙随即解除冬眠。在同域分布中,林蛙较青蛙、雨蛙、蟾蜍春季上岸提前20~30天,特别是清明前后,当春雨之夜或春雨过后的夜晚,蛙群大批上岸,雄蛙“身先士卒”登陆上岸,尖脆的“咯咯”声,此起彼伏,引起一片雌蛙闻声前往,相继跟随登陆,这就是所谓“开声”。此时,人们可在浅塘、稻田、草丛等处见到其抱对,有的已产卵。产卵后,雌雄林蛙有大约15天左右的生殖休眠期。此后它们很快离开其产卵水域,钻入附近的农田、林缘等潮湿而较疏松的土壤里面,或钻进树根、石块及枯枝落叶层的下面,进行生殖后的休眠,个别林蛙能在水中休眠。待至土壤温度升至10℃以上时,开始从休眠中苏醒,进入陆地栖息期。

林蛙从5月初至9月末或10月初,共5个月左右营陆栖生活。林蛙与青蛙类不同之处是林蛙完全营陆栖生活。在整个夏季陆栖生活时期,从不喜欢在沟谷的溪流岸边活动,更不进入河流和水泡、水池、水库中,而栖息生活于越冬地附近的山林之中。

林蛙冬眠期从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7个月之久。这是林蛙整个生活史中最长的时期。林蛙冬眠主要受气温和食物的影响。其开始冬眠时的气温一般是在l0℃左右。冬眠的主要方式为水下冬眠,并可分为入水期、散居冬眠期、群居冬眠期和冬眠活动期。

记者:林蛙养殖有哪些模式?

朱洪强:目前林蛙养殖有三种模式:自然散养、半人工养殖、全人工养殖。

自然散养模式:对环境适宜且有野生林蛙生长的山沟施行封山,减少人为影响,使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完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其优点是投资少,对恢复野生林蛙种群资源有利;缺点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回捕率低,经济效益差,很难形成一定规模。

半人工养殖模式:在森林植被条件好,两山夹一沟,沟底有小河、溪流,谷底开阔平坦的山区进行林蛙养殖。林蛙的孵化、蝌蚪的生长发育及变态等完全在人工控制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幼蛙、成蛙阶段则回归山林,在山林中生长育肥。根据河沟四周是否建设围栏,可分为野外封山养殖和生态围栏养殖两种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了回收率,简单,投资少,受益大,是东北山区蛙农最喜欢、行之有效的大规模养殖方法。缺点是幼蛙、成蛙仍然在山林中自然生活,依靠天然活性动物饵料生长育肥,林蛙的数量受天然饵料丰富度影响较大,加之野外天敌对林蛙的食害,回收率很低。半人工养蛙需要注意蛙场的选择、蛙场的建设、孵化池修建等。

全人工养殖模式:人工模拟林蛙野外生活的环境条件,使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根据林蛙的生活环境是否完全可控,该模式又可分为封闭与全封闭两种模式。封闭式养殖又分为庭院养殖、水泥池养殖、塑料膜养殖、网箱养殖和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等。全封闭养殖主要是指日光温室大棚养殖。该方法打破了林蛙必须生活在森林中的传统概念,大大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由于有充足的饲料,比半人工养殖可提前一年出栏,即两年就可拔油,使林蛙生产走向了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的道路。

记者:林蛙养殖具有哪些价值与意义?

朱洪强:从经济价值方面来说,由于林蛙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为大量捕杀,造成林蛙资源锐减,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尤其是蛙油在国内外市场更是走俏,供需悬殊。我国蛙油产量由建国初的5000吨降至目前的40至50吨。东北大力发展林蛙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是东北林区经济立体发展的方法之一。

从药用价值方面来说,哈士蟆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哈士蟆油的蛋白质含量为76%,其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钙5.75%、磷0.052%、铁1.465%、钾16.52%、钠3.56%;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哈士蟆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产妇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赤气、肿疮脐伤、止痛、气不足、去劳劣、解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

从营养价值方面来说,林蛙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实为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的动物资源。其制品极受国际市场欢迎,特别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销售价格昂贵,是我国出口药用动物中的重要商品之一。林蛙的主产品为哈士蟆油,林蛙的副产品―蛙肉、蛙籽为餐桌上的佳肴,其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

从社会价值方面说,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林蛙的天然分布区,而且森林资源丰富,林内没有污染,因此东北林蛙是哈士蟆中最优质的品种,尤其是蛙油,更是纯天然的名贵药材。东北森林资源中,适宜林蛙养殖的森林为50%以上。在林蛙资源锐减,林蛙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大力开发林区林蛙资源,培养、扶持林蛙养殖业,对于繁荣林区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记者:林蛙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朱洪强:变态后的林蛙进入森林以昆虫为食,起到森林卫士的作用,同时它又是蛇类、鼠类、鼬类、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捕食对象,处于食物链的中段。在半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人为措施极大改善了蛙卵孵化及蝌蚪发育的条件和营养状况,使得蛙卵孵化成活率和进入山林的幼蛙数量得以极大提高,对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林蛙每年有5~6个月的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以捕食昆虫为生,可保护树木不受虫害,通过保护和培育林蛙资源,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工防治虫害的投入,也是生物防治害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林蛙取食的昆虫种类中,大多数是植食性昆虫。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1/3是取食植物的种类,它们对植物施加巨大的自然选择压力,据估计可消耗10%的植物产量。因此,昆虫数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水土保持状况,而且当这些区域的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还将促进草食兽类密度的提高。

记者:林蛙排泄物对土壤有何作用?

朱洪强:土质是否板结,地气是否畅通,肥料是否充足是提高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一个根本性保证。林蛙排泄物是一种有机肥料,对土壤结板分子具有一定的分解松固通氧作用,在雨水和光照作用下,肥料有机成分浸入土壤被植被根系吸收,是各种农副作物的一种有机无成本之肥料。利用林蛙排泄物无成本科学循环,能自然改良土壤,减少农副作物病虫害,提高农副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降低种植成本。

记者:养殖林蛙对推动农林牧业发展与改善农林牧民收入起到哪些作用?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6

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概念上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在课上讲授知识使得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达到认知与能力,过程与理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综合协调发展的效果。通俗的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在课业上有新的理解、有进一步的提高和进步。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体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点最核心的一点是观察学生如何从“无”到“有”,由量变产生质变,从不会到接受再到贯通的过程。

二、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物主要学习生物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植物的组成部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花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人类的生长发育、器官组成等。

三、农村生物课堂与城市课堂的区别及优势

根据上文提到的初中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我们不免看出,生物的学习不同于陶冶情操的语文、要求计算和理解的数学,生物的学习是在贴近自然的基础上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做出概念的学科。越是贴近自然越是便于生物的学习。农村学生家庭大多以务农为主要收入,许多家庭还兼职养殖业,甚至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还要跟随家长到田间地头参加农业活动、在茶余饭后喂养鸡鸭猪鹅。这就使得农村学生更加熟悉各种动物和植物,对于它们的形态、体貌、性状更加熟悉。这就大大有利于生物的学习。例如:当学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时同学们就会很快想到很多被子植物,玉米、小麦、水稻、豌豆等诸多农作物都是被子植物,他们常年与这些植物打交道,就能够在老师讲述完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概念后很快的将这些绿色开花植物与松柏等裸子植物区别开来。根据这些特征,教育工作者们应努力做好农村生物课堂的教学设计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生物问题,以提高学生生物成绩。

四、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举例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首先我们知道,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即水、光、温度和空气;非生物因素则包括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等。在设计该章节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同学们列举影响农作物生存的因素。我想大多数接触过农业生产的学生都会列举出水、肥料、病虫害、光照、天气状况、土壤状况等常见原因。在提问多个同学听取不同意见后再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总结。水、肥料、天气状况和土壤原因我们可以把它归类为“非生物因素”,总结为“水、光、温度”在为学生补充上空气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影响),而病虫害的发生则归结为“生物因素”这是影响农作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由于害虫对农作物有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再有同学们都知道大树下种植的农作物往往颗粒无收,这便是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大豆和根瘤菌则是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顾名思义就是有脊椎骨的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就是无脊椎骨的动物。农村孩子接触大量的动物,一说到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举例大家就会踊跃发言。猪、鸡鸭鹅、青蛙、老鼠、蛇等都属于脊椎动物;而蝗虫、蚯蚓、蟑螂、蚊子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再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举例进行归类可以得出——昆虫类基本属于无脊椎动物类,而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大多都是脊椎动物,这样不仅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还复习了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

五、农村初中生物课堂的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上问题设计全面生动、贴近学生生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理解并记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问题,达到了课堂知识从“无”到“有”,由量变产生质变,从不会到接受再到贯通的要求,切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7

关键词:林蛙;特性;立体;越冬;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林蛙的特性

1.1 繁殖特性

1.1.1 浅水产卵

中国林蛙,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春季,河流解冻后,性成熟的雌雄中国林蛙即率先解除冬眠,登陆上岸,在附近的池沼中,雌雄林蛙抱对、产卵。中国林蛙产卵通常选择水面不大水深不足1m的静水区。水深超过1.5m的中国林蛙则很少在那里产卵。水的pH值通常在6.5~7.5。

1.1.2 生殖休眠

成蛙抱对产卵之后,便到疏松的土壤或枯枝落叶层下进行15d左右的休养――生殖休眠。生殖休眠是雌雄中国林蛙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林蛙生殖休眠的生物意义在于:一方面,恢复生殖过程中的体能消耗,对雌蛙来讲,具有“产后修养”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林蛙产卵时为春初,气温较低,此时昆虫数量也较少,食物缺乏。因此,生殖休眠也是中国林蛙对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

1.1.3 变态发育

中国林蛙的幼体――蝌蚪,必须在水中才能发育,其形态结构与鱼类形似,用尾游泳,用鳃呼吸,食性杂。而变态上岸的幼蛙及育成蛙则在陆地上生活,和鱼类已经截然不同,完全用肺和皮肤呼吸,利用四肢运动、捕食。栖息环境由水栖变为水陆两栖,营陆栖生活。

1.2 变温特性

中国林蛙机体产热量少,散热面大,体表,没有任何保温结构,中国林蛙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外界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会影响中国林蛙的活动。气温低于15℃林蛙不采食;气温30℃以上时,常隐匿于倒木或枯叶层下。

1.3 摄食特性

中国林蛙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食性。蝌蚪期属杂食性动物,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动物性食物;育成蛙则属肉食性动物,捕食活体昆虫、蚯蚓等。

1.4 呼吸特性

中国林蛙蝌蚪期用鳃呼吸,变态之后利用肺进行呼吸。此外,皮肤和口腔粘膜也有辅助呼吸作用。中国林蛙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及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呼吸方式不同。

1.5 冬眠特性

东北地区四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每年的9月中下旬气温降至10℃左右,中国林蛙的体温随之降低,活动能力极弱,被迫从陆地入水冬眠,直到翌年的4月初。冬眠是中国林蛙抵抗恶劣环境的方式。冬眠期间,中国林蛙不食不动,仅靠肝脏及脂肪体中贮存的养分供应基本代谢需要,维持生命。

针对中国林蛙的特性,在人工养殖实践过程中,通常采取一些不同的林蛙越冬方式。

2 林蛙越冬的模式

2.1 自然溪流越冬

靠近自然溪流的中国林蛙人工养殖场,在林蛙越冬之前,从自然溪流上游引一支流入养殖场内,并进行人工拓宽加深为1.8m的林蛙越冬池,越冬池另一端沟通入溪流的下游。这样自然水系即可不断流经越冬池,供林蛙越冬之用。但是,具备如此条件的养殖场极少,不利于普及。

2.2 旱地地下越冬

是指在地面挖掘2.0m深的地窖,上设保温结构,将林蛙置于其中越冬的方式。此模式不宜管理,容易造成越冬失败。

2.3 室内池越冬

是在室内地面建设林蛙越冬池,在满足林蛙越冬条件的前提下,林蛙成活率较高。但是,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限制了林蛙的越冬数量。

3 林蛙冬眠的条件

3.1 气温

林蛙属于变温动物。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林蛙的活动状况差别很大。温度高于30℃以上,林蛙常常隐蔽于枯枝落叶下,很少摄食活动;气温低于15℃,林蛙活动能力降低,摄食减弱;气温低于10℃,林蛙进入冬眠,不食不动。气温变化是影响林蛙生命活动的关键因素。

3.2 水温

与气温相比,水的温度相对稳定。林蛙冬眠期间,最适温度为3~6℃;水在0℃以下结冰状态,越冬的林蛙将被冻死;水温高于10℃,林蛙相对活跃,影响林蛙越冬质量,死亡率增高。所以,在林蛙冬眠期间,维持相对恒定且适宜的水温是保障林蛙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林蛙越冬状态好,出蛰率高,成活率高,养殖效益高。否则,死亡率高。

3.3 溶氧

林蛙在冬眠期间,似乎不食不动。事实上,冬眠的林蛙也有轻微的活动,特别是在环境条件变化或人为惊扰的情况下,林蛙会游动变更栖息位置。此期的林蛙代谢活动减弱,仅维持基本需求,耗氧量较少。但是,越冬池中的溶解氧如果严重偏低,则会造成林蛙缺氧窒息死亡。因此,越冬池水的溶氧量宜高不宜低,应在4.5mg/L以上。

3.4 水流

林蛙冬眠期,在保障相应温度和溶氧的条件下,有时还是出现林蛙越冬死亡现象。研究发现,林蛙虽然进入冬眠状态,但是,其生理代谢活动却仍在进行之中,只是代谢缓慢而已,代谢废物还在不断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之所以未曾发现野生林蛙在静止的水体中越冬的,原因就是:流动的水体,可以将林蛙的代谢废物从体表带走。如果代谢废物长期残留于体表,会阻塞林蛙呼吸通道和代谢废物排出,导致越冬林蛙死亡。林蛙越冬池的水流动,才能保证林蛙的安全越冬。

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研究所通过几年的试验,探究出了提高单位面积空间林蛙越冬数量的技术措施。实践表明,采用本技术可大幅度增加林蛙越冬数量,林蛙越冬出栏状况良好。推广该技术,可以减少林蛙越冬期的占地面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促进人工林蛙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人工养殖林蛙过程中,随着养殖周期的增长和养殖数量的增大,而越冬池却无地扩建。采用传统的林蛙越冬技术,使得越冬林蛙密度过大,往往造成林蛙越冬成活率低,甚至越冬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蛙人工养殖业的发展。而“立体越冬”技术,既能充分利用林蛙越冬室的空间,大幅度增加越冬数量,又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4 林蛙立体越冬

4.1 条件要求

4.1.1 棚房

人工养殖林蛙通常是在居民生活区或近郊地带,除养殖场地外,通常有空闲的棚屋。在养殖数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利用棚、屋均可作为林蛙越冬的场所。如果有条件,可以新建房屋或保温大棚最佳。

4.1.2 电源

在养殖生产中,无论是输水、排水,还是增氧、照明等均要利用电源,电是人工养殖林蛙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配备便利的电源是林蛙越冬的必备条件。

4.1.3 水源

人工管理下的林蛙越冬,通常采用池内水域越冬方式。而林蛙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期间或渗漏或增氧都需要水的补给或增添,没有水源是无法进行人工林蛙越冬的。林蛙越冬室应配有可用的水源。

4.1.4 排污

换水排污。林蛙在冬眠期间也在不停的进行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不断地通过皮肤溢出,并滞留在水体中。此外,水中的某些金属离子氧化后会产生沉积物而污染水质。在林蛙越冬期间,都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排污,从而达到林蛙能安全越冬的目的。因此,在林蛙越冬池设置排污设施。

4.2 立体越冬构建

4.2.1 基础构建

利用原有的大棚或房屋加以改造即可。根据规划,在进门正方向预留2m宽的管理通道。沿着室内墙壁四周,在地面挖沟“C”型沟。“C”型沟距离墙基础0.5m远,“C”型沟规格:1.0m×1.5m(宽×深)。“C”型沟内侧壁和底部用砖石水泥修砌,并做好防水。“C”型沟底面铺设一圈3~6层砖窑瓦。翌日,向“C”型沟内注满水浸泡24~48h,然后将“C”型沟内的水全部排出,待林蛙冬眠之用。

4.2.2 上层构建

在管理通道两侧地面建设左右两个林蛙越冬池,两池间距2m,便于操作和管理。永久性越冬池通常用砖、水泥、沙石修建池壁池底,并做防水。池壁高1m,宽0.25m。在管理通道靠近房门一端的越冬池池壁的上部开凿流水口,流水口正对地下“C”型沟。流水口50cm×10cm(长×深)。另一池同样处理。上层两个越冬池建完,在池底均铺设30~40cm厚的河卵石。将越冬池注满水浸泡24~48h排空,供备用。

4.2.3 设备构建

人工林蛙越冬池水的流动,是以潜水泵工作为动力来源。在上层越冬池流水口的另一端,在“C”型沟内安放2个潜水泵,水泵的喷水管通到上层的越冬池。2个水泵分别为左右两侧越冬池水的流动提供推动力。在水泵工作的情况下,水就从“C”型沟水泵上层越冬池“C”型沟水泵……循环流动。为了增加水体溶氧,可以在水泵出水端安装增氧射频头设施,水经过增氧后,再进入越冬池。为了减轻人工管理难度,可在越冬池中设置监控仪,监测越冬池水的温度和溶氧。当温度或溶氧低于设定值时,监控仪报警或启动设施工作。

4.2.4 温控构建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达-37℃。林蛙冬眠是为了抵抗低温侵袭,保存生命。大棚或房屋的保温状况影响着林蛙的越冬安全。大棚外必须加设保温被增加防护,大棚内设置增温设备,如:电暖气、电暖风等,大棚内温度维持在0~10℃。如果是房屋,还可以设置暖气,火炉等增温设施。

5 立体越冬管理

5.1 水量

林蛙越冬池的水量必须根据林蛙的习性和特性进行适当的调节。林蛙越冬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越冬池水量要求少,水深10~20cm;中期,越冬池水量要求多,水深90cm左右;后期,越冬池水量逐渐减少,水深20~10cm。水量调节与气温升降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增减。基本规律是:浅深浅。

5.2 水温

人工林蛙越冬池的水温通常与气温一致,特别是在林蛙越冬前期和后期,保持室内外畅通,撤掉保温设施和停止增温。但是,越冬中期气温很低,此时必须启用保温设施,启动暖气或电力增温等设施,保持越冬室温在0~10℃,确保林蛙能安全越冬。

5.3 水流

流动的水体可以将冬眠林蛙代谢的废物从体表带走。如果代谢废物长期残留于体表,会阻塞林蛙呼吸通道和代谢废物排出,致使林蛙越冬死亡。在林蛙冬眠期间需要水体流动,人工林蛙越冬池可以启动水泵推动水体流动。

5.4 水质

东北气温低,林蛙冬眠期可长达6个月之久。人工越冬池的水质优劣也影响林蛙越冬质量。水质清澈有利于林蛙冬眠,污浊影响林蛙冬眠,通常每1个月左右把池水更换1次,以保水质优良。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篇8

夏天下完雨后,有水的道路、草地上会出现许多高山倭蛙的身影。(摄影/范毅)

在各处,如藏中南的拉萨、山南、日喀则,藏东南的林芝,藏东的昌都,藏北的当雄、那曲乃至西边的阿里,分布着不少湿地。这些湿地,有的满是随风摇曳的芦苇、香蒲,有的则只是普通的小沼泽草甸。当欣赏着这些高原湿地的美景时,倘若你稍稍留意,会发现草丛里、水岸边有一种3―4厘米长的小蛙,最小的甚至只有指甲盖大。许多时候这种蛙类只是在草丛、水边趴着不动或是慢慢地爬着,它们身手并不敏捷,就算跳起,也跳不远、跳不快。它们的背面皮肤粗糙,多为橄榄棕色,有的黄棕灰棕或棕褐色,背上还有深棕或黑褐色斑纹;而腹面皮肤光滑,为土黄色或灰白色。这种在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的不起眼的小蛙,就是高山倭蛙。

由于的环境保护较好、人为干扰相对较少,高山倭蛙目前的生活环境还比较可观。在其分布区内,几乎可以说,有水和潮湿的地方,都有高山倭蛙。对于分布区内的群众而言,高山倭蛙是他们熟悉的朋友。夏季的夜晚,院子的草地里常常有它们光顾。我在当雄进行野外调查时,还从当地老百姓院子的水井里打上来一只高山倭蛙,可谓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夏天下完雨后,道路、草地上往往出现许多高山倭蛙,老百姓还因此认为青蛙是随着雨水从天上降落到人间的动物。

作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两栖类,高山倭蛙可谓的草根动物,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动人的歌喉,但高山倭蛙平凡的草根生活中也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雌蛙争夺战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的4月底,海拔4300米的当雄草原一片萧瑟,不时仍有风雪的降临,难寻春的踪迹。在静寂的只有北风呼啸的高寒藏蒿草草甸上,虽然大部分水坑还覆盖着几厘米厚的冰,但温度已悄悄上升,高山倭蛙们渐渐苏醒,结束它们在冰下的漫长冬眠,陆续开始了一年一度繁忙而又艰辛的高原生活。

对于成年高山倭蛙而言,同大部分两栖类一样,一年里首要的事,莫过于“结婚生子”。高原气候十分恶劣,适合它们繁殖以及后代生长的季节很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日苏醒的蛙儿则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心仪的配偶,并养育出健康的后代。两栖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在配对时同性之间存在着极为激烈的竞争。高山倭蛙的种群中,雄蛙的数量要远远大于雌蛙。繁殖期里,雄蛙们一直守候在一些适宜的浅水区中,等待雌蛙的到来。一旦雌蛙出现,雄蛙们便蜂拥而上,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即便脱颖而出,成功抱上了雌蛙,雄蛙还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能力守住雌蛙。一是,若不能赢得“美人心”,雌蛙将用它强劲的后腿将背上的雄蛙踢下来并逃跑。二是,周围还有纵多虎视眈眈的雄蛙们,它们将坚持不懈地对暂时的胜利者发起挑战,从雌蛙的前、后、左、右、上、下发起无数次进攻。雌蛙背上的雄蛙有时还要同时面对着几个挑战者的进攻。在这个残酷的斗争中,有些雄蛙击退了劲敌们,成功抱对雌蛙,并产下了爱的结晶。而对于那些失败者,以及连遇到雌蛙机会都没有的雄蛙来说,只有来年继续努力了。

虽然雄性高山倭蛙中不乏争夺雌蛙的高手,但不少雄性高山倭蛙笨拙而错误的抱对方式令人哭笑不得。我们在野外发现了各式各样的抱对方式,如头部抱对、反向抱对和腹面抱对,而只有正常的腋胸式抱对(雄蛙前肢穿过雌蛙的腋下,婚垫紧贴雌蛙胸部中央的两侧)才能保证成功的受精。

这些千奇百怪的抱对现象中,有一种情况让人十分无奈。当一些雄蛙成功地、正确地抱上了“雌蛙”,等候许久,甚至数天,无奈“雌蛙”却对传宗接代这一最神圣的使命没有兴趣。而被抱的“雌蛙”们恐怕更加郁闷,因为它们并非雌蛙,而是与抱着它们的雄蛙一样的“男儿身”,情何以堪呢!所以,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雄蛙死死地抱着另一只雄蛙不放,更有多只雄蛙抢夺一只雄蛙的现象。仔细分析这要追究于,除了个体大一些、前肢第一、二指头上没有雄性所有的棕黑色婚垫,第一指基部缺乏密布的小黑刺、胸部没有一团 “八”字形棕色小刺团以外,雌性高山倭蛙并没有其他明显区别于雄蛙的特征。以至于一些较大较胖的雄蛙不小心就被糊涂而又心急的雄蛙误认为是雌蛙了。

多年的野外工作让我们不得不承认,高山倭蛙不仅对异性的识别能力很低,它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十分不足。我们有两次发现居然有雄性高山倭蛙“眼拙”抱上了异种的齿突蟾,其中的一只雄性高山倭蛙对着一只齿突蟾的尸体,坚持不懈地紧紧抱了十几天,若不是最后被我们干扰了,不知还会抱多少天呢。对于笨拙的高山倭蛙来说,而这还不是最匪夷所思的,因为还有些糊涂的雄蛙抱上了高原鳅、牦牛粪以及团状的水藻……(在高山倭蛙种群中,这些尴尬的情形并不偶见,以上各种异常的抱对大约占繁殖期内整个种群总抱对数量的10%-30%。)

高原生存记

繁殖不仅给雄蛙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对雌蛙而言一样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产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高原的恶劣条件使得高山倭蛙能从环境中获取的能量十分有限,以至于雌蛙并没有足够的能量每年都参与繁殖。在当雄,雌性高山倭蛙2年或多年才繁殖一次。即便如此,相比于许多低海拔的两栖类,雌性高山倭蛙繁殖力很低,仅能产少量的卵。但高山倭蛙的卵比较大,这可能是因为更大的卵可以发育出更强健的后代,以便更好的适应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

雌性高山倭蛙通常把它们的宝宝――包裹着卵囊的卵产在水草较多,底质为泥,水流静止的浅水处。若水较深,则将卵粘着在水草上以避免其沉入水底深处,从而保证卵能获取足够的氧气和热量。而在水中的卵能否顺利的发育成蝌蚪,则全看运气。2009年遭遇1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我们在野外发现不少高山倭蛙的卵来不及发育成蝌蚪便死。拉萨附近有一处高山倭蛙的产卵场被改造成了道路,不知晓的雌蛙却还将卵产在路面上的小水洼中……

高山倭蛙的卵经过半个月左右可完成胚胎发育,从卵囊中孵化而出,开始了自由自在的水中生活。同许多高海拔或高纬度的种类相似,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高山倭蛙的蝌蚪发育较慢。部分蝌蚪经过三个月左右可完成变态,在冬季来临前发育成蛙,但不少蝌蚪来不及在冬季来临前发育成蛙,只有以蝌蚪的形式度过冬天,等来年甚至更多个冬天以后才能发育成蛙。而具体需要多少年的时间,目前还不清楚。相对低海拔的很多种类,高山倭蛙蝌蚪的个体较大,4-5厘米大小的蝌蚪十分常见。我们在野外见到最大的蝌蚪全长7厘米,其体长(全长扣除尾巴的长度)为4厘米。由于蝌蚪头体较大、形状椭圆、颜色棕褐色,在当雄草原上做调查时,就有老百姓热情地告诉我们:“蝌蚪是羊粪变来的。”

海拔高、温度低、食物少,顺利度过胚胎和蝌蚪发育期完成变态的高山倭蛙幼体还需要2-6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参与到繁殖的队伍里。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生长,它们的体长也不过3厘米左右。依据目前的资料,变态之后的高山倭蛙雄性最多可再活10年,体长最大可至4.8厘米,雌性最多可再活11年,最大可达6厘米左右(马小艳,2009)。

虽然环境恶劣、生存不易,但高山倭蛙能够在高原上繁衍不息,并成为广布高原、数量众多的草根生物,这同当地老百姓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传统生活方式是离不开的。在从事两栖类工作以来,我多次遇到汉族朋友在得知我的工作后问我:“的青蛙好吃吗……”但当藏族老百姓知道我们要调查别嘛(蛙的藏语)时,则几乎都从先前的友好变成高度警惕,并问我们:“你们吃吗?”只有得到“不吃”的回答时,才放松提防。在多次野外工作中,虽然我们反复解释不会吃、只是看一看,仍有老百姓自发地全程监视、现场确认我们并没有抓走带走一只高山倭蛙。

在当雄,藏族朋友尼玛告诉我们,水里生活的动物(包括高山倭蛙)是龙王的子孙,倘若伤害了它们,龙王是要发怒的,将降祸于人间。

上一篇:面试口语范文 下一篇:早点回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