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地范文

时间:2023-09-21 01:38:33

饮用水源地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省政府、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以改善萩芦溪流域生态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二、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5、《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

6、《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7、《省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省环保局、农业厅)

三、整治目标

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在2014年10月20日前关闭或搬迁;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在2014年12月20日前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逾期未完成治理的必须关闭或搬迁;流域内的其他污染源在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逾期未完成治理的必须关闭或搬迁。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饮用水源地污染源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区新县镇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人大主席陈天章担任,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成员由纪检、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建设、土地、公安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水利站站长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五、整治计划

(一)动员部署和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各相关村、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有关村还要对本辖区内各类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

(二)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由镇抽调人员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污染源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对允许治理的污染源,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对关闭取缔或搬迁的污染源,要及时报送镇政府下达关闭或搬迁决定;对拒不执行关闭或搬迁的,依法启动强制执法程序,做好依法整治的有关工作。各相关单位要于每个月5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镇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验收和建章立制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各村、镇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长效管理措施,并于12月30日前向镇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六、考核督查

饮用水源地篇2

第一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必须设有警示标志,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

第二条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从事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投饵养殖、捕捞作业;

(二)使用燃油机动船;

(三)开山采石、采矿;

(四)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五)经营向水域排污的餐饮、娱乐业;

(六)施用化肥,使用高浓度、高残留农药,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七)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及敞养、放养畜禽;

(八)向水体排放污水;

(九)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体废物;

(十)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必须根除森林病虫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十一)进行毒鱼、炸鱼、电鱼及危害水生生物的活动;

(十二)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十三)其它有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第三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从事游泳、垂钓、水上运动。

第四条设立供水专管员,供水管理员要建立饮用水源地的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须迅速采取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卫生、水务等相关部门。

第五条因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已经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当事人应立即切断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并立即报告县环保部门,由环保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对事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条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七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由镇政府会同县有关部门按权限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视其情节轻重,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制度,对责任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并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饮用水源地篇3

关键词:依法保护;饮用水源地;思考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o protect drinking water sources of Yinchuan City, relates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water surrounding individual,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urrent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Yinchuan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mprovement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Yinchuan c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as pressing danger.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rinking water status and protection of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egislative framework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drinking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of the relevant measures.

Key wor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o protect drinking water sources; 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91.15]文献标识码:A

前 言:公众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无不与饮用水源地环境的安全保障程度息息相关。2011年3月我参与了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的社会调查,发现目前银川市的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堪忧,银川市饮用水源地不仅面临着水量上的危机,而且在水质上也不乐观。根据新修订的《银川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银川市城市人口要达到l20万人,最高供水量要达到78万立方米/日,依据目前的水源状况,届时将有7.2万立方米/日的缺口,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到银川市的可持续发展。银川市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35个“严重缺水”大中城市之一,银川水源地的水资源80%以上来自地下水,地表水又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然而,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中就有12家工业企业和33家规模化养殖户,有27446人农村人口居住。[][1]银川市的污水处理及再次利用能力偏低,饮用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较重,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与水源地污染三大因素同时存在,客观上增大了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困难。

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立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例如,1974年美国制定的《安全饮用水法》对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美国各州也制定了大量的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我国对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不多,对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实际经验更为缺乏,这使得饮用水源地保护立法和执法缺乏支撑。银川市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有的从原则上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加以规定,有的规定了一些具体实施措施,如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禁止污染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建立提前预警和应急制度等,在法律上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持,但由于当前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制度间分割抵触,法律空白显露,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等,这些问题与饮用水源地的稀缺性、污染的严重性和保护的迫切性相比,银川市水源地保护形势依旧严峻。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必然包括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2011年,银川市人大已经把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的制定列入工作计划。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是希望以我的学习和研究能为银川市人大水源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性提供参考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展开对依法保护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一 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的现状及其保护的意义

银川市的饮用水源地环境因水文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污染而不断遭到破坏,同时也危及到银川的可持续发展。

(一)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的基本情况

银川市座落在贺兰山以东地区,地表为第四系所覆盖,其中第四系最大厚度达2400米以上,沉积物以细砂、粉细砂为主体的第四系洪积、冲洪积和冲湖积堆积物。根据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银川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规定,银川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有8处,水源地布井区总面积为131.56平方公里,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69.5万立方米/日,现已开采利用水资源量18.3万立方米/日。[][2]

由于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规模化养殖业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薄弱,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能力不足,公众参与程度不够等原因致使饮用水源地环境日益恶化,放大了水资源短缺和水源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构成了银川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银川市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地表水体污染。对水源地影响最大的是四二干沟和第二排水沟。此外,有些建设项目直接在饮用水源地上修建,对银川市饮用水源地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工业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同时存在,严重影响银川市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加强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量已迫在眉睫。

(二)保护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的意义

依法保护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同宜居城市的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1.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有利于银川市宜居城市的建设

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关涉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居住条件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2.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有利于银川市的可持续发展

饮用水源地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保护好饮用水源安全为目的,以严厉打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为重点,切实规范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采取部门联动和行动稽查等手段,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二、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环保局、公安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卫生局、水利局、交通局、工商局、监察局、司法局、局、各镇政府领导为成员的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调度汇总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组织对典型案件的查处,对各类整治情况进行指导、督办、稽查。

为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达到预期目标,各镇政府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三、工作内容

㈠以建制镇为单位,查清辖区内饮用水源(含备用水源)分布、水源构成、水质状况。划定并上报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

㈡排查辖区内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下游3000米和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周围1000米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点源)分布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和流动源的分布以及污染程度;

㈢制定饮用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㈣制定本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长效管理措施。

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清查出的污染饮用水源的排污单位和问题进行整治;对涉及各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市监察部门督办;对影响并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企业,由各镇提出关停搬迁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四、时间及进度安排

㈠调查摸底、自查自纠阶段(2009年3月—7月)

在完成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各镇、部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定挂牌督办的重点污染企业名单;制定本辖区集中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措施;组织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演练;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立标志牌;上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规划;对不合理的服务业、养殖业规划作出调整;自查自纠方案于4月上旬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整治行动阶段性总结于8月上旬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㈡集中整治阶段(2009年8月—2010年1月)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组织力量对排查出的重点企业、重点问题全面开展整治;对影响并污染饮用水源水质的企业,要实施关停搬迁计划;对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要提出限期治理计划;对经科学论证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要及时作出宏观调整,落实相应资金并加快实施;对决定限期治理、关停、搬迁的企业及规模化养殖场以及调整后的服务业养殖业规划,要组成专门班子,落实专人,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到位。集中整治情况于2010年1月20日前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㈢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2月)

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清理整治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㈣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3月)

总结整治行动中的经验和不足,研究和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和措施,并于2010年3月底前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有关部门根据整治行动中的组织领导、整治力度、水质达标率、群众满意率等有关情况进行评比,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具体要求

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作为政府部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实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各项要求,彻底清除影响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隐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㈡突出重点,确保实效。以彻底清理整顿并严厉打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查清本辖区集中式供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情况,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并确保落实到位。

㈢部门联动,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信息通报、反馈和案件移交等制度,共同推进工作的开展。对专项行动中查出的环境违法案件,属于违章建设码头、船坞及其他水上建筑物的,由水利、交通、海事部门负责处理;属于应关停的企业,由工商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关闭、取缔事项;涉及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由监察机关负责查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对重大环境污染案件,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合处理。对一些严重破坏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可以由新闻单位予以公开曝光,以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建立专项整治行动报告制度,确保政令畅通。要确定专人负责行动信息调度和传递工作,定期上报工作简报、专项报告和阶段性总结。

对整治工作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甚至为违法排污企业包庇说情的,对瞒案不报、有案不查或干扰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干预办案的,要严肃处理;对查处不力,谎报、瞒报、漏报本地突出环境问题,引发群众上访、污染事故和纠纷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㈣广泛宣传,公众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营造人人爱护珍惜水资源、关心重视饮用水安全的社会氛围。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持“12369”环保投诉热线24小时畅通,发动群众踊跃参与,推动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

饮用水源地篇5

关键词:地面水,安全,评估模型,污染源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饮用水源地污染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1],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全世界50%儿童的死亡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区采用地表水作为人们饮用水源。然而,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被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将严重威胁饮用地表水的安全[2]。在缺水地区,地面水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被作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3]。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定量研究[4-6],指出如何确定饮用水资源中的污染物需要利用更为精确的评价方法[7]。对饮用水资源进行健康安全评价和管理是一种有效提高水资源质量的方法。本文根据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饮用水评价模型,并以石家庄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石家庄于1925年建市,1968年改为河北省省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因长期使用地下水造成水位的急剧下降,随于1995年开始启用市区西部的滹沱河上的黄壁庄水库和其上游的28 km处的岗南水库的地表水作为城市的饮用水源,目前已占供水量的50%,且逐年增加。地表水和地下水混合供水,增加了水质的风险。本次研究收集了石家庄市专门净化来源于黄壁庄和岗南水库原水的城市地表水厂1996-2006年的出水水质环境监测数据,包括水质物理、化学指标。

2. 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是通过估算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发生不良影响的概率来评价暴露于该因素下人体健康所受的影响。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危害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程度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地描述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健康危害[8]。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主要研究水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损害的评价。水中有害物质按照是否致癌分为致癌毒物质和非致癌毒物质,前者包括放射性物质、生物致癌物和化学致癌物[3]。

根据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效应,以及人类几十年来对水环境中有毒物质(包括致癌毒物质和非致癌毒物质)的大量研究结果,可建立起不同类型污染物(饮用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影响的风险评价模型。

2.1致癌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

致癌风险率对于致癌物来说,一般认为它们没有阈值的限制,即便只有微量存在,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致癌风险是以风险值来表征的,定义为长期的每日摄人剂量与致癌强度因子的乘积,它表示暴露于该种物质而导致一生中超过正常水平的致癌发病概率,即:

(1)

式中:p为致癌风险;(Dose)为一个生命周期中长期暴露的单位体重日均口服剂量;(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为致癌强度因子,其含意是终生持续暴露于某一单位浓度的化学致癌物中所能导致的超额患癌风险,其数值为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斜率的95%可信上限(以动物试验资料为依据)或者为该斜率的最大似然估计值(以人体资料为依据),一般直接可由USEPA风险信息系统(IRIS )和健康效应评价摘要表(HEAST)中查得。该模型假定肿瘤的形成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在小剂量时为直线且通过原点(即肿瘤形成的启动为无阈值效应)。另外这一模型将风险定义为个体发生癌症的概率或群体中癌症患者的比例。在大剂量时反应达到饱和,则有

(2)

当计算多种物质通过饮用水暴露途径的风险时,在分别计算出每种物质的致癌风险的基础上,通过累加计算可以得到总的风险水平,即

(3)

(4)

式中:为第种污染物经口服途径日均摄人量;为第种污染物经口服途径的致癌强度因子;n为致癌物总数。

根据USEPA数据,经由口服途径暴露的长期日摄人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5)

式中取成人每日饮水量为2.2L,成人平均体重70,则(5)式变为

(6)

代入(4)式得到

(7)

假设研究区域内居民平均寿命为70年,则年度致癌风险为

(8)

2.2非致癌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

非致癌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可按下式计算

(9)

式中:P为非致癌毒物质通过口服途径对平均个人产生的健康危害风险;为非致癌毒物质通过口服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 为非致癌毒物质通过口服途径参考剂量; 为假设为参考剂量水平所对应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即该风险水平对应于暴露剂量为参考剂量的水平,为个体终生(70年)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概率。

式(1)~(7)为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模式。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可以根据污染物浓度、成人每日饮用水量人均体重以及人均寿命等因素变化来改进评价模型。

2. 3评价参数的确定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分类系统,致癌毒物质致癌强度因子见表1。

表1 致癌物质饮水途径致癌强度因子

Tab.1 Strength factor of chemical carcinogen

致癌物质 CSF

57.9

15

41

7.3

对于非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评价,参考剂量(饮水途径)参数见表2。

表2 非致癌物质参考剂量

Tab.2 The value of model parameter

非致癌物质 Reference Dose Rfd

0.014

0.0003

- 0.037

0.14

phenol 0.10

表3石家庄市地表水水质检测数据()

项目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Cd 0.0041 0.0035 0.0047 0.0039 0.0046 0.0047 0.0043 0.0042 0.005 0.0048

0.0045 0.0047 0.0048 0.0043 0.0042 0.00434 0.00396 0.00424 0.00432 0.00426

0.0038 0.0036 0.0039 0.00369 0.00353 0.00371 0.00307 0.00354 0.00381 0.00301

0.0009 0.0012 0.0013 0.0011 0.0013 0.0012 0.0015 0.0011 0.0017 0.0018

0.009 0.01 0.011 0.0097 0.0098 0.009 0.014 0.016 0.013 0.012

0.001 0.0009 0.00097 0.00091 0.001 0.0011 0.00092 0.00092 0.00094 0.00093

0.048 0.043 0.038 0.043 0.041 0.038 0.032 0.037 0.036 0.038

Mn 0.67 0.71 0.66 0.56 0.58 0.71 0.69 0.44 0.64 0.62

酚 0.001 0.001 0.002 0.001 0.001 0.001 0.002 0.002 0.001 0.002

3结果分析

3.1致癌毒物质

表4为致癌毒物质饮水途径健康危害的年风险,由表中数据可知石家庄市地面水环境健康风险变动幅度较小。年风险值介于1.13E-4~7.84E-05。

表4致癌毒物质风险度

项目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Cd 8.03E-05 9.07E-05 8.56E-05 7.52E-05 7.52E-05 7.27E-05 7.00E-05 5.71E-05 6.23E-05 7.26E-05

1.23E-05 1.29E-05 1.31E-05 1.17E-05 1.15E-05 1.19E-05 1.08E-05 1.16E-05 1.18E-05 1.17E-05

1.04E-05 9.86E-06 1.07E-05 1.01E-05 9.67E-06 1.02E-05 8.41E-06 9.69E-06 1.04E-05 8.24E-06

2.95E-09 3.93E-09 4.26E-09 3.61E-09 4.26E-09 3.93E-09 4.92E-09 3.61E-09 5.57E-09 5.90E-09

总风险 1.03E-4 1.13E-04 1.09E-04 9.70E-05 9.64E-05 9.63E-05 8.92E-05 7.84E-05 8.45E-05 9.25E-05

对于单个致癌毒物质来说(见表4),由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排序为Cd>As>Cr>BaP。但是,所选取的致癌毒物产生的健康风险都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由Cr污染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是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的1.5倍;由BaP产生的健康风险分别是ICR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的4.5倍。

3.2 非致癌毒物质

表5为非致癌毒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表中数据可知,各污染物健康风险有较大的差异。其中酚的健康风险较低,年风险值介于4.76E-08~1.43E-10之间。

表5非致癌毒物质风险度

项目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9.18E-09 1.02E-08 1.12E-08 9.90E-09 1.00E-08 9.18E-09 1.43E-08 1.63E-08 1.33E-08 1.22E-08

4.76E-08 4.29E-08 4.62E-08 4.33E-08 4.76E-08 5.24E-08 4.38E-08 4.38E-08 4.48E-08 4.43E-08

1.85E-08 1.66E-08 1.47E-08 1.66E-08 1.58E-08 1.47E-08 1.24E-08 1.43E-08 1.39E-08 1.47E-08

Mn 6.83E-08 7.24E-08 6.73E-08 5.71E-08 5.92E-08 7.24E-08 7.04E-08 4.49E-08 6.53E-08 6.32E-08

酚 1.43E-10 1.43E-10 2.86E-10 1.43E-10 1.43E-10 1.43E-10 2.86E-10 2.86E-10 1.43E-10 2.86E-10

总风险 8.67E-08 7.90E-08 8.05E-08 7.92E-08 8.28E-08 8.35E-08 7.99E-08 8.49E-08 8.23E-08 8.17E-08

对于单个非致癌毒物质来说(见表5),由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以锰和汞为主,其中锰占非致癌毒物质所产生健康风险的51.8~37.4%;汞占非致癌毒物质所产生健康风险的30.2~35.2%。西部太行山区地质岩石中Mn 矿含量高,由于水的渗透侵蚀,Mn 溶解于水中,使每年夏季岗南水库地表水中Mn 元素偏高。

3.3风险分析

饮用水健康危害总风险为致癌毒物质和非致癌毒物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之和。由表1~5分析发现致癌毒物的含量标准低于国家标准,地表水的致癌毒物质引起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要比非致癌物所致的健康危害风险度高4~5个数量级,其中致癌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接受值5.1×10-5(即每年每千万人口中因饮用水中各类污染物而受到健康危害或死亡的人数不能超过510人)。

地表水受水库周围环境和上游环境影响较大,1996年-2005年致癌毒物质健康风险变化不规律,详见图1。地表水厂再水处理过程中应增加必要的环节,进一步除去饮用水中的致癌毒物质,降低风险度。

4结论

通过对石家庄市地表水厂出口污染物的健康危害风险度计算,结果显示,使用地表水的饮用水水质因化学致癌物所致的风险度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10x10-5 ,风险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Cd>As>Cr>BaP。该市一方面地表水厂应特别重视镉离子和砷化物的去除,另一方面应改善黄壁庄水库和岗南水库的水质,加强上游污染的治理,特别是山西境内的滹沱河两岸的炼焦厂的废水治理。因为镉离子焦油中含量较高。非致癌性污染物的风险度大小顺序为Mn>Hg>氰化物>Pb>挥发酚,尽管其风险度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增加设备去除Mn化合物,提高饮用水的水质。本研究沿用美国EPA饮用水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价方法,暴露途径仅考虑平均饮水摄入,没有考虑其他暴露途径。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UNEP), The fourth 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GEO-4).VALLETTA, Progress Press Ltd, 2007.

[2] Turgeon S, Rodriguc7 M J, Perception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Quebec City region (Canada): the influence of water quality and consumer loc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70(4): 363-373.

[3] IARC,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VOLUME 1, Lyon , IARC, 2000.

[4] EPA ,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 ,Volume 3-Part A, Washington,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1.

[5] EPA. Superfund public health evaluation manual, 540-1-86-060, Washington,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86.

[6] EPA. Supplement risk assessment Part 1. Guidance for public health risk assessment. 601/ 5289-2001, Washington,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89.

[7] Drishnan K, Paterson J, Williams D T.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nts in Canada: the applicability of mixture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7, 26: 179-187.

饮用水源地篇6

从固原出发,驾车往东南方向沿101省道行程约半小时,便进入了开城镇贺家湾一级水源地保护区。沿着保护区一条柏油小道向山里行驶,一股松柏夹杂着丁香花的芳香扑鼻而来,路两边的山坡上松柏青翠,青草绵绵,盛开的丁香花点缀其中。坐在山顶的凉亭中,凉风习习,远眺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嶂,贺家湾水库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眼前的一切,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随行的固原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贺家湾水库承担着固原市区及原州区东部、西吉县城及其东部、彭阳县北部部分乡镇约50万人的饮水,是固原山区最理想的集中式水源地之一。但是以前由于资金匮乏,监管不到位,住在周围的村民常年在山上开垦放牧,导致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地逐年萎缩,再加上人为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威胁。经过这几年政府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山绿了、水清了。现在村民们全部都搬走了,昔日的村落小院、房屋已荡然无存,管理站的基础设施和监管设备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在贺家湾水质预警监测站,我们见到了常年驻守在这里的老员工杨生俊。现年55岁的杨师傅虽然是个农民,却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生俊从2005年就来到了贺家湾水库,成了一名专职的水库管护员。来这里之前,他曾在彭阳县奈何水库做过临时工。老杨告诉记者,因为贺家湾水库地处大山沟里,四面环山,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所以之前很少有人愿意在这里长待下去。他最初来这里,也只是想着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补贴家用。刚来时,整个管理站平时就他一个人留守。

看护水源地是一件既枯燥又单调的工作,老杨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沿着水库周围巡视,防止有人或者牲畜跑进来。除此之外,他还负责每天查看水质、水位变化以及开闸放水等工作。在周围村民还没有搬迁出去之前,杨师傅经常因为阻止人和牲畜进入库区活动和村民发生争吵。后来,贺家湾库区被政府设成了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同时,当地政府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当地村民全部迁出了保护区。

成为一级饮用水源地的贺家湾水库环境有所改观了,但老杨的问题出现了——“成天就我一个人,除了一条狗陪着,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晚上一个人住在这里,还真有些害怕。”老杨笑着说,原本就偏僻的监测站,变得更加冷清了。由于缺少和人交流,老杨也渐渐变得少言寡语,经常一个人坐在水库边上发呆。

老人们常说,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有感情,老杨也不例外。一年里老杨回不了几次家,可是每次在家里住不上一两天,就急着往保护区赶。按他的话说,既然干上了这个活,那就得给人家干好。更何况我守护的是固原市和周围地区50多万人的生命之水,千万不能出任何问题。就这样,虽说是条件艰苦,但老杨在工作上没有半点懈怠。在他一个人留守的日子里,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和问题。

2009年,固原市政府投资1160万元的整治工程正式开工。上万名干部群众上山植树,营造水源涵养林4700亩,并对库区的道路、管理站等基础设施进行重建和改造。工程建成后,贺家湾库区将由水土流失区变为水源涵养林区,不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显著增强,也为改善水质、确保5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了保障。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先后投入环保资金507万元,在保护区设置了警示牌和围网等保护设施,同时建成了宁夏第一家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测站——贺家湾水源地预警监测站,并首次在西部地区水源地运用了最先进的生物检测技术,24小时不间断检测水源地水质情况,实现了宁夏水源地预警监测零的突破。如今的贺家湾已是固原市的水源地生态保护区,成为固原东部农村安全引水工程、东山坡引水工程和固西引水工程主要水源地,日均引水量8000吨左右,保障了固原市区、西吉县城、固原东部山区农村50多万人的日常饮用水。

随着政府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保护区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杨生俊的日子也跟着一天天好了起来。

2011年,贺家湾水库进行改制,改名为固原市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由于老杨这些年来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公司决定将老杨从临时工转为正式职工,不仅每月工资涨到了3000多元,和公司其他员工一样享受“三金五险”待遇。除此之外,单位又给监测站新调来了6位员工,和老杨一起承担起水源地保护区管护和监测任务。为了解决监测站员工的吃饭问题,老杨还将在彭阳老家务农的妻子安排到了监测站厨房,一有时间,老两口就一起在水库周围巡视。按照老杨的话说,“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我们一边工作,一边散心,又锻炼了身体,真是一举三得”。

饮用水源地篇7

银川市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35个“严重缺水”大中城市之一,2011年银川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银川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有8处,即:银川东郊水源地、北郊水源地、南郊水源地,南部水源地、南梁水源地、征沙水源地、永宁县水源地、灵武市水源地。上述水源地的水资源80%以上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地表补给。根据新修订的《银川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银川市城市人口要达到l20万人,最高供水量要达到78万立方米/日,依据目前的水源状况,届时水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不论是建造“宜居城市”、还是打造“宜于创业的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保障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未雨绸缪,除了寻找新的水源地,尽早采取措施保护引用水源地,建立节水型社会,是银川市政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银川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中,就有12家工业企业和33家规模化养殖户,有27446农村人口居住,对水源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四二干沟和穿越北郊、东郊、南郊三个水源地的第二排水沟,可以说工业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同时存在。另外,银川市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能力偏低,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较重。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与水源污染、水资源浪费三种因素叠加,客观上放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直接影响到银川市民饮用水的安全保证。如果说水资源短缺是客观地理环境所致,而水源地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则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因此,政府和市民都必须明确认识到,保护、治理饮用水源地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越早采取措施清除污染源、建立水源地生态体系,所需成本越少,危害后果越轻,如果拖的时间过长,将会导致巨大的治理成本,而在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方面的损害也将是无法挽回的。

治理地表污染是防止地下水污染、改善地下水水质的重要措施,为此,银川市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专家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进行论证,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多次调查、研究,先后制定了4部相关的地方性配套法规, 2008年又制定了《银川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如此密集的规范水资源保护工作,反映出银川市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然而,银川市人大代表和笔者的调研中发现,在银川市引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仍有几家工业企业存在,水源地上的养殖业、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污染,严重威胁水源的安全。《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中规定的2011年治理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二、治理饮用水源地环境不利的症结及其对策

(一)配套措施不到位,执法不利,监督走形式

西方有句谚语,“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理”,控制新生污染源就是最好的污染预防措施,也是成本最低的保护措施。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保护引用水源地环境的首要措施是坚决杜绝新生污染源的发生。《水污染防治法》针对新生污染源的防治问题,规定了五条严格的禁令,一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二是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三是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四是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五是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只要地方政府严格执行上述规定,饮用水源地上新生污染源的问题就能够得到遏制。执行上述规定的难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还处于资金积累阶段,当地政府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提高民众经济收入,治理污染的问题还缺乏积极性。

从制度层面看,配套措施不完善也是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国家通过财政支付转移,建立健全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但在实施中,国家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不足以弥补水源地治理的费用。必须要地方政府有相当的配套资金,如果地方政府资金筹措困难,治理工程必然是缓步进行。其次,《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查处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但实际上,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最大的问题是不少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追究。从职责划分层面看,饮用水源地保护涉及环保、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水务管理、农业管理、林业管理、供水管理、卫生部门等,在实践过程中,有的职权交叉,有的又无人管理,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又不管污水的回收再利用,需要罚款的时候都想伸手,需要投入的时候都讲困难。事实证明,管理部门多,则管理效果差,环保责任难以落实。

从执法层面看,我国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都规定了政府环保部门对于企业和个人违反环保行为的监督和制裁,也明确了上级环保部门对下位地区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监督,但是, 对于环保部门的不作为,却没有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现实情况是,只要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污染事件,环保部门更多的是服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被动查处。恰恰是环保部门的被动执法,降低了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效果。

从监督层面看,法律虽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然而,地下水环境的监督依赖检测技术的支持和检测信息的公开,民众在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真实的监测信息的情况下,所谓监督也必然是空谈。监督力度小,违法成本小而守法成本高是污染治理不利的主要原因。现实还存在企业、养殖场建设在先,水源地划定在后的情况,缺乏合理的补充而让企业和养殖场搬迁的阻力太大,农村环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生态农业补偿资金少,水源地企业和村民在承担环境保护义务时抵触情绪较大,增加了执法难度,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运用缺乏协调,未能实现两种手段的相互支持。

(二)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

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能否尽快协调筹措治理饮用水源地环境的专项资金,直接关系到饮用水源地治理的成败问题。根据银川市环保局的调查,银川市饮用水水源地中一级保护区内共有工业企业8家,加油站1个,地下油罐6个,农村居住人口24611人,他们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基本生存来源。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技术要求,对一级水源保护区应当实施封闭式管理,这意味着一级保护区上要拆除所有与水源无关的建筑物,迁移居民,并对土地进行植被修复,改造为水域用地、水源涵养林用地、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为此,有两个方案可以选择。

方案一:对一级饮用水源地区域实行土地征收,迁移企业和居民,按照水源涵养区的要求实行封闭管理。这是一种彻底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据统计,银川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地面积共122.77平方公里。如果考虑征收全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土地,依据银川市政府2010年颁发的“银川市征收集体土地及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的规定,综合地价最高每亩4万元,最低每亩1.7万元,平均地价为每亩3.2万元,假设水源地居民能够接受上述土地征收价格,再加上房屋、青苗、温棚、养殖场、果树等各项补偿,征地所需资金超过数十亿元。而银川市政府2011年的财政收入合计为180多亿元,节能与环境保护支出总计5亿多元,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水源地环境治理的瓶颈,对于银川市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中央的专项资金支持,到2016年银川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实现封闭管理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方案二:实施生态工程建设,改造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环境。实施这一方案,资金是逐年投入的,但投入是长期的,关键的问题是,生态建设区的标准是什么?能否达到饮用水源地涵养要求?首先是对一级保护区内的8家企业实施搬迁,33户养殖场实行无害化处理。其次是对于一级保护区内近70多平方公里的耕地,涉及2万多名农村居民的生产转型,实施以水源涵养林、湿地维护,对村民居住区实施无害化处理,使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水源地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仅此项工程,同样需要数亿元的投入。这项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受益的不仅仅是银川市民,在地下水相通的情况下,周边及地下水的下游地区都有可能是受益人群。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是一项法律就能够解决的,协调城市与饮用水源地居民和合理利益,决定着水源地环境治理工程的成败。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成立专门负责机构,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应当考虑制定“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就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申请条件和程序、资金审计等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定。同时成立有民众代表参与的“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包括水源地土地征收监督委员会,水源地生态环境评估委员会等,政府负责,民众参与,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准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建设问题

《银川市饮用水源地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银川市水源地准保护区有4家工业企业,居住农村人口2835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但是在水源地准保护区实施生态农业,由此而增加投入、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是必然的结果,在利润不能相应增加的情况下,农民肯定没有积极性。美、德等国都是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双方的矛盾,与污染赔偿机制不同的是生态补偿机制强调的是“受益人付费”的原则。笔者认为,实施生态补偿的前提是客观、准确地确定水源地农民生产转型、建立污染物处理设施等所需资金的具体数据,以及建立长期的准保护区地下水质检测制度,按照补偿标准与水质优劣相符的原则实施生态补偿,调动水源地居民的积极性。从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看,生态补偿制度是协调城市居民与水源地居民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

三、建立节水型社会与水源地环境治理并重

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对于银川市的情况而言,坚持水源地治理与建立节水型社会并重是最佳的选择,可以达到成本最小,见效最快。一个地区节约用水的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程度,二是工业企业、农业、居民的节水习惯。在污水回收再利用方面,银川市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据统计,2011年银川市的工业污水排放6千多万吨,生活污水排放近一亿吨,而银川市的污水处理厂有7家,目前只有3、4家具备中水处理能力,中水年产量为3千万吨左右,污水再利用约占污水排放量的18%。银川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新建和扩建中水处理企业,增加4倍的中水年处理能力。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居民的节水习惯的引导作用。自2004年起,银川市对居民实行的阶梯式水价征收和对企业实施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的办法,通过水价结构调整引导用水人提高节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能否再次提升超量用水的价格,需要考虑民众、企业的承受能力。另外,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民众和企业的节水意识,养成节水的习惯,逐步建成节水型社会。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市民不知道《银川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存在,更不知道该规划的内容和实施的进程,不少民众仍然抱着“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想法,不清楚银川市饮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不知道应当对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承担费用的道理。因此,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关系民众的切身利益,应当让广大银川市民参与并了解政府相关决策制定过程,与政府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对话机制,通过民众的主动的、广泛的参与,使公众节约用水的行为由被迫变为习惯。

注:银川市统计局主编,银川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第575页。

参考文献

[1]任勇.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七大问题[J],环境经济,2008(8):32-36.

饮用水源地篇8

关键词:水环境;健康风险;模式;水质评价

濮阳市属于河南省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不多,人口基数大,平均密度高,过密的人口对水环境的压力尤为突出。濮阳市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河水是目前濮阳市主要的地表饮用水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仍存在,为掌握濮阳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状况,依托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1~2],定量u价濮阳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状况,防止污染事故发生,保障公众用水安全,提高水环境质量水平,同时可供环境管理部门参考。

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主要针对水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全面评价化学有毒致癌性,将污染物分为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前者包括放射性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文章仅考虑化学致癌物;后者指非致癌物。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详见参考文献[2]。

评价参数:根据濮阳市地表水有机污染物现状及污染特点选择铅、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氟化物等6项指标进行非致癌危害风险评价,参考剂量参数见表1。

2 评价结果分析

2.1 水质评价

选取濮阳市饮用水源地2011-2015年水质常规监测数据,每月监测一次,以年均值进行评价,低于检出限的数据以1/2最低检出限参加统计处理。(如表2)

2.2 依托水环境健康风险模式评价

依托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通过计算濮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产生的个人年均化学致癌风险Rc、非致癌风险Rn及总风险值R总,结果见表3、4。

由表3得出,濮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产生的化学致癌物风险计算值大小排序为:六价铬>镉>砷,风险计算值范围为6.735E-07~3.677E-05a-1,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a-1的范围之内。非致癌物风险计算值范围为2.245E-12~5.724E-09a-1,大小排序为:氟化物>铅>氨氮>汞>氰化物>挥发酚,氟化物是主要污染物,其次是铅。

由表4得出,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高于非致癌物的年风险。以2015年为例,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3.867E-05a-1,而非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风险仅为6.117E-09a-1,非致癌物约占0.0158%。

3 结束语

濮阳市饮用水源地年总风险值范围为3.868E-05~4.003E-05a-1,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a-1的范围之内。

依托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通过对濮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年均值数据计算分析,化学致癌物年风险所占比例约为99.9842%,而非致癌物年风险约为0.0158%,可见化学致癌物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贡献源。

濮阳市目前还未开展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希望今后在水环境评价工作中逐步开展此项工作,保障公众饮水及人体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曾光明,卓利,钟政林,等.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1998,9(3):212-217.

上一篇:先生英语范文 下一篇:参观烈士陵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