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09 17:09:56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1

关键词:斡旋 斗争艺术 礼仪

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学者。撰写了不朽的国学经典著作——纪传体通史《史记》。内容既有历史反思 ,又有沟通天地人的尝试。这部辉耀千古的不朽巨著展现着无比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力。《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为《史记》的精彩片段。在“鸿门宴”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 司马迁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刘邦集团的积极斡旋,巧妙地化解了战争危机,体现出刘邦高超的御人之术和斗争艺术。项羽一步步变主动为被动,正如楚汉战争中他渐渐由强转弱,由优势转为劣势一样,这绝非偶然,乃是个人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大环境中。项羽和刘邦是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反秦的农民军将领。共同接受楚怀王领导。公元前207年,怀王派项羽等向北去援救被秦军主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向西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为关中王。项羽统帅的楚军骁勇善战,在钜鹿(今河北)之战中大显神威,摧毁了秦王朝主力军,一战成名,功成不朽。同时刘邦率兵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由于项羽部队与秦军主力大会战牵制并消灭了秦王朝的绝大部分有生力量,刘邦得以抢先攻入了秦都咸阳,项羽军队居功至伟,却延误了入关的时机。也可以说,刘邦是在项羽率领他的龙虎之师与秦酣战之时,靠着强大军事后盾的掩护先占领秦都城这兵家必争之地的。老百姓深受秦王朝暴政之苦,刘邦智囊团审时度势,体察百姓疾苦,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废除了秦苛法,下令军队不许扰民,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戴支持,民心归附。刘邦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的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占咸阳,非常恼火,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陈兵。这时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灭顶之灾,积极斡旋。本文围绕酒宴上的斗争这一核心,分析刘邦怎样巧用礼仪,在纷纭复杂的人心战斗中,逐渐化解劣势,争取人心的,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出色的交际手腕。

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教授在讲座中说过:礼仪体现在七个方面:衣食住行访谈送。从这一出彩片段着手,捡拾一片秦砖汉瓦,去尽力读懂那个风雷变色、血与火交融的时代。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鸿门宴》中刘邦对礼仪的具体运用:

一、迎来送往之际,注意广结善缘。刘邦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条件和机缘。为免除灭顶之灾,刘邦敏锐抓住项伯夜访这一契机,首先竭力争取项伯,为化解危机准备了人脉资源,分化了项羽的力量。

《鸿门宴》一文开头就渲染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预示着明日即将是场血战: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1](p979)

即将爆发的战争源于曹无伤的告密,范增告诫更加剧了项羽灭刘的决心。双方军事力量相差十分悬殊:项羽统帅与秦主力会战的胜利之师,威名远播,无论兵力还是士气,刘邦都远不是对手。因此,刘邦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命在旦夕,他却蒙在鼓中,不知就里。

项伯夜访,把这一军事机密透漏给刘邦一方,同时给这件事带来了转机。项伯要报答张良昔日活命之恩,在张良安排之下,成了刘邦的一根救命稻草。对知恩图报之人应该结交善待,刘邦知道,更关键的意义在于:项伯作为项羽叔父,既是项氏枝属,又是项羽长辈,宗族关系决定了他是项羽亲信的特殊身份,天然优势他人难以企及。他可以给项羽递话,甚或能影响项羽做决定,作用举足轻重。顺势利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价值太大了。何况眼下就需要他传达有利于刘邦的信息以平复项羽的怒气。看看司马迁描写刘邦如何刻意经营这层关系的吧: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1](p980)

这段话中,刘邦极为擅长笼络人心,以小弟侍奉兄长之礼礼遇项伯,奉卮酒为寿,敬重自不待言。约为婚姻,结成儿女亲家,扯上了亲戚关系 。更有那一大堆信誓旦旦效忠项王的好话,真假难辨,博得了项伯真心的同情与认可。在这之前,刘邦自知实力不够,也确实没有做太出格的事情:占领咸阳后,刘邦曾一度住在秦朝皇帝的宫殿,迷恋那里的声色犬马,经樊哙、张良一再劝说,才封闭宫室,退出咸阳,还军霸上。如今刚好为他迷惑对方提供了冠冕堂皇的依据。可知项伯与项羽同样缺乏知人之明,都是直肠子、一根筋。事实上,项伯未必不忠于项羽。刘邦这番既诚恳亲切又热情周到的待客礼仪,表演得不着痕迹,无论于公于私,顿时就使项伯感情重心倾倒向刘邦这边。为感情驱遣,自愿为刘邦做事。此后,不仅站在刘邦立场上说话,赞扬其大功,要求项王“善遇之”,动摇项王杀机,更处处留心保护刘邦。后文“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可见刘邦着实收服了这个实心眼的项伯。

刘邦拉拢利用项伯的手段分外高明。靠得是礼仪:也就是礼遇(面子)、敬重、亲戚关系这些。金帛之物是不能用的,那是用来收买叛徒的,反而会引起其警觉。无论就哪方面而言,这会要项伯叛变项羽是不可能的,对于重感情的项伯,只能从感情入手,麻痹他,欺骗他,让他背叛了项羽而不自知。

更为可怕的是:项羽对项伯这种大战在即却为敌方通风报信的通敌行为不仅没引起丝毫警觉,反而听之信之——“许诺”,任由其发展。暴露了他处事不假思索,缺乏深谋远虑、到处轻信人言的大缺点。此时,情势朝向有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战争有可能化解。

二、访谈之中,应酬虚与委蛇。刘邦亲往鸿门谢罪,凭借其圆熟老练的处事技巧巧于遮饰,混淆视听。措辞谦逊婉转,哄骗年轻直率的项羽上当,抛除了疑忌。

我们看《史记》中怎样记载刘邦谢罪的: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p980)

论文联盟网

一句“戮力而攻秦,”就轻轻摆脱当前两军对阵,杀气腾腾,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将敌我关系定位成同一战壕里并肩战斗的兄弟和战友。“有小人之言”为婉转之词,混淆了视听。你项羽要听信小人,对兄弟动手吗,那就是不仁不义不智。多么世故圆滑。“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表现得相当谦和,我不行,先入咸阳那是侥幸,(守候着等待您的来临是其潜台词,项伯已经替他说了,而且出自项伯的口比刘邦说更让项王相信。)又见到您真是亲切。刘邦的措辞自然得体,说得谦逊平和,甚至有些朴拙,没有丝毫的野心和张扬之态,又有项伯预先所做工作为铺垫,一下子打消了项羽的戒心。这样的谢罪后,项羽即释怀,还坦诚解释准备攻击刘邦的原因是曹无伤,留沛公与饮, 项羽是自信且坦荡的。

这说明刘邦经验老到,分寸把握极佳,尽管是逢场作戏,却易于为人接受。显示了他虚伪诡诈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是何等的轻信寡谋,胸无城府。我们不能不感叹他实在是太天真直率了,老奸巨猾的刘邦三言两语,就使他轻易忘记了亚父的告诫。昨日还怒目金刚,今天又认敌为友了,连一丝疑惑都没有。对斗争形势认识不清,处事头脑不明智。在事情还没弄清楚的情况下,轻率直言出卖了曹无伤,只是为了洗清自己。如此沽名钓誉、任性妄为,试想今后还有谁敢再为他做内线?战争中缺乏信息,用人却不加以保护,这样的领导人是不合格的。

项羽当时无敌于天下,自筹打仗谁也不是对手,未免轻敌自大,盟主地位既定,还要博取个宽容仁厚的美名。因而只要人家表示归顺降服了就罢手,不作深究。他忽略了那些惯用两面三刀伎俩的人。这也正是后文中樊哙一番言之凿凿的慷慨陈词,听似义正词严,却正中其软肋的原因,竟至其无言以对。项羽的爽直、疏于防范是致命的弱点,他本占尽先机,最终却被蚕食殆尽,源于低估了别人的心机与能量:群雄并起,都怀着万丈雄心逐鹿中原,谁又甘居人后。今日已然貌合神离,来日问鼎中原,帝位定于一尊,注定要一争高下的。那将是殊死搏斗。一言以蔽之:今日缺乏铁腕,来日殒命也不稀奇。也不想想,项伯是怎么和刘邦走近的呢?

三、鸿门宴酒席上:巧用座次礼仪,自觉地低调给自己定位以示安心臣服,从而完全打动了项王。项羽纵虎归山,刘邦得以逃归汉营。

《鸿门宴》载其酒席座次如下: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1](p98)

北:〔亚父者,范增也。南向坐〕

|

〔项王、项伯东向坐〕西:——|—— 东:〔张良西向侍〕

|

南:〔沛公北向坐〕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先生《说鸿门宴的坐次》一文认为:鸿门宴的坐次“是太史公描写鸿门宴中极精彩而又极重要的一幕……太史公详述当时坐次决非泛泛之笔,其中隐藏了一项关系甚为重大的消息” [2],进而指出:鸿门宴中刘邦是客人,并且曾经与项羽在楚怀王面前“约为兄弟”,交际之礼中宾东向而主人西向。如果项羽尊重他,就应按宾主之礼让他东向坐(即坐在西面),自己西向做(即坐在东面),因为东向是尊位。如今项羽自己坐尊位,说明他即便没有以君王自居,却也根本没把刘邦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实际上项羽是把他看成自己的部属,其傲慢自负显露无疑。太史公特地交待的坐次尊卑依次是东向(项羽)、南向(范增)、北向(刘邦)、西向(张良),西向最卑。刘邦退为“三等”北向坐,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杨树达撰《秦汉坐次尊卑考》,说“此楚君臣自居尊坐,故以卑坐坐沛公也”。

坐次中,沛公的“北向坐”最值得注意。皇帝是坐北朝南的。刘邦坐在了臣子的位置上。这个位置不会是项羽刻意安排的,贵族出身的项羽不会缺乏修养到这个地步。项羽给他留下了西面的位置。而西向坐尚是“等礼相亢”的朋友地位。刘邦没有接受这个安排。在此正式场合,刘邦采用了君臣之礼,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这种态度做给谁看呢?显然是刻意对项羽表示归属臣服。张良虽据西向之位,但史文明说他是“侍”,“卑者在尊者之侧曰侍”。以刘邦的隐忍和张良的智谋,针对项羽的坦率和自负而言,这是祛其疑而息其怒的最巧妙的一招棋。抬眼一望,嗬,跑那儿去了,倒识趣。西楚霸王项羽是个英雄,英雄是不会不屑于也无须与俯首称臣之人争斗的,至此,项羽极为受用,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再无心多虑。《史记》紧接著便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上文叙坐次的排列便恰恰是这句话的最确切的解说。范增万万料不到他的杀人计划竟被对方如此不落痕迹的化解了。刘邦深谙“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面对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以及他统领的四十万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大军,他还能做什么呢?只能低声下气。自觉地低调定位自己,表达作为下属的恭敬与随顺以奉迎项王,都是深藏不露的韬光养晦之术,是外交手腕。忍耐是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等到具备了堪与项羽相抗衡的实力后再出头也不迟。

结语

在与项羽的周旋中,刘邦富于机变,通过调动项伯说情、亲往谢罪、宴席之上隐忍迎合这三步对礼仪的巧妙运用,一步步走来,终于达到了化险为夷的目的。躲过了杀身之祸,保全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后战场上,刘邦始终是项羽真正的对手,可他却再也没机会捉住刘邦了,身死国破的结局,也因刘邦。

由此可以看出,在心计的较量中,项羽远不是刘邦的对手。一个是广置羽翼培蓄力量,连对手的叔父都为其所用,项伯实际是项羽集团的内奸;一个是出卖内线,自毁长城,曹无伤白白丧命;一个是善于掩饰、心机深沉;一个是冲口而出、头脑简单;一个能够以屈求伸,图谋来日方长;一个是沽名钓誉,思想马放南山。刘邦用心经营天下,而项羽以力争夺天下。项羽以他的年轻爽直、粗疏大意与老谋深算、谨慎、周密的刘邦争夺天下,败固宜然!

笔者以为,除了韬略外,两枭雄的不同结局还源于招揽、容纳、使用贤才的水平和胸怀大不相同:刘邦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广纳人才。汉初三杰当中,无一人为其亲戚宗族。韩信、陈平这样的精英是因为项羽不能重用转投过来的,更有反水之人黥布等,他们昔日曾是战场上的仇敌。刘邦用人所长,不计其它。即使对切齿痛恨之人也不埋没其功,平定天下后就曾首先封雍齿为什方侯。身边聚集着萧何、张良等在内的智囊团。量才而用,从善如流,功过分明,赏罚有度。与此相反,项羽是任人唯亲,所用皆亲族、妻族(韩信语)身边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刘邦语),一言不合,一人不用。又吝于赏赐(韩信语)可见气量狭小。有妇人之仁而无王者风范。刘邦是兼听而明,郦食其曾给他出个立六国之后的馊主意,被张良否定了。项羽却是兼听而昏,软棉花耳朵常被别人看似有理的话灌了迷魂汤。项伯的劝阻,刘邦的软语,樊哙的所谓义正词严,可谓是声声入耳,唯独没有采纳范增的正确建议。以至于范增叹息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p981)

项羽失败与刘邦成功正如

楚汉战争中时势的转变演化一样,这里没有幸致,绝非出自偶然。乃是个人政治天分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

[2]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2

首先,项伯夜奔张良,为刘邦带来了重大军事机密,让刘邦有喘息之机。项伯私见张良,虽然本意是报张良救命之恩,不想却泄露了项羽要攻打刘邦一事,项氏君臣因此得以紧急谋划,在剑拔弩张之前,想出了前去谢罪的缓兵之计。假若项伯不来,凭项羽的神勇和40万的强大兵力,要灭刘邦10万人马,可谓瓮中捉鳖矣。

其次,项伯允诺刘邦,回去劝说项羽,为刘邦前赴鸿门宴垫好了铺路石。项伯之来,可谓带来了生机;项伯允诺刘邦,可谓事情成功了一半。不管怎么说,项氏集团内有人肯帮忙,那是好事,何况还是项羽的叔父!虽然项羽在营中至高无上,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家族中的宗法等级关系,他不能不顾;再者,项伯昔日为楚左令尹,是仅次于令尹的国家军政长官,今日虽官位不在,但身份还在,项羽是不能不买账的。因此,项伯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名为劝说,实为正告,项羽不可不听。况且,项伯劝说有理有据,正中了项羽沽名钓誉的要害。因此,鸿门宴会前,项羽就打消了取刘邦性命的念头。假若没有项伯从中铺路搭桥,刘邦焉敢送肉上砧板?

再者,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舞,意在沛公”,千钧一发之际,“项伯翼蔽沛公”,救刘邦于剑下。虽然项羽已无意此时杀刘邦,但他的首席谋士范增却是看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不除掉刘邦这个逐鹿中原的心腹大患,项羽将难以称霸天下。所以,鸿门宴上,他三次举i,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可谓杀机深重,心急如焚。奈何项羽不予回应。但范增仍不放弃,急招项庄舞剑。此时此刻,刘邦命系一发,如无救援,则人头落地。项伯见此危情,立即离座,拔剑起舞,以身翼蔽刘邦,终救刘邦于剑下。

可以说,鸿门宴会,项伯既是穿针引线之人,又是护人过河之人,刘邦剑下逃生,项伯功不可没。试想,历史的这个环节,缺少这个人物,所有的一切,恐怕都得改写。

追究起来,项伯之所以这样做,决非背叛项羽,投靠刘邦。其一,还是为项氏集团着想。当年怀王与诸将有约,谁先破秦入咸阳谁称王;如今刘邦先入为主,理所当然;项羽不服,要杀刘邦,就是背信弃约,哪怕他是三军统帅,言而无信,同样威信大失,人心大失!项伯认为刘邦既已声明“不敢倍德”,又主动道歉,就不该杀他,否则,就会陷于不义之地,这对项羽将来称霸天下极为不利,故阻止项羽杀刘邦。项伯的这番见解,虽然缺乏远见,未免幼稚,但初衷是好的。在刘项以后的争战中,项羽曾以“烹太公”要挟刘邦,项伯同样阻止说:“天下事还没有定数,况且争天下的人不顾家室,即使杀了他,也无济于事,只会添乱罢了(《史记・项羽本记》)。”可见项伯处处为项氏集团着想,决非向着刘邦。其二,是性格使然。项伯为人厚道重义,夜奔张良可见一斑。如果说刘项二人引兵攻秦时是朋友,那么鸿门宴之前,刘项已是变友为敌,势不两立。项伯张良也应是各为其主,泾渭分明,这点项伯自然清楚。但项伯依然夜奔张良,就是看重张良当年在下邳的救命之恩。只不过项伯的这种重义之心,被刘氏集团利用罢了。

不过,从结局来看,鸿门宴会,项伯挺身而出,救刘邦于剑下,虽是有碍于项羽称霸天下的蠢事,却为日后捡条性命种下了善果。刘邦夺天下后,项氏集团之人基本杀光,唯独留下项伯,“赐予刘姓,封为射阳侯”(《史记・汉高祖本记》),也算是刘邦知恩图报了。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3

权势者热爱刘邦

楚汉这段历史的时间并不长,从刘邦的大将韩信暗渡陈仓到项羽兵败乌江,天下一统,其实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公元前206-前202),即使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算起,也不过八年,比较后来的乱世,三国61年,东晋南北朝274年,五代十国54年,楚汉在一代人之内就迅速结束了战争,但这又是一个人才鼎盛的时代,刘邦、项羽、韩信、萧何、张良、陈平、彭越、英布、樊哙……看看这些人留下的成语:破釜沉舟,鸿门宴,背水一战,约法三章,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孺子可教,胯下之辱,多多益善……

这些成语大多可归功于司马迁,这个文笔极好的史官创造了这些成语,描绘了一幅历史的星空闪耀时的瑰丽画面。后世有人说,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意思是天才战胜丝是理所当然的,看天才和天才对决才带劲。说这话的人叫毛宗岗,《三国演义》在他手里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而楚汉大概是继三国之后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段历史演义,明朝末年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在他的《喻世明言》里编了一段故事,说三国英雄其实都是楚汉英雄转世投胎而来,刘邦投胎成了他的后世子孙汉献帝刘协,被他斩杀于长乐宫的韩信成了曹操,反过来篡了汉朝江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则化身为武圣关公,其余人也一一对照。

这个讲究因果报应的故事也透露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普通老百姓都同情韩信,讨厌刘邦,至于项羽的力量则崇拜得不得了,这完全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项羽充满同情和暴力美学的描写,所以民间对刘项的评价是定了性的,刘邦是流氓皇帝,项羽是悲剧英雄,元朝的剧作家睢景臣就在他的戏里对刘邦百般嘲讽。然而知识分子的态度就很矛盾。李清照是项羽的粉丝,梁启超则是刘邦的粉丝,明朝的大思想家李贽说:“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但他同时也夸项羽:“自是千古英雄。”而魏晋名士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却同时黑了刘项两人。

越接近权力的人,对刘邦的评价就越高,胡适说刘邦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后赵石勒扫荡中原,说他要是穿越回古代,没几个人可以跟他掰手腕,只甘愿在刘邦面前称臣。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因为崇拜刘邦,把国姓耶律都翻译汉文为“刘”。朱元璋更是刘邦的脑残粉,连杀人都比照着来。而在得胜之际也不忘揶揄项羽两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怎么看楚汉,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仁者见仁 淫者见淫

比万花筒还要精彩

抛开楚汉故事的政治属性,楚汉就能被演绎成完全不同的故事。

举人――恶搞的开始

最早的恶搞是无意的,它始于清末的一次科举考试。当时西学东渐,外国名人也逐渐为中国人所知,尤其是19世纪风云人物,于是有个考官出了个题目《项羽拿破仑论》,本意大概是拿破仑第一次被流放后仍不抛弃不放弃最后东山再起,而项羽却死也不肯过江东。可有位考生实在不知拿破仑是何方神圣,冥思苦想半日,终于提笔破题:夫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岂能一破轮不能拿乎?

官员――权术和红颜知已

中国的历史小说往往演化为权术大全,如何铲除异己、如何合纵连横、如何口是心非等等。楚汉不缺张良的奇谋和陈平的腹黑。但你也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莎士比亚式的爱情,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项羽坑杀降兵,残暴极了,但他与虞姬的爱却纯净而唯美,至于刘邦与吕雉则是权谋的结合。

公司人――成功学教程

楚汉故事也可以被解读为现代的成功学教材。刘邦为什么胜了,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Team。韩信是心思活跃但能力极强的实干者,樊哙纪信是忠诚但能力稍逊的执行者,张良陈平都是市场营销奇才,彭越英布是商业间谍,萧何则是这个团队的黏合剂。项羽既当CEO又兼任CFO、COO,一个人单干,最后成了孤家寡人,西楚公司淘汰出局。

腐女――到处都是美男子

而在腐女们的眼里,楚汉又实在是一个太美好的世界。萧何在沛县官做得比刘邦大,却支持刘邦做老大,原因是自己不足以当领袖,可刘邦的领袖才能表现在哪里呢?你说他有义气吧,刺伤夏侯婴后独自开溜,让夏侯婴一个人顶住严刑拷打;你说他不计前嫌吧,那是对雍齿的,对丁公他就搞了双重标准。萧何和吕后,如果萧何是出于失去旧爱,吕后是出于长期独守空房,那这就完全说得通了。其实刘邦手底下的人都很有嫌疑,韩信以前是项羽的仪仗队,仪仗队的长相能差么?陈平也是魁梧英俊,四里八乡闻名的美男子,张良就更夸张了――“状貌如妇人好女”,长得像美女,你说,为什么偏偏刘邦手下都是这类人?

老外――基情四射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4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外,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过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鸿门宴上的座次排列也很有深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座次,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项羽自坐东向,是其自尊自大的表现;范增虽是谋士,却号称亚父,因此南向,司马迁偏偏在这里加上对“亚父”一词的注解,也有说明他何以南向坐的意思;刘邦北向,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张良的地位更低,当然只能西向,而且要加一“侍”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位置:一个是范增,一个是项伯。范增号称亚父,论理应居首位,但军中以项羽为尊,虽不能在项羽之上,但也不该在项伯之下。这个座次不仅表现了项羽不重谋略,而且隐约表露出他的意图:不打算杀刘邦。因为项伯主张善待刘邦,范增主张杀刘邦,项羽和项伯坐在一起自然表明了他的态度。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但“项王默然不应”。项羽此时的心情就值得推敲:他若想杀刘邦,就可以马上动手,但他若下了决心不杀刘邦,那么他也可以暗示范增,用不着范增一而再、再而三使眼色、举玉,而暴露了他们的密谋。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消除了杀刘邦的决心。

对于项羽的心思,刘邦是看得很透彻的,他一旦觉察到项羽已经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就立即逃走。这也是刘邦在项庄舞剑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逃走的原因(那时项羽对他还心存杀机)。现在项羽虽不会杀他,但范增还会动手,而此行目的既已达到,他立即逃走。刘邦逃走后,张良承担了辞谢的重任,张良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只说了一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句话把责任全推到项羽身上,言外之意是鸿门宴上的使眼色、举玉、项庄舞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项羽此时也觉得自己冤枉了刘邦,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已原谅了刘邦。但范增却不好骗,他一怒之下不仅击碎了刘邦送给他的玉斗,还说了一句很不明智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话明说项庄,实骂项羽,在项羽这样自高自大的人听来是很不顺耳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并最终被刘邦所利用,成功地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鸿门宴》一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含蓄特点,虽没有一字写人物内心的想法,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却能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鲜明地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细心揣摩,是很难看出来的,我们在欣赏或教学中应当重视这一点。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5

大风歌

—鸿门宴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 的 猛 士 兮 守 四 方

这是刘邦完成从布衣到天子巨大转变后衣锦还乡时做的一首歌,这首歌反应了刘邦当时获得成功以后的满足感以及他内心悲壮及感慨。而“鸿门宴”是成就他光辉人生的关键一役,虽然不见千军万马,刀光剑影,可当时的斗智斗勇,风生水起的凶险情节却堪比一场恶战。

一 、鸿门宴的背景

1、历史背景:秦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起义。秦朝的灭亡已成历史的必然。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战死,项羽、刘邦在《怀王之约》的协议之下分别从南北进攻关中,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覆灭秦朝的大业。

2、当时的背景

当时项梁战死,项羽年少不得志,故立一个放牛娃为楚怀王。而怀王熊心一直在有意削弱项羽的实力,故有意提携刘邦使其能与之抗衡。所以《怀王之约》的两条战线给项羽啃的是硬骨头,给刘邦留的是相对的捷径。而《怀王之约》又提出谁先入关中者王之,也就说当关中王。结果不出人意料刘邦先入关中。众所周知是“巨鹿之战”打败了秦军主力军,“破斧沉舟”这个成语足以反映出当时对抗双方实力的悬殊和战争的艰难程度。所以说项羽是能打硬仗的主。

当然最终以项羽战胜告终。这样作为项羽心中极为不服,自己出了最大的力气却让刘邦这老小子抢了头功,捡了便宜,更可恨的是刘邦居然派重兵把守派函谷关,想独吞战果,拒项羽于关外,封了粮仓,登记了户口簿,(当时是为了方便收赋税)。此时项羽的怒气和冤气可想而知,当时天下诸侯对项羽敬而远之,唯独刘邦胆敢如此对待他,对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心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因此项羽决定要发动一场针对刘邦集团覆灭之战,以泄心中之愤,所以才有后面的“鸿门宴”。

二、鸿门宴的前奏

1、获取到战争的信息: 当时的情形是项羽屯兵40万驻军新丰鸿门,刘邦总兵力10屯于霸上。“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第二天一早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饭后给我把刘邦的军队灭掉,项羽说的。可见当时对峙双方力量悬殊,项羽心切,形势对刘邦极为不利。那么刘邦是怎么化解了这场危机的呢?这个首先要感谢那个在鸿门宴上为刘邦挡剑的项伯,他是为了报张良早年的救命之恩,夜见张良把项羽第二天要攻打刘邦的军事秘密透露给张良,好让恩人明哲保身。项伯救张良是以恩报恩,出自一个“义”字。而张良是刘邦的首席谋士,又是刘邦的老师。于是他也用一个“义”字说服项伯把这个消息又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这个噩耗可以说是大惊失色,束手无策,他心里很明白这场战争对他意味着什么。但是刘邦有他的优点,他善于在关键时候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而且对谋士的意见极具鉴别力,反应能力相当快,一点就通。所以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刘邦又相当大气,什么东西都愿意跟属下分享,你看人家刘邦手下多少俊才可用,而项羽呢就一个范增最后还是被离间了。

2、化解危机

刘邦连连向张良问了两声:“为之奈何”,怎么:请记住我站域名办?我看邦是真急了。张良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带有责怪的语气说刘邦,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叫利令智昏。你犯的错误就是不该在自己军事实力还远不及项羽情况下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这样一但项羽有所察觉你将面临灭顶之灾.事实证明他的种种举动被范增看得一清二楚,也正是范增在鸿门宴上要决心杀掉这个头号就劲敌。到底是谁让你派兵把守函谷关的?刘邦说是有个无知小子给我出的这馊主意,你看刘邦是真能放心身子接受批评。当然张良也给他说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刘邦的拿手好戏,利用、哄骗这个政治上糊涂,为人秉直的老项伯,你说他不糊涂他怎么能把那么重要的军事机密都透露给被打击的一方呢,你说他不秉直他怎么会冒死救张良呢?还有就是项伯应该是项羽集团的核心领导层。不然他怎么知道这么高级的秘密,也只有通过他才能说通项羽相信刘邦不敢背叛他以解燃眉之急。刘邦一听当时心里就有了底,并反问了张良一句:“君安于项伯有故”?你和项伯之间有什么老交情?张良如实回答他才放心,说明刘邦老道和政治上的高度警惕性。再问张良和项伯谁大,张良说项伯大,叫他进来,我要以兄长的规格理见他。斟上美酒佳肴,好不热情,并且与项伯许下儿女亲家,这也成为项伯后来要救他的主要原因。这个可不是张良教他的,当然他们最后也没有成为亲家,刘邦当皇帝后我估计项伯也没敢再提这岔,项伯当然不知道他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一会儿就找不着北啦。时机成熟刘邦马上开始胡弄项伯:“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与非常也。日夜盼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这段话的意思是第一我刘邦入关之后丝毫不敢贪占任何东西,登记了官民户籍,封存了所有的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第二我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盗贼随便出入,应付突发事故,我日日夜夜盼望将军的到来,那来的反叛呢?第三希望你把我的意思详细转告给项王,说我实在不敢背叛他。 刘邦这番话可说得轻巧,纯粹就是是非颠倒,尤其是把他派兵驻守函谷关说成是防止盗贼出入,维护治安,你说好笑不好笑?他明明就是用来抵抗项羽的。这世界为什么有这多说谎话的,那是因为有人相信谎言。你看这个项伯当时就被这个谎言打动啦。许诺:你明天一早亲自来跟项王作个解释(旦日不可不搔自来谢项王)。这里的“谢”是作个解释的意思。 项伯连夜回去找到项王,就这个事情跟项羽作了详细的解释工作,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今有大功者击之,不义也”。项羽也完全相信了项伯的话,取消了第二天的军事打击计划。你看就这么一件天大的事情,就这样被刘邦圆满化解。不得不说刘邦这个幸运儿真是遇上了一群政治低能儿,一伙义气用事是江湖好汉,难怪不赢都不行。刘邦巧妙的将一场军事斗争转换成“鸿门宴”上的政治斗争,这是刘邦集团的大幸,却是项羽集团的不幸,因为他错失了灭掉自己最大的政敌的最佳机会。第二天沛公不要亲自到鸿门要跟项王作个解释吗,且看他们在“鸿门宴”上是如何做文章的,刘邦还能躲过这一劫吗?

三、鸿门脱险

1、鸿门说辞 :第二天刘邦带了张良及随从到鸿门面见项羽。他首先就是跟项羽低声下气的解释了一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说辞”。你看他这样巧妙的说道:“臣与将军缪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小人之言,令臣与将军有隙”。什么意思呢?我与将军共同攻打秦国,将军从河北打,我从河南打,打着打着我一不小心先打入关中,灭了秦国,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今天又在这里见到了将军您,您还不知道吧,现如今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你我之间有误会,想破坏我们的和气。这第一层意思套近乎,那就是我们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一起讨伐秦国,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这样势必拉近他们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这样势必使项羽放松警惕性,依然活在回忆里。不去考虑如今秦已覆灭,天下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刘邦悄然已成为纷争天下的头号对手。这也是项羽在楚汉战争前期一直没有看清的一个事实,当然这也是刘邦想及力隐藏的。结果导致恶性循环,不然哪有刘邦的后来啊。第二层意思就是就是淡化自己的政治意图,极力逢迎项羽。你看他居然把他入关破秦是一不小心打进去的,战争其是儿戏。我还不是小看他,如果不是张良等智囊干将就凭他当初想越过陈留直取咸阳,我看还指不定什么后果呢。他就是想掩盖自己的功劳,夸大项羽的作用,满足他强烈的虚荣心,隐瞒他想做关中王进而一统天下的政治意图。第三有意把政治冲突的必然说成偶然,谁都知道接下了跟项羽争天下的就是他刘邦,可刘邦硬把这说成是哪个小人离间了咱哥俩,一下子就把责任推干净谁信啦,那要看是说给谁听。我都不知道我要是项羽会不会相信。有时候历史是很奇妙的,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足以改变历史。反正我们的项王是完全相信啦,不仅相信啦,还后悔内疚的不行。觉得自己错怪了自己的战友,对不起他,再加上刘邦是长者,这里的长者是不仅是比自己年长的,还要比 自己威望高的。他混不好意思,连忙供出了自己在刘邦眼皮底下已成为卧底的曹无伤为自己开脱,推卸责任。“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之如此”,这都是你那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对付你呢。你看你这样伤害了自己的长者,怎么办呢,得表示一下吧,像今天这样请吃个饭,道个谦吧,这就是’鸿门宴"的由来。他本身是一场谢罪的饭。我估计刘邦也推辞了,我们知道项羽粗放,加上心理愧疚,没推掉而已。那我们就拭目以待‘鸿门宴“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局势,刘邦又是怎么应付的呢

2、真假宴会

大家都知道“鸿门宴”那是酒无酒好酒,饭无好饭,处处杀机,步步为营。当时扑宴的有东道主项羽,项羽面向东而坐,堂下分别有刘邦、张良、范增、项伯。古时候官方办招待一人一桌菜,而且没有凳子,是席地而坐,其实是跪坐在自己的小腿上。这样也确实够辛苦的,难怪刘邦坐不住要跑啊。大伙刚开始也是谈笑风生,好吃好喝着。不一会范增就拿出那个诀边使眼色边暗示项羽,快下决心把刘邦做了,你看多好的机会啊。什么是诀呢,就是古时候的玉,中间有个缺口的那种。我们前面就交代过,项羽政治低能,不代表项羽集团就没有高手啦,范增对刘邦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就知道他是有帝王之术的人,迟早要跟他羽儿抢饭碗的,必除之而后快。恰好赶上这么好的机会还不行动等待何时呢。而他的羽儿呢却视而不见,诀什么诀啊,我这心里正愧疚着呢。老爷子子一看这样不行,又生一计,反正今天是怎么着也要把刘邦给交代啦。于是又私下招来一名武士项庄,估计项庄不仅武艺了得,也是项氏的心腹,能办事的那种。项庄就向项羽请示:“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乐,请以剑”。军中没什么娱乐活动,请让我舞剑助兴。项羽允许。“而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这是范增刚安排好,就是借个机会杀了刘邦。说来也怪,这一向糊涂的项伯这会一下子明白过来啦,你这不明摆着要刺杀我老亲家吗,不行。可见刘邦有先见之明,包括他死后的事情他都预见到了,这就是刘邦的神奇,也是后来成为传奇的皇帝原因。之前的以礼相待,许下的儿女亲家发挥作用啦,你看“伯亦舞剑,常以身翼弊沛公,庄不得击”。你说要是这会亲家不挺身而出,那刘邦不就这样结束啦,张良也不会武功啊,别人又不知道,你看这就是历史,有时候你不感汉都不行。事情发展到这里可谓是水深火热,危机重重啦。此时的刘邦就像热锅的上的蚂蚁,真是坐立不安,恨不得长对翅膀飞走。虽然躲过这两劫,可是你毕竟在人家的地盘,指不定又出个什么要命的招。范增也是心急如麻,举诀项羽不能理解,暗杀又成不了功,你说此时不杀更待何时。张良观若洞火,只是无计可施。项庄是杀手,项伯是保镖,刘邦是靶子。大家都围绕着刘邦的生死大做文章,大动干戈,唯独我们的项将军喝酒聊天看演出,无所事事,他完全没有察觉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要知道的话他那能让项庄舞剑啊,那不是要杀了他道歉对象嘛。他要明白的话,那要范增举诀、项庄舞剑呢。他一刀把他劈了不就得了,所以说这“鸿门宴”就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喝的一场酒。当然还有后面的樊哙,樊哙是知道有人要杀刘邦,我想他并不知道真正要杀他的其实不是项羽。但是情况紧急,我估计张良也没有跟樊哙讲清楚。我总以为读历史一定要有自己独到见解,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当时境况。所以我认为是五个半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喝的一场酒,而樊哙对宴会的总体形势是一知半解的,毕竟他后来入场的,但是也是关键时候入场的。我们且看樊哙的入场会给宴会带来什么样的转机,又能给刘邦多大的帮助呢?

3、虎口逃生

张良一看形势不对,再往下走主公有可能性命不保,赶紧出去把刘邦的士卫樊哙叫进来。这个樊哙是谁呢?刘邦的连襟,也就是吕后妹妹吕嬃的丈夫,卖狗肉出身,是自己人,也是一届武夫。樊哙一闯进来,整个宴会的注意力都转移啦,都集中在樊哙的身上,剑也舞不下去啦,这为刘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时候的项羽倒是警觉起来啦,握剑起身,怒吼道:“来者何人”?张良连忙解释是沛公的士卫,项羽一听放松了警惕,一看也是赳赳武夫,项羽心生喜欢,立马赏了樊哙一整个猪腿。樊哙把肉放在盾牌上,用剑削着肉一大块一大块的吃,场面很是雄壮。这时项羽又问了壮士能饮乎?问他喝点么?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喝酒啊,喝。喝完一碗,项羽又问:“壮士能复饮乎”?你还能喝吗、樊哙接着喝,借着酒劲樊哙发话啦:“天下苦秦久已,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判之。今有大功着杀之,此亡秦之续,窃为大王所不取”。真是有理有据,振振有词,又出自一介武夫之口,能不让人动容吗?你看他的意思是,天下人受尽秦国的苦楚,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麻,受过大刑的人数不尽数,弄得民不聊生,因此大家都起来反抗他。如果像秦王一样滥杀无辜,那就是想重蹈他的覆辙,大王你可不能这样做啊”。项王一听真是语重心长,虽然是为刘邦说话,却不出自刘邦自己的嘴,这样更具杀伤力。还是那句话今有大功者杀之不义也,这个古人就是被这个“义”把自己的行动给禁锢啦,做什么事就得先考虑过的了“义”这一关没有,但也有好多人拿这个“义”子做文章。这样的话现在的气氛得到了充分的缓和,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的接受了樊哙的慷慨陈词。刘邦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如厕,上个厕所总行吧。所以说樊哙闯帐的效果在“闯”不在“劝”上,我们知道项羽不是要杀刘邦的人,范增的话其是你樊哙能劝的动的啊。他的闯帐为刘邦争取了时机,他要不杀进来就无法阻止他们继续舞剑,那样刘邦还是凶多吉少,范增也会继续想辙加害刘邦,刘邦呢那有机会离开现场呢。还有一点呢,他们是连襟,樊哙也是拼命要把他救出来的。刘邦一离席,樊哙马上就跟出来啦,刘邦询问樊哙我们这样逃席是不是不礼貌,要不要去告个别呢?你看樊哙多明智啊,他竟道出一句名言:“今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么危险还辞什么别,你想想刘邦再回去辞个别范老爷子能让他再逃了吗?真的是强将身边无弱兵。刘邦的逃跑事宜怎么安排的呢?第一、留了一对白璧和一对玉斗让张良送给项王和亚夫;第二抄小路急行军,刘邦自己骑马,其只带四个贴身侍卫,而且弃马奔袭,防止动静太大被范老爷子察觉到了不就完啦;第三叮嘱张良要等我回到大营才能就去跟他们送礼道别。你看看,多仔细多周到,刚经过生死浩劫,还能这样临危不惧安排自己的后路,不忘礼节、丢掉士兵、减少动静、算好时机。一回去还不忘先把那个倒霉的曹无伤给宰啰。然后张良有回到席上,项羽问:“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啊,还很关心他,张良解释道:“沛公不胜酒力,离席了”。然后 把刘邦的礼物分别送给了项王和亚夫。范增接过玉斗知道自己被耍啦,气得当着项羽的面,指着项庄骂道:“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并仗剑把玉斗剁得希碎,拂绣而去。范增第一是感觉自己蒙羞;第二他发现刘邦太厉害啦,这样的天罗地网他都能进出自如,日后必成大患;第三就是他的羽儿实在太不争气啦,他为他自己也为项羽集团的命运担忧。不过他也不应该当着项羽的面这样大发牢骚,大家知道项羽是好面子的。竖子不足与谋不就是说项羽这混小子没法合作,这样就把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给弄僵啦,难怪后来陈平离间他们的时候轻而易举。范增也为自己今后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而刘邦集团借着“鸿门宴”清理了内部的奸细,切断了项羽的信息来源,退入关中休养生息,为以后的楚汉战争取了时间,主要是在视线上迷惑了项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使项羽没有急不可待的来消灭自己。等项羽平定山东田氏叛乱以后,刘邦集团羽翼丰满,又有韩信等人杰相助,为他顺利打败项羽,夺取天下铺平了道路。所以不得不说鸿门宴是刘邦的生死之战,也是他整个人生起决定性的关键一役。

四、几点启示

1、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导致他最终的失败、刘邦正确的战略战术至使他的成功: 项羽从小不肯读书,不肯练剑,一身的蛮力,只想一心读兵书,学“万人敌”。导致他视野不开阔,没有远见性,遇事总是简单粗暴,以自我为中心,发泄完怒气就完了,强烈的自尊心作祟。发现不了问题的本质,解决不了事情的实质,迷迷糊糊,他总以为什么事都可以用武力来解决。他曾经要约刘邦单打独斗来决定两个集团的命运,差点没把刘邦的大牙笑掉。我估计他也看不起读书人,除了范增他就没用过别的谋士。你说打天下 没 有坚强的政治后盾,没有正确的政治策略你能不败吗?而刘邦就不同,他也没读过什么书,人称他刘季,家里排行老四,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谈何读书。但是当皇帝的时候他说道:“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张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吾不如韩信;治国安邦,筹粮保后吾不如萧何;可他们能为我所用才成就了我的千秋大业”。他在关键时候能与韩信平分天下项羽能做到吗。韩信在项羽那里只是个站哨的,最大做了个司务长。他真的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决定,像刘邦这种军事力量不占优势,你稍犯一点错误后果都是不可挽回的,他真是一个天生的战略家,领导者

2、不一样的政治理想铸就不一样的人生

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杀掉刘邦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项羽的政治理想是建立霸业,当天下的霸主。只要群雄心悦诚服,毕恭毕敬,缴纳一定的贡银,照样可以封侯、建国、拥军、收赋。而刘邦表现的相当的臣服和害怕,这与项羽的最终目标不相矛盾,所以没有必要杀他。那项羽放过刘邦,为什么刘邦非要杀项羽呢?这就是刘邦政治理想不同,刘邦要建立的是帝业,一统天下,他必须扫平群雄,一山不容二虎,他也必须杀了项羽,他不仅要杀项羽,他简直是不折手段。他为了自己逃命曾经数次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马车,幸好有夏侯殷一次次把他们拉上来。他好酒、好色、好吃肉,加上岁数也大了,光脚的不怕你穿鞋的,你项羽一世英雄,家族显赫,那种下三滥的事你干不出。到今天人们还为项羽这样的大英雄惋惜,为什么,那就是我们的高祖皇帝太流氓啦。总之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当然人家为了自己的理想出谋划策,不懈努力总是好事,当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谁会在意他曾经走过的路,谁不赞扬,谁不奉承,谁不为之钦佩。我们今天干事业不也是这个道理嘛。

3、项羽没有看清自己真正的政治对手

项羽为什么没有看清自己真正的政治对手呢,第一是刘邦隐藏的好,他一个50多岁的老政治家在20 出头的项羽面前是毕恭毕敬,从一定程度上蒙蔽了项羽的双眼,从而给自己进取了相当宝贵的时间。当项羽还在山东平定田氏叛乱的时候,刘邦“明修践道,暗度陈仓”,直捣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要知道他有这一手早就在鸿门把他给剁了,这说明他的政治鉴别力差,他察觉不到,或者是不屑于一顾。我今天不杀只是暂时是把脑袋寄存在你脖子上,轻敌,太骄傲,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我知道项羽是后悔死的,他后悔自己该出手是没出手。他为何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那么年轻他能不想多活几年吗?他恨自己以绝对的优势没能取得应该的胜利,江东父老对他寄有厚望,这个结果连他自己都预想不到,接受不了,他又有何颜面对江东父老啊?所以看人要看他的本质,看事要看它的实质,不要光顾眼前利益,要看长远一点,不要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教育,往往这有利于你人生成长,凡是都要看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是好意。看他是不是在你艰难的时候帮你一把,是不是在你要犯错误的时候拉你一把。这才是我们生命真正需要的人。

编后语: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6

一、 人称中的地位尊卑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延续几千年的宗法礼教在国人心中烙下深印,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古人是极讲“礼”的,讲究人的身份地位。人的身份地位不同,使用称谓不同,等级森严。

王与公。王在汉代之前是君主制国家或封国的最高统治者。公是古代贵族五等爵位的第一等。春秋时期齐桓公虽为霸主,仍是周天子的臣子。如: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起兵于沛县,随同项梁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自是刘邦号称沛公,怀王让沛公“领兵西略地”。在鸿门宴故事发生之际,刘邦有为王的心,最终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劝,对项王公开称沛公,自居臣位,委曲保全。

大将军与将军。将军是军队高级军官称谓。大将军是先秦、两汉时将军的最高的号,可以统领指挥各路将军。如(沛公)谢曰:“臣与将军(项羽)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再拜奉大将军(范增)足下。”人称的变化,反映了人的地位变化,刘、张使用的称谓实属斗争的需要。(详见下文四、五两点)

二、 人称中的敬谦态度

大王与项王。大王是古代对国君、诸侯的尊称。如:张良曰;“料大王(刘邦)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在刘邦面前,张良用大王区别与项羽项王,表现他对沛公的尊敬态度。

君,古代对对方的尊称,想当于 “您”。公,也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沛公曰:“君(张良)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度我至军中,公(张良)乃入。”从“君”、“公”的称谓可见刘邦对张良的尊敬态度以及张良在沛公心中的地位。

臣,秦汉以前在一般人面前表示谦卑的自称,相当于“在下”,后来是官吏、百姓对君王的自称。如“将军战河北,臣(刘邦)战河南……”(《鸿门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前一例“臣”是沛公对项羽的谦称,并不是对项羽自称臣子。后一例“臣”是诸葛丞相对刘禅皇帝的自称,有臣子的意思。

窃,自谦之词,往往含有私底下认为,私自的意思,相当于“我个人(之见)”。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从这一谦称中也可以看出樊哙粗中有细的特点。

三、 人称中可见双方实力

由于巨鹿之战的完胜及后来进兵发展,项羽当时兵力已达40万。不可一世的项家阵营,自恃强大,自认为称王称霸,理所当然,所以项羽阵营不仅私底下称王,如:范增找项庄舞剑刺杀刘邦时说“君王(项羽)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而且公开称王,如:项伯对刘邦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宴会上双方都在饮酒,项庄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刘邦一方兵力只有10万,而且勇猛善战与项羽军队无法相比,双方实力相去甚远。形势所迫,沛公虽有称王之心,只得私底下几个亲信之间称呼。如:张良献计一节,“谁为大王(刘邦)为此计者”。沛公令张良留谢一节,“张良曰:‘大王来何操?’”

四、 人称中可见斗争的策略

公元前206年10月,由于秦军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得以顺利地抢先入咸阳,本来刘邦“欲止宫休舍”,只是听了张良“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的劝诫,才“还军霸上”,离开咸阳时他制造了“吾当王关中”的舆论,后来又采取鲰生的意见,“距关,毋内诸侯”。12月项羽破关而入,进兵鸿门,当刘邦的一系列言行传到项羽耳中,看样子一场地主阶级内部夺权战争必不可免了。

张良针对项羽慕虚名的思想弱点,在鸿门宴上有意捧高项羽。如:樊哙闯帐,一番义正词严的指责之后,不忘“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项羽)不取也!”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不仅称项羽为王,而且是大王,恭敬态度,超过项家阵营,就连亚父也被捧,升职为“大将军”。

项羽果然中弹,“受璧,置之坐上”。但这些却骗不了谋士范增的眼睛,“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对沛公,张良也称“大王”,目的却不同于项羽。如:“料大王(刘邦)士卒足以当项王(项羽)乎?”张良始终称刘邦大王,恭敬成分固然有,更主要的是支持刘邦为王关中,或者说更看好刘邦称王天下。张良是在引导刘邦注意斗争的策略。

五、 人称变化中可见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和随机应变的特点,从他对不同人及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称谓中可以看出。如: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沛公要兄事比张良大的项伯,潜台词:我和你张良是好兄弟,并不全是君臣关系。例句中“君”是敬辞,“吾”却不是谦辞。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察觉刘邦嘴上对张良是很甜的,心里是不是真把张良认作兄弟,鬼才知道。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从上述史记中所载可知怀王命沛公西略地,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在鸿门宴发生之际,项羽还未大会诸侯,公开称霸王。大家同为反秦将领,都是平等的。所以沛公在公开场合仍承旧制称项羽官阶,符合身份,合理合法,语气谦敬,但不显过分阿谀。

如:令张良留谢,沛公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沛公竟在自己人面前称项羽“项王”,笔者揣度一方面人家项家人已经当着自己面公开称“王”,是一种宣告,自己也默认了,这时用“项王”称谓,也算识时务;另一面在自己人面前提到“项王”,就算有失身份,也不用担心让外人取笑。

刘邦在人称运用上非常灵活,说话分寸上恰到好处。简直可以说他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项羽却说话不分对象,不讲场合,不计后果,是一个赳赳武夫形象。如:“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当刘邦到鸿门,亲自谢罪,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得洋洋得意。竟对沛公称己名讳“籍”,把刘邦当作自家人,以示对沛公的敬重,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

古人一般有名、字、号。名讳不可以随便说的。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名,公文里要用大名。晚辈可以对长辈自称己名以示敬重。同辈之间一般互相称字称号。再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在荆轲面前,称己名讳,不称官衔,显示以荆轲为长者,十分敬重。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7

当锦绣江山与自己一生的挚爱,做一个无情的选择,你会怎样去做?这是刘邦所不能及的。刘邦天生好酒色,关键时妻儿、至亲皆可放弃,是割舍吗?这是无情无义。项羽是传奇的。项羽小时,力气过人,兵器不精,却在日后,以一抵百、兵法不详,却在与秦力争厮杀时,破釜沉舟。从公元前206年真正的楚汉之战打响。项羽总是以三万精兵,横扫刘邦的十几万大军。等到了灵壁东边的摊水时,又丢了十几万,遍布的尸体竟能杜塞了摊水。不是项羽小时不会兵法吗?为何?这是一种霸气,为什么项羽在攻打秦国的两万多人,却一直打到最后一站,他哪来的那么多人,为什么每次都项羽占着主动。项羽没败,若按天子出生都有奇异现象的话,那项羽出生时,肯定有流星飞过,给他一个帝王霸气!

项羽在皇位与挚爱,他选择的是承诺。留意司马迁的史记,字与字的行间缝隙里透露出一种悔恨。项羽无意江山,更重美人——虞姬。从项羽火烧阿房宫,不是他残忍,是他不惜珍宝,只爱虞姬。项羽有多次机会登帝,却很坦然地送了出去。他有一个叔父叫项伯,他将自己的侄子推向了死路。鸿门宴他通风报信,将刘邦打草惊蛇,约法三章时,帮刘邦说话,在项羽占劣势时,准备用太公逼冲公降时,是项伯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把项羽给彻底的推向了深渊,项羽不信范增,却天真地相信自己的亲戚项伯,与刘邦所谓的“狡兔死,走狗亨”或者“我和你称过兄弟,我父亲也是你父亲,如果你一定要杀他,记得分我碗肉汤“,我会逼欣赏谁呢?刘邦一生没有绝对的朋友,项羽有,有虞姬足矣。他没有对不起虞姬,他只是用自己的帝业却换和虞姬德承诺,只因为他爱她,她也爱他而矣。

当汉军用30万兵最后一次把项羽困住时,走投无路的项羽却依然陪在虞姬身旁,叹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个长胜将军,威风霸王,却还要来安慰自己的女人。虞姬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的结局,我认为是自杀了,给项羽最后一搏的信心。刘邦集聚了30万人马竟让项羽带着500多人突围了。30万对五百这是怎样的比例关系。在突围后的时间里,五百多人竟然还剩100余人,可见项羽在部队里的威信是相当高的。纵使战士们听了”四面楚歌“却照样杀敌不惧往前。再次突围,项羽让部队分成四部分,最后汇合,奇迹发生了,只丧生36人。三十万大军难道是观众,平时用兵如神的韩信呢?在这时开始体现偿还人情了。项羽在最后时刻,跟电影神话里成龙饰演的将军一样,独杀一座小山的人,最后老天终项羽,一位渔夫,指了一条相反的路,项羽也把自己的头颅给了自己的老友。

项羽不必投降,若老者未指错路的话,项羽手上还有五郡。什么是五郡?这样说就是还有一搏云天的能力。我知道为什么项羽走了,为什么不想再杀了刘邦,夺得帝位。很简单,虞姬死了。若一个男人将自己的一生给了一个女人,结果女人死了。项羽再奋斗还有意义吗?他不惜天位,更不惜帝位,他要的是虞姬。

他无悔,他曾调动过刘邦。可惜刘邦却未曾用过项羽。他无惧,有心爱的人在下面陪他。他笑了,笑的很灿烂,燕雀鸿鹄皆为尘土。唯我项羽,西楚霸王!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篇8

摘要:司马迁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为我们刻画了性格都很鲜明、丰富,而且极具个性的项羽和刘邦,他们作为楚汉之争的首领人物,作为被后人品评的历史英雄人物,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英雄成败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本文将从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差异来分析一下性格决定成败。

关键词:项羽;刘邦;性格;差异;成败

项羽作为西楚霸王自然是一位英雄,《项羽本纪》中记载:“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P59)可见他天生神力,气象威武。不过,从项羽少年学书学剑之事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介武夫,有勇无谋。当然,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也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也有着超人的大志和神勇。当看见始皇巡游时,他说:“彼可取而代也。”[1](P59)语气多么自信多么豪迈!项羽出身没落贵族,项氏世世为楚将。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救赵破秦,令诸侯“莫敢仰视”。[1](P62)成为诸侯上将奠定了他西楚霸王的地位。这样以来,项羽作为一个少有大志,勇猛过人又出身名门的西楚霸王,谁能说不是一个英雄呢?但是,作为英雄的项羽最终还是自刎乌江,而且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1](P69)可见,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当然我们也为这样一个大英雄感到惋惜万分,楚汉之争的戏剧性结局更增添了几多悲哀!但是,透过《史记》对项羽一幕幕细节描写,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首先,他空有高志却目光极为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如有人劝他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1](P64)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1](P64)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

其次,头脑简单,有勇少谋,残忍有余而仁善不足。如鸿门宴轻易放走刘邦,将送上门的内线曹无伤给卖了;轻易相信刘邦烧栈道无东向之志;轻易地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失去了仅有的大谋士范增;而且他还是残忍而缺乏仁善的有勇无谋之人,如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1](P62)再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1](P64)令秦人大失所望。司马迁笔下那略有些可爱的项羽形象此时显得可恶了。

最后,不善于用人,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领袖气质。其实好多人才原来是在项羽麾下,像陈平、韩信、彭越、黥布等,但项羽只会“奋其私智”,[1](P70)不能应用方法收拢这些人,对人太过责备苛刻。智囊只有一个范增,项羽似乎从来就没有十分信任过。另如有人劝项羽“可都以霸”[1](P64)关中,项羽目光短浅不采纳,劝者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1](P64)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1](P64)可见他不虚心听从别人的进言,而且缺少宽容大量的胸怀,对进言者反倒很残酷。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这必将导致他走向失败,他的悲凉之歌是他对其失败结局的无尽惆怅和感慨。如果他克服了性格上的弱点,或者性格上没有以上缺陷,那么历史将会重写。但是性格是生来就不能改变的,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命运和成败。

再看刘邦,他天生的性格是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像个混混儿。“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 [1](P71),这些都是司马迁在《高祖本纪》里为我们描绘的刘邦性格上阴暗的一面。但是,即使这样一个近似流氓无赖的人也能当上皇帝,而且是汉高祖,这就说明了刘邦性格上一定有其闪光点:

首先,刘邦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而且很有心计,善于收买人心。如见到始皇巡游的气派,他忍不住说:“大丈夫当如此也!”[1](P71)语气里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他的心计和善于收买人心表现在,将其送往骊山服役的百姓夜里放了,当场就有十余壮士跟从他。进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1](P75)这是他最大的一笔收买人心。

其次,刘邦善于用人,笼络手段极为高明。《高祖本纪》:“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P80)这是刘邦自己对自己之所以能得天下的原因就是善于用人的肯定,对项羽不能用人的否定。再如笼络人心,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吾得兄事之”,[1](P63)并“奉卮酒为寿”,[1](P63)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1](P63)使得范增的计划全盘落空。可见其手法之高,让项伯感动之深。从表面上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1](P359)可见刘邦的善于用人之极,手法之高,这也是他能最终称王的重要因素。

第三,刘邦宽容、仁慈、有大量,而且善于纳谏,这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与项羽“所过无不残破” [1](P75)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吾视沛公大人长者。”[1](P74)又如“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1](P74)(《高祖本纪》)再如,项羽兵败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1](P69)(《项羽本纪》)可见,刘邦的大量。善于纳谏是刘邦成功的重大秘诀,如进咸阳后,“欲止宫休舍”[1](P74),但听从樊哙、张良之谏,于是“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1](P75)用陈平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采纳袁生建议和郎中郑忠之言,事态发展果如其言;韩信伸手要封赏时,听取张良建议,封韩信为齐王;楚汉划界后,听取张良、陈平的计策,追击项羽,不使之有喘息之机;采用陈平计,抓住韩信,分齐地,屠韩信太原。刘邦正是因为从谏如流,喜欢听取“为之奈何?”“计将安出?”,所以才能减少失误,成就大业。

第四,刘邦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而且坚忍克己。这正是与项羽相反的。刘邦起兵时四十六岁,项羽起兵时才二十四岁,一个是老谋深算,熟知人情世故的老江湖,一个是年轻气盛,浑身力气无处使的小伙子,这就注定了刘邦的以智取胜。如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1](P67)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1](P67)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这就显出了刘邦的冷静成熟和智慧。再如坚忍克己是刘邦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1](P75)(《高祖本纪》)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1](P63)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后遂“收其货宝妇女”[1](P64)形成鲜明对比。“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克制自己的私欲,这都成就了刘邦的帝王之业。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和刘邦俱怀天下大志,但是由于性格上的的差异,最终他们的结局也大相径庭,一个自刎乌江,一个成就帝业,这都说明了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成败。一个圆滑世故的成熟男人刘邦,再加上身边人才济济,谋士众多,怎是一个初生牛犊的莽撞青年所能敌的。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是一代霸王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反而恰恰成就了比他性格完善的汉高祖刘邦。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上一篇: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关于圣诞节的由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