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舅舅范文

时间:2023-10-17 04:17:33

掠夺舅舅篇1

恍惚中,我只记得那天晚上。狂风带着雨水洒向大地,不容一刻的掠夺。响雷带着闪电缠绕在天空,响起悲痛的交响曲。面对着外面的天昏地暗,屋内更是一片死气沉沉。我的心中向外面的天气一样糟糕,一样的疯狂,脑子里想到的无非是你躺在病床上的摸样,多么的脆弱,多么的可怜。突然,一阵狂风,卷带着轰隆的雷声和急促的雨水覆盖了整个大地。这时,又来了一道闪电,将天空瞬间点亮,却又瞬间熄灭。看着那道闪电我失神了。我在想,那道闪电是不是你派来的使者,来告诉我们你已远去,到底是不是……还沉浸在思索中的我,被一阵刺耳的铃声惊醒。我赶紧跑过去,却没注意脚下。“嘭”的一声趴在了地上,我挣扎着爬起,倍显狼狈的跑到电话旁边。接起电话,刚刚准备说话,只是还没有说一句话,就听着对面传来的‘死讯’让我顿时感到五雷轰顶。眼泪克制不住从眼眶中溢出,前一秒还和我说话的人,下一秒却躺在阴冷的太平间,听筒从我手中掉落,却并没有挂断,里面还依稀传出一些声音‘哭泣声、询问声、东西相撞的声音……’这些原本普通的声音,现在却显得格外的刺耳。我伸手拔掉电话线,然后将自己缩成一团,脑海中重复播放着“为什么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我觉得我好像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我指路,周围没有一点光亮。我从不怕黑,可这次我怕了,身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都不能让我小憩一下。

累了,真的累了,朦朦胧胧中我回到了那些美好时光,那些模糊的对话,破碎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眼前“舅舅,这些羊都好白哦!”“那当然了,你也不看看我是谁啊!”“舅舅,我会像你一样聪明吗?”“当然了,我外甥女肯定会比舅舅更聪明的”“呵呵!谢谢舅舅……”这时的我已经从梦乡中回到了现实,头痛的很,梳理了脑海中的记忆,才知道我是因为伤心过度昏了过去。想站起来,却站不起来,扶着墙走到镜子前,看到镜子里的人,不由得一愣。镜子中有一张脸,那张苍白的脸上写满了悲伤,红肿的眼睛中布满血丝,这是对于我自己全部的评价。

“噶”的一声车在门外停止了,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真的走了,踉跄的走到门外,刚用哆嗦的手触碰了一下那副冰凉的棺椁,我就感觉到有一股寒风袭来。顿时,我的心中升起了一种哀痛,我想‘睡在这里很凉吧!一定睡不好吧!’我不敢继续想下去,因为我怕克制不住我自己。缓缓的打开那副冰凉的棺材。看到你静静的躺在那里,让人觉得你只是昏睡了过去,我真的希望是这样。只可惜,这样的想法只会让我更加的悲痛。突然间,转身跑到房内,颓废的蹲到墙角,眼泪又再也克制不住的从眼眶溢出。悲痛、思念、打击、”种种的一切,全部涌上心头。再也不想克制,只想发泄,也只有发泄…

你是我的亲人,虽然只给了我短暂的亲情。但是这份亲情却让我那样的珍惜。可惜,我伸出的手,却被你无情的甩开。这是我的哀痛,也是我的思念

掠夺舅舅篇2

我作文得了三等奖,正在我乐不可支的时候,老师告诉了我一个噩耗——妈妈打电话跟老师说,姥姥可能快不行了,叫我赶快回家。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

我一路流泪、奔跑。可怎么也蒸发不了我内心的痛苦与渴望。

终于到了姥姥家——

“姥姥,你怎么了?你倒是和我说句话呀!”我肝肠寸断地说。一旁的舅舅安慰道:“孩子,别哭了。虽然姥姥太痛苦张不开嘴,不能和你说话,但是她却听得到你所说的每一个字……”姥姥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双唇无力地颤抖着,左旁放着一个大氧气瓶……我抽泣着,不知该向谁倾诉。“姥姥,你站起来,和我聊会儿天吧……”说到一半,泪水掩盖了我的内心,我无法掩盖伤痛。人在最悲痛、恐慌的时候,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留在一切结束的时候!我不认输,试图让姥姥战胜死神,重新站起来。正在我充满希望的时候,姥姥把无力的眼睛睁开了,可是在这时,死神带走了她的灵魂,留下了空荡的肉体。我大声哭泣,以抚慰心灵的伤害。

为什么?上天对我如此得不公平,夺走了我最爱的亲人。

每一天早晨,当我睁开无力的双眼,姥姥似乎在旁边轻轻地抚摸我的头。这是思念产生的幻觉吗?也许吧。

思念,是抹不去的伤痛,是内心深处一道血红的伤痕……

怀念——那在天空守望我的姥姥……

掠夺舅舅篇3

关键词:表演;课堂;误区

“表演”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戏剧、舞蹈、杂技的演出;讥讽某些人的行动表现;做示范性的动作等等。而作为课堂教学的“表演”,则是指用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等把要反映的内容演示出来,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或记忆,并间接地培养出一种形象表达的方式。现行的小学语文大纲要求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让学生自主实践的活动,而“表演”是授课者组织活动的首先,因为它能更好地调动课堂的气氛。然而,目前课堂上的一些表演环节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亟待解决。

一、课堂表演存在着认知误区

1.表演的随意性。曾经听过《望月》的公开课,在教学完课文第二自然段后,教师这样说:“江面上的月景是多么得美啊,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呢?现在就请你来当作者,把当时的情感表演出来。”

于是,有学生开始上台表演,他肢体动作生硬做作,口头表达语无伦次,与课文《望月》所描写的美丽月景相差很远。

教师接着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这位同学的表演。

生:坐在船上应该有点晃,他没有这个动作。

师: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

生:望着月亮的时候最好抚一下胡须,就像古时的诗人一样,这样才够有意境。

师:你的想法太奇妙了,还有吗?

……

表面看起来,这个环节似乎很热闹,有学生的表演、学生的评价、教师的鼓励,真是不亦乐乎。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表演对深化文章的主题,对感悟这月下江面美丽的景色,对于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等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这完全是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热闹的课堂气氛而为的随意性的表演。

2.表演的肤浅性。有些表演虽然出现的时机很好,但仍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就像蜻蜓点水一般,一掠而过,不能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情感当然也就无法起到最佳的作用。仍以《望月》一课为例,一位教师这样设计表演的环节:

师:小外甥那么爱幻想,他和舅舅的对话就像是一个童话故事,生动极了。你想不想把这个童话故事给演出来呢?

生:愿意。

师:那么同桌试演,一个做外甥一个做舅舅!

学生开始表演。教师巡视,看到时机成熟了。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小童话故事搬到大家的面前呢?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然而,上台表演的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书本上的对话。

……

虽然,有了学生的表演和参与,但教师对表演内容的引导不是很明显,学生的表演无论从形式还是深度上都会大打折扣。

二、避免表演陷入误区的思考

1.深入钻研文本,克服表演的随意性。首先,授课者自己应该首先钻研文本,熟悉背景知识,把文章的涵义吃透,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其次,联系本班学生实际,看看哪个地方适合进行表演、哪些学生善于表演等,通过表演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文本,更好地领悟到作者蕴含在文本深处的情感和哲理。

2.引导学生先“导”后“评”,避免表演的肤浅性。课堂表演中,如果学生是演员,那么教师就应该是导演和评论家。要想做好导演,就必须要带着演员一起去了解剧本,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文本,才不会让表演变得肤浅。同样的环节,另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我们要请两个小演员把这个生动的童话故事表演出来,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对这两个演员提什么要求呢?

生:小外甥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的神情是望着那轮美丽的月亮,而且速度很快,因为这里用的是一个“冒”字。

生:小外甥等我回答的时候,眼睛应该瞪大了望着我,最好还要眨一眨,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到他的聪明可爱。

……

师:同学们都是不错的小导演,那么我们现在看看谁是最棒的小演员呢!

学生上台表演。

师:请你联系课文上的描写选出你认为最好的小演员,并说说你为什么选他。

学生进行评选、评价。

这样的点拨,等于帮助学生又梳理了一遍文本,找到了与文本共鸣的地方,学生在此基础上去表演完全可以得心应手了。表演后的评价更是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真正起到了以演促讲的作用。

掠夺舅舅篇4

却说曹操,司马懿一行人在由许褚率领的五万虎卫军的护卫下来到魏蜀吴三国边境(因为三人各不信任,只得来此界地会面),见孙权,丁奉早已来到,却迟迟不见刘备来到。

“陛下,瞧,那边烟尘滚滚,不会是刘备想趁此机会袭击我们吧!”许褚指着西南方向的一阵烟尘向曹操说,“不会,孔明不会愚蠢到这种程度,这有你部下的五万精壮和丁奉带来的五千轻装,张辽率二十万军队在荆州观望,陆逊也带十万水士在长江驻扎,他诸葛亮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说到这,曹操笑了声,这种笑既不是微笑又不是狞笑,有些讥笑的影子又有些狂笑的姿态,或许这就是易中天说的“奸雄的笑容吧!

“报——刘备一行人已到。”“为何烟尘如此浓大?”许褚问,“许将军,蜀军拖着个极大且怪异的铁兽,此物极重,因此烟大。”  “莫非那就是孔明造的时光机器?”曹操脸上掠过一丝疑云。

“孟德兄,自许都一别,无恙乎?”“呵呵,玄德老弟,那次我好心好意为你煮酒,请你吃梅,你为何失著而言雷耶?!”曹操由笑转怒,斥道“你非但不报我救你于吕贼手中之恩,反夺我徐州,斩我车胃,谋逆联董贼,赤壁火报恩!尔贼还有何事可说?破董卓时非我救尔,尔大耳贼早已死于术手中矣!!!”“这……”备顿时无言以对,孔明忙解围道:“魏王陛下,今天是三君之喜日,何出此言?再说,弑国舅,杀国妃,此乃何人所为??”曹操大惭,拂袖道:“丞相休矣,可显宝以致观矣!”

掠夺舅舅篇5

【关键词】双关语;英汉双关语的比较;翻译方法

【Abstract】ThepunisonewhichofrhetoricmethodsintheEnglishtoChinesetwolanguagesusesfrequently.Howtogotothecorrectunderstandingandthetranslation,toexpressestheoriginalworkfaithfullythedecreeandthestyleisimportant.Thisarticleslightlymakesthediscussiononthisquestion.

【Keywords】Pun;EnglishtoChinesepuncomparison;Translationmethod

双关语(Pun)是英汉两种语言频繁使用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它通过一个词或词组将互不关联的双重含义出呼意料地同时结合起来。因其一语双关,造成翻译上的困难。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关语,对忠实表达原作的旨意和风格至关重要。本文试对此略作探讨。

1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和主要形式双关语的用途十分广泛,它可用于表达严肃的思想、深邃的感情、辛辣的讽刺,也可用于说服、抱怨、泄愤等。恰当地使用双关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双关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语音双关,又称谐音双关(Homophone)。即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词构成双关。

例1.OnSundaytheyprayforyouandonMondaytheypreyonyou.(今天为你祈祷,明天对你开刀)句中的pray(祈祷)与prey(掠夺,榨取)两个单词的谐音妙用,大大增加了句子的讽刺意味。

例2.Sevendaysmakeoneweek.表面上是说“7天(的忙碌)搞的人虚弱不堪。”

1.2语义双关(Homograph)。语义双关就是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使语言表达的内容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汉语又叫寓意双关,即不直接表露,指桑说槐,显得曲折含蓄。

例1.Ifinallyfiguredouthowgovernmentworks.TheSenategetsthebillfromtheHouse.ThepresidentgetsthebillfromtheSenate.Andwegetthebillforeverything.(我终于弄懂了我们的政体是如何运作的:议会的提案由众议院转到参议院,再由参议院转到总统,最后轮到我们制服所有帐单。)

例句中前两个bill意指“议会提案”,第三个bill指“帐单”。作者用该词的双重含义构成双关,对官僚统治者进行揭露讽刺。

例2.Customer:“Iwouldlikeabook,please.”

Bookseller:“Somethinglight?”

Customer:“Thatdoesn'tmatter.Ihavemycarwithme.”

在这段对话中,书商指的是“轻松的”读物,而顾客显然把“light”理解为轻重的“轻”了,令人啼笑皆非。

例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

作者表面上是说“我”乘船航行,“路”是“路程”的路,实指人生的道路。

2英汉双关语的比较通过以上例析可以看出,英汉双关语存在许多相似之处:①都是有意识使用的有效修辞手段,在写作和生活中都被广泛地运用。②它们的修辞功能和主要形式相同,均是利用音或义的巧合,进行同音异义的偷换,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双重含义(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其中往往以隐含义为目的,来达到言此而意彼的特殊效果。③都以幽默、俏皮为特色,往往听时令人发笑,过后回味无穷,实为语言技巧的高度体现。

我们在分析和使用双关语时,不应忽视其3个要素,即它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客观前提--双重语境(doublecontext)和诱发因素——触机(trigger),以及串连双重语境和实现双关的语言铰链(hinge),如同多义词和同音异义词。例如:“MyFaithisgone!”criedhe,afteronestupefiedmoment.(“我的菲丝完了!”他愣了一会儿后大叫起来。)

这里,Faith指人名,与Faith(信念)谐音。“双重语境”是另一方面Faith身染重病、生命垂危,另一方面是她的丈夫迷信上帝,指望用虔诚的祈祷感动上帝来拯救妻子。“触机”是上帝未能显灵,Faith死了,她的丈夫一阵昏迷,醒来时喊出了这句含悲带愤的双关语。句中同音异义词(Faith/faith)构成了语言铰链(妻子走了,信仰也没有了)。双关语产生的条件,在汉语中也有体现。

3翻译方法翻译不单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的转换。由于中文和英文有其各自语言特征(发音和词义使用的范围不同),加上多数双关语受译出语和译人语所反映的文化、历史、社会等差异的限制,使得双关语的翻译比较有困难(难于找到对应成分),带来一定的不可译性。有时候无论译者采取什么折衷手段,都会失去原文的部分特色。译不好,往往会如“水煮过的杨梅”(形存味失)。当然,这只说明翻译有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双关语完全不可译。译者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理解原文旨意,仔细分析关键词的确切含义,透过表层捕捉本质,领会其中精髓,推敲出适当的词句,以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或采用其他补偿手段,力争将原文信息的失真减至最低。

3.1对等直译法。借助上下文将一种语言的双关语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双关语,可作适当转换,也可不作转换。

例1.胡太太叹了口气,看见胡光国还是一肚子心事似的踱方步。

“张铁嘴怎么说的?”胡太太惴惴的问。

“很好,不用瞎担心了,我还有委员的福分呢!”

“么事的桂圆!”

“是委员,从前行的是大人老爷,现在行委员了!你还不明白?”(矛盾《动摇》)

MadameHugaveasighandwatchedherhusbandanxiouslypacingaboutasbefore.

“WhatdidChangTieh-tsuisay?”sheaskedtimidly.

“Hegavemeverygoodnews.Weneednotlookfortrouble,IhavethepossibilityofbEingamemberofaCommittee!”

“What’sacommomtea?”askedthewife,whoonlyvaguelycaughtthesound..

“Acommittee!LordsandesquiresareoutofdateandtheprevailingnominationistoaCommittee.Don’tyoustillunderstand?”

这里,译者巧妙地将汉语中的“委员”与“桂圆”的谐音变成了英语中的committee与commomtea的谐音,以强调谐音趣味,显得自然贴切,又无斧凿之痕,达到了译文与原文“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例2.Callmebaddoctorify9oulike.Callmewhatyouwill.Butdon'tcallmehalfpastthreeonaDecembermorningforanear-achethatyouhavehadfortwoweeks.

(叫我坏医生吧,随你的便。但是,千万不要在12月份凌晨3点叫我去出诊,去看你已经疼了两周的耳疾。)

此例中前两个call意为“把…叫作”:第三个call意为“请”,直译法使原双关语在汉译中再现。

3.2加括号或加注释法。在上下文无法说明双关词义时,可直译后辅以注释,读者一看便会明白。

例1.Judge:“Whatmadeyouthinkthatyoucouldparkyourcarthere?”

Tourist:“Well,therewasabigsingthatread:‘FineforParking’.”

法官:“你怎么想到把车停在那里?”

游客:“喔,那地方有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处宜于停车’。”

(实际上,FineforParking的意思是“此处停车罚款”)

例2.“我说你们没有见过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客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香玉’呢!”(《红楼梦》)

Youignorantlot!Youonlyknowwhatsweettarosarebutdon’tknowthedaughterofSaltCommissionerLinissweeterthananytaro.(Note:Thisisanuntranslatablepun.TheYuinDaiyu’snamehasthesamesoundanYumeaningtaro.)

3.3意译法。多数双关语受译出语和译人语所反映的文化限制,在翻译时很难兼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时,常常得弃形求义,这种情况在译汉语歇后语时多见。

例1.再试纺,顶多忙一阵子,过了几天,还不是外甥打灯笼--找舅(照旧)。

Andiswe’renowgoingtohaveacheckspinning,it’llonlymeanthatwe’llbebusierthaneverforaspellandthenafterafewdaysthingswillbebacktowhattheywerebefore.

歇后语中明义“找舅”与暗义“照旧”在英语中的对应语分别为“tolookforhisuncle”与“thingswillbebacktowhattheywerebefore”,两者无法形成双关。“灯笼”是一种照明工具,“舅舅”在英语中的指称对象也很模糊,若采用明义直译,会令读者迷惑不解。因此该译文舍弃双关修辞法,用意译法来传递原文信息,虽然损失不可避免,但不失为一种补偿手段。

掠夺舅舅篇6

[关键词] 生态女权主义;反抗意识;女性主义

一、引言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Francoise d Faubonne)在《女性主义・毁灭》中提出的。她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以其独特的女性性别视角对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早期生态女性主义非常强调和美化女性与自然联系的历史作用。它主张妇女是生态系统的保护者。号召广大妇女投身于生态保护运动。由此而推动了妇女解放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但如果过分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将不可避免地会犯本质主义与二元论的谬误。如在女性较接近自然的论说中,女性往往被说成具备如感情、柔弱、关怀、照顾、关系性自我等特质,而男性则具有如理智、刚毅、驾驭、强化的自我等特质。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生态女权主义的思想已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随之而起的生态女权主义批评也愈来愈受到关注。电影《简・爱》通过女性与自然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权压迫和掠夺的悲剧。反映了当时解放女性与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期望,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共存的理想。

二、《简・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电影《简・爱》一开始便将冬日的景色呈现在观众眼前:远方白茫茫一片云雾,近处湿漉漉一块草地和受风雨袭击的灌木。一阵持久而凄厉的狂风,驱赶着如注的暴雨,横扫而过。这一段有关自然景物的描写奠定了简・爱在盖茨黑德府生活的基本色调。每当简・爱受到欺侮,内心无法平静时。她就来到大自然中,“只见灌木丛中一片沉寂,虽然风和日丽,严霜却依然覆盖着大地……沉寂的树木,掉下的杉果。以及那凝固了的秋天的遗物,被风吹成一堆,如今又冻结了的黄褐树叶。都没有给我带来愉快……”大自然作为展现简・爱心理潜意识活动的平台,揭示了她内心深处对男性权威压迫的不满和无奈。电影中还描述主人公简・爱非常喜欢作画,笔者特别留意其中的两个画面。第一幅画面背景中有一座朦胧高耸的山峰和一个女人的半边形体高高矗立,双目炯炯……画面中的山峰代指男性的权威,而女性的表情恰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里打破男性传统权威的强烈意识,或是为在男权社会中遭受不公正待遇和压迫的女性愤愤不满;第二幅画面中一个巨大的头颅侧向冰山,毫无血色,一团如雾般的火焰射向头巾。毫无疑问,这个巨大的躺下的头颅象征着权威的男性,正是这个躺下的画面表达了主人公简・爱对男性的蔑视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在简・爱创作的这些画面中,有机地将自然与女性融合在了一起,既反映了男权统治压迫着女人的世界,也表达了主人公的不满和反抗。在当时那个男权社会里。这当然会引起罗切斯特的不满,以至于罗切斯特怒斥简・爱“快把这些画拿走!谁教你画的……。”在遭受了一连串打击后,简・爱的心理异常地沉重。当她登上桑菲尔德府房顶眺望时,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阳光照耀着农场。门口的教堂、道路、远处的小山、绿地浑然一体,正是这些大自然又赋予了她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同时也赋予了她继续同男权思想做斗争,最终使高傲的男主人罗切斯特彻底地爱上了她。以上自然与女性的关联。都从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内涵。

三、对独立人格的追求造就了简・爱独有的性格

简・爱总是把自己排除在她所认识的世界之外,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她十分确定地认为自己被一切人忽略和遗忘了。因此她总是试图让世人接纳她、善待她。可以说,这种人生追求的目标并不高。而这不高的目标的设立首先来自于她无可逃避的自卑情绪。

同时。简・爱的一生是充满反抗的一生。由于父母早亡。童年时代的简・爱被寄养在舅父家中。舅妈对她百般虐待。尤其是被看做是儿童世界男权象征的瑞德表哥更是经常对她殴打辱骂。幼小的简・爱遭受了难以承受的压抑和痛苦。但这并没有使她屈服,相反激起了她精神上的反叛。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奋起反击。面对瑞德表哥的虐待和羞辱,她当面怒斥:“你这个恶毒残忍的孩子!”“你简直像个杀人犯。像个管奴隶的监工头,像罗马皇帝!”如此犀利的语言,如此猛烈的抨击。这一切均出自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之口。可见。反抗精神是简・爱与生俱来、随着世事的磨难不断增长的。

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后,简・爱虽然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却没有一味地顺从他。她对他说“我只能在对的事情上听从你。”一旦罗切斯特违背了她的法则。虽然痛苦异常,但她还是反抗了不合法则的爱情和罗切斯特的深情。当庄园的秘密大白于天下时,简面对罗的苦苦哀求,面对自己内心燃烧的熊熊爱火。她没有动摇,没有屈服。选择的是独自出走。正是因为简・爱这种坚强和对平等、公正的呼唤意识,敢于反抗强者的欺压,敢于反抗不公的世道,才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四、《简・爱》中的女性主义

《简・爱》的女主人公整个生活遭遇是令人同情的,而她那不甘屈辱、为维护人格尊严、为争取自由平等敢于抗争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性意识体现在她的世界里。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追求。

1,抗争男权社会

当简・爱被送进罗沃德孤儿院时,她看到了孩子们脏乱的聚居地。领会到了繁琐的宗教仪式,体察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粗野。她与海伦・彭斯的交谈反映了她强烈的反抗意识:“我们要是无缘无故被打的时候,我们应该很厉害地回击。”她走出慈善学校去当家庭教师,这是她反抗和奋斗的最初成果。也是她走向自由和独立的第一步。在以后的生活中,她处处表现出她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女子。聪明诚实,藐视权贵,不受世俗约束。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和能力。她不愿意做花瓶一般的女人,仅仅将自己的一生供人赏玩。所以当罗切斯特试探简・爱。她误会罗切斯特要和贵族小组结婚时。她几近失态地说出那段具有经典性的宣言:

“Do you think I can stay to become nothing to you?Do youthink I am an automaton?-a machine without feelings?and canhear to have my morsel of bread snatched from my lips,and my drop of living water dashed from my cup?Do you think。because I am poor,obscure,plain,and little,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You think wrong!I have as much soul as you,-andfull as much heart!And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some beauty and much weahh,I should have made it as hard for you to leaveme.as it is now for me to leave you.I am not talking to you now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conventionalities,nor even of mortal flesh;it is my spirit that addresses your spirit;just asif both had passed threugh the grave,and we stood at God'sfeet,equal,-as we are!”

这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勇于反抗斗争。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虽然孤儿院的生活清苦,但她也不愿拿贫穷的罗沃德去换取终日奢华的盖斯赫德舅妈家。后来。温顺而有才能的海伦夭折了。她的性格与简・爱敢于反抗的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观众通过欣赏罗沃德孤儿院这一特定环境,突出显现了简・爱在舅妈家就已形成的反抗精神。

2,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与婚姻

电影《简・爱》中,主人公简・爱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男人:一是她主动向其表达自己爱情的罗切斯特;二是被她拒绝求婚的圣约翰。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勇敢地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她一再坚持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当她离开庄园被圣约翰收留后,她的直率、单纯、能吃苦等优点展现在圣约翰面前,圣约翰毫不犹豫地爱上了她,但简・爱鄙视圣约翰的爱情观,她认为圣约翰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附庸。于是她说:“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我瞧不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

五、结语

掠夺舅舅篇7

莫泊桑,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继承了福楼拜、巴尔扎克、斯汤达等现实主义大师的写实传统,同时又追随左拉等自然主义先驱人物1,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创作了三百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其中数十篇成为流芳百世的传世之作,被世人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用传神之笔刻画了法国上下各阶层的人物,有的人物虽然象素描一样只淡淡几笔,但人物活生生的性格、丰富的神态已跃然纸上。这些人物,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痛恨,有的令人无奈,有的令人啼笑皆非......这些作品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每一个人物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寄托着作者的渴望。

莫泊桑正视现实、尊重历史,对于法国政府的软弱,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我是当局,就像所有那些对如何拯救法国抱有种种想法的人一样,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会把所有的殖民地:塞内加尔、加蓬、突尼斯、圭亚那、瓜特罗普、交趾支那、刚果、东京湾和其他地方,装进一只手提箱中,而且我会找到俾斯麦先生。我将对他说:先生,您在寻找殖民地,这里有一批存货,有一大堆,有一整套。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居民有阿拉伯人、黑人、印第安人、中国人、安南人等等。我要求以每一块殖民地换一公里阿尔萨斯和一公里洛林的土地。如果德国首相同意,我就做了一笔好买卖。”2莫泊桑用巧妙的讽刺手法,既抨击了当局的对外政策,又指出了法德两国对殖民地的掠夺,痛切点出了法国政府的腐败无能,一直在普法战争中割让国土的惨痛现实。

莫泊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中,他的舅舅和母亲都是文学的爱好者。他们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请求当时的文学大师——《包法利夫人》的创作者福楼拜 ,能够收下莫泊桑作为自己的学生。于是,在福楼拜的悉心引领下,年轻的莫泊桑叩开了文学这座殿堂的神圣之门。

福楼拜曾经一再告诫过自己的学生,莫让自己在作品中露面,在心理描写时以人物本身为出发点。这样,各式各样异彩纷呈的人物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不由自主投入到故事中去,读来真实自然。纵观莫泊桑的作品,发现他确实继承了福楼拜的创作主张,而且灵活地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去。与同时期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相比,他有着和这些人相同的写作风格,却又在构思和手法上迥异于他们。

这位作家时刻牢记导师教给自己的创作法则,不让自己在作品中出现。他在正式成为一名作家之前,按照老师的要求,并不急于成名,而是苦练基本功,描写了身边所经历过的大量人物和事件。从尊重现实的角度出发,他忠实地记录了一张张形态各异的面孔,一件件离奇曲折的故事,一种种不同的身份地位,一个个阶层的奇闻轶事。但是他又不同于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官”,忠实地记录那些事件和人物。他对于每件事情、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可以说,他是一位有个性、不苟同的作家。为了忠实于生活原型,他不惜被世人指责为有悖常理。他留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一种坚硬性-形式上的坚硬性,本质上的坚硬性。

莫泊桑是一位有思想、有作为的作家,但是他又是一名善于隐藏的人。他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平铺直叙的说教,他的创作最大特点就是善于隐藏自己。同时,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隐藏的同时,传达给读者自己的观点,最终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这种隐藏并不是真正的隐藏,他恰到好处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比那些平铺直叙的陈述和冗长的道理更耐人寻味。

莫泊桑短篇小说中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出的作品有《菲菲小姐》、《两个朋友》、《羊脂球》、《一次政变》、《索瓦热老婆婆》和《疯女人》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语言朴素,结构简单,对比鲜明,没有复杂的情节和高深莫测的玄理,但在看似简单的情节背后,却隐含许多令人沉思的东西。

下面就针对莫泊桑的“隐藏”艺术阐述一下观点看法。

目录

前言

一、“隐藏”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 部分视觉形象的“隐藏”

三、“隐藏”作者自身

参考文献

点击查看全文

注:本文版权归本站所有,为黄金会员资料,只有黄金会员可以查看。

掠夺舅舅篇8

一、大事件――历史的切入视角

时间决定了历史转瞬即逝的特征,面目难以捕捉的特性。逝者如斯的历史,能够存在的只有几种方式:文本记载、实物呈现和民众的口耳相传。西方新历史主义对历史理论的贡献是确立了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说:“历史并不是一个文本,因为从本质上说它是非叙事的、非再现的;然而,还必须附加一个条件,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①按照新历史主义理论家的观点,我们至今能够了解的一切有关历史的叙述,充其量是一种历史的文本。历史靠文本为自己赋形,在文本中保留自己的虽死犹生的生命。海登・怀特认为:“如何组合一个历史境遇取决于历史学家如何把具体的情节结构和他所希望赋予某种意义的历史事件相组合。这个做法从根本上说是文学操作,也就是说,是小说创作的运作。”②基于此,怀特认为历史作为一种虚构形式,与小说作为历史真实的再现,是不分轩轾的。历史学家的工作类似于一个小说家,他笔下的历史文本具有一定的虚构性;那么小说家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情节结构以及历史事件的组合,来建构一个历史文本。站在今天回望历史,历史能够提供给我们可供我们发现、阐释、信服的文本少之又少。新历史小说作者凭借新历史主义提供的识别参照,激发了创作的灵感、燃起重新认识历史的激情,于是解构历史与重构历史成为他们的一个写作的支点。作为新历史小说家的刘震云,试图打破历史与文学的疆界,重建一个文本的历史,这就是他的《温故一九四二》。纪实小说中,通过对“我姥娘”“花爪舅舅”“范克俭舅舅”“韩书记”的现时记忆和回忆选择,借助美国的《时代周刊》、英国《泰晤士报》、重庆《大公报》的报道,尝试了一次历史文本的重新组合。

“新历史小说第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对重大题材的更置与替换,家族史替代重大政治事件成为新历史小说所青睐、所选择的最主要的题材内容。”③不同于一般新历史小说的小题材、家族性、私密性的特点,刘震云在这部小说中直面的恰恰就是传统历史小说关注和着眼的重大公共性历史事件。1993年,刘震云在完成了故乡系列小说后,在娴熟地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后,在以先锋的姿态完成塑形后,在新历史主义小说泛滥之时,他又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突进,开始重新思考“写什么”的问题。这一次,他从题材上打破了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惯例,将视线投向严肃沉重的重大历史事件。这看是退后,实是一次超越;这既是反思,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对“新历史小说”家族性、私密性题材滥觞的一次反拨,也是对“新历史小说”创作意义的一次掘进。当历史的严肃性被小说家们嬉笑戏谑的态度所消解,当历史又一次在“新历史小说”中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当“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重新叙述和再度编码变成了“一种言说”“一种话语”,反思就变得尤为可贵,应该怎样去面对历史,应该在解构的同时,去建构什么?任何一位作者经历否定之否定,方能完成自己螺旋似的写作成长。这一次刘震云将视线投向“阶级”“民族”的问题上,直面历史大事件,以“民间”为中心正面转述并还原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勾勒出事件变化的宽阔场景。它的重心不在于一定要反映压迫/反抗的因果关系,而在于表现当这种潜在矛盾激化的时候,民族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质问,以此体现出其小说在意义层面上的独特之处。

“题材的分类实际上是一种张扬/抑制、取/舍、保留/排除二元对立的等级监察机制。……事件的‘大’或‘小’意味着‘谁’(主人公)和‘什么’(生活内容,经济类别)将构成作品描写的对象,意味着被描写事件绝对值的大小及意识倾向。”{4}小说题材的“大”与“小”不仅关系作品要旨,而且还是作者文化视角与价值立场的直接体现。刘震云选取的这个公共性的灾荒事件,有着颇有意味的“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是一次大事件,因为死了300万人;但是在当时战争语境下,300万无名个体的死“无非是小事一桩”。是一次大事件,但是身经灾难的“我”姥娘却因为历次过多,“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所谓的“大”与“小”构成了强烈的反讽,带着后现代式的质疑,带着对历史的嘲讽,带着对人生命运的慨叹,更带着对民族命运的先锋思索,作者“顺着枯燥泛着霉尿味的隧道回到一九四二”。

二、小人物――历史的叙述者

历史可以被置换为对历史的书写,然而书写的限制因素不仅包括时间、空间、性别的因素,还有权力话语、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等共同营造的历史语境。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开启人们去洞察历史文本在制作过程中权力运作的秘密,识破对历史真实解释权的垄断。刘震云的农村生活背景以及“官场小说”的创作经历使得他关心人、关心普通人、关心生活在权力话语遮蔽下的普通民众的生存。这一次他将建构的权力交给了事件中的小人物,普通民众对于历史的言说,间或成为历史的另一种文本存在。历史的事实不一定是“真实”,事实在历史中可以受到任何观念的左右,所谓的“真实”只能出现在人们追求真实的观念构造和话语阐释中。左拉说过:“真实有着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应该是由事件的亲历者自己发出,方为最接近真实。

作者安排的叙述者有我姥娘、花爪舅舅、范克俭舅舅、49年前的县委书记,对于每一位叙述者而言――这是一段漫长而又沉痛的逃荒史。“我这些采访都是零碎的、不完全、不准确的”。这种回忆式的叙述不仅靠想象,靠拼贴,还要靠语言的连缀铺陈,靠叙述者个人的心情主宰和组合,因而呈现出残裂、破碎的状貌。虽然历史的本真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但是人对于历史真实的把握和描述却注定要以人为起点。站在50年后的今天去挖掘历史、去叙述情节,势必会有个人经验的记忆选择和自我塑造。这种个体对历史碎片化的建构不可能具有宏大叙事框架中连接的有序性。于是,“我” 打开了被尘封已久的历史大门,借助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哈里逊・福尔曼的报道,在还原白修德与的对话中,体悟到在赈灾前后的别有用心,从抛包袱到为了维护形象而赈灾。对于历史中所谓的大人物而言,无名个体在历史上是没有位置的,哪怕是死,甚或是无数个无名个体的死。

新历史小说家摆脱线性历史观的影响,会“把一些富有转折或关键意义的历史事件重写为一种欲望或偶发性的记忆”。⑤在文本叙述中,刘震云关注并刻意强调了这种“偶发”的关联性与“关键”的意义,进行了具有反讽意味的历史叙述。1943年至1944年日本大举进攻河南,以六万军队歼灭国军30万军队。关键原因是“他们发放军粮,依靠了民众。民众是广大而存在的”,国民政府拒绝援助灾民的原因是战事紧张,而恰恰是这一原因带来的却是其战事失利。“当这个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民众先是以死亡的姿势俯首于冷酷的拒绝,继而以生存的姿态嘲讽于宏大的战争。作者把被筛选和遗忘的个人在历史中的生存境遇、个人在历史中生的渴求和死的挣扎,做出异样解读,着力突出了被社会排斥在边缘的普通受难民众的生存体验,从而使真实的民众的声音从权力遮蔽处浮出历史地表。

“‘新历史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明显变化就是通过将全知全能的外视角改换为限制性内视角(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替代叙事人),从而使被叙述的事件(历史)打上了个人性、秘密性的印记,变‘客观呈现’为‘主观呈现’,历史事件内部的关系性质被重新叙述、重新解释,历史事件的意义内涵被翻新和改写。”{6}抗日战争是1942年的背景事件,在建国后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反复叙述后,成为了一个意识形态事件,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事件的本身。在历史教科书和传统伦理道德中,它的形态和语义早已被固定下来。通过灾民来看待这场战争,这就给本段历史打上了个人性、主观性的色彩。国军因为战争的原因而将河南这个包袱抛给日军,日军因为发放军粮而轻易得到灾民的援助取胜国军。这一段夹杂着灾荒的战争历史已经不能单纯用残酷和血腥概括了。所谓的合理其实是对生命的践踏,所谓的不合理其实是对生存的渴盼。战争的合理性受到人文主义的诘问和质疑。生与死的关系,生命与战争的关系、生存与爱国的关系、民众与国家的关系,因为个人的叙述,使得这些关系变得纠结缠绕,意义模糊不清,答案令人震惊。当然任何历史叙述都是叙述者立足于现时视野的再创造,这部文本的“真实”同样也是有待辨析和询问的。而文本的意义则在于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借助民间叙事而潜入文本,去发现历史暗区和荒谬中的备受煎迫痛苦挣扎的个体生命,去记录无情泯灭的生命是如何被历史的谎言所漠视。民间压抑已久的声音登上文学殿堂,表现出了作者对个人主体性和个体生命价值问题、历史境遇中的个人生存问题,尤其是更易受到个体伤害和结构型漠视的底层民众的生存问题的关注,展示了站在终极人文价值立场进行历史叙事的可能性。

三、纪实体与生命本位的时间观

无论是线性历史观还是系统历史观,存在的前提都是永恒而又普泛的时间维度。诚如海德格尔所说“历史是生存者的此在所特有的发生在时间中的演历”⑦,时间性是历史的本质属性,在构成历史的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中,有无数个体生命的一次性的时间性存在。历史叙事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时间结构,在时间维度中解决历史时间与普通个人时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叙事者的历史观,也就是他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认识。刘震云为重温这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纪实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准确还原了1942年中国的大时代环境。在这一叙事过程中,叙述者的人生经验和价值立场决定着历史图像的面目。采用纪实体的方式来完成历史的再叙述,以生命本位的时间观完成对历史的再建构,对于刘震云来说,显然是一次意识明确的尝试。文本立足于现时对历史进行个人化阐释,作者在文本中,力求穿透时间的帷幕,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出发,重新叙述历史,完成了对于所谓的真实历史的质疑,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又一名记述者。以一种戏谑化的叙事揭开历史的面纱,穿越历史的隧洞,走进了1942年,在对这些历史事件做共时性的梳理对比时,凸现了被遗忘已久的300万人的死以及历史对这300万人死的安排与遗忘。纪实的方式给这一年的历史赋予了新的维度,呈现出民间生命本位的历史观和时间观,同时也给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真实的感受。

“1942”是一个具有时间意义的数字,但它又不仅仅作为一个数字存在,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挖掘。文本中的历史时间跨度只有几个月,可是充实在这一历史时间中的,是灾民的个体生命时间,他们由求生到死去的个人生命历程。正史在这个时间段所必须书写的内容被作者淡化处理。作为历史的背景充实在这个特定的时空框架里的,是一个个逃荒家庭中的灾民们、男人和女人们、大人和孩子们在这个逃荒历史时间中的遭遇,是作为民众主体在这一年所无力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凉,是历史的车轮碾压过这无数个体生命时间的无奈。河南灾民的逃荒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1942年的历史,灾民的逃荒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映衬了1942年的世界动荡、战争掠夺、官场腐败。刘震云将他观察历史的眼光,由权力中心移至普通民众的逃难生活中,颠倒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常规方式。作者捕捉到了中死亡人数的两个数字――1200和300,0000,一个是官方的1200,一个是可能接近真实的300,0000。将这生命数字纳入冰冷的历史时间框架中,当权者的欲盖弥彰和历史时间的血腥冷酷使观者震惊而愤怒。刘震云的叙事策略是以具体个体生命的此在的生存填补历史时间1942所留下来的巨大历史空洞,由一个个灾民的时间性存在所构成的普通民众的群体命运,来解释历史时间所理应包蕴的人性内涵。这就是刘震云的生命本位的历史观和时间观,也是刘震云对历史中普通民众的个体命运的思考。

宏大历史因对历史必然性的强调而成为伟人的、大事件的历史,历史的书写者“蒋委员长”认为:“饿死三百万人不会影响历史”,而他的个人利益才是决定历史车轮前进方向盘。于是几千万灾民的救济在历史的书写者那里被搁置起来,300万人的生命被作为包袱从历史的火车上抛掷下去。历史流程本是不确定的,但是因为历史书写者的“合理的历史目的”而变成了一场确定性的事件,所谓的更重要的事件成为漠视个体生命的理由。“丘吉尔感冒”在历史上享有言说的权利,而300万人的死亡却没有相应的位置。“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对历史书写背后探秘,体现出了作者人文主义的叙述立场。

小说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敢于叙述300万人的死亡,不在于温故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而在于作者采用一种消解和深掘的姿势,重新书写重大历史事件的另一种文本,重新阐释历史的真相,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作者对死亡背后的探寻,对历史书写的编码机制、叙事功能和其背后隐含的话语权力的质问,对个体在历史中的生存意义的确定,表现出了一位作者的严肃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反思意识。这部小说既是作者对“新历史小说”家族性、私密性题材滥觞的一次反拨,也是完整阐扬自己关于“生命本位”理念的正面表述,体现出其小说在意义层面上的独特之处。

注释:

① [美]Jameson,Fredric,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67.

②[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③④⑥孙先科:《“新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及其意识倾向》,《文艺争鸣》1999年第1期。

⑤盛兴军:《艺术真实的困境与出路》,《文艺评论》1997年第5期。

⑦[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上一篇: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提高成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