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范文

时间:2023-09-29 18:05:07

回顾与展望篇1

中国古琴艺术当前的处境,如果用“机遇与危机并存”这句话来概括,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其实早在“申遗”成功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自觉已初露曙光。就是说:已有人开始意识到复兴保护民族文化精粹对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开始来学习几乎已被人遗忘的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古老乐器――古琴。“申遗”的成功,说明它作为人类文化的精粹,不仅在国内,而且受到世界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了人们保护古琴艺术遗产的责任感和学习、传承的热忱。

一定的文化必然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由于不同时代社会时尚与审美方式的变化,原有受众的消失,再加上西方音乐文化的强烈影响,还有乐器本身音量较小不适于参加现代乐队与舞台表演的局限,使得古琴在当今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对于这样一门古老的艺术,如何做好它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确非易事。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古琴艺术的保护单位,深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当今社会创造保持古琴艺术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就是说:古琴艺术决不能只停留在音乐院校少数专业琴家手中,而是要让它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人生修养的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精英人士乐于欣赏或弹奏的一门“活”的艺术。

2006年中国政府决定每年6月6日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在同年首届遗产日的专场演奏会上,古琴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表演。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主办了“古琴艺术进大学”的活动,首先在北大、清华等几所北京著名高校内,举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活泼的图片展览和老中青三代琴家,再加上学琴不久的年轻中学生的演奏,给与会大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继首次活动之后,近年来又在江苏常熟、镇江与西安交大、西北工大及北京外交学院等十几所高校内陆续进行了讲演。最近“进大学”活动将在香港、澳门地区的几所著名大学内举行。按既有计划,这个活动将在全国持续进行下去。“进大学”的活动,加深了古琴艺术与年轻学子的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北大、清华、北师大、南京大学、浙大、川大与广州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内,先后成立了学习研讨中国古琴艺术的学生业余社团――各校“古琴社”。如果有关方面能考虑到同学们对古琴艺术的浓厚兴趣和迫切希望,将《古琴的演奏和理论》正式列为全校通识课,供同学们自由选修,那么这门课程的开设与校内琴社的成立和活动,对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甚至对有关学科的建设和学科的交叉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有关部门举办的与古琴有关的活动也日益增多。2007年6月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常熟市政府合作,在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具重要影响的虞山琴派的发源地――江苏常熟,举办了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艺术节上,专场演出、研讨论坛、文物展览、古琴比赛与古琴进大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社会大众对中国古琴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将继续举办下去。2008年,随着迎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在“相约北京――2008文化系列活动”的“恭王府非物质文化演出周”中,古琴各派大师和中青年琴家举行了五场古琴演奏会,给国内外听众亲耳见证了古琴音乐之美。同年8月8日举行的奥运开幕式上,古琴作为表现中华文明起源的首个节目出现在全世界观众眼前,为古琴艺术的神奇魅力,作了形象的展示和解释。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在奥运期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展示会”,古琴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进行了展示。

在这些活动的积极影响下,五年来社会上爱琴学琴之风大盛。除过去琴人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和南京、苏州、杭州、广州、成都、沈阳、武汉等大城市外,甚至在过去没有琴人足迹的内蒙呼和浩特和其他许多中小城市,甚至某些县城,也出现了许多新成立的古琴社团和教琴机构。学琴的人,有儿童、小学生、中学生,也有大学生、研究生或工作多年的年轻教师、企业职工,还有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包括部分退休老人,其数量相当可观。

对于相对庞大的学琴者来说,大多数人之所以要学古琴,其目的无非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身修养的需要。但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再加上相对庞大的需求与合格师资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即使在琴人最为集中的北京、上海两地,胜任传承教学的资深琴家,人数也极其有限。有的城市或地区甚至还找不到合格的老师。有些地方的古琴师资,有的竟然是经北京某个“琴馆”或“琴会”短期“速成”培训而成的来自各地的新手,或各地由“筝”转“琴”(教筝转为教琴)而来的师资。

初学者在师资的选择上,不少时候可以说完全处于无选择的境地。再加上师资的艺术倾向和教学水准对初学者来说,一时又不易分辨。因此有时只好盲目信从或根据“名气”加以选择。当然也有一些是经过本人亲自鉴定比较,择善而从的人。师资的这种高低良莠混杂的状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很难避免的现象,本不足怪,不过若不加引导,必然会给中国古琴艺术的健康保护和正确传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有鉴于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久前正式公布了国家与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制度,并于2008年2月公布了首批古琴项目部级传承人的名单。传承人的确立,有利于有志者找到合格的师资,把古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工作做得更好。

不过即使对传承人而言,有个事实不容回避:上世纪50年代,为了振兴和发展濒临危境的中国古琴艺术,采取了在国内各大音乐院校的民族乐器系中设立古琴专业的重大举措。专业古琴教育的建立,对于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人材的培养是有益的。当今活跃在教育和表演舞台上的专业琴家及其学生,几乎都是来自这些院校。不过由于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和训练模式完全来自西方。因此,这一举措客观上也成为中国古琴艺术参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开始。

关于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想起当时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教授已故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先生在《操缦琐记》里说过的一段话:

晨(1958年10月8日),开始往音乐院附中兼课教琴,学生某、某、某(姓名暂略),已有一二年程度,指法均相当好。音院目的在吸收各家指法,培养出全面人材,但运指方面,欲彻底改变,颇有困难。如不改变,则一家风格决难弹出,纵下一番功夫,恐不易达到十分完美也。

张先生的话,富有预见性地指出了专业古琴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中国专业古琴教育是以西方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模式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其目的是“吸收各家指法”,“培养出全面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在专业院校中,用经过规范的演奏技法,培养出既能演奏各种传统古曲,又能演奏新创琴曲,还能参加乐队合奏,以走上舞台为宗旨的“全面人才”。

这种教育模式,如果从实行中西音乐的交融来说,有其积极意义。如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便于传承、保护各派大师的琴艺来说,在训练学生准确地掌握各派大师特有的“运指”方式和演奏经验,包括右手弹弦、左手按弦的姿势和运动规律,吟猱技法的方圆变化,再加上对传统审美的理解与诠释方面,并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强调。如果学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着意于“创新”“发展”,而不是在“学象”老师方面苦下工夫,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到的更多的是某派琴曲的旋律框架或轮廓,而其特有的传统技术、技巧、艺术审美和韵味,往往程度不同地丢掉了。取而代之者,则是用按“专业音乐训练”学到的源自西方音乐的规律和艺术经验,对传统古曲重加诠释,从而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

从音乐形态来讲,创新者基于古琴参与现代乐队合奏或演奏新曲的经验,众多乐器音响的轰鸣和整齐划一的节奏要求,使古琴原来富于特色的音响和原来独奏时存在的种种传统艺术特征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取而代之者,则是经过电声扩大的音响,以实音取代虚音;将不确定音一律改成确定音;以规整节奏取代自由节奏与不规则节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代的审美趣味对旋律重加变动。其结果必然使他们弹奏的古曲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导致传统音乐形态的变异或消失,从而被当代中国主流音乐或西方音乐形态所取代,使中国琴乐失去其特有的价值。正如著名琴家成公亮先生早年指出过的:这些年来,在经过专业教育的二、三两代中青年琴家中存在的人不分东西南北,其演奏技法、风格与曲目所呈现的“千人一面”的现象,难道不就是这种专业教育模式造成的结果吗?

从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来说,必然是多元的。就古琴而言, 应该允许每位琴家根据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取向,进行各种不同的创造。主张传统古曲按专业音乐教育学到的源于西方音乐的模式和艺术经验重加诠释,主张吸收西方音乐因素,或与西方现代音乐或中国当代主流音乐相融合,强调创作新曲或弹奏现代风格的古曲或缩编古曲,这是琴家的自由,可以允许他们去作各种尝试。但是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说,我们必须看到专业古琴教育存在的严重不足,看到当今音乐院校古琴教师世代交替――由第一代转为第二代或第三代的现实,必须看到二、三两代古琴教师身上西方音乐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古琴技艺的缺乏了解,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积极改进专业古琴教育。

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古琴传承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大力加强对古琴艺术传统和传统演奏技术、技巧的探讨和学习。甚至是否可以重新考虑其专业定位――由民族乐器系改为音乐学系。如果专业古琴教育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当他面对存留至今的大量古曲时,必然使其日渐走样而失去它独有的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至于当他面对留存至今的数量甚巨的古谱,对其进行发掘打谱时,也势必因打谱者失去传统艺术审美和传统演奏技法的支撑而沦为空谈。

对于传统琴家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来说,要想弹好琴,首先要学好传统演奏技术与技巧,要多“读书”,要深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要更多地着力于个人道德情操的修养,注重于内在艺术精神的抒发。若走向极端,只讲修养而完全忽视演奏技术与技巧的锤炼与作用,必然会导致缺乏艺术感染力,使得对更高艺术境界“道”的追求失去传统技艺的支撑而沦为空谈。我们必须看到:现存为数不多的传统琴家,特别是他们当中的代表性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现存老年琴家身上保留的那部分“非物质遗产”,即保留在他们手上的传统琴曲和传统琴艺尽量抢救、保护和传承下去,否则人去艺亡,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即使是传统琴家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中间,有些人在传承老辈琴家琴艺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将其特有的琴艺,特别是其吟猱技法完全学到手。因此,笔者慎重呼吁: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琴家和年轻琴人,有必要对中国古琴艺术传统和自己所弹奏传统琴曲的师承渊源和原始版本,包括所用指法和艺术表达,重新作一番带有时代特征的审视、思索、研究和学习,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认识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扬。

与此相关,目前还流行一种见解:一个琴家如果弹得像老师,就不是好的艺术家;只有与老师不一样,才是优秀艺术家。其实像也未必都不优秀,不像也未必都好。但是受其理论影响,有些人往往不去着力于传统技艺与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发扬,而是对古曲进行各式各样的改动与“发展”。其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关键则取决于其艺术修养,对传统的理解和演奏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琴不久的年轻人而言,目前有不少人刚刚学会几曲,就急于改动“创新”,急于表现自我,其结果往往使各流派的经典名曲,面目全非。有鉴于此,我以为在当前条件下,更应该强调原样传承和原样保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设想,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创造一个健康的传承生态,彻底纠正当前古琴传承中存在的种种非传统倾向,那么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古琴艺术必将失去其独有的魅力,它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有地位也将不复存在。

回顾与展望篇2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

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资助了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水生天然有机物的起源、表征、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以及卤代烃生成潜力等。在新农药单甲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有机锡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发现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环芳烃的存在,对多氯联苯等的光解规律和产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机理和解释。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作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o3的测量技术、中国光化学烟雾特征、室内大气光化学反应模拟、空气质量模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气微量组分源排放、大气氧化能力、大气光化学模拟和模式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但是,从国际发展趋势和目前水平来衡量,就总体而论,我国环境化学的研究,无论从方法、技术上,还是研究思路上大多缺乏独创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热点环境问题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在分支学科和研究的内容上发展也不平衡,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在环境化学过程研究中对化学污染物的外观表征研究得较多,而在复合污染的界面反应过程动力学,污染机制及其效应方面研究的深度不够,缺乏从分子水平上对污染物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虽然建立和发展了较为完备的常规分析测试方法,但对于环境样品的形态、结构与中间产物、同族体等的分离与测定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在污染物的现场测试、实时测定等方面尚缺少有效的方法和仪器。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跨世纪的环境化学任重道远。无论是控制或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是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环境化学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环境监测,大气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污染评价与防止对策,水体中复合污染及土壤多介质污染机制研究,有毒化学品生态效应及危险性评价,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污染控制原理,环境修复技术等诸多领域,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分支学科都面临着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环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2]刘静宜等.跨世纪环境化学展望.北京:1998年.

回顾与展望篇3

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367页)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20世纪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20世纪40年代,苏联依靠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社会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紧密团结,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斗争,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有近100个原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文明的诞生。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千百万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迸发出巨大无比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摆脱了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困境,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开始探索和迈上了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暂时挫折挡不住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并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地有所损失和收缩,形势依然严峻。但从另外一面看,社会主义力量也变得更为精干、更有战斗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已开始从剧变后的低谷回升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预言家们关于社会主义彻底失败的断言已经宣告破产。

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在80多年的历史行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汲取和运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我们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和改革中,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必须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试验、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要真正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把握本国的基本国情,处理好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既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激进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自觉地通过改革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如果不顾时代条件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胜利前进,就会犯教条主义和因循守旧的错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各个时代的本质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百多年来,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正在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逐渐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如果固步自封,不实行改革开放,就无法应对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为历史所淘汰。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依据就在于,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工人阶级执政党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必须建立高度的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力垄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这是20世纪社会制度空前深刻的变革。但受历史进程和种种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民主法制的具体形式和步骤上,缺乏经验,出现过不少偏差,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正确处理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依法治国的关系,依然是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重大课题之一。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既要积极努力、扎实推进,又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阶段。

必须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关键的问题是搞好党的建设。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得出的最重要结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要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与侵蚀,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系。就国内矛盾来看,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几十年来虽然有所调整和缓和,但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就其国际矛盾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以及不同地域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其中尤以“南北”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社会主义必须善于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舞台和回旋余地。这既是20世纪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斗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重要条件。

三、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也多如繁星。然而,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博大精深,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国际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其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甚至较长时期的受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些挫折,有些是社会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有些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背离马克思主义,走向私有化的改革道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他们中的多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剧变前后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仍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资本主义经过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等若干发展阶段。这些变化虽然赋予资本主义种种新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决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环顾当今世界,作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正在破灭,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号强国,日本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回升乏力。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番调整经济政策,起色不大。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难医经济痼疾,反而导致新的金融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势必从西方国家内部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造成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历史进步。而这些严重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剧变以后,两极对抗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为什么还那样动荡不安,地区性冲突为什么还不断加剧,甚至连美国本土也不得安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显现吗?这也正是人们重新“呼唤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

不管西方国家怎样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也无论垄断资产阶级怎样调整其内外政策,经济全球化的结局都不会以它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将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快资本主义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崛起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任何一种社会新制度战胜旧制度都要经历多次反复。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是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战胜资本主义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但它还处于继续探索的初级阶段。斗争——失败——再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经历程;高潮——低潮——更高潮,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趋势。只要社会主义者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汲取教训,善于调整变革,挫折就会向成功转化,失利就会变为胜利。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者的信心所在。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兴旺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共产党组织,也进行了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可以断言,这些历经斗争考验和风雨洗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必将重整旗鼓,振奋精神,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早在剧变的历史尘埃尚未落定之时,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预言已经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我们并不悲观失望;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基本结论依然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回顾与展望篇4

一、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杂志社同仁克服人手少、任务重、事情杂等困难,超负荷运转,快节奏工作,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思路及要点,顺利完成以下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第一,编辑出版工作。全年共完成“理论版”“实践版”“教育家”各12期共36期480多万字的编辑任务,编发文章1000多篇。做到了按时出刊(每月定时出刊,保证读者能及时收到刊物),尽量不错(差错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低于全国同类刊物),不断出新出彩(每年、每版、每期都有新意,都有亮点,都有“看头”,都有产生较大反响的栏目和文章),受到主管部门、作者、读者和同行的普遍好评。

据统计,2015―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江苏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72篇,转载量在教育类期刊中排第15位。其中,“小学语文教与学”“小学数学教与学”专题转载排名分别为第5名和第8名。

第二,宣传发行工作。在杂志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召开年度通讯工作会议,加大杂志宣传力度,积极调整征订、发行策略,在确保重点订户的基础上,努力消灭空白点,不断减少薄弱点,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千方百计稳定订数。2016年杂志订数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刊物领先地位。

第三,催款清欠工作。由于体制和财务等方面的原因,部分订户的发票一直无法及时、足额开出,加上部分地区通讯员轮岗、换人,导致部分杂志款拖欠。2016年,杂志社积极配合院财务部门,加强对欠款的核查、清理,不断加大催款工作的力度。除专人经常性催款之外,采取“盯人战术”,建立重点联系人制度,把催款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每个编辑不仅有编稿任务,还有发行和催款任务。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 2016年杂志款清收力度加大、效果明显,总体情况好于往年。

第四,评估年检工作。2016年8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开展了首次“江苏省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共4大类12小类37项指标。这次评估的主要目的,一是“以评促建”,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二是“优胜劣汰”,警示甚至淘汰不合格期刊。这个评估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杂志的未来发展。我们高度重视这次评估,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统筹安排填写《自评表》,撰写自评报告,按时、保质报送评估材料,自评分与他评分基本一致,受到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好评。今年4月初,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布了评估结果,《江苏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类”全部期刊中名列第4,基础教育“教育研究类”期刊中列第1。另外,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每年都要对杂志进行年检,杂志社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顺利通过了2016年的年检。

第五,网站平台工作。根据工作需要,2016年启动“江苏教育研究网”的升级和重建工作。“江苏教育研究网”既是作者的投稿平台,也是杂志社的日常工作平台,每天都要使用,因此非常重要。@项工作历时一年,现在网站已经开通。同时,杂志社按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江苏教育研究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宣传、推广杂志和广大校长、教师推送、分享原创作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

第六,其他各项工作。主要是院领导、院综合部和其他部门交办、安排的工作,大致有以下几项:一是配合院综合部、招标办组织并完成杂志印刷招标工作。二是相关人员参加江苏省期刊协会组织的全省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全部达标。三是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6年年会、2016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院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

二、展望:2017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2017年杂志社的工作思路,我们经过认真、反复研究,提炼出下面这段话来表述: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办刊方针,不断强化学术性与影响力、理论与实践、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创新,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努力使刊物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刊物的学术影响。

这段话里有几个“要点”和“关键词”,需要作一些说明。

第一个要点和关键词是:服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个服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这是我们的办刊方针。长期的办刊实践证明,“三个服务”的办刊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当然,要根据杂志社的工作特点,找准服务的重点和抓手,更加精准、有效地搞好服务。要通过服务提高质量,通过服务扩大影响,通过服务留住作者读者,通过服务稳住订数。

第二个要点和关键词是:质量。在质量问题上,我们一直都说两句话。第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一本杂志,没有质量,就是死路一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生存下去。第二句话,质量就是形象。《江苏教育研究》是省教育厅主管、省教科院主办、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学术期刊。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就代表了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的形象。所以,在办刊质量方面,我们一直都抓得很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学术期刊。一本杂志的质量,可以从它的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引用率、认同度、影响力等方面作出评判。我们在有些方面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发行量和覆盖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覆盖全省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比如转载率,从2011年起,它就一直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再比如认同度,2014年,《江苏教育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为学术期刊(当时省教育厅主管的基础教育类综合刊物中,《江苏教育研究》是唯一首批被认定的学术期刊)。另外,这本杂志在江苏,在基础教育界,在教育学术期刊这个行业,在广大作者读者那儿,认同度是很高的,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可以说,《江苏教育研究》在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认同度及编校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同类杂志的前列。我们也有短板和不足,但总体来看,《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杂志。当然,质量提升无止境,质量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对杂志社来说,年年都应该是质量年,月月都应该是质量月。2017年,我们要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聚焦于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

第三个要点和关键词是:特色。特色是一本杂志的风格,也是一本杂志的“名片”。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江苏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学术性、专业性、地方性、实践性等等。2017年,我们既要注意原有特色的保持,又要注意新的特色的形成。特别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院领导最新提出的学术性和影响力的结合,二是多年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是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质量评估标准中提出的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的结合。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特色。力求做到《江苏教育研究》一到手,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本学术的刊物,这是一本江苏的刊物,这是一本与教育实践贴得很紧的刊物,这是一本十分注重教育实践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刊物。

第四个要点和关键词是:创新。说到创新,我要稍微说说《江苏教育研究》这本杂志的历史。这是一本有历史的杂志。1984年创刊,那一年正好是省教科所恢复建立,所以它和省教科所同龄。1986年用现刊名。那一年我正好大学毕业,怀揣着很多理想,分配到省教科所。一到省教科所就知道有这么一本《江苏教育研究》,当时还是“内部资料”。后来经过教科所(院)领导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6年年底,从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那儿获得了公开刊号。现在想想,这件事情能够做下来,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回顾《江苏教育研究》长期的办刊实践,我们发现:这本杂志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较高质量和鲜明特色的历史,也是不断追求创新的历史。办刊几十年,公开出版10年,可以说年年都有创新。当然,对一本杂志来说,创新永远在路上。2017年,我们面临更复杂的办刊环境,我们的办刊思路和发行办法也在作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在这里,我们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工作者、作者、读者、专家、同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请大家为《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的未来发展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欢迎您以短信、微信、来稿、来信等方式讲述您和《江苏教育研究》的故事,表达您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江苏教育研究》杂志、江苏教育研究网和杂志社微博、微信平台将择优选用。我们虚版以待!

回顾与展望篇5

 

关键词: 会计学; 会计学发展; 大会计学; 广义会计学; 会计交叉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华诞,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会计学发展也只经历了短暂的60秋。笔者基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回顾与展望会计学发展的60年。会计学发展的前提是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理论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实践的根深叶茂。会计学是会计理论体系化的体现,或者说是会计理论的集聚即会计理论体系对象化的展示。我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一、会计学发展初期阶段(1949-1978年):会计学初步建立

(一)引进建设会计课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引进建设会计课程的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社会主义社会会计更重要。马克思说:“过程(指商品生产过程——引者注)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监督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①马克思所说的簿记,就是会计。到了公有生产的社会,即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需要会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从总体上说,是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与国家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国营企业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公营企业,没收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管制、征用、收购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私营工商企业转为国营企业)和发展,建立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

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的需要,学习和借鉴苏联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出版了一批苏联的会计教材,如(苏)葛莱赫·苏联会计学基本教程(1951)、(苏)日布拉克·工业会计教程(1952)、(苏)哥莱赫、杉柯夫·国营农场会计核算(1953)、(苏)巴冈诺夫、沙洛莫维赤.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954)和(苏)马卡洛夫.会计核算原理(1955)等。这些书籍的出版,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会计工作者,在总结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一批会计著作也相继问世,如陈其祥.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修订本)(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2)、王澹如.会计核算(修订本)(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3)、工业会计核算和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工农会计教研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等。这些会计著作标志着我国现代会计学雏形的建立。

(二)会计学发展在挫折中恢复

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58年的“大跃进”,对会计工作进行改革,冲破了一些束缚,但在“大破大立”、“先破后立”的影响下,有的单位出现“门框账”、“脑袋账”、“无账会计”,使会计工作遭到重大挫折。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会计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整顿。1961年,财政部与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国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联合通知》,财政部制定《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1962年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召开全国会计工作会议,1963年国务院《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1964年财政部提出《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1965年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这一系列会计制度建设,使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和整顿,也使会计工作得到发展。反映这一时期会计工作的恢复、整顿和发展成果的会计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出版了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会计原理(中国财经出版社,196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贸易系会计教研室.工业会计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高等商业学校经营管理类教材选编组.商业会计(修订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这些会计著作的特点,是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反映了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成果,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三)“文化大革命”使会计学发展受到破坏

回顾与展望篇6

【关键词】对外开放 改革 回顾 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推进的三十年,是建设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十年,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改革与开放相结合的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系统回顾三十年来的历程并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更好的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完成这一工作。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1、以改革促开放阶段。

(1)先看1978—1992年的第一个小阶段。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启航的标志。国家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营管理体制,对特区的外商投资给予较大优惠和方便。1984年5月,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实现十二大对外开放目标的重大举措。1985年2月,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同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并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倾斜。1990年4月,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等4个北部口岸。同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发展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和转口贸易。

另外,在这一阶段,国家明确提出,沿海开放地带特别是沿海各大开放城市,应当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逐步转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轨道上来。为此,国家加快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例如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地方政府向国家承包出口创汇任务和上交外汇额度,财政对外贸的补贴实行自负盈亏,超额创汇实行中央与地方二八分成,从而推动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的承包,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问题(田纪云,2008)。在外贸体制改革中,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是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贸易权)。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从事外贸经营许可的审批权限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审批。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吸收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十三大提出要“使外国企业家能够按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业”,并对一些陈旧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

(2)再看1992—2001年的第二个小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行的一系列开放措施和优惠政策,逐步推广到广大内陆省份,对外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1992年,扩大开放上海浦东等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同时,开放哈尔滨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1996年,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还体现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1992—2001年左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满足加入WTO的要求,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政策透明度不断提高。1992—1993年两年内,国务院先后批准出台了赋予各类企业进出口权的四个文件,随后在外贸体制和外汇体制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为中国扩大出口贸易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1998年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是这一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举措,该战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陈文敬,2008)。在2000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之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又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的配套措施,包括设立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转折点,而且成为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2、以开放促改革阶段。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第一阶段中所实施的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并且对外开放成为国内经济体制进一步朝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外部动力。

2001年以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环境也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而更加透明和规范。例如中国政府在加入WTO前后,根据WTO规则和所作承诺,在集中清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进行了调整。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加快推进,入世后使中国直接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并面临着与机遇共同存在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表面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背后却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和效率的竞争(李晓西,2008),因此必须重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影响。为此,2002年3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定位,即“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总之,为了适应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需求,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围绕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大幅提高。《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立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2003年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具体的要求,成绩显著。

二、对外开放经验总结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事业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国内、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的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学会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搞建设,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正确把握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外开放在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国内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每一步重大改革,又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张小济,2003)。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4、在对外开放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搞经济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力量,但闭关锁国却不是中国的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部因素的影响将会明显增大,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为此,外经贸工作必须讲政治,讲大局,始终注重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邹东涛,2008)。

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中国政府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而集聚了短缺的资金,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又部分程度地以市场换来了技术,同时又积极的走出去,通过兼并、贴牌生产以及合资等形式发展外向型FDI,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未来对外开放的展望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扩展,我国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相互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国际经济风险不断加大、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和外贸出口增长面临巨大挑战等(董文,2008)。为此,展望未来,为了更好地把对外开放向前推进,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对外开放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控制对外商业借款,审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有效监管国际短期资本的进出。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有效防范外汇市场风险。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救济措施,防止国内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深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刘力,2008)。

2、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能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在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升级。完善出口预警机制,完善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体制和政策,加强国内外协调,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基于很多互补条件的考虑,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对其提供援助优惠关税待遇,并明确双方合作的总体战略和重点领域(隆国强,2004)。

参考文献

[1] 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一)[J].国际贸易,2008(2).

[2] 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二)[J].国际贸易,2008(3).

[3] 董文:新时期对外开放特点和新突破[J].财经界,2008(6).

[4] 辜胜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五条成功经验[J].党政干部文摘,2008(7).

[5] 隆国强:中国:崛起中的贸易大国及其对外开放战略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4-03-25.

[6] 刘力: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J].对外经贸实务,2008(10).

[7] 田纪云:对外开放是怎样搞起来的[J].炎黄春秋,2008(2).

[8] 张小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N].中国经济时报,2003-07-21.

回顾与展望篇7

某媒体在报道该消息时,意味深长地使用了“毫无悬念”四个字。

我这里之所以强调“毫无悬念”四个字,是因为这个财报和我2007年预测相当吻合。当然,主要还是应验了李东生2007年初那句话:“从理论上说2007年TCL有可能继续亏损,但是,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显然,这里面大有玄机。

我在2007年初的预测是:TCL一定会盈利,因为不盈利就被摘帽子。但是,伴随盈利而来的一定是集团营业收入的下降。

我当初给出的预测是,集团营业收入约下降10%至410亿元上下,现在看,实际下降额度比我的预测多了将近20亿元。2006年,TCL集团营业收入约为450亿元,而2005年是480亿元左右。令我感觉意外的是,盈利超出我的预测不少。我预测盈利不会超过1亿元,实际是3.8亿元。

我们来分析一下TCL是怎么实现盈利的,以及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顺便也预测一下TCL2008年的走势。

回顾TCL的2007

2007年,TCL做了哪些事情,让它实现如此盈利呢?

翻检TCL的2007,我未能找到可圈可点的大事。应该说,2007年TCL并未发生大的战略行为。最为大家所期待的南海液晶模组项目,也因为增发方案未通过证监会批准而不了了之。

彩电业务层面,勉强称得上大事的,就是原飞利浦高管梁耀荣加盟。梁先生强调“确保每一台电视都赚钱”,这一点很符合李东生的想法。

梁先生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台湾的液晶面板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对TCL的面板供应。不过,这在业界看来,也实在不能算什么大事,因为每个彩电企业都和面板制造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确保供应,并非TCL“独一份”的优势。

除此之外,人们尚未看到“梁耀荣新政”更多的内容。就目前梁先生所作所为看来,这些新政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很难说能让TCL彩电重振雄风。在观察者看来,如果TCL不彻底甩掉汤姆逊烂摊子,不建立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所有的小打小闹不过是权宜之计。

再看手机板块。2007年TCL手机板块做了什么事呢?好像没有给消费者留下什么深刻印象,阿尔卡特重启国内市场勉强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因此而在手机卖场看到阿尔卡特身影,看来重启并不顺利。

再一个是签订黑莓手机代工业务。但是,来自媒体的报道称,台湾消费者并不买黑莓手机的帐。目前,黑莓手机尚未进入大陆市场,不知道假如进来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TCL手机2007年全球销售大约为1100万台,其中90%为阿尔卡特低端机的出口;在国内市场,TCL手机已经难觅踪迹。

再看电脑业务。这个有的说,却又不值得说。什么意思呢?TCL电脑2007年两大主题是“出售”和“高层动荡”,卖给别人了还有什么值得说的?而杨伟强的离职,直接加剧了TCL电脑的动荡。

再说说白电业务。实际上,这一块一直都是TCL的“鸡肋”业务。TCL顺境的时候,这一块没给TCL锦上添花,现在更别指望雪中送炭。

为了2007年盈利,TCL集团做了几件事。首先是裁员,据TCL内部人士讲,2006年裁员比例是30%,2007年走了不少人。并且多为高层管理者,比如易春雨、杨伟强等。

其次是暂时搁置了汤姆逊海外业务,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基本上被雪藏了起来。

TCL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降低费用,实现盈利。这就是开源节流中的“节流”一面。

当然,人们更倾向于认为,真正给TCL2007年带来盈利的,是三块业务(或资产)的出售,是这三块业务的出售,让TCL的盈利由“—”变成了“+”。

这三块出售分别是电脑,卖了6000多万元;无锡低压电器,卖了5亿元人民币,以TCL所占股份分得大约4亿元人民币;惠州一块生产用地,卖了1.6亿多元。

三项加起来,有7亿多元的进帐,我不知道这 7亿元多的进帐,为TCL的年报贡献了多少盈利。但我相信,如果把这部分收入除掉,TCL的年度财报一定不是3.8亿元的盈利,是不是负值不敢说。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倾向认为TCL的盈利,属于非经营性盈利的原因。

实际上,即使这个盈利,也是在加大2006年亏损的基础上才实现的,2007年已经够干净了。

TCL集团营业收入比我预想的低将近20亿元,这说明TCL业务仍处于继续萎缩之中。萎缩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主动收缩战线带来业务下降,比如主动退出欧美自有品牌市场。二是集团危机持续延伸,带来TCL电视、手机、白电业务走低。

但是,我不认为TCL集团业务的萎缩是件坏事。在我看来,要想根治浮肿病,瘦身是必须经历的。

展望TCL的2008

对于TCL的2008,我的基本判断是:一点也不比2007年更轻松。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2007年,TCL最大的任务就是保壳,现在,这个任务已经实现。但是,是不是从此万事大吉?显然不是。为保壳,TCL欠的不少债,卖地卖工厂,还着意加大2006年亏损,甚至寅吃卯粮加重2008年摊销额度。

为了2007年盈利,TCL可谓煞费苦心,其策略可以概括为 “上撇下欠”四个字。

以2006年为例,TCL集团亏损多达19亿元之巨,这笔债可不是说你2007年盈利了就可以不还。

2008年的TCL,继续维持盈利的压力比扭亏转盈更大。该卖的都卖了,还卖什么?而电视和手机的盈利能力又不可能有大的提升。

稍有一点经营常识的人都知道,节流是不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持续盈利能力只能来自开源,即培育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TCL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

目前,我们尚未看出TCL新的利润增长点。首先,TCL在2007年基本上未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当然也就无所谓新的利润点的形成。

再一个是老产业的利润潜力有多大?指望老产业焕发青春也很难。先说彩电,目前国产彩电盈利能力普遍堪忧,TCL凭什么比别人更能盈利?没有道理。再看手机,阿尔卡特国际市场潜力已经投支,未来不可能有大的增长空间,否则TCL也不会把阿尔卡特转向国内市场。就TCL品牌的手机而言,当国产手机日趋颓势之时,TCL很难有大的作为。

电脑,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是人家的孩子,这里不提也罢。

说说白电产业。TCL进入白电产业的时间不算太晚,至今也有近十年光景。但是,始终做得不温不火,差强人意。如今,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白电大发展的机会,不知道TCL能不能借机翻盘。

回顾与展望篇8

Abstract: The Vietnamese and Chinese relations are occupying the happy time, but simultaneously also faces many barriers. When commemorates Vietnam and China 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the 60th anniversary, we look back into the history, derives the experience, by a better posture face the future.

关键词:中国 越南外交关系展望

key word: ChinaVietnamForeign relationsForecasts

作者简介: 杜进君(1978―)越南河内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回顾历史

1950年1月18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党两国在各自千辛万苦的民主斗争中互相帮助,努力保持良好的关系。胡志明主席和很多越南革命老前辈在中国活动时曾得到中国人民无私的帮助。1945年8月越南革命爆发,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后,越南人民军对中国在广西战场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支援,这些援助规模上不大,但体现了两国两军之间的深厚感情。1950年6月30日,和刘少奇、等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了顾问团师以上顾问及部分团级顾问,给他们提了要求:顾问团的任务是帮助越南组织、建设一支革命化的正规军队和帮助越南人民军组织指挥作战,主要是协助组织指挥运动战,较大规模的正规战。当顾问是当参谋,给越南的领导当好参谋。要多做调查研究,想办法,出主意,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当“太上皇”,发号施令。一定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越中“同志加兄弟”之情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得以验证。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越抗法抗美和建国事业中给予的巨大援助。

自1991年邦交正常化以来,在各项联合声明和联合公报中两国 领导所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越中两国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以及在解决两国存在的边界领土问题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政治方面,当前,越中关系正处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上。两国两党、各团体从中央到基层的关系恢复并迅速发展。1999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声明》,把“睦邻友好、长期稳定、全面合作、面向未来”十六字方针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越中两国关系的宗旨确定下来后,两国把相互关系定位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同志”的“四好”关系。2008年又定位两国关系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1991年越中关系正常化至今,两国领导坚持每年不同形式的高层访问,这为双方加强政治互信和促进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两国高级会晤的同时,两国政府各级部门、地方和群众组织平均每年都有成百次访问团进行友好互访和合作交流。特别是在外交领域,双方就继续加强外交部高官之间对两国、区域和国际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的机制达成了共识。此外,两国还加强了在国际和地区多方论坛如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东盟地区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等的合作和相互配合。最近几年,两国青年组织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友谊交流活动,加强了两国之间传统友谊的传承。

经贸方面,近年来,越中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贸易额连年高增长,中国己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几年来,越中贸易额超常规增长,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94亿美元1。因此,在2010年1月28日,出席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在瑞士达沃斯会见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时,两国领导人已提出到2010年达到250亿美元的目标。现在,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进口国(占越南进口总额的18.7%)、第三大出口国(占越南出口总额的6.9%)。越南向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是原油、天然橡胶、水海产品、煤炭等等,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石油、纺织品、机电等等。双边贸易对各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起了积极的作用。越南也是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截止2008年底,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FDI)有效项目达629个,合同总金额为21.72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74亿美元2。 同时,中国也向越南提供了很多优惠信贷款和无偿援助。

旅游方面。在经贸和政治迅速发展的同时,两国的旅游也快速发展,成为越中经济关系中一个新的亮点。据统计,1991年到越南的中国游客才达约1万人次,到2009年已达到79万人次。仅仅2010年2月,中国游客量领先,约达14万人次 ,占到2010年2月越南旅游国际游客总数的1/3(2010年2月,到越南旅游的游客量约达45万人次,同比增加了30.2%。累计2010年头两个月约达88万人次,同比增加了27.4%)。与此同时,越南游客到中国旅游也日益增加,2009年约达3万人次3。

除此之外,越中在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军事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1999年12月30日,两国签署了《中国和越南陆地边界条约》,为两国陆地边界问题的完全解决奠定了基础。2000年是越中建交50周年,又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丰收年。越中两国于当年12月25日签署了《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与此同时还签署了《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现在,陆地边界立碑工作已全部完成。这些成果都是中越关系16字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阶段。

但是,越中关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这需要两国政府携手合作努力解决,以找到互利共赢的办法。

回顾越中60年来的关系,我们可以汲取如下一些历史教训:

越中关系对两国人民的命运和利益至关重要。这正如许多人士曾经指出:越南和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相关”。以前在民主革命中的并肩战斗,并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现在的友谊合作也对两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南人民深刻的认识到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也不止一次呼吁中国人民为越南民主共和国抗美事业献出财力和物力,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现在,“越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和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达到和平、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的目标。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两国的繁荣,造福于两国人民”4。

越中友谊关系有扎实的基础,符合两国的利益,体现两国人民的感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虽然双方都面临不少的困难,但我们想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越中将克服一切困难,进一步弘扬传统友谊,加强友好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开创越中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新局面。

为了妥善解决两国关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越中友好关系给两国人民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扩大友好交流,共同妥善处理所出现的问题。今年是越中建交60周年,双方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促进两国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二.越中关系的展望

国际格局和地区局势演变复杂,越中关系也面临不少新的机遇与挑战。世界和平与发展、全球化和地区连接趋势为两国友好关系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地理、经济、文化方面来看,越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地区的桥梁。越中友谊关系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顺应两千余年越中人民友好交往史的主流。从政治方面来看,越南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两国一方面坚持马列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强调应该注重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这可以为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第三世界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政治认识的相同符合两国的利益。现在包括越中在内的世界各国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双方都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逐步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而摆在两国面前的问题是推进“两廊一圈”“一轴两翼”的合作,以谋求互利共赢。

越中关系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寻求南海一些区域争端的解决之道。两国领导认识到处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出发, 已经就此达成共识,其表现在2000年12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双方一致认为,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在二十一世纪取得更大发展。双方承诺认真履行两国签署的有关协议,积极合作,努力把两国边界建设成为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边界。 双方同意,继续维持现有海上问题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办法。在问题解决前,双方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积极探讨在海上,诸如海洋环保、气象水文、减灾防灾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措施。与此同时,双方均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或扩大化的行动,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双方对产生的分歧应及时进行磋商,采取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予以妥善处理;不因分歧而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越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已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同时,《越中陆地边界勘界议定书》及《越中陆地边界管理制度协定》的签署也为两国和平友好和长期稳定的边界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出发,不断推进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向前发展,越中之间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是两国两党领导设计的美好蓝图, 其顺应和平与发展世界潮流的战略性,同时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要求和两国的根本利益,越中双方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2010年是越中友谊年,我们希望,在新的一年,越中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再建辉煌。

参考文献:

[1]LMu Hn. Lch sng cng sn Vit Nam. Nhà xut bn chính trquc gia, 2006

(李牟汉. 越共党史. 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6.)

[2]Tng cc thng kê Vit Nam. Niên giám thng kê nm 2008. Nhà xut bn thng kê, 2008

(越南统计总局. 2008年统计年鉴. 越南统计出版社,2008.)

[3]Hi ng giáo trình trung ng. Lch sng cng sn Vit Nam. Nhà xut bn chính trquc gia, 2008

(越南教科书中央指导委员会. 越共党史. 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8.)

[4]Bngoi giao Vit Nam. Tuyên bchung ca nc Cng hòa xhi chngha Vit Nam và nc Cng hòa nhn dn Trung Hoa vhp tác toàn din trong thkmi. Tliu bngoi giao Vit Nam, 2000

(中越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 越南外交部资料,2000.)

[5] Bngoi giao Vit Nam. Lnh o Vit Trung gi in mng 60 nm hai nc thit lp quan hngoi giao. Tliu bngoi giao Vit Nam, 2000

(越南外交部.中越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六十周年. 越南外交部资料,2010.)

[6]王桧林.中国近现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注释:

【1】 越南统计局2008年《统计年鉴》

【2】 越南计划投资部外国投资局数据

【3】 越南旅游总局资料

上一篇:向国旗敬礼活动范文 下一篇:秋之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