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用心范文

时间:2023-11-21 17:04:12

别有用心篇1

1、一个不明真相的年轻姑娘,被别有用心的我,利用煽动最后成了我的老婆,目前情绪稳定。在各级组织的积极关怀下,妥善地给我们解决了结婚证,准生证等我们群众所急需的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王太尊也是说他办事可靠,那里知道他是别有用心的呢。

3、事情的发生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定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设下了圈套。

4、制造这种谣言的人显然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目的就是希望你们领导部门闹矛盾。

5、你应该清楚如果这些文件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后果很严重。

6、少为孩子取一个华文名,看似简单,其实,别有用心。

7、如果她上次没有在德比郡见到他,她也许会以为他此来并非别有用心。

8、我不相信他送钱给我们不是别有用心,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9、该文谴责了新研发出的软件,但作者其实是别有用心的,因为该软件生产商解雇了他的儿子。

10、诚能如此,则苟非别有用心之徒,未有不团结一致而纳于统一国家之轨道者。()

11、人们知道,有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出自称实事求是的官方报告,实际上并不符合事实而只是支持报告撰写人一方罢了。

12、这样的人不少都别有用心,他们希望利用这个委员会来维持高价,而不是保证人人都能得到他们的产品。

13、在美国,张淑云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继续捏造事实,诬蔑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这完全是别有用心的。

14、你的用意凡是善良的,我都感激,要是你别有用心,我就生气。

15、许多观察家包括监管者承认,银行很难杜绝别有用心的个人至少是一小会儿躲开监控。

16、人民群众(包括党员、干部)普遍地对特殊化现象(包括走后门)不满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个问题闹事。

17、虽然电影拍于数十年前,加上是全黑白制作,但是对于场景的摆设及各种原素的运用,都可看出制作人的别有用心。

18、如果他当真别有用心,也不会使他丢脸。他在城里待了好几天才找到他们可是他有线索可找,我们可没有。他也是因为自信有这点把握,才下定决心紧跟着我们而来。

别有用心篇2

只是在这样的年华当中很多人也没有交给他们应该知道的那些。

如果他们能够发现这一些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那么他们未来付出的,到底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呢?也许他们从来都没有看好过这样的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就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自信来源也是不同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下场和后果,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场景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也许你会以为他们只是在那里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场景。也许仅仅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没有负责任,但是别人却真的做到了自己长久以来需要负的责任,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自己逃脱罪行的理由和借口。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做的事情需要去做,他们能够放弃,你又何必不能放弃呢。

也许明天我们都要奔赴到自己想要的未来,也许明天我们还是要去见面呢,但是你却不知道在这样的将来我们又面对这个什么样的情形也许有很多的故事,需要继续发生,但是你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款待他们。

如果在这样的梦想到来之处,他们看到的也是一清二楚。

别有用心篇3

当我们在谈论后现代艺术的时候,常常以新、奇、险、怪为其基本表征,常以众多的个人性为其基本的表述理由。从个人性的意义上说,大致是不错的:其所依托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怎样都行”。“怎样都行”搁在西方的后现代语境里面,大致也是不错的:因为他们缘于“我思”的主体过度膨胀而终于导致了非中心化,由语言和知识建构的主体终于解体,而导致了非理性化、零散化,同时又因时间的破碎而导致了空间化,等等。可搁在我们的语境里面,就显得比较滑稽。恰恰是我们具体的一个个个人的问题大了:除了传统唯精神的人文主体建构,更为严重的是无可救药的自我主义盛行,除了八仙过海就基本不懂得尊重别人,更不可能懂得尊重别人的利益……由此种种,“怎样都行”的直接后果是恶性泛滥,彼此拼命地争夺着种种话语权,而一旦获得话语权便唯我独尊,全然不顾别的个体表达的权利,最终导致我们自身的无论新旧的人文精神丧失殆尽。于是,在毫无规则的种种个人“运作”当中,后现代艺术在中国多少有点处于毫无章法的“狂欢”状态。

契机与转机在于国际化浪潮,我们的艺术和艺术家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对后现代艺术的认识和演练进入新的世纪时确实获得了全面的提高和全新的突破。在我看来,这完全是艺术的国际化真正展开了我们的后现代视野,是文化的冲突和交流与对话,让我们中国的后现代艺术获得了勃勃生机。

这显然是一种完全矛盾的描述。但这可能是事实,仅仅是事实而已。这也许可以暂时转移一下我们的视线。杨世膺先生的《别有用心——蔡国强大写意》一书,也许便可以是这种视线转移的最好注脚。我们知道,蔡国强如果不算最早也是属于较早走出国门的中国艺术家,让人意味深长的是:他用的是东方的人文“炸毁”西方的理性,或者干脆是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殊途同归于解构主义洪流。此其一。其二,蔡国强的东方人文性解构西方的科学主义的技术性,似乎给西方人的“已经完全为技术所肢解”的日常现实带来了某种共鸣谐振,但,毕竟循序的也是从观念、行为到装置到过程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火药、中药还是泉州船骨乃至黄河渡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始羊皮袋,他都明显地参与了观念,仍然沿袭“点子主义”以及“偶发”“过程”一路的范畴,并始终强调了现场体验。那么,对蔡国强的人文性“点子”解读显然就形成了杨世膺特别着力处。杨世膺采用的是易理之学解释蔡国强的艺术行为,不管这种解释是否有效或者是否有理论上的说服力,但他的解释不是从外部而是从艺术行为的内部,渐次展开了蔡国强艺术的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我以为是颇具独到眼光和独运的匠心的。尤其是国内艺术界盛传蔡国强的“艺术是可以乱搞的”的说法并颇有微词的情形下,杨世膺的《别用用心》显然也有着某种以正视听的作用和效果。杨世膺甚至不厌其烦地描述了蔡国强是如何地“见招拆招”,如何用东方的“中庸”有效地进入西方的后现代语境,他甚至拿杜尚的“小便池”的“冷形态”来对应于蔡国强的“热形态”,并声称“中国龙”逆当年八国联军的路线,“日本-美国-西欧”地如入无人之境。在我看来,艺术的调门似乎太高了点:艺术并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与其说蔡国强有着所谓的文化“西征”意义,我倒不如把蔡国强看成一个“文化英雄”,无论是《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有蘑菇云的世纪》《文化大混浴》《地球也有黑洞》《草船借箭》还是《威尼斯收租院》等等,均在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语境里面引起文化的交汇、共鸣乃至轰动,然后在西方的艺术传统与特有的文化传统当中走红。因此,杨世膺对“文化英雄”的解构就并非是为了建构出什么新的知识主体,而是对蔡国强的艺术进行分解并在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类,然后更好地把握它。尤其是蔡国强的作品在不同语境里面所可能引发的共鸣与思考,通过杨世膺的描述,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蔡国强的艺术肯定不是“可以乱搞”的,顶多只是“随心所欲不逾规”罢了。蔡国强的随心所欲,用杨士膺的说法是不同于杜尚的“物质现成物”而是“文化现成物”,这样:蔡国强的文化养成、文化记忆、民族记忆、民族情感以及民族心理等等,就被杨世膺刻意地凸现了出来。比如对《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的创作过程的描述和理解(羊皮筏与丰田汽车发动机组合起来的成吉思汗形象,狼的隐语,“方舟”的猜想等等),对《草船借箭》的“象外之意”的阐释(“蔡国强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仍处于边缘地位的中国艺术家,当他只身闯入西方世界的时候,尖锐而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里受到冲击的痛楚”,往极端里说是否有万箭穿心的感觉呢?),对“引爆台湾省立美术馆”整个艺术事件过程的客观展示所隐含的对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解构,对《威尼斯收租院》的艺术创造与表演的全方位介绍与描写以及对过程性艺术魅力的种种揭示(若收藏它却因为艺术过程已结束,若不收藏获双年展大奖的含金量甚高的作品就被“成功”消灭了未免太可惜,或者自生自灭也成了过程之中了,等等)……无不一一体现出蔡国强的处处无所不在的“别有用心”。若一定要说蔡国强的艺术是“乱搞”,也乱搞得颇有章法,而且旗帜鲜明,而且东方个体立场彰显,而且感情复杂:“象外”的内心冲突无处不在,第三世界话语的纠缠撕扯于自身文化身份的真切确认和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本能对抗,除了《威尼斯收租院》带有重塑红色经典色彩而在书写意义上的模糊性,在意识形态话语层面上给人留下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蔡国强艺术话语大多传达的还是一个东方艺术家所遭遇的历史境遇,以及个体感受上的当下真实性。

杨世膺的《别有用心》最为精到的概括并不在于蔡国强艺术的义理分析,而在于有效地描述了蔡国强是如何在彼时彼地又是如何步步为营地进入它的艺术天地和创造之境中去的。蔡国强并不提供给人们对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新发现,而是提供了一种认识观察这个世界的方法,一个东方艺术家感受着当下西方的文化冲突与心理冲突的方法。然后在具体描述蔡国强作品在构思、策划、运作、效应的种种过程当中,渐渐地去丰富了蔡国强的艺术话语构成:通过中国的“文化现成物”——龙的造像,中国风土、风水,火药、中药,中国塔、中国土窑砖,太湖石,泉州船骨、古刺桐港小帆船等等,在西方各地的不同文化语境之中所引起超出“象外”的种种文化解释,以及在心理上的精神参与上的现场感受上的乃至历史上民族上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交汇与对话,从而在意识层面上共同构成多元共处并存背景之下解构西方中心论的个性强音和众音喧哗的新潮流。然而,出于杨世膺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过于自信,在字里行间不免又时时存在有意欲挟古老之中华文化“拯救”西方没落的现代之文明的嫌疑。我们知道,而今国际语境之所以能够形成当下新格局,跟西方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以及第三世界话语各自形成的斗争力量紧密相关,而中华一系的东方话语仅仅只能是其中的一支弱小的脉流而已,几乎很少可能形成一股强有力的解构力量,蔡国强作为一个艺术家充其量发出来的也只是微弱而顽强的声音而已。

在我们面对他者的时候,我们常常不服气,就说要学习对方然后还要赶超对方,或者有时候干脆就只看到对方的致命之处,以体现出自身的文化优越感。殊不知,在面对他者时,除了我们自己能够更加确切地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外(这一点,常年侨居海外的蔡国强想必比我们这些在国内的人有着更加痛切的感受),我们更加应该意识到我们自身的致命之处,更加彻底地认识到我们自身的种种无可救药,然后才有真正的疗救可能。因此个体真实性以及我们自身身体性当下感觉的确切性,就理应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上来。而不是仍然讲求我们传统的禅宗佛意以及古老的模糊哲学,任何一个特立独行精神独立并具有真正创造性的艺术家,不仅要为自己的艺术行为负责:他(她)尽管可以是无道德的反道德的,但决不可以是不道德的——而且,事关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无论是在国际语境还是在本土语境,我们时时都要警惕种种话语权力的侵袭和孵化,而永远尊重个体话语表达的权利,而不是相反。蔡国强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说明他在复杂无比的国际语境之中有力地发出了自己微弱的声音,那么,在国内的一样无比复杂的语境之中,个体的声音微弱可闻了吗?

别有用心篇4

    昨天,本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朱林杰表示,他们是在判决结果出来的第二天即12月21日获知此事的,本田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此事的另一主角力帆集团对此的反应比较平淡,昨晚,记者先后联系到力帆集团的总裁、常务副总裁等管理层人员,他们都表示目前还不知道这个判决结果。

    之前,2003年11月16日,本田把中国重庆力帆摩托告上法庭,称力帆的“轰达”(HONGDA)商标涉嫌侵权“宏达”(HONDA),要求索赔1251万余元,并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此案被称为2003年国内“十大知识产权案”之一。

    本田公司认为,涉案的力帆车上带有“HONGDA”标志,与本田著名的“HONDA”商标只多了一个“G”,这种行为将误导消费者认为标有“HONGDA”的摩托车与本田有什么联系,侵犯了“HONDA”在中国的商标专用权。

    法院认为,“HONGDA”标志与本田注册商标“HONDA”二者相近似,涉案的“力帆”摩托车上使用的“HONGDA”“LIFANHONGDA”、“LIFAN-HONG鄄DA”标志,已构成了对“HONDA”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法院一审判决,力帆实业公司赔偿本田公司147万余元,并停止制造、销售标有“HONGDA”等标志的侵权产品。

    双方表态

    本田 赔偿多少并不重要

    尽管判决赔偿147万元与本田要求赔偿的1251万元相差较远,本田中国新闻发言人朱林杰仍表示,本田打此官司的第一目的并不是金钱,这次判决保护了本田的知识产权,因此本田方面对判决结果比较满意。

    力帆 本田起诉别有用心

    昨天,记者最终没有联系到力帆负责此案的相关人员,力帆是否上诉还不清楚。力帆集团知识产权部部长李慧敏表示,现在日本摩托车企业正遭受中国企业的挑战,中国摩托车不单在国内打败了日本企业,而且亚洲其他国家的市场也正成为中国摩托车的天地,因此,日本企业企图用知识产权打压中国企业。

别有用心篇5

??一个个路人走来又走去,却都化成老人眼中失落的影子消失,偶尔一二个人停留下来,没有听几句就匆匆而去。在路人的心里,一个老人也讲不出什么动听的故事的。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老人依然整天坐在门前,等待着能有一个人真实的停留在她的身边,用心聆听完她心中的故事。

??终于有一天,一位流浪的年轻人路过,真实的为她停留而坐在她的身边,静静的听她讲着她的故事。老人的眼神中流露出开心与快乐的,因为等待这个能用心聆听自己故事的人已经很久很久。

??就这样老人慢慢的给年轻人讲着。老人的故事太长,而年轻人总是对老人说,如果今天讲不完明天接着讲,他会一直听完故事才走的。天天年轻人都准时来到老人的家门口,静静的聆听着老人的故事,甚至年轻人多少次为老人的故事而感动泪流,也于老人的故事里,让自己灵魂受到震憾。

??一天清晨,当年轻人再次早早来到老人家门静静的等待她的出现,可他等待了很久很久终不见老人走出来。年轻人于是推门而进,发现老人已经于床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老人的床边留着一张纸条:年轻人,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用心聆听完我故事的人,我会带着微笑走向天堂,不再有遗憾。一个能学会用心去聆听别人的人,才能真正的走入别人的心灵世界……

??后来那位流浪的年轻人,把老人讲的故事真实的记录变成了一本小说出版。那小说一发行就引起轰动,人们为故事而感动,更为那故事中一颗最真实的灵魂而钦佩。

??从此年轻人就成了一位受人喜欢的作家,因为他的小说总向人讲叙着生活中太多不人知道的故事,也告诉人们学会用心去聆听别人心中的故事……

??是的,我们都有一双耳,耳的功能就是去听声音。可太多的声音入耳,就似风过无痕,不曾留下太多的有形的东西。只有学会用心去聆听时,或许才能真实的听懂那声音中融入的最真实的世界与灵魂。

??学会用心聆听别人,你就有机会真实的走进别人的心门。也只有走入别人的心灵世界,你才能触及最真实的东西了解别人。用心聆听,既是对叙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一个不能学会尊重别人的人,当然也永远欣赏不了别人心中那道独特的风景。

??德国诗人歌德说:“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的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我们存在的世界,总在用心聆听别人的故事里收获着成熟着。能学会当一个用心聆听别人的听者,其实也需要一种智慧的。当你用心去聆听时,你才会把自己的心真实的融入别人的世界,才会听到别人那最真实自然的心语,体验别人的思想,感受别人的心灵世界。

??曾经我在书上看见“聆听花开的声音”这句话时,总感觉有些不解与困惑。花开有声音吗?谁又真实的听过花开的声音呢?如果花开真的有音,那声音又是什么呢?

??当我看完这故事时,我仿佛渐渐明白了一切。花开原本有声音的,只有用心去聆听时才会捕获到的,那音其实就是心音……

??

??(2006//03/09于灯下陋室)

别有用心篇6

1、如果生活本身是一首诗的话,通过我们别具匠心的设计,承载生活点滴的空间也将成为诗的化身。

2、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广告中,“民间舞龙”这一元素的运用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实在是一个别具匠心的创意。

3、如此方法与措施贯穿着全部的设计与施工环节,每个细节都能体会到亚光亚装饰的别具匠心的周到服务!

4、你也可以在床下装上一盏蓝色的灯,让进入房间的人只看得到灯光而看不到灯泡,使你的床看上去象漂浮在水上一样,这种设计会让每个进过你房间的人感到你的别具匠心。

5、会上除了让人全面的了解到该物业规划设计上的别具匠心,经营管理上的规范先进,投资回报上的可观持久外。

6、高中语文第一册将第一单元设为诗歌单元可谓别具匠心,开篇不凡。

7、另外,这个小区中心的环境设计,也是别具匠心和耐人寻味的。

8、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功能齐全、生态环保、别具匠心、独具魅力的滨湖新区启动区。

9、这位导演别具匠心,在剧中安排了一声演员走到观众当中的戏。

10、亮片组成的蝴蝶装饰别具匠心,装点性感脚踝。

11、此作品虽书法用笔,结构经营却是从平面设计而来,取形巧妙,别具匠心。

12、这看起来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是别具匠心。

13、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料,都别具匠心。

14、网络新闻编辑为了达到让读者过目不忘,吸引读者的目的,也有意地违反交际中的合作原则,编写出各种别具匠心的新闻标题。

15、设计造型新颖独特,别具匠心与众不同,有鲜明的形式美和时代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16、我别具匠心的理论包含了我在所有领域所做出的努力。

17、这种重视风景色彩质感生韵的表现与钱纳利衣钵相承,只不过煜呱的笔触比钱纳利更加细腻传神,别具匠心了,以致于西方学者认为煜呱之作可与欧美风景画比肩。

18、规模比不了,就赛人气,一些参展商别具匠心地打出了“人气牌”。

19、金元时期百花齐放,学术争鸣,其中著名医家李杲治验丰富,别具匠心,创制出著名朱砂安神丸,迄今仍广为临床所沿用。

20、为了适应度假的特殊性,本系列许多产品都在功能设计上别具匠心,在细节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1、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的拉斐尔餐厅,别具匠心地推出了这款融合地中海和亚洲风味的创意蟹宴。

22、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23、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本无特殊之处,但由于其中水池假山的设计别具匠心从而引起了游人的兴奋点。

24、凭借JNJ马赛克的多姿多彩、晶莹剔透、神秘典雅,结合别具匠心的镶嵌,演绎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是心灵自由空间的浪漫和精工制作的完善融合。

25、田在取景时别具匠心地使用了电传和广角镜头,来营造出一种错乱的效果,展现出一个具有漂浮视觉效果的,看似无边无际的空间。

26、其舞楼的设计也别具匠心,舞台正中和两侧为木制屏风,前檐楣梁上木雕有“双凤炉”和“凤翔龙舞”。

27、除此之外,虎纹也可以点缀在外套、鞋子,甚至是太阳眼镜,显得别具匠心,别有特色。

28、这篇小说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作者确实是别具匠心。

29、为现代高科技人造景观,中华恐龙园的造园置景手法也别具匠心。

30、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美的同时,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

31、别具匠心的装饰设计、合理的布局、加上柔和又明亮的灯光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尽显自己独特的风格。

32、董仲舒在这里所作的许多议论都有别具匠心的发明,同时也对中国哲学的许多问题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33、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消费的日益逐渐感性化,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同类消费,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潮流。

34、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别具匠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

35、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雷同景观像品似的到处出现。

36、美国德州仪器(TI)不但在全球RFID标签开发与制造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该技术的应用上别具匠心。

37、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

38、这样别具匠心的安排当然是为了购物中心的营运需要。

39、他别具匠心地雕刻了一件雕塑,却与我的雕刻雷同,使他自出心裁的雕塑不能展示。

40、他别具匠心地雕刻了一件雕塑,却与我的雕刻雷同,使他自出心裁的雕塑不能展示。

别有用心篇7

1主要研究

1.1字形属性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受西方已有研究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也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识别汉字要先对笔画、部件等汉字的字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整合从而识别整字。那么,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就会存在笔画数效应、部件数效应等。二是认为识别汉字直接以整字为单元,强调字形知觉的整体性。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中,要经过特征分析[1]。近10年以来,汉字识别的特征分析观点得到了更多的研究结果的验证:首先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证实了笔画数效应的存在。如喻柏林等[2]采用命名识别法,发现在2至15画的范围内,汉字的命名反应时随笔画数的增加呈台阶状上升趋势;张武田等[3]发现在高频字当中存在笔画数效应;彭聃龄等[4]采用命名作业和真假字判断作业也发现有显著的笔画数效应。其次是发现部件因素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了启动部件对合体汉字识别的影响[5],提示汉字的部件作为单个结构反复认读,有可能成为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之一,而且比笔画更符合简约的原则。张武田等[3]、彭聃龄等[4]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部件数效应的存在。

不仅部件的数量影响汉字识别,研究证明部件频率(即在合体汉字中出现的次数)也是影响汉字识别的因素之一,但其作用受到整字频率和结构类型的影响[6]。黎红等[7]的研究也发现,在速示条件下,部件频率影响汉字识别的准确性,而且部件频率对汉字识别的作用模式与刺激字及其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有关。

在汉字的构造部件之间还存在不同的组合以及组合频率。采用整字识别和整合识别等实验任务的研究表明,部件组合与部件有类似的频率效应,而且部件组合频率的作用也受到正字频率和结构类型的影响[8]。第三是证实了结构方式效应的存在。喻柏林、冯玲等[9]和喻柏林、曹河圻[10]在不限时呈现整字条件下,分别令被试对双部件和单部件做命名反应,结果一致发现存在结构方式效应,命名上下字的反应时要明显长于左右字的部件。陈传锋、黄希庭[11]进一步研究发现了结构对称性效应,识别结构对称性汉字的加工明显快于非对称性汉字,而且这种结构对称性效应在低频字中起作用,而在高频字当中不起显著作用;在多笔画字中起作用,在少笔画字中不起显著作用。

独体字直接由笔画构成,不存在部件这一结构层次,而且许多独体字本身就是构成合体字的部件。那么在对独体字进行认知加工时,是必须经过特征分析还是直接以整字为单元?肖崇好等人[12]将独体字中除去点、钩、提、短的横竖撇捺以外的其它笔画作为该汉字的框架笔画,把每个独体字的结构分为框架结构和非框架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在速示条件下,独体汉字的识别从识别笔画开始,经提取框架结构后,才完成识别过程。与“框架结构”的观点相类似,沈模卫,朱祖祥[13,14]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含有十或口的独体汉字中,十与口是该类汉字的突出视觉特征的理论。这些结果表明对独体字的加工也经过特征分析。

但是特征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汉字识别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笔画、部件和字频的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有的研究发现存在笔画或部件和字频的交互作用[3,4],有的研究则没有发现[2,15]。有的研究还发现,整字频率对于局部知觉(部件识别)有制约作用[6]。仅用整字加工观点也很难加以解释。因此喻柏林等提出了汉字识别的平行加工假说[2],认为被试识别每个单字经历着两类平行加工的过程:一类是识别整字的加工;另一类是笔画及其组合的加工。笔画及其组合的加工与整字加工发生分享有限注意(或知觉)资源的竞争。高频字被整字识别而低频字要经过特征识别。因而笔画数效应只存在于低频字当中。这种新观点不仅有很好的解释性,而且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16,17]。但是这种假设本身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1.2语音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书写形式不能直接、透明地表征语音。在近十年来有关汉语字词识别过程中的语音中介问题依旧是争论的焦点,即在字词视觉识别中,是否必须通过音码为中介来实现对词义的提取?从理论上来说,语义的激活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由视觉输入激活心理词典中的字形表征后,直接激活语义表征;二是以语音为中介,字形表征的激活首先传输到语音表征上,然后激活语义表征。与此对应,目前对语音中介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语音作用观,认为在视觉汉语字词加工中,语音激活部件是自动的,而且在时间上也特别早,由字形到字义需要经过语音为中介。另一种观点是强字形作用观,认为汉语字词加工中的语义激活过程不同于拼音文字,主要由字形—语义之间的直接激活传输(或计算)决定,语音信息在视觉字词加工中虽然自动激活,但对语义激活作用很小[18]。两种观点各自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

谭力海、彭聃龄[19]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法,发现启动词中的多音字不但会促进被试对和其适当读音相近的目标字的反应,而且会促进被试对和其不适当读音相近的目标字的反应,表明熟悉的中文字词的语音特征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激活。张武田等[20]采用启动掩蔽(书写)法也发现,形似音同字的启动效果早于语义的启动效应,因此认为形似音同字的激活可以看作是前词汇的。

而金志成等[21]分别进行了音同、形似、义近和无关四种条件下的目标字的启动识别和倒掩蔽识别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目标字尚未完全加工时,形似倒掩蔽促进对目标字的进一步加工,说明形码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就被激活;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音的作用确实存在,但是因为音同倒掩蔽效果不显著,表明音码不是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被激活,因而不存在语音转录现象。林仲贤等[22]采用汉字词形、音、义特征匹配任务,发现无论是速示还是非速示条件下,在汉字词的形、音、义特征中,都存在着编码加工深度的差异,音码的信息提取是最难的,反应时最长,而词形、词义信息的提取则相对容易。这个结果说明,在他们的实验条件下,是不可能有语音转录的。

对语音、字形在汉字阅读中的作用的发展变化的研究发现,初学阅读者更依赖语音,而熟练阅读者更依赖字形[23],但是周晓林等[24]发现即使对年幼儿童来说,在强调语音而非语义的实验任务中,语义激活的强度和时间进程也不弱于语音激活。并且认为这是由于字形到字音到语义以及字形直接到字义的计算速率(computationalefficiency)。由于汉字的形音对应的任意性,降低了字形到字音的计算速率或激活传输速度。而且由于汉字中同音字很多,一个激活的语音表征对应着许多语义激活模式,从语音激活难以得到确切的语义。另一方面,汉字的字形(特别是形旁),能够提供大量的语义信息,直接从字形到语义是一条迅速有效的途径。

林泳海、张必隐[25]研究了中文音韵在词汇通达中的作用。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单字词的音韵没有启动效果,说明中文视觉认知是直通语义的,而单字词在命名任务中以及同韵双字词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存在启动效应,结果表明音韵在词汇通达中存在一定的作用,表明在中文阅读中语音的通路是存在的,尽管这条通路较弱。研究者进一步认为,中文词的认知可以说两条通路都存在。但是,尽管这个研究说明了语音通路的存在,却并没有说明语音和语义激活的先后顺序。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汉字识别有自动的语音激活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可表现为程度的不同,它取决于识别字的熟练程度、任务要求和语境的作用条件等[20],因此每一个研究只是揭示出某一个条件下的规律。

1.3语义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

汉字识别的目的是提取汉字的意义。而字义提取和其存贮方式有关。在心理词典中,每一个词条都包含了与这个词相应的语音、形状和意义。在汉字心理词典中,语义激活并不封闭在语义系统内,而会立即自动扩散到相应语音和字形表征。启动词不仅对其语义相关字有启动效应,而且对相关词同音词、形似同音单字词的命名也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与相关词形似音不同的词有抑制作用[26]。

朱晓平[27]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他将语境划分为相关、无关和中性三种,还将语境限制强度分为高、低两种,目标字词的笔画数分为多、少两组。采用在句子语境中的汉字命名作业研究了语境效应的作用点。实验一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三个变量的主效应均极其显著,语境与词频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在高限制语境中,语境与词频有限制交互作用,而在低限制语境中,两者呈相加关系。说明高限制语境信息作用在词汇提取阶段,低限制语境信息作用在后词汇处理阶段。实验二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发现在高、低两种限制条件下,语境和词频的交互作用均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加工单字(词)的速度较慢。实验三在降低了目标字(词)呈现亮度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得到仅在高限制语境下语境类型与笔画数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说明在字词的视觉编码由于亮度而变慢时,语境效应可能发生在视觉编码阶段。从三个实验的总结果来看,语境确实能够影响词汇的加工,而且语境效应的作用点是灵活的。

采用ERP方法的研究发现,具体字联想引起的PSW(正慢波)波幅和P800潜伏期分别大于抽象联想字引起的PSW波幅和P800潜伏期,从而提示具体字联想和抽象字联想的脑机制有所不同[28]。但是到底有何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其研究结果还表明,汉字的形音义加工之间存在再加工的反复过程,其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分割。证实了以前有关研究的结果。

1.4汉字识别与大脑

由于汉字本身的独特性,识别汉字时,是否还像识别拼音文字那样,左半球占优势?高定国等[29]曾对汉字认知与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汉字认知主要是左半球的功能,另一是认为汉字是大脑左右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高定国等人倾向于后者,后者也得到有关研究结果的支持:郭可教、杨奇志[30]以大学生和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同一的汉字对刺激材料,让被试进行字形、字音、字义的异同判断,结果发现,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认知均与大脑两个半球有关,显示出汉字认知的复脑效应。用汉字—图形意义整合判断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字义认知的复脑效应。张武田等人[31]研究结果也显示,当时汉字字音或字义进行匹配时,两半球之间的加工优于半球内的加工,即两侧大脑半球协同活动要比单侧半球加工效果好。

近年来脑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与汉语字词识别有关的领域,使研究者可以对汉语字词识别的脑内加工过程直接进行研究,不再仅仅通过观察行为来推测大脑中的活动。脑成像技术包括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mneticresomanceimaging,FMRI)等。目前我国运用ERP方法对汉字识别进行研究的较多,fMRI的运用开始起步。汉语单音节较西文丰富,有利于用ERP方法进行研究。魏景汉、匡培梓等采用汉字形音义正启动和词义联想方法,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全视野和半视野系统研究,发现汉字认知始于100—160ms之间,大脑两半球在汉字认知过程中存在着差异,在约200—270ms之间左脑加工占优势;左脑可能需要右脑传来必要的信息后才开始加工,但是左脑开始加工后即占优势[32]。这个结果与行为研究[30]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魏景汉、罗跃嘉采用提高非注意纯度的跨通路延迟反应实验模式,对汉字形音识别的跨通路注意ERP的研究[33]结果表明,听觉N1最大峰均位于额中央部,视觉N1最大峰位于两侧枕部与颞后部,具有明显的通路差异性。近一步的研究[34]采用汉字形音判断作业,又发现N1头皮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通路间差异:听觉N1最大波峰均位于中央部,视觉N1分布于两侧枕部,这一结果与非语言实验结果不同,与英文实验结果也不同。从而提示:对汉字字形(视觉)的最初加工可能发生在视觉初级中枢(两侧枕部),而对汉字字音(听觉)的初步加工可能是在整合中枢(中央部)而不在听觉初级中枢(颞叶)。

2评论与展望

从以上综述来看,近十年来汉字识别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中更多地考虑到汉字本身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将汉字作为拼音文字的对比材料来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汉字特点的成分和整字平行加工说;研究更加细化,如在字形加工中,注意到部件及部件频率、部件组合频率等因素的作用;采用新技术进行研究,如脑成像技术,眼动技术,增加了对汉字识别研究的角度、途径;计算机对刺激的呈现、结果的记录也更加精确。

但是目前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各个研究中所用的作业任务不同,由此反映的字词识别的内部加工过程也有不同,如命名作业,偏重语音加工,而范畴判断作业则偏重语义的加工;各个研究中所用的实验材料也不一样,如实验用字的笔画数、部件数、结构方式、字频、是否形声字、字义、单字还是词等不尽相同。而且由于汉字本身各种属性的复杂性,看起来一样的材料,各研究者使用的很可能有很大出入。如对字频的确定,有的研究者按照三千常用字中的Ⅰ、Ⅱ、Ⅲ级来划分,有的则按照各种字典中给出的字频来确定;对部件的划分,有的研究采用一级部件,有的研究者划分到末级部件。这些原因使得许多研究所得结果只适用于其具体实验条件下,不能扩大化,很可能是许多研究结论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多以成人为被试;目前运用新技术的汉字识别研究还是以描述性研究为多,对行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字形加工单元、语音转录等争论还不能予以解答。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汉字识别研究应继续重视加强对实验任务、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选择对欲探查的内部心理过程敏感的实验任务和材料,各个研究选择实验材料的标准尽量统一,增强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加强汉字识别和大脑功能关系的研究。目前脑功能的研究是国际热点,学习汉字能否促进大脑功能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可以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将儿童的汉字识别特点与成人的汉字识别特点进行比较,并可以将研究结果运用到汉字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晓平.汉语字词识别的现状.心理科学,1992,(1):40—45.

[2]喻柏林,曹河圻.汉字识别中的笔画数效应新探——兼论字频效应.心理学报,1992,24(2):120—126.

[3]张武田,冯玲.关于汉字识别加工单位的研究.心理学报,1992,24(4):379—385。

[4]彭聃龄,王春茂.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效应的研究.心理学报,1997,29(1):8—15.

[5]沈模卫,朱祖祥.部件启动对合体汉字识别的影响.心理科学,1997,20(3):206—211.

[6]韩布新.汉字识别中部件的频率效应.心理科学,1998,21(3):193—195.

[7]黎红,陈煊之.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错觉性结合实验的证据.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97.157—158.

[8]韩布新.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心理学报,1996,28(3):232—237.

[9]喻柏林,冯玲等.汉字的视知觉——知觉任务效应和汉字的属性效应.心理学,1990,22(2):141—147.

[10]喻柏林,曹河圻等.汉字形码和音码的整体性对部件识别的影响.心理学报,1990,22(3):232—239.

[11]陈传锋,黄希庭.结构对称性汉字视觉识别特定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9,(31)2:154—161.

[12]肖崇好,黄希庭.汉字独体字识别中的框架结构效应.心理科学,1998,21(3):221—225.

[13]沈模卫,朱祖祥.整体汉字字形识别过程探索.应用心理学,1995,1(2):43—48.

[14]沈模卫,朱祖祥.独体汉字的字形相似性研究.心理科学,1997,20(5):401—405.

[15]高定国,钟毅平,曾铃娟.字频影响常用汉字认知速度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5,18(4):225—229.

[16]喻柏林,李朝晖.复杂性对倾斜汉字识别的影响.心理学报,1995,27(4):337—343.

[17]刘伟,佘贤君,张必隐.成分字在合体字识别中的作用.心理学动态,1998,8(3):57—61.

[18]周晓林.语义激活中语音的有限作用.汉语认知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59—184.

[19]谭力海,彭聃龄.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对形码和音码作用的考察.心理学报,1991,23(3):272—278.

[20]张武田,冯玲,何海东.汉字识别中的语音效应.心理学报,1993,25(4):353—358.

[21]金志成,李广平.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形和字音的作用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5,18(3):129—133.

[22]林仲贤,韩布新.汉字词识别过程的形、音、义编码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1999,22(1):1—4.

[23]宋华,张厚粲,舒华.在中文阅读中字音、字形的作用及其发展转换.心理学报,1995,27(2):139—144.

[24]周晓林,武宁宁,舒华.

语音与词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来自儿童发展的证据.心理科学,1998,21(6):498—501.

[26]毕彦超,周晓林,舒华.心理词典中不同表征间的激活扩散.心理学报,1998,30(3):262—268.

[27]朱晓平.

汉字句子语境条件下的单词识别——语境效应的作用点.见:匡培梓,张嘉棠编.中国语文—认知科学第五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8]魏景汉,匡培梓等.全视野汉字词义联想的ERP特征与汉字认识的ERP甄别.心理学报,1995,27(4):413—419.

[29]高定国,郭可教.对汉字认知与大脑两半球关系研究的一些回顾.心理科学,1993,16(6):363—368.

[30]郭可教,杨奇志.汉字认知的“复脑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5,27(1):78—83.

[31]张武田,冯玲.汉字属性匹配与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心理学报,1998,30(2):129—134.

[32]罗跃嘉,魏景汉.跨通路识别汉字形音的偏差相关成分研究.心理学报,1997,29(4):400—408.

别有用心篇8

1、如果生活本身是一首诗的话,通过我们别具匠心的设计,承载生活点滴的空间也将成为诗的化身。

2、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广告中,“民间舞龙”这一元素的运用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实在是一个别具匠心的创意。

3、如此方法与措施贯穿着全部的设计与施工环节,每个细节都能体会到亚光亚装饰的别具匠心的周到服务!

4、你也可以在床下装上一盏蓝色的灯,让进入房间的人只看得到灯光而看不到灯泡,使你的床看上去象漂浮在水上一样,这种设计会让每个进过你房间的人感到你的别具匠心。

5、会上除了让人全面的了解到该物业规划设计上的别具匠心,经营管理上的规范先进,投资回报上的可观持久外。

6、高中语文第一册将第一单元设为诗歌单元可谓别具匠心,开篇不凡。

7、另外,这个小区中心的环境设计,也是别具匠心和耐人寻味的。

8、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功能齐全、生态环保、别具匠心、独具魅力的滨湖新区启动区。

9、这位导演别具匠心,在剧中安排了一声演员走到观众当中的戏。

10、亮片组成的蝴蝶装饰别具匠心,装点性感脚踝。

11、此作品虽书法用笔,结构经营却是从平面设计而来,取形巧妙,别具匠心。

12、这看起来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是别具匠心。

13、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料,都别具匠心。

14、网络新闻编辑为了达到让读者过目不忘,吸引读者的目的,也有意地违反交际中的合作原则,编写出各种别具匠心的新闻标题。

15、设计造型新颖独特,别具匠心与众不同,有鲜明的形式美和时代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16、我别具匠心的理论包含了我在所有领域所做出的努力。

17、这种重视风景色彩质感生韵的表现与钱纳利衣钵相承,只不过煜呱的笔触比钱纳利更加细腻传神,别具匠心了,以致于西方学者认为煜呱之作可与欧美风景画比肩。

18、规模比不了,就赛人气,一些参展商别具匠心地打出了“人气牌”。

19、金元时期百花齐放,学术争鸣,其中著名医家李杲治验丰富,别具匠心,创制出著名朱砂安神丸,迄今仍广为临床所沿用。

20、为了适应度假的特殊性,本系列许多产品都在功能设计上别具匠心,在细节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1、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的拉斐尔餐厅,别具匠心地推出了这款融合地中海和亚洲风味的创意蟹宴。

22、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23、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本无特殊之处,但由于其中水池假山的设计别具匠心从而引起了游人的兴奋点。

24、凭借JNJ马赛克的多姿多彩、晶莹剔透、神秘典雅,结合别具匠心的镶嵌,演绎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是心灵自由空间的浪漫和精工制作的完善融合。

25、田在取景时别具匠心地使用了电传和广角镜头,来营造出一种错乱的效果,展现出一个具有漂浮视觉效果的,看似无边无际的空间。

26、其舞楼的设计也别具匠心,舞台正中和两侧为木制屏风,前檐楣梁上木雕有“双凤炉”和“凤翔龙舞”。

27、除此之外,虎纹也可以点缀在外套、鞋子,甚至是太阳眼镜,显得别具匠心,别有特色。

28、这篇小说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作者确实是别具匠心。

29、为现代高科技人造景观,中华恐龙园的造园置景手法也别具匠心。

30、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美的同时,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

31、别具匠心的装饰设计、合理的布局、加上柔和又明亮的灯光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尽显自己独特的风格。

32、董仲舒在这里所作的许多议论都有别具匠心的发明,同时也对中国哲学的许多问题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33、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消费的日益逐渐感性化,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同类消费,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潮流。

34、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别具匠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

35、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雷同景观像品似的到处出现。

36、美国德州仪器(TI)不但在全球RFID标签开发与制造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该技术的应用上别具匠心。

37、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

38、这样别具匠心的安排当然是为了购物中心的营运需要。

39、他别具匠心地雕刻了一件雕塑,却与我的雕刻雷同,使他自出心裁的雕塑不能展示。

40、他别具匠心地雕刻了一件雕塑,却与我的雕刻雷同,使他自出心裁的雕塑不能展示。

上一篇:丰收的季节范文 下一篇:爱情语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