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评价范文

时间:2023-11-20 15:36:56

千与千寻评价

千与千寻评价篇1

[关键词] 《千与千寻》;回归;成长;真爱

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的预言:“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80年后,世界动画界最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的东京杜文京区,宫崎骏自小对静态绘画感兴趣,为日后精湛的动画人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期间,由于当时没有漫画社,于是他进入了与之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漫画,在漫画界逐步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后,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开始了自己动画创作的职业生涯。随后离开东映公司加入A-Pro,到创建自己的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的动画事业达到了巅峰。迄今为止,其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超过48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神灵公主》《风之谷》等。其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却都将梦想、环保、人生等令人反思的信息融入其中,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受到欢迎,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成为与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

《千与千寻》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创下约2 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同时本片在日本国内获得12项大奖,至今无人超越。在国际上,《千与千寻》荣获2002年第52届柏林电影金熊奖,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唱片奖,金熊奖以及奥斯卡奖的获得标志着《千与千寻》在艺术与商业上的完美成功,如此辉煌的获奖成就不得不令人叹服。

一、从《千与千寻》看“回归”

在宫崎骏众多动画作品中,《千与千寻》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部。《千与千寻》围绕一个名为千寻的10岁小女孩在灵异世界中的经历而展开。千寻跟着父母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在途中他们迷路了,在穿过一条幽深的隧道后,他们闯入鬼怪神灵休息的世界,当夜幕降临时,千寻意识到危险,试图离开,却发现父母由于贪吃而变成了大肥猪,而她也无法回到原来的世界。千寻就这样进入了人类的禁地,在白龙、锅炉爷爷和小玲的鼓励和帮助下,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避免使自己沦为动物,也通过劳动,千寻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灵异世界的存在。在经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千寻最终解除了父母和自己身上的魔法,回到了人类的世界。

佛经中曾这样阐释“入世”:入世是物质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影片《千与千寻》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入世”的故事,通过一个小女孩误入神灵世界的经历,来探索一条入世的道路。千寻从一个物质的世界进入到另一个陌生的神灵世界,回到原来的世界成为其终极目标,亦即“回归”原本的生活。这里的回归包含两层的含义:第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坚持自我。

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千寻闯入神灵的世界,别无选择,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身以及父母的救赎。其实神灵的世界亦即是当今的社会,神灵的世界中存在善恶美丑,有贪欲、有等级制度、有歧视等,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亦如此。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得以生存,宫崎骏通过他的电影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在这个充满冷漠、猜忌与隔离的社会中,如何教育下一代能够有效适应新的社会,这是长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现实却是他们对此已视而不见。例如,在影片中,当千寻一家进入没有人的小镇时,千寻充满了恐惧,而父母却没有任何的戒备之心,对桌上的美食大吃起来,其中父亲说道,“信用卡、现金,他要什么都可以”。从这里可以看出,父辈一代对于变化着的新一代成长的环境没有充分的认识,也没有考虑这样的环境对于下一代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忽视了对下一代的教育。如何“回归”现实世界,就像影片中的千寻一样,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通过与周围朋友、上下级的互动以及自身的改变,而在改变的过程中保持自我,这就是“回归”的意义之所在。

二、从《千与千寻》看“成长”

当问到创作《千与千寻》的缘起时,宫崎骏说,最初的想法是来自一个喜欢上酒店的朋友,他认为,在酒店工作的女性,在为了金钱报酬的驱使下,就算原来个性腼腆,也会不断地主动与男性顾客交流,提升接待男性客户时的沟通能力;而对于去酒店的男性来说,通过与酒店女郎的互动,也改变着自己的沟通行为方式。正是这给了宫崎骏以灵感,他想到让一个原本娇宠的女孩闯入不知名的世界中,通过与各种人物的接触,逐渐成长,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从创作《千与千寻》的缘起中可以看出,宫崎骏试图通过这个小女孩来讲解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而“成长”这一主题也一直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在电影中“汤屋”代表着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如同汤屋一样,充满了欲望、诱惑和排挤,当千寻踏入“汤屋”中时,由于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与不理解,遭受了许多的苦难,象征着刚刚进入职场的人,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带来一定的苦恼与恐慌。这个过程中,千寻只有选择努力工作,默默忍耐这一切,通过自己的行动去适应新的环境,改变自己的不适应与恐惧,这也是人进入社会所必经的磨炼。

此外,在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10岁的小女孩不谙世事,进入陌生的环境,仍然保持着原来娇宠的心态,不懂得去如何尊重他人。从去找汤婆婆介绍工作,连拜访别人的基本礼貌都不懂可以看出,千寻并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通过工作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交互,千寻逐渐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例如,当肮脏的河神来到了千寻那里,她并没有嫌弃河神,而是帮其洗去身上的垃圾。在这个过程中,千寻学会了尊重他人,也懂得尊重自己。这就象征着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还是需要人类自己去处理,我们需要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帮助他人,善待他人,也是千寻心灵成长的一个标志。影片中的无脸男表面上看起来无比风光、潇洒,而内心却是无比的脆弱与孤独,在千寻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家的温暖,获得了关爱与幸福。在现实世界中,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渡过难关。宫崎骏曾说过,他要将《千与千寻》赠送给所有的小女孩,告诉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尊重、关爱他人,如何获得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勇气。千寻在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窘境时,通过劳动唤醒自己内心的力量,通过劳动获得心灵与能力上的成长,千寻由最初不懂得敲门,谢谢都不会说,对任何人只会大喊大叫的小女孩,最终成为一个勇敢、坚强、聪明并且懂礼貌的女孩,她在汤屋中所经历的一切既是磨炼也是一种成长。

三、从《千与千寻》看“真爱”

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事物动力的源泉,在宫崎骏这部献给成长中的女孩的电影中,包含着三种爱:子女对父母的敬爱,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爱,正是这些爱,帮助着千寻从无知走向成熟。

首先,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当千寻一家踏进那条幽深的隧道时,意味着他们走进了一个危险的世界。当父母抵挡不住诱惑,因贪吃而变成肥猪时,千寻便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帮助父母重新变成人。这一信念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终,是千寻无论在如何艰苦、困难环境下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正是这份对父母的爱,一直支撑着千寻,千寻开始努力工作,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家团聚。折射到现实世界中,当父母因年岁渐大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子女是选择袖手旁观,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帮助他们,宫崎骏在电影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作为子女终其一生都要善待父母、孝敬父母,关爱父母。

其次,影片还展示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影片中的汤婆婆面目丑陋、心肠狠毒,同时,对自己手下的工人极其严苛,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一点爱心都没有。直到片中出现了她的宝宝,汤婆婆对宝宝关爱有加,甚至有点溺爱他,汤婆婆经常让宝宝待在物质丰富的房间中,房间里有各式玩偶,并且还可以自动调节不同光线模式,当宝宝需要睡觉时,就可以将天花板跳到夜晚模式,宝宝需要玩耍时可以跳到白天模式,可以说宝宝就像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孩。自己无需动手劳动,任何丰富的物质就会来到他的面前。在现实的世界中,影片中的现象比比皆是,宫崎骏试图通过电影,告诉大家,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一定的物质,但更需要自己的探索,需要孩子自己踏入世界,在世界中进行自我的解放,融入社会群体,这样才能真正懂得生活,实现个人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还可见影片中传达出的朋友之间的友爱。影片中处处充满着朋友之间的友爱。锅炉叔叔对小女孩的照顾,小玲对千寻的帮助以及小白对千寻的爱。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片中小白对千寻的爱。宫崎骏曾经说过,小白与千寻之间的“爱”是一种在困境中相互帮助与扶持、相互鼓励的朋友之间的友爱,这份友爱产生于共同经历的苦痛与挫折,小白帮助千寻找到工作得以在神灵的世界中生存,千寻用丸子拯救白龙,这是最珍贵的友谊与财富。除了这些,出于友爱,千寻也帮助过很多其他的人,例如:千寻帮助“无脸男”,解脱自身的欲望,治疗其内心的孤独;帮助“河神”摆脱满身的污垢,帮助宝宝迈出人生成长的第一步等,在帮助别人与获得帮助的过程中,千寻收获喜悦,收获成长。

影片中的千寻有着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对职责的爱,她所付出的爱不为索取,体现在奉献。她奉献劳动、奉献智慧、奉献善意,最终感化了他人,也解放了自己。如同前面所阐述的那样,宫崎骏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宫崎骏将“梦想、环保、人生等令人反思的信息融入他所创作的作品中”,正是这份对人生、社会的思考造就了《千与千寻》的成功,而本片中对于“回归”“成长”以及“真爱”的探讨,将成为人类永久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曲朝霞,栗霞.千与千寻[J].电影文学,2010(19).

[2] 刘鑫,汪开庆.“真爱”与“勇气”:《 千与千寻》 对现实空间的挖掘和思考[J].时代文学,2010(09).

[3] 张钰.从《 千与千寻》 看宫崎骏动画的成长主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4] 耿小博,李艳芳.商业动画成功之典范——评《 千与千寻》[J].时代文学,2010(05).

[5] 王丽丽,夏晶晶.用《 千与千寻》 荡涤心灵[J].科技信息,2011(10).

千与千寻评价篇2

摘 要:电影叙事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优秀的叙事是电影成功的基石。《千与千寻》是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众多作品中的代表作,在传统的电影叙事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元素,从故事情节到色彩线条,以其独特的叙事模式、叙事方式成为动画电影叙事艺术的典型,达到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统一。本文从电影叙事的角度出发,探析《千与千寻》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 :宫崎骏 千与千寻 叙事艺术

宫崎骏是日本现当代最著名的动画电影大师,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也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其动画电影作品之一《千与千寻》在2001年上映,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该影片都达到了宫崎骏动画和同时期日本动画电影的巅峰,获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受到广泛赞誉,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1]。一时间,以日本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持久不息的“千寻热”,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可见一斑。本文将从该动画电影的叙事入手,分析本电影在叙事方面的独到之处,探索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因素。

一、叙事结构模式:在戏剧式线性结构中推陈出新

关于电影的叙述结构模式,电影理论中并没有统一的固定分类,不同学者对电影叙述结构模式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宋家玲编著的《影视叙事学》一书中将戏剧式线性结构纳为电影叙事结构之一。

戏剧结构强调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线性结构注重连贯统一,环环相扣。戏剧式线性结构,一般会利用一个矛盾作为情节设定和叙事背景,通过明确的开端、合适的情节发展指向合目的的结尾。整个情节有一个决定性的因果律。[2]创作者从一开始,就需要使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合乎戏剧逻辑地指向那一个既定的终点。

(一)层层递进的戏剧冲突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叙事模式比较简明,大多符合戏剧式线性结构和散文式线性结构的特点,而《千与千寻》则正好符合戏剧式线性的叙事结构模式,但它的成功却不是因为选择了戏剧式线性的叙事结构,而是因为它在安排结构、发挥叙事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叙事元素,使故事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扣人心弦,大大增强了故事性和可观赏性。

在《千与千寻》中,贯穿整个故事的最大冲突就是千寻如何拯救变成猪的父母。在故事开头,千寻和父母无意间闯入了神明的世界,父母因为贪吃和不守规矩中了魔法并变成了猪。千寻在遭此变故后只能与掌管神界的汤婆婆签订劳动合同,为拯救父母而忍辱负重,与汤婆婆斗智斗勇。伴随着这个主要矛盾,各种次要矛盾纷至沓来,层层相叠,节奏分明。在拯救父母的过程中,无脸男对千寻畸形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白龙偷取钱婆婆的魔法印章并被惩罚、千寻帮助河神洗清身上污垢并得到报答……这多组矛盾看似与千寻救出父母这个主要矛盾无过多的联系,但正因为经历了这些小事件,千寻才得以从身心成长起来,为千寻最终得以救出父母埋下了伏笔。

《千与千寻》这种叙述艺术的特点,集中蕴含了影片戏剧传统的艺术张力,客观上产生了极具吸引力的艺术魅力,具有扣人心弦的强烈悬念,这也许是宫崎骏动画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多个小闭合结构构成连贯统一的情节线

动画电影为了增强自身的艺术魅力,它的故事情节既要符合生活逻辑、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又要具有内在的连贯统一性,以建构完整的艺术整体。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就做到了这一点。

闭合,其基本意义是“首尾相连的,封闭的”。顾名思义,闭合结构,就是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电影叙事中,出现的情节和人物带着悬念出场,最终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和归宿,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圆”并回到原点。《千与千寻》是以千寻在神境的经历为情节线的,整个故事按时间线索的顺序展开,而整个故事线的走向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答问题的过程。在《千与千寻》中,对于最主要的问题:千寻是否能够救出父母,电影并未根据人物设定给出直接的回答,而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充满童趣的幻想和对人类自身价值的思考用个人成长印记的线贯穿起来。[3]简单的悬念其实富有更深层的哲学追问:人类能否找回迷失的自己?人类能否拯救自己?影片在简单的故事中给出了耐人寻味的回答。千寻先帮小白龙找回了本名和记忆,后帮助无脸男褪去了欲望和丑恶的枷锁,又带领汤婆婆的大宝宝走出了宠溺的襁褓……叙事主体一直在向前发展,而这些有开始有结束、交代完整的小闭合结构将千寻救父母的过程填充起来,构成了“双向发展”。它们既交代了故事中出现的次要人物的结局和命运,同时作为论据,从侧面证明千寻在成长,她最终救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最终将情节统一起来并连成完整的故事脉络。

中国古代小说、评书、相声、曲艺等等非常喜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方法,意思是说:要讲述两件以上的事情,先来叙述其中之一。《千与千寻》运用多个小闭合结构,构成连贯统一的情节线,很类似中国古代“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艺术韵味,显得作品愈加具有艺术性和完满性。

(三)充满悬念的结局

在叙事作品中,故事结局充满悬念,这是叙述艺术作品创作非常重要的艺术规律。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做到了这一点:影片结局悬念重重,耐人寻味。

《千与千寻》在故事结尾,千寻和小白龙、大宝宝一起从钱婆婆处返回,并根据神界规则撤消了自己在汤屋的劳动合同,并救出了父母,一同返回了人间。至此,《千与千寻》可以说是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圆满的故事,但在结尾部分,千寻返回人间之前与小白龙的对话却又给整个电影留下了一个悬念:

小白龙:“千寻照原来的路走回去就可以了,但是绝对不能回头看。”

千寻:“白龙呢?白龙的将来怎么办?”

小白龙:“我会跟汤婆婆商量,不再做她的弟子了,不要紧的,我已经找回自己的名字了,会回到原来的世界的。”

千寻:“我们还会在那里相逢吗?”

小白龙:“嗯!一定会!”

千寻:“一定哦!”

小白龙:“一定!”

小白龙和千寻的这一段对话给观众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说就千寻与父母在神界的纠缠已经有了交代,告一段落,但千寻的人生和小白龙的人生都是新的开始。如此肯定的回答,让观众好奇两人能否再次相遇?在哪里?以怎样的方式?故事在结尾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让观众产生了新的期待。其实,两人的相遇与否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自己心中的感受。如果观众观影结束感受到了希望,那么千寻和小白龙就一定会重逢,至于时间、地点、方式则是“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这便是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的创新之处和点睛之笔。

二、叙事方式:非限制性叙述与限制性叙述的灵活运用

故事的叙事流程是靠叙述者以一定的角度呈现出来的,宫崎骏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以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动画电影界独领风骚,除了其利用独特的叙事结构表现内容以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巧妙地利用了动画电影的叙述视点。视点决定了故事叙述的层次与焦点,而对层次与焦点的把握是通过非限制性叙述与限制性叙述两种不同方式来实现的。非限制性叙述可以给观众以全知的视点,多方位、多角度去了解故事中各方的发展动向;而限制性叙述则易于设置悬念,“叙事可以通过控制不是内容的信息范围而达到强有力的效果”[4],《千与千寻》中得体的视角把握与恰到好处的视角切换使其在叙事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视角助力叙事的典范。

(一)以限制性视角统领故事

叙述视角是电影展开叙事的索引,也是观众在对作品进行接受和审美的切入点之一。正确把握叙事视角的使用方法和切换时机,可以为影片起到“开源节流”的作用,即呈现已知,屏蔽未知。在《千与千寻》的故事中,观众的主观意念承载于主人公千寻的形象中,宫崎骏将千寻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奇遇用日记一样的叙述方式向观众展现出来。

在影片开头,千寻亲眼见到自己的父母变成猪,这么突然的变故,观众和千寻一样不明所以。之后小白龙的出现并无条件地帮助千寻,观众和千寻同样迷惑。小白龙为何突然出现又出手相救?无脸男为何对千寻表示好感?神明也会泡汤洗浴?在这个不熟悉的地方为什么要不停地劳动?因为限制性视角,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主人公同化,以所知道的不多于主人公的信息量寻找自身审美的兴趣点以及渲染影片的神秘感。宫崎骏以限制性视角使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线来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体会角色的遭遇、心理和成长变化。它一方面有效地封闭了观众所得到的信息,放大悬念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让片中角色揭开谜底,就好比观众自己窥探到了神秘世界的本身,更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让观众在夸张的电影幻象中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以短小的非限制性视角丰富故事

《千与千寻》的独特之处在于并不是以一种叙事方式贯穿全局,而是适当地在影片中运用其他叙事方式,调节情节和故事发展的效果。

无脸男与千寻的相遇使整个电影中仅有的两次非限制性视角出现了一个:在千寻忙着寻找受伤的小白龙时,无脸男大闹汤屋,此时观众的视角从主人公千寻身上分离,变成了全知视角,一方面知道千寻和小白龙的危险境况,另一方面又知道无脸男因为见不到千寻而让汤屋陷入一种混乱。这时非限制性视角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焦急的心理,两个矛盾同样重要,千寻又何去何从?给故事的发展设置了新的悬念。而另一处非限制性视角的运用是在千寻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去找钱婆婆的不归路,此时,视点再次从千寻身上转移,镜头切换到锅炉爷爷的火炉室,小白龙因为吃了河神赠给千寻的丸子苏醒过来,后找到汤婆婆进行谈判,告诉她大宝宝被钱婆婆掉包的事实,并以自己带回大宝宝作为放走千寻一家的交换条件。此时的全知视角为结尾千寻和父母能够平安离开神界做了交代和铺垫:千寻之所以有机会救出父母是小白龙和汤婆婆做了利益交换,而这是千寻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这样在故事中插入短小的非限制性视角的方式,客观上并不会削弱故事悬念带来的心理预期,反而留给观众一条线索,促使观众做出自己的预测和判断,这样恰恰有利于增强艺术悬念。

《千与千寻》中宫崎骏灵活运用了限制性叙述与非限制性叙述有机结合的方法,以主角的经历控制整个故事流程,但在完成情节铺垫和人物性格塑造的任务时,适当屏蔽信息,使观众加深对主角命运的担忧和期待,反而加强了故事悬念的强度,避免了主角口头评述的呆板和主观,使故事主要依靠客观的画面讲述而显得更加真实。[5]

三、结语

宫崎骏在《千与千寻》的创意中,从叙事结构模式、叙事方式插入了自己的创新点,并灵活地运用和融汇多种电影叙事手法,通过营造“放得开,又收得拢”的大开大合式的完整结构,既注重叙述模式的完整与完满,又具有开放性的艺术张力,能够通过激发观众的高度想象,在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给观众以惊奇的审美愉悦。

注释:

[1][5]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第145页。

[2]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3]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4]彭吉象等译,[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千与千寻评价篇3

【关键词】主题内涵;人物塑造;艺术魅力

1 宫崎骏的介绍

宫崎骏,全世界最著名的动画大师之一,是继开创日本动画工业模式,日本现代漫画之父手冢治虫之后,当今日本卡通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宫崎骏是现代唯一一位可以在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上,可以与美国迪斯尼相抗衡的动画大师,内涵深度上且更胜一筹。由他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所创作的电影动画和电视动画作品中,有着多部获奖与广受好评的佳作,如:《风之谷》和《千与千寻》。

2 《千与千寻》深刻的主题内涵

在这样一个没有《风之谷》与《幽灵公主》中打斗情节的冒险故事中,影片描述的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之间争斗的狭窄问题,而是把它扩大为一个在复杂的、善恶交错的社会之中如何找回自己、如何生存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深入浅出的作以交代,它需要友爱,需要冲破人类自身的局限,挖掘人类自身蕴涵的智慧。

故事一开始就说了,要在浴场工作就要先被夺去名字,所以在浴场工作的都是迷失了自我的。在那里的人基本上差不多是一个模样的,为钱而工作。千寻靠着记着自己的名字,冲出了那里,依靠的不只是勇气,还有是最宝贵的纯真(对金钱无动于衷)。与大自然对立的,导演写了文明的一面――浴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所,虽然是一个享乐的地方,然而其实它本身并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可是,导演却说无面人入了浴场后就学坏了,原因何在呢?导演以一个浴场来代表一个享乐和文明的地方是很巧妙的,因为浴场本来有“清洗”的意思,本来是一个洗去所有污秽的地方,然而它在故事里却是一个让人迷失自己的地方。千寻的父母被变作猪,导演要说的似乎就是以猪这种无意识自我的动物来代表失去自我的人类,他们连自己变作了猪也不自觉(如电影中所表现的)。

在无面人这个角色创作表现上,他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象征了空虚与寂寞。而它是最原始的,本来就存在,并无好与坏之分。当无面人看见千寻时,是那一种纯真吸引了他,这也是一种原始的需求,但在这种需求的同时,一种想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渐渐演变成一种占有欲,并且想通过金钱来建立关系,金钱似乎使无面人不再孤单一人,然而通过吞噬他人,膨胀的不单是他的身体,还有是他的空虚与寂寞。到最后,无面人最渴求的仍然是千寻的纯真,一种不能通过金钱来建立的关系。对于无面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未进入浴场之前,是不会说话的,进入浴场膨胀之后就开始会说话,但当他回复本来面貌后却又失去了语言。

影片最后,千寻不但找回了自己,同时也解救了他人。正是因为她明白了“要让自己找回本来的自己”,这一点无疑是对于现代人的忠告。影片传达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和关系的这样一种认知:生命力的发掘来源于与社会的沟通,互助和关爱是打破孤独、寻回自我的钥匙。不知有意还是巧合,主人公的名字,也叫做千“寻”,一个“千”字,透着些许不易和艰辛。但结局的完美,是宫崎骏的浪漫主义的总结,也是他对于现世社会的寄托和期望。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类价值观的泯灭,信仰的沦丧,对于社会及其政府的不满等诸多问题使我们每个人都在考虑,找一个通向光明之处的通道和方法。在这个影片中,千寻最终激发了自身的潜能,随之成功的解救了父母、无意中解救了无面人,还有白龙。

影片是想从孩子的视线出发,把整个故事将给全人类,同时也希望借以千寻的经历来影射现代人在沟通中遭逢的困境,来探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解读人类生存之意义所在。这大概也是作为动画大师的宫崎峻其作品与其他人的区别之关键。使作为视听艺术的动画电影,这一艺术表现的载体,除了感官愉悦之外,所能带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和反思。

3 《千与千寻》典型的人物塑造

宫崎骏大师塑造的一个个颇具代表性的鲜活生动的人物可谓是本片的一大焦点,这些人物虽然奇怪却很亲切,不知不觉中便会发现,他们似乎就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日常生活中自己身边的这个人或者那个人。我发现,片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无面人,看似可有可无,但事实上观众却可从他的变化中看到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4 《千与千寻》影片的三重意义

第一层意义:在电影的开始,千寻是个表面上娇生惯养、胆小、冷漠甚至迷茫的小姑娘,她的生命力似乎已经枯萎,就是这样一个瘦小女孩,她面对困难慢慢站了起来。在误入神仙世界以后,她忽然发现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她要应付那个与人类社会完全不同的魔法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规矩和冒险,要面对汤婆婆把她变成猪的恐惧和危险,要准备迎接她与白龙之间模糊不清的爱情,还要拯救自己迷失在欲望之中的父母亲,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是何等的沉重。但千寻并没有气馁,而是将这些压力转变成为了激发自己潜能的动力,她以女孩般的纯真和勇气面对着这一切,在那些善意的神灵的帮助下,最终重新找到了那些在她心里失落的东西――爱、劳动、无私的价值,也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第二层意义: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

第三层意义:电影中的神仙世界有着更深的涵义,它其实对应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是每个生物和神仙都是平等的,而是划分为以下几类:动物、澡堂的仆役、汤婆婆、千寻,在这些主要角色之外的是一大批中间和边缘的人物:钱婆婆作为汤婆婆的孪生姐妹,与她有着同样的智慧和能力,却淡泊名利,是神仙世界中善意的一级;汤婆婆的儿子倒是与千寻相似,在与千寻的共同历险中改变了自我;而无脸男最为独特的,本性是虚无的,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善良和邪恶都能够轻易地改变他,而他接触了这些善意和邪恶地东西以后,能够把那些品质放大而一发不可收拾,本身的虚无使得他喜欢接近有生命活力的千寻,但内在的脆弱会使得他很快从一面转向另一面。

看一看以上的角色,你是不是能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找到他们的影子。探讨幻想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正是宫崎骏电影的特色,影片通过这些类别角色的遭遇,探讨了人生和社会哲理。

5 总结

真的,很难想象一部动画会包含这么多的含义,儿童从中学习劳动和爱的价值,成年人看到了环境保护的意义,而老年人则看到了哲理,寻找自己在电影中精神世界的位置,怪不得电影会成为日本到目前为止最为卖座的电影,这也是这部经典动画的价值所在。

在电影深刻的思想含义、教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之外,你不能不佩服宫崎骏电影的精美。电影一如其它宫崎骏电影细腻的绘画风格,虽然描绘的是想象的神仙世界,细节却一丝不苟。而让我们真正惊叹的是电影内在的想象力,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和与人类社会相似又不同的神仙世界的规则,都达到了目前为止动画电影想象的极限。最能表现这部电影动画风格的无疑是电影中的大场面和风景场面。天空、云彩、大海无不色彩鲜艳,画面地逼真而壮观,透着宫崎骏电影特有的童话和幻想意境,有着出色的视觉效果,而那些电影中具有独特日本风格的建筑和装饰,透着中国式的意境。电影的音乐也非常精美,虽然没有“幽灵公主”般突出,也与电影的氛围非常配合。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效果上,本片达到了宫崎骏电影的顶峰。

【参考文献】

千与千寻评价篇4

一个体制外的城市经济专家,以46部专著的“业余爱好”,3000万字的“成果”,约千万读者的影响力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弹奏了一曲中国知识分子胸怀坦荡、追寻民富国强、国民寻梦的动人旋律。他的实践证明,人只要有正能量的梦,就有追求的动力。“有梦能修千里渠”。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城市经济研究的标杆人物”、广州泛珠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廉。

一、立足专业为生存 心系国家社会30年寻一梦

一手抓生存,一手抓研究,以“专业生存”促“研究国家社会发展”,这就是王廉先生30年如一日的“国民寻梦”。认识了解他的一些知名学者、专家赞叹: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利用业余时间写下约千万字的专著、论文与文学作品,却是在没有政府及专项课题补助一分钱,又在市场项目服务中写了千万字课题规划、主编了千万字的成果,的确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的。广东省的一位领导感慨地说:“王廉的成果先不管学术成就多大,就是我们这些做学问出身的,抄报纸都难以能做到的!”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职称、工作、个人爱好干一两件事,或从事某一项研究,这是不难的。但以一个学者的执着之梦、正能量之梦想,或老百姓如何把自己、国家与社会梦想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定不移与闻鸡起舞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恒。客观地讲,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可能会缺乏定力,为外界种种原因所诱惑而中途而废。在今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是能力强弱之差比,而是心灵的净洁、理念的定力、助人的善心、追求生活的境界之差比。王廉的成就与经历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发展、守望和谐、探寻真理,不计得失,努力拼搏,不断实践的精神,也就是中国人的寻梦精神。作为一位体制外城市经济专家,30年如一日,研究理论先行,方法工具先进,探寻社会同步和谐发展,这是他的永恒之梦。这个梦一直引导着他兢兢业业、恪守着做人做事的底线,也给了他无限的动力。

熟知王廉的朋友说,王廉无论是与种田的农民还是和身居高位的领导交心,无论是与青春少年还是同八旬老人聊天,从来没有“代沟”。因此,他对社会各阶层的所思、所想、所渴望、所追求的,都有基本的理解,因而才能在写作时深入浅出,举一反三。

30年的梦,走出了一条30年的寻梦轨迹。

社科界对王廉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就出版了他最早探索城乡一元结构或城乡统筹的书《乡村科学管理》,这本书正式出版时间是1989年2月,始于1983年构思,1986年完稿。可见作者的前瞻性——虽然当时许多观点还不成熟。同行称他为经济学家、城市规划专家和咨询解决方案专家,这“三栖专家”是否有美誉之词?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王廉的《同步发展理论》(以泛珠三角为例,探寻区域先行先试与区域市场配置资源、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专著)责编罗敏认为,王廉先生能先别人多年,这说明他涉猎广泛,知识丰富,不是局限某一领域,而是心系国家发展才能有如此洞察力。30年来由于研究广泛,驾驭文字能力强,王廉用多种文体写作。仅经济专著就有20多部。此外,还发表了《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澳门的文化》等论文和文学作品上百篇。

王廉还为许多城市与企业开展了项目规划,如最早提出天津航空城概念,并进行了天津循环经济产业园资源配置规划、澳门城市文化、娱乐产业及城市形态规划、多伦多新城市中心资源配置规划等,还参与了上海、北京等城市商业金融规划。

当然,在一些人面前王廉是个另类。“既不评价,也不提携”。可见过他的人,只要一谈话,都说他是“专家中的专家,教授中的教授”。然而,王廉并未因此而影响其写作,或者怨天尤人,或者伸手要这要那。王廉的写作出版成果,几乎都是在没有任何政府或团体课题经费资助下完成的。他不跑项目和部门,一方面开展咨询服务,以便能够解决自己及几十人团队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从事业余研究。他把一切精力都用在生计和研究社会发展的梦想——亦即对社会与现实同步发展的追寻上。

“心底无我精力旺,勤奋耕耘成果丰”。虽然王廉先生很多时候十分艰难,但他从未放弃追求,从未停步追梦,至今仍然有几部专著和多篇文章在撰写中。

二、涉猎广泛正能量 贡献良多梦想成真

同步发展、同步管理、同步提升、同步升级——“同步”提供社会理论与分析工具服务,是王廉研究的出发点与动力源。

有人认为王廉知识渊博,成果卓著,可能是做咨询接触广,或者曾做过基层干部、企业或其他职业的缘故,但更多的人认为,王廉先生的研究十分广泛,是因为他胸怀中国发展强盛的梦想,才会如此集中精力去谋事。他的许多著作问世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有血有骨且实用。如1994年的《广东经济发展揭秘》,当年发行过万册。

王廉的著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涉猎的领域或学科,往往比别人早几年乃至十几年。比如1994年,他出版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规律》,2000年他出版了研究政府顶层设计与绩效管理的书《政府战略管理》;2008年出版了《高端服务业经济》和《全球城市集团与中国城市国际化》,这些书中的观点都是开创性的。有些观点或分析工具也被理论界传播或政府采纳。

黑龙江、上海、北京的一些政府部门以及香港特区学术与政商界在他的著作发表一年内,就注意到他的“前沿”地位而请其讲课。

王廉的写作特点很明确,当改革来临或改革深化来临前几年,他总能捕捉到时代之需而撰书立文。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肖灼基说,王廉是“为时代鼓与呼”的“布谷鸟”。王廉说,他不搞没用的东西,他希望为时代为中国发展寻梦追梦想提供动力。

21世纪来临之后王廉出版的专著更具“同步”指向与引领,多部专著比同行研究早3~5年,如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形态与治理结构,2005年出版了《商业模式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当全球金融危机“山雨欲来”,许多人还没回过神来,他却敏捷地捕捉到中西方差距是高端服务业差距,是话语权打造的“同步”与“缺失”,是文化的差距。于是出版了《城市经营的规划与策划》(2006)、《高端服务业经济》(2008)、《话语权经济》(2008)、《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的文化对接》(2008)。此外,他还意识到中国的“四化”,关键是以城镇为中心的城镇化,于是出版了《全球城市集团与中国城市的国际化》(2008)、《中国城市化教程》(2011);他还预测到顶层设计的关键是“底线设计”,市场配置资源关键是商会的成长,于是出版了《大转型——底线理论》、《商会经济》(2012)。许多同行评价,王廉是一个“报春鸟”,也是解决方案专家。这些书正式印证了这一点。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庆龙的话说,“王廉站在第一线写作,他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所以总能为现实服务。”农业部农垦总局常务副局长胡建锋则评价王廉:“他懂政策,有实践,所以理论做得出色,在浮躁的今天这很难得。”一位知名企业家说,“可惜的是王廉花在生存方面精力太多,他的天份没有得到尽情发挥,这是体制的原因。”

王廉在从事咨询服务之余,还主编有《世界城市经营年鉴》(已出版8年)、《中国城市经营》(已出版200多期)。这是赔本的刊物,但在同行中很有影响力。

2012年广州邀请许多一流专家PK新型城市化,他是唯一一个特等奖获得者。可被聘的50位专家没有他,因为他是“体制外”。

王廉之所以受许多同行尊重,是因为他靠实力。他在城市经济多个方面被称为“行内标杆人物”。除了他的敏锐、前卫研究、正能量传递,更因他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些专家如曾任香港中文大学邵逸夫学院院长、联合国顾问杨汝万先生评价王廉:“他比从事理论的人多了实践,比实操的人多了理论。”

据专业人士评估,王廉的贡献有这样一些方面:许多人受他思想、观点、方法影响;在高端服务业、企业商业模式、话语权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成为前沿人物;创造了为城市与企业提供理论与规划服务的巨大价值;同时还是城市经济行业标杆人物,社会研究与和谐梦寻的佼佼者。

王廉却说,他的研究主要是希望早一点为国人提供一些分析工具(工具不先进做不出好产品),未雨绸缪,理论先行,社会发展和谐才能“同步”,少走些弯路。这也正是王廉的心境和梦境。

三、出色专家这样炼成:白天谋生,夜晚为国为民为社会奉献

当晚上许多人在桌上杯盘有声、卡拉OK、麻将咚咚时,王廉已开始了伏案写作,追寻为国为民为社会之梦。

王廉自从1982年对社科领域的研究开始,他当过矿工、机修厂临时工、农村基层干部、记者、地方志编辑、杂志总编、项目策划、城市规划咨询、企业咨询、企业经理等等。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他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研究社会如何同步发展,人们怎样掌握先进的分析工具认知社会与改革,政府、企业如何同步引领发展。如2002年他建议“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其“时代同步”的又一鼓与呼。而2012年底,他写信建议“坚持底线设计”,又系他的另一“同步”观。研究人、组织团体与社会“同步”是王廉写作的核心,也是他的坐标与追寻理念的正能量。他的研究侧重观念认知、先进分析工具与解决方案,可谓时代特征。他在其专著《我为香港富豪做咨询》一书中透露,有一位香港大富豪说,王廉的观点独到,分析方法实用,本可成为点石成金大企业家,或者成为出色的官员,但他追逐中国人发展梦想,用思想、方法影响他人,耗费了绝大部心血,这才是他的价值最大化,也是他的贡献,是不能以金钱计算的。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抱负和有追求,才是他追梦动力的源泉。

任仲夷是一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广东省委书记。王廉撰写的《任仲夷评传》透过任仲夷写改革开放及深化,曾获广泛好评。为写好这部书,他查阅了千万字,历时四年才完成。对广东改革深化是个重要符号。凡认识王廉的人,没人觉得他迂腐或势利,他们说他“坐台上像领导”,因为他目光如炬,虎虎有威;论坛上像大专家,因为他记忆力超群,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分析总是观点独到,让人受启发;与大商人交流,如香港大富豪,他总似有一条小板凳伴随,比别人高一层见识——霍英东先生说他是拿着小板凳走路的。

王廉因工作性质,均未有机会从事过专职研究,却平均每年出版1.5本专著。这说明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与民族,装着社会同步发展。他的成果既有“阳春白雪”(如《高端服务业经济》等走在同行前列,光明日报及许多媒体评价,王廉的成果前卫、实操、理论成体系);也有“下里巴人”,如《股票知识与交易技巧》(1990)。他的著作与文章,高校、企业和农村都有大量读者。从农民喜欢的《欲望里的中国队》到学者也不能不看的《中国城市化教程》,这就是他的社会责任心使然。他的成果使许多同行专业人士感到震动。

有人很奇怪,王廉一会儿写严肃论文,一会儿为香港富豪做咨询,一会儿又是评传或文学作品,而且主要任务是经营企业与咨询服务,好像许多东西不搭界。一位国内著名媒体的记者算是点了题:知识是相通的,关键看你的经历,追求是什么。国家发改委原秘书长、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白和金说:“立足实践、坚持原创、卓有成效之所在”。王廉走出了一条“大梦谁先觉,寻梦有我”之路,自觉、自立、自强的国民梦想一直是他心中的主旋律。他不仅自己紧跟时代,而且引导社会和行业“同步”紧跟,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精神的浓缩,中国人的发展寻梦的“寻梦中国发展”的“国民践行者”。

千与千寻评价篇5

在数学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发散性提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散性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提问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

如:用语言叙述算式38×(125÷5)。可以这样提问:“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叙述这个算式?”这时,全班同学纷纷举手要求发言。“38乘以125除以5的商,积是多少?”、“38与125除以5的商的积是多少?”、“38乘以5除125的商,积是多少?”、“125除以5的商乘38的积是多少?”……同学们想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叙述方式,显示出思维非常活跃。

二、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之所以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因为它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一种思路的束缚,为了寻求问题的解决,它要求寻找多样化的解决方式,谋求多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独辟蹊径,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如:“有化肥72吨,先用3辆同样的汽车一次运走18吨。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化肥一次运完,需要这样的汽车多少辆?”学生们先用学过的知识,想出了(72-18)÷(18÷3)和72÷(18÷3)-3两种解法。这时我引导学生从倍数关系方面想出不同的解法。同学们在我的启发下,又想出了3×[(72-18)÷18]、3×(72÷18-1)和3×(72÷18)-3等3种解法。这时全班学生都欢呼雀跃起来,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同学表示祝贺。一题多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

三、延迟评价

延迟评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创造性设想,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题:“1台榨油机每小时可以榨油150千克,5台同样的榨油机12小时一共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同学们先想出了两种解法:150×5×12和150×12×5。这时又有同学想出第三种解法:150×(5×12),而有的同学立即反对说:“5×12没有意义。”这个学生的意见对不对?教师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让这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思路:“先求出按每台榨油机各工作1小时计算共需多少台榨油机,再求出共榨油多少千克。”同学们听后都感到有道理。于是又有一位同学受启发想出了另一种解法:150×(12×5)。这样大家一共讨论出4种解法。学生寻求答案,特别是新颖独特的答案,要有个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机器启动一样,是慢慢展开的。在学生思维启动的过程中,别人的、特别是教师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当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驰骋联想、各抒己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会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从而无拘束、无顾虑地针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

四、集体讨论

千与千寻评价篇6

■ 课前思考

苏科版九上“ 4.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问题4是:

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 为了扩大销售,增加赢利,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 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会多售出2件. 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赢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

1. 学情分析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中的利润类问题,数量关系较多且复杂,很多学生读完题后,不知其所以然,即不知从哪里入手分析,不知道该题型的数量相等关系是什么. 所以一旦出现此类考题,失分面就非常大,不过,此题型是中考重要题型. 许多教师利用课本上的列表法梳理数量关系,但到具体问题时,却很少有学生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所以最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解题;有的教师则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教学,成绩好的学生解答后,让其说出方法,教师再强调,随后让学生解答其他类似类型的题目,但效果还是不好. 这里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利润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教学难点是寻找利润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 从生活出发,提纲挈领

利润类问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问题的落脚点在于“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 我将“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定义为关键词,由题意可得“降价(提价)后每件利润×降价(提价)后所售件数=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 设好未知数后,结合题中已知量,寻找“降价(提价)后每件利润”“ 降价(提价)后所售件数”,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关键词”好比“牛鼻子”,再强壮、再有劲的牛,只要牵住它的鼻子,它一定会乖乖地跟你走.

■ 课堂实践

1. 分析、解决问题

师:商场销售这批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每天赢利多少元?

生1:每天赢利40×20=800(元).

师:现在商场要赢利1200元,商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2:商场采取了降价措施.

师:具体解释一下“降价措施”?

生2: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2件.

师:为什么衬衫降价,赢利还多了呢?

生3:薄利多销,衬衫的单价虽然降了,每件赢利少了,但是,商场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多了,这样,每天的赢利就多了.

师:说得对!那么,谁等于1200?即,本题的相等关系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一下)

生1:降价后每件的赢利×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1200元.

师:若设衬衫的单价应降x元,那么,降价后每件衬衫赢利多少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多少?

生4:降价后每件赢利(40-x)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20+2x)件.

师:请大家在座位上列出方程.

(学生在座位上列方程,教师巡视后,让学生口答列方程)

生5:(40-x)(20+2x)=1200.

师:很好,与生5列的不一样或没列出来的请举手!

(教师环顾四周,发现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没列出来)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题是谁统领着方程?

生3:1200元.

师:对,因为最后“要赢利1200元”,所以由1200元出发,寻找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和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所以“1200元”就是本题的关键词,就是本题的“牛鼻子”,只要抓住这个“牛鼻子”,整个题意的相等关系式以及方程就列出来了. 下面请大家体会和交流一下!

(教师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师 :下面,我们将本题解答完,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解方程.

(教师巡视、指导)

师:方程的解是多少?(师板书x1=10,x2=20)需要对此取舍吗?

生6:不要,因为降价10元或20元都能得到赢利1200元.

师:谁再解释一下?

生7:降价10元,就是降价后,每件赢利30元,售出40件;降价20元,就是降价后,每件赢利20元,售出60件.

师: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齐:理解了!

2. 引申拓展

师:本题若在“增加赢利”后,增加“减少库存”,怎样办?

(学生思考后开始跃跃欲试)

生8:将结果x=10舍去即可.

师:为什么?

生8:减少库存就是多卖出件数,只要降得价多就行了.

师:很好!所以大家在解题后要认真审题,检验所得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师:若将“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2件”改为“衬衫的单价每降3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6件”,怎么办?方程怎样列?

生9:按题意,只要求出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多少件就可以了,所以方程是(40-x)·20+■x=1200.

师:解答应用题,要切实理解数量关系,条件变化了,要把握不变的部分. 将本题的“每件赢利40元”改为“进价50元,售价90元”又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教师又对问题进行引申,学生交流热烈,较好地理解了利润类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小结、解释说明

师: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利润类问题,涉及的数量关系较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赢利多少”,这个“赢利多少”就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词,它好比一头牛的牛鼻子,只要牵住牛鼻子,这头牛再强壮或不听话,它也会乖乖地跟你走. 例如,课本中的问题4或类似题,只要抓住“赢利1200元”等,就能找出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是(40-x)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20+2x)件,从而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解方程后,对结果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4. 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第一组: 4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3、4两题.

(1)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每千克能获得20元利润,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并尽快减少库存,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2)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每千克能获得20元利润,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3)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 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4)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则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第二组: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设未知数和问题的处理.

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定价多少元?该商店应售出核桃多少千克?

第三组: 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题型的变化.

某越剧团准备在市大剧院演出,该剧院能容纳1200人. 经调研,如果票价定为30元,那么门票可以全部售完,门票价格每增加1元,售出的门票数就减少30张. 如果想获得36750元的门票收入,票价应定为多少元?

三组题板演后,讲评、纠正,强调由关键词出发寻找相等数量关系的方法,然后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是作业纸),下课.

■ 课后思考

1. 打通了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解决应用题的基础,解决应用题若没有解题思路,将很难继续下去. 应用题是教、学的难点,难点在于解题的入口和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寻找相等数量关系. 应用题是数学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读完题,从哪儿入手,往下的路怎么走,简单地说就是往下要做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教师必须给学生理出路子,否则,学生拿到应用题后会无从下手,更别说解决问题了. 本课教学较好地打通了解题思路. 由读题理解“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可以求得什么入手,再到“要赢利1200元,商场采取了什么措施”,最后到“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1200元”,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显得自然、合情合理,学生也接受得顺畅和轻松,应用起来,有路子可走.

2. 抓住了解题关键

解题关键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读完题后,首先要从哪里开始突破,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课教学给学生提炼出“要赢利1200元”的问题的落脚点为解题的关键词,由它出发,寻找“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和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在教学中被形象地比喻为“牛鼻子”,学生感到很亲切,今后学生在解决此类应用题时,读完题,一定都首先去找“牛鼻子”,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就会变得非常明确.

3. 突破了全部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建模的过程. 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抓关键词、理思路、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一套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很好方法. 我在此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不等式(组)应用题的教学中,采用了“抓关键词,牵牛鼻子”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强化了巩固和应用

千与千寻评价篇7

众所周知,《孔雀东南飞》是由千古传诵的同名五言叙事长诗所讲述出的故事。刘兰芝17岁时嫁给焦仲卿,夫妻恩爱。焦母对待兰芝非常苛刻,百般挑剔,三年夫妻千日别,相见也是难相悦。最后焦母逼仲卿休掉兰芝,被休的兰芝十分痛苦,盼仲卿,哭雀台……又是一个男婚女嫁之日,兰芝仲卿又相遇在孔雀台,他们约定要用心,用情,用此生,用来世寻找对方。该剧首先在情节上重新解读原诗,并赋予人物现代化的个性,在舞美、念白上也颇有创新,其效果有喜也有惊。

在文学史上,对《孔雀东南飞》的成就评价主要是认为它通过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作了深刻揭露和鞭挞。而这出戏的编剧,从人的本性出发,以新的人文视角,重新诠释这一悲剧背后的情感因素,予以了新的诠释。它在很大程度上卸下了反封建的使命。这样,它便有了更多的空间来表现剧作家对人的关怀,即人类复杂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行为。

查明哲导演曾经说过,黄梅戏《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是“寻找”。一开场的“心灵之约”便是“寻找”的开始,刘兰芝与焦仲卿因乐结缘。一个家住东南,年方十八,会吹竹笙,一个家在西北,年方十七,会弹箜篌。两人各自在家擅定了婚约,让家长按对方的特征去找对象,终于经过一番“地毯式搜索”找到了“心灵之约”中的那个人,最后得以结成夫妻。这次的“寻找”不仅是族人四处奔波为他们寻找婚约对象,更多表现的是以心灵“寻找”爱侣的新精神,也可以理解为突破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向往自由恋爱的一种反抗精神。迎亲当日,兰芝自揭盖头,仲卿下马步行,两人不顾世俗规矩把臂同行,还在孔雀台前私拜天地。自由恋爱、违反婚俗已经不可思议,还加上了一个贯穿全剧的老牛(由两位演员以舞狮般的形式扮成),相当于一个符号式存在的类似于对这场自由爱情的见证,而东奔西跑(剧中人物名)这两个小牧童,欢天喜地地为刘兰芝和焦仲卿传递爱情信息,成了见证他们二人这场“寻找爱情”的见证人。

第二次的“寻找”发生在男女主角的洞房花烛之夜,兰芝的性格活跃直率,她不但敢与仲卿公开谈恋爱,迎亲路上见到婆婆雨后给仲卿送姜汤还敢笑话长辈:“仲卿都这么大了,你还这么哄他呀”。洞房之中,她更加冒失,“婆婆,我属龙,是大龙,我听仲卿说,你属蛇,是小龙”。惹了婆婆大怒,硬是找到了借口睡在了新婚夫妻的中间。这一场意外的表现,不仅让观众们看到了焦母扭曲的人格,和不可理喻的畸形母爱,还给了夫妻二人再次“寻找”对方的理由,昏暗的洞房之中,婆婆鼾声如雷,小夫妻二人摸黑起床在房间里寻找对方的身影,正常的夫妻欢爱遇见了有第三人在场的尴尬情景,也为这场千古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

而在“机房之欢”这场戏中,“寻找”的意味显得悲怆凄美起来。焦仲卿在外乡衙门为吏,难得回家,就算得空回家,焦母也不让他俩亲近。这天焦仲卿公干路过家门,瞒着焦母先去机房看望刘兰芝。夫妻相见,百感交集,跨越了时间的见面让一对年轻的夫妻紧紧相拥,做下了“”的“丑事”,果不其然惹得焦母勃然大怒,才有了后面的逼迫儿子的休妻之举。

焦母拿着休书逼兰芝离家,刘兰芝“十问”焦母,字字铿锵,句句悲情,虽然是大段念白,却因为语气、情感、身段、节奏、调度分寸火候准确到位,加之戏曲打击乐配合默契,刘兰芝长期压抑,一股渲泄悲愤的情绪如黄河决堤,汹涌激荡,酣畅淋漓。“休妻”一场几乎没有唱段,而让演员大段念白。对此,导演只以“千金道白,四两唱”作评。这段全剧最强的冲突戏,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寻找”,当然是刘兰芝对于这场爱情意义的“寻找”过程,从剧开始她一个天真率性的弱质女流就开始“离经叛道”的追寻爱情,终于找到了心灵相约之人却为阻挠不得相守,她自然想要去找寻原因,而在观众看了,处于那种时代的刘兰芝是找不到原因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捆绑让她的焦仲卿也抗争不了母亲的威严,她“寻找”到了原因的结果也只得是黯然神伤。

千与千寻评价篇8

关键词: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王征;壁画临摹;龟兹;敦煌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为了寻求中国绘画的出路,大批有志青年如徐悲鸿、林风眠等纷纷把目光投向西方,他们矢志不移的致力于把西方绘画之理念和技法引入中国传统绘画,期望取新鲜之血液实现中华民族艺术之复兴,他们这种文化行为对中国艺术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与此相反,在学习西方的潮流中,有两个人物却因为敦煌的魅力而毅然决然的作出了不同的文化选择,一个投荒面壁,临摹出了近三百帧敦煌壁画精品,在中国艺术界激起了巨大反响,深刻影响了中国绘画史,也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选择;一个则把整个生命的全部精力和热情投身于敦煌,为敦煌艺术的保护、临摹、研究和弘扬奉献了终生,成为敦煌艺术的“守护神”,使敦煌美术成为中国美术史撰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是张大千和常书鸿,他们的文化选择和艺术事业启发了当代中国青年画家王征。

张大千赴敦煌以前已是水墨文人画的高手,在艺术界已有重大影响;但是,当时艺术界正面临着中国画何去何从的激烈争论,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而张大千则在乃师的劝说和启发下来到了敦煌。敦煌的无数壁画精品和其辉煌艺术成就令张大千目瞪口呆,遂决意投荒面壁,遍临魏晋隋唐壁画精品。张大千面壁敦煌,一呆就是三年。这三年中,他以一己之力举巨债、斥巨资、耗费不计其数的珍贵颜料和画材,组织门人弟子和藏僧以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的工作方式,临摹出了近三百幅珍贵的大型壁画,复活了魏晋隋唐的鲜活的艺术精神。①

这些临摹的壁画在中国各大城市展出时引起了轰动,其深远意义和文化价值,当时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

“自敦煌宝藏发见以来,吾国人研究此历劫仅存之国宝者,止局于文籍之考证,至艺术方面,则犹有待。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吾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独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 ②

“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评价不可谓不高。

陈寅恪先生对大千先生临摹敦煌之意义的评价中,有三点内容值得注意:

其一: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

这涉及到大千先生临摹敦煌壁画的动机目的和由之决定的临摹方法和摹本的特点。

其动机目的当然是在面对先人的伟大艺术传统时,通过临摹细细体味其艺术精神及技法体系,去复活先人那鲜活的艺术精神,进而为自己今后的艺术创造注入新鲜血液。由此目的所决定的临摹方法则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意味的复原式临摹,这种临摹方法虽然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但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评: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

张大千临摹方法的重要特征是,摹本在物象造型和线描技术上力求忠实于壁画的现状,在赋彩染色和情调气氛上则根据当时剥离出的魏晋隋唐的壁画色彩特点,加以揣摩和想象,求其鲜艳如初的本来面目,尽量表现张大千自己面对原作所感悟到的精神。这当然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临摹方法,但这种临摹方法的特点和优长是:纠正了敦煌壁画历经千年风日侵蚀、严重变色而形成的古拙、清冷、狂怪的第二面貌,恢复其金碧辉煌,鲜艳如新的本来面目;原壁画如有瑕疵,则加以改动,使临本更趋完美和精丽。因而,基于上述特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千先生的壁画临本就不仅是恢复了晋唐绘画精神的临摹之本,而且是兼有创造之功的艺术精品。

其二: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辟一新境界。

这一点,在张大千本人的艺术创造历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敦煌之行实为大千先生一生艺术历程的一大转折,对其后期画风的形成及在人物画和山水画方面的创新起了关键作用。以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结束的1944年为分水岭,其前后艺术的风格有重大变化。之前的大千先生的人物画,最初受清代改琦,后来受明代张大风、唐寅等人的影响,水墨淡彩振笔快写的简约画风占主要地位,一九四四年之后张氏的画风,则一变而为整饬精细、设色艳的新风格,并且别开生面、自成一家,这种风格显然是糅合敦煌壁画风格而形成的。③

山水画方面,在赴敦煌以前,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的师法对象主要是明末清初遗民画家石涛、石、梅清等人,偶尔旁涉明清各家;敦煌之行后,张大千对中国山水画认识上,其眼界放佛被敦煌壁画所打开,他看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风行之前更悠远辽阔的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他在敦煌艺术中找到了中国绘画久已失去的色彩生命,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泼墨泼彩画风。可以说,敦煌面壁之前的张大千,还只是一个传统延续型的画家,之后的张大千,则转变为传统融合型的画家了,这种融合,是一位现代艺术家对他所理解的伟大艺术传统的重新诠释。这种思想上的觉悟与随之而来的艺术风格上的改变和艺术境界上的提高不能不说是拜敦煌艺术所赐。

台北历史博物馆巴东先生所撰《张大千研究》曾总结道:

张大千的画风早年由明末四僧入手,取法的范围亦多在元明以降之笔墨表现。而当他远涉敦煌见到隋唐以前那种雄伟精丽、场面壮观的表现与色彩,那种专业画家的执著与奉献的精神,洋溢着生命的光辉与热力,绝非“潇洒飘逸”的文人画风可比拟,使他深受震撼与感动,洞悟了艺术“法相庄严”的精义。由是他坚定了人生创作的“不惑”,无惧于生活环境的恶劣挑战,接受了毅力的考验,循序渐进,绝无取巧地表现了与古人一样对艺术执著与虔诚的态度。自此他进入了高古之境,实现了精神层面的提升,使他在日后成为“借古开今”的一代大师。④

可以说,正是敦煌壁画的临摹为大千先生开辟艺术上的新境界奠定了基础。

其三: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

这是指大千先生对敦煌壁画的临摹和展览,其意义和影响,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无数对祖国艺术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志士仁人投身于敦煌,致力于对它的研究保护和弘扬,同时,通过壁画临摹来体验、感悟和研究敦煌艺术中潜在的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诚为敦煌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美术领域的敦煌学研究,大千先生无疑是先行者,故可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例如,对于敦煌壁画时代风格的变迁,大千先生以为:“元魏之作冷以野,山林之气胜;隋继其风温以朴,宁静之致远;唐人丕焕其文浓;敦厚、清新、俊逸,并擅其妙。斯丹青之鸣凤,鸿裁之逸骥矣!五代宋初,蹑步晚唐,迹颇芜下,说世事之多变,人才之有穷也;西夏之作,颇出新意,而刻画板滞,并在下位矣。” ⑤大千先生这种来自于壁画临摹体验的独特体认,尤为值得珍视。

总之,张大千先生的敦煌之行及其壁画临摹,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对敦煌艺术的贡献,也可见一斑。

但是,也正是这次敦煌之行,使张大千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其名誉遭受严重影响。当时的社会不仅普遍认为张大千“破坏了敦煌壁画”,而且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期,地方政府官方机构以此为由对张大千进行了控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强烈关注。后来因种种原因,最终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张大千到底有没有破坏敦煌壁画?20年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李永翘研究员,曾多次撰文分析。1988年1月,《中国文物报》发表了文学研究所李永翘研究员的长篇调查报告《中国文物界中的一桩大冤案――记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一案的来龙去脉》,中新社也以《张大千“破坏敦煌文物”历史疑案已被澄清》为题发了通稿,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李永翘文中认为:“无数不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张大千先生是清白的,无辜的,他没有破坏敦煌壁画”。此论虽是一家之言,但也恐有据理之处。

如果说张大千先生临摹敦煌壁画是为了开辟自己在艺术上的新境界的话,常书鸿先生则把敦煌事业当成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所系。

在赴敦煌之前,常书鸿先生就已对中国艺术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做过深刻的思考和理论上的表述,遭遇敦煌壁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其内因自然是之前他对中国艺术之前途的思考和认识。⑥

在常书鸿先生的奔走呼吁下,敦煌艺术研究所得以成立,许多热爱敦煌艺术的人也在他的感召下毅然投身于敦煌事业。从此,敦煌艺术的保护、临摹、研究和弘扬就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团队行为。⑦

常书鸿先生对敦煌壁画临摹的主要功绩在于正确的策划、组织和领导,以及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临摹和研究工作。在常书鸿先生的领导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了以段文杰先生为组长的壁画临摹小组,并明确了工作任务,确立了科学的临摹程序和方法。

首先在于认识上,明确了壁画临摹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认为壁画临摹是叫的响的工作,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对于敦煌艺术的推广和弘扬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认识到壁画临摹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敦煌艺术研究所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其次是明确了临摹的步骤和方法,使壁画的临摹走向了科学化和制度化。

临摹的步骤:首先得弄清和理解临摹的对象,这就需要做好临摹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工作,弄清壁画的故事内容和经典依据,以及古代匠人的巧妙构思,这样临摹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其次是过好线描关。线描是壁画临摹的基础,线条本身的顿挫转折起伏变化能够充分表现物象的情态和神韵,线描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临摹作品的成败。再次是过好色彩关。敦煌壁画体现着文人画兴起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生命,而经由千年岁月的洗礼,多数壁画出现了变色乃至煺色,这就需要在临摹时仔细研究古代壁画赋彩着色的方法和规律,以及相应的变色规律,做到有科学依据、有的放矢。最后一关就是传神关。这也是使临摹品不仅只是原作的复制,而且是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的关键。

临摹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现况客观临摹,旧色整理临摹,恢复原貌临摹。

现况客观临摹要求临摹工作者抛弃任何的个人主观兴趣,严格按照复制文物的要求临摹,最终要使临本达到尽可能“乱真”的程度。这是敦煌艺术研究所采用的主要临摹方法,它可为观众特别是研究者们提供客观真实的资料。历次展出的各时代的代表作品,多属此类。

旧色整理临摹在颜色上完全按照现况处理,对于人物形象残损的地方,则令其完整,这就必须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工作,查看相同时代、相同题材的同类形象,弄清造型特征、衣冠式样和表现方法等规律,使人物形象在有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但又兼具古香古色的陈旧风貌。

恢复原貌临摹则是指恢复壁画的本来面貌,使摹本既具有完整清晰的形象,又有鲜艳如初的色彩,让观者一睹庐山真面目。但是,要复原一件作品,不仅要仔细观察临摹对象,还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除了人物造型特征、衣冠服饰的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临摹对象色彩变化的研究,找出变色的规律,有根有据地、恰如其份地进行复原。这一工作难度较大,至今未大量开展。⑧

段文杰他们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临摹,取得了许多临摹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临摹工作必须以研究为基础,从认识临摹对象开始,掌握壁画制作的规律,以便顺利地进行临摹;而通过临摹又能加深对壁画的认识,为从技法上、理论上进行研究奠定基础。这样研究临摹、临摹研究,反复不已,就能把对敦煌艺术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例如过去有人看到早期壁画人物肉体变色后形成的粗壮轮廓线,就得出壁画风格粗犷的结论,看见唐代飞天变色后棕黑色的面部和肢体,就提出是否印度人种的疑问。所有这些问题,通过研究、临摹,并借助于科学鉴定,找到了易于变色的颜料丹红,就知道凡是变成棕色或黑色的形象,都是由于丹红成分过多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有些浅肉红色,则是由于固白色成份较多,而变成了灰色。这就纠正了过去的错误看法。

以常书鸿先生为领导的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壁画临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举行的数次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走出国门,被邀请到了印度、缅甸、日本等国。当世界各国人民得知中国敦煌还完好地保存着4一14世纪各个朝代的艺术匠师所留下的数量惊人的佛教艺术作品时,无不深表惊讶、敬佩,盛赞中国的伟大,认为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无与伦比的瑰宝。特别是1958年,常书鸿应邀在日本举办的敦煌艺术展览,在东京、京都两地受到热烈欢迎,天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排队参观,日本的各家报刊、广播以数百篇文章进行评介。各种规格的座谈会、报告会举行了数十次。一时间,日本国内掀起了一股敦煌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敦煌佛教艺术轰动了日本全国,促进和加强了中日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流。⑨

壁画临摹工作也为敦煌学研究的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中各位画家的分专题临摹,培养造就了各个方面的研究专家,为我国的敦煌学研究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段文杰先生对于服饰和飞天的研究等,解决了敦煌学研究中一系列难题。

如果说张大千先生的临摹工作可以看作是敦煌壁画临摹的起步阶段,常书鸿先生领导下的敦煌艺术研究所的临摹工作是敦煌壁画临摹的发展阶段,那么,新疆龟兹艺术研究所的青年学者王征的壁画临摹工作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显示出新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20世纪末、21世纪初,青年学者王征已面临着与他的前辈们全然不同而又颇为相似的文化环境。他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一个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每个个体做出重新思考和文化选择的时代。不同于多数青年对各种时髦艺术思潮的追逐,王征把目光投向了偏远的西部――龟兹。

龟兹艺术神秘而悠远的西域风情深深吸引了青年画家王征。他本来是画水墨山水的,对当时盛行的各类艺术思潮也颇感兴趣,也一直思考着自己的创作出路。龟兹人物的魅力则使他完全沉潜下来,面壁九年一丝不苟的临摹和研究使他完成了自己一生的艺术转折和学术转向。

与敦煌壁画不同的是,龟兹壁画自成系统,其东西艺术交融的特色体现的尤为明显。其人物造型和赋彩着色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不对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很难做到高水平的临摹。

王征的临摹方法主要是现况客观临摹,为了传达出龟兹壁画历经千年风雨剥蚀所形成的沧桑效果,王征在临摹技法和绘画材料上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临摹技法上,他仔细揣摩和研究了龟兹壁画人物的造型特征和线描规律,指出其面部造型尚圆的审美取向和形体姿态的舞蹈美。在赋彩上区别各种赋彩染色的方法,例如薄染法和厚染法的不同效果和微妙功用。在材料探索上,为了表现壁画经岁月洗礼所形成的斑驳效果,他不断的寻找和试制各种颜料,从实验中寻找灵感,从书本上寻找经验,经过艰苦的探索,他用自己配制的颜料完美的复制出了心目中理想的效果。当观众面对他所临摹的整幅壁画时,感觉自己仿佛面对的是一块巨大的整体剥落的墙皮。这种完美的体现文物现存客观状况的临摹给观众以巨大的艺术震撼力,对于学者们学术研究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王征所临壁画的斑驳效果完全是用科学试制的颜色画出来的,而不是作旧出来的,所以更为自然和逼真,也更为感人。这是他超越前人的地方。⑩

九年面壁,终成正果。《美术》杂志对他的壁画临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他的成就和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然而王征并未止步,他有更宏伟的计划。此后几年,他把精力投向了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2009年,王征拿出了一部沉甸甸的学术著作――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青年课题”项目,创作出了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石窟意象”组画。

王征的“石窟意象”组画,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是因为里面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传统文化意象和现实文化考量。王征是远离时下文艺界浮躁之风的,然而又是对当下人类面临的文化困境和心灵困惑极为敏感而又非常关注的。他的组画里,意象元素和物象造型取自多年临摹龟兹壁画的心得体会,但凭借自由的想象进行了重组和变幻,色彩自由、旋律奔放,整体上给人以绚烂的跃动的韵律感;然而若是细心品味的话,总感觉其跃动的、旋律奔放的画面中,又透出一种静的意味,一种禅定的不为外界的浮躁和喧嚣所动的沉静感。这正是王征所要表现的自己对于当前人类生存困境的反思和相应的解脱之道。在喧嚣浮动的世界中,面对那一尊尊慈悲的、略带笑意的温和沉静的佛菩萨,观者焦虑的心灵会渐渐平复,进入一种静的无时间的妙悦之中。

壁画临摹所获得的丰富体验和画家特有的对于壁画风格微妙差异的敏锐感受,使王征在从事学术研究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缺少题记材料和文献记载,龟兹壁画的风格划分和年代问题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决。结合自身的优势,王征采用艺术风格学和考古类型学相结合的学术方法对龟兹壁画的风格和断代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新著《龟兹佛教石窟美术风格与年代研究》,首次把龟兹壁画风格细分为8-10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断代分期,修正了德国学者的结论,解决了龟兹佛教艺术研究中这一长期以来令人困惑的难题,是该领域研究中一项突破性的成果,得到了一致好评。B11

可以说,王征已经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壁画临摹、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新路,他作为学者的地位和画家的地位毫无疑问都已经确立,他的成就让人钦佩,他人生道路和文化选择则给人以永久的启示。(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李永翘《还张大千一个清白――关于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案的调查报告》,《丝绸之路》,1997年第2期。

② 陈寅恪《观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所感》,《陈寅恪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③ 陈滞冬《梦魂三匝绕敦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考略》,《荣宝斋》,2007年第1期。

④ 巴东《张大千研究》,台北历史博物馆,1996年版。

⑤ 《张大千临敦煌壁画》第1集,台北大风堂,1982年版。

⑥ 赵声良《常书鸿先生早年艺术思想探微》,《敦煌研究》,2004年第3期。

⑦ 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⑧ 段文杰《临摹是一门学问》,《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

⑨ 陆庆夫《常书鸿与敦煌学》,《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1期。

⑩ 邓维东《心无挂碍、静虚通古――读王征龟兹壁画摹品有感》,《美术》,2003年第1期。

B11 王征《龟兹佛教石窟美术风格与年代研究》,中国书店,2009年版,第9页。

The Inspection and Cmments on the copying of Dunhuang and

Kucha murals and its cultural values

XIAO Jian-jun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 Faculty of Philosophy, Beijing 100872)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rl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in the history of copying the murals of Dunhuang and Kucha ,the cultural values of their copying practice were also discussed and evaluated.The great cultural values in copying the murals represented by Chang Ta-chien, Chang Shu-hong , Duan Wenjie, Wang Zheng,were also affirmed .their cultural choices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will no doubt giving important inspiration on contemporary art.

上一篇:个性群昵称范文 下一篇:项目申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