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2-04 12:07:20

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1

在电影院观看了《百团大战》,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在正面战场,国民革命军在经历了平津战役、淞沪会战、枣宜会战后,节节败退,大半国土已落入敌寇之手,在南京随着汪伪政府的成立,全国上下都笼罩着悲观的情绪,在华北日寇采取囚笼政策,进一步压缩了抗日根据地,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的八路军决定发动一场正面的抗敌战争。在彭德怀、左权的直接领导下,历时5个月,消灭日伪军46000人,取得了一场大胜,百团大战的胜利重拾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嚣张的气焰,为全面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观影时刻,我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振臂欢呼,为八路军拿下一场场胜利而欢呼,而为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而落泪,而使我最感动的是当我们的国家在深受日寇蹂躏,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刻,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不屈抗战、浴血奋斗的精神。作为我们小学生,在当前主要任务是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更好为祖国服务,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党员在**国际影城观看电影《百团大战》,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0师、第129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据此称为"百团大战".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史沫特莱女士曾在其《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当年,聂荣臻元帅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敌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其作战记录中也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彭德怀元帅也曾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很大打击,给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当时国内的"汪伪"及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由此观之,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也证明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外来侵略者都不可战胜的!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四支部所有党员按照要求,积极观看影片,影片激发了支部所有党员的爱国热情,电影再现了那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弘扬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也提醒人们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今天的祖国更加强大,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三)

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影片耗资巨大,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全片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观众热血沸腾。

此片拍摄耗资巨大,动员的人力堪称八一厂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860人,群众演员参演人次更是多达9万8千人次。此片全部实景拍摄,场面极为浩大,战争场面大视角空前展现,演员们也都凭着一腔热血冒着生命危险在漫天炮火中拍摄出精彩的影像,无怨无悔。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之心支撑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拍摄、再现了先烈之路,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如此恢弘壮烈的全景展现。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此片最值得称道的绝对是全篇不断的大场面,这部电影的战争体量应当说是国内战争片之最,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各种大场面,全景战场激战画面,日寇三光运动的惨烈特写,日机轰炸阵地的狠毒与毁灭性,短兵相接的激烈交锋,高地攻坚战的残酷惨烈,都淋漓尽致地全景展现。许多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比如战场的广角度俯拍,比如从日机飞行员的视角观察投弹前的战场,与冯小刚《1942》的空中轰炸桥段有类似之处。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四)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革命电影,有红军时期的《闪闪的红星》,还有内战时期的《红岩》,但是我最想看的影片就是抗日题材的《百团大战》了。今天,在社区的组织下,我和本社区的部分居民一起观看了八一电影厂拍摄的《百团大战》。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了鬼子对中国百姓实行"三光政策",感觉到自己全身都热血沸腾,恨不得穿上八路军的衣服,穿越到那个时代,投入到打鬼子的战斗中。日本鬼子对中国居民的残害,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要强大,因为软弱是要挨打的。

在这部影片中,令我最敬佩的是彭德怀元帅和刘伯承元帅,在攻打日军坚守的山头主峰时,日军火力太猛,军队伤亡很大。就在这时,刘伯承提出了一个主意,在软土那里挖一个地洞,通到敌人的炮楼下面,在地洞里放满炸药,果然顺利炸毁了主峰上的敌楼,全歼了那里的日军。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这一系列战役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延了日军南下的进程,同时也告诉了悲观派和投降派——中国军队可以战胜日本军队。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2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构成,从1894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半个世纪,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以及中华民族发出的“愤怒的吼声”自然成为中国影视创作重点叙写并长期存在的题材类型。

(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在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中占绝对优势

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受到世界瞩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上两个阵营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以及中华民族内部国民党退守台湾仍意图反攻大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内地生产的电影题材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如何抗日、如何打败国民党、如何建设新中国等几种类型。因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题材是中国影视作品题材的重要类型。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可以检索该类题材电影超过三百部。

(二)国民党抗日题材作品在1984年以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内地开始重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1984年出现了第一部涉及国民党抗日题材的影片《喋血黑谷》,直到1986年全片表现国民党抗日的《血战台儿庄》出炉,和国民党有关的抗战影片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电影《浴血疆城》《血战昆仑关》《七七事变》《大捷》,电视剧《忻口战役》《我的团长我的团》《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等。

(三)二战前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少且题材集中

表现甲午海战至二战期间的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也很少,电影方面仅有《邓世昌》《甲午风云》《一八九四·甲午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大海战》等几部表现甲午战争题材的作品,电视剧仅见与《北洋水师》《走向共和》中的若干集剧情中。从目前搜集到的材料来看,表现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电影基本上都由台湾拍摄,内地对此类题材的失语至今,这显然是国共两党长期对立以及沟通后内地对台湾相关历史缺乏了解所致。

二、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定势

在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在题材处理上呈现突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两大定式,由于长期以来对多样化视角缺乏追求,导致此类题材的创作定势影响至今,这应该是“抗日神剧”这一怪胎产生的重要根源。

(一)定势一:以日本侵略为背景,凸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

洋洋洒洒百余部抗日影片,无论优秀与否,主角类型基本在战斗英雄(《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少年英雄(《鸡毛信》《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地下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各类英雄范围内。这些英雄无论是卡利斯马式的,还是反卡利斯马式的,都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面对险境的智勇双全与视死如归成就了他们在银幕上的光辉形象。“许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借助历史话语重构英雄人物,以特定的策略有效地弘扬英雄主体的镜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1]

虽然抗日电影主流呈现以日本侵略为背景,凸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的状况,但《鬼子来了》(姜文2000)、《南京1937》(吴子牛1995)、《东京审判》(高群书2006)、《南京!南京!》(陆川)等却代表了同类题材电影对多样化视角和艺术表现的追求,而这种情况在目前的中国的同类题材电视剧中尚未出现。有人认为电视剧靠情节吸引观众,不能像电影那样写意手法或追求散文化,不大可能出现连续铺垫多少集受苦受难而最后才反抗爆发,因为隐忍即有矛盾但无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没有戏电视剧就失去了悬念失去观众。而电影不然,观影时间90分钟到2个小时,3小时以上的很少,即便是《赛德克·巴莱》这样的影片虽看似情节分散拖沓但积累了情绪和思想,展示了受奴役的隐忍和最后的反抗。其实不然,这里我们以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为例,对普通百姓在日本殖民期间在艰难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愤怒作为抗日动因的沉淀在情节的处理上同样适合电视剧情节。

实际上,这里讨论的是此类题材影视作品叙写的背景与前景问题。简单地说,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前景内容单一,而背景被过度压缩。“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真的猛士”,但他的反复上演却使该类作品艺术表达角度过于单一,他对观众欣赏中心的牵引导致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模糊了庞大的历史背景。而这庞大的背景展开来看至少还包括三个层面:(1)日军的侵略暴行;(1)广大中国百姓因此而遭受的苦难;(3)国际社会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些背景中有很多人性的、具有民族精神的题材可以深入挖掘,还有很多丑恶需要鞭挞,这些曾经的背景可以被创作者有意识地推到前景中,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的类型可以开掘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突破抗战电影这一类型片的定式。

(二)定势二:以“抗”为主要情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抗日战争时期是缔造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天崩地裂的社会巨变下,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结构被强化,抗战成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资源。”[2]无论是叫做“抗日”还是叫做“抗战”,从概念到影片内容都集中在了“抗”上,其主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辱,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我们认为,这种主题所代表的永恒的正义和民族的不屈是此类题材影视作品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 ,新中国成立后此类题材影视作品普遍缺乏人文关怀,像新中国成立前《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这样以日军侵略下的家庭离散这一民族主义题材为中心的悲剧影片,《遥远的爱》(1947)这样书写日本逐步侵略中国的过程以及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群男女的编年史,《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这样通过两个爱国青年历尽艰苦服务抗战和有人发国难财的对比来概括战时和战后社会生活的影片,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少看到。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影片也缺乏像电影《鬼子来了》这样对中华民族自身深刻反省的影视作品。

三、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定势的动因考察

(一)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特征

“创作电影就是作为特殊的教化工具,强调电影社会宣传功能,确实是中国电影早期创作者比较明确的认识。所以,中国电影理论包含着浓重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色彩。”[3]“抗战题材文艺作品承担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2]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强调,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无论就电影的生产机制、电影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以至电影的基本装置而言,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电影既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也再生产这种意识形态。而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机器,它的社会功能具有多义性:出于“木乃伊情节”的对现实摹写与复制功能;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宣传功能;对公民意识的教化功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等等。

不可否认,影视作品对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浸染是它与生俱来的功能,有责任的影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并运用这一功能。但是,中国传统抗日题材影视作品过于强调的电影社会宣传功能,因此,同类题材影视作品虽然数量众多,但不过是将一定的情节普遍化,指派叙事者、演员和观众到了一定的位置上被赋予特定的功能,呈现典型的“大叙事”特征。而随着政治环境、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变化,同类题材的“小叙事”影视作品应该具有更加宽阔的创作和观赏领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开掘更丰厚的精神底蕴,获得时代性话题,更好地尊重艺术规律,寻求新的表现手段,是中国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面临的重要问题。[4]

(二)历史观对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

在现实世界,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某些国家政权和人民的历史观点在某些层面会有不同,政权和人民的历史观点往往取决于评价者的政治取向和对民族主义的态度等。以二战期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这段历史为例,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上,中、日、韩三国呈现不同的历史观。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在阐述历史的过程中,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感为目的,侧重书写中国军民民如何抗日,对团结合作取得最后胜利的部分过于强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历史教科书修订版有关战争时期的叙述上明显加强了爱国主义倾向。

与历史观相呼应的则是这些国家的影视作品,日本绝不允许抗日题材作品在日本上映,日本人想要看此类题材得到中国和韩国去看。韩国影视剧则强调本国人民遭受的苦难,我们在韩国感受到的对日抵触情绪明显高于中国。而在中国,可能是出于对本国人负面之处和遭受苦难的谱写这种“自虐”行为会引发民族虚无主义的担忧,大量基于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集中表现为以“抗”为核心的斗争上。

我们认为,2011年以来中国接连不断的“抗日神剧”即是该类题材影视作品在意识形态理论和历史观指导下被过度娱乐化而发生的异化,其结果是“抗日”题材进一步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过度娱乐化游戏化的创作态度使得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荒唐地消费了严肃神圣的重大历史题材。

[参考文献]

[1] 赵东明.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J].电影文学,2012(17).

[2] 胡谱忠.大众消费主义文化里的“抗战戏/片”[J].当代电影,2012(10).

[3] 周星.关于中国电影理论构架的梳理[J].当代电影,2004(06).

[4] 边国立.新中国抗战影视扫描[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04).

.New York:Routledge,2011.

[6] 荣维木.谁是战争的祸首——评日本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描述[J].民国档案,2002(03).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3

[关键词]抗战大片;空间生产;文化逻辑;商业逻辑;历史逻辑

“电影是人类历史的代言人。”①电影总与历史紧密联系,“当电影成为一个艺术门类后,其先驱者们就用影片——纪实的或虚构的——介入了历史”②。在电影诞生以来的百余年中,影响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资源。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入侵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国电影创作不可或缺的表现题材。进入新世纪,电影创作者再次将这一题材搬上银幕,或者以抗战为背景、或以抗战为表现对象续写着中国电影人对民族记忆深处最痛切历史的理解。

新世纪以来,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大片有《南京!南京!》《东风雨》《黄金大劫案》《1942》《金陵十三钗》,这些电影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教堂”这一空间,这本是基督徒举行弥撒和礼拜的地方,而在这些影片中,教堂被赋予不同的功能。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列菲伏尔指出“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③。列菲伏尔所论述的空间主要指社会空间,他认为“社会空间总是社会的产物”④。他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电影中的影像空间,因为电影与社会密切相关,且受文化逻辑和商业逻辑的渗透和制约。据此我们认为,影像中的空间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抗战大片中的“教堂”空间入手,着重探讨这类电影中“教堂”空间的类型和表征、空间生产机制并表达相应的隐忧和质询。

在切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对“空间”这一概念做点说明:“空间”这个概念含义丰厚,本文所理解的空间是指电影中某个具体的场所或者场景,当然本文并无意于纯粹的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勘探,空间中附着的文化投射和资本增殖考量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类型与表征

笔者大致将教堂在这些电影中的功能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避难所。教堂成为剧中人物逃避日军屠戮或是隐匿真实身份或是渴求内心宁静的庇护所。如《南京!南京!》一片中,城池陷落家园被毁,满城平民尽遭屠戮,教堂成了老弱妇孺羸弱伤兵最后的避难所;《黄金大劫案》中“街溜子党”小东北与一众抗日义士因失手打死日本兵被一队日军追赶,情急之下躲进教堂,实在找不到藏身之所的小东北只好上身挂在十字架上,佯装囹难的耶稣侥幸逃过一劫;《东风雨》中藏身上海的中共谍报人员安明以在教堂担任钢琴师一职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1942》中,国家外遭日军侵略,内逢灾年饥荒,在枪林弹雨中坚韧逃难的灾民遭受双重的死亡威胁,无论是小安子这位平头百姓还是时任国家元首的都在教堂中借由神父或神像获得内心的片刻宁静。影片中,教堂成为剧中人物获得灵魂安顿的避难所。

如果说《南京!南京!》《东风雨》《1942》将教堂视为避难所,那么张艺谋于2011年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将故事的主要场景设置在教堂并赋予教堂救赎者的意义,这就是本文要提到的教堂的另一种功能,教堂担当了帮助在战争灾难中瑟瑟发抖的民众逃出生天的拯救者角色。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延续了他一贯以来追求视觉画面美的风格,用光影、场面调度、构图强化了教堂的救赎者身份。电影开场不久,陷落的南京城横尸遍野,零星而惨烈的巷战,书娟和同伴逃过日本兵的追杀躲进了教堂。惊魂未定中,她们在教堂为死去的小伙伴祈祷,一束强光透过教堂上方的彩色圆形玻璃照射进来,书娟和幸存的伙伴沐浴在五彩斑斓的光束之下感受劫后余生的片刻安宁;殡葬师约翰身着神父的长袍,站在二楼俯视玉墨,身后就是巨大的彩色圆形玻璃,室外的光线透过玻璃打在约翰身后,逆光下的约翰犹如救书娟和玉墨逃出死亡之城的天父;类似的场景在日本兵闯进教堂追赶并蹂躏女学生的段落中再次出现,约翰站在高处,以神父的名义俯视并呵斥正在实施暴行的日本兵;日军为了庆祝攻占南京,让教会女学生前往参加庆功宴演出,明知是赴死之约,约翰却无力阻止而陷入一筹莫展之中。在对这一场景进行表现的时候,影片采用的是左右对称的规则构图,约翰坐在台阶下,头顶正上方是十字架和玫瑰花窗,从花窗倾泻而下的光线再次落在约翰的身上以及随后进入画面的玉墨身上,类似的能指,指涉着被导演反复强调的救赎意义。

电影开场,教会女生和秦淮歌女为逃避屠戮躲进教堂,日军闯入教堂肆无忌惮地实施暴行并强令唱诗班女学生参加日军庆功宴,此时,教堂庇护所的功能已经被瓦解,但借由约翰这位牧师,使得教堂重被赋予拯救者的意义。

无论是避难所还是救赎者,教堂在新世纪中国电影人的镜头之下成为剧中人获得心灵慰藉乃至获得拯救、重获新生、脱离残酷的场所。

自从中国被卷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抗战为背景或以抗战为表现对象的电影一直贯穿中国电影发展史,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电影侧重普通老百姓的逐步觉醒和顽强自救;十七年时期的电影表现的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保家卫国、驱逐日寇的故事;80年代,抗日战争在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视野中,成为他们张扬艺术个性、反叛传统的历史底色;90年代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风潮之下,抗战题材电影的娱乐功能得以强化。不同的时期,抗战题材电影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这些电影中,中国人民始终都是这场民族救亡斗争运动的主体,无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小视角切入,中国人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主体这一历史逻辑基本得以坚守。而在新世纪以来的抗战叙事中,教堂成了中国民众的避难所乃至拯救者,民众沦为待西方拯救的懦弱者形象。

如前文所述,影像空间的构成和意义的生产是复杂的,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当前“教堂”空间的生成受到文化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双重制约。

二、生产机制

新中国成立后,抗战电影侧重再现我军将士的英勇善战,重在凸显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度渗入,使得这类电影在独特个性的表现、生活意义的揭示、人性深度的开掘上存在不足。“进入新时期,在当时的新启蒙或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抗战电影编码方式被瓦解或者颠覆,一些思想概念,例如自我、个人、人性、无意识、自由、普遍性、爱”⑤等叙事范畴被组织进各类电影包括抗战电影中,并陆续出现了一批在主题开掘和人物塑造上有所突破的电影,例如《晚钟》《战争子午线》《一个和八个》等。到新世纪,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进一步变化,战争电影已经不再表现怒目金刚式的阶级仇恨,敌我之间截然的二元对立,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去政治化”倾向,侧重于表现战争中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如恐惧、无奈、身不由己,并试图将之升华为人类普遍的永恒的生命体验,从而实现电影的跨国界之旅,试图以此来化解长期以来中国与世界,尤其中美之间单向文化输出的尴尬局面。

因此,我们看到电影在表现战争残酷血腥的一面的同时,注意从人性、人道乃至人类的普遍体验角度表现战争。例如电影《东风雨》,安明是我党特工人员,但影片没有特意强调他这一带有强烈政治意味的身份,反而渲染了他的掩护身份——钢琴师。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安明在教堂正准备为唱诗班演奏,这时日本宪兵队闯入,搜出了藏匿于此的英国谍报人员,并带走了有反日倾向的神父。静谧安宁神圣的氛围被打破,教堂气氛骤然紧张,这时神职人员唱起安魂曲,电影用升格表现身着白色圣衣的“小天使”起身轻声附和,歌声悠扬而安宁,安明沉静伴奏,镜头慢慢摇起。在业已沦陷的上海,主人公安明逐渐与组织失去联系,且身边战友逐一被抓,孤军奋战,而危险随时来袭。虽然内心有强大的信仰,但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只身战斗在虎穴的孤寂、身不由己的无奈难免如影随形。在创作者看来,表达出这种情感,能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深入人心,还希冀能借此激起快节奏、高压力之下的现代观众的情感共鸣。电影中白色的圣衣、悠扬的圣歌、肃穆的教堂为主人公提供了心灵的庇护所,又何曾不安抚着银幕外的观众?就算携带着信仰在刀尖上行走,但肉体凡胎也有着对死亡的恐惧和震颤,与其说教堂为安明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身份,不如说教堂为安明提供了安顿灵魂的去处。

“教堂”空间在电影中的植入,从场面和细节上表现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和体验,从人性和人道的角度对战争中的人真实隐秘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而避难和拯救功能是这种观照之下的衍生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作者旨在从战争中提炼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使电影升华出更普遍的意义,试图以此实现中国电影与世界的对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谨遵人性人道的文化逻辑,商业逻辑也是创作者们必须遵守的另一规则。

大片往往耗资巨大,市场回报压力也比较大,因此除了对国内电影市场有较高期待,电影人对国外电影市场也有所觊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市场上攻城略地,抗战大片也肩负着在海外市场分一杯羹的使命。迎合西方观众的心理,成为这类影片的不二选择,在电影中为国人提供庇佑的“教堂”无疑象征了“更加成熟的西方文明和秩序,反衬了战乱中国的黑暗无序”⑥。以《金陵十三钗》为例,日军占领金陵,南京沦为死亡之城,城内横尸遍野,断壁残垣,苟且偷生的人们被随时降临的死亡威胁着,一群金陵女性躲进教堂,西人约翰以神父的名义的竭力营救这群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东方女性。借助这个人物,西方人的勇敢、智慧、担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观众从待救的女性乃至日本兵身上看到的则是东方人的懦弱、愚昧、野蛮、自私。创作者在认同西方的同时,将“自身指认为落后的、弱小的、愚昧的等待西方施以援手拯救的形象”⑦。

三、隐忧和质询

抗战叙事植入人性逻辑一方面能使电影升华出人类普遍情感便于中西交流,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本土抗战叙事的维度。一直以来,我们与西方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处于单向倒灌的位置,通过对人类普遍共有情感的表现让中国电影与世界的交流更顺畅未有不可。耗资巨大的的抗战大片有票房上的考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以人性逻辑和商业逻辑替代历史逻辑,我们将为国人和世界勾勒什么样的民族形象,如果缺乏对历史逻辑的基本坚守,那么历史叙事的意义何在?

注释:

①② [法]马克·费罗著:《电影历史》,彭姝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 转引自[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见侯斌英:《空间理论与文学批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④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⑤ 赖大仁:《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⑥ 陆嘉宁:《另一种历史叙事:评〈一九四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⑦ 张慧瑜等:《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2期。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4

早前就有《百团大战》这部电影,那时候年纪还小对这类型电影不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意识到"国家民族"这个词的深刻含义,一听说2015年由宁海强,张玉中翻拍的电影《百团大战》今天上映,迫不及待跑到影院兴冲冲的看完了这部爱国主义大片。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故中方称为 "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场仗,不可能在一部电影里都表现出来。"我们选取了三场大仗来表现,娘子关战役、西营坞战役和关家垴战役,也是百团大战中最典型的战役。"宁海强说,用三场大仗来撑起全片的筋骨。

"娘子关战役主要是破坏敌军公路、铁路线,需要打掉娘子关的日军据点,在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编剧刘英学介绍,片中的第二场大仗是西营坞战役,地名是虚构的,但战争是百团大战中真实发生过的。"百团大战主要有八路军三支部队,娘子关战役是由晋察冀军区打的,西营坞战役就写成是贺龙率领的120师打的,也是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打法,以拔掉日军据点、解救中国百姓为主。"

关家垴战役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战斗,以反日军的大扫荡为特点。日军从前线调回来大批部队来华北扫荡,想找到八路军,电影里也进行了表现。"片中日军有一支五六百人的联队,窜到八路军的一个隐秘兵工厂附近,彭德怀当时就急了,调动刘伯承的129师来打。"刘英学说,日军联队人数不多,但占据山头,非常难打。刘伯承想引日军下来打伏击,彭德怀坚持要把敌人消灭在山头上,最后打下来了,但八路军伤亡惨重。

我看了百团大战的电影,感觉日本人太坏了,他们攻打我们国家的领土,杀害了许多中国人。

有一次八路军反攻娘子关的时候,开始打了胜仗,后来敌人增兵来了,我们就往后撤,碰到一条小河,敌人用机枪扫射,我们一百多人,最后只有十多人,大家看到这里,没有不流泪的。后来,我们聚集了一百个团,五万多人,炸了敌人的二百八十多处铁路,还破坏敌人的交通和公路,打了一个大胜仗。我高兴极了!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有你们这些革命先烈做我们的榜样,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怀念这些英烈,他们为我们创造了新中国,所以才有我们今天 的幸福生活!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650字(二)

百团大战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大兵团,主动进攻为态势的战役。今天,在举国庆祝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宁海强导演将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班上了大荧幕,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百团大战的战争史实。我有幸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百团大战》,感触颇深。

影片从国军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场殉国开始,到我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为国捐躯结束,爱国主义精神自始至终贯穿全片。该片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的历史正剧,是与美女加小鲜肉饰演的抗战神剧有着本质区别的抗战影片。

影片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在令观众震撼的同时,也将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对交战双方的伤害,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并通过将娘子关铁路道岔争夺战;关家垴攻坚战等具体战役将百团大战演绎得淋漓尽致。

影片在人物刻画上也是相当不错的。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将一位身经百战,运筹帷幄的彭大将军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彭大将军指挥若定,爱兵如子,重情重义,令敌胆寒。日军指挥官曾这样描述彭大将军"其悍似虎,其志如钢。".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左权将军由刘之冰饰演。左权将军是黄埔一期生,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有的科班"海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刘之冰将左权将军的儒将之风展现得近乎完美。

影片将彭德怀、左权两位性格各异的将军演绎得鲜活生动。两位将军一文一武,一粗一细,一张一弛相互之间配合得相得益彰。剧中左权将军将自己的皮带赠与彭德怀将军的桥段,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两位将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战友情。只是片尾左权将军不幸殉国,让人有些伤感。我想,左权将军倘若活到建国,十大元帅的行列中肯定会有这位儒将的身影。

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在百团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650字(三)

原本去看《百团大战》是冲着邓超去的,想看下他如何颠覆以往的"逗逼"本色。难以想象一直以来被贴上搞笑标签的他如何完成角色转换。

影片一开始就被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110分钟里把之前的想法完全抛诸脑后了,只是聚精会神的关注电影剧情和画面效果。

本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牵制了日军兵力,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今天来影院参加观影的还有老兵代表 ,那慷慨激昂的讲话,赢来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炽热的爆发。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650字(四)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胜利日。当天下午,我在庭州影院观看《百团大战》,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眼睛里含着泪水,久久不想离开影院。

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加紧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为了粉碎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拔掉了敌人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整部影片历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我被影片所展现出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所感动。影片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我热血沸腾。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影片中的一幕——在娘子关火车站,一辆日寇装甲车沿着铁路向八路军战士扫射,许多战士牺牲,为了胜利,必须火车撞上日军装甲车,两车必须在同一轨道上,为抢扳道岔,经过激烈争夺,反复冲杀,多少八路军战士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最终,有一名八路军战士用自己身体压倒扳道岔,使铁轨连在一起,火车撞飞装甲车,消灭了敌人,取得胜利。

我热泪盈眶,为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永远也不能忘记英雄先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影片中的一幕——日本侵略者对姚家村施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当影片的镜头跳转到一个房间,正对着一个产妇,日本侵略者将房门紧闭,活活的烧死了屋内的几个妇女和刚出生的孩子。得知敌人残忍暴行后,彭德怀司令员大吼道:"想要种族不灭,唯有抵抗到底".这些镜头刺痛着我的每一个神经,让我双拳紧握。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热血青年,对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恨之入骨。这样的行为简直掺无人道,这样的国仇家恨永志不忘!

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又是一名路政执法人员,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践行"保路护航、执法为民"工作理念,时刻践行"三严三实".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满意优秀路政执法人员。才能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5

     电影是社会历史的晴雨表,文化变动的聚焦点。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举凡影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成为电影想象力的重要源泉。60多年前席卷全球、对人类历史及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世界各国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并产生了诸如《倾听伦敦》、《意志的胜利》、《虎口脱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伊万的童年》、《辛德勒的名单》等能够代表各国政治立场、民族文化、审美趣味及影像风格的二战经典影片。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的入侵以及中华民族展开的自卫战争,也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电影的重要表现题材。由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不同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这其中,虽然贯穿着创作者较为自觉的艺术个性的追求,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清晰地折射出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尚的变迁。

    

一、民族觉醒与成长的影像寓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开始了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八年抗日战争。时势的要求,使得抗战八年这一阶段成为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比较集中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抗战的爆发对中国电影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淞沪战役”之后,此前集中在上海的大部分电影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明星公司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从此一蹶不振。战火不仅毁坏了很多摄影基地、制片机构,而且电影的创作人员和观众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中。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必然得到空前的重视,中国电影自觉承担起宣扬抗战、鼓舞士气的责任。战争爆发后,电影界首先掀起了一股记录战争的新闻纪录片潮流,像《卢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淞沪前线》、《克复台儿庄》、《东战场》等等,及时记录抗战前线战争的进展,是中国抗战历史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除此以外,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的故事片也都呈现出一定的纪实倾向。比如《东亚之光》、《八百壮士》、《血溅宝山城》等都是把抗战过程中曾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搬到了银幕上。其他一些影片像史东山的《保卫我们的土地》、何非光的《保家乡》都采用无声手段,所有场面均使用实景在露天拍摄,使得影片用比较逼真的画面展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和暴行。尤其是何非光的《保家乡》,“影片令人惊异之处是采取戏剧与纪录手法的结合非常有效,可谓结合‘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美学的一次成功尝试。前段写沦陷区某村落被日军侵占后,遭到奸淫抢掠,日军掠杀平民、放火烧村,用刺刀刺杀婴儿、用毒针令平民变哑、以火刑对付反抗分子等场面,既有着震撼的实感,在构图和光影、动作处理上,又有着近乎表现主义的气派,而众职业演员混合着非职业演员的演出,并无生硬与不协调的痕迹;约略可以窥见战时重庆的创作虽然条件简陋,但创作人员能够善用环境突出简朴粗犷的美感,注入创作的激情,而提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注:罗卡《何非光侧影》,载黄仁编《何非光图文资料汇编》第11页,台湾“国家”电影资料馆2000年版。)还有一些影片,如《中华儿女》、《孤岛天堂》等,在故事片中穿插纪录片或新闻片的镜头来增强真实性。抗战时期纪录片的兴起及故事片纪实倾向的创作潮流,是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电影现象,表现出电影人力求迅捷真实地反映抗战现实,传达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的影片都设置了大致相同的故事线索,即主人公原有的平静生活被侵略的炮火打破,在目睹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暴行或饱受苦难生活磨难的情况下,最终坚决地加入到抵抗侵略者的潮流中。例如,史东山编导的《保卫我们的土地》就表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刘山一家的生存之地屡遭侵略者的掠夺破坏,走投无路的他们最后向侵略者冲杀而去的故事。而沈西苓的《中华儿女》通过四个独立的小故事,具体表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觉醒和抗战。第一个故事就叫《一个农民的觉醒》,在南京郊区的农民刘二哥逃难回来,迎接他的是妻子被日军蹂躏致死、老母奄奄一息的惨状,亲人的死伤使刘二哥觉醒,最后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第二个故事叫《老公务员之死》,刻画安徽某城一名老公务员在日军占领他的家乡后,以毒酒宴请日本军官最后同归于尽的抗敌壮举。第三个故事叫《抗战中的恋爱》,着重反映青年人在抗战中的思想转变过程,尤其是一位“中间人物”由于敌机轰炸而使自己的爱人惨死,亲人瞬间的离去使他觉醒,也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第四个故事是《游击女战士》,描写一个刚参加抗日队伍的年轻女战士机智完成任务的故事。再比如,孙瑜的《长空万里》表现的是青年人经受战火洗礼、报考空军为国抗战的故事。贺孟斧的《风雪太行山》表现的也是太行山区老矿工马老汉受尽日军摧残认清了他们的本质,最后和农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敌的故事。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无论是农民、矿工、公务员、青年学生,无论男女老幼,都是民族战争中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他们的性格都经历了由软弱、犹疑到坚强、果断的过程。实际上,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个人小家就是民族大家,“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片中这些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觉醒和性格的转变,实际上映寓的是中华民族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克服软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中,构筑的是一个独特的、战争与人的命运、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影像寓言。

     抗战结束后,与当时的意识形态对峙的社会政治格局相一致的是,抗战题材的电影也呈现出对峙、分流的局面。一方面,“中电”作为当时国民党官办的电影制片机构,拍摄出《忠义之家》这样借用抗战时期一个掩护和支持“地下工作”的“忠义之家”的抗战故事,来传达包含明显政治含义、维护其统治利益的意识形态思想。另一方面,也更为普遍的是,一些具有民主主义进步思想倾向的艺术家则是通过这场战争表达对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思考。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将战争岁月与一支抗日救亡演出队中主要人物的聚散离合结合起来,运用对比的手法,真切地传递出民众悲苦生活的时代气息。而被认为是这一时期史诗巨片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注:柯灵《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在香港“早期中国电影研讨会”上的发言》,《柯灵文集》第31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以抗战为背景,不仅表现战争的摧残性,更从战争及历史的进程中透视家庭伦理、道德情感,厚重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及对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使这部影片成为代表那个时代的艺术经典。

    

二、新生国家意识形态下的赞颂之歌

    抗战题材的电影创作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于一个参与过抗日战争、紧接着又通过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政权,经过28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来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领导建立的这个新生国家历史认识的基础,因而表现战争成为这一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仅在1949—1952年间,东北、北京、上海和文华这四家电影制片厂,就先后拍摄了《回到自己的队伍来》、《中华女儿》、《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关连长》等包括抗日战争题材在内的战争片25部,占这几年全部影片数量的40%左右。总的来看,与30年代相比,“十七年”抗战题材电影的表现中心并非纯粹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而是将其整合在新生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体系中。新生国家的权威话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建立国家的历史构成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史的全部内容,即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的一部分,一个链条或者说是一个环节。

    在这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权威历史观的指导下,“十七年”有关抗战内容的电影从抗日主体、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影片主题、审美格调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这一时期抗战电影所独有的特色。首先从抗战的主体来说,无论是《狼牙山五壮士》、《中华女儿》、《卫国保家》,还是《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突出和强调抵御外来侵略的抗日主体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战士或游击队员,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大义的代表,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其次,在影片的创作中,往往是以“二元对立”即“我军”和“敌军”的艺术形式来结构影片,塑造人物形象的。“我军”指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军队和游击队战士,以及备受压榨的农民,他们出身贫苦,英勇善战,大公无私,忠实可靠,乐观开朗。这些人物也有显著的外在相貌特征:身材高大匀称,精神饱满,眼睛黑亮等等。“敌军”指的是日本侵略者,汉奸,国民党军队及其特务,以及地主恶霸土匪等。这些人残忍、自私、贪婪、愚蠢,最终走向失败或灭亡。身材矮小肥短、贼眉鼠眼、凶恶丑陋,是标明他们邪恶本性的主要特征。这种艺术结构形式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这一时期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倾向。

    英雄主义是“十七年”抗战电影的主题。抗战电影的创作者大多数来自解放区,比如凌子风、成荫等,他们既是战争的目击者,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特殊的战争经历和文化背景,赋予他们认识战争表现战争的特殊审美观念。这种观念,首先表现在这些创作者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视角去表现战争。如前所述,抗战进行时期的电影人虽然经历过战争但没有参与过战争,他们往往以知识分子启蒙的视角去表现民族战争中民众的觉醒。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这一启蒙主题被迅速淡化或压缩到很不重要的地位,亲自参与过战争的电影创作者全心全意地赞颂和讴歌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这种赞颂的激情是普遍存在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时代情绪。比如郭沫若的政治抒情诗《新华颂》、胡风的大型交响乐诗《时间开始了》都将浓烈的赞颂之情熔铸在诗歌创作中。就连一向审慎的巴金也表示:“我的笔即使写不出振奋人心的‘热情的颂歌’,它也要饱蘸作者的心血写下一个普通人的欢乐和感激的心情。”(注:巴金《赞歌集·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与这些作家直抒胸臆对未来美好社会期待和想象的赞颂之情相比,经历战争风雨的电影人通过高山大川、蓝天白云、青松翠柏等中华传统文化所表征和认同的“宏伟崇高”物像,伴随激越高亢或深情婉转的民族乐曲,来表达他们对战场英雄英勇无畏、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倾慕之情。《中华女儿》中,当八位抗联的女战士投江自尽、英勇牺牲之际,雄壮的音乐响起,画面上映现翻腾的江水,叠印崇山峻岭、蓝天白云物像,深情地传达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狼牙山五壮士》还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和诗词寓意寄托景仰赞颂之情。影片开始,阳光从云海中穿透,照射在苍茫的山川之上。此时,浑厚的男中音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接着介绍这首诗的典故,以古寓今:“岁月悠悠,两千年过去了,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向敌人屈服过;这儿的每一块石头都曾染过英雄的鲜血!”随着激情的朗诵,镜头从空中俯拍,画面横移,依次映现蜿蜒的河流、高耸的山峰、长城烽火台,岳飞题写的“还我河山”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并在仰拍的纪念碑上叠印出片名《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过程中,景别越来越小、镜头尺数越来越短,传颂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乐观主义构成了“十七年”抗战电影的审美基调。由于八年艰苦抗战是以最终辉煌的胜利结束的,紧接着解放战争胜利的结果又是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十七年”战争电影的创作者也是新生国家的建立者,他们并不在意战争过程的残酷和艰险,甚至回避战争的暴力和血腥,而是特别强调战争的最终胜利意义。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电影像前苏联电影《伊万的童年》等重在反思战争对人类生存命运的影响、观照战争中的个体生命价值所不同的是,50、60年代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表现的是共产党领导抗日队伍的群体风貌和战争的现实结果。此外,英雄的塑造也是为了突出集体主义的力量,英雄不会在战争中轻易死亡,即使死去也必须用更大的胜利场面或雄壮的气氛来冲淡它的悲剧性。也就是说,个体生命的价值在战争中受到的残害或损毁也因为集体最终的胜利而消解,其结果就是这种以道德价值的认识取代生命本体价值的认识也消解了“十七年”抗战题材电影的悲剧美学效果,形成昂扬乐观的审美基调。

    “十七年”战争电影的繁荣不只体现在战争电影的数量上,还表现在对战争电影的艺术探索上。这种探索表现在艺术家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的借鉴和发挥上。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素有所谓“游侠”、“绿林”、“侠义”等题材,其艺术结构和审美范式一向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十七年”电影艺术家自觉从民间文化中吸收活泼自由、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艺术营养并加以创新,打破了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电影一度过于刻板的叙述方式和审美风格,形成了中国特色战争惊险片的新类型。这类影片并不正面展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而是主要选取游击抗战题材,设置非同寻常的情境和紧张曲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类型突出甚至夸张的人物,极力渲染战争的传奇性和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战争影片的观赏性。比如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那活跃在铁路线上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游击队员,其性格特征更像民间文艺中的“游侠”,不仅个个身怀绝技、浑身是胆,而且他们莽撞好斗、喝酒赌钱的草莽英雄习性,让观众更真切感受到传统“侠义”的动人魅力。《林海雪原》吸引观众的不仅是那五位个性鲜明的侠胆英雄,更是“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情节。而在《鸡毛信》展现儿童英雄机智灵活抗日的影片中,也散发着民间文艺的质朴和清新。就连《地道战》这些当时原本是作为军事教学片的电影,也注重吸收活泼生动的民间口语、民谣等艺术成分,增加趣味性,“力求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注:任旭东《回顾〈地道战〉的创作》,《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三、思想解放潮流中民族记忆的文化反思

    “文革”期间,除了几部“样板戏”之外,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陷入荒芜的境地。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拨乱反正”,文艺界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时间,朦胧诗、实验话剧、先锋文学、摇滚音乐等都纷纷活跃在文艺创作的舞台。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推崇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强调个性解放一直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中心主题。饱含着中华民族特殊历史记忆的抗日战争,自然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视野,并成为第五代导演吹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的号角。这就是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与以往通常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中正面凸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所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和八个》并未涉及太多炮火纷飞的场面,而是把影片的主角,一个共产党员和几个土匪、逃兵、奸细置于相同的被囚禁的境遇中。在这里,正义与背叛、勇敢与懦弱、先进与落后曾经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形象被混同在一起。这种历史情境与人物关系的反常规设置,不仅体现出新一代创作者在思想解放潮流中对民族战争与过往历史的重新思考,更昭示出他们特立独行的创新姿态。导演自己说:“常有人问我:《一个和八个》为何要在历史观和电影形态上采取极端叛逆的态度?……我们只是本能地要求标新立异。想出这个东西,别人没整过,这是当时咱们确定的一条原则。这条原则在《一个和八个》自始至终全面贯串。”(注:张军钊《从〈一个和八个〉到〈弧光〉》,《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这条原则还体现在创作者对战争本身残酷性的关注。整部影片在主要场景的选取中,原本生意盎然的田野几乎没有出现代表生命的绿色,这种处理意在突出战争对生命的毁灭。正如曾担任这部影片的摄影师张艺谋所说:“由于我们对以往中国战争片的那种矫饰感,那种贪花好色极为反感,于是走了一个极端,拍广阔的天和地,拍寸草不生,对民族危亡关头的严酷性进行抽象的表现。”(注:罗雪莹《红高粱:张艺谋写真》第3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而他在自己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中,“我奶奶”最后被日寇扫射而死的惨烈之状,在大片血色殷殷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中,战争的残酷直面而来。

    实际上,对于第五代导演来说,抗战题材只是他们特立独行的一个底色,在这个底色之上,探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张扬的是个体生命力的勃发。就以《一个和八个》为例,共产党员王金被怀疑被隔离的境遇,与其说是战争年代确认爱憎立场的一种特殊情境,不如说是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的真切传达。而全片最为人称道的影像造型也集中在对困境之中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全片除个别场景外,画面都卡得很紧,人物都用中近景处理,几乎没有富裕空间,饱满得有胀破画框之感。人物很少处理在画面中心位,一般只占一个边角。”“压缩的空间表现,正是对精神层面、灵魂搏斗的有形揭示,正是对扭曲的非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可视展现,从而给观众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强烈震撼。”(注:郑国恩《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新电影的造型突破》,载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第47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尤其在影片的结尾,锄奸科长拄着拐杖,斜倚在王金身上,构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这个“人”字几乎占满画面,在高光背景下,产生剪影的效果。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真正的人性得以张扬。作为第五代代表之作的《红高粱》,借抗战的背景、东方民俗的仪式,着力渲染的也是喷薄而出的生命强力,这已经成为评论界的共识。无论是《一个和八个》重在造型,还是《红高粱》着意色彩,第五代导演影像语言的大胆与创新,正契合了80年代人文主义的启蒙主题。

    

四、大众消费文化环境下的娱乐诉求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了社会的中心地位。这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转型,给中国的电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与整个中国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电影业陆续被推向市场,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事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工业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能否受到观众的认可并获得市场利润,成为电影能否生存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利益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重的影响。80年代备受推崇的启蒙主义、理性主义受到了冷落,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同。其结果是,中国的文学艺术开始从80年代的文化启蒙向大众娱乐的文化消费转型,正像有评论者指出的那样:“侃爷、丑角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各路‘明星’充斥电视、电影、广告等传播媒介。这是一个小品的时代、侃爷的时代、明星的时代。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它世俗化了,生活化了,享乐化了。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一次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注: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电影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电影的娱乐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突出。于是,一向被认为是沉重严肃的抗战题材电影在90年代也注重电影的娱乐化取向,注重与世俗沟通。其中,张建亚的《三毛从军记》无论从片名立意还是叙述手段,都采用了戏谑的游戏化手法。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借用这个著名的漫画人物和大量偶然性的情节使战争游戏化。比如,三毛意在举枪杀敌,却朝空鸣放打下一只鸟;炮响过后炸出的却是水池中的鱼等等,此类细节贯穿全片。此外,影片还将京剧《沙家浜》的场面和《白毛女》的造型穿插在一起,把“西班牙斗牛曲”、京剧音乐、电子游戏“魂斗罗”的音乐混同在一起,通过这种拼贴、模仿和混同,增加了影片的戏谑性,在营造荒诞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消解了以往的权威认识,重新表达了对战争、历史、英雄的理解。如果说《三毛从军记》是通过漫画、喜剧幽默调用观众的某种解构情绪的话,那么,姜文的《鬼子来了》则是通过设置人物的尴尬身份来试图颠覆曾经的集体记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马大三,必须在日本军的眼皮底下看守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汉奸,既不能让经常来村里扫荡的日本军知道,又不能痛快地杀了他们,甚至还得尽心尽力地款待他们。对于马大三和他的乡亲们来说,这样做的缘由也许只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他们这些日本占领区的中国老百姓,本身就处于民族的、政治的尴尬处境中,无论认同什么,都摆脱不了注定悲惨的命运。影片运用黑白和彩色影像对比,在戏剧化的情境中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

    除此之外,更多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不是通过对艺术通俗化的探求来达到与观众、市场的沟通,而主要通过离奇的情节包装、甚至战争暴力的渲染以及色情的暴露,在诉诸大众心理及感官刺激的同时,迎合大众对娱乐消费文化的需求。比如,《南京大屠杀》虽然取材于抗日战争,但这部影片最令人难忘的也许仅仅是极端血腥的暴力场面,而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也在成贤医生那个中日混合的家庭悲剧的情绪化影像中失落;再比如,冯小宁的《黄河绝恋》与其说是抗日故事,不如说是异国男女相恋的爱情传奇;叶大鹰的《红色恋人》也如出一辙,他的另一部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的影片《红樱桃》更以直接的女性身体的裸露来满足大众的日常性欲望,并且取得了商业利益的成功:在《电影艺术》所列的1995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排行榜上,《红樱桃》以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创造1300万元的票房收入高居榜首。突出电影的娱乐功能、重视电影的经济收益,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仅仅以感官满足代替了历史思考,那么战争历史题材所具有的珍贵启示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6

[关键词] 自恋;日本兵形象;抗战题材影视剧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漫长、最艰苦的一场对外战争。所以,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抗战题材电影也成为我们民族记忆的一面镜子,成为透视我们民族心理变化的一个窗口。狄泽林克曾说过:“每一种他者形象形成的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成。”①而且,任何的艺术创造都难以摆脱本国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所以,抗战题材电影中日本兵形象的变化,可能是同时所表现的恰恰是作为反映它的镜子――主体的中国人自己的变化。我们借助对抗战题材影视剧中日本兵形象的分析,来解读中华民族对塑造某一种日本兵形象的偏好。而自恋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一种对某种价值观念或情感的偏好。对某种日本兵形象塑造的偏好体现了我们民族对某种价值观念的崇尚,而这种崇尚恰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自恋心理。

一、他者形象与自恋心理

(一)什么是自恋

自恋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典故。美少年纳西斯不为美女所动,却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以致憔悴而死,最后变成了一株弯向水面的水仙花。后人以其名字代表自恋。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里比多兴奋的状态( 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科胡特修正了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他认为自恋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自我价值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因此,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的自恋,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孔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健康的自恋是一种自爱的方式,是一种自信的反映,也是人类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但是,假设我们被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期望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所控制,并且对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还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极端的自我专注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等等。那么我们就陷入了一种自我陶醉的不健康的自恋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恋就是一种自我意识,对某种情感或价值的特殊偏好。

(二)他者形象与自恋心理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范畴来确定所谓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中的他者形象――日本兵形象。由于“作为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对象的‘文学形象’,‘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②。所以本文所研究的日本兵形象是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中,导演所创造的角色形象,即以一定的角色出现的日本兵形象。一般情况下,这个角色要有名有姓,承担叙事发展,串联情节或者直接成为事件的叙述者。因为只有这个角色形象即他者形象才能表达导演或者编剧的“特殊感受或价值偏好”,才能与自我形成对照,成为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其次,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说,在形象的形成过程中,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相互照应和相互作用。自我与他者的划分形成了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的对照基础:“他者”是某群体得以自我界定的必要的衬托体。自我形象会从他者形象中呈现出来。所以,通过他者形象的塑造可以反映群体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理解,这种界定和理解体现群体的情感或价值的偏好。我们通过对抗日战争题材中日本士兵形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研究,可由此深入探究我们的民族心理变化历程。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曾说过:“人人都从某个文化居室的窗后观看世界,人人都倾向于视异国人为特殊,而以本国的特征为圭臬。遗憾的是,在文化领域中,没有一个可以奉为正统的立场。”③所以,对他者形象――日本兵形象的塑造的偏好,就是以我们民族的视角或特征来衡量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自恋心理的显现。

由于任何导演或编剧的创作必须依据自己所处的时代,依据所处时代民众的心理需求来进行角色形象的创作。因此,角色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时代需要和民族的心理需求,对某一种角色形象的偏好也反映了民族的自恋心理。

二、民族自恋心理在抗战题材电影中的体现

由于抗战题材影视剧数不胜数,所以,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包括了早期的抗日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和近期上演的《南京!南京!》《斗牛》等,还有近年来的电视剧作品,如《地下交通站》《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等。

首先,早期的抗日题材电影大多体现了我们民族自┬拧―良好的自恋心理。在这些作品如《地雷战》中鬼子是如此愚蠢――挖中了一位小孩埋设的“诡雷”――他或者别人的粪便;如此失败――在片尾的日本兵军官走投无路,还出现了幻觉,他面对一枚巨大的地雷,徒劳地举起手中的日本战刀。在《地道战》中,愚蠢的鬼子怎么也找不到地道口,对地道中的平民无计可施的情形。在《小兵张嘎》中张嘎凭着一把木头枪缴获胖翻译官的真枪,等等,这些影片中所塑造的日本士兵一般都是蠢笨如猪、凶残成性,满嘴八嘎呀噜。这一系列笨拙或脆弱的日本兵形象的设置显然起到了鼓舞人心、强化民族认同的作用,体现了我们民族反对暴力、期求美好的愿望。这也成为我们民族借以自愈、慰藉民族创伤和自我激励的写照,并在其中完成了民族的自恋――对自信、必胜、美好等价值情感的偏好或崇尚。这种乐观自信的情感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自我价值感。这种自我价值感其实是一种良好的自恋心理。这种良好的自恋心理也影响到了电视剧创作,例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而拍摄的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剧中塑造的黑藤规三和日本宪兵司令野尻都是狡诈、伪善、却屡遭失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作为自身文化的主题,更是一种民族自恋心理的延续。

其次,近些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某些电影导演受西方人性观影响将视线投向日本士兵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例如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以角川的视角来叙述和呈现了“南京大屠杀”,塑造了一个人性未泯、遭受内心良知谴责而自杀的日本兵形象,这与《地道战》《地雷战》等传统电影中的“日本鬼子”形象和叙述方式形成巨大反差。虽然陆川本人说,他从角川的视角来叙事,旨在颠覆既有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有关日本士兵形象“妖魔化”“脸谱化”的刻板记忆,从而创造一个具有人性化的日本士兵形象。类似的日本兵形象例如《斗牛》中塑造了一个受伤的日本通信兵形象,声称“自己是个学生,来中国三个月,我没有杀过人,人和人没有道理彼此杀害呀”,还拿出一张全家福照片求牛二饶命,并以治好奶牛的病而换得了牛二的宽恕。还有《喋血孤城》中的伊藤联队长是一个痴迷常德山水,醉心于绘画的日本军官,当他率领敢死队进攻常德被击毙后,随其焚化的是他的画作。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的日本军官。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日本兵也是有血有肉、具备一定良知、热爱家庭的,不再是愚笨或狡诈、杀人不眨眼的形象,他们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斗牛》中的通信兵,已经不是我们以前影视剧中塑造的战场上的杀人狂。其实,在这种创作的姿态背后,潜藏的是一种超越民族的“普世主义”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于向征服者或侵略者投去一种理解,侵略者的侵略在被侵略者看来成为一种无奈选择或者宽宏大量的行为。尽管这种“人性话语”及“普世语法”的显著勃兴只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可是,当今世界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价值体系,都无法拒绝‘人性’和‘普世价值’,它几乎成为全球化时代惟一合法的语言”④。我们前面提到,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等等都是自恋的表现。陆川等导演其实在向西方反映二战的电影学习表现语言,期望寻求到一种可以为世界所理解的影视语言来铭记和讲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种学习使我们“放弃民族主义,全民动员式的话语方式,转而鹦鹉学舌般地去操持他人的语言。”⑤这是一种病态的民族自恋心理。因为当我们以别人的价值标准来处理自己的民族情感时,只能说明我们强烈的希望别人认可自己,期望获得别国的注意,尤其是理解。这就丧失了自我,最终导致一种滥情主义,导致民族盲目的乐观,盲目的宽容。这种盲目有可能使历史悲剧重演。因为日本兵的自责或者人性的体现是不可以与中国人所遭遇的苦难分庭抗礼的,而一个或者某个日本士兵的自责或者人性的体现也是不可以替代整个侵华日军整体对中华民族所造成的伤害。何况这些叙事文本又是我们中国创造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子清老人观看《南京!南京!》所谈到的感受,“日本人没有那么好”,“角川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是最有力的回答。

三、结 语

自恋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体现了对某种情感或价值的偏好。笔者通过对抗战题材影视剧中日本兵形象的分析,了解到对塑造某一种日本兵形象的偏好,不管是蠢笨如猪、残暴狡诈、伪善还是充满人性、良知的日本兵形象,这种偏好恰恰反映了我们民族心理――自恋的心理。假设前者对自身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的肯定,那么后者存在着幻想或者自我陶醉,也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自恋。抗战题材影视表现的是民族的记忆,反映了民族心理轨迹,对广大的民众具有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德]狄泽林克:《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1993年第1期。

②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 页。

③ 陈、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④⑤ 徐刚:《一场未遂的历史对话》,《粤海风》,2009年第5期。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7

闻出版广电总局即将出台卫视

黄金档电视剧播出的规范,禁

播戏说型抗战剧,所有的抗日

剧都需重新审查。目前,已有

部分卫视调整了黄金档剧目播

出计划。

充斥荧屏的“抗日神剧”

遭主流媒体连番痛批之后,主

管部门终于准备出重拳整肃

了。

一人空手对抗数百荷枪实

弹的日军、飞刀比子弹还要

快、手榴弹炸飞机……最神

奇的一个情节是,某抗日女

英雄遭鬼子后小宇宙爆

发,徒手将鬼子活活撕成两

半。无怪乎有网友笑称,在

如此神勇的中国人民面前,

小鬼子还能坚持战斗八年,

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禁播荒诞不经的抗日神

剧当然是件好事情,随之而

来的问题是,没有了抗日神剧,

中国的电视观众还能看什么?

有统计数字表明,2012年全年,

有“抗日根据地”之称的横店

影视城共接待剧组150个,而

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

进入2013年,正在横店拍摄

的抗日剧有增无减,著名编剧

高满堂日前发出惊叹:“去横

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

鬼子。”

要回答“不看抗日神剧看

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

楚为什么抗日神剧泛滥成灾。

说起来很有意思,抗战神剧的

诞生,其本身就是主管部门禁

令下的产物。自2003年以来,

破案剧、古装剧、穿越剧等一

度热播的电视剧类型因“格调

不高”“歪曲历史”等原因相

继被禁播或限播,很多影视公

司为规避禁令,开发了新的替

代剧种――抗日剧。

而禁令不断背后的原因,

无非是主管部门要求“政治正

确”。就此而言,抗日剧无疑

是最“安全”的电视剧类型。

于是这几年电视人基本达成共

识:谍战剧审批难,肥皂剧没

有人看,历史剧拍多了容易挨

骂,四大名著炒了好几遍了,

不拍抗战剧就没得拍了。一位

知名制片人表示:“整个行业

创作者把握不住风向的脉,现

在只能往抗日剧里躲。”

抗日剧之所以变成抗日神

剧,也是追求“政治正确”惹

的祸。曾有导演想在自己拍的

抗日剧中尝试还原历史的真

实,比如适当展现日军过硬的

军事素质,以及当时中国国民

性的懦弱,但在审查修改时相

关情节被删除,理由是:“可

以强调日军的残酷凶狠,不能

展现日军的军事素质。”该导

演唯有一声长叹:“那我何苦

还吃力不讨好?就把日本人弄

得化、简单化好了。”

从题材到细节都被要求绝

对的“主旋律”,而电视剧作

为一种市场化运作的音像制

品,又必须迎合观众口味偏好,

于是抗日神剧应运而生――所

谓“抗日”只是一张皮,兜售

的还是国人喜闻乐见的枪战、

谍战、功夫等元素,再夹杂一

些暴力、色情镜头和狗血般

的爱情故事,以满足观众的

感观刺激和猎奇心理。观看

这样的神剧,官方所希望看

到的“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固然无所依托,观众的胃口

也是越吃越坏。

官方意识形态在电视剧

审查领域的绝对主导,以及

影视制作机构对观众某些恶

趣味的一味迎合,共同催生

了抗日神剧这一畸形的文化形

态。因此,禁播抗日神剧或可

解“荧屏污染”的一时之困,

而真正需要反思和改良的是现

行的影视剧审查制度。

从长远看,中国影视剧行

业需要的不是一道道禁令,而

是松梆,尤其是要给予现实题

材影视作品更大的创作空间。

现实题材禁忌和雷区太多,创

作者和观众就只好在对历史的

无度解构中和穿越。

(宋传恂摘自《春城晚报》2013

抗战电影观后感篇8

《举起手来》是一部爱国电影,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的惨痛教训,国家要强大,人民要团结才能战胜任何敌人。我喜欢里面的人物,他们把日军整得落花流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多解气!他们凭着自己顽强不屈的毅力,勇于与敌人搏斗的精神打败了日军。那么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举起手来的观后感,共同阅读吧。

举起手来的观后感1当美丽的晚霞映满了整片天空,当太阳渐渐向西落下时,在天的那边突然传来一声:“举起手来!”在山的顶端,有个人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这时,《举起手来》也将至结束,我却还沉浸在其中。不仅是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团结在一起的心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精彩的每一幕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难以平复。

三个八路军在火车上以微薄的力量抗击几十个日本鬼子和一架日本战斗机。他们用几把枪和他们的机智勇敢,就将阻碍他们的日本鬼子一一击退。当那架战斗机在天空中对着火车头扫射时,我得心不免有些紧张,会不会打到火车头?会不会引起爆炸?八路军会不会就这样牺牲?日本鬼子会不会抢走国宝?一个个问题都是那么扣人心弦。但当那架战斗机仅仅八路军用机关枪打落时,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暗喝彩:“中国人好样的!”

最痛快不已的一刻

女大学生误将猪食当作饭盛给日本鬼子,两个机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带有腥味的水和癞蛤蟆装进了鬼子们的水壶里。当看到日本鬼子吃着老百姓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这些食物时,全场的同学都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的痛快过瘾。我还隐约听有同学说道:“日本鬼子就是应该吃猪屎。我们中国的猪也比这些可恶的日本鬼子强。”真棒!相信如果我们这群孩子生在那个年代里,也一定会用我们的聪明智慧来对抗日本鬼子的侵犯。“中国人好样的!中国的娃娃头也不赖!”

最振奋人心的一刻

当那块藏在西瓜中的炸弹爆炸时,当那个进入这个村庄的日本鬼子的队长被炸得粉身碎骨时,当这支日本鬼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分五裂瓦时,我笑了,十分振奋地笑了,中国人不可能被威胁的,我们会奋起反抗,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日本鬼子会在我们国土上双手举起手投降,然后像老鼠一样灰溜溜地逃出我们神圣的领土。“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有许许多多的让我们中国人为之喝彩的一刻,那是难以用手中的笔和语言所形容的。孩子们露出了无忧的笑容;老奶奶露出了信欣喜的笑容;广大群众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歌声回荡在山谷,笑脸映红了天边。

“日本鬼子,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的观后感2今日,我观看了一部电影——[[举起手来]],想到了那时的艰苦奋斗。但这是一部极其搞笑的抗日电影:搞笑先锋大王——郭大叔、、俩兄弟,鬼子傻驴罗圈腿、独眼鬼子、汉奸、渡边等等等等(这样形容有点不太恰当,反正也差不多),哦!对了,还有那头驴,太搞笑了!

组成了这部搞笑电影,从而又形成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如果你想听的话,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在某一天,有一批鬼子向着石桥村的方向前进,遇见了郭大叔,要他带路。进村以后,把全村老百姓抓起来,搜索宝贝的去处。“太君”们吃“猪食”,喝“人尿”,发现以后,追捕郭大叔、“我”和俩兄弟。由于粗心,八路队长带领八路,与鬼子激战,消灭所有鬼子,取得胜利。文中的搞笑片段令人永生难忘:罗圈腿鬼子被汉奸放在驴屁股后面的草垛里面,驴突然放了个小屁,罗圈腿鬼子被熏得直往里面缩。第二个屁熏得那鬼子嘴巴都翘了起来。

第三次熏得那鬼子差点昏了过去,驴笑了。第四次驴直接来了个“惊天动地”的“雷”屁,把那鬼子熏得嘴唇翘到鼻子上了,直在那儿呻吟。好不容易才醒了过来,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不料被驴两只脚又踢回了草垛里面了:晕了过去。等翻译官带兵过来以后,给他做运动后喝了水,出来一只癞蛤蟆,本想把癞蛤蟆取出来,不慎癞蛤蟆又进去了,驴又笑了。在驴拉车拉着郭大叔过桥之际,鬼子在桥面上安装了许多炸药,在桥边哈哈大笑,炸药线在驴肚子下面时,奇迹出现了!只见驴撒了一泡尿,火药线上的火被浇灭了,驴再次哈哈大笑起来,就在这时,战斗才打响,八路军在石桥村的第一颗子弹才打出去。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来犯者、侵略者必败无疑!中国不是你想欺负就欺负、想侵略就侵略的国家!等世界末日到了,中国也不会亡掉,中国是打不败的!

举起手来的观后感3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电影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犹如解暑的冰淇淋,让人身心为之清爽。这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情节很简单。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一位中国农民(郭大叔)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胜利。其中,令我特别敬佩的人还是要属郭大叔了。

郭大叔面对日寇的枪口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他一边唱着陕北民歌,一边手持木棒与敌人进行较量。日寇被郭大叔的歌声所吸引,握在手里的武器,也放松了下来。原来,郭大叔的裤腰上系着一枚炸弹想要炸死日寇们,可是,过了许久那炸弹都没有爆炸。最后,郭大叔被日寇捉了去。日寇们把郭大叔绑在树上,还用汽油泼在他身上,问他金佛的下落。郭大叔却仍然昂着头,挺着胸,怒视着日寇。日寇的首领生气极了,命人把郭大叔放进窑洞里面用火烧,用烟熏,想活活烧死郭大叔。郭大叔站在里面大声嚎叫:“你们这些强盗,迟早会遭报应的!会遭报应的!……”

最终,郭大叔被两个儿童团的小嘎子从地下通道救了出来。郭大叔逃出砖窑后,仍然坚持与日寇在村庄周旋,利用收缴日寇的手榴弹打击敌人,炸得敌人四分五裂。郭大叔这种英勇顽强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影片中还有两个逗人喜爱的六、七岁的娃娃兵,他们虽然年幼,但是,也参加到了抗日救国的战斗中。他们钻在树杈上观察日寇的一举一动,他们将日寇酒瓶子里的烧酒偷偷地换成汽油。当日寇把汽油当酒喝时,躲在树林中的小嘎子用弹弓做火种,射到了日寇的口中,火焰燃烧,烧得敌人满地打滚。看到这儿,我不禁大笑起来,笑日寇的狼狈,笑小嘎子们的聪明才智。

另外,那位贯穿全片的线索人物——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大学生也成长为为保护重要情报而奋不顾身,能端起机枪横扫敌人的坚强战士;两位白发苍苍的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年老志不移,也参加到抗战一线的队伍中,当她们看到日寇路经自家门前时,就端起装满玉米粒的簸箕,朝日寇经过的路上洒去……这部影片在中国军民保护国宝的情节发展中加上大胆的夸张,在阴错阳差中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影片虽然很搞笑,却反映了当时中华儿女全面抗战的英勇壮举,当时日寇被打的狼狈样被宣泄得淋漓尽致!

举起手来的观后感4我一直分厂喜欢看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抗战时怎么回事呢?抗战是中华名着被逼到亡国灭种边缘与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残暴之敌的一场殊死之战。

最近,我看了一部反映抗日题材的戏剧片,由潘长江和郭达主演的。讲了两名铁道游击队从日本鬼子手中抢回一件国宝,藏在一个小山村里,阴阳差错有牵连进来了一,名女大学生,他带这有关371部队的秘密。日本鬼子进村乡想夺国宝,但最终还是被一头驴,两个小孩,一名女大学生,一名农民和几名游击队员打得个一塌糊涂,并且胜利的保护了国宝。

看着这这部电影,我就能大体感受当年的抗战是多么的惨烈,气氛是多么的悲壮,形势是多么的危急,那些无辜者是多么的凄凉。

六十年过去了,以前中国军民的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不屈不挠?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精神依然存在着。当时的军民更具有宁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抗战不投降的民族气节。这才使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和财富。

通过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纪念抗战,我们不仅需要鼓舞民族精神,更需要能启发全民族的思考。这部电影的态度是严肃的,思想是深刻的。他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胜利的艰难。

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热爱我们历尽劫难的祖国吧!

举起手来的观后感5这天下午,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来到学校的报告大厅观看电影《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主要是讲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抗战的故事。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一位小姑娘,她给我们回忆了她姥姥年轻时的趣事。年轻时的姥姥、一位大叔、两位八路军还有一对双胞胎男娃如何痛痛快快地整进村的日军。这部电影中,有许多十分搞笑的场面,让同学们爆笑不断。

电影中,有许多场面我记忆犹新。有一次,那个小姑娘和大叔逃出了村子,来到了村子附近,大叔站在山顶上休息,而站在下方的姑娘说:“大叔,快下来,站在山的最高处会被雷劈死的。”而大叔却说:“老天是不会劈死好人的!”正在这时,一个日本鬼子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捆了起来,准备把他们押回村子,而他们临危不乱,他们把鬼子骗到山上。说来也巧,这时下起了雷雨,一个闪电把鬼子劈死了。姑娘和大叔哈哈大笑起来,这爽朗的笑声响彻了整个山谷。好句子大全

再说说“公鸡智斗日本军”吧。一天日军正整装肃立,等待头头训话,一位鬼子便随手把一挺机枪倒立在地上靠在身边。这时,正巧来了一只小虫子和大公鸡,小虫子爬到枪扳机上,大公鸡纵身一跳啄食那虫子,正好扣动了扳机,于是,一颗子弹从枪口射了出来,径直向正在挥手训话的日军头子飞去,把日军头子炸飞了,空中掉下了一只带窟窿的军帽。这时,鬼子们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奋力抓大公鸡,公鸡跑得飞快,在鬼子的尾追堵截下,公鸡显得异常机敏,竟然逃脱了鬼子的魔爪。你瞧,连一只小小的公鸡都知道要保护家园,捍卫祖国,真是太了不起了!真是名副其实的全“民”抗战哪!

我十分喜爱这部电影,正因我喜爱里面的人物,他们把日军整得落花流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多解气!他们凭着自己顽强不屈的毅力,勇于与敌人搏斗的精神打败了日军。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就是正因有了这种坚强,我们中华民族才在最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领土,迫使日军无条件投降!

举起手来的观后感6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情节很简单,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一位中国农民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圆满成功。保护国宝的过程中,适时的夸张还有阴错阳差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看完这部影片,不由让我想起了小时侯看过的电影,那个时候经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对坏蛋是切齿的恨,对英雄是由衷的敬。《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有过去那种风格,入木三分的夸张把敌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极点,放声大笑的同时更明白了是非美丑,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正视战争,回归和平!

其中有一段令人开怀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出村的唯一路线——石桥炸毁,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并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

在片尾,一位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呆了的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吗?侵华日军对中国的“三光政策”就此终结;对中国人民残暴的蹂躏和践踏就此终结;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抗争中就此结束。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不当亡国奴了。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感觉十分的畅快,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在这样的日子看这样的影片对我震动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让战争远离人类;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再受人欺负。拿破仑一世说过“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当他醒来时,他将震撼世界。”是啊,现在,中国终于向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了!

上一篇:日记情人节范文 下一篇:普通话小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