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鉴定范文

时间:2023-11-14 23:28:59

成果鉴定

成果鉴定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概念是: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

一、农业部行政管辖内诸类科技成果的鉴定。

二、承担由农业部下达科研、推广项目的其它部门完成的科技成果鉴定。

三、申报农业部部级各种奖励的其它部门完成的科技成果。

第四条根据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科技成果包括:

一、基础理论成果和部分应用基础理论成果。

二、应用技术成果。

三、软科学技术成果。

第五条各级农业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机构的职能是:

一、农业部成果管理机构:

1.负责全国农业系统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工作,包括制订部门的管理办法、规定、细则并协调检查其执行情况和成果鉴定的汇总工作。

2.主持或委托有关主持农业系统或由农业部下达任务其它部门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

3.作为农业部科技成果的组织鉴定单位,对主持鉴定单位完成的成果鉴定进行审核并对鉴定证书审核盖章。

4.主持鉴定单位申请由部直接主持鉴定的会签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渔、农牧、农林、畜牧、水产、农垦、农机化、乡镇企业)厅(局)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1.受农业部成果管理机构的委托,负责本部门下达课题的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工作,主持鉴定或委托主持鉴定工作。

2.主持本部门自选课题的鉴定工作。

3.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审查本部门不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

4.每年向部成果管理机构报送当年的成果鉴定计划和总结。

5.鉴定完成后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批盖章。

三、农业部各司(局)、直属科研院(所)、部属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职责:

1.受部成果管理机构委托,负责由本部门、本单位下达的科研、推广课题完成的科技成果的鉴定管理工作。

2.主持或委托主持本部门下达课题的成果鉴定工作。

3.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审查本部门本单位不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

4.每年向部成果管理机构报送当年的成果鉴定计划和鉴定总结。

5.鉴定完成后,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批盖章。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畜牧、农垦、农机、水产)科学院、高等农业院校成果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1.负责本单位成果鉴定的管理工作。

2.受省(部)成果管理机构的委托主持本单位下达课题及自选课题的鉴定工作。

3.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审查本单位不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

4.每年向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报送成果鉴定计划和鉴定总结。

5.鉴定完成后,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批盖章。

第六条根据实事求是、严格把关、精简节约的原则,视不同情况采用以下鉴定形式:

一、检测鉴定:经省(部、委)以下法定的专门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有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测试并出示证明其技术水平及成熟度的评语,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盖章。

二、验收鉴定:适用于推广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由验收单位组织专家,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指标,进行现场测试、评价,出具验收结论,并由验收人员签字。参加验收人员必须有中级以上职称。

三、专家评议:

1.通信鉴定:凡不需要现场考查,不需测试,根据研究报告和试验资料即可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由主持鉴定单位汇总专家意见并写出评语,并附专家书面评语的复印件同时说明发出和收到函件份数。

2.会议鉴定:对国家和省、部重大的科技成果以及自选课意义比较重大科技成果,可聘请科研、教学、生产、管理部门同行专家召开会议按规定进行鉴定作出结论。

检测鉴定、验收鉴定、专家评议的鉴定证书均需经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核盖章方为有效。

四、视同鉴定:需要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并经部(省)成果管理机构批准,均视已通过鉴定,与其它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1.连续三年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证明技术上成熟,已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

2.经法定的合同登记机关登记的技术项目,已按合同约定验收合格,在生产实践中已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并由当事人出具证明的。

3.农作物、家畜、家禽、蜂、蚕经国家或省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出具评语证明的,但只通过审核名录而无评语证明者无效。

4.经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实施后已取得经济效益,并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

视同鉴定必须填写视同鉴定证书并附有关技术文件,报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批准后生效。

第七条鉴定委员会

一、对于需要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由主持鉴定单位或委托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组成。人数不得少于五人,最多不得超过十三人。报部以上申请奖励的成果其鉴定委员会正、副主任须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鉴定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1.一切被邀请参加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权利平等,不受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完成人员的影响,独立进行鉴定,可根据规定充分发表意见,有权要求完成人解答问题,可保留个人意见。

2.鉴定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少数服从多数,超过半数方可通过鉴定。

3.根据规定取得咨询费。

4.对被鉴定的成果负有法律、道义的责任,有保密的义务,更不得把成果窃为己有。

三、鉴定委员会应包括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部门的专家,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条件是:

1.在该行业或领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2.具有较好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及管理经验。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参加鉴定委员会的人数不得超过鉴定委员会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一切参加课题的完成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鉴定,也不得以检验者、证明者身份出现。完成人也不得互相鉴定,然后作为一个项目的完成人共同报奖。

第八条完成单位和完成人是科技成果被鉴定的一方,是完成科技成果的直接组织实施单位和人员。在成果鉴定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各种准备。在鉴定时应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向鉴定委员会做技术报告,并认真回答鉴定委员会提出的问题,不得弄虚作假、夸大事实。对鉴定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向鉴定委员会主任或上级主管部门、成果管理机构提出。

第九条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题目:一切要鉴定的科技成果题目必须准确,和该项目主要技术核心相一致。题目与内容不符者,应重新确定正确题目或推迟鉴定。

二、理论及应用理论成果:研究论文须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年以上或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全体会议上公开发表一年以上,方可按以下内容鉴定。

1.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发表后被引用情况的资料。

2.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评价。

3.论点、论据是否明确,有关数据是否准确。

4.该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国内外同学科比较,其成果的创新点、学术意义及所达到的国内外的实际水平。

5.存在的缺点及改进建议。

6.科学理论成果采取函审方式评议时,须将专家评审表附在鉴定证书之后。

7.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应补充经过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及对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分析报告。

三、应用技术成果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鉴定所需技术资料、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2.是否达到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

3.有关技术文件中的技术数据、图表是否准确、完整。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其特点、独创性及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查新检索。

5.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和推广方案的可行性。

6.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计算、分析的可靠性。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四、软科学成果按下列内容组织鉴定:

1.鉴定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2.是否达到课题要求的标准和目的。

3.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的效果。

4.成果所达到的实际水平。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第十条凡执行国家及部(省)下达的科研推广计划、申报部(省)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以及自选课题中意义重大的科技成果必须进行鉴定。

具备下列条件方可申请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1.完成项目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2.学术或技术资料必须齐全,并符合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

科学理论成果的学术资料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发表情况的说明,国内外学术情况对照材料,后被引用情况报告等。

应用技术成果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技术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设计书、研究报告、技术指标测试报告、试验报告、有关设计技术图表、质量标准、国内外技术情况对照材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等。

软科学成果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技术合同或计划任务书,总体研究报告,专题论证报告,调研报告及有关背景材料、模型运行报告,国内外研究对照材料等。

3.应用技术成果应经过实践证明其成熟,并具备应用推广的条件。对高技术研究中难度较大、周期较长的,组织鉴定单位可酌情组织阶段成果鉴定。

4.软科学成果需经有关单位采纳和应用一年后方可组织鉴定。

5.完成单位、完成人排列次序已协调好。

6.必须使用国家科委统一制定的鉴定证书格式。

以下成果(项目)可以不进行鉴定:

1.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鉴别即可确定其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2.已取得社会公认、并有确切证明的科技成果。

3.自选课题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意义不大,经济、社会效益不明显的项目。

4.技术上严格保密,无法进行鉴定的科技项目。

5.中外合作完成,无法进行鉴定的项目。

第十一条科技成果鉴定的程序如下:

一、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实行由下达课题计划或任务的单位负责审查、主持或委托主持鉴定,由组织鉴定单位(部成果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二、凡根据计划或合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负责,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备齐材料,并使用国家科委统一下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书”,通过归口单位审查后,向下达计划(或合同)单位提出申请鉴定报告。

自选课题意义比较重大的,向完成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成果管理机构提出鉴定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按本办法进行鉴定。

三、完成单位及完成人须于鉴定会前一个月以上向主持鉴定单位提交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和有关技术资料。

四、主持或委托主持鉴定单位在接到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后,必须逐项认真核实,并在半个月内就下列问题给予明确答复:

1.是否同意鉴定。

2.鉴定的形式。

3.鉴定委员会名单。

五、主持鉴定、委托主持鉴定单位经审查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如发现未完成计划、数据资料不全、争议未解决可拒绝鉴定或延期鉴定。

六、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主持鉴定单位协商后指定并主持鉴定会,同时向鉴定委员宣布有关鉴定办法的规定。

七、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必须在会上由鉴定委员会亲自起草、讨论,在会上形成并由全体鉴定委员签字。有不同意见的委员可以不签字或注明意见。

八、完成人在鉴定委员会讨论鉴定结论时要回避,对鉴定结论有不同意见时,可向主持鉴定单位或上级成果管理机构提出。

九、组织鉴定单位、主持鉴定单位在鉴定完成后,如发现鉴定报告有重大缺陷,可责成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如发现鉴定报告弄虚作假或搞形式主义,有权驳回报告,另行组织鉴定委员会重新进行鉴定。

十、鉴定证书经组织鉴定单位(部成果管理机构)盖章后有效。

第十二条由数个完成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经协商后向下达任务部门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由某一单位独立完成的并具有单独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征得主持单位同意后也可单独鉴定,在总项目鉴定时应剔除这一部分内容。

第十三条乡镇企业和非农业部管辖的科技成果鉴定,除按本办法执行外,在申报其它部门成果奖励时按有关部门规定的鉴定办法执行。

成果鉴定篇2

1、根据计划任务来源,由第一完成单位按隶属关系,向有权组织鉴定的地、县(市)科技局申请鉴定。哪一级下计划,由哪一级鉴定,同一科技成果只能鉴定一次。

2、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填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表》,要在“申请鉴定单位意见”栏中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签属意见应明确申请鉴定理由。

3、县(区)科技局、市直有关部门对申请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性审查的初审工作,初审部门在15天以内决定是否同意推荐申请上级鉴定,并在“主管业务部门意见”栏填写推荐鉴定的理由并盖章。初审部门有权让申请单位补充有关材料和提供原始证件。

4、计划任务下达部门在”任务下达单位意见”栏签署意见并盖章。计划外项目此栏不填。

5、市科技局科研管理科对申请鉴定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性审查的复审工作,并在15天以内作出是否同意受理鉴定或向上级推荐申请鉴定的意见。如同意鉴定,应由主管领导签字,确定鉴定形式、鉴定日期、鉴定编号等。

成果鉴定篇3

关键词:科技 成果 鉴定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217-01

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1],能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1 鉴定的组织

多数科技人员都知道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的一种方式,甚至认为油田也能组织或主持鉴定。根据《科技成果鉴定办法》中第三章第九条:鉴定由国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必要时可以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者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主持鉴定单位)主持鉴定[1]。由此可见,对于需要鉴定的成果,油田需向上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交申请,无权组织或主持鉴定,上级科管机构收到申请后会在30日内作出答复。

提交申请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不同的上级科技管理机构要求提交的申请书格式不一,但基本都要求填写成果的任务来源、主要技术指标、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计划完成情况和推广应用前景等内容,也就是在提交申请前鉴定材料已基本准备完毕。

申报人自查鉴定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对照成果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中各项任务要求是否已达标。油田部分成果是综合性、跨专业的成果,涉及多项科研项目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

(2)做好成果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相关请示和公示工作,确保成果不存在完成单位或者人员名次排列异议和权属方面的争议。部分申请人不重视这个问题,甚至在提交申请不久后就想重新修改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殊不知组织鉴定单位有权不受理这类成果;对于一些涉及不隶属于股份公司知识产权的成果,建议填写联合鉴定或申报说明,内容中联合完成单位应明确同意申报单位使用成果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论文等。

(3)查新报告是否是由经国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查新结论报告。油田的成果鉴定主要用于申报科技奖励,不同的科技奖励其办法对查新要求不一,一般来说查新报告有效期为一年,但有的奖项也允许使用两年内的查新报告。

(4)查看鉴定材料是否齐全,主要包括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成果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有关论文、标准及知识产权、验收评价报告等内容,不同上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要求的鉴定材料略有不同,按要求进行相应审查。

2 鉴定的形式

成果鉴定有三种形式: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函审鉴定。油田成果常申请会议鉴定,鉴定申请人在会场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专家汇报(汇报时间一般为30~50min)并回答专家质疑的问题,汇报重点一般是成果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解决的技术关键、创新点、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学科(行业领域)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采用会议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根据成果所属专业聘请同行专家7~15人组成鉴定委员会,可从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库中进行遴选专家(《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规定申请鉴定单位不得自行推荐和聘请专家)。鉴定时到会专家不得少于应聘专家的4/5(最少是6人),鉴定结论必须经鉴定委员会专家2/3以上多数或者到会专家的3/4以上多数通过。

3 鉴定题目

如何在众多的成果中脱颖而出?鉴定专家第一关注的就是成果名称,可以说题目就是成果的“眼睛”,决定了成果的内容、结构、适用范围甚至是核心技术。作为基层单位,很多技术人员常以实现勘探生产目标为成果命题,如油田原有一项成果名为“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40万t稳产对策”,在鉴定时遭到评委的质疑,认为成果名称没有突出主要的核心技术,改为“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精细刻画及高效开发技术”,在评审时该项成果取得良好的获奖结果。

成果的题目实际也能起到“广告”的作用[2],准确、高效的突出成果亮点也很重要。如油田一项成果的原名称为“塔里木油田机械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初看该名称已经包含了成果内容、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而专家认为采油工艺中举升配套技术目前较为普遍,但是在超深井复杂工况下提高系统效率、增产原油是不易的,改为“塔里木油田超深井举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超深井”三字充分体现了该技术的难度,该成果一举夺魁。

4 鉴定的主要内容

专家具体鉴定时主要是看成果的以下五个方面:①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②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③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④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1]。

对于前两项,申报人可以自查;对于第三条,专家可依托查新报告、鉴定材料和专业知识作出判断,因此建议申报人在查新合同、鉴定材料中尽可能提供展现技术先进性指标的参数,助于专家分析、判断。

对于成果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情况,申报人一般通过经济效益计算、用户情况证明予以佐证,建议申报人应从具体的经济指标分析做起,客观、真实的评价经济效益,一味夸大其词只会引起评委的质疑和反感。另外“实用性”是成果的关键因素,一些前沿技术在某些井上进行了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申报人将其凝练后用于申报成果,这类成果归为试验阶段的成果,其应用价值很难判断,建议应用成熟后再予以申报。

对于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专家通常会在会场共同探讨给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有些问题申报人也很清楚,但在鉴定材料中很少谈到,这种做法如同讳疾忌医,并不利于成果的提高与改进。

科技成果鉴定是成果管理的重要内容[3],做好成果鉴定相关准备工作,有利于专家正确审定成果的水平和科学技术价值,提升成果的质量并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科技成果鉴定办法[S].

[2] 杨晓成.学术论文题目拟定技巧漫谈[J].学术探讨,2014(4):154.

成果鉴定篇4

【关键词】医学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申请;问题;对策

科技成果制度毋庸置调动了我国广大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科技更新,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医学科技成果制度促进了我国医学技术的革新,推进了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减轻疾病痛苦带来了希望。成果鉴定是科技成果申请的奠基石,也是顺利通过鉴定申请和评审的必要途径。申请人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理论支持,还需要掌握撰写和组织鉴定资料的方法与原则。

1 医学科技成果鉴定基本要求

科技成果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三点:(1)通过实验研制、发明、考察、观测等一系列综合研究而取得的研究成果;(2)在研究过程中其研究内容必须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3)通过鉴定、评审或验收等方式使得研究单位所申报的科技成果能得到同行专家及社会的公认[1]。医学科技成果鉴定作为医学科技成果创新性、科学性的重要依据,必须遵照科技成果的基本要求,通过客观、公正的评审对已取得的有效医学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价。鉴定又可分为书面函审、会议函审和检测三种形式,目前的医学科技成果鉴定基本都以函审为主。无论选择何种鉴定方式,鉴定资料都必须完整、齐全、真实、正确,确保鉴定程序的有效性。

2 医学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中的常见问题

医学科技成果的鉴定主要由高校、主管卫生部门以及主管科技部门组织实施。虽然各组织部门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其对鉴定的主体部分要求基本相同。成果鉴定主要由“成果基本信息”、“成果研制报告”以及“附件”三个部分组成,而这三个部分又包含许多方面。如何真实、系统的描述出通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撰写出令人信服的成果报告,需要处理好下面几种常见的问题。

2.1 成果基本信息

通过成果基本信息甚至是成果的题目,专家能迅速了解申请成果的概况。目前,各地方的医学成果鉴定申请书无论电子表格或者网络申请,都必须涵盖成果名称、推荐单位、任务来源、申请单位(包括联合申请单位)和成果全部完成人的信息填写。申请人要对各提纲的意思进行明确把握,结合成果自身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避免繁琐,简明扼要的阐述出申请成果的核心技术、国内外现状以及成果的突出作用和创新点。然而,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重点阐述少之又少,成果的优势归纳不突出,甚至仅仅是照搬了之前的课题申请书。显然,这样的成果信息缺乏说服力,更不能给专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2.2 成果研制报告

成果研制报告是成果鉴定申请的首要附件,是核心。成果研制报告旨在反映研究成果达到的真实水平,对经过多年努力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进行总结叙述。这部分的撰写直接关系到专家对成果内容的理解和评判。

2.3 其他附件材料

成果鉴定申请的附件,除了成果研制报告以外,还须附上由权威机构出具的查新证明、引文分析证明,公开发表的与项目相关的论文,成果应用证明以及其他说明性文件等。

2.3.1 公开

成果鉴定资料提供的所有支撑论文,原则上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必须为成果的完成人,且所有作者对论文用于成果申报应有知情权。然而现实中,鉴定申请所附论文作者并不能全部存在于完成人中,申请者又未能提供非完成人放弃该论文所属权的声明或提供所有作者的知情同意书,最后导致形式审查不通过。这种现象随着我国与国外医疗机构或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增多而愈发普遍。

2.3.2 应用证明

应用证明的初衷是能体现医学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工作,证明科技成果造福病患的重大意义;是应用单位的管理部门对成果应用情况了解后出具的相关说明。而现实中,成果申请人利用不同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同行关系,轻易就能拿到应用证明,对成果的应用描述完全脱离实际,甚至直接对未曾应用的成果夸夸其谈,直接照搬理论。但显然是不合适的。

2.3.3 查新报告

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正式查新证明文件是必不可少的附件之一。医学科技成果查新报告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年,个别奖项也允许使用两年内出具的报告。查新报告按照其查新范围可分为国际查新及国内查新。我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对查新范围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申请者可以结合自身成果的需要进行选择。

3 申请医学科技成果鉴定的建议

科研成果是一个累积生产到产出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较好的完成医学成果鉴定的申请,不仅要在申请时做好材料的撰写准备,更应在其前期科研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做好管理、监督、记录和总结工作,才能让最后的成果鉴定水到渠成。

3.1 项目的执行管理

项目是因,成果为果。项目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着成果产出。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必须保证其研究方法的合理可行,取得的结果是依据先进的技术手段所得,根据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此外,还要求项目组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2 组织鉴定材料

3.2.1 成果简介及成果研制报告

成果研制报告不同于论文,应该具体描述成果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但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描述内容方法等细节,而应根据实际内容挖掘、凝炼出成果的创新点,不能过于详细,也不适合过于简单。建议按照研究大方向分1~2个创新点。

3.2.2 成果论文与成果署名原则

在申请成果鉴定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署名。不仅仅是需要在成果鉴定申请前征得所有完成人及完成单位主管部门的同意,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更应该注意成果采用论文的归属权问题。申请成果鉴定时应该遵守下面两个原则:第一,成果包含的所有公开,其第一作者都必须为成果的完成人,或者非完成人的第一作者需提供放弃本篇论文的说明。

3.2.3 专家鉴定意见

目前成果鉴定仍然沿用了由申请人提名专家函审的方法,专家的函审意见基本上也由鉴定申请人来草拟。然而,申请人常常将专家意见拟得夸夸奇谈,只褒不贬,或尽是空话套话,没有实质意见。因此,在撰写专家鉴定意见时,应从成果的实际内容出发,中肯的提出优点以及不足。另外,由于我国的医疗科技技术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一定的距离,申请人切忌在鉴定意见中将成果定为“国际领先”。一般,结合成果鉴定申请时查新报告的范围,国内的先进研究建议鉴定为“国内先进”,特别突出可列为“国内领先”。而进行了国际查新的成果,其鉴定意见一般可表示“国际先进”。这样的专家鉴定意见才更有说服力,复合上级部门的形式审查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晓雯,方娟,叶山东.临床科研成果鉴定资料的撰写和整理[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Healthcare,2005,8(4),380-381

成果鉴定篇5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九月的**,秋高气爽,硕果飘香。在这美丽的金秋,(来自)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国土资源部1:1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及省厅、市局的各位领导。值此,我谨代表**区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你们长期以来对**区土地管理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对我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的验收和指导,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区土地调查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区地处**市区东部,濒临黄海,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辖**、**、**、****个街道,人口**万人,陆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公里。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依山傍海,风光秀美,是久负盛名的旅游度假胜地。1994年4月,**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新**区成立,并与1992年建立的**高科技工业园实行区园合一。**区、高科园辖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风景区三个政策性经济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突出,是**市向东部发展的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为“高科技、大旅游、外向型、新城区”。

近年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区土地利用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图件、资料已失去了现实性,影响了政府对土地的科学、有效管理,制约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实施。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准确掌握我区城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是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修,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土地的重要基础,是政府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也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召开区政府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再次表示感谢,并欢迎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地对我区的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

1:1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确保这项工作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区国土资源局进行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历时8个多月圆满完成,并在今天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其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和鉴定。在成果验收和鉴定过程中,请各位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使我区土地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果鉴定篇6

2、科技成果鉴定分为会议鉴定、检测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三种形式具有同等效力(具体操作程序见《鉴定规程》),会议鉴定的同行专家不得少于7人。

3、参加鉴定工作的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3.1 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状况,并在这一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3.2 具有比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3 具有高级技术或技术经济专业类职务,特殊情况可聘不超过1/4的中级技术职务的业务骨干。 被鉴定项目的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参加对该 成果的鉴定。

4、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在鉴定工作中应当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认真负责的审查,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结论,并对做出的评价结论负责。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有义务和责任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保守其技术秘密。

5、科技成果鉴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5.1 是否达到鉴定申请方提出需要鉴定的技术内容和指标;

5.2 技术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5.3 创新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

5.4 转化的难度和风险;

成果鉴定篇7

一、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行为鉴定不应有前后顺序

按《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第4条第8项的规定,法律推定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及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而医方最有力的举证则是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医方为避免或减轻其赔偿责任,其举证(申请鉴定)的思路通常为:医疗行为无过错或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该情形不承担赔偿责任;退而举证(申请鉴定)构成医疗事故,该情形按《条例》第50条承担赔偿责任,较之非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其赔偿金额低;最后才按非医疗事故导致的损害赔偿。因法律推定医方的医疗行为有过错,医方在前两种鉴定结论与其追求的结果不一致时,已经没有申请鉴定的必要。为此,医方是申请无过错鉴定,还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甚至申请过错鉴定,完全取决于医方自己的判断。审判机关没有对其予以限制的权利,也没有给予提出限制的必要。有观点认为:首先应当进行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若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再进行是否有医疗过错的鉴定。笔者持不同意见。

二、医患双方均可提出医疗事故、医疗过错鉴定申请

按《民事证据规定》第4条第8项的规定,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医疗行为是否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其举证责任在医方。但对其主张的事实进行举证,既是当事人的义务,也是当事人的权利。患方当然可以向医学会提出医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申请,或者向相关鉴定机构提出医方是否存在医疗过错的鉴定申请。即使医方已经提起了医疗事故鉴定,患方仍然可以提起医疗过错鉴定。审判机关无权加以限制。

三、如何采信相互矛盾的鉴定结论

1、按《通知》第2条及《条例》第20条,不论是医方还是患方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其鉴定机构均是当地医学会。同一鉴定机构作出两个矛盾的鉴定结论可能性不大。

成果鉴定篇8

关键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临床专家;鉴定主体

一、医疗司法鉴定概述

(一)医疗行为与医疗损害概念

对于医疗行为的概念,国内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医疗行为指的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行为,而广义的医疗行为不仅包括治疗行为,还包括以身体为侵害的整容行为,以及实验新药物的试验行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后者。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在侵害责任法颁布以前,叫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赔偿依据主要是有无过错,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赔偿依据主要是有无损害,不仅有财产、身体还有精神上的损害。

(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特点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的是在医疗案件的民事纠纷中,受到法院的要求,双方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由专门的鉴定结构对医疗行为有无过错、过错的结果以及过错的参与度等做出专业的鉴定。1.专业性与科学性医疗司法鉴定具有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指的是鉴定主体的专业性和鉴定技术的科学性。鉴定主体的专业性指的是鉴定人员都是医药人员,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还具有相关的职业证书。医疗损害技术通常都是CT技术,这项技术精确度高,因此具有科学性。2.多学科综合性医疗损害司法鉴定还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问题,不仅涉及到法学知识,还涉及到法律的知识。因为医疗司法鉴定不仅涉及到鉴定报告,还涉及到民事诉讼。鉴定主体不仅要对医疗损害的客观事实进行检查,还需要对治疗前后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询问和确定。3.中立性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中立性主要来自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中立性。医疗损害鉴定机构不从属于任何医疗机构,因此与医疗机构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就没有利益纠纷。医疗损害鉴定最终是要取信与鉴定双方,这就是其具有中立性的原因所在。

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

(一)鉴定主体存在的问题

鉴定主体主要指的是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现在的医疗损害鉴定通常由社会鉴定机构所从事,这些鉴定机构良莠不齐,恶性竞争激烈。很多鉴定机构甚至与医疗机构合作,由医疗机构为之提供鉴定机会,鉴定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的医院开出鉴定结果。鉴定人指的是鉴定时间事件的具体实施者,目前很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多是从公检鉴定机构的退休人员,这些退休人员已经多年不从事鉴定业务,也没法掌握最新的鉴定知识。还有很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都不具有专业的鉴定知识,也不具有专业素质。很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都具有鉴定资质,也开设了鉴定机构。这种鉴定机构虽然能够节省时间成本和鉴定成本,而且也有临床专家支撑,但是医疗机构可能会存在为了打压竞争对手,违背业界良心,罔顾事实,开出不符合事实的鉴定结果。

(二)鉴定过程中的问题

在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病例是一项很重要的依据,但是也很容易被造假,因此法官无法判定病例的真假性,转而将病例交给鉴定机构,从而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鉴定机构为了保证鉴定结果的完整性,通常会采用听证会制度,就是在正式鉴定以前,邀请病患双方,临床会诊专家,法官。听证会上,鉴定机构主持,然后对刑事案件进行剖析,遇到有疑问的地方,由临床会诊专家解析,法官询问的时候,鉴定结构会出示赔偿的意见,由于法官的个人素质有限,先入为主的概念会使得法官作出错误的判断。在处理刑事案件的时候,有一种回避制度,包括利害人回避、亲属回避等等,在医疗案件中,类似的有一种临床会诊专家回避,但是我国法律对这种回避制度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对听证会上专家所在的医院、姓名等做出了隐蔽。

(三)鉴定意见书存在的问题

鉴定意见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鉴定意见书的制定,其二是病历的摘录。对于鉴定意见书的制定,医疗司法鉴定机构给出的表述都很模糊,大多都是“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等含糊其辞的表述,没有具体的解释。对于鉴定文书的制作,也很简单随意。对于病历的摘录,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简单归纳,其二是直接摘录。简单归纳存在漏掉主要内容的问题,直接摘录则存在没有重点突出的问题。

(四)评判标准过于统一

在判定医疗损害过失的结果时,主要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当时的医疗水平。诊疗水平也由两个方面确定,一方面是学术上的医疗水平,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实践上的医疗水平。前者指的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前沿,但是由于很多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先进的技术和医疗设备通常都是在大城市率先使用。由于医生个人的资质和学习经验、临床实践等不同造成的实践上的偏差也给评判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制定评判标准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五)法官评价机制和同行交流机制的缺失

鉴定评价指的是有关主体对鉴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否客观准确,在鉴定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以及鉴定文化的书写是否准确的判定。鉴定评价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出现多次评价和重复鉴定,保证准确率和可信度。但是在司法鉴定中,经常存在鉴定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比如责任主体,参与度,损害与结果之间是否因果关系等等结果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很多时候甚至出现结论完全相反的情况,比如初次鉴定的结果与二次鉴定的结果不一致,鉴定的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不一致,鉴定的责任主体不一致等等。

(六)临床会诊专家责任不明确

在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中,需要至少2名临床会诊专家和3名临床医学专家,这个人数不是确定的,根据病情和医疗事故的纠纷大小决定。临床医学专家要根据具体的医疗鉴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形成相应的文档并署名存档。在这个过程中,临床专家只是发表个人见解,但是个人见解却对整个医疗鉴定的结果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旦鉴定结果出现重大的偏差,临床专家的责任是无从追究的,因为无法确定他的责任。

三、完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对策

对于完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对策,很多学者都是从提高技术方面入手的,但是技术的提高是受到时间的限制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医疗司法鉴定自身的特征出发去确定主要责任。

(一)完善鉴定主体

鉴定主体是确定鉴定质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鉴定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因此完善鉴定主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司法鉴定人的组成和考核制度,美国的医疗司法鉴定主体主要有三种:法医、律师和临床专家。因为医疗司法鉴定是多学科的,需要法律和医学的知识,而且每个学科都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因此不能要求法官去多学习医疗知识,也不能完全要求医生去学习法律知识。因此医疗司法鉴定行为可以邀请法律人士参与到其中。临床专家可以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法官则可以保证鉴定结果的中立性。双方的协同才可以最终提高医疗司法鉴定水平。为了保证医疗司法鉴定的水平,还需要完善对医疗司法鉴定主体的考核,一方面制定考核制度,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要给予警告,严重者要给予劝退。另外一个方面,还需要对鉴定人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要将鉴定人的年度鉴定结果满意度纳入考核范围。其次,可以通过设定医疗司法鉴定机构的标杆行业,然后行业标准公布,引领其他医疗司法鉴定机构向部级司法鉴定机构看齐。

(二)完善病历的管理

医疗司法鉴定机构对病历的真实性并不具有责任,通常由法院负责,但是法官不具有足够的能力判断病历的真实性。因此法院和医疗司法鉴定机构需要对此设立双层保险,司法鉴定机构也要对病历进行审查。对于病患来说,如果刚开始没有呈上的病历和资料,如果后期需要,只要法官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签字即可,后期在听证会上备注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

(三)完善鉴定责任书中的责任表述

鉴定书也是纠纷的主要依据,一份好的鉴定书可能会止住纠纷,协调好关系,但是也有可能引发新的纠纷。因此,司法鉴定人要本着对法院、纠纷双方负责的态度,制定鉴定责任书。对于鉴定书的表述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文字表述,第二种是数据表述,两者各自有优缺点。笔者更倾向于文字表述,因为数据表述适合行政案件。民事案件适合调解,过于明确的数据显示会造成法院判定的干扰,同时医疗司法鉴定人要在责任明确一栏清晰的写上责任,并且对之细分。

(四)建立临床专家回避制度和激励制度

对于临床专家回避的问题一直悬而未解,因为大部分人都将重点放在研究上,而没有确定如何解决。医疗病患问题解决不了,最终受害的还是病人而且是大部分病人的利益。公开临床专家的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临床专家不再参与听证会,但是与整体利益相比,临床专家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因此需要制定公开临床专家信息,不过可以通过建立激励制度与之配合。对于如何建立临床专家激励制度,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参与,首先需要临床专家所在的医院将医疗专家的表现加入年中考核中。其次需要卫生部门给予临床专家以一定的经济补偿,提高临床专家的收入和待遇。

(五)司法鉴定人的审查责任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多是三级甲等医院的正高级待遇,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为没有临床经验的法医提供意见。临床会诊专家可以为司法损害鉴定提供专业的意见,也具有司法鉴定的审查责任。

(六)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

各个司法损害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能用统一标准来区别对待。过宽的标准不利于患者,标准过严格又不利于医院,因此要在统一的标准之下制定差异化的标准,主要表现在对于不同城市的医院要考虑级别因素,对于不同的医生也要考虑专业的差异。

(七)建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交流机制

对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交流机制的交流主要包括行业的交流和法庭的交流,行业的交流要注重公平竞争,对于法庭的交流,要做到证据充分。

四、结语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目前存在很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个领域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也需要相关法律的制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参考文献]

[1]赵明.论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

[2]胡伟.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的规范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5.

[3]王冉雨.我国海洋污染损害司法鉴定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4]李洪灯.环境侵权司法鉴定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4.

[5]王伟.打击网络游戏外挂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上一篇:关于母爱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英语选择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