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5 05:29:52

精确化管理

精确化管理篇1

关键词:加强 管理 制度 贯通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及应对措施

1.目标

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制度标准一体化建设思路、基本框架和通用制度的主要内容,使全体员工熟悉、掌握本专业相关通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规定,以通用制度作为规范标准,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思想认识、学习宣贯到位,确保全体员工学懂、悟透、执行,使国网公司通用制度在公司内部有效执行。

2.主要措施

(1)坚持强化员工对制度的理解,是制度执行的基础。公司通过开展培训、普考、制作幻灯片等方式,分专业、分岗位开展通用制度的宣传贯彻工作,强化员工对制度的理解,以此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提高制度执行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夯实制度宣贯基础。

(2)公司领导带头示范、推进各专业管理人员加快制度有效落地。好的制度关键要看执行力,而执行力是通过每一位员工来实现的,我们就要坚持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做到“一层带着一层干”,并要求各专业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层层传达、组织宣贯,使全体员工熟悉、掌握本岗位相关通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规定,将制度贯彻在思想上根植、在行动上固化、真正做到让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以各专业管理人员作为制度宣贯的重点,明确设立职责,各专业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及时向实施单位进行规章制度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及时了解实施单位关于制度的理解情况、实施情况,并进行辅导、记录和有效沟通;对实施单位未完成工作计划、违章操作等行为进行考核。

(3)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制度执行过程管理。各专业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对相关制度的宣贯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找出执行中的发热点、出血点,将各专业执行不到位的制度条款强化学习,每周对各专业的学习情况进行通报。确保让执行不足的条款根输大脑。持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制度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敦促全体员工严格执照制度办事,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全面实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切实增强通用制度的执行力。

(4)以考促学,提升通用制度执行力

根据每月绩效考核情况,对相关部门、专业对应的规章制度学习条款进行测试,并将考试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充分利用以考促学、以考促进的方式将通用制度考核到位。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宣贯阶段

(1)制定宣贯方案。公司制度归口管理部门根据“三集五大”制度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制定本单位制度宣贯方案,并提交制度管理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下发执行。

(2)下发宣贯通知。由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对规章制度涉及的主要流程、重点管理要求、考核措施等下发宣贯通知。将制度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形成制度落实分解到岗明细表。

(3)召开培训会议。制度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召开培训会议,带头加强对规章制度宣贯力度,对下发的通用制度总体情况进行传达,并就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部署。以各岗位专责人为核心,将通用制度传达到相关实施人员,并组织学习与贯彻。

(4)各部门学习与贯彻阶段。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培训计划,组织集中学习,并同步开展规章制度普考工作,提高对通用制度的认识,深化学习效果。各专业负责人对相关制度条款逐一解读,领会通用制度中的创新点、解决疑惑点,并查找盲点,确保熟悉并掌握相关流程和要求。

2.制度执行阶段

规章制度归口管理部门牵头执行,收集整理各执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亮点,在周工作会议中向公司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公司领导对制度执行过程中需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由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下发整改方案。各执行部门组织执行,确保制度在公司范围内有效开展。

3.评估阶段

由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协同人资部,对制度的宣贯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检查考试等方式开展评价工作,抽查相关部门对相关制度流程的掌握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使各部门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亮点和难点进行积极反馈。对各个专业管理人员出现的违章现象,一查到底,自上而下进行考核。

4.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公司设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主任,副总经理为副主任,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规章制度管理委员会,主要提高规章制度建设质量,增强制度执行力和实施效力,各成员负责组织本部门落实制度归口管理部门的制度宣贯要求,并报送相关信息。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管理在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专责,负责制定通用制度宣贯方案,对各专业部门专业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1)定期开展制度建设满意度测评。通过定期制定满意度答卷、抽考等方式了解公司各级员工是否以通用制度作为唯一规范标准,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制定的培训计划是否科学。

(2)定期开展制度宣贯工作评价。由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委员会通过现场调研、检查等方式开展评价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从制度的吻合度、制度化管理率和制度执行率方面开展评价工作,全面开展制度宣贯工作开展及成效。

(3)制度建设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各级员工对制度体系建设及相关流程的认知度和熟练度,掌握本专业相关通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规定的具体情况,部门学习记录,提出加快制度执行力建设的推进意见。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精确化管理篇2

[关键词] 生长干部;精确化补充;身份认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37

[中图分类号] F272;E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59- 03

1 军队干部培训工作需要走精确化管理之路

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尤其是综合素质过硬的指挥干部。军队干部培训工作担负着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任,对军队干部队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军队干部培训工作要抓住两点:

(1)要培养部队之所需,科学制订和落实军队院校和依托培养院校的招生计划。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部队需要多少人才就培养多少人才。

(2)要满足部队之所需,科学制定和落实生长干部(生长干部主要是指即将成为军队干部的军校学员和国防生学员)分配工作。

近年来,随着总政干部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干部队伍辅助决策支持模型的建立使得招生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订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招生计划的落实依托教育部面向全社会公开,已经实现了公平和透明。但是培训工作的某些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假学员尚未完全杜绝。这些学员并没有经过院校的正规招生,而是冒名顶替其他已淘汰的学员,瞒天过海。

(2)学员在校期间私自转学、转专业、升层次(大专升本科)等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按照规定,学员学籍变动需报总部批准备案,但由于监控手段缺失,隐瞒不报的情况仍然存在。

(3)学员分配改派截留问题较为严重。艰苦偏远地区干部严重缺编和学员个人希望分配到大中城市的矛盾使得分配工作很难完全落实。一些接收单位私自调整分配计划,改派毕业学员,导致干部补充出现偏差。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培训工作缺乏精确化管理所导致的。生长干部是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源头,把好生长干部入口关,是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满足部队人才补充需求的重要保证。对深化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提高干部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训工作中生长干部分配是最后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监控好这个环节,上述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2 建立身份认证制度推动军队干部培训工作

为了很好地解决培训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急需建立完善的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监控培训工作的最重要一环:生长干部分配派遣工作。

生长干部分配工作主要有4个环节:总政依据在校学员数据库制订分配计划;军区级单位根据分配计划提供补充岗位库;院校按照军区提供的岗位派遣学员;学员按照派遣方案到分配单位报到。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要求学员到分配单位报到时,接收单位必须登录生长干部身份认证系统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下载《军队干部首次任职报告表》(以下简称“首次任职报告表”),接收学员,下载首次任职命令;认证不通过的,不予接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此制度下,假学员的信息无法在认证系统中查询到,更无法通过认证,从根本上杜绝假学员的问题;私自转学、转专业、升层次的学员在认证时,系统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按派遣方案报到的学员在认证时系统同样可以被发现,提示接收单位不予接收。

建立身份认证制度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生长干部学员数据库的建立;二是畅通的网络环境。自2007年起,全军开始汇总军队院校和依托培养院校的生长干部数据,建立了权威的学员数据库。经过几年的积累,第一个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近几年来军队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安全的网络环境已初具规模。因此建立身份认证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建立身份认证制度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准确实时的派遣数据库。派遣数据库必须准确,才能作为身份认证的唯一依据。数据库中的每个信息项必须准确无误。同时派遣数据库必须是实时的,每次对派遣方案的调整必须及时地反映到数据库中。

(2)为每个生长干部接收单位授权。为了区别不同的接收单位,每个单位必须赋予不同的用户名,并约定访问密码。任一单位不能获得其他单位的访问权限,以防止假冒其他单位接收学员,下载报告表。

(3)学员必须拥有防篡改的派遣报到通知书。学员到分配单位报到,必须持院校打印的派遣报到通知书。为防止通知书被篡改,必须采用防篡改技术。PDF二维条码结合加密技术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4)认证通过后下载的报告表必须拥有防篡改手段。如果报告表可以任意修改而又无法校验,身份认证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因此,报告表中同样生成防伪的PDF二维条码,用于支持报告表的真假判定。

(5)身份认证数据库要与现役干部数据库无缝对接。在没有建立认证制度的情况下,生长干部首次任职后由接收单位按照档案直接录入到军队干部综合信息系统中,这种方法既容易产生错误,又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因此认证制度必须提供一种数据对接的机制。

3 部署身份认证系统规范认证流程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依托《生长干部身份认证系统》(以下简称“认证系统”)来实现认证。认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全程监控生长干部分配派遣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存在问题,实现新补入的生长干部与在职干部数据库的无缝对接。

3.1 认证系统组成

认证系统主要有用户管理、数据管理、认证服务、例外审查、过程监控和认证客户端等6个模块组成。

(1)用户管理。认证系统的访问应该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只有通过审核的用户才能使用系统相关服务。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用户注册、注销和权限分配的功能。

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3类:管理用户、监控用户和认证用户。管理用户是总政使用的用户,主要权限有:管理用户、管理认证数据、审查例外请求、监控认证过程等;监控用户是各军队院校、军级以上单位使用的用户,主要权限为监控认证过程;认证用户是认证单位使用的用户,主要权限为提交身份认证请求。按照分配工作规定,生长干部均补充到师、旅、独立团级单位,这些单位即为认证用户。

(2)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认证系统的认证数据,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导出、在线备份和在线归档。

(3)认证服务。认证服务是认证系统的核心,是处理认证请求的模块。认证服务接收到认证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后,访问认证数据库,执行认证流程,将认证结果发送回认证客户端,并记录认证日志。认证服务设计为多线程工作模式,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

(4)例外审查。个别生长干部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认证客户端进行远程认证。报总部批准后,总部通过例外审查功能使其通过认证。

(5)认证监控。在整个认证过程中,通过认证监控模块可以查看实时进度和统计认证情况。认证监控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某单位反复尝试对某名学员进行认证。发现异常行为后,系统通过语音进行报警。

(6)认证客户端。认证客户端是认证用户提交认证请求使用的模块。认证客户端接收到认证结果后,根据结果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当认证通过后,提供首次任职报告表下载链接。认证未通过的,显示未通过原因。

3.2 认证系统部署

在认证工作准备阶段,管理单位通过培训业务服务器生成认证数据库,为所有认证单位生成系统登录用户。认证工作开始后,管理单位访问监控服务器获得实时的认证进度并及时处理认证异常情况。

认证过程由认证单位发起。认证单位通过认证客户端访问认证服务器,使用分配的用户名登录并提交认证请求。认证请求经过广域网被传送至生长干部身份认证中心。

认证请求到达认证中心后,首先经过防火墙过滤,然后提交到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根据认证流程处理认证请求。

认证通过的,认证服务器访问赋号服务器,为生长干部申请全军唯一的干部编号并生成首次任职报告表,同时将认证结果发送到认证单位。认证不通过的情况下认证服务器将具体原因和处理建议告知认证单位。

监控单位部署监控客户端,在认证工作开展期间,时刻监控下属单位认证工作的进展情况。

3.3 身份认证业务流程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的具体业务流程为:

(1)军队院校按照当年分配岗位库派遣学员,生成派遣数据库,上报总政。同时打印附二维条形码的派遣报到通知书,发放给学员本人。

(2)总政干部部审核派遣数据库,生成身份认证数据库,导入到认证系统中。

(3)毕业学员持派遣报到通知书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到部队报到。

(4)接收单位干部部门登录认证系统,运用二维扫描枪扫描报到人员派遣报到通知书上的二维条形码,提交认证请求,等待结果。正常情况下认证通过后可下载首次任职报告表和报到回执。

(5)总政通过监控终端,监控身份认证的进展情况,处理异常情况。凡属假学员、不符合接收入伍规定的,退回原籍(校);凡擅自转校、转专业的,接收单位可推迟下达任职命令,并上报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审批备案。凡擅自提升学历层次的,按入学时的学历层次下达首次任职命令;凡擅自改变分配单位的,责令返回计划分配单位报到。对其中涉及有关院校和个人责任的,作通报批评。

4 身份认证系统应用效果显著

目前,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已经建立,生长干部首次任职必须通过网上认证。

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培训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

(1)假学员不再能够成为假干部。由于假学员无法通过认证和下载首次任职命令,因此接收单位将无法接收。这样既有效减少了假干部混入干部队伍的可能性,也保护了接收单位的利益。

(2)私自转学、转专业、升层次的生长干部不得不按原学籍信息进行定职定级,有效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3)改派节流问题得到抑制。在生长干部身份认证机制建立前,分配到艰苦偏远地区或基层部队的学员到位率一直不是很高。认证机制建立后,所有学员只有到自己的分配单位报到才能任职,从而保证了学员到位率,因此得到了很多基层部队的支持。

(4)认证信息直接导入现役干部数据库。不仅大大减轻了新补入干部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另外,通过比对认证数据库与现役干部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可以进一步检查分配计划的落实情况。

在系统投入使用初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工作模式的变革使得总部分配工作的工作量变大。以前分配工作管数,现在分配工作管人。这不仅使得工作量变大,对分配主管干事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精确化管理必然带来的问题。

(2)部分单位对认证制度存在抵触心理。认证制度使得分配工作的职权分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些单位没有站在全军的高度思考问题,觉得部分权利的丧失是不可接受的。对这些单位要提出批评。

(3)部分单位尚不具备联网条件,只有借用上级单位的网络进行认证。对于编制较小的单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于编制较大的单位,需要督促其尽快联通,不仅有利于认证工作,也有利于推动基层部队的信息化建设。

(4)监控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认证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全部由总部进行处理,更为合理的应该是按照权限分级管理。军以上单位的监控智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待认证系统进一步完善。

5 结 语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是信息化条件下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引领干部业务工作向远程化、网络化、电子化、实时化和精确化方向转型的一次大胆创新。实践证明,干部队伍精确化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手段是干部工作走向正规化建设的助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欣,程煊.手持条形码收集器在图书馆应用实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32.

[2]袁慧颖.条形码在门诊HIS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设备,2009(7):46.

[3]崔娟.数据安全防篡改解决方案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12):33.

精确化管理篇3

摘要: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医院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工作各个阶段更加高效、精准进行。本文主要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部门中实施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了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具体实施的途径。后勤管理工作是医疗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 :医院后勤 服务工作 精细化管理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一线”工作是否顺利进行,深刻关系到医院的竞争力、口碑以及社会效益。开展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十分有效的举措,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一、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工作各个阶段更加高效、精准进行。医院后勤是医疗工作的“后援部队”,服务于“前线”的前提是守好后援阵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创新服务理念,使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后勤工作每天都有可能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准确处理,才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事业蒸蒸日上,要求医院具有极强的专业程度和细致的分工,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通过进一步的管理和细化,明确分工,可大大降低医院的成本。同时,明确责任,对每个阶段都有明确要求,弥补了传统后勤工作的不足。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严格要求每一环节的工作,力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形象与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忽视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存在许多弊端,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调整员工的心态,提升个人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成败在于细节,而细节在于员工,精细化管理正是培养和提升员工各项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全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那么医院的后勤管理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医院的知名度和口碑也会随之提高。

二、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1.号召全体员工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后勤管理必须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真正渗透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引导全体员工了解精细化管理思想和意义,因此要定期召开会议,落实、深化精细化管理思想。在精细化思想的引导下,后勤工作从理念到方式都需要改变,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还是医疗事业改革前进的必经之路。通过不断探讨和学习,吸取精细化思想的精髓,使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奠定精细化管理基础

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弥补传统后勤工作的不足,从各个角度、细节上琢磨,建立规范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将责任和工作细化,使每项工作都具备相应的准则。完善制度后,要细化工作流程,规范程序,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逐步优化,实现科学管理。

医院后勤管理进入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完善服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开展工作。此外,还要完善监督工作,安排监督人员,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打造专业的精细化管理队伍,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水平,培养员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知识,这样才能肩负起专业化程度较高而又复杂的后勤工作。

医院要定期培训,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和比赛激励后勤工作人员。为员工提供展现风采和交流的平台,优化后勤队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后勤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3.完善精细化配套体系

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相关配套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工作重点,使工作落到实处。员工要端正工作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创新观念,提高责任感,在工作的过程中遵照工会、党团组织的要求,响应号召,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使服务更加完善、周到,使管理更加科学、精细,使行为更加规范。此外,完善精细化配套体系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工作更好地开展,资金的筹集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精细化管理,重在“精细”。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细节,确保各阶段、环节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管理制度要更加完善,工作内容和责任要细化到每个人身上,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必须要认真做好,决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因为,抓好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关乎到医院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永强.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SWOT分析[J].才智,2011(32)

[2]王复苏.从台湾经典案例谈医院的全面品质经营管理[J].当代医学,2002(9)

精确化管理篇4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管理;基本要求;保障措施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工程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运用规范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的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并应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精细化管理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是工程管理领域的创新,可以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应,使得在保证施工单位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

1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1.1 精细化管理内容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核心内容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是工作细化、管理细化、流程细化;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主要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1.2 精细化管理目标

精细化管理就是运用规范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的手段,以制度检查、考核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机制创新。针对我局工程管理现状,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以抓落实、抓执行为重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经过逐年的推进,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到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实现设备管理精细化、日常管理流程化、工程考核标准化、人员培训制度化,使工程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 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是完善制度。对各管理岗位职责和水工建筑物检查及维护、闸门检查及维护、机电设备检查及维护、供水调度、水文测验、水质监测、通讯设备检查及维护等工作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岗位责任、效能问责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规范流程。对工程运行、巡视检查、工程检修、设备维修等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整合。按照管理制度、工程管理标准和维修养护等规程的要求,抓住管理的关键环节,细化闸门及启闭设备操作、高低压电气操作、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检查维护、机电设备维护(大修)等作业流程,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使管理目标具体、责任明确。

三是考核绩效。以制度管理、岗位管理、标准管理、绩效管理为主要内容,对各项制度、作业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进一步细化工程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3 做好精细化管理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我局负责制定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和维修养护技术标准, 负责整个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计划编制工作。各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所属维修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其维养工作主要有:日常维修养护、专项维养项目与更改大修工程等。几年来的工程管理实践证明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为促进工程维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维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学习、业务素质不高等,对规范化、科学化的维养有很大制约性。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支高素质的维养队伍呢?

3.1 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他的职业行为,而且还影响着他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会爱岗敬业。

3.2 必须熟练掌握维养工作所需的基本技术技能

文化基础知识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条件,一个较好的工程维养人员要有读懂基本专业技术书籍和看懂一些基本图纸的能力。工程维养在技能方面包含有不同类别的内容, 主要有: ①日常的维修保养:包括日常保洁,混凝土大坝、土坝、上坝公路、护坡、坝上机电设施设备、大坝观测设施等维修养护;②专项维养项目与更改大修工程管理: 包括工程计划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验收等;③维养质量管理:包括维养质量总体要求、检查评定方法及手段、维养质量检查评定内容、养护质量管理实施等;④维养技术管理:包括混凝土大坝维养技术、土坝及护坡维养技术、闸门及启闭机维养技术、大坝监测维养技术、技术档案等;⑤养护作业安全管理;⑥养护工程计划与成本管理。

3.3 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维养能力

学习应贯穿于维养工作的始终, 作为维养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维养人员学习应有计划、有重点、有考核、有奖惩以增强学习能力,适应管理和技术更新的需要。

3.4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对各类施工作业现场,严格坚持安全生产“三同时”原则,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作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特别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要严格把关,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和完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规范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监察部门要坚持原则,敢于并善于管理,坚持安全关口前移,监控危险点,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4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结合自身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为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固化流程、试点运行、总结提高和逐步推广,使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

4.1 学习培训

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丰富内涵,做到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提高、行动上统一、工作上积极。分批、分层次组织有关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调研,提升干部职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全局范围内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个工程管理岗位,为精细化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4.2 明确责任,确立目标

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实际,将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要求。根据岗位特点,结合人员的特点、特长,明确岗位责任人,制定相应的岗位管理表,明确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和目标,使管理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同时,对职责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和考核,确保职责到位。

4.3 细化标准,规范管理

在现有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工程管理标准,修订、补充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对各项规范性管理文件的落实,强化工程的日常管理。转被动突击式管理为规范化管理,重点在工程检查、监测及工程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上规范各项检查、运行操作、维修养护记录,做到记录详实、具体、规范。工程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形成制度化、程序化,促进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确保工程设施设备运转灵活、安全可靠,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奠定基础。

4.4 规范程序,固化流程

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根据工程管理标准以及检查、操作运行、维修养护等规程的规定,制定详细的、规范的工作程序。结合具体的作业内容,按照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精、准、细、严”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使流程固化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同时,在制度化、流程化建设的基础上,完成岗位工作手册的编制工作,做到“一个流程一个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一项任务一个手册”,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反馈、项项有考核”的局面,实现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

4.5 试点运行,总结提高

精细化管理工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的模式。先选择几项管理工作试点精细化管理,在总结试点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下阶段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考评考核体系,用科学的考核机制推动工作的落实。我局对各单位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责任落实是否到位、流程是否清晰、关键环节是否明了、过程控制是否严密、细节管理是否有效、问题处理是否及时、最终结果是否达标、影响因素是否找到、整个过程是否完善、改进之处是否有待多个方面检验以及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等。同时,针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落实的意见。需要强调的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作为年终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基本依据,严格绩效考核。

4.6 逐步推广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工程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标准、考核、奖惩体系,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逐步落实考核、奖惩体系,用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推动工程精细化管理。

5 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统一思想,精心组织

推行工程精细化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新举措,各单位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认真做好精细化管理实施工作。

5.2 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各单位结合工程管理的重点、难点,细化标准、固化流程、完善考核,力求做到制度标准化、责任明确化、任务定量化、过程流程化、运行经济化。

5.3 强化监督,落实考核

加强对精细化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和考评工作,重点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程序履行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等。同时,将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工程管理考核和目标考核,达到以考核促管理、以考核促执行的目的,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发展工程管理必须跟得上,再好的工程项目如果毫无控制地粗放管理也会失败。因此,推广应用工程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现有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把工程做优做精,我们才能确保获得应用的效益,才能在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马安乐,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供水节水,2010.09.

精确化管理篇5

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LNTJ-4合同项目部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着眼长远的战略措施,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项目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程序化和系统化,特编制本合同段实施方案。

一。总则

1.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基本内涵:“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

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人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责任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的管理目标量值化,经济责任具体化,对管理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1.2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精: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准: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工作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1.3 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工作

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工作是在于执行力,项目有无执行力是项目精细化管理所面临的最大问挑战。项目的执行力是企业的生命力,没有执行力的项目就没有战斗力,没有执行力,项目就没有竞争力。具体表现为检查与落实,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只有做到这三点,并秉其“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追求永无止境”的核心灵魂,才能使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位。

二。目标要求和实施步骤

2.1 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项目整体执行力,实现“质量可靠、安全耐久、形象优良、费省效宏、环保节能”的目标。

2.2 实施步骤

第一步:宣传贯彻

能过宣传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结合本项目的实施方案,让参与人员明确活动的目标、责任与分工,及具体措施、步骤和标准。

第二步:检查修正

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在过程中加强督查和总结,重点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活动方案是否实际,活动开展的效果与目标及责任考核。同时,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并于后期工作中进行改进。

第三步:总结并持续应用

对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考核结果与具体效果进行总结,以总结的经验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及下阶段保持并持续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

3.1 组织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首成立“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段相生

副组长:李 鸿、陈锦文、万继庚、朱加卯、秦 军

组 员: 刘波、方小明、刘华丰、张振宇、夏伦国、宗 良、刘社平、钱叶龙、焦其民、闫树林、

下设办公室,精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由刘波任主任。

3.2 职责分工

3.2.1 领导小组职责

(1) 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精细化管理的整体规划、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2) 副组长的主要职责:贯彻卢阳公司、代表处及公司和本项目关于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精神,按照相关指导文件,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本项目特点的管理方案和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到位。定期召开精细化管理工作形势分析会议,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并做好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上报工作。

(3) 组员的主要职责:具体落实本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并及时总结和汇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等。

3.2.2 办公室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精细化管理的计划、方案、标准及相关制度,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负责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组织实施、检查和考核。针对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际效果,及时向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提出合理化建议,按规定职责,及时制定具体的处置方案,报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3.2.3 各部室职责

(1) 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负责落实项目人员、信息化办公精细化管理,负责廉政工作,负责党建工作。负责人:刘波。

(2) 财务部:具体负责项目财务精细化管理,项目资金的监管理与保障工作。责任人:刘社平。

(3) 工程部:制定本项目精细化实施方案,负责精细化管理的总体协调和指导工作,总结精细化管理经验,组织检查、评比、考核和表彰;负责质量精细化管控工作。责任人:方小明。

(4) 安质部: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协调好与地方居民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负责人:秦军。

(5) 合同部:负责成本与合同以及工程进度的精细管理。责任人:刘华丰。

(6) 物资部:负责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重点控制供应成本与使用管理。责任人:夏伦国。

四。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具体包括“三项建设”、“四项控制”、“八项管理”,具体如下:

“三项建设”:组织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责任体系建设;

“四项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

“八项管理”:即现场管理、生产要素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管理、廉政建设和竣工验收。

4.1 “三项建设”的精细化

4.1.1 组织机构建设精细化

(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行政主管,项目总工为技术主管的总体管理分工。对于项目部的民主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项目副经理为主体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2) 针对项目特色的管理模式,合理设置各机构部门,特别是针对各类专项管理人员较多,管理较为不易的特点,在部门功能及职责对其进行重新定义。

(3) 针对项目现有人员,通过综合考查,合理安排每位人员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加强培训与引导,通过“工作中培养人”的模式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

(4) 成立项目部党支部与团支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增进项目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

4.1.2 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化

(1) 按照部门日常工作的开展,分别制定涉及质量与技术管理、安全及文明施工与环水保管理、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成本与合同管理、工程进度与目标管理、劳务与组织协调管理等规章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完善。同时,针对项目的各项专项活动开精神,编制相关专项方案。

(2)同时,项目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绩效考核与奖罚制度。

4.1.3 责任体系建设精细化

(1) 针对质量、安全、廉政等工作,项目经理部与各分管负责人及部室主管分别签定相关责任书。

(2) 在内部实施管理责任登记和追究制度。

4.2 “四项控制”的精细化

4.2.1 工程质量控制精细化

围绕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强化工序质量控制预防质量通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精确化管理篇6

关键词:政府部门 精细化 国有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57-02

一、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的含义

国有资产是指由政府部门占有并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并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国有资产是确保政府部门作为行政机关正常运转和所属事业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优化资产配置,实施国有资产精细化是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迫切需要。

二、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它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体现了服务质量精细化和社会分工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要求。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并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简单说精细化管理体现在“精”、“细”、“实”三个方面。“精”:要求关注和精通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利用场地、设备、物资、设施,减少浪费,提高管理效益。“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注重工作的过程和细节。“实”:要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有资产管理程序多流程长,各部门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落实相应的流程和细则,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

三、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

1.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求各项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目的、内容、完成时间、负责人等,确定明确的目标,对工作任务定量,使责任人正确理解和领会工作,并完成任务。

2.规范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管理制度和流程图,并确定详细地操作规程,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循。

3.确定的工作责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特别是在流程交接的环节,做到责任到位。

4.标准的工作管理。各级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和分工,制定职责权限、管理要求,制定验收核查标准。

5.全程的过程监督。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1.制度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精是管理的关键环节,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这两点都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建立完善国有资产预算采购制度、储存发放制度、调剂和处置制度、维护保养制度等,在现有基础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工作规程,采取先确定过程再确定管理要求的做法,建立起内容全面、程序严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覆盖”,做到事事有规定、有程序、有人办、有记录,确保工作规范、顺畅、严谨、高效。

2.政府采购精细化。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过程方法理念体现在政府采购工作过程中,通过严格执行采购制度规定,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完全在综合管理体系的框架内运行。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在政府采购工作整个流程中,通过将政府采购工作的职责予以明确界定和划分,分析出关键程序和关键环节,接受财务和监察部门监督,确保这些程序和环节不出问题,努力实现采购工作过程的顺畅、高效、透明、廉洁。

3.日常管理精细化。规范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报废等各环节,完善出入库登记手续,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三定”,既定人、定位、定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安全。落实国有资产在各时间段、各环节、各具体岗位的衔接情况和人员责任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零库存、低消耗、高品质、高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国有资产投入的成本。在国有资产处置环节,建立健全,优先利用多余存量国有资产满足资产增量需求。

4.维护保养精细化。加强国有资产的维护保修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率。针对国有资产的不同状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大修有计划,小修有安排,尽可能提高其使用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5.信息管理精细化。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有效进行资源共享,了解国有资产状况,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集成,对国有资产纷繁复杂的业务流程及时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实现全过程、全寿命、全方位的有效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确保账、卡、物保持一致,提高财务预算的透明度,实施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6.过程监督精细化。把推行精细管理和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引入过程监督。对精细化管理实施监督评价。对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配置、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均进行监督和考核。

通过构建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更新管理观念,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精细化的目标,为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研课题“集成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创新”(项目编号:20122K076);山东检验检疫局基金项目:综合管理体系框架下机关后勤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SK201268.2)]

参考文献:

[1] 倪建发.实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策略思考.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 李冰.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中州学刊,2005(6)

[3] 高松.关于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作者单位: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青岛 266002;2.北京行知汇德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4)

精确化管理篇7

【关键词】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精细化管理;必要性;措施

在机关单位中,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职能部门,其工作所涉及到的事务琐碎、繁多,任何一个工作细节没有处理好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而且办公室事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在机关单位中,办公室与机关单位里的各个部门都有联系,既要上传下达,又要沟通协调,通过做好各项基本事务工作,为机关单位内部的部门及其成员服务。同时,办公室还要为领导层做好参谋的工作,通过对各项基本事务的处理,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全面、详细、准确的参考依据。因此,对于机关单位来说,其办公室事务工作管理水平不仅关乎其机制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必须加以重视,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在涵义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精细化管理从日本兴起,是在常规的管理模式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及服务质量不断精细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文化,其主要的目标是要将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管理的成本尽量降低。在精细化管理中,企业要清晰组织的战略目标,明确、细化管理的责任,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促使企业中的资源能够产生最大效益。

在现代社会,细节决定着成败,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集约型、高效型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人为本;注重精准性、数据化、高效化;优化管理流程;不断创新与完善等特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数据化的原则,这要求管理过程中需要用数据来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标准、目标、计划及执行情况等;其次,操作性的原则,就是要制定一定的规则,并且要将规则明确化、细化,使其可操作性增强;再次,以人为本,积极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及创造性,提高其工作效率;第四,追求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第五,控制好工作过程,明确工作流程,保证管理工作的整体都能实现精细化;第六,便于考核,就是要将工作进行具体化、量化,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条件,使考核可以更准确、合理。

二、精细化管理在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中推行的必要性

1、符合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的特点

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具有繁琐性、综合性、服务性、参谋性、突发性、政策性等特点,其工作的开展不仅牵涉到众多的事务,同时也涉及多个部门,不仅面向机关单位的领导层及广大员工,为他们做好服务和保障,同时也要负责一部分的对外服务事务工作。因此,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必须注重细节,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其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高效性。精细化管理符合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的特点,对其工作水平及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2、是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职能所提出来的内在要求

机关的办公室事务工作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其主要的工作职能就是要服务好机关单位领导的决策及其各项工作,其工作职能发挥的成效,直接影响了机关整体工作的成效。这使得机关的办公室事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事务工作繁杂,而且任务繁重;其事务工作要求一般都比较高,而且难度也比较大;其事务工作的责任重大,影响面也很广。因此,精细化管理对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是其工作职能所提出的内在要求。

3、有利于提高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的成效

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要求与标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办公室的事务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办公室事务工作主要集中于日常事务的处理,政务工作疏于管理,参谋性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责任意识不强,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使得办公室事务工作差错不断,造成不良的影响;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高,缺乏创造性,很多办公室人员学习进步意识不强,往往安于现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的成效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细化管理对解决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成效。

三、精细化管理在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中推行的有效措施

1、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转变办公室事务工作理念

在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增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积极转变办公室事务工作的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领导层要有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并不断向其机关成员渗透这一工作理念,使机关上下都能形成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同时,也要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积极引导全体职工的工作向精细化发展。

2、明确办公室事务工作的职责,优化工作流程

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机关办公室事务中的各个岗位及工作进行细分,对相关的职责进行明确,同时,也要对当前机关办公室事务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梳理好相关工作的环节与流程,按照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精简和优化工作程序,从而使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可以更科学合理化、精细化、准确化以及高效化。

3、推动办公室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绩效考核

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应该推动办公室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例如,办公室文书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等,并且要严格执行制度中的各项规定,按章办事,促进办公室事务工作可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引进先进的企业绩效考核理念与方法,提高机关办公室事务工作考核的科学合理性、公平公正性。

4、加强办公室队伍建设,注重教育与培养

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是其最重要的执行者,因此,必须加强办公室队伍建设,注重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培训l,不断提高他们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及工作水平。在工作中,要对办公室工作人员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增强工作责任感,既要注重工作细节,也要积极进行工作创新,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精确化管理篇8

关键词:电力计量;资产计算;精益化管理

企业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其核心更是对资产的计量。优化计量资产管理,确保计量资产的完善,实现计量资产的合理利用,是维持和提高电力供应能力的物质保证,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供电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增强国家实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建立更加高效、稳定的供电系统,电网投资逐年增加,使企业精益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精益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

1精益计量资产的特点与管理原则

电力计量资产具有资产特性和计量特性,因此对其的管理既要注重资产的保值与合理化利用,又要注意维护其计量器具的精密工具属性。电力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能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电力企业资源,扬利抑弊,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效益[2]。

1.1精益计量资产的特点

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是企业关键生产手段中的一种,也是企业生存的物质基础。精益计量资产特点如下:(1)精益计量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直接用于销售的产品。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源于精益生产,它是现代电力企业新的组织管理方式。(2)计量资产的精益使用寿命超过一个年度,即计量资产的精益使用寿命属于长期资产,在使用和损耗的过程中,会通过折旧的方式逐渐降低其账面价值[3]。(3)我们积极推进清理存量资产,严把增量资产数据质量,创新资产清点方法,强化财产保险补充功能,夯实资产管理基础,改善管理薄弱环节,扎实推进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管理,努力实现资产精益化管理目标。(4)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目标计量资产占企业总资产价值的一半以上,因此企业对计量资产进行精益管理。

1.2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原则

电力管理的目标是达成资产财务与实物管理的统一联动性,实现帐户、所开卡、物品的完全一致。资产的安全性完成效率和效用最优;资产分配完善合理,达到集团全部收益的最优值。管理水平会左右企业的资产管理总体效果,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水平对企业很关键。因此,管理时应遵循真实性、安全性、有效性三个原则。首先,保证成本真实。在资产精益计量中,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确保真实的成本核算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分配。其次,确保资产安全。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应严格保证产权明晰,确保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减少资产损失,降低损失的概率和幅度。确保计量资产的精益数量、使用状态、存储位置、损坏程度等物理属性的安全是计量资产精益管理最基本的目标。最后,保持和增加价值。衡量资产精益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资产效率和资产效用。精益的效率测量资产指的是实际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带给企业的精益使用测量资产,而效用指精益计量资产的使用和使用状态是否可以满足定量和定性要求的企业的生产经营。

2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大环境分析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尤其是输配电价改革正面临考验。配电网络电价改革促使公司盈利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将主要依赖于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允许验证收益来实现有效的资产增长转变。资产精益化与企业资产密切相关,政府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社会监督[4]。对计量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采购、验收、产品检验、仓库分配、设备安装、设备运营、资产报废等8个关键环节。当前计量型资产管理现状、计量资产管理支持系统、资产管理信息化支撑工具主要为计量生产调度平台、“四线一库”检定仓储系统、物流化配送体系等[5]。企业应调整经营模式,基于电力分配和收入从销售价格和上网价格的差价形成一个新的操作模式、“成本加收益”的原则、有效资产和允许电网企业的成本,以及根据监管周期提前批准的输配收入。输配电价改革后,企业的总收入将由政府调整。政府将更加严格地界定有效资产、许可收入和许可成本。将精益管理方法引入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将有助于宁东公司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适应公司发展改革的需要[6]。电能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主要以生产设备为基础,输变电资产占比较大。目前,各企业的电网资产相对较新。由于近年来加快电网建设投资,在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方面的投入占过去5年总数的60%。设备平均使用寿命为6年,设备投入使用时间不长。从近2年各种电力计量资产的精益化比率,可以看出各类电力计量资产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措施

电力计量次产精益化管理措施的制定不仅要遵循管理原则,还需考虑大环境的调整与变化,具体措施如下:

3.1明确管理组织架构

公司精益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结构设计应以部门之间顺畅协作、上下级之间有效传达实施为目标,建立管理结构,政策制定者的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主管和选拔组成,三级管理职责明确,分工明确,形成了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组织体系。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电网规划审批、资产购置建设计划的审批以及资产处置决策。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精益管理、价值管理、实物管理、资产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本辖区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及日常维护。明确管理组织架构可以精益组织,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每个阶段涉及许多不同的管理部门,优化了管理层次,设计了上下级沟通顺畅、无缝隙连接精益组织目前,纵向管理水平最优,横向效率最高,有效服务于电能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

3.2建立实体管理网络

构建分级明确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网络,安排固定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为加强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更加标准化资产,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优化资产的分配,提高资产品质和绩效,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国家电力《某公司实物资产管理规定》,给予了精益添加、平日的管理分配、退役、再利用、报废、分析评估的全过程管理。此外,公司对电力计量资产的精益扩容、日常运输巡检及后续回收的管理也应制定严谨的实体管理网络。建立实体管理网络可以精益工作流,即在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的全生命周期内,根据管理的不同要求,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目标指导。完善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工序节点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效率。

3.3实行分类管理

财务部在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承担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工作;确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实物资产按用户和存放地点划分,由使用者和存放单位组织具体管理。管理网针对部门、团队和个人,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有效的岗位评估机制,落实管理要求和考核指标。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网络,可有效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提高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效果。在推进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监控工作过程和结果,以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目标成果,促进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持续改进。

3.4建立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构建在线监控实体模型,整合现有机器设备、资产管理PMS、ERP等智能管理系统资源,设计方案审批标准,部署认证标准,完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和控制手段。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交互和在线操作监督。监管部门配合处理业务流程事件,发现存在的问题,操纵重要业务流程,评估业务流程的实际效果。组织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将资产追回、资产处置、资产管理损毁、资产处置四大监管分析控制模块整合到设计规划、采购、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拆迁处理环节。实时监控系统,分工协作,确保业务流程在线监控的合规性和高效性,从业务流程的根本原因管理方法到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各单位的不完善。以高效为导向,围绕合理资产和授予成本费两大任务、会计预算和经营效率两大传导链,推进资产管理卓越化、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效益管理化。实现管理方法的自主创新和财政系统的协调运作。建立“双线发夹式”预算精益管理方法,积极实施企业财务运营边界监管,充分发挥预算使用价值的助推、总量控制和资源配置效应,促进经营成果目标合理。用电计量资产精益管理模式,公司按照精益管理倡导目标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不断优化电力计量管理措施。

4结语

精益资产是电能计量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是企业进行电能计量的物质基础。用电资产精益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的管理部分。但新一轮的输配价格改革,能否立足有效资产“成本加收益”的输配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日益严格的监管格调,将对电能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发展,提出4项精益化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提高电能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效果。此次研究虽然略有所得,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即没有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未来将对此做出补充研究。

参考文献

[1]吴依婷.电力计量的抄核收精益化管理措施[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9):2-5.

[2]叶俊文.电能计量精益化管理思考与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9(6):231-234.

[3]解玉满,周宇烨.创新“追零”精益化管理推动拆回计量资产分拣业务跨入“数字化”[J].大众用电,2019(8):22-25.

[4]文建芳.精益化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3):67-69.

[5]韩桂楠,孙思思,李兵,等.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计量资产管理辅助方法[J].黑龙江电力,2019,41(5):12-17.

[6]王超,唐晓娜.电力营销稽查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数码设计,2019(10):183-184.

上一篇:冬季严寒范文 下一篇:游泳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