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学生范文

时间:2023-09-29 20:48:34

平等对待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篇1

偶尔在办公室、在走廊、在操场上,时常听到老师大声地呵斥学生,其态度甚是恶劣,我为此相当反感,学生没有遂老师的心愿或没有遵守纪律,老师就勃然大怒,那讽刺、挖苦的语言直奔犯错的学生,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现,严重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年龄差,往少说要差十几岁,多的差几十岁,况且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思维、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积累等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学生天真、顽皮、简单,甚至还很懵懂,稍微有点优势的也许是想象力,而老师的思想、智慧、知识经验不知要比高学生多少倍。如果老师还是惯以对待成人的办法对待学生,几乎就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蹲下来,体会学生的天真幼稚,体会学生的简单纯真,懂得学生的心理,把自己降到和学生一个水平线上,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让师生交流、沟通起来无障碍。所以,教师要尝试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这样学生会更加亲近老师,老师进行的习惯培养、知识传授学生才乐于接受。

想想看,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无论他犯多大的错,无论自己当时生多大的气,最后我们都要想办法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一定不会撒手不管甚至放弃,因为我们从心里爱着他(她)。对于学生,如果我们时时以爱当头,在爱的牵引下,找到教育的最佳方式,再顽劣的学生也会有所改变的。因为有爱,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就会尽量克制自己的火气,首先要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要平心静气地与之谈心,找到犯错的根源,帮助其改正。因为有爱,我们对待学生就不会心浮气躁,看见学生犯错就不会简单粗暴来解决问题,也绝不会放任不管,失去信心。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其实每个人都是在犯错改错中成长起来的,在犯错、知错、改错中,知道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看到有缘成为你学生的每一个个体,你要感恩上苍把这些天使送到你身边,满腔热情地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认清假恶丑,花费心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果只是批评,不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很多时候学生会不知道错在哪里,一头雾水,很茫然,不知从哪里改起,难免再犯,然后再次遭到老师更为严厉地批评甚至是惩罚,这样做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会让学生很受伤,我们千万不能用管大人的方式管小孩。常言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有潺潺流水般的爱,源源不断地流向学生心田。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其智力、性格、家庭教育、品质、学习成绩等各不相同,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文静的、好动的、懂事的、顽皮的、聪颖的、好学的、顽劣的、笨拙的……面对这样性情各异、品行有差异的一群孩子,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宽容心。

宽容是一种美德,小学生的自控力不强,有时会不自觉地犯错误,这时教师如果能和颜悦色地进行教育,他会很感激,也会约束和改进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少犯错误。对本想做好事却帮了倒忙的学生,更是要弄清原因,查明真相,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指出适得其反的原因来,这样学生还会保持原有的热情。班主任教师只有用真情打动学生,用爱将学生包裹起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否则可能会因教师的挖苦讽刺、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致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扭曲。教师的宽容会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班级着想,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为了班级的荣誉而相互帮助、团结一心,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些事情就很简单了,学生也许是没弄懂规则,也许没有听懂老师的话,也许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化而违反规则或做错事,教师不要上纲上线,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要就事论事,弄清楚原因,对症下药进行化解,以这种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学生就会逐渐学会自尊、自立、自强,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来也会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社会公民。

平等对待学生篇2

关键词 教师期待效应 潜能 教育公平 闪光点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期待效应的内涵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的一个实验,引出了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教师期待效应。这个实验的内容主要是,罗森塔尔到一个普通的小学进行实验,声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测试。他任意从一些班里抽取了一些学生,并且认真地把这些学生的名单告诉老师。这些老师还被告知这些学生是最具有潜能的学生,要重视他们的发展。罗森塔尔在8个月之后又回到了这个学校,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名单上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比其他不在名单上的同学更大更全面的发展。这个现象就被称作教师的期待效应。

2 教师期待效应的意义

2.1 教师期待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人类潜能包括了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身体的能量和持续力、道德的成熟、创造力的成就、情绪的表达、社交的能力、感觉力等等。教师应该相信在学生的潜意识里有着积极向上的诉求、自我提高的期望以及自控和调节的适应能力。而这种诉求、期望以及适应能力不是很容易就能从学生身上发现的,而是普遍存在于学生身上的一种内隐的潜质,其强弱程度也因人而异。大体来说,优等生表现得比较强烈、持久,但差生就会显得比较微弱、短暂。而这种潜质一旦受到老师期望的灌溉,它就会或快或慢、或早或晚地朝着期望的阳光积极成长。所以,教师的这种期待往往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能力,更加自信从容地去用心地呵护它、完善它。

2.2 教师期待效应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常见、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业的进步、思想品德的形成、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期待效应的核心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期待。教师只有能够真正意识到对学生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他所传达出来的期待才能够被学生毫无顾虑地欣然接受。在这种期待下的学生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反过来也会对老师产生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的期待效应会最终促成师生间互相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2.3 教师期待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性主要包含学生的自信、自我激励、自律和自尊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再短时间内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磨练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自尊、足够的自信、严格的自律以及适当的自我激励,才能够最终获得渊博的知识,掌握精准的技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够时时刻刻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自主性心理素质,并及时给予期待的激发和培养,把这些潜在的心理转化成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教师的期待,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竞争中取得自己的成就。

3 教师期待效应的误区

3.1 过分夸大会弱化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育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很多的因素,而期待和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够取代全部。如果过分夸大教师的期待作用,就会弱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除了期待和爱之外,教育还应当包含知识的建构,价值的引领,道德的规范,情感的熏陶,人生观的形成,心灵的滋润。因此,作为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教师自身就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再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下转第63页)(上接第50页)

3.2 一味追寻会损害教育公平正义

教师在学校中往往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实现教师的期待效应:教师最初会根据他了解的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做出最初的期待,然后根据这些期待有差别地对待学生。同时,学生也会认为教师的期待就是他前进的方向,从而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期待的多少、高低并不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这种个人的期待心理下主观的杜宇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分配才是教师期待产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期待效应尽管对于提高个别同学的成绩有帮助,但是很容易造成整个班级的两极分化,从而损害教育的公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尽量公平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地把期望和爱投向发展不利的学生身上,维护教育的公平。

4 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期待效应

4.1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掌握好期待的度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来对其进行适当的期待,这种期待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这种期待下的目标。也是就是说,建立在学生现有法发展水平上的适度的期待是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

4.2 努力发现差生身上其他方面的闪光点

在每个班里,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总是喜欢把学生分为差生和优生。当然,优生在学习上获得的期待总是比差生多的。但是,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模式走下去,获得高期待的优生就永远高高在上,而获得低期待的差生则很难翻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去发现差生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比如在品德方面的善良、诚实、讲信用,在爱好方面的擅长某项运动、某个乐器、唱歌跳舞等。通过在这些方面对差生的期待,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潜在的能力,重新建立自信,一次作为突破口,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4.3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要持久

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指出,有两种期待都能产生积极效应:一种是效能期待,即个体对自己得到某种良好结果的能力的期待;另一种是结果期待,即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产生的良好结果的期待。结果期待只是一个针对个体事件的期待,当个人具备这种期待时候,只是短暂的个体化。而效能期待则是对自己能力的期待,这种期待因为是由能力所引起,所以可以针对一类事件,这种期待可以对于一类事件中的很多个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两者的转化,就需要教师能够一次次对于学生在不同时间中强化他们的结果期待,从而形成最终的效能期待。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地、持久地去关注期待学生的每一次行为,使其真正转化成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3] 马兰霞.“期待效应”失灵,更深层的误区在哪里[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7(3).

平等对待学生篇3

关键词:虐待;主体;告诉

一、虐待罪的概念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中规定①,我们平常一直认为虐待罪是指家庭成员以打骂、禁闭、冻饿、有病不给治、强迫其过度劳动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人格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人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2014年作出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对虐待罪进行了完善,在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条之一②,增加了虐待罪的主体,所以虐待罪应该是指家庭成员、有监护义务和看护义务的人对他人的人身和精神进行虐待损害的行为。

二、虐待罪的特点

1.虐待罪的主体不局限于家庭成员间

刑法二百六十条规定的虐待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家庭成员之间,并规定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章节中,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刑法规定虐待罪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也就是说虐待罪是对被害人的生命、身体健康产生危险的行为。但是,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保姆虐待老人案、幼师虐待学生案都是保姆、幼儿园的老师采取虐待罪中的虐待行为对老人、孩子进行身体和肉体的伤害,而这种行为却不是以虐待罪定性。家庭成员有虐待行为的是虐待罪,其他负有某种义务的人有虐待行为却不是虐待罪,就显得有失公平。所以,结合现实生活虐待罪的主体就不应该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

2.虐待罪的客体是人身权

不同的学者对虐待罪的客体有不同的观点:第一,林雪青认为虐待罪侵犯的是公民在家庭成员方面的平等权以及有关的人身权;第二,赵秉志认为虐待罪侵犯的是家庭成员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在同时多伴随发生侵害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根据虐待罪是在刑法分则的位置和虐待罪主体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所以就没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实施虐待行为的人直接侵害的也就是被害人的生命、身体健康等权利,所以,虐待罪的客体是人身权。

3.虐待罪不仅表现有身体虐待还同时有精神虐待

平常所说虐待行为就是指以随意性、经常性、持续性的暴力或者非暴力的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精神上和肉体上等方面的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虐待罪最传统的行为方式就是采用各种方式针对被害人的身体进行虐待,一般有:殴打、强迫其超体力劳动、不让吃饭、不给看病、不让穿暖衣等,现在补充完善的虐待罪的虐待方式应该还有冷暴力、冷言嘲讽、强迫做不合常规的行为,比如:保姆辱骂老人、老师让学生吃痰等。这些行为表现不光给人以身体的伤害同时还是对精神的折磨,虐待罪的主体与被害人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师生,如保姆与雇主,如护工与病员,基于被害者对行为者的依赖、信任的心理,一旦行为者通过某种行为伤害了被害者,被害者的精神也会受到伤害。

三、刑法修正九草案对虐待罪的完善

1.虐待罪主体范围扩大

从刑法制定虐待罪至今,因为刑法条文中对虐待罪的规定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有很多情况类似虐待,但由于罪行法定主义而不能给这种行为以虐待罪定罪,因此学者们对虐待罪主体就产生争议,认为如果刑法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些具有严重法益侵害性的虐待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部分法益得不到有效地保护,也将会使刑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4年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对虐待罪的主体就有很大的改动,不仅指家庭成员而且包括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

2.虐待罪的告诉形式扩大

虐待行为多发生在家庭中,犯罪行为隐蔽,造成严重后果不易被发觉。我国刑法对虐待罪采取的是告诉才处理,但是法定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进行虐待,采取告诉才处理的方式是很难维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权利。还有些虐待行为人实施完行为后恐吓不得告诉第三人,被害人由于害怕不去诉讼也是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三款进行修改③,修改后的告诉形式不局限于自诉还包括公诉,更有利的保障公民的权利。

3.解决了与虐待罪竞合时的定罪争议问题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两罪的手段都有殴打行为,一般很难区分,有的学者认为虐待罪多为家庭成员间的一种多次行为构成的犯罪,而故意伤害罪多是一次性的犯罪;虐待罪要求情节恶劣,但在情节恶劣方面区别也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如果仅从多次行为与一次行为来区分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是不合理的,故意伤害也可以是多次行为。在行为引起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竞合时不同学者也会有不同定罪观点。草案中对虐待罪规定有虐待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就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种规定就解决了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竞合时难以定罪的纠纷问题。

四、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虐待罪完善的意义

1.充分的维护了公民的权益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虐待罪主体及诉讼方式的补充与完善能让跟多的公民的人权得到保障。在虐待罪主体上不仅有家庭成员还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罪的定罪范围的扩大也使之前学者们纠纷的虐童案件和保姆虐待老年人案件得到公平的定罪。同时又能使某些构成犯罪的行为只是处以民事赔偿时,以定罪处罚。并且,患病的人和残疾人在受到看护的虐待行为时都能通过自己诉讼或其他人诉讼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2.定分止争

虐待罪的争议是不断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虐待罪主体范围的补充和诉讼方式的扩大都平息了学者们此前的争议,在该罪与他罪竞合时学者们完全可以不用争论及探讨案件情节与哪种罪名的规定更符合,更适合哪种罪名定罪,都可以依照重罪处罚。虐待罪的修改补充解决了关于虐待罪的争议也能节约更多资源以研究其他问题,促进刑法学术界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注解:

①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②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③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将第二百六十条第三款修改为: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虐待的人没有但被虐待的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818。

[2] 马克昌、高铭暄.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93-494。

[3] 熊霓.对虐待罪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3。

平等对待学生篇4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都能成功的理念,平等的对待学生

教师一定要坚信学生都能教好,这个理念是我们转化待优生的前提和根本。待优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教师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不够科学造成的。中科院脑研究所研究成果足以说明这…点。脑研究所的研究者用猕猴做实验,第一天教五个猴子学同一个动作,其中三个——教就会,还有两个猴子怎么教也教不会:第二天把那两个没有学会的猴子找来补课,改变教法,结果都学会了:第三天教第二个动作,第一天一教就会的三个猴子怎么教也不会,相反,教第一个动作补课的两个猴子一教就会了;第四天把第二个动作没有学会的猴子找来补课,改变教法,结果也都学会了。这个实验给我们一个启示,学生的聪明成都差不多。待优生的出现只是我们教师没有找到教会这些孩子的有效方法而己。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从中找到适合待优生的教学方法,待优生一定会不断进步,成为好学生。

二、运用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使待优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1.采用赏识教育,唤醒待优生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得到过赏识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赏识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o由此可见,在待优生的转化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极为重要。待优生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是充当陪客的角色,甚至是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多么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特别是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主动的接近他们,同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想方设法从他们身上找优点,并在不同场合有意表扬他们的优点。当他们有了进步时,及时的用“你能行”、“你很棒”等话语激励他们。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和开展不同的活动,如辩论会、角色表演等,给待优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其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一个人如果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便会激发起追求更多成功的意念和力量。长期身处这种氛围中的待优生就会产生一种久违的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感,这样一来,他们沉睡已久的自尊和自信就会被唤醒,觉得自己能行,就会鼓起干劲,步入主动学习的轨道。

2.开展分层教学,增强待优生自信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采用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待优生经常处于一种“吃不了”的地位。采用分层教学的原理,老师在充分了解待优生学情的前提下,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设计、作业的布置、课后的辅导等环节做出不同层面的准备,课内课后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待优生,使教学内容平衡着陆到不同需求的待优生可接受的平台上。这样的教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待优生在学习中受挫的机会,使他们逐渐的从以前反复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深信自己有能力学习,自信心得以增强。

三、“拦”、“助”并举,确保待优生持续进步待优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具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缺点,为了预防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反弹,我学习借鉴了“三清”制度,并把“承包制”引入到自己的生物教学中。所谓“三清”就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三清”制度的落实像三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待优生的退路,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待优生由于知识储备较少,学习困难多,为了确保他们转化,帮助他们成功,我采用了“承包制”,选择性的承包三到四名待优生,包学习、包思想。保证在一周内对自己承包的待优生进行一次针对性很强的辅导,这种承包式的辅导有效的保证了待优生循序渐进的开展学习,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平等对待学生篇5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我们享受社会各项权利的保障,对国家对社会的命运也起到极大的影响。我们平等地享受权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使全世界更加温暖光明!共同阅读平等待人演讲稿2020,请您阅读!

平等待人演讲稿1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童年的梦想很多,很多,在遥远的天边,等待我们去采撷。我们却被阻拦在路上。等到挥别了童年时代,才恍然大悟。

阻拦我们的,正是平时被誉为“辛勤的园丁”、“伟大的蚕”、“默默的红烛”、“无私的奉献者”的老师。这样的说法不是无事扯淡,而是我在离别母校之前,发自肺腑的声音!不信请看------

第一幕:“笨蛋!又不及格!”老师在怒吼,大地仿佛都在颤抖;我们听得心惊肉跳,不禁有了惊肉跳,不禁有了后悔来上学的想法。听,“我告诉你,等我当上了教授,你就能及格。”

我听了这样的话,心好酸,差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啊,老师怎么能因为他们成绩不好而责备呢?接下来的话令我仿佛在寒天中又吃了一块冰:“因为我当不了教授,所以也教不好你!”我好难过,教书是老师的天职啊,学生成绩不好,应该怪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好,是老师的失职,怎么能硬生生往学生头上扣“笨蛋”的帽子呢?再说了,他们这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已经很努力了,应该给予鼓励才对,老师却还在骂他们。

第二幕:“过来,过来!”老师又在指挥我们排练六一儿童节那天的演出了。说实在的,我真是讨厌死了这“文艺汇演”,演员演得也不好,让我们在太阳底下坐一上午,老师却在阴凉地歇着,这是儿童节还是教师节啊?!有演出的时间,我还不如多学点知识呢,再加上排练的时间,看99本书都绰绰有余。

第三幕:“说!为什么要违反学校规定?”老师又在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人了,那个本来有理的同学被骂得哭起来,只因为犯了错的学生是老师最宠爱的人。我不禁为那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同学抱不平。在开学典礼上,老师们一起“发誓”要待人平等,实质上呢?我想老师心中那杆“秤”也许是“黑秤”吧。

许多许多的不满,我一时间想起好多好多。正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扼杀着我们的想像力、情商和智商,同时在幼小心灵中,对幼年这可怕的印象也是不可磨灭的。

都说老师无私奉献,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奉献”的背后是那份丰厚的薪水呢?有没有想过在那张堂堂正正的脸后面是那待人不平等的心?

面对“平等”这个词,我心里好酸楚……

平等待人演讲稿2“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大胸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平等待人演讲稿3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1959年10月26日,在全国"群英会”上,刘少奇亲切接见了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刘少奇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们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分工的不同,我们都是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这个事例更能说明;劳动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刘少奇那种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就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明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但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现象便可能成为歧视态度的根源。正因为存在着人与人的差异和现实不平等现象,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显示出美好的道德价值。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消除歧视,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贫富贵贱论人。

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观念日益普及。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价值。因此,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应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上的尊重,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摈除陈腐观念。让我们携手共行,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建立平等、真诚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让我们的明天更好更精彩。

平等待人演讲稿4“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这样说,“人人生而平等。”不分地位,不分贵贱,不分种族,所有人都应当被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的平等。那天的一件小事,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挤得密密麻麻的公交车里上来了几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大家纷纷站起来为他们让座,一声又一声的“谢谢”回荡在车厢里。但轮到最后一个老奶奶时,周围坐着的叔叔阿姨们,却纷纷低下头装作没看到的样子。这位老奶奶的衣服上满是灰尘,手里还拿着几个压扁的塑料瓶。公交车转了个弯,老奶奶有些站不稳,吃力地扶着栏杆。

以前,我都会不假思索地给老人们让座,但现在却犹豫起来,因为我担心会被这位老奶奶弄脏新衣服。就在我想假装看风景的时候,窗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映入眼帘,其中“平等”两个字份外显眼。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连忙站起身来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吧,我正好要下车了。”“谢谢你啊,丫头。”老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坐了下来,还捶了捶自己的膝盖。

又过了一站,前门走上来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她艰难地挪到车厢中间,却发现没有座位,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就在这个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奶奶站了起来,对孕妇说:“姑娘,你坐这里吧。”孕妇连声道谢,慢慢地坐了下来。老奶奶脸上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让我觉得暖暖的。

这下子我才明白,原来一个人的心灵是否美丽,和她的外表无关,老奶奶虽然衣着朴素,家境看起来也不是很好,但她的心灵十分美好。我们之所以要平等待人,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格的天平上,所有人都是等重的。或许现在平等待人的观念还没有深入每个人心中,但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平等待人演讲稿5现在的同学总是喜欢骂别人是乡里人。但是,可否有人想过,城里人和乡下人又有什么差别?

也许同学们会觉得乡下人很土气。其实不是的。城里人与乡下人真正的差别,是对待世界不一样的心态。

我常常去外婆家。外婆家也是乡下,但我却觉得那里比城里好得多。乡下的人热情淳朴,还很善良。你可以随时去邻居家拜访,他们会很乐意与你一起玩耍,一起聊聊家常。不存在什么不带礼物不体面之类的问题。只要你愿意与他们做朋友,他们自然也会笑脸相迎。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及城里人,居住条件没有城里人好,但是他们始终能保持一颗朴实的心去对待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有些人会歧视乡下人。当别人问你从事的工作时,你说是种田的,或许会遭到身边人的白眼。任何人都无贵贱之分,不管是在拥有巨额资产的大公司当老板还是在偏僻的农村插秧,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赚钱,靠自己的本事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要是劳动者,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嘲笑乡下人。现在城里的大楼和马路,在几十年前不一样是黄泥路矮平房吗?城里人的祖先不都是乡下人吗?城市城市,还不是乡下人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

人无贵贱之分,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平等对待学生篇6

关键词:等待忍耐力;体育课堂;组织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01

寒假在红绿灯路口等待的过程中,发现几个青年等待了20多秒后看到没有车就走了过去。想到“等待忍耐力”时,让我对几次研讨课中出现的教学混乱现象产生了新的看法:为什么在四路纵队进行运球练习的过程中,后面的学生会不顾课堂纪律和体育教师的要求而玩与练习无关的事情?为什么在“贴膏药”游戏中有的同学不愿意玩,最后干脆坐到地上休息?难道是游戏本身不好玩,学生没有兴趣?应该不是,因为刚开始组织游戏时同学们都很有激情地参与游戏。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呢?联系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不难看出,学生之所以对游戏产生厌烦和消极情绪,主要是游戏的方法设计上存在问题,让学生过度等待,超出了学生等待忍耐极限,因而出现了上述教学现象。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在开始准备部分体育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贴膏药”的体育游戏,学生围成圆圈队形,每小队站三人开始了追赶贴人的游戏。刚开始,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氛围非常激烈。然而,好景不长,部分学生在跑动过程中只顾自己玩,往往是跑了3-4圈以后跑不动了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贴到了自己喜欢的且已经跑过的同学后面。有的同学经过好几轮变换都没有轮到自己,由于长时间的等候,出现了厌烦情绪,有的同学干别的事情去了,有的同学干脆坐在地上休息了,游戏因此变得消极和混乱。

案例二:在组织篮球运球的练习中,有一位体育教师将60个学生的班级分成4路纵队,在4条15米长的跑道上进行往返运球练习。结果是前面的学生非常激烈地在参加练习,而后面的学生因为等待了很长时间,失去了耐心,有的你推我,我推你;还有的在玩别的游戏,甚至离开了队伍。体育教师不停地在维持纪律,调整队伍,但任凭老师怎样大声喊,学生还是自己玩自己的,全然不顾体育教师的存在。

案例三:在一次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上课中,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起跑。A教师将队伍调整为4列横队,听教师口令后按次序分4次一队一队向同一方向跑出。B教师同样将队伍调整为4列横队,但是组织学生站成“口”字形,学生分别朝4个方向站立,听教师口令后,男女同学向4个不同方向同时跑出。练习的结果是A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只练习了1次就没有时间了,而且最后跑出的队的学生组织泛散,等待极不耐烦。B教师在同样的时间内组织学生练习了3次,学生练习的兴趣高,精神饱满。

二、产生组织教学混乱的原因

上述三个案例中学生表现出不耐烦、组织泛散等现象。并不是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体育课或体育项目,而是因为过度的等待时间削减了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了烦躁的心理,出现了厌烦和躁动的情绪,以至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做与游戏和练习无关的事情。由此可见,漫长的等待足可以破坏一次本来十分完美的学生参与游戏的期望,让严谨有序的课堂教学变得混乱。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的等待忍耐心理是有极限的,超过了等待忍耐的心理临界点,人的注意力自然就会分散,甚至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在同济大学召开的“中德道路信号灯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行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极限,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我国杭州在06年下半年做过一个网友调查,有1500人参与,结果发现50—60秒的占49.74%,40—50秒占19.64%,30—40秒占9.42%。而麦当劳的服务标准中就规定“不要让顾客在柜台边等候30秒以上,因为这是人与人对话时产生焦虑的临界点。”交通信号的等待忍耐以及顾客购物的等待忍耐与我们体育竞赛游戏的等待感受有相似之处,可能我们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和比赛的迫切程度要大大高于等红灯的过程。因此,排在后面的学生会不顾其他同学的比赛过程,做与游戏无关的事情,主要是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时忽略了小学生的等待忍耐心理和有效注意时间。一般研究认为,5—7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儿童增加到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的约为30分钟,这主要与儿童大脑功能发育完善程度有关。然而,根据目前的学校条件和班级的学生数,体育课中完全消除练习者的等待时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作为体育教师所要努力做到的是将练习者等待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不能超出学生的等待忍耐极限时间。

三、减少练习者感觉等待时间的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感觉到的等待服务时间往往比他们实际等待的时间要长。而学生的感觉等待时间具有很强的伸缩性,主要受到学生主观心理的影响,所以要实现学生感觉等待时间的有效管理,就必须要考虑到影响学生感觉等待的心理因素。美国著名营销学家戴维·梅斯特(David H·Maister)的研究成果表明:(1)空闲时间的等待比忙碌时间的等待感觉更漫长。(2)过程前等待的时间比过程中等待的时间感觉更漫长。(3)单独等待时间比集体等待时间感觉更漫长。(4)不公平的等待比公平的等待时间感觉更漫长。(5)没有理由的等待比得知理由的等待时间感觉更漫长。(6)不确定的等待比已知的等待时间感觉更漫长。(7)焦虑的等待时间比平静的等待时间感觉要长。(8)秩序混乱的等待时间比有序的等待时间感觉要长。(9)不被关注的等待时间比实际等待时间感觉要长。由于感觉等待时间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实际等待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来改变学生的感觉等待时间,就相当于变相地缩减实际等待时间。这样就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最优化。

1、通过设置情景或播放音乐等措施让等待过程充满愉快

由于学生的感觉等待时间具有很强的伸缩性,主要受到学生主观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因此,改变学生心理状况,让等待的过程充满愉快,来改变学生的感觉等待时间。如:设置教学情境,播放与主题有关的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融入到比赛和游戏中。变相的缩减等待时间,减少因为等待厌烦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案例一“贴膏药”游戏中,就可以播放带有语言提示和要求的音乐,引导学生闪贴(快速贴到旁边的学生后),让旁边的同学来不及反应而被抓,实现追逐对象的快速更替,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率,减少学生等待的时间。

2、采用比赛和游戏的方法让等待过程充满价值

枯燥的练习和过度的等待会让学生失去对体育练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把原来不是游戏的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把简单的项目改造成综合趣味性的项目。在练习中添入比赛竞争的成分,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让学生在关注比赛结果的同时,也关注其他同伴的表现,并能为小组服务和加油,减少因空闲等待而产生的消极影响。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比赛的结果产生良好的效果,让学生的等待过程充满价值。另外,也可以借鉴银行为顾客提供相关杂志和信息的做法,可以给案例二中每一个同学提供一个篮球,让后面排队等候的同学先在原地练习运球,让其在练习中等待,既提高了技能,又缓解了等待产生的焦虑心理。

3、老师可以对已经练习过的同学进行评价和激励,让等待者被关注

不被关注的等待时间让人感觉比实际等待要长,当老师对排长队现象视而不见时,就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被漠视,就会去做别的事情。因此,当等待不可避免时,体育教师要及时让排队等待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关注。怎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被关注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练习过程中增加一些评价,增加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环节,让排队等候的学生对练习过程中的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帮助;教师也可以对正在练习中的学生与等待中的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对比,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让所有的学生将注意都集中到技能的练习和掌握上来,从而在心理上起到“缩短”等待时间的效果。

4、设定合理科学的练习队形,减少实际等待时间

体育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在设计和组织一堂体育课、一个游戏或者一次比赛时,要详细了解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尽量让我们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案例二中一个学生完成15米往返运球大概需要10秒左右,每个队有12人,轮到最后一个运球就需要等待110来秒,如果中间同学运球出现失误,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学生的等待忍耐极限,学生自然会注意分散。要让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就要优化组织教学,减少学生等待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增加分组,可以分成8个或更多的组别,也可以缩短运球距离或进行迎面运球接力,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和次数,减少等待的时间,教学氛围和效果就都会提高。

5、完善比赛规则,实现比赛公平公正,缩短学生感觉等待时间

秩序混乱的等待时间比实际等待时间感觉要长。等待如果是有序的,学生都能排队等候,但如果出现有人插队,就会破坏静态排队的状态。后面的学生由于参与的机会被剥夺或延迟,就会出现焦虑和愤怒的心情,造成情绪激动和心理紧张,让等待变得更长。案例一“贴膏药”游戏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进行改进:首先游戏规则要制定得详细一些,规定学生不能贴到已经贴过的队前面,可以用“标志牌”帮助学生显示哪些队已经贴过,避免出现重复贴的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追赶和被追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规定学生跑动的时间和圈数不能超过学生等待忍耐的极限数。而在运球练习过程中更应该杜绝插队现象的出现,通过完善比赛规则,培养小组长保证比赛的公平和有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静态排队一视同仁的氛围,从而实现减少感觉等待时间的效果。

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和严谨的组织教学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把握好学生等待心理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练习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度,才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 桔.高校图书馆读者等待时间管理[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1)

[2]魏燕荣.缩短感觉等待时间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浅析商业银行顾客等待心理[J].理论科学

[3]何倩茵.谈服务业中顾客等待时间管理[J].商业时代,2002(4)

[4]司德明,梁贵民.顾客等待心理和商业银行服务时间的优化配置[J].武汉金融,2002(9)

平等对待学生篇7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1.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东西,那就是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他自己。”卢梭也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天性而为”,就是说,学生适合怎样的发展是由他的天性决定的。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待遇,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牵制学生,使学生受到讽刺、挖苦、歧视和体罚等不公正待遇,这样做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也有损于教师的自我形象。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分。以下是我总结出的平等对待学生的12条标准: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男生和女生;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自己喜欢和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在公布成绩时平等;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在课堂上平等;在评价学生时平等;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平等;在自己心情愉快和不愉快时对待学生平等。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这12条标准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尊重学生自尊心

自尊心是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尊、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自悔、自制,才能自我监督和管理,进行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教育上有个规律:所有难教育的学生,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学生;所有好教育的学生,都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因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的重要职业道德。一次期末考试上,我班一名学生作弊,我在他的试卷上打了零分,为此,他很苦恼。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私下找他谈心,帮助他认识到考试作弊的错误及危害,同时鼓励他好好学习。这个学生由于及时得到了我的鼓励和信任,卸下了思想包袱,学习也在不断地进步。如果教师不尊重犯错的学生,对其进行讽刺、挖苦,势必会伤害其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不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爱护全体学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健康成长。

1.信任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既要了解学生外在表现出的优缺点,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头脑中往往有一个错误思想:无论何时何地,教师只有高高在上,才能树立威信。现代教育的重要特性是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断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才是最好的服务。对传统教育习惯的反思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创举,教师通过审视自己的教育习惯,寻找改进的切入点,又通过对自己教育习惯的理性思考,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再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习惯,实现教育的创新。时代开放了,社会多元了,我们所教的学生也不比从前了,如果不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渐渐地疏远教师。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3.严爱结合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记得去年学校发了一张“三好学生”达标表,总共十项达标内容。如果这十项都达标了就能评上三好学生。在评选时,我班的班长就差热爱劳动这一项。放学后,她悄悄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红着脸低声对我说:“老师,我很想当一名‘三好学生’,可是平时同学们都说我不热爱劳动,您能不能高抬贵手?”原来,她找我是想“走后门”。我严肃地说:“不行!你在其它方面都能达标,而且做得都很好,老师相信在热爱劳动方面你也一定能行,你是班长,要起好带头作用,做同学们的表率。”从此,班长每天都早到晚归,打扫教室,整理桌椅。在大扫除时,脏活、累活抢着干。听她妈妈说,她在家里也能主动做家务了……期末评选时,我在热爱劳动这一项为她打了“√”。“班长达标了”这个消息在同学之间传开了,同学们没有任何的异议,班长也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严,学生成不了才;严而不爱,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

平等对待学生篇8

平等,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尊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大家都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的对待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平等处处存在!共同阅读平等待人的演讲稿学生,请您阅读!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1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2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真诚是什么?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3“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大胸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4平等待人是大家的基本素质体现;是大家想要所有人都具备的品质;是大家美好的理想之一;是实事求是的好态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是不对金钱、权利、庸俗崇拜陈腐观念的臣服;是没有分歧与鄙视人格、地位的体现……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___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___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一次,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公,却把她的丈夫阿尔倍托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丈夫问:“谁?”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又敲门。房内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再敲门,并婉和地回答:“你的妻子。”丈夫边笑边打开了房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这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平等待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让人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它让人回到温暖的家消除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它让人有勇气与自信去面对一切!平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使一切变得比以前美好。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5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真诚是什么?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

上一篇:教学游戏范文 下一篇:教师节快乐表情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