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交流平等对话

时间:2022-08-20 06:52:47

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学校关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并且由于学生在其间所起的作用,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链。在这条关系链中,学生起着承接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负有共同的责任,都要教育好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所以,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较其他任何一种关系而言,毫无疑问有其特殊的一面。教师与家长易形成共同目标,相互依靠,共同配合。但实际上,教师与家长之间往往会出现许多矛盾,产生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一些尴尬的局面,现在的许多报刊杂志上就经常有此类事情的报道。

如《浙江教育报》上有一篇名为《我是家长,我怕老师》的文章,写的就是一位非常苦恼的母亲向记者讲述最近发生在10岁儿子身上的一件事:孩子偶尔犯了个小错误,老师就罚他值勤并且歧视他。这位母亲最后说,“孩子的确会有毛病,但老师对‘不听话’的孩子怎么能歧视和惩罚呢?可是,我不敢与老师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怕的是老师误解,给孩子‘穿小鞋’。”其实,这位母亲的心态是很具代表性的,表现出来就是家长对教师的害怕。据了解,家长怕老师的这种现象并不在少数。一个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揪耳朵,孩子回家不敢告诉父母,后来被妈妈发现。夫妻俩想了一个晚上,决定还是不与老师理论此事,怕的是现在看来还是小事,一理论反而将事情闹大。还有一个孩子,被老师罚抄作业,心理受了很大刺激,不想去上学。尽管如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还是没有去找老师,而是自己通过关系让孩子转学了事。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即使孩子表现优秀的家长也表示,害怕教师在他们面前较多地提及孩子的不足。我在跟许多家长沟通交流时,也有家长流露出这种心态。出现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心理因素,但是双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一些矛盾也不足为奇。我们仔细推究一下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方缺乏经常性的联系。我们有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过分自信,认为双方没有建立经常联系的必要,不

相信家长是教育工作的助手,或者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而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热心,或者对班主任工作抱冷漠态度。这样,就致使双方不能及时地互通情况,缺少必要的心理沟通,这必然会造成双方对学生的情况和评价各执一端,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二、双方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的分歧。由于教师和学生家长所处的角色地位不同,文化修养、教育理论素养、个性特点不同,故而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不尽一致,具体的教育目标、情感、合作愿望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双方经常产生心理分歧。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听之任之,甚至掩饰和辩护。有的教师因而对家长失去

耐心,不愿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愿主动消除隔阂。

三、彼此不尊重,相互推卸责任。有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不友好,彼此不满意,不尊重,相互埋怨指责,因此伤了感情,造成交往障碍。如有的班主任由于学生表现出任性、散漫、满不在乎,就指责家长对孩子娇惯、放纵。而家长由于学生的诉苦,就指责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不热心、不负责。

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不少教师不把家长、学生放在等高的平台,平等交流的意识和言语都不到位。在平时对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上只抱有公务式的态度,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本职工作,其他都是可以忽略的小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态度定势,而这种态度定势就容易同学生家长对孩子富有人情味的态度发生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期望,是骨肉之情,亲子之爱。他们日夜为孩子的命运操心、担忧,因而对教师寄予厚望。家长对孩子常常情感重于理智,而我们教师对学生却常常是理智重于情感,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情感。

简言之,教师在平常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一定要有友好、平等、积极的态度。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叶家埭小学)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浅谈中学化学教师的教育机智 下一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