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英语单词范文

时间:2023-11-05 22:26:43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再构;思考

上海市特级教师朱浦提出“文本再构”的教学理念。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文本再构”呢?因为教材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是不相同的,所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文本再构”。对现有教材中的文本材料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改编,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新文本学习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如果能在原有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构,但主题没有改变,让文本内容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教得轻松自在,学生也学得愉快活泼,这样的教学就更有效了。本篇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5AUnit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为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进行“同课异构”案例分析探讨,表达自己对“文本再构”的思考。

词汇教学中的“文本再构”

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是词汇,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现状中词汇教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为了让词汇教学能更生动有趣,那就需要让学生通过接触、体验和实践来学习语言,把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内化和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并在阅读文本前扫清障碍。教师在处理生词时,不能孤立的教学生词,而是放在文本中来处理,给学生创设一个语境,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语境中学习生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一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What do we do for Christmas?”引出:buy presents。出示四件礼品盒子,让学生猜:“What's in the box?”巧妙地处理了单词教学:turkey、pudding、stocking、Christmas tree,这名教师的处理很独到,令人赞叹。另一名教师为操练first、next、then、finally、turkey、pudding设计了Chant,通过文本再构,帮助学生学习了词汇,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种形式的整体单词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连贯性,零散的单词成了系统的、条理的语段,留在学生记忆中,这种完整的语段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词汇热情,让他们对所学单词印象更深刻,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更好。

文化差异中进行“文本再构”

节日文化呈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在东方和西方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节日。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开展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就能让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走进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国家人们的爱好、习俗、风格,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共同感受节日的美好氛围。其中一名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圣诞节,她先让学生欣赏Jingle Bells歌曲,体会圣诞节的欢乐与温馨,并给他们讲解圣诞节的来历,适时教学生词Christmas tree、Christmas presents、F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Eve四个单词。基于学生对圣诞节习俗了解的不太多,这名教师运用PPT呈现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运用排序的方法,让学生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排练春节的四个活动,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有相似之处。从“恭喜发财”过渡到“Merry Christmas”,从“Do you like red packets? ”“Are you happy? ”过渡到句子教学“We have a lot of fun”“We have a good time”。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传统、最流行的节日,它与中国的春节有相似之处,通过类比,为下面语篇的教学做好铺垫。最后,这名师还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节日,让学生热爱西方文化。这名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建议这名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增加一些文化小贴士:第一,12月24日是平安夜,父母们悄悄告诉孩子,礼物会被圣诞老人放在圣诞袜里。其实,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圣诞老人,那么他们会是谁呢?第二,圣诞节的丰富大餐可以放在中午,也可以安排在晚上。圣诞节大餐主要有土豆色拉、火鸡,还有圣诞布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圣诞节活动。

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作用

文本再构的作用体现在:1、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文本多以语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量;2、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的认知;3、情境性、综合性的训练在课堂中占有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在任务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4、注重了文本中的内涵挖掘,增加了学科的教育意义。

“文本再构”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媒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文本再构”是英语教学很好的改革载体,它承载了从英语课程、教学实施、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多方面,本着“精细、丰富、发展”的工作状态,创造属于学生的一块乐土,成就属于学生的一份精彩。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2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方可交际,交际的两个必要因素就是情景和语言。那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情景产生足够重视。实践研究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结合情景教学和语言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形象充分利用起来,创设具体场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对语言加以理解和运用。

2.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与语言教学的结合策略

(1)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本课程内容,提前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笔者在讲解西方圣诞节的过程中,将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展示出来,如圣诞树、圣诞老人等,同时,将圣诞节的来历、圣诞及我国春节的差异等介绍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圣诞节,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圣诞老人,将圣诞老人的帽子、圣诞卡等实物展示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模拟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对话,用英语交流:你喜欢圣诞节吗?你觉得圣诞节哪里最好玩?等等。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课堂教学中开始广泛应用各种高科技教学方式,这样就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英语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其中,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最为广泛地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将生动和丰富的教学情景提供给学生,以便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的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比如,在讲解与生日相关的课程中,首先利用多媒体将一段较短的生日晚会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生日会的乐趣进行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结合自身记忆,对相关教学知识点和单词进行了解,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利用肢体语言,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调查研究发现,在日常的各项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日常交际活动是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时,肢体语言的作用就更加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它更加直观,并且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肢体语言利用起来,以便对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情境更好地创设,促使学生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经常应用各种肢体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演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比如,笔者在对walk一词进行讲解时,在讲台上对走路的动作进行模拟;在对run这个单词学习时,可以在讲台上对跑步的动作进行模仿;在对rush这个单词进行讲解时,在讲台上对冲的动作进行模拟。应用这样的肢体语言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记忆walk、run和rush等单词的含义。再如,笔者在对What’s this?这个句型进行讲解时,带来一些苹果、香蕉、铅笔等,让学生利用这个句型进行练习,这样将一个疑问情景营造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句型,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4)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情境进行创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将学生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进行构造,促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引入英语课堂,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在对rabbit这个单词讲解时,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兔子,于是就问学生兔子喜欢吃什么,学生说是红萝卜;同时,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之后,让学生练习Would you like to berabbit?这个句型。

3.结语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3

一、英语口语交际内容的确定依据

首先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兴趣。交际内容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诱发他们的内驱力,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敢于说,乐于说。像shopping、hobbies这些话题孩子都比较感兴趣。其次要能够让学生接受。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做到难易适度,让孩子们能跳一跳能够到,只有放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做到口语交际时用于探索。否则,难度太高,怎么跳都够不到,学生就会丧失信心。最后在确定英语口语交际内容的时候,必须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学生是否具备必要的英语知识,只有充分的预设,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交际的内容才不会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例如,以食品为话题展开讨论时,孩子们应当知道各种食物的英语表达:bread,chocolate,……以及对于食物的各种赞美之词等等。

二、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步骤

1.围绕文本,寻找相关话题

围绕语言,寻找相关口语交际的话题时,首先确定每节课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围绕该知识点寻找相关话题。例如,围绕there is…,there are…,可以设计相关的话题“My bedroom”,“Our classroom”;围绕“At a Musk:lesson”与之相关的话题有“APE lesson”,“An Enghsh lesson”

2周绕话题,复习语言点

确定所选话题后,应列出与话题相关的知识点,以便更好的设计活动。以“fruit”为例,其子话题有buying fruit,,My favonrite。fruit等,而围绕这些话题,教师应列出相关语言点:Can I help you?How much…?:I like/don't like…

3.围绕教材,适当补充

教材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纲的要求,但教材有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教师应从不同教材中汲取精华,充分挖掘教材中已有的话题,进行扩充,综合,给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例如我是这样挖掘口语交际的素材,增加口语交际能力的。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A《At c:Christmas》的一堂口语交际课:

Stepl.以境激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课前,笔者对教室进行了一定的布置:将圣诞树放在教室里最耀眼的地方,并在圣诞树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彩灯和各种装饰:袜子,卡片等,教师穿上节日的盛装。(学生:Wow,Miss cai is so beautiful today!)

T:Hello,boys and girls.Christmas is coming.Do you like it?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such as presents and food?

S:Yes.

Step2.复习有关圣诞节的单词和短语

通过简单的问答,将圣诞节所涉及的单词和短语(庆祝方式,圣诞礼物,圣诞食品)呈现给学生。对于这三个部分笔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一)庆祝方式:

集体讨论,让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的材料,这是学生们的总结:

①have dinner-together

②clecorate Christmas trees

③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

(二)圣诞礼物和圣诞礼物

笔者将这两部分知识整理的任务交给了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了平时常用的复习方法。

运用了常用的brain storm(让组内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自己的内存中提取熟知的单词和短语)。活动很有挑战性,大多数学生愿意去交流。

Step3.连词成句

将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通过投影呈现给学生,全班合作,完成交流连词成句,以便交流时运用。

Step4.A game

复习6A《Holidays》中的节日: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国外的Halloween,Easter等。

为了让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搜集信息,笔者设计了该游戏:把这些节日的名称写在纸条上,做成糖果状,并把他们挂在圣诞树上,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一个糖果,小组合作,完成提出的问题,如在讨论春节时:

①When’s Spring Festival?

②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

a.wear beautiful clothes

b.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c.visit relative and friends

Step5.Sing a song

《Merry Christmas》

Step6.Extension

T:Suppose today was Christmas.Let's exchange 0ur presents.

让学生们离开座位,将自己带来的玩具等作为礼物,用已学过的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christmas present?Would you like…?How about…?互相采访,互赠礼物。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4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创设有效性 学习资源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充分调动每一位英语教师的积极性,要使教师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人才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毫无疑问,英语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也自始至终对学生进行着相关的教育。

一、发现和搜集有效学习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引出有关天气的生词 sunny,windy,cloudy,这其中 sun, wind, cloud都是已经学过的单词,教师可以设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three words?”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从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y是形容词后缀,并结合这个规律进行思考,学习snowy, showery, misty 等生词。这样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化不知为知,使有限的词汇知识化为无限的生成单词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学习资源,有意识的把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相关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学习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关于节日的话题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的讨论关于圣诞节的词汇,他们主动的查字典,相互帮助解决难题。这样的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老师适时的点拨,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主动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这样的活动形式,在不经意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学生的乐趣,使英语课堂不再是枯燥无趣的言语操练。

二、组织学生营造有效教学资源

积极的心理氛围是有效教学资源,教学中就要营造有效教学资源。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进入中学阶段,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关于节日的话题时,课本内容是万圣节,多媒体上首先跳出了会说话的一个大南瓜灯笼,切开了眼睛、嘴巴、鼻子的可爱图片。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的欲望,都不由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课中又给学生拓展了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学生对圣诞节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尤其是他们都喜欢的圣诞歌曲,如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在引导学生谈论对圣诞节的认识前,通过动画的圣诞老人的图片,手里拿着铃铛,自然而然地把优美的歌声引进来,音乐是想象的翅膀,电脑多媒体营造的画面是想象的天空,学生的脸上充满了愉悦的表情,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歌曲。通过以上的铺垫,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小组讨论激烈,学生主动查找并掌握好多关于圣诞节的词汇,例如Christmas card、Christmas carol、Christmas Eve、Santa Claus、sleigh bells、reindeer、Chimney、Christmas dinner等。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被激发,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的教学氛围。

三、创设有效学习资源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话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后,设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自己发现了构词规律后,教师可以在呈现新的词汇snowy, foggy, showery, misty,问“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se words?”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四、结束语

英语学习中,教师的工作重在传授方法和指明路径,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性,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师有意识地、切合学生实际地给予学生指导,那么他们就会知道从哪里最快和最准确地找到并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5

大连市开发区红梅小学 李晓俐

案例描述

笔者在通览教材之后,决定把Christmas这一课调整到12月24日上。首先布置学生在上课前夕观察一些大型宾馆、酒店的门面装饰,让他们了解圣诞节要到了。然后让他们自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圣诞节的知识,并让他们准备庆祝圣诞节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了解有关知识和准备活动中,学生不断向我提出问题和建议,自然而然地,学生掌握了圣诞节的有关知识并做好了庆祝圣诞的准备,教师的文化教育目的也达到了。在上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请学生听唱有关圣诞的英文歌曲,渲染一下英语课堂气氛和节日气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真实情境当中。然后请学生自由谈论圣诞节的有关知识,简单的英语单词一并教授,文化教育贯穿其中。接下来,列举了一些庆祝活动形式。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装扮圣诞树,互赠礼物,唱歌跳舞,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感觉其乐无穷,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案例反馈

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本质之一,《新课程标准》坚持了全面体现跨文化教育思想。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养成开放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这套教材在介绍外国文化时,努力让学生放眼世界,扩大事业,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渐更多地设计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并在适当时间适当安排必要的表达不同观点的篇章。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运用该门语言的能力,即语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形式,注重文化教学,作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小学英语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Brembeck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这一观念已引起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大都体现在初高中以上的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由于教材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未能引起同行的足够重视。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依据学生分阶段内大气层学知识的多少,来决定是否要进行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应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进行文化教学可加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在语言交际行为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教材所涉及的文化内容

《新标准英语》所涉及的文化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关社会准则方面:社会准则指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如:称呼、问候、询问、道别、告别、打电话等。“Thankyou”是英、汉两种语言普遍使用的词语。“Thankyou”表示对别人的礼物、邀请、善意的提醒或对主动提供帮助等表示感谢。该如何使用他们呢?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在中国,家庭成员、亲密朋友之间不大习惯用“谢谢”的,如果用了,这种亲密关系反而变得生分,而在英语中,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一切情况下都用“Thankyou”。

在英语中,“Thankyou”除了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要习以为常地说“Thankyou”;打电话时,当一方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没有特别的帮助也要讲这句话。

2.有关思维特征方面:中西国家的思维方式有差异的。如时间、地点的表达方式,英语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汉语则由大到小;姓名的表达方式,中英两种文化也有差别。英语中,名在前,姓在后。刚好与中国的姓名表达方式相反。

3.有关价值观念方面:英汉两种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操英语的人对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了解了这些差异性,学生方知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如何进行文化教学?

束定芳、庄智象在,《现代外语教学》一书中指出,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对文化内容的导入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实用性原则;2、阶段性原则;3、适合性原则。根据这三个原则,在对小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结合实际。小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有限,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也不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能脱离课本内容,单纯的讲解空洞、抽象的内容。

二是不宜求全求快。小学生接受和领悟能力有限,文化内容的输入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三是选择的教学方法要适当。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教师都应全面考虑,是主流的东西,有代表性的东西,应举一反三、反复操练。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在利用好现有教材的技术上,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比较法: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不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如在教学生姓名的表达法时,我在黑板上做了如下图示,对中、英文的姓名进行对比:

SueWhite

(Firstname)名

姓(lastname)

WangXiaoming

通过对比,学生认识了这一文化差异现象,在交际运用中,对姓名的回答不会发生错位。

2.专题介绍法

对教材中虽未出现,单在英语国家中是很重要的文化知识,考虑到其重要性,可由教师组织专题讲座。对英国国家的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教师可对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节日前的准备、圣诞大菜、圣诞礼物等进行生动的描述,并结合当时各酒店、商场在圣诞前夕所做的各种宣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日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或在学校的英语园地,定期选登有学生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原节日、服饰、娱乐活动等。

3.课外活动

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听歌曲、游戏、组织看录相等,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莫过于表演。表演可分为课文表演和童话剧表演。新课结束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角色模仿表演,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以发挥,进行任务年龄、口音、服饰等的改头换面,活学活用;童话剧的表演主要选编英语国家的经典名剧。对学生进行专门排练,在反复排练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外族文化表达思想感情的行为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另外,还可采取实践法,学生依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收听、收看有关的英语节目,提高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6

【关键词】新课标;牛津英语;初中;情感教学

引言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情感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情感教学被引进牛津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语言的作用逐渐被凸显出来,所以,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教师在授课方式上不断的转变,情感教学模式逐步被引入牛津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其重要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降低汉语的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形成良好的语言熏陶环境,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把学生从英语语法、词汇和句式分析的英语学习模式下解放出来,逐步重视英语的交流运用能力。情感教学方法在牛津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开展,不仅符合英语学科学习的特点,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规定,最重要的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二、新课标下的牛津初中英语的教材结构适合情感教学模式的开展

在初中牛津英语新的教材结构上,淡化了语法、单词和句式分析的内容,侧重英语交流运用的培养。通过教材结构对英语交流篇幅的设置,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能发挥英语的实用功能性,对英语的听、说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上,教材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各个单元之间的内容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并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但是每节课的内容自然的过渡,而且文章的选材内容新颖多样。例如,通过Eddie和Hobo两个卡通漫画人物之间的对话,引出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每个单元的内容结构均包括Comic strip,Reading,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 Task等内容,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学习,可以掌握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情感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一)创造气氛

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决定着学生的参与情况,影响着教学效果,英语教师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设,引领学生进入课程的主体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视频资料的方式引入,或者是展现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以及实物。例如,在讲述《Let’s celebrate》的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庆祝圣诞节目的电影《圣诞怪杰》中的片段,来引出西方的重要节日,通过电影的方式导入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创造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并且搜集相关图片,在Smart Board上展示西方国家圣诞节日的活动内容,装扮圣诞树,准备丰盛的晚餐,穿着节日服饰与朋友家人相聚,制作南瓜饼。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讲述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日。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浓郁的节日气氛,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过一个有意义的圣诞节日。

(二)融入情感

在牛津英语的教材内容选择上,更加贴近生活,单元中的内容均与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课时内容中传递的欢乐、悲伤、郁闷等思想情感,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情感进行传递,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Let’s celebrate》课时内容时,要将欢快的节日气氛,欢乐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中国的端午节、春节等节日引入教学内容中,在春节的节日讲述中,展现家庭相聚,团团圆圆的家庭氛围,展现着人们对家的渴盼,同时也展现春节这个节日对人们的重要性,在讲述端午节的内容时,要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教师将情感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发学生的共鸣,不仅促进英语的学习,同时还对中外节日有所了解。

(三)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内容和结构的对比,找出不同,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的程度,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在讲授《Let’s celebrate》课时内容时,将中国的春节和圣诞节日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述两国在节日上存在的不同。在中国的春节,节日的主食为饺子,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为火鸡,并且两种事物的主要来源和意义进行讲述。在中国的春节,孩子会收到压岁钱,西方国家的孩子会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在各种对比环节中,融入本节课学习的单词、语法和句式结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纠正学生的发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结论

新版牛津初中英语在结构上和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入口低、中间宽,出”的是初中牛津英语最主要的特点,这种教材结构有利于情感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运用。教师通过在教学课堂上创造课堂学习的气氛,融入课时情感,并且采用对比的方式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提升英语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虹.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16.02:84-85+92

[2]褚利利.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205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7

赵旭冉

那天,是星期五,也是一个美好的圣诞节。

我一来到学校,就看见黑板上挂着圣诞老人,同学们有的还戴着圣诞帽。上体育课时有许多女生留在了教室里 和 老师不知道在干什么。下了课我跑到教室一看,原来,他们在装饰教室准备过圣诞节哩!

上英语课时,首先给我们上课的是 于 老师,她让我们说单词,在说单词时先吹蜡烛。哎!我只吹灭了一支蜡烛,只获得了一个礼物。还有的同学两次吹灭蜡烛,当每一位同学回到位子上时掌声都会响起,为他们喝彩,还有的起哄。

然后又是 刘 老师给我们上课,他让我们钻绳子,钻绳子时几个同学手牵手一起来绳子底下钻过去,最后再说英语单词。说得好的,照样能获得礼品。还有一个同学蒙着眼钻绳子,老师把绳子全拿了下去。而快到头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拿着一小段绳子放在前面,那个同学也钻过去了。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圣诞节啊!

指导教师

圣诞节的英语单词篇8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习语的运用都非常频繁。因为习语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意味深长,给人美的享受。但同样的习语中西方的表述却也有很多不同。如果我们不了解西方文化,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比如形容雨下得很大,中国人用“滂沱大雨”表示,而英语却用“raincatsanddogs”来表示,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典故由来(在挪威神话中,猫被认为可以影响天气。而狗和狼则是风暴神欧丁的随从,其中狗是“风的象征”,“catsanddogs”用来形容雨之大,最早出现在理查德-布罗姆1652年创作的剧本《都市智慧》中:“Itshallraindogsandpolecats.”)我们就可能就难以理解其意。再比如,比喻乱花钱我们一般用“挥金如土”来表示,而在英语中却是“spendmoneylikewater”。

二、如何把西方文化融入英语教学

从以上西方文化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教好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既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样的字、相同的词对不同的国家来说,是具有不同意义的。这就要求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背景,尽最大努力把西方的文化融入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那么如何才能把西方文学与英语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同时教师还应适当拓展和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解释这种差异现象的由来。比如,在教学lion这个单词时,老师不妨向同学们介绍这一单词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在西方,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的象征。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BritishLion指的就是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comeinlikealionandgooutlikealamb、lion’sskin(狐假虎威)、lion’smouth(落入虎口)、lion’sprovider(为虎作伥)等。可见,有关lion的习语在译成汉语时,习惯上被译成“虎”,这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对谁是百兽之王的认知差异。

2、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如《格列佛游记》、《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选》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以获得较为直观的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3、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国外经典影片等活动进行西方文化的融入。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来完成这一长期且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开设《中西文化之比较》的专题文化讲座、组织“西方文化与英语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西方经典影片,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等。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还能培养其跨文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思维和创造能力。

4、适当利用西方传统节日进行西方文化的熏陶。比如初中教材中多处地方引入了西方的节日,特别是圣诞节,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系统地解说圣诞节的来源、风俗,以及宗教对西方国家日常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学唱美妙的圣诞歌曲,欣赏多媒体课件中丰富多彩的圣诞活动,让学生制作圣诞卡片,在模拟的圣诞节环境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圣诞节文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向学生系统介绍西方国家常见的节日如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Mother’sDay(母亲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等,同时比较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的差异。结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中植入西方文化,重视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理解英语、运用英语。

上一篇:四方伯伯范文 下一篇:精彩美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