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童话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6 08:41:46

有声童话故事

有声童话故事篇1

关键词园本化 主题课程 童话

多年来,我园重点研究了课题《开发童话资源,建构主题课程的行动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始尝试做“园本化的主题课程”。我们开发童话资源,建构主题课程模式,以“童话”为核心、以“生成”为理念、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共同学习、探索、发现和完善,让幼儿体验童话的韵味,让幼儿在童话的熏陶下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我们尝试开发了小、中、大各个年段的以“童话”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以小班主题活动《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为例,分享我们在建构主题活动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以“童话”为核心――园本化主题的生成

主题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主线和核心,如何选择适当的主题关系到主题教育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幼儿的实际发展。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以《幸福的种子》丛书为出发点,选取其中适合幼儿学习的童话资源,加以挖掘和开发,寻找出童话资源中有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元素。

1.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

主题式课程大多是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因为儿童的兴趣和求知需要是主题式课程得以生发和开展下去的保障。从儿童兴趣出发选择主题,可以较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探究兴趣。这种选择倾向演绎了新的教育观和课程观。主题故事的筛选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不仅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如《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整个故事围绕“过生日”展开,这个主题是小班幼儿所喜爱的、熟悉的、经历过的,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在选择主题时,我们以“童话”为核心,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进行逐一的筛选。

2.以童话故事的价值为出发点

童话故事因其具有独特幻想色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唯美的画面都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童话以追求真善美方式描述世界,具有它全方位的教育价值,孩子在倾听童话故事的同时,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没有声音的运动会》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老鼠一家要为爷爷做一个生日大蛋糕,体现出了老鼠一家团结协作、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故事以风趣、幽默的形式,展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我们在课程开发时,要以童话故事的价值为出发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的美德,同时,以“活动”为主体,散发网络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

二、以“生成”为理念――园本化主题的建构

园本主题建构的理解可以从“园本”、“主题、“建构”三个方面着手。张雪门老师所讲到的,主题课程安排的两个标准:1.须合于孩子所需要的;2.须合于孩子所必要的。两个原则:1.要在现在的孩子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以改进儿童的态度习惯。2.个人方面能得以自由发展其个性,幼儿园全方面得以完成共同合作的生活。

1.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建构要以童话故事为切入点,散发主题网络图

“园本”即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园本,根据课题研究内容,从童话故事出发,要通过一定的线索层层展开,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主题网络。我们试将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内容将其纳入课程,并形成主题网络图。以小班为例,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故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形成了主题网络图。

我们以童话故事中的重要元素:老鼠(人物)、家(地点)、过生日(事件)为中心,作为网络的一级发散点。根据一级发散点,围绕内容形成二级发散点相对应,产生上图中的主题网络图。在园本化主题的建构中,网络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引领整个活动的开启,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园本化课程建构要关注一日活动,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课程是行动的,课程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关注一日活动各环节。以小班主题《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为例:

在主题网络图中,一些内容适合进行集体活动,而有的活动需要通过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如:老鼠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图书角的阅读书籍来实现;家的环境布置可以通过活动室的创设感受;过生日可以通过角色游戏中给娃娃过生日更进一步地体验。因此,我们的主题课程涵盖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课程园本化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开发、改进、发展过程,即是幼儿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幼儿园课程与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

1.主题思路的调整

主题课程的建够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在我们进行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开发时,边实践边调整,使我们的园本化主题课程更具科学性。在小班主题活动《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中:第一次建构主题网络图时,我们以故事中的内容为发散点,形成了图一中的主题网络图;但是这不具有通用性和科学性,以故事的内容为发散点,随意性强,缺少主题之间联系的内涵。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以童话故事的主要元素,即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为统一的隐形发散点,根据各个不同的童话故事,建构一级发散点。相比之下,图二的网络图脉络清晰,有依可循,让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具操作性。

2.活动内容的调整

在建构主题活动时,我们必须考虑对幼儿的生活关注,不是只停留在对幼儿生活的一般理解上,而是从教育观念上把生活放在幼儿教育的突出位置。在主题课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中,第一次活动时,我们以画蛋糕、美工活动做蛋糕等形式让幼儿进行相关的体验。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做到生活化,应该是生动的、感性的,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因此,第二次我们尝试进行生活实践活动“制作蛋糕”,同时启动家长资源,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蛋糕。大家和面粉、打鸡蛋、放糖果,最后把蛋糕放进烤箱烤制,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体验了做蛋糕的乐趣。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构建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发展。

园本化的主题课程是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并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做主题课程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也不是教师人人都参与了就好了,需要教师在研究活动后对其继续关注。每学期课程实施后,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审议,依靠教师的智慧和创意来做课程的“加与减”工作。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寻求解决的策略,不断提升。

(江苏省苏州市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许亚莉.幼儿园主题式课程设计策略.[J].幼儿教育,2003,(5).

有声童话故事篇2

童话剧是幼儿戏剧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适合儿童欣赏的易于表演的具有特殊幻想性质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是供幼儿演出和观赏的戏剧。我们运用童话剧这一载体让小班幼儿在欣赏、模仿和制作设计背景道具以及表演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促进小班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我们童话剧主题的开展分四个阶段:倾听故事、学习对话、制作道具、表演游戏,具体开展如下:

一、在倾听故事中,引导小班幼儿想说。

童话剧《小猫钓鱼》主题的介入方式就是倾听故事,是通过我们老师制作的PPT以及flash,幼儿在老师点击鼠标的过程中倾听故事,阅读文本,观察图书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剧中角色的特点。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阅读前,我常常采用这样两种方法引起幼儿对即将讲述的故事产生兴趣:①出示PPT,告诉幼儿故事的题目,请幼儿猜想故事里有谁?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然后,让幼儿带着这些猜想走进故事。②由教师向幼儿“抛”出一个能引起关注的问题,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时,就请幼儿“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有些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情节发展截然相反,对于这样的阅读文本,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看懂画面语言,而且,还应指导幼儿从两种不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尝到阅读的甜头,从深层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供小班幼儿阅读的文本故事主题单一、鲜明突出,情节简单,信息的包容量较小,常常不能满足部分幼儿对故事中某一方面兴趣的需要。

二、在学习对话中,引导小班幼儿敢说。

学习对话的目的是分析角色,理解角色语言、表情、情绪变化等。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控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来说,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总结以下形式:

1.“角色对话”进行对话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体、直观、形象。完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在《小猫钓鱼》童话剧活动中,个别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其他幼儿立刻变成了花蝴蝶,小蜻蜓,经教师一引导,情绪马上高涨,进入角色,绘声绘色地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模仿角色的活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无一人去注意其它事物。

2.“情境游戏”中学习角色对话。

喜欢游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所以在童话剧《小猪变干净了》的对话学习中,教师就运用了“开火车”的游戏,引导不同的角色按序对话。教师:“谁是火车头?”幼儿:“小猪!”教师:“第一个是小猪,她说了什么呢?”……教师:“火车尾是谁?”幼儿:“小白鹅!”教师:“小白鹅对小猪说了什么呢?”让她们觉得好玩了,才能更好的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对话。

3.借助手偶、头饰等,帮助幼儿明确角色意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手偶,教师手中拿着手偶,提醒幼儿说角色的语言,幼儿手拿手偶,可以明确自己的角色,最后还可以准备“小舞台”,幼儿分组合作进行手偶表演,幼儿通过跟着录音学习对话。

三、在学习表演中,引导小班幼儿会说。

小班幼儿对表演童话剧很陌生,幼儿的表演大部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扮演角色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都需要夸张,让孩子们易模仿、易表演。声音是有表情的,不同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内涵,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涵,可以:

1、引导孩子根据不同的意思表达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在《小兔乖乖》中说同样一句话:“快开门!”如果用细柔的声音较慢的语速及向上的语调说出来,能表达一种甜美、快乐、欣喜的情绪,可体现在兔妈妈的身上;用较粗的音高、较快的语速及向下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是一种粗暴、野蛮、急燥的情绪,具体体现在大灰狼身上。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把不同声音,所表达是不同意思。通过此类具体、形象的例子,逐步引导幼儿对声音表情及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2、巧妙运用音乐、旁白、声音,启发幼儿进行表演。

童话剧表演中,声音的制作很重要。成功的音乐制作,会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表演。如在童话剧表演《小猪盖房子》中的大灰狼时,则启发幼儿思考:大灰狼是什么样子的?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它?引导幼儿用较粗、较慢、凶猛的声音表现出大灰狼的形象。引导幼儿表现出大灰狼的凶残,教师则利用课间的时间进行录制。当然音乐中旁白的部分也很重要,它提示幼儿故事发展的线索或相关情节,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旁白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并进行对白。在分组表演中,场地限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导致他们常常不能把握好角色特点,出现表演不适当和游离游戏的情况。这一阶段老师应深入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需要并给予适宜的指导。

幼儿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离开了幼儿发展的其他方面,语言学习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同样其他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观点,幼儿语言教育便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密切结合,至少语言学习内容不再是与其他方面割裂开来的,而是将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社会知识融合一体。

有声童话故事篇3

一、在童话王国里学拼音

儿童都喜欢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使用童话语言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使用童话语言,使学生感到亲切。如教学拼音字母在四线格所占位置时,我编了一首童谣:有头的向上,有尾的向下拖,没头没尾的中间坐。这样书写不会错。这样教学学生容易记忆,学习兴趣浓,很快使学生能掌握字母的书写规则。

2.编童话故事,利用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教学,能使学生将知识记得更牢

(1)记拼音规则时,我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小熊愚愚(ü)见致到了好朋友j、q、x,他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想和他们握握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墨镜和别人握手,那多没礼貌呀!于是小愚愚赶忙摘下墨镜先和j拉拉手(板书j-üju),再和q拉拉手(板书q-üqu),最后和x拉拉手(板书x-üxu)。通过这样生动教学,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正点省略的规则。

(2)整体认识音节中听讲故事,拼音教学中,整体认读音节教学也是一个难点。如在学习ye、yue时,为了区分ye、yue是整体认读音节,而ie、üe韵母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汉字喜欢音节来给它注音,有两个韵母ie和üe也想给汉字注音,心里很着急,这可怎么办?其中韵母ie可聪明了,他到孙悟空那儿学了几招,在喊一声变。这样“i”变成了“y”(板书ye)“ye”就去给汉字去注音了。比如把“ye”加上第四声就是树叶的叶的注音了。这下可急坏了“üe”它急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了,这时,声母“y”热情地说:“别哭了,我来帮助你。”“üe”擦掉了伤心的眼泪,跟着大y去给汉字注音了。这样,教学的效果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二、在游戏世界里学习拼音

一位教育家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心情施展的途径。”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符合儿童“好动、好说”的特点。若把巩固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便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于是,我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游戏。

1.猜口形游戏

在教学复韵母时,口形的变化对发音非常很很重要,于是我摆出口形,不出声,让学生猜测我发了什么音,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盯着我的嘴巴,纷纷举手猜测我发了什么音,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复韵母的发音,又使学生牢固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2.抢气球游戏

教完声母和韵母,将拼音写在气球上尤其是音形容易混的,教师逐个出示,学生装抢答,读得正确就把标有拼音的气球拿去,学生的好胜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3.找朋友游戏

复习巩固声母时,我把打乱的字母卡片放有讲台桌上,请几位学生上台“找朋友”。老师说:“声母b、b、b、b,我要找我的好朋友。”全体学生拍手跟老师后面说,台上学生取出“b”的卡片说:“这是你的好朋友。”全体学生说:“对对对,b是我们的好朋友。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声童话故事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儿童色彩 故事情节 游戏形式 想象天地

近期语文教学改革,“儿童立场”备受关注。原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所谓“儿童立场”,是指教育是为了儿童的发展,教育是依靠儿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快乐的童年,对于幸福的人生至关重要;快乐的语文学习,对孩子健康的成长意义深远。小学语文课堂学习,需要从儿童出发,以谋求儿童的发展为中心。

一、引入故事情节,增加童话色彩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可以说,缺乏故事的语文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学习。尤其是儿童,对于故事情节和故事形象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虽然教材选择了为数不少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但在教学时我们的处理常常会“剥皮抽筋”“剔骨取肉”,提取其中的所谓知识、技能训练点,置儿童对精彩情节的需要于不顾。因此,我们在适当关注文本故事情节的同时,应把学习自然引入儿童感兴趣的相应故事情境中,对儿童产生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富有童话色彩的学习过程,一定能赢得童心的青睐。

比如教学《恐龙》一课时,可以借助故事情境展开教学。

恐龙是孩子们极其感兴趣的事物形象,课文运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几种恐龙及近亲的特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列表概括恐龙的特点,同时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培养整理信息的能力。但这是得益于儿童对恐龙的兴趣,科学说明类文本及解读文本过程在专业性偏强的剥离解析中,难以唤起儿童整个身心的兴奋状态。于是,可以创设为“我们一起穿越侏罗纪”的故事情境:

一次,借助霍金假想的超级列车,我们一起参与体验“穿越时空”的实验,来到了侏罗纪时代。霸王龙、剑龙、翼龙……恐龙的世界太精彩了。可是,我们被惊心动魄的场面所惊呆了,忘了及时按下回转按钮,一下子停在了“侏罗纪”时代,而我们并不知道停错了地点,认为回到了今天。于是,我们下车了……

接着,借助多媒体动画(来自电影《穿越侏罗纪》片段等),演示遭遇几种恐龙及其近亲的历险经历,引导学生在紧张、好奇、惊险的故事情节中,观察恐龙的外形动作,介绍恐龙的习性本领,向同伴询问、诉说这群史前动物们的方方面面。这样活用文本语言,超越阅读体验。

然后,老师发现时空错误,带领学生登上时间列车,回到今天人类时代。我们简要总结文本中介绍恐龙的方法,谈谈学生心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布置课外用上学到的方法和语言,虚构一个自己遭遇某种恐龙的故事,看谁的故事更精彩。因为学习过程富有故事情节,孩子们如同走进一个童话世界,主动地研读文本、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运用文本语言同时富有个性情感地表达交流。这堂课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成了一个令儿童难忘的童话故事。故事情境,让童心在语文的世界里放飞。

二、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游戏色彩

传统的阅读强调“披文以入情”“读书有三到”,要求阅读者直面文本,心无旁骛;成人的阅读更是以“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追求“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主体是“儿童”,他们对文字的理性解读不具备足够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要借助大量记忆中的直观表象和生活中的活动经历化为思维语言。因此,在阅读中组织适当的活动,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激活每一颗童心,打开每一条通道,共同走进语文学习的天地,阅读对话就成了快乐的经历。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的意思?(老师喊来几位举手的学生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卡腰,大声,凶恶地)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垂下头。(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

生:厉害,凶。

师: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

师:讲不讲道理?

生:不讲道理。

师:这就叫“蛮不讲理”。各位“杂草”,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

生:不让。

师:这就叫“不由分说”,请回去。(笑声)

在这堂课上,阅读理解成了身临其境的表演,解读对话成了快乐的游戏,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语言,而且使教学过程趣味盎然,达到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的目的,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活泼。

三、开辟想象天地,增强诗意色彩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可以说是童年的代名词。儿童的想象灵性十足,无拘无束,新奇而富有诗意。在儿童的言语想象中,绽开的白玉兰是“发射香气的大炮”;台风阵阵突袭,树枝一顿一顿的是在“立定跳远”;蜗牛慢慢地爬,孩子“好想知道它晚上爬到哪里睡觉”;一条条柳枝垂在水面,孩子看做是在“比赛钓鱼”……和成人偏重理性分析的阅读方式不同,想象是孩子们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孩子才能“眼中有形”,才能“如临其境”、“物我交融”,进而达到共鸣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我们都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放飞学生的想象,如在学生品读“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一句时,可不失时机地引导:小鸟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在这可是宽厚温暖又值得信赖的肩头,小鸟会梦到什么呢?让我们放飞想象,说一段话。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会被点燃,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友谊的多元解读,畅所欲言:“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把我的肩头当作温暖的丝绒床,正梦到谁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呢……”“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正梦见跟主人在书房里捉迷藏呢……”“小鸟梦见夏天的傍晚,主人带着它来到草地上来到小河边快乐地玩耍、嬉戏呢……”孩子们的想象就像自由自在的鸟儿无拘无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形象。此时教师应珍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体验,给予针对性的欣赏激励,使学生思维更开阔,语言更灵活,真正享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语文阅读的诗意色彩。

有声童话故事篇5

童趣年华

童年是可爱的,它记录了一个稚嫩的你;童年是难忘的,它拍摄了一个快乐的你;童年更是值得回忆的,它也讲述了一个趣意浓浓的你。星河如水,闪亮地划破了一道寂静的蓝幕,似乎是个电影院开启了播映灯。我知道那是在讲诉我童年似乎要被遗忘的一段往事。

那时我四岁。我以为世上的一切都有生命会说话的,而且它们有它们的世界。在那里愿意怎么飞就怎么飞,你拥有一种魔法,想去哪就去哪,所以我天天盯着娃娃出神,盼望娃娃会动起来,让它们跟我说话。不过有时也巧了,真的发出声音了,一会儿再仔细听,唉一声叹息。原来是楼上翻新装修呢!不过我还是慢慢地等着,等着,等待那一刻的奇迹出现。那个在童时的梦,一会儿远得看不见,一会又仿佛触手可及,我坚信奇迹一定会出现。我在等,我一直在等,我永远在等!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一年……时间在指缝间悄悄远去了。直到……7岁,我已上了小学,有一次我看到一本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我一直迷恋它,迷恋了很久;那时我认字很少,我让妈妈读给我听,读到一半时我忽然想起了童时一直被我迷恋着的梦,我问妈妈:“童话里的人会在夜晚飞出来吗?我的玩具小熊会和我说话并带我进入它们的童话世界吗?”妈妈听了,笑了,笑让我百思不解。她说:“傻不傻呀,童话只是人写出来的,童话人物怎么会出来呢?你听故事听多了吧!”说完又接着笑了一阵子,我又天真地问:“那我怎么有时会感觉他们需要我,都在叫我呢!”妈妈笑得更厉害了,她压了压气说:“你呀!真太幼稚了。以后你就明白了。”那时的我觉得以后是那么遥远。我处处都在寻找答案,三年级我们学习了写作童话,我写的是《卡拉小兔》的故事,故事很曲折但结尾时终于有了些阳光,我再拿起童话书时,明白了。故事是人编造的,是不可实现的。在那时,我的梦破碎了,再想我也会咯咯笑了。

回想起这件事时,深知道理的我又迷恋上了童话故事把我带入童话世界的美丽传说。再想起,我似乎又要明白了:那时我真的被带入了童话世界,拥有魔力。现在,我又有一个道理要讲了:珍惜童年时光吧!

有声童话故事篇6

关键词 绘本动画 互动多媒体 交互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4.8 文献标识码:A

绘本动画是将绘本和动画结合在一起的新阅读方式,是一种新颖的阅读理念,它是通过绘画、文字、动画、音效多种媒介,在不同程度上融合着说故事。绘本动画需要便携的多媒体设备作为展示和传播的载体。而科技发展带来交互设计的创新让绘本动画与阅读者间互动更加智能、有趣。将绘本画面动态化,结合动听的声效,让角色动起来,让读者不仅仅可以感受纸质读物,还可以在相关的多媒体设备上观看动画视频,配套开发儿童互动的电子绘本。互动的设计更能让家长与孩子以亲子共读形式培养其阅读习惯,锻炼其沟通和理解能力。这些都需要在网络多媒体设备上实现。

1多媒体交互设计的发展

交互设计,又称为互动设计,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结合,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字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智能手机、电脑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在多媒体领域互动的设计中,不仅要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还要使受众者得到视、听、触等感官享受。多媒体领域的交互设计在很多方面都能达到不同受众的视听需求。

现代化多媒体让交互设计的研究显得更加多元化,在教育、娱乐、游戏等领域尤其突出,各种新颖的、超前的和更加人性化的交互设计理论的逐渐推向市场。很多交互产品通过如网络电视、家用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等,这些新的产品将这些创新思维的交互设计理念发散的范围更加扩大,相互之间的产品也吸收相应的研究理论成果。

2绘本动画在互动多媒体设计领域中的优势

互动式绘本动画依托于多媒体的技术之上,为读者提供学习上、工作上或者是娱乐上的阅读需求,透过文字、图片、动画、音效等这些主要要素进行信息的传播。交互样绘本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不同于传统绘本,又比传统动画更新颖和便于在各种媒介阅读,将成为今后儿童图书阅读发展的主要方向。

首先,交互绘本动画的制作元素更多元化。交互绘本动画整合了声音、视频、动画、游戏等制作元素,这种多元化的形式让绘本阅读的趣味性更强,符合现在儿童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其次,交互绘本动画的形式感更强。它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元素与交互性相融合,让儿童在互动中寓教于乐,动手和动脑能力更加增强。具有交互性是交互式绘本最大优势,交互绘本动画不仅拥有精彩的画面、丰富的音频视频效果,还让儿童在阅读中真正与电子绘本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进行交流,并身临其境演绎绘本剧情发展的脉络。

再者,交互绘本动画的传播更加快速。它能在手机、电脑或iPad等职能设备上随时随地的阅读,携带更方便。传统纸质书籍从制作、出版、购买都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但互动绘本动画不同,只需将其发表在网络平台上,用户进行交易后便可下载并观看。因此,交互电子书的传播速度十分快速,从而能产生广泛的传播效应。

3绘本动画在互动多媒体领域的设计实践

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参与策划制作了互动性的绘本动画《拇指姑娘》。选取的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故事,运用绘本的创作形式,用互动来联系读者的情感,实现双方良好的互动。可以通过本次的设计实践来进行理论总结,归纳创作方法,在创作中不断地分析和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3.1设计策划

市场定位于少年儿童和其家长们,通过市场定位来选择题材。从多媒体到网络到实体书店中多方面调查,根据图书畅销榜来看,名列榜首的仍然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些传播久远、经久不衰的世界经典童话故事。

于是策划将这套“安徒生童话系列绘本”,结合图书、动画及多媒体互动设计,尝试将静态绘本动画化,将其制作成互动的APP电子绘本,可在APP Store供读者下载观看。图书作为主导产品,动画为辅助产品,互动电子绘本为增值产品。第一阶段的尝试,是将《拇指姑娘》改编为互动绘本作品。

将绘本产品制作成动画效果,一方面扩大了图书的影响力,也增加了销量,提升了图书价值。此外,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并对动漫相关产品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将动画授权电视台、网站播放,不仅对图书宣传起到很大作用,并且可以产生更大的利益。

3.2经典童话故事绘本动画互动多媒体整体设计方案

首先,经久不衰的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受众面广,中外读者都能接受和喜爱。精美绘本绘制,并设计导读部分,针对故事分析儿童的心理,倡导智慧、分享、勇敢、爱等温暖和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

接着,将绘本画面动画化,结合动听的声效,让角色动起来,让读者不仅感受纸质读物,还可以在相关的媒体设备上观看动态效果。还可以进行汉语英语双语点击阅读,通过故事中角色对话来学习英语口语。

最后,配套开发儿童互动的电子绘本。读者在iPhone或者iPad上阅读故事时,可以参与故事中有趣的互动,如点击角色会产生动作使剧情继续下去、滑动物体会产生动力学的运动轨迹,设置一些益智游戏,让读者产生更强烈的阅读兴趣,互动的设计更能让家长与孩子以亲子共读形式培养其阅读习惯,锻炼其沟通和理解能力。

3.3绘本动画制作过程

本人对绘本动画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对静态绘本改编为动态绘本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将绘本动画形式开发成互动APP产品。

选取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来作设计实践。首先,将繁琐的故事简洁化,拟定好适合儿童的文字和对话。将整个童话分割成若干个段落画面,以求一个段落是一个小场景。将角色的对话拟人化生活化,尽量浅显易懂,让孩子们有亲切感。这样的文字才能更贴近生活,为后面的背景设计奠定基础。然后,再进行角色设定。根据故事内容来设定角色,以有个性的、可爱的元素为主,希望能创造出具有特征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来。拇指姑娘颜色纯而亮,蛤蟆大婶颜色灰而暗,它们俩所产生的视觉反差很容易产生鲜明的记忆性。绘本的背景通常以较为接近的大色调为基色,再在角色中制定动态分层。此次实践要将老书新做,为自身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注入新的元素,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最后是互动设计的设定,角色的动态活动,声音和音乐的配合,基本都是以点击方式来产生互动的方式。

3.4绘本动画在互动设计上达到的效果

每一个绘本动画都是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简单的点击操作方便孩子自由控制播放,满足了孩子喜欢不厌其烦的听同一个故事的喜好。孩子们自己就可以使用。另外,孩子们也喜欢高品质的作品,他们不喜欢情节累赘画面粗糙的图书,所以粗制滥造和偷工减料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将《拇指姑娘》做成了互动性的绘本动画。整个故事画面的整体色调极具童话色彩,拇指姑娘娇憨可爱,蛤蟆大婶谐趣横生,背景物品质朴有味道。互动设计都是以点击为主,用手触碰拇指姑娘她可以在水中划船,发出笑声,花瓣在水中漂浮,花朵点击可以摇摆,摇篮可拖动着晃来晃去。触碰青蛙大婶,它说话时嘴巴会动,点击时会背着摇篮跳来跳去。点击可以打开和取消背景音乐,也可以重复讲故事和关闭讲故事。出版社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此款作品选题好,画面朴素自然带有意境,风格独特独树一帜,角色设定不雷同于其他同类作品,是值得继续研发的好作品。

3.5受众体验感受

邀请小朋友和家长体验这个绘本动画,在他们的玩耍中观察发现,孩子们喜欢很快能看到结果的操作,如果一个操作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孩子们就会失去兴趣。比如,点击嘴巴后青蛙大婶会说话,但孩子们如果点在其他部位就没有声音和其他动作显示出来,这时孩子就会比较烦躁乱点一气,甚至会以翻页来结束这页绘本互动,所以由此可见,这对绘本的互动技术要求也更高更全面。另外,孩子对拟人的声音和背景音乐十分有好感,比如孩子听到拇指姑娘的笑声也会跟着一起笑起来,从这里可体现出绘本动画胜于纸质图书的优势。孩子家长认为交互式绘本动画比纸质图书容易收藏和携带。而且有声音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故事的过程中童话角色活灵活现的仿佛就在旁边,可以陪孩子一起互动也可以孩子们自己玩耍,是孩子们和家长的小伙伴。

4研究的可延续性

交互绘本动画有着持续性的发展,日益更新的多媒体产品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绘本动画的娱乐性、教育性会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寓教于乐的方式更为人所接受。现代人的审美提高,根据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可以将一些经典的传统绘本发展成动画绘本,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画作同时加入新的元素,形成不同的风格作品。APP Store是由苹果所开创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软件下载店,,自2008年7月10日开张以来,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应用下载量已经突破500亿次,而其中电子书籍属于APP Store应用程序的一个分类,占据APP Store销售份额的一个重要比例。这种下载付费形式面向国内外非常广阔的渠道,将使产品利益最大化。

5结语

第一次尝试这款作品的互动技术,作品中的交互运用相对较简单。此款绘本动画因为故事易懂和广泛的传播性质,后期计划做成中英文双语对照版本,让中国孩子学英文,让外国孩子学中文。绘本动画艺术在互动多媒体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任有较大的空间。为进一步深化,自身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对软硬件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从宏观环境来说,也有待于多媒体领域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有待于在制作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微观和宏观协调发展,方能完善绘本动画在互动多媒体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洁音.新概念图书一E-book[J].图书馆杂志,2000(10).

[2] Alan Cooper.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寅.电子图书利弊谈[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有声童话故事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阐释;多媒体;整合应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应用,在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整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故事,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问题阐述

童话新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量的童话故事被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些童话故事的应用极大的刺激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培养小学生想象力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童话故事过多,尤其是低年级过多的童话故事让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相对的变得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其次,童话故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不够明显,很多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道德素质培养方面,没有对小学生的接受力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且没有对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有效培养,故事教育的方式不够科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教材中选用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是经过删减或者是改编的,有的时候这种改编和删减会改编童话故事本身的意义,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而且会让小学生对童话故事产生误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一)还原童话故事本身的意义

针对教材删减童话故事的问题,使得很多童话故事失去本身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对童话故事进行还原,将完整的童话故事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童话故事全貌,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能够在小学生脑海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这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童话故事整体,了解童话故事本身的涵义,延伸语文教学的意义,而且还能够构建小学生的叙事整体性能力,对文体形成整体性观念,为以后的阅读、写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童话故事的增加以及相关教学套路的统一,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童话故事的学习兴趣会逐渐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进一步的刺激。利用声、形、像等将课文内容中童话故事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进行多方面的展示,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总之要对小学生的感官进行全面、立体的刺激,让小学生对每一个童话故事的W习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参与童话故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突破童话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将课文中的一些静态场景和抽象的形象、人物的表情等如何能够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是童话教学的难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童话教学中的应用整合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能够将符号、语言、文字和图像等进行综合运用,根据童话故事情节发展,做好动态形象设定,这样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效解决童话教育的难点。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地球爷爷的手》这篇童话故事学习中提到地心引力的概念,但是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地心引力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是如果不让小学生了解这个概念,相应的教学内容就无法有效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苹果落在牛顿头上”故事说起,展示流水、瀑布等,像小学生充分的说明地心引力,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地心引力,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增加了小学生对这节内容的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认知到童话教育在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童话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有效培养。首先,要做到视听结合,让小学语文童话教育鲜活起来,这样能够对小学生的听力、视觉等进行全方位的刺激,有利于小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能够调动小学生利用已有的图片、视频等去想象童话情境。其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小学生在创设的情境和氛围中充分的发挥想象。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对这个童话故事比较熟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故事中的情节,让小学生在逼真的氛围中去体会小女孩的那份渴望和无奈,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想象假设,假设小女孩期待的情景成真,小女孩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小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童话教育的层次。

三、结语

童话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着教学重点模糊、想象力培养不够等问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做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融合,不断提升小学童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艳.关于小学语文应用多媒体童话教学效果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10):24.

[2]谷艳蕊.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J].学周刊,2015(12):201.

[3]张小伟.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电子制作,2015(08).

有声童话故事篇8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是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不朽的经典,应成为幼儿音乐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将民间童话和民族音乐结合,组织引导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促使幼儿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了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的效果。

一、“音话”息息相关

民间童话和民族音乐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的民族音乐都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历史传说、文学故事等。从本文由收集整理表面上看,民族音乐和民间童话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不同的艺术领域。但是它们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创作主体的主题思想,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民间童话为民间音乐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而民族音乐可以用比语言更富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组合形式来表现主题思想。如《梁祝》《天方夜谭》都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它们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人们世代传颂这个动人的故事。将两者结合,引导幼儿进行民间音乐的欣赏,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民族音乐,了解民族的历史,激发美好的情感。

二、“音话”共促理解

1.以“话”激趣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曲子较长,结构较复杂,幼儿不容易理解与记忆。让他们一本正经反复的听是一件很乏味、很头疼的事。而童话在儿童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童话来导入音乐欣赏,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借助童话魔力来激活音乐欣赏教学。所以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用童话导入,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再加上丰富的动画效果,能够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兴趣,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吸收音乐知识,体验音乐的美感,既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又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2.依“话”感受

在帮助幼儿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丰富与民族民间音乐审美情感体验相适应的经验准备,营造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氛围,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欣赏民间音乐《春节序曲》前,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过年喜庆气氛和美好情景,体验中华民俗文化,教师活动前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关于春节的民间童话和各种装饰品,根据民间故事《年的故事》教师在活动室上布置了相关的饰品,营造出一种春节来临的欢快喜庆的气氛,让幼儿一进入活动室就有一种过新年喜气洋洋的欢乐情绪,在感受和欣赏“春节序曲”时就显得特别亲切。

3.倚“话”理解

幼儿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总喜欢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义。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童话主人公般的美丽和魔力。比如乐曲《东郭先生和狼》,它具有明确的故事情节,但是这首乐曲如果没有解说词的辅助,那么幼儿根本就无法理解这首乐曲,因为没有任何线索提供幼儿进行形象的联想。他们只能听辨出各种乐器及演奏的音乐主题的情绪特点,却无法和一系列的故事角色相联系。因此,欣赏《东郭先生和狼》是从讲故事开始的: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这样通过音乐的描绘和故事的

帮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了教育,还了解了各种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乐表现力。这种理解显然来自故事而不是音乐。

三、“音话”结合注意

1.精选内容

欣赏作品选择恰当与否,是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的前提,因此为幼儿选择民族音乐作品和相辅助教学的民间童话时,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善于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入音乐活动,以便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加以想象并用动作进行表现。当幼儿有了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童话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因此幼儿有丰富的童话体验。教师可将民族音乐欣赏与童话相结合,使民间音乐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纯艺术方面的体验,要与语言领域相结合,增加音乐欣赏的趣味性、个性化。教师在引导幼儿方面要注意:要让幼儿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整体风格和结构,为后面的创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民间童话的选择不是没有依据的空洞编造,它必须建立在对音乐充分感受的基础之上,根据音乐的风格来想象音乐中的故事。这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把握音乐的风格和结构,与故事密切相关。

2.有机整合

音乐欣赏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在组织音乐欣赏时将抽象的音乐与幼儿童话甚至游戏结合起来,综合设计,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开始通过童话故事场景的创设,让幼儿产生了新鲜好奇感,引发他们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动过程中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中,依托童话故事了解了音乐的内容,理解音乐发展的情节。活动最后幼儿还可以跟随音乐表演童话故事,让幼儿对音乐及童话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升华。

上一篇:十月十五下元节范文 下一篇:精彩在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