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介意范文

时间:2023-12-13 06:53:06

其实我介意篇1

关键词:议程设置;议程遮蔽;原因;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1-2-0014-03

遮蔽现象构成了我们生存的基本现实。[1]23长期以来,我们对议程设置功能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但是却忽略了议程设置功能隐含的另一个效果:议程遮蔽。遮蔽是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遮蔽有两种状态:[1]23作为拒绝的遮蔽和作为伪装的遮蔽。前者是指拒绝者完全不显示自身。关于它我们只能是说它存在,它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遮蔽;后者是指由于众多存在者彼此遮盖,相互掩饰,使存在者显示的不是自身而是他物,这是一种存在者意义上的遮蔽。因而,无论是从存在者层面还是存在论层面上讲,客观的现象世界是一个遮蔽的世界,而遮蔽现象是一种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

但是仅仅强调遮蔽现象的普遍性会使我们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为此,海德格尔又提出了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无蔽(解蔽)。无蔽就是敞开,无蔽是通过语言在与遮蔽相斗争的过程中得到的。但是,由于遮蔽无论在存在论上还是在存在者层面上都是一种现实存在,无蔽在与遮蔽斗争的过程中并不纯粹就完全达到无蔽或者敞开,而是在无蔽中有遮蔽,敞开就是遮蔽。[2]87

就海德格尔在存在者意义上的遮蔽而言,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存在者意义上遮蔽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通过语言,但是更主要的是通过媒介认识现实世界从而力图达到解蔽。媒介的每一次报道和传播行为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解蔽,其目的就是全面展现客观现实,寻求客体真实。媒介是我们现实世界中遮蔽与解蔽之间转换得以实现的中介。但是同时,媒介的任何一次解蔽都意味着遮蔽,这不仅在于对某一种事件的解蔽意味着对其他事件的遮蔽,同时也意味着媒介在解蔽的过程中始终无法达到现实世界的真相,它提供给我们的只能是一种“符号真实”,[3]15而这种符号真实遮蔽了客观真实。

一、媒介议程设置起源、发展的另一种想象

关于媒介议程设置的理论想象最早起源于柏拉图关于洞穴的比喻当中。洞穴比喻中囚徒看到的只是自己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投在墙上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的东西,最后他们会认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柏拉图的本意是在解释理念论。但是,实际上,在洞穴中,火光成为了一种建构现实的媒介,正如在现代传媒介入人与真实的客观环境一样,我们通过传媒所认识到的世界,正如洞穴中囚犯通过火光投影认识的“现实”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客观真实被火光(媒介)建构的“真实”遮蔽了。

此后,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外部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认为我们尤其应当注意的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4]11而这种虚拟的环境是由于媒介对人类社会的介入造成的,它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总是把我们自己认为是真实的情况当做现实环境本身。[4]11而实际上,这种“自认为的真实”是一种被媒介建构的真实,或者是“象征性现实”[5]204而媒介建构的真实和客观真实总是有一定的偏差。由此,客观真实被媒介建构的现实所遮蔽。

继李普曼之后,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论述道:(报纸)在告诉读者怎样想这一点上大都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6]13这暗含着另一层的遮蔽。

真正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假设的是麦库姆斯和肖。他们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媒介认为重要的事情,反映在公众那里也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事情。这就是议程设置的核心观点。然而,这也形成了另一种想象:媒介没有报道或者没有受到媒介重视的事情,它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进入公众的议程。也就是说,媒介报道或者不报道、凸显或者弱化某一议题及其属性的行为,限制了公众对该议题的认知。由此,媒介起到了让议题遮蔽或者凸显的作用。

从议程设置最初的理论想象――洞穴比喻到媒介对虚拟环境的构建,最后到议程设置理论的明确提出,这中间固然是议程设置理论不断走向明确化和发展、丰富的历史,但是同时也隐含着另外一条线索,那就是:随着媒介介入我们和客观世界之间,我们不得不依赖媒介认识客观世界,媒介成为构建现实的强大力量,这意味着媒介有可能成为控制我们接触客观现实的手段,而媒介控制的结果就是,媒介在凸显一些事实的同时,也遮蔽了一些事实。

二、媒介议程遮蔽现象

(一)媒介议程遮蔽现象产生原因

1.媒介依赖、媒介控制到媒介遮蔽

媒介依赖理论考察的是媒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与对媒介的依赖性之间的关系。媒介依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7]28媒介依赖理论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与环境本身的分离导致媒介介入人与环境之间。由此,媒介依赖实际上被嵌入了人――媒介――环境这样一个脉络当中。媒介成为人与环境接触的中介。随着媒介影响力和重要性逐渐增加,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媒介成为我们认识环境的重要渠道。

随着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就个体而言,个体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来对整个世界进行认知,那么,媒介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控制个体的有效手段。正如学者单波提出“媒介即控制”一样,人也被异化成为媒介控制的对象。媒介不仅仅设定了人类生存的自然,而且设定了人的思想、感知,形成了虚拟世界。[8]41就社会整体而言,媒介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成为沟通社会内部及社会与个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媒介承担着信息传递的功能。但是,在这种关系中,媒介实际上也成为控制人们认知环境的工具,因而大众传媒具有视野制约效果。

实际上,无论是媒介依赖还是媒介控制,对于我们来说都暗含着技术带来的负面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负面效果越来越强,但是也越来越隐蔽。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的“技术垄断”一样。在技术垄断的社会中,技术成为控制的重要手段,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9]12,当技术(媒介)垄断了我们的认识,技术(媒介)所提供的世界图像就成为“真实”的图像,而真正真实的世界被(技术)媒介提供的图像所遮蔽。对此,鲍德里亚认为,“传媒更是一马当先,它滚滚生产出的拟像铺天盖地,形成了一个比现实更现实的超现实独立领域,令现实与表征的界限益发可疑起来。[10]221“模型比真实更为真实”[10]221,“媒介如此成为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真实,而现实成为媒介的模仿和表征的结果”,而这都是“建构使然”[10]221。这样,悖论产生了:我们创造媒介、依赖媒介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媒介认识客观世界,寻求真实。但是,在寻求真实的过程中媒介也带来了遮蔽真实的危险。我们的每一次对真实世界的追求最终却以遮蔽的面目实现。

2.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媒介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资源的稀缺性是以下几个原因形成的:一方面,媒介本身是某一种稀缺资源(例如电视波段、频率)的受托人,因而其本身也表现出资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媒介生产的是精神产品,具有文化属性,而这涉及到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等,因此,媒介总是掌握在少数权力精英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很难接触、使用媒介资源,因而对于大众来说媒介是一种稀缺资源。除此之外,从微观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媒介其版面、波段、节目时间等等都是有限制的,这种有限性和无限世界中的无限事件相比较,其具有有限性,因而是一种稀缺资源。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媒介机构在进行信息生产的时候只能够将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事件予以选择、加工和传播。这就是媒介的把关作用。媒介在把关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对一些事进行解蔽,对另外一些事进行遮蔽,最终我们能够在媒介上看到的都只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可以说,把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媒介一边解蔽,一边遮蔽的过程。

(二)媒介议程遮蔽现象的作用机制

议程设置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关于议程设置的想象。媒介在进行议程凸显的同时,也是对议程的一种遮蔽,而这种凸显/遮蔽现象贯穿于议程设置的始末。也就是说,媒介议程遮蔽现象的作用机制和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是同步的。

针对媒介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主要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其一,是0/1效果或者感知模式,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报道或者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其二,是0/1/2效果,或者说是显著性模式,即媒介对少数议题的强调和突出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其三是0/1/2/3……N效果或者优先顺序模式,这就是说针对一系列议题,媒介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会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顺序的判断。[5]196此外,属性议程设置告诉我们,媒介可以针对某一议题属性的凸显或者弱化,从而引导受众对该问题的思考。这说明,媒介议程设置已经不仅仅能够告诉公众想什么,而且还能够告诉公众该怎么想。“告诉人们想什么”体现客体显要性的转移,即传统议程设置或者第一层面议程设置,“告诉人们怎么想”是第二层面议程设置或者属性议程设置的通俗表达。[11]48

因此,借用议程设置机制,媒介从“告诉人们想什么”的层面和“告诉人们怎么想”的层面实现了对议题的双重遮蔽。

首先,媒介通过报道或者不报道对现实世界进行遮蔽。现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受到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媒介成为人们沟通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媒介按照一定的价值立场和原则对现实世界的事实进行选择,但是由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只有那些符合选择标准的事实才能够进入新闻报道和传播,而那些没有被选择和报道、传播的事实,尽管它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一部分,但是,在媒介构建的环境中,它被拒之门外。换句话说,它被媒介所遮蔽了。

其次,媒介通过对少数议题的强调和突出,遮蔽了大多数议题,尽管有时候这些议题很重要。关于媒介的一个重要比喻就是媒介是聚光灯(李普曼语)。媒介所照射(关注)的地方或者议题就被凸现出来,放在公众的生活当中。媒介的每一次行为都只能是对大千世界中众多议题中的少数议题进行突出和强调,而大多数议题,由于处于一种“灯下黑”的状态当中。受众难以在媒介中寻找到它们的影子,因而,也很难想象它们的存在。在媒介构建的想象中,这些议题消失了。

再次,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显著性顺序的强调,将一些议题放在末端,有可能形成对议题的遮蔽现象。例如,传统的报纸就具有非常明显的顺序性。当一个议题,媒介不得不进行报道,但是又必须限制其影响力的时候,在版面处理上就有可能将该议题放在不容易被受众注意到的地方。同样,对于议题顺序的排序,搜索引擎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搜索引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对信息进行遮蔽与呈现的功能,因而拥有对搜索结果进行干预的权力。[12]搜索引擎对信息(议题)的遮蔽功能主要是通过竞价排序来实现的,因而,因其结合了资本和权力的因素显得更为复杂。而同时正因为如此,其对议题的遮蔽更具有直接性。

最后,媒介对某一议题属性一个维度的强调,造成公众对该议题产生偏差,影响公众对议题真相的认知。当新闻媒介报道一个客体时――以及当人们谈论和思考一个客体时――客体的一些属性被突出强调,而另一些属性则被一带而过。对议程中的每一个客体来说,都有一个属性议程,而这个属性议程会影响到我们对该客体的理解。例如,在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其发生原因究竟是人祸还是天灾,这关系到一些人的利益。而此时,媒介对天灾的强调就有可能影响公众对真相的认知。

在属性议程设置这一层面上,媒介能够引导公众思考,因此,媒介在这个层面上对一些议题属性的遮蔽是以隐蔽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关系到媒介框架理论。在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介框架存在是一种必然,媒介通过一系列价值观念和原则对事件进行定性,而这会影响公众对议题真相的认知。[5]210例如,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反抗行为在统治者眼中就是“叛乱”,但是,当其被纳入另一个正义的框架中时,就是“起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就是因为预设的框架是不同的。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媒介本身就是一个权力斗争的场域,而媒介遮蔽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权力关系。

三、总结

媒介议程遮蔽是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中一个负面的、但又是隐蔽的影响。它客观存在着,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媒介议程遮蔽的产生原因在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和媒介能够进行议程设置的可能性,正是这种设置议程的可能性使得其成为控制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渠道和手段,最终的结果就是媒介通过控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形成对真实世界的遮蔽。而实际上,媒介遮蔽并不仅仅是媒介内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在具体的媒介遮蔽运作机制中,还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外部的权力关系成为媒介遮蔽现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本文从大众传媒媒介议程遮蔽来论述媒介遮蔽现象。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的议程遮蔽现象主要通过议程的设置和对信息的控制来进行,最终影响到我们对真相的认知。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一思路看待新媒体同样能够发现新媒体时代媒介依然存在着遮蔽现象,并且显得更加隐蔽。这一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革新.在遮蔽与无蔽之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王民涛.语言的遮蔽[J].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蒋晓丽,李玮.从“客体之真”到“符号之真”: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J].国家新闻界,2013(6).

[4](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B・科恩.新闻媒介与外交政策[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

[7]龚新琼.关系・冲突・整合――理解媒介依赖理论的三个维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

[8]单波.王冰媒介控制及其理论想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

[9](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陈强.国外属性议程设置研究进展述评[J].国际新闻界,2013(6).

[12]董少校.遮蔽与呈现:搜索引擎的权力双螺旋[J].当代传播,2014(5).

其实我介意篇2

[摘要]:

十几年来,中国内地的媒介批评对中国媒介自身发展、相关学术研究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如呈现出“无语”、“无理”、“无力”的状态。未来的媒介批评研究若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加强“中外结合”、“内外结合”、“事理结合”。

1996年初,《现代传播》——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了中国内地首次媒介理论批评研讨会,共刊登发表了6篇文章,介绍了媒介批评的起源、定义、特性、职责、理念、方法等。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中国媒介批评的发展,我们注意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媒介批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对中国媒介自身发展、相关学术研究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性地看到,媒介批评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呈现出“无语”、“无理”、“无力”的状态;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介批评研究应当加强“中外结合”、“内外结合”、“事理结合”。

今天,的新闻传播界同仁首次聚集于此,对媒介批评展开研讨,我相信这将为十几年来中国媒介批评的发展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也将为中国媒介批评接下来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视50周年,这又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增加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首先祝贺本次大会圆满召开,也相信本次大会必将在中国媒介批评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媒介批评的意义

媒介批评与大众媒介的发生发展相伴相随,以美国媒介批评为例,媒介批评往往是在大众媒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负面问题时,担当着矫正、监督、制衡的角色、职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流行着煽情主义、商业主义等不正之风,各大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争相报道黄色、暴力、、犯罪、灾难等负面信息,引起政府、研究者、读者的强烈不满,因此,美国新闻界开始反省,展开新闻自律大讨论,这种背景下媒介批评应运而生。至今为止,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其媒介批评研究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内地,媒介研究也只有十几年。尽管如此,中国内地的媒介批评研究还是对媒介自身发展、媒介学术研究的拓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引领作出了积极贡献。

1、现实意义——促进媒介生产自觉自律。如同艺术生产、文学生产一样,完整的媒介生产应该包括品评、鉴赏、批评环节,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产品引起的媒介现象、营造的媒介文化给予价值判断,因此只要媒介存在,媒介批评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就如同媒介的一面“反光镜”,时刻给媒介发展以警醒。20世纪90年代中期,媒介批评研究传入中国,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处于转型期,大众传媒尽管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样面临着转型,媒介市场化、产业化趋势不可阻挡,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第一,媒体工作者尤其是一些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滑坡,比如滥用监督权、侵犯隐私权、“有偿新闻”现象等;第二,媒介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更是带来了精神污染;第三,泛娱乐化、低俗化带来不健康的媒介文化;第四,传统的媒介管理体制不断受到质疑。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都能听到媒介批评的声音,例如对唯收视率、唯收听率、唯发行量至上的媒介评价标准的批判,对媒介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拷问,对媒介伦理、媒介素养、媒介法规、媒介公信力、媒介美誉度的呼吁,对传媒体制种种弊端的质问,等等。及时指出了媒介发展中的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这些不良势头的蔓延,基本回答了媒介发展中面临的困惑和迷茫,为净化整个媒介的生态环境,促进媒介生产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学术意义——促进媒介研究全面深入。媒介批评研究自从由西方引入中国之后,便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迅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学术期刊开辟了媒介批评研究专栏,甚至出现了专门研究媒介批评的杂志,还有一些重量级的科研项目获准立项,于是大量研究媒介批评的报告、论文、编著、译著和专著出现。在这种基础之上,媒介批评的研究在广度上不断拓展,在深度上不断深入,媒介批评的研究也愈发的成熟。然而媒介批评的意义不仅在于一个研究领域的开掘和深化,更重要的是随着媒介批评的研究的深入,大众媒介的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入和拓展,尤其是对新闻传播学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电影学以及新闻出版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媒介批评实践为媒介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素材。媒介批评深受各种媒介重视,它们或开辟专栏、或开辟专题,甚至开辟专门频道,积极开展媒介批评实践:如人民日报编辑部公开出版的《人民日报评报选萃》、《新闻传媒阅评》;如中央电视台利用央视国际网站开设《电视批判》频道;如专业性的新闻传播类网站中华传媒网、综合性主流网站新华网以及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等都有自己的传媒频道或者媒介批评专题,这些媒介批评实践活动及时、全面、集中反映了媒介的传播效果和媒介存在的问题,为媒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为深入研究媒介发展的内在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媒介批评在高校传媒教育中深受重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编写的《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报告》中,“媒介批评”被列为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甚至在一些高校新闻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考试中,媒介批评被作为一门必考科目。第三,媒介批评在媒介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媒介批评研究的深入,媒介批评不仅仅存在于新闻传播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都出现了专门的批评研究,如在电视批评学、电影批评学的研究上都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值得一提的是,媒介批评受到文化批评者的关注,有学者甚至提出,媒介批评就是文化批评在新时期的反应。第四,媒介批评对相关学科的体系建设和完善是一个补充。文学的繁荣与文艺批评是分不开的,媒介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样离不开成熟完善的批评体系,电视批评研究、电影批评研究、网络批评研究,为各自学科体系的完善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3、社会意义——促进媒介文化民主开放。媒介批评是媒介的一种自律自省行为,同时也是受众对媒介的一种自觉自主行为。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媒介产品营造的文化当中,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或多或少的在受传媒的影响。但随着受众意识的觉醒,受众不再是媒介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参与者,甚至是干预者,媒介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断被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变化就是媒介的参与性越来越强,“你写我看”、“你说我听”、“你拍我看”的模式已经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是“主角”,读者的意见、观众的意愿、网友的兴趣爱好等成为各种媒介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们媒介产品的形式特点和内容安排,例如近年来,电视媒体一些参与意识强的节目类型像竞猜类节目、赛事类节目、选秀类节目等受热捧就与此有关,观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关注和尊重,节目的受关注程度也自然就会有所提高。而网络媒体就如同是一个开放的大秀场,没有门槛,没有限制,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参与其中,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参与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媒介不再对受众熟视无睹,受众的意见、建议、言论、价值取向、趣味、品味等都引起媒介的高度重视,媒介批评带来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的根本变化,不再是独裁与被独裁的关系,而更趋向于民主。媒介产品因为观众的参与而不那么封闭,显得更加开放,所营造出来的媒介文化也显得更加和谐轻松而乐于接受。

二、当前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媒介批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为中国媒介发展、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在成绩取得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目前中国内地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特点。

1、“无语”——专业性和时效性不足。近些年出现的一些媒介事件、媒介现象,如“超女”,遗憾的是我们的媒介批评界并没有及时地给予理论上的引导和批评,导致各种评论沸沸扬扬,社会公众不知所措,处于“失语”状态。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缺乏专业性,没有独立的客观的公正的立场。容易受制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所谓“拿别人的手软,吃别人的嘴短”,媒介批评成为了媒介产品的鼓嗓者,或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说,或说而不真,媒介批评似乎沦落为一种工器,一方面采取“捧杀”,为各种媒介产品做无原则的吹嘘和追捧,客观公正的、直言不讳的评论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骂杀,即情绪化的感性的毫无根据的指责甚至是谩骂。第二,缺乏时效性,理论批评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媒介批评对媒介实践要起到理论指引作用,就要求媒介批评能够迅速做出反映,对新进发生的媒介现象、媒介事件给予理论上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批评”的功效,否则全是马后炮,只是对媒介事件的一种总结,就是去了媒介批评的职责。

2、“无理”——科学性和人文性不足。所谓“无理”首先指的是没有学理。目前的媒介批评的对象、定义、内涵、外延、特征、功能、价值等基本命题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更不用说媒介批评的方法、模式、范式等中观问题,至于媒介批评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还尚待完善,因此媒介批评有时显得随性、随意、随便。对一些媒介现象的分析不是站在学理的立场上,而因个人的好恶、情绪好坏就大放厥词,争而不辩,争而不议,只是“争斗”毫无建设,甚至到了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针对个人的攻击、谩骂、指责的地步。其次是没有情理,即媒介批评缺乏人文性,缺少善意的、富于建设性的批评。在媒介产业化、商业化的潮流中我们急需以人为本、富于感染力、具有高品位、高品质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媒介批评。

3、“无力”——权威性和规模性不足。之所以出现媒介批评“疲软”的现象首先是因为媒介批评在质量不高,缺乏权威性。我们发现很多批评一般性描述多,有见地的观点少。媒介批评重在批评,即要依据合理、合法、公正的标准,来判断媒介产品、媒介现象的意义的有无和价值的大小。因此媒介批评不是隔靴搔痒,而是要直面现实,并拿出勇气和科学依据,明辨是非,对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媒介产品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使其功能最大化;对有害于国家、有害于民族、有害于人民、有害于社会的媒介产品坚决予以反击。“无力”的第二个原因是数量上的不足,难以形成规模。这个规模一是指一定规模的媒介批评人士,二是指一定规模的媒介批评言论,由于平台的缺乏,组织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导致媒介批评难以形成连续性、大规模的言论,因此很难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三、对媒介批评研究的几点建议

媒介批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还欠成熟,要建立成熟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就需要海纳百川,从西方相对成熟完整的媒介批评体系中寻求可资借鉴之处,从其他相对成熟的批评体系中吸取经验,并紧随中国媒介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之路。

1、中外结合——全球化视野、本土化道路。媒介批评起源于西方,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们在媒介批评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如美国的“党刊论战”、新闻评议等媒介批评实践,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刊的批评,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思想,欧洲批评学派的媒介批评理论,北美学院派的媒介批评思想等,这些思想家、哲学家在媒介批评理论深度和理论高度上作出了精辟的阐释,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但一味的照搬照抄,食而不化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媒介批评问题,中国的媒介批评更要符合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中国媒介发展的实际。纯粹的西化解决不了中国媒介批评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遇见的问题,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更是对中国的媒介批评的开展毫无裨益。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体系,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本土化的道路,在与西方广泛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成熟的经验、先进的理论,并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2、内外结合——媒介批评与其他批评相结合。如今的媒介是大众的媒介,大众媒介自然要受到来自“大众”的批评,从西方的媒介批评中我们也可以佐证这点。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美学、文化学、艺术学到语言学、符号学、叙事学,从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结构主义,这些经典的理论和思想无不出现在媒介批评当中,成为媒介批评重要的思想工具和理论武器。与此相吻合的是媒介批评大师不是媒介精英和专门研究媒介的研究者,而是近代的一些思想家们,如葛兰西、哈贝马斯、罗兰•巴特、布尔迪厄、麦克卢汉、阿多诺。这一方面是因为媒介的辐射力太广,影响力太大,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媒介批评者可以是政府官员、媒介研究专家,也可是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还可以是普通受众;另一方面是因为媒介本身有较强的融合性,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媒介批评也牵涉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或者是一门学问,媒介批评的成长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方式、模式和理论。

其实我介意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加剧,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公众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国外媒体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日常媒介消费活动中。现在,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青少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它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它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不要因媒介的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达到大学生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讯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反省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又大多求学在外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就应该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层次较高,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些都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利因素。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体现五个核心理念,即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受众诠释和接受媒体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社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种途径是社会教育。社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因为政府出面才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同时,有关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校园网的管理。因为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媒介形式之一,其传播隐蔽性强,且目前还很不规范。

大众传媒也应该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规范其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其次,传统媒体也要注重传播的技巧,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第三,我国传媒还应该向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学习,发挥其优势,积极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五、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媒介的主人、信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3]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4,(3).

[6]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J].新闻记者,2004,(5).

其实我介意篇4

论文摘 要: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占受众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媒介信息处理,指受众在处理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策略。[1]从近年来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媒介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意识。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受众,所以媒介参与意识暂且不谈。基于媒介素养关注受众主动解读和反思批判媒介信息的理论指向,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维度,我们可以将媒介信息处理具体化为受众对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和核实。“思考”指的是受众对大传媒所呈现的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的解读;“质疑”指受众能够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文本提出质疑,怀疑其中的有些细节的真实准确性;“拒绝”指受众对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所提倡的思想的排斥和抗拒;“核实”则意味着受众能够通过个人经验、认真查询、不同传媒之间的比较来确认自己所怀疑的细节。

以上讲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思考、质疑、拒绝、核实,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信息无孔不入的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任何受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核实的能力。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中国人口的70﹪-80﹪在农村,农民,作为媒介受众中人数最庞大,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在有关媒介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中,似乎也被忽略了。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涉及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媒介素养发端于英国,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的学者认为以1994年陈力丹《我国需要“媒介扫盲”》为开端,而有的学者认为以1997年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开端,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媒介素养引进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媒介素养已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近两年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青少年、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少数民族受众等。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受众,则更多的倾向于媒介使用情况,信息资源的分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研究。

对于媒介素养,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媒介素养在西方经历了四次范式的转移。[3]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范式,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3]这样,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一、影响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

广大的农村受众因其独特的社会处境和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由于传媒的快速发展,恶性竞争,部分媒体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良莠不齐的内容同时涌入了广大农村受众的眼中,传媒生态正遭受商业逻辑的践踏。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这方面受到的伤害更大。通过已有文献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非常弱,他们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几乎不存在。这就是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现状,是什么导致了农村受众信息处理方面的现状?

(一)与经济状况有关

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他们所处经济状况有关,与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接触大众传媒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需求,对于农村受众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触传媒以及接触传媒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高的需要层次,如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他们对大众媒介所呈现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经济基础。比如江浙一代的农村受众,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为例分析。对于广告的态度,有72﹪的人不认为广告是真实的;对于电视剧,有62﹪的人认为其内容贴近现实,40﹪的人认为电视剧里出现的色情和暴力镜头没什么不好;对媒介运作的认识,70﹪的人不清楚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对“把关人”更是闻所未闻。虽然以上数据显示的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理想,但也说明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尚且这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众的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他们而言只是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工具,媒介所传达的基本事实、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宁愿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而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进行思考、分析,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二)与文化程度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2/3的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是现代文明,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如何能够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传播的内容,农村受众和大众传媒之间的隔阂还是永远存在的。传授双方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小,传播实现的效果就越不理想,更不要说激起他们心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认识受到了局限,只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对于国家、国际大事没有想知道的愿望,更不要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提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提供天气预报、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一般认为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与他们所处的世界相差太远,电视剧里的生活是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们并不懂“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媒介知识,也并不知道媒介是如何运作的。文化水平这道连接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的桥梁一旦不畅通,那么他们之间正常的沟通就会出问题,更不要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批判了。 转贴于

(三)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媒介知识水平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近年来,提出媒介素养认知范式的美国学者波特将媒介知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生产过程和效果,其中又以前两项最为重要。[4]就内容方面来说,受众应该明白,媒介内容是建构的产物,而建构现实不等于反应或者代表现实;就媒介生产过程来说,受众需要明白信息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背景对意义产生的影响。根据学者们对上海、北京、广州、西安4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受众的媒介知识整体上不容乐观,处于及格水平。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在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经验范围以及对媒介的接触都远远落后,所以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更是不容乐观。根据对浙江金华农村的媒介素养调查(70﹪的人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40﹪的人认为媒介报道反映了全部的生活)也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水平很低。然而,这种对媒介的基本知识的普遍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大众传媒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普及媒介知识

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文化水平偏低,对媒介的认知尚处于很低的层次。我国的大众传播技术和设施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从心里上消除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传授媒介知识,让受众了解媒介。具体的可行途径有媒体培训、成人教育、培养意见领袖等。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偏低,这是我国农村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促进农村受众个体发展,抑制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2] 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2).

其实我介意篇5

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2]。这成为我国中小学在素质教育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总的来说,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明智理性地辨识大众媒体,使学习者不仅能使用、分析、评价各种媒体信息,并能够运用媒体进行交流与表达,从而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具体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能真实全面地认识媒介特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够客观地评价媒介性质、功能和局限,正确认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第二,提高学生接触媒介的自我控制力。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如沉溺于电视节目而耽误学习,所以媒介素养教育要帮助学生管理好媒介接触行为,不要成为媒介的奴隶。第三,帮助学生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从而发展自己。

1.2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结合我国教育情况,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信息。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告诉受众“媒介是什么,它是怎样运行的”,如报纸、电视的运作方式及两者的差异,使得受众真实、准确地了解媒介。然后受众才能在了解媒介的基础上,运用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信息,了解到对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应该及时避免,文化、新闻等对学生有帮助的信息应多接受,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价值观。

2)掌握与媒介交往的尝试,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当对媒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后,中小学学生应该学会进一步和媒介交往,利用媒介信息来完善自我,使得自己的价值观有所提高,并能够在需要媒介信息时能及时地从知识结构中调用出来,以达到服务自我的目的。

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可知,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抓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

2实施策略

我国实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条件已趋成熟,我国社会的发展已越趋向于民主、开放,具备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备条件。本文根据我国教育实情,结合媒介素养的内容和目的,提出以下建议性策略。

2.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3]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组织可以定期研讨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我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目前实行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某些机构来组织实施,如教育局、某个具体的学校。其理由:一是我国权力结构的集权性较为突出,政府出面更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二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机构不健全,组织力量相对薄弱,很难自主实施。从世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跟国际接轨,也必然会跟国际接轨,这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2.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问题是启动媒介素养教育时许多国家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例如,教师本身媒介素养不够,缺乏挑选媒介素养教育资料的能力,不能有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不能正确评价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等等。为了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一方面,政府或教育机构应多鼓励一些媒介素养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这可依靠师范院校,广播、传媒等大学或学院来培养。另一方面,采用在职培训、假期进修等方式培训在职教师[2]。同时,还可以采取大学与中小学结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发展。

2.3改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要在养成。教师要促使学生去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种媒介对自己的影响,以从自身的感受入手去辨析其不同的符号作用,让媒体主动接近青少年,同时鼓励青少年接近媒介。同时,教师必须时时鼓励学生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去重新审视媒介信息以及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信息,还应接纳学生不同的意见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这样他们的媒介素养才能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资料,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4走“学生—学校—-家庭”组合的道路[4]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两大场所,所以,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学校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专门讨论媒介的知识,容易使学生形成共识,互相影响,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作用。如:学校设置不同的媒介专题,通过专题和讨论让学生检视信息的结构和含义、对社会和自身的影响、应该遵守的媒介道德等,让学生具有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策略,并能够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主要担当者。家庭是学生绝大部分媒介行为的发生地,也是学生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利用家庭宽松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亲切而贴近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媒介使用者,离不开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家庭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3结语

其实我介意篇6

签了购房合同后房子没买成,还要付中介费吗?

问:在中介的介绍下,我与王某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然而,就在签合同当晚,父亲病重住院,跟王某沟通后,王表示愿意解除合同,但中介依然要我支付中介费。房子没买成,难道也要付中介费吗?

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什么是合同成立?就是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你和王某已经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已经成立。因为合同成立,而且是中介的原因促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也好,根据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也罢,你都应当支付报酬。至于后来因情势变更,你和王某协商一致解除合同,这只涉及你和王某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影响中介费的支付。

糊涂中介张冠李戴,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问:我准备购买一套二手房,中介带我看房后,买到手的却不是看过的东北朝向的房子,而是西北朝向的房子。我能解除购房合同吗?

答:房产中介是卖房人与买房人之间的中介,其具体事务就是帮卖房人登记房源信息、宣传并且保证房源真实有效;帮买房人寻找推荐合适、理想房源,并带领买房人实地看房,加以引导,促使成交。房产中介因自己的失误给卖房人、买房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你要购买东北朝向的房子,签订合同到手的却是西北朝向的房子,东北朝向与西北朝向,一字之差,房子的实际位置、实际价值却相差甚远,给人的心理感受更是完全不一样。中介“一时糊涂”张冠李戴,对你来说形成重大误解,你可以撤销合同。至于因此受到的诸如误工费等损失,以及卖房人的有关损失,糊涂中介应当为他的糊涂埋单。

买房被骗,中介应否担责?

问:在中介公司运作下,我与一名叫伍仁的房主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预付了20万元房款和1.2万元中介费。然而,伍仁只是3个房主中的一个,另外两人根本不同意卖。事情黄了,我找伍仁退钱,伍仁却不知去向,我又找到中介公司要求赔偿损失,也被拒。请问,买房被骗,中介应否担责?

答:中介公司应否担责,取决于中介公司在居间中介的过程中有没有过错;而中介公司有没有过错,取决于其对卖房人的所有权限是否有查实义务。你买的房屋,有3个房主,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伍仁作为其中一个房主,无权擅自出卖整套房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一个无效合同。中介公司查清卖房人的权限是基本义务,他们的失职,导致合同无效,给你带来了损失。对此,中介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应当退还中介费,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从银行贷款购买二手房,中介要求收取担保金时怎么办?

问:我通过中介,看中一处二手房,但有11万资金缺口。中介提出可以帮忙联系贷款,于是在合同上增加一项补充条款“如须贷款另给中介4000元担保费”。后来,我想亲自办贷款,省下4000元担保费,可“担保费”毕竟已写在了合同上,如果中介据此索要,我该怎么办?

答:购房贷款是以购买的房屋作为抵押担保,中介不是保证人,也不是为该项贷款提供财产担保的抵押人,所以,中介向你收取担保费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收取担保费没有依据,但中介帮忙联系贷款事宜也不是无偿劳动,因此,一旦发生纠纷,中介索讨4000元担保费不成,就可能以担保费实质上是劳务费为由,转而向你索讨4000元劳务费。要避免这4000元的费用,关键就是要完全撇开中介自行办理贷款事宜,那样,中介收取劳务费便没有事实依据。还撇得开中介吗?“如须贷款另给中介4000元担保费”是一个附条件的条款,并没有委托贷款事宜,只要中介尚未采取实际行动,你都可以将办理银行贷款的权力收回。

委托卖房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有效吗?

问:我委托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售房,后来,我提价以170万元把房子卖给了一个朋友。当我通知中介公司解除委托合同时,中介公司根据合同中“如果擅自提高房价卖房给他人,需要支付房屋出售价格的2%作为违约金”的规定,要我支付3.4万元违约金。这违约金,必须支付吗?

其实我介意篇7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批判范式;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分析范式;符号学;表征范式

自大众报刊的出现把人类导入到一个大众社会后,人们就从未停止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媒介。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此,如何面对大众媒介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由于20世纪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也无法忽视其所带来的挑战,于是在学校中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媒介的教育也应运而生。媒介教育在其多年发展的历史中,产生过多种多样的实践,迄今都未能产生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践性要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果择要而言,我们可以说媒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教育先后产生过几种不同的范式,而这几种范式都建立在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知态度上。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对大众文化认知的发展如何导致了媒介教育范式的变迁。

一、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与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

大众媒介传播的是大众文化,但何为大众文化,在此首先要做一界定。英语中的massculture和popularculture都可以在汉语中译为大众文化,但严格来说,后者更准确的译法应为通俗文化,它强调的是为大多数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与少数上流社会所拥有的精英文化相对的概念。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社会的产物,是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文化。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有学者明确指出:“大众文化是通过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制造出来的,为了牟利而向群体的公共消费者销售的通俗文化。”②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大众文化仅仅是工业化大众社会的产物,那么通俗文化的历史要长得多,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为了牟利目的而生产的消费产品,那么正如汉德林所指出,通俗文化与民众所熟悉的日常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文化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更和谐的关系。③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社会中通俗文化也多借助于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这导致了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因而有的西方学者提出,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这两个词几乎同义。④本文在讨论中采用这一扩展后的现代大众文化概念。

对于大众文化最早进行深入探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院,后来由于纳粹分子上台,在德国实施法西斯统治,为了躲避迫害,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流亡美国,并把学院也移至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段痛苦经历也使得他们对极权统治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同时由于对纳粹政权操纵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和愚弄民众有着切身的体会,因而对大众媒介的消极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美国后,他们进一步把政治批判扩展为社会批判,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在该派学者看来,大众文化是以大批量复制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工业化产品,这种文化重复雷同,缺乏原创性,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化变成了消费商品,缺乏启蒙与自主性的反思,把人变成了一种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同时,在更深一层,大众文化虽然也能满足民众的某些需要,但它却阻碍了他们更为根本的愿望的形成,文化工业扼杀了政治的想象力。⑤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都是巨大的,对大众文化批判也成了一种必要的新的启蒙。

与法兰克福学派遥相呼应,在欧洲本土主要是在英国,同样也兴起了一股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潮流,但其切入点却与法兰克福学派截然不同。这批学者关注的是大众文化对人类真正的文化(事实上是他们眼中的精英文化)所造成的危害,其代表性人物是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F.F.Leavis),由于其影响广泛,这股思潮日后也被称为李维斯主义(Leavisism)。李维斯本人受艾略特影响很大,他也同样对文化发展的近代历程持一种悲观态度,并且把这种文化的衰落归因于工业化。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李维斯认为文学承载着“生活”的价值,因而文学不单单是众多知识学科中的一门,而更是捍卫人类价值的集合点,是“对我们文明的意识(和良心)的中心”。⑥作为一名精英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坚定捍卫者,李维斯同样对大众文化的流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文化是一种“标准化的与向低水平看齐的文化”,从而对人类的文化遗产造成危害,因而应该“训练公民去区分与抵制”。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维斯主义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但其同法兰克福学派却有着重要的区别,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会损害真正的文化,从而对社会权威造成危害,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则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盛行会导致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而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大众文化能够维持社会权威,他们看到的是这二者中的一种和谐。

不管怎么说,无论从什么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大众媒介的看法,由此也影响到媒介教育范式的形成。由于最早的媒介教育实践主要是在英国,因而受李维斯主义的影响最为直接。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早在1933年就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化与环境》的著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在学校教授大众媒介的建议,并在书中采用了一些从新闻、广告方面选取的材料。⑧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教授学生一些大众文化来培养他们“区分与抵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接受那些有益的文学遗产。他们相信,只要大众文化的粗制滥造与虚伪煽情被揭露出来,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抵制它们。这本书以后被修订和重印了很多次。从这种观点出发的媒介教育认为,以大众报刊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提供的是一种伪文化,它损害了真正的文化,而媒介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这样,当时的媒介教育采取的是一种批判范式,其核心内容是反对大众媒介及其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媒介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们不要受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他们只在课堂上讲授很少的媒介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批判,因而这就像著名学者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所说,这种媒介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⑨由于这种媒介教育在本质上把媒介几乎视同一种疾病,因此认为学生接受媒介教育就像打预防针进行免疫一样,因此这种范式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免疫范式”(inoculativeparadigm)。⑩

虽然说李维斯本人在开创这种批判范式的媒介教育时与法兰克福学派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当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产生巨大影响后,却对这种媒介教育批判范式的后续发展起了强大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其关于文化工业的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为批判大众媒介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揭露大众媒介对民众操纵与愚弄已经成了后来大众媒介批判的主要内容。就算是在今天,虽然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总的来说已不是主流,但其局部影响却时时可见,比如在广告课上许多教师不是教授如何制作广告或分析广告在大众媒介中的作用,而是关注于批判广告的意识形态导向及其牟利本质。

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

媒介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出现了一种重要的转折,这次转折的基础依然是对大众文化的新观念的产生,具体来说体现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张中。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正式发端于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其代表人物多是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主要领袖有威廉斯、霍加特及霍尔等人。其早期领袖霍加特与威廉斯都具有工人阶级的背景,他们从文学批评阵营中脱胎而出转入文化批评,因而其研究事实上也是对文学批评中的政治危机的一种反应。对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西方学者认为,这与英国知识分子对费边主义不再抱幻想并越来越被更具有实践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吸引有关,此外,工党政府的失败、越战及法国风潮等事件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这批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他们“精神劳动”的状况与报酬和那些体力劳动相近似,这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员。⑾

从学术成就来看威廉斯对该学派的影响最为巨大,他对文化概念的反思及重新界定为以后该学派的诸多研究开辟了道路。在传统观念中,文化一般是指那些为上流阶层所拥有的高等文化,而下层民众往往被视为没有文化的群体。而对文化研究学派来说,文化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事物,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这多种多样的媒介,到衣服、食物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多种多样的制度、风俗、习惯,它们都是文化,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斯就明确指出:“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持续地扩展它的意义,直到它几乎等同于我们的整个日常生活。”⑿既然文化意味着整个生活方式,那么大众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言而喻,它和精英文化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

文化研究学派还进一步指出,所有的文化实践无不打下了权力的烙印,而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文化的政治及社会语境,使在该语境中的文化自身凸显出来,并且最终让人们尤其是工人阶级能够认识并改变那种无所而不在的统治结构,进而实现其社会变革的目的。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对于该学派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他们把媒介视为潜在的“意识培养”的工具,而揭示大众媒介中大众文化的权力本质,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的真正处境并进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成了该派学者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学术抱负。也由此,该派学者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揭示,而这种权力关系可以体现在阶级、种族、性别等诸多方面。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这种反对传统精英文化的立场,把文化不再视为上流阶层的特权,而是“全部的生活方式”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文化观念,赋予了大众文化全新的意义,人们必须重视审视大众文化,也必须重新确定对待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媒介的态度,由此,在学校中针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媒介教育也同样产生了新范式。这种范式不再强调高等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分,而着眼于利用学生对媒介的日常文化体验来进行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拒绝媒介,而是区分媒介上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优秀的通俗文化作品,什么是伪劣的作品,并且承认通俗文化中也同样可以产生一些具有自身完整性的优秀作品。这种范式可以称为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由于当时霍尔等人所写的《通俗艺术》一书为教授媒介提供了广泛的建议,因而这种范式也被称作“通俗艺术”范式。⒀这一范式的形成除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理论上的贡献,新一代的教师的成长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批教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大多受到过大众文化尤其是电影的影响,因而他们很难接受过去那种完全拒绝大众媒介的批判范式,在实践中他们乐于采纳较为客观的分析范式。

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以上两种范式,我们不难发现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其隐含的传播学前提是媒介的影响理论,它把受众视为一种完全被动的群体,他们容易为大众媒介所操纵和利用,并且大众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几乎也都是负面的,因而决定采用一种保护主义的立场。与之不同,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更多地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相吻合。它承认大众媒介在内容上的良莠不齐,但受众可以通过学习一定的技巧来加以分辨,受众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他们完全可以做到让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为我所用,而不是全盘抵制和抛弃。媒介教育要培养的也正是这种具有主动性的受众。此外,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受众进一步认识社会文化的权力本质,这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

[page_break]

三、符号学的兴起与媒介教育的表征范式

符号学的兴起为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提供了一种新视野。符号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符号的学科或总体理论,它系统和全面地回答诸如什么是符号、为什么会有符号、符号有多少种类及其分类标准是什么、它们如何相互指代等等问题。⒁符号学有两大源头,一是瑞士语文学家索绪尔,另一是美国哲学家皮尔士,他们在独立的状况下分别提出了关于建立一门通过符号来研究事物的新学科的设想。虽然他们两人在具体主张上有所分歧,并且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以后欧陆与北美的不同的符号学传统,但在把符号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来进行意义的探究这一点上并无太大差异。符号学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帝国主义的”学科,因为它被运用到其他诸多领域中,有些学者甚至声称它将会成为一门主导性的学科,因为能用它来解释人类传播的方方面面。⒂

符号学的核心概念是符号,那么什么是符号呢?简单地说,符号就是可以指代其他东西的事物。在各种各样的符号中,最重要的符号自然是文字,索绪尔进一步把这种作为符号的词语区分为表示音与形的能指(signifer)及表示其意义的所指(signified),它们合起来成为符号(sign)。自然,除了文字之外,图像也是符号,甚至在更广义上说,大多数东西都可以视为符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符号都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看到的不是单个的符号,而是许多符号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符号群,比如我们在书上所看到的一句话、一幅图片都是符号的组合,前者是由许多单个的词语符号按一定语法组织起来的,后者也是由颜色、图案等种种符号复合而成,这种按一定规则(convention)组合起来的特定形式的符号群,在符号学中我们称之为符码(codes)。⒃符码的概念对于媒介研究尤为重要,因为作为文本的媒介内容,无论其是文字、图像或二者兼备,它们都是符码,都是由生产者按一定的规则生产出来的,然后受众在读解媒介内容时,又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一过程正好与霍尔所说的制码(encoding)与解码(decoding)概念完全吻合。⒄

借助于符号学,我们也不难理解媒介分析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知道,在媒介上出现的任何内容都是符号的一种建构,而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我们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关于美国世贸大厦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但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一些符号,而不是事件本身,它是已经被媒介化了的(mediated)事件。媒介化(mediation)这一概念告诉我们,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都只是一种表征,它们是加工过的、用符号构建的某种东西,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这也正如西方学者所说:“媒介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它所处理的任何事物。”⒅

如果我们通过符号学的分析观念来透视大众文化,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认识。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但这种意义生产过程有时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在这方面巴尔特提供的“神话”概念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符号其意义往往并不是单一的,一个经典的例证就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束红玫瑰,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红花、绿叶、带刺的植物,这个概念是它的本义(denotation),但我们也同样会立即联想到它代表着浪漫爱情,这就是它的引申义或转义(connotation)。事实上,这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的符号化过程,作为能指的玫瑰花与作为所指的概念构成了符号的第一层,而整个第一层又可以作为能指,而其所指则是爱情。有不少符号都具有这样两层含义。但问题在于,当这些符号的引申义已经深入人心,就像我们看到红玫瑰就会立即想到爱情一样,这时这种引申义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本义,而巴尔特的神话概念指的就是这种被当作本义的引申义。⒆在红玫瑰代表爱情的神话中,爱情的含义事实上是我们人为赋予给红玫瑰的,但它看起来好像是自然的。我们在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人们赋予某种物品以某种意义,并且利用这种意义来引导受众。比如,我们在电视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说某种牌子的手表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这样就使手表作为计时工具的本义让位于它可以成为成功人士身份、地位象征的引申义,这也就是在通过制造一个神话来引导受众消费其产品。除了神话这一具体分析工具外,如果从总体来考察,那么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商品,它是涉及到生产机构、文化产品及受众三方面的一个复杂的意义生产、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有的学者还进一步建立了一种通过符号学来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的模型,具体包括对生产者/使用者、使用者/物品、生产者/物品三方面的符号解析。⒇

符号学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新的媒介教育范式的产生。这种新范式从符号和结构入手,把媒介教育的内容设立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的制码与解码的规则教授给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媒介信息,并进一步告诉学生在生产意义与读解意义中所采用的那些规则都会受到文化的制约,这样一来,媒介产品的意义就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其次,让学生了解所有的媒介内容是通过符号建构出来的,是一种媒介象征,并不是原始的事实本身,但由于我们都通过媒介来认识与了解周围的世界,因而这种媒介在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利用一定的制码与解码的规则来制造神话,以及来操纵受众以达到其牟利目的或引导受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导向。由上可知,这种媒介教育的主旨是教会学生对媒介表征的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因而,这种媒介教育的范式被称作“表征范式”,这也是目前欧美媒介教育中的主流范式。

综上所述,欧美的媒介教育先后经历了“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及“表征范式”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背后是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与态度。今天,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欧美高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媒介教育也正在沿着“表征范式”的路径往纵深发展。欧美各国的媒介教育实践,尤其是统一在“媒介认知能力”(medialiteracy)这一术语下的美国的媒介教育的迅猛发展,(21)必将使全球的媒介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AndrewHart(ed),TeachingtheMedia: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1998,p9

②DominicStrinati,AnIntroductiontoTheoriesofPopularCulture,Routledge,1995,p10

③OscarHandlin,‘CommentsonMassandPopularCulture’,inNormanJacobs(ed)MassMediainModernSociety,TransactionPublishers,1992,p108

④StanLeRoyWilson,MassMedia/MassCulture,2ndedn,MaGraw-Hill,Inc,1992,p5

⑤JohnStorey,AnIntroductiontoCulturalTheory&PopularCulture,2ndedn,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8,p106

⑥AndrewMiller,ContemporaryCulturalTheory,UCLPress,1994,p35

⑦FRLeavis&DenysThompson,CultureandEnvironment,GreenwoodPress,1977,pp3-5

⑧Ibid

⑨LenMasterman,‘Foreword:MediaEducationRevolution’,inAndrewHart(ed),TeachingtheMedia: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1998,viii

⑩DavidBuckingham,‘MediaEducationintheUK:MovingBeyondProtectionism’,JournalofCommunication,Winter1998,pp33-4

⑾SamuelLBecker,‘MarxistApproachestoMediaStudies:TheBritishExperience’,CriticalStudiesinMassCommunication,vol1,1984,pp66-80

⑿RaymondWilliams,CultureandSociety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58,p256

⒀StuartHall&PWhannel,ThePopularArts,Hutchinson,1964

⒁RobertEInnis,‘Introduction’,inRobertEinnis(ed)Semiotics:AnIntroductoryAnthology,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5,vii

⒂ArthurAsaBerger,SignsinContemporaryCulture:AnIntroductiontoSemiotics,Longman,1984,ix

⒃GraemeBurton,MoreThanMeetstheEye,2ndedn,Arnold,1997,p33

⒄StuartHall,‘Encoding/Decoding’,inSHall,DHobson,Alowe&Pwillis(eds)Culture,Media,Language,Hutchinson,1980

⒅GraemeBurton,MoreThanMeetstheEye,2ndedn,Arnold,1997,p64

⒆NickLacey,ImageandRepresentation,StMartin''''sPress,1998,p68

⒇MGottdiener,‘HegemonyandMassCulture:ASemioticApprocah’,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Volume90,Number5

其实我介意篇8

以上讲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思考、质疑、拒绝、核实,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信息无孔不入的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任何受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核实的能力。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中国人口的70﹪-80﹪在农村,农民,作为媒介受众中人数最庞大,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在有关媒介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中,似乎也被忽略了。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涉及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媒介素养发端于英国,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的学者认为以1994年陈力丹《我国需要“媒介扫盲”》为开端,而有的学者认为以1997年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开端,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媒介素养引进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媒介素养已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近两年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青少年、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少数民族受众等。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受众,则更多的倾向于媒介使用情况,信息资源的分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研究。

对于媒介素养,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媒介素养在西方经历了四次范式的转移。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范式,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这样,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一、影响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

广大的农村受众因其独特的社会处境和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由于传媒的快速发展,恶性竞争,部分媒体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良莠不齐的内容同时涌入了广大农村受众的眼中,传媒生态正遭受商业逻辑的践踏。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这方面受到的伤害更大。通过已有文献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非常弱,他们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几乎不存在。这就是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现状,是什么导致了农村受众信息处理方面的现状?

(一)与经济状况有关

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他们所处经济状况有关,与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接触大众传媒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需求,对于农村受众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触传媒以及接触传媒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高的需要层次,如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他们对大众媒介所呈现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经济基础。比如江浙一代的农村受众,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为例分析。对于广告的态度,有72﹪的人不认为广告是真实的;对于电视剧,有62﹪的人认为其内容贴近现实,40﹪的人认为电视剧里出现的色情和暴力镜头没什么不好;对媒介运作的认识,70﹪的人不清楚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对“把关人”更是闻所未闻。虽然以上数据显示的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理想,但也说明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尚且这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众的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他们而言只是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工具,媒介所传达的基本事实、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宁愿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而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进行思考、分析,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二)与文化程度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2/3的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是现代文明,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如何能够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传播的内容,农村受众和大众传媒之间的隔阂还是永远存在的。传授双方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小,传播实现的效果就越不理想,更不要说激起他们心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认识受到了局限,只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对于国家、国际大事没有想知道的愿望,更不要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提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提供天气预报、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一般认为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与他们所处的世界相差太远,电视剧里的生活是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们并不懂“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媒介知识,也并不知道媒介是如何运作的。文化水平这道连接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的桥梁一旦不畅通,那么他们之间正常的沟通就会出问题,更不要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批判了。

(三)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媒介知识水平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近年来,提出媒介素养认知范式的美国学者波特将媒介知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生产过程和效果,其中又以前两项最为重要。就内容方面来说,受众应该明白,媒介内容是建构的产物,而建构现实不等于反应或者代表现实;就媒介生产过程来说,受众需要明白信息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背景对意义产生的影响。根据学者们对上海、北京、广州、西安4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受众的媒介知识整体上不容乐观,处于及格水平。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在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经验范围以及对媒介的接触都远远落后,所以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更是不容乐观。根据对浙江金华农村的媒介素养调查(70﹪的人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40﹪的人认为媒介报道反映了全部的生活)也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水平很低。然而,这种对媒介的基本知识的普遍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大众传媒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普及媒介知识

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文化水平偏低,对媒介的认知尚处于很低的层次。我国的大众传播技术和设施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上一篇:店铺公告范文 下一篇:我还年轻我还年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