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范文

时间:2023-09-15 02:07:10

逍遥游篇1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逍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6-0278(2013)Ol-155-Ol

庄子处在战国中期,那时社会正处在大变革的过程当中,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地主阶级斗争的十分激烈。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命更是如草芥。长期诸侯的割据、战祸连年、民不聊生,人人追求的都是财富权力,把人的尊严和本性丧失了。处在这样一种社会的庄子,虽然生活贫困,但是他的精神是富有的,视权势为粪土,具有贫贱不能移高尚的情操。他能把世态真象看穿,能够用睿智的目光来审视社会,感受人间疾苦。个人不能和权贵为伍,又不能云游;不被社会容纳,也不能将社会容纳;自己的人生苦痛不堪,而又不能回避痛苦,所以庄子只能在主观的精神上来解脱苦难,也就是超越世俗观念的自由逍遥。

一、庄子《逍遥游》的“逍遥”

庄子在《天云》“逍遥,无为也”当中把逍遥和无为挂上等号,无为是内涵上的,逍遥是外在状态上的。在庄子看来,无为是天地万物当中最本然的状态,应该顺应万物而无有作为。

庄子又在《逍遥游》中把巨翼大鹏和蓬间小雀相比较,说明了世间的万物都是有所待的,在社会和自然当中很普遍。有些人就和那蓬间小雀一样,目光短浅,很计较利益的得是,为功名利禄所困扰,这种人就不能精神自由自在的逍遥了;宋荣子虽说不被功名利禄所困扰,不看重虚名,但是还是渴望成功的,仍是被物所劳累,不能够全然的超脱;列子虽然能够忘却世上功利,不计祸福,但还是拘泥人事,对事情加以炫耀,还不能说是逍遥。对庄子来说,以上这些人都是有所不足的,都是有所期待和依赖的。而“有待”把心灵的活动束缚住了,只有把客观条件全部都抛弃了,才能到达“无待”,才能真正的逍遥,才能够得道自由。庄子的逍遥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只能得其无待而大道的圣人、至人才能够达到,达到逍遥境界根本的途径则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绘的逍遥境界是十分美好的,和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正说明,庄子所做的追求只是当时社会强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之下,所作出的精神的反抗。庄子的一生都是不屑于和媚世者为伍、愤世嫉俗的,不肯迎合统治阶级,但又没有办法寄身在天外。庄子只好把理想寄托在心灵,他只有将寄托在心灵,让思绪自由漫游在广阔至大的空间,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在这抽象的世界当中,个人只能有抽象的方式,寻找其内心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满足感,不得不逃到抽象思想当中去,并将这种抽象当作了实有主体。所以,庄子的逍遥主体是心,游心就是心之游,也就是思想遨游。个体只有在无为和无识的道之中,才能够自然、产生变化。因此,庄子的所游之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的内心世界。只要在自己的内心,才能够有一片没有尘垢纷扰的净土,才能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只有与道合二为一,才能够使宇宙精神和人的精神合二为一,才能达到生命自由的逍遥。

二、《逍遥游》的“逍遥”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相同的是都会面临成功失败、荣辱和浮沉。金钱被放大,人的心理不被重视,精神需求满足不了,随之而来的是烦恼和失望,人人都希望有方法可以摆脱这种情况。庄子的《逍遥游》展示了一位笑傲人生、超凡脱俗的隐士,是对逍遥境界执著热烈的追求。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港湾,给了人们处物质以外精神的安慰。庄子的实践方法和人生理论无不在启发人们开拓人生、思考人生、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对人们拓展、视野开阔胸襟都有利,使人们在顺逆境中都有良好的心态。在现实中无法回避矛盾,但在心灵中人们能够解放精神、排遣苦闷。

庄子深刻的把自己时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揭示出来,最世俗的价值观加以批判,倡导人生独立自主和精神超然物外。庄子认为,小人因利而死、士因家而死、圣人因天下而死,都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过度的崇拜物欲,毫无节制的对权势追逐,那么就会被物所控制,因此庄子在《天地》中说:“不以物挫志”,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在现今权力至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如此横流的时候,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旧观念和新观念出现了冲撞,因权力的诱惑而产生了畸型人际关系。怎样在功名和利禄面前能够从容坦荡,怎样使自己的心灵保持纯净,有必要研究庄子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是放达的生活的态度,是超越了狭隘功利和眼前利益的,和现今的主义和禁欲主义是相反的,它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建造心理防线,不被利益所诱惑,完全的遵循自然无为这种生活原则,使自然万物和生命活动和谐统一。庄子的“逍遥”对人们将精神枷锁打破有利,帮助人们从世俗观念和现实压迫中解脱出来。从这方面看,庄子的“逍遥”是有积极意义的。人存在于社会,所有人的活动都会收到社会关系制约和社会条件影响,在肉体和物质上得不到逍遥,但可以建立自己精神上的逍遥。

人们只有把世间的功名利禄摆脱掉,超越生死,心胸自然会款关,心灵自然会澄明,就会在自己精神的家园中得到很大的自由度,保持自己人性的光辉。

总结:庄子追求的逍遥,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来学习的。在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妨走进庄子的世界,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在如此物质化的今天,自己的人生境界能够更高。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25.

[2]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四川:巴蜀书杜,28.

逍遥游篇2

今天是10月1日,国庆节。爸爸 妈妈带我到逍遥津游玩。

我玩了许多游乐设施,最好玩的是空中自行车,我和妈妈买了两张票,这是妈妈第一次陪我玩游乐设施。我们排了很长的队,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上了车,一开始,我不会踩,然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踩了起来,我真没想到,我竟然比妈妈踩得还快,我真高兴,我还撞前面的老爷爷呢,那个老爷爷看见我在撞他,真是哭笑不得!

还有,我觉得最害怕的游乐设施是流星锤,它会在天上转来转去,头都会倒着。头倒着的时候,我生怕掉下去,手拉得紧紧的。不过下来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害怕了,晚上,我还对妈妈说:“虽然我玩的时候很害怕,但是,我在上面头倒着都能看到下面的风景呢!”

今天我玩得真开心!

逍遥游篇3

看我逍遥游

偶名为逍遥游,真名嘛!还是个未知数。通常是用逍遥游。(旁人插话“上句实属废话”)废话不说,切入正题。

我是班里一个将——班长,管着这个班里的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可怜我孤苦伶仃,大家上体育课外出活动。我还要在办公室里帮老师改卷子。唉!偶实在悲痛欲决,终于向老师递上一份辞职报告,恳请老师撤掉班长的大任。没想到老师不忍割爱,安排我当语数英综合科代表,这可把新任班长和众民气个半死。因为班长以前干的事还是由我来干,纪律还是由我来管。尤其新班长“吴芳”整天对我吹胡子瞪眼,几年好朋友关系就因“班长风波”破坏。过了半年我又递上了辞呈,老班实在无可奈何,对我说:“你想什么时候来我都奉陪,班长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说罢叹气一声,让我出去。真没辜负我那名字——逍遥游。

逍遥游篇4

内涵:庄子逍遥人生观对世俗工具价值进行了批判,强调从宇宙的高度来把握人的存在,使人的精神从现实中升华,并且破除自我中心,从固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狭隘心境中透脱出来,以免在平庸忙碌之中迷失和异化了自我。这对扩展人们的思想视野,开阔人们的心灵空间,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新的境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庄子轻视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在现代十分可取,有利于帮助人们缓解因现实的种种不济而产生的烦躁困惑甚至绝望,引领人们走出精神的泥潭。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表现的尊重和顺从自然的生命哲学,体现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价值观。庄。庄子认为,人如果可以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不在乎自己的胜负得失,追求超然淡泊的自然生活,就可以“无所待”的过着逍遥的人生。

(来源:文章屋网 )

逍遥游篇5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生命情愫 天人合一

一、庄子《逍遥游》中的生命情愫

《逍遥游》篇置于全书之首,绝非偶然也不容忽视。马叙伦诗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人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逍遥游》的主旨通常都被认为是在阐述庄子的绝对自由思想精神。但也有认为是讲无为、无用的处事理念。那么《逍遥游》这所谓逍遥究竟作何解释?

“逍遥”之词所包含的自由自在之义,几乎无人提出异议,然而《离骚》有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屈原叙写心情痛苦不堪,此“逍遥”仍是彷徨、徘徊的意思。张衡也有《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此文中“逍遥”与下文“路远莫致倚惆怅”和“路远莫致倚踟蹰”中的“惆怅”、“踟蹰”对举,即是彷徨、徘徊、忧愁的情思。而在《庄子》一书中也有诸多佐证:“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显示“逍遥”就是无为。由以上分析可见,“逍遥游”不是只讲精神自由翱翔、无拘无束,而是又讲无为、无用以处事。“逍遥”即无为、无用。“游”指处事、生活,“逍遥游”即无为以处事的佳境。

黑格尔说:“现实世界的人们不能得到的东西.只有在彼岸世界里才能成为抽象的现实。在这个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他内心寻找现实中找不到的满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当作实有的主体.这就是逃避到主体本身的内心自由中去。”而庄子描摹的“逍遥”境界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它恰与不幸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比照。庄子一生愤世嫉俗,耻与媚世者为伍,羞于屈身抑志迎合统治者.又无法寄身于天外,唯有将理想寄托于心灵,让思绪在广阔无垠的至大之域自由漫游,以求得一种通达内心、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自由体态。因此,庄子的 “逍遥”的主体即思想遨游。“游于无人之野”,“游心于大道”。而“道”正是庄子“逍遥论”的根基。即唯有谋生在无为、无识的“道”中才能产生、发展、变化.才可获求摆脱世间尘垢纷扰的一片心灵净土,以维护人格尊严和自主独立,从而实现生命的自由逍遥境界。

二、庄子“逍遥游”境界的美感韵昧

说完了“逍遥”二字,再浅谈何谓“游”,中国古代美学的“游”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孔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陶潜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嵇康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而庄子则大谈特侃“逍遥游”,并以《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贯穿自己的全部思想。可见庄子之“游”乃是一种最高的自由精神的审美愉悦。而庄子之“游”又遍及《庄子》全书。《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养生主》:“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人间世》:“乘物以游心”等。由此,庄子“游”说可谓文笔色彩斑斓、寓言生动离奇、内涵恣肆、语言不拘一格、魅力隽永悠远、想象深刻通达.并体征到后世的文艺创造和审美拓展。

庄子“无用之用”的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观.即不以仕途显达论英雄,更不以清贫为耻。而儒家重在对个人私欲的超越,庄子则加上了对道德价值的超脱。从而使许多“普渡众生”的仁人志士能在失意时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抚。若济国救民的社会实践受挫.在无有功利价值、唯有审美价值的山水诗画中也一样可以安顿性灵.以成就艺术人生。虽然“人世”却不参与“世界的权利斗争”。也不在“无边的痛苦经验中挣扎生存”.而是跳脱出来,鸿飞冥冥,把人间百态、人生忧患点化成诗、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坡诗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庄子之“游”同样构建了道家文化的“自然无为”的审美观。

庄子的人生美学可谓观照着历代文人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中.唯有从庄子思想中寻求宁静超脱,从内在精神上保持自由独立的人格,并在作品中溶入一种心灵的淡泊致远,从而彰显着华夏文人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可以说,儒家的孔子主张积极“人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孟子注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庄子却倡导“游世”,提出了“安之若命”、“虚己游世”的生存准则。庄子境界旷达高远、无拘无束.既对现实社会保持清醒认识.又与之保持适当距离。如果说,儒家理想人格追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仁”境界,那么庄子理想人格推崇的则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游”境界。

庄子追求的生命是自由、审美的人生。可以说。庄子是从生命的本原、自然的本性来思考人的本质、人格理想和人生的归宿,通过“体道”寻觅人生的真谛,即体道是追求理想人生的最佳途径,从而始终以“道”作为生命的最高理想和审美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唐祖敏.庄子道与逍遥游审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16-17.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8.

[3]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04.

[4]马叙伦庄子义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5]5 沈善增.还吾庄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88.

[6]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0.

[7]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

[8]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367.

[9]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139.

逍遥游篇6

个性化解读逍遥游文本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语法等技术知识,培养人文情怀,还应该给予学生性灵的启迪,语文课应做到用智慧引领智慧,用思想感动思想。我一直是这个观点的追随者和实践者。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文本,认真钻研,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不迷信教参,不迷信权威,这样才能做到用思想启迪思想,用智慧引领智慧,用性灵培育性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以为这句话的前提应该是教师本人要先做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才会有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才能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阅读。

以《逍遥游》为例,我谈一谈教师怎样抓住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逍遥游》是高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庄子及思想。《庄子》及庄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难解的迷,各朝各代研究者不计其数,至今庄子的思想也无定论,教参也语焉不详。这给教师提了很高要求,对庄子要有自己的解读,对“逍遥”有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庄子”,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命。

“逍遥”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呢?教参上说“庄子认为:逍遥是摆脱了一切依赖的限制,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领域,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逍遥。”“这种自由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真实和完全存在着,只能存在于想象的世界里。”这样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启发性也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必须得找到另外一个角度,既能解读文本又能被学生接受。那么,前提条件是教师对文本一定要抓牢。

讲解《逍遥游》之前,我把课文前后读了约二十多遍,查找了很多资料,找到了切入课文的角度,示例如下。

一、重点品析,提炼观点

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带领学生重点分析第一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是理解“逍遥“的中心所在。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这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大鹏从高空往下看,它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按照前面翻译顺延下来:大鹏在天空往下看到的人类活动情况是人类真正的情况呢?还是因为距离太远而看不到尽头?这样,无论在地上还是天空,看到的情况都未必是绝对真实的,只能是相对的真实。我认为这句话讲的是相对论的观点。后面的文字继续阐述相对的道理:“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再来看“且夫”这个关联词,它表示递进关系,表示论述在原有基础上再深入一层但观点并不改变。那么“且夫”之前的句子应该在论述相对的观点。讲完这几句话,我提出问题:相对论的观点是在大鹏与野马之后提出来的,能否用相对论的观点解释大鹏与野马?学生提到了很多,如大小是相对的,目的地的远近是相对的,需要凭借的条件也是相对的,等等。这一部分相对论的观点和教参的理解是有出入的。我参考了很多资料之后,决定采取以上的解读。这样的解读更符合文本,而实际这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

二、明确庄子的感情倾向,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因为文化传统的关系,中国人的感情一向含蓄,不轻易在文章中直接阐述自己的好恶,所以我们应认真研读。请看教学片段(1):

教学片段1:

教师:怎么理解蝉和斑鸠“笑”之?

学生:这里有很明显的嘲讽。

教师:但是他们只能“枪榆枋而止”,是什么意思?

学生:他们也是受到限制的,不能达到逍遥游。

教师:这是很奇怪了,按照道理来讲,大鹏的体形很大,飞的又很高很远,它怎么没有嘲笑蝉和斑鸠呢?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生活中有没有蝉和斑鸠这样的人?

学生恍然,他们在为人上是有差别的。

教师总结:大家理解的角度准确,大鹏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体形上,更是在思想境界上。现在我们来看看大鹏这个意象如何理解?

学生:常常形容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

教师:虽然,大鹏与蝉和斑鸠有所区别,但庄子的感情更倾向大鹏,他更欣赏大鹏高飞的形象和努力的力量。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庄子的感情?

学生:之二虫又何知?有很明显的批判语气。

教师:相对的事物也是有所区别的,大鹏和斑鸠就是两种不同的“相对”。一个人的成熟的标志是立志,不是你身材高大脸蛋漂亮。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将来的人生怎样打算?纵观历史伟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思考人生,确定人生目标。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去法国留学,马克思在17岁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当同龄人还在迷茫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未来走向,确定了目标并为之奋斗。

学生若有所思。

讲到这里,我有意识把课文向生活延伸。古文离我们并不遥远,与生活也非常贴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我们生活。

三、巧设问题,适当延伸

在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发展。认真设计问题,是教师做到个性化解读的前提。

在第二段教学中,针对“小知”和“大知”,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庄子在《逍遥游》的后半部分表达这样的意思:生下来眼睛就盲掉的人,我们不能和他谈文章;生下来就聋的人,你无法和他谈音乐。他们不但身体有残疾,智慧上也可能有残疾。大家同意这个观点么?

2.庄子的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解读的依据么?

3.哲学上有一个观点:一个人可以通过量变达到质变,放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怎么理解?

师生通过研读文本,对以上问题达成一致见解。

哲学上的量变-质变观点确实存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很多限制导致有些事物发生量变的可能性很少。如果后天原因造成,可能还有机会弥补,如果是天生,就会造成智慧的缺陷。

尤其庄子的文章,哲理性很强,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很深刻,对待世界采取更加理性的积极,明知“不可为而不为”,这与孔子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同的。

四、点拨思路,水到渠成

经过层层铺垫,庄子终于明确什么是“逍遥”。课堂教学经过层层铺垫后也瓜熟蒂落。这一段,庄子直接论述生活中的人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对于学生理解逍遥仍是难点,还需要教师的恰当点拨。

教学片段2(第三节):

教师:庄子认为逍遥游用哲学上的话怎样表述?

学生思考: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规律。

教师:现在,我们把“规律”换成“人生”,大家怎么理解?

学生读:顺应人生,尊重人生。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人的一生可以分成很多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这就是人生的规律。我们不能超过特定的阶段,大家觉得呢?学生恍然。

教师:继续推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应该坦然面对,因为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生深表赞同。

逍遥游篇7

近日,一个出差的机会,顺道去逛了一趟武夷,感受了纯真,领略了秀美,才真正体味到“仙境”之内涵。难怪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23处、中国4处(泰山、黄山、峨眉山一乐山大佛和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之一,而且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导游介绍,武夷山有十大景区。这里山丹水碧,谷幽洞异,花繁林茂,石怪峰奇,不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可看之处很多。无奈停留的时间有限,我只能好中选优。

上午,冒雨观赏了武夷山水的“第一胜处”――云窝天游景区后,下午又马不停蹄赶到九曲溪景区,准备乘竹筏畅游九曲溪,以品味“漂流”之趣。

我们乘坐的竹筏是由8根毛竹相拼而成的。其长约9米,宽约2米,筏内设有6把竹制靠背椅,供游人乘坐。正常情况下,每次漂流每筏可乘坐6名游客;每筏配有两位筏工,并充当导游,每位筏工手中各持一根竹篙做撑筏工具。上筏前,遵照导游的建议,每位游人都购买了一次性雨披,以防雨、防水;上筏后,依据筏工的安排,我们又都穿上了筏舱内备就的救生衣,顺序落座。接下来,随着筏工手中那根竹篙的挥动,竹筏便载着我们离开码头,悠悠然,开始九曲溪的漂流行程了。

常年生活在干旱的太行山区,对水,对江河湖海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虽然过去出差或外出参观、学习时,也曾有过海上之旅的经历,但那都是在几百人的轮船上,可凭栏望海,或倚窗观涛,人与大海之间毕竟还有一段距离。乘竹筏漂流可就不同了,人坐在古老的竹筏上,任筏工自由地导航,随清溪蜿蜒地流淌,且四面无遮无挡,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昕得溪声,伸手即触清流。纵有万般烦恼、千种牵挂,此时此刻,早已被眼前的诗情画意所融化,而进入了一种忘我和无我的境界。漂流中,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想起了庄子的名篇《逍遥游》……恍惚问,我仿佛回到了上古的岁月,回到了先祖的怀抱。

从星村码头(九曲)出发,沿九曲溪顺流而下,到晴川收筏,游程仅有9.5公里,但移步换景,却有万千气象,令人目不暇接。称其“一曲一景观,曲曲呈幽奇”那是毫不过誉的。九曲,可谓“溪光秀色”;八曲,名日“浅滩飞渡”;七曲,澜回峰重;六曲,空谷传声;五曲,峰罗翠拥;四曲,溪山胜概;三曲,溪转峰回;二曲,幽峡观天;一曲,万丈丹青。细细道来,九曲溪两岸有36奇峰、99奇岩,而且峰峰有典故,岩岩有说法。如果说每个景点都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的话,盘绕于丹崖群峰间的九曲清溪无疑就是一条流动的绿色画廊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我们撑筏兼作导游的两名筏工,壮实而淳厚,精明又诙谐。他们虽然是靠苦力谋生的,但知识面很宽,嘴巴子挺巧。一路上,遇山说山,云来道云,景观评点,掌故穿中。因而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内容,激发了人们的游兴;其本身也构成了漂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游者赏心悦目,久久难以忘怀。

逍遥游篇8

关键词:幸福观;自然而然;豁达;顺性而为。

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幸福吗?”,很多人也开始注重起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来。可什么是幸福呢?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呢?或许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对幸福也有一种理解,庄子的幸福观是一种真实理解后的豁达,是一种以精神超越现实,获得无限的精神自由状态的幸福。了解庄子的幸福观对化解当今人们的精神危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庄子的幸福观

《庄子》中没有对“幸福”作专门的论述,但是幸福是人生的一种最高追求,可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将归于对幸福的渴望;庄子更是对幸福有不同的诠释。庄子的幸福观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无须外在的影响和诱导,是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即“逍遥游”状态。“‘游’指的是一种活动的机制。意识在这一机制中由于脱离了一切外在的任务,只是观看我们自身内部所发生的活动”。[1]57就是说,庄子的幸福是以精神超越现实,获得无限的精神自由的状态。在《逍遥游》中,幸福是怎样体现的呢?

(一)幸福是一种安时处顺、自然而然的真实存在

文章中讲到了大鹏和小鸟的故事。大鹏借助“扶摇”、“羊角”、“海运”能够高飞九万里到达南海,虽借助外力,但只要做到了想做的事,并没有以此觉得比小鸟高贵,所以大鹏得到了一种幸福。而小鸟只能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它满足于这样近距离的跳跃,也并没有羡慕大鹏的高飞,那么对它来说也是一种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不同”[2]104,只要根据个体的条件,做到了自己想做的,内心就会得到幸福,参照物只是内心的平衡和满足。

相反,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内心不平衡,就得不到幸福。就像上面说的小鸟,以小自矜,讥笑大鹏辛苦飞九万里到南海,在庄子看来,小鸟是不自由的,讥笑是对别人的贬低,小鸟还是与大鹏做了比较,只看到了大鹏的长途跋涉却没有看到它成功后的快乐,它的内心受到了外物的困扰,所以说小鸟又不自由不幸福。同样,出世之人以小羡大,羡慕彭祖长寿活了八百岁,“不亦悲乎”,也是不自由不幸福的。彭祖自然比一般人活得长久,一般出世之人只能活短短几十年,相比之下寿命短很多,如果因此而羡慕彭祖的长寿贬低自己的短命,内心必定因失去平衡而得不到平静,怎能得到幸福?小鸟和出世之人都没有“安时处顺”,即“安于常分,顺于天理”[3]61,时时生活在不平衡的心理当中,必然得不到幸福。

(二)幸福是在对事物理解后的豁达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4]107,所以说,就是因为对万物有了深刻的了解,以理化情,所以万物在他眼中都是必然,这时就达到了内心平和安静,与自然宇宙融为了一体。这是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的幸福,是在对万物有了更高程度的理解之后才得到的幸福。这是可以理解的,根据我们的经验,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的话,就不容易激动,从而保持平和的心态。比如因停电没法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大人能理解,而小孩因停电而没法看喜欢的动画片时就会哭闹,因为他们没有达到大人们那种理性理解。

二、获得幸福的途径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庄子所追求的幸福就是一种“逍遥游”的自由境界,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自由呢?

(一)顺性而为,淡泊名利

《庄子・逍遥游》篇中有关于大鹏和小鸟的故事,郭象解释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也。”就是说,大鹏和小鸟都能做到循着心灵的要求生活,不盲目按照别人的要求要求自己。但是,社会上许多人都做不到这样,他们攀比追风,追名逐利,不适应自己适意的生活,而是按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世俗的满足感并非来源于自己心灵的契合,这成为他们不幸福的源泉。庄子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就是说根据自己的天性去生活的人,做自己能够做的一切,无论你的能力是大是小都能获得自由和幸福。

顺性而为就是庄子说的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个人的心灵需求,追求个体能力所能达到的事物。如果盲目追求外在的不契合心灵需求的东西,往往会“人为物役”,这时庄子极力反对的。《庄子・逍遥游》中讲到,尧要让位于许由,可他却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当时的天下已在尧的治理下平稳安定,许由没有因为名这个虚无的东西而去接受尧的邀请。

(二)无用之用,物尽其用

《庄子・逍遥游》中,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他的大葫芦种子结出的大葫芦盛水不能,当瓢不可,简直一无是处,便把它砸烂了。庄子批评惠子不会使用大物件,讲了一个故事给他,说宋国有个善于制造不皴手药物的人,祖祖辈辈在水中从事漂洗的劳动;而买他药方的客人却把它用在了战场上,并立了战功得了封赏,这就是因为物尽其用的结果啊。所以说,哀叹东西无所用处是没有用的,万物皆有用,还不如好好想想用在哪里最合适。把惠子的大葫芦做成腰船拴在腰间漂浮在江湖之上,不也是很好吗?关键是要用平静的心去思考,只是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徒增烦恼。

同样的,一棵大树因为长着凹凸不平的疙瘩而真的无所用处,庄子说也可以把树木种在无边无际的原野上,这样没有用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会侵害它。为什么一定非要让它有用处呢?让它自然发展就好,无用之用,免遭侵害,不要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吗?所以,以树喻人,当一时不被重用的时候,没有必要气馁,可以退而求其次暂时休养生息,或许还可能会避免遭受某种伤害,只要有能力,等到机会来临自然会有发挥才能的时候。

三、现实意义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日益沉浸在物质的充裕带来的享受中,但是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内心的幸福和充实。寻找幸福成为广大人们的迫切需要,因此社会上也提出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号召,于是“你幸福了吗”的口号成为一种流行。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不同,这与每个人的物质和生活环境、精神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和获取幸福,每个人幸福了,整个社会也就成了和谐、幸福的社会。庄子的思想不乏消极的方面,但是精神上却追求积极的自由,这正体现了人类自由发展的天性,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解放思想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向群.庄子幸福观研究[J].山东大学.2011.4.20.

[2] [瑞士]毕来德,宋刚(译).庄子四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9.4.

[3] [5]冯友兰,涂友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上一篇:中南大学图书馆范文 下一篇:月亮与六便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