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5 00:13:44

逍遥游教案篇1

灵儿,我知道,你的让爱心甘情愿,也决不后悔。血池。逍遥先救下月如,面对小石头“为什么他不先救你”的问题,你的回答毫不犹豫“我倒希望是这样”。石长老的鬼阴山之约。留给逍遥月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独自前往。义无返顾。灵儿,你不会不明白此次一别,你们可能永无再见之日,但面对紧追而来的逍遥,你却没有任何解释。无声的对望。你宁愿逍遥留给你的只有不解的目光。

上天又安排了你和逍遥的再次相见。客栈。当你不得不再次面对逍遥时,你感觉到了逍遥的不死心。你决定给他一个解释。你是公主。你已经不再爱他。你觉得他的追随是一种妨碍。

灵儿,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你“残忍”,不仅是对逍遥,更是对你自己。你选择了一把最锋利的双刃剑斩情断爱。碰杯,你们彼此潇洒一笑。之后,咫尺……天涯。

可是,你们谁都没有离开。不能?不愿?在晋元的“缘分”游戏里,一个失意人的答案:“我们分手之后,却还在照顾对方的感受,结果藕断丝连,只能让彼此更加痛苦”。

逍遥的目光仍旧追随着你,你离不开。石长老给了你选择,李逍遥,南诏国。其实,你早已做出选择。为了彻底,你必须要做一个无情的“贱人”。你们都已遍体鳞伤。逍遥的泪流在脸上,你的泪流在心里。

终于,逍遥看到了你的成长,接受了你的决定。虽不明了,却已释然。花灯会。逍遥决定放手,永不再见。相爱不如相知。你微笑,谢谢他的成全。成全你的选择。成全你的寂寞。

十年之约。南诏国子民的幸福快乐是你最大的愿望。你们约定,今日一别,十年再见。此刻,烟花漫天。灵儿,看着你笑靥如花,我却不愿欣赏这烟花的灿烂。你要天下人幸福。却忘了你自己。你的寂寞,如此彻底。

锁妖塔。一个注定纠缠的地方。逍遥月如不顾一切来救你。剑圣说,你不离开,就会有人牺牲。你哭喊着,拼尽全力,只为离开这里。挣脱了锁链,却还在原地。

你哭着要剑圣帮你。为了逍遥月如,你什么苦都愿意受。无名丹。忘记所有情,所有事。眼泪,浅笑,你吞下了无名丹。灵儿,那颗无名丹的味道一定很苦涩。此时,逍遥与你只有一门之隔。

象一个久被封印的咒语突然解开,逍遥找回了记忆。你却要离开。月如挡住你,不准你走。可是,她触不到你。逍遥撕心的呼唤,你终于忍不住回头。一回头,便是错。前尘旧事浮现脑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动再次将你打动。一种力量,你的灵魂与身体再次交融。是注定吗?逍遥找回记忆,你便无法忘记。你在逍遥哥哥的怀中醒来,逍遥紧抱着你一句“我什么都不管”,却伤了另一个女子的心。

月如走了。带着微笑,眼泪。

“忆如”,让你们三个再也分不开。

南诏国。为了救你,逍遥回到了十年前,也知道了一切来龙去脉。小灵儿,见到了他的逍遥哥哥。十年后,你依然记得他对你说的每一句话。“一个我很爱很爱的人”。年幼的你一定不明白。现在,你一定能猜到那个人是谁。

一个婚礼。你们要天涯相随。可是,你的甜蜜永远短暂。被拜月迷惑的南诏子民,疯狂的拜月教徒,混乱的局势俞发不可收拾。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甚至永远离开。还有那个“使命”,越来越近。

决战再所难免。拜月,水魔兽。逍遥,灵儿。面对这场恶战,你对逍遥说,你不会死。可你最大的愿望是南诏国子民的幸福快乐。消灭水魔兽,你却必须与它玉石俱焚。

逍遥绝望的呼唤着你的名字。一声“逍遥哥哥”,你又回到了他的身边。如梦似幻。你们拥抱,旋转,对未来无限向往。一切又多么象一场幸福的结果。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天涯海角,矢志不虞。灵儿,我知道,这又是一场烟花,但是我甘愿为你自欺,欣赏它的灿烂。

真正的结局。你倒在了血泊之中。终于回到平凡。此刻,你只是逍遥哥哥的妻子。你不愿离开,你不要逍遥哥哥一个人留下。你用生命的随后一丝力量坚持。回家……乡巴佬……回家。诀别的时刻。你的手臂垂下,生命落幕。再也无法在逍遥哥哥怀中醒来。

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场血色烟花尽情绽放。绚烂。残酷。

最后一丝光亮熄灭瞬间,寂寞,被推向极至。

灵儿,我能为你做什么呢?

逍遥游教案篇2

一、让思维回归课堂,让课堂安静下来

1.感知文本时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让学生匆匆读完课文,就开始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理解,看完一段文字马上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即兴来仿写。试想,没有经过深入的感悟、思考,学生对文本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吗?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因为学生毕竟只是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在初读完文本,就能不假思索地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课堂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

因此,要让他们在宁静中学会思考,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学会审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案例]前不久的名师评比课上,萧山六中的郑玉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请学生朗读《扬州慢》时,一个学生把“波心荡冷月无声”停顿成“波心荡冷/月无声”。郑玉涛老师并不是急于纠正,告诉学生该怎么读,而是让学生都试着默读,体会一下怎么停顿比较好,让学生思考这么停好在哪里。差不多有一分钟的“冷场”,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那位女生还是坚持“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停法,郑老师借机引导学生,诗歌意蕴丰富,不同的停顿有不同的意境美。正是这片刻的宁静,给了学生一次很好的思考机会,让学生懂得诗歌丰富的内涵。

2.回答问题前的独立思考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而学生的发言中没有几句是经过他们自己深思熟虑后发表的观点,回答往往不得要领。因此,课堂中的宁静,恰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在静静的思索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

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宁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酝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案例]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诗句来印证。我又启发学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美不胜收”。为什么《沁园春・长沙》的意境与我们经验中的秋景不同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课堂显得有点“冷场”,但我知道,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时候表面上的“静”其实是学生思维很活跃的时候。果然,不多时,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等不同寻常之处,正是这些异乎寻常的意境,抒发了当时的志存高远,意在天下的志向,显现出了当年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

3.倾听他人发言时需要宁静

“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热烈讨论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我们绝不能忽视听的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静听的训练,提高思维注意力集中的素养,从而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

[案例]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上,胡老师上的《我与地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分析完古园的景象后,胡老师让学生思考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史铁生在文中说,生与死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胡老师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许是因为话题的沉重,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显得很深沉,倾听他人发言的学生也特别安静。分析完母亲这一形象后,胡老师又抛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子女的。学生都在思索着,接着,一个又一个真诚又感人的故事在学生之间分享,有一个女生在说自己母亲的故事时甚至哽咽了起来,而其他同学一直都静静地倾听着。胡老师的问题设计真正地使学生把内心的感受吐露出来,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宁静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我们的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人独立探究为基础,不能侵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试想学生没有经过宁静的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所以合作探究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空热闹、假活跃的现象,使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案例]曾经听过一堂《逍遥游》的公开课,主题的归纳是这堂课的难点,于是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

师:很多学生说大鹏鸟很逍遥,也有学生说大鹏鸟看似很逍遥,却不逍遥,究竟大鹏鸟逍遥不逍遥?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来讨论一下,大鹏鸟究竟逍遥不逍遥?学生分组讨论约3分钟。

生:我觉得大鹏鸟不逍遥,如果它真的逍遥,北海那个地方够他畅游了,可它最终却想化身为鸟,迁徙到南海,说明它想翱翔在天空,扩大自己的志向,追求真正的逍遥。

师:原本是不逍遥的,他想化身为鸟,追求真正的逍遥,但它真正地化身为鸟了,它逍遥吗?

生:大鹏鸟化身为鸟时是不逍遥的,因为它要在海运之时徙于南溟,它是被迫的。我认为大鹏鸟是不逍遥的,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他想追求理想到达南溟,但是他必须在海运的时候,风很大的时候,借助在海运时候的风迁徙到南溟。

这个小组讨论的亮点不是讨论的内容有多深刻,而是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静静倾听的状态,学生听得认真专注,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宁静的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

二、“静”的艺术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进入“思”的境界,学生一旦进入“思”的境界,课堂便会安静下来,便能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收获”。一个好问题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

[案例]记得一次公开课上,某老师在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设置了品味老舍富有特色的京味语言这个环节,师生对话活动如下:

师:我们一起来品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这句话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与热爱。想念、挚爱得怎样?哪几个词特别关键呢?

生:“落泪”“真”“呀”。“落泪”表明这种想念是含泪动情的想念;“真”表明这种想念程度之深;“呀”这一表感叹的词,增强了抒情意味,使想念之情,显得亲切动人。

师:那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一句话朗读出来呢?

学生示范朗读,读得很到位,节奏快中有慢,“真想念北平呀”读得慢些,“落泪”与“真”重读。

师: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品味本文语言特有的情味。自己挑一处最喜爱的语句进行品味。全班同学开始静静地独自阅读寻找。

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同时又水到渠成。

2.故意制造“冷场”

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思考的时间越长,回答将会更周全,更科学。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问题思考周全,语言表达周密。这样的强调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变得更优秀。

有意识地制造“冷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这样做也体现了公平,体现了“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新课程理念。程度好的学生想出答案并不是无事可做,可让他们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或再考虑一下有没有另外角度的说法,程度差的学生也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有了“追赶”的可能。所以,适当地“等待”,让更多的同学深入学习,是很值得的事。

3.动笔写话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不失为一种“让语文课堂静下来”的好办法。“动笔”不是让学生写作业、写笔记,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把思考的过程与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这样便使学生思考的参与面扩大了,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随声附和的学生没有了条件,滥竽充数的学生没有了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全面,使学生的发言更周密、更精彩。

[案例]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学生对母亲这个形象十分感动,于是我设计了写读后感的环节,课堂上当堂完成,学生似乎也很有话说,有些同学洋洋洒洒满满一大张,作文一气呵成。

除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可以动笔写之外,一些经典的片段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

[案例]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朱自清那美丽细腻的文字堪称经典,学生读着赞不绝口,于是我趁势让学生仿写,有一个学生写湘湖的美景,还真有模有样的。

适当安排一些“写”的环节,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高度集中,让学生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通过理顺思路,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条理清晰准确;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勤思善学

“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宁静方能致远”,让我们创造语文教学“静”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纯洁、更美好!

“静能生慧”,在“安静”中方能追求“个性化”的思考。把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引导他们在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中放飞智慧,激活思维,彰显特长,构建个体成功成长模块。“安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陈红.语文课堂的静态之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9).

[2]李杏珠.让语文课堂“安静”下来.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03).

逍遥游教案篇3

运营公司 搜狐游戏

官方网站 /

目前状况 新版本更新

在《天龙八部》的武林之中,一个人若想立足江湖、建功立业、威震天下,自身实力必须具备四要素:宝石、等级、装备、心法。在这缺一不可的四要素中,宝石因其不受等级、心法限制的大众性(任何等级、任何装备均可镶嵌),以及大幅度增强玩家属性值的不可取代性,成为了重中之重。

最昂贵的宝物――宝石

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乔峰南慕容,不如身上的四窟窿!”乔峰和慕容家的武学造诣,江湖中人无不敬佩三分;这“四窟窿”就是个什么玩意儿,竟让乔峰慕容屈居身后?所谓“四窟窿”,其实就是人物装备上用来镶嵌宝石的四孔,每件装备均可打上四孔以镶嵌不同类型的宝石。一身13件装备52孔,如若全部镶嵌上等级不低的宝石,别说被乔峰南慕容,就是天龙扫地僧也不遑多让。

宝石威力如此之大,自然价格也不菲。威力一般的诸如3级宝石,52颗折合人民币为500元左右;较强的诸如4级宝石,52颗折合人民币为2600元左右;而威力惊人的5、6甚至7级宝石,价值更是相当昂贵。因此,尽管玩家们在游戏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赚金币元宝,用来打上3、4甚至5级宝石;但在宝石的选择与搭配上,也是慎之又慎,唯恐搭配不当,花钱不讨好。

众所周知,天龙里共有25类宝石,分别代表了内外攻击、内外防御、命中、四大属性攻击、四大抗性等诸多人物属性;而天龙九大门派各自的实力特色又大不一样。因此,对于宝石的搭配方法,江湖上流传着千百个版本,大家各执一词,众说纷纭。究竟有没有完美的宝石搭配方案呢?我想是没有的!《天龙八部》人物的养成路线众多,而“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所谓众口难调,“完美”二字也就无需再提了。不过,从众多宝石搭配方案中提炼出精华内容后,我们俨然可以摸索出一种最合适、最能体现宝石价值、最为大众化的宝石镶嵌法。

宝石镶嵌要素

在对九大门派宝石镶嵌进行讲解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两大宝石镶嵌要素。镶嵌宝石之前,必须要对各种宝石进行了解。到目前为止,《天龙八部》里的宝石分为攻击型与防御型两大类,两大类又共分为9个小类。

宝石简介

攻击型宝石分别是:希望宝石,包括增加内外攻击的猫眼石、虎眼石;智慧宝石,包括增加火、冰、玄、毒四大元素攻击的红晶石、蓝晶石、黄晶石、绿晶石;胜利宝石,包括削弱玄、冰、火、毒四大抗性的黄冥石、蓝冥石、红冥石、绿冥石;玄微宝石,即增加命中的紫玉;幻冥宝石,即增加会心攻击的变石。攻击型宝石可镶嵌于武器、项链、护腕、护符、戒指之上。

防御型宝石分别是:生命宝石,包括增加内外防御的石榴石、尖晶石;魅力宝石,包括增加玄、冰、火、毒四大抗性的黄玉、皓石、月光石、碧玺;命运宝石,包括增加力量、灵气、身法、体力、定力五大基本属性的黄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红宝石、黑宝石、血精石;天机宝石,即增加闪避的祖母绿。防御型宝石可镶嵌于项链、衣服、帽子、护肩、手套、腰带、鞋子之上。

在选择宝石进行镶嵌时,装备的前三孔不能重复镶嵌同类宝石;第四孔属于“极限镶嵌”范畴,可以重复镶嵌除红宝石、血精石外的同类宝石。

明确门派特点,突出属性优势

九大门派,多种养成路线,总有一种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在镶嵌宝石前,务必明确角色所属门派特点,结合门派优势对宝石进行合理搭配。由于可镶嵌的宝石孔有限,在选择宝石时,应尽量本着专一的原则,切勿泛滥。如果着重命中,就应当镶嵌上足够的紫玉宝石,以大幅度提高命中值;之后再考虑元素攻击、会心等其他属性宝石。

另外,虽然各大门派擅长的元素攻击都包括两类(天龙派包括四类);但不建议大家双向发展,镶嵌双元素宝石。镶嵌时,注重单一元素攻击强化即可。譬如逍遥派,其擅长火、毒两种元素攻击,玩家们在镶嵌宝石时,要么只镶嵌红晶石以提高火元素攻击、要么只镶嵌绿晶石以提高毒元素攻击;最好不要火、毒混合镶嵌。这样导致的后果是:虽然从表面上看,双元素攻击可以面面俱到;但实际上,由于有限的宝石孔被两种不同效果的石头相互占用,元素攻击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威力远不如单一发展时强大。

总之一句话:镶嵌宝石一定要突出属性优势,不管体力、攻击、防御、还是命中,一旦选定了某种属性强化,就应该最大限度地镶嵌上影响该属性的宝石,将所培养属性的优势凸显出来,才是王道。

九大门派宝石镶嵌指导

前面提到过,关于宝石的镶嵌,并没有完美、权威的方法;天龙里角色可发展的路线太多。因此,阿鱼旨在给九大门派的豪杰们提供一条最合适、最能体现宝石价值、最能凸显人物属性优势的镶嵌路线。

宝石镶嵌之少林

“少林者,肉盾也!”这是天龙玩家们给少林弟子最为形象的定义。由于少林在体力、外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成长优势,因此无论打怪练级、还是团体PK,血高防厚的少林都当仁不让地独当一面,为其他门派的玩家遮风避雨,确保队友们的生命安全。鉴于少林这一独特优势,装备上镶满红宝石是必需的;不推荐血精石,因为少林体力成长特别高,镶嵌上增加体力的红宝石后,所增长的生命值远比血精石来得多。另外,体力增加后,外防也会相应提高,这对于时常需要冲杀在第一线的少林来说,是相当有用的。

中;加会心的变石与增强玄攻击的黄晶石任选其一,当然,抗性石头是少不了的,具体类型与数量视自己需求而定。特别提醒一下,如果选择了属元素攻击与物理攻击相结合的路线,那还需要镶嵌上2到3颗削弱对手玄抗的黄冥石,元素攻击的伤害效果才能完美体现。另外,还可以适当镶嵌上几颗生命宝石,增加内外防御。毕竟,对于“肉盾”来说,防御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需要格外提及“极限之孔”也就是第四孔的镶嵌。由于无法镶嵌上红宝石,少林玩家们可以用增加力量的黄宝石代替,以增加外功攻击。

宝石镶嵌之武当

对于武当,天龙官方给予的定义为“内力最高之门派”。虽然这一身份因峨嵋变态的伤害放大技能而失色不少;但终究是以内力见长的门派,灵气与内力攻击是武当镶嵌宝石的首选属性。

原本,按照突出门派特色与属性优势的思路,武当镶嵌满猫眼石、蓝宝石后(包括第四孔),再根据实际情况搭配上一定数量的紫玉、祖母绿、黄晶石(或变石)、抗性石头、石榴石、黄冥石(用于玄攻路线)增强各种人物属性,是相当合适的方案。不过,由于武当派生命值太低,而天龙又是一个相当倚仗生命值的游戏;因此,为了让武当的高攻击具备足够的施展空间,选择5颗左右增加生命值的红宝石或者血精石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针对第四个孔的出现,有的玩家提出了在第四孔的防御型服饰上镶嵌一定数量的黑宝石,在增加真气的同时还能增强内防,大大提高武当在战斗时的存活率。虽然阿鱼更倾向于镶嵌蓝宝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武当攻击,展现其战场狙击手的魅力;但对于“镶嵌黑宝石”这一方案,也并不排斥。的确,选择黑宝石后,攻击固然减少了些许;却能对生命起到更大保障。生命是一切行动之源!

宝石镶嵌之丐帮

丐帮在游戏中或许不是最能打的、不是最能抗的,但必定是最能闪的。丐帮门派的特色就在一个“闪”字上,凭借强大的闪避能力,门下弟子无论在何种情形下都能来去自如、逢凶化吉。

鉴于此,丐帮在宝石的选择上,建议首先要将全身52孔能镶嵌祖母绿的位置都用上(包括第四孔);然后需要镶嵌红宝石以保证足够的生命力,建议最好镶嵌满,因为丐帮也算半个“肉盾”,必要时也必须挺身上前充当“靶子”,血太少可不行。剩下的宝石孔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镶嵌上虎眼石(最好镶嵌满)、紫玉、抗性石头、绿晶石(或变石)、绿冥石(用于毒攻路线)以及少量尖晶石、石榴石。

宝石镶嵌之明教

明教在拥有强大的外功成长属性以及火元素攻击能力;同时,作为近战门派,对生命值的需求自然也较高。因此,明教在石头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红宝石、虎眼石、红晶石以及红冥石。红宝石增强生命值,虎眼石增强外功能力,选择这两者应该没有人会有疑问。但对于红晶石,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为什么不优先选择高会心路线?

众所周知,明教的火元素攻击具有相当强的伤害力,其拥有的元素攻击(火元素)技能是九大门派中最多的,这一优势不好好利用,实在浪费了。尤其是在胜利宝石出现后,削弱了对手的火抗,明教强大的火元素攻击足以令任何对手心惊胆寒。红晶石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明教必不可少的宝石之一。为了确保明教的火元素攻击能够发挥最大威力,建议大家最好多镶嵌几个红冥石,力求将对手的火抗降至最低。不要吝啬那几个宝石孔,红冥石对于明教的作用,比变石、甚至紫玉都要明显。

确定好四大优势宝石后,接下来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镶嵌;第四孔防御位置建议选择黄宝石增加力量。

宝石镶嵌之天龙

天龙派在游戏里以中庸取胜。这个门派既有不错的生命力,又兼修内外攻击,还具备四大元素攻击与防御力。面对这样一个全面的门派,我们在宝石选择上应该把握住分寸:该全面的一定全面,不该全面的绝不全面。

天龙派的生命值、内外防御以及各大抗性,都需要镶嵌上相应的红宝石、石榴石、尖晶石等进行强化,使其中庸之道更加完美。但在攻击方面,即便是天龙派拥有内外+全元素攻击的能力,也应该遵循“突出单一”的原则,从一而终;否则难免从中庸彻底沦落为平庸。譬如,玩家给自己的天龙角色定位成擅长外功攻击,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多地镶嵌虎眼石增强外功;元素攻击也是如此,并搭配上相应的胜利宝石用以削弱对手抗性。在顾及以上要点之后,宝石孔剩下的部位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镶嵌上紫玉、祖母绿、变石进行完善。

宝石镶嵌之天山

天山派在游戏中的定位应该是最具爆发力的门派。无论是其强大的冰元素攻击,还是高会心后恐怖的刺杀能力;都能够在一瞬间给对手带来重创。有的天山朋友对高外功路线比较偏爱,这也无可厚非,尤其是在抗性横行的那个时代,天山的元素攻击几乎就如同虚设。但随着胜利宝石的出现,元素攻击又重新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对于以冰元素攻击与高会心攻击见长的天山派,放弃这两项长处而选择毫无特色的物理攻击,实在有点本末倒置。无论物理攻击怎么强化,能比得过明教吗?毕竟天山的独特优势不在于外功。

阿鱼的看法是,外功宝石也应该镶嵌,但不宜过多,第一孔攻击位置上镶满(6-7颗)就完全足够了。而剩下2、3、4孔攻击位置,阿鱼强烈建议以蓝晶石、蓝冥石、变石为主,辅以紫玉增加命中力。在防御位置上,镶嵌6-7颗红宝石增强体质是很有必要的,然后还需要祖母绿增加闪避,石榴石、尖晶石增加内外防御,以及抗性石头等等,大家酌情进行选择。还有个小建议:关于第四孔防御位置的宝石镶嵌,有的朋友喜欢用黄宝石来增加天山力量;其实不如选用绿宝石增加身法,既增加了命中、闪避,又能提高会心攻击,对天山而言,更加实用。

宝石镶嵌之逍遥

逍遥在游戏中以奇门阵法、控制技能见长,属性攻击也不弱;更可怕的是,其拥有“攻击伤害双倍放大”的超强技能,这让逍遥对于内功属性的需求,远不如武当那样强烈。与天山的选择类似,逍遥也没有必要尽数镶嵌猫眼石,与武当拼内功数据。“几率双倍伤害”这一接近于神的技能,让逍遥拥有了超越武当攻击力的能力。尽管这技能只是随机的,但逍遥强大的控制力足以将股掌间的敌人玩弄到这一几率的出现;那一刻,逍遥的对手才真正明白,谁是名副其实的内功之王。

既然双倍伤害的威力足以超越其他任何内功门派,那猫眼石也就没必要镶嵌过多,7颗左右足以。剩下的攻击型石头选什么?红晶石、红冥石、变石为主,大幅度强化逍遥的属性攻击与会心攻击,以保证在双倍伤害未出现前,逍遥依然具备恐怖的杀伤力;然后再辅之以紫玉,增加攻击命中率。在防御型石头的选择上,红宝石自然是当仁不让的首选,理当镶嵌满。剩下的,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绿宝石、祖母绿、蓝宝石、石榴石、抗性石头进行镶嵌。尤其是喜爱高内功的玩家,既然猫眼石不宜镶嵌太多,那镶嵌些蓝宝石增强逍遥内功也理所当然。

宝石镶嵌之星宿

星宿在游戏里被誉为法师中的“肉盾”,因其拥有较高的生命力与内功防御;同时,星宿还是使毒的好手,擅长毒元素攻击,内力攻击也不差。根据星宿这一特点,红宝石是必须要镶嵌且镶满的;绿晶石也建议尽量镶满(包括第四孔),然后搭配上2-3颗绿冥石;猫眼石可以镶嵌7-8颗。毒元素攻击是星宿的看家本领,因此,放弃会心路线,专修元素+内功攻击路线是较为明智的选择。防御型石头的选择上,除了必不可少的红宝石外,结合自身需求,大家可以在蓝宝石、石榴石、祖母绿、抗性石头之间进行取舍。

逍遥游教案篇4

你还记得这个老笑话吗:

爷爷问小新:“你知道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可连成一副对联吗?”

小新答:“不知道!但你知道罗琳写的7本书也可连成一句话吗?”

“是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貌似一个与“侠”绝缘的时代,可能你早已无心恋读金庸群侠系列小说,所以哈利・波特、钢铁侠、蜘蛛侠、蝙蝠侠才是更适合你的洋大侠。因为他们都是超人,都有特异功能,都各自肩负着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重要使命。

但是,洋大侠学不会中国功夫,国产版“逍遥哥哥”竟成为“90后”最着迷的仙剑奇侠――这位脱胎自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来自游戏《仙剑奇侠传》的男主角李逍遥,十年来已拥有“90后”粉丝超1000万人!震撼吧?

让我们重温暑假里刚刚做过的“仙剑奇侠”梦吧!必须注意的是:你如果是暑假里“日上三竿不觉醒、天天梦里乐陶陶”的游戏大侠,请务必在本期仙剑大会结束之后赶快“归山修炼”!因为――开学了!你的破关任务不再是问道成仙,而是问师求学!

“仙剑”家族发言

我爱仙剑十一年

资深仙迷代表:淡蓝小星星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十一年仙剑迷:十一年前家里买的第一台电脑。硬盘只有500MB。就目前而言是装不下一个完整游戏的,但里面却装着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RPG:仙一(这个游戏是盗版小贩强烈推荐给我的)。

“仙一”是我接触电脑后玩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仍记得当时的游戏情景――双击蓝白旗图标。片头动画:青山,绿水,悠悠船;船行渐远,镜头切换,一行白鹭飞过。右侧“仙剑奇侠传”五字渐次展开。

第一次玩的时候很幼稚。因为没游戏经验,愣在客栈里转悠半天,最后发现要使用桂花酒才能赶走师父。出了客栈才发现仙剑的世界如此之大。于是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耐心去搜寻每一个有物品的地方――即使是五文钱、一块盐巴也能高兴好一阵子。也就是这种精神让我得到了仙剑世界五大迷宫深处的五只隐蛊。也成功地把巫后身上的圣灵珠用豹牙手环换了。

第一次被仙剑感动是在锁妖塔最底层的七星剑柱前。奄奄一息的灵儿在剑柱上道出自己的身世,我无法想象刁蛮任性的月如此时心情多么复杂,磐龙七星柱全部断裂后,月如的生命也永远被镇在了锁妖塔的废墟之中……算算那时我才7岁,却为此哭了好久。月如一直陪着逍遥,直到逍遥找到真爱。而她却在此第一时间内永远离开了他们,这公平吗?

从此以后,我疯狂地在网上搜寻一切有关仙剑的消息,试图找出所谓隐藏的完美结局。各家仙剑论坛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期间我狂买“仙剑98版”、“新仙剑”、“新仙剑灵儿版”、“仙剑客栈”的所有首发正版……十年后,“仙剑二”终于问世。我又义无反顾地买下它的限量8000套豪华版――10年等待只为这一刻。宣传语也很戏谑:十年一剑情如梦,再向苍天问仙踪。我拿到它时手是颤抖的,这一套原价129的游戏在我买到的那天据说黑市已卖到四位数。我很庆幸。

相比之下,“仙三”和“外传”的发行就快多了,“仙三”有一个限量1000套超级豪华版。里面全都是最经典的周边产品。所以我很顺利地向同学借了钱买到手,花了499块大洋。“外传”也是在第一时间买的限量豪华版。当时促销活动是个万人签名计划:把一张巨大无比的仙剑海报分成七份运到七个不同的城市,让热爱仙剑的人们在这张官方海报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当时,七份海报中没一份送到南京来,我很失望。但我仍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我瞒过家人独自跑到上海,在“景天”的头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还拿回好多仙剑周边,当时真激动啊……

但仙剧的产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个人并不喜欢,因为它篡改了太多剧情。添加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和我持同样意见的仙迷很多。并一度闹着要组团去横店砸场子。尽管如此。也是因为仙剑这块招牌,我买了仙剧的VCD、DVD、音乐原声碟及有胡歌签名的小说。也算是支持一下仙剑吧!

总之,我对仙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游戏本身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它从单机版延展到网络版,让更多人了解仙剑,将仙剑文化发扬光大。但在很多人眼中,网络游戏只是为了取得,不停地练级、追求极品装备,那么,仙剑文化的意义何在?中国三剑(仙剑、轩辕剑、剑侠)已有两剑的网络版逐渐消失在大众眼前,这在如今网络游戏泛滥而竞争残酷的年代已极为正常。我只衷心希望:仙剑将成为更多玩家心目中的经典。“海枯石烂心不弃,誓补青天鬼神惊”。希望玩家从这两句宣传词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神鬼之战,更要看到仙剑的侠义精神!

“仙剑”入门

游戏版

《仙剑奇侠传》自1995年7月出片以来。就在各类游戏杂志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是一个崭新风格的角色扮演RPG游戏。故事设定与背景以《蜀山剑侠传》为蓝本,游戏从开始至破关。约需30~45小时左右。

仙剑官方正式出版系列作品:

仙剑奇侠传95DOS版

仙剑奇侠传WIN95硬盘版

仙剑奇侠传98柔情篇

新仙剑奇侠传

仙剑客栈

仙剑奇侠传二

仙剑奇侠传三

仙剑奇侠传三外传・问情篇

非言方系列作品:

仙剑后传

仙剑95FLASH版

新仙剑FLASH版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

小说版

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所著的《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全书410万字)于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后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蜀山剑侠新传》(4集8回29万字)于1947年3月至1948年5月由上海百新书店出版。《蜀山剑侠后传》(5集20回25万字)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

“仙剑”正史

那么多人喜欢“仙剑”,究竟是谁创立的“仙剑”呢?是还珠楼主――在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中,最早使读者着迷又最受评论界斥责,被称为“荒诞至极”的便是还珠楼主。如果你了解了还珠楼主以下人生际遇,或许更能领悟到“李逍遥”这一人物的性格命运及仙剑文化的精髓所在。

还珠楼主:你不得不知的“李逍遥”

还珠楼主的作品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其主要作品《蜀山剑侠传》系列,也就是游戏《仙剑奇侠传》的素材来源。谁也不曾料到,正是他写了《蜀山剑侠传》,才有了今天“90后”向往的游戏偶像――李逍遥、赵灵儿等人。

蜀中少侠“李逍遥”

还珠楼主本名李善基(1902~1961年),后用名李寿民、李红,重庆长

寿人。他的一生,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李寿民出生于书香世家,祖上累代为官。父亲李元甫在光绪年间曾在苏州为官,后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归里,以教私塾为业。所以,李寿民从小便在父亲的悉心调教下,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他三岁读书习字。五岁能吟诗作文,七岁时写丈许大对已挥洒自如,九岁作《“一”字论》洋洋五千字,在乡里间被誉为神童,当时长寿县衙特制“神童”二字匾,敲锣打鼓送往李家祠堂。

李寿民七岁登过峨眉、青城二山,十岁时在他的塾师带领下再登峨眉、青城。这位王姓塾师不是一个腐儒,他为还珠当导游,随处讲说掌故,如数家珍,这对他后来创作《蜀山剑侠传》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逍遥”与“赵灵儿”

李寿民十二岁丧父。随即由他的母亲带往苏州投亲。家境骤变后的李寿民。在苏州认识了长他三岁的文珠姑娘,二人从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产生了感情。李寿民十六岁时,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谋生,李寿民与文珠终于察觉自己正处在初恋之中。天各一方后,二人保持了书信往来,不料后来文珠音信不通,李寿民在精神上受到了痛苦打击。还好不久获悉:文珠与一位律师喜结良缘。李寿民于痛心之余,总算略松一口气。然而旧情难忘,直到二十六岁他都未与任何女性恋爱,这在提倡早婚的旧社会,相当罕见。

李寿民到天津后,曾在傅作义幕中任中文秘书,与当时留英归国任英文秘书的段茂澜甚为投合。后来段茂澜出任天津电话局局长。李应邀任段的秘书。业余就在孙仲山公馆兼做家庭教师,于是渐渐与比他小六岁的孙二小姐孙经询相爱。孙仲山得悉后大怒,辞退了李寿民,并严责孙二小姐孙经洵,致使其弃家出走。孙仲山于是以“拐带良家妇女”的罪名将李投入监狱。开庭审理时。孙二小姐孙经洵突然在旁听席上出现,理直气壮地申明自己有婚姻自,李寿民得判无罪开释。此事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几乎无人不知。孙仲山后来也就应允了李寿民与孙经洵的婚事。

“李逍遥”寄情蜀山

李寿民在民国二十年以前,曾困顿风尘,早已饱尝人间冷暖;后来相继任胡景翼、宋哲元、傅作义三将军的秘书。更对政界中人尔虞我诈、反复无常之作风,深怀戒惧。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寇侵华,东北沦陷。李寿民目睹时变,心灰意冷,“出世”、“避乱”思想益浓。与孙二小姐婚后不久,李寿民便毅然退出官场,寄情于《蜀山剑侠传》之中。创作期间,李寿民偶尔会念及文珠,妻子孙经洵建议他以还珠楼主为笔名,以纪念文珠。孙经洵的教养、豁达,以及她的极富同情心和她对李的体贴,由此可见一斑,还珠楼主后来得享盛名,与这位贤内助孙二小姐大有关系。

“七七”事变后,日寇曾设法劝诱李寿民任伪职,遭李拒绝,遂以李“涉嫌重庆分子”抓往宪兵队,鞭打、灌凉水、向眼睛揉辣椒面,备施酷刑。李寿民不肯屈从,熬了七十天,终于被保释出狱。1958年6月,国内某杂志刊登《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一文,还珠读后当夜脑溢血,由此辗转病榻两年有余,临终前口授完成长篇小说《杜甫》。当他讲述完杜甫穷愁潦倒、病死舟中的那段结尾后,他对妻子孙经洵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两天后他即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九岁,恰与杜甫同寿。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这便是在民国武侠小说史上领袖群伦的还珠楼主,被称为“荒诞至极”的一代奇才所经历的人生。

“仙迷”悦读

仙剑经典诗句

白河寒秋

垂柳落叶河上飘,

轻烟浮云随风播。

落暮寒鸦添秋意,

小桥流水任寂寥。

云谷鹤峰

青山幽谷笛声扬。

白鹤振羽任翱翔。

往事前尘随风逝。

携手云峰隐仙乡。

梦中大侠

小李子,志气高,

想学剑仙登云霄。

日上三竿不觉醒,

天天梦里乐陶陶。

赵灵儿隐藏结局

昨是今非望无尽,

生死相隔两茫茫。

解愁肠,度思量。

人间如梦。

倚笑乘风凉。

“仙剑”文化

孔庆东评《蜀山剑侠传》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著有《北大往事》《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

“武侠”这个词,已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基本词汇。那武侠到底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一种意见认为,武侠的精神最早来自于墨家的精神。墨子提倡“兼爱”,意思是,牺牲一点个人的利益,去为他人谋福利。这是较早的侠义精神的体现。后来比较具体地来论述“侠”这一概念的。则是战国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而真正为侠树碑立传,把侠写得光彩照人的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中国古代有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武侠小说”类的文学作品。只不过当时叫“传奇”或“公案小说”等名称。古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是《水浒传》,它给后世无数的武侠小说以思想、艺术的启迪。一直到清朝时期,武侠小说都在不断发展。

还珠楼主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满全中国的一个名字。那时提到还珠楼主。不得了,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连载一段时间之后,就出一个单行本。每次出单行本时,书局门口就排着长长的大队,当时的青少年都排队买他的单行本。还珠楼主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连载,一直写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还没有写完。这个小说,当时是不分行、不分段,也没标点,一个字挨一个字排下来的。按这种排版方式,大约五百多万字。假如按今天的排版方式,分行,分段,加标点,大概要两千万字。如按照古龙那种一句话一段来排版,就不知道是多少万字了!所以说,《蜀山剑侠传》是古往今来规模最大的一部小说。它是一个剑仙派的武侠小说,小说里面涉及天文地理,所有的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全都包含在内。小说中的正、邪两派,都积极地修道成仙;武功、人物非常奇幻,功夫可达超自然境界:大海可以煮沸。喜马拉雅山可以融化……

《蜀山剑侠传》里的正派是以成就别人、帮助别人为修炼方式的玄门正宗,即你要想提高自己的功夫,要过一些关。这个关是要帮助别人,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就能提高自己的功夫。所以他们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而邪派人物,他们也要练一种功夫,就是杀人,喝人血,吃人肉,自己的功夫才能提高,所以邪派人物滥杀无辜。邪派的人物是逆天行事,要终遭孽报;而正派的人物,以生命原则为重,不求速成,反而能够速成。

还珠楼主在此强调内外兼修,其中外功就是要求广施善行:邪派人物倘若革新向善。也能减免灾祸。作品对此多以佛、道的思想加以阐释。但是,还珠楼主无疑加入了他个人的创造性发挥,他突出地谴责那些弱肉强食之辈、涂炭生灵的邪魔。歌颂正义和生命的力量。而他写这个小说的同时,正值中国发生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他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之下,在小说连载过程中。不断地加深了

对侠义精神的理解。他认为,正、邪是要以是否合乎人民的利益为标准来进行衡量的。这样的大侠精神后来在金庸等武侠小说作家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因此,侠义精神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神秘的思想,而是我们人性的基本需求之一。具有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是真正的人的文学。

超搞笑的游戏片段

1、李大娘见李逍遥想当大侠想疯了。于是拿锅往他头顶上敲。李逍遥倒地,结果画面出现“失败乃兵家常事,请大侠重新开始”。

2、在林家堡的李逍遥与林月如。听说房间里有蛇妖,且不见赵灵儿的身影,于是马上赶到现场。拔剑要蛇妖交出灵儿。不料蛇妖破墙逃跑――“咚!”只见蛇妖倒地,摸着头上刚撞下的包说:“可恶!这墙真硬。”

3、李逍遥为用麒麟角治灵儿的病,与阿奴一起到麒麟洞。好不容易捉到麒麟,可麒麟却在呼呼大睡。

李逍遥:怎么办?它好像在睡觉耶。

阿奴:嘻!让我来拔它一根胡须。

麒麟:……(呼呼大睡)

阿奴:还睡!我再拔一根……

过了一个时辰,麒麟的胡须被拔光了。但它依然呼呼大睡。阿奴干脆把麒麟角也拔了,气呼呼地走出麒麟洞。

4、李逍遥用手碰了女娲石像而被吸入,张开眼时,他看见巫后。

巫后:我要带你回十年前做一件你必须做的事。

接着,一道光将李逍遥带到一个地方。

李逍遥一看四周,惊呼:啊……有恐龙!

巫后:抱歉!我把年代搞错了……

云天河最经典的游戏台词

1、有杀气!你留给我的剑。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一百只大山猪加起来大概也没它厉害!

2、哟嚯!好大的水潭!这就是“海”吗?

3、刚才我学母山猪叫,公山猪听到这个声音就会被引过来,呵呵,春天这招特别管用。就不知道夏天灵不灵了。呀!是妖怪!怎么会这样?春天夏天都不一样啊!

4、你没有不仁,我不可以对你不义!

5、她是气泥巴的事?女孩子真怪。身上有泥巴也没什么嘛。猪都还在泥巴水里洗澡呢。

6、只有女孩子能够嫁人、男孩子不能嫁人的啊?那男孩子岂不是很可怜?

7、什么关系?简单的打架关系啊!

8、菱纱和老鼠,哪一个更会打洞?

9、都胖成这样了,看来他不作老大很多年了。

10、(看到五毒兽时)第一次看到有食物追我,而不是我追食物,好开心!

11、五谷都是浊物……我只走吃肉就行了吗?

12、为什么去见玉皇大“弟”?他大哥是谁?

本刊温馨提示:

逍遥游教案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看素质,教学看效果。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所在,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甚至高效,这才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如何让二者和谐起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这才是关键所在。如何教、怎样教才有效果,怎样让学生能很快地学到知识,学会知识,恰当地运用知识,这就是我们要突破的重点。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现就素质教育下如何让“问题法”运用在课堂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质疑和思考的一个主动求知过程,也是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学习兴趣的过程。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使学生为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预习不是放羊式的,不能任其随意,要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神游物外》这一课,由于庄子的思想离学生比较遥远,他的“道”,他的“天人合一”思想,学生们都不好理解,也不太感兴趣。因此,在讲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这些问题:课文中《逍遥游》部分和《秋水》部分,从文章的结构形式上看,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更喜欢哪一部分呢,为什么呢?学生们在下边都积极地看课文,寻求答案。上课时,我一问到这个问题,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出了:《逍遥游》部分重在讲故事,节选的《秋水》部分是讲述庄子和他的朋友就“鱼是否快乐”而争论的事。两部分各有千秋,《逍遥游》部分的故事离奇诡异,《秋水》部分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情趣。两部分都有学生喜欢,于是,笔者就趁着这股热劲儿开始了课文。

二、巧妙地设置问题

要想让学生一上课就集中精力,关键要看课堂上问题的设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并不注意“怎么问”,结果,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题,也从而失去了兴趣,渐渐就没了精神。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它的难易程度,还要尽可能带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有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就能让课堂活起来。

比如,教《论民本》这一课时,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天你预习了吗?”当学生响亮地答道“预习了”时,笔者就根据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孟子的哪个观点你更喜欢”“梁惠王有什么委屈”自然地转入了课文的重要内容。课堂上,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什么”,“孟子抓住了国君的什么心理”,“实行暴政的后果是什么”,“实行仁政的结果又怎样”。当学生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后,他们也就了解了孟子,这一课的核心内容也就掌握了。在下课时,我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这节课你都学了什么”,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回答,对这节课做了准确的总结、归纳。

三、准确地评点问题

当学生答完老师的问题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如果老师只是像例行公事,说一声“坐下”,这会让学生大失所望,甚至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再站起来回答了。因此,老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回答,要认真细致地评点,决不可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一定要大声表扬;如果学生回答的是错误的,也不要露出不高兴的神情,更不要生硬地说“答错了”,要首先肯定他的勇于发言的精神,再委婉地请其他同学纠正。如果有的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的拟定范围,不管答案是否正确,都要首先称赞他的这种精神,鼓励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如教《虞美人》这一课时,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一词都指什么,笔者想象了三种结果:“一国之主改了”,“亲人改了”,“身边的美人改了”。当笔者提问后,学生们的回答也都没超出我的想象。谁知当我准备归纳时,李逍祎同学回答的第四种可能却超出我的预料,她说:“也可以指由于主人的不在,雕栏玉砌等建筑物看似存在,其实它们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借此表达心中的感伤。”于是,我当即表扬了她的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并引用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以后,同学们更有劲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思路是:以问题为主线,带动学生的探究学习;以活跃思维为目的,让主体的学生学得生动灵活;让学生能提出问题,乐于探究问题;激活问题兴趣,保护学生质疑。真正做到像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所说:“就课堂教学来说,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

逍遥游教案篇6

今晚只有我一个人。一个宿舍哦。不过没什么好不好怕不怕的,那些该懦弱的年纪早就随西北风刮到太平洋里去了。我们都应该独立是不是。今晚躺在床上,和朋友聊聊天,侃侃而谈,不知多开心。初中教学楼的灯光一直射进来,到达最里面的墙。安静。风扇声。似乎太过奢侈了,一个人一间房,两边都有风扇吹到。生命就是在不知不觉间给予我们幸福,只是我们大多数都忽略了。

说到为什么留下来,其实我也不知道真切的答案。我只是喜欢清静,然后四处寻觅喧闹。就是这么的奇怪。明天干什么,我也没计划好。眼下是要完成一件大事,对于我来说。因此别问我明天干嘛呢。我没定数。

午夜未眠。其他人都依次道晚安了,也着实没什么好做的了。倒是吖坤未回,叫我出去吃宵夜。他与校警熟,说一下就可以出去了。外面店铺早已关门休息了,空荡荡的街道。十字路口还有一油炸档正在收拾准备走人。我们上去要了东西,然后吃着回来。这种事情我可从未试过呢!

感觉轻松才是算逍遥。我知道我并不逍遥,因为还有许多资料书等着我做。纵使如此,我也没所求了。

人生难得几回乐啊!趁其乐而乐,不好吗?

逍遥游教案篇7

关键词: 《庄子》 梦 哲学思想

一提到梦,我们都会想到梦的虚幻性质,从现代的科学角度来讲,梦是一种精神现象或心理现象。然而在科学不太发达的古代,人们对于梦和梦境都有很多的臆想,并且将其与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构成非常神秘的一种现象。如中国古代人对后代的生育没有科学的认识,迷信梦中所梦之物会带来子嗣,或者某位始祖人物、伟大人物要出现之时,其母会梦见某种特殊现象,其后便会怀孕,产子。《春秋》中记载郑文公之妾梦见兰花而怀孕生下郑穆公。《诗经・斯干》亦有关梦和怀孕的记载:“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为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而按照现代的科学解释,梦是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认为睡眠时,如大脑皮层某些部位有一定的兴奋活动,外界和体内的弱刺激到达中枢与这些部位发生某些联系时,就可以产生梦。[1]有关梦的性质和意义,佛洛伊德提出,梦是人的潜意识的表现,是人的欲望的达成。[2]然而中国的思想家们早就认识到梦与我们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经常引用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东汉时期的王符即认为“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中国的占梦书《周公解梦》虽然是迷信之书,但它也是把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说明梦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在今天看来这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但在很多偶然的情况下,现实的情况确实能够验证梦境的所发生的事情。然而在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眼里,梦又有着不同的解释,主要记载孔子的《论语》一书中“梦”这个字仅仅出现一次,《论语・述而》:“孔子曰:‘甚矣吾衰也!疑吾不复梦见周公!’”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对于梦他也没有很多的讨论。《论语》里这句话,孔子将梦不见周公作为“吾衰”的一种征兆,其实他是表达儒家所提倡的“学而优则仕”,辅佐明君以实现“道”的理想。但孔子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这一理想,当他衰老将死之时,他的担心在于不再梦见周公,可见辅佐成王的周公一直是他心中最崇高的理想,是其终身为之执着奋斗的一种信念。

对于“梦”,庄子也有着和孔子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相比儒家的积极有为,庄子的处世哲学是无为而治,安时处顺,其所谓的“道”与儒家所倡之“道”有很大的区别。“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也是一切事物所遵循的法则,它无所不包,同时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老庄认为在“道”的面前,人类所谓的“有为”,其实是违背和破坏规则的表现,万物齐一,生死、是非等等其实在“道”的面前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一切从“道”中而来,最终还是要归于“道”。因此对于梦,庄子有着更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浮生若梦――存在与虚无的辨证

《齐物论》中长梧子对瞿鹊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不同的人会做不同的梦,昨夜梦见饮酒的快乐之人可能早上醒来发觉自己仍然一贫如洗或是伤心痛苦之人;而昨夜梦见自己痛哭流涕之人,早晨起来却是可以打猎寻欢,无所顾忌。《大宗师》颜回与仲尼讨论孟孙才母死哭而无涕,仲尼说:“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人在做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等到醒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这便是“觉”,然而世上的凡夫俗子,仅仅知道自己做梦之后会醒来这么一回事,却不知道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其实正如在做梦一般,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所听到的声音,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如梦幻般的,不是真正的存在。这与佛教的“色空”观有某些相似之处。佛教认为,人所在的现世都是色相,是有形之物,所见之物,而这恰恰是表象,表象之外是空相,这才是事物的根本。色、空互为一体,不可分离,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在庄子看来,一切都是从虚无中来,人所在的地方,所见所闻皆是暂时的一种虚幻存在,并非真实的存在。这与唯物论所认为的世界上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相悖。对于人的生死,庄子在《知北游》中论述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S。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x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悲之。”人的生和死都是倏忽之间的事情,生不由人,死亦不由人。《至乐》中骷髅于梦中对庄子说:“死,无君之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从庄子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庄子对人的存在是怀疑和否定的。与无边无际的虚空相比,人的存在只不过是极为短暂极为渺小,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有限的人生反而要承受人间的种种痛苦磨难、尊卑上下,而死去则免却了在人间的一切烦恼,他认为是比南面称王还要快乐幸福的事情。庄子的妻子死后,他鼓盆而歌,惠子责怪他,他却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生是从虚无而来,生而死,死的终极又是虚无。所以庄子把妻子的死看成是归化于自然,归化于“无”。也就是人类对于“人从哪里来,人又到哪里去”这一问题的追问,庄子给出的答案是: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从这一角度来看,庄子对人生是持悲观态度的,既然浮生若梦,人最终要回归自然,人的一切故意之为都是徒劳的,正确的做法就是顺从“道”的法则,自然而然,不去刻意改变,万事万物都将各归其位。

二、庄周梦蝶――逍遥游的自由精神之途

在《齐物论》中最后用了一个寓言故事――庄周梦蝴蝶,来论证他的齐物论思想。“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为了实现等生死、齐是非,庄子用“梦”这样一种现象来说明,这些在我们通常看起来“必有分”的事物其实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马其昶曰:“物有分,化则一也。至人深达造化之原,绝无我相,故一切是非、厉害、贵贱、生死,不入胸次;忘年、忘义,浩然与天地精神往来。”[4]在梦中,不知蝴蝶梦见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了蝴蝶,因为蝴蝶和庄周在梦中界限已经被打破,他们互相融为一体。在《逍遥游》当中大鹏鸟和列子都要借助风才能飞起来,这就是“有待”的表现,而要实现“无待”则需要回归到“道”中,最终超越生死、物我、是非,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人在现世中是永远都得不到自由的,而在梦中,人可以改变生死,把已经死去的人复活,把在现实世界所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变成可能的事情。在庄子看来,这是把所有事情都归于“道”,万物齐一,融为一体,于是各种事物之间便相通相连。

要想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认为要认清虚幻的现实,在要超越本身作为物的概念,把自身当成自然大化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其价值的最佳显现。那么对于人来说,只要人超越了肉体的禁锢,那么人的精神就能徜徉于自由之土。这也就是庄子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把整个世界宇宙都同归于“道”,按照“道”的法则顺从自然,就可以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逍遥任意,徜徉无阻。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被庄子称为“至人”,至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无己”。无己就是把自己消融进万事万物,不再有主客观的存在,不再有以我观物的主体感受,而是消解物我之间的区别,用同等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达到“无己”的境界,庄子提倡要通过“心斋”、“坐忘”来修炼。《人间世》仲尼曰:“若一志!无所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大宗师》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心无杂虑、断绝虚妄之念,忘记自身的肉体禁锢,忘记现实人生中的种种苦乐。在庄子梦见自己变身蝴蝶时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消融了自身。当人类不再局限于自身的时候,在整个世界宇宙当中或者在“道”之中来看待自身,于是人世的种种功名、富贵、是非、美丑、善恶等等都可以超越,精神在广袤的宇宙之中自由翱翔,顺随自然登天游雾。

三、栎社梦语――无为人g

《人间世》中匠石批评栎社树说:“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眩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而栎社树则在梦中为自己辩解道:“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祭骈勹止z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在世俗人眼中,尤其是在木匠的眼里,栎树虽然长得高大茂盛,但却不能为人所用,不能被人利用所以就没有价值。但在栎树自己看来,那些对人类有用的树木都不能保其终年,中道而夭。唯独它这棵在社中扎根的栎树,虽然遭受人类对它“无用”的讥讽嘲笑,但是却能够避免人类的无情伤害,无忧无虑地生长,焕发着蓬勃生机。对于人类来说,站在功利的角度去评判事物,以功利之心给事物定性,其实是很偏颇的。因为仅仅看到了对人的有用而看不到对物自身的有用。物的“有用”在于能处在自然和顺的状态之下而避免受到破坏,对于人类的“无用”恰好就是物的“有用”。《逍遥游》中惠子种大瓠,盛水浆却坚不能自举,剖为瓢则瓠落无所容。惠子认为它大而无用。但在庄子看来,以大瓠为樽而浮乎江湖,岂不是能逍遥自在;将樗木“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之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这不也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吗?在现实中“无用”之物换一种思维考虑,换一个时空来看待,它们在人类眼中所没有用的特点恰恰却是最为宝贵的价值所在。用审美的心态来对待栎社、大瓠和樗木,它们的价值就体现在超越功利的顺处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借栎社梦中之语这一形式表达了他对世间价值标准的怀疑和否定。在众人眼中功用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庄子的理想中,无为才是顺应自然,实现“道”的最好的方法。无用实为大用,无为实是更加明智的举措。

综上所述,庄子通过梦来说明他对人自身存在的怀疑和否定,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庄子的思想恰好是与唯物论相对立的唯心论,精神处于第一性,而人世间的一切都在精神之外。如果把人类的生当作存在的话,那么人是从无到有再回到无,从虚空到实在再又返回到虚空。以存在为中心点,虚无从两端延伸,无限延长,以无穷无尽的虚无来观照人类的存在,实在渺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当人看清了人类存在如梦,既短暂又虚幻之后,庄子又通过梦向我们阐明要想获得自由,人必须要如同在梦中那样“无己”,忘掉自身的一切,忘掉世间所有“有分”之物,消融物我之间的界限,齐万物为一,这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在天地万物都消融为一体的时候,人类刻意去作为其实就是在破坏自然的本真状态,以功利的态度对待人世间的一切是违反“道”,违反天地的大法则。无为而治,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具备超越的精神,人才能达到“道”,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834.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2.

[3]净因法师译注.心经・金刚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5-27.

逍遥游教案篇8

先从《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的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说起:“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数百年后躬耕于南阳的诸葛孔明也遇到了同样的事,因有贤名而被统治者注意到,最终经“三顾”而出仕。那么庄子是什么反应呢?“庄子持竿不顾”(他竟然持竿不顾!何其“无礼”。又何其淡定洒脱)。然后他继续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殿堂上祭奠着。如果你们是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两个问句其实是庄子给来者下的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

于是庄子顺理成章地打发二人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在“富贵的牢笼”和“贫穷却自由”之间,我选择后者。

也许有些人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逻辑上就有说不大通之处:既然庄子你选择了隐逸,那你为什么不隐得彻底一些。反而还隐出了名,以至于被当权者注意到呢?那样不是很危险么?君不见后世狂生嵇康不就是因为隐得不彻底而被杀头的么?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里真假问题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透露了庄子隐逸哲学的一个诗意入口,从中我们看到,高贵的隐逸不求身外之富贵,唯求生命的自由。

时隔两千多个春秋轮回,又有两个“出名的隐者”与庄子遥相呼应。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标题是:“北大博士夫妇退隐深山二十年”,讲的是1989年后,北大哲学系博士王青松及其任职北大英文教师的妻子。弃职遁入河北深山老林,和泥筑屋,自耕自足。过着原始^般隐居生活迄今逾20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们探讨在当代过隐逸生活可能性的极好案例。王青松夫妇放弃的是在一般人看来很光鲜的北大教职,虽然代价比不得庄子故事中“愿以境内累矣”的高官厚禄,但也足够博几个头版头条了。他们与别的农民不同,他们拒绝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尽最大努力保持自然原貌。虽然这样做很不经济,造成他们“经济拮据”,甚至接受过“朋友、学生的资助”来维持生活。但是当事人觉得这样值得。

可是既然隐居生活这么洒脱,为什么时隔二十年之后,王青松要主动找到媒体报道自己的事件呢?

答案是,为了出名。

“我以我们二十多年的探索过程为基础。创作一部书,暂拟书名《新桃花源》。或叫《原生态》。”王青松又说到:“我找师曾弟(报道他们事件的知名记者唐师曾是王青松师弟)的最初动机,也很卑鄙,希望借他的大名。为这本书做点宣传。”我猜一定有人对他们进行这样的怀疑:你们这二十年的隐居生活是否是一种特别的秀呢?一种漫长而低效的营销策略。为的就是求取写作之功。隐者之名?

《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按照这个说法,庄子和王青松夫妇都不是圣人,因为他们都很有名。因此,他们都是伪隐士,不值得赞赏,是这样么?

如果这样追问下去,我们就又落入了庄子的一个圈套:“逐万物而不反。”把关注点放在外在事物之上,忘记了返回自我,庄子在历史的旷野中只会给这样的人以轻蔑的嘲笑。

上一篇:雪绒花教案范文 下一篇:比尾巴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