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心情的句子范文

时间:2023-09-23 13:59:32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1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分三种情形:用“……者,……也”表判断;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单用“者”或“也”表判断。

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用“即、乃、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二、被动句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有以下:

1.用“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为”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特别提醒:“见”字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三、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① 承前省。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② 承后省。例: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 对话省。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

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

3. 省略宾语

①省略动词的宾语 例: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②省略介词的宾语 例:竖子不足与(之)谋!

4.省略介词(于、以、自、从)等

例:赐之(以)彘肩。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四、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疑问代词有“谁、何、孰、焉、胡、曷、奚、安”等。

例: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要求具备两个条件:宾语必须是代词;必须是否定句。否定词有“不、未、毋、莫、无、非、否、弗”等。

3.①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②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特别提醒:有“是”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

4. 介词宾语提前(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

奚以知其然也?

五、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标志“于、以、乎”。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具告以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六、主谓倒置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出现在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七、定语后置句

指古汉语中将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的现象。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2

马老师的女儿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她猛然喊道:“爸爸,您看这句话是不是有问题呀?”接着,女儿读开了报:“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均由先进工作者组成。”

马老师接过报,故意问女儿:“你说问题出在哪儿呀?”

女儿急速地转动着明亮的大眼睛,想了想说:“‘代表’能说‘组成’吗?”

爸爸见她说到了点子上,便趁势追问道:“为什么呢?”

女儿笑着摇摇头,马老师便给女儿分析起来。

句中主语中心是“代表”,谓语中心是“组成”,二者不能搭配。因为“代表”指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典型,通常指的是个体。“组成”作动词时,指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所以“组成”要求的客体必须是某一个整体,比如组成代表队、代表团等。因此由“组成”构成的句子,一般要出现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体成分,一个是整体部分。现在这个句子中,个体成分是“先进工作者”,而整体成分却是没有整体含义的“代表”,这便成了病句。

“明白了吗?”经过一番分析后,马老师对女儿说,“修正的办法,一种把主语改成群体性质的名词――代表团;另一种把原主语改成‘代表成员组成’,谓语部分把介词‘由’改用‘是’,删去句末的‘组成’……”

“把句子说成: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团,均由先进工作者组成。或者说成: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成员组成,均是先进工作者。”

“歉意”和“心情”不能感到

语法上把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叫做动词,把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对象的词叫做宾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管多么复杂,组合在一起必须要搭配得当。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动宾搭配不当的现象,时有所见,下面的句子就是例证:

①练习结束,巴西体操运动员表示十分满意,并为占用了中国体操队的训练时间感到歉意。

②我感到功课不好的学生,在严格的老师面前所常有的那种诚惶诚恐的心情,我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坐在他们身旁的资格。

例①中的动词“感到”跟宾语“歉意”搭配不当。“感到”既可表示产生某种感觉的意思,又可表示认为的意思,常带形容词(多表身心感受)或动词及其短语作它的宾语,如“感到高兴,感到这里面有问题”,而不能带名词宾语。句中的“歉意”是个名词,不能充当“感到”的宾语。可以有两种改法:或改名词“歉意”为动词“抱歉”,或改动词“感到”为“表示”。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3

关键词:指示代词 结构助词 语法共性 北方方言

一、引言

指示代词可以表示领有关系。吕叔湘等指出,名词前有“这”或“那”,又有领属性修饰语时,一般不带“的”。熙在《语法讲义》中指出,双宾语结构中,如果中心语前有指示代词“这”“那”,不用“的”的说法更占优势,如将“买了他的一所房子”说成“买了他那所房子”,将“收了你的两百块钱”说成“收了你这两百块钱。”①根据Hopper&Traugott(1993:190-1),人类语言的定语从句标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类型:零标记、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三人称代词),说明指示代词可以用作定语从句标记。汉语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作定语从句标记,既可以用于名词性(领属定语)、动词性(关系从句)、形容词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也可以用于“的”字短语(中心语隐含结构),因此我们将在下文中讨论结构助词与指示代词的共性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的主要功用是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形成一个偏正结构。从语义上划分,这类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修饰语为中心语所代表的事物的领有者,二是修饰语是一个从句。前人得出了定语从句标记大都是由指示代词演化而来的结论。李讷、石毓智(1998)认为,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两个主要结构助词“之”和“底”原来都用作指示代词。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作定语从句标记。李讷、石毓智还从历史动因和语义功能等角度论证了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之间的可能发展关系。

本文探讨指示代词的两项语法功能,并将其与结构助词的功能进行比较。

二、指示代词表领有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北方方言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指示代词可以出现在结构助词的位置上。“这”“那”在方言口语中的使用情况有情境用、示踪用、语篇用、认同用四N②。调查发现,北方方言中“这”“那”的领属性使用情况分别为:

1.“人称代词+指示词+名词”,例如:“我这衣服”。指示词后的名词可以是人物、地点、时间或机构。

2.“人称代词+指示词+形容词”,例如:“我这好,你那不好。”

3.“人称代词+指示词+动词”,例如:“你这哭太管用了,什么都解决了。”

以上三种构成了指示词兼作领属定语标记的情况,在一些语境下,作领格的指示代词有自己的特殊功能,不能与“的”替换,比如“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说成“我们的一代人”③。“我这书/小王那朋友/老张这帽子/大家这想法/北京这胡同”④中的“这”“那”都不能省略,否则会影响句子结构。这些例句中的领属结构基本上都属于可让渡(alienable)领属关系,而不是亲属关系(亲属关系的领属结构在汉语和一些美洲、大洋洲语言中被处理为不可让渡关系,参阅张敏,1998:230-231、358-360),通常需要连接项来连接。如果不使用定语标记“的”,就要靠指示词起连接作用,从而在结构上不可省略。假如指示词不兼有定语标记的作用,就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在结构上不能省略。因此刘丹青(2005)认为,一个成分具有或兼有定语标记作用的两个句法特点是:1.用了它可以不用“的”类标记;2.删除它必须补进其他标记。在指示词兼作领属定语标记的情况下,指示词兼作定语标记时,仍保留了很强的指示作用,因此“这”“那”经常与“样”“么”“个”连用。这些指示词的指别作用(区别于另一对象)会降低,因为领属定语往往限定该词语的所指范围,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对象。如“我这花园”等同于“我的花园”,“我这好”等同于“我的好”。但是指示代词的功能不完全等同于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在语篇中大多无法发挥所需的话语功能。“依我劝,你正经下个气,陪个不是,大家还是照常一样,这么也好,那么也好。”中的“这么”“那么”就无法换成“的”来表达情境现场的相关性。

三、指示代词作定语从句标记

刘丹青指出,由指示词派生出关系从句标记是很自然的语法化过程,英语中的关系从句标记“that”也是由指示词派生出来的,所以传统语法称之为关系代词。本文对多种北方方言进行了比较及分析,探究指示代词“这”“那”出现在类定语标记“的”的位置上,作为汉语的关系从句标注手段的使用情况。从大量北方方言例证中发现,指示代词作定语的使用规律是:名词性词语作定语时,指示代词在很大程度上能充当定语标记;名词性词语作定语且后面无中心词时(“的”字短语或中心语隐含结构),指示代词也经常充当定语标记;动词性词语作定语时,指示代词经常充当定语标记;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或动词性词语作定语且后面无中心词时,指示代词也经常可以代替“的”充当定语标记;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且后面无中心词时,指示代词较少充当定语标记。在绝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副词性词语作状语时,如“悄悄的,别说话”,其中的结构助词“的”不能由指示代词代替。

(a:名词性词语作定语;a':名词性词语“的”字短语;b: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b':形容词构成的“的”字短语;c:动词性词语作定语;c':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的”字短语;d:副词性词语)

指示代词在山西省方言内部主要有三种使用情况:“这、那、兀”分别表示近指、中指、远指⑤。指示词或指量短语兼作标记的用法已见于用北京话写作的书面作品,只是不如兼作领属标记那么常见。像领属语和核心名词之间的指示词一样,关系从句和核心名词之间的指示词也都保留了明显的指示功能,特别是与现场情境有关的话语功能。与普通话“这”相比,山西方言中“这”的指示功能弱化,能出现在关系从句之后替代结构助词“的”;“那、兀”的虚化比“这”更加彻底,远指功能已经消失,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在关系从句中替代“的”⑥。但在大部分山西方言中,指示代词与普通话一样,只能出现在可让渡领属关系结构中。例如:

(1)我的书。

(2)我那书。

(3)他想要我买的书。

(4)*他想要我买那书。

例(4)中,若用指示代词替换“的”将会改变句意,变成“他想要让我去买那本书”。即在c类动词性词语作定语的句式中,“的”字结构处于主语位置时,指示代词可以充当定语标记,但“的”字Y构处于宾语位置时,指示代词不能代替“的”。在“这”“那”作为结构助词使用的例句中,中心名词都提取了关系从句中的宾语或时间词语,或者说与关系从句中谓语动词的空位宾语或空位时间语同指,例如:“他买(的)那书不好看。”然而在山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些方言中,如临汾、运城,动词性词语作定语时,指示代词可以替换宾语位置的结构助词而不改变句义(如“这是我这/那/兀书”)。当一个述语后接连出现两个宾语时,如果远宾语和近宾语在意义上有领属关系,那么可以将原来的双宾语转换成单宾语,如“我买老张的橘子”说成“我买老张那橘子”,“娶了他家的一个闺女”说成“娶了他家那个闺女”。

在山西方言中,形容词常放在名词后使用,如“屋子黑黑的”,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表达为“黑乎乎的屋子”。由于表达方法的关系,在b类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的句式中,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并不是没有,如忻州方言中可以说“黑黢黢外房”。另外,在一些方言中,指示代词只可以替换状态形容词后的“的”字结构,而不能替换性质形容词后的结构助词,如临汾市襄汾县方言中,可以说“黑乎乎这屋子”,不能说“干干净净这屋子”。在形容词性词语作定语的无核关系从句中,大多数方言的指示代词都不能出现在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上,而多与“的”字连用,不具有指示代词的功能,如“长的给你”不能说成“长这给你”。

在大多数北方方言中,指示代词可以在a句和a'句中替代“的”来连接句子结构,并且指示代词的指示性弱化,基本相当于普通话中结构助词的功能,如:河北方言中的“我滴书”,山东方言中的“我哩书”。需要指出一点,如果句子开头出现了指示代词,如:“这是我的书包”,那么,在大部分方言中就不能使用“这、那”充当结构助词代替“的”。即“这是我这书包”的说法不成立。

在频率方面,山西省南部方言中的指示代词语法化程度最高,临汾、运城、长治方言中,除副词性词语作状语外,其他情况都可以使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山西省大同、忻州部分地区、吕梁、阳泉等地方言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程度也较高。此外,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宝鸡方言中,副词性词语作状语时,不能使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在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的”字短语、句子中,也有不能使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指示代词语法化程度也较高。

调查发现,河南省开封与山西省吕梁、文水方言中的指示代词的语法化程度最低,只有在名词性词语作定语的句子中,才可以用指示代词充当结构助词。作为关系从句标记,专用定语标记“的”与指示类标记在语义上有所区别。指示类标记词都保留其原来的有定指称意义,因而保证整个名词短语是有定的。用“的”进行标记并且不带指示词的关系从句并没有明确的指称义,整个名词短语有多种理解的可能。“这”和“的”指称义的差别显示,指示类标记还不是单纯的关系从句标记,其指示词语的性质仍然保留着。但在北方方言中,“的”和指示类标记在句法上差别不大。“的”兼转指性名词化标记,可以构成无核(headless)关系从句,“的”代替被删除的核心名词,如:“妈妈买的衣裳好看”“妈妈买的好看”。北方方言中,指示类标记也可以构成无核关系从句,如:“妈妈买这橘子好吃”“妈妈买这好吃”。总体来说,北方各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都有“这、那”来充当结构助词的情况,印证了指代词倾向于发展成为从句标记、指示代词向结构助词演化的规律。

南方方言中,存在着指量词充当关系从句标记的情况。比如苏州话中“我的那本书”说成“我本书”。湖南省邵阳方言中,“我这/那书非常好”说成“我这个[ke21r]M那个[lu31r]书非常好”。南方方言中最基本的关系化标记是泛用定语标记“葛”(相当于“的”,源于与“个”同音。量词类标记是由量词的定指用法发展而来的,其作用相当于定冠词),它们在用作关系从句标记时仍保留着有定性,如苏州话中的“我本书”就相当于英语中不分远近指的“the book”。需要指出的是,南方方言中的指量词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于无核关系从句作为标记手段,与北方方言中的指示代词的功能有所区别。

(本文受山西大学科研训练项目资助。)

注释:

①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3.

②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A].徐杰.汉

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174-196.

③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585.

④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J].中国语文,2005:

(1).

⑤吕叔湘.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J].中国语文,1990,

(6).

⑥史秀菊,史荣.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

词“的”的语法共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64.

参考文献:

[1]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A].徐杰.汉

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174-196.

[2]纪慧慧.新泰方言助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与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

2002,(5).

[4]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J].中国语文,2005,

(1).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6]史秀菊,史荣.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

词“的”的语法共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64.

[7]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4

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一句,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在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第二、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五、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略,有蒙后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样,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上。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上。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上。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上。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动词(无)。

七、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等。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5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教学古汉语结构分析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要以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即通过列举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考察。虽然他是针对表音文字来说的,但他的观点对我们学习古汉语来说有借鉴意义。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词性、词义与结构关系

邢公畹先生在《语法和语法学》一文中说:“词、词组好比是零件、部件、机器;句子的使用好比机器在运转。”(见邢公畹著《语言论集》)也就是说,词、词组是语言中的静态单位,正像任何物体由静态存在而进入运动体的时候都要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样,词在进入句子后也要发生一系列变化。

(一)词性的变化。古代汉语也同现代汉语一样,“词有定类,类有定职”,在使用上较现代汉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比如“树”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树”是动词;“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的“树”是名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的“名”是名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的“名”是动词;“隳名城,杀豪杰”(《过秦论》)的“名”是形容词。

(二)功能的变化。比如名词“日”字,在作主语、宾语时意义相同,而在“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中用作状语,义为“每天”。又如动词“生”字,在作谓语时,是“产生、生长、生存”的意思;在作状语时,如“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史记·李将军列传》),是“活生生”的意思。

(三)意义变化。词在未进入句子而单独存在时,是属于词汇范畴的,往往一词多义。一来到句子中,就要受所在结构的限制,而变成单义的。如“穷”字,“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成语“穷饿无聊”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而在“穷则独善其身”中则是“不得志”的意思,在“而御六气之辩,已游无穷者”(《庄子·逍遥游》)中是“尽”的意思。又如“亡”字,词汇意义有“逃亡”“灭亡”“丢失”“死亡”及“外出,不在家”等义项。在成语“亡羊补牢”中只能是“丢失”的意思;在“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中只能是“灭亡”的意思;在“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中只能是“失去”之义。

不仅多义变单义,还常因所在结构不同而发生意义的转移。如“冬雷震震,夏雨雪”中的第“雨”字,就不是名词“雨”的意思,而是动词“降下”的意思。

(四)感彩的变化。如“乖”这个词,在“何在我而不尔,与二气乖张”(梁武帝《思孝赋》)是贬义词,而在进入“乖巧”这个词组中后,就变成了机灵、讨人喜欢的褒义词。

上述情况表明,词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其词性、功能、意义及感彩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学习古汉语就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法结构中的位置,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词义、语意与语意重心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经义概》中说:“多句中必有一句为主,多字中必有一字为主。”很显然前者指的是句群,后者指的是句子。就是说一个句群中必有一句是意义中心,其他句子都这个中心分布;一个句子中必有一个词语是语意重心,是说话人着意要突出强调的,也是句子的信息所在。

现代汉语是以逻辑重音表示句子的语意重心,即从语音上加重所要突出强调的词语。古代汉语也多是这样,郭绍虞先生《汉语语法修辞新探》的“虚词篇”说,助词加在句子中间,“语气上好似弛缓了,语意却变得加强而沉重了”。“加强而沉重”,就是通过句中助词的轻读而反衬后边的实词是语意重心。比如:“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这里的“天之亡我”“天亡我”,都是主谓词组,语法关系不变,意思也一样,但是重心却不同。“天亡我”,主谓之间无助词,“天”重读,语意重心在“天”;“天之亡我”,助词“之”轻读,这就反衬“之”后边的“亡我”是语意重心了。不仅从语音上分析是这样,细品这一段话的文义也是这样。不仅句中加助词“之”是这样,句中加助词“是”“而”“以”等,也都有突出和加强后边实词的作用。

古代汉语不只是用加助词表示语意重心,还有用词序倒装来表示的。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这是突出强调谓语“甚”,故前置。“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这是突出强调定语“铿然有声者”,故后置于中心词“石”之后。“凌万顷之茫然”,这里把本属定语的“茫然”换作中心词,就突出了“茫然”,加强了语势,使人感到长江更加浩渺。

另外还有变单词为复词表示语意重心的。如《尚书·泰誓》“尚犹询兹黄发”中的“尚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郡国诸侯愈益拊武安”中的“愈益”,都是因为单音力量不够,所以再加一个同义词使之变成双音,就使得语意“加强而沉重”了。

三、虚词使用与神情语气

清初的袁仁林在《虚字说》中说:“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这是说虚词原本是语言中一种有音无义的声音,所以需要这种声音,就在于可以帮助实词表示神情语气,如果去掉了这种声音,实词就只能表义而难以表情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是既表义又表情的,所以我们要从语法角度和修辞的角度理解虚词的功能。

如李白《蜀道难》写山之高险时用“噫吁兮,危乎高哉!”,其语气词连用,表达当时李白看到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时流露出的惊惧的神情。又如《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称王后“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去看望他时,“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这里的“伙”,楚语为多,“颐”是“伙”的余声,即现在说的语气助词。这是曾与陈涉一同佣耕的伙伴们对陈涉所居宫屋如此富丽堂皇的不禁惊叹,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汉书》写这个情节时,把“伙颐”的“颐”字去掉了,只留下了实词“伙”字,这样一开口就停止,不仅使人感到像突然勒住一匹狂奔的马那样费力,而且乡下人突然见到意想不到的情景时那种惊异的神色也会大减。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6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讲解。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一寒江一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适当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7

关键词:主谓谓语句 施事主语 句法

主谓谓语句是从汉语特点出发分析出来的一种句型,它与汉语的历史相伴随,其语用价值毫不逊色于其它句式。它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类型不拘一格,是汉语中一类特殊而重要的句子,也是汉语表达系统中的基本句式。但是它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内部结构能复杂到什么程度,众说不一。范继淹(1986)将主谓谓语句作线性序列分析,分为五类:施受句、处所句、工具句、系事句及其他。较之现代汉语而言,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对主谓谓语句的研究更为薄弱。《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认为古汉语研究应拓宽研究领域,“有些重要的句法问题(如受事主语句、主谓谓语句、兼语句、连谓式的历史变化)、词法问题,还有待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在近代汉语领域里,以《红楼梦》为蓝本,对其中施事主语句的类别进行探究。

从语义上看,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主语的意义类型主要是就主语所表示的人、事物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说的,也就是说,作为对主语起述说作用的成分,谓语的内容决定主语的语义类型。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观察这类句子,可以从全句的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谓语的关系来看。这里把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主谓短语里的谓语称为小谓语。

一般的语法著作中提及的施事,是就主语和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说的,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主谓间的语义结构及关系是“主动者+动作”的关系,而我们所说的施事,从语法关系上看,涵义要宽泛许多,不妨看成广义的施事,既包括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包括情态的表现者。

(1)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1回)

(2)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于宝秦。 (9回)

(3)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28回)

(4)宝钗满心委屈气忿。(34回)

例句(1)(2)中的小谓语是动词“生”“留情”,它们与大主语“夫妻二人”“香玉二人”之间是明显的“主动者+动作”的关系,将其作为施事,毋庸质疑。而例(3)(4)中小谓语是“不自在”“委屈气忿”,它们不是动作行为,而是对状态、情态的描写,是形容词。以往的语法著作中未有人将其与施事联系在一起,但笔者认为这种状态、情态也是对人的一种描写,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人物状态的表现,主语是这种情态的具体表现者、发出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动作行为的发出一样,也是与主语密不可分的,我们也把它看作施事主语。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施动,一个施情。比较小谓语是动词的施事与形容词作谓语的施事,它们施事的性质会有强弱的不同。语法是有等级的,同样施事性的强弱也有等级。张伯江(2002)认为“汉语的话题位置可以容许各种语义角色,排除受事、工具、处所、与事、感事等典型的非施事角色以后,对句子所述事件具有起因责任的话题名词都或多或少带有施事的性质。” 这说明,带有施事性质的成分施事性有强弱的差别。我们认为,小谓语是动词的,大主语施事性强,叫强施事主语;而小谓语是形容词的,大主语施事性相对较弱,叫弱施事主语。当然这种弱施事主语也有一个特点,即一般都是表人名词。

一、动作发出者

与小谓语动词结合起来看,这种强施事主语内部也有一个施事性强弱的等级差别。李临定(1984)从“有意志”和“无意志”的角度来研究施事,将其分为“意志施事”和“非意志施事”。这里我们借鉴这一说法。比较下面句子:

(5)你们这夜书多早晚才念呢。(14回)

(6)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34回)

(7)那银子钱自己跑到咱家来不成!(6回)

(8)诸灯上下争辉。(18回)

例句(5)(6)里的“你们”“宝钗”都是“意志施事”,都指人。他们所发出的动作行为是和主观意志密切联系着的,施事者可以采取这样的行为,也可以不采取这样的行为,是施事者主观意志能控制的,是典型的施事。例(7)(8)里的“银子钱”“诸灯”后的动作行为的发生,是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意志”和“非意志”都是以人的意志为标准来衡量的),甚至很难说其后的动作行为就是它发出的。但是它是谓语动词前边唯一的和动作行为有直接关系的成分,所以不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非意志施事”,其施事性弱于“意志施事”。除了考察大主语与小谓语关系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大主语与小主语的关系、小主语与动词的关系,将强施事主语句分为若干小类。

(一)小主语为受动者

(9)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39回)

(10)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53回)

(11)他这脾气竟不能改。(63回)

(12)他们心内嫉妒挟怨之事不敢施展。(71回)

例句中大主语和小主语的关系相对比较间接,而小主语和小谓语之间的关系却甚为密切。小主语实际上可看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吃腻了山珍海味”“领了春祭的恩赏”“改脾气”“施展心内嫉妒挟怨之事”。它们是小谓语动词的受事。

(二)小主语为实际施动者

(13)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20回)

(14)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34回)

(15)刘姥姥两只手比划着说道:“花落了结个大倭瓜。”(41回)

(16)母女两个四只泪眼看他去了方回来。(48回)

例句中的小主语与大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大主语所指的是一个整体,而小主语所指的属于大主语。后边动作的实际发出者是小主语,如“行动存坏心”“话提醒了我”“手比划”“泪眼看”。

(三)小主语为动作发生的条件

(17)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6回)

(18)慧紫鹃情辞试宝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57回)

(19)他们私情各相往来。(61回)

(20)卖油的娘子水梳头。(77回)

例句中小主语表示大主语发生动作行为的方式、原因等,是动作发生的条件。在小主语前边可以加上某些介词而不影响句意,如“用一巴掌”“用情辞”“用爱语”“由于私情”“用水”。

(四)小主语表示大主语的范围

(21)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19回)

(22)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西瓜呢。(36回)

(23)我家代代读书。(19回)

(24)这赖大手下常用的几个人已去。(58回)

(25)我们家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75回)

例句中的大主语常常是一种范围,而小主语是处于大主语的范围里,或者是大主语的成员,它们之间有种包容关系。“个个”“大家”“代代”“大小的人”代表范围内的全部,“常用的几个人”代表范围内的某部分。这种类型的句子里还有种特殊的表范围的方式,例如:

A:(26)因此族中人谁敢触逆于他。(9回)

(27)众人谁不凑这趣儿。(43回)

B:(28)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15回)

(29)贾琏一声儿不敢言语。(47回)

C:(30)他一个人拿不去。(35回)

A:(31)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还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48回)

A组中以疑问代词作小主语,表示大主语的周遍性,但语义理解上是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如例(26)“谁敢触逆于他”应理解为“个个不敢触逆于他”;例(27)“谁不凑这趣儿”应理解为“个个凑这趣儿”。此时大主语往往是一个范围名词。B组中小主语为一字组数量短语,表周遍性,形式上否定一个,意义上否定全体。如例(28)指“不要他的钱”;例(29)指“不敢说话”。而C组中小主语可以理解为对大主语的复指,大主语一般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一个范围。这种句意是强调大主语个人无法完成后边的动作行为。

(五)小主语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

(32)你父亲今日又听见一个好大夫。(10回)

(33)贾珍父子星夜驰回。(63回)

(34)那女孩大雪地里作什么抽柴草?(39回)

(35)你厅上去说给姨太太解闷儿去罢。(62回)

这一类小主语多是时间词与处所词,与动词的关系更为密切,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

二、情状表现者

主谓谓语句中小谓语为形容词时,它多数情况是对大主语的情态、状态的描写,而大主语就是这种情状的表现者、发出者。根据其中大主语与小主语的关系,又分以下小类:

(一)大主语与小主语有领属关系

A:(36)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1回)

(37)第三个身材未足,形容尚小。(3回)

(38)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57回)

B:(39)我今日罪孽可满了。(4回)

(40)香菱诗也长进了。(49回)

(41)姐姐这话错了。(69回)

C:(42)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16回)

(43)那孩子心也公道。(39回)

(44)姑娘才身上好些。(64回)

D:(45)这两件开销错了。(14回)

(46)那个药名儿也古怪。(28回)

(47)这一联意思却好。(79回)

这一类主谓谓语句中的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有包容、领属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可以加上“的”,组成偏正短语,大主语限制小主语的领属,如“第三个的身材”“这两件的开销”“那个药的名儿”等等。再仔细分析,这12个例句虽然都是大、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可是小主语与大主语的具体关系又有所不同。比较A组与B组中的小主语,我们可以发现“质”“性”“身材”“形容”“性情”都是人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是恒久存在的,而“罪孽”“诗”“这话”是一种临时属性,它是暂时的、可变的。而C组中的小主语“心中”“心”“身上”都是大主语的身体部位或身体部位加方位词“中”“上”等。D组中,“开销”“名儿”“意思”则表示大主语“这两件”“那个药”“这一联”的某一方面,这些是它们间的细微差别。

(二)小主语表示大主语的范围

(48)我们上下都疑惑。(56回)

(49)他们姊妹病的病,弱的弱。(71回)

(50)况且里头的女孩子们一半都太大了。(72回)

(51)他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78回)

这一类主谓谓语句在《红楼梦》中的数量不是很多。小主语与大主语关系密切,表示大主语能够发出小谓语的情状的数量范围,大主语往往是一个范围。

(三)小主语表示大主语的动作行为

(52)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2回)

(53)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3回)

(54)咱们两个说话玩笑岂不好?(20回)

(55)奶奶这一去恐不便。(75回)

这类小谓语多是直接描写小主语,而小主语多是表示大主语的动作行为,它们之间虽然也是某种领属关系,但往往不能加“的”,我们不能说“二人的说话”“咱们的说话玩笑”“奶奶的这一去”,因为这一类中的小主语多是动词。

(四)小主语表示时间处所

(56)他外头好,里头弱。(29回)

(57)自己身上也都湿了。(30回)

(58)你我生前淫奔不才。(69回)

(59)我一生品行已亏。(69回)

例句中的小主语多是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它们修饰小谓语情状的具体表现时间和处所。值得注意的是例(57)的“身上”,这一词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它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比较“身上也都湿了”与“奶奶身上欠安”(67回),前者“身上”表示具体“湿”的处所,而后者“身上”表示身体。他们的语义倾向有所不同,前者倾向于方位词“上”,后者倾向于“身体”的“身”。这与具体的语言环境、上下文语义有很大的关系。

这类施事主语句,无论是动作发出者还是情状表示者,它们的大主语和小主语都有密切的关系。大主语所指的常常是一个整体或者是一种范围,而小主语所指的或者是属于大主语,或者是大主语的成员,或者是处于大主语的范围,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它们的区别则是当施事主语为情状表现者时,其小主语有游移性。即当它和大主语之间没有停顿、也没有副词时,也可以加“的”构成和没有“的”完全不同的结构,变成一般主谓句,两个名词间的结构也变成了偏正结构,由原来的间接成分关系,变成了直接成分关系,失去了主谓谓语句的特点。但是当小主语前边用上某些副词时,小主语则和大主语疏远,和小谓语密切,二者有时甚至不能再进行扩展,如:

(60)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1回)

(61)他倒渐渐的气色平静了。(10回)

(62)贾政方略心意宽畅。(18回)

上边的小谓语前边都不好加进其它副词,这时它就是典型的主谓谓语句。而当施事主语为动作发出者时,则不存在这种小主语的游移性。

(本课题已参加2011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研究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马忠.古代汉语语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2]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祝敏彻.近代汉语句法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4]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5]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7]胡裕树.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4).

[8]李临定.施事、受事和句法分析[J].语文研究,1984,(4).

[9]陆俭明.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J].中国语文,1990,(2).

[10]张伯江.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J].中国语文,2002,(6).

[11]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5).

[12]吕叔湘.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A],吕叔湘文集·第二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代表心情的句子篇8

关键词: 《孟子》;者;特指代词;助词;语气词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094—03

一、关于“者”的词类归属问题

在古代汉语中,“者”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较灵活的词。当前,各种《古代汉语》教材对其词类归属问题分歧较大,综合各家观点,结合《孟子》中的实例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者”主要用作代词,而且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称其是代词,因为它具有指代作用,而说其特殊,是因为它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和其他的词或词组结合成一个“者”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一旦离开它所附着的词或词组,它就失去了意义和作用。所以,“者”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简称“特指代词”,这是“者”最常见的用法。除此,“者”还可以作语气助词和语气词用。根据我们对《孟子》全文逐句统计,“者”在《孟子》中共出现577次左右,“者”的这些用法,在《孟子》中都有所体现。

二、《孟子》中“者”作特指代词的用法

(一)用于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组后组成“者”字词组,共同充当句子成分,主要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的人”、“……事物(情况、东西)”等。“者”的这种用法在《孟子》中是最多的,也是最主要的用法,共出现450例。

1.“者”字词组的组成情况

1.1用于动词后,构成“者”字词组,共41例。如:

(1)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滕文公上》

(2)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尽心下》

1.2用于形容词后,构成“者”字词组,共59例。如:

(3)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离娄上》

(4)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告子上》

1.3用于名词后,构成“者”字词组,共37例。“者”一般只用于动词后,若用于名词后,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5)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离娄上》

(6)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梁惠王下》

(7)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滕文公下》

例(5)用于单个名词后,“王”活用为动词,表示“称王”;例(6)用于名词词组后,“刍荛”、“雉兔”活用为动词,分别表示“割草打柴”、“捕鸡猎兔”;例(7)用于方位名词后,译为“地势低的地方”、“地势高的地方”。

1.4用于各种动词词组后,构成“者”字词组,共311例。例如: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离娄上》

(9)臣弑其君者有之。《滕文公下》

(10)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离娄上》

(11)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

(12)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万章下》

(13)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离娄下》

(14)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尽心下》

(15)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尽心下》

(16)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万章下》

(17)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心上》

(18)劳心者治人。《滕文公上》

(19)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尽心下》

例(8)、(9)中,“者”均用于主谓词组后;例(10)分别用于偏正词组和动宾词组后;例(11)用于动宾词组后;例(12)用于联合词组后;例(13)用于偏正词组后;例(14) 用于递进词组后;例(15)用于转折词组后;例(16)用于动补词组后;例(17)用于连谓词组后;例(18)用于表使动关系的动宾词组后;例(19)用于表意动关系的动宾词组后。

“者”还可以用在一些紧缩复句后,指代人和事。例如:

(20)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离娄上》——用于并列关系的紧缩复句后,译为“……的人”。

(2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梁惠王上》——用于转折关系的紧缩复句后,译为“……情况”。

上举各例,“者”主要指代人,一般翻译为“……的人”。除此,“者”还可以指代别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灵活翻译。例如:

(22)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万章上》

(23)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告子上》

(24)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告子上》

(25)皆知所以养之者。《告子上》

(26)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滕文公下》

(27)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尽心上》

例(22)—(27)中的“者”根据指代对象的不同,分别译为“……的”、 “……原因”、 “……的手段”、 “……方法”、 “……说法”、 “……的地方”。

2.“者”字词组的语法功能

“者”构成“者”字词组后,指代的是人或物,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因此,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宾语,有时可作谓语、兼语和定语。

2.1作主语,这是最主要的功能,共290例。如:

(28)饥者弗食,劳者弗息。《梁惠王下》

(29)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公孙丑上》

(30)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31)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尽心上》

上文所举的20多例“者”字词组也基本是作主语。

2.2作宾语,有两种情况:

一是作动词宾语,共128例,如:

(32)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梁惠王上》

(33)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梁惠王上》

二是作介词宾语,共7例。如:

(34)为长者折枝。《梁惠王上》

(35)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梁惠王下》

2.3作判断句的谓语,共34例。如:

(36)伯夷,圣之清者也。《万章下》

(37)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告子上》

2.4作定语,共4例。如:

(38)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梁惠王上》

(39)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尽心下》

2.5作兼语,共6例。如:

(40)有王者起。《滕文公上》

(41)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万章上》

(二)用于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几种情况”等,可译为“个”、“样”、“种”等,共20例。如:

(4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梁惠王下》

(43)信能行此五者。《公孙丑上》

(44)二者不可得兼。《告子上》

有时,在数词和“者”之间会出现一个中心词,此时,“者”的指代作用消失,成为语气助词,起复指提顿的作用。例如:

(45)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万章下》

(46)三子者不同道。《告子上》

(三)“者”字词组用于动词“若”、“如”后作宾语,译为“像……这样的(人、事)”等,例如:

(47)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滕文公下》

(48)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万章上》

(49)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梁惠王上》

(50)如琴张、曾晳、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尽心下》

三、《孟子》中“者”为语气助词的用法,共84例

1.用于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提顿,有强调主语的作用,共34例。如:

(51)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离娄下》

(52)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滕文公上》

2.用于表原因的分句后,表示提顿,并且提示原因,可译为“……原因”,共11例。如:

(53)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公孙丑上》

(54)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离娄上》

3.用于假设复句的第一分句后,表提顿,同时表假设的语气,译为“(如果)……的话”,共5例。如:

(55)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离娄上》

(5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告子上》

4.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无实义,共17例。如:

(57)古者易子而教之。《离娄上》

(58)古者不为臣不见。《滕文公下》

(59)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梁惠王下》

(60)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滕文公下》

5.用于后置定语之后,起标志和提顿作用,共17例。如:

(61)是则罪之大者。《离娄下》

(62)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公孙丑下》

四、《孟子》中“者”作语气词的用法,共25例

1.同语气词“也”、“矣”连用,组成“者也(矣)”形式, 表强调、肯定的语气,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如:

(63)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

(64)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6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

2.用在句尾表示陈述、完结的语气,有时译为“罢了”。如:

(6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67)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梁惠王下》

3.用于句尾表祈使语气。如:

(68)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尽心上》

4.句尾“者也”连用的不同用法

《孟子》中经常出现句尾“者也”连用的现象,其中“者”或是代词,或是语气词,要注意区别。例如:

(69)五谷者,种之美者也。《告子上》

例(69)中,第一个“者”是助词,用于主语后表停顿;第二个“者”是特指代词,指代“种子”,与前面的谓词性偏正词组组合成名词性“者”字词组,充当判断句的谓语。

(70)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告子下》

例(70)中,第一个“者”是助词,表提顿;第二个“者”是语气词,和“也”连用,表强调、肯定的语气。

(71)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公孙丑上》

例(71)中,两个“者”都是特指代词,第一个“者”相当于 “……的人”,与前面的动宾短语组合成名词性“者”字词组,充当判断句的主语。第二个“者”与前面的主谓短语组合成名词性“者”字词组,充当判断句的谓语。

综上所述,“者”在《孟子》中的用法是很复杂的,词性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者”的综合研究,得出“者”作特指代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者”用在谓词性成分后,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第二,“者”只和谓词性成分相结合,所以,若特指代词“者”前出现名词,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第三,“者”字的附着性很强,必须同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相结合才能表示一定的意义,指代的对象随文而定。而“者”作语助词一般位于句中表提顿;“者”作语气词主要用于句尾表示陈述、肯定等语气。《孟子》中的“者”作特指代词的用法最多,占81%以上;“者”作语助词约占14%;作语气词的用法最少,约占4%。“者”字词组作主语是其最主要的功能,约占64%以上;作宾语约占30%;作谓语、定语及兼语的情况较少,占6%左右。掌握了“者”字的各种用法,才能更好地读懂《孟子》,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许嘉璐.古代汉语(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朱振家.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励志短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