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范文

时间:2023-10-04 10:22:15

平常心是道篇1

“钙通道阻滞剂”,顾名思义,就是阻滞钙通道的。那么,为什么阻滞了钙通道就能控制高血压呢?

原来,人体的血管都是由平滑肌组成的,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小孔”,钙离子可以通过这些小孔钻入到平滑肌细胞中去――这些小孔就是钙离子通道(简称钙通道)。钙离子进入细胞后能与平滑肌细胞中一种被称为“钙调蛋白”的蛋白结合,继而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平滑肌的收缩。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钙通道的小孔可以完全关闭,只在需要的时候打开,平滑肌的紧张和松驰也能够“按需分配”;而在高血压病人中,这些小孔常常关闭不全,使钙离子可以不断地透过小孔进入细胞内,血管平滑肌的紧张状态“供大于求”,血压也就升高了。

所以说,如果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就可以解除血管平滑肌的持续紧张状态,松驰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就是帮助这些关不全的小孔把“房门”关紧,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解决了血管平滑肌持续紧张的问题,是一种传统的降压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中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真)、维拉帕米等。

钙通道阻滞剂的副作用通常都比较小,常见的副作用有头痛、眩晕、心悸、足部水部、腹痛等,一般不影响用药。

硝苯地平是传统的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是目前使用较多的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的降压作用不如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通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变。

氨氯地平是近年来用得比较多的钙通道阻滞剂,它的优点是服用剂量少,疗效较平稳而持久。由于它半衰期较长,一天只需服一次,所以不容易漏服,相对的降压也比较平稳,较少产生波动,即使偶尔漏服一次,仍能有效控制血压,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的商品名有络活喜、安内真等,后者的价格相对比前者低廉些。氨氯地平对患者第二天清晨血压控制比较好,对高血压病人起床前后易发生的心梗及脑卒中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另外,氨氯地平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因此尤其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平常心是道篇2

人恒无过,知错而能改之,善莫大焉。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们,敢于正视错误,敢于主动发掘错误,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也体现了管理者极大的教育智慧。“道歉日”道的是一份歉意,表达的却是一份真情,其间蕴藏着教育者对学生深沉的爱,也蕴藏着教育者教育的自觉反省意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学习借鉴。

首先,“道歉日”是“师生平等”教育理念的落实与践行。每一位学生都是个性独立的精神个体,他们拥有自己人格的尊严,与教师具有同等的人格地位。尊重学生的基础就是将学生看成平等的生命体。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口口声声念叨“尊重学生”,但是在心底深处却隐藏着潜意识不平等的“身份观”。教育者常常对学生指手划脚,但是,对自己的行为却无所顾忌;教育者常常对学生的做法吹毛求疵,却常常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不以为然。骨子里的“不平等意识”常常左右着教育者的行为,“道歉”永远是学生的义务,却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悄然消失。显然,这样的做法不是真正的教育,也注定不能让学生从心底深处产生认同与敬佩。北京十一中学的“道歉日”,所彰显的就是师生平等的教育观,管理者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让教育者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传达给学生民主平等的价值信息。而样的教育活动,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尊重,感受到学校民主、平等教育理念,而这种平等的价值观也将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长远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道歉日”可以促动教师积极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具有反思力的教师。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位学生,同时,也是面对几十颗晶莹剔透的心灵。因而,稍有不慎,一不留神,或许是因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言语,就可能伤害其中的一颗脆弱的心灵。“道歉日”给予了教师一个弥补自己教育过失的平台,教会教师常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让教师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呵护学生,保护学生,不让自己的学生再受伤害。

再次,“道歉日”可以教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宽容地面对世界。信任成就信任,坦诚催生坦诚。教育工作者主动地“道歉”,本身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此番道歉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让学生明白“错误并不可怕,改正值得称道”的道理。因此,教师的道歉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处事待人,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妥善地处理自己的问题,从而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用宽容之心看待广阔的世界。

小小“道歉日”,教育大舞台。“道歉日”不仅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正确导向,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笔者认为值得诸多学校推广借鉴。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

平常心是道篇3

研究对象为重庆跆拳道40名运动员,其中实验组20名(男8人,女12人,平均年龄15.5±2.83岁,平均身高176.2l±6.49m,平均体重64.76±9.92kg,平均运动年限1.3),对照组20名(男l0人,女10人,平均年龄18.85±3.76岁,平均身高172.56±8.57m,平均体重63.32±7.96kg)。

测试内容:心电图测试、血压测试、肺功能指标测试和最大吸氧量测试

1结果与分析

1.1心电图(ECG)结果分析

在20名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电图中有2人表现异常,发生率为10%,P波的波幅平均为0.16MV,历时平均为0.095S,均在正常范围内。S-T安静时与基线平齐,150W负荷后1人表现为S―T下移。QRS波历时0.06―0.10S属于正常,其中一人延长超过0.1S,电压超过正常值,Q-T间期延长者见于心动徐缓的运动员,研究结果表明跆拳道训练可能对运动员的活动有一定影响,其中二人左心室轻度肥大,但这些异常表现属运动性还是病理性需进一步研究。提示:注意加强医务监督,定期测量ECG并进行评定和动态观察。

1.2重庆市跆拳道运动员心肺机能指标测量结果与跆拳道基层运动员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心血管功能良好,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肺活量、FEVI、VO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表1)。这说明心肺机能对跆拳道运动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良好的心肺机能是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一。

1.3 最大摄氧量的比较

1.3.1 与文献数据的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部级)及其它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比较,研究对象的指标均低于文献数据的指标,这说明重庆市跆拳道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不及优秀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但没有显著差异(表2),并知道最大摄氧量(VO2max)是反映人体在极量运动员负荷时心肺功能高低的重要指标,此指标数值的高低,取决于运动员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能,以及血液中Hb的数量和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等因素。当然,运动员训练过程的不同时期,最大摄氧量也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在准备期间最大摄氧量提高,比赛期达到峰值,过度期(结束阶段)下降,这也会影响最大摄氧量值,至于研究对象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结果偏低,应考虑到我队跆拳道运动员心肺机能水平不够理想,故需加强心肺功能的训练。

1.3.2 不同级别跆拳道运动员最大摄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我队男子54kg和64Kg级别的VO2mex显优势,其他级别则较弱,应加强训练(表3)。根据跆拳道运动比赛的特点,每场三个回合,每回合3min,各回合间休息1min。要求运动员不仅应具备爆发力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有氧持续耐力。

2. 结论

2.1 重庆市跆拳道运动员EGC有10%的异常发生率,需加强医务监督及动态观察。

2.2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VO2mex低于文献数据的优秀部级运动员的VO2mex,男子54kg和64kg级别、女子47kg和55kg级别的VO2mex高于其他级别,提示:应加强跆拳道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及心肺功能的训练。

平常心是道篇4

关键词: 教师工作 平实心 平等心 平常心

教师于我,不外乎三颗心的事情:以平实心行踏实事,持平等心对各等人,守平常心对无常道。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一届届的学生,这几点从来没变过。细数与学生相处的滴滴点点,于自己是兢兢业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学生是勤勤恳恳帮学生需要的地方,说起来无非也是些不能免俗的大道之理,谈起来只是无独有偶的独家记忆。一言以蔽之,不过几十年素手写案卷,一辈子平心守情缘。

一、以平实心行踏实事

教师不是浮夸炫丽的职业,却又肩负举足轻重的职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需要的是一个平实之心,踏踏实实地传该传之道授可授之业。我教中学数学,是很纯粹的学科,专业刚好是我热爱的学科,更可以安安静静享受伏案批阅讲台指点的工作。即使从业几十年,我依然会独自琢磨一道题的解法、一个知识点的讲法,会欣赏一位学生对于一些题目的创意思路,并且时常为一些冷不丁冒出来的新鲜想法而兴奋不已。我一直把这一份经年累月持久不衰的纯粹视为上天对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重大恩惠。我从来不厌倦给学生讲题,因为教学相长,帮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我也时不时收获奇妙的点子――这于我而言是最高的愉悦。

数学不是枯燥孤独的学科。跟许多科目一样,数学也需要交流和探讨。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能够敏锐地把握在数学上有天分的学生。我常常大胆地鼓励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辅助讲解习题课,这对讲课和听讲的学生都大有裨益。学生显然对知识理解更到位了,也锻炼了综合能力。我一开始担心让学生讲习题其他学生会有不满,结果大出所料。听讲的学生反而更有亲切感和新鲜感,愈发专注。同班同学之间的对比心理使得听讲的同学更有动力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讲台上讲解之人。多年前,我当班主任时带过一位学生,偏科非常严重,不善言辞,但数学异常突出。我便用这种方式鼓励他,结果他不仅在讲台上洋洋洒洒,而且因为诚恳的态度成了全班同学最尊敬和感激的人之一。这位同学后来考上了福州大学,毕业后到华为工作,现在已经成家立业,是华为的资深工程师。

二、持平等心对各等人

我国的中学教育还是以大班授课为主,一位老师面临的永远是几十号上百号学生,不仅有一届的在校生,还有历届的毕业生。不可否认,教师非圣人,这些学生品质或有不同、能力或有强弱、性情或有好坏,导致老师或有喜恶。社会上人或有九等,学校里可以这样吗?也许我们说谁都无法杜绝,但于我而言至少始终在极力避免。以平等心对各等人,是潜移默化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的人格。我教过那么多的学生,说心里话,他们有些优秀得恨非己出,有些则糟糕得爱莫能助。但不管个人喜恶如何,这些偏爱或偏厌都不该带到教学上,至少不该带到课堂上,更不能表现在情绪中。十年前,我班上的一位学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我虽恨不能倾囊相授,但除了注重学习上因材施教以外,所做的只是时不时给这位家境贫寒的学生几箱牛奶,以增强其体质。巧合的是,与这位学生同班的另一位同学,沉迷游戏,泥足深陷,一度不能自拔。对于这个学生,我当时果断接他住在我自己家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以防止他住在宿舍半夜翻墙出去网吧,希望能借此戒掉网瘾。

平等心的另一层意思是视学生与自己平等,在师生之名下要建立朋友之谊。我从来都是一个直接爽快不拘小节的人,跟每一届学生都玩得很好。我不把他们只当小孩儿,他们不只敬我为师。我带过的每一位学生,几乎都跟我开得起玩笑拉得了家常,即便在毕业后依然如此。在学校里头,这些年轻学生们往往伙食不佳,我便时常请一些学生到我家做客,我不太做饭,就让家里的林老师下厨。他跟我都是高级中学的老师,乐于为学生献手艺。家常便饭,便胜过食堂不少。当然,改善伙食是表象,重要的是一顿饭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情基础建立起来,沟通渠道打通,许多其他学习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很多老师不尝试就无从体会的微妙。现在,许多学生毕业了,我时常成为他们的座上客,甚至是见证他们与另一半的婚礼,这就足见这份平等之心换来的长久之谊。

三、守平常心对无常道

传道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师生之情,千年而下被千万人颂扬。但就现代的教育模式轮,老师与学生说来情深,其实缘浅。许多师生毕业后或许终生也不得再相见。能够再见面的,还保持联络的,都是缘分,也是情分。受助之人感谢援助之人是天经地义,但援助之人在提供帮助之时就想着受助人的感恩与回报,那多少就是道德问题。老师和学生也是如此。教师,本就是对理想的抵达,而不是对学生的施恩。这是我一贯的平常心。

幸运的是,我是一个有缘人。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都跟我定期联系,许多甚至逐渐成为朋友。从家乡走向全国各地,他们跟着自己的梦想走;从全国各地回到家乡,他们心里牵挂的故土有我一分。寒暑假里逢年过节,这些与我共享过青涩高中时代的学生们,常来我家坐坐,跟我分享他们在外面见到的精彩和经历的无奈,讲述对未来的热忱和对过去的怀恋,谈起新交的朋友和青春的同窗……这些场景,仿佛成了我每年例行之事。一旦到了寒暑假的节点,心里就隐隐有些期待――期待见到这一届届学生中的他或她回来。是哪个他都好,见到都开心。

学生心里记着我,我视之为福缘;学生疏于想起我,也丝毫不影响我继续付出真心。教书育人是我要秉持的初心,与外界的因素无关。人事很多无常,以平常心对无常道,使我始终圆满自足。

平常心是道篇5

2006年4月,经过苛刻的资质审核,来自四川竹叶青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竹叶青)的顶级茶“论道”再次受邀参会。2005年“论道”初次参加上海世界顶级私人物品展,便以其典雅的东方气质震撼了世界。是什么让来自东方古国的茶品改写了源自欧洲大陆的现代奢侈品神话?

平常心:平常主张不平常

一杯茶可以为人生带来什么?可以是身体与心灵的彻底放松,可以是气定神闲的悠然心境,可以是悠久往事的甜蜜回忆,可以是朋友相对无言的默契,可以是一个慵懒的午后,可以是一刹那的愉悦……

四川是一个饮茶大省,与纯净水、饮料等日常饮品相比,茶是老百姓的最爱。然而在1999年之前,四川的茶叶市场上群雄逐鹿,品牌、种类甚多,但缺少一种足以代表川渝特色的强势品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传统的中华饮品,茶其实没有衰退的理由,变化的仅仅是:低档茶叶的市场将逐渐萎缩,中高档茶叶市场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茶叶市场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凭借着敏锐的嗅觉,竹叶青找到了自己的市场空间: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对品牌进行深耕细作,以品牌为旗号打入川渝茶市场,通过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在避免价格战的同时从竞品中脱颖而出。

2004年,竹叶青这个代表健康、活力的传统饮品在市场上攻城略地,很快就占据了四川25%的市场份额,并且以40%左右的年增长率扩大着自己的市场领地。在竹叶青的旗下,竹叶青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主力品牌,在抢滩与稳固四川茶叶市场的战役中,它的平常心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从崛起于四川到全面占领四川、重庆茶叶市场,再到主打高端市场,进军全国市场……竹叶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竹叶青的品牌竞争力在不断跃升:从“淡雅”的产品深耕细分策略到“平常心”的品牌诉求张力。

一直协助竹叶青完成市场品牌抢断、定位的阿佩克思广告公司董事长樊剑修认为:“平常心,竹叶青。这是我们头脑中刹那间的灵光闪现,随即它成为了我们创作的思想之源。平常心是超越时代的永恒人生,更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惟有将竹叶青与之连接,才能赋予竹叶青人格的魅力,使之成为打动消费者的大的idea”。

只有从一杯茶到一颗心,竹叶青的品牌系统才能完成真正的升级换代,并牢牢占据消费者的头脑与心智。而竹叶青也是这么做的,与“平常心”理念相背离的宣传炒作活动,竹叶青都会避而远之。正因为如此,在品牌宣传方面竹叶青显得相当冷静。迄今为止,竹叶青只是“静悄悄”地赞助了中国围棋队。台湾知名广告人、张乐山品牌策划研究中心C E O张乐山肯定了这种做法,他说:“将‘平常心’作为竹叶青品牌的诉求点,挖掘出人文性且宽泛的品牌精神,并借由围棋比赛的活动话题,凸显竹叶青中国绿茶的独特个性,这对于忙碌于现代工商社会的消费大众,的确能凸显其独树一帜的品牌主张……”

坐而“论道”:奢华是一种美学

四川向来产好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却有“川茶不出川”之说。竹叶青要想成为真正的“好茶管家”,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四川市场。从竞争态势来看,走出四川,染指全国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竹叶青制定了“善思全国品牌,巧行区域精品”的阶段性战略,目的是要使竹叶青成为茶行业的强势品牌和领导品牌,使其品牌力与营销力形成互动,即“赢在品,品促赢”。然而,“赢在品”却是摆在竹叶青面前的一道难题。

竹叶青认为,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企业在业界的地位,就必须具有大视野,摆脱竹叶青这个单一品类的限制。为此,竹叶青选择了其最高级别的产品“论道”,重新包装,并进行整合推广。

通过对奢侈品的定义进行分析,竹叶青认为,作为奢侈品品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文化元素,具有永久不衰的文化和品格,奢侈品植根于历史传承,其精髓在于始终如一地创建并引领新文化价值;其二是商品化,奢侈品品牌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还必须以一种商品化的实物作为载体。

中国的本土品牌往往有着两个方面的不足,要么缺少文化内涵,要么在文化传承物的商品化方面做得不到位。事实上,中国本土的品牌中,惟有茶和酒最有可能出现为世界所认可的顶级奢侈品。认准了这一点,在竹叶青的精心操作下,“论道”完成了精神气质的飞跃,从单纯的高端茶品到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礼物,再到摩纳哥世界顶级私人物品展唯一受邀的中国著名品牌,“论道”成就了自己世界茶叶市场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当看到来自中国的“论道”在世界顶级私人物品展上与劳斯莱斯、私人游艇、珍贵珠宝同台展出,众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丝毫不吝惜笔墨,在舆论惊叹与艳羡的目光中,在全球各地高端消费者的追捧中,“论道”的价格扶摇直上,上涨了65.8%,销量增长了70%。在品牌关联效应下,“论道”成功地在高端市场扎扎实实地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如果说物质上的奢侈只是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精神上的奢侈就是一种境界。品茗,或者说享受顶级好茶,是在享受茶本身的奢侈,但更是在体味层层历练的巅峰之道。“其实奢侈精神成就了‘论道’的极致品质,作为一种顶级茶文化,‘论道’更倡导一种精神的奢侈,是一种自身严格追求的‘平常心’,一种做顶级茶的快乐境界。” 竹叶青董事长唐先洪一语道破了“论道”精神上的价值。事实上,“论道”作为信守品牌理念的悟道者,它道法自然,以“平常心”打造极致品质,充分展示了“道”的精髓,也成就了“论道”精神上的奢侈。

“论道”是在为竹叶青茶叶品牌代言,围绕这一品牌所展开的一切传播和营销,都是为了将其历练成“完美的大师级好茶”。为此,竹叶青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古代先贤圣哲的修身之道,追求极致的人生境界,将极致的生活理念和极致的处世之道“情景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并以此构架“论道”“天下独尊、大师级好茶、顶级品牌”的品牌管理系统。

在中国泛文化发展的今天,在一个浮躁、缺失大师的年代,“论道”以其独特的品性,在人们司空见惯的茶世界里,树立了一个典范。层层历练,达至巅峰,与己论道已随心,这是人生巅峰的写照,也是“论道”精神的写照。

牵手围棋:静雅气质中的灵动意蕴

中国北京申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获得了成功,也为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增添了一个大好契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也好,奥运也好,在体育营销、奥运营销的大概念之下,企业只有找到与其产品属性、品牌内涵具有密切联系的关

键切入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只能是邯郸学步,陷入形式上的“奥运营销”“体育营销”的泥淖中难以自拔。从竹叶青目前的品牌发展状况来看,它正处在快速上升期,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体育已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营销平台。如何借助重大体育赛事打造品牌,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成为中国企业体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

竹叶青认为,从“平常心”的角度看,竞技之道的核心与最高境界往往在于选手与团队在关键时刻的“平常心”。于是,以“平常心”切入体育,以“平常心”诠释奥运精神,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竹叶青的智慧选择。然而,仅仅空泛地选择一个大的平台还是不够的,还要具体找到体育营销的着力点,于是围棋便进入了竹叶青的视线。

从文化内涵上来说,围棋文化与茶文化有着“前世姻缘”,围棋文化离不开茶文化的熏陶,而茶文化也因为围棋文化的浸润而意蕴生动。因此,从品牌特性而言,与围棋联姻可以让竹叶青从区域性品牌一跃成为全国亿万棋迷关注的对象,最大限度地彰显竹叶青的品牌主张,进而影响大众心智,以小资本进入大市场,快速启动上海、北京等高消费市场,造成轰动效应,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让行销及传播动作更加聚焦,对销售产生强大的拉力,扩大市场份额。

于是,当围棋世界冠军常昊代言的广告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时,竹叶青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霸占”市场的百姓品牌到充满韵味的文化品牌的升华。借力于完善的体育传播机制,竹叶青这个推崇“道法自然”的天然妙品与同样灵动但又暗含玄机的中国围棋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采纳品牌营销国际顾问机构总经理、著名营销专家朱玉童指出,企业品牌的打造分为我活着(品牌的存在)、我个性(独特的内涵)、我永恒(成为百年经典)三个阶段。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明博大精深,中国企业要打造百年品牌,只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从包装、广告创意、形象代言人来看,竹叶青都在自己的品牌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打造品牌的同时提出了一种高雅、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有效提升。

平常心是道篇6

关键词:“安常”;“无隔”;《周易》;庄学;禅宗

中图分类号:B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117—05

晚明社会急剧变化,无论出于对自身生存权利的捍卫抑或出于寻找新的救赎之路,世人思想领域都出现了新的需求。作为当时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阳明后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有受挫于现实最终退隐山林者,比如罗洪先、聂豹一众;有提倡“三教合一”,选择“退藏于密”者,如王龙溪一宗;亦有进者,如泰州一脉。对于泰州学派,现代新儒家梁漱溟先生对罗汝芳评价甚高,曾有道:“陆王派里有两个造诣很深的人。在宋朝,名字叫杨简、杨慈湖;在明朝,叫罗汝芳,号罗近溪。”牟宗三先生也说罗汝芳得阳明学精纯,且具备超越性。然而对于近溪之学的评价与定位涉及多方面内容,从心性论角度,我们或许可以从思想家“安常”之论说起。

罗汝芳“安常”心性观通过材料分析,具备三层内涵:安顺于自然“天性”之常;安适于社会伦理“人情”平常;安处无常人间,视“无常”为“常”。于此,罗汝芳“安常”概念的丰富内涵不仅满足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需要,而且具备了人性拯救与解脱的双重价值。除此以外,近溪思想体系中提供了炼就“安常”心性的三条途径:“悟”以达道;“忘”以“自适”;复归“人情”以入“圣王之田”。某种程度上,对于罗汝芳而言,持有“安常”之心乃是悦处“无隔”之境的必要条件,而所谓“无隔”则是近溪理想世界的关键特征。罗汝芳“安常”理论的丰富内涵与其《易》学思想紧密契合,同时与阳明学“求乐”传统一脉相承。然而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时代文化的发展,使得近溪“安常”之论呈现出更高程度的融合特色。

一、罗汝芳“安常”心性论的提出

所谓“安常”,字面上理解即“任性质之自然”,“各安其分”。罗汝芳在讲学时说到:“盖人生天地,只患不能安常,果能率其良能,遍为帝德之能,率其良知,遍为帝德之知。人人亲亲长长,任性质之自然,各安其分,只晓耕而食,凿而饮,出而作,入而息,日用饮食而已,更有何事?”①在近溪看来,人若能“安常”便可以获取行走世间的一份洒脱与自由,因而又说:“汝当收拾一片真正精神,拣择一条直接路径,安顿一处宽舒地步,共友朋涵泳悠游,忘年忘世,俾吾心体段与天地为徒,吾心意况共鸢鱼活泼,其形虽止七尺,而其量实包太虚;其齿虽近壮衰,而其真不减童稚。”②罗汝芳所说的“安常”分析看来具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安常”即人人率其“良知”“良能”,顺从于自然“天性”,安处天常。此外,若如近溪道人在世间须“各安其分”,由此“安常”又具备第二、三种内涵,分别是:安适于社会伦理“人情”平常;安处无常人间,视“无常”为“常”。

从“安常”理论的首层涵义考虑,该观念具备阳明心学思想的关键内涵。正是在“率其良知”的心学前提下,近溪又有“不动心”之论,此“不动心”也可作为“安常”心性的重要表现。近溪有道:“心便,则可不动,若只意思作主,如何能得不动?故孟子是以心当事,今却是以主意去当事,以主意为心,则虽养之百千万年,却终是要动也已。”③所谓“心便,则可不动”就是说安“心”任性则意念便可顺随良知而不妄生。只有安处良知之常,才能获得罗汝芳那般领悟:“人即道,道即人,则最初所谓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到此全盘捧出。信目以为明任耳以为聪,从心所欲以为矩,无为以守至正,是即所谓‘允执厥中’也。”④应该说对于罗汝芳而言,“心便”而“任性之自然”是一个人具备“安常”认知的必要条件,也是该认知转向“安常”心态的重要前提。近溪有曰:“大丈夫之生,其力足以胜天下之重寄,而不见其为勤;其思足以审天下之微几,而不觉其为虑。悠然于万有之中,而超然于何有之外,此其积之也诚预,而其蕴之也亦诚宏且远矣。”这里思想家言及的“不见其为勤”,“不觉其为虑”,“悠然于万有之中,而超然于何有之外”,即可见安处良知之常的认知便转作了一份自然而然的安常心态。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罗汝芳对“安常”心性观的表述与道家哲学也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比如老子一方面倡导“致虚极,守静笃”,另一方面也明确指出“知常曰明”的重要性。前者代表道家的生存理念,后者则可见得道学思想对“法自然”的强调。所谓“知和曰常”,即言道之所以“常”就在于法自然之故。而“法自然者”则是要“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⑤。比较来看,罗汝芳这里说到的“各安其分,只晓耕而食,凿而饮,出而作,入而息,日用饮食而已”正与老子倡导的理想生活状态不谋而合,而其提倡的“任性质之自然”而“安常”一说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庄“法自然”思想的诠释之言。

由上可见,近溪“安常”理念不仅具备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也包含道家顺应自然、自安自守的思想。事实上,罗汝芳“安常”心性观与禅宗思想也不无关系。从理论上来说,若要求世人“安常”,“率其良知”,“各安其分”,则必然要求“法”在世间,在人心。论及“法在世间”,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禅宗的相关理念。禅学在罗汝芳思想体系中所占分量举足轻重,这一点与王学传统有关。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有言:“王学以禅为其根柢,不领会禅则无以彻王学之精髓。”⑥而黄宗羲在评论近溪之学时也有道:“(其)一洗理学肤浅套括之气,当下便有受用,顾未有如先生者也。然所谓浑论顺适者,正是佛法一切现成,所谓鬼窟活计者,亦是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之呵,不落义理不落想像,先生真得祖师禅之精者。”⑦若真得“祖师禅之精”,那么罗汝芳从禅学中所得重要启发便是“法在世间”。禅宗“法在世间”一说与罗汝芳承继泰州“平常日用”说的理论选择之间具备紧密的关联性质。禅学强调修法即“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如此就要求众人修禅无需离世独坐。与之相应,近溪认为:“吾人之身,与天下万事原是一个,其料理自身处,便是料理天下万世处。故圣贤最初用功便须在日用常行,日用常行只是性情喜怒,我可以通于人,人可以通于物,一家可通于天下,天下可通于万世。”⑧罗汝芳既将圣贤之学归于当下自身处,归于“日用平常”,即是以禅学之道为圣学之法寻得了一个极可靠的“着落处”。正因“致良知”之法在人心,在平常日用间,因此世人于现实则无须远离,于自然则不必刻意求回归,就在现世,在当下即可寻得一条解脱之路,该路径便是安然悦处人世,平常应对当下。

二、炼就“安常”心性的三条途径

罗汝芳不仅提出“安常”一说,更为炼就“安常”心性提供了三条有效途径,即“悟”以达道;“忘”以“自适”;复归“人情”以入“圣王之田”。能够达道则可安然“率其良知”而行,做到“自适”自然不会苛责于人,既入“圣王之田”方能悦处平常。而这些路径同样也与禅宗、庄学、泰州之学之间具备紧密关联。

“安常”途径之一:融合禅学,“悟”以达道。禅宗向来认为言语并非获取佛法的唯一途径,因而对顿悟一说更为重视,近溪论为学达道,同样对“悟”之途径尤其关注。对于思想家来说,“悟”之能否,是区别人与物的关键。其有言:“故知悟觉在人,极为至要,能觉则蛇而可龙;不觉则人将化物,甚哉!”⑨又于《坐白鹿洞思贤亭赋勉诸生》中,近溪讲到:“试语二三子,一悟即非昨。自有良知能,不虑亦不学。真谛满乾坤,无为言诠着。”⑩此处罗汝芳对“悟”的强调,对“言”的不全权依赖,与禅学宗旨几无区分。既做到禅宗一般顿悟体道,安然“率其良知”而行,方成为可能。

“安常”途径之二:借鉴庄学,“忘”以“自适”。近溪强调“尽己之性”以“率天性而为”,若复“天性”则需回归本我,回归“赤子”状态。本我与天性不违,就可以做到庄子所谓的“自适”。《庄子·骈拇》中有言:“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B11对于庄子来说,“适人之适”并非“自适”,真正的“自适”是拥有一份“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B12的生命态度。正是秉持着这种近似游戏式的生命态度,人与物即可获得一份属于“本我”的自由。在回归本我自由的前提之下,人因此成为席勒所说的“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本我”的生命体,必须做到完全意义上的自主,不违天性,不违己愿,处处与自己相一致,而不使自己与自己相矛盾。这便与近溪说到的“尽己之性”以“率天性而为”极为相近。为寻求“自适”,庄子选择了“相忘”之法。《庄子·达生》中有载:“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罗汝芳同样借助“相忘”之法以达“自适”心境,因而对“忘”多有强调。其道:“相安相忘斯,斯之谓大顺之化而至诚至圣之所以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也。”B13又言:“思想在心,有时清清朗朗,而无远弗届,无物不备,此则其广大时也;思想在心,亦有时深深噩噩,内外俱忘,物我无迹,此则其精微时也。”B14这里近溪不仅倡导世人要与他人“相忘”以“相安”,而且还须忘记时间的存在。若如此,则是要忘却外界一切,“内外俱忘”即包含“忘我”的范畴。这与庄子所说“丧我”又甚为相似。只有做到罗汝芳所言的“内外俱忘”,做到庄子所谓的“丧我”,人虽“其形”“止七尺”,“其量”却可“包太虚”;“其齿虽近壮衰,而其真不减童稚”。如此,安处天性“赤子”之态,便可谓“安常”。

“安常”途径之三:承继泰州,复归“人情”以入“圣王之田”。此乃罗汝芳为“中人”所设“安常”之路。“忘”以“自适”,“悟”以达道,能尽“忘”者,能有几人?能了“悟”者,亦不多见。这世间正如近溪所言,仍是“惟中人居多”B15。故而罗汝芳借泰州之说为“中人”寻得一条可行的“安常”之路。这里说的复归“人情”以入“圣王之田”即是指遵循人之常情来认知“天性”。而人之常情就体现在当下世间伦理孝道上。正是要复归“人情”以炼就“安常”之心,罗汝芳尤为推崇孟子之言:“道在迩而求诸远,是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在复归伦理平常以达道的观念下,罗汝芳对朱熹、王阳明之学未能“专以孝、弟、慈为本”提出意见,有曰:“……此旨趣,自孟子之后知之者甚少,宋有晦庵先生见得当求诸六经,而未专以孝、弟、慈为本;明有阳明先生见得当求诸良心,亦未以古贤圣为法。”B16近溪此说之意在于,在他看来,朱熹、王阳明两位贤儒,前者过于尊圣贤之书,后者过于尊本心,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情”,忽视了一切法皆应落脚于人之常情“孝、弟、慈”。只有顺应人之常情,众人方能安于天性,“任性质之自然”,“俾吾心体段与天地为徒”,而后趋而成圣。

三、罗汝芳“安常”之论的融合特色

罗汝芳“安常”心性观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重分量。“安常”理论的丰富内涵与近溪论《易》观点紧密契合,同时也与阳明学“求乐”传统一脉相承。但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文化的发展必然为当时代思想家对自身哲学理论的构建提供新的内涵。因此与阳明论“自得”之乐相较,罗汝芳“安常”一说呈现出更高程度的融合特色。

(一)“安常”心性观与其《易》学思想

《周易》自汉代以来即被誉为群经之首,宋、明学人对《易》称引甚多,并将易道与身心修养结合起来,《易传》由此成为宋明理学论身心修养、伦理教化的重要典据。作为中晚明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泰州学者,近溪“安常”心性观同样与其《易》学思想紧密契合。

首先,近溪论《易》以孝悌为本,这与“安常”一说关系密切。近溪论学以孝悌为本,学《易》亦以孝悌为归。罗汝芳初学《易》时就曾“闭户三月,亦几亡生”,待其学有所成,即悟得“究极本原而已,从此一切经书皆必归会孔孟,孔孟之言,皆必归会孝弟。以之而学,学果不厌,以之而教,教果不倦”B17。罗汝芳将《易》之精神归于孝悌,而孝悌人情乃是构成“安常”心境的伦理要素。对于近溪来说,“人人亲亲长长,任性质之自然,各安其分”乃是世人安于人情平常的必然前提。

其次,近溪对《易》学“生生之化”理论的强调与其“安常”心性观内容之安处无常世事,以“无常”为“常”这一层面内涵具备关联性。近溪注重生生之论,因而对“复”卦尤为重视,有曰:“非复无以见天地之易”B18,又说:“盖复是阳德,阳则生活而乐在其中,阳则光明而知在其中。”B19思想家对“复”的关注实则是对生命“萌”态的发现和肯定。将罗汝芳“生生之化”理论进一步展开,万事万物始终都处于绝对的萌动、生发之中,皆处于变化之中。由此,世事变幻就是必然,就是常态,世人只有认识到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绝对存在并且必然合理,方能安适于这份恒久不变的无常之常。纵观近溪一生,其历经世事然而始终宠辱不惊,安处一隅,似“无烟火气”,这份坦然与超脱之境与其“安常”思想不无关系,也与其《易》学观点关系紧密。

最后,近溪论《易》“克己”一说与“安常”内涵之安于己性本我之“常”具有关联性。宋明儒者认为,人的“天性”具有真与善两层内涵,罗汝芳“赤子”之心亦是如此。《近溪子集·御》曰:“夫孩提之爱亲是孝,孩提之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保赤字,又孩提爱敬之所自生也。”“赤子”天性在近溪说来,即是道德论层面上“真”与“善”的完美统一。然而在思想家看来,世人要安于“天性”之“常”也要承认“己私”亦是天性。这一点就体现在近溪对“克己复礼”的重新诠释上。当有人问及“克去己私,汉儒皆作此训,今邃不从,何也”,近溪答到:“亦知其训有自,但本文‘由己’之‘己’,亦‘克己’‘己’字也……况‘克’字正解只是作‘胜’、作‘能’,未尝作‘去’……”B20此处近溪虽然对“克己”的训解也是本于朱子,但朱子对于“克明德”与“克己复礼”是不同的解法,训“克”为“能”,是就“克明德”而言;训“克”为“胜”,是就“克己复礼”而言。“胜”字乃超越、遮蔽之意,和“去”的意思差别并不大,与马融所谓“克己,约身也”意义相近。近溪现将“能”与“胜”视为同一义,都是取对“己”的肯定义,这也是近溪训“克”为“胜”、“能”的原因。既说“克己”便是“能己”,由此,一方面人人安于“天性”成为自然之事;另一方面,此说对人之主体精神也给予了肯定。事实上,这种主体精神就是在承认“己私”的前提下得以彰显的。换句话说,人的“本性”之常理应包括“己私”的内容。总之,无论出于对其中任何一个层面的考虑,所谓“安常”都在表明世人理应听任天性本然的呼唤,即所谓“任性质之自然”。

(二)“安常”之论与阳明学“求乐”传统

罗汝芳“安常”一说与其《易》学思想紧密融合,更与阳明一脉“求乐”传统具备承接关系。“求乐”是王阳明的一贯主张,无论从本体还是功夫乃至意境而言,“求乐”、“自得”始终是阳明心性观的重要内容。王阳明在《与黄勉之》的书信中明确提出“乐是心之本体”。就阳明学心性观倾向来看,阳明所求之乐并非指向周围环境,而是倾向于个体内心的自我感受,因而又称“自得”之乐,其追求的至高境界便被界定为“无入而不自得”。在阳明看来,做到“自得”必须求道,因为“道,吾性也;性,吾生也”。那么求道与求乐又具备怎样的关系呢?对此,王阳明《自得斋说》引用孟子言论给出解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里阳明“乐”观已经涉及到“居之安”的内容。类似于“自得之则居之安”,罗汝芳提供的炼就“安常”心性的途径之一就是“自适”以“安常”。而无论是“自得”抑或“自适”,皆是心体“自足”的表现,也同样都是“居之安”与“安常”心性的必要前提。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与“安常”心性观相一致,罗汝芳论“乐”更强调中和平衡的静态乐观,这一点与王阳明倡导和畅“自得”之乐有所不同。近溪曰:“心地原只平等,故用力亦须轻省。盖此理在人,虽是本自具足,然非形象可拘。所谓乐者,只无愁是也。若以忻喜为乐,则必不可久,而不乐随之矣。所谓得者,只无失是也,若以景界为得,则必不可久,而不得随之矣。故《中庸》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则今人每每学而至于厌者,岂非不淡使然哉?”B21此处近溪所谓“乐者,只无愁是也”即是偏向于“静态的快乐”,与之相对的“以忻喜为乐”则可归类于“动态的快乐”。前者指向一种平衡的状态,它是一种事物状态存在的结果,当没有这种状态存在时,我们就会希望达到这种状态。而后者则在于获得一种所愿望的目的,但是在达到目的之前抑或之后是必然伴随渴望与失落所带来的痛苦的,因而如罗汝芳所言“必不可久,而不乐随之矣”。“动态的快乐”充满激情,但也与得而后失的落寞相伴,因此近溪认为“乐者,只无愁是也”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份“静态的快乐”本已中和平衡,不需要依靠痛苦的存在作为对愿望的一种刺激。如何能得到这一静态之乐?罗汝芳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心和”。如何心和?正像有人问:“吾人寓形宇内,万感纷交,何修而得心和?”罗子答曰:“和妻子,宜兄弟,顺父母,斯和矣。”B22在近溪看来,心和无非在于安处伦理平常。由此罗汝芳思想体系中,获取静态之乐与“安常”心性具备相辅相成的关系。

综上所述,罗汝芳“安常”心性观的构建应当作为其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由“安常”一说即可见近溪对儒释道三教之论皆有摄取,其思想体系呈现出鲜明的融合特色。关于近溪对佛老二氏的涉猎方面,历来学者评价不一。《明儒学案》中,黄宗羲引杨时乔《上士习疏》曰:“罗汝芳师事颜钧,谈理学;师事胡清虚,谈烧炼,採取飞升;师僧玄觉,谈因果,单传直指。其守宁国,集诸生会文讲学,令讼者跏趺公庭,敛目观心,用库藏充餽遗,归者如市。其在东昌、云南,置印公堂,胥吏杂用,归来请讬烦数,取厌有司。每见士大夫,辙言三十三天,凭指箕仙,称吕纯阳自终南寄书。其子从丹师,死于广,乃言日在左右。其诞妄如此。”B23杨时乔的说法似乎有些激进而有失公允,罗汝芳门人王时槐在此问题上为其师深感不平,有曰:“……先生之立教一出于正,而昧者以浮诡之心,藉口于先生之探讨延纳,遂冥然蔑伦叛圣,以沉溺于诐淫者,不亦远哉!”B24现如今该如何看待罗汝芳之学,如何为其思想归属定位,成为当下阳明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前文所述,或许我们可以给出解释:其一,既早年“善无常主”,罗汝芳对于他家之说必然不能“尽去枝叶”;其二,近溪之学虽融合他家之长,然不逾矩,终以求“仁”为宗。

注释

①②③④⑧⑨⑩B13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罗汝芳:《罗汝芳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90、306、90、34、11、45、773、14、64、87—88、4—5、53、28、192、26、89—90、386、873、858页。

⑤王弼:《道德真经注》卷二,楼宇烈编《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⑥[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宗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67页。

⑦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762页。

平常心是道篇7

关键词:跆拳道;比赛强度;心率;血乳酸;心律监控

中图分类号:G 808.1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067-05 文献标志码:A跆拳道项目属于对抗类交手项目,在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交替完成高强度和中等强度的技术动作,动作结构中既包括周期性运动,也包括非周期性运动,属于混合性运动,其能量代谢特征十分复杂。通过心率、血乳酸等客观指标评估跆拳道比赛强度,有助于揭示跆拳道项目特征,了解项目的能量代谢特征和规律对于科学指导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跆拳道项目比赛强度和能量代谢特点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2004年以前,研究对象多以省市级专业队运动员为主,选取的测试指标均为赛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值,无法准确评估高水平跆拳道比赛的比赛强度。近年来,赛事规则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国跆拳道运动项目整体竞技水平明显提高,跆拳道比赛激烈程度日益增加,部级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能量代谢特点较之前有何变化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评估比赛和训练强度时,血乳酸和心率是常用指标,且具有较高可靠性。对国家队级别的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这一等级比赛中的实时心率和赛后血乳酸变化情况进行监控,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国内跆拳道项目高水平赛事运动员比赛强度,对于揭示跆拳道项目特征,了解项目对能量代谢系统的需求,为科学指导跆拳道训练提供客观理论依据,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本研究拟对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参加全国高水平赛事时比赛中的心率和血乳酸进行监控,评估国内高水平跆拳道赛事的比赛强度,分析跆拳道项目能量代谢特征。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并进入半决赛的国家跆拳道队运动员1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人,女8人,比赛场次总计47场。研究对象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测试指标

1.2.1.1心率(HR)

使用SUUNTO团队心率实时遥测系统采集比赛中最高心率、平均心率、局间间歇最低心率、局间间歇平均心率。

1.2.1.2赛后乳酸

使用德国Lactate-scout乳酸盐分析仪测定赛后3min血乳酸值。

1.2.2研究方案

采用SUUNTO团队心率实时遥测系统采集研究对象17人共计47场次比赛全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在比赛结束后3min内,使用德国Lactate-scout乳酸盐分析仪测定血乳酸值。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4.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将用于分析组间差异。测试结果以X±SD表示,P

2研究结果

2.1全国锦标赛中参赛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情况

2.1.1比赛中参赛运动员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变化情况

采用SUUNTO心率b测系统,对参加本次全国锦标赛的国家队17名运动员(男9人,女8人)比赛中的心率进行监控,共计47场次,采集每局比赛中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比赛中心率变化情况见表2。

从表2和图1可见:比赛中男、女运动员第1局、第2局比赛中最高心率均非常显著性低于整场比赛最高心率(P

从表2和图1可见:男、女运动员第1局比赛中平均心率均非常显著性低于整场比赛平均心率(P

2.1.2比赛间歇运动员最低心率和平均心率变化情况

为了评估比赛间歇运动员的恢复情况,对比赛间歇的心率进行监控,比赛间歇运动员最低心率和平均心率变化情况见表3。

从表3和图2可见:女运动员第2局局间间歇最低心率非常显著性高于第1局和整场比赛局间间歇最低心率(P0.05)。男运动员第2局局间间歇最低心率显著性高于第1局局间间歇最低心率(P0.05)。

从表3和图2可见:女运动员第1局局间间歇平均心率非常显著性低于第2局局间间歇平均心率(P

2.2全国锦标赛中运动员参赛场次赛后3 min内血乳酸

共采集女子29场次、男子18场次赛后3 min内血乳酸,测试结果见表4。

国家队女子运动员赛后3 min内血乳酸值为(8.27±3.29)mmol/L,男子运动员赛后3 min内血乳酸值为(9.36±1.69)mmol/L,二者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

3分析与讨论

3.1跆拳道比赛强度影响因素

3.1.1比赛中的心率变化

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始终处于短暂间歇与快速完成一组技术动作组合的相互转换中,进攻和防守间的步伐调整次数多、时间短。研究表明每场比赛步伐调整次数为71~75次,平均每次时间为6.20~8.0 s,进攻和防守间的转换时间短,运动强度大,提示跆拳道比赛由大强度的进攻防守期和相对较小强度的攻防间步伐调整共同组成。

大量研究表明,心率作为评估间歇性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的指标具有较高可信度。本研究观察国家队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中心率的化,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平均心率可超过172次/min,最高心率可达到190次/min,且均随着比赛的进行而呈上升趋势,第2、3局比赛中平均心率高于整场比赛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多出现在第3局。通常跆拳道比赛中的第1局多为试探对手,摸清对手情况,第2局开始后,在对对手情况有一定判断的基础上,实施战术安排争取更多得分,交手回合数、交手时间均有所增加,本研究发现第2、3局比赛中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均显著性高于第1局,比赛强度逐渐升高,提示心率的实时变化与跆拳道项目特征相符,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比赛强度,也说明使用SUUNTO心率团队系统以遥测方法采集实时心率数据,具有实时监测和消除主观误差的优势,数据可信度高,以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作为评估比赛强度的指标,较回合结束即刻心率更能反映整场比赛的实际强度,可信度更高。

高炳宏在研究中观察到,跆拳道比赛中第3局比赛结束即刻男子运动员的最高心率为173.6次/min,平均心率为170.9次/min。明显低于本研究的观察值,但贺晓玉对8名广东省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实战进行监控时发现整场比赛的平均心率为174.7次/min,最高心率可达到186.8次/min,与本研究观察到的平均心率接近,但最高心率仍有一定差距。Markovic等报道,7名优秀的克罗地亚国家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时1、2、3回合平均心率分别为181.7、190.4、192.8次/min,高于本研究中观察结果。

比较不同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发现观察值不同存在以下原因:1)比赛赛制不同:在高炳宏的研究中,比赛时间为每局3 min,局间间歇时间为1 min,而在本研究和贺晓玉的研究中,比赛时间为每局2 min,局间间歇时间为30 s。尽管每局比赛的时间缩短,但由于局间间歇时间明显缩短,运动员所获得的恢复时间缩短,运动强度并未下降,反而有所提高。2)心率指标测试方法和测试点不同有关:高炳宏的研究中仅在比赛结束即刻对心率进行了监测,本研究、贺晓玉、Markovic等均使用遥测心率技术对比赛全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监控,测试方法和测试点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结果不同。3)赛事水平:高炳宏和贺晓玉的研究均以省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所监测比赛为教学赛(实战)或小规模的赛事,参赛运动员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对手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比赛中心理紧张程度远远低于全国性正式比赛。运动员水平越接近,比赛重要性越高,比赛紧张程度越高,比赛强度提高,心率、血乳酸相关指标也会有所升高。4)其他:Markovic等的研究中观察到女运动员的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国内研究结果,提示跆拳道比赛中的心率变化还可能与技战术打法风格不同有关,运动员因体重、身材、灵敏度等因素会选择不同的技战术打法,交手回合数和交手时间均有一定差别,从而引起比赛激烈程度不同。

蒲钧宗等的研究认为,亚极量运动的心率=195-年龄,本研究中,运动员第2、3局比赛中的平均心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亚极量运动心率,超过90%最大心率。此外,第2局局间间歇时的平均心率较第1局时呈现上升的趋势,且运动员在比赛间歇的生理负荷可达到85%最大心率。本研究结果与贺晓玉、Markovic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从运动员比赛全程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来看,跆拳道比赛整场比赛的平均运动强度已超过亚极量强度。

3.1.2比赛中乳酸的变化

跆拳道的主要技术动作以腿法为主,规则规定运动员必须快速、准确、有力地击打有效得分部位才能获得有效得分,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快速进攻的同时要以积极躲闪和快速移动来进行有效防守;因此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速度很快,单次进攻和防守的时间短,有研究表明多在0.41~0.54 s,提示跆拳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快速完成技术动作。冯炜权的研究表明:骨骼肌中所储存的ATP供给肌肉进行最强收缩的持续时间为0.5 s,储备的CP也只能满足肌肉收缩50次;因此跆拳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ATP、CP的储备及供能能力,对ATP-CP供能系统有很高的要求。但跆拳道比赛分3局,每局2 min,间歇30 s~1min,比赛总时间约7~8 min,ATP-CP供能系统不足以满足比赛的能源物质供给,还需要动用糖酵解供能系统提供足够的能源物质,并为下一次的快速出击进行能量储备。本研究中也观察到赛后3 min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可达到(9.36±1.69)mmol/L(男)和(8.27±3.29)mmol/L(女),提示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参与引起了血乳酸的堆积。

运动中血乳酸对反映肌肉代谢特点及人体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评估运动项目糖酵解参与程度和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被广泛用于评估训练和比赛强度和分析能量代谢特点。乳酸是机体供能体系的重要产物,既是糖酵解供能系统的终产物,又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的氧化基质,是机体能量储备的一种形式。血乳酸的增加幅度与刺激的强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被认为是掌握运动强度、评定身体训练适应程度和测定运动能力的一个“标尺”。安静和低强度运动时,骨骼肌内乳酸的生成速率、进入血液中的速率和在血液中的消除处于平衡状态,乳酸不会在肌肉内大量堆积,血乳酸保持在较低水平;当运动超过一定强度时,骨骼肌内乳酸大量生成,其生成速率超过血液中乳酸的消除速率时会引起血液内乳酸浓度增加。

以往研究中所观察到的跆拳道比赛赛后血乳酸值普遍在9 mmol/L左右,本研究发现国家跆拳道队女子运动员赛后3 min内血乳酸值为(8.27±3.29)mmol/L,男子运动员赛后3 min内血乳酸值为(9.36±1.69)mmol/L,与高炳宏、贺晓玉、傅忠义等研究结果相近;但与Campos等观察到的10名巴西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实战后血乳酸值、Markovic等观察到7名克罗地亚女子运动员赛后乳酸值11.7 mmol/L有较大差距。提示国家队运动员在完成心率负荷接近的比赛时,血乳酸较省级运动员低,提示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乳酸消除能力优于省级运动员。与柔道、摔跤等项目相比,跆拳道运动员赛后血乳酸值较低,提示其糖酵解供能比例相对低于柔道、摔跤项目。

3.2跆拳道比赛中能量代谢需求分析

本研究观察国家队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中心率的变化,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平均心率与最高心率均随着比赛的进行而呈上升趋势,第2、3局比赛中平均心率高于整场比赛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多出现在第3局,第2、3局比赛中平均运动强度超过90%最大心率,且最高强度超过100%最大心率。提示运动员在比赛全程平均强度接近甚至超过90%最大摄氧量强度,最高运动强度接近甚至超过了最大摄氧量强度,ATP-CP供能系统作为提供短时能量供应的体系不能满足运动员完成比赛的需求,需要动用糖酵解供能系统提供足够的能源物质,并为下一次的快速出击进行能量储备。

跆拳道比赛中的能量代谢以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为主,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为辅。比赛中的大强度进攻防守期与相对低强度的攻防间步法调整交替出现,大强度进攻防守期以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为主,肌细胞内的能源物质通常能够完成一次快速全力的交手回合;但该能源物质在肌肉中储存的数量有限,需要在消耗后通过糖酵解或有氧系统提供所需能力以再合成,否则将影响下一次的交手回合的质量。当交手回合结束后转入相对低强度的步法调整阶段时,机体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在这个阶段,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高低决定了在运用步法寻找进攻得分机会时磷酸原能量系统的储备快慢,从而间接影响提高下一交手回合时的踢击数量和质量。良好的基础有氧能力,对于保持运动员在全天的比赛过程中的体能具有重要意义。跆拳道比赛中通常在1 d内进行5~7场比赛,随着比赛的推进,比赛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如何在短暂的比赛间歇快速恢复,清除上一场比赛身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促进恢复,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

本研究观察到跆拳道比赛中3局的运动强度逐渐增大,在决定胜负的第3局和决胜局最为明显。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有利于加快糖酵解供能系统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消除,避免乳酸堆积,保证整场比赛的体能。此外,跆拳道比赛中通常在1 d内进行4~5场,甚至7场比赛,随着比赛的推进,比赛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如何在短暂的比赛间歇快速恢复,清除上一场比赛过程中身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促进恢复,是在比赛中,尤其是决赛等重要场次中获得充足体力的关键因素。有氧能力较强的运动员往往在决赛、半决赛等赛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技战术水平,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4结论

平常心是道篇8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表面麻醉;困难气道插管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65-02

清醒状态下大面积烧伤疤痕挛缩患者支气管镜下插管是临床上常见的困难气道插管之一,临床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在气道插管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不适和心血管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插管的成功率及后续的治疗进展[1],因此如何有效的减少困难气道插管中患者的不适及心血管症状对于提高插管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常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了困难气道插管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大面积烧伤疤痕挛缩治疗患者60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8.1±5.5岁,这60例患者中,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表面麻醉方法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在常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配合麻醉,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min均常规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钠和0.5mg阿托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患者进行再一次沟通,详细告知患者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的配合气道插管,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咽表面麻醉[2],即于患者的口腔、舌根及咽喉部雾化喷雾1%丁卡因,5min/次,连续给药3次,患者在喷雾给药的过程中,同时缓慢静脉推注0.05~0.1mg芬太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配合麻醉,即患者常规接受表面麻醉,使用静脉泵泵入4μg/ml右美托咪定,给药剂量1μg/kg,15mi n内完成给药。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两组患者表面麻醉前(T0)、表面麻醉后(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成功后即刻(T3)及插管成功后(T4)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值及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3]。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值发现,两组患者T0、T1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值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T2、T3、T4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值较之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结果见表2。

3 讨论

麻醉气管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升高和心跳加速是临床麻醉中的常见不良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异常病变,影响麻醉效果及手术进一步的进行。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高选择性、高效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产生一定的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4],且右美托咪定通过激动α2肾上腺素受体,可显著性降低患者体内的儿茶酚水平,从而有效的减少患者应器官麻醉刺激所产生的异常高血压和心动加速[5],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在常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的缓解插管过程中患者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及血压升高;同时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的减少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总之,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方式可有效的提高困难气道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困难气道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明, 李荣, 张中军, 等.气道黏膜序贯式表面麻醉的清醒气管插管效果[J].江苏医药, 2010, 36(23):2753-2754.

[2] 张瑞娜.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全麻中维持喉罩通气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80-82.

[3] 李荣,方明,张中军.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1,37(18):2306-2307.

[4] 刘玲,纪凤涛,刘付宁,等.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一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7(2):49-51.

上一篇:黄帝内经养生范文 下一篇:黑暗时代的人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