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范文

时间:2023-11-03 02:15:15

湘妃怨篇1

关键词:屈原 九歌 湘君 湘夫人

《九歌》是屈原作品中极为奇特的一组诗歌。自东汉王逸以来,人们对其性质、主题以及诸神身份及关系等都进行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特别是其中湘君身份及与湘夫人的关系,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歧见迭出。当代学者魏炯若先生曾说:“二湘之篇,丛疑最甚!”[1]本文拟就此略陈己见,以求证于大方之家。

一.湘神配二妃说

湘君是湘水神,湘夫人是湘神之妻――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为称述方便,这一说法可概括为“湘神配二妃”。最早持此说的是东汉王逸。他在为《楚辞・九歌》作注时云:“君为湘君也……尧用二女妻舜,三苗不服,舜往征之,二女从而不反,道死于沅、湘之间,因为湘夫人也。”[2]

如果确如王逸所说,湘夫人是舜之二女,这倒有一定根据,如宓羲的女儿可以为洛神,那么尧帝的女儿当然也可以作湘神,何况这在《列女传》、《山海经》等典籍中都有记载。但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要嫁也只能嫁给像舜那样的帝王,再不济也应该像宓妃那样嫁给河伯这样的四渎长。因此,晋郭璞质疑,“帝舜之后,不当降小水为其夫人”。[3]何况,亡夫就葬在九嶷山,将他的未忘人胡乱许人,对舜也是大不敬的――我们从《离骚》“就重华而陈辞”、“彼尧舜之耿介兮”,可以看出,屈原对舜帝是敬重有加的,因此,一般不会那样唐突他。所以,这一说法可以不取。

二.帝舜配二妃说

湘君是帝舜,为湘水神;湘夫人是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这一说法可概括为“帝舜配二妃”。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推论:“《楚辞・九歌》有湘君、湘夫人。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4]现代很多人发扬这一说法,如何新先生说:“舜即湘君,变为楚族之祖,楚之社神。湘夫人即湘妃,帝尧之女,名丹朱,又称‘神君’,为湘江之神。”[5]

此说同样不可取。理由主要是堂堂五帝之一、先秦儒家最为推崇的大同理想世界的明君舜帝,即使死后,也不可能降为一条小水中为地方神祗,即使是江河淮济的四渎长,也容纳不下舜帝,更何况是南楚的湘水呢?东晋郭璞在为《山海经》作传时曾说:“《传》曰:‘生为上公,死为贵神。’《礼》:‘王岳比三公,四渎比诸侯。’”[6]在郭璞看来,舜之二妃做湘夫人都有点“高职低聘”,不合礼数,更遑论委屈舜帝做湘君了。再联系《湘夫人》诗的文本看,未必帝舜要召见夫人,夫人还敢“放他的鸽子”,让君王站在洞庭水边,“目眇眇兮愁余”?

三.江神配湘神说

湘君为江水男神,与湘夫人为夫妻神。这一说法可概括为“江神配湘神”。魏炯若先生说,“湘夫人之为湘神,可以无疑;而……所谓湘君者实江神耶?……疑其时楚人殆有湘神嫁为江神妇之说……”其主要论据有晋郭璞《江赋》:“奇相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于湘娥。”“可知楚巫之使江湘为夫妻神者,亦由传说中二水之神向来亲密之故”。于是“江神既配湘夫人,故遂称之湘君耳。”[7]

显然,这是当代学者为避免楚之大水长江无祀却祀河伯,以及湘夫人低配湘神,和帝舜屈就湘君的矛盾,而“大胆假设”出来的新说。所谓江神配湘神说,主要障碍也在于舜之二妃不可能“再嫁”,这是其一;其二是“疑其时楚人殆有湘神嫁为江神妇之说”,只是一个无从稽考的主观臆测,论者自己也是“疑其时……殆有”,实在难以为据;其三,湘夫人配给了江神,而女婿因夫人却改称湘君,这在男权社会也是不可思议的。在屈原《天问》中有河洛互配的传说,如“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其河伯也并没有因为“妻彼洛嫔”而改称洛君。所以此说也难自圆。

四.丹朱配湘神说

湘君为湘山之神,是葬在九嶷山的尧之子丹朱。这一说法可概括为“丹朱配湘神”。当代学者曹胜高先生认为,“从《湘君》《湘夫人》来看,他们先后抵达祭祀地北渚,接受楚人的礼敬后,一起回到九嶷山。湘夫人的原型是《山海经》所载的天帝之二女,而非尧之二女,演化为湘水之神。湘君因居于九嶷山,其原型可能为葬在九嶷的尧之子丹朱,演化为湘山之神。”[8]

这也是当代学者的一家之言。此说避免了舜帝的“贬谪”,也避免了湘夫人的低配和对舜帝的唐突。但湘君为湘山男神之说,实与诗中描写不合。“蹇谁留兮中洲”、“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这是《湘君》诗中写神居的环境的,这与《河伯》中“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湘夫人》中“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的“灵所居”的环境是一致的,那么,显而易见湘君不可能是湘山之神。

五.无来由的湘水配偶神说

湘君为湘水或湘山男神;湘夫人为其配偶,两者与舜及舜二妃无关。这一说法可概括为“无来由的湘水配偶神”。此说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王逸谓湘君,水神;湘夫人,舜之二妃。或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九歌》中并无此意……盖湘君者,湘水之神,而夫人,其配也。”[9]清代顾炎吾、赵翼等从此说。当代董运庭先生也说:“湘君和湘夫人,他们本是一对湘水配偶神。”[10]

持久此说者古今不乏其人,但其说也有许多滞碍难通之处。其一,考之《九歌》太一、云中君、大小司命、河伯、东君诸篇神主,往往都是有来历、有神话依据的,那么湘君、湘夫人也应该是有来历、有根据的。其二,湘君、湘夫人的传说,不仅在汉代的《史记》、《列女传》、《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而且,历代都是传说不断,直至今日,洞庭君山、湘妃竹等,遗迹仍在,我们不能妄测,屈原写作时对那些就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其三,如果只是一般的配偶神,从祭祀的角度看,没必要分而祀之。魏炯若先生就曾质疑说:“若曰夫妻神,则神之有夫妻者多,皆合为一祠,从无分祀。独二湘则分祀,神不同庙,祀不同日,则又何也?且既为夫妻,何乃分居?一在沅澧,一在郢旁,相去千里者何也?且云:‘心不同兮媒劳’,则是尚未成婚,又焉得谓之夫妻神也。”[11]其四,如若是配偶神,为什么其结局都是“时不可兮再得”,“时不可兮骤得”呢?用诗经的话说,叫“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所以,此说亦难为解。

六.湘水姐妹神说

湘君、湘夫人同为湘水神,分别为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这一说法可概括为“湘水姐妹神”。此说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12]。但这里湘君为舜之二妃,还有湘夫人未解。中唐韩愈进一步完善此说:“以余考之……尧之长女娥皇,为舜正妃,故曰君。其二女女英,自宜降曰夫人也。”[13]这一说法为宋明清学者普遍接受,如洪兴祖、朱熹等,就赞同此说。

笔者以为在上述各说中,最为近似的即为此说。其理由如次:

1、有神话传说依据。一般认为,《湘君》、《湘夫人》是以沅湘之间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舜南巡病死葬于九嶷之山,其妃娥皇和女英闻听到舜去世的消息,双双投江而成为湘水女神――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的。如前所述,故事早在《史记》《列女传》《山海经》《博物志》中都有记载。只不过这些传说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如《史记》等只言湘君而未及湘夫人,而在《列仙传》中,刘向又提出了“江妃二女”为江神说,更显扑索迷离。直到唐韩愈实地考察黄陵庙,终于辨明湘君、湘夫人分为舜二妃的说法。这一说应最为可信。因为,它见于文字记载较早,而且采撷者司马迁、刘向等人都与屈原有渊源,前者作屈原列传,后者最早辑录楚辞,而且他们与屈原生活的年代相去最迩,韩愈虽稍晚,但他依据黄陵庙的文物作出的判断,与当地的历史流传也是关联紧密。至于版本迭出,或一或二,或湘神或江神,这也符合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形成特点,如在我国关于三皇五帝、尧子或女丹朱的传说,就有许多不同版本。根据屈原《楚辞》中的记载,如“九嶷缤兮并迎”、“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朝发韧于苍梧兮”等,表明他对“舜陟方死于苍梧”的神话是很熟悉而且很重视的,他以此为题材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类似传说旁证。“采用神话传说……是《九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14]在《九歌》中,取材于神话传说的还有《河伯》《东皇太一》《云中群》等篇。其实,不只《九歌》,在屈原《离骚》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班固《离骚序》),在《天问》中,有“冯翼惟像,何以识之”、“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等等,更是由神话和传说联翩构成,这说明屈原《九歌》中祀主形象应该多有神话传说的依据。

3、有生活际遇依据。据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一生大至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为怀王左徒时期,王怒而疏屈平时期,顷襄王怒而迁之时期。这最后一个时期,楚国日趋没落,屈原完全丧失参与政治的机会,成为奔走于汉北、沅湘的去国逐臣。一般认为,《九歌》写作就在这个时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秋冬之绪风。”“乘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这些都是《楚辞》中屈原自况其彷徨沅湘的情状。迁谪生活使屈原有机会深入民间,了解沅湘之间丰富的神奇浪漫的神话传说,为其叙写二湘故事、抒发逐臣孤愤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4、有求女立意的依据。“屈原《九歌》中的巫觋祭祀及其歌舞场面,是这个组诗的题材而不是其主旨,诗人的真正目的,是要借助这种题材来咏物、叙事与抒情。”[15]在《湘君》、《湘夫人》这两篇作品中,诗人通过对娥皇、女英这两位美丽、坚贞女神的追寻、爱慕和思恋,抒发了诗人“哀美人之迟暮”、“隐思君兮俳恻”的悲伤与苦恋之情。不过,这种恋只是“托意男女”的抒写情志的意象,王逸注《离骚》时释题说,“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因此,我们既不能将其只作祭祀看,也不能只作恋爱看,它实际上是借祭祀的神主,恋爱的情节,来抒写自己“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的愁神苦思、愤怼不容。这同《离骚》中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女”意象,有异曲同工之美。在《离骚》中诗人上叩帝阍,但“哀高丘之无女”;“下求”宓妃、佚女、二姚,但因“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以及“帝阍”的阻隔,“鸩鸟”的谗言等影响,最终都归于失败。二湘诗中,诗人也是满怀希望地“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目眇眇兮愁余”、“思公子兮未敢言”,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种情韵哀怨的基调,显然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期主观情感的投射。在上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被求者湘君、湘夫人均为女性,“求之不得”的主人公吾、予,行为主动,或“驰骛”,或托媒,或筑室,都表明是恋爱中的男性一方。可见,做“求女”、“姐妹神”解,比做“配偶神”,“湘君篇是女求男、湘夫人篇是男求女”解,都要顺畅通达得多。

5、有文本表达依据。先看《湘君》,全诗以抒情主人公――表面是迎神男巫、实则是湘君的仰慕者诗人自我的内心独白行文,分请神、迎神、怨神、决裂四个部分。

从“君不行兮夷犹”到“吹参差兮谁思”为第一部分,主要写请神而神不行的情景。以前人们以开篇称“君”之“君”,定湘君为男性,为舜,为丹朱等,其实有点望文生义。韩愈早就说过,“礼有小君、君母,明其正,自得称君也。”全节以迎神巫者第一人称口吻,夸赞湘君说,你美丽闲雅而又品行修洁,但是为什么不应邀出发呢,是被谁羁绊在洲中的神宫里呢?仔细体味,仿佛能嗅出一股浓浓的醋味。显然,这里描写的正是美丽的女性神――湘君。同样的笔法,在《山鬼》中也约略看到,“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只不过前者是被夸,后者是自夸而已。再看仰慕者,“我”乘坐着桂木打造的香舟,浩然而行,为了不要惊扰心中的女神,沅水湘江啊,都不要兴起波澜,请你静静的流淌吧。但是,心爱的女神依然未见踪影,只听到迎神的乐曲中传达出绵绵的思恋。很多人以为,这是湘夫人要出行了,好像只有她,才有这样的法力。其实《楚辞》中,抒情主人公的法力一样是很强大的。如“驷玉虬以乘兮,溘埃风余上征”;而且,迎神巫者迎神,比请同是受祀神主的湘夫人出面,更为直接顺畅可信。

从“驾飞龙兮北征”到“隐思君兮侧”为第二部分,主要写迎神的玄想。诗人想象驾着飞龙,逆着湘江,转道洞庭,向北行进。关于“北征”,正是理解湘君是谁的一个关键。一般认为,湘君为舜,他在苍梧之野,在洞庭湖之南,要迎他,应该是“济沅湘以南征”,但此处却是反其道而“北征”?于是有人认为,湘君不是舜,而是洞庭之北的江神。如果我们了解,湘君所在的君山,正处洞庭湖的北渚,那么,沅湘一带的先民面北迎神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在《湘夫人》开篇所言“帝子降兮北渚”,也正是指这里,这可以再次印证她们是姐妹神。接着诗人描写迎神船队的香洁,迎神之人的迫切、对神的敬仰,以及望神而神不至的悲伤。其中,“女婵媛兮为余太息”,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离骚》中的“女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都表现出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只不过前者是“求女”失败后的同情,而后者则是“上下求索”之前的劝导。这进一步促进我们对《湘君》篇“求女”情节的认同。

从“桂棹兮兰”到“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为第三部分,主要写迎神不至后的哀怨。虽然为“求女”精心装备,也历经劳苦,但结果是缘木求鱼,得到的只是“轻绝”、“期不信”的悲剧结局。

从“骋骛兮江皋”到“聊逍遥兮容与”为第四部分,主要写与恋人决裂的决心和失恋后的自我安慰。当主人公知道这是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单相思之后,他仍然不死心,而终日不停地在湖畔追寻。“夕弭节兮北渚”,再次落脚到湘君的驻地――君山。但触目所见的只是“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心上的人却踪影全无。主人公绝望了,愤愤地把自己佩戴的玉、玉佩抛到江水之中,以示彻底决绝。并精心采撷洲渚上的香草,准备送给凡间的女子。最后诗人感叹,青春早逝,只能自我宽解,逍遥遨游于水泽湖畔了。

《湘夫人》的内容情节与《湘君》大致相同,只是“被求者”由湘君换为湘夫人,抒写出对湘夫人的深情,执著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悲伤等。值得注意的一处是,当主人公正为迎接湘夫人,在水中造屋,精心装饰,幻想着与有情人共度幸福生活时,“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什么意思?就是当主人公正在做“金屋藏娇”的好梦时,九嶷山的众神,当然包括“葬于九嶷山”主神帝舜,络绎不绝地一起来迎湘夫人,那么,遇到这样强大的情敌,抒情主人公的“求女”梦想再一次被稀里哗啦打得粉碎,诗人也再次跌入绝望的深渊。而且,九嶷众神的出现,明确告诉我们追求湘夫人而不得的吾、予,不是舜帝,而是诗人自托;它也含蓄表明湘君、湘夫人确实与“葬于九嶷”的舜密切相关。

总结以上六说,实为两大类型:大部分都认为是配偶神,只不过在神的出身方面小有差异,即湘神配二妃、帝舜配二妃、江神配湘神、丹朱配湘神、无来由的湘水配偶神等;另一类则认为是湘水姐妹神,即舜二妃分别为湘君、湘夫人。我们认为,配偶神说,最大的障碍在于“求而不偶”;而姐妹神说,无论从外在联系和内在表达方面,都有较为有力的证据。

注释:

[1]魏炯若,楚辞发微杜庵说诗,华龄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107页。

[2]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版,59-60页。

[3]同2,64页。

[4]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249页。

[5]何新,爱情与英雄・湘君湘妃考,时代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22页。

[6]孟凡港,湘君、湘江夫人的历史演变――从湘君湘夫人图谈起,文史知识,2012第5期,71页。

[7]同上。

[8]曹胜高,湘君、湘夫人原型考论,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出版,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42页。

[9]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二・九歌・湘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31页。

[10]董运庭,楚辞与屈原再考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218页。

[11]同1。

[12]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248页。

[13]马茂元,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碑志・黄陵庙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96页。

[14]刘复初,《九歌》的艺术特色,云梦学刊,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64页。

[15]同10,213页。

湘妃怨篇2

你淡入清风的眉眼在云烟中

一点,一点

浮现

似蹙非蹙茏烟眉

似喜非喜含情目

梦中人熟悉而陌生的面容在脑海中

一点,一点

清晰

芒种时节,春花满地

你荷锄而去

心中的愁与苦随着落红

一点,一点

掩埋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声乐喧嚣,歌舞升平

你独倚床栏

心中的痴与怨合着泪水

一点,一点

流尽

哀莫大于心死

你终于魂归太虚风起,柳飘飘

你淡入清风的眉眼在云烟中

一点,一点

浮现

似蹙非蹙茏烟眉

似喜非喜含情目

梦中人熟悉而陌生的面容在脑海中

一点,一点

清晰

芒种时节,春花满地

你荷锄而去

心中的愁与苦随着落红

一点,一点

掩埋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声乐喧嚣,歌舞升平

你独倚床栏

心中的痴与怨合着泪水

一点,一点

流尽

哀莫大于心死

你终于魂归太虚

去做你真正的潇湘妃子

终究,是无憾的

蓬莱山外的雨露之恩

绛珠草得以报还

风过,飞絮止

你淡如清风的眉眼在云烟中

一点,一点

化开,在心头

去做你真正的潇湘妃子

终究,是无憾的

蓬莱山外的雨露之恩

绛珠草得以报还

风过,飞絮止

你淡如清风的眉眼在云烟中

一点,一点

湘妃怨篇3

洞庭渔女,荷一样的身子,娉婷地出没风浪里,她的菱花小袄,莲叶裙裾,婀娜地划过波光粼粼的水面。荡桨的双手,扯动多少水样的情思――

人们说,五月是彩色的,因为五月的花儿开得最好,满天满地都是花的海洋。对于恋爱的人来说,去去洞庭湖,你不仅会领略洞庭湖中央莲花组成的花海的美丽,还会增进你们的感情呢!

还等什么,我们一起出发吧!

一、我们泛舟采莲去

采莲前,先吊一下你们的胃口,给你们品尝一下洞庭湖中奇珍――君山茶。

怎么样,味道好不?它自唐代即被列为贡茶。君山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它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一雅号――金镶玉。你看,它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现在全部竖立杯底了吧,堆绿叠翠,宛如刀枪林立,酷似嫩笋出土,确为“茶中奇观”。入口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我再说说洞庭湖,它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洪水期间的湖泊,似海。

洞庭湖碧水连天,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不尽其数。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在《湘君》、《湘夫人》等诗篇中,屈原根据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箫,游弋在秋风袅袅的洞庭碧波上。

洞庭湖不仅风光绝佳,而且是鱼米之乡,湖滨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洞庭湖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颇负盛名。据清代《巴陵县志》载:“银鱼……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银鱼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满湖荷叶衬托着婷婷玉立的花朵,素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泛舟采莲,不亦乐乎。

二、亲爱的,君山上的爱情过往你品味了吗

你和你的恋人来到洞庭湖,一定不要忘记去君山啊!那里的有关传说会让你感动得落泪的。

君山是一座长形的小岛,由72座大小山峰组成。君山虽小,名胜古迹、神话故事却美不胜收。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四千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立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开凿的。柳毅是个落第书生,路遇一个满面泪痕的牧羊女。她自称是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请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给龙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龙宫。柳毅来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龙宫,完成传书之托。龙女得救后,和柳毅结为夫妻。现存“柳毅井”,在君山龙舌山之尾,建筑别致。井口直径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宝剑的巡海神浮雕,传为柳毅的引路者。离井5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两侧有虾兵蟹将浮雕,传为迎柳毅的兵将。

君山上还有一个群山怀抱的大坪,那便是当年钟相、杨么率农民起义时安营扎寨之处。当年不堪官府压迫的贫苦渔民,在此揭竿而起,设水寨,造战船,出没于八百里洞庭。现在君山上还留有军师洞、点将台、万人锅等古迹。

三、在岳阳楼上,升华你们的爱情吧

爱情说起来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也关系到一个社会,它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人的爱情美满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站在岳阳楼上,你会由爱情联想到人生,联想到国家,抒发一种爱国情怀。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相传这里在三国时曾是吴国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因为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水面辽阔,风平浪静,湖岸上恰巧有个山丘,确为练兵、阅兵的好地方。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孙权之命率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在进出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西门城墙上建起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阅军楼即为岳阳楼的前身。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丘州,便将西门城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其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其中,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便是这一传统的始唱者。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先此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贫士失职之悲愤,那么杜诗则以涵天盖地之力,在八百里洪波之中融入了一代诗圣与国家共命运的拳拳之心。

湘妃怨篇4

一、贤淑解语的红颜知己

在屈赋中,作者构造了很多求女情节,塑造了一批女神形象,如洛神、湘妃、汉女等。虽然屈原的求女行为多被阐释为求贤、求君,但是其笔下神女的美丽光辉无法掩盖。之后的曹植继承了楚辞传统,又在《洛神赋》中塑造出极其完美的洛神形象。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无论有无深层寄托,诸多文士都在作品中对这种女性都表现出向往之情。这是因为封建时代的文人,由于种种原因,人生有着诸多的坎坷失意,而在经历这些磨难的时候,他们往往又幽居寂寞,需要一个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符合要求的红粉知己陪伴。但是大多数的文人没有这样的好运,于是便将水仙等美丽芳香的花卉塑造成心中理想的女性知己。洛神等神女成为水仙的主要象征意象后,文士们又顺势将这些神女的品格赋予水仙,为它塑造出美丽贞洁的女性人格层面,并且表达了对此类红颜知己的希求,以及由此产生的甜蜜、安慰、惆怅、哀伤等情绪。其甜蜜期许之情如宋李石《水仙花》诗:“肌肤剪秋水,垂云出龙宫。我意得子佩,笑许无言中。”采用借喻手法,直接将水仙塑造成美丽的女子,表达了与其赠物相许的愿望。诗的尾句“笑许无言中”尽展深意:即作者看重的不仅仅是神女“秋水”、“肌肤”这些外表的美丽,更重要的是需求一个无需言语,心灵默契的知己,这“一笑”乃是会心一笑,蕴涵着作者对水仙花所象征的美好女性的期许。相对于李石的直白袒露,陈与义在表达同样的希求时便委婉惆怅得多:咏水仙花五韵[宋]陈与义仙人湘色裘,编衣以杨之。青获纷委地,独立东风时。吹香洞庭暖,弄影清昼迟。寂寂篱落英,亭亭与予期。谁知园中客,能赋会真诗。诗中使用的独立、弄影、寂寂等字眼,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如同杜甫《佳人》般寂寞幽处的女子,这女子因为与诗人共同具有幽贞芳洁的品质,所以才能“亭亭与予期”。正是因为花品恰如人品,人意方托花意,此时水仙花在诗人笔下,要比那些不知道“园中客”有“能赋会真诗”才华的外人要解语得多,知己得多,而作者怀才不遇的幽怨之情却是浸透全篇,无法抑制的。

二、严守封建礼教的贞女

水仙花素质娟娟,纤尘不染,其高洁脱俗的神韵,让人在描写时自然联想到女子品性的贞洁。明徐渭《水仙兰》一诗说:“自从生长到如今,烟火何曾着一分。湘水湘波接巫峡,肯从峰上作行云?”对水仙提出了这样的猜测:生来高洁的水仙,正如贞洁的湘妃,怕是不会效法那行为轻薄的巫山神女吧?宋高观国《烷溪沙·水仙》“魂是湘云骨是兰,春风冰玉注芳颜”的句子表达出类似深意。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有“沉有芷兮澄有兰”之句,王逸注:“言沉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澄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以兴湘夫人美好,亦异于众人也”。说明湘水女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坚贞纯洁人格的象征,常有澄兰沉芷与之为伴。在词人的眼里,水仙绝对是湘水女神的化身,“魂是湘妃,骨是兰花”比喻了水仙品性的贞洁。另有一些人将水仙所代表的贞洁形象加以深化,列入封建礼教所要求的贞女范畴,并对其进行殷殷叮嘱,让她以那些行为不是那么检点,有碍礼教的女性为诫。如:题水仙〔元〕陈基水苍为佩玉为人,素质娟娟不爱春。终古关难遗德化,礼防游女汉江滨。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姚述尧绰约冰姿无语。高步广寒深处。香露泡檀心,拟到素峨云路。仙去,仙去,莫学朝云暮雨。这两首诗词,一首以随意赠与男子配饰的汉女为例,一首以巫山神女为例,告诫水仙千万不要学习这些反面榜样,要谨遵“终古遗德”。饱含说教口吻,着意把水仙塑造成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贞女形象。宋曾丰更是在诗作中借题发挥,直接指称水仙为贞女,并且将其与莲花六郎作比,指斥道:“贞女终轻贱丈夫”,对水仙贞洁人格的期许不可谓不高。

三、“‘清’主要与‘凡俗’

湘妃怨篇5

关键词:《红楼梦》;海棠花;花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冯其庸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足以与西方第一流的小说相媲美。《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方位集成,它包罗宗教、戏曲、民俗、饮食、服饰、建筑以及花文化等众多文化门类,而且都有极为中肯的见解,其博大精深是其他小说无法比拟的。本文仅对《红楼梦》中的海棠花文化进行研究探讨。

《红楼梦》全书描述植物237种[1],在同时期小说中绝无仅有。然而,一部《红楼梦》写花虽多,要论《红楼梦》中最重要的花,当推海棠花;最为作者所寄情的花,仍是海棠花![2]从第五回秦可卿屋内所悬《海棠春睡图》开始出现海棠花,到第九十五回,黛玉不知怡红院中的海棠冬日开花,“主好事呢”,还是有“不吉之事”,全书一百二十回共有二十回写到海棠。

一、《红楼梦》中海棠种类的辨异

《红楼梦》中有二十回写到海棠,但这二十回中的“海棠”并不是同一种海棠。植物学对海棠的定义是蔷薇科苹果属果实直径小于等于5cm的植物。但人们平常所说的海棠,所含种类甚多,不止是苹果属的植物,还包括蔷薇科木瓜属的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秋海棠科的植物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海棠。《红楼梦》中所涉及的海棠就包括了蔷薇科苹果属的西府海棠、木瓜属的木瓜海棠以及秋海棠科的秋海棠。

(一)西府海棠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带领宝玉等人游览大观园,第一次对怡红院的外部环境进行了描写,也是全书对怡红院环境描写最集中、最细致的一处。“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3],怡红院的这棵海棠,书中对其有形态描述,并明确是一棵西府海棠。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蔷薇科苹果属,花期3~4月,花色浅红,果实红色,径1~1.5cm,又叫小果海棠,是自古以来常用的园林树种。这棵西府海棠是怡红院中唯一的红色花,暗合怡红院“红色花”主题。怡红院最初题名是“红香绿玉”,元妃归省时改为“怡红快绿”,“怡红院”从此定名,以致宝玉在海棠诗社里的名字也叫“怡红公子”。宝玉和元妃是大观园景点的主要命名人,在命名时注重名称与景物的名实相符,彰显植物特色。从大观园各处的名称,可看出大观园的造景以植物造景为主,各主要景点有其独特的植物材料,如潇湘馆的竹子,蘅芜苑的芳香植物,怡红院的海棠和芭蕉,其他景点如蓼风轩、紫菱洲、藕香榭等也突出了植物造景。

此外,全书在以下各回提到这棵西府海棠:第二十五回,宝玉“见西南角上游廊底下栏杆上似有一个人倚在那里,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第五十九回,麝月在海棠下晾手巾;第七十七回,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晴雯)身上”;第七十八回,宝玉祭奠晴雯所作《芙蓉女儿诔》中有“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第九十四回,“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萎了几棵,……忽然今日(十一月)开得很好的海棠花”。以上各回里提到的海棠,所涉及的海棠都是第十七回里描写过的怡红院的那株西府海棠,前八十回一直按照十七回的描写,即怡红院只有“一棵”西府海棠,到第九十四突然变成了“几棵”海棠,这不能不说是后四十回的一处疏忽。

另外,书中尚提及棠与沙棠。第四十回贾母等游荇叶渚所坐船称为棠木舫;第四十五回、四十九回提到了宝玉在雨雪天外出脚上穿着棠木屐或沙棠屐,均用沙棠木制作。对沙棠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花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吕氏春秋》有“果之美者,沙棠之实”。《述异记》云:“汉成帝与赵飞燕游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其木出昆仑山。人食其实,入水不溺。”上述典籍都提到了沙棠,但沙棠究竟为何种植物,说法不一,有说是杜梨(Pyrusbetulaefolia),也有说是苹果属的沙果,又叫林檎、花红(Malusasiatica),果实成熟时黄红色,味道酸甜。因尚存争议,本文在统计海棠的出现频率时未将其列入。

(二)木瓜

《红楼梦》中描写木瓜(Chaenomelessinensis)共有两次,一次是第五回描写秦可卿房中的摆设,“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太真即杨贵妃,安史之乱前,玄宗宠信安禄山,杨贵妃认安禄山为养子,两人关系暧昧。这里的掷瓜伤乳,掷与指同音,瓜与爪形似,是用杨玉环与安禄山的暧昧关系,来暗示秦氏与公公贾珍的不正当关系。但对这一点,曹雪芹处理得很含蓄,直至第七回,焦大酒醉后大骂“爬灰的爬灰”,“爬灰”方言,指公公与儿媳妇私通[3],才较明确地透露秦氏与贾珍的不正常关系。

木瓜的第二次出现是在第六十四回,雪雁说黛玉不喜点香薰衣物,素日只在屋内摆设新鲜花果木瓜。木瓜海棠的果实称为木瓜,木瓜果熟期8~10月,熟时果黄色,有香气,常陈列于室内供观赏、闻香气。

(三)秋海棠

《红楼梦》中出现的第三种海棠是白海棠。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议成立诗社,贾芸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并附贴一张,帖子提到“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从贾芸所奉书帖我们得知:一、白海棠乃是珍贵难得之物;二、贾芸送花时,也即白海棠开花时(否则怎知花是白色的),天气暑热。且第七十回中,湘云说到,起诗社(海棠诗社)时是秋天,更可推知此海棠的开花时间在初秋。可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并不存在秋季开白花的海棠,扩大到蔷薇科木瓜属,虽存在开白花的贴梗海棠和倭海棠,但花期在3~5月间,与暑热天气不符。暑热天气又开白花的海棠,就只有秋海棠科秋海棠属(Begoniaspp.)的植物了。在中国,秋海棠是分布最广泛的植物之一,北至北京,南达云南、广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4]《红楼梦》中其余各处提到的白海棠实际都是指秋海棠的白花品种。秋海棠又称八月春、相思草、断肠红,夏秋季开花,花色多为红色,也有白色。传说“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秋海棠渐渐衍生出苦恋的花语,据说宋代大诗人陆游与唐婉离别时,赠秋海棠留念,十年后陆游和唐婉在沈园重见,陆游有感于此,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

二、海棠花文化在《红楼梦》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海棠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最寄情的花,不仅表现在《红楼梦》一书涉及海棠种类繁多,而且表现在曹雪芹行文时处处不忘海棠,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中蕴藏深意,流露出对海棠的深情。

(一)海棠花文化展现在《红楼梦》家居生活中

第五回宝玉随贾母等人到宁府游玩,一时倦怠,欲睡午觉,被引到秦可卿房中,“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海棠春睡”的典故出自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以海棠代指杨玉环,后来渐渐演绎出以海棠花来比喻姣艳女子的海棠花文化。[5]在第十一回又提到了这幅《海棠春睡图》,贾宝玉瞅着《海棠春睡图》,听秦可卿说自己这病未必熬得过年去,只觉得万箭攒心。海棠图依旧,可美人却将不久于人世,怎不让人心痛!

第四十回里贾母等人榻前的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其式不一”。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带她在园子里见识见识,来到栊翠庵,“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献茶。这两回都提到了海棠(花)式,海棠花式是我国传统装饰纹饰的一种,是由海棠花演变出来的艺术图案,不同于五出数的梅花式,多为左右对称的四出型图案,后人将此种形状的器具称为海棠花式的器具,将器具上装饰的图案称为海棠纹。海棠花式还出现在漏窗、园门、铺装、吉祥纹样等处。

第五十八回写到“芳官只穿着海棠红的小棉袄”。海棠红这种色彩不仅用在服装上,而且在陶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善调此色,通过在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

(二)海棠花文化蕴含在《红楼梦》的休闲娱乐活动中

第三十七回大观园里成立诗社,宝玉说要起个社名,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之后,大家开始酣畅淋漓地做诗,吟完海棠诗又赛菊花诗,诗事层出不穷,屡出新意,诗情荡漾在大观园的各个角落。海棠结社,为大观园众才女雅人展露诗才提供了舞台,见证了大观园里最繁盛美好的时光,令后人无限向往。笔者认为,曹雪芹在创作小说时选用海棠作为诗社名称绝不是一时兴起,或真如探春所言只是“可巧”了,而是有其深刻寓意。海棠花姿绰约而花期短暂,而贾芸所送的秋海棠又有苦恋的花语,与太虚幻境薄命司所收录的园中女子的命运相契合。这里以海棠为社名,象征了园中女子青春易逝,年华难再。

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怡红院夜宴祝寿,众人聚在一起占花名儿。该湘云抽签时,“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花签上这句话,引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海棠》,全诗如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同样,第十七回贾政的请客提议蕉棠对植处题名为“崇光泛彩”的灵感也来自此诗。第十八回,宝玉所作《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红妆夜未眠”,把海棠比喻为睡美人,是化用了此诗。

(三)海棠花文化体现在《红楼梦》中的神秘隐喻

上文提过第七十七回海棠枯萎应在晴雯身上,宝玉心有所触,认为天下有情有理的东西,极有灵验,像孔庙前的桧树,诸葛祠前的柏树,岳武穆坟前的松树,于乱世枯萎,治世茂盛,怡红院这株海棠,应人之预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第九十四回,西府海棠本应在三月开花,怡红院的海棠突然在十一月盛开,众人议论纷纷,总体分为两派,以贾母为首的一派认为此乃吉兆,以贾赦为首的一派认为是花妖作怪。从后文的安排来看,海棠的反常开花真如花妖作怪,先是宝玉失玉,元妃薨逝,接着贾府遭查抄,“忽喇喇大厦倾”。

自然界中海棠冬日开花虽不正常,但也不罕见,如2006年11月下旬,南京就有多处海棠花受忽高忽低气温的影响,出现果实与花朵同争艳的现象;园艺学家已掌握了让海棠反季节开花的催花技术,理论上可以使海棠在任何季节开花。即使在清代,贾母也认识到,应着小阳春天气和暖花开是有的。总体看来,前八十回作者对海棠死了半边的处理尚合情理,后四十回的作者对海棠开花这一自然现象的处理似有有意妖魔化的倾向。前八十回里,海棠是通情理有情义的,后四十回,不知怎的这海棠成了兴风作浪的花妖,同一植物在同一部书中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三、《红楼梦》中《咏白海棠》诗六首艺术特色的赏析

《红楼梦》一书有二十回涉及海棠花文化,但最集中的一回是第三十七回。大观园里成立海棠诗社,结社后的第一次活动是咏白海棠,宝钗、黛玉、探春、宝玉各依所限韵脚做七言律诗一首,次日湘云也来到大观园,和诗两首。这组咏海棠诗共六首诗写得都很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看都是在描写白海棠,实际上借物抒情,歌以言志。具体来说,这组诗都是借歌咏白海棠抒发个人的思想、品格、追求和情感,并可从各人诗中窥得个人将来的情形。原因是《红楼梦》中出现的诗、词、曲、赋都是曹雪芹代小说中各人物所拟,曹雪芹从书中人物的性格、遭遇出发,使诗词与人物形象相契合,诗词也成为刻画小说人物的一种方法。不仅如此,曹雪芹还善于利用诗歌因语言的凝练所造成的语义的歧义,来暗示人物未来的命运,透露故事的走向。

笔者结合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对这组《咏白海棠》诗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曹雪芹为小说人物安排的命运与结局,再辅以第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梦》前八十回各人物的遭遇,分别剖析探春、宝钗、黛玉、宝玉的《咏白海棠》和湘云的《白海棠和韵》二首。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探春这首诗是她本人的写照。前两句描写秋天景色和秋海棠的生长环境,三、四句是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同义语。探春是一个精明果断又志趣不凡的人,王昆仑认为“大观园中唯一具备政治风度的女性是探春”,探春具有“坚毅明敏,有胆有识,言行中肯的政治风度”[5]。后四句文风陡转,可惜芳心无力,结合探春判词中断线风筝的画面,透露探春离家远嫁的结局。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钗作为豪门闺秀,恪守妇德,保持身份。她这首咏白海棠诗,写得雍容华贵,将白海棠拟人为端庄矜持的豪门千金。首联白天掩门独处,自提手瓮浇灌,都是示其自珍自重;颈联洗去胭脂,冰雪为魂,具有“山中高士”的高洁;颔联包蕴哲理,与宝钗的洞明世事、藏愚守拙的处世哲学一致;尾联,于花,是描绘花的晶莹如雪;于宝钗,却是凄冷孤寂命运的暗示[6],宝钗品格端庄,才华出众,最终却被封建礼教所毒害至毁灭。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正如己卯本第三十七回批语,黛玉的诗也“不脱落自己”。诗的首联,院中湘帘半卷,院门半掩,土如冰,盆如玉,写出花的生长环境;颈联,黛玉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表现黛玉的清高和超拔;最后两联,既颓丧又惹人怜惜。满腹的心事无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凉地送走寂寞黄昏。[7]黛玉多愁善感、任情任性,她的诗也哀婉动人,句句含情、溢于言外。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贾宝玉笔下的白海棠有杨贵妃的风姿、西施的灵性,但也有凉风冷雨、清砧怨笛给她们的生活平添的淡淡哀愁。“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巧妙嵌入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宝钗和黛玉。“出浴太真”暗指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书中第三十回宝玉曾说过“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捧心西子”暗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第三回宝玉送黛玉的“顰颦”的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8]

白海棠和韵(其一)(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白海棠和韵(其二)(史湘云)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第一首诗首联用神仙种玉喻白海棠,丰富的联想中,可见湘云之活泼性格。“自是霜娥偏爱冷”一句,庚辰本曾有批注“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暗示湘云将来的结局也类似嫦娥。最后收结的三、四联说海棠如秋阴雪,细雨润泽,诗人吟咏不倦,海棠并不寂寞。第二首首联字面意思是描写海棠生长环境、栽种容易,若结合湘云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身世,从“也宜墙角也宜盆”可见其“英豪阔大宽宏量”、洒脱豪放的性格。而后四句是湘云将来的写照,所暗示内容与第一首类似,再结合“湘江水逝楚云飞”、“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判词更说明了她虽觅得如意郎君却早寡或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的凄惨结局。[9]

第三十七回中,湘云凭《白海棠和韵》二首压倒“诗才横溢”的林、薛二人的情节是曹雪芹的有意构思,以突显湘云与海棠的紧密联系。这种安排全书有多处,另一处是第十七回描写西府海棠时用到“丝垂翠缕”一词,而巧合的是湘云的丫鬟就叫翠缕。第六十二回湘云多吃了几杯酒“醉眠芍药茵”,众人寻到时已经“香梦沉酣”了,这里的“香梦沉酣”暗合湘云占花名时得到的题字。最明显的一处是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占花名,湘云所占花名是海棠。占花名的“占”是占卜的意思,占花名既是酒令游戏,更是通过各人所抽之花及花语来象征各人的命运,湘云抽到的象征其命运的花正是海棠花。这些巧合都是作者的有意安排,目的是强调海棠之于湘云的特殊意义。曹雪芹在《红楼梦》全书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以花喻人的艺术手法,比较明确的如“芙蓉”代表黛玉,“牡丹”喻指宝钗,“荷花”比喻香菱,“桃花”指袭人,而湘云则与“海棠花”有着不解之缘,用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海棠花是湘云的“花影身”[2]。

四、从全书的植物统计看《红楼梦》后四十回之真伪

对于《红楼梦》的作者红学家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三种:(1)全部一百二十回均为曹雪芹所撰。曹雪芹生前已完成全书,至少完成八十回后的大部分情节,高鹗等只进行了批阅、增删的工作。(2)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写,后四十回系后人在曹雪芹残稿基础上补写。(3)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写,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

潘富俊曾将《红楼梦》中涉及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1],前四十回涉及植物165种,平均每回4.13种,中间四十回涉及161种,平均每回4.03种,前八十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4.08种;而后四十回只涉及66种植物,平均每回1.65种。从行文引用植物的多寡可以看出作者的素养,并由此可推知,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并非同一作者。

笔者对《红楼梦》中海棠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将全文一百二十回分为三个单元,每四十回为一单元。经统计,《红楼梦》前四十回海棠出现七回,分别是第五、十一、十七、二十五、三十七、三十八、四十回;中间四十回出现九回,分别是第四十一、五十一、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七十七、七十八回。前八十回共有十六回涉及海棠,平均每五回就有一回涉及海棠。后四十回仅有四回涉及海棠,分别是第八十五、八十七、九十四、九十五回,平均每十回有一回涉及海棠。在海棠出现的频率上,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有明显差异,前八十回中海棠出现的频率是后四十回的2倍。从所涉及的海棠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上也可看出后四十回与前文的明显差异。在上文所列的日常生活中海棠花文化体现的三大方面,前八十回都有体现,后四十回只涉及海棠在《红楼梦》中的神秘隐喻,且对海棠的感情与前文不一致,有扭曲前八十回作者意图之嫌。另外,前八十回凡提到怡红院的西府海棠要么用数量词“一”描述,要么不涉及棵数,从未出现多于一棵的表述,第七十七回更明确指出“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而第九十四回却出现“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萎了几棵”又突然冬日开花,前后明显不符。笔者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海棠出现的频率及所涉及海棠文化的丰富程度,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写,后四十回极有可能为他人所续。

五、结语

整部《红楼梦》中,曹雪芹赋予海棠花的艺术内涵异常丰富,既包括苹果属的西府海棠,又包含了秋海棠、木瓜海棠。海棠花文化既通过大观园的家居生活、休闲娱乐和神秘隐喻有所体现,又以花喻人,用海棠花来象征湘云。研究《红楼梦》中的海棠文化,有助于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更另辟蹊径考证后四十回之真伪。

参考文献

[1]潘富俊.红楼梦植物图鉴[M].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4.

[2]周汝昌,周伦玲.周汝昌梦解红楼[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100-116.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过永惠,范眸天.秋海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78-86.

[5]姜楠南,汤庚国.中国海棠花文化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56-60.

[6]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3:66.

[7]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9-134.

[8]林冠夫.红楼诗话[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07-112.

[9]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2-42.

湘妃怨篇6

关键词:刘禹锡 屈原 骚怨情感 影响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贬谪的伟大诗人,他忠君爱国。执著地追求理想中的美政,然而,带给他的却是忠而见谤,放逐于蛮荒之地,这使他内心充满了委屈与怨愤。面对纷乱危难的时政国是,他无处伸达,不得不于文学创作。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抒发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与高洁情怀。寄寓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无辜遭贬的怨愤,从而形成了文学史上的“骚怨”传统,并对后世文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刘禹锡与屈原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他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为时所弃。被无情地逐出朝廷。贬谪于远州蛮地。独处僻壤。在人生理想得意之时,突然遭到这样巨大的打击,从权力的巅峰跌入社会生活的谷底,这极大地刺激了刘禹锡的心灵。所以,当他来到屈原曾经的流放地时,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强烈情感油然而生。使他对这位前贤的人生际遇和生活境况有了更多的共鸣,屈原的骚怨情怀慢慢地融入了他的心里,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创作。正如明人陆时雍所说:“刘梦得……俱深于哀怨。谓骚之余派可。”

刘禹锡初贬的朗州,就是屈原当年的流放地。这里偏僻荒凉,山高林密。异兽哀嚎,恍如绝世。这使得诗人那固有的忧怨委屈感更为忧郁,内心难以抑制地发出了“高莫高兮九阍,远莫远兮故国”的痛怨之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哀怨愈加强烈,《谪九年赋》就是这种情感和心态的集中体现。他说:“古称思妇,已历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莫高者天,莫浚者泉,推以极数,无逾九焉。伊我之谪。至于极数。长沙之悲。三倍其时……天有寒暑,闰余三变。朝有考绩,幽明三见……叹息兮徜徉,登高高兮望苍苍……何吾道之一穷兮,贯九年而犹尔。”言语苍凉而悲凄。但值得欣慰的是朗州有淳朴的民风,有古老的楚俗,还有三闾桥、招屈亭等屈子遗迹。初到贬所,刘禹锡就住在后人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招屈亭附近。地理和情感上的亲近,使刘禹锡对屈原产生了由衷的敬仰和怀念,“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竞渡曲》)“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采菱行》)睹物思贤,虽不免伤感。然而屈原的形象由此如丰碑一样矗立在他心中,促使他调整了心态,看准了人生的方向,专注于文学创作,借以明心见志,抒发感慨。如其在《刘氏集略说》中所说:“及谪于湘沅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或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穷愁著书,古儒者之大同,非高冠长剑之比耳。”这里所说的“高冠长剑”意指屈原,说明屈原精神在其贬谪生活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而我们从其作品对屈原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和对屈赋物象的运用来看,屈原的“骚怨”情感已经融入刘禹锡的人生与创作之中。

屈原素怀报国之志,不为冤屈诽谤所阻,依然故我,忧心时政。《离骚》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哀郢》中“哀见君而不再得”、“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等诗句就是屈原忧时伤世和爱国情怀的自然流露。刘禹锡也与屈原一样,不因仕途受挫而改易初心,始终心系朝廷。关心国是。如元和十二年十月,官军在李的率领下,击败并活捉了叛军首领吴元济,刘禹锡立即上《贺收蔡州表》,并写了《平蔡州三首》以示庆贺。类似的思想在《平齐行二首》和《城西行》中也有体现,这都说明刘禹锡对现实的关注。在《九日登高》中他说:“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可见,其忧君思国的心绪与屈原的望君门而九重,“哀见君而不再得”的悲怨心情是相通相似的。刘禹锡既眷顾君国,也思乡盼归。在其诗中蕴涵着浓浓的思归之情。如其《武陵抒怀》中就写道:“就日秦京远,临风楚奏烦。南登无灞岸,旦夕上高原。”在《采菱行》中,他又叹道:“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这种焦切的盼归之情,其实就是他对朝政的牵挂,也是希望能够早日回朝为国分忧,以实现未竟之伟业。

嫉恶刺邪是屈原威武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刘禹锡也深受这种精神的影响,他对中唐时期的黑暗政治和社会丑恶也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在参与朝政的过程中,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弊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感受,特别是被贬谪后,他对社会政治的认识更为清醒深刻。他因才高遭嫉。因志洁被诬。遭到群小的构陷,以至远贬遐藩。所以,在作品中从不同的角度,借物陈情,对朝廷权贵进行了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如其《养鸷词》,以鸷鸟喻禁军,对禁军只知享乐。毫无作为的腐败现象予以尖锐讽刺;《武夫词》是斥责那些方镇武将的恣纵骄横,揭露宦官神策军对社会的危害;《百舌吟》则是借百舌鸟的舌端万变来讽刺嘲笑那些曲意逢迎,以阿谀奉承而得宠的佞宦之流;《飞鸢操》是以飞鸢“鹰隼仪形蝼蚁心”的可鄙形象作比喻。无情地嘲弄那些徒具仪表而玩弄权势的奸佞小人。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聚蚊谣》,诗歌是以辛辣的笔墨来暗喻那些一时猖狂得势的小人:“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霄。嘈然啖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黑,味者不分听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曲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诗人把那些阴险狠毒之徒喻为喜欢昏暗、专在黑暗中以利嘴伤人的蚊虫,入木三分地塑造了他们卑鄙渺小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极端痛恨与鄙夷不屑之情。诗中飞蚊“伺暗”“喜昏黑”的嗜好,与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好从暗中伤人的行为,同样令人厌恶。蚊的“声如雷”、“嘈然啖起”、“喧腾鼓舞”、“利嘴迎人”,这种飞扬跋磨、不可一世的神态,其实就犹如“永贞革新”失败后。势利小人肆意中伤谗害革新派的做派。“清商一曲来秋日,羞尔微形饲丹鸟。”表明了诗人不为强权所屈服,不因一时受挫而颓废堕落。而是以乐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斗争。而最为人们所熟悉和称道的是刘禹锡的两首游玄都观诗,诗人以含蓄的意象。暗寓褒贬,勇敢地向那些曾经追害过他的权幸佞臣提出了挑战,如《再游玄都观》就写道:“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明确表达了诗人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屈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宁溘死以流亡”,“虽九死其犹未悔”,矢志不渝、不改初志的精神,对刘禹锡也有深远的影响。刘禹锡被贬后,虽然迫于情势而寄情笔墨,把诗文作为“见志之具”,但其内心从未怀疑过自己的理想,他认为自己横遭贬谪,是因为小人嫉妒贤能,而倾陷加诬,“唯守职业,实无党朋。竟坐飞语,贬

在遐藩。”(《苏州谢上表》)他也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怀抱“兼济”之志,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展宏图,如其在《砥石赋》中所说:“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文中以宝刀喻贤才。宝刀经砥石的磨砺,会更显锋芒,借以表达自己百折不挠的韧劲和伺时再起的雄心。在《秋声赋》中又说:“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鞲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力将疹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秋节多悲凉,但刘禹锡却唱出了励志的高歌。人虽垂暮。可壮心犹烈,表明了对人生理想的高度期望。在《望夫山》中,就体现了一种顽强的执著精神:“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诗中连用三个“望”字,层层深化,以表达坚贞不渝的志向。在《历阳书事十二韵》中他又说:“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者比照,就是宣示诗人忠于理想、守志不移的坚定信念。直至晚年,刘禹锡对理想的追求也一如既往,毫不动摇。在《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什》中,他说:“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诗人虽自觉鬓掺“二毛”,却高情不减当年,向往的仍是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飞。在《始闻秋风》中他写道:“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无论是思边的骏马,还是顾盼青云的鹜雕,都是诗人自身形象的真实写照,充分展示了诗人豪情在胸、壮志难泯的非凡气度。

屈原对沅湘流域民俗风物的采诗吟咏,以寄托人生境遇中的骚怨情志,对刘禹锡的影响也很明显。在贬谪期间,刘禹锡以巴蜀荆楚民俗风物为意象,感其所见。思其所闻,放情笔墨,以抒发内心的哀怨忧恨,寄寓人生理想,从而也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正如卞孝萱先生在《刘禹锡评传》中所说:“刘禹锡的诗歌也深受《楚辞》的影响……屈原变法失败后被流放到湘沅流域,学习当地的民歌而创作《九歌》,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也贬谪到湘沅地区,他效仿屈原学习民歌而创作了《竹枝词》。他在朗州近十年,住在与招屈亭相邻的地方,他写的《竞渡曲》记述了当地人民为纪念屈原自沉殉国而形成的竞渡风俗,以表达自己对屈原人格的崇敬。”在朗州,刘禹锡感慨于“武陵俗嗜采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白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而做《采菱行》,抒发了“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的悲凉之情。在武陵,他观赏了龙舟竞渡之俗后,又做《竟渡曲》,慨叹于“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表达了其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难以释怀的逐臣之怨。在连州时,他看到“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因做《插田歌》,对农村劳动生活习俗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描写农耕和打猎习俗的《畲田行》、《连州观莫徭猎西山》等。在这些诗作中,因为贬谪生活的凄凉痛苦,诗人在描写民俗风物意象时,有相当一部分不免带有哀伤的色彩,有着明显的骚怨情感。如其《酬端州吴大夫泊湘川见寄一绝》所写:“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又如《清湘词二首》其一:“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诗人所描写的月下斑竹、啼血哀猿、湘妃清泪、深夜幽怨琴声。其实就是诗人忧愁忧伤情感的表露和宣泄。当然,刘禹锡长期辗转于巴楚社会下层。感受到民间最为朴实鲜活的民俗风物,这使得他的心态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心境变得更为平和。创作也出现了与以往忧怨不同的清丽之风。如《竹枝词》就是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其序说:“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虽伧宁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郧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飚之。”在这组诗中,刘禹锡描写了巴蜀的自然风物和民风习俗,如“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还有“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是写游踏青的细腰少女;“银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写刀耕火种的农家生活。类似作品还有《杨柳枝词》、《踏歌词》等。应该说,是贬所人文风情的淳朴美打动了他、感化了他,也抚慰了他因贬而产生的怨愤,心境的平和才使他发掘出这样美好的风俗人情。唱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歌。从这个意义上说,刘禹锡不仅深受骚怨情感的影响,而且在情感内涵的表达上还有所超越。

总之,屈原的骚怨情感,对刘禹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把这种精神融进了对自身遭遇的忧怨感慨。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也融进了他对巴楚风物的现实观察和表现,对巴山楚水自然风物的自觉关注,在意象的描写中寄托和表现自己的骚怨愁情,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屈原的骚怨表达。使之更具有现实性。

湘妃怨篇7

(一)

“四阿哥觉得自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吗?”师问。

“如果皇上钦定选线,我是当仁不让。”生答。

“君子坦荡荡,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当我听到这两句答语不紧不慢。落落大方地从一个阿哥的嘴里说出来时,我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晕厥,第二反应便是佩服、激动。编剧很有想象力嘛!如果当年的乾隆说过这些话,最后的下场恐怕是中国的历史要改写了。第三反应:遗憾、自怨自艾。我恐怕是一辈子都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了!

我好不容易克服了“数学考试恐惧症”,却又陷入了“小题不对,大题不会”的境界。转攻文学吧,原本应该声情并茂的朗诵我却屡造笑场,被老赵“赞曰”:“支离破碎的情感!”关于音乐,连我的死党都不得不承认:“听LL唱歌是一种享受,听怡唱歌是一种折磨!”所以即使我每天哼唱十遍“生,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恐怕也会被当成最容易扼杀脑细胞的“夜半歌声”!

而每当Mr.苏以严肃的姿势拍拍黑板,示意我们注意这是一道中考题时,我便会马上摆出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态,然后笔在纸上游走,当一回“中考的奴隶”。

(二)

“古来帝王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无情的,无情地留在了史册中,一种是有情的,有情地活在了诗词中。你是要做有情的还是无情的?”

“我既要做留在史册上的人,也要做一个有情的人。”

小向说,我都不要做。

老四说,我都要做。

我说,我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课堂内外》有个作者说过: “中国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学会了虚伪,学会了圆滑处世……”所以像老四那样太过直白、太过执拗的孩子注定不受欢迎。

而我们充其量不过是跟在“80后”后面转悠的不懂事的小孩。

我们会看一些无聊的韩流小说。会为《仙剑》的剧情说三道四,我们更会在教室里传播“无风的浪”里浮起来的八卦。

然后便是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程和一些有关“中考保送”的话题。

语文老师说这叫“充实”。

可我们不懂,很多人也不懂。

不过“减负”是没辙的,我们只好期盼暂时熬过这三年岁月,飞到另一个城市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因为我们相信,北国的雪,江南的雪都为我们而准备着。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嗯……我们准备好了吗?只能说“在努力”。

湘妃怨篇8

《诗》和《咏白海棠》属于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

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板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酸,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摔交错,致足乐也。”小说中赏桂、赏菊,送海棠,以至冬日消寒大嚼鹿肉都写到了。王公贵人的种种乐事,完全是建筑在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特别是逼使广大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的基础上的。彼此唱和,斗奇争新的咏物诗风摩一时,正是这种闲逸生活的反映。

诗分咏十二题的形式,好象只是宝钗、湘云偶然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其实,也完全是当时现实生活已存在着的一种诗风的艺术概括。与作者同时代人爱新觉罗・永恩(清宗室、袭封康亲王)的《诚正堂稿》中就有“和崧山弟”的《八咏》诗。其八咏诗题是“访菊”、“对菊”、“种菊”、“簪菊”、“问菊”、“梦菊”、“供菊”、“残菊”,几乎和小说中一样。崧山,亦即嵩山,是敦诚(他与敦敏弟兄二人都是曹霄芹的朋友)的好友永恚(上大下恚)的号。在他的《神清室诗稿》中也有“访菊”、“对菊”、“梦菊”、“簪菊”、“问菊”等诗。可见,小说中的情节,多有现实生活为依据,并非作者向壁虚构。

和同类内容的大多数诗一样,它寄情寓兴的一面,还是值得注意的。

每首诗依然有选咏者各自的特点,比如薛宝钗的“忆菊”,就一味地是寡妇腔;贾宝玉的“种菊”就归结为绝尘离世;史湘云的命运,从她的“册子”上看,后来虽一度“来新梦”,但终究“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脂评说,“湘云是自爱所误。”(第二十二回)也与诗中所说的“傲世”相合。林黛玉的诗中“孤标傲世”、“幽怨’等等,则更说得明白;我们既知已佚的后半都原稿中写她的死的那一回,回目叫“证前缘”(脂靖本第七十九回批语),则“登仙”的寓意就同样清楚。(第十三回:秦可卿停灵于会芳园登仙阁;第十五回: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从“残菊”诗看探春,可知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正是她远嫁不归的象征,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其用意也不过如同元春临别时所说的“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那番话罢了。

林黛王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最佳。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为什么在前面咏白海囊时要让湘云“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呢?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黛玉三首诗中,“咏菊”又列为第一。由于小说里众人的议论,容易使我们觉得这首诗之好,就好在“口角噙香对月吟”一句上。其实,诗的后半首写得更自然,更有感染力。“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又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它难道不就是作者写在小说开头的那首“自题绝句”在具体情节中所激起的回响吗?这实在比之于让林黛玉魁夺诗这件事本身,更能说明作者对人物的倾向性。

――摘自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忆菊

宝钗(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诗词鉴赏】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访菊

宝玉(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

【诗词鉴赏】

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贾政不在家,宝玉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是他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诗中充满富贵闲人的情趣。“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他得意极了。

种菊

宝玉(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诗词鉴赏】

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

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

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对菊

湘云(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诗词鉴赏】

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用的是“十二侵”韵。

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供菊

湘云(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诗词鉴赏】

供菊,是把插在花瓶中作摆设来赏玩。这一首被评为第六。用的是“十一尤”韵。

弹琴饮酒,赏菊吟诗,蔑视富贵,佯狂傲世,颇具陶潜一类名士的风度。黛玉很欣赏湘云这首诗,她评论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所谓“背面傅粉”,就是用了倒插笔的手法,写完插瓶的后再写原来在园中赏菊的情景。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丰富了吟咏的内容。

咏菊

黛玉(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诗词鉴赏】

黛玉“魁夺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画菊

宝钗(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诗词鉴赏】

宝钗这首被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从《画菊》这个题目说,这首诗写得很生动。“攒花染出几痕霜”、“跳脱秋生腕底香”等句,构思和造句都不落俗套。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有“画饼充饥”之意。书作者似乎在这里暗喻宝钗同宝玉未来的夫妻关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问菊

黛玉(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诗词鉴赏】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簪菊

探春(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诗词鉴赏】

簪菊,即把插在头上。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等字样都是以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最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菊梦

黛玉(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诗词鉴赏】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用的“八庚”韵。

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菊影

湘云(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诗词鉴赏】

这是湘云的第三首咏菊诗,用的是“一冬”韵。

由爱而爱及的影子,极力描绘日光、灯光、月光下菊影的各种形象,从现象上看,这同一般有闲文人吟风弄月的诗作也无不同。但曹雪芹让湘云咏出这样一首情调暗淡的诗,是有其用心的。“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显然是暗示她未来凄凉的命运。

残菊

探春(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诗词鉴赏】

这是十二首诗的最后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宝钗为十二首诗排顺序时说:“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就说得很明白,“盛”要以“残”作结。大观园金钗有十二个,诗也恰好作了十二首,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我们虽不能把十二首诗作十二首判词看待,但应该把咏菊诗的总体看成是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司”去。这一首是探春作的,当然也要带上她个人的色彩。她曾预言贾家要“一败涂地”,《残菊》就暗含着一败涂地时群芳的最后结局,也包括她自己的结局。“万里寒云”正是她远嫁时的况味;“暂时分手莫相思”也可同“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的曲子对应起来。

上一篇: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 下一篇:协商一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