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

时间:2023-10-14 15:14:13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1

2、该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出自: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该文的白话释义是: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2

1、同是天涯沦落人全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2、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来源:文章屋网 )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3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4

关键词:琵琶;作用;初识;抒怀;重逢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向来被誉为唐诗之翘楚,世代传诵不绝,元明清时期,更被作为戏曲题材加以改编,并搬上舞台。而“琵琶”这一中心道具在《琵琶行》的戏曲改编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由于每部剧作的故事模式,主题中心的不同,又使得这中心道具的功效,包含的意蕴,表达的情绪,情感的张力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就作品的故事模式来看,马致远的《青衫泪》和顾大典的《青衫记》是属于同一体系的,讲述白居易与裴兴奴交往,而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裴兴奴被茶商骗婚,也带往江州。白居易月夜送客,闻兴奴琵琶声,二人重逢。最后白居易复官,与裴兴奴奉旨成婚。而《青衫记》除却描写白裴的爱情,又增加了白妾樊素、小蛮与裴兴奴之间的纠葛,情节趋于复杂;同时更以一件青衫作为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借此大做文章。

而蒋士铨的《四弦秋》则完全摒弃了《青衫泪》和《青衫记》的爱情故事模式,严格的按《琵琶行》诗作原意,参照了《新唐书》元和九年、十年史实及白居易在《琵琶行序》中所提供的材料,淡化了男女之情,以琵琶女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通过对琵琶女的悲凉身世的感叹表达了封建社会中众多胸怀不凡而又壮志难酬的知识分子的郁闷和悲愤,突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题。

正是因为故事模式的不同,反映主题的不同,使得“琵琶”这一中心道具,在这三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包含的意蕴,也有所不同。

一、初识

在《青衫泪》、《青衫记》和《四弦秋》的伊始,“琵琶”便承担了促成白居易与琵琶女相识的重要媒介。

在《青衫泪》和《青衫记》中,裴兴奴的名闻京城的高超的琵琶技艺,是吸引白居易前往拜访的重要因素,“听的人说。这教坊司有个裴妈妈家一个女儿。小字兴奴,好生聪明,尤善琵琶,是这京师出名的角妓。咱三人同访一遭去来。” [1](p882)而正是这一访,促成了白裴二人的爱情,也引发了日后二人之间种种的悲欢离合。

在《四弦秋》中,白居易月夜行船,忽闻琵琶声,引发万千感慨,进而邀请琵琶女上船一叙。而此“叙”完全不同于《青衫泪》、《青衫记》中带有猎艳性质的“访”,这是白居易由京官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于苦闷愤恨之时,闻得似曾相识且同怀郁闷之音的琵琶声,同病相怜之情油然而生,故而极为自然的产生与知音相见之心,“(生)呀!这琵琶音调铮铮然有京都之声,左右,可去小船中,问是何人弹唱!”[3](p206)

由上可见,在三部作品中,“琵琶”同样承担了白居易与琵琶女的“初识”工具的作用,但却有本质的差别。在《青衫泪》和《青衫记》中,“琵琶”促成的是爱情之识;在《四弦秋》中,“琵琶”促成的是知音之会。不论从格调雅俗来看,还是从遵从《琵琶行》诗作原意上看,《四弦秋》都是更胜一筹。

二、抒怀

在《琵琶行》一诗中,“琵琶”明显的起到了抒情遣怀的作用,而这一用途,在其戏曲改编的作品中,均加以沿用,只是由于故事主题的不同,而使得以琵琶抒怀的内容,情感力度也有了变化。

在《青衫泪》与《青衫记》中,琵琶的抒怀作用,主要集中于表达裴兴奴对白居易浓烈的思恋之情和迫嫁茶商的愤恨之情。裴兴奴情定白居易后,便心心念念嫁其为妻,不料,婚事未成,白居易却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二人两地相隔,兴奴自然情难释怀。而后,更因鸨母贪利,迫其嫁与茶商,兴奴更是悲愤不已。在船行至江州时,兴奴触景伤情,睹物思人,方借琵琶抒己思恋愤懑之情。于是,便有了如下桥段:“(旦抱琵琶上)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奴家方才闭上舱门,拒绝那厮,且喜他使性,上崖去了。如今再上船头消遣一回。你看江深夜静,月冷风清,好凄惨人也。前日闻得白相公谪宦江州,此间正是江州地方。咳,只在一处,不能勾厮见,好苦呵!稍水那里?(丑扮船家上)随风倒舵,顺水推船。裴娘有何吩咐?(旦)稍水,你把这船头对着月色,就泊在这芦花岸边,待我把琵琶自弹一曲。(丑诨下。旦)碧海青天无限恨,等闲拭泪付琵琶。”[2](p57-58)

在《四弦秋》中,琵琶抒怀的内容,完全不同于《青衫泪》、《青衫记》的相思之情,主要表达的是琵琶女花退红对易逝韶华的感叹,独守空闺的悲凉,和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壮志难酬的苦闷。花退红本为京城名妓,年老色衰后,嫁与浔阳茶商,商人重利轻别离,常外出贩茶,独留退红独守空闺,只得于百无聊赖之际,忆少年情事,感芳华易逝,伤孤独难眠,不禁叹道:“咳!天长岸阔,草长莺啼,只好守着琵琶过活也呵。则这答江水九条斜,准备着泪珠儿一样泻。”而后,花退红月夜弹琵琶,琵琶声引白居易,二人相识,引为知音,退红便借琵琶向众人叙己年华不再之悲,独守空房之凄,而白居易更由这凄怆之音,联想自己怀才不遇,甚是悲愤,不觉泪下沾青衫:“盛衰之感,煞是伤心也。” [3](p208)而这也恰好道出了《琵琶行》的原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重逢

“琵琶”在《琵琶行》的戏曲改编作品中,除却上述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白裴二人重逢团圆的重要工具。这一作用仅在《青衫泪》和《青衫记》中有所体现,《四弦秋》中全不涉及,这主要与两者的故事模式不同密切相关。前者是士子、相恋的爱情故事,白裴二人因琵琶相识相恋,分离后又因琵琶重逢而终成眷属,以琵琶为重要道具,贯穿全剧首尾,形成一个“相识—离别—重逢”的戏剧框架;同时,也符满足了中国观众对于大团圆结局的期盼心理。而《四弦秋》并不是爱情题材,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并无男女之情,也无离别之恨,二人只有“同时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怜之悲,和沦落风尘、壮志难酬的沦落之恨。因而,不论从故事情节,还是情感需求上来看,“琵琶”的重逢之用在该剧中都是不应出现的。

综上可见,“琵琶”这一中心道具在《琵琶行》的戏曲改编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由于每部剧作的故事模式,主题中心的不同,又使得这中心道具的功效,包含的意蕴,表达的情绪,情感的张力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参考资料

[1] (元)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a].臧晋叔.《元曲选》(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2] (明)顾大典.《青衫记》.[a].毛晋.《六十种曲》(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 (清)蒋士铨.《四弦秋》.[a].(网络资料)

[4](唐)白居易.《琵琶行》.[a].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黄竹兰 主编.《六十种曲评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5

一、唐诗《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里所描述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夜晚在船上聆听一位长安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身不幸遭遇的故事。诗中对琵琶的表现形式、演奏技法、乐人、乐音、乐境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琵琶那千变万化的旋律音响的丰采,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首音乐诗。因此唐诗《琵琶行》无论是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还是在音乐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琵琶行》中白居易细腻地刻画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琵琶乐曲的动人音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不得不让我们惊叹诗人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才华。

这首流传千年的文学作品中,它把对音乐音色的特性的表现描述得入木三分:“在‘转轴拨弦三两声’的校弦试音后,接着以‘未成曲调先有情’来突出一个‘情’字。而‘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则以《霓裳》与《六幺》的弹奏过程,带出‘低眉’的神态和‘续续弹’的节奏以及‘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思想感情”。接下来的十四句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鸣”、“冰泉”、“银瓶破”、“铁骑突出刀枪鸣”、“裂帛”等大量的、形象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地描写了琵琶演奏的音响效果的变化:从急骤到轻柔;从流畅、明亮到伤感、悲切;从无声再到激昂的音乐过程。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通过形象生动精细的比喻让读者一下就听觉化、视觉化、具体化了。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写到:“艺术节奏在小说作品中的安排不仅表现为对于生活运动的特点的忠实,对生理心理特点的把握,而且有着发挥小说作品的审美力量的鲜明作用;浓、淡、冷、暖、高、低、疾、徐等等有规划的组合,相映成趣,增强了吸引读者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把琵琶演奏过程中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乐音的变化、乐曲中不同的演奏音响效果和音乐的乐境等都表达得生动、传神,令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二、琵琶演奏技法在唐诗《琵琶行》中的表现

在唐诗《琵琶行》中除了描述了琵琶的音乐特征外,还有不少对当时琵琶演奏技法的描述,如“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此句诗人分别描述了琵琶的左、右手指法和当时流行的琵琶乐曲,由此可得出,在唐代琵琶艺术在演奏方面已有了其一套基本的演奏指法和演奏型的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七个字,简单概括了琵琶演奏的基本指法与技巧,诗中所说的“拢”与“捻”这两个动作指的是左手两种按弦指法:“拢”,现称为推,即左手指尖在“相”或“品”上按弦并向里推;“捻”,现称为“吟”或“揉”,即左手指尖把弦按在“相”或“品”上并指尖左右揉动,使弦上发出波浪型的余音。“拢”和“捻”这两种左手指法,多用于表现细腻婉转柔美的情调,使旋律更富有歌唱性。“抹”与“挑”,则是指右手的指法。“抹”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弹,即用右手食指在琴弦上自右向左弹弦发出琵琶的声音;而“挑”和现在的说法相同,是用右手大指自琴弦的左向右挑弦发音。这两种指法是琵琶右手指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在“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句子中的“当心画”这歌动作也是右手的一种指法,可以理解为如今琵琶演奏中的“扫弦”,即右手食指快速有力地从四弦到一弦弹过,四条弦如同一声发出,有强烈的和声效果,常用来表现激昂的音乐情绪,这首诗中用此技法来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怒之情。“从拨弦到掩抑,从续续弹到拢捻抹,从错杂弹到声暂歇,从声迸发到裂帛声,整个乐曲时而强音冲天,时而低咽如鸣,这是根据琵琶声的本身特点所作的艺术描述,从而形成了诗的节奏”。诗人对这些琵琶技巧的描述不光生动的描绘出琵琶女炉火纯青的演奏技术,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琵琶演奏技法的发展,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力十分丰富,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雅俗共赏的乐器,对盛唐歌舞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琵琶协奏曲《琵琶行》对唐诗《琵琶行》内容的表达

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是我国当代作曲家张晓峰先生根据白居易这一同名诗篇所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成功地用音乐再现了原诗中精细的描绘及深刻的意境。

全曲由《引子》、《忽闻水上琵琶声》、《说尽心中无限事》、《江州司马青衫湿》、尾声《月白江心》五个部分组成。乐曲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遭遇被贬的悲愤。此作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琵琶与萧演奏出自由散板的旋律,悠扬的乐声由远而近,古筝的刮奏如流水般,描绘了一幅“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忽闻水上琵琶声》:乐队以慢速奏出《琵琶行》的主题,曲调明亮,它打破了引子中琵琶与萧落寞的氛围,在数十小节乐队演奏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旋律亦如诗似画,曲调委婉而优美,乐队与琵琶独奏间此起彼伏的呼应,犹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情景。

《说尽心中无限事》:此段旋律是由四声空弦音起声,后四个泛音将空弦音艺术化处理。简单的四个音符就将诗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营造了出来。在接下来的旋律里,音乐在情绪上分几个层次,它们体现在不同的段落中:第一部分是一个弱进的主题,带有追忆色彩,好似琵琶女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似诉平生不得志”。当慢起渐快的句子转变为突快时,它预示了音乐第一个高潮的到来,此时追忆色彩的主题转变为放声的高歌,琵琶女对诗人敞开心扉,用琴声“说尽心中无限事”。在乐曲第一次音乐高潮后,加入古筝旋律的过度,运用多种琵琶指法与轻快的旋律,刻划了诗中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风流的教坊生涯。之后速度一步步加快,紧接着的琵琶与乐队间的配合使音乐的情绪不断地高涨,最后在定音鼓音的烘托下,琵琶女的叙述变成对封建社会及一切人间不平的血泪控诉,用琵琶独特的扫弦技法描绘出琵琶女的愤慨和不平,演奏者的心境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江州司马青衫湿》:此段落以摇指再现了琵琶女的主题,更加深沉悠长;二胡悠缓的独奏,恰似诗人的感叹。继而旋律连续的上下行模进,随后琵琶和乐队的交替奏鸣,犹如琵琶女和诗人的对话,听完琵琶女的哭诉后,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尾声《月白江心》是引子主题的再现。音乐又回到了开始时的意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最后四声泛音如余音一般缭绕,一曲虽终,而其音乐魅力却并役有消失,“此时无声胜有声”,它留给听众的是无限回味的空间。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6

[关键词]白居易 《琵琶行》 人文情怀

《琵琶行》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白居易的文学名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本文尝试从人文的视角来观察白居易的《琵琶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曾以诗仙、诗魔自比,另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琵琶行》描绘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内,一次在长江上送客,听到一位来自长安的女伎演奏的琵琶,所勾引出的贬谪寂寥之情。在这篇名著中,白居易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唐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道德操守。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1]他的《琵琶行》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这在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以往历代文人所描绘的对象很少有涉及普通下层人民,更不会描写风尘女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十四句是文章的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交代时间、地点。这与其他的诗词创作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这一段场景的描写不仅仅是在为琵琶女的出场作铺垫,也应该是在记录作者自身的活动。作为一位有强烈人文情怀的诗人,一位失意的政治家,此时的白居易其所思所虑的除了自身之外,一定也为国家而担忧,“枫叶荻花秋瑟瑟”体现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心境。“醉不成欢惨将别”,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更是和主人与客人有许多理想、抱负未能实现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是什么使得两位失意的政治家“忘归”“不发”?是从水面上飘过来来自船上的声音,这声音实际上就是白居易所一直关注的人民的声音,而不是寻欢作乐的靡靡之音,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由于他的坚持,这位曾为人所不齿的风尘女子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也恰恰表现了白居易对下层人民的强烈的人文关怀。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琵琶女的琴艺高超通过白居易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更加高超的应该是作者本人。纵观白居易的政治生涯,几乎在每一时刻都可以发现其对民生大众所作的贡献。如后文所述,在长安敢于直谏,被贬之后在地方也多有建树。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其实这一段何尝不是白居易的写照。白居易二十七岁开始投入科考,二十八岁年进士及第。唐代科举较后代严格的多,有“五十少进士”之说。白居易年纪轻轻便高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此后仕途顺畅,一直作到太子左赞善大夫。但此后则一路被贬,直至江州司马,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琵琶女又何等相似。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这一段一方面描述的是白居易所居处的恶劣环境,但“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句却描绘了白居易实际上并不是对自我的哀叹。末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为谁湿?难道仅仅是对于琵琶女和他自己不幸的感慨?恐不尽然。白居易所处的年代,唐朝已经显出衰像:地方上藩镇割据,朝廷内宦官专权,官员之间相互倾轧。对于这样的政治环境,白居易表现出极大的忧国忧民情怀。早在808年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2]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著“赏花”及“新井”诗,又被诽谤,认为有害名教。被贬为江州司马。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白居易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所与生俱来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如果单单是对其自身的叹息,如何能“杜鹃啼血”?以后白居易转任他职,并没有因为曾经被贬而消沉下去。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3]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4]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832年,好友元稹不幸辞世,白为之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无论自身境况如何,白居易一直坚守着“兼济天下”的信念。

[参考文献]

[1]这方面的诗歌白居易写了许多,著名的有《五古·归田三首》、《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纳粟》、《观刈麦》、《赠友五首》、《昆明春水满》、《五古·征秋税毕题郡南亭》等。

[2]《新唐书·白居易传》

[3]苏轼《钱塘六井记》,收录于《东坡前集·卷卅一》

[4]王谠《唐语林·卷二文学》,收录于陈友琴编《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7

[关键词]接受美学 艺术“空白” 古代文学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53-03

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从接受者(读者)的感受出发,开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理论的领域,给文学研究注入了活力。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它是由作者——文本——读者共同构成的系统性运动,作品的价值必须依赖读者的鉴赏才能具有意义。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文本诞生之前业已在脑海中形成的,对作品提出的渴望和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作品一经完成,文本作者即可退出,文本存在意义则依赖于接受者的阅读、分析、理解与审美。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对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启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感悟,从多维角度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一、接受美学的艺术“空白”与中国古代的“含蓄”文论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读者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里的语义单位间的空缺与意义表达的隐含性,以及文本宗旨的许多模糊、不明确和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作品的“空白”艺术。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和欣赏活动,是根据自身的体验以及经历来填充、弥补和解释文本中的“空白”的过程。文本空白的存在,使作品更加富有张力,蕴意无穷。因为语言和文字的局限性,在传递艺术信息的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的削弱,不能将最初的信息很好地传递给读者。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此外,语言和文字是信息的代表符号,对读者和接受者而言,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和模糊性。读者在接收这些语言或文字符号时,需要结合自有的学识、阅历、观念等背景进行解读。这种阅读过程的结果就是,作者的最初命意与读者的接受理解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综观古今文学长廊,伟大的作品往往具有空白魅力,吸纳读者参与再创作,从而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欣赏性。通过创作——阅读——审美——再创作这一过程,接受者最终和作者实现艺术审美上的共鸣,作品便实现了其存在并长久流传的价值和意义。

接受美学中的“空白”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含蓄”异曲同工。中国的“含蓄”文论可追溯到《周礼》的委婉性与《周易》的尚象性,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唐代司空图称赏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人严羽则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李渔也说:“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这些“含蓄”的论述与接受美学的“空白”艺术有共通性。所不同者,东方美学理论更倾向于将含蓄美作为主观意识来强调,西方接受美学更倾向于将空白美作为客观存在来阐发。

二、接受美学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启示和应用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特别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创新颇有意义。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情境悠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比较难以把握。高校学生艺术接受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不尽相同,导致对艺术作品本身的理解存在差异。认识和理解接受美学的空白概念,能帮助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力,从技术的角度提升学生对作品艺术魅力的感悟和吸收。

首先,文本存在空白的客观性,应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空白。接受美学从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文本,对作品的理解更注重技术手段,强调阅读者的知识、阅历等背景。优秀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唤醒读者的再创造,产生共同的艺术感悟,形成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分析作品,变“读者——教授——文本——作者”为“读者——文本——作者”的方式,减少教师的解读和传授环节。在这里,教师并非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而是作为旁观者和指引者,适当地点拨、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走进文本世界,与作者沟通,从而领悟艺术魅力。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

其次,文本存在空白的多样性,应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每个读者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作品中的某些空白,对部分学生来说是空白,对其他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从读者和学生的立场来看,空白尽管很多,但每个学生心目中的空白位置不尽相同。发现、补充、理解、诠释、反馈文本空白的学习行为,就是学生运用发散性、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行为。教师应很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填补艺术作品中的空白,从而发掘作品的艺术深度,扩充作品的艺术魅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伟大的作品能够唤醒各类、各层次群体的艺术共鸣,虽然他们理解的深浅不同、雅俗不同,正如西方谚语所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鲁迅认为《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三、接受美学的教学案例:《琵琶行》的空白艺术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部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古今对《琵琶行》进行注释、解读的论著卷帙浩繁。传统的解读多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从白居易的身世、经历着手,以《琵琶行》的文本研究为中心,对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

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我们不妨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论析这部作品。根据西方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的“空白”、“不确定性”等理论,我们对《琵琶行》进行研读分析,就会发现该诗的语言虽然明白晓畅、精纯确当,但亦面临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艺术性“空白”,亟待读者填充补缺,将自身感情融入作品中。

(一)视觉上的艺术“空白”

《琵琶行》中视觉上的“空白”首先表现在环境的渲染,即秋天的枫叶荻花和江月的精彩描写。开篇明意,以“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揭示送别时令。枫叶、荻花、江水、明月,寥寥数笔,凄凉之景凸现纸面,给人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主客双方的失意、伤别,视觉上的感受直击读者的内心世界,给人无限的想象。在“裂帛”般的音响之后,美妙的琵琶声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即一切都归于静寂,唯有秋月映照江心。而此刹那间宁静所构成的音响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创造了苍茫无限、悲怆空灵的艺术境界。

视觉上的“空白”其次表现在人物刻画方面。对于琵琶女,并没有工笔重彩的正面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展示其性格、心理。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十分贴切地表现了弹奏者的情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调琴后,她“低眉信手续续弹”,表明了她矛盾复杂的内心,激发读者的想象,也启发读者同诗人一起思考琵琶女的身世。一曲奏毕,琵琶女自诉身世,她是曾经红极一时的京城名伎,“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但当她年老色衰和遭遇嫉妒被命运无情抛弃,落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况时,反差之大不能不让人思索这一巨变的原因,寄予深切同情。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书写自己遭受贬谪,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曰“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对于无辜被贬的历史背景进行艺术处理,隐而不言,在文本设计的有关部分留置下艺术性“空白”,启发读者联想。谪居生活则描述如下:“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景情相互映衬,从视觉上让读者看到了作者与歌女的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落魄、不得志。状况和境遇不同,心境却极为接近,在视觉上奠定了整个文本的“空白”效果,充分展现了艺术性“空白”,为读者参与再创造提供了机会。

(二)听觉上的艺术“空白”

《琵琶行》听觉上的艺术“空白”主要体现在诗人对琵琶音乐的描绘和解读。“忽闻水上琵琶声”,体现了诗人的求音若渴及听琴之后的惊喜,同时也反衬了在“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日子里,内心的苦闷和压抑。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音写心,即刻感化了宾主,知音相对,其中隐含了多少无法倾诉的辛酸情感,给读者以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感情波动的余地。

接下来,琵琶女用情感和技艺演绎音乐,诗人用想象和心灵诠释音乐。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而诗人却以其深厚的功底把它成功地转化为文学语言。方世举评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移人”,实为高妙。

白居易对琵琶女弹奏的乐曲,进行出神入化的描写,主要通过听觉感及的音乐来完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忽而沉浊密集,撼人心魄,忽而轻柔如丝,缠绵悱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圆润动听,在听觉上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之后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婉转与盎然,“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低沉与缓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乐声骤起,高亢激越,把音乐向顶峰推进。然而正在此时,音乐突然“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是高潮也是结束。读者在欣赏诗人的精彩描绘的同时,也会于强烈的反差中投入感情,从诗人身上和琵琶女的弹奏中理解和体味乐曲中的纷繁意象。伴随着自己的人生体验,《琵琶行》从听觉的视角,采用多种细腻的表现手法,结合巧妙的艺术性“空白”的设计,对琵琶音乐之美予以展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三)心理感受上的艺术“空白”

诗人饯别客人,苦于没有音乐相伴,在心理上的感受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郁郁。在欣赏琵琶音乐时,琵琶女融汇感情于乐曲之中,用高超的技艺抒发人生的体验,促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所遭受的打击。此时,诗人认为琵琶女所奏音乐“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琴声人化,琴表心,心写音,二者实现了共鸣。

待到音乐行至凝绝不前时,心中的压抑与苦闷真正到了无处发泄的境地,故而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论。这是心理感受的一个高峰。诗人并未明写心情抑郁的程度,但从这些带有感彩的语句,足以寻绎诗人的心理感受,给读者以无限的思索余地,留下了在心理感受上的“空白”。

此外,从两人的生活与感受来看,一个是在不得宠中“去来江口守空船”,苦闷时“梦啼妆泪红阑干”,一个是在不得志中“谪居卧病浔阳城”,抑郁时“往往取酒还独倾”,不同的境遇和表现,却有相同的凄凉孤寂、幽怨愁苦。诗中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和琵琶女在情感上取得高度共鸣。有了这个心理情感上的共通基础,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再弹一曲,裹挟着满腔情感发挥乐曲,达到了“移人”的艺术效果:“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感受最深的是泪湿青衫的诗人。

四、接受美学与教学设计

纵观《琵琶行》全篇,可谓深深触及读者的感情,多处留有艺术“空白”,使后人能在“空白”中徜徉,使其渲染的环境、刻画的人物、描绘的音乐,能在后世读者心中复活,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深刻。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琵琶行》能够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文本中设置艺术“空白”,吸引读者参与作品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再创造。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重新设计《琵琶行》的课堂教学,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首先,还原历史场景,激发学生想象。《琵琶行》是记述琵琶女故事而表达作者感情的诗篇,琵琶是作品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意象。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认识、了解琵琶这种乐器,欣赏琵琶演奏的音乐。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琵琶的乐曲、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跨越历史云烟,回到历史场景中,品味琵琶乐曲的独特魅力,在一拨一弦中聆听古韵。古韵与今韵有很大不同,学生在古韵中,能体会到古代社会那种慢节奏,静谧、神秘、缓慢、忧伤,从而拉近与作品的距离。这种氛围是不同于当下的,学生在陌生而神秘的音乐氛围中,能产生不同于寻常的艺术感悟力,丰富想象。

其次,调动视觉感受,冲击学生心灵。有研究表明,超过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完成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图片、场景的使用。用多媒体展现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状况,对琵琶女的故事有初步了解。用相关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琵琶女的大致服饰,了解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中角色,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通过这些图片、视频,给学生以心灵上的冲击。

再者,引导学生填充文本,主动感受作品魅力。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通过接受者的再创作和不同因素和因子的加入,文本的艺术魅力完全可以扩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引导学生阅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努力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理解。虽然人的感官功能千百年来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每一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却是迥异的。因此,让学生主动去填充作品中的空白,无疑能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外延。这是教学所应追求的理想目标。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封闭的“满堂灌”式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因此,通过运用西方的一些文艺理论,选择新的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变“教师主动教授”为“学生主动接受”的教学思路,能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对作品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从多维角度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运用多维性、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3] 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二版)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忽闻水上琵琶声篇8

一、摹拟音响法,即运用拟声词来描绘声音的写法。例如: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2.铿铿锵锵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牛殳《方响歌》)

例1 用叠字拟声词“嘈嘈”和“切切”来摹拟急促的大弦声和轻细的小弦声。例2用“铿铿锵锵”这个拟声词来表现方响深沉而凝重的声音。

二、以声写声法,即用彼事物的声音来比附此事物声音的写法。例如:

3.唯羡风流田太守,小金铃子耳边鸣。(张祜《王家五弦》)

4.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例3 用耳边鸣响小金铃声来比拟五弦琵琶声的清脆悠扬。例4用银瓶乍破声和刀枪轰鸣声来比附琵琶声的陡然兴起和激昂飞越。

三、以形写声法,即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易于感受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的写法。例如:

5.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李欣《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6.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白居易《五弦弹》)

例5用视觉形象“黄云萧条白日暗”来比喻筚篥声低沉急促,用“上林繁花照眼新”的视觉形象来比喻筚篥声的轻松明快。例6用视觉形象“陇水冻咽流不得”来比喻五弦琵琶声掩抑凝滞。

四、综合描写法,即运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声音的写法。例如:

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例7即用综合描写法。第一句用以声写声法,展示樂声的清脆和嘹亮;第二句用以形写声法,展现樂声圆润和曲调欢快。

上一篇:黑板报主题范文 下一篇:湘妃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