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哪些大学范文

时间:2023-12-04 11:19:25

厦门有哪些大学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1

在中国2000多所大学里,我认为至少要有1%的学校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如果做到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的人才培养理解为:培养能够引领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精英。一流大学一定要坚守这样的理想。

“精英”这个词好像很敏感,因为很多人把它跟“平民”对立起来。我理解的社会精英应该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高尚的理想,愿意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同时又有过硬的为祖国、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与才干,并能够脚踏实地,无私地、包容地团结自己周边的每一个人,带领他们共同奋斗去实现理想。

社会精英,他一定是领袖,但不一定是领导。领袖和领导是不一样的概念,作为领袖,他的岗位可以非常平凡,但是他有自己的理想,能够带领周边的人去共同实现理想。我常说的一个例子是:上海一个港口装卸工人包起帆,几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科技创新,完成了80多项技术革新与创造,成为中国的“抓斗大王”。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而且是带领大家共同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人就是“领袖”型的人物,就是社会精英。

如何培养这样的社会精英?很多厦大老校友至今对萨本栋校长的一条管理规定记忆深刻。当年,萨本栋校长定了一条规矩,每年新学期的报到,一到截止时间,报到处就关门,如果晚到一分钟,你就得下个学期再来报到。就是这么严格!萨校长说:“今天我不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害了你,我今天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是帮了你。”很多老校友说,经过厦大多年的锻炼、培养和熏陶,养成了很多非常好的习惯。

时至今日,厦大依然传承了这种严格。我认为,只有宽严相济的大爱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因此,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也用“守则”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遵守社会准则,告诉他(她)们,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连碰都不能碰的。

我常在学校一些大会上交流到国外名校的见闻感受。我说,我很羡慕这些学校为学生营造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说,一个同学半夜十二点睡不着,突然想做一个小实验,他就能马上从床上翻身而起,把鞋子一穿,迅速跑到实验室里做这个实验。反观中国高校,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很多高校的实验室都是“铁将军”把门锁着的。

我希望,厦大哪一天也能做到同学们想进实验室的时候就进得去:或半夜有个奇思妙想,想去捣鼓一下的时候,他(她)就有地方去捣鼓。到那个时候,厦大就有点创新型大学的样子了。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厦大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2

每个学校周边总会有一条学生街,这个名词永不过时,这种文化生生不息。

纵使时光如流水从一代代学子指缝中逃脱,但总有一些东西不曾被时光漏斗筛去,

永远印在一代代学子的心里,而学生街,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记不清是哪节课了,老师提到了曾经颇有名的学生街――厦大一条街,可惜的是,这条街已经在2008年拆迁了,如今的厦大学子们只能通过学长学姐、老师们的回忆,以及网上的历史报道来感受它曾经的繁华。未曾经历的厦大一条街让我有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想知道那时的学生街是怎样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与文化,于是我动起了探寻厦大一条街的前世今生的念头。

兴起

从厦大南普陀校门出来,马路一侧是南普陀和高高筑起的围墙,而左侧的马路一直延伸到厦大西村公交站附近,不到2000米的小街就是厦大一条街――那个时代里厦大学生物质与精神生活资料的直接来源地。现在看过去,这条街只有绿色植被,宽阔的马路和地下车库,完全看不出昔日的样子,街道上方蒸腾着的浓浓市井味儿不知不觉已飘散好多年,想要在这打探出名堂看来很难。在学校乱转中我碰到了一位老人,他是厦大的退休员工,1970年代来厦大半工半读,以前在厦大的总务处工作,对一条街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从单一简陋的小店到五花八门的商铺,给我讲起了一条街30多年的历史。

结束,厦大恢复正常办学与招生。彼时百废待兴,学校的经济条件,教职工、学生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厦大总务处的几位老师得知深圳大学有一条学生街,办得很繁荣。商议之后,校方决定在厦大周边也办一条学生街:既能为学校缓解经济负担,也能方便学生的生活。学校组织几位老师和学生代表一同前往深圳考察学习,开始在南普陀校门外筹办学生街,也就是曾经的厦大一条街。

1980年代初,学生街上的店铺由厦大校方租赁给商家,或由商家承包经营,校方负责一条街上的卫生、安全的管辖问题。街上坐落着五花八门的商店,商店一般都只有一层,虽然只有二三十平方米,但街上小店经营范围相当丰富,有服装、饮食、医药诊所、理发、书店、文印、照相,甚至还开了一些学生辅导班。我后来跟一位在附近住了50多年的老奶奶打听,她微微眯着眼,说不上难忘的店铺,但却记得“店虽小,样样俱全,要什么有什么,学生可方便了。”

刚刚起步的厦大一条街年轻新潮,当时街上有两家店人气特别高。一家店的招牌菜是法国炒螺,吸引了很多厦门港的内行吃货前来品尝。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包店还比较时髦,学生街上开着一家“麦斯(音)”面包房,厦大的外教经常去店里买西点。校内的教职工甚至也以各种方式在厦大一条街经营起厦大民间产品。当时由于学校的后勤饮食做得很优秀,学校便在厦大一条街上办起一个厨师培训班,全国各地的优秀厨师都会来学习,也会做出一些花样来卖。一条街尽头的菜市场,更是为当年的教职工们采购食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因为厦大一条街所处年代特殊,正值经济改革大变动,中国的经济走向也缩影在这一条不到2000米的小街上。最早占据一条街的是酱油厂、饮食业公司等国营单位的门市部,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个体经营的时代来临。厦大一条街的气息更加活泼,一些颇具特色的个体店铺的出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人心目中对厦大一条街最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特色店铺

林家鸭庄――它对人们的吸引力或许是来自于其不同寻常的个性。它的名字就体现了两处“不寻常”。一是,老板是台湾人李先生,妻子姓林,命名为“林家鸭庄”;二是,虽名为“鸭庄”,但是很长时间,它的特色菜,其实和鸭子一点也没有关系。台湾人在厦门开饭馆,这在当时可是新鲜事,一时传遍了大半个厦门。店里还提供英文菜谱,因此那段时间里,它一直是厦大外国人里最具人气的餐馆。最让人惊讶的是,有几年林家鸭庄的营业时间紧跟厦大教学时间,厦大一旦放假,它也跟着停业。尽管暑假是旅游旺季,游人如织,老板照样眼睛不眨地关门,给员工放暑假。我在网上搜索林家鸭庄,发现它在2008年迁至文灶,当时很多学生在网上打听它搬到哪了。虽然需要半小时的车程,但仍阻挡不了当年的厦大学生前去,只为吃上最让人称道的菜肴――“生菜鸽松”。

除了林家鸭庄,当时餐饮店还有很多,海鲜馆、川菜馆、湘菜馆、云南过桥米线、陕西肉夹馍、麻辣烫等,麦当劳才开了没多久,又引来了肯德基、安德鲁森、特香包。一条街又成了荟萃全国各地、中西合璧美食的一条街!

走在厦大的新学生街和附近的商圈,我希望能在这里寻到一些曾经的蛛丝马迹。在网上搜索资料时发现,现在大学路上的晓风书屋也是2008年从厦大一条街搬过去的,而这个书店我以前闲逛时去过,于是我来到晓风书屋,向店主打探起来。店主许志强是漳州人,1994年在一些厦大教师的鼓动下,在一条街上开起了晓风书屋,曾经晓风书屋的位置是紧挨着林家鸭庄。书店虽小,卖的可都是学术性用书。逼仄的空间,好多人一站就好几个小时。看到晓风书屋的风光,书店纷纷落户一条街,学人、晓窗、新青年、演武书店等等,一时间厦大一条街一度成了闽南书店最密集的一条街。在租金攀升的“浪淘”之下,也只有晓风书屋沉淀下来,一直坚持开着。现在大学路的晓风书屋一如既往地安静,一棵枝干舒展的大树遮挡了店名,不加注意就会与之擦肩而过。

海滨学生街和南光一条街,这两条学生街当年都是在厦大一条街的成功发展下带动起来的。海滨学生街在现在靠近艺术学院的环岛路上,这条学生街多以饮食类为主,也有一些服务类的酒店招待游客。原本海滨学生街上有一家华艺美术用具店,老板说以前艺术学院的学生一出校门就可以买到需要的美术用品。现在这家美术用品店也迁到大学路去,偏僻安静的环境多多少少对生意有一些影响。南光一条街主要为厦大学生提供修补类服务:修手表、自行车,修鞋,配钥匙……甚至还有裁缝店,专门定制成衣。如今,这些手艺都藏进了厦门的小巷子里,在南光餐厅附近,已找不到当年的任何痕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商铺前前后后换了好几拨,小店越开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然而到了新世纪初,南门前的那条公路已经变得拥堵不堪,车辆对开都十分吃力。旧时的道路宽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之学校打算修建车库,厦大一条街面临着拆迁和易地重建。拆迁之前,学校为这些店铺另谋去处,安排他们搬迁至厦大西村教职工宿舍楼,专门设置两层楼为他们提供设铺点,以此来平衡学生的需要与学生街拆迁的矛盾。在拆迁的过程中,各种变数繁多。学校为此给一些早前签订租期合约的商家赔付违约金;一些小店承担不起租金便索性告别学生街,导致学校原本规划用来出租的地盘最后因为承租商家过少,只能另租给一些建筑公司。菜市场也在这搬迁浪潮中一会搬一会拆,对当时教职工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无关他人的学生街定义

如今拆迁后的一条街早已看不见昔日的繁华,站在路口,一眼望去的是绿色的植物、宽阔的马路和看不见的地下车库,安静地发挥着公共交通道路所具有的职能。要说现在的学生街,倒也有一个比较标志性的商业中心――富万邦,但我们不想将它定义为学生街,因为它太过生硬,不具备学生那种温柔。在顶澳仔街道,虽然有很多文艺的小店铺,吃的小店也很多,卖水果的三轮车也有好几辆,但都是分散开的,不具备规模效应了。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3

一开始的生活,确实很新鲜,小城交通便利,去哪儿都不远,晚上兴起了,还真就一家人驱车前往环岛路附近的海边。渐渐地,生活多在家附近转悠,不时和朋友、同事一起去一些小店里吃喝放松,厦门也早已不是游客标签里的单薄的厦门了,变得逐渐丰富起来,拥有很多细节。

这是一座贴近运动的城市。虽说是海岛,厦门岛内的山其实很多,距离繁华的商业区、生活区其实都很近,有的步行或骑行可达,爱运动的朋友,常常清晨去家附近的山上跑步。山上如果有小庙,庙里通常能有喝茶的地方,跑累了,到庙里喝茶歇脚,顺带看看海和城。

消费上,厦门的小店很多,品质不错的消费场所也不少,有些店面很低调,藏在街巷或骑楼里。年轻人很爱到这些小店里吃喝、社交,咖啡喝累了,就找个有阳台的小酒吧。这样的店里,常有熟客打招呼,一些创意人士喜欢在这里聊工作,他们的作品不乏先锋,看起来却很温和。媒体人也不时出没,厦门圈子太小,来来回回,都能有个脸熟,即便没见过,也都听过。

在本土文化的自娱自乐上,厦门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每周末晚上,文化艺术中心的广场上,都会开进来一辆大卡车,卸下来一些塑料椅子,敞开车厢,搭起戏台。台上唱的是闽南的歌仔戏,咿咿呀呀,打着字幕,听戏的除了老人,也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台上生动的丑角不时引发一些笑声。

这些都是日常的生活细节,是根植于这座小城本土文化里的生活风格。而这些生活风格也孕育出了多元的创意。近年来,厦门的城市生活越发活跃了起来,三影堂落地厦门,阿尔勒影展落地厦门,厦门国际时尚周,B门国际动漫节,湖里老工业区的文创化改造,都在迅速改变着厦门这座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生活的样貌的量级。得益于此,本土设计师的工作室发声有力,创意与商业化的结合在小心翼翼地进行,周末的市集、展览、演艺,和那些值得称道的成熟的消费空间一起,彰显着城市生活的品质。

一座旅游城市,如果它的生活风格吸引了你,那这种吸引力就很难被取代。这样的生活风格,是这座城市的根本,源自于在地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以及在都市化中,本土文化的包容与生命力。而你的旅行应该抵达这些生活风格的细节。

于是,我们不禁觉得可惜。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4

提名:陈嘉庚、连岳、PX散步市民、舒婷、易中天

代言物:鼓浪屿

提名:鼓浪屿、海西区、光合作用书房、国际马拉松赛、厦大

专家点评

张颐武:它与青岛一南一北,有海,有鼓浪屿,景物、景致非常好。它是开朗、疏朗的。我经常去厦门。厦门的闽南文化,趣味很浓,和台湾连为一体。台湾与厦门来往日益增多,生活风格和台湾接近,台湾文化也对厦门有影响,厦门和台湾调子很像了。

早在2008年年底中国大陆方面确定首先向台湾开放的五个直飞航点城市的时候,厦门就因其特殊的地缘便利第一次和京沪穗这样的一线城市并列在了一起。而到了2009年,厦门更是春风得意――厦金“小三通”之后,厦门已经成为台湾人来大陆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海西战略的提出让厦门站在了“区域龙头大哥”的位置。

其实园地缘便利,1843年便开埠的厦门便已经站在了时代前头。走在前头的长处之一,便是早在80年前,厦门就能出现陈嘉庚这样“为兴学教育竭尽全力”的商人。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单单因为出了个陈嘉庚,就足以说明这个小城的不凡气度。厦门大学今日能成为国内极少数在非省会或中心城市而能办出如此水准的著名学府,并兼具“最美丽高校”之名,和这位厦门集美出生的商人分不开。

和其他几座具有大致相同知名度的美丽的海滨城市比起来,厦门这座城市应该算得上有很多名人的,但最有名的,还是和这座城市气质契合的文人,以及由此而散发出来的人文气质。比如本地的舒婷、外来的易中天、引进的谢泳以及回归的连岳。诗人舒婷大半辈子生活在鼓浪屿,早已和这座小岛融为一体。易中天早在十多年前就说过:“厦门是中国最温馨的城市,就像一个家。”这几年他在外面搞得中国的文化圈风生水起,自己却躲在温馨家园里享受宁静,而同样在这个城市享受到了安静的是以研究20世纪知识分子命运以及西南联大而闻名的谢泳,他低调的行事作风与谦和、儒雅的学者气质与厦门城市魅力的确很合拍。至于连岳,厦门人熟悉的不仅仅是这个人,还有一条与他名字相仿的路――莲岳里。

与多年来人们对于这个城市所形成的温馨印象和小资想象多少有些变化的是厦门人的市民观念。这十年,厦门绕不开的两个事件是远华案和Px事件。这两者打破了人们对厦门的固有印象。十年前远华案发时,举世震惊,有人担心厦门因赖昌星和红楼而蒙羞,更有人怀疑厦门经济的成长性,不少人预测厦门GDP会倒退10年。不料,十年之后,厦门还是福建第一,人均GDP6.4万。

如果说,已经被人渐渐淡忘的远华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个城市长期以来所固有的自得甚至自恋的话,那么PX事件则使得厦门人前所未有地表现出了捍卫常识的勇气和智慧――这一出乎人们想象的行为被解释为“对温馨家园的维护”。易中天评价厦门人的性格“不紧不慢”,在PX事件中此点得到了正解:厦门人的“不紧”表现为温润表达,“不慢”表现为持续争取。PX事件让人发觉厦门可能拥有全中国最有常识的市民。所谓常识,厦门人自己的观点是:即使真的是好的东西,你愿意给,我也有不接受的理由。

和很多城市不同,厦门从来不会因为某场体育赛事而大兴土木,所以最初无心插柳的马拉松赛事反倒成了厦门的经典品牌。原因无它,中国哪个城市拥有如此优美的环岛路和良好的空气?

厦门人没有其他城市那么强烈的渴望改变的野心,它也因此少了些浮躁,鼓浪屿这些年的变化引起一些厦门人不安――每天有太多的游客涌向这里,以至于小岛上的原住民都要被外来的商贩们撵走了。“那些五颜六色的‘特色’旅馆咖啡屋,还是鼓浪屿吗?”好在,鼓浪屿在变,但是岛上的钢琴声依旧没变。这座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岛拥有600多架钢琴,虽然钢琴多并不算什么,但骨子里透出来的对一些高雅东西的迷恋却是这个城市始终不曾改变的东西。

城市B面

PX项目:PX项目在厦门的风波,使得“集体散步”成为2007年的流行词汇。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5

“孝心之旅”引发创业狂想

2009年,合肥女孩于小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堪称“班花”的她不仅漂亮,而且性格浪漫。她曾捡起一片片脉络清晰的金黄秋叶,在背面写上自己的小诗作书签,既实用又有收藏价值——因为诗句里藏着她的青春记忆,引得同学们竞相模仿;她还在周末带着花草种子,到宿舍楼后面的空地上,以及学校附近一些荒芜的角角落落里播种,几个月后就收获了一丛丛绿植和馨香花朵。

从小被奶奶带大的于小萌,一直与老人感情深笃。80多岁高龄的奶奶,已经近30年没有回故乡了,近几年她很想回皖南那个魂牵梦绕的小山村看看,却因年事已高、身体条件不允许而无法成行。奶奶曾拉着于小萌的手,跟孙女讲述她记忆中那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说那里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拥挤的人群,有的只是宁静和美好……2011年夏天,放了暑假的于小萌决定替奶奶回一趟故乡。

乘火车,转汽车,奔波400多公里,于小萌终于来到了这个地处安徽黄山市西南部的小山村,当地与江西省接壤。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像一条飘带,诗意地点缀在迎风飘荡的金色稻田间,村头溪水环绕,村后山峰耸立,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就坐落在这山水之间。这里的生活很淳朴,耳畔只有公鸡打鸣、耕牛“哞哞”的叫声,以及溪流潺潺声。

由于当地正面临开发,这些自然、古朴的山村风貌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村”整齐划一的小楼,笔直的柏油公路。于小萌拿着录音笔,将每个角落的声音都录制下来。每录下一种声音,她就拍下相对应的照片。女孩已经想好了,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带奶奶回故乡“旅行”,并为小山村保留下一份珍贵的图片和声音资料。

回到合肥家里,于小萌经过几天的努力,把奶奶故乡的照片和声音混合在一起,制作出了一部“绘声绘色”的幻灯片。这天,她神秘地将奶奶带到电脑前,点开播放软件,一张张故乡的照片缓缓展开,与此同时,音箱里还传出各式各样的背景音。“奶奶,你听,这是邻居王婶家养的大公鸡,每天都是它喊醒了全村人呢!”“那段黄山话是孙三爷说的,他说几十年都没见到您了,让我代问您好呢!”“还有,这是夜里田间的蛙鸣,在蛙声中躺在屋顶上看星星,特别惬意呢!”这部幻灯片仿佛带着奶奶重回了梦中的家乡,看着熟悉的山川、溪水和村庄,老人激动得眼眶泛红。

考虑到还有不少像奶奶一样生活在外地的黄山老人,因年龄或身体原因,无法回到哺育自己的故乡亲眼看看,只能在记忆中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鸟语花香……于小萌就把自己制作的幻灯片,传到了网上。

不料,这个名为“黄山小梅庄乡韵——有图有声音”的作品,短短一周就被四五百人下载,网友们还纷纷留言向她致谢。“我把作品下载后播放给外婆听,老人家感动极了,因为她老家也在黄山农村,那些照片和声音令外婆感到无比亲切!谢谢作者,您太有心了!”合肥一名女大学生留言说。“我在广州打工4年都没回过安徽家乡了,听到熟悉的家乡话和耕牛与鸟儿的鸣叫,我突然抑制不住地哭了,然后把它设置成了手机铃声。”这是一名打工者的留言。更有不少网友表示,如果能录点自己家乡的声音就好了,哪怕是花点钱购买,他们也愿意!

这些反馈信息令于小萌喜出望外:没想到这次“孝心之旅”,竟能抚慰那么多游子的心。而且,说不定这里面还大有商机呢!

热卖中国首份“乡音地图”

长假结束返回厦门大学后,于小萌向几名室友展示自己暑假里的杰作,并得意洋洋地说:“现在下载量已经达到4000多人次,而且还被中国黄山、安徽在线、出国留学论坛等知名网站转载!你们说,我能不能凭这个赚到钱呢?如果可以的话,毕业后就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犯愁了!”

但几个女孩意见不统一,一名同学替她分析道:“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故乡都在农村,这种充满乡音乡韵的作品,自然能唤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加上那些远离祖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以及背井离乡的打工者,这该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市场啊!”另一名女同学却一针见血地说:“这属于精神产品,没有实用价值,真收费的话不好卖!”此后的几天,于小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天,她在网上翻看百度地图时,突然来了灵感:现在有专门给司机看的交通地图,把行车线路标注得很详细;有给游客看的旅游地图,主要介绍各地景点和餐饮住宿信息……我为什么就不能制作一幅生动的“乡音地图”呢,只要让它充满各地风土特色,并配上“最地方”的录音,准能让那些远离家乡的人倍觉亲切!而且,这幅电子地图不仅仅有怀旧作用,还能让外地人用耳朵旅行呢,因为点击不同的城市,就能听到那里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和相关的文字介绍。

这下,不仅小萌被自己的大胆设想搞得兴奋不已,就连当初说她想法不切实际的女同学,也不由动了心:“这个创业项目好,产品既实用又充满浪漫和文艺色彩!我要入伙!”当晚,于小萌和两名志同道合的室友把手掌叠加到一起,齐声喊出了她们的口号:我们一定要把创意变成财富,把梦想变成现实!

首先,于小萌决定拿自己读书的厦门市为样本,来个“小试牛刀”。从此,她和两名同学开始动手收集她们想要的声音元素了。然而什么样的声音能够代表厦门?为了得到这个答案,她们以街头拦截式访问加网络问卷方式,向本地居民、在厦游客、来厦上学或工作的市民调查,得到的结果“海浪声”排名首位,“闽南语”的各种形式发音排名第二,其次还有“海风”、“鼓浪屿的环境声”、“白鹭等鸟鸣”。

调查用心,但最累的活就是现场录音,比如为了录南普陀早上的第一声钟声,于小萌和姐妹们凌晨4点多就起来了。经过一个多月课余时间的录制,3个女孩终于收集齐了“厦门之音”的所有重要元素。

接下来,于小萌准备了一个厦门360度全景三维地图,把录制好的声音片段做成链接,让它们以一个个“喇叭”的图标,分布于地图上。一番辛苦制作后,各种高保真的“厦门之音”,便被“固定”在了这幅电子版乡音地图上。人们只需用鼠标点击“喇叭”,就能听到每一个区、第一条街道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以及声音片段的简介等信息。中山路上的熙攘之音、南普陀中的钟鼓诵经声、厦门大学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还有鼓浪屿上传出的悠扬钢琴曲……高清的三维地图配上生动的声音,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厦门市乡音地图出炉后,为了便于收费,于小萌还聘请一名学计算机编程的校友,给这款电子产品加了一道“密”,一般用户只能试用50分钟,如果想永久地拥有厦门市乡音地图,必须向她支付30元钱,买一串电子产品注册码才行。

2011年11月,于小萌开了一家淘宝店铺,专门销售“中国首款乡音地图——厦门版”。因手中没有钱投放媒体广告,她选择在网上做推广。很快,海外华人常去的网站、中国留学生扎堆的论坛、各地厦门商会的电子邮箱里,乃至她和姐妹们的微博上,都出现了包含于小萌网店链接地址的宣传帖。

因这款创意产品新颖有趣,极富地方特色,而且低廉的售价仅相当于一顿快餐钱。一经推出就引得不少福建籍的海外华侨、留学生、客居异乡的老人,以及漂泊外省的厦门人竞相购买。网店开张1个月后,月销售额就达到4000多元,3个月后突破了万元大关!虽然三人平分后,赚到的钱并不算多,但于小萌和两个合伙人还是激动得欢呼雀跃,因为她们终于把创业点子变成了真金白银!

大胆扩张成就百万富姐

“每当想念遥远的祖国和家乡的一切时,我就用鼠标在这幅乡音地图上徜徉,一段段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让我倍感温暖和慰藉……”一位客居台湾的闽南老人,在于小萌淘宝店铺里写下的好评留言,道出了大部分顾客的心声。而一位名叫杰克的美国人的留言,更让她感到惊喜:“这幅乡音地图,是一位中国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它真的让我用耳朵旅行了两个多小时,通过一段段真实的声音,感受到了中国厦门的美丽!这太美妙了!”

初战告捷,于小萌和团队成员信心倍增。接下来,她们决定打造出一份包含全国每一座城市的“中国乡音地图”。2012年暑假,于小萌又招聘了一批校友,让他们拿着录音设备,去一座座城市和乡镇采集“最地方”的声音。她自己也去了青海和“采声”。

两个月假期结束,于小萌和员工们把“战利品”汇集起来,“品种”之丰富把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哈尔滨下雪的声音、开往拉萨的火车厢内的声音、山顶溪流的声音、上海弄堂里猫咪散步的声音、山西平遥古城的方言版“小心火烛”、乡间舞台上的黄梅戏、少林寺武僧们的练拳声,甚至还有人录制了“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落雨了,打烊了,小巴辣子开会了”等乡音童谣。

接着,于小萌和团队成员开始了忙碌不堪的日子,他们要把这些包罗万象的声音,按照“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原则,一点点制作到电子三维版的全国地图上。但就在他们为事业的扩张而忙得不可交时,一场变故却悄然袭来。

2012年10月,于小萌吃惊地发现,有人竟在网上销售起了“闽南乡音地图”,而其中厦门市的所有声音,都是她和同学们的原创内容!于小萌气愤极了,第一个想法就是要这个同行的抄袭行为。但经过一番调查后,她又吓了一跳,对方竟然是她手下一名员工的哥哥!显然,这件事的主因是团队里出了“内鬼”。

最终,于小萌只是开除了这名“暗渡陈仓”的员工,而没有他们哥俩。给小伙子结工资时,于小萌说:“无论做哪一行,靠模仿和抄袭别人,是永远做不大、走不远的。身为年轻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有些东西远比金钱重要,输了品质,就输了一切”。

经过此事后,于小萌痛定思痛,决定找律师咨询一番。根据律师的指点,她为自己的原创作品“中国乡音地图”申报了专利,并在中国著作权保护中心为作品备了案,以便今后维权。

2013年1月,“中国乡音地图”制作完成。这次于小萌不仅在网上销售产品,还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公司合作,推出了安卓手机版“乡音地图”。手机用户只需每月付费1元钱,就能拥有这款既能“让耳朵旅行”,又能用一段段真实感人的声音抚慰游子心灵的奇妙地图。

有趣的是,连移动公司市场部的一位领导,在试用过乡音地图后都对于小萌感叹说:“嘿!以后也能拿着手机周游全国,通过一段段美妙的声音领略各地风土人情了!”

短短半年时间,这款软件产品就被手机用户下载200多万次!于小萌与团队成员,则从两大通信公司拿到了180多万元的销售分成。加上网上销售“中国乡音地图”的盈利,走过两年风雨创业路,于小萌和两名合伙人已经成功掘金260多万元!接下来,她计划用2~3年时间,打造出一份“世界乡音地图”。让忙碌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用耳朵“游”遍全球!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6

清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因为我期待已久的旅行即将开始。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了,准备好行李,就来到铜陵北站,坐上了开往厦门的动车。和谐号动车开得又快又稳,5个多小时后,我们便到达了鹭岛———厦门。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游厦门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游厦门心得体会1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乘飞机游览了美丽的海滨之城——厦门。

第一次坐飞机,非常兴奋。飞机在云层中穿梭,云团触手可及,像一簇簇各种各样的棉花糖,让人真想捏一把。很快我们就下了飞机,看到了这座期待已久的海滨城市。这里空气清新,天很高也很蓝。大楼鳞次栉比,随处可见。一阵海风吹来,我马上就闻到了大海的味道。

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厦门大学。大学依山傍水,处处彰显灵气,能在这样的大学上课是很多学子的梦想。中午我在校园的芙蓉餐厅吃过午饭,就走上芙蓉隧道游览。隧道两侧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有许多我喜欢的卡通人物。对面就是南普陀寺,那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

第二天上午,我坐上游船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海天一色,我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海。远远向海岸望去,依稀能看见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矗立在海边。下午来到最有名气的景点鼓浪屿。登上鼓浪屿,我和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脱了鞋子,光着脚丫,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尽情地在浅海处嬉戏着,我沉浸在大海的抚摸中,根本顾不上裤子已经湿了。走在岛上的小路上,看不到任何车辆,也不见吸烟的人,鼓浪屿是名副其实的无烟岛。天渐渐黑了,鼓浪屿亮了起来,整个小岛变成了光的世界,灯的海洋。海边的别墅灯火通明,和海边灯光交相辉映。霓虹灯下的厦门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第三天,我们坐大巴车来到附近永定县的土楼。一座座用泥土、碎石和树枝建成的土楼,有圆形的、方形的、楼中楼、圈中圈,它具有防水、防火和防盗的作用。土楼最年轻的有50多岁,最古老的也有300多年的历史。土楼历史悠久,大多数经过3代人的努力,历经80多年才建造而成,这不禁让我感叹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这次厦门之旅让我难忘,更让我收获甚多,回味无穷。

游厦门心得体会2厦门大学不只是一所学校,它还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进了厦门大学的正门,就到了鲁迅先生纪念馆。走进里面,可以看见一块块展览板和历史文物,讲述着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的故事,鲜活而有趣。

从鲁迅先生纪念馆出来,就可以看到芙蓉湖。芙蓉湖里面有几只美丽俊俏的黑天鹅,在那如镜子般光滑的水面上游动,身后留下一丝痕迹,随即又合上。

绕过芙蓉湖,路旁有一家书店,奇怪的是书店前后门的名字不同。前门写着“不止书店”,后门则挂着“晓风书屋”的牌匾。书店的原名是“晓风书屋”,之所以有“不止书店”的名字是因为该店是“晓风书屋”在厦门大学的分店。这个书店不仅仅卖书,它还出售饮品、小玩具、装饰品和刻印。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来到建南大礼堂,往下看,你会看见一个很大很大的运动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上弦场。因为运动场与看台都呈弧形,恰似上弦月,故称之为上弦场。建南大礼堂平时是关闭的,只有到节庆演出时才开放。厦门大学最近几年的校庆典礼就是在这儿举行的,大学生原创的大型话剧也在这里公演,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哦。对于厦门大学的学子来说,这里也是他们大学最后一课——毕业典礼的地方。往前走,有一家小咖啡馆,走累了,可以到里面歇歇。

厦门大学里最为网红的当属芙蓉隧道了。芙蓉隧道全长1.1公里,有很多学生的涂鸦作品。这里面最著名的涂鸦是“我爱你,再见!”这个涂鸦源于2008届毕业生推出的《我爱你,再见》原创毕业影像志。

厦门大学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希望你有时间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游厦门心得体会3在旅馆住下后,我们步行来到厦门大学。去厦大的人很多,排成了一条长龙。但是很快,不一会儿就能进去一大批人。进厦门大学不需要门票,只要身份证就可以了。路边有很多卖厦门大学地图的人,价格不一。我们买了一张,仔细一看,厦门大学真的很大哦!

厦门大学里面很漂亮,里面的人虽然很多,但很安静。校园里树木都是笔直的,不像路上看到的弯的、胖的、矮的,校园的道路两旁的树木很整齐,花也比路边的好看得多,都是特意用盆栽的,而且花的颜色各有不同,种类也很多,五颜六色。小草一点也不谦虚,都高高地抬着自己的头,到处炫耀。树旁边是一个体育场,周围都被铁丝网围了起来,体育场空间很大,可以容纳几百人,虽然是大年初二,但学生们还是在操场上激烈地打篮球,有些还坐在凳子上擦汗。厦大的道路很宽敞,车可以在校园里行驶。在道路的另一边,有一栋栋教学楼,可惜的是大门被锁上了。旁边就是一个书店,书店不大,门口是纪念印章,上面刻着“厦门大学”几个字,游客买了书后可以在上面盖个章。书店门口有一尊雕像,这就是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嘉庚。他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手上拿着一个拐杖,和蔼地微笑着,就是他捐了自己部分财产才使厦门大学建立了起来。

顺着地图的指引,走了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芙蓉湖边,一片绿色印入眼里,原来是竹子,这竹子跟马路边的也有些不一样,颜色更绿,竹叶也更多些,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成群地在一起玩耍了。竹林旁边矗立着一块高高的石头,上面用红色字体标着“止于至善”四个字。爸爸告诉我们:“止于至善的意思就是不断地修练自己的品格,直至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厦大其实不只是求学的地方,也是学做人的地方。

游厦门心得体会4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厦门鼓浪屿游玩。我们先坐八个小时的车,再坐四十分钟的船才到达鼓浪屿。

碧海环抱中的鼓浪屿,面积1.87平方公里,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均为厦门名景。鼓浪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温和,岛上90多科4000余种植物常年郁郁葱葱,珍贵树种有国内仅有的大果红心木、国内最粗的印度紫檀、从新西兰等国引种的各类珍稀果树,岛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下的顶级群落。鼓浪屿周边海域为厦门港主要部分,濒临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文昌鱼保护区、大屿岛白鹭保护区,与金门列岛隔海相望。

我们先参观了郑成功纪念馆。我知道了: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户海滨。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见他忠心朝廷,赐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间叫他“郑国姓”,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王。其父郑芝龙暗中降清,郑成功出走金门,誓死抗清。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与清军厚战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骄兵致败。1661年4月煌日,郑成功经过充分准备,率战船数百艘,官兵25000人,从金门科罗湾出发,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并历奋开发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300多年来,闽台人民十分敬仰郑成功,尊他为民族英雄,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

我们来到了菽庄花园,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东南海滨,建于一九一三年。原为台湾富商林尔嘉私人花园。一九五六年园主亲人将此园献给国家。菽庄花园背倚晃岩,面临大海,东邻观海园,西眺港仔后。全园分为藏海园、补山园两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 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

我们又参观了皓月园,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园内有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这座巨型铜雕,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图幅宽广,颇引人注目。园内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雕像,这个巨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我们还去吃了鼓浪屿的特色小吃,有馅饼、鱼丸、肉干等可口的美食。

鼓浪屿真是太好玩了,让我流连忘返。

游厦门心得体会5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厦门玩,计划初七回来。

厦门有一个“水往高处流”的怪坡。它的怪处在于:当你把汽车开到坡底时会惊奇地发现车在自动向坡顶滑行,而从坡顶到坡底则要加大油门往前冲。我把一个又细又长的槽放在坡上,往里面倒水,水竟然往高处流了,真奇怪! 估计过不了多久,厦门怪坡将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

胡里山炮台上有几十至几百门大炮,最大的克虏伯大炮有几十吨,最小的也有几吨。这里离台湾很近,轻轻一打炮弹就飞出厦门到台湾了。

厦门大学里的房子很多,有体育馆、科学馆、化学馆、人类博物馆等。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可比我们小学大多了。搞笑的是:“厦大”容易听成“吓大”。

鼓浪屿是厦门最著名的岛,它被黄金似的沙滩包围着。它也是个钢琴岛,1.5万人的小岛拥有500余架钢琴,钢琴密度为世界之最。小岛上有一座钢琴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许多多的钢琴有的是一百多年前的钢琴,还有三脚钢琴、自动钢琴、四脚钢琴、巨型钢琴,还有钢琴表演淑庄花园是中国人建造的,当时鼓浪屿上大部分是外国建筑,花园主人为了替中国人争口气,就建造了岛上最大的淑庄花园。

福建南靖的客家土楼有一万多座,有圆的也有方的。“东歪西斜楼”直径50多米,第2层到第5层利用了三脚型具有稳定性歪而不倒。“四菜一汤楼”让我看了就流口水。建在沼泽地上的楼,人踩在地上摇摇晃晃的,但不会陷下去,真奇怪!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7

5月18日,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的嘉宾们结束了山西参访的行程,临别之时,参访团嘉宾、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范光陵先生有感而发,为此次山西之行赋诗一首:

山西古中原,文化万年深。

台胞社团来,同根情更深。

美国仲浩医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史宗台给予《台声》很大的鼓励和肯定:“《台声》涉入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看,这是一本海外台胞很需要的杂志。希望能够与时俱进,建议是否可以开通‘台声杂志’网站,吸引更多青年读者。”

欧洲留合会总会长李和:“作为大陆唯一一本由台胞主办的刊物,《台声》见证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整个历程,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望越来越多的海外台胞能看到《台声》,透过关注两岸新闻、分享两岸故事,了解两岸关系每一天的变化。”

【来信摘登】

读《怀念老友林盛中》:呜呼,从2012年第3期《台声》杂志才得知,自己又错失了为另一位台胞老朋友送别的机会。我与他是1982年认识的,他的单位与外交局只隔一条小马路。我曾去过他的办公室,也见过他的夫人。杂志里作者谈到的他的信念、为人、优点等等,自己或都可以说是见证人。只是己无缘见最后一面,只能以此寄托哀思。

魏秀堂

【读者问】

我老公是台湾人,请问我们想要宝宝时需要哪些手续?

第一,办理生育手续:首先要到女方户口所在地的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办理女方的《计划生育服务证》(也叫准生证),需提供的材料有:女方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结婚公证书、一寸照片2张,男方台胞证,如果是生第一个小孩可以在分娩前几个月办好,如果是生第二个小孩要在怀孕前办理。然后拿着户籍所在地发的《计划生育服务证》就可以到新的居住地办理当地的生育手续了。

第二,办理落户手续:持医院给宝宝开具的《出生证明》和女方的户口本一个月内到女方户口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办完落户后,持《出生证明》和孩子的《户口本》就可以到居住地的公证处办理出生证明公证书。出生证明公证书是小孩回台湾落户需要的材料之一,除了出生证明公证书,还需要小孩的户口本、小孩父母的身份证、母亲和小孩的入台证、大陆居民来往台湾地区申请表。小孩申请定居台湾成功后,之前落户的大陆的户籍就会被取消了。

【服务台】

厦门8所省一级达标高中2012年秋季将设立台生班

从厦门市教育局的《关于在部分一级达标高中开设台生班的通知》中获悉,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厦门市将在包括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等8所省一级达标高中设立高生班。

据了解,将开设高生班的学校有,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六中、同安一中、集美中学、松柏中学和湖滨中学等8所学校,每校招收台湾学生30名。两类学生可以申请就读台生班。第一类是,持有台胞证在厦门市初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班学生;第二类是,持有台胞证且父(母)在厦门市投资(置业)或工作,在台湾学校就读需随父(母)到厦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

厦门有哪些大学篇8

多菲在实验前卫的剧团里任职,这类职位有个高尚名字叫”艺术行政”,其实就是一般中小企业行政人员的收入,以一大学毕业生来讲是偏少的。可是哪有文艺青年可以跟家人一起住姊妹同房晚晚看TVB合家欢电视剧的呢?所以多菲还是一定要搬出来自住,与玩独立音乐的红茶,在旧区油麻地合租一个单位。一人一间房,厅左侧放多菲的收藏大型画册和外国设计杂I,右侧则是红茶的木结他、摇铃、口琴、手鼓、非洲鼓韩国鼓中东鼓,中间一张小几,平时二人便围坐小几,用小小的陶碗吃饭,甚至还招待客人。

一条弥敦道,左边平行的是西洋菜街女人街,右边平行的是上海街j兰街。自由行游客的消费集中在左边:连锁的电器铺化妆品店时装店运动品店。右边是三教九流灯红酒绿地,颇有香港的混杂之趣:一家桑拿按摩室,门口摆一恶俗镀金维纳斯像,旁边却就是一家经营多年的文具店,中小学生跑进去买九宫格描红本走珠笔改错带。多菲与红茶便是住在右边的上海街唐楼,楼龄四十多年,名叫康德大厦。四楼B室,左前方是灯火通明的麻雀馆,右前方是她们常去的视觉艺术中心――后者比前者面积要小得多。

所谓唐楼,本是老旧事物:唐楼乃是19世纪中后期至1960年代混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特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及香港一带。在七十年代香港兴建公屋以前,除寮屋居民外,几乎所有港人都是居于旧式“唐楼”。所以唐楼,以及唐楼所处的旧区,原是香港人的集体记忆。当九十年代香港地价开始狂飙,私人住宅全部作豪宅包装,连电梯都没有的唐楼便好像变成一个家道中落的穷亲戚,经常被强调品质不好、楼宇不佳、结构电线混乱、(部分)没有厕所等坏处,在光鲜的城市抬不起头来。城市发展的巨轮无情地向前,唐楼的楼价被压抑、凝固,唐楼被推倒重建。相对于财源滚滚的未来,人们对尴尬苦涩的过去,暧昧混乱的出身,予以无情的避讳。

不过喜欢唐楼的人还是有的,香港就有几名外国人,看准有一批中产阶级喜欢旧事旧物,特意买入大量品质良好的唐楼单位,将内部装修得精致无比,向纽约文艺中产的水平看齐,索价1500万左右,虽然不便宜,但也比许多新建的所谓豪宅便宜实惠精美得多。多菲和红茶在报上看到这新闻,心喜唐楼又有新天,不过她们大概此生都未必能入住1500万的楼房。她们与旧区唐楼的缘份,除了审美上的,主要还是阶级上的。旧区唐楼,是生活不拘一格的年轻波希米亚合租单位的首选。多菲和红茶后来发现,一群关心社会、搞音乐、做剧场、写诗、念马克思、做记者的80后,逐渐都聚居到油麻地这旧区附近,不好去STARBUCKS之类的咖啡店,倒乐意去街边大排档吃煲仔饭打火锅,逢年过节时就有社区聚会,一种反时尚的时尚品味,地道艺术生活。

多菲和红茶这种80后文艺青年,对唐楼的记忆并不多,但她们都喜欢混凝土楼层上的品字花通风窗,觉得素雅;喜欢冰凉的混凝土扶手梯,喜欢纸皮石地板,一小块一小块砌成的无限重复图案,朴实里追求精致的装饰风格;她们甚至喜欢某些单位门口老旧生锈、比她们年纪还大的铁栅。唐楼楼层较一般现代住宅建筑高,有四五米高,没那么大压迫感――多菲和红茶便常常笑说,若不是厅里堆著这么多乐器和书,我们该招呼朋友上来打羽毛球。她们以一种满含感情与惊喜的眼光看自己偶然租来的地方。让她们重新理解某些传统价值的那一句“芝麻开门”,是这些租来的唐楼,而非自置物业里的血缘家庭。比如说,走到街上,她们抬头,发现自己仍在康德大厦的荫庇范围内,因为康德大厦也有所谓“广州式骑楼”(源始于广州,骑楼以砖砌支柱支撑,并跨出唐楼前的行人路,替行人遮风挡雨。多菲与红茶便了解港式粤语长片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老话:我安住小楼,也想到路上人披风戴雨。

从康德大厦4楼B室的窗口下望,对面小公园日间是老伯们的世界,围拢在一盘棋上,或坐着打盹,都是消磨时日;晚上十一点后就有流莺和马福暗黄灯光下,女子的唇彩和香肩有弧光反照。可是多菲与红茶,亦对此无畏惧与嫌恶,甚至不张望,怕自己的眼光予别人世俗的压力。很多搞艺术的人对男盗女娼都有同情,纯真的多菲与红茶也不例外。有次有警察拍门,问隔壁的女子是否凤姐,多菲眨眨眼便说,不是呀,我看不是。她一脸天真、穿素色长裙、满屋是书,警察自然相信。掩上门后多菲想,隔壁的凤姐日间打扮看来根本是个良家妇女;除了深宵的高跟鞋声外,从来安静得像不曾存在;偶有吵架啼哭声,也是非常节制,反而红茶有时还跟男友摔东西动手呢――凤姐本不是世俗所以为的“凤姐”,那么多菲答警察“不是”,也不算全是谎话。多菲与红茶住在这旧区唐楼,心思是彬彬有礼、相安爱惜,像张爱玲的话:若得其情,哀矜勿喜。

凌叔,士多店老板,住康德大厦,前铺后居有十多年

唐楼以前多是“前铺后居”,像康德大厦楼下的品记士多,老板凌叔便住在康德大厦二楼。小本经营的士多,入货种类稳定,做的是熟客生意,自然无法与强调种类繁、新货多、有优惠的超级市场竞争,只但求自保。不过品记士多也有十多年历史了,熟客自然是有的。有心经营小士多的人,会将货品排列得极整齐,相关货品放在附近,包装纸方向都一样。凌叔每日收拾铺面,货物所在记得一清二楚,客人行藏口味也记得一清二楚。有的很沉默,凌叔每次从旧式横置的汽水冰柜里拿出冷冻的瓶装蒸馏水、可乐、啤酒,递上同样牌子的香烟,同样口味的口香糖,与客人只深沉交换一个眼神。有的很多话,比如崔先生,女儿出嫁后在家里闷得慌,哪日太太出去打牌了,就要下来聊天,从赛马到新闻到身体疾病到太太的恶行,由九点档剧集开播始,谈到十一点新闻时间,一同抬起头看那显像管旧电视播新闻,崔先生便大概于此时上楼回家。

入夜十一点多,街上车辆较少了,老板凌叔便打开方桌,在街边与妻儿吃饭喝酒剥花生,天寒时还吃自家的火锅。一街上行走的人都认识,中年妇女郭太太突然扑过来说你们锅里好香的麻辣,怎么做的,凌叔便说是一般麻辣火锅,只是加上了后面街上尼泊尔人的香料调味,郭太太说怪道闻起来与别不同。火锅香得满街人来问,凌叔心里得意,便叫妻子去旁边菜摊的芳姐处再添半斤西洋菜;妻子回来转达,芳姐说西洋菜一味哪够吃,特地精选一个小小”杂菜篮”送来,收费一样。凌叔便烫了几块嫩牛肉,装在碗里,连一杯啤酒叫妻子送过去给芳姐。

前铺后居是早期华人社区常见的生活形态,凌叔读书不多,不知道这些。他只是本能地生活着:工作和居住的环境重叠,劳动与余间的分野不明显,凌叔照他自己和所见街坊之需要来替自己的铺子订货,不制造过多的需求,街上的垃圾多了他也要帮忙扫一扫,因为这条街是他生活及讨生活的地方。香港地小人多,铺子多半狭窄,做士多搞饭馆卖蛇}做面包卖水果制家私补衣服剪头发的,都把东西放到铺外的街道上――大家都是”靠条街食”。早期出于贫困而各种空间不得不互相渗透,构成了一种公共性,没人拥有整条街,而人人都是持份者(stake-holder)。到城市富起来,管理主义也来了,街道变成没人拥有而谁都不能用的地方。两个巡更警察自远处走来,喝斥大排档违规把桌子摆到街上,勒令他们收档,凌叔也默默地与妻儿收拾碗筷,上楼睡觉。

黄先生,私人大厦保安,从公共屋 搬出后置业在康德大厦

多菲与红茶纯真得不知自己与众不同,但与她们同住一层楼的黄先生则发现了某点不同。自从多菲与红茶搬来,后楼梯的垃圾多了好几袋,都是分了类的:胶瓶一袋、铝罐一袋、废纸一袋、玻璃瓶一袋,偶有旧衣服更是严密包好标明“旧衣,已洗,任取”。在多菲与红茶,她们是持环保立场,废物分类有助回收再造促进环保。年近六十的黄先生是老一辈,不说环保,但想想,这样分类,倒是对楼下拾铝罐收纸皮的垃圾婆方便多了,这些废物拿去换得几个饭钱,对七十多岁孤身还要做工的老人家很重要。黄先生便也开始照做。

黄先生其实也六十多岁了,已届退休年龄,但闲在家里闷得慌,又要攒钱养老,他便到一间比康德大厦稍新、楼龄二十多年的私人大厦做保安。私人大厦有铁栅有电梯有闭路电视,午夜后锁门,进出要按密码锁,当然比唐楼安全――其实真有孔武有力的强盗来抢,六十多岁的黄先生也拦不住追不上。这份工作其实是闲散的多,黄先生工作的管理处也不过是电梯口外的一张办公桌,桌面玻璃下压着一些通渠、水电维修的电话号码纸片。日更时黄先生偶然出门外抽烟,住客进出时打个招呼,有生面孔,打量一下见不是坏人,也不必他们登记身份证了。这对保安员和住客来说,都比那些进出保安严密的大厦要方便。年轻的住客一般很沉默少打招呼,年老的则多要搭讪来打发时间,所以管理处另设一张椅子,是让住客坐着聊天的。来聊天的人多半寂寞,谈谈天气、身体、物价,讲讲自己家里,黄先生也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不必像新式豪宅那样西装笔挺、一式一样的逢人讲“你好”。夜更时黄先生可以直接打盹,夜归住客,像七楼的年轻夫妇,开门后还会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吵醒你了”。

大厦门是一道界限,经常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圣诞夜里12楼家的闺女,由男孩子送回家了,门口依依不舍十八相送般磨蹭个多小时,嘴都没亲一个。春天时二人恋上了,暑假二人闹翻,女孩在大厦门外凄凄哭泣,黄先生出去张望一下,忍不住搭个嘴叫男方“别欺负女孩子”。纠缠数月,末了还是散了,自此女孩经过管理处时都有点讪讪的,像黄先生是知道了秘密又帮忙隐瞒的长辈。

某天23楼的独身男子,发了疯一样下来追问他昨天放在门口的胶箱哪里去了,黄先生照常理推断,是让搞清洁的人当垃圾扔了,估摸这时间已到了垃圾站,男子就朝垃圾站狂奔了。黄先生不像他鲁莽,留在管理处等搞清洁的大婶,一问之下弄清楚,原来箱子是扔了,但里面的一大堆纸张报刊旧书还在后楼梯,待收废纸的来拿。男子垂头丧气回来,看到那堆故纸双眼重现光芒,忙不迭道谢,说是家传古书和重要研究资料,给黄先生和大婶各封了几百元利是,欢天喜地上楼。

中秋、圣诞、新年、农历年时,大厦都要做些起码的装饰,小小的圣诞树竖起来,七彩灯泡一亮一亮,住客们会给黄先生封红包,图个好意头,礼貌客气的上楼去。黄先生道谢,电梯门一合,大厦门前又剩他一人。年晚岁末,时间在心头流过,黄先生也不感慨,扭开收音机听点时事烽烟节目。

上一篇:没有你我怎么办范文 下一篇:护旗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