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10-04 14:23:59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古诗;鉴赏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诗歌教学模块中提出了以下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而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古诗水平又是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四年福建省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分值均为6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3.2分,2012年3.32分,2013年3.69分,2014年3.34分。学生的实际鉴赏古诗能力较低,由此可见一斑。

教学实践也表明,高中学生鉴赏古诗普遍存在两个困难。一是知识性困难,如字词、背景等;二是鉴赏性困难,如学生能否运用想象和联想,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找到自己独到的感受等。前者相对容易解决,只需要查阅有关资料,运用工具书或者网络就能解决;后者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获取是远远无法解决的。那么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养成真正的鉴赏古诗能力呢?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一、实施“五环”阅读模式,开启古诗鉴赏之门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知人论世,即要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时代和生平。许多作者的生平遭遇,经常突显诗所表达的主旨,如陆游创作《书愤》之前已被罢官六年,蛰居山阴家中,写这首诗时才被朝廷重新起用,藉此可以读懂该诗蕴含了作者满怀收复故土的希望和激奋,又饱含岁月不居、报国无门的愤激和辛酸的复杂感情。知人论世,还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特点,如苏轼豪放、潇洒,陶渊明鄙视权贵等特点。

(二)审视标题,助力理解

审视标题,即利用题目的提示作用,从中找到主要信息,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如李白的《越中览古》点明了作品怀古咏史的思想感情。又如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仅仅阅读诗句,是无法找到其中的要义。若结合题目理解,就能明白此诗是抒发观书后的人生感想,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哲理诗。诗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把人的心灵比作池塘,为使池塘永远清澈,就得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进来,从而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意象

古诗中,有不少作品内容富有诗情画意,而且意境优美,赏析时要充分抓住典型意象,揣摩语言内涵,品味悠远意境。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先用“笼中鸟”“池中鱼”“尘网”等意象,比喻作者误入官场,失去自由,表达他对官场的厌恶。再通过“草屋、桃李、炊烟、鸡鸣”等一系列意象,组合成了一幅幽静恬淡、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重在炼字,着力剖析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在鉴赏中,要特别抓准“诗眼”。“诗眼”既得,便势如破竹,境界全出。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围绕“怨恨”一词,咏叹王昭君的千载之怨,也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独”字饱含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与寂寞;“环空归月夜魂”,一个“空”字,表面上是写昭君葬于塞外,魂归汉朝也是徒劳,实际上将诗人的悲愤之情、哀悼之意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五)吟诵涵咏,领悟诗意

古诗词大都有节奏,有语气,同时也有其深刻的意蕴。读一读,品一品,才能品读出古诗词的山水韵味、田园风光、童真童趣、闺中之怨、亡国之痛等。多读,方能品读出古诗词的“情点”,品读出作品背后的“闪光点”,进而调动自己的主观认识与体验,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

二、尊重个体阅读体验,激发古诗鉴赏兴趣

“诗无达诂”,诗歌鉴赏固然需要讲究“知人论世”,但个人的原始阅读体验必不可少。以李商隐《锦瑟》为例,学生在鉴赏此诗时普遍感到很美,很符合青少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思绪,似乎有一些感伤,又有一些希望,然而又透着一些凄楚无奈。里面的意象是华丽的、细腻的,瑟是“锦”的,五十弦是“无端”的,仿佛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久对“无端”“五十弦”的“锦瑟”,用纤纤细手一弦一柱的轻抚琴弦,无弹奏的意绪,却有青春的忧伤。涉世未深的她,渴望人生的美好,却无法看未来;向往着自由坚贞,却无法排除青春的感伤。希望成为自在的蝴蝶,却用一“迷”字;希望成为催春降福的杜鹃,却用“望帝”化身的典故。明月下的“沧海”之美,却有泪;暖日下的“蓝田”之“玉”美,却因“烟”而不清。幻想着将来的回忆情景,更增添了此时的怅惘心情。这些都很容易引发高中生这一特定年龄群体情感的共鸣。

这样的鉴赏解读无须太多的背景知识,只要学生尊重自己的感受,仔细品读文本,就能发现属于他们自己的美丽。学生在鉴赏此诗时,更像是一场与同龄人的对话,也可以说是一场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学生一旦找到了这种鉴赏古诗的法门,即使不是那么科学,不是那么“教材”,也无疑会给他们极大的兴趣和信心。在此前提下,老师进一步介绍一些相关知识,如这首歌立意的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寄兴说、诗集总序说等等,学生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突破古诗鉴赏瓶颈

在古诗鉴赏教学中,有时学生解读出来的结论虽有道理,却与教科书或试卷练习中的参考答案不一样,很多教师为此担心不已。这一担心看似有些道理,实际上却是多余的。

从应试角度看,高考试题都是原创的,不可能让学生去背平时练习中的现成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去解读诗歌,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鉴赏能力就无法形成,或者说限于个人的生活阅历、阅读积累、思维方式等影响,解读诗歌就无法深入,往往浅尝辄止。如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选取了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一诗作为试题,其中第三小题参考答案是:①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②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平时解题只看参考答案的同学最多只能答出第一层意思,就是“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而第二层意思“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能够被解读出来,就有赖于平时“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了,只有深入解读了,答案才能深刻。另外,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了解,在阅卷的评分细则中,往往对几种言之成理的答案都予以赋分,如2014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阅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的第二小题就提供了三种参考答案:①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②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③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因此,部分老师对此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学生终有一天会离开学校,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之下,怎么保持对诗歌一如既往的兴趣和爱好,享受与诗人、与自己、与他人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笔者认为,作为一线老师,还是要排除各种干扰和顾虑,让学生真正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终身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实施“五环”阅读模式入手,尊重个体阅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不失为破解高中古诗鉴赏教学困境的一条康庄大道。

[参 考 文 献]

[1]吴细华,胡孝华.论语文教学的宽容[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2

阅读下列古典诗词后回答问题,注意题型特点。

1.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商 歌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 《商歌》是古代乐府旧题。“商”在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这是一种哀怨悲凉的歌曲。“商歌”当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1) 说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寇 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满汀洲人未归。

【注】 :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1) 试分析“孤村芳草远”一句中“孤”字的妙用。

(2) 词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 陈抟:宋代人,曾在华山修道,相传经常长眠百日不起。

(1) 有人说“懊恼伤怀抱”是本曲表现的重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

4.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 说说最后一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

5.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潘大临(约1057―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古诗词鉴赏训练(1)第2页

(1) 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7.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燕子

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 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 简要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8.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春思二首(其一)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1) 试结合诗中相关意象,分析两诗在情感内涵上的差异。

二、 强化训练

阅读下列古典诗词后回答问题,注意所选诗词的不同类型。

1.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双调的词作往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而达到情景相生之妙。诵读范仲淹的《苏幕遮》后思考:上片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将上片的景和下片的情巧妙联结起来的?

(2) 词的首句化用了哪位名家的写景名句,试默写之。

古诗词鉴赏训练(1)第3页

2.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试作具体分析。

(2) “会当”有人解作“一定要”,有人解作“正当”,你认为哪个解释更好?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 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淮阳:指西汉刚直敢言,数被外放的汲黯。欢:指酒。《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1) 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

(2)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5.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 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 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 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6.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 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见网站)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3

【关键词】尊重文本 善待学生 "雪化后是什么" 再思考

自从"雪化后是什么?是水,还是春天。"在教育界引发争议确定:是春天,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之后,便被许多教育专家引说评论,进而纳入新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深入教学课堂,深入教学评价。"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专家们在挥舞着旗帜,教师们在底层附和呐喊,对"雪化后是什么?是水,"这一原始本质的理解反而提出了质疑,答案令教师失望,令同行嘲笑。今天,我们的学生都知道了:"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我们的教师是多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我们的学生又是多么具有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是给这个答案,我们的课堂就能得到很高的评价,反之,我们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

案例一:课堂上的教师

师:"同学们,雪化后之后是什么呀?"孩子一起回答:

生(齐声回答):"水。"

师(一脸的失望):"唉,雪化后之后怎么是水呢?我们应该动动脑筋呀,雪化后之后是春天嘛。"

生(面面相觑):"原来这样啊,我们怎么那么笨的回答是水呢!"

案例二:教研会上的教师

师:雪化后以后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春天",这是极富诗意的回答,没想到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错了",给出的正确的答案是"水",这是用传统的理念思维来指导学生教学,没有达到新理念提出的高效的课堂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丰富想象力的要求。

师:我认为这位教师不应该用了物理学的答案来解释文学上的问题,张冠非要李戴,自然要出现令人遗憾的结局。

两则案例令人啼笑皆非,就算以新课程理念的眼光去看,能有几个学生想到"雪化后之后是春天"。"是水",这是雪化之后的本质,这是常态的思维得出的结论,避开本质的"水"而追求多数学生想不到的"春天",来追求课堂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能力,好高骛远姑且不说,如此极端的教学行为,我在琢磨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思想是不是走向了误区呢?问题中的"水"与"春天"之说如同生命中"水"与"血"之论。诚然,血浓于水,比水珍贵,我们肯定血的价值,但不能就此漠视水的存在。没有"客观存在"的雪化之水,又从哪里获得明媚的春天。漠视"客观存在"的知识,抬高"自我建构"的知识,打着"创新"和"发现"的旗号,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的怀疑与摧毁,为了一桶水,却牺牲了整条河,不值得!

现在的问题是:专家的培训也会提到"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教师上课强调"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学生回答"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对常规思路回答"雪化后是什么?是水",却万万不能算正确的。在新理念教学的背景下,人们不再愿意听到"雪化后是什么?是水"的本质。我带着困惑对短文《雪化后是什么》进行了阅读,又仔细阅读了与之关联的论著文章,还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教师的教学目标都这样认定: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能知道短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为此,教材编排的目的是通过引导阅读短文,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想象,明白思考问题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追求一个标准答案,知晓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学生读短文,知晓三个答案,为什么我们读到最后就得把答案定在一个"春天"上呢?为什么老师留下的作业仍是"雪化后是什么呢?"而不是"你认为雪化后还会是什么呢?"所以我认为:我们把"雪化后是什么?"停留在"春天"上,我们的教学依旧是残缺的,真正触发学生的思维,不能只看表象,而不看实质,从一个"标准答案"走向"另一个标准答案",对文本的解读,越新奇越好,越古怪越好,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误导。

需要认清的是:问题的答案一方面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信息,进而构建意义;另一方面是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学生意义)对文本信息(文本意义)进行加工,获得意义。人生的阅历各不相同,不同的个体面对同一样的文本,他们视界角度不同,融合的方式不同,相遇的地点也就不同,得出的答案也就不同。"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自然是一派春天的景象;"冰雪消融,溪流淙淙"自然是水流潺潺之景,答案的多义性和个性化,需要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寻求不同的视觉角度,构建意义。新理念对传统教学中的"标准答案"本已"判处死刑",上述的案例何常不是从一个标准答案走向另一个标准答案,我们教育的行为又何常不是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答案要持审慎的态度,对课堂的教学评价要有尺度标准。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4

正因为如此,古代诗歌鉴赏也成为了高考的必考题型。作为高中生,了解、学习进而鉴赏一首诗歌,需要从哪些角度进行呢?怎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歌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检测一下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一、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吗?

阅读任何一首有文字难度的诗歌。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可能会对具体诗句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阅读答题的困难往往是:1 对诗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不理解;2 对古代文言字词不熟悉;3 对诗人的身世、诗歌的写作背景不了解;4 对诗歌中的一些有特殊含义的事物(如典故、古代诗歌意象等)不明白;5 曲解诗句;6 未耐心、仔细揣摩诗句等。这些因素都会妨碍同学们对一首诗歌的内容、情感的理解。

但有些文学素养好的同学却可以通过:1 对作品注解仔细阅读;2 平时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3 平时对主要诗人的身世、背景有了解;4 对诗歌常见意象的积累;5 紧紧抓住诗句本身。不做无关联想;6 耐心仔细地阅读诗歌来顺利克服这些阅读障碍等,在阅读一、二遍后迅速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整理出整首诗歌的内容、情感。

[例题1]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 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答案]B、D。

[解析]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关键词句“迥”“高”“围”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采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斯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句一气相贯,既可显出楼高望远,更可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例题2]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里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很多同学在做这道题目时。会错误地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道世、不得志的思想。这是主观武断的看法。

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吗?

这是理解鉴赏的高级阶段。要求同学们在读懂诗歌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对诗歌的创作有进一步的理性判断分析。要做好这一步工作。必须有相当的有关知识的积累,包括:1 古代诗歌常用的各种修辞手法;2 各种衬托、结合手法(悲喜衬托、动静衬托、虚实衬托、点面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结合等);3 篇章构思技巧(如象征、借古讽今等);4 怎样分析关键字、词、句(如动词、形容词等)的表现力;5 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要熟悉这些术语,还要知道鉴赏的几个步骤,最好再掌握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帮助你理解判断。

[例题3]

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案解析]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

[例题4]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请对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5

一、要明确考纲要求,即考什么

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要明确考题方向,即怎么考

2008—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对“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的考查,题型相对稳定,两个小问,均为主观题;选材上看,以唐宋诗词为主,特别是以唐宋诗占主导地位,但唐诗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宋诗有所上升,宋词、元曲及明清诗比例略有提高。名家名篇有所下降,出于防备押题的需要,名家的非代表性作品和一般诗人的佳作有上升趋势。考查点设置上看,是“一诗两问”,重点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大多以单独鉴赏的方式考查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三、如何备考,即怎么应对考试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应该了解诗词的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进一步了解重要的诗人诗作,对诗歌背景和重点作家情况了解,都有助于解答习题。

(二)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强化四种意识)

(1)强化审题意识。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做题前一定要吃透题干要求。

(2)强化解题流程。古诗鉴赏的解答应该遵循这样三个步骤:第一,反复体味,读懂原诗。读懂诗歌要注意“五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诗句,五看题干。第二,看清要求,明确方向。第三,注意表达,规范作答。

(3)规范答题意识。掌握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

如“炼字”题的答题顺序:解释字义,将字放在句中翻译诗句,说一下该字本身的好处(活用或修辞手法),再看一下该字在表达诗人思想情感和主题上的作用。在答题格式上,—般是先观点,后理由;先概括,后具体。

(4)坚持答案组织的原则:紧扣诗句,细致深入。

第一种类型:分析形象类。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模式:四字词概括图景、氛围+结合诗句具体描绘图景+表达何种情感。

第二种类型:分析情感主旨型。常式问: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变式问: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第三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表现手法(广义)、艺术技巧等是十分宽泛的概念。答题模式: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效果、作用(传达了什么感情)。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第四种类型:语言、炼字类。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模式:解释字义,将字放在句中翻译诗句,说一下该字本身的好处(活用或修辞手法),再看一下该字在表达诗人思想情感和主题上的作用。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正确解答:四字词整体概括+结合重点诗句分析。

示例:(2011年天津卷)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怒涛顷刻卷沙滩”写出了波涛汹涌,水势迅猛变大的情景;“十万军声吼鸣瀑”描写了下雨时,响声震天,好像瀑布发出的巨响;这里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描写生动形象。

分析诗眼作用。(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如果是统摄全片的诗眼,应结合全诗逐句分析。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6

关键词:重视课本 对比阅读 归纳总结

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对诗词鉴赏这一考点的考查,无论是分值上、题量上,还是考点上,各方面都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试题虽然稳定,但考生对这一道题却往往是望而生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考点,只要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熟悉一定的答题步骤,训练方法行之有效,是一定能把诗词鉴赏这座堡垒攻克下来的。

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是最好的例子。也就是说只要把课本中出现过的诗词读通读懂读透,融会贯通,就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课外的诗词鉴赏练习题,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学生总是觉得语文课上和不上是一样的,即使自己请假一段时间不来上课,也不见得自己的语文成绩变差了。晚修时间,只要是老师布置的其它作业也较多,这时候的语文作业绝对是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追问缺交作业的原因,部分学生还会振振有词地说:语文作业做和不做是一样的,老师你急什么呢?甚或还会有部分学生言之凿凿地说:现在的语文高考,又不考课本里出现过的内容,一个星期上六节语文课,真是太浪费时间了,何必呢?学生对语文课的轻视,对语文课上课功用的否定,真是令人痛彻心扉。追究原因是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语文课对提高他们语文素养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节语文课其实是对每一个高考考点的分解学习,每一次作业其实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阶段,没有这一步一步的打基础阶段,没有这一点一滴的能量储备,羽翼未丰,学生在考试中是绝对是寸步维艰,还何来腾飞?

在2011-2012学年佛山市高一语文期末统考中,就考了徐俯的《春游湖》一诗,题中的第一小问要求在诗中把能体现“春”的“意象”找出来。试想学生如果在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时请假或上课时心不在焉,你知道“意象”这一诗词鉴赏中的专属名词吗?你能轻而易举地拿到这宝贵的2分吗?不,绝不可能。在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中,《词两首》、《死水》、《再别康桥》等诗词中均涉及到“意象”这一专属名词,所谓“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象”,就是物象、形象。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感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二.巧抓“标识”,豁然开朗。

俗话说得好:一叶落知天下秋。诗歌鉴赏也正是如此。在鉴赏诗歌时,只要善于查找“标识”――诗歌中明写或暗藏的反映诗意或表达主旨的“蛛丝马迹”,必能使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歌中常见的“标识”常常隐藏在诗题、注释、背景、意象、语言、题材、细节等上,通过对这些“标识”的解读,往往可以由表及里,帮助我们读懂诗歌。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题明确交待了时间、事件,透过对诗题的了解可知诗歌是写在秋天的―个傍晚,诗人在山中隐居之时的所见所感;也可通过对诗中所选“意象”――明月、苍松、清泉、岩石、翠竹、青莲等的把握,理解作者是借对自然山水美的描绘来抒写自己人格的高洁;更可借助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体会诗人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学习刘禹锡的《石头城》,可通过注释和写作背景来了解到这是一首追怀古迹之作,目的是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概,提醒当朝统治者要以之为鉴。欣赏李白的《蜀道难》,诗中语言雄奇奔放,诗人情感跌宕起伏,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极写蜀道之艰难,环境之险恶,极其完美地体现了李白飘逸豪放的诗风。

可见在阅读诗歌时若能慧眼识“标识”,理解诗歌时一定能令你拨开云雾见青天。如2011年高考课标卷考了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考生若能关注到诗题中的“秦国怀古”,或是关注到注释中对关键词“销魂”的解释,以及诗末的点睛之句“不堪回首思秦朝”,或是借助诗中所写“泾水、春草、古碑、残阳”等凄凉败落的景物来帮助自己理解诗歌,即可知道这是一首怀古诗,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又如2011年上海卷考了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考生如果能关注到诗中“看月”、“失眠”、“揽衣”、“徘徊”等一连串对游子的细节描写,再联系全诗的关键语“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即可知诗歌是表现游子离愁的,诗中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学生只要理解了诗意,答起题来就易如反掌了。

三.对比阅读,眼界大开。

俗话说得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在讲授时有意识地把同一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等相近或相似有可比性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阅读,必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在对比中眼界大开,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在讲授粤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时非常注重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如在讲授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时,我把《从军行》(之一)以之进行了对比教学,因《从军行》(之四)中诗末用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戍守战士不把敌人打败誓不归来的豪情壮志,而《从军行》(之一)则用曲笔抒情――无那金闺万里愁,借对妻子的描写来曲折表达了征人对家中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可使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中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对这两首诗的阅读,引导学生归纳如何鉴赏边塞诗、边塞诗在内容及其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教师更可以这两首诗的学习为契机,推荐学生阅读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品,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边塞诗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这种以点带面、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对比阅读方法深受学生好评,学生对诗歌学习兴趣大增,我也倍受鼓舞。在接下来的诗歌教学中,我继续把对比阅读用好用妙,如在讲授杜甫的《登高》时,我让学生把该诗和的《沁园春・长沙》作比较,思考两篇作品在情和境方面有哪些不同。又如讲授刘禹锡的《石头城》时,我让学生思考李白的《越中览古》和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何异同。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把对比阅读运用适当,学生必能眼界大开,诗歌鉴赏能力何愁提高不了呢?

四.归纳总结,能力提升。

华罗庚院士曾说过:学习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也正是如此,对诗歌知识的积累、摄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一定要有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即对知识的提炼和升华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要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诗歌常识进行归纳总结,才能使自己能力提升。如在归纳考点“形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形象分为人物形象和特殊物象两类,而常见的人物形象即指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而特殊物象则指杨柳、长亭等送别类物象,梧桐、杜鹃、流水等愁苦类物象,、梅花、竹子等抒怀类物象,投笔、楼兰、请缨等战争类物象等等。如归纳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时,可引导学生把诗歌的语言风格归纳为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绚丽多彩、雄奇奔放等风格特点。又如归纳诗歌的表现手法时,可引导学生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烘托对比等等。

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为求在考场上得到最佳的分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各个考点的答题步骤。如在答意境类题目时,学生可这样组织答案:先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再点明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答题就可使自己的答案和得分点相吻合。相信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精心总结归纳,一定能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若能重视课堂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在解答诗歌时能注意到诗中出现的“标识”,并通过对比阅读和归纳总结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相信是一定能把诗歌鉴赏这座堡垒攻克的。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7

【关键词】高考 古代诗歌 鉴赏技巧

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篇8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26-008

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 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 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 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 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 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 王维

渭城朝雨?徘宄浚?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 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 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 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3. 明确高考答案的特点

上一篇:注销公司决议范本范文 下一篇:睡前故事电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