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日记范文

时间:2023-11-19 07:39:18

下雪的日记

下雪的日记篇1

关键词:降雪天气;地面测报;地面测报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261-1

1 观测和记录

冬季出现固体降水主要是雪、雨夹雪、冰粒等。降雪时,须将承雨器取下换上承雪口,取走储水瓶,直接用承雪口和外筒接收降水。观测时,用备份的外筒换下已有固体降水的外筒,盖上筒盖,待降水融化后用量杯量取,也可用专用台称称量固态降水。固体降水一般降自蔽光高层云、雨层云、层积云等,云系较稳定。冰粒与雨或雪一起出现的可能,在判断天气现象时,可以在水泥地面上看其着地情况来判断,冰粒着硬地反跳,为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形状,在树叶上有沙沙的声音,而雪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技的星状,常缓缓飘落,要仔细分辩,不要漏记或误记。符合观测雪深的日子,8时在观测地点进行雪深的观测,积雪的观测前应准备好量雪尺,若达到雪压的测量标准要在观测前半小时把量雪器拿到室外。雪深观测地段在入冬前要除去杂草,保持大致平坦,一般不能在观测场内进行雪深(雪压)的观测,每次观测须作三次测量,记入相应观测簿栏内,并求其平均值。平均雪深不足0.5cm记0。在降雪观测和记录中需注意的事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意事先检查外筒是否有渗漏现象,并标上承雪口和筒身的重量,称量时应校准零点,并将筒外的的冻结物或水滴全部清除,并减去外筒的重量(或mm数)扣除。

第二,降雪时对能见度的影响比较大,注意与天气现象的配合,记录天气现象时,注意雨与雪的过渡。积雪天气现象随有随记,而雪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才测定,可以有不一致的情况。

第三,注意补测雪深的规定,只有在14时或20时定时观测时进行雪深(雪压)补充观测,此外的任何时间,都不作补充观测。

第四,三次测量的地点,彼此相距应在10m以上,并做出标记,以免下次在原地重复测量。

第五,有连续两次以上的降雪时,注意积雪层中是否有冰层的存在,量雪尺一定要垂直的插入雪中到地表为止,可以在观测雪深的地方挖开一个小的坑,来看是否到达地表,以防有冰层时误导观测员,使用普通米尺时,若尺的零线不在尺端,注意雪深值加上零线到尺端的距离的相当厘米数。

第六,雪压观测时要注意所取样本不包括雪下地面上的水层和冰层,但应该包括积雪上或积雪层中的冰层。

第七,只要不符合雪深补测条件,即使达到测定雪压标准,也不必补测雪压。

2 发报

当8时观测到测站四周视野内有一半以上的地面被雪(包括米雪、霰、冰粒)覆盖时,在天气中编报925SS。

3 仪器的维护

第一,观测场内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观测场地上的积雪应保持其自然状态。百叶箱中的仪器有雪片或雨滴时,就用毛刷或软布及时清除,及时清除百叶箱缝隙中及顶部的积雪。

第二,风仪感应部分有冻结物时,应及时清除,以防雨雪天气出现冰冻影响仪器正常运转,但不能敲击感应部分,以免变形损坏。

第三,注意日照计进光孔是否有雨雪等冻结物遮住,若有应用软干布擦除,不能用针尖等硬物挑拨。

第四,积雪的观测前应准备好量雪尺,若达到雪压的测量标准要在观测前半小时把量雪器拿到室外,取样时要注意清除样品中的泥土、杂草和雪面下的冰层。

第五,雪很大时,蒸发可以取雪或者加盖,加盖时要把蒸发专用雨量器也同时加盖。

第六,人工地温表要在正点观测30分钟前放在雪面上,观测时如果被雪盖住,需拨开积雪观测,可能与自动站的相差较大,因在不同的下垫面所致。

4 备注

第一,地温传感器被雪覆盖时,应在观测簿备注栏进行备注,照常观测。

第二,14时或20时进行雪深补测时,需在观测簿备注栏进行备注,记入当日雪深栏内。

第三,观测雪压时,所取雪量中包括积雪上或积雪层中的冰层时,需在观测簿备注栏中备注。

第四,E601大型蒸发破冰观测时,需在观测簿备注栏进行备注。

5 发报及数据文件的处理

第一,雪的大小以能见度的大小来决定,注意发报时能见度与天气现象的配合,根据下降的情况来确定是连续性还是间歇性。

第二,925SS组的编发,需要注意的是天气报与重要天气报的区别,天气报中是指8时还有积雪存在时编发本组,而重要天气报是指过去24小时有降雪并形成积雪时编报,W0报0。

下雪的日记篇2

节候表征

大雪是农历十一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十一月是葭草长出新芽的月份,古人因此称之为“葭月”,也称“辜月”“冬月”“畅月”“龙潜月”等。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大雪有“三候”:“大雪之日,}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鸟也称i},《诗经》中称“N}”,《礼记》中名“盍旦”,民间俗呼“寒号虫”“寒号鸟”。}鸟“夏月毛采五色,冬至尽落,夜则忍寒而号以求旦”。据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文中的解释:“i},山鸟,阳物也,是月阴胜,故不鸣也。”因此,有大雪之日}鸟不鸣的“候应”。事实上,寒号鸟虽然也被称为“鸟”,但它并不是鸟,而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名鼯鼠。它的前后肢之间有宽宽的皮膜,可以在树枝间轻盈地滑行,主要栖息于高山丛林之间,有“千里觅食一处屙”的习性。也就是说,它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总是会将大小便排泄在一个并不居住的固定洞穴内。

虎为“山兽之君”,属“阳中之阴”的动物。所谓阳中之阴,源于古人阴阳互根的说法,也即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化生。虎属于阳兽,但又有阴性的成分,因此,古人认为它在“一阳将发”的冬至之前。

荔挺,也称“马莲”“马兰”“马蔺”,形似蒲而小,根可制刷,三月开紫花,五月结实。它与东北的乌拉草以及南美的巴拿马草并称为世界上的“三棵宝草”。荔挺从阳而生,因此三候为“荔挺长出了嫩芽”。

在古人看来,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就会有一些异象发生:}鸟对应口舌,如果寒号鸟仍在鸣叫,国内将会出现妖言惑众的现象;虎对应将帅,如果虎此时不,将帅会不和睦;荔挺对应朝臣的正气,如果荔挺不出,卿士们会专权欺主。 吹糖人

唐人元稹作《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黄钟随气改,`鸟不鸣时。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积阴”指阴气聚集,“披书”指开卷读书,“黄钟随气改”意指冬至节气就要到了。据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引晋司马彪《续汉书》记载:古人为了预测节气,在密室中置一木质案板,把十二律的律管按其方位分别放置在上面,管中放进苇膜烧成的灰,管口盖上轻薄的织物,某一节气一到,相应律管中的灰就会飞动起来。黄钟律对应冬至节气,时在农历十一月。这首诗的大意是:大雪节气到了,雪下得很大;雪夜里,有人吹乐消遣,有人伏案读书;临近冬至节,`鸟已不再鸣叫;冬末就如同一天中的暮色,令人珍惜不已。

节令习俗

对于过冬的作物而言,雪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对此,民间谚语也多有反映。如浙江地方谚语讲“冬无雪,麦不结;若要麦,见三白(腊前三番雪,名三白,主岁麦熟)”,再如“冬雪如宝,春雪如草(冬天下雪则虫皆冻死,而泥亦润)”,等等。西汉农书《汜胜之书》更称雪水为“五谷之精”。

对于传统农业而言,雪水不只宜菜麦、杀虫蝗,古人还用它来浸种催芽,认为这样会增产、增收。据《汜胜之书》记载:“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倍。”雪水浸种的记述也多见于后世农书中。如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此月(十一月)如有雪,则收贮雪水,埋地中。溲谷种,倍收,不怕旱蝗。”

又据先秦农书《夏小正》记述,冬令十一月也是天子狩猎的时节。古人打猎也称田猎,有四时之分,并且各有专名:春曰搜,夏曰苗,秋曰A,冬曰狩。先秦时期的田猎有军事训练的目的,也有保护庄稼免受禽兽糟蹋的功用。当然,田猎也有一定的规则,诸如不捕幼兽、不杀孕兽、不采鸟卵等,否则会被认为是暴殄天物。在后世民间,民众也有冬日农闲打猎的习惯,雪天里动物的行踪更容易暴露,人们也更容易捕捉到猎物。

下雪天,古人也有一些传统游戏。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描述的是南宋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这些雪天的游戏后世仍有存续。

大雪时节,南京人喜欢吃油炸的萝卜圆子。萝卜圆子北方称萝卜丸子,其制作并不复杂:把萝卜洗净、刨丝,挤去水分后,用面粉调成糊状,佐以虾末、葱、姜、盐等调味,最后用汤勺一勺一勺地盛出置于油锅中煎炸,等到圆子呈金黄色时用笊篱捞出即可食用。在浙江温州,大雪节气里,也是小贩们走街串巷叫卖饴糖的时节。小贩们一边敲打着糖刀,一边吆喝着叫卖,当地人称他们为“糖儿客”。听到叫卖声,孩子们常常从家里搜罗一些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的物件,围着“糖儿客”兑换饴糖,成为当地街边的一景。

副食加工

我国南方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腌肉,即以食盐腌制的肉制品,又称渍肉、盐肉、咸肉等。《醒园录》是清代文人李化楠宦游江浙时写成的一部饮食专著,其中记有腌制猪肉的方法:“每猪肉十斤,配盐一斤。肉先作条片,用手掌打四五次,然后将盐炒热擦上,用石块压紧。俟次日水出,下硝少许,一天翻一次,腌六七天捞起,夏天晾风,冬天晒日,均俟微干收用。” 油炸萝卜圆子

除了腌肉,又据明末清初文人张履祥《补农书》记载,农历十一月也是江浙一带的人们制作糟蟹、风鱼、火腿的时节。

糟蟹是传统糟货的一种。所谓糟货,是指用酒糟制作的诸如糟鱼、糟蟹、糟肉、糟鸡、糟鸭、糟豆腐等食品的统称。在我国南方,吃糟的记述早见于先秦时期,存续于后世,南宋以后吃糟之风大兴,用来制作糟货的原料也是多种多样,几乎是“入口之物,皆可糟之”。宋代诗人曾几有《糟蟹》诗,其中有“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籍糟成”,认为螃蟹适宜糟渍,糟渍之后才更有味道。元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糟蟹》录有一首糟蟹制作歌诀:“三十团脐不用尖,糟盐十二五斤鲜。好醋半升并半酒,可餐七日到明年。”

风鱼是经过风干制作的鱼干,又称风干鱼。清代女医曾懿《中馈录》记载了江南地区风鱼的制作方法:“法以大鲫鱼,切勿去鳞。腮下挖一洞,掏去杂碎;塞以生猪油块、大小茴香、花椒末、炒盐等;塞满腹内,悬于过风处阴干。食时去鳞,加酒少许蒸之。制时宜用冬日,至春初以之佐酒,肉嫩味鲜。若至二三月干透,则肉老无味矣。”

火腿是经过腌制或熏制而成的猪腿,又名“火肉”“兰熏”,是我国南方的传统名食,以浙江金华火腿最为有名。金华人做火腿,“每斤猪脚配炒盐三两,用手将盐擦完,石压之。三天取出,用手极力揉之,肉软为度。翻转再压再揉,至肉软如棉,取出挂之风处,约当于小雪后起,至立春后方可挂风不冻”。古人还举出了鉴别真假金华火腿的方法:“用银簪透入内,取出,簪头有香气者为真。”

在古人的观念中,雪水有着特殊的功效。据清代文人朱彝尊《食宪鸿秘・腌雪》记载:“腊雪拌盐贮缸,入夏取水一勺煮鲜肉,不用生水及盐、酱,肉味如暴腌(肉的味道如同刚腌制的一样),中边如透,色红可爱,数日不坏。用制他馔及合酱俱妙。” 金华火腿

下雪的日记篇3

2、大雪节气将至,又送温馨提示:出门加衣裳,感冒不登门;平常锻炼多,免疫能力强;多喝生姜水,体热能驱寒。大雪节气愿朋友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快快乐乐!

3、风愈冷,天愈寒,添衣保暖是好习惯;深冬到,雪花飘,我的牵挂记心怀!大雪时节,祝我亲爱的朋友,天天开心!

4、季节温度降,想你温度升,越冷越惦记,挂念你身体,无事勤锻炼,祝你好心情!大雪时节,祝你快乐一冬季!

5、你那里下雪了吗?可否为我采集一片雪花?你那里下雪了吗?可否记得我无尽的牵挂?你那里下雪了了吗?

6、大雪节气到,防寒要做好,多添衣服,多运动,饮食要有好规律,身体健康最重要,祝亲爱的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7、浪漫的雪花轻轻的飘,温馨的祝福悄悄的到,化开了愁眉裂嘴笑,朋友的关怀真正妙,棉衣羽绒来保暖,路滑雪天慎出行。大雪节气已来到,时刻注意得健康,祝你开开心心幸福绕!

8、寒风难阻朋友义,大雪不挡祝福情。迎风冒雪送祝福,但求友情化冰雪,送君温暖和健康。大雪节气日我的祝福来,祝愿朋友都温暖,开心快乐享幸福!

9、大雪不封冻,不过三两日。大雪即将到来的日子里,祝你多加衣服多保暖,不得疾病没伤寒。

10、枯藤,老树,雪花。小桥,无水,冰渣。棉衣北风寒冷,断肠人在大雪……好冷的天哦,大雪节气到了,朋友,问候一下,要保重身体,别忘了加衣预寒。

11、大雪节气来到了,寒冷寒气寒意到,工作之余问候好,御寒保暖最重要,关怀提醒早早到,看完短信抿嘴笑。祝你天天有好梦,梦中常有我。

12、大雪记得多穿衣,好友短信表情意,真心带来股暖气,不畏孤单人靓丽。祝愿好朋友大雪快乐,愿我们的互相关心带来如火的暖意,让我们用心体味这个冬天不太冷。

13、雪花在外飘扬,寒冷在外流浪,感冒在外闲逛,你若保暖不当,随时可能遭殃,头痛脑热病秧秧,大雪节气已到,做好防寒工作,加强身体锻炼,快快乐乐过冬天!

14、大雪节气送祝福,祝愿朋友都幸福。情谊可以化冰雪,祝福能暖五更寒。朋友在外多保重,身体健康乐无忧!

15、大雪节气到,雪花随风飘,大雪飘大地,大地穿棉衣。你也多注意,外出多添衣,照顾好自己,不怕坏天气!

16、大雪节气,用我的热情溶于一杯热茶,为你驱除寒冬的凉意,带来如春般的温暖。朋友,大雪了,给你小小问候,送你大大祝福,愿你冬天更温暖,生活比蜜甜。

17、有一种寒冷叫大雪节气,有一种温暖叫短信问候;有一种烦扰叫感冒病毒,有一种关心叫多添衣裳;大雪节气来临,发一条信息,送一份祝福,增一份温暖!

18、冬风有力,万物萧瑟;大雪降落,银装素裹;防寒保暖,勤加锻炼;短信虽短,祝福尤在。大雪节气,送你实用祝福,健健康康比啥都强,愿你天天好心情。

19、大雪带来丝丝寒意,提醒朋友保重身体,以前冬日变成回忆,珍惜现在记得联系,即使相隔再远距离,经常将友心里惦记。大雪节气到了,祝愿好友这个冬天快乐无比,心中充满暖意,大雪快乐!

下雪的日记篇4

午后,碧洗的天空几丝浮云,远处的几座黛山映入眼帘,水波粼粼的河面上有几许浮光。在这静好的岁月里,漫步在公园小路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于岁月深处,留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如水的时光里,于忙碌繁华中留一份平静与淡然。允吸着冷空气,一缕阳光洒在身上,沐浴着独属冬日的暖阳,寒意烟消云散。在清浅时光里,捧一本书,于暖阳下,回忆温馨往事,品味岁月静好。

【清晴青韵】

翻开那本笔记簿,青色的封面一览无余:淡色的桌面上置放着一盆野菊花,在向阳的窗前顽强生长。旁边的书桌上是一本书,书上摆有一朵花,紧邻花的是一个耳机,这满室的馨香与跳动的音符,加之唯美的淡青色画面,真是书韵飘香,唯美和谐。

一直很喜欢苏轼的“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但与“清明”相比,我更喜欢“清晴”,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清明的处事秘方,也是对逝水年华的珍惜,更是对美好人生的展望。

对于我的断章取义,“清晴青韵”亦算是个雅致的词吧!在温润的时光里,希望我们都有一颗“清晴”之心。( 散文网: )

【雪影如梦】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倾涌而出。

在寒冬,赏雪是一件多么具有诗情画意的事。在苍茫的大地上,在静谧的夜晚,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忽然一寒风袭来, 柳絮因风起,雪月相皎洁。试想,如此种种,的确是令人心旷神怡。

可我永远忘不了,那同样是在寒冬、寒风、寒雪的夜晚,一只大手牵着一只小手,一坨弯背扛着一个小人,在皎洁月光下,步履蹒跚的行走,一会雪花缀满枝头,飘飘洒洒落在脸上、肩上,孙女哈了口气,用手轻轻拂去奶奶头上的雪花,小手搂紧了奶奶的脖子,她们的影子横在一起,希望可以永不分离。那是寒冬、寒风、寒雪,可无寒意啊。试问,此情此景,如何能不使人暖流涌上心头,那当真是感人至深。那时,我无所求。

现在,又到寒冬,依旧是寒风凛冽,只是奶奶的身边已很少见到孙女的身影,月黑风高下,形单影孤,又是何等凄凉!那夜雪地行走的情景如梦似幻,只是今夕何夕兮?这时,我有所思。

有人告诉我,只要心中有所忆,有所乐,那么幸福依旧荡气回肠。

【孩提拾忆】

推开童年的窗子 ,如一颗颗贝壳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在我的家乡,那里的冬天银装素裹 ,是一冰雪世界。我们几个孩子们,喜欢在雪地里踩上一排排脚印,喜欢在雪地里写上自己的名字,喜欢在雪地里堆雪人。弄完之后,手一片冰凉,可还是傻傻的龇牙咧嘴的笑。在那白茫茫的大地上,一孩提,一寒雪,几声高语,历历在目。

还记得每到冬季,小伙伴们和大人一块烤火,蹲坐在火炉旁,可还死性不改,拿起雪球砸在某人的身上,终于院子里疯成一片,我们肆无忌惮的奔。雪里,尽情狂欢。

不过也不会忘记,那年那月的某日,欺负了那一姓王的小姑娘,她哭了鼻子(列举在前,因为很爽);那年那月的某日,侮辱了那一姓贾的女汉子;那年那月的某日,闹翻了那一姓黄的姐姐(其实我很少叫她姐);那年那月的某一日,气哭了那一姓姚的大姐(哎);那年那月的某日,气疯了姓黄的大哥(蕙兰);那年那月的某日,再遇了一姓王的水灵姑娘;那年那月的某日,邂逅了一姓谢的姐妹……

在清浅时光里,重温那一次次温馨与开怀,拾捡那一片片幸福。

在这似水流年里,于繁忙中抽一闲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悟人生。

在静好岁月里, 依一抹暖阳于心间,则一处净地,翻开那一笔记薄,记录着曾经,一阵寒风袭来,亲情的感动与朋友的情谊温暖着我。

那,安然如歌;那,春暖花开;那。陌上花开;

下雪的日记篇5

午后,碧洗的天空几丝浮云,远处的几座黛山映入眼帘,水波粼粼的河面上有几许浮光。在这静好的岁月里,漫步在公园小路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于岁月深处,留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如水的时光里,于忙碌繁华中留一份平静与淡然。允吸着冷空气,一缕阳光洒在身上,沐浴着独属冬日的暖阳,寒意烟消云散。在清浅时光里,捧一本书,于暖阳下,回忆温馨往事,品味岁月静好。

翻开那本笔记簿,青色的封面一览无余:淡色的桌面上置放着一盆野,在向阳的窗前顽强生长。旁边的书桌上是一本书,书上摆有一朵花,紧邻花的是一个耳机,这满室的馨香与跳动的音符,加之唯美的淡青色画面,真是书韵飘香,唯美和谐。

一直很喜欢苏轼的“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但与“清明”相比,我更喜欢“清晴”,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清明的处事秘方,也是对逝水年华的珍惜,更是对美好人生的展望。

对于我的断章取义,“清晴青韵”亦算是个雅致的词吧!在温润的时光里,希望我们都有一颗“清晴”之心。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倾涌而出。

在寒冬,赏雪是一件多么具有诗情画意的事。在苍茫的大地上,在静谧的夜晚,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忽然一寒风袭来,柳絮因风起,雪月相皎洁。试想,如此种种,的确是令人心旷神怡。

可我永远忘不了,那同样是在寒冬、寒风、寒雪的夜晚,一只大手牵着一只小手,一坨弯背扛着一个小人,在皎洁月光下,步履蹒跚的行走,一会雪花缀满枝头,飘飘洒洒落在脸上、肩上,孙女哈了口气,用手轻轻拂去奶上的雪花,小手搂紧了奶奶的脖子,她们的影子横在一起,希望可以永不分离。那是寒冬、寒风、寒雪,可无寒意啊。试问,此情此景,如何能不使人暖流涌上心头,那当真是感人至深。那时,我无所求。

现在,又到寒冬,依旧是寒风凛冽,只是奶奶的身边已很少见到孙女的身影,月黑风高下,形单影孤,又是何等凄凉!那夜雪地行走的情景如梦似幻,只是今夕何夕兮?这时,我有所思。

有人告诉我,只要心中有所忆,有所乐,那么幸福依旧荡气回肠。

推开童年的窗子,如一颗颗贝壳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在我的家乡,那里的冬天银装素裹,是一冰雪世界。我们几个孩子们,喜欢在雪地里踩上一排排脚印,喜欢在雪地里写上自己的名字,喜欢在雪地里堆雪人。弄完之后,手一片冰凉,可还是傻傻的龇牙咧嘴的笑。在那白茫茫的大地上,一孩提,一寒雪,几声高语,历历在目。

还记得每到冬季,小伙伴们和大人一块烤火,蹲坐在火炉旁,可还死性不改,拿起雪球砸在某人的身上,终于院子里疯成一片,我们肆无忌惮的奔。雪里,尽情狂欢。

不过也不会忘记,那年那月的某日,欺负了那一姓王的小姑娘,她哭了鼻子(列举在前,因为很爽);那年那月的某日,侮辱了那一姓贾的女汉子;那年那月的某日,闹翻了那一姓黄的姐姐(其实我很少叫她姐);那年那月的某一日,气哭了那一姓姚的大姐(哎);那年那月的某日,气疯了姓黄的大哥(蕙兰);那年那月的某日,再遇了一姓王的水灵姑娘;那年那月的某日,邂逅了一姓谢的姐妹……

在清浅时光里,重温那一次次温馨与开怀,拾捡那一片片幸福。

在这似水流年里,于繁忙中抽一闲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悟人生。

在静好岁月里,依一抹暖阳于心间,则一处净地,翻开那一笔记薄,记录着曾经,一阵寒风袭来,亲情的感动与朋友的情谊温暖着我。

那,安然如歌;那,春暖花开;那。陌上花开;

那,染一季芬芳,温暖了想念。

下雪的日记篇6

那年的那个冬日令我无法忘却。

那个冬日大雪纷飞,却感觉不到寒冷。相反,我觉得那个冬日温暖极了。那种温暖来自内心。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窝在房间,一起看电视,一起看电影,一起去玩耍,一起在大雪下步行。那个冬日,至今我还没忘记。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那个冬日已有四五年了。我也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了,明年我即将初中毕业。

我喜欢那个冬日,那个冬日的记忆我不会忘,也舍不得忘记。那是段美好的回忆,我希望这个冬日还能像那个冬日一样,过得那么的愉悦,那么得让人难以忘记。那个美丽的冬日,大雪纷飞的冬日里,我还堆了几个小雪人。我最喜欢下雪天了,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堆雪人。

我喜欢冬天,但我更爱那个令我难以忘怀的冬日!

下雪的日记篇7

关键词:观测记录 分析 处理

因为大气环流具有规则性的运动,受其影响地面气象观测各要素记录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不规律性的记录,以下几种出现的不规律性记录都属于正常记录,仍然可以参加候、旬、月平均值的统计,同样可以作为历史数据存档。

一、器差值

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实测值与自记值两者之差(简称 器差”)对于正常、固定的仪器来说,差值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窄幅变化。但有时会出现明显偏大的器差值。在仪器运行正常且操作规范、读数无误的情况下,造成器差偏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记仪器的滞后性所致:自记仪器经长期使用其灵敏度降低,滞后性增大,从而使器差的绝对值随要素变化的增大而明显增大。为减小上述原因对器差值的影响,平时应注意仪器的维护、清洁等。对陈旧、老化的仪器应及时更新。

二、干球与湿球温度

由干湿球温度表的测湿原理可知,一般情况下干球温度总是高于或等于经仪器差订正后的湿球温度。然而,在非结冰季节空气湿度很大或有雾时,偶有湿球温度略高于干球温度的现象。由于此时空气湿度过大,干、湿球温度表的示值较接近,加之两支表性能的微异、或湿度大使干球球部外表变得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可引起湿球温度稍高于干球温度。这时,湿球温度应作为与干球温度相同,进行湿度计算。

三、最低气温与最低地温

08时测得的地面最低温度通常低于08时最低气温。然而,当夜间为阴天,且有降水时,08时可出现地面最低温度高于最低气温的记录。这是因为在阴雨天气的夜晚,地表面辐射冷却的强度显著减弱,同时由于降水使土壤变得潮湿,其热容量增大,从而使地面降温变缓,导致地面最低温度高于最低气温记录的产生。另外,当观测时刚开始受冷空气影响,则气温的下降速率大于地温,进而使得地面最低温度更高于最低气温。

四、降水量

一般而言,天气现象栏中所记载的降水起止时段与自记降水量记录相吻合的,即: 降水起止时段内与降水自记纸相对应的时段内才会有自记降水量。但在观测记录中常出现降水起止时段外,却有自记降水量(其量通常为0 1mm)的记录。产生这种记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后雨量计的滞后性,或雾、露、霜等量所致。在记录处理时,首先应判别记录的性质,若属雨量计的滞后性,且滞后时间不长,则将此量算加入降水时段相对应的最后一个小时内:若滞后时间不长或雾、露、霜等量所致,则不计其量。以上记录处理情况应在自记纸后备注。

定时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多数情况下,某日有定时降水量,与之相对应就有蒸发降水量(即:配计算蒸发量用的降水量)。但有时会出现只有定时降水量而无蒸发降水量的记录或者无定时降水量而有蒸发降水量。这都是是由于定时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两者的观测时间不同所致。

五、E-601B型蒸发量

由于蒸发水面上空的饱和水汽压常大于实有水汽压,故日蒸发量多为正值。可有时会出现负值的记录。日蒸发量为负值往往出现在湿度大的阴雨天,此时,蒸发量本来就较小,加之测定蒸发降水量(即:计算蒸发量用的降水量)后,由于受雨量瓶内壁附着剩余的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可引起负的日蒸发量。若蒸发量为负值,其量是较小的。

小型与E-601B型蒸发量因仪器结构、安装高度及其周围环境的不同,所以,一般地说,小型蒸发量常大于E-601B型蒸发量。然而,有时会出现与此相反的记录,即:E-601B型蒸发量大于小型蒸发量。当本地受冷空气影响致使日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下降,同时,白天无或少日照,且地面为偏北风的天气条件下,由于此时E-601B型蒸发器内的水温相对较高,从而可引起E-601B型蒸发量大于小型蒸发量。

六、积雪与雪深

一般而言,某日天气现象有积雪,则该日就有雪深。然而,有时会出现仅有积雪而无雪深的记录。积雪是随有随记,而雪深则是在规定的时间(8时或14时、20时)内进行测量或补测的,由于两者测定的时间不同,因此,出现仅有积雪而无雪深的记录也是允许的。

七、日照

一般说来,白天若不受地物、云、雾等因素影响,并日照纸感光性能良好,换纸正确,日照计正常时,就应有日照记录。然而,有时(多为日出后的上午或日落前的下午)虽符合上述条件,却也无日照。这主要是由于测站上空垂直能见度差所造成的。就本地而言,在全天无云的状况下,可影响垂直能见度的天气现象除雾外,常见的还有:轻雾、霾等。若出现此类记录,应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注明情况。

参考文献:

[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汇编.

下雪的日记篇8

关键词:云;天气现象;人工观测;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P412.15 文献标识码:A

沽源气象站属国家一般站,3次定时观测,夜间不守班。沽源气象站1958年建站,2004年气温、湿度、气压、风、地温、降水实现自动观测,2008年增加了草(雪)面温度的自动观测。目前,仍有部分观测项目实行人工观测,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定时降水量、冻土、小型蒸发、日照、雪深。在自动化观测为发展方向的今天,人工观测受到了忽视,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质量下降,许多年轻的观测员为非专业本科生,缺乏理论基础,更加缺少经验,在实际观测操作过程中,有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地方。笔者从事测报工作约20a,在地面气象观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目测云高。河北省业务管理部门有明文规定,要求下属各站每月至少1次云的集体观测,以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1.1 云量的观测

1.1.1 Cb云量的观测

定时观测时次,Cb云的量是指云底至云顶所有部分的视云量,包括上部的卷云;而在危险报观测时,Cb云量则是指其母体的估计量,包括被下部云遮挡的量,不包括上部卷云;在航空报观测时,Cb云量则是指其母体的视云量。3种情况要区别对待,不得一概而论。

1.1.2 Sclent Sccast云量的观测

上述2种云,云状属于低云类,但其编码和云量均按中云处理。也就是说,上述2种低云单独出现时,有低云状而无低云量是合理的,但编报量必须是上述云的云量和其他中云的合量。如:Actra(4成),Sclent(1成),总/低云量分别记录为5/0,云状编码为030,编报量为5成。

1.2 云状的观测

云状分为3族、10属、29类。云状的判定是云的观测中的难点。近些年来,云的观测呈现复杂云天简单化,简单云天模式化的特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部分观测员不能准确识别云状,只能简单处理;缺乏责任心,虽然观测到多种云,但考虑到记录越复杂,出错的概率越大,怕出错的心理也导致简单处理。准确判定云状的基础是熟悉各种云的定义,外形特征,结构特点,演变规律及伴见的现象。另外,要多看云图,将各种云每一种形态熟记于心,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连续观测云的演变,多总结,这样才能在观测时准确地判定云状,再复杂的云况也不会发怵。

1.2.1 相似云观测

在云状观测中,相似云的判定是重点。

1.2.1.1 Sc、Ac、Cc的比较

3者主要以云块大小作为区分依据。在地平线30°以上,多数云块视宽度角大于5°,即为Sc,视宽度角小于1°且很明亮,为Cc,否则为Ac。另外,有内紫外红的“华”出现时,一般是Ac。Ac的透光与蔽光的区分,应当主要从云的个体中间及四周是否透光这一点出发,不能从有无云缝、能否见青天以及云量的多少去判定。很薄的一层Ac云,即使无缝隙,看不见青天,也应记录为透光。

1.2.1.2 Cs、Astra的比较

如果有晕,地物有影,日月轮廓分明,丝缕结构明显,则为Cs;透过Astra云层,日月轮廓模糊,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地物也没有影子。另外,Csnebu出现时,一定是有晕、有日照的,Csfil有时无晕,厚的Csfil有时也可以没有日照,如果观测时出现日照,则一定不会是Astra。

1.2.1.3 Fs、 Fn、 Fc的区分

3者虽然外形相似,但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是容易区分的。Fc是晴天积云,Fn是附属云,一般出现在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而Fs则是St破碎或雾、轻雾抬升的产物。

1.2.1.4 St、As、Ns的区分

Ns易与厚的As混淆,Ns比As更加阴暗而均匀,全部蔽光,降连续性雨雪;而As只在厚的地方蔽光,具有条纹结构,多为连续性降水。若在夜间观测,则主要以降水性质区分,连续性降水记Ns,间歇性降水记As。

1.2.2 指示性云的观测

29类云中,有些云在一个地区,尤其是在观测时间很少出现,属于稀有云类。笔者从事观测工作约20a,Cast、Flo云只观测记录到3~4次。这2种云对未来天气变化有重大指示意义,一般预示雷雨天气或是冷锋的来临。作为观测员,应该实事求是的观测记录,不要忽视它们的光临,在观测簿上留下它们的身影,为预报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1.3 云高的观测

在基层台站,云高的观测一般是目测。估测云高时,应该熟悉本地的各类云的平均高度及常见范围。具体观测时,应结合其他气象要素及现象综合判定,切忌云高固定化。一般而言,冬季云高低于夏季;早晚云高低于中午前后;发展中的云低于消散中的云;近地层湿度大时,低云云底低;云体结构松散,云块大,不透光,颜色暗,移速快,说明云底较低,反之,云底较高。观测时如有Cu、Cb云时,云高还可以用经验公式H≈124(t-td)计算而得。

2 天气现象的观测

天气现象有34种,要求守班期间内随时观测记录。一个有责任心的观测员,一般是不会遗漏天气现象的。任何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观测记录时要结合云,能见度,温湿度、风、气压等要素综合考虑,力求正确,不得出现矛盾之处。

2.1 降水现象的观测

2.1.1 液态降水的观测

出现液态降水时,要确定是雨,毛毛雨还是阵雨,一定要和当时的云状配合。阵雨降自不稳定气层,大的降水多来自Cb云,Cucong可有短时少量降水,Sccug也可降阵雨。毛毛雨来自稳定气层,多为层云降水,有时浓雾中也可产生毛毛雨;降雨时气层较稳定,大的降水过程多来自Ns、Asop云中,普通Sc可降小雨,有时Acop也可降雨,但量很小。

2.1.2 混合或固态降水的观测

冰雹产生于不稳定气层,一般出现在夏季的Cb云中,一天里降雹多次,每次都应观测其直径和平均重量(直径大于10mm);霰产生于较不稳定气层,一般出现在冷暖季节交替时节的Cb或是Sccug云中;冰粒出现在冷暖季节交替时节,气层较稳定的Ns、As、普通Sc云中;米雪则出现在气层稳定的层云或雾中,一般在冷季出现。出现雪和雨夹雪时,气层稳定,多降自Ns、As、普通Sc,有时降自Ac,另外CI在冬季可降水微量零星的小雪。阵雪和阵性雨夹雪降自较不稳定气层,均降自Cb、Cu、Sccug。

2.2 地面凝结现象的观测

露和霜形成的天气条件是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但露出现时气温及地温均在0℃以上,而霜则是地温在0℃以下,偶有地温在0℃以上观测到白霜,草面温度一定要在0℃以下。霜融化后不能记露;露冻结成冰后则要记霜。另外,雨后有露,雪后有霜,容易被遗漏,要正确判断记录。雾淞形成时的天气条件是在有雾或者湿度大时,气温低于-3℃;雨淞为冷暖季节交替时,有雨或毛毛雨下降时在物体上冻结而成,在沽源县气象局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但破坏性很大,是一项重要的观测项目。

2.3 视程障碍现象

视程障碍现象出现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必须小于10.0km,不能以某一方向(不足四周视野1/2以上)的能见度为依据。雾和轻雾以能见度区分,小于1.0km且湿度接近100%为雾,否则为轻雾;轻雾和霾主要以湿度区分,小于80记霾,大于95记轻雾,80~95之间时,由观测员根据其他条件判断记录。吹雪、雪暴出现的前提条件是有积雪和强风,区分条件主要是能见度,小于1.0km并且不能判断天空是否降雪为雪暴,雪暴和雪不能同时记录,若转换,则雪暴的开始时间即为雪的终止时间。特别注意的是,出现雪暴要观测其降水量;单独的吹雪出现时,其量也要量取,专供计算蒸发量用。沙尘现象中,扬沙和沙尘暴主要以能风度区分,小于1.0km为沙尘暴。浮尘出现时风较小或是无风。烟幕易出现在工矿区,在冬季的早晨,有时在冷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使得居民区取暖产生的煤烟不能及时扩散,导致能见度很低,若测站观测到的烟幕不到四周视野1/2以上范围这个条件时,是不能记录烟幕的。有时降水量很小,甚至为微量的情况下,能见度小于10.0km,一般应有轻雾现象配合,不要漏记。另外,能见度小1.0km的视程障碍现象一定要观测最小能见度。

2.4 其他现象的观测

雷暴的观测,应该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切忌零乱记载。夜间守班台站,当雷暴持续过日界时,因为二次闻雷时间相隔在15min或以内时按连续记载,所以应注意其方位记录。当日的终止时间及次日的开始时间均记为20:00,终止方位以接近20:00的方位为准。如:17 1850w-1958SW 2004E-2020,则气簿-1中,前一天记为17 1850w-20SW,次日记为17 20SW-2020;17 1850w-1950SW 2004E-2020,则气簿-1中,前一天记为17 1850w-20E,次日记为17 20E-2020。另外,雷暴期间的闪电是不能记录的。实际观测证明,闪电偶尔也会出现在Cucong中。飑最容易漏记,观测时肯定伴随Cb云,应根据气压、湿度突升,温度突降,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最少转向90°以上)这些条件综合判断记录。飑和大风只要符合各自的标准,可以并记。

结冰现象,有时由于受到条件限制,观测员往往以蒸发皿中是否观测到结冰为依据。季节转换时,尽管8:00温度已经升到0℃以上,蒸发皿中仍有融化状态的结冰,这样白天段要记录结冰现象,不得遗漏。

2.5 夜间天气现象的记录

对于不守班的3次观测站,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应尽量判断记录其符号。判断记载应有根据,不是推测。如睡觉前、起床后能观测到或听到雷声或下雹子等现象且能确定先后次序的,应按出现先后记载现象符号;夜间有降雪且形成积雪,则先记录雪后记录积雪。如果早晨有雾,除非观测到,否则不能只凭推测就在夜间段加记轻雾。现象持续过日界,应按照顺序转记到次日夜间栏,不考虑中间停歇与否。

3 结语

作为一名地面气象观测员,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完整地观测记录云和天气现象,为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提供正确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上一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下一篇:网站方案设计范文